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隆化县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范文)
隆化县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隆化县始终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激活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通过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县域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创新示范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构筑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从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支持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保护,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科技部门职能,积极为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科技局阶段性的开展企业调研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搜集技术难题,分类整理汇总,邀请专家教授集中会诊,制定解决方案。一年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多项。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中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联系沟通,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产学研活动,帮助解决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第二篇:浅析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
浅析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
学号:SX1110003 姓名:李玲
摘要: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栽体和核心力量。本文首先在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思想构建了科技创新平台的框架结构,分析其运行过程,提出了推进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旨在为我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给出了促进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构建
此,系统构建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深入1.引言
探讨其运行机制,为推进地方科技创新平台
高效建设和持续运行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全社会创新活
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科技与经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相对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国
完备的科技创新系统,重视研究积累,保持稳际科技与经济竞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
定、发展的研究方向;建立科技创新人员培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
养系统,通过机制创新和较好的研究条件,培活动的优先选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养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以举措[1]。德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的马普
信息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所为成果的产出学会,印度的产品自主创新平台,爱尔兰的地,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把创新成果转化自主创新服务平台等都是各国科技创新平
为生产力;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高台实践的不同形式。2002年,我国科技部就
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
长期困扰科技界的科技基础条件薄弱问题提出了“科技大平台”的设想;2004年出台
2.科技创新平台 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提出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2.1 创新平台 的目标、任务和重点;2006年发布的《国家
平台作为一个工程概念,最早是随着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车大批量流水线作业出现的,20世纪30年)》再次强调了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年代被应用到飞机子系统创新中。Meyer和重要性。目前,国家部分平台已进入建设阶
Utterback[2]首次明确提出了产品平台的概段,各省市也纷纷启动科技创新平台的规划
念,认为产品平台是一组产品共享的设计与工作。但从实践来看,地方多沿袭国家科技
零部件的集合。这组产品是共享一个共同的基础条件平台的设计与管理,盲目建设,形
产品平台,但具有不同的性能与特征,以满成千篇一律的平台体系。而现有关于地方科
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一系列产品,即产品族。技创新平台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各地平台发
Roberson和Urich认为产品平台是一个产品展现状或建设经验的分析与总结,系统性较
系列共享的资产集合,这些资产包括零部差,使科技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理
件、工艺、知识、人员及联系。在创新成为论指导和方法支撑。在平台体系与运行机制
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的今天,社会各界尤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大规模地启动平台建设,是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研很可能造成平台整体性结构关系紊乱和功
究,包括创新平台的概念、意义、层次、机能失调,使平台流于形式,不仅难以发挥盘
制、功能特点及其构建[3-7]。从现有文献资活科技资源存量、规划增量的作用,而且还
料来看,关于创新平台的研究重心主要放在会造成新一轮的重复投资及资源浪费。因区域或产业层面上,很少涉及科技创新平台。而科技进步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因此,探讨科技创新平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2.2 科技创新平台
黄宁生认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专业镇创新中心、公共实验室以及其它科技支撑平台)是优化和集成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载体[8]。薛捷[9]基于广东专业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专业镇组建科技创新平台的3种模式,并针对专业镇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朱星华[10]认为科技平台建设包括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专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3类重大创新平台。基于此,本文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集成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资源的支撑体系。它包括物质与信息系统以及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于平台建设与运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该平台能够为某一产业以及相关的产业群或区域化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效、高质、公平的服务。科技创新平台面向自主创新,不仅注重产业共性的或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注重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并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2.3 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结构
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是指平台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平台将集成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实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图1)。[11]
(1)知识创新平台。知识创新平台主要面向基础研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研
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培养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提升。该平台主要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部委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培育基地构成,依托基础好、实力强、水平高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与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知识创新活动。(2)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企业技术研发平台是以优势产业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主要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平台,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
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主要包括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其中心任务是: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制定并实施企业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研究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围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系统化和工程化的研究,为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技术支持;收集和调研国内外市场信息,为产品和技术发展决策提出建议;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人才为企业服务,培训企业所需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加强与国际、国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负责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
(3)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关联性及其共享性,单靠产业内部单个企业的力量无法有效完成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或者创新活动效益不显著。需要通过某种制度性的安排,来促使寻求产业的相关创新资源的聚集,形成一种具有共享机制的公共架构,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从而有效地使技术创
新活动顺利进行。
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就是这样一种制度性的安排,主要由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检测平
台3个子平台构成。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这些子平台可以满足企业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创新活动的实际需要,包括在产品构思阶段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各家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提供适当的交流分享机制;在产品研制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一些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在产品成型后,为企业提供产品性能的检测服务;在进行批量生产及后续的商业化过程中,为企业解决特定的问题,以及提供员工的技术培训等系列服务,使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4)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基础条件共享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条件,是科技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技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加强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对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信息及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和实验动物平台3个子平台。这些子平台主要以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目的,分别负责收集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和实验动物资源等信息,对信息进行具体分类整理后建立资源数据库,通过平台网站向社会公布科技资源状况、开放运行模式、共享使用制度等相关信息,构建面向社会开放的资源开放服务平台,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以资源共享机制引导资源共建,对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
(5)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创业信息的集成地、枢纽站和辐射源,应能架起产学研合作的桥梁,服务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科研设备、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减少创新和创业成本,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融资难与对接难这两大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该平台构成包括科技投融资平台、科
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平台、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和科技成果、科技项目评价评审平台等子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服务功能有:科技项目推荐、融资策划与中介、联合攻关研发、企业难题招标、成果展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评审、技术咨询、市场调查与策划、政策咨询、商业计划制作、管理咨询、干部员工培训等。
3.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体系
3.1 科研设施的管理
科研设施的管理包括场地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场地和仪器设备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物。设备在那个房间、哪个人在使用我们都有详细的登记,如果变更使用人,我们会及时在管理档案中作相应的修改,这是我们进行创新研究的保障。3.2 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
办公室的科技档案管理是研究所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日常的工作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科技档案的涉及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大型仪器档案、科研档案、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档案、获奖档案等几个方面的管理。尤其是科技档案管理中科研人员个人科技档案的管理,此类档案的集中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对科研人员个人科技档案研究所主要采用确定归档范围的管理方式,归档范围主要包括:①公开出版的专著,编译著作等。②在公开出版的期刊发表和专业会议上交流的学术论文。③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各种获奖证书及其它反映科研人员成果的文件材料。④学历证明、各种专业资格及能力证明。⑤科研人员出国考察,学术交流活动中产生的材料。科技档案的集中管理,有效地保护了研究所科技人员的工作成果和知识产权,保证了各项科技工作的正常运行。
3.3 创新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团队是研究所核心,是科研平台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优势所在。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要使科研技术人员随时了解、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现代管理体系,使他们能够站在现代科研领域的前沿。研究所主要对三种对象进行培养。一是青年教师学术骨干的培养,完善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采取送出去培养、参加优势创新团队以及开展联合研究等形式强化实践锻炼,制定支持政策,鼓励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为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二是研究生的培养,发挥学术队伍研究生导师多的优势,大力培养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是创新平台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人才储备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院已于2003年获批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第一个硕士学位点,实现了从传统专科教育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12月又获批了“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第二个硕士学位点。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交叉培养、联合培养等灵活形式,促进研究交流、提高培养质量、拓展研究领域,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不竭后劲;三是本科生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研究所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招收一些对UG、Pro/E、Catio软件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做一些与这些软件有关的设计,及时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另外还组建成立了工业设计小组,也是在同学中招收一些对工业设计感兴趣的同学,研究所来找一些相关项目,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可行性设计。此项举措在师生中反响很大,强化了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学们积极参与,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为研究所的发展储备了人才。
4.结语
我国关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在2003年已经全面启动,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已经开始运行,并不断地在探索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模式。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平台是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企业、政府、科研院校、科技中介之间的技术创新协作,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各方优势实现区域自主创新的有效途
径。
参考文献:
[1 ]Davila T,Eptein M.J,Shehon R.Making innovation work:how to manage it,measure it,and profit from it[M].New York:Pearson Press,2006.
[2] MEYER M H ,UTTERBACK J M.The product 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29-47.
[3]胡树华 汪秀婷.产品创新平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PNGV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3(5):8-13.[4]汪秀婷 胡树华.面向自主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103-106.[5] 刘毅.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75-77.[6] 薛捷 张振刚.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发[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87-92.[7] 马卫华 蒋兴华 赵敏.组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162-164.[8] 黄宁生.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J].广东科技,2009(2):101-102.[9] 薛捷.广东专业镇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87-91.[10] 朱星华.面向市场需求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浙江省科技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成果,2008(6):21-23.[11] 江军民 晏敬东 范体军 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湖北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40-45.
第三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课题组:彭留双 姜中华 陈瑾 梁青建 董含星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为系统深入地把脉分析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查找不足,提出对策,我工委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听取了市科技局专项工作汇报和市经济开发区关于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比较参照先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路径和科技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趋于良好。以创优环境为先导,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宏观推动,专门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入开展创新型在全市营造浓烈 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手抓政策驱动,结合本市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常州市的一系列科技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对企业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政策、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立项审批等方面,加大了扶持优惠力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二是产学研合作日趋活跃。为了适应企业日益迫切的产学研合作需求,我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服务、企业发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为载体,致力于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模式,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大力提高产学研的组织程度和合作层次,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与重点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我市与浙江大学等5所科研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大学溧阳合作服务中心、产学研专家数据库,通过组织有效活动、提供有效服务,为市校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大学的技术成果向溧阳转移。近年来市政府共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12次,签订合作项目150项,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信息5000条,中国溧阳茶叶节“科技合作项目签字仪式暨信息发布洽谈会”等正逐步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从企业层面上看,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显著增强,全市企业与全国百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45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具有产学研背景,其中三分之二的企业与多家高校、院所有合作关
系,85%的科技成果、90%的省级以上科技立项均有技术依托单位,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关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
三是创业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投巨资兴建了创业孵化园、规划建设了天目湖高新科技园,着力增强资源整合、产业集聚、承载项目的能力,积极吸引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在孵中小科技企业服务。先后有50多家企业入孵,年入驻企业的实际孵化面积使用率达90%以上,已有20多家企业出孵,其中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孵和毕业企业申请专利共计58件,通过ISO9000论证的企业10余家,累计开发新产品60多项,多项产品获各级科技部门的火炬、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累累成果促使市高创中心今年一举通过省级孵化器认定,创业中心助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各类服务平台日臻完善。一是技术服务平台雏形初显。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科技咨询服务等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天目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融资平台运行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行政推动型投融资体系。政府投入以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各级科技经费支持为主、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为辅,近年来,全市实施科技项目1000余项,争取经费达5990万元,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680万元。政府投入带动效应明显,引导企业投入3.1亿元,政府每投入1元,带动项目投入10多元,政
府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放大。三是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成绩斐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良好的宜居环境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完善的配套服务留住人才,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加快向溧阳流动,2007年全市引进硕研及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创新人才127名,引进海归高层次人才15名。
五是“一站两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坚持突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两个重点,加快建设“一站两中心”,切实增强企业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创造业绩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三级创新平台26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2家。
六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效应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分布于45家高新技术企业内,这45家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91.2%,承担了88.6%的省级科技计划,分享了去年上级科技经费的77.45%,一批如正昌公司的SZLH858制粒机、生物质成品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等项目入选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序列,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 做长做粗,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快了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2007年全市4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当前制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弱势地位,惧怕创新风险,重视固定成本,不在意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产生的汇报,导致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其外在的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建设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新产品开发仅仅停留在跟随和模仿上,强调“短、平、快”,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科技创新人才地位不高、结构不优、总量不足。企业人才观念陈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投入不足,企业科技开发人员地位和待遇偏低,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三是创新投入不足。投入渠道单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风险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全市R&D占比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收益”的特征尚不明显。四是区域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基本空白,尚未形成有效的创新要素整合机制,高新技术产业群发展缺乏技术支撑,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五是创业中心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服务内容单一,孵化功能不尽完善,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六是企业创新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政府的激励政策特别是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当前,我市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小康溧阳,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发展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市
场疲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宏观调控中货币、土地、节能减排“三道闸门”继续从紧等诸多不利因素,我市工业经济经受了巨大冲击,部分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行业和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以上情况充分表明,企业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优者更强、劣者更弱,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现象尤为明显。凡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赢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了市场的新空间;反之,则步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因此,作为企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作为苏南经济版块中次发达地区的溧阳,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向溧阳转移、到溧阳转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苏南优化发展的大潮中赢得主动、构筑优势。要着重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解放思想,在观念转变上实现突破。各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溧阳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机遇来抓,全力以赴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政策资源,结合工作实践,从政策层面上将好的经验和成熟做法不断系统化、规范化,为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既突出导向性,又突出实用性,更突出可操作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发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效益,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创新的合力。引导企业突破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思想
束缚,以长远的眼光制定打造百年企业的规划,塑造创新精神,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线,突出创新平台的龙头地位,瞄准行业前沿尖端科技,强化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企业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提升功能,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涵盖创业平台、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要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资源网络化、运行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方向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控制企业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二是行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要强化政策引导,搭建合作框架,完善共享机制,整合创新资源,立足我市规划打造的六大产业集群,组织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业源头技术的开发,继而辐射带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三要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形成网络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创新机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实现突破。实现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机制,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创新资源良性循环模式。就政府而言,传统的“静态合作”机制过于形式化,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的规律。政府开展产学研合作,要积极搭建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机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把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和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就企业而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关键要坚持项目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企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紧紧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激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量,加强信息双向交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面向企业展示成果、对接成果、转化成果,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四)多元投入,在融资规模上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要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政府扶持”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加强政府投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一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金投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和社会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补充的良性格局。二要建立贷款推荐制度,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支持。三要建立健全资本运作机制。鼓励高成长型企业上市,改善企业财务结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实施“双轮”驱动政策,大力扶持本地有实力企业组建风险投资公司,着力引进外地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壮大我市风险资本市场。四要继续全力以赴地做好科技项目的挖掘、包装、策
划和组织申报工作,使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享受科技资金扶持。
(五)完善政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营机制。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并落实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尽力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营造适合科技人才成长、发挥专长的环境,将我市打造成吸引外来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二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科研工作站,完善人才柔性管理机制,引进本地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紧缺人才。三要整合市内外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专业人才的素质,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四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开发人员的创新激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溧阳市人大常委会)
第四篇:科技创新专题
专题一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时政背景材料
1.2010年8月1日凌晨5时30分,我国在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2.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010年8月17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该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3.2010年8月26日上午,科学技术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宣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并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纪录。这也标志着我国继美、法、俄、日之后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4.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1月8日国防科工局对外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 5.2010年我国超级计算机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在北京时间11月17日上午8时正式发布了第三十六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
6.2010年11月15的样机在珠海航展首次亮相。
7.12月3日11时28分,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的综合试验中,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时速486.1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此次创造历史的是由中国南车集团自主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营时速为380公里,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在车头、制动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
8.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2010年12月12日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揭牌并投入使用,锦屏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目前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实验室。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洁净的低辐射研究平台,能够自主开展像暗物质探测这样的国际最前沿的基础研究课题
9.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1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10.1月23日宣布,物理系李贻杰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采用独特的技术路线,成功研发一整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了国内超导
带材领域的新突破。
11.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月24日开始在向家坝电站
进入正式安装阶段。这标志着我国清洁能源重装工艺及安装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也为向家坝电站首台机组明年顺利发电奠定了基础。据介绍,这套国产单机容量达80万千瓦的水轮机组不仅拥有世界目前最大单机容量,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定子高度达6.3米,总重量达1976吨
学科知识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当今世界,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国家具有前进的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4. 5.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等等。6.合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7.青少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善于观察、开发想象力、敢于质疑。8.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人。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新一代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9.我国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中考命题预测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答案:(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还不够高,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
(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2.怎样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
国家?)
答案:(1)必须深化教育和科技改革,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继续加大教育和科技的投入。(3)尊重知识,培养、重奖科学人才。(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5)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3.国家为什么鼓励、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答案:(1)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户。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4)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上会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
(5)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更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4.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答案:(1)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3)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4)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5.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答案:(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6.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①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②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3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④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⑤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7.温总理强调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你感受了哪些①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提供免费教科书:②义务教育学校取消重点班;③农民工子女上学不得收取借读费:④高中实行均衡招生等.
8.你准备怎样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晨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①自觉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②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爱社会,本献社会;③积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等。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从嫦娥二号卫星的升空到c919大型客机飞机生产;从天河一号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首位,„„2010年,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科技铿锵的脚步。上述这些成绩()
A.表明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B.应完全归功于科技人员的贡献 C.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D.保证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2.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1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国家为什么要每年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获奖科学家()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C.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D.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三 综合探究题
3.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科技的载体,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利用,都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只有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1)请你给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标题。(1)“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或“人才是第一资源”或“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等。
(2)若以该标题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设计出该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要求:围绕主题,鼓励参与,讲究实效)
(2)第一步,请当地有名的科技专家讲话,谈人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步,看投影《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时代》;第三步,请学校的小发明、小创造获奖者交流经验;第四步,请学生代表谈感想;第五步,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提出成才的希望和要求
(3)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3)“人才是第一资源。”或:“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等等
(4)假如你要参与发言,请写一篇发言提纲。
(4)①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②谈科技、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③谈如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谈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第五篇:科技创新
天津财经大学论文
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广电0901
汪子玮
学号200911168
4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绝大多数临海发达国家都把开发海洋定为基本国策,竞相制定海洋科技战略计划,把发展海洋科技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1996年,我国制定了《“九五”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实施纲要》,开始实行以推动海洋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的“科技兴海”计划。海洋高新技术被正式列入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并在一些海洋关键高技术领域,如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探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深水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新能源探测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我国海洋科技优势的创新技术。海洋科技创新带动了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海洋产业产值每年以22%的速度递增,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
2005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69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0%。海洋经济虽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海洋经济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海洋经济总体规模还明显偏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海洋经济科技含量不高,科技创新水平相对滞后;主要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生产手段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样,海盐生产技术手段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增加盐田面积的粗放办法来增加产量;海洋科技创新的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海洋科技管理落后,体制不健全,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优秀海洋科技人才缺乏,科技知识有效供给不足;海洋科技研究低水平重复较多,投入产出比例较小。据统计,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因素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我国只有30%多。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低,已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随着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展,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后,跨入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发展阶段。面对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只有创新,才能为海洋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源泉。中国是海洋大国,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对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优化海洋产业结
构,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对缓解我国在发展中所面
临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日益严重的压力,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从海洋资源消耗型向海洋资源节约型的转变;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经济安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海洋资源科学利用。我国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在这方面,我们和海洋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新兴领域,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整体水平。所以,我们要在吸收和采用国际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发展我国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深加工技术、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海洋医药产品开发、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研制;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岸带区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快发展步伐。重点应放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通过科技创新,积极扶持新兴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要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着力建设一批新兴海洋项目和海洋产业区,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对新兴海洋产业,国家应在科技协作、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此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海洋未来产业技术储备的研究,促进海洋未来产业的发展,不断开拓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领域,不断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当前,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就是要依托
循环经济创新技术,以海洋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核心,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形成海陆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应出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促进机制。应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清洁生产、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认识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制定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海洋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应有重点、有层次推进。海洋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和具有较为成熟的海水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沿海缺水城市应在海水的综合利用方面优先推进。重点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扩大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推动海水资源产业化的全面发展,改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促进沿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此外,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也十分重要。政府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加快循环经济法规标准体系建设,设立海洋循环经济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海洋循 环经济核算体系。
4、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开发,发展海水综合养殖业。近年来,由于我国海水养殖业面积的大量增加,加剧了海洋环境污染,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生物技术的开发,为海水科学养殖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海水养殖方面应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建立海上养殖区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编制海域养殖区域规划,合理控制海域养殖密度和面积。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改善已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海水养殖环境,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通过技术改造和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加大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养殖技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5、利用高新技术,加快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生态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环境生态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我们在严格执法、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提高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水平,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此外,扩大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及其他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物治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生态生物技术,解决海洋污染的生物修复问题。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逐步建立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发展模式,达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大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抢占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作为发展海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我国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海洋科技创新,应注重选择重要的产业 对象,选择高附加值且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的产品对象入手,以有利于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引导多种成份的经济实体与科研单位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路子,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倡导国营、集体、民营等各类海洋企业与科研单位联手,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主体的作用。对海洋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要从科学上的可行性,设备、技术和开发的可行性,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规范技术交易市场。加强技术市场的中间环节,建立情报、信息、代理、风险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中间机构。同时政府部门应抓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中间试验和技术转移,建设一批符合社会发展的科技综合示范试点和产品产业化基地,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把市场经济的机制引入到项目的管理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作好项目的筛选、论证与包装工作。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根据市场发展对海洋产业和产品的需求,提供产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技术支撑,保证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促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使海洋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带动相关行业
发展。
总上所述,海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因此,我们应紧跟世界海洋科学的新技术潮流,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制定海洋科技创新总体战略规划,建立健全有利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相关政策,大力拓展投资渠道,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资本参加海洋科技创新投资,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海洋科技在资源节约、新能源的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