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初一地理下基础知识总结(完整版)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12-81060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5 00:59: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一地理下基础知识总结(完整版)

初一地理下基础知识总结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 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的主题部分位于东半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亚洲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俄罗斯、墨西哥、美国、巴西、尼日利亚),亚洲就有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里海不是海,是内陆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境内)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有“世界屋脊”美称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

欧洲],世界上最

长的河流是尼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

最广、水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

洲])

(3)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

原;欧洲最大的平原:东欧平原;世界面积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

关东平原。

(4)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

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

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

(5)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以热

带沙漠气候为主;穿过北回归线的另外两个半岛分别是: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都是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印度尼西亚具有“火山国”之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地形地势:七大洲平均海拔比较:非洲235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其次是亚洲950米,非洲(7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大洋洲(350米)和欧洲(340米)。亚洲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地;起伏大 北美洲地形特点: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即部是低缓的高地。北美洲地势特点:东西部高、中间低 南美洲地形特点:西部为高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东部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波状起伏的高原(呈相间交错分布)南美洲地势特点:西高东低 欧洲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 欧洲地势特点: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东西部高,中部低;

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是:锡尔河、阿姆河 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欧洲的河流特点:流程较短,水流丰沛,水流平稳,河网稠密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国家:新加坡 华人华侨第二多的国家:泰国

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的重要产区 湿热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泰国------天然橡胶菲律宾-----蕉麻马来西亚----棕油印度尼西亚---椰子

东南亚共11个国家:马来西亚---吉隆坡考挝---万象 越南---河内泰国---曼谷缅甸---仰光 柬埔寨---金边 东帝汶---帝力文莱---斯里巴家湾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新加坡市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日本主要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组成。

日本确立“贸易立国”战略 巴西确立“以农立国”战略 巴西被誉为:“咖啡王国”;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流量最大的河流。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世界上牛肉产量最大的国家:阿根廷 景点:柬埔寨--吴哥古迹中国--万里长城印度---泰姬陵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越南---金兰湾缅甸----仰光大金塔 文莱--国王清真寺马来西亚--双塔大楼 泰国------大皇宫、大象节新加坡------圣淘沙公园、鱼尾狮公园 海湾风光----挪威英国----塔桥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阳光沙滩 法国----凯旋门、埃菲尔铁塔

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地”或圣城

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五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 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埃及------开罗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 伊朗------德黑兰 伊拉克------巴格达土耳其------安卡拉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2加拿大;3中国;4美国;5巴西;6澳大利亚; 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 中东和非洲北部的人种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 坐在狂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的故乡、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天然野生动物园、世界原料仓库、饥饿的大陆 非洲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欧洲以制造业为主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东西跨度最大的大洲:亚洲,160多度。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黄河站; 在南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白色荒漠之称。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日本最高的山峰:富士山,活火山。是日本的象征。

世界上牛肉产量第二大的国家:巴西 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 亚马孙热带雨林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又被称为“地球之肺”。印度的著名古迹:泰姬陵 印度最大的平原:恒河平原;

被印度人称为“母亲河”的是:恒河; 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的是:伏尔加河 被中国称为“母亲河”的是:黄河; 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是:多瑙河;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是:湄公河,在中国称为:澜沧江;

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是:亚欧大陆桥 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一; 欧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洲西部牧草称为“绿色金子”;荷兰、丹麦等是世界著名的乳畜生产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美国位于西半球,美国本土有48个洲,位于北温带;两个海外洲,一个是位于寒带的 阿拉斯加洲,一个是位于热带的夏威夷洲。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与墨西哥接壤。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市全国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前两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澳大利亚的铝土矿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最著名的盆地刚果河盆地(热带雨林气候),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东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东非高原上的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

第二篇:初一下地理教学总结

初一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初一年五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可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七年级下册地理,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经常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每两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 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期中、月考考试所任教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对学好地理充满信心。

七、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中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课后反思不够及时,教的学生多,又时对个别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督促不够,这些都有待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争取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姜涛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二、思考与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 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1、反思、思考跟不上,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地理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2、课堂教学活应不乱,教师收放应有度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第三篇:初一下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学计划

教师:

一、指导思想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型的新世纪人才。

二、基本情况分析

㈠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世界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年级大部分学生思想觉悟高,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争取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教大,尤其是三班,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妥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要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做到因材施教。

㈡ 教材情况分析

1、这本书力图构建地理综合实践体系。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地理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地理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

2、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全球意识。本学期的内容是世界地理的概述部分,要求学生从全球的角度来综合掌握知识。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地理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地理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4、遵循地理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申学习地理。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地理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5、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

三、教学措施

1、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有机结合。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地理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活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写、说,而且让他们画、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4、注重落实。现在中考中地理的分值有很大提高,先给学生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上课中多多关注学生,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记好笔记,完成作业。作业要全批全改,有错误的一定要让学生改正。

5、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低体等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地理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

9、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四、教学进度 3月 第五单元 4月 第六单元 5月 第七单元 6月 复习、参加考试

第四篇:初一地理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总结

廖益流

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回顾今期的地理教学工作,使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给基础较好01、02、03班的学生定出了期末考平均分要在80分以上,其余班级平均分要在50分以上的目标,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课改。

课前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然而,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阅读了《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理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新课标》等书,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对手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这两个班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运用现代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充分利用地理挂图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四、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本学期,先后举行过两次地理知识辩论活动,在唇枪舌战中,虽然有的同学“独占鳌头”,有的同学“败下阵来”,但是,他们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六、努力方向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大课改范围和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各科情况,培养尖子生,提高优秀率。

第五篇:初一下地理手抄报资料(推荐)

地理探秘

共分三个版块

第一个板块:自然环境:

亚洲:

1.地理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2.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4.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

日本:

1.日本南北国土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N——46°N之间,3、地形特点: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少,分布在沿海地区。关东平原为日本最大的平原。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

2.河流与城市的关系: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3.地形地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印度:

1.位置:①大部分位于10ºN——30º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②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2.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3.主要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

4.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干旱少雨,为旱季。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俄罗斯: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跨亚欧两洲,也跨东西半球。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河和山脉成为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3.河流与湖泊:俄罗斯有四大河流,“母亲河”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也是著名的内流河。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缓,航运价值很高。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主要湖泊有: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4.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纬度高,冬季漫长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中东:

1.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围有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与黑海,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欧洲西部:

1.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2.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澳大利亚: 1.地形: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则发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东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人们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2.气候与农牧业: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美国:

1.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只有阿拉斯加属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②海陆位置: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临太平洋。

2.地形:分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巴西: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两极地区:

北极地区: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北冰洋是世界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南极地区: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跨经度360º,是纬度最高的大洲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2.气候:

①南极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干燥、烈风。

②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寻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比南极地区小。

第二个板块:各国的人文和农业发展:

东南亚: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印度:印度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主要家产品为水稻和小麦,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及沿海平原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及德干高原西北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本区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己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美国:

1.人口:外来移民大汇集。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占84%)、亚洲移民后裔(黄种人)、黑人(13%,祖先是被当作奴隶贩卖来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24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和洛杉玑和纽约。

2.主要农业带分为乳畜带、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畜牧和灌溉带和亚热带作物带。

巴西:

1.民族大熔炉:巴西的人种复杂,白种人占一半稍多。不同的人种汇集在巴西,他们之间相互通婚,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混血种人占40%,黑人占6%,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2.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作物集中分布在沿海一带。

第三个板块:各国的社会经济及问题 日本:

1.“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

2.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3.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俄罗斯:

1.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2.工业: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3.交通运输: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

中东: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但此地区水资源匮乏。欧洲西部:

1.工业发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中心多,面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来密集地带。

2.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著名的三大旅游国。撒哈拉以南非洲:

1.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办济的发展;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澳大利亚:

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2.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料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铁矿;东部沿海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土矿。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是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

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强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2.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

3.资源消耗大国: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巴西:

1.工业:巴西铁矿、水能资源丰富。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此,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因为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淘汰和便利的交通。

2.热带雨林的危机:亚马孙河位于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但是巴西广阔的热带雨林正受到人们的严得破坏。热带雨林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夺式的迁移农业造成的。由于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因此影响了巴西、甚至全球气候,使生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全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1990年,巴西政府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决心用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热带雨林。

3.城市化问题:巴西90%以上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这里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是特大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巴西政府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以促进内地的发展。

初一地理下基础知识总结(完整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