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11-908456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3 10:28: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宋金梅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更是面临新的挑战,一些班主任面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困惑,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可真难教,真难管。其实,新课程改革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压力,它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式。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1、威严与威信的关系。

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是班级的“加工厂”的“模具”。因此,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坚定的政治、过硬的思想、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去“征服”学生;用火热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一颗真诚的童心去感染学生。同时还针对不同性格、性别、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调皮捣蛋的“群众”共同帮扶,自尊心强的个别谈心,属学生隐私的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教育,从而“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但是,有许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征服、打动不了学生时,往往喜欢扮演一个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唯我独尊的角色,不论任何场合都扳出一副“解放军”面孔,迫使学生处于被动和绝对服从的地位。班上的大小事,执着于“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信念,大搞家长式的“管、卡、压”并以此强化自身威信让学生敬畏。这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切断了师生交往的纽带,关闭了学生的心扉,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管制与自治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绝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化的管理,而是给予心灵的拨动和点化。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制定的整体方案不宜太多、太细。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寸步不离,工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起抓”。早读时,第一个到教室;集会时,亲自整列排队;劳动时,指手画脚督战到底;各种竞赛更是亲自拟计划、订措施,作部署,唯恐不周。班级多少获得一些金、银、铜牌,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整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长期以往,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表现一样,老师背后又一样表现。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实践证明,“管制”不利于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集体自主能力和经验,变“管制”为“自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班集体当作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综合素养的实验场所。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3、表面与立体的关系。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孩子面前,班主任表面上要管的事情很多,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班级的文化建设与和谐发展。许多班主任常常扮演“管家”、“警察”的角色,这种停留于表面上管理容易造成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差,阻碍了学生的完善与发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

因此,只有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做,并大胆放手,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管理、活动组织、班干部轮换、班刊墙报的出版等等。管粗放细、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分层管理,既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二、协调好“三先三后”,让每一位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1、处理事情先调查后结论。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生了事情,要先调查清楚,再下结论。

2、执行守则先做表率后落实。

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身教重于言教,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

3、正面教育先树典型后搞指导。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感召学生、教育学生。先进典型给学生的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们学先进、比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赶帮超、齐努力,形成了一个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活泼群体。

三、把握好“三忌三做”,让每一位学生品格得到发展。

1、忌做“牧羊人”,做“领头羊”。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既要扮演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的角色,又要扮演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普通一员的合作者、促进者角色,即做好“领头羊”,不做“牧羊人”。因为,稚嫩的童心犹如一棵棵,需要教师用爱去滋润,用情去浇灌,才能茁壮成长。一是深沉地爱,爱学生。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不会长期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学生,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增强能力,健康成长;二是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平时相处还是批评教育,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主人翁地位,从而对集体更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还会进而发展成为社会责任感。他们成年后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三是充分地信任,相信学生的觉悟和道德水准。如班内出现问题,班主任先不必急于作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透彻分析原因,深刻认识其影响,集体提出处理意见,这样做既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同时发扬了民主精神,对学生思想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都大有益处。

2、忌做“裁判”,做“同伴”。

孩子之间的事有很多是讲不清、道不明的。班主任处理起来往往也是无从下手。有一则消息报道说,某校一位三年级学生丢掉了身上的零花钱,班主任老师主观判定是一个八、九岁女孩子所为,尽管那孩子苦苦争辩不是她干的,老师还是随心所欲地亮出“黄牌”。于是这个小女孩面临着来自同学、老师的巨大的压力,先是郁郁寡欢,后来夜里做噩梦,最后发展到厌学。这是一个“误判”,可是这个“误判”却给这个小孩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由此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成同伴,走近学生,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为儿童的发展做点实事。

3、忌做“风雪”,做“太阳”。

班级里总有几位学困生,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讽刺、挖苦都会把学生推进绝望的深渊。但如果我们的评价从他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就会发现学生每天都在变。正如夸美纽斯说的那样:“班主任应当占据适当的位置,使他能看到所有的人,而且被所有的人所看见……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一人。”

时间:9月26日 地点:五楼多媒体教室

题目: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主讲:宋金梅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新课程改革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既是挑战,又是压力,它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尽快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式。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1、威严与威信的关系。

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是班级的“加工厂”的“模具”。因此,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坚定的政治、过硬的思想、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去“征服”学生;用火热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一颗真诚的童心去感染学生。

2、管制与自治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绝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化的管理,而是给予心灵的拨动和点化。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制定的整体方案不宜太多、太细。每天起早贪黑,严格盯班,寸步不离,工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起抓”。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却使学生失去了锻炼才干的机会,整个班级只有一个大脑、一双手。长期以往,学生遇事无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创造性,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在老师面前表现一样,老师背后又一样表现。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集体自主能力和经验,变“管制”为“自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班集体当作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综合素养的实验场所。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3、表面与立体的关系。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因此,只有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学生能做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做,并大胆放手,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管理、活动组织、班干部轮换、班刊墙报的出版等等。管粗放细、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分层管理,既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二、协调好“三先三后”,让每一位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1、处理事情先调查后结论。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生了事情,要先调查清楚,再下结论。

2、执行守则先做表率后落实。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身教重于言教,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

3、正面教育先树典型后搞指导。

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感召学生、教育学生。先进典型给学生的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们学先进、比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赶帮超、齐努力,形成了一个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活泼群体。

三、把握好“三忌三做”,让每一位学生品格得到发展。

1、忌做“牧羊人”,做“领头羊”。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既要扮演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的角色,又要扮演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普通一员的合作者、促进者角色,即做好“领头羊”,不做“牧羊人”。

2、忌做“裁判”,做“同伴”。

孩子之间的事有很多是讲不清、道不明的。班主任处理起来往往也是无从下手。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成同伴,走近学生,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为儿童的发展做点实事。

3、忌做“风雪”,做“太阳”。班级里总有几位学困生,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讽刺、挖苦都会把学生推进绝望的深渊。班主任应当占据适当的位置,使他能看到所有的人,而且被所有的人所看见……应当像全世界的太阳,站在高处,从那里他能对所有的人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同时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一人。”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我与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浅谈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中心校 柳丽芳 【内容摘要】班集体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我国加入WTO,课程改革等新的形势要求,抓住机遇,不断更新组织管理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使之成为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教育的优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班集体建设时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原来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才能适应这场改革。

【关键词】新课改 班主任 更新理念 重塑角色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

1、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未来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空前重视,善于创新的人将成为知识经济最主动、最积极的力量。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创新教育的成果。班主任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他们在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指导下,积极贯彻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确为我们打开了创新教育的思路。它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班主任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

2、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不仅仅是因为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社会建设者,更是因为教育能够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真善美的“人”,真正的“人”。只有以“人”为本,让“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的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才把握准了教育的生命意义,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光彩!

3、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加重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需要不断“充电”。若不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就不会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就无法顺应现代教育。班主任应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未来的新社会培养新人。教育面向未来,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社会未来以及个体发展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适应变化快、自主能力强的“未来人”。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角色

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的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娇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则不仅满足于此,而是更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一位哲学家说。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

4、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化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耗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5、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教育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另一时期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6、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我们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7、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倾向于把自己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单元,并把它与外界隔绝开来,管理班级自已一人包干,管理范围只局限于学生在班在校的时候。结果往往导致“狭隘的集体本位主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班主任应以“教育社会化”的新视角看待班主任工作,强调主动了解研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的支持。

教师的责任不再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可能自由地发展才能和兴趣,特别是创造才能和创造兴趣;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切实会生存、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会负责、会关心、肯进取、敢冒险,成为身心健康的现代人。

总之,新课程在班主任行为中生成,班主任在新课程中走向成长。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广西教育出版社,202_年10月第一版。

2、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_。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摘 要】班集体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我国加入WTO,课程改革等新的形势要求,抓住机遇,不断更新组织管理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使之成为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教育的优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班集体建设时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原来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才能适应这场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 班主任 更新理念 转换 重塑角色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

1、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未来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空前重视,善于创新的人将成为知识经济最主动、最积极的力量。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创新教育的成果。班主任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他们在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指导下,积极贯彻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因此需要每个教师不断接受再教育,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智慧和培养他人创新智慧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确为我们打开了创新教育的思路。它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班主任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

2、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发展只能是他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不仅仅是因为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社会建设者,更是因为教育能够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真善美的“人”,真正的“人”。只有以“人”为本,让“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的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才把握准了教育的生命意义,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光彩!

3、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加重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需要不断“充电”。若不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就不会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就无法顺应现代教育。班主任应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未来的新社会培养新人。教育面向未来,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社会未来以及个体发展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适应变化快、自主能力强的“未来人”。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角色

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的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娇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则不仅满足于此,而是更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 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一位哲学家说。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

4、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化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耗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5、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教育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另一时期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6、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我们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7、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倾向于把自己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单元,并把它与外界隔绝开来,管理班级自已一人包干,管理范围只局限于学生在班在校的时候。结果往往导致“狭隘的集体本位主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班主任应以“教育社会化”的新视角看待班主任工作,强调主动了解研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的支持。

三、实施新课程,重塑班主任角色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活动组织者”、“班级管理者”、“模范公民”、“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会倾听学生(listening to the leaner),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的与学生的想法共舞(dance with your ideas)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知识和道理。这样,班主任才能摆正位置,转变好角色,使班集体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1、设计师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是提倡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所谓“自主化”是指在规范、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凭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因此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班主任的这种设计师角色,是由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倡导多让学生自主管理。每一届学生的特点不一样,班主任就要设计针对性很强的远期、中期、近期培养目标。要设计规划班级的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月乃至每个星期的教育管理重点。

2、学习者

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是班级事务的权威,凡事居高临下,班主任的意见就是唯一正确的。此时的班主任,常会让学生有一种敬畏。而新课程的实施,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很多不足马上暴露出来了。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控制学生的方式方法上,都明显地感受到力不从心。学生已不在是班主任手中的一颗棋子,任由班主任摆布,他们都是一些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己见解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仅仅满足于原有水平已不能完全胜任班主任工作,应重新学习,在课堂中、在学生中、在活动中、在教育生活中学习。

3、咨询者

青春年少是人最宝贵得黄金年代,是身心发育、励德睿智的关键时期。生命规律决定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身体与心理的发育是不同步的,这便导致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困饶。心理健康,如同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它与身体健康相比,更容易被成人世界忽视。一些成年人,包括班主任,往往简单化地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人的“本性”、“品德”和“智力”方面的问题,而用南辕北辙的手段来对待;或者,嘴上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行动上却又往往摆花架子,走形式,结果于事无补。另外,学生的心理困饶,还算不上是心理问题,只要策略科学,学生就会摆脱心理困饶的。班主任不仅应该同所有教师一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且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想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首先要做到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学生的整体发展而言,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就心理发展而言,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班主任应该通过有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道德优秀、知智卓绝、体魄强健、美感丰富的一流人才。

4、组织者

在新课程中,班级教学更重视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甚至还有一些实践活动课根本不可能在教室里完成,而是到广阔的社会中去体验。因此,班主任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形式能够体现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主体参与思想,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讨论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合作,让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齐心协力,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产生参与探索、乐于质疑的动力和灵感,产生“1+1>2”的合作教学效果。合理的小组组合非常重要。如何分组?能不能真正地合作?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和协调。必须不断地提醒小组成员,小组一旦确定下来,小组成员应荣辱与共,告诉他们如何磨合,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尊重别人,在互相合作中学习对方的长处。同时通过班主任对小组的表扬或鼓励,促进小组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更好地合作,取得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小组学习中,还应考虑如何处理小组间的矛盾。由于小组间的水平、能力不同,学生、小组间的竞争,往往会在小组之间表现出来。班主任应和学生一起分析状况,确定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压力转变为动力促进大家共同发展。

5、研究者

“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对那些钟情于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当之无愧的有效的实际观察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究,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 研究是一种意识、态度,不是简单的方法,是教师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它是一种自觉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其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主,凡事从做中学,摸索前进,这期间不少人需要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理论层面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操作规程。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班主任要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专家。

6、外交家 班主任作为课改宣传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接触的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各种管理人员、社会上的各种人士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的人群打交道,就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协调多方关系的外交家。

首先,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班级学生的关系。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学生的目光平视,将自己置身在班级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

其次,班主任是联络其他课任教师的纽带。由于学科性质不一样,教学要求、授课方式、教学风格便不一致,课堂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班主任与各课老师之间便容易产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

再次,班主任要协调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最小管理单位,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与学校的管理目标一致的,班主任只有深刻理解学校领导的意图,并与学校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还是沟通家校的桥梁。家长与班主任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都希望孩子好,但处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去协调和家长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拍。

最后,班主任还要协调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班主任教育理念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只有把班集体融入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在了解、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思想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是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误区的最好方法。只有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摔打滚爬中成长,使思想得到不断地锤炼,才能改变空洞苍白的说教,使学生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这样说,今天的班集体是开放的,积极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容易接受的、富有意义的一种教育途径。

7、信息平台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信息源,更应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平台。教师的责任不再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可能自由地发展才能和兴趣,特别是创造才能和创造兴趣;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切实会生存、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会负责、会关心、肯进取、敢冒险,成为身心健康的现代人。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总之,新课程在班主任行为中生成,班主任在新课程中走向成长。参考文献: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广西教育出版社,202_年10月第一版。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_。

第四篇:新课程标准下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标准下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班主任工作是一份非常辛苦、琐碎的工作,虽然不能决定学生的发展,更无法替代学生的发展,但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流下的辛苦汗水,对学生的发展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他们美好的明天,我们班主任都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全部真挚的爱。

班主任工作又是一份平常、平淡的工作,少有让人激动振奋的事。但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从到凌钢小学带四年二班到今年暑期毕业,班中46个孩子都有进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了学习习惯。特别是他们自信、健康、快乐,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懂得了怎样做事、怎样做人。如果说这能算成功的话,那与本班科任老师的努力、合作分不开,也与学校老师和领导的支持、帮助分不开。

下面,我谈一谈带这个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引导学生做身心健康的人

自信、快乐、健康、平和是我对身心健康的理解。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成长的物质基础。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因此我认为,拥有健康的身心关系孩子的一生,这是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重要职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点尝试。

1、培养孩子自信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学习发展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缺少成功体验,学习遭受挫折,能力不足,生理上有欠缺等造成不自信。自信与成功是成正比的。不自信,就不可能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说,培养自信就是直接培养成功。

培养孩子自信,我从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入手,与孩子平等相处,真诚沟通,相信他们,真心关爱他们。发现一点儿成绩就及时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如朱星遥是安秋华老师的小助手,分到我中队还当中队长。她细心到把每年做过的事,不用老师说今年就继续做,如摘洗窗帘、布置班刊,安排运动会等等,我就及时表扬她,也要求别的小干部向她学习,既树立了她的自信,也教会了别的小干部做事,还促进了班级管理。班干部都成型后,我就要求他们当参谋、伯乐,为班级培养第二梯队的干部,在我班除正常的班

干部、小组长、课代表外,管花的、管锁的、管灯的都带长。班级事事有人干,孩子们人人有事干,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自信,也让他们有了责任,同时锻炼了他们能力。责任的担当、能力的提高使孩子们更加自信。

2、与孩子们一起快乐

有自信就有快乐。快乐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助于孩子学习进步,有助于孩子在充满竞争的时代,乐观待人,愉快处事。与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活动能让他们很快兴奋,这符合孩子们的生理特点和他们的天性。游戏时多陪着学习差和不合群的孩子,寓教于乐,也同时给他们自信。比如和孩子们玩篮球,我就和班中第二梯队的爱好者七八个人一队,打高手五个人,人多也赢不了,但孩子很开心。从活动中发现石宇奇这个学生的动作太潇洒了,我就在同学面前说他是我的偶像,表扬他,这就激发了孩子们玩篮球的兴趣。贾主任组织六年组篮球比赛,孩子们非常积极,战胜了呼声最高的五班拿了个第一,这是我没想到的。这次篮球比赛的胜利是孩子们拚全力争取的,所有同学的快乐都溢于言表,孩子们骄傲了好久好久。

3、锻炼孩子们健美的身体

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而健美的身体才会带给孩子们自信。除了玩篮球我还陪孩子们踢毽子、跳大绳、打口袋,要求孩子们多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早自习前围操场跑2-5圈,锻炼孩子从小就有强健的身体。根据我班情况我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读写姿势、坐姿、站姿。看了李霞老师班走得那么精神,我还抓了走路姿态,让孩子们踏着音乐节拍精神地走,走出自信,走出健美。

4、引导孩子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宽容的人心胸开阔,给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所以宽容的人朋友多多、幸福多多。而不懂宽容一味斤斤计较的人心胸狭窄,容易生气和悲伤,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我班董鑫伟,学习很好,参加市里知识竞赛曾得过第八名,但性格特殊,身体较弱。接班时刘淑环老师就和我交待了,对他要多留心,因为他遇事不顺心就会发脾气,甚至哭起来,哭起来气还不够用,有时会抽过去。我听了很紧张,就特别注意他,但事情发生了还是很棘手。我用示弱的方法,转移他的注意

力。孩子们都知道我身体不太好,着急上火更糟糕。所以我有意识地让他发现我很着急、很难受,让他快把心中的想法说给我听,免得我着急。他就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哭,多说,说完,气也消了,自然也就不哭了。这时我肯定他对的地方,慢慢开导他,说听多少算多少,并告诉同学们想办法照顾他,避免与他发生冲突。让孩子们慢慢感受宽容照顾别人是一种美德,体会在自己宽容照顾下别人健康快乐那种幸福。课后打电话给家长,请家长关注孩子,及时引导缓和孩子的情绪。过几天看他情绪稳定了,我再和他讲故事、说道理,让他查找自己不足之处,教他解决问题控制情绪的方法。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懂道理,尝试着照我说的做,渐渐地爱说爱笑,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同学们看到他的进步表现也更宽容和喜欢他。但是有一次在竞赛班与张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办法没好使。情急之下,我就和他对着干,说得比他快,声音比他高,他没见我这么凶过,吓愣了,忘了哭了。不哭后我慢慢稳定他的情绪,然后再和他说道理,他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主动提出给张老师道歉,张老师很宽容地说没关系,叮嘱他有话慢慢说,注意别哭坏了身子。这一次我没给家长打电话,因为孩子的情绪稳定了。从那以后他也很少情绪激动,而且还能宽慰别人,拥有了更多的朋友和快乐。

孩子的身心健康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各个方面的努力,不是班主任一个老师能做好的,特别在学校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关爱、帮助和理解,还有学校领导的表扬和鼓励。良好的氛围必然造就身心健康的孩子,我们凌钢小学就有着这样的氛围,这些都是促进像董鑫伟这样的孩子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钢小孩子们的幸运和幸福。

二、用真爱关心学生

现在教育体制使家长们有更多的选择学校和老师的机会,孩子在钢小上学是对我们的信任,基于这一点,我努力教好每一名学生,不歧视其中任何一个。不歧视其中任何一个,还因为我听说西区老师对一个智障女孩的照顾,和亲眼看到我们年组于丽娟老师,对她从不歧视、不抛弃、不厌烦,而是悉心照顾,不是父母胜似父母。我班的孩子都健康正常,我更没有理由歧视。

1、用真情感染孩子

韦唯在《爱的奉献》里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班主任奉献爱心是职业要求、是责任。

我班里的许雯雅学习不好,还好骂人打人,我恩威并施,即告诉她学校有纪律,我还没有安老师的好耐性,打人骂人我就告诉校长,给她开除,又给他换了好几个同座,找有爱心的同学帮助她。她依然骂人打人,我背后和学生商量好,我去黑脸撵她回家,学生给她说情,最终要同座的说情才好使,逼她心怀感恩,这一着很管用。我还对她的学习、作业单独要求,允许她抄作业,抄多少算多少,只要肯写点就行,学习有了进步后她慢慢开始努力做事,极少骂人打人,班队会还把自己打扮得干净利索,同学们也开始喜欢她。她能感觉到自己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老师和同学的真情感染了她,她有了做人的自信和快乐。

2、用真心鼓励孩子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真心鼓励孩子是爱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记得06年我刚接五年班不久,李亚军校长和宁主任来听课。课上没人发言,几经启发,李忠泽终于举手了,我像看到了救星,可他半天没说出话来。虽然没有说出话,但我记住了李忠泽的名字,感谢他的配合,还有点敬佩他胆子挺大。后来知道他学习成绩差,说话嗑巴,孩子们听了都笑他,一笑他就更说不出话了。不过他不讨厌,爱劳动。根据他的特点,我安排他当劳动小组长,他活干的好,会管理,我及时表扬他,又提拔他当副劳动委员。他更爱劳动,也更爱发言,发言时我告诉同学们不许嘲笑他,在他读停的地方我给他接,并告诉他,课文多读几遍读熟了自然就不嗑巴了,很简单,任何人能做得到,你会做得更好。课下我亲自教他,还专门找同学帮助他。经过一年多的帮助和努力他不嗑巴了,08年初新学的课文他是第一个背下来,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我肯定并鼓励他,像他这样有信心有意志肯坚持的孩子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我和同学对他的尊重、鼓励和帮助,让他心怀感恩,他不断地超越自我,努力学习,自觉地维护班级荣誉,班中哪里不干净主动去干。他现在在中学当上了微机课代表。心怀感恩会增加一个人的责任感,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相信李忠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自信、越成功。

3、用真诚帮助孩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陶行知的这句话真切地写出我们班主任的工作。田雪娇是个细心的孩子,我让她给我收拾作业桌和讲桌,她几乎一天不落。我很省心而且还常常受到贾主任表扬。队会照相,她的照片拿回家又拿回来,不要,我没在意,后来我突然想起,她家困难,不要照片也许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我就问她,喜不喜欢这张照片,她说喜欢。我告诉她那老师送给你。她不肯,我告诉她,这点钱老师出得起,只要你喜欢。她高兴地拿着照片走了,从此后她收拾作业桌、讲桌更整洁了。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已经毕业的她和朱星遥一块来到学校来帮我干活,这让我觉得我是“捧着一颗心来,换来几十颗心去”。

班主任的真爱,换来了孩子们的真心感谢。心怀感恩让孩子们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心怀感恩让孩子们心胸宽广,心怀感恩让我和孩子们关系融洽。因为心中有他人,做事更认真,做人更努力;因为心怀感恩心中有他人,同学间少冲突,更团结,全班学生努力向上。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感想。到凌钢小学,工作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身边总是站着关心、帮助、支持、鼓励、宽容的同事、朋友和领导,虽然劳累,但心灵放松。看到孩子们自信、健康、快乐地从身边飞走,是我作为班主任的幸福。

谢谢大家。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八日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小编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摘 要】班集体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我国加入WTO,课程改革等新的形势要求,抓住机遇,不断更新组织管理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使之成为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教育的优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班集体建设时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原来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才能适应这场改革。【关键词】新课程 班主任 更新理念 转换 重塑角色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改呼唤着班主任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他对学生的期望,他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他对班级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

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

1、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

学会学习的人。” 未来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将会受到空前重视,善于创新的人将成为知识经济最主动、最积极的力量。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创新教育的成果。班主任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他们在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指导下,积极贯彻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因此需要每个教师不断接受再教育,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智慧和培养他人创新智慧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确为我们打开了创新教育的思路。它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班主任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

2、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优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激励学生成才。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选择、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发展只能是他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珍惜这些特点,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儿童、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不仅仅是因为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社会建设者,更是因为教育能够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真善美的“人”,真正的“人”。只有以“人”为本,让“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的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才把握准了教育的生命意义,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光彩!

3、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加重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需要不断“充电”。若不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就不会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就无法顺应现代教育。班主任应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未来的新社会培养新人。教育面向未来,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社会未来以及个体发展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适应变化快、自主能力强的“未来人”。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角色

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这种观念今天看来显然是片面的。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的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

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娇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则不仅满足于此,而是更着眼于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人类正是在不断失败中才不断进步的”,一位哲学家说。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

4、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简化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耗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

5、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教育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另一时期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6、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我们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7、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倾向于把自己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单元,并把它与外界隔绝开来,管理班级自已一人包干,管理范围只局限于学生在班在校的时候。结果往往导致“狭隘的集体本位主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班主任应以“教育社会化”的新视角看待班主任工作,强调主动了解研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的支持。

三、实施新课程,重塑班主任角色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活动组织者”、“班级管理者”、“模范公民”、“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会倾听学生(listening to the leaner),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的与学生的想法共舞(dance with your ideas)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知识和道理。这样,班主任才能摆正位置,转变好角色,使班集体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1、设计师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是提倡自主化的班级管理。所谓“自主化”是

指在规范、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凭人为的外力作用,主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因此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班主任的这种设计师角色,是由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倡导多让学生自主管理。每一届学生的特点不一样,班主任就要设计针对性很强的远期、中期、近期培养目标。要设计规划班级的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月乃至每个星期的教育管理重点。

2、学习者

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是班级事务的权威,凡事居高临下,班主任的意见就是唯一正确的。此时的班主任,常会让学生有一种敬畏。而新课程的实施,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很多不足马上暴露出来了。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控制学生的方式方法上,都明显地感受到力不从心。学生已不在是班主任手中的一颗棋子,任由班主任摆布,他们都是一些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己见解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仅仅满足于原有水平已不能完全胜任班主任工作,应重新学习,在课堂中、在学生中、在活动中、在教育生活中学习。

3、咨询者

青春年少是人最宝贵得黄金年代,是身心发育、励德睿智的关键时期。

生命规律决定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身体与心理的发育是不同步的,这便导致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困饶。心理健康,如同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它与身体健康相比,更容易被成人世界忽视。一些成年人,包括班主任,往往简单化地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人的“本性”、“品德”和“智力”方面的问题,而用南辕北辙的手段来对待;或者,嘴上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行动上却又往往摆花架子,走形式,结果于事无补。另外,学生的心理困饶,还算不上是心理问题,只要策略科学,学生就会摆脱心理困饶的。班主任不仅应该同所有教师一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且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想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首先要做到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学生的整体发展而言,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就心理发展而言,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班主任应该通过有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道德优秀、知智卓绝、体魄强健、美感丰富的一流人才。

4、组织者

在新课程中,班级教学更重视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甚至还有一些实践活动课根本不可能在教室里完成,而是到广阔的社会中去体验。因此,班主任对课堂学习小组的组织及对探究学习小组的组织显得十分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形式能够体现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主体参与思想,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讨论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合作,让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齐心协力,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产生参与探索、乐于质疑的动力和灵感,产生“1+1>2”的合作教学效果。合理的小组组合非常重要。如何分组?能不能真正地合作?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和协调。必须不断地提醒小组成员,小组一旦确定下来,小组成员应荣辱与共,告诉他们如何磨合,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尊重别人,在互相合作中学习对方的长处。同时通过班主任对小组的表扬或鼓励,促进小组成员间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更好地合作,取得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小组学习中,还应考虑如何处理小组间的矛盾。由于小组间的水平、能力不同,学生、小组间的竞争,往往会在小组之间表现出来。班主任应和学生一起分析状况,确定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压力转变为动力促进大家共同发展。

5、研究者

“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对那些钟情于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当之无愧的有效的实际观察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究,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 研究是一种意识、态度,不是简单的方法,是教师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它是一种自觉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

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其工作往往是以经验为主,凡事从做中学,摸索

前进,这期间不少人需要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理论层面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操作规程。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不等于科学,某一教育措施在某一时刻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教育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发展着的主体。班主任要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专家。

6、外交家

班主任作为课改宣传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接触的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各种管理人员、社会上的各种人士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的人群打交道,就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协调多方关系的外交家。

首先,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班级学生的关系。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学生的目光平视,将自己置身在班级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

其次,班主任是联络其他课任教师的纽带。由于学科性质不一样,教学要求、授课方式、教学风格便不一致,课堂管理方式也不一样,班主任与各课老师之间便容易产生摩擦,甚至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工作。

再次,班主任要协调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班级是学校的最小管理单位,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与学校的管理目标一致的,班主任只有深刻理解学校领导的意图,并与学校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还是沟通家校的桥梁。家长与班主任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都希望孩子好,但处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会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去协调和家长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拍。

最后,班主任还要协调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班主任教育理念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只有把班集体融入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在了解、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思想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是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误区的最好方法。只有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摔打滚爬中成长,使思想得到不断地锤炼,才能改变空洞苍白的说教,使学生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这样说,今天的班集体是开放的,积极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容易接受的、富有意义的一种教育途径。

7、信息平台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信息源,更应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平台。教师的责任不再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可能自由地发展才能和兴趣,特别是创造才能和创造兴趣;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切实会生存、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会负责、会关心、肯进取、敢冒险,成为身心健康的现代人。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总之,新课程在班主任行为中生成,班主任在新课程中走向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