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促进基层信用社发展的建议
关于促进基层信用社业务发展的建议
经过对市联社X主任讲话的认真学习,结合所在基层信用社存在问题,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本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供上级工作参考:
一、根据实际需求,在营业厅内设置分金额等级窗口。
我社地处XX地带,外来工比较多,由于其他银行都通过存款金额门槛来限制各种服务,或设专门网点办理小额业务,如农行在我地区就只设一间办理3000元以下的业务,这样使得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都集中到我社办理业务,严重加大了我社的日常工作量,而我社又对存款客户没有划分层次,只单另设一些贵宾窗口,这样对于那些有一定存款而没有贵宾卡的客户,也需等待较长的时间才可以办理业务,对于携带一定现金的客户来说是有很大的安全担忧的,如果再出现一些客观因素延缓办理(如电脑故障,网络故障)则很可能因此遭到投宿,甚至会因此流失一部分客户,所以我们应在这点有所改善。
1、建议对于一些外来务工客户较多的网点,可分设不同的存、取款额度窗口,或参考他行做法惊醒一些限制性的规定,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有一定存款客户的取款、存款时间,增强本社同他行的竞争力。
2、对于一些代发工资较多的网点,也可适增设一个代收付专用窗口,扩大如代收学费,代收电费等业务的业务量,不但有利于代收付业务的发展,且这类业务操作简单、快捷,可以有效缩短等候时间。
二、进一步改进支票出售程序。
现行电脑程序,由于出售时要打印每张支票的帐号,延长客户购买支票所等候的时间。在运用以前的售票程序时,为了缩短这个等候的过程,通常是先办理好出售手续,支票预先打印好,将票交付客户后再行电脑记帐,而使用新的出售程序时,就一定要先在电脑记帐后才能打印相应支票,这样每次业务均比原先的程序多花费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令一些客户产生了意见,如果再有两个或以上客户同时购买支票,就要等候的时间就更加长,即使通过业务员多方解释,得到了客户的谅解,但长此以往下去也不利于业务发展。
建议是否可以优化现行的售票程序,将支票预先打印好再等待出售,这样既节省了客户的时间,也方便工作。因为出售支票要暂停一个窗口专门办理,这对于窗口本就不多的网点,很不利于业务发展需要。对于客户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信用社来说客户的支持就是持续发展的支柱,也是与同业竞争的力量。
三、风险与效率兼顾的同时,适当提高柜员的风险金额度和分配方式,调动柜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行制度较注重信贷工作奖罚,但对于一线柜台人员相应的奖励制度比较欠缺,风险金比例较小,而临柜工作往往风险性较大,经常会发生一些业务差错,一旦差错出现又会遭到处罚,令一线临柜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而我社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是要到一线临柜的,每天面对众多不同的客户,临柜人员的言行举止都营销到顾客对信用社的印象和了解,这样就尤其需要培养临柜人员的工作情绪。特别是一些刚转岗临柜的人
员,柜台业务水平有限,更容易出现错差,不仅影响正常业务的办理,还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
建议是否可以适当调高临柜人员风险金比例和分配方式,做到能者多得,充分调动每个柜员的工作积极性,缩短客户的等候时间。
其次是进一步加强一线柜员人员业务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尤其是新员工或转岗员工,通过不断培训,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会有很大提高,相应的差错也会得到有效减少。
再次是广泛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多方面多角度的想员工灌输社会发展新思想新形势,使每个员工意识到对于社会发展,个人不进则退的道理,只有努力工作才不会被淘汰,逐步引导员工树立主人翁思想,做到爱社如爱家,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潜能,使信用社整体竞争力得到最大发挥,拉近与其他银行的差距。
我所提及的只是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也是现时需要得到切实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不这样,长此下去我社的业务发展将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重视并想法解决,以更好的减轻员工工作压力,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服务企业,服务社群。
202_-3-26
第二篇: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条件支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农村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村教育就不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以县为主”主要是指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农村基础教育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并优先予以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时期,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大区域内均衡发展。
3.积极探索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课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要转变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取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
材建设问题既是困扰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的难点。202_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从实际出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要关注农村并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来,发挥农村学校课程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作用。种植、养殖、园林花卉、农产品加工、温室栽培、机电维修、市场营销、美容理发、烹饪、驾驶、建筑、家政、农业环保、美术摄影、农业经营管理等,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要遵循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结合农村教育的多样性、适应性和实用性,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快培养和造就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逐步建立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
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教学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继续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扶持农业类专业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积极推广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非农业就业必需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转移两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本身也要逐步提升办学水平、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当地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又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职业分流的需要。总之,要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融合,逐步实现农村教育的一体化。
5.坚持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广大农村,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具体而言,要做到:继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
社会地位;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对口支援工作。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努力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第三篇:基层发展教育现状及建议
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解决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成为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
一。为此,教育部新颁布实施的《202_—202_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列入头一项工作,提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坚决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可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宁夏启动第二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使教育均衡发展。202_年“两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殷切关注,“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不仅使农村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感到了党的温暖,就连在中国西部偏远山区从教的笔者也开始了对农村教育发展之路的探索。
1.农村教育升学率并不低,甚至可以说相当多的地区还比较高。
例如:龙胜各族自治县,202_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47%,高出广西平均水平20%多;中考各科成绩均超过了桂林市平均分,达到了12个县的中上水平且低分率最低。恭城瑶族自治县202_年初中升学率为84.34%%;高中升学率达到90.32%,其中升入普通高校本科的占52.64%。就连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三江侗族自治县202_年的高中升率还达到了89%。这表明,学生只要本人愿意读书,同时学生家庭经济上负担起,升学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升学是有望的。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本人不愿意读书的或学生家庭经济上承受不起的中途流失了,考前减少了许多学生;二是农村学生通过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比较强烈,学习比较自觉、刻苦;三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积累了丰富的应试教育教学经验,办学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2.初步建立和形成了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网络,能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广泛开展职前职后科技培训和服务。
例如:三江侗族自治县建成了成人文化教育培训中心1所,在全县所辖16个乡(镇)都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还建立了166所村级成人技术分校。恭城瑶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也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网络,其中恭城瑶族自治县还建成了1所自治区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都能较好地完成人教育任务,发挥较大的作用,如恭城瑶族自治县在202_年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任务54000人,完成46937人,完成任务86.9%;农村致富骨干任务1900人,完成2536人,完成任务133.4%;“绿证”培训任务3200人,完成3269人,完成任务102.1%;新增劳动力职业资格培训任务1407人,完成1579人,完成任务107.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
2800人,完成2830人,完成任务101.07%;已转移劳动力〔乡(镇)企业职工及非农产业农民工在岗培训〕任务8400人,完成6536人,完成任务的77%。3.计算机宽带网络已延伸到乡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如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统一添置了计算机、彩电、DVD等电教化设备。龙胜各族自治县大部分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2_年组织了22名中学校长参加了自治区电教馆举办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培训班,全年编辑出版《教育快讯》,教育信息网的信息更换及时,内容新。为了促进全县教育资源建设,202_年该县还成功举办了全县首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
4.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恭城瑶族自治县,现有小学教师1438人,其中中师学历998人,大专学历402人,本科37人,在读研究生1人;中学教师1167人,其中大专学历697人,本科学历335人,在读研究生11人,教师合格率较高。三江侗族自治县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98.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8%;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3.3%。同以前相比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教职工编比、教师合格率、教学水平均有较大提高。
5.辍学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之势。
如三江侗族自治县202_年年报上的初中辍学率是404%,加上休学的学生数辍学率将高达7~8%,随着普及率增高,辍学率也会相应增高。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现在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还不够,还必须实行“一补”才能让学生读得下去,山区中学生80%为住校生,每天2元钱伙食标准,一个月也要家里供给60元。60元对于家庭条件好的算不了什么,但对那些温饱尚未解决的家庭就无法承受了。《中国青年报》202_年2月6日的一则报道指出,教育成了西部农民心头最大的痛。在甘肃民勤县,家中有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的,大多收入的60-70%交了学生的学费;土地少一点的人家,这个比例会更高。谁家如果有了孩子上大学,很快就可能变成贫困户。这种现象在我们广西民族地区农村不难见到。其次,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农村蔓延。三是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课程偏多、教学内容偏难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厌学或失去学习兴趣等等。
6.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步履维艰,民办教育难以生存。与众多农村孩子“无学可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各县只有一所职业高中却仍然要“等米下锅”,很难维持下去。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只有三个班:高一26名学生;高二35名学生;高三30名学生,学校为了生存已改办普通高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农村孩子上学的目的是跳“农门”、受制于家庭经济条件上不了学等因素外,城市职校敞开招生,城市职校的办学条件是农村职校无法效仿的,也是农村职校招不到学生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农村职校教育改革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人
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又不能为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等多种原因,从而导致了农村职业高中名存实亡。民办学校由于无利可图,因而也无法生存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还比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我们应该:
一、以电大远程教育,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民
族地区农村教育效益和质量。
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不发展,直接受损害的不仅仅是民族地区农民的利益,也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大力发展教育是减少和改变贫困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因此,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历史使命。电大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学校。电大远程教育具有教学信息交互性强,通过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的媒体手段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新的媒体手段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教学信息能实时、非实时交互;教学资源丰富,可通过“电大在线”和各省市电大自建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以及所连接的公共教学服务体系海量的资源库,方便地提取有关的学习资料;不受时空限制,学习者可在任何地点、时间,从任何章节,按自己可能的进度学习;以学习和学生为中心,能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等四大优势和特征。能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效益和质量。长期以来电大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人才,同时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电大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教育的主体之一,必须继续坚持 “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电大教育的发展重点,更加主动的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为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作出应有贡献。
1.以做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农村学历教育运行机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教育部于202_年5月决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探索利用现代远
程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资源送到乡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该计划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依托全国电大系统进行。在实施过程中,中央电大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精神,结合电大远程教育特点和为“三农”服务的实际需要,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设置以农村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及拓展和集中实践等模块,突出实用技术和能力培养,强化专业和集中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60%。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执行全国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统一评分标准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根据自己的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目的要求,在专业规则框架下,从相应的课程模块中自主选学一定数量的课程,课程考核合格并达到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要求,可获得课程学分或相应的培训证书(岗位资格证书)。累计达到规定学分、符合要求者,可获得中央电大颁发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经过一学期的办学实践,全国电大系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陕西电大介绍的4条做法较有代表性,值得借鉴: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是统筹规划,充分论证,把试点工作落实到实处;三是加大宣传力,启动仪式达到预期效果;四是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广西电大恭城、三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点,依托电大系统,由地方党委组织部牵头,政府民委、教育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将试点项目的实施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的做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2.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开展职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如恭城瑶族自治县不足28万人,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达到6500人左右,三江侗族自治县也只有34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多达3万多人。由于民族地区农村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淡水等资源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数量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目前,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还较低,这不仅制约了他们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制约了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自身发展。广大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青年人)对接受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有十分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要求,电大应积极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202_-202_年农民工培训规划》等文件精神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
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要贯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原则,推动国家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征书制度的实施。此外,还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深化办学模式、办学机制、办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强化校企结合,努力扩大“订单”教育培训的范围,不断增强教育培
训的针对性:一是采取城乡结合、东西部联办的方式实行“1+2”、“2+1”、“1+1+1”等模式,让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在当地学习一至二年,然后到东部或城市的对口企业学习和实习一至二年,使民族地区的学生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实现稳定转移;二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掌握一至二项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证书,使学员掌握转移的一技之长,增强学员的转移和就业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城市各类教育资源,采取短训与长班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已在城市务工人员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转移后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再就业的能力。
二、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指导思想明确,贴近农村实际
农村教育的落后更多的是因为教育资源的极度短缺,包括教育经费及师资的严重不足,还有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这一切,形成了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信息鸿沟。农村教育普遍落后于城市,单靠传统的书本教学和课堂讲授难以在短时间内赶上城市教育的发展进程,而信息技术则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以往完全不可能有的条件和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远程传送、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突破了农村空间地域的限制。因此,依托电大系统,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其目的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服务农村教育发展稳定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我国农村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因此,在民族地区进行远程教育不能套用城市教育模式,应当充分考虑和照顾农村市场经实际情况及农民的实际需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适度、适用和适才教育,逐步形成电大教育直接为“三要”服务的品牌特色。
2、优化教育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建立“农科教结合”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电大要充分利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这有利时机,大力宣传,积极争取,让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治贫必须兴教”,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的重要作用。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建设民族地区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依托电大系统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列入地方各级政府和组织、人事、农业、教育、科技、劳动等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电大作为办学的主要实施者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精心组织实施教育计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依托电大系统,有效整合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远程教育教学服务网络。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生命线。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远程教育,必须始终为学生服务,把保证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要保证教学质量,应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教学服务体系。“纵向贯通”主要是指电大系统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中央电大根据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开发价格低廉、方便使用的“农村版”多种媒体教材和教学包;省级电大根据当地学生特点及实际需求,及时补充配套的教学资源,并负责远程教学平台的建设运行,网上教学资源的发布、更能、整合及管理工作;县级电大和学习者通过“卫星资源接收和共享浏览软件系统”接收多媒体和网上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建立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地方有线广播电视台(站)接收教学资源。“横向联合”主要是指各级电大及时吸收科研单位和其他兄弟院校科技成果和教学信息,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落实教学场地,聘请兼职辅导教师,解决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4、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实施。
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承受能力弱,一般伴随着落后的教育基础设施和“贫困的文化”,依托电大,发展远程教育的任务重而客观条件较差。因此,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即先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做好总体规划,选择突破点,搞好试点,再将成功经验面上推开,少走弯路。试点与发展项目宜分轻重缓急,有步骤地实施,一年上一个台阶,避免折腾,积以时日就能取得较大成效。
第四篇: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政协常委刚旭艳在政协兰西县十届五次会议上的发言
刚旭艳
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属性,处于其它各类教育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奠基性阶段。
一、当前我县学前教育的现状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学前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有所提高。截至202_年10月,全县幼儿园发展到196所,其中镇内民办幼儿园29所,农村民办幼儿园64所,镇内校办幼儿园6所,农村校办幼儿园97所,全县幼儿园班总数达到268个,入园人数达到4168名,其中民办幼儿园2401名,校办幼儿园1767名,4—5岁幼儿园入园率为69.8%,6岁儿童入园率为86.9%,学前教育总量规模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一是办学行为日趋规范。制定出台了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支持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意见,加强对不合格幼儿园查处整改,使民办幼儿教育逐步规范。二是师资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幼师参加函授等业务培训,组织幼教研讨等,幼师素质不断增强。三是幼儿教材有效利用。全县80%以上的幼儿园使用了正规幼儿教材,保证了幼 儿受到正规学前教育。
二、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
虽然我县学前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但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城乡幼教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缓慢。目前,很多农村幼儿园没有独立园址,只在村小学有教室,没有经费来源,幼儿人数不多,师资力量不高,发展受到一定程度限制。一些农村孩子上幼儿园的不多,有的甚至无园可上。多数农村幼儿园没有室外大型玩具,有的连适合幼儿使用的厕所都没有。二是民办幼教机构鱼龙混杂,监管不到位。一些民办幼儿园以挣钱为目的,未经审批办园,门槛较低,管理混乱,租间房,找几个老师,就能办所幼儿园。为减少开支,他们低薪聘用非专业、不合格教师和工作人员,专业幼师几乎没有,而且素质参差不齐;设施条件简陋,卫生状况不好,教学质量不高,还停留在“教几个字、几个拼音”阶段;有的使用违规车辆接送幼儿,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幼教存在小学化倾向。一些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教学内容没有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主,提前开设小学课程,开办各种特色班,虽然取得了看似不错的学习成果,却违背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影响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造成无法弥补的“负教育”后果。
三、几点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自今年2月28日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我国政府问计于民、为未来10年勾勒的教育改革草图。“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纲要》关于学前教育的四大看点,也是我县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结合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责任,全民参与,营造支持幼教发展的浓厚氛围。学前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属性,要把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政府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并重点向农村倾斜,努力推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
2、整合资源,明确目标,积极改善办园基础设施。立足实际,在民办幼儿园选址和建设规模方面上统筹考虑,扶持民办幼儿园;充分利用城镇和乡村的闲置教室、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站、文化广场、村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合理配置,资源共享,让孩子在“玩中学”、“ 学中玩”。
3、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优质优教,满 3 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学前教育,解决学前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规范的评审机制和收费标准,教育主管部门要会同公安、安监、消防、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大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和社会监督,保证教育质量。
4、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强力打造高素质幼师队伍。将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校和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与管理;开办园长论坛、园长培训班、园长资格认定,提高园长的业务水平;在岗幼儿教师要限期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需要补充的幼师必须从具备资格人员中招录;每年都要组织教研、观摩活动,以骨干教师结对、名师带教等形式,构建城乡统筹、以老带新、优势互补的幼师队伍梯次发展格局。教育主管部门要与省内师范院校搞好沟通协调,创造更多机会让县内幼师走出去学习,为兰西学前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五篇:关于促进我县海运发展的建议
关于促进我县海运发展的建议
海运业作为资金、劳动密集型的基础性运输行业,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没有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的独特优势,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是我县发展海洋经济、改经济发展模式、提
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县的海运业在资金的投入和运力方面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周边县市不断出台优惠的财政政策来推动海运业的发展,使我县海运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海运业持续快速、科学健康地发展,我局组织人员对XX及周边县市的海运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为县政府扶持、引导海运业的发展,改善海运业投资环境提供可行性的、科学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
XX县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带的中心位置,东临东海,海岸线长168公里,西南与福建省福鼎市相接,为浙闽边界县市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处于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最南端,是温州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海运市场的勃兴,海上运输以不占用土地、不带来污染以及快捷经济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至目前为止,XX海运运力规模已经达到8万多吨,位居温州地区第三位,其中有部分企业运力已经达到2.5万吨,且已 通过国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形成了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的海运运输市场。
为了进一步促进XX海运业的发展,XX年XX人大代表向县政府提案《关于加快海洋运输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于XX年4月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后,同意财政局上报的《关于给予我县海运企业财政补助政策的请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给XX海运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XX海运运力在当年有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全年总运力超过5万吨,净增加运力2万吨,同比增长了38%,使得XX海运业迈出了一大步。
但是,优惠政策仅仅实施了一年时间。缺乏了优惠政策的支持,XX海运企业实际税负加重,且远高于全国其他地方。XX年,国家税务总局把原来的海运业税率从营业收入的3.5%调整为营业收入的6.6%,虽然税率统一,但是不同地方在执行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导致全国各地海运企业实际承担税负不一致的现象,且差距很大,很多地方企业的税负远远低于XX县海运业6.67%的税率。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税率仅2.8%。本省范围内,舟山、宁波的税率也仅为4.1%。而在温州地区,乐清市政府自XX年起对海运企业实施专项补助,补助具体按照营业额收入情况设立三个档次划定补助标准,分别为营业额6.6%税款的2.2%、2.5%和2.7%给予补助。洞头县作为海岛县,洞头县政府更是给出了 特别优惠的政策,按企业每月实际缴纳上营业税、教育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印花税55%和企业所得税40%的额度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海运船舶的技术改造。部分港口已经在海运运力发展的政策扶持方面跨出了一大步。在税收方面,有的以所得税的部分返回,有的以划分船舶吨级实行年承包,有的通过城区街道等操作来减轻税负,有的设立专项补助基金等等。反观XX的海运业,由于政府未能采取任何优惠政策,除了XX年运力有所增长外,多年来,海运运力一直未能突破。沉重的税负成为了XX海运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来,受外地优惠政策的吸引,XX海运企业新增船舶大都选择在外地登记注册,还有的船舶虽然在温州港注册,但却在外地开取运输发票。新增船舶的外迁和运输发票的流失,不仅严重阻碍了XX海运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我县每年都要流失至少千万元的税款。
二、可能性分析
在宁波,民营运力占到了全市所有运力的73.2%,在舟山,民营航运企业运力占舟山市总货运运力的98%。而在XX,民营航运企业的运力,即将占到了所有运力的100%,民营航运企业运力,已赫然成为XX县航运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这样一批悄然出现的民营船舶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他们既不占有当地的资源,也不占用地方的土地,甚至没有动用当地政府一元钱的民营水运企业,只要善加引导,就会成为当地发 展的一股新兴力量,为XX经济的发展带来一次新的生机。加快海运业发展,可以进一步带动水运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社会就业。如:推动建筑材料、化工制造等水运上游产业的发展;为水产渔业和海洋开发等水运下游产业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江海联运与转运服务业等口岸产业的顺利发展。加快海运发展,将使XX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对接更加密切,优化XX经济和产业结构,增强浙闽边界的整体功能,推动XX与全省乃至苏沪等地的经济融合,更好地促进XX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而不论从XX海运业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来分析,XX海运业也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XX年,浙江省提出了“港航强省”战略,着力培植航运业的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全省港航资源的整体功能。近年来,温州市政府也是大力鼓励我市沿海各县发展海上运输事业。面对这样的机遇,洞头县一马当先,经过近两年的运筹帷幄,充分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洞头县委县政府于今年出台了《关于促进洞头海运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吸引了温州各地多家民营企业家投资洞头海运业并将海运公司落户洞头,洞头县海运业从原来运力总量不到3万吨,现在已达到14家企业、运力总量达到18万吨,年创税收达3000多万元,同比增长了60%以上。着力打造海运强县的举措为洞头县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同时也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 动作用。从XX内部环境来看: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提出了“海洋经济强县”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海洋经济的发展。XX年,XX县政府提出要把加快临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突出发展临港产业,着力构建“蓝色产业”带,作为XX县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同时规划XX芦浦产业基地总面积2万亩,主要发展港口物流、电力和承接XX县化工行业的改造提升任务。另据报道XX发电厂有望在今年年底通过审批开始建设,并配套建设3.5万吨级码头。XX发电厂项目选址在巴曹镇北岭,总投资达220亿左右,采用6×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厂区占地面积37公顷。该项目一期投资约为90亿元左右,采用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发电厂三期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会为XX县带来每年不少于1200万吨的煤炭吞吐量,每年至少需要50万吨的运力投入才能维持发电厂的正常生产,至少需要15艘3.5吨级的散货船投入运输。综上所述,按每年8-12亿元运输收入计算,每年税收收入约为0.48-0.71亿元人民币。从XX目前的交通实际看,公路、铁路运输是远远无法满足这么大的煤炭需求量。只有通过培植优质海运企业,才能承接XX发电厂建成投产后所需要的煤炭供应,这些无疑都是XX的海运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综合以上分析,XX海运业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挑 战、大机遇。如果XX县政府能够借鉴洞头县发展海运业的实例,依托XX发电厂和配套码头建设的良机,大力发展XX海运业,不但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仅发电厂建成后所需投入运力的海运船舶每年至少为地方财政收入增加4-8千万元以上;同时,将优化运力结构,扩大运力规模。海运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XX临港工业区的发展,吸引外资进入XX,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问题,优化XX经济结构,为XX经济的发展注入一次新的生机。
三、建议和意见
为了加快XX海运业的发展,实现XX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县政府能够参考洞头及其他市、县发展海运业的实例,结合XX实际,出台相关政策支持XX海运业,经实地考察调研后,特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海运企业实际税负,鼓励XX海运企业扩大规模经营,优化运力机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让海运业成为XX经济的一股新生力量,带动XX经济实现新增长。
1.凡是注册资本达300万元且普通货船总运力规模在10000吨以上,或注册资本达300万元且液货危险品船舶总运力在XX吨以上的海运企业,当运力增加的,县政府按每净增吨位1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净增运力来自本县船 舶的转让及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新增运力,不予奖励。
2.普通货船总运力规模在10000吨以上或液货危险品船舶规模在XX吨以上的海运企业,按企业每月实际缴纳营业税(地方部分)55%和企业所得税40%的额度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总运力规模在10万吨以上的海运企业可以实行一企一策。
3.鼓励海运企业参与XX“百强企业”评选活动,拉近海运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让海运企业能够安心在XX扎根落户。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由政府出面与金融机构协商,拓宽海运企业融资渠道,为海运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证。对经营行为规范、商业信誉良好的XX海运企业,金融部门要适当放宽政策,如通过信用担保、抵押贷款等途经,采用项目贷款、流动贷款等形式,大力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以满足技改资金、流动资金等需求。对于新建1000载货吨以上的普通货船,商业银行可按不低于船舶造价40%的比例给予贷款;对于企业购置1000载货吨以上的二手船舶,银行可按不低于船舶评估价30%的比例给予贷款;对于质量较好、船龄较短且吨位较大的船舶,银行可按不低于船舶评估价50%的比例给予贷款。此外,金融机构在还贷上也要适当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做好海运企业人才储备
1.鼓励海运企业引进中高级海运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务船员。企业在人才引进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县政府视情节予以奖励。引进人才可同等享受《中共XX县委、XX县政府关于大力引进开发人才智力的若干规定》待遇。
2.加大对XX海运人才的培养力度。交通主管部门应主动与相关院校接洽,力争交通院校在我县设立培训基地,实现学习本地化,县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海事、劳动、教育、港航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县政府应鼓励企业定向委托培养航院专业人才,引导渔农参加航运相关专业培训,培训合格的,发给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培训费用由县财政给予补助。
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海运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加强海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制定行业发展规划。
2.加快我县专业港区、临港工业建设和航线航道管理,为海运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使海运业的发展与我县港口、临港工业的建设相衔接。
3.相关职能部门要为海运企业经营资质、更新改造等项目的审批设置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和减少各种收费。
4.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应以最优惠的政策为海运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5.工商部门在海运企业年审时给予免提供财务审计报告。
6.请县政府借鉴乐清市南岳电厂经验,与相关部门协调,尽量使XX发电厂建成投产后所需要的煤炭运输由本县的海运企业承担,将给XX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GDP的贡献。该电厂全部建成后每年需耗煤1200万吨,将会给电煤海运企业带来每年大约8-12亿元的运输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海运税收实际为5.95%,按每年8-12亿元运输收入计算,每年税收收入约为0.48-0.71亿元人民币,既不占有地方土地资源,又不污染环境。
带动临港产业链发展。电煤海运企业在本地落户,其运力规模大约为52.5万吨,属大型海运企业,符合XX海洋强县的政策,随着大型海运企业的落户,将带动其他海运企业的入住,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也会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比如造船业、修船业、船舶设施配套业、船舶代理业、船舶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在全球造船工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大势下,积极发展船舶产业链仍顺势而为,必有所成,必将给XX围垦海涂造地的临港工业园区注入新的活力。
可安排部分就业和提高消费。随着海运业和船舶产业链 的发展,将可安排相当部分当地劳动力就业,随着人气的旺盛,客流的增加,也会提高当地的消费量。
有利于加快XX港口城市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