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关于通川区农村客运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正式)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3-606367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30 02:01: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通川区农村客运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正式)

关于通川区农村客运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

近日,通川区某镇一村民驾驶三轮摩托车不慎翻入秧田中,造成5人受伤的事故。该事故引人深思。据统计,通川区各乡镇共有二、三轮摩托车近千辆,这些车辆的非法营运、超载、乱停乱放、安全防范弱等情况已成为妨碍我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扰乱农村客运市场秩序、降低城乡统筹总体品位的突出问题,此“患”不除,不仅严重影响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和城镇整体形象,而且带来一系列不稳定、不安全因素。

一、通川区农村客运市场基本情况

通川区辖11个乡、镇,1个风景区管委会,共80个行政村,农村人口近16万。随着我区对农村道路建设投入的加大,农村道路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区通乡、通村公路总里程达1154.3公里,其中通乡公路374公里、通村公路780.3公里。我区已开通城区至全区所有乡、镇和管委会的公交线路,开行农村客运线路5条。今年以来,我区启动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4个231.8公里,完成路基工程231.8公里,硬化水泥路面153公里;全区实施通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村24个76.5公里,全年硬化完成乡道联网公路盘庙路6.05公里、东徐路8.5公里、盘洋路6.4公里、红军路4.6公里、东莲路6.5公里,建立农村公路客运招呼站32个。

二、目前我区农村客运市场存在问题

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和农村合法的客运服务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场镇二、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日渐兴旺的根源。就我区来说,目前,虽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农村客运市场的硬件建设――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农村客运市场的软件建设――合法的农村公交服务却不被人所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与外界交往逐步扩大,农村居民出行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区公交线路虽已开通至所有乡镇,但邻近乡镇之间、乡镇与村之间、村与组之间、组到村民家门口之间的公交客运完全是一片空白,居住在通乡公路两旁的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公交服务,其他村道乃至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的交通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农村非法载客的二、三轮摩托车正是填补了这片客运服务的空白而应运而生的,作为农村居民,明知二、三轮摩托车存在稳定性、防护装置、制动等安全性能较差的缺点,但由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二、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在农村大行其道。

三、加强农村客运市场建设的思考建议

农村道路客运市场潜力巨大,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规范农村道路客运市场也是维护群众利益、确保农村稳定的迫切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农村客运市场建设。

(一)加快村道公路道路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在村道公路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尽可能按照等级公路的要求进行建设或修

复;对基础条件较好的道路,交通部门应对本区域的路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进行公路等级验收核定,设置明显规范的交通安全标志标线,以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并为开辟农村客运班车创造好硬件条件。对部分村以下公路的危险路段设置安全防护栏(墩)和警示标志,保证行车安全。

(二)建立完善安全有序的农村客运市场等软件建设。由于当前我区农村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经济欠发达,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公路条件短期内还一时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农村群众出行的需要是不断增加的,如何让农村居民坐上安全、便利的客运车辆,是我们解决非客运车辆载客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制定乡镇客运线路。由乡镇政府配合交通部门将乡镇按村、组或村道公路走向划分区域,按区域营运,实行“四制”管理,即根据里程实际,采取一车一线制(适用于路程短、客流量小的线路)、一车多线制(适用于客流量分布不均的线路)、一线多车制(适用于路线长、客流量大的线路,可与一车多线制互为补充)和循环线路制(适用于道路比较复杂的线路)。运管部门要设计专门的小型车辆农村客运标志,以便区别。

二是引进客运公司参与营运。对于服务乡村的客运公司,出台相关政策,或减免或优惠车辆的客运附加费、工商管理费、公安交警的年检费、税务部门的运输税、保险费等,但在正式营运前交纳一笔安全保证金,当该公司退出农村客运市场时退还。同

时要降低门槛,允许“面的”等适合农村居民出行的小型车辆参与乡镇内的道路营运,经过交警部门安全检测和运管部门的综合性能技术检测合格后,农村客运市场可以向“面的”等小型车辆实施有计划地开放。对客运公司严格实行有期限使用和服务质量年度审验制,即经营年限一年考核一次,以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经营行为、规费缴纳等为主要内容,建立道路运输的质量信誉档案。信誉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审验、确定经营范围、线路招投标的主要依据。凡发生重特大安全或质量事故,造成服务对象伤亡,社会影响恶劣的要限期整改、停业整顿;整顿不合格的,轻则给予降低经营资质等级,限制其增加运力、扩大许可范围、参加线路招投标;重则吊销经营许可证,并取消有关责任人的从业资格。线路经营权到期的无条件收回,由运管部门重新对外实行服务质量招投标。

三是加强对运营车辆的日常管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将监管权力和重心下移,赋予乡镇一级相应的监管职能,实行双方甚至多方联合监管。加强对运营车辆的台帐式管理,并做到主管部门和乡镇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对线路牌的发放和质量信誉考核等相关工作都要经乡镇和运管等部门的联合审核。

四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运管部门委托班线终点地村民委员会,对乡村班线的运行情况实行报班制;在农村客运班线上聘请线路管理信息员,监督和举报违法、违规营运行为,以及安全生产、道路状况和经营情况;发挥运政投诉中心的作用,完

善举报热线机制,加大查处力度。

五是加强对农村二、三轮摩托车的安全管理。在农村客运市场不断完善的同时,部分因村道公路硬件建设达不到要求而未开通客运线路的村组和离客运线路较远的农村居民的交通需求还靠方便、快捷二轮摩托车来解决,因此,二、三轮摩托车载客现象必然将继续存在,乡镇要配合执法部门加大对二轮摩托车的安全管理力度,本着为驾驶员和乘客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制要求所有摩托车购买保险。

(三)加大农村客运市场的环境建设。组织由交通、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对二、三轮车非法载客、超载以及无证驾驶农村客运车辆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由于农村覆盖面广,交通安全教育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和学校,逐步形成全民性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车和手机短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深入厂、校、社区、乡村,开展广泛的交通法规宣传,宣传乘坐非客运车辆的危害性,增强每个出行农村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广大农村居民养成“珍惜生命,拒绝违章”的良好习惯。通过宣传,引导农村居民安全乘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篇: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商务部: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当前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九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扩大农村消费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

农村消费市场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对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逐步释放,成为拉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农村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5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94.1%;农民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660.7元,比2003年增长了88.4%;农村居民年人均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分别为1598.7元、211.8元、678.8元、174.0元、360.2元、314.5元和246.0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80.4%、92.0%、120.1%、113.0%、121.7%、33.4%和112.4%。农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7%,比2003年降低了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年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1.5%、2.9%、6.1%和4.2%,比2003年分别提高了1.3、0.2、0.7和0.4个百分点。

2009年,农村消费市场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前4个月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9%,比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8个百分点,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农村市场对全国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从流通的角度来看,当前搞活农村流通、扩大农村消费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方面农村消费环境差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释放。从网点上看,尽管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全国累计建设了26万家农家店,但目前只覆盖全国49%的乡镇和33%行政村,传统的“夫妻店”、小卖部仍是我国农村零售网点的主体。从物流设施看,我国农村市场点多、面广、线长,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农村商品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2003年增长了81.6%。但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为11020元,比2003年扩大了88.4%。同时,城乡消费差距仍在扩大,2008年城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绝对差距为3.1万亿元,比2003年扩大了125.9%。金融危机以来,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非农收入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

为搞活农村流通,拉动农村消费,在当前形势下,商务部门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目标,以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为重要任务,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产品“农超对接”、“双百市场工程”、下乡产品和农资流通网络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农村消费。

一是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2009年,全国规划建设农家店15万家,农村物流配送中心1000个,进一步扩大农家店的覆盖面,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功能,增加农村商品统一配送品种,降低农村物流成本。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农资、电信、医药、邮政等网络的结合,提高农家店综合服务水平;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特点,包装简、成本低、质量好、功能全的产品,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鼓励“万村千乡”承办企业利用农家店在送工业品下乡的同时收购农产品进城销售,促进农产品流通。

二是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2009年,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帮助农民培育农产品自有品牌,建设从农产品产地到超市的冷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快速检测系统,促进产销衔接。另一方面,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2009年,在农产品重点产销区建设和改造2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安全监控等实施建设,改善农产品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健全下乡产品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国家先后实施了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惠农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对于激活农民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下乡产品流通网络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策作用的进一步发挥。2009年,商务部将在全国开展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企业建设下乡产品销售网点、物流配送体系、售后服务体系和信息系统,规范下乡产品流通渠道,确保下乡产品质量,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服务农民的水平。

四是完善农资流通体系,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农民消费除了日常生活消费外,还有农业生产消费支出,而农资作则是农民生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我国农资流通体系,为农民生产消费营造良好环境,2009年,商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供销总社等部门加大对农资流通体系支持力度,在部分省市开展农资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区域性配送中心,着力构建畅通高效、诚信安全、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进的农资流通体系。

第三篇: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情况工作总结

一、**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基本概况

**区位于**市西南部,辖5镇9乡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人口32万。现具有服务农村商贸流通功能的市场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区市场服务中心管理并经营的农村集贸市场。主要有华塘、保和、月峰、永春等七个农贸交易市场,系工商体制改革后工商部门剥离出来的资产。二是XX年以来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并管理经营的市场。主要分布在鲁塘、月峰等乡镇。三是城区内由市直投资或管理的农贸市场。包括承担了我市外调农产品集散主要职能的七星市场,我区城郊及乡村农户农产品进城主通道的湘南综合大市场、下湄桥综合市场等。由于撤地建市建区等原因,我区农贸交易市场几经整合,其构成体系不尽完善,加之2009年初的长时间冰雪灾害给我区农贸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区(不含市直)共倒塌5个市场,其余8个市场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冰灾后我区14个乡镇中,仅有半数乡镇建有三天一集的墟场,另外7个乡镇的农村物流仅能靠“赶墟”或进城交易,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物流贸易的发展和壮大。现存农贸交易市场功能也存在诸多缺陷,区市场服务中心所辖7个农贸交易市场除华塘镇市场仍显市场形态外,其余6个乡镇市场已被归类为路边市场,软硬件设施均严重缺乏,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形势的发展。几个民营市场更是受经营理念的限制,在大宗农产品的批发与集散方面明显表现不足。于是,七星大市场、湘南综合大市场就成了我区外地农产品调入、农村农产品进城的主通道,其余商贸物质流通也主要靠城区辐射。

二、**区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为优化我区农贸市场结构和环境,激活农村物流贸易,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畅通城乡联结的“桥梁”,XX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规划工作,并着力加大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配合新农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抓手,规范运作乡村零售网点,突出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流通企业的主体性,构建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建立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长效机制,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的目的,逐步形成城乡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部门协同,凝聚合力

我区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每年均将该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布置,并将供销社纳入区商务局直管,有力的促进了大商务格局的形成。XX年年针对农村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出台了**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文件,由区主要领导负责、区商务局牵头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会同发改、财政、农业、工商、供销等区直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充分利用了各部门的传统网络,理顺了相关机制,凝聚了各方力量,实现了该项工作的较快推进。同时,加强了舆论宣传与任务的分解落实,认真将相关政策细致地向广大农村地区宣解,要求乡镇政府按规划全力支持工作的开展,以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放大张力

为切实突破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区、少有延伸到乡镇的现状,我们结合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在详细规划区域城乡一体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突出中心乡镇、村组的带动作用,本着利民、畅通、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调研重新布局和完善了农村流通网络,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内外品质。同时,制定了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积极稳固供销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在乡(镇)、村一级农村商贸的“主力军”地位,注重引导城区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按市场规则提升了城区相关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明确措施,突出重点,激活潜力

一、**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基本概况

**区位于**市西南部,辖5镇9乡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人口32万。现具有服务农村商贸流通功能的市场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区市场服务中心管理并经营的农村集贸市场。主要有华塘、保和、月峰、永春等七个农贸交易市场,系工商体制改革后工商部门剥离出来的资产。二是XX年以来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并管理经营的市场。主要分布在鲁塘、月峰等乡镇。三是城区内由市直投资或管理的农贸市场。包括承担了我市外调农产品集散主要职能的七星市场,我区城郊及乡村农户农产品进城主通道的湘南综合大市场、下湄桥综合市场等。由于撤地建市建区等原因,我区农贸交易市场几经整合,其构成体系不尽完善,加之2009年初的长时间冰雪灾害给我区农贸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区(不含市直)共倒塌5个市场,其余8个市场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冰灾后我区14个乡镇中,仅有半数乡镇建有三天一集的墟场,另外7个乡镇的农村物流仅能靠“赶墟”或进城交易,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物流贸易的发展和壮大。现存农贸交易市场功能也存在诸多缺陷,区市场服务中心所辖7个农贸交易市场除华塘镇市场仍显市场形态外,其余6个乡镇市场已被归类为路边市场,软硬件设施均严重缺乏,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形势的发展。几个民营市场更是受经营理念的限制,在大宗农产品的批发与集散方面明显表现不足。于是,七星大市场、湘南综合大市场就成了我区外地农产品调入、农村农产品进城的主通道,其余商贸物质流通也主要靠城区辐射。

二、**区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为优化我区农贸市场结构和环境,激活农村物流贸易,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畅通城乡联结的“桥梁”,XX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规划工作,并着力加大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配合新农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抓手,规范运作乡村零售网点

,突出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流通企业的主体性,构建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建立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长效机制,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的目的,逐步形成城乡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部门协同,凝聚合力

我区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每年均将该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布置,并将供销社纳入区商务局直管,有力的促进了大商务格局的形成。XX年年针对农村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出台了**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文件,由区主要领导负责、区商务局牵头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会同发改、财政、农业、工商、供销等区直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充分利用了各部门的传统网络,理顺了相关机制,凝聚了各方力量,实现了该项工作的较快推进。同时,加强了舆论宣传与任务的分解落实,认真将相关政策细致地向广大农村地区宣解,要求乡镇政府按规划全力支持工作的开展,以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放大张力

为切实突破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区、少有延伸到乡镇的现状,我们结合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在详细规划区域城乡一体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突出中心乡镇、村组的带动作用,本着利民、畅通、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调研重新布局和完善了农村流通网络,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内外品质。同时,制定了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积极稳固供销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在乡(镇)、村一级农村商贸的“主力军”地位,注重引导城区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按市场规则提升了城区相关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明确措施,突出重点,激活潜力

XX年年以来,为扎实推进我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寻求带动我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的突破口,我区一是在全区试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去年年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商务工作的副区长为组长,区商务、工商、发改、计划、农业、供销、市场服务中心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工作的领导力量,形成了区、乡(镇)、村、组、农户的五级联动机制,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对乡镇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一年里,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自愿参与的方式,区商务部门牵头合理规划、详解方案、加强督导、规划操作,在全区农村地区逐步推进了 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革新,在各农业中心乡镇、村组共改造和新建标准化“农资农家店”10户,加快形成我区农资进村综合的零售服务网络。10家农资店的建成,虽然家数不多,但工作做得扎实,坚持了高标准和高质量,为2009年全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抓好了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与改造。XX年至XX年年,我区民间资本通过招商共新建了鲁塘、保和、石盖塘、月峰、永春等5个农贸市场,总投资达9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5000平米左右。XX年年9月,由区市场服务中心与一开发商合资投入130余万元、建筑面积XX余平方米的石盖塘市场顺利完工营业,并在短期成为服务该乡镇及周边农村的主要农贸市场。XX年年,我区还筹资对月峰、华塘、保和等部分乡镇农贸市场进行改建或扩建,使市场载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四)规范管理,抓优服务,练好内力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物流特别是集贸市场管理,XX年来,我们切实加大了力度,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及工商部门开展“红盾行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检查和督导。商务、工商、农业、质监、卫生等部门对农村市场先后进行了数十次的检查和整顿,查处了假冒伪劣商品和无证经营行为,有效地规范了农村市场。同时,针对农村市场处于发展阶段较脆弱、不健全,需要各方面扶持与指导的现状,区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作了大量工作:一是提供相关信息服务,蔬菜、农业、商务、供销、水产等部门在农产品购销旺季及时向农村(民)发布有关需求和价格信息,指导农村的养殖、种植和加工经营。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快硬件建设,特别是在市场建设方面,各乡镇都提供了优惠的政策,有的乡镇还直接投入了财政资金。三是上门服务。如在万村千乡农家店的建设中,商务部门到店面指导、帮助开展相关工作。四是促进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如华塘塘昌草莓合作社、保和鼎上水果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村物流方面发挥发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区在优化农村经营环境、为外来商户提供治安保障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第四篇: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情况工作总结

一、**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基本概况**区位于**市西南部,辖5镇9乡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人口32万。现具有服务农村商贸流通功能的市场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区市场服务中心管理并经营的农村集贸市场。主要有华塘、保和、月峰、永春等七个农贸交易市场,系工商体制改革后工商部门剥离出来的资产。二是xx年以来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并管理经营的市场。主要分布在鲁塘、月峰等乡镇。三是城区内由市直投资或管理的农贸市场。包括承担了我市外调农产品集散主要职能的七星市场,我区城郊及乡村农户农产品进城主通道的湘南综合大市场、下湄桥综合市场等。由于撤地建市建区等原因,我区农贸交易市场几经整合,其构成体系不尽完善,加之2009年初的长时间冰雪灾害给我区农贸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区(不含市直)共倒塌5个市场,其余8个市场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冰灾后我区14个乡镇中,仅有半数乡镇建有三天一集的墟场,另外7个乡镇的农村物流仅能靠“赶墟”或进城交易,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物流贸易的发展和壮大。现存农贸交易市场功能也存在诸多缺陷,区市场服务中心所辖7个农贸交易市场除华塘镇市场仍显市场形态外,其余6个乡镇市场已被归类为路边市场,软硬件设施均严重缺乏,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形势的发展。几个民营市场更是受经营理念的限制,在大宗农产品的批发与集散方面明显表现不足。于是,七星大市场、湘南综合大市场就成了我区外地农产品调入、农村农产品进城的主通道,其余商贸物质流通也主要靠城区辐射。

二、**区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为优化我区农贸市场结构和环境,激活农村物流贸易,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畅通城乡联结的“桥梁”,xx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规划工作,并着力加大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配合新农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抓手,规范运作乡村零售网点,突出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流通企业的主体性,构建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建立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长效机制,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的目的,逐步形成城乡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部门协同,凝聚合力我区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每年均将该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布置,并将供销社纳入区商务局直管,有力的促进了大商务格局的形成。xx年年针对农村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出台了**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文件,由区主要领导负责、区商务局牵头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会同发改、财政、农业、工商、供销等区直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充分利用了各部门的传统网络,理顺了相关机制,凝聚了各方力量,实现了该项工作的较快推进。同时,加强了舆论宣传与任务的分解落实,认真将相关政策细致地向广大农村地区宣解,要求乡镇政府按规划全力支持工作的开展,以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放大张力为切实突破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区、少有延伸到乡镇的现状,我们结合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在详细规划区域城乡一体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突出中心乡镇、村组的带动作用,本着利民、畅通、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调研重新布局和完善了农村流通网络,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内外品质。同时,制定了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积极稳固供销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在乡(镇)、村一级农村商贸的“主力军”地位,注重引导城区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按市场规则提升了城区相关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明确措施,突出重点,激活潜力

一、**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基本概况**区位于**市西南部,辖5镇9乡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人口32万。现具有服务农村商贸流通功能的市场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区市场服务中心管理并经营的农村集贸市场。主要有华塘、保和、月峰、永春等七个农贸交易市场,系工商体制改革后工商部门剥离出来的资产。二是xx年以来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并管理经营的市场。主要分布在鲁塘、月峰等乡镇。三是城区内由市直投资或管理的农贸市场。包括承担了我市外调农产品集散主要职能的七星市场,我区城郊及乡村农户农产品进城主通道的湘南综合大市场、下湄桥综合市场等。由于撤地建市建区等原因,我区农贸交易市场几经整合,其构成体系不尽完善,加之2009年初的长时间冰雪灾害给我区农贸市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区(不含市直)共倒塌5个市场,其余8个市场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冰灾后我区14个乡镇中,仅有半数乡镇建有三天一集的墟场,另外7个乡镇的农村物流仅能靠“赶墟”或进城交易,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物流贸易的发展和壮大。现存农贸交易市场功能也存在诸多缺陷,区市场服务中心所辖7个农贸交易市场除华塘镇市场仍显市场形态外,其余6个乡镇市场已被归类为路边市场,软硬件设施均严重缺乏,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形势的发展。几个民营市场更是受经营理念的限制,在大宗农产品的批发与集散方面明显表现不足。于是,七星大市场、湘南综合大市场就成了我区外地农产品调入、农村农产品进城的主通道,其余商贸物质流通也主要靠城区辐射。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二、**区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为优化我区农贸市场结构和环境,激活农村物流贸易,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畅通城乡联结的“桥梁”,xx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规划工作,并着力加大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配合新农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抓手,规范运作乡村零售网点,突出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流通企业的主体性,构建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建立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长效机制,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的目的,逐步形成城乡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部门协同,凝聚合力我区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每年均将该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布置,并将供销社纳入区商务局直管,有力的促进了大商务格局的形成。xx年年针对农村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出台了**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文件,由区主要领导负责、区商务局牵头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会同发改、财政、农业、工商、供销等区直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充分利用了各部门的传统网络,理顺了相关机制,凝聚了各方力量,实现了该项工作的较快推进。同时,加强了舆论宣传与任务的分解落实,认真将相关政策细致地向广大农村地区宣解,要求乡镇政府按规划全力支持工作的开展,以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放大张力为切实突破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区、少有延伸到乡镇的现状,我们结合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在详细规划区域城乡一体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突出中心乡镇、村组的带动作用,本着利民、畅通、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调研重新布局和完善了农村流通网络,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内外品质。同时,制定了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积极稳固供销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在乡(镇)、村一级农村商贸的“主力军”地位,注重引导城区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按市场规则提升了城区相关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明确措施,突出重点,激活潜力

(四)规范管理,抓优服务,练好内力为进一步规范农村物流特别是集贸市场管理,xx年来,我们切实加大了力度,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及工商部门开展“红盾行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为契机,不断加强检查和督导。商务、工商、农业、质监、卫生等部门对农村市场先后进行了数十次的检查和整顿,查处了假冒伪劣商品和无证经营行为,有效地规范了农村市场。同时,针对农村市场处于发展阶段较脆弱、不健全,需要各方面扶持与指导的现状,区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作了大量工作:一是提供相关信息服务,蔬菜、农业、商务、供销、水产等部门在农产品购销旺季及时向农村(民)发布有关需求和价格信息,指导农村的养殖、种植和加工经营。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快硬件建设,特别是在市场建设方面,各乡镇都提供了优惠的政策,有的乡镇还直接投入了财政资金。三是上门服务。如在万村千乡农家店的建设中,商务部门到店面指导、帮助开展相关工作。四是促进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如华塘塘昌草莓合作社、保和鼎上水果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村物流方面发挥发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我区在优化农村经营环境、为外来商户提供治安保障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共2页,当前第2页12

teniu.cc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调研措施

根据财政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通过深入**清真牛羊肉市场、东郊蔬菜市场、金积农贸市场等农产品市场,对市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进行调研,围绕市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了解情况、掌握问题,探讨推进市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一、**市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农村市场是我国范围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村流

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引导农村消 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市区大部分农村地区告别了自然经济状态,市场机制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市区的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快速增长,对于促进市区农业产业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市场,保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市区农产品市场建设基本情况如下:一是市区农村市场体系功能初显成效。市区有各类农产品市场32个,投资总额4.2亿元,从业人员达2.4万余人;年交易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市场9个,过亿元的市场5个(**、东郊批发市场、铁市场、木材市场、五星建材城)。各类市场以产地流通体系建设为龙头,促进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了各类农副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农村市场主体形成多元化格局和稳定的经营模式。市区农产品市场形成了以农民经济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积极推行“农户+协会+基地+市场”的经营模式,大力培育了流通中介组织,成立了专业协会,搭建了中介产销桥梁,实现了产供销的有机结合,涌现出一些区内外知名的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年交易额6.2亿元,实现利润674万元,稳定从业人员超过2000多人,基本形成采集、运输、屠宰、销售到牛羊附属物的收购、加工、外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系列化经营模式,并与陕、甘、蒙、鲁、京、新、黑、沪等几十个省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购销网络,已与阿联酋、约旦等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商客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关系,成为西北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型清真牛羊肉批发交易市场。三是农产品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区基本形成了以引黄灌溉区为主的优质粮食基地,以日光温室、弓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基地,以高酸苹果构成的特色林果产业基地,这些农产品基地的建成投产,又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了可靠的基础,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四是农村市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区东郊批发市场、**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等已初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市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为农村消费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确保了城市的有效供给。

二、制约市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为了加快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国债专项资金、“双百市场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以及中央、自治区和**市政府有关贴息资金及其它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市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经营企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由于市区经济薄弱,直接投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的发展,从总体来看,制约农产品流通的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

(一)市场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由于市区的几个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主体是集体和民营企业。都是先有“市”后有“场”,缺乏统一规划,资金投入少,市场基础设施差,市场配套不完善,功能不够齐全,流通能力弱,发展空间难开拓。表现在:一方面有的地方市场分布过多、浪费严重,导致“有场无市”“空壳市场”;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市场建设不足,农村集贸市场大多是马路市场,露天经营、占道经营,秩序混乱。

(二)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目前,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是农产品流通,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力量,他们经营规模不大,数量众多,流动性大,组织化程度较低,而且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也比较低。农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数量少,规模也很小,实力很弱,市场覆盖率低。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基本上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需要。开拓市场能力有限,农村消费潜力挖掘不够,广大农村的消费潜力远没有充分显现,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整体功能不足。现代化农村市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市场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基地建设体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体系有机融合的联合体。市区的市场综合配套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步伐

关于通川区农村客运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正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