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小孟镇中心中学教科室 二〇一四年一月
兖州八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八个精心”为总抓手,坚持“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师生成长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引领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用科研的机制提升各项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发挥教学管理和科研作用。
1、加强业务学习,规范过程管理程序。
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研究教学问题,建设学习型教研组;充实教研活动内容,对过程加强指导和监管,打造务实型教研组;创新集体备课形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时效性,营造和谐教研团队。
2、课堂教学加强反馈矫正教学环节,“双基”教学,让学生做到了“堂堂清”、“节节清”、“单元清”。针对省市关于“八个精心”的相关规定,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寻找对策,再添新举措,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现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科学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和效率。
本学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主要有: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公开教学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在教研活动时力争创新,认真组织,早做规划,注意细节,及时总结,在提高效率和质量多下功夫。
(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科学进行教师评价。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专业理想。
加强引导,形成了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良好学风和教
风,树立执着追求的专业理想,履行教师的全部责任和义务,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2、落实名师培养规划,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1)落实教师个人发展年度规划,组织教师进行年度自评和学校复评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
(2)按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和考评要求,开展了示范课和讲座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鼓励参加各种竞赛和研讨活动,指导督促经验论文的撰写与评比 本学期教科室注重宣传、鼓励老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让老师们把握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反思、实践、发展,通过行动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指导和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为文章的参评和发表寻找途径,创造机会。
(四)科学管理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材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依托。本学期,我们以研究课题为平台,对教师的个人计划、学习摘记、教学反思、课堂观察与思考、课外延伸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把学习、研讨渗透到每位教师的日常教学之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大力推进“校本科研”。
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任务和目标,指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主持人参加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各个课题组围绕课题组织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开设课题研究课,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实验报告、论文、学习材料和公开课过程记录材料等。开展好课题组的主题
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围绕主题展开主题对话和评课活动。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作用,对所承担的课题在研究中我们要积极做到课题研究的“三个同步”:即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让每一个参与研究的成员能够在研究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2、做好教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研究工作。
本学期,我校《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与《初中物理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研究》已被列为兖州市重点科研课题,兖州市级重点课题《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策略研究》、《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正常化的探索》的研究也进入了最后的研究阶段。
3、做好结题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
我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因学定教目标导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新课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研究》、市级课题初中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课题研究》、《初中生物“学案导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如何增强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研究》均已顺利结题。课题研究成果推广领导小组根据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方案,在校内、在周边乡镇学校进行推广。
总之,在下一步工作中,教科室还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科研领导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争取更大进步。
小孟镇中心中学教科室
二○一四年一月
第二篇: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学校教科室积极开展教科研的各项工作:即紧紧围绕着“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这一中心,坚持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实效,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与能力,努力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教科研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认真组织老师积极主动投身于培训和教改中,在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展开理论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研讨活动,使教师在新的教改形势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使广大教师能紧跟教学改革步伐,以现代化教学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改实践。
二、健全教科研制度,强化课题管理力度,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本学期,教科室继续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教科研制度,进一步完善教科室工作制度,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切实落实了课题的过程管理,坚持“高质量、优特色、严常规”的工作目标,比较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学科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严禁搞形式,走过场,在过程管理上下工夫,认真执行活动过程,做好课题资料、个案研究、论文撰写工作,以此让教师的素质在“教”中得到提高,在“研”中得到完善。由于狠抓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认真完成上级科研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了区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等和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本学期,我校校级立项目课题14个。
四、积极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积极组织广大教师结合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理性思考以及教育教学的总结,倡导勤于研究,总结的良好氛围。我们采用以教师认真撰写、教科室悉心指导推荐为主,以经济奖励为辅相结合的方法,努力使教改论文的撰写能出成绩、出成果。本学期我校共有4篇论文、教案在区级获奖,五、响应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师德建设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六、配合学校语文组继续举办《风华》文学社,并出了五期《风华》校报;
七、实施名师工程
推进学校名师工程,认真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制定骨干教师集体备课,课后反思,期中汇报,期末总结的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头作用,整体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层次。认真组织校内评课、说课活动,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中科研含量的考核。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目标明确,分层要求,全面推进,确立明确的培训思路、培训重点和培训策略,切实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努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八、认真督促各教研组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工作;
以上是2006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教科室工作的简要总结,虽已做了不少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教科室将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依靠学校行政的支持,依靠广大教职工帮助和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水平及质量。及时传递教育科研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及时挖掘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发扬奉献和合作精神,虚心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及建议,为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努力工作。
第三篇:2012——2013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室以提高教师科研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以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为平台,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打造了教育的高效课堂,促进了学生素质整体提升和全面和谐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本学期的工作回顾
(一)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为能有效地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形成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同课异构教研课研讨、新聘任的教师课堂教学指导、观摩名师课堂、攥写听课笔记、参加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等途径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养。这些活动不仅磨练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本校教师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加强学习,营造氛围
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应该抓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工作。只有把学习工作抓好了,教师都能以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能将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1.鼓励阅读理论书籍。本学期,教科室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学校为教师订阅教育类杂志,鼓励广大教师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及专著,或上网浏览或上图书馆阅览,不断学习和充电。
2.为提高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水平,增强了“科研兴校”的意识,重视教师的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光盘,收听讲座;观看名师课堂,分析个案等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进行教育和科研方法的学习。
(三)强化课题研究管理
本学期教科室继续实施“分管领导——教科室具体管理——课题组负责人”的塔形管理模式,完善教科管理网络,让每个环节落实到位;重视课题的研究过程,加强指导,积累过程性资料;抓成效,着力于以理论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抓考核,逐步加大对教科工作的考核量度和力度。
(四)组织教师参加各项竞赛
为调动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开展校本研究的积极性,强化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好教师参加各项比赛活动。
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打算:
1.个别课题组成员教科研意识不强,对一些工作比较被动,不能站在教育科研的理论前沿,独创性不够,致使研究工作进展不顺。
2. 教育科研的实效性还不够明显,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
3、强化课题的全面、全程管理,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有效课堂教学之中。
4、积极创造各种机会,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特别对青年教师,给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尽快成为教学业务骨干。
5、争取学校支持,积极邀请上级领导来我校做课题指导。
6、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第四篇:2012——2013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室以提高教师科研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标,以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为平台,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打造了教育的高效课堂,促进了学生素质整体提升和全面和谐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本学期的工作回顾
(一)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为能有效地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形成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一对一帮扶活动、随堂听课、新进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途径对教师进行教育和培养。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本校教师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组织教师参加各项竞赛
为调动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开展校本研究的积极性,强化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好教师参加各项比赛活动。
(三)组织好论文、案例评比活动
为激发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热情,提高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成果的质量,我室做好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的组织工作。将论文评选的细则通知到每个教师,指导各类评选程序。特别要鼓励教师将优秀成果向报刊杂志投稿,大力宣讲各级教育教学成果评比的奖项。
(四)加强课题研究,努力为教学服务。
教科室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本学期继续引导并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努力使课题研究与培养教师相结合,注重为课堂教学服务。多数教师认为课题研究费时费力,很难出成果,在初期,思想 1
上不够重视。但是,我们还是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和管理。要求各课题组针对研究的课题,制定好学习计划,有选择性地收集资料,做好学习笔记。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接触课改最前沿的信息。力求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使教师们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科研意识,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们以课题为抓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教育改革。
(五)加强学习,营造氛围
教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应该抓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只有把学习抓好了,教师都能以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能将此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打算:
1、教育科研的实效性还不够明显,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的问题。
2、强化课题的全面、全程管理,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有效课堂教学之中。
3、积极创造各种机会,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特别对青年教师,给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尽快成为教学业务骨干。
4、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第五篇: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500字
本教科室认真贯彻落实区教科室期初会议精神,在上级教科部门指导下,学校党政的直接领导下,本室基本完成了期初计划的各项工作,主要以课题研究为先导,继续大力推行教育行动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加强教育反思,改进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认真做好了教科研队伍的建设
推进学校名师工程,认真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制定骨干教师集体备课,课后反思,期中汇报,期末总结的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头作用,整体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层次。认真组织校内评课、说课活动,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中科研含量的考核。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目标明确,分层要求,全面推进,确立明确的培训思路、培训重点和培训策略,切实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努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认真做好了课题申报工作
三、认真做好了xxxx各级论文评奖工作
教科室认真传达上级下发的各类论文评比通知,及时告知各相关老师,积极组织送评,并取得很大成绩。
四、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评课活动,有以下青年教师获得
五、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气氛。
进一步加强了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引导,使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意义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强化科研意识。聘请专家来校讲座,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加强校外交流。促使更多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在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