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别董大》教学设计
编辑:沉香触手 识别码:24-584547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8 10:02: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品味语言,想象诗中描绘的送别情景。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时安排:一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播放歌曲《送别》,教师诵读李叔同的《送别》。

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画,离别是泪水。在诗人高适的眼里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别董大》(板书题)。

2、介绍董大。

3、自由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4、师配乐朗读全诗。

、指生朗读。

二、研读深入,品评感悟

(一)品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用笔画出来

2、“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赛读)

3、(出示)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板书: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象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还为什么而愁?

6、此刻我们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

(二)品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再难遇到这样的知己。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诗人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

介绍董庭兰。

4、你觉得董大的琴艺怎样?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点什么?、此时,你就是董大,听完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你觉得现在这首诗该怎样读?自己练一练。

2.配乐指名读。齐读

3.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4.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诗

.关于送别主题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你能试着背诵一首吗?

2.是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以《别董大》这首诗为主,设计送别诗主题教学。主题不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意境,一种文化。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送别,已经不仅作为一种仪式,一个话题,它已经衍生成为一种“送别文化”。我们教学的目标,是要引导学生走近这种文化,感受这种文化。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现在回想一下,你爸爸妈妈的亲戚、朋友或同学要去外地,要出远门了,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2、这就是“送别”。

古代写送别的诗词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知道他叫什么吗?(板书古诗《别董大》)

3、请大家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有什么疑惑也好,感受也罢,随手写在旁边。并且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4、指名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齐读。

5、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点出“曛”等重点词,并追问:你是如何理解诗句意思的,简要归纳理解古诗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请教别人等。师生交流,补充介绍这是高适写给董大的一首送别诗。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王维的好友元二也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二而得名。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据说董大善古琴,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董大受到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

二、感情朗读,品悟诗情。

1、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品读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

(2)你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指导抓住如下重点: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点拨,当时他们分别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啊,我看到了一片黄云悠闲地向我飘来。

谁能再读一下?这一回我看到了两片了。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千里”)。

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好一派黄云蔽空、天地间一片昏黄的情景!

在你们的眼前还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我感觉到的是微风,好舒服啊!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 2 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两句连起来读。(个别读,小组读)

同学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此情此景,你注意到那奋力高飞的大雁了吗?它又有何感受呢?

(3)小结: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2、在我们这位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大雁尚且还有南飞的目标,而自己却要漂泊他乡。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品读后两句。

(1)指名读。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这句话有何神奇的的力量,竟然能让处于抑郁悲伤之中的董大精神抖擞地踏上别途呢?(生谈感受,同时让他们再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3)从这真情的话语中,你体会高适对董大的鼓励了吗?假如此刻你也在场,你又会如何鼓励即将离别的董大,你会说些什么?

(4)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同学们,可是你们毕竟不是高适,又如何体会他的苦衷阿!董大落魄,高适当时情况又是如何?(师生补充:好友董大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高适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这时的高适也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他在另一首《别董大》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那么积极地面对着人生。他在鼓励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5)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满怀豪气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已经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的董大,诗人依然在心底祝福,依然在心底高声呐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如果你是董大,面对好友的赠言,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过渡: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似乎只有诗人高适,才能以如此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的赠言说得如此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5、再读整首古诗。

6、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你会怎么劝慰他们呢?

7、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

所以在失意时,我们会要对别人说:——生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读

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再读

三、对比参读,积累感悟。

过渡: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也收集了几首。(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任意选上一首,跟今天学的《别董大》比一比,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生自己比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汇报。(这里让学生各抒己见,感受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让我们怀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

4、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诗词,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介绍,并将诗词中送别的名句板书到黑板上)

5、指导诵读送别名句。

四、拓展延伸。

1、尝试整理送别诗词名句专辑。

2、同学们,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马上就要分别了,请你们也用一句话送给你的同学或老师,好吗?

附:

送别诗词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第三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晋江市灵源街道林格小学 吴玉婷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读。“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读是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因此对于古诗的读可分为多个层次,大凡有五重境界:一是字正腔圆,关注文字本身;二是抑扬顿挫,关注诗的声韵;三是读出画面,关注诗的内容、意境;四是声情并茂,关注诗的情感;五是积累延伸,关注学生的积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诗的大意思能自已理解,但综合背景、作者等深一层地理解能力还要培养。表达情感的方式——朗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没有自觉吟诵积累的习惯。对于挫折,更是缺乏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作者对先烈、英雄的怀念与赞美,培养自读自悟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结合写作背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理解中体会,在画面想象中激发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珍惜人间美好的感情。【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以《别董大》这首诗为主,设计送别诗主题教学。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留下了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依依惜别的深情,我们体会过很多,但像这样以“乐观向上、豪迈激励”的送别写法较少,我希望借这首诗带给学生“深入感悟的学习态度”以及“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一首简短的古诗,有的寄托着诗人投身报国的壮志,有的咏叹祖国山河的壮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想要抒发的又是什么呢?读完课题,或许你就能猜到了。

二、读懂诗题,了解背景(3分钟)

1、板书课题:别董大——齐读课题——指名回答:你认为是什么呢?你从哪看出来的呢?所以“别”是什么意思?——(生:离别——师:那你补充一下题目——你发现用离别不合适了,那怎么理解更合适?——送别)理解了“别”的意思后,你再读课题,你会怎么读?为什么?(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2、“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读过李白送别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读出的是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

3.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一下另一种不一样的送别深情。不一样在哪呢?一会你们就会明白了。

二、读准读顺,整体把握(10分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难读的字音读3遍,把难写的字写3遍 ——指名说(xun 写曛)——齐读全诗,检查读音

2、董大,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叫董大,原名叫董庭兰,是当时的音乐高手,琴艺高超,旋律美妙动听。可是那时盛唐流行另一种音乐,能欣赏董大的七弦乐的人不多。伤心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京城,好友高适为他送行,留下了这首诗。

3、小组合作说说诗的大意——指名分享——你是怎么理解的?(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评: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补充(“曛”日光昏暗)——同桌复述 4.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请同学们根据意思画出正确的停顿——生朗读——补充说明:古诗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七言绝句一般是按“二二三或者四三”,这样划分更能读出声韵的悠扬——齐读。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13分钟)

(一)品读

1.闭眼听范读第一二句——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生1说是独雁,因为送别一般都是孤独的;生2说是一群,因为高适想安慰董大。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同的心情、不同心态的人,看东西会有不同的理解,我允许你们保留自已的看法。)、雪。——满天的黄沙弥漫,使得日光昏暗,你会这样读——呼呼的北风,纷杨的大雪,断雁独飞,你会这样读——这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景象?(雄浑苍凉),大地昏黄,天寒离别,让人冷在脸上,更寒在心里,你会这样读——

2.这是怎样的悲壮而凄凉啊!董大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三角号把这个字标出来。

3.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眼前这凄凉的景吗?你认为还愁什么?——指名回答?(结合写作背景是理解的一种好方法。)——谁来读一读三四句——你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吗?——想一想,写一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劝董大?

生:你的琴艺高超,一定会有人赏识你的。

师:是啊,面对失意的朋友,我们给他点力量,所以,诗人豪迈地劝慰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你是一代琴师,边当朝宰相都非常赏识你,你还担心什么呢? 师:嗯,自信的语气也能带给朋友自信,所以,诗人乐观地激励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你的琴声让大河停止的波动,让鸟儿停止了鸣叫,你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4、现在我们回头想想课题《别董大》,此刻,高适希望董大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别去的是愁,留下的是自信、友情)真棒,你不仅读懂了诗的大意,你还读懂了作者的内心。

6、说到这,再来感受这首诗,我们除了感受到景色苍凉,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作者的?乐观向上——正像冰心奶奶说的“文章常读常新,让我一起带着新的理解齐读——

(二).小结吟诵(8分钟)

1、学完这首诗,哪几句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齐读——为什么呢?——所以这首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2、如果你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随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积极情感。)

生:充满了自信。这就是友谊的力量啊。生:我不再发愁。这就是朋友的真情啊。生:我有了力量。这是友谊的可贵啊。

3、同学们,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快50岁了才受到重用。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吧!

4、让我们同桌合作吟诵这首诗,看谁背得最快最有感情。

5、默写

四、小结学习方法:(5分钟)

1、读准字音——理解大意——反复品读——感悟诗情——吟诵积累

2、用小结的方法自学第二首诗《送元二使安西》

五、作业: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相聚,也有分别。在分别之时,你会对你的朋友、亲人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试着创作一首诗,并配上插图。

板书:

别 董 大

送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雄浑苍凉

深厚的友情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慰激励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节课围绕课题,设计“读准字音——说说大意——反复品读——感悟深情——吟诵积累”来一步一步进行朗读的指导。

2、通过教师过渡启发的语言创设朗读情境,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劝劝友人来创设情境,来实现“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朗读指导,效果不错。

3、对课堂上学生突然出现的争论,能够机智、合情合理地处理。学生也在这样的启发、冲突下,对诗意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很欣慰。

不足:

1、对学情的分析不够准确,为了体现“初读——品读——诵读”的过程,低估了学生朗读的能力。一开始学生就读得很有感情,以至于后面的朗读就体现不出品读指导后学生朗读能力的变化。

2、前面说诗的大意时花的时间多了些,以至后面的“吟诵积累”目标没有实现。

3、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太少。

第四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不教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键词和诗歌的意义。

2.尝试语言,想象在告别场景中描述的诗。在阅读的经验诗人的情绪。3.有阅读的感觉,可以背诵。

安排:一课。

教学过程:

首先,创建一个情境,引入新的类

1,演奏歌曲告别,教师背诵李树桐的告别。

有些人说,分开是诗歌,分开是一首歌,分开是画,分开是眼泪。什么是诗人的高度适合?让我们一起去不要东(黑板主题)。2,介绍东。

3,自由阅读古诗,要正确,流利。4,分区音乐朗读诗。5,指学生朗读。

二,深入研究,评价情绪

(A)在白天读了数千英里的黄云,北风吹雪去了。1,不是东,当国王是什么?出来中风

2,黄云,天,北风,鹅,雪,这些场景在一起,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图片?(读)3,(显示课件)想象屏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哪首诗在诗里写了不同的心情?用钢笔放 单词圈出。(黑板:担心)。5,这是什么烦恼?你不担心只是从这个阴暗的场面的前面吗?要求学生阅读这首诗,还要为什么担心?

6,目前我们看这个曛,这是没有不知道的,困惑只是指国王?

(2)阅读莫周路无知的前者,谁知道世界谁不知道!

1,分裂:荒凉的场景,未来是苗条,迷茫的生活,然后很难遇到这样的信心。多么担心的话!目前应该是告别的泪花,应该是葡萄酒的担心,然而,面对挫折,ai只有朋友朋友,诗人高石写了这样一个经文。(课件生产)阅读不是东,现在,不去 它是什么?什么是左(黑板:爱)

三,回答整首诗,朗读加强

诗人用自己的骄傲擦掉了朋友的忧郁。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吗?练习自己练习。

电影配乐。一起阅读

你从诗人看到了什么? 4.练习念。

第五篇:《别董大》教学设计

《别董大》教学设计

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北校

刘艳华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4、品味诗句,读中悟情,培养想象能力。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喜欢主动探究问题。这首诗的内容较为浅显,借助书上 的画面和注释,学生理解起来不难,但对于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可能不够到位,因此,要充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结合诗句,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师准备课件,包括范读的音频。

生搜集诗人和董大的相关资料,搜集送别的古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播放音乐《送别》,生听音乐,感受作者离愁别绪。

2、引导发言:

你与朋友离别过吗?离别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3、导入课题:现在与朋友分开了,即使远隔万里,我们也可以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视频„„及时联系,或者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见上一面也很方便,可是在古代却不行,因为交通和信息的落后,所以一旦分离,要想再见上一面就很难了。因此,他们就把这种别离的愁思深深地蕴藏心底,化作一句句真情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的诗。

板书课题:别董大

二、学习古诗。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齐读题目。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诗人送别的人是董大)

2、介绍董大,了解背景。

用课件出示: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的赏识与宠信。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董大受到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

在他离开京城的时候,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这首诗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1、范读。课件出示配乐朗诵。

2、自读。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3、齐读古诗。

4、指导朗读:

指导读好节奏停顿,出示画好节奏的诗,生齐读,自由练读。

5、指名读。

(三)、理解诗意。

1、引导自学。

请大家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查字典等方法自学古诗。(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2、引导交流。

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

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指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顺势指导曛的写法)“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不是的,这里是虚指,很多,满天。“莫愁”的意思是不要忧愁。“知己”知音,赏识你的人。古人常用到这个“君”,是一种尊称,您。这里指谁?(顺势教学生字“董”。)

理解了重点词语后,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四)、反复品读,领悟诗情。

品读第一二句诗。

1、找出诗中写景的两句诗,画“──”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顺势指导生字“雁”)

2、再找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

3、感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构成的画面。(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导总结:凄凉悲苦)朗读指导:把感受带入诗中,读出自己的感觉。

4、自由读。

5、提名读。师评价指导。

6、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诗情。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面对此情此景,董大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

8、(板书:愁)。“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于眼前这凄凉的景吗?会愁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在读时提示:可以联系背景资料和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

品读第三四句诗。

1、引出诗句: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再读这两句诗。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才华出众)此刻,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什么话呢?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并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我们也这样安慰董大吧,齐读诗句。

5、假如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充满自信,心情

变开朗。)

6、再看题目,别董大,此刻,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但是留下的是什么?(留下的是情,是昂扬豪壮的情啊!)(板书:情)

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现在,你觉得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整首诗。

生发言后,指导总结。(前两句读出凄凉悲苦,后两句读出昂扬豪壮。)

全班练读

2、指名个别读。大家点评。

3、生再有感情齐读。

三、总结全诗。

学习了这首诗,你领悟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和勉励,表现了诗人和朋友间的真挚深厚的友谊。)

董大是个人才,他的才能只是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他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的。所以让我们再次祝福他。生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四.拓展延伸。

1、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送别的诗句。课件展示送别的古诗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2、以小组为单位把古诗演一演,或者说一说。学生说故事或者演小品。五:布置作业:

1、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高适)愁

景 莫愁

《别董大》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