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
说明: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如:“这里的河水很深。”“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这个宅院很深。”
(2)“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河水已经冻实了。”
引申义
说明: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示例及分析:
(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实”:真实,实在。
比喻义
说明: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5)“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6)“曙光”本义为:清晨的日光。比喻义为:比喻已经在望的幸福。如: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老百姓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7)“冰霜”比喻义为:神色严肃。如:他从不苟言笑,神情冷漠,凛若冰霜,谁都不敢接近他。
(8)“赤裸裸”本义为: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比喻义为;比喻毫无遮盖掩饰。如;殖民者赤裸裸的残酷的掠夺,激起了当地土著民族顽强的反抗。
(9)“传声筒”本义为:话筒。比喻义为: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如:他不过是个传声筒,制造谣言的不是他。
第二篇:日常用语的比喻义词语
日常用语的比喻义词语
好多日常用语除了本义外,还有比喻义。如:
前奏曲:比喻事情的先声。
晴雨表:比喻在事情发生前出现的征兆、或能反映变化的现象。
指南针:比喻辨别事物正确发展的依据。
定盘里:比喻一定的主张,准主意。
试金石:比喻精明可靠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分水岭: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线。
生命线:比喻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导火线:比喻直接引起事变爆发的事件。
顶梁柱:比预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避风港:比喻宁静、安全的地方。
及时雨:比喻在关键时刻解救危难的人或事。
定心丸:比喻能使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
聚宝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
阳关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花架子:比喻只是外表好看而不起实际作用的事物。
吃老本:比喻只售旧的功劳过活,不再有所作为。
护身符: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挡箭牌:比喻推脱或掩饰的借口。
防空洞:比喻可以用来掩护坏人、坏思想的事物。
西洋镜:比喻故弄玄虚,借以骗人的事物或手法。
开洋荤:比喻初次接触到新奇的东西。
捞稻草:比喻在绝境中作待劳无益的挣扎。
开小差:(范文网 www.teniu.cc)比喻思想不集中。
烟幕弹:比喻掩盖真相或本意的言论或行为。
打埋伏:比喻把物资、人力、问题等隐藏或隐瞒起来。
打掩护:比喻掩盖或包庇(坏人坏事)。
甩包袱:比喻把认为是负担的人或事物推出去。
紧箍咒:比喻束缚人们手脚的东西。
小算盘: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的打算。
踢皮球:比喻来回推诿责任。
马蜂窝:比喻不好对付的人或容易惹起麻烦的事。
露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暴露出来。
指挥棒:比喻起调动、指挥作用的行为等。
兜圈子:比喻不照直说话。
睡大觉:比喻放松警惕或停止活动。
第三篇: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漢語通論
(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所謂詞的本義,就是詞的本來的意義。漢語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漢字未產生以前,遠古漢語的詞可能還有更原始的意義,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了。今天我們所能談的只
是上古文獻史料所能證明的本義。了解這種本義,對我們閱讀古書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詞往往不只具有一個意義。當它們有兩個以上的意義的時候,其中應該有一個是本
義(注:有些詞的本義已經消失,如“試”字。詳見古漢語通論
(五)163 頁。),另外還有一個或一些引申義。
所謂引申義,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即從本義發展出來的。舉例來說,“向”字的本義 是“向北的窗戶”(《說文》:“向,北出牖也”),《詩經·豳風·七月》:“塞向墐戶”。(塞好朝北的窗子,用泥塗好柴門。)由朝北的窗戶這個本義,引申為“朝著”或“對著”。又如“道”字,它的本義是“路”,《詩經·秦風·蒹葭》:“道阻且長”。引申為達到道德標準的途徑,《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又引申為正當的手段,《論語·里仁》: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等等。
詞義的引申和詞義的更替應該區别開來。詞義的更替是指某詞在產生新的意義的時候同
時排斥了舊的意義,例如“腳”字的本義是“小腿”(《說文》:“腳,脛也”),後來“腳”字變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詞義的引申是指某詞產生了新的意義以後,並不排除原始意義。例如“道”字雖然產生了一些新義,但是路的意義一直保存到現代漢語裏。這類 情況很多,也最重要。一方面,這增強了語言的穩固性,使語言不至於面目全非;另一方面,這使語言豐富化了。
清代的文字學家如段玉裁、朱駿聲等,都非常重視本義和引申義的關係,因為這種研究
方法對於徹底了解詞義是一種以簡馭繁的科學方法。試看段玉裁對“理”字的解釋(注:見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玉部。):
戰國策:“鄭人謂玉之未理者為璞”,是理為剖析也。玉雖至堅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難,謂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於無憾,而後即安,是之謂天理,是之謂善治,此引申之義也。戴先生(指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曰:“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别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腠 理,曰文理。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鄭(玄)注樂記曰:“理者分也。”許叔重(慎)曰: “知分理之可相别異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謂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無不得其平是也。”這樣抓住本義去說明各種引申義,就會處處都通,而且令人明白:雖然一個詞有許多意義,但是它們之間是互相聯繫著的,而且往往是環繞著一個中心。比如:朝拜、朝廷、朝向的“朝”就都是從朝見的“朝”引申出來的。也有的是一環套一環,幾個引申義同本義之間 的距離有遠近之分。仍以“朝”字為例,它的本義是早晨的意思(《說文》:“朝,旦也”),引申為朝見,由朝見再引申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為朝代。
近的引申義很容易令人意識到;例如長短的“長”引申為長久的“長”,尊長的“長”引申為首長的“長”。遠的引申義就不容易令人意識到,例如長短的“長”引申為首長的“長”,不但意義遠了,連讀音都改變了。其實長短的“長”和滋長的“長”,意義還是相 當近的,因為草木滋長(zhǎng)是越來越長(cháng)了。然後滋長的“長”引申為長幼的 “長”,再引申為首長的“長”。本書在講常用詞的時候,近的引申義不另立一義,較遠的引申義則另立一義,以便學習。
文字學家憑什麼辨别本義呢?主要是憑字形。分析字形,能說明字的本義,從而有助於
了解詞的本義。許慎的《說文》主要是憑字形來說明字的本義。現在有了甲骨文和金文,在字形的辨認上又有所補充。試就上文所舉的“向、道、理、長”四個字加以討論。《說文》:
“向,北出牖也,從宀(mián),從口”(注:楷書“向”字的宀變為了。)。詩曰:’塞向
瑾戶。’“宀”表示房子,房子開一個口,就是窗。但是,甲骨文比篆文更能說明問題。“向”
向 囗字在甲骨文裏是囗,分明書的是房子和視窗。《說文》:“道,所行道也,從辵(chuò),從 首。一達謂之道。”朱駿聲訂正說:“按從辵,首聲。”辵表示走路,因此可以證明道的本
義和走路有關。《說文》:“理,治玉也。從玉,裏聲。”“理”字左邊的王就是玉字,因此可以證明“理”的本義與玉有關。“長”字的問題比較複雜。《說文》:“長(长),久遠也,從兀,從匕。亾聲。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者倒亡也。”《說文》這個說法顯然是穿鑿附會。按甲骨文“長”作,像人頭上的長髮。我們認為可能是當初造字的人用 這個字來標誌語言中長短的長這個詞。長久這個意義是由長短這個意義發展出來的,不可能是本義。
為了充分證明字形和詞義的關係,我們再舉出下面的幾個列子:
(1)引。《說文》:“開弓也,從弓丨。”《孟子·盡心下》:“君子引而不發。”開弓像是把弓弦拉長了,所以“引”有延長的意義。《詩經·小雅·楚茨》:“子子孫孫,勿替引之(勿替,不廢)。”《周易·繫辭》:“引而伸之。”開弓是把箭導向後方,所以“引”又有 “導”的意義。《詩經·大雅·行葦》:“以引以翼(引,導;翼,扶助)。”開弓既是向後 拉,所以“引”又有引退的意義。《戰國策·趙策》:“秦軍引而去”。
(2)發。《說文》:“射發也,從弓,癹pō聲。”《詩經·召南·騶虞》:“壹發五豝。”射發是箭離弦,所以引申為出發、發出等意義。
(3)解。《說文》:“判也,從刀判牛角(按甲骨文從雙手解牛角)。”這是本義。《莊子·養生主》載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解”,就是用的本義。分解、溶解等義都從此引申而出。解說的“解”,意義較遠,其實解說就是分析(朱駿聲引皇氏說),引申的線索也是清楚的。
(4)責。《說文》:“求也,從貝,朿(cì)聲。”王筠說:“謂索求負家償物也。”“責”就是“債”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動詞,兼有討債的意義。它之所以從貝,因為貝表示財。《左傳》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機關)寬政,毀關(去掉關稅),去禁(廢除各種禁 令),薄斂(減少田租),已責(停止討債)。”這是“責”的本義。不難理解,由此引申,索取已經允許過的錢財也可以叫“責”;《左傳·桓公十三年》:“宋多責賂(財物)于鄭。”由索取的意義引申出要求的意義;《左傳·僖公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這里用
“償”字和“責”字相照應,顯示著“責”字仍有討債的意思,但是已經變為比喻了。《左 傳》閔公二年:“修已而不責人”,意思是說修自己的道德而不要求别人修德。由這個意義 再引申,就是指摘過失的意思了;《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責無禮也。”這些意思的引申 過程是非常明顯的。
(5)習。《說文》:“數飛也,從羽,白(自)聲。”“數(shuò)飛”是屢飛的意思。《禮 記·月令》:“鷹乃學習。”這是本義。引申為溫習的“習”,因為溫習是反復多次的行為;又為習慣的“習”,因為習慣也是由反復多次的行為所形成的。
抓住一個詞的本義,就像抓住了這個詞的綱,紛繁的詞義都變為簡單而有系統的了。對 本義有了體會,對於某些詞義可以推想而知,而且也可以了解得更透徹。詞典裏某些詞共有
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意義,其實從引申的觀點看,許多詞義都可以合併。例如“解”字,依《辭
海》共有四個讀音,二十七個意義。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紛繁的。現在試看《辭海》所載“解”
字的前九個意義:
(1)判也,剖分也。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左傳宣四年:“宰夫解黿。”
(2)離散也。漢書陳餘傳:“恐天下解也。”注:“謂離散其心也。”
(3)說也,析言事理也。荀子非十二子:“閉約而無解。”史記呂後紀:“君知其解乎?” 正義:“謂解說也。”
(4)脫也,免除也。禮曲禮:“解屨不敢當階,”疏:“脫也。”漢書孔光傳:“於法
無所解(注:《漢書·孔光傳》原作”於法以說解“,《辭海》誤。),”注:“免也。”
(5)開放也。後漢書耿純傳贊:“嚴城解扉。”
(6)曉悟也。三國志魏志賈詡傳:“太祖與韓遂、馬超戰渭南,問計於詡,對曰:’離
之而已’。太祖曰:’解’。”注:“謂曉悟也。”
(7)意識也。詳見解條。
(8)消釋怨隙也。如云和解。
(9)達也。莊子秋水:“無南無北,奭然四解。”(奭
shì)第一個意義是本義。第二個意義是引申義,“恐天下解也”的“解”就是解體,不必曲解為“離散其心”。第三個意義是另一引申義,“閉約而無解”的“解”,原義是解繩結(約,繩結)。荀子這句話是用做比喻的,是說解釋古書中難懂的話,也正像解結。第六個意義“曉悟”就是第三個意義 “解說”的引申義。第七個意義“見解”的“解”也就是“了解”的“解”,當與(6)合併。第八個意義“和解”的“解”,也是由“解繩”的“解”引申出來的。第四個意義與第三個 意義有糾纏,“解屨”的“解”也就是“解繩”的“解”,“於法無所解”的“解”才是解脫的意思,和解繩的意義相近。第五個意義是第四個意義的引申。第九個意義的解釋是錯誤 的,成玄英注莊子云:“奭然無礙”,可見“四解”就是四面開放的意思,應該和第五個意 義合併。抓住了本義,我們就可以把(1)(2)合併,(3)(6)(7)合併,(4)(5)(8)(9)合併,由九個意義 歸併成了三個意義。
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那就是不同的兩個字在意義上可以發生關係。這是因為引申義距離較遠,一般人已經不再意識到它是一個意義的引申,為了要求區别,就另造一個字來代表 它。例如懈怠的“懈”,本作“解”,《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解,”《孝經》引作
“夙夜匪懈”;由解散的意義引申為懈怠的意義,本來是很自然的(依徐灝說)。現在我們說“鬆懈”,“松”正是“解”的意思。又如豎(豎)字。《說文》:“豎,立也。”其實“豎”就是“樹”的引申義(依羅振玉說)。“樹”由栽種引申為樹立,讓人感覺是另一種意義,所以另造一個“豎”字。《後漢書·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當時“樹”既當“木”講,假使寫成“槐樹自拔倒樹”,反而不好懂了。
詞除了本義和引申義之外,還有假借義。朱駿聲在解釋詞義的時候,一般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依照《說文》的解釋(有時加以訂正),作為本義;第二部分是轉注,即引申義;
第三部分是假借,用朱駿聲的話來說,即所謂“本無其意,依聲托字”。朱駿聲的辦法是對的。假借的意義和本義是不相干的,我們仍以“解”字為例,《辭海》認為“解”字同獬,同蟹,通嶰(地名),通澥(海),同廨,通邂(解後即邂逅)。這些都是假借。“解”字之
所以
第四篇: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代汉语》教案九
第九讲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讲介绍了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以及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要求在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识部分所举词例的意义特点,以及能对10篇精读文选里的词义现象加以理解和解释。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常识内容精讲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是什么,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边邑。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2、探求本义的途径(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因而词的本义,一般来说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例如:“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词、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运用中,词义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而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
例如:“斃”(“毙”的繁体字)字,《说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死,敝声。从文献用例来看,先秦古书里的“斃”多表示仆倒义。如《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又如《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都可以证明“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又如“愤”字从心,贲声。它的烦闷义和愤怒义都可以从义符“心”得解释。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来看,烦闷义出现的时代较早,因此可以确定它的本义应该是烦闷。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綱”(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2、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
例如“斗”本义为酌酒器,由于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關”,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例如: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年”。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坟墓。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例如:
“虚”本义为大丘,大了就空旷了,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2)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
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个别到一般
例如“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②从具体到抽象 例如“術”、“道”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3、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读音也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说(shuō)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ì)语(yǔ)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例如:
解(jiě)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xiè),并造了“懈”字。弟(dì)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ì),后来造了“悌”字。
三、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研究词义引申可以揭示词义的系统性,掌握词义引申的规律,收到以简驭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举一反三,通过类比互证,成组成串地掌握相关词的多种意义。
例如:
“具”的本义为备办饭食,因而可引申为饭食,所以称粗劣的饭食为“草具”。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也可由备办饭食引申为泛指准备、备办。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缮甲兵,具卒乘”。“具”在此指的是准备步兵和战车。
准备的目的或结果是齐备,因而“具”又有齐备义。再由齐备义虚化为副词,表示全部、都。如《史记·项羽本纪》“良乃入,具告沛公。”即把全部情况都告诉刘邦。这样弄清了词义引申的来龙去脉,了解其所以然,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词的有关意义了。
《古代汉语》教案十
第十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本讲介绍了判断句的定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等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并能在文言文具体文句中辨认判断句,加以准确的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常识内容精讲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存在。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战国时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这是汉代的用例。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滕,小国也。”
2、表示等同关系。“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3、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夫战,勇气也。”“曹公,豺虎也。”
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第五篇: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汉语通论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汉语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汉字未产生以前,远古汉语的词可能还有更原始的意义,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今天我们所能谈的只是上古文献史料所能证明的本义。了解这种本义,对我们阅读古书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注: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如“试”字。详见古汉语通论
(五)163页。),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举例来说,“向”字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塞好朝北的窗子,用泥涂好柴门。)由朝北的窗户这个本义,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它的本义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等。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来。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例如“脚”字的本义是“小腿”(《说文》:“脚,胫也”),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例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到现代汉语里。这类情况很多,也最重要。一方面,这增强了语言的稳固性,使语言不至於面目全非;另一方面,这使语言丰富化了。
清代的文字学家如段玉裁、朱骏声等,都非常重视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对於彻底了解词义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科学方法。试看段玉裁对“理”字的解释(注: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玉部。):
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申之义也。戴先生(指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曰:“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郑(玄)注乐记曰:“理者分也。”许叔重(慎)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
这样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都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而且往往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比如:朝拜、朝廷、朝向的“朝”就都是从朝见的“朝”引申出来的。也有的是一环套一环,几个引申义同本义之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仍以“朝”字为例,它的本义是早晨的意思(《说文》:“朝,旦也”),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近的引申义很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尊长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远的引申义就不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不但意义远了,连读音都改变了。其实长短的“长”和滋长的“长”,意义还是相当近的,因为草木滋长(zhǎng)是越来越长(cháng)了。然后滋长的“长”引申为长幼的“长”,再引申为首长的“长”。本书在讲常用词的时候,近的引申义不另立一义,较远的引申义则另立一义,以便学习。
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是凭字形。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从而有助於了解词的本义。许慎的《说文》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现在有了甲骨文和金文,在字形的辨认上又有所补充。试就上文所举的“向、道、理、长”四个字加以讨论。《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mián),从口”(注:楷书“向”字的宀变为了。)。诗曰:„塞向瑾户。‟“宀”表示房子,房子开一个口,就是窗。但是,甲骨文比篆文更能说明问题。“向”字在甲骨文里是,分明书的是房子和窗口。《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一达谓之道。”朱骏声订正说:“按从辵,首声。”辵表示走路,因此可以证明道的本义和走路有关。《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理”字左边的王就是玉字,因此可以证明“理”的本义与玉有关。“长”字的问题比较复杂。《说文》:“长(),久远也,从兀,从匕。亾声。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者倒亡也。”《说文》这个说法显然是穿凿附会。按甲骨文“长”作,像人头上的长发。我们认为可能是当初造字的人用这个字来标志语言中长短的长这个词。长久这个意义是由长短这个意义发展出来的,不可能是本义。
为了充分证明字形和词义的关系,我们再举出下面的几个列子:
(1)引。《说文》:“开弓也,从弓丨。”《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诗经·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周易·系辞》:“引而伸之。”开弓是把箭导向后方,所以“引”又有“导”的意义。《诗经·大雅·行苇》:“以引以翼(引,导;翼,扶助)。”开弓既是向后拉,所以“引”又有引退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
(2)发。《说文》:“射发也,从弓,癹pō声。”《诗经·召南·驺虞》:“壹发五?br>
。”射发是箭离弦,所以引申为出发、发出等意义。
(3)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按甲骨文从双手解牛角)。”这是本义。《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解”,就是用的本义。分解、溶解等义都从此引申而出。解说的“解”,意义较远,其实解说就是分析(朱骏声引皇氏说),引申的线索也是清楚的。
(4)责。《说文》:“求也,从贝,朿(cì)声。”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废除各种禁令),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不难理解,由此引申,索取已经允许过的钱财也可以叫“责”;《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财物)于郑。”由索取的意义引申出要求的意义;《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这里用“偿”字和“责”字相照应,显示着“责”字仍有讨债的意思,但是已经变为比喻了。《左传》闵公二年:“修已而不鹑恕保馑际撬敌拮约旱牡赖露灰蟊鹑诵薜隆S烧飧鲆庖逶僖辏褪侵刚У囊馑剂耍弧蹲蟠焚夜吣辏骸霸鹞蘩褚病!闭庑┮庖宓囊旯淌欠浅C飨缘摹?br>
(5)习。《说文》:“数飞也,从羽,白(自)声。”“数(shuò)飞”是屡飞的意思。《礼记·月令》:“鹰乃学习。”这是本义。引申为温习的“习”,因为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又为习惯的“习”,因为习惯也是由反复多次的行为所形成的。
抓住一个词的本义,就像抓住了这个词的纲,纷繁的词义都变为简单而有系统的了。对本义有了体会,对於某些词义可以推想而知,而且也可以了解得更透彻。词典里某些词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意义,其实从引申的观点看,许多词义都可以合并。例如“解”字,依《辞海》共有四个读音,二十七个意义。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纷繁的。现在试看《辞海》所载“解”字的前九个意义:
(1)判也,剖分也。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左传宣四年:“宰夫解黿。”
(2)离散也。汉书陈余传:“恐天下解也。”注:“谓离散其心也。”
(3)说也,析言事理也。荀子非十二子:“闭约而无解。”史记吕后纪:“君知其解乎?”正义:“谓解说也。”
(4)脱也,免除也。礼曲礼:“解屦不敢当阶,”疏:“脱也。”汉书孔光传:“於法无所解(注:《汉书·孔光传》原作”於法以说解“,《辞海》误。),”注:“免也。”
(5)开放也。后汉书耿纯传赞:“严城解扉。”
(6)晓悟也。三国志魏志贾诩传:“太祖与韩遂、马超战渭南,问计于诩,对曰:„离之而已‟。太祖曰:„解‟。”注:“谓晓悟也。”
(7)意识也。详见解条。
(8)消释怨隙也。如云和解。
(9)达也。庄子秋水:“无南无北,奭然四解。”(奭shì)第一个意义是本义。第二个意义是引申义,“恐天下解也”的“解”就是解体,不必曲解为“离散其心”。第三个意义是另一引申义,“闭约而无解”的“解”,原义是解绳结(约,绳结)。荀子这句话是用来做比喻的,是说解释古书中难懂的话,也正像解结。第六个意义“晓悟”就是第三个意义“解说”的引申义。第七个意义“见解”的“解”也就是“了解”的“解”,当与(6)合并。第八个意义“和解”的“解”,也是由“解绳”的“解”引申出来的。第四个意义与第三个意义有纠缠,“解屦”的“解”也就是“解绳”的“解”,“於法无所解”的“解”才是解脱的意思,和解绳的意义相近。第五个意义是第四个意义的引申。第九个意义的解释是错误的,成玄英注庄子云:“奭然无碍”,可见“四解”就是四面开放的意思,应该和第五个意义合并。抓住了本义,我们就可以把(1)(2)合并,(3)(6)(7)合并,(4)(5)(8)(9)合并,由九个意义归并成了三个意义。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不同的两个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这是因为引申义距离较远,一般人已经不再意识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一个字来代表它。例如懈怠的“懈”,本作“解”,《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解,”《孝经》引作“夙夜匪懈”;由解散的意义引申为懈怠的意义,本来是很自然的(依徐灏说)。现在我们说“松懈”,“松”正是“解”的意思。又如竖(竖)字。《说文》:“竖,立也。”其实“竖”就是“树”的引申义(依罗振玉说)。“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让人感觉是另一种意义,所以另造一个“竖”字。《后汉书·灵帝纪》:“槐树自拔倒竖。”当时“树”既当“木”讲,假使写成“槐树自拔倒树”,反而不好懂了。
词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有假借义。朱骏声在解释词义的时候,一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依照《说文》的解释(有时加以订正),作为本义;第二部分是转注,即引申义;第三部分是假借,用朱骏声的话来说,即所谓“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朱骏声的办法是对的。假借的意义和本义是不相干的,我们仍以“解”字为例,《辞海》认为“解”字同獬,同蟹,通嶰(地名),通澥(海),同廨,通邂(解后即邂逅)。这些都是假借。“解”字之所以具有这些意义,只是借用,而不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