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德育比智育更重要范文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24-933215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3 13:13: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德育比智育更重要范文

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成绩大于一切”的思想束缚着老师、学生的思想,是老师学生的精神枷锁。可见现在的教育近乎畸形,老师、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

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伟大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智慧常常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可见,道德比智慧更为重要。因此,教育部提出“德育为先”、“智育为重”。

本人通过对新课改的深入学习和积极思考,也从中体会到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已迫在眉睫。当然,传统的智育教育更不能放松。有人认为:讲德育就应该降低智育的标准。我不以为然。我更坚信:德育和智育定能同等发展。我们是能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的。那些偏重一方面的说法我觉得不是理性的。我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很多老师抱怨新课改,认为德育与智育相互抵触,认为要搞好德育就应该降低智育标准。但是,反过来想想:我们把两方面都做好了,不是更好吗?因此,我建议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同仁们,及时转变思想,以新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德与智是能够同时做好的,在行动上要按步就骤,不可以心急,是不能一蹙而就的。必须制定计划,有学期计划,有学年计划,也有长期计划。

家长们对德育是重视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然而,当我们把德育、智育、体育、心理教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时,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把热点目标指向了学习。这是非常说明问题的。

据大量的调查,发现有些问题是家长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楚造成的。一些家长把品德问题与智力、学习问题割裂开来,认为品德问题可以慢慢来,只要不出什么大毛病就行,多抓学习才是最实际、最实惠的。我们不妨这样想一想,一个不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吗?一个没有毅力的孩子,能够刻苦攻读吗?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按时认真学习吗?一个没有孝心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少给父母添麻烦吗?这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孩子品德如何,将决定他前进的方向,是他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也是他把学习搞好的重要保证。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就好了,这也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的危害实际上是非常大的。知识掌握得多,的确有助于提高道德认识,但道德主要体现为一种行为方式,它是需要实践的,必须进行情感培养、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否则就会知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在我们的高等学府里出现了不少非道德现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德育方面,不能单打一地光抓学习,要认清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走成才之路。

那么,抓德育抓什么呢?德育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家庭教育角度看,重点内容应该是: 勤劳节俭的教育。勤劳节俭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劳的人是没出息的,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勤劳节俭,相辅相成,不勤劳的人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的人往往更勤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当然不必像从前一样有好袜子也不穿,非要穿破袜子,这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节俭。真正的节俭是不浪费,比如出门关灯,关水龙头,这是非常基本的道德行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教育。这是传统美德。一个有孝心、尊长辈的孩子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进步,让父母、长辈少操心,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温馨与幸福。遵纪、守法的教育。我们已进入法制社会,从小知法、守法,会运用法律武器的人,在社会上能更好地发展,开创事业。否则,可能在社会上摔跟头,甚至误入歧途。诚实、守信的教育。诚实、守信受人欢迎,受人尊敬,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不论做什么工作,以诚实、守信获得发展才是最可靠的。弄虚作假、欺世害民的人终将被唾弃。理想、志气教育。没有理想就没有奋斗目标,也就缺乏干劲。个人的理想、志气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否则早晚要碰壁。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都必须从小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终生受累。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小开始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交往能力,培养乐观的性格,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万万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

教育是以育人为善为目的的活动。我们现在认为,教育在最广义上讲的是指一切培养人和影响人的活动,无论其有无组织、有无系统。比如看电影、电视、旅游,参观都属于教育。而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获得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从这个层面上看教学从属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性,对学生身心健康,文化知识,技能水平有影响的活动,当然属于教育活动。

德育和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我们要先来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目的上的相辅关系与形式和内容上的相融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智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古话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想来说的就是“书”与“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道理。用现在最新的理念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就是“科技以人为本”。任何丧失了伦理道德的科技终将失去它“第一生产力”的光荣称号,而任何伦理道德的实施没有科技也如纸上谈兵。那么二者之间有着这样必然的联系,也就必然有着明显的切点,这切点就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而一个人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是要在不断扩展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完善思想品德的同时获得的。本着使中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目的,德育和智育工作走到了一起。因为,他们在目的上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他们都要经过同一座桥梁到达各自的彼岸。即通过建立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达到获得知识技能,拥有崇高道德修养的目的。那么,二者共同为自己的目的搭建桥梁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在完成的是同一件工作。所以说他们在目的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举例来说:德育工作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助人为乐;智育(教学)中教师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学生间的互助关系,共同提高学习成绩。这就很明显的体现了德育与智育在目的上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比如说,智育工作中教师喜欢激发学生的潜力,搞探究式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学习的艰辛,体味战胜困难的乐趣;而这也正是德育工作中用故事,用事实,用理论想要达到的让学生树立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的目的。教育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强调德育或智育中的某一者,而忽视甚至是不顾及另一者,则往往会两败俱伤,最终谁的目的也达不到。

目的上的相辅相成不代表在教育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一致。事实是,德育和智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在很多时候,德育工作要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形式来完成,而智育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智育工作的内容则以知识技能为主。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脱离,其实,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相互融合的。

许多缺乏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经常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割裂开来。这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比如,在同学们当中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多数学校都搞一些仪式,比如升旗仪式、旗前讲话等等活动来完成这项任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无变幻,从无新鲜感可言。也许,这些形式真的不错,但如果老是一成不变,恐怕天长日久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了。其实,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注意到,把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融合,效果会明显改善。比如,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提炼出名言佳句,让学生们欣赏,让他们对中国的灿烂文化,光辉的文明产生由衷的热爱,不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手段吗?又比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省去一些繁文缛节,给大家讲一个革命英雄的战斗故事既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又达到了教育目的,岂不是两全其美?可见,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

二、德育与智育工作在局部上可能是矛盾的,但在整体上是统一的

哲学上认为,两个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好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又比如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至孝无外乎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从这点上看忠与孝又是统一的。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学校德育与教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学校教育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还陷入在误区当中。比如说中高考,学生在进入初三和高三以后就会在学习方法、课时、作业量上承受巨大的压力。许多学生在这个时期调整不了自己的状态而出现心理上的一些波动,进而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因厌学而逃学、旷课;因厌恶某门学科而上课违反纪律,侮辱老师;因成绩差而欺骗家长和老师,误入歧途等等。这个时候,其实是很需要德育的。但往往这个时候却是教师们,甚至是学校领导们把德育排斥的最远的时候。因为是毕业班,所以学校停止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无谓”的活动。我就听到很多学校,取消了初、高三学生的“春游权”、“秋游权”、“运动会权”等等,总之一切可以放松心情,调整情绪,树立信心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学生们的失望、不满在学校老师的“一切为了中(高)考”的呼声中似乎成了“愚蠢”,“不识好人心”的错误想法。殊不知,就是这些错误的想法才是学生们的心声,而所谓的“正义之声”其实是在剥夺人权,践踏学生们仍然很天真,很单纯的心灵。在这些“正义之声”的背后难道就没藏着些自私的想法?在这些“正义之声”的背后难道就没藏着些冷酷与无情的影子吗?在中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间丧失了本应有的理解与宽容,而这个时候德育工作者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然而,班会也好校会也罢,都被用来考试讲题,班主任找不到时间教育学生,在这个阶段,学校的德育和智育出现了某程度上的分歧与矛盾。

某一时期的矛盾是难免的,限于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一对矛盾。但从整体上来看,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他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来说,从他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同时接受着工作业绩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考验,二者同等重要,不分彼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教育与教学的脱离甚至是不合拍,就意味着她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任何培养不出人才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而人才既要有着高水平的知识又要有着崇高的品格。任何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前面我们谈到了学校在中高考阶段重视教学而轻视教育的现象,而有的人片面的强调德育重要,总喊着“德育先行”的口号也并非正确。学生对于一种品格,一种精神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为根基。就拿《张思德》这部影片来说吧。许多学校观看了这部电影,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与伟大。但同学们不了解张思德生活年代的历史背景,不了解他从事的工作,把教育影片当成故事片看。只重视影片的情节,不注意影片的思想性,以至于有了这样的对话:“他怎么还不烧窑啊?”,“他怎么还不死啊?”,“他终于死了”。如果学校在看影片之前多少在同学们中作一些关于影片的历史背景,人物背景的宣传,我想就不会有同学们这样的对话了。

我们并不反对在某些阶段,比如毕业年级,学校教育向智育方向有所偏重,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其改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一定要强调,德育与智育在整体上的统一,不能永远的矛盾下去。在学生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要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计划,让这个计划与智育工作相统一、相吻合,这样就可以使二者共同开展起来,互相促进。

三、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并重的关系,而在家庭和社会上往往出现偏重的现象

家庭教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衡量标准,他们的教育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强烈干扰。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关心,但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思想品德却不闻不问,甚至老师因此请家长他们还不理解。社会上这样的风气仍然很盛,考上高中似乎是一个初中生唯一合格的标准。这样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大相径庭,势必造成学生思想品质和人格上的缺陷,导致高分低能。

下面我在就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赘述几点:

一、智育放大胆子,德育放下架子

开门见山地说就是抓教学的别整天为着分数和名次不敢搞活动,胆子要放大一些。加强德育工作可能是会疏忽了教学,但这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成绩,还得依靠良好的学风,而良好的学风来自学生们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来自正确的德育教育。

而抓德育的别老是站在讲台上,坐在广播室里,不接触学生,不深入班级。德育工作应该也像教学一样:有创新,有发展;有集体授课,有个别辅导;有新课,有复习,有作业。怎没讲呢?创新在于形式,多搞些活动;发展要跟上时代,洞悉社会发展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集体授课就是宣讲、倡导、营造舆论导向,让绝大多数人明白真善美、假恶丑;个别辅导就是让好人好事发扬光大,让坏人坏事受到批评;新课就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教育主题;复习就是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作业就是要对学生有要求,有检查,又评价,不能让德育教育就像一阵风,好像社会上说的“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德育和智育在各自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其实随处需要对方的支持与配合,二者的关系将更加融洽。

二、德育智育成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二者的拼合,而是有机的整合,具体体现在: 1. 教育形式成一家

课堂上不再只有讲课、做题,多让学生谈体会,谈学习心得,这就是教学中融入了教育,教育走进了课堂。学生们可以从学习中体味到“勤奋”,“刻苦”的平直对学习有着多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还要让班校会不再是班主任一言堂,要结合实事,让学生们自己参与设计,融知识与思想为一体,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教育者成一家

这一点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只是个授课的机器,“育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作为办主任,再带好班的同时也要钻研业务,因为学生只有对一个有着高超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学科知识的教师才会产生信任与崇拜,才会信服她的教育。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

三、德育智育相互协调,核心都是学生

学校也好,家庭社会也罢,德育和智育难免会有矛盾,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这时候怎么办?有的老师为了给学生多讲到提放弃了班会的教育机会,有的学校为了高一次活动耽误了不少课。我们不能马上就做出判断,来给这些行为下定论。最终我们要看这些行为是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利。如果有利,偶尔的谁给谁让个路都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教条化,因为协调不只有一种方式。二者要协调发展。

第二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浅谈语文课“教学内容”的筛选和建构

一位教师教学《故乡》这篇课文,在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时,他先是以“用一句话说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导入,接着过渡到“少年闰土到中年闰土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然后着重从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在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引导、学习。最后才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了解闰土变化的原因,以及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这节课仅从文本的肤浅层面去学习,而未能对蕴藏在文本里面的内涵进行深挖细掘,也就是说,教师发现的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潜藏的部分较有价值的东西却未能去揣度、琢磨。再说,课堂中,教师精心筛选的“教学内容”,即使教师缺席,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相关参考资料,学生也能“无师自通”,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学生靠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教的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稍欠火候了。

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堂上,“适宜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成功的基础、垫脚石,课堂的教学艺术则是“催化剂”,这就跟写作一样,合适的材料、典型的故事永远是好作文的基石,然后才是写作技巧的娴熟运用。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至关重要了。

翻阅初中语文教材,任何一篇文章的“可教点”都很多,如何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就有如沙中拣金、蚌中取珠一样。什么叫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呢?王荣生教授这样认为,教学内容是对“教什么”的回答,从学生的角度也就是“学什么”。适宜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我想提两个最起码的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从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基于此,笔者以为,那些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能够启迪学生思想,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点,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

那么,语文教学内容如何“建构”呢?如何通过筛选适宜的教学内容,并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深化改造,成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呢?

建构“教学内容”过程中,要遵循“生本”的原则。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教什么。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使所建构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滋养品”。如《故乡》一课,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把时间花在“闰土有哪些变化”上,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挖掘“变化的原因”,不可像授课教师那样对此浅尝辄止。挖掘“变化的原因”能沉淀学生的思维深度,而不像授课教师那样“蜻蜓点水”般轻轻“掠”过文本。“生本”原则要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适度、深度,适度即学生所“适口”的,符合学生口味;深度,即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跳一跳,或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而不是无法企及、敬而远之的。“生本”的原则还要凸显“教学内容”的价值与意义,即所建构的内容能真正为学生带来“福音”,即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人格修养、技能技巧等的完善和提高,否则,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

建构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理解编者意图,结合实际,根据课文特点进行有效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建构并非为所欲为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建构时,教师要“因文制宜”:有的课文语言有特色;有的课文表现手法巧妙;有的课文内容新颖、思想深刻等,这都需要教师深入地钻研,理解编者意图,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建构最有效的“教学内容”。在建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运筹帷幄,有大局观,每篇课文都不是独立的,而是融合在各个单元里,因而,除了课文的特点外,课文在这个单元的地位、价值,教师也需仔细琢磨、推敲。

其次,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深加工”,重构出创新的教学内容。原有的“教学内容”不外乎从教参、课后习题中择用,学生对此可能会“水土不服”。很多教师可能都有这种想法:我们一直都这么教。“都这么教”并不说明学生会真正接受。“教学内容”需要“深加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颠倒“教学内容”的顺序,像教学《孔乙己》一文,先从结尾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起,然后再引出其死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自然而然地导出孔乙己的性格了,这比常规的“教学内容”强多了;其二,大胆取舍,一课一得,阅读教学中,每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多如牛毛,让人眼花缭乱,与其“眉毛胡子一起抓”,不如抓住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点,把它讲清、讲细、讲透,让学生一次“学个够”;其三,在“教学内容”的加工过程中,凸显“我”的个性,把“我”的学识、阅历、能力等融会进去。其四,“加工”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是“面目全非”,但万变不离其宗,别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以及如何做人。

再其次,植入“添加剂”,开拓相关的课外补充材料。纯粹是课文的“教学内容”,有时候还是未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如能找到胡适与母亲的一些生活片断,或者母亲说过的“名言”,引入课堂教学中,定会加深学生对“母亲”的深刻理解。增加课外材料时要注意三点:课外资料不在多,在于精练、适合、有启发作用;有的课文可以援引与本文相关的人和事,也可援引相同写法的资料,或者形成鲜明对比的内容,当然,也可补充名家或一线教师对文章的“一家之言”,不拘一格;开拓课外资料是根据具体课文的需要,并非每一篇课文都需要援引资料,那就大错特错了。

最后,教学内容要“学练结合”。“学”指教师的讲解,“练”指学生的训练,其中包括回答提问、提出问题、做习题。一节高效的好课,如果课堂上没有对学生进行“练”,那么,再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借口。训练是“教学内容”中的重点,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发疑”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等。

“教什么”(教学内容)比“怎么教”(教学技巧、方法)重要得多,筛选和建构合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教师最该钻研的课题。

第三篇:行动比梦想更重要

行动比梦想更重要

■林斌

站在同学们毕业典礼的讲台上,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感悟。

第一,是关于选择和热爱。我在广州上的中学,初三那一年,母亲用省吃俭用的工资给我买了一台计算机,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迷上了计算机编程。中学毕业我获得免试保送的机会,我毫不犹疑选择了中山大学电子系。中大四年,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自由开明的校风,给我提供了培养组织能力的巨大空间,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995年,我在第一家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三年后,决定寻找下一个机会。那时,我住在美国东海岸的新泽西州,凭着几年的编程经验,很快拿到了好几个华尔街的offer(录用通知)。这时我接到了远在西雅图的微软公司的电话。抱着看一看的态度,6月份的一天我一个人飞到西雅图,一天面试下来,微软面试官告诉我被录用了。可是,当她把待遇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傻眼了,因为待遇只有华尔街offer的一半不到。可是,我那时候实在太喜欢编程了,犹豫了不到两小时,就决定接受微软的offer。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第二,是关于投资。202_年,雷军拉我创业,在微软和谷歌工作了15年,我还是有点积蓄,所以当他问我是否愿意不拿工资创业,我毫不犹疑就答应了。过了几天,他突然问我是否愿意自己掏钱投资小米,我犹豫了。我那点小积蓄和雷军比还是有巨大的差距,如果公司做不成不就全亏了吗?雷军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如果你真正热爱一件事并且真正想清楚之后,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你自己。这句话我想了几天,终于想明白了。五年后,小米股票账面价值长了大概800倍。大家想想,什么样的投资能给你800倍的回报?无论小米未来怎么样,这一定是我这辈子最成功的投资,没有之一。

第三,是关于梦想和行动。202_年创办小米时,我们的梦想是创办一家市值过百亿的公司。当时还有很多计划没有细化,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但我们决定开干再说。我们先做的智能手机,仅用了四年时间,我们已经做到中国第一,全球前五。我们发现用同样的方式可以做智能硬件,所以我们就做了移动电源,现在也已经是中国第一。还有小米手环,上个季度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仅次于刚上市的美国公司Fitbit(乐活)。

小米未来能做多大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们已经知道,因为小米,所有手机公司都开始追求真材实料,移动电源也变漂亮了,手环不再是有钱人的玩具了,相信未来的插线板、净化器、自拍杆、运动相机等智能硬件都会越来越好。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已经在一步一步实现。(作者系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本文摘自作者在202_年中山大学学位授予仪式上的演讲)

第四篇: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前言:

孙子兵法讲:兵闻拙速,未见巧而久也。

“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作战篇》)是孙子提出的作战原则。孙子认识到,用兵打仗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长期作战不仅会使军队的锐气受挫,而且会使一个国家的实力枯竭。因此,用兵打仗贵在想方设法迅速夺取胜利,而不宜旷日持久地展开拼杀。兵家“速胜”、“先动”的思想对于企业有效开展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谭小芳听说,海尔的CEO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问大家:“如何让石头浮在水面上?”

有人说把石头挖成空心的,张瑞敏说石头是实心,你没有条件将它挖空;

有人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瑞敏说我们也没有条件找来一块木板。

……

最后,张瑞敏公布了答案:

用飞快地速度将石头掷出去,通过打水漂的方式就可以让石头浮在水面上。

这就是海尔倡导的:快速反应,马上行动。

对于速度,似乎世间种种事务都始终逃脱不了一个“快”字。

比如,中国本土企业如果年增长率为10%,那就相当于没有增长,如果说增长了30%,相当于增长了20%,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平均为10%的速度,也就是说,在中国经济大浪潮的推动下,企业每年至少应该有10%的自然增长。就像海尔在10年间增长一万六千倍,联想10年增长一万二千倍一样,把握市场脉搏快速增长。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天下头号杀手火云邪神的一句台词,道出了天下武功的秘诀,他说:“天下武功,无坚不摧,惟快不破!”在速度社会,瞄准不是第一位的!开枪是第一位的!一个完美的结果是长期累进的结果。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你真的一定要一个完美的结果,你得到的多半就是一种完美的借口或理由。

谭老师常在培训的课堂上讲——速度快不一定强,但速度不快注定不强!以戴尔、微软、沃尔玛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巨人,向我们揭示了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新源头:既然我们的客户变化得愈来愈快,那么,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我们自己前进的速度。总在瞄准,什么时候才有结果?

企业家也有他的苦衷,他们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决定都近乎完美,毫无差错;但是谁又知道,在这段追求完美的时段里,有多少机会摆在企业家面前,却没有好好珍惜利用,我想,在市场竞争下机会的珍贵远远要比完美要美丽的多,有用的多!其实总结一下,这里无非说的就是执行的问题,企业家、决定好的事情,认为对企业有用的事情,就一定快一点做,执行速度快一点,你的企业发展也许会更舒服一点!

下面,请看一下惠普的案例:

1998 年 6 月,惠普公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当年增长率只有 3%,而两年前还是 30%。公司同时还宣布,两千多名中高级经理暂时减薪 5%,这是惠普历史上伤心的一页。

为什么会这样?从宏观环境看,基本的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与 PC 行业的价格战。但华

尔街分析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质疑: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下,戴尔、IBM 等公司却没有下滑到如此低谷,为什么惠普的适应力比其它竞争者迟缓?

惠普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卡莉对此的回答是:惠普的问题出在惠普自己身上。在过去 60 年历史中,惠普是通过强调品质卓越、尊重员工获得成功的,但在信息经济时代,惠普却因为过分追求品质与员工共识,牺牲了决策与行动的速度,在网络经济中失了先机,显得处处被动。

为此,卡莉在惠普提出了著名的速度逻辑:先开枪,再瞄准!过去我们的新产品要在各方面都要达到 95 分以上才推出,现在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了,产品做到 80 分就该推出,然后再求慢慢改进。

对这一速度逻辑,卡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滑水冲浪,要保持一个速度才站得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我们很难精确抓住行经路线,但我们不能为了抓住路线而将速度放慢。网络的时代,要抓住速度,才能进入竞争的门槛!在我们的脑子中,做事情应当是“先瞄准,后开枪”,所谓“谋定而后动”呀!但惠普总裁卡莉给我们上了一课。她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惠普“先开枪,再瞄准”。

事实上,当卡莉进入惠普之后,发现惠普的确很优秀,人才济济,技术卓越,品质出众。但业绩为什么不好呢?问题出在市场上,由于有太多的人在追求瞄准的精度,结果惠普的行动总比市场慢好几拍。

但每个人对此都有各自的理由:没瞄准好呀,怎么能随便开枪?“什么才叫瞄准好?”卡莉反问。高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就像滑水一样,如果你想站稳,你就要有足够的速度!比如微软,它的哪一个产品是完美的?但它的速度却是最快的。比如英特尔,它的产品也未必完美,但它创造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每 18 个月,英特尔让 CPU 的运算速度以几何级数倍增一次!

我们把目光放在国内,可以看到郭台铭对“速度”的理解是——

一个仅在大陆就拥有70万雇员的企业,听起来泱泱庞大的公司,产品几乎覆盖所有电子电器端、产业囊括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且生存于被认为微利的、缺乏想象力的制造业之中的鸿海系,如何在拥有大企业规模的同时,保持小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力?郭台铭称鸿海不仅有老虎的力量,也有狐狸的灵巧,更有两者“速度取胜”之长。

“速度”可以解读为两个方面,一是富士康在制造业的“6+1”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生产制造这个链条上,用最短的时间整合,将成本降至最低;还有一个“速度”,则体现在富士康对产业新机会,一旦看准了,就快速突进的执行速度。

不光是郭台铭的企业——最近两年在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比较活跃的圣元则是一个快速崛起的例证。

在5年前圣元开始发力的时候,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几乎被跨国企业垄断,然而,在它经过不到五年的品牌战略突围,这个1998年成立,做代理起家,甚至在202_年还出现3000万亏损的企业,到了202_年9月国内知名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显示,圣元的优博与优聪,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美誉度已经超过雀巢、甩掉了雅培,逼近多美滋、美赞臣等领导品牌,实现了圣元的飞天式一跃。

谭小芳老师表示,速度逻辑的背后,还包含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才能解决!”或者说,速度逻辑要建立的是一种实用主义机理: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

1988年,斯托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时间:下一个竞争优势来源》的论文,提出了基于时间竞争的概念。这一竞争方式的基本着眼点是:努力压缩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环节的时间,以加快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思科公司CEO钱伯斯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在新的竞争法则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你不必占有大量资金,因为哪里有机会,资本就很快会在哪里重新组合。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经验。”

这种“速度致胜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快鱼吃慢鱼”。谭小芳老师最后强调——思想敏锐、反应快捷的企业总是能领先一步,而按部就班、反应迟缓的企业则会被远远地甩在后边。

第五篇: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前言:

孙子兵法讲:兵闻拙速,未见巧而久也。

“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作战篇》)是孙子提出的作战原则。孙子认识到,用兵打仗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长期作战不仅会使军队的锐气受挫,而且会使一个国家的实力枯竭。因此,用兵打仗贵在想方设法迅速夺取胜利,而不宜旷日持久地展开拼杀。兵家“速胜”、“先动”的思想对于企业有效开展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谭小芳听说,海尔的CEO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问大家:“如何让石头浮在水面上?”

有人说把石头挖成空心的,张瑞敏说石头是实心,你没有条件将它挖空;

有人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张瑞敏说我们也没有条件找来一块木板。

……

最后,张瑞敏公布了答案:

用飞快地速度将石头掷出去,通过打水漂的方式就可以让石头浮在水面上。

这就是海尔倡导的:快速反应,马上行动。

对于速度,似乎世间种种事务都始终逃脱不了一个“快”字。

比如,中国本土企业如果年增长率为10%,那就相当于没有增长,如果说增长了30%,相当于增长了20%,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平均为10%的速度,也就是说,在中国经济大浪潮的推动下,企业每年至少应该有10%的自然增长。就像海尔在10年间增长一万六千倍,联想10年增长一万二千倍一样,把握市场脉搏快速增长。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天下头号杀手火云邪神的一句台词,道出了天下武功的秘诀,他说:“天下武功,无坚不摧,惟快不破!”在速度社会,瞄准不是第一位的!开枪是第一位的!一个完美的结果是长期累进的结果。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你真的一定要一个完美的结果,你得到的多半就是一种完美的借口或理由。

谭老师常在培训的课堂上讲——速度快不一定强,但速度不快注定不强!以戴尔、微软、沃尔玛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巨人,向我们揭示了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新源头:既然我们的客户变化得愈来愈快,那么,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我们自己前进的速度。总在瞄准,什么时候才有结果?

企业家也有他的苦衷,他们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决定都近乎完美,毫无差错;但是谁又知道,在这段追求完美的时段里,有多少机会摆在企业家面前,却没有好好珍惜利用,我想,在市场竞争下机会的珍贵远远要比完美要美丽的多,有用的多!其实总结一下,这里无非说的就是执行的问题,企业家、决定好的事情,认为对企业有用的事情,就一定快一点做,执行速度快一点,你的企业发展也许会更舒服一点!

下面,请看一下惠普的案例:

1998 年 6 月,惠普公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当年增长率只有 3%,而两年前还是 30%。公司同时还宣布,两千多名中高级经理暂时减薪 5%,这是惠普历史上伤心的一页。

为什么会这样?从宏观环境看,基本的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与 PC 行业的价格战。但华尔街分析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质疑: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下,戴尔、IBM 等公司却没有下滑到如此低谷,为什么惠普的适应力比其它竞争者迟缓?

惠普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卡莉对此的回答是:惠普的问题出在惠普自己身上。在过去 60 年历史中,惠普是通过强调品质卓越、尊重员工获得成功的,但在信息经济时代,惠普却因为过分追求品质与员工共识,牺牲了决策与行动的速度,在网络经济中失了先机,显得处处被动。

为此,卡莉在惠普提出了著名的速度逻辑:先开枪,再瞄准!过去我们的新产品要在各方面都要达到 95 分以上才推出,现在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了,产品做到 80 分就该推出,然后再求慢慢改进。

对这一速度逻辑,卡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滑水冲浪,要保持一个速度才站得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我们很难精确抓住行经路线,但我们不能为了抓住路线而将速度放慢。网络的时代,要抓住速度,才能进入竞争的门槛!在我们的脑子中,做事情应当是“先瞄准,后开枪”,所谓“谋定而后动”呀!但惠普总裁卡莉给我们上了一课。她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惠普“先开枪,再瞄准”。

事实上,当卡莉进入惠普之后,发现惠普的确很优秀,人才济济,技术卓越,品质出众。但业绩为什么不好呢?问题出在市场上,由于有太多的人在追求瞄准的精度,结果惠普的行动总比市场慢好几拍。

但每个人对此都有各自的理由:没瞄准好呀,怎么能随便开枪?“什么才叫瞄准好?”卡莉反问。高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就像滑水一样,如果你想站稳,你就要有足够的速度!比如微软,它的哪一个产品是完美的?但它的速度却是最快的。比如英特尔,它的产品也未必

完美,但它创造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每 18 个月,英特尔让 CPU 的运算速度以几何级数倍增一次!

我们把目光放在国内,可以看到郭台铭对“速度”的理解是——

一个仅在大陆就拥有70万雇员的企业,听起来泱泱庞大的公司,产品几乎覆盖所有电子电器端、产业囊括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且生存于被认为微利的、缺乏想象力的制造业之中的鸿海系,如何在拥有大企业规模的同时,保持小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力?郭台铭称鸿海不仅有老虎的力量,也有狐狸的灵巧,更有两者“速度取胜”之长。

“速度”可以解读为两个方面,一是富士康在制造业的“6+1”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生产制造这个链条上,用最短的时间整合,将成本降至最低;还有一个“速度”,则体现在富士康对产业新机会,一旦看准了,就快速突进的执行速度。

不光是郭台铭的企业——最近两年在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比较活跃的圣元则是一个快速崛起的例证。

在5年前圣元开始发力的时候,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几乎被跨国企业垄断,然而,在它经过不到五年的品牌战略突围,这个1998年成立,做代理起家,甚至在202_年还出现3000万亏损的企业,到了202_年9月国内知名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显示,圣元的优博与优聪,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美誉度已经超过雀巢、甩掉了雅培,逼近多美滋、美赞臣等领导品牌,实现了圣元的飞天式一跃。

谭小芳老师表示,速度逻辑的背后,还包含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才能解决!”或者说,速度逻辑要建立的是一种实用主义机理:一个差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

1988年,斯托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时间:下一个竞争优势来源》的论文,提出了基于时间竞争的概念。这一竞争方式的基本着眼点是:努力压缩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环节的时间,以加快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思科公司CEO钱伯斯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在新的竞争法则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你不必占有大量资金,因为哪里有机会,资本就很快会在哪里重新组合。速度会转换为市场份额、利润率和经验。”

这种“速度致胜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快鱼吃慢鱼”。谭小芳老师最后强调——思想敏锐、反应快捷的企业总是能领先一步,而按部就班、反应迟缓的企业则会被远远地甩在后边。

德育比智育更重要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