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科研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11-887504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6 16:42: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科研

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及专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一线教师都意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重视不够。教育科研有一套自身的规范和方法论体系,是体现科研精神、遵守科研原则并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目的选择适当方法的研究过程,是精神、规则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我们强调让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却忽视了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引导,这不利于推动教师积极自主开展教育科研。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是教育科研的核心和关键,很多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确定了自己研究的问题和方向,却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存在困惑、误区或偏差,他们不知道选择或利用哪些研究方法来开展这项课题研究,或是他们选择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这项课题研究,又或是在他们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法后,却不知道研究方法使用的规则和限度,导致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科研,既反映了一线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研究素养,体现其尊重教育科学规律的理性精神,同时也决定着教育科研开展的进程、结论的可信性和科学性。本文的目的不是苛求所有一线教师要像科研机构教育研究者一样选择和掌握研究方法,而是为了说明科研方法有其必然的规范体系和适用边界,以此提高教师选择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一、明晰不同研究方法的特征和使用规则

教育科研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教育观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等。在研究方法的一般方法层面又可分为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等属于定量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和教育叙事等属于定性研究方法。教师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类型、方法使用的步骤或规则、注意事项、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局限等。我们知道,每位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科研能力水平存在个体性差异,对每种研究方法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前获取研究方法的详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节约教师日后使用研究方法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提高研究效率,而且能让教师在全面了解研究方法信息和把握研究方法规则的基础上,更科学合理地使用研究方法。

当前大部分一线教师倾向于选择问卷调查法展开研究,但他们对问卷调查法的了解不够,导致问卷的编制及发放效果不太理想。对于问卷调查法,一线教师应该了解问卷的一般结构(卷首语、问题和回答方式、编码选项、其他资料、结束语),问卷设计所依据的维度指标框架、问卷的题型设计、问卷的问题表述、问卷的回答类型及注意事项、问卷的发放(抽样和分发问卷)等,只有明晰问卷调查法的关键要素、操作步骤和使用规则后,才能用好、用对这种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线教师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该方法是否契合自己的能力水平、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例如,教育实验法对于处在一线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直接使用该方法研究课堂中的学生群体,但实验法对研究者操作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抽取实验样本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专家进行指导;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指出:“学校中结合实践的教育科研只有着力关注这种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活动、感受、体验与诉求,才能彰显其活力而呈现丰富多彩的教育意义。教育叙事正是这样来切入学校中个体和集体的教育生活经验,使教育科研回归教育生活本身,在理解和分享中领悟我们自身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并成为学校科研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或课堂本身就是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场所或现场。”

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必?加强培养自身的研究方法素养和储备研究方法相关的基本知识。一方面,教师应自主阅读和学习国内外教育科研方法相关的著作或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方法主题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自身对研究方法的认知,避免选择研究方法时的盲目性。

二、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扎根于研究问题之中的,研究问题的目的及性质决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法,才能科学地解决研究问题。所以一线教师在选择研究方法时,既要考虑到研究方法本身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更要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目的和性质。如果教师想要调查班上所有同学的课外补习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如果教师想要了解不同的评价方式(表扬、训斥、静听)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实验法,教师可通过对班上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对三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分别施以表扬、训斥、静听的评价方式,最后通过检测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研究不同的评价方式究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何种影响;如果教师想要了解班上的某位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如果教师想要了解学校某学科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叙事;如果教师想要了解我国语文课改近十年的发展状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如果教师想了解班上学生数学课的发言情况,那么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观察法。

当然,在实际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我们需要选择多种研究方法解决一个研究问题,或者一个研究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加以解决,那么我们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根本还是在于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目的及性质决定了选择哪一种方法才是合适的,所以研究者必须明晰、细化、确定研究问题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规模。如一位教师研究“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调查”,当研究问题是了解全校所有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时,教师应该选择问卷调查法,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大规模研究对象的描述性调查,问卷调查法能完成对大样本群体的学生学业负担信息调查;当研究问题是深入了解某班级学优生的学业负担情况时,教师应该选择访谈法,由于研究对象较少(集中在班上的学优生),但要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学业负担信息,仅凭结构化的问卷信息难以达到该要求,需要教师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访谈,获取丰富的关于研究对象学业负担的信息。这也启示教师在研究问题时,一定要细化和聚焦问题的要求和性质,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针对该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后需要澄清的是,教育研究方法没有“好”与“坏”,谁更科学之分,研究方法的“好”与“科学”体现在它是基于研究问题的,抛开研究问题本身而去论证哪种研究方法更加科学是没有意义的。一线教师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定量研究法比文本分析法、教育叙事等定性研究法更加科学。从根本上说,研究方法是为了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证据和资料,所有研究方法都是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定量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没有哪种研究方法是万能和完美的,所以在教育科研中,教师应结合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三角佐证,使研究的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这让我想起了一位一线教师的研究课题“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她不仅选择文献研究法搜集反思能力、小学生反思能力、数学反思能力等相关的研究成果资料,而且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本班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情况,值得借鉴的是,她利用学生的数学课反思本去分析学生的数学反思情况,从学生的反思日记中提取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关键信息。由于反思能力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难以通过问卷中各种结构化的问题和测量项目去获取全面的关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数据信息,而学生的反思本是蕴藏着大量数据信息的质性材料,教师通过选择文本分析法,从学生反思本中挖掘和提取潜在的数学反思能力数据资料,如小学生数学反思行为会有哪些外在表现和心理特征等信息,弥补了问卷调查法在获取数学反思能力信息上的片面性和浅层化,丰富和深化了研究数据资料。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朱蕴?)

第二篇: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中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新疆克拉玛依实验中学朱淑萍

在我学习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的时候,有一门心理学教育科研的课程,听了以后感觉对我们一线教师非常实用,在赵老师的鼓励下,我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整理,现在占用大家的一点宝贵时间,希望这样的交流对各位的工作有所帮助,哪怕能引起一点点思考也是好的。

一、中学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我是从教师面临的困境理解这个问题的。从外部来看,教师要面对:1.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外界的质疑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3.新课改的实施(课程设置、评价方式)4.自治区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这些使我们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从教师个人发展来看,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规划,使自己明白短期和长期的工作目标,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迷失方向。

怎么办?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做,1.开展教育科研,拓展职业空间 2.学习思考,丰富精神世界3.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几个朋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拓展生活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说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里套用一句古诗,教师工作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慢慢实现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专家的转变。虽然它不可能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不过仍然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尝试了未必有效果,不尝试就一点希望也看不到。下面我对教育科研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二、如何进行选题?

1、选题原则

(1)是否值得研究

A.创造性: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理念等等是不是具有独特之处。

例如:a、高中新课程下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研究。新疆进入新课程的时间比较晚,我们从目标、方法、评价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具有地域色彩的探究。

b、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陈旧、笼统)

B、科学性

例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智力的研究”、“洗头的频率与个人成就的相关研究”。这两个课题,大家可以看一看,它把两种没有逻辑关系的现象放在一起,显然缺乏科学性。

C、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我们所选的课题应该能够实践中解决一些问题,并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有所更新,否则研究的正当性会受到质疑。(杨思模式和杜郎口模式下对我们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评价方式有什么积极意义?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D、效益性。在繁忙的工作中进行教育研究要有成本意识,在时间、工作量方面争取获得比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不应让它成为我们的负担。

(2)是否能够研究——可行性

例如:“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 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这样的题目牵扯面比较广,对研究者的素质、物质条件和制度支持都有比较高的要求,驾驭起来难度很大,可行性会大打折扣。

2、选题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立足于本职工作。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殊不知每个人都是画中人。日常工作就是研究对象,学生、同事和课程就是研究资源,我们无需跋山涉水,无需仰望星空,问题就在课堂、就在学生身上,甚至就在自己身上。当然研究的过程是需要学习借鉴的。(《克 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植被调查》—克拉玛依十三中生物组)

(2)立足于平时积累,集腋成裘终会有所得。(建班主任工作日志、教研日志等,每天或者每周记录班级、教学教研的一些情况,定期整理,这就是我们研究最好的素材)

(3)立足于个人特点(模式),体现学科特点和个人研究兴趣的题目最值得我们去做。(《函数和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石河子市高级中学数学组)

方案设计了三个问题:1.学会测量居室的长、宽、面积;2.在购买装修材料时,应用“打折、分数、不等式、函数”知识;

3、计算装修时各种项目所需资金。

(4)从小处着手。如《一道哲学讨论题》(朱淑萍---《克拉玛依教育》202_.1)其实就是书上的一个题目:我只是进行了关注和思索,和学生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5)注意对日常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在习以为常的工作中发现不同寻常的、哪怕是一点点变化,只要这个变化值得我们去关注,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朱淑萍《表扬后的变化》--《克拉玛依教育》202_年)

(6)选题不要一味求新。新未必适合学科和自己的特点,也不要以为做研究的人太多了,好题目都研究完了,这种想法其实是给自己吓唬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永远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哪怕的别人研究过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进行切入,或者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退一万步说,如果你做了重复的研究,自己起码可以体验一下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这也是一种收获。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做这样一个游戏,随手写出一些和教育教研有关的词语,比如发言、主体性、地域性、合作、朗读等等,进行任意组合,然后在网上进行搜索,看一看有没有相

关的研究或者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有没有我们可以填补的空白。如果已有的研究是关于小学幼儿园的,我们就可以做初高中的研究,或者在学科方面进行区别对待,这样也可以找到好的研究课题,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试一试。

三、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含义: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问卷、访谈、测量、作品分析等方法,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事实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调查法的主要形式:A.问卷法B.访谈法C.测量法D.作品分析法

问卷法

例1:《关于经典诵读的问卷调查》1.经典诵读每天需要的时间是2.老师规定的诵读篇目有多少? 3.你能够熟练背诵的篇目有多少 ?4.你写过几篇针对诵读的读后感?5。考试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得分是(总分?)

例2:《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202_届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克第七中学 魏建敏黄剑华 需要注意问题:a.问题的语言要通俗、具体、准确b.问题不能带有暗示性的语言

c.备选答案要按一个标准分类d.备选答案之间的距离要大致相等e.备选答案应该穷尽,避免提出易使对方产生顾虑或无从回答的问题

一般来讲,一份问卷的题目应该控制在70题以内,让被调查者完成一份问卷的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问卷回收率应不低于50%,否则调查结论的可靠性就难以保证。

2、观察法

含义:在被研究对象处于自然情况下,研究者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与记录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目标有关的教育现象的一种方法。它不对任何变量进行控制与干预,要求详细、完整、客观地记录事件的过程。适用于公开的、比较稳定的活动。

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是否在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是否在现场)

(2)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

(3)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有无明确的观察目标)

观察提纲至少包括六个内容:

1.观察谁?谁在场、是何人,其角色、地位、身份?谁是领导、谁是追随者等;

2.什么?发生何事?人的表现等;

3.何时?有关行为或事件发生时间、持续多久、频率多少等;

4.何地?行为或事件在何地发生,有何特点?

5.如何?事情如何发生?事件前后关系如何?

6.为什么?原因、动机、态度等。

3、实验法

含义: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条件、主动采取某种措施,诱发一定心理或教育现象发生,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设计举例:

课题: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高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

研究假设:专门系统地进行解题思维策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第一步:研究问题

⑴ 以教学法形式进行解题思维策略训练的可行性

⑵ 影响解题思维策略训练的主要因素

⑶不同学习成绩学生解题思维策略特点及差异

第二步:实验处理

处理1:实验组——用自编教材,讲解六种解应用题的方法(简化法、图解法、结构训练法、联想法、假设法、对应法),每周3次,每次一节课,共7周20节课。

处理2:控制组——不讲,只练习。

第三步:实验对象和取样方法

实验对象: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学生(取成绩最好的班和成绩最差的班)。

样本大小:70人,平均年龄16岁零3月,其中实验班35人,男17,女18;控制班35人,男18,女17。

取样方法:对被试学生进行30分钟的学习能力测验,15分钟的数学知识测验,30分钟的数学难题测验。把成绩相差3分内的学生进行配对分组,删去4名条件相差太大的学生,随机分成两个等组,注意男女人数大致相等。

实验单位:每个独立的学生

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的种类:教育自传、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教育生活故事、学生个案追踪、教育对话、教师日记、专业日志、档案袋等。

教育叙事举例:师生冲突

因为调课,H校初二(8)班周五下午的班会改上语文。13:55上课,老师迟迟不来,同学们安静等待5分钟。14:00整,张老师悠悠然空着手来了,端起架子、板着面孔问道:“同

学们知道我为何没有带书及笔记?”然后就开始训话,小雯、小辰、小龙等6个学生被罚站,他们有一系列作业没有交。老师挨个点名批评:“小龙有没有把我当老师看?……看看你们站着的这些人,死猪不怕开水烫,英勇就义样!你们班何时上课能有50%的人在听?”14:25上新课,让学生预习课文,1分钟后6个站着的学生坐下,他们整整站了25分钟。学生自习8分钟,最后2分钟教师讲解作业要求,拖堂1分钟。

突然,静悄悄的教室里传来了“嘟嘟”的电子游戏机的声音。教室里一下子骚动起来,张老师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学生小龙的座位旁:“把游戏机给我。上课有纪律没有?胡闹什么?”谁知小龙根本没有将老师放在眼里,若无其事地照打他的游戏机。张老师更火了,硬把他手里的游戏机抢了过来。小龙更嚣张了,坐在位子上把东西故意弄得“叮当”乱响,一副“我也给你点颜色看看”的样子。张老师想把他叫到办公室,却叫不动。(会引发你那些思考,类似情况如何应对?)

B..案例研究: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案例写作往往围绕问题的产生、解决、评价来写作。

案例写作的基本框架:1.序言与背景2.问题3.解决问题的设想及具体步骤4.反思与评价 例:物理教学案例

问题:物理课本往往直接给出结论,学生能够记住内容,但学习比较被动,更谈不上研究意识。

解决办法:把演绎法改为归纳法。别出心裁,创设问题情境——呈现一只鸡蛋,“如果不打开,如何知道里面是什么?”——光照、透视、摇晃、称量等——假设检验。假设不知道结论,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郑金洲)

C..教学反思参考问题:

1.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达到了,标志是什么?如果说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

2.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后续的教学打算有哪些?

3.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堂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

4.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至深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以后需要关注什么?

5.行动研究法

所谓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起源于美国。所谓行动研究,其特点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运作,教师又可以自行操作。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研究背景:杭州市一普高二年级学生一个教学班共45名学生。执教者为该班的任课教师。项目时间:202_年11月--202_年12月

发现问题: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上表现不积极,不太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提出假设: 1.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2.学生现有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

3.学生担心答错了丢面子。4.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单调,学生参与机会少。

5.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没有轻松的环境,学生不敢发言。

6.阅读材料过于陈旧、单调或远离现实生活。

初步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

调查结果: 1)89%的同学表示对英语阅读有兴趣。

2)在自我评价中,仅有5名同学认为自己能比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我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比较一致,占全班总人数的11%。

3)认为阅读材料过于陈旧、单调或远离现实生活的有7人;害怕答错丢面子的有15人;认为自己现有的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提问的6人。

4)半数以上同学表示他们不主动发言的原因是阅读课气氛太严肃,不敢发言。

重新认识问题:大部分同学不积极参与阅读课堂活动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课堂气氛的沉闷。教师需要调整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

行动方案设计

1.改变阅读课以课堂做练习和教师讲解答案为主的教学方式。设计具体的任务,采用合作阅读方式、先行组织方式、自选阅读方式和小组讨论方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2.采用合作阅读方式,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减少学习压力,活跃课堂气氛。具体步骤如下:教师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主要意思,然后检查小组活动情况,请一个小组宣读自己所总结的中心大意,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论,发表不同见解。

3.采用先行组织方式,即阅读前,选择与阅读材料类似的话题讨论。如在阅读“a typical school

day in America”之前,可组织学生就“a typical school day inChina”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组织学生就所要阅读的话题进行预测,同时比较与刚刚讨论的话题有何不同。

4.采用自选阅读方式,先指导学生课后选择喜欢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上就所阅读的材料进行信息共享。

5.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组织学生分组,就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讨论,增强学生的阅读策略感。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提出课题

(二)查阅文献

(三)制订方案

四)实施方案(收集资料、分析、结果)五)呈现结果(形成新的理论或修正、扩展已有理论)六)鉴定推广-----华东师大鞠玉翠教授

开展教育科研的方法很多,这里只是挂一漏万地讲了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特别感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给我提供资料的朋友,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最后送几句话和大家共勉:诗意生活,激情工作,享受教育,勤于读书,勇于探索,超越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

202_年3月12日

第三篇:一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姜芳

Slide3 解决是什么——对一些重要概念及研究步骤进行解释

回答为什么——从意义和作用等方面展现某些研究步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阐述怎么做——呈现一般流程及具体操作 Slide4 研究——大问题切碎成小问题,探究小问题背后的成因,解决他们的对策,再一件件整合起来成为研究的整体;

开题报告——强调“做什么,怎么做”,主要包括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要突破的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参考文献等。从内容框架上来说,是申报书的“升级版”及“具体化” 申报书——强调“问什么”(背景、意义、目标等),一般设计问题的论证、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度计划、预期目标和阶段成果、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及作用和意义等

研究假设——研究者根据一定的事实观察和科学理论对研究将会取得的结果或者理论的推测,不是每一个研究都会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设;

研究综述——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即在对某一方面的专题、资料全面搜集、阅读大量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述。有利于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对后人来讲也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是课题研究进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前工序,是立项申请书的一部分。

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组成——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相当于总述;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者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部分或者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变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者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的,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Slide5 做研究综述的意义——首先,研究综述是任务研究的基础,做之前需要看一些文献资料,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次,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做研究综述,可以知道在这个研究主题上别人已经做了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借鉴那些做法或者吸取哪些教训等;再次,知道了别人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我们才能结合实际思考我们能做什么,能有哪些补充或者创新,我们的研究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综述的结构——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侧重研究的学术理论价值,是对某种教育学说或者理论的细化、发展、充实和完善,或者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新概念或新方法,从而填补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理论的空白,推动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实践意义侧重操作层面对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如: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问题,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和操作性强的可行方案,这些对学校、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线教师所进行的课题研究一般更侧重于实践意义。从三个角度考虑:1科学性——研究问题是否真实,研究意义和价值是否重要;2创新性——研究是否提出新的教育理论,是否丰富和发展某种重要的教育理论或者学说,是否引领学科发展;3应用性——研究对解决重大教育决策问题、教育实践问题是否有重要作用、是否有广泛的应用与开发前景。具体论述某项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意义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贡献,对本学科建设的意义,对国家或者社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

Slide6 教学、课题与研究三者有机结合是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教师的理想与实际存在着差距,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与学生的情景教学中和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教师与领导、同事或者家长对教育教学存在着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研究课题。研究背景:大背景指的是时代背景,如国内外的教学改革大趋势,小背景指的是区域、学校甚至是师生个人的特殊背景。一线教师应多关注分析小背景,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从教师的实际能力出发,从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这样才能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寻求理论依据:学习相关教育家学理论,选择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理论支撑,寻找研究内容与支撑理论之间的契合点。

概念界定:抽象性定义,操作性定义。一线教师适合采用操作性定义。就是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研究问题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操作的项目。在对概念进行界定时,最好不要直接引用别人现成的阐述,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需求,对文献中的相关定义进行修改并赋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即将文献定义与自行定义相结合,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概念更需要予以自行定义,同时还可以与相似的概念做一些比较分析,通过与别人的比较突出自己的特点。

课题分工:根据研究任务进行分工,如前期调查,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培训等。分工原则是要有规划,要对成员的研究能力及所擅长的方向进行深入了解的,做到知人善用,合理分工,并对研究团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如问卷的施测,访谈的技巧等。团队管理的重点在于明确职责、保持沟通。通过制定“研究工作实施计划”,包括研究工作的内容、具体操作、时间截点以及负责人(或者团队),使所有成员清晰了解自身的责任和角色,及时调整;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阶段总结或汇报,交流研究进展,及时调整、修正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视实际情况对团队分工进行适当调整。

研究起点:从常态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把问题的零碎研究转化成系统的课题研究,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拓展、提升研究。

Slide7 宏观技术路线——行动研究,循环性的反思实践。经历的真实的实践,主要特征在于反思,通过反思对问题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带来螺旋式上升的行动循环,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规范性和自觉性。步骤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行动实施和提出报告。观察研究,个案研究

中观技术手段——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叙事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微观技术工具——制作观察表、编制问卷

Slide8 整理——确定有价值的资料,分类成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整理摘录,建资料档案,以便分析时查找

提炼——用事实说话,实效性(问题要现实,严防假问题,边研究边发现问题;研究过程要真实;研究结果要务实,以成效为主,成果为辅,要有效果检测,用事实说话,改变直线思维的习惯,对研究结果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反思和讨论,找出症结所在,矛盾所在,这样才有助于改进工作),有创新(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新办法解决老问题,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反思——从“人”的角度——研究者:反思教师自身以及所在团队的理论素养在驾驭该项研究中存在哪些不足,以往的经验或观念是否对该研究产生了影响,大家是否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等;

从“事”的角度——研究设计、研究过程、研究结果:

反思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对整个研究的一个规划,包括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步骤等。研究结束后要反思的是:是否按步骤有条不紊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内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或者研究方法更合适该项目等。

反思研究过程——反思研究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应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等。

反思研究结果——反思该项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是否汲取了预期成果,研究成果的表述存在哪些不足等。反思是否将研究结论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是否总结出其中所蕴含的的一般规律,是否能够运用研究结论指导教学或学校管理进行后续研究。

结题后需要:深化成果应用,推广研究成果。

Slide8 研究报告:实证型研究报告,文献型研究报告,理论型研究报告 行动研究报告撰写:

题目的表述——突出措施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因果关系,避免“文学化”和“情感化”的表述方式。两种表达方式:以问题问中心的开放式表述,突出从某个具体措施入手去解决问题的表述。

摘要与关键词——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包含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与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结论或者结果所产生的意义。文字需要十分简练,通常控制在200~300字。

关键词的作用是提醒读者着重理解的几个核心词语,便于文献资料的检索,告诉读者需要领会的核心思想或者观点,3~5个为宜。

正文组成:问题的提出——体现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意义和初始调查的过程与结果(重点放在调查结果的呈现和分析上,至于调查的对象,问题的表现指标和具体的调查方式制作简单的交代即可)

问题的归因——体现理论、经验和调查三个归因的过程。理论和经验的归因启发、通过发你排查确定导致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简要说明根据主要原因进行实证调查的主要内容。措施与行动——详尽描述,展现研究者是如何采取行动步骤进行研究的,所拟定的行动方案的实际实施情况和影响范围,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或方法,在行动的过程中是如何收集反馈信息的等。是反思性的循环实践,螺旋式上升。

评估与反思——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心路历程进行再分析,梳理自己的相关经验和教训,采用质性或量化的方式说明问题解决的成效,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在问题解决中有哪些利弊得失?有哪些体会与启示?效果如何?回答效果如何时,即可以大量采用“教育事件”“教育故事”来描述行动研究之前和行动研究之后的变化,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记”或者“周记”中写下自己对教育行动研究的体验和感受,然手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感受纳入研究的结果与讨论的范围。还可以采用量化的方式,收集必要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统计分析,为了增强解释的说服力,可以利用前测和后测的数据作对比。

Slide9 问题出自——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源于教学,立足课堂;学生与教师的困惑;差异与矛盾中,调查了解中

获得什么——专业水平的提升(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促进专业知识的拓展,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风格的形成)教育成绩的提高,教育人生的点亮

指导教学工作——研究问题要贴切教学实际,解决教学真问题;理论学习要融入教学实际,明确研究方向;研究过程要关注教学实际,立足课堂教学

怎么做研究综述——阅读,整理,小结。收集资料的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综述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

第四篇: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资料的收集

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资料的收集

发表时间:202_-3-16 8:03:08来源:引用作者:佚名

搜集资料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在科研工作中,往往有些研究者,有了好的选题、周密的科研计划,高的科研热情,但是他的科研工作仍难以进行下去。因为教育科研资料浩如烟海,他无所适从。这说明,要想教育科研工作顺利展开,研究者就应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一、搜集资料应遵循的原则

无规矩何以成方圆。搜集资料工作有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客观性原则。这是搜集科研资料的首要原则。有些同志在进行科研时,往往是从已有的观念或假设出发,再去寻找材料,或任意裁剪客观材料来证明自己当初的假设。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科学研究和搜集资料必须一切从事实出发,尊重事实,反映事实。研究者只有客观地搜集教育科研资料,如实地反映教育事实,才能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所有的结论与规律都来自对客观、充分材料的分析。总之,在搜集资料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避免主观偏见或错误的联想对搜集资料产生影响。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获取可靠的科学事实。

第二、真实性原则。这一原则是针对搜集的资料而言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对错是非共同构成的。教育研究过程所面对的也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教育的本质或规律往往都隐藏在现象或假象背后,因此搜集资料时就必须特别注意到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不要被活动的假象或表象欺骗了。

第三、全面性原则。研究者必须搜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所搜集的资料要广泛、丰富,而且能反映课题的各个侧面。研究者必须搜集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各种规定和各种表现形态在不同条件下的状况。只有对研究的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才可能谈去解决问题,从而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往往有些研究者会以偏概全,没有掌握足够的资料就妄加论断,得出

所谓的“规律”或结论。这种“规律”或结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任何问题的最终解决都不能凭主观臆想,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事例或现象来搪塞,而是要根据实际,全面了解情况,再进行归纳与总结。

第四、针对性原则。研究者所面对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切都是潜在的教育科研资料。对于教育者自身来说,所有的教育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信息都是需要关注的。但教育科研是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它与一般的了解教育情况不同,因此在搜集资料的时候也就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就某一课题而言,应搜集的资料是有范围的。只有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有效地搜集资料,就是要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

总之,搜集资料必须在客观、真实、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原则下进行。

二、搜集资料的方法

简单地说,搜集资料就是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手段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手段即方法。古人说,授之以渔,就是讲方法的重要意义。离开了方法手段,任何目的都不能达成。获得资料的关键在于善于运用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人们在长期的教育科研实践中,总结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笔者这里主要谈谈如何应用网络进行浏览文献,问卷调查,交谈等方法来获取资料。

(一)应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来浏览文献

文献资料是以文字、声像形式记录下来用于传递或保存信息的资料。教育文献可分为三种类型:理论型、文件档案型和事实型。

如何在网上搜集理论型文献?理论型文献是指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主要表现为各种专著,发表于教育期刊、杂志和报纸的论文。科研要有所创新,就必须查阅已有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献,这既可批判地继承已有的研究成果,又可开阔自己的思路。那么,该怎样搜索教育科研需要的理论文献呢?第一,确定文献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去搜索资料。比如根据主题从资料的来源和形成时间上加以限制,集中精力在限定的范围内搜集有价值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资料。第二,细致查阅与研究问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书籍、文章。一般可利用图书馆网站来检索。

同时也可利用文献信息网来查找。比如中国学术期刊网就有大量的教育文献资料。

如何搜集文件档案型文献和事实型文献?文件档案型文献是指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教育的法规、政策、规划及各种统计资料,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发展规划等。这些文献,可考虑到有关地区的政府网站,研究所网站,学校网站找;统计数据可查找各级各类统计年鉴或各种统计报表。教育的事实型文献是指以记载教育活动、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文献。主要有学校及班级的工作日志、工作报告、会议记录、节假日活动的录像、录音与摄影;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工作小结;学生的作业、日记、成绩册等。这些文献,可以考虑到有关学校的网上信息中心查找。

(二)问卷调查

在教育科研中,还有很多资料靠“查”是不够的,比如,学生的实际喜好,教师教学的感受,等等。这就可采用网上问卷的方式来搜集。问卷方式是研究者为了了解某种情况事实或意见,向研究对象分发问卷请其填写答案。

问卷在资料搜集中的优点有:第一,由于问卷是将调查的对象分成若干个变量,然后再编成具体的问题,制成标准化表格。这样就可以获取多因素资料,针对性强、准确性高。尤其是封闭式的问卷更是便于进行科学统计以作定量分析。第二,问卷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资料搜集,增加了资料的全面性;第三,问卷方式可以减少回答者的心理压力,凡在谈话时不能直接提问的,均可在问卷上得到回答。有利于搜集到真实的意见和建议。第四,网上问卷还具有快捷,方便,参与人员广泛,成本节约等特点。

问卷一般由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及选择答案几部分组成。问卷提问的方式可以设计为开放式、封闭式。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以问卷来搜集资料关键的就是如何设计问卷。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问卷设计既要做到问卷中的问题能体现研究者的目的,又要使答卷者乐意配合。所以,研究者要很好地掌握制作问卷的技巧。这里只谈谈设计问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问卷的内容应有效反映研究课题的要求;第二,问题要精练,易答,并照

顾到大部分答卷者的情况;第三,问题采用封闭式,还是开放式来设计应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和答卷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第四,要合理安排问卷结构,容易回答的问题、客观存在的问题、人们熟悉的问题或是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等等。总之,问卷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搜集到的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一定要重视。

(三)交谈

交谈,是人与人交往最平常不过的形式,又是信息交流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搜集资料的方式。网上交谈更方便快捷,什么人都可以接触到,至于网上交谈的方式有QQ聊天,还有各种网站提供的聊天室等等。查阅文献、问卷等方式都主要是从研究对象或过程的外部着手进行的。教育活动还是主观性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主体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研究对象“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需要些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只有通过真心相待的、轻松平等的交谈才有可能了解到。比如当课题研究中需要对教育事实进行调查,需要调查对象提供确实知道的一般情况;需要征询调查对象意见;需要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以及更为细节和个人的情况和事实时就可以通过交谈来获得。有证据表明,交谈这种手段对于研究儿童的个性,探索其表现的根源,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或思想状况,发现学习上困难的原因;了解儿童的家庭情况和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态度,了解教师备课方法以及工作的经验体会;了解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了解个人的经历、抱负、兴趣、爱好和信仰,等等内心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交谈来获取资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根据课题需要选择恰当的交谈形式。一种是比较正式的交谈。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组织和严格的计划。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但是被访者往往会存戒心,谈话留有余地,影响到资料的真实程度。二是比较随意的交谈。研究者和被访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的谈话,常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宝贵资料,但花时间较多,资料针对性也不强。第二,研究者须持“虚心请教”的态度,采取“共同讨论”的方式。使交谈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第三,选择谈话对象时应考虑对方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资料,是否乐于回答所提出问

题。因此研究者要了解被访者的经历、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以便更好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第四,是要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第五,要掌握提问的技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搜集到的资料的信度和效度,因此一定要重视。

(四)应用计算机进行教育科研统计。数据统计图表的制作;特征数(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平均分)的比较;相关系数(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的计算;差异系数(均数差异、频数差异)的检验;这些应用计算机的EXCEL软件就能很快的完成。

三、对爱好教育科研教师的几点建议

1、挤出时间来,坚持每年学一本(种)教育理论书籍或教育研究刊物。

2、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选好一个研究方向和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实践。开始时,选择课题的题切入口要小些,但要有一定的新颖性和价值。争取将研究成果在校内(外)交流或发表。通过研究实践和经验教训的总结,促进研究水平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报刊、会议、电视广播、网络等等),做好有关专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工作。

4、积极参加校内外立项课题的研究。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实践,比较系统地、规范学习到教育科研的选题方法、研究方案设计方法、资料收集方法、论文撰写方法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课题研究水平。

附录:部分教育科研网站(供参考)

教育科研网信息中心:http:///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华东网:http:/// 华东教育科研网:http:///浙江教育科研网:http:///江苏省教育科研网:http:///广东教育科研网:http:///教育科研网台湾教育网:http://140.111.1.22/index.shtml

第五篇:选择一个自己合适的戒烟方法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吸烟的危害,并开始着手戒烟。但很多人发现他们戒烟的过程是如此的痛苦,其实,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戒烟方式来戒烟,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戒烟方法,您可以选择一项最合适您自己的方法来开始戒烟。

1、一次性完全戒除法:

这种方法类似激将法,即戒烟的前一天您都可以大抽特抽香烟,直至您都对吸烟感到厌烦为止,从第二天开始完全和香烟断绝关系,包括一些抽烟的器具也一并扔掉。

2、逐渐递减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那些对尼古丁依赖过深而不能立刻戒除香烟的人。您需要尽量避免接触香烟,多到一些无烟的环境。如果实在痛苦难耐,您也可以解解馋。但一定要有意识的推迟点燃每支香烟的时间,这样您每天的吸烟量会逐步减少,以达到最终戒烟的目的。

3、学习处理戒烟后身体的不适

戒烟之后您的身体可能会有某种程度上的不适症状,您需要了解这些症状,以便当您碰到的时候,您可以沉着冷静,采取一些缓解或减轻痛苦的方法,这将更有利于您的戒烟疲倦:吸烟的时候由于有尼古丁的刺激作用所以您不感到疲倦,其实身体此时已经需要一些睡眠了。当戒烟之后您不妨在疲倦的时候小睡一会。

紧张不安:多出去运动一下,跑步或者打球之类的。或者干脆静静的泡个热水澡也可以,这样可以有效的舒缓您的神经

头痛:躺在床上慢慢做深呼吸,或者也洗个热水澡

暴躁:提前告知身边的亲戚朋友您戒烟的事情,请他们不要激怒你,或者你脾气暴躁的时候请他们原谅

失眠:睡觉之前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多做一些能舒缓神经的运动,这样在睡觉的时候尽可能放轻松

喉咙刺痛或者咳嗽:那就喝稀饭吧,或者吃一些止咳的药物

饥饿:戒烟的时候很容易增加体重,而减少饮食又导致饥饿,其实您可以多喝水或者多吃水果来缓解饥饿感

头晕:不要做激烈的运动,转换姿势时也需要小心谨慎

胃痛:注意不要饿到自己,多吃水果和稀饭之类容易消化吸收的东西

一线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科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