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高铁反思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2-91581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8 22:39: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铁反思

[评论]动车追尾惨剧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2_-07-25 14:44:12 深度中国

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7月23日20时50分发生追尾事故。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无数国人为甬温线“7.23”动车特大追尾事故造成的惊人伤亡所悲撼。面对事故,任何一个生命的残缺与陨落所带来的痛楚,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在深切哀悼那些遇难者、祝愿伤者早日康复的同时,我们更关注这次事故原因究竟何在,我们更期待此类悲剧不再重演。

查清原因是重中之重

局长被免只是取信于民第一步

动车追尾惨剧的发生,无法让公众的眼睛从事故的原因上离开。在事故原因尚未最终定论之前,“雷击造成设备故障”的说法有些苍白,难以让舆论和公众接受。

新京报25日刊发社论说,这一特大追尾事故的发生,再次警示安全问题容不得丝毫松懈。尽快调查并公布原因、启动问责,才是对不幸死难者和家属最好的告慰,也才能恢复民众对铁路交通安全的信心。正如浙江省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微博上所言:“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于天气和技术性因素?又该谁来埋单?铁道部门应痛定思痛,从中汲取深刻教训:铁路再提速,也要安全第一!生命伤不起啊!”

尽管事故问责程序已启动,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副局长何胜利遭就地免职并接受调查,这也并没有停止舆论对事故的追问。人民网刊发署名秦淮川的“人民网评”指出,局长被免职,只是取信于民的第一步。纵观事故,其所涉及的责任人绝不只有这三人,而且责任人不能仅仅被免职了事。当前,除了尽最大努力救人和积极善后之外,还应该最大程度地还原真相。如何还原真相,如何找出真正的事故原因,如何进行制度重建,避免悲剧重演,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与决心!

直面公众关切质疑

权威声音要及时更要彻底

面对公众如此高度的关切,铁路部门的权威声音、事故的信息发布,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本质上,动车追尾事故的反思并非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南方都市报25日社论称,在信息社会下,所有人都开始介入事故本身,这也意味着政府必须向所有关注此事的人做出交待。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通微博账号等形式及时发布消息,澄清事故发生原因,公布事故处理进展,这样既可以为事故的直接相关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也可以更好地消除公众的猜忌、疑虑和担忧。政府部门必须转换思维,主动介入,以开放的姿态与公民进行互动。

当今社会,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京华时报25日刊发的特约评论员李光东评论也指出,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公众关切瞬间就会形成舆论场。

这种新生舆论场忽视不得,需要充分及时密切的权威声音在场,方能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和谐与善治。面对事故,有关部门要做的不仅是对伤亡人员的救援,不仅是对事故原因的调查,不仅是对铁路运行秩序进行安排,还必须对公众关切作出及时、充分、权威、真实的回应。这种回应,不仅是就事论事,而要着眼于公众关切,有一说一,不捂不瞒,做到信息充分公开、透明,方能回击各种谣言,打消公众疑虑。

规避“安全处罚期”

高速时代须系好“安全带”

动车追尾,是这个“多事之夏”惨痛的又一笔。从客车起火到煤矿透水,从电梯逆行到桥梁垮塌,安全事故高频率、大范围发生,拉响了“风险社会”的警报。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5日刊发张铁的评论指出,今天的中国,更置身于一个“风险胶囊”之中:浓缩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也浓缩着这一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在带给人们更多“文明的成果”时,也难以避免地让“文明的风险”相伴而生。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足够的应对之策,为高速发展时代系上一根牢固的“安全带”。

人民网“人民网评”刊发陈家兴的评论则认为,尽管大自然力不可抗拒,但人的能动性能够使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受到伤害,关键就是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有专家说过,在发展的进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进入“安全处罚期”。然而从根本上说,这样的发展只是“粗放式发展”,是那种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发展规律的“跨越式发展”。如果遵从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的路子,这种“安全处罚期”不仅会大大压缩,甚至会不存在。一些安全事故的血的教训一再告诉我们,越是要发展,越是要安全,缺乏安全的发展不要也罢。

见证公民精神成长

社会力量“变现”需制度“出口”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第一时间主动投入事故救援的人们,让我们深感爱流涌动、人性力量的爆发。诚如网友所言,以各种方式参与事故救援的民众中,有些人正为求学、工作而焦虑,有些人对畸高的房价不满,有些人刚在网络上发着牢骚,但当生命发出呼救时,他们义无反顾地伸出了援手,释放出社会的正能量。

每一次灾难危机,实际上都是一次社会关系的考验。新京报25日刊发了署名沈峰的评论,灾难之殇中闪烁的人性之光,让我们见证了公民精神的成长。灾难之所以能让人心凝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以无比巨大的威力和极其残酷的代价让人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严酷的灾难危机中,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相互扶助,相濡以沫。面对灾难,我们同伸手,在经历灾难的悲怆之后,我们仍将获得文明与前行之力。

我们的社会从来都不缺乏公民精神,只是在常态化的生活中,这样的参与精神,缺乏制度化的表达渠道而处于休眠状态。华西都市报25日社评认为,当下加强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而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社会自己去建设,这就需要越来越多有公共精神的公众参与其中。从此类灾难中闪耀出来的互助、参与等精神,早已证明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大量宝贵的社会资源。这些宝贵资源的“变现”,只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为其提供

“出口”即可。http://.cn/epaper/hxdsb/html/202_-07/25/content_358479.htm

一个强大国家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社会的支撑。深圳晶报25日社论《从动车追尾惨剧中重新发现“社会”》说,在这次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社会”的力量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这种力量有助于将事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推动着真相浮现、责任明晰,也挤压着诸如谎报瞒报、逃避责任等劣行的空间。社会从来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和契机,便能迅速发育成长。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展示的“社会能量”给了我们重新发现社会的契机,也给予了我们推进社会建设的信心和希望。

第二篇:中国反思高铁建设计划

China’s Ministry of Railways is conducting a review of the country’s ambitious high-speed rail proposals after an influential state-backed think-tank raised questions over the afford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planned network.中国铁道部正对中国雄心勃勃的高铁计划做出重新评估。此前,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有政府背景的智囊机构质疑,中国是否有能力负担计划中的高铁网络,以及该网络是否实用。

In a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 to the State Council, experts urged a rethink of the emphasis on massiv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particularly the bullet train expansion programme.在中国科学院(CAS)提交给国务院的一份报告中,专家们敦促相关方面进行反思:是否应把重点放在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放在高铁扩张计划上。

One of the concerns expressed in the report is the unsustainable level of debt that has propelled rail building projects across the country, particularly since the government launched its stimulus package in late 202_ to combat the effect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这份报告表达的一项担忧是,推动铁路建设的举债规模已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特别是自202_年底政府出台刺激计划对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以来。

The report found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riggered by the stimulus package has caused a lack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ransport services across the country, leaving highways, subways, train stations and airports not properly connected.报告发现,刺激计划导致的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已造成全国各交通服务之间缺乏系统整合,高速公路、地铁、火车站和机场之间缺乏适当的连接。

Wen Jiabao, China’s premier, has seen the report and asked for further discussion of current high-speed rail plans, say people familiar with the matter.知情人士称,中国总理温家宝已看到这份报告,并要求相关方面对目前的高铁计划做出进一步讨论。

The review – and possible scaling back – come as provincial officials appear to have caught bullet train fever.在相关方面重新评估、并可能缩减高铁计划规模之际,中国各省官员似乎患上了高铁“狂热症”。

Local governments have between them asked for Beijing’s permission to expand the high-speed rail network by as much as 80 per cent above the already ambitious approved targets, according to analysts and Chinese media reports.根据分析人士和中国媒体报道所称,各地方政府要求中央政府允许它们在已获批的宏伟目标基础上,把高铁网络建设规模总共再扩大至多80%。

Under the current pla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authorised a high-speed network that will reach 16,000km by 202_ and service more than 90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根据目前的计划,中央政府批准到202_年时建成1.6万公里高铁网络,为90%以上的中国人口提供服务。

But as part of the stimulus the government more than doubled its planned investments in railways for 202_ and 202_ and now expects to have 13,000km of high-speed track by the end of 202_.That will give China more high-speed rail capacity – trains that travel at more than 250km an hour – than the rest of the world put together,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s and Nomura, the investment bank.然而,作为刺激计划的一部分,中央政府把202_年和202_年的铁路建设计划投资增加了一倍以上;这样,到202_年底,中国便有望铺设1.3万公里高铁轨道。国际铁路联盟(IUR)和投资银行野村证券(Nomura)的数据显示,这将让中国的高铁运输能力超过世界其余地区的总和。高铁是指时速超过250公里的列车。

But with dozens of new lines scheduled to open in the next two years, the high-speed connections already in operation are being carefully scrutinised.但是,考虑到将有数十条计划中的新建高铁线路在未来两年启用,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正受到密切审视。

Critics point out that bullet train services, such as the 1,000km Wuhan to Guangzhou connection that opened this year, are operating at less than half their full capacity and will never make enough money to repay the huge bank loans used to build them.批评人士指出,高铁线路——例如今年启用的1000公里长的武广高铁——目前的上座率还不到一半,它们永远不可能创造足够多的利润来偿清银行提供的巨额建设贷款

第三篇:高铁演讲稿

汇聚青春力量 梦圆西部高铁

前苏联有位作家曾说过“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每个人都拥有青春,青春是生命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希望,如何让美好的青春充满意义呢?我觉得只有把自己的青春置于时代的大潮中去拼搏,青春才有激情;只有把青春的激情融入自己的工作岗位,青春才有意义;只有把青春的意义赋予积极主动的工作中,青春才能闪光。

兰新高铁即将投入使用,曾经遥远的边疆被一下子拉近了与内地的距离。金桥已然架起,美景不再遥远,期待有了兰新高铁的串联,期待更多西部高铁建设成功,祖国的西部会更美好、更富饶。兰新客专的开通,兰州铁路局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兰州铁路局高铁时代的年轻职工,是高铁战线上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我们有幸赶上了兰州铁路局发展的新时期。从普速到高铁,前景光明而美好,使命崇高而神圣,责任重大而艰巨,以主动尽责,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担当起加快西部高铁建设的历史责任。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更是短暂的。在人生最光辉的青春,我们学搏击风雨的海燕去展翅翱翔,学高大挺拔的青松去傲雪经霜。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礼,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的耕耘。我不止一次的寻找着青春的含义,字典中没有给我满意的注解,然而拥有伟大使命感的青春将是一篇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文章,青春必将在奋斗中闪光。

世界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还是无垠的天空?不,都不是,是梦想。梦想比彩虹更绚丽,比大海更深沉,比天空更广阔;它拥有梦幻般的华美、纯洁和甜蜜;它是每个人心中最崇高的净土。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放在3年前我可能会犹豫,可现在我可以坚定的告诉你:我的梦想是用我的青春奏响西部高铁的乐章,让梦想随西部高铁飞翔。

古语有云:“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 无数个平凡汇集成了伟大,无数个普通汇聚成了非凡,无数个平淡凝聚成辉煌,那么,每一个岗位都会成为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实践我们铁路人的精神,每个年轻人都能在广袤的西部高铁发展中实现好自己的价值,用青春的力量铺就西部高铁发展的通道,我们相信祖国西部高铁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高铁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兰州局也昂首迎来高铁的开通,在“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代铁路精神的指引下,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我们要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延伸和扩展优质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赢得市场。在不断完善,发展创新的轨迹中,在弘扬和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中自我修行。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了高铁运行技术,就可以为铁路发展装上助推器。拥有了高科技的铁路运输工具也是每一个铁路人的梦想,兰新客专给兰州铁路局跨入高铁时代的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好的兆头必有好的收成”,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年轻的我们行动起来吧,在积极进取、奋斗和奉献的工作中,在高速铁路一寸寸的延伸中自我成长,为兰州铁路局也能够站在铁路时代的前沿,为新时代铁路精神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如果说,西部高铁是天空,那我们就是盘旋的雏鹰,相信不断的搏击会让我们成为蓝天的一抹美景;如果说,西部高铁是大海,那我们就是翻腾的浪头,相信不断的前进会让我们成为大海的巨浪;如果说,西部高铁是舞台,那我们就是演员,相信不断的锻炼会让我们成为舞台永恒的魅力。我愿站在笔直的铁轨旁,大声的向你许下我的诺言,用我的青春吹响胜利的号角,让我的梦想随西部高铁飞翔!

第四篇:高铁工作总结

篇一:高铁技术员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中铁**局四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工作。在工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到工作之中。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特别是在工区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等情况总结:

做为企业的职工,我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进入高铁工程后,我认真学习高铁的文化、理念,与领导及同事互相学习图纸、建设规范,并将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每项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业务技能,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由于刚进入高铁建设行业,对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工艺及要求不熟悉,刚开始工作不是很顺利。在经过前期的适应期后,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及自身努力,我在熟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能完成担任的各项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名技术员,我了解高铁每一道程序都为之重要,其基础工程桩基部分的要求一般工程的桩基工程高,桩基检测不允许出现二类桩,大部分桩采用声测检测。

承台施工采用无拉杆模板,对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特殊配合比混凝土,循环冷却管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墩台施工采用定制的整体桁架大块钢模,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保证加工精度;经试拼、组装、检验合格后,涂

油防锈投入使用。模板支立前精确放样结构轮廓线,为了保证模板拼装后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基底精确找平,误差控制在2mm内。模板设计时已考虑机械吊装、模板垂直度、几何形状等指标要求。混凝土集中拌和,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车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采用洒水、塑料薄膜包裹等方法养护。

垫石施工时桥梁控制最严格的部位,垫石结构尺寸最大误差为5mm,垫石顶面高程控制在2mm之内,混凝土施工振捣必须密实。

后因工作的需要,我又被暂时安排在测量班帮忙,从事沉降工作。作为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直接决定了建成后客车在高速运营中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性及客车本身的安全,所以沉降观测也被视为重中之重。通过了解我工区基本从墩身打完后,沉降施工就为停过,可见其重要程度,所以我也本着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在这份工作岗位上。

最后,无论我在那个岗位,安全是重中之重。本人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项目部安全管理以及对施工班主安全管理。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锻炼,拥护领导的管理思想,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视加强理论和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认真学习工作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工作及工作处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结合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最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征取更好的工作成绩。

姓名:*** 时间:202_年9月12日

篇二:高铁总结

一、绪论

一.1 要点:

一.1.1 目前对高速铁路比较一致的定义是:最高行驶速

度在200km/h以上、旅行速度超过150km/h的铁

路系统。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200km/h以上

运行的列车。

一.1.2 动车组——由两辆或两辆以上带动力的车辆(动

车)和不带动力的客车(拖车)固定编组在一起的

列车。(拖车可有可无)

一.1.3 高速铁路的经济优势

01)02)03)04)05)06)07)08)09)10)11)速度快、旅行时间短; 列车密度高、运量大; 乘座舒适性好; 土地占用面积小; 能耗低; 环境污染小; 外部运输成本低; 列车运行正点率高; 安全可靠; 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 社会、经济效益好

二、基础设施 二.1 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运营特

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二.2 高速线路

二.2.1 要求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

的耐久性。

二.2.2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

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二.3 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二.4平面标准

二.4.1 最大超高允许值[h]主要取决于列车在曲线上停

车时的安全、稳定和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

(一条铁路的实设 h 既定,当 v>v平时存在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当 v

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二.4.3 缓和曲线: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

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

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

和曲线。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

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

定,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

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即前一曲线终点(hz1)与后一曲线起点(zh2)间的直线段,称为夹直线。

缓和曲线间的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受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旅客乘坐舒适度控制。

二.4.4 建筑限界分为铁路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和桥

梁建筑限界。我国高速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尺寸取最大高度7.25m,最大宽度4.6m,即可满足高速行车安全要求。

二.5 纵断面标准

二.5.1 最大坡段长度: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线路的最大

坡度与设计线的输送能力、牵引质量、工程数量和运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影响线路走向 二.5.2 最小坡段长度:两个坡段的连接点,即坡度变化

点,称为变坡点。一个坡段两端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段长度

二.5.3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允许的最

大值,主要由保证运行列车不断钩这一安全条件确定

二.5.4 竖曲线

二.6 高速铁路的基本组成: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

二.6.1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基本要求:(1)高平顺性;(2)

高可靠性;(3)长寿命;(4)高稳定性

二.6.2 钢轨的作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结构之一,用于

支承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力并传递给轨枕,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表面。

二.6.3 钢轨的要求:(1)高稳定的轨道结构;

顺的运行表面;(3)良好的轨道弹性;

靠的轨道部件;(5)便利的养护与维修

高速铁路选用60 kg/m钢轨是适宜的。

2)平4)可((篇三:高铁工人工作总结(202_年)年 度 工 作 总 结

作为中交三航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兰新第二双线工作。在工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新疆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到测量工作之中。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特别是在新疆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等情况总结:

一、学习方面

做为企业的职工,我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进入高铁工程后,我认真学习高铁的文化、理念,与领导及同事互相学习图纸、建设规范,并将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每项工作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及业务技能,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二、工作方面

由于刚进入高铁建设行业,对其在建设过程中的工艺及要求不熟悉,刚开始工作不是很顺利。在经过前期的适应期后,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及自身努力,我在熟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能完成担任的各项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南导堤s2+000~s7+000局部损坏修复工程中,水深变化明显,给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难点。工序是先将导堤两侧破损排体的范围及冲刷坑深度通过水下探摸的方式确定,用施工船再次测量冲刷坑内及周边深度,将冲刷坑用袋装砂按设计要求填成相应坡度,再铺上软体排,并抛设压排石。

在查看了工前水深测量图后,发现除堤身两侧水深较深外,外围都是浅滩,两侧已建成导堤堤身较高。在通过测量船水深测量后,最终确定了施工船舶的进点路线及水位要求,对后续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以往长江口施工中的经验,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困点、难点的施工方案及计划尽量想周密,完成业主及项目部的施工任务。

第二,在新疆兰新第二双线工程中,我公司对高铁建设是个空白,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工作经验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去摸索。

作为本工程测量部门负责人,以前长江口工程的测量允许误差在厘米级,到了高铁一下提高到了毫米级,线上工程甚至更胜,一下感到不适应,甚至打过退堂鼓,不过在领导们勉励下,自己已有了一定的信心,但深知自己肩上的巨大压力。

工程前期是对甲供点平面坐标及高程进行全面的复测,平面控制网是由局指统一协调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复测工作则由各工区自行进行。我工区全体测量人员在cpi、cpii平面及高程的控制桩现场交接桩完毕后,即开始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复测基本原则是:采用与中铁一院原测时同精度、同方法进行本标段精测网交桩复

测工作。复测工作起止时间:202_年4月12日~202_年4月16日。在工区领导及局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完成了我工区管段全线19公里的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在同时开标的1、2、3标中首个完成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受到了业主及局指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筑期间及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直接决定了建成后客车在高速运营中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性及客车本身的安全,所以沉降观测也被视为重中之重。在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中,做到每天的现场巡查,对沉降观测及沉降观测标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在其整改后进行复查。在沉降观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工区的沉降观测不管是外业观测频次还是内业处理方面,基本能满足设计及沉降评估公司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我工区还受到兰新公司的全线通报表扬。

在工作中对自已高标准、严要求,熟悉每份图纸及设计原则、高铁规范,图纸上不清楚的地方向总工张志玉及其他同事请教学习,与部门间的同事紧密配合下,在年底完成了我工区管段所有路基的堆载预压的施工。

三、思想方面

我要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自己的理想,并向身边的党员们学习,思想不毫不放松,生活中、工作上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学习,进一步提高

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得自己在思想上随时随地和党保持一致,在行动中能明辨是非,勇往直前!

这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受到同事的好评。而我自己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可以说获益非浅!当然本人取得的成绩,与领导们的信任和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在今后工作中,更要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认真完成领导了交办的一项项工作任务,尽力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做到“我的岗位,您放心”。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

202_年11月18 篇四:武广高铁工程总结

京广高铁(武广段)工程总结

目 录

第一篇 综述......................................................................1 第一章

综述................................................................1 第一节 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1 第二节 建设项目总体目标..................................................4 第三节 建设程序与决策....................................................5 第二章 工程概况...........................................................10 第一节 自然特征和地质概况...............................................10 第二节 主要技术标准.....................................................15 第三节 工程特点和主要工程数量...........................................16 第四节 主要建设过程.....................................................17 第三章

综合评价...........................................................19 第二篇

建设管理................................................................21 第一章 建设管理模式.......................................................21 第二章 标准化管理体系.....................................................26 第一节

管理制度.........................................................26 第二节

人员配备.........................................................27 第三节

现场管理.........................................................28 第四节

过程控制.........................................................30 第三章 建设管理机构.......................................................36 第一节 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36 第二节

部门职能.........................................................37 第四章 设计管理...........................................................40 第一节 贯彻设计新规范...................................................40 第二节 预可研与可研阶段.................................................40 第三节 初步设计阶段.....................................................41 第四节 项目实施阶段.....................................................42 第五章 质量与安全.........................................................47 第一节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47 第二节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闭合.........................................58 第三节 安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61 第四节 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67 第五节 安全质量事故的教训与建议.........................................69 第六章 施工组织............................................................71 第一节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1 第二节 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与重大调整...............................73 第三节 工期控制与节点工期...............................................77 第四节 重点控制工程工期控制.............................................86 第七章 精密测量控制系统...................................................90 第一节 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建立...........................................90 第二节 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管理程序.......................................97 第八章 投资控制...........................................................99 第一节 项目投融资体制...................................................99 第二节 技术标准与规模的确定............................................100 第三节

合同管理........................................................100 第四节 验工计价管理....................................................101 第五节 财务管理.........................................................102 第六节 变更设计管理....................................................103 第九章 征地拆迁..........................................................108 第一节

省部纪要........................................................108 第二节

用地报批........................................................108 第三节 征地拆迁实施....................................................108 第四节 “三电”迁改....................................................113 第十章 环境保护...........................................................116 第一节 复垦与绿化......................................................116 第二节 噪声、震动、电磁等...............................................117 第三节 水土保持.........................................................119 第四节

评估............................................................120 第十一章 工程监理........................................................121 第一节 监理管理机构与监理机构设置.......................................121 第二节

监理制度........................................................125 第三节 现场监理工作的实施..............................................139 第四节 质量验收制度.....................................................144 第十二章 工程接口管理....................................................146 第十三章 工程咨询........................................................152 第一节 工程咨询模式....................................................152 第二节 主要工程咨询成果.................................................155 第十四章 信息化管理......................................................175 第一节 信息化系统的建立.................................................175 第二节 信息化系统的运行.................................................180 第十五章 物资管理........................................................184 第一节

物资采购........................................................184 第二节

物资供应........................................................185 第三节 物资质量控制....................................................185 第十六章 队伍管理........................................................187 第一节 对专业队伍要求...................................................187 第二节 岗位培训.........................................................192 第三节 劳务使用.........................................................193 第十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195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195 第二节 路地和谐共建.....................................................196 第十八章 建设协调........................................................199 第十九章 工程验收........................................................201 第一节

验收方式........................................................201 第二节

静态验收........................................................201 第三节

动态验收........................................................202 第四节

试运行..........................................................203 第五节

初步验收........................................................204 第六节 安全评估及试运营................................................205 第二十章 工程决算与资产托付..............................................206 第一节 工程决算.........................................................206 第二节 资产托付.........................................................206 第二十一章 经验与体会.....................................................207 第三篇 勘察设计................................................................217 第一章 大型临时设施设计..................................................217 第二章 线路设计..........................................................221 第一节 线路走向与重大方案比选..........................................221 第二节 重大设计原则的确定..............................................226 第三章 地质勘察..........................................................228 第一节 勘察工作概况....................................................228 第二节 工程地质选线....................................................233 第三节 重大工程及地质复杂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243 第四节 经验及体会......................................................253 第四章 路基设计..........................................................254 第一节 路基工程概况与特点..............................................254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262 第三节 路基基床设计....................................................264 第四节 一般路基设计....................................................267 第五节 特殊路基设计....................................................269 第六节

路堑设计........................................................274 第七节

填料设计........................................................276 第八节 过渡段设计......................................................279 第九节 路基防排水设计..................................................282 第十节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285 第十一节 路基沉降控制设计..............................................286 第五章 桥涵设计..........................................................290 第一节 桥涵工程概况与特点..............................................290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294 第三节 基础工程设计....................................................297 第四节

墩台设计........................................................304 第五节 常用跨度桥梁设计.................................................308 第六节 大跨度桥梁设计和特殊桥梁结构.....................................310 第七节 桥面系工程设计...................................................319 第八节 涵洞工程设计.....................................................321 第九节 沉降变形设计.....................................................321 第六章 隧道设计..........................................................323 第一节 隧道工程概况与特点..............................................323 第二节 设计原则与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324 第三节 一般隧道设计....................................................328 第四节 长大、重难点隧道设计............................................333 第五节 特殊不良地质隧道设计............................................342 第六节

洞口设计........................................................350 第七节 洞内设施设计....................................................352 第八节 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设计..........................................355 第九节 防排水设计......................................................374 第十节 辅助坑道设计....................................................380 第十一节 沉降变形设计..................................................382 第十二节 设计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及技术措施..............................384 第七章 轨道设计..........................................................387 第一节 轨道工程概况与特点..............................................387 篇五:年终工作总结-高铁监理

年终工作总结

202_年已经过去,回顾一年来的历程,感触很多。在领导们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较圆满的完成了工作任务,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有值得我总结和反思之处。现将202_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并以此促进我更好地完成202_年的工作和学习。

一、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参加**客运专线的监理工作之前,我一直在高速公路做桥梁监理工作。铁路、公路两者确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在标准、结构、细节、工艺上又有许许多多区别。甫一接触铁路桥梁,尤其是**客运专线这样的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工艺新,标准严,环境复杂,环保与安全要求高,给我带来很大挑战。为此,从到工地的第一天起,我就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和施工工艺,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仔细观察揣摩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同时,积极参加桥面系的培训学习,搜集相关资料,为即将到来的桥面系监理工作做好技术储备。可以说,学习贯穿了一整年。通过以上学习,我很快熟悉了高铁桥梁监理相关业务知识、掌握了相关规范标准,了解了各阶段施工工艺,从而进一步掌握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为自己称职地完成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辛勤工作,不怕吃苦,精心把好每一道关。在本,尤其是在四月份调到七分部架子二队工段后,我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解决和克服。首先是工作量大。从**#墩至***#墩整3㎞范围内,绝大多数墩身和大多数的承台尚未开工,还有一孔40m长支架现浇简支箱梁和一孔中跨100m长三跨连续梁,另外还有10根水下灌注桩及200米长的乡村混凝土道路及一座箱涵。为了能顺利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半年多时间,我几乎是在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工点赶到另一个工点的状态中渡过。有时一天报验数量达十多个,从早晨6点半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有时三天仅仅睡了十个小时。其次,管理难度大。现场作业队伍多,一度有8支队伍同时施工。项目部及作业队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不高,普遍对图纸与规范标准不熟悉,管理工作不到位,自检不严格。多数作业队伍没有高铁施工经验,操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一个仓号经常要重复报验多次才能合格。再次,旁站点多,旁站记录数据多。因为监理组人员紧张,所以这些工段内的旁站工作也由我来完成。截至本工段下部与上部工程完工,共完成近200次混凝土浇筑与近60次张拉压浆的旁站工作,旁站中严格监控施工过程,保证了施工质量;完成近500张旁站记录表格,尤其是张拉、压浆做到了同步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第四,安全方面重点难点多。工段内高墩身多,深基坑

多,还有一孔跨公路膺架现浇箱梁及一孔三角挂篮现浇连续梁,都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监理过程中我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到了防护设施不完善坚决不允许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坚决不验收。

三、严格自律,以理服人,不断加强思想素质修养。部分施工作业队伍,由于管理与技术水平不高,不是把精力放在整改上,而是抱着让监理多跑几趟,跑烦了就会通过验收的思想,一遍遍地不停报验。面对上述问题,我首先做到坚决不吃拿卡要,廉洁自律,同时也不简单粗暴对待不合格仓号,而是不厌其烦地与架子队及作业队管理人员一起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极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与施工工艺,既严格坚持原则性,又有适度灵活性,真正使施工方心服口服,主动整改至合格。在此过程中提高了作业队的技术水平,也使我的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促使我更好地按廉政要求来自律,将一名合格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与职业道德素养展示给施工方。

四、加强总结,吸取经验,及时分析工作中的得失。一年来,常常思考着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如施工的关键之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的施工队伍都不尽相同。哪些队伍在哪些方面易出现问题,通过总结与思考,及时与施工方沟通,确实起到了提高施工方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准的作用,也加强了自身的经验积累。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清醒认识,并通过总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也是我在202_年对自己提出的进一步要求:①加强学习:要加强业务上,尤其是桥面系相关监理业务的学习,同时要加强管理水平、口头表达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学习与锻炼。②认真总结以后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很多总结,我还只停留在脑子里未能付诸文字,过后时间一长,难免有所遗漏,来年我将加强个人工作笔记的记录与总结,使工作实践确实能成为有用的经验。以上是我对自己在202_工作的个人总结。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兢兢业业,严格监理,认真学习,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高铁建设事业及***监理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高铁沉思

高铁沉思

随着铁路的迅猛发展,高铁时代的到来,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各种高科技、新设备、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中间的大量、普遍应用,行车设备的操作、维修模式和手段发生的新变化,旧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基层站段,由于职工的来源渠道狭窄,职工整体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有的单位教育培训重形式,轻效果,照搬照抄,应付了事,业务技术学习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单位教育培训考核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仍然存在着技术高低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福利待遇一个样,严重挫伤了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职工在学习技术业务时,往往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练功时,不肯吃苦,求成心切,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练统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和现场作业时,当遇到棘手的故障或突发性的问题时,常常手忙脚乱,仿佛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没了主意,技艺不精,办法不多,能力偏低,经验不足,感到力不从力,拿不下,啃不动,攻不破,直接影响到职工自身的成长进步,直接影响到劳动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提升,直接影响到运输安全的确保,直接影响到铁路的改革发展,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那么,在高速铁路发展对职工业务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职工岗位技能,适应铁路又好又快建设发展呢?

第一,利用四种形式,营造舆论氛围。一是以开展当代铁路职工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利用座谈、研讨、征文等形式,紧密围绕单位特点、岗位实际、工种特色,广泛开展当代铁路职工核心价值观讨论。通过广泛热烈的讨论,使每一位铁路职工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铁路职工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懂得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什么,价值追求是什么,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紧贴生产实际,提炼出具有时代气息、内涵丰富、具有铁路行业特色的当代铁路职工核心价值观,升华思想,激发热情,热爱祖国,忠诚铁路,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扎实工作,精益求精,永争一流,使之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铁时代需要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三型”职工。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根据铁路建设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岗位和职工技能水平不一的实际情况,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利用下发高速铁路学习资料,采取经验介绍、图片展览、制作专题片、现场教学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向职工详细讲解高铁知识、动车组技术、专业技能在生产中的作用,以及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帮助和引导职工明确学习培训目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学习培训意识和自觉性,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高铁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提升技术业务水平,做好充实的知识储备,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三是利用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开发、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和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和召开现场观摩会等形式,鼓励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激发职工不断创新、挖掘的能力,做高铁时代劳动者和建设者。四是利用选树、宣传、表彰先进典型的形式,挖掘、培育、推广不同类型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工作。

第二,建立五项机制,激发内在动力。一是建立完善“能者上、庸者让”、“竞争上岗、关键岗位公开考核聘用”、“培训、考核、任用、待遇一体化”等机制,提供岗位成才的机会,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形成“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岗位靠竞争,上岗凭实力”的良好氛围,激发职工不断学习、拼搏进取、自我超越的热情和钻研业务、磨砺技术的积极性,让“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变为现实。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在岗培训制度和技术等级培训制度,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职业成长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关键岗位的高级技术工人。发挥技能人才的示范引导和传帮带作用,开展岗位技术带头人和名师带徒、拜师学艺活动,建立“首席技师”制,发挥掌握高超技术、绝技绝招技术带头人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在车间班组和关键岗位或技术攻关中培养和形成一批技术能手,引领广大职工钻研业务、岗位成才,创业、创新、创优。三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完善技能薪酬工资制,调整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突出以技定级、以岗定酬,实现技术工人工资与职业资格证书、岗位绩效挂钩。拉开技术工种与非技术工种之间、技术等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充分体现重操作能力、重技术业务、重实际贡献的分配原则,特别要向技术含量高、科技含量高的重要关键岗位倾斜;建立技术工人的功劳簿、荣誉册、光荣墙,定分、定值记入档案,突出效绩在使用、晋升、深造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最大限度地激活职工的潜能。(《工人日报》202_年08月03日 06版)四是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人才选用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在人才的育、选、用、考方面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尽一份心、添一份力。五是建立健全“学技练功”的长效机制,对在上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中取得名次的选手,采取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方法,还作为评聘中高级工、工人技师、提拔班组长的重要条件,激励职工学技练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要我参赛”为“我要参赛”,铸造出一支善打硬仗的知识型、蓝领领型精英团队,适应高铁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搭建六个平台,创造成才条件。一是搭建“传、帮、带”平台。紧密结合高铁时代特点,组织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开展拜师学艺活动,搞好传、帮、带,学习一门技能,练就一手绝活,总结一条经验,解决一个问题,攻克一项安全质量难题,改进一项技术艺术,操作一种机器设备,培养和造就更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技术标兵”、“金牌工人”等,为增强铁路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支撑。二是搭

建学习实践平台。针对点多线长,人员分散,集中培训十分不便的特点,更新观念,变集中教育为分散指导,现场讲授,将职教重心下移到车间、班组,将课堂 “搬”到现场,专兼职教员们根据阶段工作特点和学练安排,深入车间班组和作业现场,进行实作示范,传授技能技巧,与职工互动学习,增强职工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实作水平。三是搭建网络课堂平台。以制作模拟演练课件、多媒体教育、案例教学为突破口,以局域网为载体,在网页上开辟“在线职工培训”专栏,将现场拍摄的电缆头制作、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等演练过程制作成视频文件,挂在网上供干部职工学习,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现代化教学水平,调动职工学习业务技能的积极性。四是搭建现场演练平台。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倡导“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的互学形式,让有技能专长的职工随时把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需要学习的职工,并及时相互交流,使技术和经验在“你教我学、我学再教”中得到推广应用,促进全员整体素质的均衡提高。五是搭建技术攻关平台。针对关键工序和技术难题,成立工艺技术攻关小组,深入车间班组和作业现场,根据阶段工作特点和学练安排,工艺技术人员和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深入生产现场,进行实作示范,传授技能技巧,与职工互动学习,面对面地为职工传授技术和经验,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把专业知识送到一线现场、送到职工手中,不断为职工“充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六是搭建竞赛活动平台。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组织职工开展“专题谋划”、“选题攻关”、“广征良策”竞赛活动,形成讲学习、比技术、争先进的浓厚氛围,调动职工学习业务知识、练就过硬技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职工业务技术能力,适应高铁时代发展需要。

高铁反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