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农村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推荐五篇)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2-95588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1 10:58: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村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征和可能趋势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看来,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发展过程中的特征。

1.从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其发展的高峰与低谷固然与政策变动和放松管制密切相关,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波动周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这种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乡镇企业对于市场波动具有比较灵敏的反应,当出现各种市场机会时,乡镇企业能够率先作出积极的反应,增加投资并尽快地投入生产,从而获得收益。当市场不景气时,乡镇企业由于受到预算的较为严格限制,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其往往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以免产品积压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由于机制灵活,人员调整方便,所谓船小好调头,因而在经济活动中可以随着供求的变化而及时地进入和退出市场。由于乡镇企业的生产收缩和投资高涨往往都先于国有企业,因此它们的变化可以成为经济波动周期的先导信号。

2.由于乡镇企业较少依赖外部资金供给,而较多依赖自有资金或企业内部积累,具有较低的负债率,因而当政府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乡镇企业一般不致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乡镇企业中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国有企业交易关系比较密切的企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其在经济等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往往在金融机构削减各种资金贷款时首先受到冲击。不过,就总体平均状况而言,乡镇企业经货币政策的影响要小于其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如果当紧缩的宏观货币政策和宏观供求政策同时发生作用的话,乡镇企业就会具有比国有企业更强烈的收缩效应。

3.根据我们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效率的测定和比较,乡镇企业具有比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格局中,乡镇企业处于不易被淘汰的地位,即使在经济不景气时,按照市场竞争规则,乡镇企业也不会被首先淘汰出局。但是,从宏观政策的取向来看,每当需要调整和紧缩时,都是首先向乡镇企业开刀,运用各种行政权力手段来让其关闭或停产。于是,乡镇企业经常是处在十分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它们需要不断的抗争才能获得其生存和发展。因而总是处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状态。在这样的格局中,竞争和效率的原则与计划等级地位的原则发生了强烈的矛盾,效率低而地位高的企业不能被淘汰,而效率高而地位低的企业又淘汰不掉。结果,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

4.乡镇企业的就业人员在经济波动的低谷期往往回到乡村,而在经济复苏和高潮期又来到企业。由于农民的特定身份,使得土地成为他们的生存保险金的底线,土地成为吸纳乡镇企业就业波动的蓄水池。这可能是政府为什么总是在经济调整中首先对乡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原因之一,因为乡镇企业员工的农民身份具有“土地保险”,而不象城镇企业那样,需要政府给工人支付失业保险金。由于乡镇企业职工的这一“天然保险”,使得企业在面临市场波动时比较容易调整或裁减就业人员,而不像国有企业那样由于职工“就业刚性”而很难根据市场波动来及时调整就业需求。这也是乡镇企业之所以比国有企业更加灵活而及时的对市场波动作出反应的根源之一。

关于乡镇企业的未来发展,这里只涉及到一点,即它们势必会随着发展的升级和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分化。乡镇企业将不再以纯粹的乡村企业的形式出现,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逐步地转移到城镇。由于部分企业对于高科技密集型的发展需求,其很可能会出现人力资本的短缺,即使进行培训和引进人才,这仍然是有限的,因此出于对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部分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乡镇企业会实现向城镇的转移。这时,这种乡镇企业就会转化成为城镇企业,而不再具有目前乡镇企业的典型特征。这类乡镇企业当时2所以能够在不具有人力资本优势的条件下获得发展,主要在于其产权交易范围的扩大,在于相同领域和产业内国有企业的相对劣势,这些给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至于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其很可能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仍然保持乡镇企业的乡土特征,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其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一旦转移到了城市,这种优势将不复存在。

所以,乡镇企业如果在未来仍然还保持着其乡土本色,那么它们必然保持着其特有的比较资源奖赋优势。如果它们不具有这种比较优势,就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从目前来看,许多乡镇企业虽然不具有人力资本禀赋的优势,但是它们具有产权体制的优势,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未来,这种产

权体制的优势不复存在,乡镇企业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获得发展,于是,要么改变自己的不具有优势的本色形式,迁移到城镇;要么,依靠自己原有的乡土本色的资源优势,继续在乡村求得发展。这可能是乡镇企业发展和分化的两条道路。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乡镇企业由于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因而才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才能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地增加其份额比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为什么乡镇企业具有这样的发展源泉呢?以下我们将从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

陈剑波关于乡镇企业产权机制的最初形成有个很好的描述。他认为,主要依靠人际关系或惯例,习俗规范等支配交易活动的市场为非正规市场,在这些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合约可能是文字性的、口头的甚至根本没有承诺而仅是依习惯行事的隐含合约,这些合约最明显的特征是没有得到法律认可和法律保护。由于这些合约的达成建立于长期交往活动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因此传统的惯例和规范对这些非正规合约具有较大的约束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法律无法发挥约束作用的真空。同时,在乡村社区中,基本的和大多数的活动是在熟识人的圈子中完成的,因此相互之间的行为关系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和收益长期性的特征,这种基础上形成的隐含合约所蕴含的交易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这种特征的交易不仅支配着企业内部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且也支配着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乡镇企业与政府的合约如何形成?陈剑波认为,非私有的体制条件及市场交易的缺乏,意味着企业家个人不拥有足以创办企业的资本实力,土地是不可交易的非卖品,金融机构属国家所有,没有资本市场等等,这一切使得企业家无法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本和信用。因此,在非私有的体制及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交易和讨价还价决定了产权合约的形成。

具体地说,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创业者去获得上级政府的批准,银行贷款或其它资金的获得,协调土地的使用等,创业者需要去组织动员各种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去发现市场机会和决定生产经营方向,等等。大体来说,对于大多数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来说,在其创业初期,乡镇政府主要利用其权力为企业承担获得物质资本要素投入的职能。不过,这种投入往往并不是乡镇政府自身财力的投入(少数地方存在利用集体积累进行投资的乡镇企业),而是其提供了信用担保下的少量外部借款或物质资源的投入,但是这种信用的投入对于乡镇企业的创立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企业创立者的人力资本价值在企业创立初期还无法得到市场的合理评价,因而还未能形成并增值。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权界定通常都把地方乡镇政府作为企业的主要所有者,这也是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所有权界定的基本原则。

然而,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其自有资金积累的增加,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愈益得到市场的承认和合理的评价,成功的企业家所控制的企业价值不断升值,使得这些企业产生了重新界定企业产权结构的要求。由于乡镇政府的投入不是直接的资本,而大多为无形的信用,因而其不具有某种法定的产权资格。所以,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就能够进行产权交易的讨价还价,这是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根本不同的地方,后者根本不存在这种讨价还价的机制。

于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不断的产权交易的讨价还价过程,成功的企业家获得愈来愈大的事实上的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政府由于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所能起的作用愈来愈小,因而最后不得不只保持名义上的所有权。在这种产权交易的过程中,虽然不存在十分规范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价格,但是,以企业本身的市场价值的增值为依据,来大致评价企业的各种产权要素对于价值增值的贡献,仍然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交易的结果是否使得各产权要素获得自己满意的利益,尤其是企业新增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否获得足够的权益回报,如果各方都较满意的话,这种交易就是成功的,企业就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产权结构,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反之,如果在交易过程中,政府仍旧以完全的所有者的身份行使权力,那么,就会与企业的“实际所有者”的权益产生摩擦和冲突。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会影响企业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从而导致企业的失败。

在现实中,这种乡镇企业与乡镇政府的矛盾冲突也是常见的。周其仁在关于横店乡镇企业案例的研究中,就曾描述了企业家徐文荣如何抵制乡镇政府干预,而“赶走”了好几任乡镇政府领导人的故事。实际上,在乡镇企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与政府的产权交易关系成为双方争夺企业控制权的过程。在许多实际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结果基本上是双方各有让步,企业家以上交一定的收益作为代价,接管了企业事实上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政府则保持名义所有权,并从企业获得某种固定的“租”,因而形成了多数乡镇企业的这种产权格局。

由于乡镇企业存在着产权交易讨价还价的空间,因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创造价值源泉的创新春在控制了企业的实际产权的条件下,其它的利益相关的产权要素能够从这种交易中得到必要的补偿或回报,才能使得产权交易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从而使得企业的控制权能够继续稳定地掌握在企业新价值源泉的创造者手中,形成比较合理的产权结构。所以,正是乡镇企业的这种可交易性的产权机制,才形成了其合理产权结构的基本前提。

当然,并非所有的乡镇企业都能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即使在同样的前提下,也必然会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产权交易不满意的结果。乡镇政府不愿放弃对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对政府的初期投入或所作贡献的补偿不足,企业的其它产权要素的权益无法配置平衡,等等,都会影响乡镇企业的合理产权结构的形成和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产权交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必然会造成不合理的结果。在缺乏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在无法准确评估各种产权要素的价值的条件下,产权交易中的等价交换是不太容易做到的。这也会造成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障碍。

从“苏南模式”到“江阴板块”

乡镇企业的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尽管许多乡镇企业在店来发展过程中,对于原有的乡镇集体所有的产权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取得了相对合理的产权结构,但是,在面临的中小企业民营化的浪潮中,乡镇企业开始反思,尤其是对于在乡镇企业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苏南模式”开始反思,这种模式是否具有继续发展的生命力?

“苏南模式”是对江苏南部地区最早发展起来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模式的统称,它们的特点是乡镇或村政府掌握企业发展初期的所有权,而由企业经营者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接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与温州模式不同的是,后者主要以私营个体的乡村企业为主,而苏南模式则以集体企业为主。苏南模式大体涵盖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发展阶段中的乡镇企业的产权体制,由于各个企业发展得不均匀,因而它们大体处在经营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状态。一般来说,企业发展得越快,企业的效率越高,经营者就能够在越高的程度和范围内稳定的接管和控制企业的实际所有权。反之,企业效率越低,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越不稳定,其经常游离于所有者和新的经营者之间。

苏南模式的企业相对于一般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来说,具有较合理的产权结构和较高的效率,然而,在股份制迅速发展的阶段,这样的产权结构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由于其产权交易只能在乡镇社区的较小范围内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些具有典型的苏南模式特点的绩效优良的乡镇企业逐步向上市公司的方向发展,“江阴板块”就是这类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典型表现。

江阴板块,顾名思义,是指江苏省江阴市的上市公司。由于江阴市的上市公司主要都是由乡镇企业所组成,而且这些效益较好的乡镇企业又都是原来的乡镇集体企业,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江阴板块代表了原来苏南模式的部分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化的雏形。

具体来说,江阴板块中的企业包括江苏振新,兴澄股份,华西村,江苏阳光,南京中达这几个乡镇企业控股或持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它们比较集中在江阴,又具有相类似的“出身”背景,故被称为江阴板块。实际上,江阴板块式的企业并不仅仅局限在江阴,在江苏苏南,还存在着好些这样的由乡镇企业而转成为的上市公司,例如江苏吴中,鼎球实业,综艺股份,永鼎光缆等。它们都代表着一批绩效优秀的乡镇企业。

由于这批企业多半都是近年来才上市的,所以它们仍然保持着原先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不可能在很短时期内发生大的变化。从理论上来看,这些企业是典型的企业家控制的古典企业。按照钱德勒的理论,古典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由企业家或企业创始者,和其亲密合伙人或其家族所控制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很多都是依靠内部筹措和积累资本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发展方式是早期市场经济不发达阶段,资本市场未形成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根据我们对这类乡镇企业的考察,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企业具有高度集权制的控制体系,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企业的实际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上是统~的,企业主要决策基本上是由总经理或其家族或几个合伙人作出的。二是企业具有较浓厚的家族色彩或准家族色彩,主要由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几个主要创业合伙人形成的控制权系统对全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直觉的的方式进行经营,企业结构简单,层次较少,因而便于管理。三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的不断积累和追加投资来进行扩张,能够动员和集中企业的全部可用资源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的运行中去。四是主要依靠非正式契约来维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产权关系,除了职工的劳动工资关系是参照一般性的市场规则和标准2外,在管理层内部的关系,更多的诉诸于中国的乡土社会中的某种长期交往关系中形成的默契和信赖。在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也主要遵循某种非市场性的、以口头契约或彼此的人格信用作担保的交易关系的规则。

在现阶段,这些企业之所以上市,主要是希望得到上市公司所享受的种种优惠政策待遇,例如几乎是免费的资本供给条件,低成本的资本扩张,低税率待遇,广告效应,等等。因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按照国有上市公司的模式,试图得到资本市场的垄断收益,却并不愿意和没有必要的准备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风险。可以说,目前的上市公司体制还未能够提供十分显著的对于企业具有积极意义的约束机制。所以,乡镇企业的上市公司恐怕很难通过目前这样的机制,来有效的改善原有的治理结构。但是,对于它们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的还在于,其原有的产权交易范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扩张,因而这给它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有了更多的选择。

江苏的综艺股份,是一个典型的乡镇企业。由于其在产权交易中控股收购了联邦软件公司,占有其51%的股份,而联邦公司又在著名的8848网络公司中控制33.4%的股份。因此,综艺股份则相当于持有8848网络公司的相当大的股份份额。此外,综艺股份还投资202_万元控制了南京大学苏富特软件公司的22.68%的股权,成为仅次于南京大学在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由于8848网络公司正在策划并很有可能去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以及综艺控股的联邦软件公司正在着手去香港创业板上市,同时南大苏富特公司也极有可能在未来的中国股市的高科技板块上市,因此,综艺公司在未来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该公司的股票市值就可以看出,综艺公司的股票已经从去年的11元上升到56元(至202_年2月),投资者一致看好该企业巨大的升值空间。由于综艺股份上市之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产权交易,因而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机会和扩张范围,使得这个小小的乡镇企业一下子成为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

既然这些乡镇企业上了市,它们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按照市场规则和正规契约去行事,要与通行的制度接轨。例如,要按照证券市场的要求披露企业所有的财务数据,制定规范的财务报表,要接受来自外部股东的监督,等等。它们不仅得到了来自资本市场的优惠,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同时要接受来自市场的约束。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必然会面临被收购或接管的局面。在这个从非正规制度到正规制度的转变过程中,在从乡土社区的以家族关系、乡亲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契约到以更大的、更高层次的全国的市场交易关系为基础的正式契约的转变过程中,两种契约、两种习俗和惯例,以及两种制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解决不好的话,就会使交易成本上升,会使企业效率下降,阻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江阴模式将为这些企业的转变提供一个发展的契机,同时也会给其它的类似企业提供一个演化示范。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将能够看到,乡镇企业是如何逐渐地进行制度、契约和交易规则的转变的。这种转变也许很快,但是也许会经历一、二代人的努力。

第二篇: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张正义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早在公社化以前的合作化运动中,中国农村就产生了农业和副业相结合的互助合作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全国小化肥、小农药、小农机、小水电、小水泥等“五小”社队工业迅速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对社队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发展方向、生产经营范围、所有制形式、组织领导、优惠政策等作了具体规定,肯定了社队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把社队办企业、部分社员(村民)合作企业、其他形式合作工生和个体企业称为“乡镇企业”,亦即通常所说的乡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整个体私营企业这四个“轮子”。当然.从1997年开始,农业部负责的乡镇企业统计已不再按。四个轮子”,而是按“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标准将乡镇企业划分为两大类。

在我们看来,所谓的乡镇企业,不管其属于怎样的所有制类型,都是指具有农民身份的人在农村地区兴办的以非农产业为主的企业群体。在社会结构意义上,乡镇企业是推动农村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基本力量,是农民创办的用以求生存求发展,改变自身经济地位、职业身份和社会身份的组织形式。乡镇企业的主要出资人是农民和乡村集体.这导致了村民、乡村集体对企业的直接控制。实际上,只要是乡村居民和集体的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占绝对重要地位,并导致乡村居民和集体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从而带有乡村居民和集体直接参与工业化过程的性质的企业,都是“乡镇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主要走过了四个阶段: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1988)

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和四号文件肯定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

量”,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避免农民涌进城市”,大大地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从1983年到1988年的五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016亿元增长到6495亿元.年平均递增44.9%;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24.3%提高到58.1%;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由3234万人增加到95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6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9.3%提高到23.8%。这是农村工业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1985年。全国每个农业人口从乡镇企业中得到的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了133.79元,增长了5.7倍;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15%增加到了1985年的34%。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一比重甚至高达70%~80%。农民收入增长与乡镇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一阶段的乡镇企业发展具有如下特点:①农民联户办及个体企业发展快,促进了乡镇企业高速增长;②从“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逐渐转向了全国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企业;③由分散的企业经营转向专业化、社会化的协作生产.产生了一大批企业集团或企业群体;④由运用传统技术转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二)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1989~1991)

1988年9月,中共第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政策。乡镇企业开始了为期3年的“调整、整顿、改造、提高”历程,国家财政、银行紧缩对乡镇企业的信贷规模,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对一些重要生产资料恢复垄断专营,乡镇企业原材料来源受到影响。各地还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关停并转了一批能耗大、效益差、污染重的小企业.并且加强了对乡镇企业的税收、财务整顿1989年有300多万个乡镇企业被关停。2万多个乡镇企业在建项目被暂停。1989年乡镇企业增长速度、经济效率比前几年有所下降。调整使乡镇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也为企业提高素质提供了机遇.到1990年,从业人员9265万人,比1988年减少280万人;但与此同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461亿元,比1988年增长30.26%.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58.1%上升到59.1%。可见,尽管面临许多困难,这一时期的农村工业化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是:①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市场导向突出;②企业有权自行决定经营项目、设备购置、劳动力使用、劳动报酬、利润分配,经营者和职工的责任感强,竞争意识强;③乡镇企业职工多数亦工亦农,“进厂不离乡”;④乡镇企业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积累,乡镇企业利润约有一半左右上交乡村用于农业生产、教育、村镇建设及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资。但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一方面,乡镇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素质普遍较低、资金不足;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小、起伏大,1990年乡村企业平均就业规模为31.6人,固定资产原值15.14万元,联户、个体企业规模更小。规模小固然有利于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但也难以形成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名牌产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大量阻塞在低档次和非技术密集的产品生产领域,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5)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对乡镇企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将持续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而给予充分肯定。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了继续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市场发展和政策导向使乡镇企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发展快,增长率高,在1992~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6.5%;

(2)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分别占到了全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5%和25.1%;

(3)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以总产值计算,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4倍;以增加值计算.乡镇企业是农林牧渔业的I倍多; 从副业情况看。1995年全国4.5亿乡村劳动力中,已有28.6%的劳动力在乡镇企业稳定就业;

(4)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快,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3.9%。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60%以上;

(5)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初具规模,1995年,全国出口型乡镇企业达12万家,其中396家取得了进出口经营权,近千家乡镇企业办到海外,乡镇企业成为出口创汇的一支重要力量;

(6)企业集团显示出强大经济实力。1992年.全国出现了300多家总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至1995年底全国共有5014个乡镇企业集团。

从上述这些特征来看,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村工业化的基础更加稳固,从而也为农村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乡镇企业在这一阶段也还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难题。从其内部来看,首先,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工工业产值占到了全部产值的80%,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发展比较缓慢。其次.整体技术装备条件仍然较差,绝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水平上,1986~1990年间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对其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只及国有企业的一半。第三,乡镇企业产品质量总体不稳定,不合格产品分布面广。1993年第四季度国家对乡镇企业产品进行的抽查结果表明,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为6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第四,集体乡镇企业产权不明晰导致政企不分、责任不分、负盈不负亏的情况普遍存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滑坡。第五.乡镇企业布局仍然非常分散,这不仅导致土地浪费更加严重,污染点多面广难以治理,而且也损失了对现代产业经济来说至关重要当的集聚效应。1992年的调 查结果表明。在全国202_万家乡镇企业中,约有1900多万家分散地建在自然村里,这种状况至今没有多少改观。从外部环境来看,乡镇企业也面临许多新的不利因素。一方面,乡镇企业资金短缺较严重,而国有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比重偏低,尤其是国家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专项贷款到位差。另一方面,从1994年起,国家实施新税制,乡镇企业的税赋增加,仅1994年乡镇企业的正式税赋和非正式税赋比上一年增加了695亿元,导致乡镇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当然,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其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能是更为重要的。

(四)改制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市场由短缺经济转向饱和经济,双轨经济转向单轨经济,暴利经济转向微利经济,因计划经济束缚而被压抑的能量已经充分释放,这些变化导致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机制优势、政策优惠、市场环境优越等有利条件日渐丧失。高速发展了20多年的乡镇企业,其内部固有的矛盾现在越发突出:政企不分、经营方式落后;负债率高,技术老化;“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生存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面对挑战,乡镇企业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以前曾经被忽视的乡镇企业产权矛盾日益突出,明确产权、提高效益的迫切需要提上乡镇企业发展的议事rj程。通过改制重组,乡镇企业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混合化,经营体制不再单一,乡镇企业由以前的某种成分主导型经济向多种成分混合型经济转换,最突出的就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相互融合。苏南地区本是集体经济的一统天下,但到1998年,经过全面改制以后,乡村集体企业中非集体资本比例达到40%;以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的温州,一些乡镇企业也在分散中联合起来.组建成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伙制企业,实现资本的社会化。

第二,外向型经济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拉动力量。从材料到设备、从人才到技术、从管理到文化,乡镇企业开始博采同业众长,全面对接世界名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平均每年递增40%,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到124000家,1600家乡镇企业具有了进出口经营权.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境外办厂4000多家。境外投资200亿元人民币。一些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后,出口额成倍增长,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迅速提高。乡镇企业的外向开展提高了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水平。

第三,上规模、高科技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镇企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1998年底,全国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4600多家,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0.02%,而其创造的营业收入却占全部乡镇

企业收入的22.6%。在江苏,乡镇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日益扩大。江苏人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是:20世纪70年代靠“早”.80年代靠“多”,90年代靠“大”。现在,江苏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土枪土炮”正在被逐步淘汰.所装备的国内先进设备和国际先进设备已超过l/3,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主要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大中型企业迅速崛起同时,同时,还有不少乡镇企业率先冲破家族血缘关系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广招天下贤才为己所用。世界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江苏三笑集团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10年来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了200多名各类人才。目前,这家企业的副总没有一名是家族成员,全是外聘。红豆集团在全国乡镇企业中率先将其人才战略的触须伸向海外,先后从台湾、香港、意大利、日本聘请了众多专家加盟企业的技术开发。为激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江苏双良集团制定了四大科技政策:失败不责难,成功给重奖;科研经费不受限制,优先保证;科技项目开发实行招标制度,中标者可自由组阁;科技成果奖励与销售利润挂钩。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双良的科技人员不断有成果问世,形成了每两个月实现一次技术改进,每半年开发一个新品种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自身也由13年前的一家乡村小作坊一跃而为今日中国制冷行业的最大企业。高科技和优秀人才推动江苏乡镇企业抢先一步实施名牌战略,相继创出红豆、森达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

第四,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紧密联合。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通过体制和技术上的改造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1998年,全国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有35万家。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工业化,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基础。

第五.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互为依托,寻求共同发展。1998年底全国已有100多万个乡镇企业聚集在各类工业小区和小城镇中。原来,浙江省温岭市的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特征是“低、小、散”,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低。基础设施共享性差,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较重,治理难度大。针对这些问题,温岭市制订了新的城乡规划,运用市场机制,走以建设工业园区带动小城镇建设之路,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城镇开发。1998年,该市共有202_多家企业进入工业园区落户,各类专业市场达198个。乡镇企业向小区集聚,使温岭农村涌现出一个个工贸重镇、特色工业镇、现代农业中心村,加速了全市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从而也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

第三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赋税制度

①内容

A、“相地而衰征”:春秋齐国管仲实行,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B、“初税亩”: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C、编户齐民:两汉实行编户制度管理百姓,在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徭役、兵役,或交纳更赋代役。

D、租庸调制:隋唐实行。即向农民征收田租、人头税,并可纳绢(或布)代役。E、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实行,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F、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募役法实质是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实质是按亩纳税。

G、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把田税、徭役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H、地丁银:清朝雍正帝在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特点

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比例越来越小。

B、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C、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D、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银代役。

E、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课以重税。

2.重农抑商政策

①表现

强调以农为本,商业为末;

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

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的限制,课以重税。

②认识

重农抑商政策是由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在封建社会前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并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在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该政策限制商业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经济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①过程:

A、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农业区居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C、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的出现为标志,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E、元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②认识

经济重心的迁移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关系密切,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基本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时期。

人口的迁移是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因素。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密切联系,但不完全同步。

2.近现代经济重心

①概况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的开展,使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的民族工业形成并发展,东部地区首先开始以工业为特征的近代化。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放在东部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建设重心置于东北地区,形成重工业基地。但全国经济中心仍在东部沿海。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兴起,东西部差距扩大。目前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的崛起。

②认识

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保持了我国经济重心地位。其原因有:

近代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外商企业集中;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文化先进,有利于经济发展

国家对东部地区投资较大,政策优惠

自然条件较好

三、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历程

1.中国近代的工业化

①近代前期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阶段)

②近代后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相继受到日本侵华和美国资本的冲击,以及官僚资本的排挤,发展艰难。

③认识

中国早期工业化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挤,发展缓慢,经历曲折最初由洋务派领导,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未能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

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技术、人才准备不足,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

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重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分布

2.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的探索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①1949-1956年

A、工业化成就:

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置于东北地区,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B、经济体制:

内容: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苏联的影响;重工业建设的需要。

影响:对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但日益显露出严重的弊端。②1956-1966

A、工业化成就: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实现石油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

B、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③1966-1978

受“文革”干扰,经济建设损失巨大,但仍有一定成绩。

④1978-1992

A、工业化成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

B、经济体制

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作用:增强企业活力,解放生产力,工业成就显著。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

作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迈向21世纪。

四、中国近现代重要土地政策

1.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建立“人间天国”。②评价:

A、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空想性(落后性):绝对平均无法实现;剥夺农民对剩余产品支配权,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固定小农经济,排斥商品经济。

③未能实行的原因

A、没有安定环境(客观、直接)

B、空想性(主观、根本)

2.民族资产阶级:民生主义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②评价:

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①民主革命时期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

目的: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基本任务;调动农民支援革命战争和进行根据地建设的积极性。

核心措施: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

B、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目的: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根据地困难。

核心措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C、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

原因:抗战胜利后,农民迫切需要获得土地。

核心措施: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②建国后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措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1953-1856年: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措施: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核心措施: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

作用: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措施: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城市化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征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处于分散的手工工场阶段(简单协作)。

②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即集中的手工工场时期,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时期。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前):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气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时代或自由竞争阶段)。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⑤动荡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

⑥当今世界和信息时代(二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

I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的发展。

II 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速度最快。III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滞胀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恢复。IV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明显地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种趋势。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①前提:社会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条件

科技:如三次科技革命。

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资本:如资本的原始积累;普法战争赔款对德国经济的促进。

二、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1.基本史实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由英国扩展至欧美各国。主要有棉纺织机器、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等重大发明。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③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开始):表现为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

2.共同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稳固

②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③市场的扩大导致社会对技术革新的要求迫切

3.影响和后果

①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②导致生产关系的巨变:如工厂制、垄断组织

③对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④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

⑤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含义

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的过程。

2.过程

①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重要条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海外殖民扩张从此开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西方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证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最终形成时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

①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占据主导地位。②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主导地位。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

④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主导世界市场。

⑤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认识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

②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③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发明与创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世界市场的形成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瓦解着东方各国旧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促进东方各国近代化。同时也给东方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的长期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四篇: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回顾与总结.

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回顾与总结

周彦玲 陈恩林 陈土日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等重要改革时期,历经数次制度变迁和多次重大结构调整,在发展乡镇集体企业、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稳定等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成为佛山市农村改革篇章中壮丽辉煌的一页。回顾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对农村改革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对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作了回顾,同时对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农村 集体经济 历程 经验

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佛山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广东沿海改革风气之先,建国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历经多次变革与创新,做过多次重大结构调整,创造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为我省、我国发达地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借鉴。回顾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有利于我们对农村改革这场伟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加深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大背景下的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走向作出更有远见的展望。

一、历程回顾

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始,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形成、起步发展、高速发展、改革调整和统筹城乡发展等五个阶段。

(一)集体所有制形成阶段(1952年-1978年)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进农业集体化道路,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把个体私有制农业转变为集体公有制农业,实现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佛山地区也在这一时期,全面实现了农村私有产权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在经历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后,进入人民公社体制,最终取消了土地和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私有,实行生产资料集体公有,统一经营,按个人投入的劳动进行分配,在所有制上将集体所有制确立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实现形式。这一时期,受人民公社“大锅饭”体制的束缚,佛山市集体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镇(经济总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仅为88165万元,其中镇级22302万元,占25%;生产大队级22219万元,占25%;生产队级43644万元,占50%。在产业结构上,农副业占据重要位置,但一些传统型、作坊式的以小五金、小农具、手工和加工性质为主的小型社队企业开始兴起,点燃了佛山市乡镇企业发展的“星星之火”。1978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6.6:47.3:6.1。镇村集体企业2281家,企业经营收入47296万元,其中镇办企业25223万元,村办企业22073万元。

(二)起步发展阶段(1979年-1983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 2 号角,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束缚,对农村经济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佛山市的农村集体经济乘改革的春风,迅速落实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1983年,97%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达到88.7%。除了责任田包干,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逐步引向林业、牧业、渔业和社队办企业,成为各业的主要责任制形式。这一时期,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农民从事生产的所得在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后,剩下都是自己的,制度的创新激发了农业大发展,集体经济收入迅速增加。1983年,镇(经济总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36989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169%,年递增21.87%;其中镇级集体经济社收入80391万元,占34%;生产大队级58911万元,占25%;生产队级97687万元,占41%。同时,各地大力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和广东省委提出“珠江三角洲社队企业要走农工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充分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吸引外资,大搞‘三来一补’”的精神,社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副业发展迅速。1983年全市社队企业8807家,比1979年增长了69.99%;社队企业收入总额170691万元,出口产品总值20410万元,其中“三来一补”加工值5065万元,占出口产品总值的24.82%。社队企业的加速发展,为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高速发展阶段(1984年-1992年)

从1984年起,佛山市利用两年时间全面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并完成了延长承包期15年不变的工作;同时,针 对改革后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经济管理职能弱化,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抗洪防涝、植保防疫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困难时靠单家独户难解决等问题,开始实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排灌、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作物布局和统一关键性生产措施等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农村集体“统”的功能得到加强,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时期,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1984]4号文的若干规定》,号召“全党动员,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佛山市大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使乡镇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镇村集体企业发展突破了产业、产品较为单一的格局,形成“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中、小企业一起上”的局面。据统计,1992年全市镇村集体企业发展到10363家,企业产值281亿元。得益于乡镇集体企业的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水涨船高,1992年,全市经联社、经济社两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14.03亿元,比1983年翻了四番,年递增率达37.3%。

(四)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1993年-202_年)

1993年8月,佛山市委、市政府总结禅城、南海等地的试点做法和经验,发出《关于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意见》(佛发[1993]37号),开始在全市范围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全面铺开阶段。在禅城、南海、顺德、三水等四个区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将传统的“集体所有”产权模式改为“股份共有”,对集体土地和其他经营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 4 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1994年底,全市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2466个。二是深化改革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克服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出现的股权争议较多、流动性差等问题,在禅城、南海、顺德等发达地区实行股权“生不增、死不减”或“固化股权、出资购股、合理流动”的做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主要是改革股权的设置,实行股权固化;改革股权的配置,实行有偿配股;改革股权的处置,探索股权流转,允许股权继承、转让、买卖和抵押;对股东资格作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分。202_年,全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3441个,按组织层次分为股份合作联社588个,股份合作社2853个;设置股权750.14万份,其中土地股份数609.22万份,入股土地面积167.6万亩;资产股份数140.92万份,入股资产净值51.78亿元。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佛山市积极调整了集体企业经营机制,适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1993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因厂制宜,一厂一策”的方针,逐步铺开镇、村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建立以“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为目标、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的现代企业制度。据资料统计,转制后,镇村集体企业到202_年的1497家,转制面达95%以上。202_年营业收入 161.56亿元,占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的13.94%,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1.45%。随着集体经济逐步退出风险经营领域,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进入以土地发包、物业经济为主的时期。

(五)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阶段(202_年至今)。从202_年起,佛山市出台农村工作“五十条”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文 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经济形态加快融合,以土地租赁、物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农村集体经济逐步迈向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全市累计投入近3亿元建设资金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园区22个,占地总面积达11.78万亩,通过借助农业园区发展平台,集聚农村集体土地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促进和带动集体经济第一产业向休闲、生态、绿色农业升级;启动实施了加快推进旧城区改造、旧物业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三大改造”工程,推进农民公寓建设、集体旧物业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以提升集体物业档次、加快融合城乡经济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招商引资、政策推动、市场运作”的思路,大力推进旧村居改造建设各项工作;专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破解改造过程中的规划、建设、土地、财政、税费等政策性瓶颈;在一些集体物业改造项目上还大胆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目前,全市首批122个示范村居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有67个村居推进旧物业改造,已完成集体物业改造面积175.7万平方米,正在改造的物业面积144.33万平方米。紧随农村城市化步伐迈进的农村集体产业升级改造工作,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效率,加快了农村集体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融合。

二、主要成就与经验

建国60年来,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积累和发展,在产权改革、机制创新和优化管理等方面创造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闯出了具有佛山特色之路,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为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经济支柱,支撑了农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治的管理体制,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几乎完全取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程度和供给能力。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主要是得益于持续稳定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的贡献。202_年,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23.89亿元;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额407.93亿元,其中经联社级资产204.16亿元,经济社级203.77亿元;可支配收入79.75亿元,其中经联社级可支配收入32.76亿元,经济社级可支配收入46.99亿元。全市603个经联社中,集体可支配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398个,占66%,收入50-100万元的有55个,占9%;收入10-50万元的72个,占12%。3549个经济社中,集体可支配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1133个,占32%,收入50-100万元的有502个,占14%;收入10-50万元的有1066个,占30%。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社区公共事务开展、公益事业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来源,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供了保障。据统计,202_年全市村、组两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用于治安费开支2.58亿元,清洁卫生费1.97亿元,绿化费0.3亿元,教育1.13亿元,合作医疗保险3.07亿元,养老保险金0.93亿元,道路建设1.4亿元,仅此七项公共公益事业项目开支合计,已达11.38亿元,平均每个村居开支200多万元;用于村干部报酬开支3.55亿元,平均每个村居开支62.8万元;用于村民分红总额达28.43亿元,分红人数161.57万人,平均每人分红176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农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佛山市农村基层运转与发展的“血液”,成为 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改革农村传统集体产权制度,奠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产权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佛山市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推进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工作,佛山市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中心任务,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权基础。通过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和完善农村产权管理,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活力,有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佛山市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以顺德、南海、三水区做法为主。就是将原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发包给农民的土地入股,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经营和开发。共有股份合作组织2289个,占全市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76.5 %;入股土地面积88.71万亩,占全市的87.4%。二是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以原石湾区为代表,将原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折股,股份量化到人,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共有股份合作组织176个,占全市的5.9%;入股资产净值26.93亿元,占全市的52%。三是综合性股份合作制。主要出现在南海区和原石湾区的部分地方,原集体所有的存量资源性资产(即土地)和经营性资产全部价值量化到人,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为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共有综合性股份合作组织526个,占全市的17.6%;入股土地面积12.79万亩,占全市的12.6%;入股资产净值22.48亿元,占全市的43.4%。以南海模式为代表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做法,被称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 8 “农村第二次飞跃”,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中摆脱传统体制束缚、激发农村生产力的有效路径选择,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先后在珠三角、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得到推广。通过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不仅促进了佛山市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有效提高了农村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202_年,全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8%;农村经济总收入8279.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75.15亿元,第二产业6694.75亿元,第三产业1409.10亿元,分别比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前的1992年增长了21.8倍、2.9倍、22.9倍和3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656元,比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前的1992年增长了3.57倍。

(三)创新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机制,激活了农村内在发展动力。在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佛山市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为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加强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先行探索经验。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

一是改革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增值增效。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解决推行家庭承包制后土地过于零碎分散、不利于提高生产率等问题,佛山市开始逐步推行土地承包 “四改”措施,即“改零碎分散为相对连片,改无偿承包为有偿承包,改平均分包为自报领包、投包和达标承包,改以工补农为以工建农”。1988年底,全市从平均分包改为投标承包和其他形式承包的耕地面积达78.4万 亩,占耕地面积的39.4%。通过改革,促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专业户和农业企业流转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集体土地价值得到充分利用和体现,为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创造了源泉。继“四改”之后,佛山农村又相继出现租赁制、两田制等土地流转形式。如顺德北滘镇采用租赁制,以每年每亩800~1300斤稻谷为标准租用农民的承包地,发展水产养殖,到1991年全镇共集中了10500亩土地,占总面积的14%,创办了37个水产养殖场,平均每个场280多亩。由于租赁制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土地收益权,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不少地方借鉴和推行了这一做法。

二是改革集体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产业经济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避免出现村集体盲目办企业、债台高筑的风险,佛山市开始逐渐转变“村集体直接兴办企业”的发展思路,采取股份合作、向外商出让股权、公有民营、风险抵押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推进镇村集体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集体经济退出竞争性、风险性领域,不再直接经营工商企业,而选择以土地出租、物业出租、股份经营等低风险投资方式作为发展集体经济途径。集体企业的成功转制,一方面促进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避免了集体资产流失,另一方面达到了盘活集体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形成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以土地、物业出租为主的经营格局,农村集体经济开始步入良性稳定发展阶段。202_年,佛山市村组两级集体土地发包收入共27.75亿元,物业出租收入共27.27亿元,两项合计占集体可支配收入的69%。

三是改革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从202_年初开始,为从根本上消除原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在上无文件、下无先例的情况下,佛山市大胆进行了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入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代管村组两级的集体资产和财务,全市586个村(居)、3839个组的5757盘账通过村民(股东)民主表决全部由社会中介组织代理。引入“第三方”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改革尝试,创新了传统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体制,有效解决了过去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错位问题,提升了集体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得到了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202_年6月,佛山市的改革做法被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评为了“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

(四)确立农村集体产权主体,逐步形成了“政社分离”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长期以来,佛山市坚持“政社分开”的方向和理念,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资产产权法人的地位,逐步形成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架构。1986年10月,结合撤区建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委批转市委农村部《关于完善和发展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全面开展了设置和完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在镇(乡)、村委会(行政村)、自然村三级,相应地设置镇(乡)经济发展联合总社、经联社和 经济社等三级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初步确立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并立的“三驾马车”架构。1990年,批转市委农村部、市农委《关于贯彻<广东省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暂行规定>的意见》,在清产核资、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对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组织登记。在逐步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设置的过程中还全面实行了村社帐务独立设帐、分开管理。从1993年开始,通过全面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引入市场化运作,巩固和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产权法人地位,从体制上为农村集体经济融入市场经济打下基础。202_年《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出台后,大力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系统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证、确权等工作,进一步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202_年,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要求,又下发《中共佛山市委办公室、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农办、市农业局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率先在广东省推进了以完善“政社分离”为目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不断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功能,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完善“政社分离”管理体制、探索集体经济体制向城镇经济改造转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形成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促进了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乡镇集体企业异军突起、百花齐放,佛山市各地集体经济迅猛发展,1985年后,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市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均在42%以上,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河山”;乡 12 镇集体企业经营范围遍及建材、建筑、轻纺、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商业、家具、塑料、饮食、服务等各行各业,在不少镇街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了一批行业集中度较高的陶瓷、五金、家具等集体经济主导产业,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形成了一批如顺德乐从家具业、伦教木工机械、北滘家电制造业,南海金沙小五金、大沥有色金属,盐步内衣业、官窑玩具业和平洲鞋业,石湾陶瓷、张槎针织、环市童服和澜石不锈钢等闻名省内外的专业镇。一些规模较大的行业,在全国占据重要的份额。如建筑陶瓷产量占全国的60%,“顺德家电”占全国小家电15%的市场份额,大沥铝材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环市童装占全国产量的30%以上,等等。目前,全市有专业镇26个之多,并催生了40多个中国名牌,在国内大中城市名列前茅。在佛山工业产值中,70%左右来自专业镇与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佛山市农业局经营管理科)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范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作者:王红星(****洛阳市委党校,河南 洛阳 471003)

发布时间: 202_-10-7 摘要: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民营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里,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后发展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未来展望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入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民营的关键决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紧密相连的,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

一、中国民营经济30年发展历程回顾

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营经济起步于个体经济,成长于私营经济,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国民营经济30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年-1992年。民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力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性时期,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鼓励和支持劳动者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力的补充,时代在发展,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内的城乡个体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也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力的补充。1988年4月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于私营经济的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同年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管理条例》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目标,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营补充多种经营成份长期共同存在。

第二个阶段,1992年-202_年。民营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作用,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2_年党的十六大,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呈快车道,真正的融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的阶段,并明确的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这一突破,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制度的保障,注入了强力的动力。

第三个阶段,202_年至今个体经营户以及平等经济,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提出,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毫不动摇的鼓励和推动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放缓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市场竞争中,相互的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平等保护人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革除体制障碍促进科技私营经济的发展,202_年全国人大十一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202_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目前,党和国家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正在基本地形成,不断地完善。进入新世纪以来,民营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2_年我国共有私营企业515万户,个体工商户2741.5万户,私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1%,成为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私营企业注册资本93873元比202_年增加了69117元,增长279%,个体工商户之间数额为7350.7亿元,比202_年增加了3568.7亿元,增长94%,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利润从202_年的490亿元增加202_年的4000亿元,五年增长了7倍,年均增长52%。

二、中国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是经济增长方面。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力量,目前国有控股经济之外的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45%,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整个面目是70-80%来源于民营经济;二是在就业方面,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的渠道,其就业量占全国非农就业的80%的左右,至202_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亿多,实际的从业人员接近2亿人;三是在自主创业方面,近几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85%以上是民营经济。我国民营经济企业目前已经有在53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民营企业占70%以上;四是税收方面,民营经济逐步的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的来源,202_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4775亿元,增长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5.6%,个体户税收总额1484.2亿元,在对外贸易方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202_年全国私营企业为3476亿元,高于全国增长的45.8%,占全国进出口比重的15.8%,其中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的27.6%。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分析民营企业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的力量,数百家国家级、数千家省级的龙头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他们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100多万家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也是民营企业,他们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主力军,在增加居民财富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增加重要的原因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2_年底全国2441万家募集资金2.7万,涉及家庭人口8000余万人,全国有510万家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投资1357万人,涉及家庭人口4000万人,再加上民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有许多人家庭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让更多的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和收入。

在重点社会公益方面,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供应慈善事业的重要的发展目标。202_年参与中国光彩事业的有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捐赠总额累计为1180亿。

三、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展望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后发展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说前30年的中国民营经济处于第一次创业阶段,解决的是发展的问题,依靠主要是改革开放正确的推动,今后的中国民营经济进入第二次创业的阶段,解决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依靠的必然是科学发展观。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的特点,主要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同时民营企业平均生存期较短,企业基础设施较低,人才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更加的趋于完善,同时市场的问题、融资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存在民营经济今后发展诸多的困惑。民营经济一般起步于家族企业体制灵活,管理成本低,同时许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股权结构没有完善,所有权、经营权尚未分离。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决策和风险提高。

对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要清醒全面地认识到,首先是发展的问题,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这些新问题、新矛盾,由于发展带来的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困惑,成长中的烦恼。其次这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世界经济史表明在一个国家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产生资源紧缺,生产成本上升,传统产业中环境保护的保护限制,新兴产业中的科技附加值少的低端产品淘汰的现象。表面是产业转移的国际性区域性经济性的发展,最后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要把我国的生产落后搞上来,也不是要脱离实际,仅仅求成,而是坚持把它作为进行决策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为了落实这个发展观,制定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把握世界发展的新规律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民营企业要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以世界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眼光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着力的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观的挑战和机遇,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

一是坚持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重大的战略表明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七大以非公有制经济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在积极的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引导国务院关于努力支持引导私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真正的落到实处。充分的表明党和政府积极致力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的观点是每次国家宏观调控都把民营经济发挥到实体。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阻碍了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观解决的是全局的实践的发展,在国家发展观集体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不是不要民营经济,而是让民营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闭以铲除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努力走科技含量高、资源环境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发展道路,要解决同时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发展问题实践证明在发展困难时期,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动力最强。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社会的企业观,因此企业不能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发展,而要把经济利润和社会责任和统一作为发展的根本追求,机遇产品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大部分企业增加社会财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大善,既要讲小善,我们也要讲大善大善和小善要统一起来,而大善与小善的统一点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要求牢固树立内部员工共享的观念,通过建设全体员工认同个性,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通过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培养吸引各类人才。通过实施有关劳动法主动员工培训,落实社会保障等方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最终通过促进企业发展建立工资增长正常机制,努力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落实发展。

三要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技术开发体系,改善企业装备差、工艺落后,研发价值高,节能好,效益显著的民营新特产,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最终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增强技术竞争的优势,不断的开拓新的市场空间,针对发展资源短缺的问题要开发和推广解决替代、循环利用、治理污染的先进使用技术,建设科学和能源资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的有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积极的引进。适合企业开放高效的管理模式,建立规范的管理结构,使内部管理不断的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1]邵伟生.民营经济30年回顾[J].人民论坛.202_-01-15.

[2]党的十二大报告[R].十三大报告[R].十四大报告[R].十五大报告[R].十六大报告[R].十七大报告[R].

农村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推荐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