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环境工程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3-1064486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4 00:13: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环境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A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从事石油及化学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和其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B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化学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化工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应用、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化学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具有污染治理工艺、设备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3)能使用现代分析仪器及测试仪器,具有较强的实验和环境监测能力,具有HSE管理体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和应用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C 培养对象: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大专生。本科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D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E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无机化学及化学分析、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环境质量评价、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

F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工程制图、金工实习、环境工程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水处理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1周左右。

G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包括污水中COD、BOD、石油类、氨氮、挥发酚、硫化物、悬浮物及大气中SO2、NOx、非甲烷烃等项目的测定)、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包括微生物的观察、微生物染色技术、培氧基制备及灭菌、环境中的微生物、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等实验项目)、水处理实验(包括混凝、过滤、气浮、吸附、曝气、自由沉降、废水可生化性等实验项目)、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包括除尘、吸收、吸附等实验项目)。

H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水污染防治与回用、环境微生物工程、环境监测方法研究及开发等。考研比15%以上。

I 四年内毕业人数:39人(202_届)、63人(202_届)、92人(202_届)、30人(202_届)

需要环境工程真题资料的联系qq173488256

第二篇:自我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黎丹红,来自马来西亚的一名留学生。我在北京石油大学读本科,学石油工程专业。明年就快要毕业了,好舍不得离开中国!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有普通的爱好和兴趣:看书、上网、听音乐、旅游等。我呢,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让大家容易认识我、记住我!我今年21岁了,个子不高也不胖,爸爸和妈妈一直说我从来不会再长胖,再长高。有时候还会被人家误以为是高中学生呢。哎,好郁闷!

我喜欢中国!我总觉得中国的天空很高,马来西亚的天空比较低,因为中国的云比马来西亚的少。我在中国呆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最初的时候觉得很难适应这儿的新环境,但是两年就很快地过去了,我逐渐爱上了这儿!我发现中国人很善良、很热情。作为外国人,也是一名留学生,不管我到哪里去、不管我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们都会不犹豫地帮我。我在北京昌平区住,很喜欢听本地人的北京腔!有时候故意跟外面的卖家吵架,则是为了想提高我的汉语水平,学他们的北京腔,觉得很怪异。他们的舌头有点儿沉,有质感!说好的很好听;说得不好的,就很寒!

在我们的学校有不少的外国人,尤其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他们就是咱们学校的‘多数民族’。而像我来自马来西亚的‘少数民族’留学生,结交的朋友更丰富了。我的朋友都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留学生。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只能用汉语来交流,有时候中国人看了我们觉得很幽默,惊得目瞪口呆,还觉得我们说的汉语很不错、赞不绝口!我很爱我的朋友们。毕业回国以后我打算去他们的国家,也跟他们多联系!

我在中国住得很开心!好了,就写到这里了!希望毕业回国之前我在中国学不少的东西!谢谢老师朋友们的支持!

第三篇:学代会开幕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二十三次学生代表大会

洁(女)斌(回)煜

学生代表名单

第一代表团

(共38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38人 副团长:杨晟颢

尹 力 史梦琪(女)刘士琛 牟琪琪(女)曲泽宁 朱肖天 李懂懂 李博士 杨 旭 杨荟钰(女)谷金成 张祥龙 祝贺暄 高思航(女)郭雪晴(女)梁 帅 蒋 超 韩秋雅(女)

廖珂琰

龙慧慧(女)孙晶波(女)李新晨(蒙)李 晨 杨永森(土)官 伟 高云路(女)曹 轩 赖继锋

地球科学学院 共

团长:高云路 代表:马珍珍(女)刘德龙乔慧丽(女)李书航杨晟颢陈郑 铁 蒋诗宁(女)裴

第二代表团

(共44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石油工程学院 共44人

团长:郭建成 代表:

刁皓玉 于 超 王 正 王 宁

玉美达·艾尼瓦尔(女、维)曲 跃 朱丹阳 李 欢 李佳隆 杨光辉 邱凯旋 张诚恺 张荣达 武晓亚 罗凯云

周靖伟 单晓谦(女)夏 赟(女)翁宇鑫(女)黄宁曼(女)曹 闻 穆紫晗(女)

副团长:乐琴琴(女)

马 欢(女、回)王晓东 代 阳 刘 询 李 晨 张广鹏 张景涛 金科君(女)

胡 元

高 辉 程久辉

马坤鹏 王楠哲 乐琴琴(女)苏雨薇(女)杨 宁 张兆鹏 张麟豪 周 宝 骆奎栋 郭建成 颜同飞(满)

第三代表团

(共48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化学工程学院 共48人

团长:张 强 代表: 丁瑞坤 马桂璇(女)田 林(回)刘天键 孙俊浩 杨钰龙 张无际 张 强 赵艳滨 郝 宸(女)郭笑楠(女)傅达理

于富海 王平司 源(女)刘 聪(女)李明洋 杨 铭 张世强 张婷婷(女)赵颖婕(女)南少帅(满)谈 威 裘晟波(女)副团长:李明洋

万加亿(女)马丽娅(女、回)王尊昱

孔双祝

朱 彤(女、满)任俊杰(满)刘 蕊(女)闫 琦 杨仁杰 杨 欣(女)吴亚龙 何世初 张 昕(女)张妮娜(女)宗国福(回)孟科那生(蒙)赵聪族 赵 鹏 贾 皓 倪 岩(满)龚娅妮(女)韩月明 雷琦玉

褚智敏

第四代表团

(共55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共55人

团长:杨 敏代表: 于海德 王志强 王榕腾(畬)付 琳(女)米柏川 孙成威 李戴维 邱 睿(女)张潇婷(女)赵云鹏 钟毓豪 秦继镕 高维蔚(女)韩 嵩

马有玉(回)王 凯 王 蕊(女)冯启凡 江弘远 李学艺 杨晓丽(女)张孟旗 周 游

赵 锋(回)侯 强 袁冬冬 涂胜甲 蔡学洋

副团长:韩 嵩 马博佳儿 王 珩 卞博雅(满)刘志伟 江道伟 李 楠 杨 敏(女)张 晔(女)郑 睿(女)郝 晨 侯 蓉(女)夏 进 陶志杰 熊泽华

王义祥 王博弘 左 腾 闫亚敏(女)兴 达 李意如(女)杨 溢(女)张静宇 郎兴仁(回)胡鑫铭

俎红叶(女)徐锦程 戚硕东

第五代表团

(共45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共45人

团长:张东明代表: 于祎琳(女)王楚然(女)向伽林(女)刘思航 李大江 杨 威

邹艳雄(女)张东明(满)周 正 赵 瑾(女)徐立达 潘 磊

马成成

孔 波 刘呈瑶(满)许志愿 李月华(女)成平径(女)宋 奔 张 伟 周 杰(回)郝 娜(女)高佳星

副团长:刘 昊

王明文 王琦琛 石 浩 任少洁(女)刘 昊

刘晨昱

孙婷婷(女)阳富芹 李嘉涵(满)杨 柳(女)时 超 谷明宣 肖炎辉 张方南 陈耀东

岳浩阳 周 涵 赵 妮(女)秦 飞 党日鹏

曹梦迪(女)潘张辉

第六代表团

(共34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共34人

团长:田 泽代表: 马健云(回)王 溯(藏)刘 霜(女)李文亮 李鑫浩 何亚斌 陈 阳(女)钟城明 焦亮亮(回)

马瑞艺(女)田世豪 宋冰冰 李秋真(女)杨颖荟(女)汪 倩(女)罗秉伟 贺雅婷(女)谢马天(女)副团长:张海军

王思宇(女)田 泽(满)杜久鑫 李晓萌(女)肖婷婷(女)张晓铁 赵天娇(女)高健峰

王 斌 冯宇豪 李凤至(女)李 超 吴刘莹(女)张海军 赵 婷(女)梅亚惠(女)

第七代表团

(共36人,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工商管理学院 共36人

团长:生 晖 代表: 卜子珣 文 杰(女)任晓彤(女)刘海丽(女)孙静霄(女)

何 钤(穿青)陈李生 徐吟芳(女)

黄媛瑛(女)熊若炀(女)

副团长:成平径(女)

刁燕姗(女、藏)王一凡 王宇哲 生 晖(女)成平径(女)朱凌晓 庄金铭(女)刘依灵(女)

刘素晓(女)

刘瑞雪(女)

米日努尔·哈力甫(女、维)

李悦萌(女、满)杨江夏

杨 茜(女)张 鸥(女)张 莉(女)陈一源(女)周彦泽 胡庭楷 索午君(女、回)徐浩洋

高 超 唐 志 崔清淇(女)梁官鹏 翟 柔(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二十三届

学生委员候选人名单

一、学生委员候选人名单(共45人,以姓氏笔画排序)

刁皓玉 于富海 生 晖 朱丹阳 闫亚敏 杨 威 张东明 张潇婷 赵 瑾 高云路 黄宁曼 褚智敏

马珍珍 王一凡 乐琴琴 刘天键 李凤至 杨 敏 张晓铁 金科君 钟毓豪 索午君 梁 帅

于海德 王思宇 冯启凡 刘 昊 李明洋 杨晟浩 张海军 周 涵 贺雅婷 倪 岩 梁官鹏

于 超 田 泽 成平径 刘 聪 李新晨 杨琦玮 张 强 郎兴仁 秦 飞 郭建成 韩 嵩

第四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策划书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为了迎接和庆祝这一关于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神圣的节日的到来,继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一志愿者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广大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服务质量,扩大志愿者与志愿事业的影响范围,同时也为了加强我校志愿者组织与社会公益组织及其它高校志愿者组织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团委决定于202_年12月5日至11日举办“志愿者文化周”。该活动由校团委主办,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各分会、校团委新闻中心、校大学生记者团、校广播台和昌平电视台联合承办。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志愿与微笑”。

在本次“志愿者文化周”期间,拟安排以下活动,形式包括协会及各分会成果展览、长期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志愿者培训及公益讲座等,具体见下表(表1:志愿者文化周活动一览):

表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文化周活动一览

第五篇:教务处202_年工作总结-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第六次本科教学工作会报告

张士诚

自202_年召开第五次本科教学工作会以来,在“十二五”开局头两年,我校本科教育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2_]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_‟4号)等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坚持内涵发展,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本科教学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稳定发展规模,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生源质量

“十二五”以来,本科教育发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适时发展新能源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从202_年开始,本科招生规模达到202_人,202_年新增能源经济和海洋油气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共计26个。本科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政策,每年顺利完成录取计划。学校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完成包括:普通类高考统招、自主选拔录取、定向生、高水平运动员、内地新疆(西藏)班毕业生、预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考生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工作。生源质量逐年提高,202_年理工科专业录取分数平均高出重点线64分,文科高出重点线33.9分。202_年再创历史新高,理工科高出重点线66.6分,文科高出重点线35.8分。

(二)继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教学水平

“十二五”以来,学校继续实施校级、北京市和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体系(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建设规划,加强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建设。

1.稳步推进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实现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

从202_年开始,为贯彻落实202_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_‟4号)文件精神,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学校先后实施了两期共10年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计划,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规范,有力地支持了本科教学建设和改革,为进一步开展北京市和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年来,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支持教师开展重点课建设、教材(校内讲义)建设和教学改革立项,累计302项。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创新班”、“卓越班”任课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共立项73项。组织教师申报石油工业出版社基金和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基金项目共23个,出版教材30部。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继续开展以课程(系列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基层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两年来新增备案教学团队40个,基层教学团队累计达148个,青年教师的归属率达到82.3%,本科课程覆盖率为57.8%。学校还组织了校级培育教学团队评审,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团队建设,两年来共资助了50个校级培育教学团队。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202_年评选出校级教学名师5名,青年教学骨干教师10名。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名师“说课”》教学经验交流会,请国家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做报告,讲示范课,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充分展示学校特色和水平“十二五”以来,我校在国家级、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202_年,朱筱敏教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获批。202_年,我校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制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走进石油科学”、“事理求精-运筹学”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视频公开课选题;《采油工程》、《油矿地质学》两门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申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本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外,我校“油气勘探与开发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获批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我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共建的5个实践教学基地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至此,我校“本科教学工程”在国家级层面在评的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实践基地等建设项目实现全面覆盖。

在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202_年至202_年,我校周亚松、张宝生、卢春喜和程林松四位教授先后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我校市级以上教学名师达到13位。202_年《沉积岩石学(第四版)》等7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我校北京市精品教材累计达26部。202_年,“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达到4个。

国家级、北京市“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反映了我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是我校广大教师投入本科人才培养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体现,其示范作用将促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凝练教学成果,深化教学改革

为了推动教学改革,总结教改成功经验,激励广大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202_年和202_年分别组织了第七届、第八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评选出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8项,其中本科教学获一等奖20项,二等奖33项。在此基础上,我校本科教学获得202_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这是对我校本科教学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的肯定,也为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适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我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了多元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202_年起,学校设立了“创新计划实验班”,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都开展了系列改革。学校每年投入3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任课教师探索研究性教学方法,涉及课程116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创新班学生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全校推广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近两年,学校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举办教师座谈会、创新班学生座谈会,对“创新计划实验班”教学、管理等工作进行全方位总结,为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经验提供了借鉴。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为满足我国石油工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校从202_年起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从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等各个环节与企业进行了全面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先后与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大港油田、大庆石油管理局等23家企业签订协议,订单培养了石油主干专业和部分通用专业776名学生。近两年学校继续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02_年又与安东石油集团签订了订单协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

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202_年起,我校先后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专业3个年级实施了“卓越计划”,积极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认真规划、积极筹备。202_年,学校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出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实施办法》。5个试点专业依据学校工作方案,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了知识能力大纲,制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专业率先

在202_级学生中选拔组建了“卓越班”,正式实施“卓越计划”。

校企共建、稳步实施。学校继续加强与企业联系,稳步推进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南阳二机(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校领导多次带队,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等走访企业,落实企业培养方案,确定现场教学内容、编制教材大纲、聘请企业导师,稳步推进我校“卓越计划”。202_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派学生到实习现场完成毕业设计,202_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专业的“卓越班”学生将正式按企业培养方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企业阶段学习。

及时总结、加强交流。积极进行“卓越计划”实施情况走访和调研。202_年11月组织了以“卓越计划”实施为主题的石油高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石油高校等单位30余名代表围绕“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企业参与和实践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共同探讨石油、石化领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实施“卓越计划”,是探索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培养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本科应用型工程人才的一种重要尝试。

4.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合作,推动本科生留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近两年,通过2+2等多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和交换生项目,共有153名学生被15所国外大学录取,202_年和202_年分别增长78%和42%,其中联合培养125人,交换、交流学生28人。选派联合培养项目人数累计205人,交换生40人。

拓宽渠道,构筑高质量的留学教育平台。仅202_与202_两年,学校与英国斯望西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法国图尔工程师学院、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等6个国家的10所知名院校和机构签订了本科生联合培养、交流、交换等多形式的合作协议,目前全校共有17个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以及5个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基本覆盖了我校现有本科专业。此外,学校还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项目。202_年我校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优秀本科生公派项目”基金支持,5名学生赴图尔萨大学学习。

搭建信息平台,提高留学服务质量。建设各专业中英文培养方案和课程描述信息库,共涉及全校25个专业和1000多门课程,方便学校与国外学校之间的交流。开发本科生出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本科生留学网站,对本科生留学实施全过程管理和服务。

(五)加大专项投入,持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室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财政修购专项,北京市共建项目,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支持,202_年至202_年,学校共投入162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对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电工电子学,公共教学机房等基础实验室,以及化工专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化工专业认证的顺利通过奠定了基础。

两年来,学校完成了202_年以前投资建设的油气储运等13个实验室的验收工作。至此,自202_年规划建设的学校工程仿真教学基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工程仿真教学基地已面向我校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9个专业开出26门实验课程,13门实习课程,34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2.实习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两年来,学校先后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军兰集团签订了金工实习合作协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至此,我校已与7个工程训练中心或机械厂签订了金工实习协议,其中有2个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保证了我校各专业能按照专业需求选择性地安排金工实习任务。

此外,以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为契机,学校正在探索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的基地建设模式。目前由我校参与建设的燕山石化安全工程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克拉玛依工程实训基地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3.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全面启动

为加强本科实验实践环节的管理效率,在与学校原综合教务系统实现数据互通的基础上,202_年引进了实践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其中实验室综合管理和毕业设计管理模块已全面投入使用,实验教学管理模块正在试运行。新系统的使用为进一步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提供了条件。

(六)规范日常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1.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近两年,为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招生、日常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各方面,并组织教师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学习,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2.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两年来,我校积极开展本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综合教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综合评教系统,引进了实践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开发了本科生国际教育系统、出国资料办理系统、四六级报名系统等5个教学辅助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本学期期末,学校还借助现代化的考场监控系统,通过抽查考场监控录像,有效提高了对考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严肃了考试纪律,促进了优良考风的形成。

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坚持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每年组织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教学专家、专业负责人等教学相关人员,召开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此项工作已经坚持了11年,为总结和交流本科教学改革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不断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校院两级专家开展教学督导工作。为了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按计划进行以及教学规定、措施的有效落实,学校组建校院两级专家队伍,采取常规督导、专项检查、教学运行信息收集等方式对教学活动开展督导工作。近两年,学校教学专家组开展了第五批品牌课评选和往届品牌课的复审,9位教师被评为品牌课教师,16门品牌课程通过复审;抽查了合格课91门、实验课16门,指导了创新班研讨课73门;评估了7位第二次担任助教教师的上课质量和6位博士生指导实验课程的质量;复评了324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各学院(部)教学专家组也积极对青年教师和教学质量需要提高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课,对青年教师新开课、使用PPT教学进行把关,进行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和合格课评估,对教师授课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咨询。两年共听课476门次,评出56门合格课,对36位教师进行了主讲教师资格认定。

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2_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申请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了六年有效期的论证结论,高起点启动了我校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该专业通过开展大量的前期调研,对照专业认证标准制定、落实专业认证方案,开展实验室建设与改造,完成了自评报告撰写、支撑资料准备以及接受认证专家组入校考查等多个环节,最终顺利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我校其它通用专业参与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了经验。

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是有效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优化,我校本科教学目前开展了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专家评教、教师评学、毕业生问卷调查等教学评价项目。近两年学生评教平均参评率为91.7%;毕业生调查问卷回收率保持在70%以上;另外,两年共有1148人次教师参加同行评教、领导评教和专家评教,通过综合评教系统提交听课记录4106门次,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二、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在专业建设、教风学风、“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来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教风学风。近年来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在教风、学风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对“青年教师助课”、“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等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二是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投入不足,在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三是学生学风欠佳,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课堂纪律还有待加强。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目前,我校 “本科教学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重立项、轻建设”的问题。依据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期检查的情况,按进度开展项目研究工作的占74.7%,按进度完成经费使用的仅占41.7%。202_年校级项目的结题率为83.0%,而202_年仅为72.0%。教材建设方面,202_-202_年立项的14部教材建设项目至今均未完成出版。另外,教学团队建设方面,通过每对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考核发现,部分教学团队的建设仍停留在计划层面,或开展的团队活动流于形式,未能切实有

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交流、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

实验实践教学。202_年至202_年,校教学专家组连续对实验课程进行抽查,对实验室建设进行评估。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在实验室面积有限、仪器设备台套数少且循环次数不足、实验项目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实践机会偏少;理论课教师参与指导实验教学制度执行不到位,博士生协助指导实验需加强管理,提升指导质量;教师在实验教学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来华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校国际化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校积极探索了与中外石油企业(或外国政府部门)“全程合作培养”资源国本土化人才的有效途径,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形成了一套相应的培养模式与教学管理体系。但由于学校各层面对留学生培养定位的认识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本科培养各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留学生教育质量还存有大幅提高的空间。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随着我校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引进速度加快,目前我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全校教师的49%,亟需建立完善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使新进教师掌握授课技巧、迅速完成角色转变,帮助青年教师持续提升“工程化”和“国际化”授课水平,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今后的改革措施

202_年本科教学将继续落实我校“十二五”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式建设与改革,优化培养方案,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稳步提升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坚持育人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党政领导定期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处领导干部关心教学,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每年定期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与考核的基本条件,并鼓励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教学质量在规范中持续提升。

针对目前教风、学风存在的问题,学校将着力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和质量监控评估体系,营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大环境,加强师德建设,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要进一步改革考核制度,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从事教学建设改革项目等工作给予认可,采取多种形式激励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全校形成“热爱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的氛围。

同时在学风建设方面,还要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导师和广大任课教师的作用,做好专业宣传工作,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帮助学生做好大学四年学业规划,指导学生了解每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进程和质量进行监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政策,将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通过组织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加深教师对“卓越计划”培养理念的认识,提高其实施“项目化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的能力。通过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实习、挂职锻炼,强化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

完善政策制度建设。在教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学生管理、学生选拔、企业实习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建设,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为“卓越计划”实施提供配套经费,并出台专项经费使用办法,规范经费支出,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深化与企业的互利合作关系。为调动企业参与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学校着力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利合作关系,通过增加企业实习经费补贴、优先接收合作企业人员来学校进修学习、开展科研生产合作等方式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三)加强专业建设,有计划开展专业认证工作

加强各专业分类指导,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开展专业内涵式建设,提高专业办学质量。鼓励优势专业参与国家、行业组织的专业办学质量标准制定,积极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提高优势专业建设水平。开展各专业办学质量监控,定期对专业建设进行质量评估。建立稳定的校内新专业自评制度、年终专业总结制度、专业办学质量基本数据展示交流制度。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有计划地组织部分通用专业参与国内专业认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育,促进专业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积极组织石油主干专业接受国际专业认证,进一步提升主干专业办学实力。

(四)全面修订培养方案,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202_年学校将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等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借鉴国内外高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全面修订培养方案,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创新意识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加强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试行全英文授课、开展海外交流项目等方式,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我校的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本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五)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按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为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学校将制定和出台“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从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经费管理等方面规范各类项目的建设工作,保障“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加强市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执行落实,做好往年立项的市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结题验收工作。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成果总结和交流,建设“本科教学工程”展示平台,集中展示各级各类项目建设成果,积极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六)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继续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增加仪器设备的台套数,让学生有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开发高水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提高学生能力提供更好的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运行力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增加实验室维护费用,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加强教学研讨,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指导实验教学的水平,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合理进行实验人员配备,严格落实理论课教师参与指导实验等管理制度。

(七)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投入专项经费、出台政策、构建培训平台,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以出国学习和到企业实践等方式加强教师工程化和国际化教学能力培养;发挥名师、品牌课的示范作用,以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学专家和网络教学资源库为依托,建设培训、咨询、督导、研讨、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强教师间学习交流,帮助教师持续提高教学能力。

(八)改革留学生培养模式,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统一认识,改革留学生培养模式,逐步实现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趋同管理。因材施教,限定部分相关专业进行留学生培养,全面修订留学生的本科培养方案,实现汉语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留学生实践环节建设;针对性加强留学生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配备;建立留学生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措施,保证留学生培养质量。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以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为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体系而努力奋斗!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环境工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