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 √)或“非”(打×)两种回答。请你根究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4与异性交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地会谈感到困难。()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知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15总是尽力是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倾诉。()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各样意见、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相处。()
【测查结果的解释与辅导】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0-8分之间,那么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也都喜欢你,你们相处得不错。而且,你能够从与朋友相处中,得到乐趣。你的生活是比较充实而且丰富多彩的,你与异性朋友也相处得比较好。一句话,你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的好感与赞同。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9-14分之间,那么,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你的人缘很一般,换句话说,你和朋友的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在一种起伏波动之中。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15-28分之间,那就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得障碍。你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得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
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 也使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及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可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学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四句话:把自己当做自己.”青年问道:“如何理解吧自己当做自己,如何激昂四句话统一起来?”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
教你八招人际交往的技巧
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应当从自身做起,克服“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错误观念,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了解彼此的权利和责任,正视差异,设法沟通。言谈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越相应近似,越易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1、以诚相交
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可以设想,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谁会对你感兴趣呢?
2、学会“听话”
要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是十分必要的。一个13岁的荷兰移民小男孩,成了世界“第一等名人访问者”,原来他买了一套“美国名人传说大全”,他给这些名人写信,请他们谈谈自己成为名人有趣的事情,于是他收到了许多名人的信。他深深懂得“一些大人物喜欢善听者胜于善谈者”。
3、学会说话
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不讲不该说的话;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
1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在谈话中,注意谈起对方感兴趣的事情和最为珍视的东西,使之高兴,你也不难与之接近了。
4、抛弃嫉妒心
妒忌别人,实际上是企图剥夺别人已经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种心理极易引起别人反感。同时要克服猜疑、苛求、孤独、自卑与自满等不良心理状态。
5、慎交友,交益友
并非人人都想交朋友,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要选择交友,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寻找快乐,摆脱忧愁,有益于身心健康。
6、相互认同
相互了解,要做到这点非常不易。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往往随着彼此相互认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当从自身做起,克服“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错误观念,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了解彼此的权利和责任,正视差异,设法沟通。
7、情感相容
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称为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间越相容。当别人做出一点成绩而兴高采烈时,感情相容的人也会由衷地为朋友的成绩而高兴。
8、行为近似
言谈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越相应近似,越易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用十秒钟讲用十分钟听
一般人在交谈中,倾向于以自己的意见、观点、感情来影响别人,因而往往谈个不停,似乎非如此无法达到交谈的目的。只有善于聆听的人,才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才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博采众长,丰富自己,而且能够留给别人讲礼貌的良好印象。
一般人在交谈中,倾向于以自己的意见、观点、感情来影响别人,因而往往谈个不停,似乎非如此无法达到交谈的目的。实际上,与人交谈,光做一个好的演说者不一定成功,还须做一个好的听众。只有善于聆听的人,才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才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博采众长,丰富自己,而且能够留给别人讲礼貌的良好印象。
外国曾有谚语说“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而在人们面对面的交谈中,讲与听是对立统一的,认真地去听,可以收到良好的谈话效果。因为听,同样可以满足对方的需要。认真聆听对方的谈话,是对讲话者的一种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对方的需要,同时可以使人们的交往、交谈更有效,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能够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样在无形中就能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反之,对方还没有把将要说的话说完,你就听不下去了,这最容易使对方自尊心受挫。
与此同时,听还可以了解对方(现在讲话者)是否真正理解你(刚才讲话者)说话的含义。听,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注意聆听别人的讲话,从他说话的内容、声调、神态,可以从中了解对方的需要、态度、期望和性格,他们会自然地向你靠近,这样你就可以与很多人进行思想交流,建立较广泛的人际关系。
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还可以同时思考自己所要说的话,整理自己的思想,寻找恰当的词句,以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给人鲜明的印象。因此,从某种意见上说,在社交场合受大家欢迎的人,人人都爱与之交谈的人,并不仅仅在于他能说会道,而重要的是他会听。因为交谈中只有既讲又听才可以满足双方的需要,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交谈顺利进行。如果只顾自己讲,不想听对方说,则一定是交谈中的“自私者”,当然会被人拒之门外。
诚信是金 尊重是银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生离不开交往。
2、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树立交往意识,养成乐于交往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3.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重点:生活需要友情
难点:克服闭锁心理
二、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体会友情的重要性。
2、能力:能克服青春期的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并且注意谨慎交友,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3、知识:理解友情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活需要友情;
难点: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
学习重点:
1、重点: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难点:人生离不开交往。
教学目标:
1、明确自己的交往状况,了解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
2、掌握交往对我们成长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交往应注意的问题,多交益友,谨慎择友。
教学重点:交往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你接触过哪些人?
(学生回答)
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圈越来越大,从父母到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呢?交往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请大家读一个有趣的故事:
某铁路工人马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他人的欺负,一直把三个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门。时间到了1989年,人们发现了这一情况,这时大女儿已经19岁,二女儿15岁,小儿子11岁,可他们的智力却分别只相当于5岁、3岁、1岁儿童的水平。可见,剥夺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是多么残酷!
议一议: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故事,思考,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归纳)
可见,人生离不开交往。
人生离不开交往,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交往的地位又如何呢?请看报道: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_年4月13日,新生代市场检测机构在北京发布了《202_年中国城青少年消费形态报告》。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选择财富、权力、信仰等其他项目的比例。同时,59%的中学生表示最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这项报道反映了什么问题?(生读材料后齐答: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交往对我们有哪些重要性呢?
!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在交往中能不断完善自我请大家读名言,谈启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对我们的交往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交友要慎重,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何为益友、诤友、损友呢?请看相关链接(师展示)相关链接
益友:是指正直、诚实、知识广博的朋友,他们能够帮助自己上进。
诤友:是指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错误,并真诚地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朋友。
损友:是指品行不正、表里不
一、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种人会给自己以消极影响,阻碍自己进步
第四讲 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方法,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性色彩。
主要内容:一.人际交往的作用;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教学重点:交往的心理学原则、交往的方法。
人际交往指人的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是人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沟通过程。
由人际交往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作用
1.与人交往是身心健康的需要2.与人交往是培养良好个性的需要3.与人交往是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4.与人交往
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
1.交互原则2.功利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1、交往的心理学原则之一--交互原则:
交互原则说的是人际行动倾向的相互对应。
2、交往的心理学原则之二--功利原则:
功利原则指人际交往需要交换的对等。
3、交往的心理学原则之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指人为了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4、交往的心理学原则之四--情境控制原则:即人都需要在所处情境中保持表现自己的自由。
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1.完善自我,改善人际关系
(1)完善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是每时每刻都对人们的交往发生影响的背景因素,并且较难改变。
你若想让自己为别人所喜欢,就要让自己身上尽可能多的具备被人喜欢的个性特征.(2)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人的交往行为越是和大多数人对他的期望相符,其交往效果也就越好。
自我意识水平落后的人有两种表现:一是对自己的评价不客观,二是对自己行为的后果缺乏清醒的判断.2.交往的方法
技能的缺乏会使人们不会选择适当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和解决人际矛盾,吵架、生闷气、冷战成了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技能的缺乏直接源于知识的不足和社交经验的欠缺。
(1)第一印象极为重要
第一印象有强烈的定向作用。最初印象有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变化。
(2)主动交往
采取什么样的交际态度,便拥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3)角色置换
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体验别人的内心真实情感,就无法使自己交往行为具有合理性、对应性。
(4)有效沟通。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表达态度、交流感情、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
(5)帮助别人
在心理学中帮助是广义的,既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对于痛苦的分担,观点的赞同,建设性的建议,也包括困难解决上的协助和物质的支持。
可见每个人都有帮助别人的能力。
第二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学习心得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了宫文波老师的如何构建人际关系之后,我对这方面了解到很多,也学习到很多东西。所谓人际关系,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学习了人际沟通心理学之后,我想从以下4个点去阐述我所理解的人际沟通:
第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互动历程。第一,人际沟通其实是一种历程,在一段时间行程内我们为达到到一种目的要进行一系列的行为但是我们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此种行为就是实行人际沟通。第二,这种沟通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在沟通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结果是什么,其意图所传达的理由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其重要性的价值对应出此沟通的“有多重要性”。第三,双方在沟通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互动,在沟通的过程中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要负责任存在。在尚末沟通之前,不能先预测沟通互动后的结果。综上所述,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各类关系,如:亲子关系,互相关心,义务互助,是为了加深彼此间的亲情;夫妻关系,互相疼爱,是为了加深彼此的感情;朋友关系,互相帮助,是为了更加巩固已有这份关系;同事以及师生间,也是为了相处融洽;这就是人际沟通中所讲的“行为目的”。
第二、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人际沟通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呢,估计这一点我就不言面喻了,只要你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在人类社会的群体中,那么你每天都要和人际沟通打上一定的交道。正所谓“相识是缘,相处是份。这就是说,你在物欲横流的人类社会中,认识一个人容易但是能否相处的融洽,这可是一个大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门学问。怎样才能健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就需要学会沟通。从小处讲,就是从我们老百姓的身边讲起,人际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他的产物就是你与其他人的融洽程度。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从大处讲,有关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良好的沟通才能使国邦之间友好的相处。周总理曾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相原则“,使一直僵持的会议有了伟大的转机,其宗旨就是互相了解、互进友谊、求同存异,显现出了彼此尊重对方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现在的市场经济告诉我们说,没有笑脸莫开店,这个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综上所述,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着尝试着与人沟通。
第三、人际沟通的灵活性
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各种方式去博得别人的好感,遇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如中国一句俗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人际交往中,切忌死板,不要用同样的交往方式去交往所有人,所谓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三教九流人生百态,学会变通随机而动。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你与其他人和平相处,你与家人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都只有通过互相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才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不至于碰壁。按照通俗的讲法——沟通能力代表着良好的人缘。良好的沟通你也能发现到对方的优点与缺点,用发现到的检验一下自己取长补短,从说话到接人待物,都要向着别人可以接受的方面去说去做,当然务必要求尽善尽美,只要让别人能接纳你这就代表着你成功了。
第四、得怎么样与人沟通
其实,学会与人沟通最简单不过,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对方,有尊重别人、人才会尊重你。你要用心的去关心别人,别人也同样的关心你,这就是人类最原始淳朴的人际关系。涉及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要学会尊重对方。在交往中一定做到想别人所想,用自己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切莫去计较过多的小事,哪怕自己会吃一点小亏。正所谓吃亏是福,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一点你就会对眼前的一些不快之事自会一笑了。在长期的交往中,别人自会看到你过人的优点,也会愿意和你交往,这样你便会朋友遍天下了。
总之,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社会角色划分,人际关系分为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等几大类。这些关系的处理对个人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担当多种社会角色,家庭和睦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所以在家庭中,要协调好各种关系,使家庭和睦;在工作中又存在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等,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我的不足,和许多以前我没有在意的问题,学习到了许多沟通的技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把这些不足改正,并将学到的技巧用到实践中,那将会对我今后带来不小的帮助。
郑 旭 东昌区文体局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及其构建策略
一、序论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需要发展,人更需要发展,社会的发展是靠人来推动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当前正进行的新课程理念改革,更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又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试想一脸严肃的教师,板着面孔,让学生“洗耳恭听”其结果是学生在压抑中被动“接受”,何来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关系融洽的师生相互畅所欲言,学生的思维会紧跟着教师走,动口,动脑,动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肯与教师说心里话、实话,又为教师的针对性教育提供了依据。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有益于班风、学风的建立,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力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工作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朝着文明、民主、向上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关于师生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两种。
(一)教师中心论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这一观点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作手段,而应当作过程的目的和结果。
教师中心论把教师放在绝对主体的地位,片面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 用,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压制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的认识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学生中心论”首先把学生的发展 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只能作为“自 然仆人”。同时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教育过程就不 应当由教师直接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
学生中心论极为重视学生的需要、态度、情感等动机系统或内部机制等因素,认为主要是这些内部因素的变化才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 主张教学应尽力排除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外部条件,创造一种能最大限度允许学生做出个人选择并主动活动的教学环境。学生中心论把学生放在绝对主体的地位,片面强调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忽略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三、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以及和谐师生关系概念
新的教育理念,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和谐”是从音乐中呈现的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中而产生的,渐而延伸到社会的和谐、人的和谐、教育的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的接受、相容和相互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师生创造性可以充分发挥,性情和灵魂可以共同提升。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
(一)尊重是和谐的基础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真正地爱老师。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尊重。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心里总是希望老师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错误时,一般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批评。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该表扬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欲望,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能不在同学面前批评的就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经常违纪、学习差的学生,更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态一旦形成,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即不可能存在,任何教育上的努力都将难以奏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二)信任是和谐的桥梁
要取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教学上,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上好课,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个别辅导、教育,促使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以自己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学生,学生自然会看出来“老师多么认真地工作,这都是为了我们好。”事实表明,责任心强的老师学生总是欢迎的。
其次,要以身作则。在行为上做学生的模范。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应先提前到达教室。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批改作业、试卷就要及时;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劳动时老师也应带头参加;甚至老师自己有过失时,也要勇于承认错误„„身先士卒的将军,总能一呼而百应,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不仅仅是因为
他为他的部下树立了榜样,更重要的是他借自己的行为使下属感到“将军和我们同生死”,拉近了同下属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以身作则有融洽师生关系的原因。其三,公平、合理。教师要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学生感到教师是最可信赖的人。在处理班上事务时或批评学生时,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让学生心服口服。
2、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
不可否认,一个具有良好外在形象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总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别人总喜欢接近他,愿意同他交往。教师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学生面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语言上,做到谈吐文雅,幽默风趣,感情真挚,条理性强;行为上,要举止庄重、大方,表情丰富,富有感染力。在妆扮上,要大方得体,恰如其分。花枝招展或不修边幅都会成为学生的笑料。事实证明,有良好外在形象的教师,是能够把学生吸引到自己身边的。
3、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反应快,判断准确,不容易发生知识性错误或判断上的错误,对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易获得学生的信任。文化素质高的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左右逢源,课堂信息量大,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多材多艺的老师,能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也往往会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学生所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捕捉新的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永不落伍。
(三)沟通是和谐的内涵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特别是中学的学生,他们已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不再盲目地崇拜教师,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对老师的要求接受程度也不同。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
1、提倡民主,广开言路。
班集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也不是班干部几个人的,而是老师和每个同学共
同拥有的班。班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和老师班相联系,并影响到老师和同学们,因此,每个同学都要为班集体出力,积极向老师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都做‘义务班主任’。”应该专门设置班主任工作“意见箱”,发动学生向老师写信写条子。教师到条子后,马上找时间找机会和学生交流,合理的意见采纳,合理的要求给予满足。实践表明,广开言路,建立民主的班风,可以使教师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2、课堂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学校中,师生交流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如何借助这种交流来发展师生关系就值得研究了。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热爱、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在课堂上展示风采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尤其要善待后进生。特别注意给她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课堂上总是把适合的差生层次的问题留给他们解决。这样既增强了差生的自信心,又使他们逐步走近老师。反之,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注意上层生,久而久之,下层生对教师产生偏见,认为教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讨厌差生。这样的想法一旦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这样,教师的工作就很难开展。
五、结论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有益于班风、学风的建立,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力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工作朝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朝着文明、民主、向上的方向发展。
文献参考:
[1]沈燕.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成才之路,202_,(05).[2],[4],[9]王丽萍,周迎红.关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研究[J].职业圈,202_,(23).[3]袁崇英.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及对策[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2_,(03).[5]蒙坚,梁永福.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2_,(06).[6]韩丽萍.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才智,202_,(23).[7],[8]罗大丽.利用多种途径,改善师生关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2_,(02).
第四篇:如何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
提要: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是时代的最强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将和谐社会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此,拉开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序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放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谋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是我们党对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乃至每一个家、每一个成员的纲领性要求,是指针、是号角,同时是对世界人民的美好倡议。党的17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文化等等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极大地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实质内涵。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内容、重中之重。本人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总体要求,结合监狱发展现状,对如何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作一些分析探讨。
关键词:监狱警察关系构建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武装力量。一个社会人是社会的因素,一个自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单位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大到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小到每一个国民的共同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源动力,是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保证。
一、监狱警察人际关系构成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但在建狱初期,大都以拓荒的手段和途径对犯罪分子施行刑罚,自主经营、自给自足、自谋发展成了监狱生存发展的主要形式,监狱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局限在看押和发展农业经济上,由于国家对监狱经费投入的有限性,决定了监狱在抓好刑罚执行的同时必然的也要抓好监狱经济的发展,这是监狱警察所面对的一个长期的历史命题。监狱发展的需要及历史原因,形成了警察、工人、罪犯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共存的集合体,从而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加之,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并非以绝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也必然的要与周边社会产生人际关系的交叉交往。概括起来,监狱警察人际关系由监狱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若干对象构成。主要有内部的警察与警察的关系、警察与职工的关系、离退休老同志与在职同志的关系、警察与罪犯的关系及外部的监狱警察与周边群众的关系、监狱警察与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等等。
二、监狱警察人际关系因素分析
(一)监狱自身内部警察人际关系因素分析
1、警察与警察之间。从总体上看,和谐因素远甚于不和谐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讲,共同的使命、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把这支队伍连系在一起,共同的纪律、共同的规范、共同的理论武装把这支队伍统一到一起,共同的追求、共同的领域、共同的命运把这支队伍凝结在一起。从小的方面看,共同的生活时空、共同的生存环境把这支队伍集合到一起。正因为有着这些许的共同,所形成的内趋力促使和谐因素彰显,但是,稍作分析,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并非甚少,在国家公务员、人民警察实行统一规范的工资制度下,由于工作岗位的差异、工作难易程度的不同、工作环境条件的悬殊,不同岗位的警察内心必然会产生比较,比较的结果必然会干扰到内心的平衡,一旦内心失衡,那么,和谐的程度就不易评估,不和谐的因素就有可能增加。
2、警察与职工之间。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基本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别,分工的差异性构成了两种身份在同一个机关、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区域共存的格局,因为共存而和谐,因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处遇派生着不和谐因素。
3、老同志与在职同志之间。由于经历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带来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差异、理解差异、接受差异,衡量事物褒贬、优劣、利害的标准都易存在分歧。老同志思想认识上传统的、保守的一面通常较年轻人明显,年轻人较富活力,创新意识较强一些,差别性的客观存在,重者形成代沟,轻者共同语言较少,观点不易统一,形成构建和谐关系的阻力。
4、警察与罪犯之间。这一对关系本质上就是一对矛盾关系,矛盾的双方一方代表着正义,一方代表着非正义,正义方的行为价值是构建和谐、维护和谐,非正义方的行为往往是扰乱和谐、破坏和谐,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不和谐因素尤为突出。罪犯群体是一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罪行等等存在着诸多差异性并因触犯国家刑律而收押集合到一起的特殊人群。其中,有同案的、另案的,贩毒的、抢劫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等等情形,诸多的不同,诸多的差异性决定了警察与这一特殊群体在和谐关系的构建上难度较大,任重道远。
(二)监狱警察与外部社会人际关系因素分析
1、监狱警察与周边群众。警民共建和谐是监狱警察和周边群众共同努力的目标,但因受传统的那种分割的、排异的惯性思维的制约和影响,国家机关与驻地周边群众的邻里共处难免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磨合期。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关押和改造罪犯的场所,具有与其他国家机关不同的特殊性,具有较明显的独立性和封闭性特点,与周边社会的各种交往具有很严格的法律规定性,因其特殊性的存在,制约着周边群众对监狱认识和了解的不足,敬而远之的心态尤为突出,这种不良的心理暗示阴影难以消除,对监狱警察与周边群众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带来难度。即便发展到了相互接纳、共处共容也仅能算是构建和谐关系的一个基础和平台,因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境界并非只此。
2、监狱警察与驻地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由于监狱属省属驻地方机关,隶属于省监狱管理局,人、财、物都实行垂直管理,因此,驻地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对监狱的关心、支持、帮助的力度很局限。加之,监狱从建立到发展,长期处在较为偏僻、落后、闭塞的偏远地带,监狱的创业历程必然的形成一个与当地社会相对割裂、自行运营的小社会格局,长达几十年的那种自办教育、自办医疗、自办商业、自办农业等等监狱办社会的模式,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封闭性促成了警察思想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禁锢和局限着警察职工的思想,主动融入社会的观念淡薄,在人际交往领域更为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确立、推进和深入,党和政府对监狱工作的重视日益加强,监狱逐步向职能化轨道迈进和发展,随之兴起了监狱布局调整及监狱体制改革的大潮,监狱逐渐向交通沿线和城市转移,交通、教育、卫生等等更多的事业融入了地方社会,合理利用和整合社会优势资源,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了监狱的职责,强化了监狱的刑罚执行功能。鉴于此,监狱警察较好地融入社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迫切。教育和医疗是牵动每一名警察职工思想的重要因素,妥善解决好这一因素的钥匙和切入点就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但由于受历史的、传统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成了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去面对和践行的历史使命。
三、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思考
(一)坚持公平正义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前提
政法机关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监狱是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改造罪犯的特殊场所,监狱人民警察是执法主体,公平正义是执法实践的价值追求,是监狱职能的重要体现。坚持公平正义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离开对公平正义的坚持,将严重削减监狱的职能,甚至散失监狱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监狱本质就是正义的化身,职能就是对危害国家、危害人民,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犯罪分子实施刑罚,对其进行教育改造,努力使犯罪分子转化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实,监狱从建立至今,无不是始终在践行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呢?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正因他们的行为严重冲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严重破坏社会公平、严重践踏国家法律制度的正义性和权威性,这一特殊人群是实质典型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国家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打击惩戒的主旨就是减少和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监狱好比就是控制和消化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强力机器。如果监狱警察不能做到公正执法、不能坚持公平正义,必将散失对罪犯的震慑和改造能力。监狱警察和罪犯这一对矛盾关系的和谐发展,坚持依法治监、坚持公平正义是最有力的途径。监狱的中心工作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这一任务就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做到公正文明执法,以公正促和谐,以文明影响、洗涤、警醒和感化罪犯,帮助和引导罪犯由被动改造向主动改造、自觉改造方向发展。执法的公正性一则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二则增强罪犯的平等感,从而激活罪犯正义之念,唤醒罪犯良知,最大限度的消减敌对情绪和敌对思想,进而推动警察与罪犯和谐关系的构建。警察与警察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老同志与在职同志之间、罪犯与罪犯之间等等这些关系的和谐也无一例外的需要公平正义理念作为支撑。这一道理并不难理解,人的本性中不乏趋利性,人的趋利性是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最大障碍,更多的只有通过公平正义来实现平衡。因此说,坚持公平正义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前提。
(二)融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依托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精神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应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祖国繁荣发展团结奉献的社会意识。监狱警察是全国各族人民中的一分子,对祖国事业建设和发展有着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我们理应责无旁贷地认真学习、融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武装我们的思想,培育我们的精神,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共同思想基础的武装和引领下,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才有强劲的精神依托。
(三)固化法治理念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认识支撑
当今社会,法治化程度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增强和树立法治理念是对国民的要求,更是对执法者的要求。治国理正,理念先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一向主张,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依法治国,从监狱层面来讲就是一个依法治监的理解。监狱警察要切实做到依法治监、依法管理,首先就是要解决好固化法治理念的问题,从认识上就要到位,切实从思想上培育和树立法治思想,坚定法治信念,坚决摒弃传统遗留的那种“人治”和“无为而治”的落后思想,切实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施治思想。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很容易形成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理论武装就成了空话、流于形式,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教条主义与构建和谐关系格格不入,空话、教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忌,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更不容。因此说,固化法治理念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认识支撑。
(四)健全法制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保障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的执政阶级都非常注重立法,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党始终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古训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法制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刚性行为规范,是要求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法制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规范性,中国的法制导向就是始终坚持在中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服从服务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惠及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规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既定目标的共同行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各种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阻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建立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对社会各项事业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是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的重要保障。在监狱警察人际关系领域,也无一例外的得依托法律制度来保障,无论是领导层和被领导层、实施教育改造方还是接受教育改造方都得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行为,切实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宗旨。因为平等维护了平衡,因为平衡促进了和谐,这将有力地推动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五)深刻领会中国体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x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思想统一是构建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首要的就是要抓好思想上的统一,离开统一思想来思考和探索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就会误入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错误路径。
(六)强化德治思想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
党中央早在二〇〇一年就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法治是根本、是基础,德治是有益补充。德治思想的培育和形成,靠的是学习和教育,通过正确的理论引导,使广大监狱警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人权、尊重科学、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坚定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发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推动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良性发展。
(七)人文关怀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内潜催化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尊重科学、尊重民风习俗,挖掘民族文化,关注文化遗产,建设生态文明,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学说阐述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的论段、观点,加大社会保障机制、体制建设工作力度,拓展就业渠道和平台,以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追求,谋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生态在很多领域得到关注,倍受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青睐,生活食品领域如此,和谐文化领域更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框架下,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问题上,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是促进和推动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有效催化剂。
(八)树立大家庭的思想是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和谐、和睦的字眼最初只是在描绘一个具有很近血缘关系的自然家庭中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谐的内在要求日趋扩大,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和谐因素来驱动。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关系到中国的稳定快速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共同的使命拉近人心,共同的目标凝聚力量,心齐力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我们每一名中华儿女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理应心系祖国兴衰,理应立志为祖国大家庭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增强自觉性、主动性是监狱警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单是党和政府的事,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作为我们个人要做到不断提高认识,树立大局观念,不断增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潮,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理应做到准确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正确履行监狱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不辱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从构建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做起,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建设监狱警察和谐人际关系,涉及因素复杂,优势和困难同在,任重道远,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第五篇: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总结
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总结
202_年4月24日的19:30分,我们班心理委员毛万媖同学和我班全体同学在B栋教学楼4—11教室一起讨论了我们的“家庭”----寝室,我们班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六个寝室又是我们一个大家中的小家。毛万媖同学首先放了一个17分钟的大学生寝室心理话剧的视频给大家看,提起了大家的兴趣。
接着她又用PPT的形式给大家讲解了以下问题:
一: 当下,我们都在说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而我认为和谐校园首先需要和谐人际关系,其中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我们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方面.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个复杂的课题,它包罗了许多的方面。作为大学生之间的宿舍人际关系又具有特殊的内容。宿舍中的人际关系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宿舍的意义不仅仅是个睡觉的地方,宿舍是大学生过集体生活和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就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室友在我们一生中是极有分量的角色。在我们最渴望经历、最需要友情、最期待成长的年代,一群原本素不相识的青年因共同的“志愿”而走到了一起,分享这段最为美妙的成长时光。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睡在我隔壁铺的姐妹”。寝室生活是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寝室生活也是塑造性格、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修课.等等表明,寝室关系都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重视的.二: 寝室常有的问题和矛盾有: 1,睡觉时间讲话;
2,舍友在外边心情不好了就回宿舍撒野; 3,早晨闹钟问题;
4,家庭背景不同而导致交流不畅; 5,卫生问题; 6,学习问题;
7,饮食习惯问题等等.三: 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
1、缺少沟通、交流。比如寝室搞集体活动时不征求他人意见或表现的漠不关心。
2、寝室内的小团体现象。比如两个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由于生活习惯和语言的一致经常一起出入,这样很容易形成小圈子,使得与寝室其他成员间的关系显得敏感而微妙。
3、不适当的炫耀、嫉妒。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炫耀自己的身世以及家庭生活条件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嫉妒。等等.四: 产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
1、自身的性格缺陷,个人爱好、价值观不同。比如自我意识过强,不懂谦让,缺乏与人协作的精神;适应能力差、孤僻;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弱。此外还受个人爱好、价值观的影响。
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社会适应能力尤其也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生活习惯不好,作息时间冲突。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的冲突很容易引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五: 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要领 :
1、与室友统一作息,在生活习惯上相互包容和理解。
2、不搞小团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寝室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与同寝室之中的某一个人过分亲近很容易引起寝室其他成员的不悦。
3、不侵犯室友的隐私,尊重他人,注意忌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对于室友的隐私,我们不能去探求。未经室友同意,切不可擅自乱翻其物品。
4、给予别人关心帮助,自己有事也要求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
5、完成自己的内务,维护共同的生活环境。结束语:
刚来到大学,是缘分让几个本不相识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从第一晚开始,每天陪你睡的是室友;
当你在周末不想起床而即将挨饿的时候,是室友,为你买的三角饼、素粉、或者包子馒头;
是谁每天忍着闻你的臭脚丫,看着你的臭袜子,毫无怨言,是室友; 当你突然上吐下泄,上卫生间的时候,是谁给你拿的卫生纸,是室友 当你失恋而痛苦不堪的时候,室友告诉你: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室友每天放着歌,愉悦你,还省了你的电; 当你刚化妆完,室友走过来,冲着你吼:小美女 室友,即朋友。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友绝; 人生在世多称意,室友陪你度风雨。
天天在一间寝室,之间难免会有矛盾嘛,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忍耐、包容,互相尊重对方,熟悉舍友的特点,若发生矛盾了,就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处理,尽力营造和谐的生活气氛。任何矛盾,只要本着一个原则去化解,都不是矛盾,心地宽容。特别是女生,这个不注意,老是计较小事,将来必定吃大亏的。
PPT讲完,各寝室由室长作代表上讲台说出本寝室所存在的问题和分享各寝室高兴的事,这个环节把整个活动带到了高潮,每个室长都尽情地说出爆笑点,尤其是我班的男生寝室代表上讲台说出的共同点都是:大家不爱打扫卫生,不爱买生活用品,不过大家都很团结,都是到最后了大家会共同解决生活问题.接下来毛万媖同学给大家讲了一个有关心理的故事,告诫同学们世间的善与恶,有时错综复杂,难以分辨,所以请不要轻易做判断.要擦亮我们的眼睛,认真分析,做出理性的判断.最后,此次活动在全班合唱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歌声中结束.通过此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知道构建和谐寝室的重要性,要珍惜室友,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室友友,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如果室友之间不团结那么班级就不团结,同学之间不要搞小团体,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护理学院123级13班
毛万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