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精选)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2-811746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5 22:58: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事业单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精选)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事业单位积累的问题不仅太多,而且盘根错节。为保证事业单位改革能比较平稳地推进,我们对改革相关问题的前置性研究一定要尽可能地深入一些,全面一些。本文拟就事业

单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对事业单位改革风险的基本估计

事业单位改革不仅涉及单位多、人员多而且涉及事业单位机构布局的调整、管理体制的创新、运转机制的变化、职责利益的划分、组织机构的重构、人员编制的精简、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这些都会给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来强烈震动。特别是改革所带来的人员结构调整,有一部分人要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由于事业单位分流安置的渠道远不能与党政机构改革相比,在相当多的地方甚至几乎无法安置,这一严峻的现实,必然会给改革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风险。多年来,事业单位的人员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工作方请支持原创网式和利益分配格局,现在要改变这一现状,使其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并非易事。有的单位转制改企,人员一夜之间从国家干部变成了企业职工,有的人员被精简而“下岗分流”,有的正值壮年就要“退休”,这样大的动作肯定会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如果解决不好,处理不妥,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事业单位的转制改企,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当然,在目前的体制和机制下,我们也许很难真正做到国有资产一分一厘都不流失,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无论是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还是国有资产置换退出,都应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既要照顾群众利益,更要考虑国家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把工作做细、做好、做深入、做扎实。事业单位改革必然会使一部分人员对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做重新选择。在改革过程中,如相关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现有队伍的不稳定和人才的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对于事业单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要比资产的流失大得多,再想挽回就很难了。

二、对事业单位改革成本的认识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减轻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是,这里所说的“减轻”不是“节省”,不是减少对事业单位的绝对投入数,更不是挤出钱来挪做它用,而是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更好地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使政府花在事业单位上的钱由目前的“财政负担”变为真正的“财政投入”,而且这种投入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这是我们需要认识的问题之一。事业单位改革需要经费投入,不仅布局调整需要钱,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需要钱,事业单位的改企转制更需要钱。长期以来,我们的各项事业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多数事业单位从未搞过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现在要搞了,需要大量的钱。钱从哪里来?以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是财政给多少钱就用多少钱,几乎没有积累。现在突然要事业单位自己承受这部分负担,既不合情理,也无力负担,个人更无力负担,从道理上讲也不能让个人完全负担。唯一的途径就是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分担,而且政府应该多出一点。“三险”问题解决不好,事业单位的改革就难以深入下去。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往往因这一问题未能寻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而使改革难以深入,这是我们需要认识的问题之二。事业单位转制改企,涉及国有资产的置换、国有资产的评估、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等一系列问题,如操作不当,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但即使操作再得当,也会因现行制度的不完善、政策执行得不彻底以及工作水平和方式等一系列主客观原因,国有资产存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我们不能因为事业单位的改革而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害怕国有资产流失而放弃事业单位改革。虽然在理论上讲,改革与国有资产的流失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在改革实践中因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许多不可预测的情况,流失的现象又是屡见不鲜的,这是我们需要认识的问题之三。

总之,如果我们对事业单位改革成本估计不足,那么成本问题就有可能会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瓶颈问题”。因此,事业单位改革,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事业单位自身或职工个人都要有成本意识,要认真策划,努力做好相关方面的准备。

三、对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选择

事业单位改革目标可以有多种选择。因为事业单位积累的问题较多,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是目标,解决多数或全部问题也是目标;解决表层问题是一种选择,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也是一种选择,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改革目标,使之既不显得脱离实际高不可攀,又不显得过于简单一蹴而就,这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效和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目标的选择上笔者认为,首先要廓清一个观念即事业单位改革绝不仅仅是为了精简

第二篇:统战宣传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统战宣传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摘录)

(1)各民主党派的简称要规范。我国现有8个民主党派。他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南海区现有7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除台盟)。在新闻报道中,不能随意编造和增减字,比如:把中国民主促进会称为“民促”,把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称为“农工”、“致公”、“九三”等,都是不正确的。

(2)民主党派的排列顺序要严格。

正确的排列是: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这一排列顺序是有历史渊源的,非常严格和敏感,不能颠倒(有工商联出现时,放在最后)。

(3)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称谓要准确。在公开的媒体报道中,对于我区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称谓要规范、准确。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佛山市委南海区总支委员会。简称:民革佛山市委南海区总支委员会。

(4)要注意把各民主党派与台湾的政党严格区分。

如民革与国民党有历史渊源,但其宗旨、性质已根本不同。而民进与台湾的民进党更是不沾边,均不能视为一家或牵强联系。

(5)不能用民主党派作不恰当比喻。比如不能把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才上班,拖拖沓沓的人说成是“九三学社”成员。

(6)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禁食猪肉,是因为教义中把猪视为不洁之物。对此要严格把握,不能作其他解释、猜测,否则就会伤害穆斯林群众的宗教感情。

(7)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报道,要与宗教工作部门或统战工作部门核实是否属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场所,未开放场所举办的活动就属非法,不能报道。

(8)不能公开报道“宗教搭台、经贸唱戏”一类活动,否则会给人借助行政手段发展宗教的印象,这与党和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相悖。

(9)宗教与迷信、邪教有根本区别,不能相提并论。

(10)在统称我国、我省各民族时,应使用“中华民族”、“中华儿女”,不宜使用“炎黄子孙”,因后者包括不了很多少数民族。

(11)报道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各民主党派和宗教界的会议时,应说“应邀到会”、“应邀到会并讲话”,不能说“出席会议”。

(12)涉及港澳台宣传报道用语要慎重。特别是港、澳、台都是中国的一个地区,不与“中”(即中国)并列,如不能讲“中台交流”、“中港合资”等;但可使用“内地和港澳”,“粤澳合资”等提法。也不能在报道国际活动时,与其他国家并列,而应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三篇:关于撰写大会发言材料应注意的六个基本问题

关于撰写大会发言材料应注意的六个基本问题范文

一、基本概念

所谓大会发言,是指在政协全体委员会议或常委会议上,有组织、有准备的委员参政议政发言。它以其鲜明的批判性、充分的实用性、高度的科学性、突出的操作性,体现了人民政协的优势,展示了政协委员的风采,履行了人民政协的职责。大会发言是面对面的参政议政,党政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规格高、规模大、准备充分,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参政议政形式。

大会发言通常分为上台发言、书面发言、即兴对话发言、小组讨论发言四种类型。

大会发言主要讲给党政负责人听。市政协全会主要就是讲给市委书记、市长听。

大会发言主要针对性的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区域民生问题、区域各种腐败问题。

二、基本要求

一是必须体现人民性。撰写大会发言材料,必须坚持社会批判的原则,充分发扬人民政协参政兴国、履职为民的优良传统,必须充分发扬政协委员敢为人民鼓与呼的优良传统,为人民群众说话,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大胆谏言献策。当然,社会批判主要是就社会问题所作的批评,是一种制度性、体制性的深层次批评,而不是人身攻击,不是针对某个人的批评。

二是必须具有前瞻性。大会发言材料所讲的问题必须适当超前,不能是对做好了的工作放马后炮或者歌功颂德,而应是党委政府所没有注意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已经在做,却还有某个方面必须完善而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三是必须具有针对性。即必须是针对益阳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来写材料,不能是空对空导弹,绝不能是泛泛而谈、不着边际。

四是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所提建议必须是可以实际操作的,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撰写大会发言材料之前,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论证,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能只晓得空喊“过河”,而应该告诉党政领导“怎样过河”,即做好“造船”与“造桥”的工作。

五是必须具有创新性。也就是一份大会发言材料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翻“老黄历”,不能繁琐零乱、杂乱无章。而应富于个性化,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六是必须具有鼓动性。人民政协的讲坛庄严而又神圣,光荣而又独特。政协委员亦官亦民、地位崇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会发言对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演讲稿,大会发言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号召性、鲜明的鼓动性。

三、基本格式

大会发言材料必须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一般以2500字左右为宜,最长不能超过3000字,发言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最长不得超过15分钟。因此,撰写大会发言材料只有三种基本格式:一是先讲问题再写建议。讲问题必须是开门见山、直陈时弊,也就是“一、二、三、四”板条条,把某个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写深刻、写透彻。第二部分就写建议,即针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议党政领导或者社会各界应该怎么样做。二是只就某方面的问题提建议,不写其它问题。三是讲清楚一项工作的必要性、可能性、操作性。《岳阳楼记》乃千古雄文,仅600字左右,我国古代著名的政论文《谏太宗十思疏》、《谏逐客书》等,均为短文章。因此,作为参政议政发言,作为典型的政论文,我们应发扬古代政论文的优良传统,唯“陈言之务去”,力求观点鲜明新颖,层次清晰,语言冼炼。

四、错误模式

一是写成绩过多的“工作总结式”。

二是写现状过多的“报告文学式”。

三是空对空、泛泛而谈的“老学究论文式”。

四是言辞过激过滥的“泼妇骂街式”。

五是写意义与重要性过多的“汇报材料式”。

因为上述五种形式均不是大会发言这种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环境下所能采用的。在实际运作中,这几种形式的材料通通不会采用。同时,“有理不在声高”,大会发言材料还要考虑一个接受性的原则,批评性言论一定要适可而止。

五、基本程序

首先,各级政协办公厅(室)下发征集通知,并附参考题目,进行“发言导向。”其次,各位委员结合自身专长、针对当前形式,科学选题、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周密论证,撰写并上交大会发言材料。第三,材料组负责统稿、编稿、校稿,编装成书,并排定发言顺序、组织发言预备会、编发公开见报的专题内容。第四,委员在会上作15分钟之内的精彩发言。第五,政协办公厅(室)根据党政领导的批示,跟踪督查督办,并将产生的实际效果反馈给委员及其所在单位,进一步调动其今后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了更有利于发言材料转化为党政决策,现在许多地方政协都注意组织发言人将材料改写成提案,再按提案的办理程序办理。

六、发言要求

人民政协的讲坛庄严而又神圣,代表了各族各界的呼声。委员上台发言时,形象要力求端庄、大方,表达要力求清晰、声音要洪亮,上下台要严肃、紧凑,切忌拖泥带水、拖腔捏调、哗众取宠。具体要求是五点。一是衔接紧凑、一气呵成。委员要及时上台侯讲,一个在台上发言,两位委员排队等候;二是着装上,男委员尽量着正装,女委员尽量大方漂亮;三是尽量讲普通话、咬字吐词清晰;四是尽量做到有演有讲、抑扬顿挫;五是尽量不超过十分钟。

总之,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切活动,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建言立论为载体。只有精心策划、加强组织,我们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不辜负党政领导的殷切期望,使大会发言工作收到最好的预期效果。

第四篇:事业单位改革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5.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篇:事业单位改革2012

1、分类改革继续推进

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我国将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3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另外,今后国家将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指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于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2、全面实行公开招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表示,事业单位聘用制度2011年在全国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要在全国基本完成聘用制度推行工作,完善聘后管理,制定聘用合同管理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则表示,加快完成聘用制度推行工作,是用人机制转换的关键。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都应按照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对关键岗位、骨干人员可按有关规定实行长期聘用,以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合同日常管理,着重规范聘用合同订立、变更、续订等重点环节。

王晓初同时表示,今年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应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公开招聘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逐步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要把加强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结合起来,坚持规范程序、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探索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招聘办法。

3、岗位设置完成率达到90%

按照改革要求,事业单位应根据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岗位。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各岗位应当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据了解,今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入轨工作,岗位设置完成率达到90%。

王晓初指出,要加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尽快实现岗位管理制度全面入轨,这是实行新机制的基础。国家确定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岗位,自主聘用人员,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他同时提出,要探索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不断优化岗位结构,形成动态管理机制。

4、扩大实施绩效工资

按照部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3步实施:第一步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尹蔚民表示,今年我国将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成果,做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在事业单位实施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另外,绩效工资分配将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5、养老保险改革试点适时启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在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一通知同时要求,要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省市,要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以事业单位分类、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基础,开展计发办法测算论证和试行职业年金的准备工作,抓紧拟定试点方案,报国务院审定后适时启动试点工作。

浅谈事业单位改革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