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论古代颜之推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13-612942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2 14:11: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古代颜之推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

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

余梦萍

[摘要]: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它具有天然性、早期性、感染性、及时性等特点。而家庭教育思想古已有之,文中结合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和他的《颜氏家训》出发,阐明其家庭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原则和教育内容,并对其思想作了简单的评述。其家庭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现代价值,对如何在家庭中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颜之推《颜氏家训》

正文: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家教。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打好基础。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极其重视,《大学》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生模式,可见家庭教育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它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因而家庭教育作为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蔡元培就说过“家庭者,人生之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大抵胚胎于家庭之中。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较之家庭,则其感化之力远不及者。社会、国家之事业,繁矣,而成此事业之人物,孰非起于家庭中呱呱之小儿乎?虽伟人杰士,震惊一世之几件和行为,其托始于家庭中幼年所受之思想者,善必不鲜。”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家长只有充分的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才能更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一)天然性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长幼亲情之上的一种特殊教育。比一般的师生之间、师徒之间等社会爱,显得更自然、更深切、更持久。这种天然的慈爱之心和天然的责任感,不仅构成了家长教育子女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更是一切家庭教育活动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而印度“狼孩”卡玛拉的事件也说明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朱熹还打比方说,父母教子犹如雨露阳光滋润草木。草木刚一萌芽,就逢春雨细润,那肯定是生长迅速的。

(三)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故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学校教育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三,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原则

颜之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代表著作《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最早、系统完整、内容丰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部成熟性家训著作,是颜之推对自己一生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颜氏家训》作为一部成熟的家训著作,书中蕴含着极具价值的教育观和可资借鉴的教育方法,对当今家庭教育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宋代著名藏书家陈振孙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之推的思想精华《颜氏家训》是他为后代子孙所作,有人用“以为父亲的叮咛”来概括该书的内容能够与主旨,十分恰当。

(一)“教儿婴孩”

所谓“教儿婴孩”就是及早进行家庭教育,勿失时机。颜之推认为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他特别提倡幼儿教育要提早进行,他引用孔子的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理论依据,又引用民间谚语“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作为例证,说明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为了贯彻早教主张,颜之推提出了胎教的思想。颜之推还认为在孩子出生以后,就要进行启蒙教育。他说“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宗不能而,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息喜,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他还强调小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学好和学坏,都与大人的引导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环境在早期教育中是很重要的,“孟母三迁择邻”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他的这种观点与现代社会我们所强调的早期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二)严慈并济

在家庭教育中,威严与慈爱始终是一对矛盾体,如今社会大多数父母都处理不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而颜之推认为,父母过于严厉,对于子女过于显示权威,容易疏远父母和子女的亲情,从而使子女对父母离心,不利于家庭和睦,而且在这种只有严没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本身也会缺乏爱心。反过来,如果父母对子女只是一味慈祥疼爱,而不加任何管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溺爱”,其结果是使子女过于放纵,同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于是,颜之推针对子女教育的问题,提出了“威严而有慈”的观点,认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要把爱与教结合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颜之推更侧重于威严,而现代社会则更注重关爱。颜之推认为父就是父,子就是子,绝不可过于亲昵,这对于现代社会似乎不切实际,而且他提倡的体罚教育在当今社会更是行不通的,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稍有差池,也许会让孩子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不过他提倡的严教是可取的,只是要掌握好教与爱之间的关系。

(三)“风化在先”

颜之推强调在儿童品德塑造方面不能长篇说教,而要以身作则,长者示范。颜之推把成人道德榜样对孩子的影响称之为风化。他说“夫风化这,自上而行于下者,自先而施于后者。”这项原则在现在仍然适用,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

常说的“言传不如身教”就是这个意思。日本儿童教育家井深大也曾说:“孩子是看着父母背后长大的。”

四,颜之推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语言标准,概念准确

颜之推认为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期,他强调儿童学习语言要标准化,儿童应该学习通用语言而不是方言。他认为教育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父母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颜之推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首次提出语言教育的问题,而且详加阐释,至今仍有教育意义。这与我们现代社会提出的学习语言有关键期的思想是一致的,可见颜之推是很有远见的。

(二)立志高雅,继承家业

颜之推认为子弟应该树立高尚的生活理想,志趣要高雅,心胸要开阔,立行尧舜之道,承续史传之家学,而决不把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作为生活乐趣和人生目标,在《省事》篇里他就尖锐的批判了以钱财女宠走后门以谋取爵禄的末世颓风。他说:“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要求子孙修学养德。他的这个思想在阶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继承家业”这个观点拿到现代社会也只适合于小部分人,不过他强调的子弟要树立高尚的志向是可取的。

(三)孝悌为本

颜之推在《家训》中强调进行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孝”是指孝敬父母,而“悌”就是兄弟友爱之意。他教育子弟为践行以孝悌为中心的道德规范,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如今,大多数家庭已经是独生子女,兄弟的概念渐渐淡化,但他所提倡的家庭和睦的,相亲相爱的观念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四)虚心务学,博学广师

颜之推的家庭有入学世承的传统,他早年受到较好的教育,晚年成为学问渊博的名士,他在《勉学》篇中集中对子弟的治学做了指导。他批判子弟不学无术的卑劣状况,认为子弟要端正学习目的是为了修身利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务实;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永不废业。他还认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各种技艺中,最容易学会而又最值得推崇的,就属读书了。因而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我们今天的家长又何尝不是沿着颜之推的路阔步前进,他们宁可自己省吃俭用啊,奔波劳苦,也要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

就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说,人人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史终身的教育,上可以从胎儿时期开始,下可以延续到一代人,甚至会影响到下下代人。它是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而,家庭教育思想是每位家长都必须了解的一门科学,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家庭教育思想,以便运用到以后的家庭教育中。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才能更好的教育子女,才能更好的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培养出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书目]:

蔡元培

夏炎

王凌皓

郑贵卿

曲铁华

《蔡元培全集》《大家精要.颜之推》《中国教育史纲要》《家庭教育指南》《中国教育史》

第二篇: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论文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启示;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颜之推是南北朝隋初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他的《颜氏家训》这一著作当中,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颜之推(公元531-595年),字介,祖籍为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是梁朝建业(今南京市)人。他一生遭遇坎坷,他自称“身经三代之悲,一身而三化”。虽然他生逢乱世,但是他生于士族官僚家庭,而且早年曾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熏陶。他有感于当时的世风败坏,道德沦丧,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他著成了《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有二十多篇,其主要内容是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体例宏大严整,理论系统深博,此书被后世称为“家教规范”。

一、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提倡早教

颜之推提倡家庭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他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他认为如果普通家庭不能从胎教开始,那么也应该从婴幼儿就开始进行教育,因为教育的越早越好,他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在孩子刚刚懂得看人的脸色,识别喜怒的时候,就加以教诲,那么让他做他就做,不让他做他就不做。颜之推还认为:婴幼儿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需早教,勿失机也。”因为婴幼儿时期比较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可塑性大,所以早期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颜之推以自己的学习为例进行了说明。他说:“勿七岁时,诵《灵光颠覆》,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年龄越小受到的影响越深刻,甚至会影响一生。

(二)主张爱教结合颜之推主张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如果父母“无教而有爱”,反而会导致“饮食为食,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词反笑,至有识知,违法当尔。”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行为任其为所欲为,该训诫的时候则奖励,斥责的时候则一笑了之,等子女长大以后,则以为按照道理本该这样的结果,父母即使“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所以他强调对子女要从严教育而又不失慈爱,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无畏而生孝矣。”父母对待子女,既要威严而又不失慈爱,那么子女也会对父母孝顺。他也强调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不能偏爱溺爱他们,父母要均爱。他说:“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予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龟明鉴也。”在这段话中讲了由于父母不能均爱,而导致了子女落得个不好的下场的例子,例如,共叔段母亲的溺爱造成了他的死;赵王如意由于父亲的宠爱导致了他的被杀。

(三)重视环境和师友的影响

颜之推重视环境对子女的影Ⅱ向,所以他认为子女也一定要谨慎的结交师友,以防误入歧途。因为他们处在幼小的时期,可塑性大,容易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是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或者是和什么样的人交往,那么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他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重渍陶然,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室,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四)重视规范的语言教育

颜之推重视子女的语言教育,认为从小学好语言很重要,而且他强调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父母负有重要的责任。他说:“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父母要进行监督。他还指出:“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他认为一件事情还是一件物品,如果没有经过核对,绝不敢随便称呼。他重视父母在教育孩子学习语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规范,而且要重视通用语言的学习,而不是去强调方言的学习。

(五)要求家长以身作则

颜之推认为在家庭教育中,长辈不能只是说教,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这有利于良好的家风的建立,而且这也会影响到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功。他指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也就是长辈要给晚辈做好榜样。

(六)主张学习要勤奋

颜之推指出:“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他认为自古以来那些贤明的帝王尚且要勤奋学习,何况老百姓呢!他也举了很多典型的古人勤学的例子,他说:“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在这段中有几个典型的流传到今天的关于勤奋学习的典故:有战国苏秦为保持清醒,以锥刺股;有文党决定求学,投斧于高树上;有孙康因家境贫寒,常冬夜映雪读书;有车辙因家庭困难,常把萤火虫聚集起来,利用萤火虫发出的光来读书;有汉代的兄宽、常林等人耕地时带着书经;有路温舒放牧时摘蒲草,编成小简,用来写字。颜之推没有摆大道理,而是通过事例来说明勤奋学习,通过寥寥数语,来说明他们的追求、毅力和意志。

二、对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的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父母要重视早期教育

颜之推的早期教育思想,已经受到现在家庭的足够的重视,现在有些父母不仅懂得胎教,而且也非常注重幼儿时期的教育,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容易被影响。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父母应该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进行适当的教育。早期的教育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二)父母要做到严慈相济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不仅要树立自己的威严,而且要对孩子慈爱。这样的父母才会让孩子尊重和信服,而且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如果父母是非常的严厉,那么孩子就会害怕父母,孩子会变得非常胆小;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父母对其听之任之,那么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肆无忌惮。这两种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只有做到严慈结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三)父母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有可能培养出好的孩子,所以父母要尽量给孩子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和睦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真的很重要,如果让孩子每天生活在吵闹的,不和谐的家庭里,那么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而且也要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父母还要给孩子创设好的语言环境,因为普通话是现在的通用语言,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创设学普通话的环境。

(四)父母要以身作则

现在的父母一般都是更多的在言教,很少有身教的。父母经常会说的很好,可是让他们做的时候,就没有说的那么好了。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要身体力行,要以身作则。我们都知道“上施下效”,父母怎么样做,孩子也会模仿父母做。所以,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父母就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在孩子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庄辉民,章义和撰,颜氏家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王洪亮著,中国古代教育史简论[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6

[4]张传燧主编,中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孙明月,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

[6]匡后丽,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

第三篇:关于颜之推的名言

1、巧伪不如拙诚。

2、习闲成懒,习懒成病。

3、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者;行诚孝而见贼,履行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4、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5、婚姻勿贪势家。

6、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

7、夜觉昨非,今悔昨失。

8、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9、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10、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11、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

12、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1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第四篇:论颜之推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论颜之推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我将从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论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儿童教育的内容、儿童教育的原则以及对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启示。【关键字】:颜之推 儿童教育 环境影响 当代启示

颜之推(公元531一约595年),字介,梁朝建业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思想家、文学家,出身于士族家庭,颜之推的父亲颜勰,博学多识,梁朝时任职咨议,颜家世代相传《周官》、《左氏春秋》等儒家专门学术,因而颜之推早年得到家学的良好熏陶,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思想基础。他从士大夫的立场出发,写了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经典家教名著《颜氏家训》。这部名著是根据他自己一生的曲折经历写成,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尤其是其儿童教育思想仍有深远的意义,被人们视为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内容】:

一、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颜之推在其所著的《颜氏家训》一书中就强调了儿童教育,尤其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他认为长辈应该充分利用幼年这个最好的教育时机,及早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这在他的教子篇中有很好地体现,他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一般的家庭即使不能达到及早进行胎教这个要求,也应当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施行教育。颜之推的这种早期教育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至今对我们的学前儿童教育仍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颜之推认为在儿童年幼时期施行早期教育的效果最好的原因是,这个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大。所谓“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勿失机也。” 颜之推认为年幼时期的儿童,尚未涉足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心理纯净,可塑性很大。这个时期儿童不论是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或者坏的教育与环境的影响,都会在儿童心灵上打上很深的烙印,长大以后,很难改变,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应该尽早增强儿童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如果恶习形成,再矫枉纠正,不仅失去良好的教育时机,其效果也必然是事倍功半。颜之推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和现代儿童心理学所提倡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不谋而合。总之,婴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期,对儿童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儿童教育的内容

颜之推认为儿童教育是很重要的。他所主张的儿童教育内容主要有两方面,语言的学习和道德的教育。语言的贫乏,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习应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注意规范,重视通用语言,而不应强调方言。他指出,在儿童学习正确语言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它指出幼儿获得语言不是由于先天的机制,而是通过与成人的不断交往互动,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学习的过程。儿童从一出生就置身于一种语言环境中,他通过在这种环境中的语言学习逐渐发展他的意识和思维能力。他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人伦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两方面。首先道德教育是以儒家的孝悌人伦为轴心的,强调兄弟之爱,父子之亲。其次是他的立志方面的教育,颜之推要求士族教育其后代应以实行尧舜的政治思想为志向,继承世代的家业,注重气节的培养,不以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为生活目标。他认为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以“风化” 的方式进行,这是一种通过长

辈道德行为的示范,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所要求的德行的教育过程。

三、儿童教育的原则

在家庭中如何对儿童实行教育主要是如何进行家庭德育的原则上,颜之推出了一些他的主张,这些主张至今影响着我们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严格与慈爱相结合;鞭笞;教育公平及榜样示范。1.严格与慈爱相结合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颜之推认为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从严格与慈爱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有的放矢地教育子女。2. 鞭笞之法

在颜之推的儿童教育中,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他极力推崇的鞭笞之法。颜之推认为一般家庭没有能够很好地教育儿童,主要原因是教育不得法。他们不应该只着重停留在口头的训斥,不舍得对儿童施以肉体上的鞭笞。他认为父母应当严肃地对待儿童教育,树立父母的威严,严加督训,只有严格的教育,子女才能成器。颜之推的这种棍棒教育政策是不值得推崇的,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多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好汉”,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在严酷环境中进行的,我们需要和谐,这对幼儿心理发展是有好处的。3. 切忌偏宠 .

颜之推在对子女教育和爱护上主张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他说: “人之爱子,罕有能均,自古至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他阐述了爱子不均的这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指出这种偏宠的后果,只会导致儿童狂妄自大。4. 榜样示范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楷模作用,父母的思想品质、道德行为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颜之推认识到这点风化者,自提出父母要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感染子女。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优点,也可以折射出父母教育的失误。

四、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颜之推有关儿童教育主要思想的分析,我认为,儿童教育是他实现改良衰微的士大夫教育的前提,颜之推提倡儿童教育的根本目是维护士族阶层的利益和地位,但是摒弃其统治阶级的政治目的,颜之推关于儿童教育的诸多见解是有价值的。颜之推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社会是有益的,我们应该懂得如何“扬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缺失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学前教育,而对学前教育的关注是在2011年温家宝总理颁布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决定。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各个省市开始大力开展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虽然政府的大力支持,可是当今国民的素质不高,对学前教育还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盲目的跟从大众。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对广大的国民进行理念的推广。

颜之推指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对当下的孩子同样的适

用。我们经常说任何事是一步一步来的,少了哪一步都不行。人也是如此,人应该经历的都得经历,人需要学习的都得学习,虽然说现在你看不出一点变化,但是10年、20年后,你会发现他的性格是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他心理的某个问题是在他幼儿时期发生的,这会影响他的一生。人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内部原因是本质,那么外部原因有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狼孩”、“豹孩”出现则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今的家庭大多是一个孩子,所以大多数家长对这个宝贝孩子特别的宝贝,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是一度的宽容和溺爱,却不知道这对孩子是最致命的。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孩子,其实小朋友在幼儿园有着良好的习惯,可是回到家,父母做的却和老师做的不一样,孩子觉得模糊,不知道怎么办,作为幼儿园老师应该注“重家园结合”,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某一方的责任。孩子是未来的顶梁柱,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因人而异,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也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古人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懂得把握尺度,不能过于。

第五篇:江苏南京颜之推 家训之祖 金声玉振

江苏南京颜之推:家训之祖 金声玉振

颜之推

颜之推(公元531年-约595年),字介,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个以儒学传家的士族家庭,系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冤魂志》《集灵记》《观我生赋》等。

颜之推的祖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父亲为南梁咨议参军颜协。颜之推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很早就进入仕途,但后期经历坎坷,他一生经历了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个王朝,三次被俘,‚三为亡国之人‛,亲眼目睹了侯景之乱、西魏军攻陷江陵、隋灭陈等重大事件,多次险遭杀身之祸。他在《观我生赋》中说:‚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代表作,是一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以之告诫子孙的经典家训,也是一部涉及语言学、文学、音韵、训诂、民俗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著作,被奉为我国最早的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

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卷一:《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卷二:《风操》、《慕贤》;卷三:《勉学》、《文章》、《名实》、《涉务》;卷五:《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卷六:《书证》;卷七:《音辞》、《杂艺》、《终制》。该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旁涉道、佛,涵盖了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事、求仕致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凝聚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也体现了一位仁慈睿智的长者对子孙的舐犊之情。

《颜氏家训》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得到世人的高度评价。宋代著名藏书家陈振孙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朝袁衷在其家训专著《庭帏杂录》中赞道:‚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清代学者王钺在《读书丛残》中认为它‚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江苏南京颜之推:家训之祖 金声玉振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六朝印象,千古风流!

南京,背倚钟山,怀抱大江,十朝都会,人杰地灵。它是历史名城,萦绕沧桑兴衰之感;它是文化重镇,流淌着古今文人墨客的遐想情思;它更是文明之城,哺育了无数正直淳朴的金陵人杰。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他晚年撰写的《颜氏家训》集家训文化之大成,凝炼洞察世事、通观万物的智慧,谆告修身齐家、正己立德的真谛,金声玉振,光照千秋,为后世所推崇。

南京乌龙潭公园西侧有一座幽静的祠堂,它的名字叫做颜鲁公祠。

颜鲁公即颜真卿,是唐朝名臣,中国著名书法家。‚颜体‛书法流芳百世,为世代书法家所推崇。南京颜鲁公祠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颜真卿的祠庙遗迹,无数颜氏后人经常聚集于此,缅怀先祖,研讨古训。

颜氏后人、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 颜艳燕:

颜氏子孙在全球大概有600万人,我们都是一家人。颜氏家族的老祖宗是颜回,他是孔门72贤之首。颜氏精神薪火相传,到了颜之推,他写下了《颜氏家训》。颜氏家族以《颜氏家训》作为修身律己之本,在隋唐以后出现了像颜真卿、颜杲卿这样的历史人物,这与《颜氏家训》是分不开的。

《颜氏家训》,为南朝名士颜之推所著,全书分为《序致》、《教子》、《勉学》、《名实》、《止足》等二十篇,涵盖了从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到为人处事、求仕致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我国最早的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郦波: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从当时以及后世来讲,都变成了里程碑式的一个作品。中国的家训文化以前都是一些碎片式的,有的是单句在文章中出现,有的是单篇文章。成为一部专著的,专门的家庭教育范本的,第一个代表作或者说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那就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宋代著名藏书家陈振孙极为推崇《颜氏家训》,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朝袁衷赞道:‚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著名学者章太炎曾说:若夫行己有耻,博学于文,则可以无大过,隋唐之间,其惟《颜氏家训》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郦波: 从体系化的角度来讲,此前都是碎片化的家训,而《颜氏家训》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它等于是把此前的碎片式家训文化推到了一个高峰。从《颜氏家训》以后,家训文化就变成了儒家文化的一个主流方式,世代传承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家训之祖。

一个源远流长的民族,必有它赖以立国的优良传统,一个世代昌隆的门第,也必有它赖以持家的宝训。在中国,家族精神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与风骨,这种一脉相传的优美门风往往是通过家族中某位杰出人物提炼与传承的。对于颜氏家族来说,颜之推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颜之推(公元531年-约595年),字介,原籍琅琊临沂,生于建康(今南京)的一个以儒学传家的士族家庭,系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胡阿祥:

颜之推的祖籍是山东,后来他的祖上迁往南方。最早来南方的山东琅琊的颜氏是颜含,公元307年,他就跟东晋的第一个皇帝司马睿来到了南京。

汉末魏晋以来,中原地区战乱频发,官方兴办的太学逐渐衰落,王朝都城传播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式微,而散居的世家大族则成为学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西晋末年,大批缙绅、士大夫‚衣冠南渡‛,颜含等北方士大夫将正统儒家文化带到南方,南京古都更多地负担起了儒家文化薪火相传、乃至发扬光大的时代使命。颜之推从小就深受儒家文化浸染、洗礼,‚勤,正,俭‛的思想贯穿了整部《颜氏家训》。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胡阿祥:

颜之推生活的时间大致在公元530多年-590多年,这段时间,中国是南北分裂的,而且政权兴衰更替非常频繁。颜之推一开始在梁朝,后来在湖北江陵被俘虏了,到了北朝的西魏政权,后来又到了北周、北齐、隋朝,颜之推在他的一生之间经历了5个王朝,他的《颜氏家训》为什么写的那么有感觉,那么有感情,这和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这么多东西,很多东西他写不出来,或者就是泛泛而谈。

颜之推身处乱世,为官数十载,对做人为官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反复告诫子孙做官为人贵在修身,并留下了许多可供后世借鉴的至理名言。

《颜氏家训》慕贤篇中讲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胡阿祥:

这句话讲的是交朋友的道理。中国古人非常讲究交友,朋友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颜氏家训》中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说你跟好人在一起,你就好像入芝兰之室,是很香的;如果你和不好的人在一起,时间一长,你自己也就变坏了。这也就是民间一句谚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颜氏家训》名实篇中还提到,‚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这句话深刻剖析了名利与修身的关联。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郦波:

这段话讲的是我们常说的那个成语‚实至名归‛。要有这个‚实‛,才有这个‚名‛。而这个‚实‛哪里来呢,要从修身出发。颜之推在那个时代提出,‚名‛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社会需要有些中坚阶层的价值影响和引导,但这种声名的影响必须通过修身去获得。

《颜氏家训》省事篇里头讲:‚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攻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或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暖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郦波:

古人讲学而优则仕,家国同构的情况下,学好了走入仕途,为天下人谋取福利,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不通过正途入仕,而是去买官、要官,那就是不对的了,颜之推对此深恶痛绝,他教育他的子弟,为官一方,就要为民服务,勤政爱民,仕途自然有通达之处。可能有不能如人意的时候,但也要保持心境开阔,这样才能无愧于心。

此外,早在1000多年前,颜之推就在《颜氏家训》里发出了改革文风的声音。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胡阿祥:

《颜氏家训》勉学篇里说,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当时做生意是要写契约的。一个博士去买一头驴,契约写了三张纸,还不见‚驴‛字。家训里面说,如果你们以这种人为师的话,会被他气死的。

正是在《颜氏家训》的滋养下,颜氏后裔崇德重教,修身慎行。隋唐以来名臣辈出,精英荟萃。唐初著名文学家颜师古,‚安史之乱‛中誓不降贼以身殉国的英杰颜杲卿,书法大家颜真卿等都是颜氏一族声名显赫的人物。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颜氏家训》在修身治家、勤勉向学方面给后人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照,而它思想的光芒不仅仅照亮颜氏子孙的人生,也在惠及更多的人。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翻开这本《颜氏家训》,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文字历久弥香,读来依旧发人深省。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跨越数千年的时间长河,拥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美誉的南京,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今天,让我们共同接续民族文化血脉,弘扬优秀家风,塑造高尚人格,涵养为政之德,共同建设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淳朴和谐的社会氛围。

●《颜氏家训》(节选)教子:威严而有慈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①,恣②其所欲,宜诫翻③奖,应诃④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⑤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也。——摘自《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注释】 ①运为:行为。②恣:放纵。③翻:反而。

④诃:同‚呵‛。训斥、呵斥。⑤逮:等到。【译文】

父母威严而又慈爱,子女就会有敬畏心理,言行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见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爱,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言行,总是放纵,任其所为,该告诫的却夸奖,该斥责的却欣喜,等孩子长大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等到孩子骄横傲慢成为习惯时,才想到去管束制约他们,就算把他们用棍打死,也很难再树立父母的威信了。父母的愤怒导致子女的怨恨之情与日俱增,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终究会成为道德败坏之人。孔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①。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摘自《颜氏家训·教子第二》

【注释】

①矜怜:怜悯,同情。【译文】

人们都喜爱自己的孩子,却少有能够一视同仁的;从古至今,这造成的弊病太多了。那聪慧俊秀的孩子当然值得赏识喜爱,那愚蠢迟钝的孩子也应该喜爱怜惜才是。那些偏宠孩子的人,虽然本意是想以自己的爱厚待他,反而会以此害了他。治家:俭而不吝

孔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②。‛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摘自《颜氏家训·治家第五》

【注释】

①孙:同‚逊‛,恭顺。

②固:鄙陋。【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会恭顺,节俭了就会鄙陋。与其不恭顺,宁可鄙陋。‛又说:‚如果有人具有周公那样的才、那样的美,但只要他既骄傲又吝啬,那么余下的也就不值一提了。‛这样说来,那就是可以节俭而不可以吝啬了。节俭,是指合乎礼数的节省。吝啬,是指对处于穷困急难之中的人也不加救助。现在舍得施舍的人就奢侈无度,节俭的人又吝啬小气;假如能做到既施舍于他人而自己又不奢侈,勤俭节约又不吝啬,那就好了。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①阿姑②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摘自《颜氏家训·治家第五》

【注释】

①落索:冷落萧索。

②阿姑:婆婆。【译文】

妇人的秉性,大都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宠爱女婿,则儿子的不满就由此产生;虐待儿媳,则女儿的谗言就随之而至。那么女儿不论是出嫁还是待嫁在家,都要得罪家人,这实在是当母亲的造成的。以至有谚语说:‚婆婆吃饭好冷清。‛这是对她的报应啊。这种家庭中经常出现的弊端,不能不警戒啊!

慕贤:与善人居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①,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②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③,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颜氏家训·慕贤第七》

【注释】

①款狎:款洽狎昵,交往亲密。②操履:操守,品行。③肆:店铺。【译文】

人在年轻时候,精神性情都还没有定型,和那些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处,受到他们的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但是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跟他们相似。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都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勉学:无过读书也

夫明《六经》①之指②,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③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④。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⑤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⑥,欲暖而惰裁衣也。——摘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注释】

①《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②指:通‚旨‛,意图。③敦厉:敦厚劝励。④资:依靠。⑤伎:技艺,才能。⑥馔:食物。【译文】

通晓六经要旨,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加个人的道德操行,劝勉世风习俗,也不失为一种才艺,能够用来自谋生计。俗话说:‚积有千万资财,也不如身怀小技。‛各种技艺中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没有超过读书的。世人不管是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广交朋友,见多识广,但又不肯读书,这就好比想要吃饱却懒得做饭,想要身体暖和却又懒于裁衣一样。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摘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注释】 ①专利:精神专注集中。【译文】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机。

名实:实至名归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①周厚②,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③妍影于镜也。——摘自《颜氏家训·名实第十》

【注释】

①德艺:德行才艺。②周厚:周洽笃厚。③责:索取、求取。【译文】

名与实的关系,就好比形体和影子的关系一样。道德高尚、才艺深厚的人,其名声一定是好的;姿容秀美的人,其影像也一定是美的。如今有一些不修身养性,却希望在世上得到好名声的人,就像容貌丑陋却想要在镜子中映出美丽影像一样。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摘自《颜氏家训·名实第十》

【译文】

每个人心里的虚实真伪,都会在他的言行里表现出来,只是别人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被别人看出了真相,再巧妙的伪装也比不上拙劣的真诚,蒙受的羞辱太大了。省事:有所不为

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①待时,爵禄不登②,信由天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攻伐③,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喧聒④时人视听,求见发遣⑤;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摘自《颜氏家训·省事第十二》

【注释】

①蓄价:蓄养名誉和身价。②登:升任,加封,增加。③功伐:功劳,功勋。④喧聒:喧嚣刺耳。⑤发遣:派遣,差遣。【译文】

君子应当坚守正道、增强修养,同时还要蓄养身价、名望以等待时机,就算得不到高官厚禄,也要处之泰然。要是不顾羞耻、四处求官,和别人比较才能,论说功绩,吆三喝五,怨天尤人;或哗众取宠、扰乱视听,来获取官位。就算通过这些手段最终得到了官职,自认为有能力,但是,这跟偷食物来填饱肚皮、窃衣服来保暖有什么区别呢?

王子晋①云:‚佐饔得尝,佐斗得伤。‛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凡损于物,皆无与焉。亲友之迫危难也,家财己力,当无所吝;若横生图计,无理请谒,非吾教也。

——摘自《颜氏家训·省事第十二》 【注释】

①王子晋:东周人,周灵王的儿子。

【译文】

王子晋说:‚协助别人做菜可以吃到佳肴,帮人打架会受到伤害。‛这话是说别人做好事都要参与,别人做坏事都要避开,不要和人结伙做不正当的事。凡是损害别人利益的事都不参与。亲友处在窘迫危难的时候,自己的财力和才力应当好不吝惜;要是有人图谋不轨,提出一些无理的请托,那不是我教你们怜悯的人。

●采访札记 清泉一泓流远长

南京北郊幕府山西尽之余脉,山势逶迤,状如卧虎,或云山中曾有猛虎出入,民间俗称老虎山。颜氏南方的始迁祖颜含跟随司马睿渡江之后,曾将这里选为颜氏一族的江南祖茔。1958年,经考古发掘,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在老虎山南麓共清理出9座墓葬,其中有5座保存完好,包括颜含第三子颜约、颜含第二子颜谦妇刘氏、颜约之子颜綝等。

在《颜氏家训·终制第二十》篇中,颜之推提及‚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旅葬江陵东郭……数十年间,绝于还望‛,从而‚自咎自责,贯心刻髓。‛战乱年代,因未能将先父母的灵柩还葬老虎山祖茔,颜之推直至晚年仍然感到非常心痛与愧疚。为此,在‚终制篇‛中,他嘱咐子女,待自己百年以后,丧事一切从俭,除了衣帽,随葬品一律不要,如果大操大办,超过了祖父母亡故时的丧事礼仪,那就是‚陷父不孝‛。当然,颜之推要求轻殓薄葬,不惟是出于对父母的孝,也深藏着一个慈祥老人对子孙的爱。当时,颜氏家道中落,他不想子女为了操办自己的葬礼而弄得倾家荡产,‚使冻馁也‛。《颜氏家训》里最后一句话也再次强调,‚汝曹宜以传业扬名为务,不可顾恋朽壤,以取湮没也。‛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满是殷殷的期望,道尽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颜氏家训》就是这样一本流淌着浓浓温情而又不乏人生智慧的著作。在研读《颜氏家训》以及与南京大学胡阿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都有一种共识,这部家训通篇并不以格言警句见长,颜之推更像是在与子孙后世聊天,聊自己的人生经历,聊他对治家、修身、处世、求学、为官以及学问技艺方面的思考和见解。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佐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没有严厉而空洞的说教,没有难以企及的道德标榜,透过这些文字,一个饱经沧桑的智慧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自觉地赞叹与信服。

颜之推崇尚节俭,认为‚可俭而不可吝‛;看重风化教育,认为‚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语重心长地强调‚人生在世,会当有业‛,‚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即便天资有别,但只要‚钝学累功‛,亦‚不妨精熟‛;要求后世子孙少欲知足,修身慎行,‚夫修缮立名,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这些思想其实并非颜之推所独创,从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到颜含对子孙‚清、正、节‛的训诫,《颜氏家训》实为对颜氏家族精神一以贯之的传承和凝练。这种思想和精神就像一股清冽甘泉,源源不绝地滋养和泽被后世,特别是在唐初至唐中叶,颜氏家族涌现出了一流的学问家颜师古、一流的书法家颜真卿,也出现为后人称道的忠诚义士颜杲卿等。直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颜氏后人依然深受家训的熏陶和影响。

家规家训让优美门风的传承成为可能。坚守门风,对颜氏家族的人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责任。有了这份责任与信念,就会有历经劫难而不自弃的坚韧。《颜氏家训》作为一部缩影,体现了优秀家规家训穿越历史时空、传承中华文化精髓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恰如点点火种,生生不灭地绽放出修身正己、教化世人的光彩!(孔祥林)

●专家观点

郦波:《颜氏家训》为何被称为家训之祖?

华夏文明对于祖先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重视对先辈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一个家国同构的文化,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家训显得尤为重要。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人,出生于江苏南京。他是魏晋南北朝儒家文化尤其是家训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颜氏家训》从当时以及后世的反响来看,已经成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宋代的目录学大师陈振孙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那么,为什么《颜氏家训》能被赋予这么高的地位呢?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讲,‚家训‛这个名称首先是由颜之推提出来的。如果从源头上考证,家训文化其实产生得非常早,此前有家诫、家规、家范等各种说法。从文献的角度上来看,《尚书·无逸》里就记载,周公教成王,‚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再比如,《论语》记载孔子教育他的儿子孔鲤,孔子在庭院当中碰到孔鲤就问他‚学诗乎?‛对曰:‚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鲤又趋而过庭,孔子问:‚学礼乎?‛对曰:‚未也。‛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段对话古人称之为‚庭训‛。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有‚叨陪鲤对‛,指的就是这个庭训。庭训也是家训的一种。但第一次提出‚家训‛这个概念或者名称的,是颜之推。

从体系化的角度上看,《颜氏家训》问世以前的家训文化思想以及内容都是碎片化的,有的是散见于文献中的单句,有的是单篇文章,篇幅都比较短小,内容也没有成体系。而《颜氏家训》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具有非常完整的体系,把此前碎片化的家训文化推到了一个高峰。从《颜氏家训》以后,家训文化就变成儒家家庭教育的一个主流方式,世代传承了。

此外,《颜氏家训》呈现出来的内容也富含思想精华。比如说,中国教育史上的早教概念、胎教概念都是《颜氏家训》最早提出来的。家庭教育的范畴也是颜之推明确提出来的,我们现在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说法就来自于《颜氏家训》。颜之推还讲规范教育,非常讲究教育的严格与宽容的尺度,主张宽严适度。他重视品德教育、人格教育,这一点本身就是儒家教育的精华。当然,他也非常重视知识教育,这个知识和我们现在的数理化知识可能不太一样,他讲的主要是社会风俗,比如说避讳、礼仪的方式以及婚丧嫁娶的习俗等等。所以,在品格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规范教育、知识教育上,他都有深刻的论述,开创了一个非常丰富的教育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个家族也好,一个民族也好,都有一个继往开来的发展过程,知道从哪里来,才会知道往哪里去。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祖先的血脉,祖先的思想、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去探究、思考和传承。中华文明能够一直赓续至今,没有断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内在的传承性,这种思想精华、文化脉络薪火相传的精神从《颜氏家训》中可以明显看出来。

《颜氏家训》中修身、处世、治家、勉学、为官等方面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价值指导、思想指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借鉴,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郦波)胡阿祥:颜氏门风 清正守节

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它是颜之推本人对自己一生做官、处世、治学经验和心得的总结,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考察《颜氏家训》的成书背景,对于理解这部书有很大的裨益。

从当时的社会思潮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以老、庄、易三部经典来解经,它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清谈,谈玄语,谈哲学。但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颜氏家训》却仍能产生,这主要是因为,魏晋南北朝虽然流行玄学,但仍然需要儒家精神维系国家政教传统、家族传承。儒家的传统讲究勤政、爱民、持家、守国,它适应了国家的运行和家族的需要。在汉代的时候,整个国家都提倡儒学,想做官要通经入仕,那么,国家的教育全部是儒学教育,治国也是以经治国,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就起到了家训的作用。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人们开始充满怀疑,如果儒家学说那么好,为什么国家会分裂呢?因此社会上开始流行玄学。这个时候,社会上都流行清谈,在家庭里,对子弟反而要加强儒家教育。因为,如果整个社会都在提倡一种很正的能量,那已经起到对子弟的教育作用了;反之,如果社会风气偏于清谈,那么老师、家长的教育责任就更大了。这也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玄学流行,一方面家训集中出现。

颜氏家族一直秉承清正守节的优美门风。颜氏的一世祖颜回备受孔子赞赏,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以说,颜回的精神、人格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到了颜氏在南方的始迁祖颜含,他教育子孙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清、正、节。可以说,这是最微缩版的颜氏家训。颜氏家族从始迁祖颜含一直到颜之推,都讲究清正守节。因此,《颜氏家训》的成书得益于历代颜氏的门风传承,它是颜氏家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从颜之推的个人经历来看,他一生饱经沧桑。在颜之推生活的年代,中国南北分裂,而且政权兴衰起灭非常频繁,颜之推一开始在梁朝,后来在湖北江陵被俘虏到了北方,一生经历了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个王朝,‚三为亡国之人‛。正是因为经历非常丰富、坎坷,《颜氏家训》才写得那么有感觉,那么有感情。他不是板起面孔来说教,而是穿插着自己的经历和听到的故事来讲述道理,情感真挚,娓娓道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胡阿祥)颜艳燕:《颜氏家训》中的早教、胎教思想

颜之推创制家训,意在治家。他认为,治家首在教育子女,因而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较早地论述了‚胎教‛思想,强调‚外象内感‛,主张优化胎儿发育的外界环境,注重用美感来诱导和感化胎儿。

颜之推‚固须早教‛的思想建立在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子女身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在他看来,孩子在儿童期具有精神的专一性、思想的敏锐性、记忆的牢固性;‚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使为则为,使止则止‛的可塑性。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少年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就像天生一样自然而然。

古代家训始终把家庭道德教育作为家教的核心内容,《颜氏家训》也不例外。在颜之推看来,家庭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子孙的道德品质。而道德教育,父母的作用不可小视。正所谓‚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上辈品德对下辈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家族内部家风的浸染,就是要让孩子在家庭大环境的熏陶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教而教。

‚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古代‚帝王之尊,童稚之逸‛,皆能勤学,何况依靠读书显达的一般庶士哉?惜时勤学,以成有用之才,是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上的另一个重要主张。不过,颜之推强调早教早学,却并不排斥晚年学习。他说:‚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饱含优秀儒家文化思想的《颜氏家训》深深影响了颜氏子孙在经世、治学方面的素质。它对颜氏子孙乃至所有读书人所产生的教益,清人赵曦明讲得非常到位:‚苟非大愚不灵,未有读之而不知兴起者。‛

(颜子第77代后人、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 颜艳燕)龙海秋:家训是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礼物

中华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以德修身,为政以德。我们每个人的性情可以非常丰富,或强韧,或灵秀,或钝感,或平淡,但人之品质却必须淳厚如一,这是社会认同生命个体的根据和原因。一个没有受到‚规矩‛熏陶的人,一个内心缺少正能量的人,他的心态还能好吗?他在社会还能很好立足吗?这是《颜氏家训》给予我最重要的启迪。

‚巧伪不如拙诚‛‚人生难得,无虚过也‛……,《颜氏家训》有一种力量,将人性善的一面充分呈现出来,宣扬最本真的内在价值,其思想之光自始至终照耀着人们的心灵,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历经岁月沧桑而保有不变的传奇魅力。

家训是弥足珍贵的礼物,拥有了这样礼物的家族,无疑是一个幸运的家族。现实中,有的人夸夸其谈却华而不实,有的人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有的人放纵自己、守不住底线,这些与《颜氏家训》中的律己警示何其相似?

论古代颜之推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