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精选合集)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13-592800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2 20:16: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

辩论赛: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冠军队伍:江南大学队)

谢谢主席大家好!青少年犯罪指的是14-25岁的人违反法律规定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和刑事违法的行为。从产生青少年犯罪率高和预防青少年高犯罪率两个指标来显示,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但比较而言,我们发现主要责任在家庭。

首先从导致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来看,一方面家庭的物质保障和情感保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需要,随着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变化,现代人离婚率越来越高,身处单亲、重组等结构不健全家庭的孩子越多越多,而犯罪的青少年中竟有42%的来自这些不健全的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经济困难,缺少父母情感上的抚慰,他们容易引发自卑、孤僻等性格,加之思想行为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也许我们的社会可以给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可是能给他们无私的父爱、母爱吗?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数据显示,72%的犯罪青少年来自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比如现在独身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娇纵溺爱的父母以孩子为中心,容易使子女养成的娇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当然,这还只是一部分,还有粗暴教育的家庭,放任孩子的家庭,这三类青少年分别占青少年犯罪的27%,22%和23%,这些家庭的孩子养成的不良习性和极端性格为犯罪埋下了祸根。

其次从预防青少年的高犯罪率来看,家庭负有更为主要的责任。因为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少年犯罪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与道德法律相抵触,这种犯罪我们叫他习惯性犯罪,他是日常习惯的一种惯性,而我们知道青少年的基本是非判断标准和行为习惯在12岁已经基本养成,在这个时期来自于家庭成员的模仿是一个很核心的因素了,所以家长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作对孩子的价值观起这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时期,是我们孩子最渴望探索世界的时期,我们的孩子的在走出家庭的大门会看到广大的花花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惑,需要我们的父母理性、正确的引导了。对方辩友等会儿肯定会告诉我们说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如此之多,网络信息如此之大,可是我们想想看,这些连真假都无法考证的东西会让我们的孩子迷惑,可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更具有针对性,才能转化为孩子性格里、价值观里真正的东西啊。

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谢谢。

(本文稿来自国辩冠军江南大学队)

第二篇:单亲孩子犯罪率比正常家庭高

单亲孩子犯罪率比正常家庭高

打印 原标题 [单亲孩子犯罪率比正常家庭高]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夫妻或因感情不和而分道扬镳,或因配偶死亡等原因,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司法界人士还是从事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家,他们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由于家庭的不健全,大多数单亲孩子心理上和人格上容易出现缺陷,而这些缺陷又极易诱发一些孩子犯罪。芝罘区法院的顾庭长认为,单亲孩子的犯罪率要比拥有健全家庭孩子的犯罪率要高得多。下面案例中明明的犯罪就是由单亲家庭对其教育不当造成的:

2000年,当时明明(化名)14岁,父母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异,随后他随父亲一起居住、生活。然而父亲对他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漠不关心,明明犯一点错误便会挨打;父亲喝了酒之后,明明更是成为出气筒,任凭明明跪在地上怎样哭喊求饶,仍然免不了一顿打。为了躲避粗暴的父亲,两个月之后,明明离家出走了,跟一些不良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但在亲属的干涉下,明明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然而妈妈也并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很快,妈妈便把明明送到了福山区一武校学武。

在校期间,妈妈很少去看望明明,甚至半年也不给孩子打一个电话。看到其他同学的父母经常提着东西去看孩子,明明心里感到低人一等,感觉自己是被父母遗弃的人。在缺少关爱的情况下,明明越来越孤僻,即使放假也不愿回家。4年的学校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毕业后的他没有找到工作,同时遇上了同在外流浪的迟某,两人没有工作,没有钱吃饭,便动了抢劫的念头。今年7月6日21时许,明明与迟某经过预谋后,窜到芝罘区兴隆街49号楼下,抢夺李女士的手提包一个,内有现金300元、手机2部(共价值1700余元)。犯罪时,明明才17岁,令人痛惜。

该如何正确引导单亲孩子走出心理误区,避免单亲孩子出现心理与人格上的问题,烟师的王惠萍教授有如下忠告:父母在离婚时,应先向孩子保证爸爸妈妈的离异绝对不是因孩子造成的,与他无关。这样做会有助于减轻大部分孩子在双亲关系出现问题时所承受的内疚感。但在减轻孩子的内疚感时,大人也必须小心,切不可把错误推到配偶身上。父母在谈话中,不可使用“坏”和“好”这样的字眼。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是无法相处才走向分手的。在这段情绪混乱的时期,父母绝对不应该对配偶做任何评判,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说配偶的坏话。同时最重要的一项是父母双方应向孩子保证,不管父亲与妈妈差距有多大,他们俩仍会像从前那样爱他。王教授称,也许许多孩子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对自己成为单亲孩子会非常不适应,这时候,父母应多与他们接近,并倾心交谈。要让他们明白,可能与同龄人相比会感到委屈,但过后你可能会高兴地发现,他们比同龄人获得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更加自立、更善解人意。

第三篇:青少年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青少年犯罪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青少年的犯罪率逐年上升,而在有些地方,青少年的犯罪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逐年下降,是什么因素影响到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呢?经过讨论,我们小组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从内部因素分析:

(1)青少年的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及精神追求。一个有着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的青少年注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同样追求奉献、重视家庭、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少年也必定很难走上犯罪道路。相反,具有消极的世界观且追求享乐、拜金的青少年往往会过多的看重个人利益而误入歧途。

(2)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环境,家庭气氛。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经济条件、正确的家教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大多不会走上犯罪道路,而在父母离异、不和且家庭贫困影响下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怨恨、狂妄的情绪,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3)青少年的个人受教育状况。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世界有更加深入积极的了解,其学到的只是也更容易使得他们获得他们所需的东西,而个人受教育状况较差的青少年知识匮乏、封闭,往往流浪社会,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从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的总体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平稳的政治环境和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发展平台,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的犯罪率必定比着政局不稳,经济不景气的环境的低。另外,贫富差距较大的地区青少年犯罪率也会比贫富差距小的地方高。

(2)社会文化环境。追求奉献、节俭和集体主义的社会文化环境更能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青少年犯罪率,而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社会风气则会提升青少年的犯罪率。

(3)社会保障、教育发展状况和法制道德建设。据调查,很多走

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而一个有着宽松的就业机会的社会环境则能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减少青少年犯罪率。另外,受到良好素质教育的青少年往往能得到更多的社会常识和生存及竞争本领,而应试教育下成长的青少年实际技能缺乏,走上社会后遭遇挫折后容易产生悲观、畸形的心理,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另外,法制道德建设也影响着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小,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的青少年心理抵御能力差,更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组员:

文艳

李俊亭

张培航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问题调研报告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问题调研报告

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问题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了解深刻认识到了以下几点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是青少年犯罪比例居高不下。由于目前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因此从小对子女的溺爱造成了他们的过度自私处事偏激因此造成了 青少年犯罪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且长期维持在高位成为犯罪人群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据统计80年代全国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至15岁。这与目前青少年沉迷网络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受网络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广大青少年形成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淡化了对法律知识认知三是犯罪性质多为暴力犯罪。当前青少年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使用暴力或带明显暴力倾向的案件。因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淡薄造成他们犯罪时不计后果动辄暴力伤人四是犯罪方式呈团伙化趋势。青少年犯罪时为了给自己壮胆或提高犯罪的成功率常常纠集同学、朋友等一起共同作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打击惩罚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点防线。一构筑家庭教育防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第一课堂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是要用科学、健康的教育方法教育青少年。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二是强化父母责任感。预防青少年犯罪要从家庭开始从父母做起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二构筑学校教育防线。学校是培养人才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地方改进和加强学校教育工作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二是要改进教育方式避免差生、落后生被“另眼相待”甚至受到排斥、打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创伤时刻处于违法犯罪的十字路口一旦有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就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构筑社会教育防线。负有社会教育责任的大众传播媒体要多作正面宣传和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堵塞各种污染青少年的渠道。当前在有些青少年中存在对社会现实的曲解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这些不正常现象表明少数青少年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已发生扭曲必须通过社会教育加以矫正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电影、电视、文学书籍和网络等文化传媒进行“过滤”工作防止暴力、色情等影响一些意志薄弱、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消除引诱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四构筑司法预防防线。司法机关应当结合司法实践定期总结分析一个时间段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对倾向性的犯罪方式、手段以及犯罪种类向学校、家庭、社区等作出预警延伸司法预警的职能作用以便于相关职能机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效率和效果。检察机关应当对法定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以引起重视切实履行预防、教育青少年的职能使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工作由“软任务”真正变成“硬指标”实现众人“重视”向众人“落实”转变将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五构筑司法惩罚防线。司法惩罚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最后一道防线体现了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有机统一。近些年来由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过分强调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益的偏向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不捕、不诉比例呈上升趋势一些青少年犯罪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刑罚的惩罚教育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它一方面带来了再犯罪增加等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容易在青少年中形成“青少年犯罪可以不受惩罚”传导效应不仅损害了刑法的权威而且可能让青少年产生误导。因此对青少年犯罪要慎重处理摒弃凡涉及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从轻的片面观点树立 “刑罚的威严不在于其严厉而在于其不可避免”刑罚理念通过刑罚惩罚这种特殊预防达到一般预防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第五篇: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

最关键、最需要、最能达到效果。(空头支票)

养老的内容:满足老人的物质精神需求。

当今中国养老以家庭模式为主,但由于社会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等原因导致近年来养老问题越发严峻突出。讨论养老责任那方更主要的标准应当是家庭和社会何者在解决养老问题中发挥更关键的作用,更能满足老人需要、更能达到养老的效果。结合现状之下理性的分析才能真正探讨何者是更值得我们去倡导。我方认为,当今中国养老责任主要在家庭。理由有三。

首先,老人这个群体的特殊需求决定了他们对精神上的要求高于物质。百善孝为先,自古就是这个理,今天要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老人的需求出发真正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很多人觉得只要保证老人的物质生活就足够了,可是事实是,中国1.67亿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有49.7%过着空巢的独居生活,而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灵孤独,据统计,当今中国选择养宠物的老人占到老人总数的57%,北大医学心理教研室教授吴任钢指出现在子女长期远离身边的空巢老人已经成为饲养宠物的多数群体,宠物成为他们排遣孤独、找寻存在感和陪伴感的重要来源。一个老人可能愿意过着最简单最基础的生活,可是家庭给他的陪伴温暖却是任何物质所替代不了的。

其次,当今中国的现状决定了养老责任难以在社会落到实处。社会完全解决养老物质方面的后顾之忧固然是让人激动的美好图景,可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到底这个愿景社会是否有能力来达成。每月六十的低保科能收到了很多人的指责,可并不是社会、政府不想去改变,只是六十乘以以亿为单位的计算,对财政的压力并不在小。更何况养老保险在全国目前的覆盖比例还不到30%。另外一方面,企业做为社会的一部分力量,其本身的追逐盈利的目的性限制了其真正对养老责任的分摊。不是我们不想,可是一揽而过的养老责任社会如何真正到位的落实我们不禁怀疑。

最后,其实当我们双方在纠结养老责任如何归属分配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也在深深地矛盾着。天命之年,他们想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又害怕自己拖累子女的发展,他们希望自己在家庭中有存在价值又不想成为家庭的负担。父母之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以离别为目的的爱,这么多年从依赖到不依赖,亲手把孩子从温暖的怀抱一步步推向大千世界,那是因为他们很清楚,怎样对孩子是好的,也正是因为几十年他们习惯了为子女思考,习惯了从子女的角度出发,才对独自守着空巢的寂寞无能为力。可是作为子女我们真的忍心吗?几千年的孝道传承,子养父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工作忙、压力大,可以成为你推脱责任的借口吗?老人们矛盾过后为自己考虑做出的决定,真的该成为你逐渐忽略、甚至心安理得的理由吗?他们并不是要你那每个月一千的赡养费,要的也许仅仅是你在饭桌上为他夹上一筷子菜,向哄小孩一样地叮嘱他、爸,这个对身体好、多吃点。(物质上的支持社会的确能够分担,但精神上的安慰却是无可替代的,就像每个老人都应当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子女无法割离心甘情愿的挂念。)

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责任在家庭(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