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二年级传统文化备课5篇
编辑:七色彩虹 识别码:24-877713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8 19:08:0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二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教学过程:

一、简介《声律启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页

六、活动广角:第3页

七、成长袋:第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3课《续小儿语》(节选)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勤奋好学

教学目标:

1、学习《勤奋好学的张溥》和《苏铤马房苦读》两则小故事。活动《争做勤奋好学的少年》。

2、通过学习小故事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意识。

3、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分辨怎样是勤奋好学,并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勤奋好学的张溥》和《苏铤马房苦读》两则小故事。活动《争做勤奋好学的少年》。

2、通过学习小故事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意识。

难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分辨怎样是勤奋好学,并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图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流程:

一、宣布活动主题

二、学习课文

(一)、1、听读课文《勤奋好学的张溥》(播放课件)

2、自渎课文边看图边读。

3、想一想,说一说:

A、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张溥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B、你今后将怎样勤奋好学?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1、看图听老师讲故事《苏艇马房苦读》(出示图片)

2、自渎课文

3、想一想,说一说:

A、苏艇是怎样在马房苦读的?

B、听了故事你觉得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引导实际行动

1、交流:发生在你身边的勤奋好学的故事或人物

2、讨论:你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队员分辨怎样使勤奋好学。

2、教育队员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让队员搜集古今勤奋好学的典型事例、图片、挂图等。

2、教师了解班级队员中勤奋好学的事例。

三、活动时间:1课时

四、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主持:

(1)宣布活动主题“争做勤奋好学的少年”

(2)明确活动目的

A、通过活动,使队员分辨怎样使勤奋好学。B、教育队员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二、一小队讲勤奋好学的含义

1、努力刻苦学习。

2、积极地、努力地、抓紧时间地学习。

三、讲故事,再讨论: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什么?

四、结合本班实际讲出本班勤奋好学的事例,让同学们猜,并说 出向这位队员学什么?

五、由中队长结合《小学生守则》归纳出如何勤奋好学的好队 员,并给同学们提出要求。讨论:谈体会 深化思想教育

六、活动总结:

同学们,勤奋好学是对我们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到勤奋好学,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第4课、《增广贤文》(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5课、《增广贤文》(节选二)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6课、《弟子规》(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知错改错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2、通过学习,养成诚实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搜集有关的故事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宣布活动主题。

二、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知措改错》

2、自读课文

3、想一想,说一说:

(1)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2)你认为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第二个故事

1、看图听老师讲故事《郑钧劝兄改错》

2、自读课文

3、想一想,说一说:

(1)郑仲犯了什么样的错误?(2)郑钧是怎样劝说哥哥的?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引导实际行动

1、你平时都犯过什么错误?

2、犯了错误你是怎么做的?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应该向廉颇学习什么?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诚实、正直,知错能改教育,使队员们知道知错改错的重要性,学会改错,养成诚实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排练小品

2、以小队位单位搜集知错改错才的故事 三、活动时间: 1课时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过错,那么做了错事是承认还是否认,是改正还是坚持呢?这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考验。

2、学生表演小品(1)几个学生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王大伯的玻璃.趁王大伯没发现,他们拿着足球跑了.(2)小明星期天只顾贪玩,没有完成作业.星期一他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原谅了他,让他补上.3、小组讨论

(1)小品中的同学谁做得对?为什么?谁做得不对?为什么?(2)做了错事不承认、不改正好不好?为什么?

4、全班交流

队员们各自发表自己对问题得看法,通过辩论,加深对知错改错重要性得认识。

5、队员讲古今知错改错的故事,如《费宏访友认错》、《列宁打碎花瓶》等,树立正面典型。

6、想一想,说一说

以前你做过那些错事?是怎样对待的?今后你做了错事应怎么办?

7、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了诚实正直、知错就改的教育,队员们知道了知错改错的重要性,养成了诚实的良好品质。第7课、《弟子规》(节选二)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学生会背。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8课、《幼学杂字》(节选)

教学目标: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小卡片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小卡片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9课、《中华改良杂字》(节选)

教学目标:

勤能补我拙,俭能为我廉。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路遥知马力,日久结人缘。学生会读,理解意思。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个人熟读自立歌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篇:二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优秀的国学经典中,学习做人的优秀品质,继承中华优秀的道德风尚。并在学经典的指导下,将经典与时尚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做到经典的时尚性传播。

教学内容:

1、声律启蒙(节选一)

2、声律启蒙(节选二)

3、续小儿语

4、增广贤文

(一)5、增广贤文

(二)6、弟子规

(一)7、弟子规

(二)8、幼学杂字

9、中华改良杂字

10、千家诗一

11、千家诗二

12、千家诗三

13、千家诗四

14、神童诗一

15、神童诗二

16、随园诗话

17、世说新语

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从四大方面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诵读。如: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艺术乐园。每个版块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有:经典回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成长袋等板块,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尤其是成长袋的设计,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

2、能将与“经典回放”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主动的资料收集,并能进行分析,成为自己另一份经历。

3、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4、学习自我评价,在成长袋中真实记录自己的成长收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成长袋的检测、评级功能,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

2、充分开拓班级展示栏的宣传功能,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

3、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诵读活动。

4、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投入到国学的学习热潮中。具体做法是:

(1)结合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树立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奋发学习的远大志向;

(2)利用相关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3)借助课文的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三者共鸣;

(4)采用各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5)通过鼓励、激励、训练、强制等手段培养良好习惯;(6)用教师的言行影响示范。

教学时间安排:

上述课文各每课2课时

第一课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从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重点:体会对韵的朗朗上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上课之前,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私塾,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相机出示这幅对联)

齐读对联。

这就是一幅对联,对联也叫对子。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二、学习课文

从刚才的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而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部分。

1、请学生自己对照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2、你能找出哪些地方是相对的呢? 找一找,指名交流。

3、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囊括了一字、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乃至十一字的对,这课文包罗的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几个难懂的地方你明白了吗?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苍穹 雨霁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边塞,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了解词语意思,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4、把你的理解放到句子中去读。

5、接口读。

先师生接口读,后男女声对读。

6、在读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课件出示:用不同的节奏读 配上各种动作读 同桌互相合作读

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交流,评议。

7、还可以配上旋律唱呢。老师给它配了《锄禾》的旋律,先听老师来唱一遍。

师示范唱。学生跟唱。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声律启蒙》,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搜集身边的对联,继续体会对韵的朗朗上口。

2、自己试着写几句,在写的过程中体验对韵。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对对子)

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老师出示:湖,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教师出示自己对的一部分答案,学生如果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就做“耶”的手势。

再对“风”,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老师出示:西湖。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出示老师的答案,和老师一样的做“OK”的动作。

再对:七嘴—— 千山—— 天南—— 海阔—— 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对三个字的对子。老师可要出三字对了,我的上联是“瓜子脸”。你能对上吗? 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相机出示:葡萄牙。

老师对的是葡萄牙,和老师想的一样的请跷大拇指。(没有人和老师一样)

说说老师对的对还是错?说理由。

指导: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4、对四字的对子。

出示:福如东海—— 文可安邦——

有些古代的神话故事也能用来对对子:精卫填海——(生依次对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5、对五字的诗句。

出示句子,学生一齐对:

海内存知己——

路遥知马力——

明月松间照——

生当作人杰——

白日依山尽——

远看山有色——

6、对七字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窗含西岭千秋雪——

有心栽花花不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

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朗读比赛

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了哪 些事物?你能试着写几句吗?

四、交流收集的对联

五、自我评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看看你能得几颗星。总结反思

对于朗读、背诵学生完成较好,但对于写几句类似的句子,没有能写出来的,今后要多加强写的练习。

第二课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选文。

2、初步了解对仗事物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和丰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选文。

2、初步了解对仗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律启蒙》节选一,这节课我们学习节选一。

二、学习课文

1、请学生自己对照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2、你能找出哪些地方是相对的呢? 找一找,指名交流。

3、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囊括了一字、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乃至十一字的对,这课文包罗的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几个难懂的地方你明白了吗?

4、先师生接口读,后男女声对读。

5、在读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课件出示:用不同的节奏读 配上各种动作读 同桌互相合作读

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交流,评议。

7、还可以配上旋律唱呢。师示范唱。学生跟唱。

第二课时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对对子)

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老师出示:湖,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教师出示自己对的一部分答案,学生如果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就做“耶”的手势。

再对“风”,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老师出示:西湖。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出示老师的答案。

再对:黑—— 白天—— 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二、朗读比赛

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了哪 些事物?你能试着写几句吗?

四、交流收集的对联

五、自我评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看看你能得几颗星。

第三课 续小儿语

第一课时

问题提出: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失火、家人生病.....你该怎么做?引出小儿语。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说话、办事要从容、镇静,这样才不能被人笑话。重点与难点:理解内容、背诵诗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讲故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老师和学生一起引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出遇到困难时,只有从容、镇定,才是大智慧。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认真倾听,看教材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师生共同回顾经典诵读的方法、节奏

四、释读(与学生共同完成):译文:说话做事要从容、镇静,太慌张了,就容易出错。说话做事从容、镇静,才不会被人笑话。

别人的性情与我一样,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五、休息

六、静定训练(与学生共同完成)

七、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八、发奖品(班长)

课堂总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儿语》,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要从容、镇静,太慌张了,就容易出错。说话做事从容、镇静,才不会被人笑话。要记住别人的性情与我一样,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教育学生说话、办事要从容、镇静,这样才不能被人笑话,2、继续和学生一起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的韵律和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找学生诵读诗歌。

二、介绍《小儿语》的作者:《小儿语》,明代吕得胜所撰。吕得胜,河南宁陵人,字近溪,生活在嘉靖时。他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工作,主张儿童有知识时,就要进行正确教育。当时民间流传一些儿歌,如“盘却盘”、“东屋点灯西屋亮”之类,他认为这些儿歌对儿童固然无害,但对品德修养以及后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编写新的儿歌,用来代替旧的儿歌,是以成此书。

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得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

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所以影响很大。

三、和学生一起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可以边说边表演。

四、观看《小儿语》的相关视频。一切言动 都要安详十差九错 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 从容说话不要轻薄 惹人笑骂 别人性情 与我一般时时体悉 件件从宽

五、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小儿语》,从中体会了生活中说话做事要从容、镇静,太慌张了,就容易出错。说话做事从容、镇静,才不会被人笑话。要记住别人的性情与我一样,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六、课外延伸

1、与父母交流心得。

2、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第四课 《增广贤文》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重点与难点:理解内容、背诵诗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习惯成自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①老师读一遍,学生跟读两遍。②老师读到哪学生读到哪,老师读一遍,学生也读一遍。学生领读,其他学生指读① 男生读上句,女生接下句② 男生读上句,女生接下句学生拍手读,读得好的到前面读。指名讲含义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① 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② 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习惯成自然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熟读成诵《增广贤文》

(一)原文后两句,并了解大概意思。

二、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背诵诗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前两句,找学生诵读。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后两句。要求:

1、学生认真倾听,看教材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师生共同回顾经典诵读的方法、节奏

四、释读(与学生共同完成):译文: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是春天,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是早晨。一家之中最重要的是和睦,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勤奋。

五、休息

六、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七、发奖品(班长)

课堂总结(教师):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第五课《增广贤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六课《弟子规》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朗诵诗歌:

二、讲解: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唯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做人最重要的是道德、学问、才能、本领,如果这些方面不如别人,就要不断勉励自己,迎头赶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穿的、吃的不如别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要因此而不高兴。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总结: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四、互动: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练习鞠躬。一定让孩子养成习惯为 止。也可以朗读总序。举例:一个五岁的孩子,学了鞠躬以后,有一天,他在外面练习骑小自行车,一转弯碰倒了一位小妹妹。他马上跑过来给正在扶小孩的家长鞠了一躬,连忙说:“阿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妹妹的家长非常高兴说:“这个孩子真有礼貌!”习惯养成了到时候就会用。

五、家庭作业:

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弟子规》的内容吗?哪位小同学能将它背诵下来呢?老师想看看哪位小同学最棒!

2、你真棒!还有小朋友会背诵吗?呀!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那大家一起来,好吗?

3、对了,现在,请大家看投影,我们一齐读一读,来,开始!声音真响亮,看来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

(二)新授,知孝。

1、看来小朋友们都是学习小能手呢!我们知道了弟子规从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等这些方面对小朋友们提出了训诫和规范,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在家里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最乖的孩子呢?(想)

2、好的!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后4句吧!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9页,好!小手指——指着字!很好!小朋友,跟我读——(2次)

3、小朋友的声音可真动听!现在老师想听听谁有双神耳朵!听老师是怎么读的,你也跟着怎么读,好吗?(1次)

4、这一次,老师小小声,同学们大大声好不好?(2次)

5、小朋友太棒了,我们把一个爱的鼓励送给自己吧!

6、看到小朋友学的这么带劲,还有一位老师也想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你们欢迎吗?我们得用最佳纪律来欢迎他!最佳纪律,静悄悄,嘘——

7、大家学得这么认真,有没有小朋友会读了?

8、读得这么流畅,你真了不起!老师刚才看到符听得最专心,老师想请她来当小老师,行吗?

9、小老师、小同学配合得可真默契!接下来,咱们得把小火车开起来啦!我是火车头,你们是草莓车,你们是菠萝车,你们是苹果车,好!火车火车开起来!父母呼——合作读!

10、这次你们是火车头啦——

11、你们读会读了吗?看来小火车成功进站了!小女生,你们来展示一下吧!接下来,小男生,开始——

12、我们用骄傲的语气来齐读一次吧!成功啦!我们把“爱的顶呱呱”送给自己!

(三)译文

1、小朋友们太会学习,太可爱了!老师现在决定要送一个小故事给最可爱的小朋友们!

2、译文:如果听别人说你的缺点就生气,听别人说你的好话就高兴,那么,坏朋友就会接近你,好朋友就会离你而去。相反,如果听到好话就不安,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就高兴,那么,正直的朋友就会越来越亲近你。

3、好了,快要下课了,老师还想提醒一下大家,今天回家,别忘了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下课!

第七课《增广贤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随园诗话》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 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读熟品味出道理,变成自己的东西。

3、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背诵这首诗是重点,难点是能够理解诗的意思,并翻译出译文。

突破措施:通过配乐的经典回放,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启发导入

音乐播放:随园诗话

让学生反复听几遍后,开始朗读,可以分角色朗读。

2、出示译文

让学生理解后开始背诵。

第二课时

作者简介 教学反馈

学生集体背诵,学生对抗赛。

第三篇:二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传统文化

第1课时《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内容:课本1-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声律启蒙的有关基本内容及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教材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

七、活动广角:第3页

八、成长袋:第4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节选一)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传统文化 第2课时 《声律启蒙》(节选二)教学内容:课本5-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将对联诵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各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韵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能够主动积累对联。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法学法:诵读法。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对联吗?谁来为大家朗诵一则? 学生朗诵,师评价。

大家喜欢对联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联。

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

1、自己结合卡片来读一读第5页的对联。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朗读对联,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3、学生齐读。

4、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教师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6、教师范读。

7、自己再次大声朗读对联,要求讲究韵律。

8、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美。

二、温馨点击

教师讲解对仗和对联的相关知识。《文中的事物都是相近或相对的,这就是对仗的特点。对联就是要求对仗工整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三、活动广角

1、学生练习背诵。与小组同学进行一次背诵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流利地背诵下来。

2、师生一起做词语对仗的游戏,看谁对得正确、迅速。

四、填写成长袋。

如果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就给自己画一朵小红化。如果还需努力,就给自己画一张笑脸。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节选二)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传统文化 第3课时《续小儿语》(节选)

教学内容:《续小儿语》(节选)课本9-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将《续小儿语》诵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做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发学法:诵读法。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你会怎么做?当别人给你提出好的建议或批评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能教我们学习做人道理的《续小儿语》。(老师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合作。

(一)经典回放

1、自己来读一读第9页的对联。要求将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朗读,互相检查,帮助纠正错误。

3、学生齐读。

4、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教师结合10页文意讲解不明白的地方。

6、教师范读。

7、自己再次大声朗读,要求讲究韵律。

8、抽生朗读,比比谁读得准。

二、温馨点击

教师讲解《续小儿语》的相关知识。《《续小儿语》是明朝吕坤编写的,我们学习它,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活动广角

1、学生练习背诵。与小组同学进行一次背诵比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它流利地背诵下来。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讲给大家听一听。

四、填写成长袋。

如果你的表现十分优秀,就给自己两张小贴画,如果还需要继续努力,就给自己一张小贴画。板书设计: 续小儿语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第四篇:二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指导思想

让学生在优秀的国学经典中,学习做人的优秀品质,继承中华优秀的道德风尚。并在学经典的指导下,将经典与时尚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做到经典的时尚性传播。

教学内容:

1、声律启蒙(节选一)

2、声律启蒙(节选二)

3、续小儿语

4、增广贤文

(一)5、增广贤文

(二)6、弟子规

(一)7、弟子规

(二)8、幼学杂字

9、中华改良杂字

10、千家诗一

11、千家诗二

12、千家诗三

13、千家诗四

14、神童诗一

15、神童诗二

16、随园诗话

17、世说新语

内容分析:本册教材从四大方面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诵读。如: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艺术乐园。每个版块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有:经典回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成长袋等板块,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尤其是成长袋的设计,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

2、能将与“经典回放”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主动的资料收集,并能进行分析,成为自己另一份经历。

3、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4、学习自我评价,在成长袋中真实记录自己的成长收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成长袋的检测、评级功能,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

2、充分开拓班级展示栏的宣传功能,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

3、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诵读活动。

4、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投入到国学的学习热潮中。具体做法是:

(1)结合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树立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奋发学习的远大志向;

(2)利用相关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3)借助课文的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三者共鸣;

(4)采用各种新颖有趣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5)通过鼓励、激励、训练、强制等手段培养良好习惯;(6)用教师的言行影响示范。

教学时间安排:

上述课文各每课2课时

第一课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从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重点:体会对韵的朗朗上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上课之前,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私塾,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相机出示这幅对联)

齐读对联。

这就是一幅对联,对联也叫对子。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二、学习课文

从刚才的对对子游戏中,我们发现好的对子一般都词性相同,结构相仿,声调平仄交替,念起来琅琅上口。而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部分。

1、请学生自己对照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2、你能找出哪些地方是相对的呢? 找一找,指名交流。

3、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囊括了一字、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乃至十一字的对,这课文包罗的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几个难懂的地方你明白了吗?老师来考考你。出示:苍穹 雨霁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边塞,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了解词语意思,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4、把你的理解放到句子中去读。

5、接口读。

先师生接口读,后男女声对读。

6、在读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课件出示:用不同的节奏读 配上各种动作读 同桌互相合作读

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交流,评议。

7、还可以配上旋律唱呢。老师给它配了《锄禾》的旋律,先听老师来唱一遍。

师示范唱。学生跟唱。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声律启蒙》,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搜集身边的对联,继续体会对韵的朗朗上口。

2、自己试着写几句,在写的过程中体验对韵。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对对子)

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老师出示:湖,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教师出示自己对的一部分答案,学生如果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就做“耶”的手势。

再对“风”,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老师出示:西湖。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出示老师的答案,和老师一样的做“OK”的动作。

再对:七嘴—— 千山—— 天南—— 海阔—— 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3、对三个字的对子。老师可要出三字对了,我的上联是“瓜子脸”。你能对上吗? 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相机出示:葡萄牙。

老师对的是葡萄牙,和老师想的一样的请跷大拇指。(没有人和老师一样)

说说老师对的对还是错?说理由。

指导:上下两句内容不搭界,格式却正确的对子,叫无情对。

4、对四字的对子。

出示:福如东海—— 文可安邦——

有些古代的神话故事也能用来对对子:精卫填海——(生依次对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5、对五字的诗句。

出示句子,学生一齐对:

海内存知己——

路遥知马力——

明月松间照——

生当作人杰——

白日依山尽——

远看山有色——

6、对七字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窗含西岭千秋雪——

有心栽花花不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

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朗读比赛

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了哪 些事物?你能试着写几句吗?

四、交流收集的对联

五、自我评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看看你能得几颗星。总结反思

对于朗读、背诵学生完成较好,但对于写几句类似的句子,没有能写出来的,今后要多加强写的练习。

第二课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选文。

2、初步了解对仗事物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和丰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选文。

2、初步了解对仗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律启蒙》节选一,这节课我们学习节选一。

二、学习课文

1、请学生自己对照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

2、你能找出哪些地方是相对的呢? 找一找,指名交流。

3、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经囊括了一字、二字、三字、五字、七字乃至十一字的对,这课文包罗的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几个难懂的地方你明白了吗?

4、先师生接口读,后男女声对读。

5、在读的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课件出示:用不同的节奏读 配上各种动作读 同桌互相合作读

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交流,评议。

7、还可以配上旋律唱呢。师示范唱。学生跟唱。

第二课时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对对子)

1、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字对起。老师出示:湖,学生自由对。说说这样对的理由。教师归纳:只要词类相当的都可以对。

教师出示自己对的一部分答案,学生如果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就做“耶”的手势。

再对“风”,自由对,说理由。

2、对二字。老师出示:西湖。学生自由对,教师提示对对子的方法。出示老师的答案。

再对:黑—— 白天—— 为什么你们能脱口而出地对出来?(因为这些词语都是成语)

过渡:是呀,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神奇,有些四个字的成语拆开来就是两个字的对联,成语掌握多了,你们说起话来会出口成章,写起文来会下笔有神的。

二、朗读比赛

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了哪 些事物?你能试着写几句吗?

四、交流收集的对联

五、自我评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看看你能得几颗星。

第三课 续小儿语

第一课时

问题提出: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失火、家人生病.....你该怎么做?引出小儿语。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说话、办事要从容、镇静,这样才不能被人笑话。重点与难点:理解内容、背诵诗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一、讲故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老师和学生一起引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出遇到困难时,只有从容、镇定,才是大智慧。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认真倾听,看教材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师生共同回顾经典诵读的方法、节奏

四、释读(与学生共同完成):译文:说话做事要从容、镇静,太慌张了,就容易出错。说话做事从容、镇静,才不会被人笑话。

别人的性情与我一样,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五、休息

六、静定训练(与学生共同完成)

七、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八、发奖品(班长)

课堂总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儿语》,同学们今后说话做事要从容、镇静,太慌张了,就容易出错。说话做事从容、镇静,才不会被人笑话。要记住别人的性情与我一样,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教育学生说话、办事要从容、镇静,这样才不能被人笑话,2、继续和学生一起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的韵律和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找学生诵读诗歌。

二、介绍《小儿语》的作者:《小儿语》,明代吕得胜所撰。吕得胜,河南宁陵人,字近溪,生活在嘉靖时。他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工作,主张儿童有知识时,就要进行正确教育。当时民间流传一些儿歌,如“盘却盘”、“东屋点灯西屋亮”之类,他认为这些儿歌对儿童固然无害,但对品德修养以及后来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编写新的儿歌,用来代替旧的儿歌,是以成此书。

此书语言浅近,人人明白。用四言、六言、杂言(字数不得等)的语言形式,宣传一些做人的道理,其中有消极的成份,也有每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

此书问世以来,很受欢迎,比较普遍的流行于民间,所以影响很大。

三、和学生一起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可以边说边表演。

四、观看《小儿语》的相关视频。一切言动 都要安详十差九错 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 从容说话不要轻薄 惹人笑骂 别人性情 与我一般时时体悉 件件从宽

五、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小儿语》,从中体会了生活中说话做事要从容、镇静,太慌张了,就容易出错。说话做事从容、镇静,才不会被人笑话。要记住别人的性情与我一样,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六、课外延伸

1、与父母交流心得。

2、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第四课 《增广贤文》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重点与难点:理解内容、背诵诗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习惯成自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①老师读一遍,学生跟读两遍。②老师读到哪学生读到哪,老师读一遍,学生也读一遍。学生领读,其他学生指读① 男生读上句,女生接下句② 男生读上句,女生接下句学生拍手读,读得好的到前面读。指名讲含义学生认真听故事,听后讨论。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① 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② 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习惯成自然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熟读成诵《增广贤文》

(一)原文后两句,并了解大概意思。

二、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思想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内容、背诵诗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前两句,找学生诵读。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后两句。要求:

1、学生认真倾听,看教材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师生共同回顾经典诵读的方法、节奏

四、释读(与学生共同完成):译文: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是春天,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是早晨。一家之中最重要的是和睦,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勤奋。

五、休息

六、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七、发奖品(班长)

课堂总结(教师):我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第五课《增广贤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六课《弟子规》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朗诵诗歌:

二、讲解: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唯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做人最重要的是道德、学问、才能、本领,如果这些方面不如别人,就要不断勉励自己,迎头赶上。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穿的、吃的不如别人,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要因此而不高兴。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总结: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四、互动: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练习鞠躬。一定让孩子养成习惯为 止。也可以朗读总序。举例:一个五岁的孩子,学了鞠躬以后,有一天,他在外面练习骑小自行车,一转弯碰倒了一位小妹妹。他马上跑过来给正在扶小孩的家长鞠了一躬,连忙说:“阿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妹妹的家长非常高兴说:“这个孩子真有礼貌!”习惯养成了到时候就会用。

五、家庭作业:

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含义。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弟子规》的内容吗?哪位小同学能将它背诵下来呢?老师想看看哪位小同学最棒!

2、你真棒!还有小朋友会背诵吗?呀!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那大家一起来,好吗?

3、对了,现在,请大家看投影,我们一齐读一读,来,开始!声音真响亮,看来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

(二)新授,知孝。

1、看来小朋友们都是学习小能手呢!我们知道了弟子规从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等这些方面对小朋友们提出了训诫和规范,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在家里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最乖的孩子呢?(想)

2、好的!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后4句吧!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9页,好!小手指——指着字!很好!小朋友,跟我读——(2次)

3、小朋友的声音可真动听!现在老师想听听谁有双神耳朵!听老师是怎么读的,你也跟着怎么读,好吗?(1次)

4、这一次,老师小小声,同学们大大声好不好?(2次)

5、小朋友太棒了,我们把一个爱的鼓励送给自己吧!

6、看到小朋友学的这么带劲,还有一位老师也想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你们欢迎吗?我们得用最佳纪律来欢迎他!最佳纪律,静悄悄,嘘——

7、大家学得这么认真,有没有小朋友会读了?

8、读得这么流畅,你真了不起!老师刚才看到符听得最专心,老师想请她来当小老师,行吗?

9、小老师、小同学配合得可真默契!接下来,咱们得把小火车开起来啦!我是火车头,你们是草莓车,你们是菠萝车,你们是苹果车,好!火车火车开起来!父母呼——合作读!

10、这次你们是火车头啦——

11、你们读会读了吗?看来小火车成功进站了!小女生,你们来展示一下吧!接下来,小男生,开始——

12、我们用骄傲的语气来齐读一次吧!成功啦!我们把“爱的顶呱呱”送给自己!

(三)译文

1、小朋友们太会学习,太可爱了!老师现在决定要送一个小故事给最可爱的小朋友们!

2、译文:如果听别人说你的缺点就生气,听别人说你的好话就高兴,那么,坏朋友就会接近你,好朋友就会离你而去。相反,如果听到好话就不安,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就高兴,那么,正直的朋友就会越来越亲近你。

3、好了,快要下课了,老师还想提醒一下大家,今天回家,别忘了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下课!

第七课《增广贤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八课《幼学杂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幼学杂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九课《中华改良杂字》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改良杂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课《千家诗》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徐元杰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徐元杰。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

3、找徐元杰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一课《千家诗》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高骈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二课《千家诗》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程颢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程颢其他的作品。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三课《千家诗》

(四)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卢梅坡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卢梅坡。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卢梅坡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四课《神童诗 卷首诗》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寇准及其《神童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寇准。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五课《神童诗 卷首诗》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及其《寿阳曲·渔村夕照》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寇准。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欣赏《天净沙·秋思》。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六课《随园诗话》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袁枚及其《随园诗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袁枚。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好表格。

3、背诵。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十七课《世说新语》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刘义庆及其《世说新语》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袁枚。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翻译课文。

2、背诵这首曲子。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五篇:传统文化备课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一课 《三字经》

1、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

(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原文: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杨)(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3、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二课 《幼学琼林》

1、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2、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读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2)学习过程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知识,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2)使学生从感情上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知识能力也在增长,逐渐懂事,在各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教师活动:你们听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吗?下面就请你们听一个《精卫填海》的故事吧。放课文录音。简单介绍炎帝是远古时候的帝王,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称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

学生活动: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大致内容。

预设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老师带读

教师活动: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课文。

学生活动:积极举手的同学带着大家读课文,读后学生给与评价。

预设目标:听读识字。给能力强的学生一些机会。练习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会认真听别人读。

三、初读课文

教师活动:你们想读吗?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预设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认读生字

教师活动:

1.提出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学这课的生字。

2.检查生字。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呢?(在全班进行简单的检测,学生都认识的字就不必讲解了。)

3.巩固练习:生字游戏。

学生活动:

1.自学生字。(可以问别人、查字典、查书后的查字表等。)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字音字形。可以给生字组词。

3.学生当小老师,讲解难字。

4.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

预设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指导学生观察。指导示范,巡视指导书写。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再找出关键笔画的位置,说说书写要领。

预设目标:能认真踏实写字。

六、巩固练习教师活动:捉迷藏

具体做法如下:将学生本节课中要求认的字重新放入另一篇文章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试读,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宝,然后试着读出这篇文章,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

学生活动: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宝,然后试着读出这篇文章,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

预设目标:这种游戏适合于检验学生识字的迁移能力。源于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入手,把藏在文章中的字宝宝找出来,从而完成了生字的迁移。

七、作业

写生字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发挥想象力,想象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活动:《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变成的一只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树枝。

预设目标: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味课文

教师活动:请你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

指导朗读,理解词义。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

“愤怒”就是很生气的样子。

“坚定”就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到。声音要重一些,表现出精卫的坚定。

分角色朗读。

预设目标: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

以读来体会、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愤怒、坚定。使本来难懂的词语,在朗读的体验中领悟到了,比起查字典解释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三、体验课文

教师活动:刚才大家把大海、精卫的语气读得很精彩,我想如果我们再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和想象,肯定能表现出大海和精卫,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

预设目标: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在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发挥,创设情境,体验角色,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理解得更为透彻。

五、课外延伸

编新“精卫填海”。

预设目标:课内外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写作能力。

2、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

(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检查自读情况。

3、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①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③“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挖通劈开)

④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⑤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第四课

孔子

1、万世师表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

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

教学过程: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

[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 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影响:

1、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

2、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讲学收徒(30岁)

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

3、从政生涯(51岁)

官:鲁—中督宰——司寇

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

结果:从政失败

4、周游列国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

整理文化典籍

[探究问题2]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

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

2、教学:”有教无类”,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

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①春秋:奴隶制——封建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

2、儒家思想:

A、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

①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局面。——克己复礼

③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

B、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于伦理概念

①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②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

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

③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

C、中庸(调整方法)——属于哲学概念

①调整对象:礼和仁

②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b、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3、影响: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2、孔子语录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理解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完成熟读背诵本文的任务。

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在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中反复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衔接中对教师指令的准确把握并努力突现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熟读精思》中古人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老师明确:学习方法是:熟读和精思。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全班齐声背诵全文)

肯定其背诵的熟练度后引出今天将学的课文。(导入)

2.请同学们不要翻书,先放松一下脑神经,让我们先来看几幅漫画。看看画的都是些什么?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最准确。

a.展示课件中第一幅漫画。在同学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回答后,为该图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老师示范性地带读,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b.同样的操作方法:放图---思考----回答---文字---带读---朗读(共5幅)

初步目标:

学会流利地朗读每一段文字。

3.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将给出每段话中生字的解释,请同学们自告奋勇起来翻译句子。(老师点评并给出规范的翻译方法,随后通过课件切换,回到相应的每张漫画,请同学们通过朗读及时巩固一遍。)

在翻译中老师需要适时补充拓展的内容: a.

古人的“学”包括哪两方面内涵?

老师明确:学分小学和大学。小学---诗辞章句;大学---修齐治平(板书)b. 为何古人会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而“不亦乐乎”?

老师明确:古人倡导“游学”传统。通过学识的增长道德素养的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并以此为乐。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的“游学”有些接近于现代的学术交流。

(板书)c.

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老师明确:学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而不学---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而会产生“罔”和“殆”的状态。(板书)

4.同学们逐句翻译和朗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把所有的画面和文字串起来,请同学们抬头看着课件和老师一起图文并茂地朗读全文。(对学生的朗读给予肯定和点评)接着再请学生在没有老师领读的情况下,独立地边看边读。(同样给予点评)

5.听了同学们流利的朗读,老师对你们的能力非常自信。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只给同学们看图片,而隐去了文字。看行不行?

a.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先来试试?(给予表扬和鼓励)b 好。现在请全体同学一起来看图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6.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背诵的内容,结合课本,归纳一下文章教会了我们哪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第五课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第六课 晏子

生平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第七课

孔融

孔融简介

孔融(153~208年),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孔宙,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少时成名(著名的孔融让梨讲的就是他的故事),几次辞谢了州郡的辟举,于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后汉书·孔融传》,以下引文凡未另注明者均出自此处),开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又称他为“孔北海”。兴平二年(195年),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孔融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这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政治上颇有分歧,每多乖忤,终于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曹操所杀。年终53岁。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他的文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典论·论文》)。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荐祢衡表》力荐青年才士祢衡,要求“令衡以褐衣召见”,称赞祢衡“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盛夸他“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与曹公论盛孝章书》引经据典,反复论证,从人情友道、宰相惜贤等方面讽谕曹操解救被孙权围困的盛孝章,义不容辞;至于讽刺曹丕纳袁熙妻为妾,比喻为“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与曹公书》);嘲弄曹操远征乌桓,可以把从前“肃慎氏不贡□矢,丁零盗苏武牛羊”一并查究;反对曹操禁酒,则发怪论说“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难曹公表制酒禁书》)等;都可见文如其人,以才气取胜。所以曹丕论其文“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以至乎杂以嘲戏”(《典论·论文》)。《临终诗》抒泄忠悃孤愤之情:“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风格与无名氏古诗相近。题一作《折杨柳行》(《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见当时古诗与乐府五言往往相混。其六言诗3首叙汉末董卓作乱及曹操迁许史事,为咏史一类,而语言通俗,叙史简明。此外,《古文苑》载有孔融《杂诗》2首,但《文选》李善注引屡作李陵诗,真伪莫定。而其诗亦近无名氏古诗一类,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系入《李陵录别诗》。曾作《郡国姓名离合诗》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第八课 黄河

第三单元

名胜游踪

本组分两大部分:8.黄河包括黄河胜景、黄河号子、黄河精神、黄河颂歌;

9、五岳独尊——泰山,包括泰山美景、泰山日出、登山抒怀、泰山典故。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诗画览胜所描绘的意境;

2.指导背诵;

3.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活动广角。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教学手段:

老师指导点拨,学生自读自悟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诗句大意,了解黄河名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一些名诗名句。

1.黄河胜景

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了解黄河名胜。

4.背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7.熟读成诵。

8.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2黄河号子

教学目标:

1.把《黄河船工号子》

(一)(二)读通顺

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

(一)(二)

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3.黄河精神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了解“龙门”的传说;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

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师范读《公元渡河》

3.生试读

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学生读——背

8.课堂总结:谈收获

9.作业:

欣赏P54插图,查资料看是什么工程?下节课交流

第九课 泰山

标题:五岳独尊----泰山

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让同学们走近泰山,了解泰山的过去、现在、未来。使同学们从小了解山东,热爱山东,将来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2、正确理解泰山的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

一.走进名胜

阅读课文一至六页,感受泰山的风景和历史意义。

简介: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前临孔子故里曲阜,背依山东省府济南,主峰海拔1545米,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泰山风景名胜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泰山山体高大,形象雄伟。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自然景观特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泰山与中国的其它四座名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合称“五岳”,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泰山以其壮丽的山体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浑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流传于世,久负盛名。

岱庙,旧称“东岳庙”,俗称“泰庙”,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采用帝王宫城式建筑,在祠庙建筑中规格最高。其中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 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它位于泰安市城区的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为9.6万平方米,约合160余亩。庙内现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60余间,庙前有遥参亭、岱庙坊、庙内轴线上贯穿着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东侧辅以汉柏院、东御座、东道院;西侧有唐槐院、雨花道院等。岱庙创建历史久远,据史料载,秦时已有了祭天告地的场所,汉时有了宫殿,其后历代拓建重修,屡兴屡废。岱庙不仅是帝宫神府,也是文物荟萃的地方。更为珍贵的是,岱庙内还保存着176块历代碑碣和48块汉画石像石,堪称岱庙碑林。

二.重点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借助文献资料等了解历代帝王封禅的盛况,讨论“封建帝王为什么要封禅泰山?”

答:泰山作为举世名山,很早以前就被我们的祖先开发,自古即受到人们的敬畏,古代帝王多把泰山看作是上天的力量,政权的象征,越发地神圣化。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载入史册的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其中汉武帝七次东巡登封。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元明以后改为祭祀。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顶。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其统治,而泰山又因封禅告祭被抬到与天相齐的神圣高度。一座自然山岳,受到文明大国的历代最高统治者亲临封禅祭祀,并延续数千年之久,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现象。

三.拓展研究

怎样理解“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泰山不仅是历史名山,也是文化名山。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系统: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通过泰山历代建筑、书画石刻,以及有关泰山大量的名人题咏,各种文物古迹,而充分表现出来,使泰山成为文化名山。

四.成果展示

让学生以多种方式交流在拓展研究中获得的成果。

第四单元 艺术乐园

第十课 歇后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并积累,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2、初步掌握歇后语的特点和比喻意义。

3、能恰当地运用 歇后语说话 写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班上的同学兴趣爱好很广泛,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练跆拳道,有的学舞蹈,还有的练乐器,大家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老师在说这段话时,用了一个歇后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歇后语。

二、讲读新课

1、读

(1)学生自己朗读课本上的歇后语。

(2)老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2、思

(1)学生读后,思考,这些歇后语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板书。

课件出示它的定义。

歇后语:有特定格式的诙谐语句。后一部分是主要意思所在。

3、同学们看看自己收集的歇后语是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歇后语。

4、找规律,分类别

师:书上的八条歇后语,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组,看看怎么把它们分组。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板书:

一组:1----3句,用生活现象比喻说明。

二组:4----5句,引用故事比喻说明。

三组:6----8句,采用字的谐音比喻说明。

(每一组选一句,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歇后语相关的故事和比喻意义。)

5、其它几条歇后语,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吗?学生汇报。

6、学生读歇后语。

7、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歇后语分类,汇报。

三、运用

1、教师用书上的歇后语说一段话,提醒学生注意听,有的地方需要他们的帮助。[用到歇后语的地方,老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讲解:运用歇后语,有时只说出前一部分,不说后边的解释,让听的人自己去领会,显得意味深长,生动幽默。

2、练习:

(1)连线题。

(2)选用成语构成歇后语。(3)情景填充歇后语。

(课件出示)

3、学生练习说话,写话

四、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读读背背,了解了歇后语的相关知识,同学们都是春天的蜜蜂------闲不住,下去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歇后语,在以后的说话和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上它,老师相信这对大家来说就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盘,是吗?

第十一课 民谣

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民谣可畏

在两汉历史上,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各地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民众对于时事所做的道德评判,抑或借某些事件的发生宣泄积累的不满情绪。正如《诗经·将仲子》所云:“人之多言,亦可畏也。”民谣的歌词简单,琅琅上口,广为传唱,因此为各个时期的政权所重视。《后汉书》中云:“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说的就是汉和帝让人微服到民间采听民谣,掌握民众的言论与意向。实际上,民谣也就是各个时期的社会舆论及社会思潮,从中折射出的生活面是相当广泛的,构成了一幅幅反映汉朝社会情况的立体画卷。

汉初,刘邦的第四子刘长骄蹇自大,不奉法令,并图谋叛乱,后来因为事情败露而被抓了起来。汉文帝免其死罪,废除了他的王位,将他贬谪到蜀中。刘长在途中绝食而死。百姓作歌曰:“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相容。”汉文帝听说之后,追封刘长为淮南厉王,并让刘长的儿子刘安荫袭淮南王的爵位,给他建造宫苑。

王莽新朝末年,更始将军刘玄在灭掉王莽所建的政权后,被拥立为帝。做了皇帝的刘玄沉湎酒色,将政事委付于岳父赵萌管理。赵萌排斥功臣,却授与官爵给那些谄佞小人或奸诈的商人,自成一党,甚至有人因为烹饪手艺好,做菜对胃口就获得官爵。于是,都城长安的市井间流传着一首民谣:“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民谣传开之后,士卒离心,人心怨叛。不久,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四川有民谣唱道:“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在当时,公孙述在四川自立为帝,并且废止汉朝的铜钱,自铸铁钱。由于铁钱不被民众所信任,民间一时间难以流通。怨声载道的百姓,私下里以民谣表达不满:王莽称黄,而公孙述想要模仿王莽,所以称之为白;而五铢就是汉朝的货币。民谣隐含了百姓希望恢复铜钱的愿望,另外也暗指公孙述的政权不得民心,离倒台已经不远了。果然没过多久,公孙述就被东汉所灭。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质帝死时只有九岁,没有后嗣,太尉李固想要立清河王刘蒜为帝,而手中掌握实权的外戚大将军梁冀却拥护蠡吾侯刘志,最终刘志上台,为汉桓帝。汉桓帝即位不久,李固就被人陷害,死于狱中,且被暴尸于路旁,而拥立汉桓帝有功的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封厨亭侯,司空袁汤封安国亭侯。事情传开后,京都民众唱道:“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表达了对外戚专权的愤慨,以及对于朝政颓败的悲哀。

汉桓帝元嘉年间,西北的几个游牧民族联手侵犯中原,汉室派兵拒敌,却屡战屡败,于是朝廷只得四处征兵戍边,造成了许多田亩无人耕作,从而被荒芜废弃的恶性循环。天下民谣传唱道:“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深刻地反映出了乱世之下,民生多艰的疾苦。

汉灵帝末,董卓为前将军,他的野心和凶暴天下皆知,京都流传有一首民谣《董逃歌》:“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心摧伤,董逃!”整首歌也就是一个意思:看到董卓来,就赶快跑吧。

果然,在汉灵帝死后,董卓率领大军进入了京师,诛杀宦官,废掉汉少帝,立汉献帝为帝,自封为太师,把握朝政。在听说了《董逃歌》之后,董卓下令禁止传唱。后来见无法从根本上禁绝,又把“董逃”改为“董安”,改成了歌颂他的歌谣。可是不久,京城又流传另一首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是一首拆字的民谣,“千里草”即为董字,“十日卜”为卓。意在隐讳地诅咒董卓。没过多久,董卓即为吕布所杀。

民谣的发展:

80年代台湾校园民谣兴起(最早的校园民谣是在日本出现的。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音乐大多是雅乐,曲调冗长沉闷,只有那些贵族们才有时间欣赏,学生们对此十分不满。后来,文部省根据学校没有音乐教材的情况,发动社会创作一些适合学生唱的歌。于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便应运而生了。但是,由于传统音乐的束缚,在音乐上还没有很大突破。1868年,品川弥二郎创作了一首《阿宫先生》,校园民谣的雏形便出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校园民谣热在日本走向低潮。70代中期,校园民谣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虽然二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但都为校园民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台湾更是校园民谣的成名地,谈到校园民谣就不能不谈到台湾的校园民谣。1975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把台湾诗人余光中怀乡的诗谱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欢迎。校园民谣不但反映青年生活,而且也是对西方音乐泛滥的一种抵制。当时一位名叫李双泽的歌手在演唱会上拍案而起,喊出了“唱我们自己的歌”的口号。从那以后,台湾校园歌手佳作不断,像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是那一时期产生的。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罗大佑的《童年》。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台湾校园民谣高潮渐渐低落。大陆校园民谣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自台湾的校园民谣。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1983-1993)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以下是目前流行的一些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大学自习室、窗外、橄榄树、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青春舞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校园的早晨、兰花草、蜗牛与黄鹂鸟、歌声与微笑、龙的传人、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荡起双桨、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小草、踏浪、我是女生、中学时代、心愿、七子之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路灯下的小姑娘、捉泥鳅、校园的小路、梦驼铃、轻舞飞扬、似水年华、青春无悔、白桦树、往事、童年的小摇车、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小芳、青春纪念册、一生有你、朋友、千千阙歌、恋恋风尘、月亮代表我的心、小白杨、一无所有、深呼吸、冷酷到底、恋曲1990、让世界充满爱、白衣飘飘、却上心头、玻璃杯、未名湖是个海洋、老屋、单车岁月、彩虹、那些花儿、完美世界、光辉岁月、最美 „„)

90年代 娱乐化广电传播(其实当中的很多大家都是听过的,可能我们没有记住它的名字,没有了解她们创作的背景或者没有把它们融入到一个体系中去思考,如果你还有兴趣去了解的化,可以去关注,如果你只是欣赏这些单只的歌曲本身的旋律,你也可以继续只是听着,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去发展兴趣爱好,这都不影响,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音乐带来的感动。)

台湾民谣依歌词内容为分类标准,大致可分成下列各类:

一、家庭伦理类:农业社会时期,台湾沿袭中国旧制,以农历夜,以大家庭为生活圈。家庭组织里,长幼有序,孝敬长辈,夫妇恩爱,传宗接代,培育子孙。此期间必然会产生许多叙述彼此相处情境的歌谣。如“病子歌”“做人的媳妇”“满月歌等”。

二、工作类:人们上山打猎、砍柴、出海捕鱼、下田耕作等进行各种劳动或职业上的工作时,常寓音乐于工作中,自然产生与工作有关,藉以增进效率并消除疲惫,或抒发工作忧怨的歌谣。如“耕农歌”、“采茶歌”、“牛犁歌”、“乞食调”、“江湖卖膏药”等。

三、爱情类:爱情是古今中外必然存在于男女之间的特殊默契。沐浴爱河中的男女,都会有一种向对方倾诉心声的冲动,这些传送心语的歌谣就是爱情民谣。这种情歌在台湾民谣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诸如“六月茉莉”、“桃花过渡”、“相褒歌”、“爱情哭调仔”等等。

四、祭祀类:台湾的祭祀习俗沿袭中国传统制度,在农业社会时以虔诚的敬心,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平安吉祥,多福多寿。另外,敬拜祖先是民间的优良传统,家家户户每每于长辈先逝或庆典节日,都会有祭祖仪式。这种祭祀时所用的歌谣,如“道士调”、“牵亡歌”、“抽签卜卦调”、“哭丧调”等属于这一类。

五、叙述类:台湾的叙述民谣,大致分成“叙事”、“叙物”、“叙史”、“叙人”等四类。“叙事”民谣,在于针对社会现象之良痞,加以褒贬。如劝诫酒色的“修成正果歌”,民间贬恶善的“劝世歌”,讽刺日本人的“人插花、你插草”等均是。“叙物”民谣则在描述日、月、山、穿、动植物、地方、器具、自然景致等,如“台北调”、“台湾地名歌”、“台湾产物歌”、“时令歌”等。“叙史”民谣指的是叙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奇的民俗歌谣如:生性凶恶蛮悍的蔡牵,于海上作乱时,南部流传着“你较野蔡牵”之民谣。此外,“郑成功开台湾”、“陈三五娘”及“雪梅思君”等均属这一类。“叙人”民谣则以人为对象,这类的民谣不多,如“阿艺娟,真正贤”、“黑面祖师公”等。

六、趣味类:喜乐形之于色,而咏成歌,为之趣味歌。它包括人们工作之余,欢聚一堂用以助兴的欢乐歌及趣味横生的滑稽歌等。这类民谣如“食新娘茶四句联”、“饮酒歌”、“猜拳歌”、“嫁歌”等等。

七、童谣类:指的是儿童生活中用以哼唱的歌谣。就内涵和意识上而言,童谣的想象,意趣均异于普通民谣,宜另归类。台湾童谣依其内容之不同又可成游戏歌、幻想歌、摇篮歌、趣味歌、叙述歌等类。

二年级传统文化备课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