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情系“双拥”谱新篇(优秀范文五篇)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14-891730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9 23:21: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情系“双拥”谱新篇

情系“双拥”谱新篇

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杰

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以原市公疗医院人力资源为基础,于202_年初在原市人民医院原址上改建发展而成的公立综合医院,是灵宝市医保、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医院占地20787平方米,建筑面积11316平方米,绿化面积7800平方米,平面绿化率41%,引种名贵花木50余种,为患者提供了疗养身心的良好场所。目前在岗职工260名,共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8名,中级职称人员42名。人才团队结构合理,功底扎实,实力雄厚,潜力远大。开设门诊诊室20个,医技科室8个,病区科室7个,开放病床128张,其中心血管内科、脑血管内科、中医科、妇产科、普外科为医院重点专科,具备一定的专业优势。医院拥有大型医疗设备百余台,如德国西门子多层螺旋CT、腹腔镜、潘泰克斯C150电子内镜、美高仪运动平板心电图机、日本柯尼卡190 CR、飞利浦HD11四维彩超、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六人型高压氧舱、日本岛津500mA胃肠X光机等,其中六人型高压氧舱、运动平板心电图机均为目前灵宝市唯一。医院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三门峡市级“文明单位”、“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状”、三门峡市级“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称号,受到广大患者、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和胡总书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

医院优势,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凝聚了人心,增益了素质,改进了服务,提升了质量,促使医院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有了新的提升,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的态势、强劲的趋势、良好的气势,谱写了新的发展篇章,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曹建立同志介绍说,在工作中,他们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推动“双拥”工作扎实开展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动员广大军民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奋斗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力量源泉。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一直十分重视“双拥”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把“双拥”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实在行动中,多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为全面负责、统筹部署“双拥”工作,建院伊始即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三位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并任命一名副院长为主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同志结合分工协助抓。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双拥”工作制度、军民座谈会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加强工作督查,定期召开会议,反馈问题,不断改进,为“双拥”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重在精神,重在素质,严抓全体干部职工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对增强干部职工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凝聚人心,提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一是狠抓理论武装工作。经常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何平九论学习活动,教育职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引导全院干部职工在共同的理想和政治基础上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二是加强国防意识教育。先后组织干部职工赴延安、西柏坡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瞻仰了国家安全教育馆,普及国防基本知识教育,并参加了“爱国歌曲大家唱”、“党在我心中”征文及庆祝建党90周年演讲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三是严抓民兵训练。医院突发事件医疗救护小分队是灵宝市卫生局下辖的民兵组织,医院不定期组织急救演练,不断加强应急能力、业务水平、综合素质训练,近年来在煤矿渗漏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等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海军退役军人、现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司机薛国强同志在202_年夏季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时为增强职工纪律作风教育和体能训练,近年来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驻灵宝部队官兵,来院组织了两期青年职工军训班,取得良好效果。并于202_年9月份推荐1名民兵参加了灵宝市民兵集训,进一步增强了国防意识。四是开展军民共建活动。通过开展茶话会、组织文艺晚会等形式,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文明活动,促进医院两个文明建设,树立了爱岗敬业、拥军优属、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新风尚。

三、用心用情,办好实事,将“双拥”工作引向深入

为确保“双拥”工作落到实处,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到了“饱含真情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和谐”。一是加强“双拥”宣传。医院在门诊收费室、药房、住院处和医技检查科室开设了军人服务窗口,并在其醒目位置粘贴、设置了“军人优先”、“军属光荣”等宣传标语和提示牌,向广大职工和病友传达对军人、军属的尊敬,培养拥军拥属的良好风尚,使广大军人和军属切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二是实施优惠政策。在逐步提升服务质量前提下,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从202_年6月8日开始向广大军人、军属实施优价优惠政策,设置了“现役、退伍、伤残军人优惠登记处”,对门诊和病区各项收费价格做了不同幅度的下调,药品始终坚持规范采购,保证了区域内最低或较低价位。同时发放了VIP卡、金卡、优惠卡等,在省定收费标准基础上,免收挂号费,各种检查费、手术费、理疗费、床位费等按不同比例优惠,向社会各阶层提供高性价比的医疗卫生服务。六年多来共优惠让利8万余元。对于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军属,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严格执行新农合政策基础上,于202_年3月至202_年2月,对参合军属病人另行实施了优惠报销措施,共优惠让利4000余元。202_年起扎实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202_年起每个住院病区都成立了“优抚病房”,积极为广大军人、军属服务。三是提供便捷服务。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_年3月在三门峡区域内率先实行规范的一站式服务,包括导医导诊、预约服务、现、退役军人、军属服务等20余项,并不断深化内涵,相继放置了自动饮水机,设置了健康处方免费领取专栏,内容包括3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对来院求诊的军人、军属进行健康宣教,将彼此相互关联的分散在各部门、各区域的服务整合集成,提供多方位、全流程、集中便捷的规范服务。医院还通过召开院长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等形式,从军人、军属患者的划价、交费、取药、诊疗等服务环节入手,研讨如何加强科室间的协调,如何简化工作流程,如何缩短军人、军属来往办手续和等候时间,能让军人、军属患者等一分钟办成的,不让等两分钟,能让来一趟解决的,不让来两趟。总之,怎么方便,就怎么办、怎么改,建立了便捷有序的工作秩序,赢得了广大军人、军属朋友的普遍赞誉。四是关心支持军嫂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拿出实际行动,先后接收了重庆市合川籍军嫂赵冰菊同志和河南省社旗籍军嫂燕清同志,她们的丈夫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驻灵宝部队服役。院领导根据她们的具体情况,将她们安排在合适岗位上,严格落实各项薪酬福利待遇政策。院工会和广大职工非常关心支持她们的工作、生活,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建军节及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经常组织看望慰问活动,并邀请她们的丈夫来院参加座谈会、茶话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送上医院的深厚情谊,将“双拥”工作落到实处。在集体的大家庭里,两位同志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为医院发展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思想重视,措施有力,落实到位,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双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该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曹建立同志表示:“今后,我院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成绩,倍加努力,倾心奉献,继续做好“双拥”工作,让广大子弟兵和基层军属越来越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馨,使“双拥”的文明奇葩更加绚丽,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军民鱼水一家亲 双拥共建谱新篇

军民鱼水一家亲双拥共建谱新篇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中山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军民情浓于血,爱深于海。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和驻中山军警部队坚持把双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珍惜荣誉,携手共进,该市已连续六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城”、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今年是第十届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评比命名年,站在历史的全新起点,中山市委、市政府、驻中山市军警部队以及各镇(区)、各部门继续齐心协力,以争取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为目标,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入探索军地融合式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富有中山特色的双拥工作品牌,为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助力添彩。

党政领导亲自挂帅抓双拥

近年来,中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地部队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全市的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1995年起,中山已连续六次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202_年以来,连续三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凝聚着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及身体力行的心血和辛劳,同时也印记着中山全市军民无私奉献、共同努力的坚实足迹。

中山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中山市现有驻军单位8个,各类优抚对象3.5万人,其中享受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有8100多人。中山市一直将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重要议事日程、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目前,中山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任组长,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熊高华、副市长杨文龙和中山军分区司令员吴炳钿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25个。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以上的会议,互通情况,交换意见,研究解决双拥工作有关事项和问题。各镇(区)相应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全市形成了由党政军主要领导挂帅的双拥工作领导架构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双拥工作领导机制。

202_年以来,中山市按照第九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提出的双拥工作要求,以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方针,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谋划,推进第十届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202_年,中山市委、市政府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当年10月份就率先召开了创建第十届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市委书记薛晓峰在会上明确提出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目标,并对创建工作进行充分动员部署和严密的任务分工。为确保各项部署落实到位,中山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以来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各部门、各镇区和各驻军(警)部队进行了多次督促检查和模拟检查,对照考评标准查漏补缺,逐项抓好落实,以确保各项考评指标全部合格。

为加强工作指导,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任务,今年6月15日,中山市还召开了由党政军主要领导出席的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对全市双拥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部署下一阶段迎检工作,并邀请广东省双拥办专职副主任刘卫党对双拥城创建迎检工作进行授课指导。会后,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部分镇(区)创建工作汇报短片和建档资料,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全力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广泛宣传双拥氛围浓

不论新老中山人,每一个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都知道,中山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幸福和美中山的建设都离不开驻地部队的鼎力支持。长期以来,中山市十分重视抓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注重打牢双拥工作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双拥氛围,促进军政军民团结一致。

作为一座有着悠久拥军历史的城市,中山市充分利用本市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广泛深入各单位、各社区开展双拥创建宣传。每年建军节、国庆节期间,在全社会组织“迎八一,进军营”,“庆国庆、强国防”等活动,让更多的单位、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军营生活,增强国防意识,增进军民友谊。在春节、清明、“八一”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中山市均组织广大干部、学生和人民群众开展专题革命教育活动。

为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从202_年起把每年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202_和202_年连续两年的烈士纪念日,中山市均在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了公祭烈士大会,市四套班子领导及原珠江纵队老战士代表等几百人出席大会。中山将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每周都开设有国防教育课,每学期都要举办至少一次国防形势讲座,全市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军训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中山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培训中心。多项双拥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到了军营生活,增强了他们的国防意识和军民友谊。

此外,中山还积极以新媒体为平台,突出抓好双拥宣传教育。广泛深入的国防双拥宣传教育,有效增强了广大市民的国防意识,每年都有一大批思想端正、素质较高的优秀青年应征入伍,中山市连续27年被表彰为征兵工作全优单位。

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

作为双拥模范城市,中山市始终坚持把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作为拥军优属工作的重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规章和政策,确保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得到高标准落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5个100%”,即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项目和标准100%落实、军转干部安置100%按政策规定落实、退役士兵当年100%妥善安置、当年批准随军的家属100%安置、军警部队干部子女100%安排进入当地省、市一级的小学和幼儿园等“5个100%”,切实解决了军人军属和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后顾之忧。

在落实“5个100%”特色政策的基础上,中山市严格推进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措施,做到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100%有保障,促进了全市军政关系默契融洽,军民关系团结和谐,优抚对象安居乐业。

202_年以来,中山市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根据市经济发展状况每年调整一次。目前,中山市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均高于国家和省的标准,呈现出补助标准高,增长快的特点,有力保障了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为切实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从202_年起,中山市开始分批为全市居住在茅房、松皮棚和无住房的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202_年,正式出台了《中山市市级财政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建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据统计,202_至202_年底,累计为928户优抚对象进行了危房改造,建房总投入6854万元,较好地解决了优抚对象的住房难问题。今年,全市继续投入1188万元为134户优抚对象改造危房。家住三角镇的黎万胜就是202_危房改造的对象之一。当时两个女儿要读书,经济困难,住新房几乎是遥遥无期的“梦想”“告别了以前风雨飘摇、一刮台风、一下暴雨就担心的危房,现在心里觉得特别踏实。非常感谢政府为我圆梦!”黎万胜由衷地说起自己当年住上新楼房的感受。

为方便优抚对象看病就医,从202_年1月1日起,实施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费“一站式”结算,重点优抚对象住院时只需出示相关证件即可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医疗补助。截至202_年9月29日,共有3427人次通过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系统享受医疗补助,累计补助280.82万元。此外,还通过财政出资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健康检查、组织集中疗养活动等方式,逐步提高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水平。

中山市还积极创新服务管理,全面维护各类对象的正当利益,促进了军地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创新推进实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退役士兵安置城乡一体化。退役士兵不分城镇和农村户籍统一按照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转业士官按5倍)发放一次性补助金;创新做好军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军队离退休干部地方补贴联动机制;创新做好涉军稳控工作。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工参与复退军人服务管理等方式创新涉军稳控工作方法,维护了涉军群体的整体稳定,全市实现了无军警民纠纷案件,无涉军群体到省和进京及参与跨地区上访等非正常群体性事件的目标,创造了双拥工作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

心连心军民情深手拉手军地共建

军民团结一家亲,中山市一直坚持把拥政爱民、军地共建摆上双拥工作的重要位置,紧紧围绕构建幸福和美中山的主旋律,把军民共建与军民融合相结合,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发展。

长期以来,中山市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双拥共建工作成为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局面的有力抓手。各军地单位结合实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育,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和谐。

目前,全市有军警民共建点107个,其中,与非公经济组织共建点24个,与新社会组织共建点7个。全市共建点都有共建公约、共建计划,大部分共建点每月有共建活动,活动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多彩。中山消防支队一中队和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共建20多年,武警中山支队和中山一中共建20年,活动一直没有间断。军地双方将多年来的共建活动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保存起来,通过分析总结,不断完善共建机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驻中山军警部队还积极与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共建互促发展。目前,借助个协、私协的拥军平台,中山驻军已与1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个协、私协组织成员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均到驻军警部队慰问官兵,开展互动活动。二炮中山休养院与广东明阳电器集团公司共建以来,为企业新员工进行培训,定期举办文艺联欢等活动。武警中山市支队与中山华帝燃具股份公司共建以来,定期组织华帝员工过军事日,协助企业培训员工650余人;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为武警中山市支队举办技能培训班,先后有160余人参加学习培训,40余人获得专业技能证书。

此外,驻中山军警部队每年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和拥军座谈会,加强沟通交流,加强军地联谊。军警部队积极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定期组织市民到营区过军事日。同时,军地双方积极开展军地单身青年联谊活动,解决青年婚恋问题。驻中山军警部队还与十多个村(社区)和老人院建立共建关系。中山边检站与火炬开发区敬老院共建以来,官兵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老人们把官兵看作亲人。4年来,军地双方开展各类联欢活动100多次,进一步融洽了军政军民关系,全市继续保持无军警民纠纷的良好纪录。

创新双拥形式

打造“大双拥”工作新格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山市双拥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将双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巩固创建工作成果,为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双拥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不懈努力。

今年是第十届双拥模范城的评比命名年,展望未来,中山将继续创新双拥形式,同时将新时期的双拥工作放在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和深化改革发展的大局中谋划,促进国防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互融合和优化配置,着力构建“党政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工作新格局。

典型案例1:

心向军营不是老兵却胜似老兵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开展、跟进拥军典型培树工作,通过部队、地方推荐,市双拥办考察、推广,培养树立了一批拥军工作典型,达到了扩大影响、感染群众的目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广东北斗平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张伟。

张伟是一位从未当过兵,却被官兵们亲切称呼为“老兵”、“老战友”的企业家。现年50岁的张伟家里有4名军人。从小在军营里长大的他对军营和军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军队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也是我的事”。张伟时刻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并落实在行动上。

虽非军人出身,但张伟却心向军营,积极支持部队建设,捐赠总额超过数百万元,还以公司技术优势助力部队“科技强军”;他情系官兵,热心帮助退役军人,帮助就业的转业退伍军人也多达30多人;他力促强军,积极倡导社会拥军,共计慰问各地驻军驻岛官兵多达130人,还曾个人赞助100多万元,举办开国元勋书画展出活动。

在了解了张伟热情拥军的先进事迹后,中山市双拥办积极与他沟通,吸收其参加中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并担任常务副会长职务,为其更好开展拥军活动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同时组织人员采集撰写其拥军典型事迹,并广泛宣传推广,起到了“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

典型案例2:

驻地军警如亲人般照顾患病老人

人民军队爱人民。驻地军警部队视中山为第二故乡,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战略部署,积极支援经济社会建设,主动承担地方抢险救援任务,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广大驻中山官兵积极参加慈善万人行捐款、扶贫助困、义务献血、美化净化环境等公益事业活动,协助地方开展治安管理工作和重大活动保卫工作。四年来,军警部队共出动官兵45000余人次,车辆机械8800多台次,投入劳动日400多个,挽回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有效地保护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共资助贫困学生272名,扶贫帮困360多万元,军训学生8万多人,植树9万余棵,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600多名,涌现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十大孝亲敬老之星”等一大批拥政爱民先进典型。

中山大茅岛位于珠江口水域,岛上的大茅医院里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收治的56名麻风病康复者,平均年龄超过60岁。中山边防支队官兵经常带着水果、食用油、蔬菜等慰问品前往岛上看望老人。为了更好地服务和照顾好这些老人,支队党委还推动建立了中山首个海岛警务室――大茅岛警务室,成为一间独特的爱民警务室。

提起驻地军警,大茅岛上的老人们赞不绝口,其中一位老人说:“官兵们就像我们的亲儿子一样照顾我们!”(文/图贺子涵程倩敏)

第三篇:军民携手同心 共谱双拥新篇(双拥典型材料)

军民携手同心

共谱双拥新篇

-----竹溪县双拥工作典型材料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周边分别与本省竹山县,陕西省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重庆市巫溪县毗邻,是湖北省面向渝陕的门户之一。全县辖15个乡镇,296个村,14个国有农林特场,总人口37.3万人,农业人口29.2万人,版图面积3310平方公里。现有各类优抚对象1503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其中:在乡复员军人1130人;现役军人家属2861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238人;革命残疾军人及伤残工作人员269人;退伍军人10534人;军休干部6人。驻溪部队有县人武部、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通讯哨所等5个单位。

近年来,我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全省水电大县和茶叶大县的目标,全面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民营活县、生态立县”的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县委、县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把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作为支援国防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提上了议事办事日程,坚持从基础抓起,不断完善配套地方性政策、法规,扎扎实实地为优抚对象和驻军做好事、办实事,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格局,巩固了全省“双拥模范县”的成果,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了竹溪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双拥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和县人武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县委办等31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1

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民政局长为办公室主任,抽调3名同志为办公室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全县双拥工作的组织协调。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县直8个系统也相应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机构,全县各村组、居委会成立了428个拥军优属服务站或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各部队、机关团体、学校、厂矿等单位,根据自身特点成立了各类双拥服务组织168个。服务组织人员12500人。基本形成了多功能社会化的双拥组织网络,为做好双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把“双拥”工作纳入量化目标管理,强化考核。县委、县政府把“双拥”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年初制定“双拥”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每半年组成专班对双拥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年终进行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使“双拥”创建工作纳入了规范化运作的轨道。

三是建立“双拥”工作联系点制度,实行领导帮扶责任制。县级领导在15个乡镇和5个驻军单位建立了20个联系点,乡镇和县直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到村,每人帮扶一户特困优抚对象。制度规定,联系点领导必须定期深入到驻军和基层了解双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仅近两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县人武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现场办公,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460多万元解决军事指挥中心、民兵训练基地建设资金缺口、消防大队搬迁、武警中队拆建等问题,改善了部队训练、生活条件,有力地支持了军队建设。在解决好驻溪部队困难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动员各级、各部门,联系帮扶50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分析困难原因、研究对策,开展送款、送物活动,使他们的“三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努力营造双拥氛围

(一)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双拥氛围。双拥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只有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才能稳固双拥工作的基石,促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因此,必须广泛宣传,为“双拥”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优势,扩大宣传,把双拥工作宣传到千家万户。县电台、电视台、《今日竹溪》每年都定期开办宣传专栏,宣传双拥法律、法规、政策和“关爱行动”活动情况,大力弘扬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的先进典型。近年来,我们把每年的八月定为双拥宣传月,县电台、电视台、《今日竹溪》开辟了《双拥新曲》、《双拥之声》等专栏节目,共播发“双拥”政策性、法规性文件36个,采用宣传双拥稿件430余篇,制作电视专题片3部。二是设臵、刷写永久性“双拥”宣传标牌。在主要交通路口设臵固定双拥宣传标牌8处,各乡镇在村头、路边醒目处刷写永久性宣传双拥标语1200多条,各基层双拥组织定期举办宣传专栏260余期。三是树立双拥先进典型,弘扬爱国拥军精神,促进双拥工作更大发展。近年来,在创建活动中,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军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努力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办实事。涌现一大批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副县长尹熙祥、光荣院副院长马盈安等48位同志分别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国家民政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拥先进个人、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称号;县民政局、蒋家堰镇等43个单位分别被省、市、县授予双拥先进单位和先进乡镇,典型的模范示范作用,激发了全县广大军民的爱国拥军热情和参与双拥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双拥工作全面发展。四是定期举行联欢活动,为双拥争创造势。通过举行文艺晚会、军民联欢晚会、军民体育友谊比赛等活动,普及“双拥”法规,密切军民关系。近几年“八一”建军节,我县举办了《“双拥情”专场文艺晚会》和《军民鱼水情》军民联欢晚会,晚会以颂扬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和我县双拥工作为主题,宣传“关爱3

行动”的丰硕成果,激发了全县人民的爱国拥军热情。晚会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全县近15万人收看了晚会,使全县人民在寓教于乐中,受到了爱国拥军和国防宣传教育,把双拥工作推向了新的热潮。

(二)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同军队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我们始终把国防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从党员干部抓起,从学生抓起,从基层抓起。一是领导带头学,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学习国防知识,每年举办一次国防知识竞赛,并印刷《国防法》16000多份,发至全县干部职工和基层民兵组织进行学习,增强了全民国防意识。二是各乡镇以党校和成人技术学校为阵地,结合民兵整组和征兵工作,每年开展2次国防教育,每年国防教育授课达202_多课时,受教育人数达22万余人,国防教育普及率达66%以上。三是把国防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规划,编写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县人武部定期为中小学生作国防形势报告,指导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军训,培养青少年牢记历史、磨练意志、热爱祖国的品质。四是建立了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基地,让人民群众和中小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树立有国才有家、为国作奉献的思想。县实验中学“竹溪县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每年接待全县党、团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来馆瞻仰,受教育人数3万多人次。还多次接待曾在竹溪战斗工作过的老干部及其家属缅怀先烈,较好地发挥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健全双拥政策法规,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一)健全双拥政策法规,把双拥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近几年来,我们把健全双拥政策法规、规范双拥工作程序作为抓好双拥工作的重点,先后出台了《竹溪县拥军优属暂行办法》、《竹溪县优待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实施办法》、《竹溪县军人优待金社会统筹暂行办法》、《竹溪县优抚对象4

医疗保障试行办法》、《关于在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的通知》、《创建双拥模范乡镇、模范单位实施细则》、《关于在全县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的通知》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优抚对象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仅使他们能够享受党和政府的优惠照顾,而且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还制定了双拥工作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军地联席会议制度、议军制度、建立双拥工作联系点制度、拥军优属服务站制度等20多种规范性的职责制度,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促进双拥工作的开展。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还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水坪镇制定了《优待烈属、军属、伤残军人实施细则》等4个文件。县河镇制定了《义务兵家属优待实施细则》等6个规范性文件。这些政策制度 的建立健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优抚对象实际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双拥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落实优抚安臵政策。我县地处偏僻,经济滞后、财政困难,但我们坚持把落实双拥优抚安臵政策作为一项硬任务、铁纪律予以落实,使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保障。

一是义务兵优待工作一年一个新变化。优待标准随着人平收入的增长逐年提高,由202_年税改前的户平优待900元提高到202_年的户平1800元,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202_年义务兵优待342户,其中农村义务兵优待252户,户平优待1800元,优待面100%;城镇义务兵90户户平优待900元,优待面100%;对于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士兵按立功等次分别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优待。同时对生活困难的1530多名“三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按其生活困难情况给予200—202_元优待。202_年共发放优待金87万元。优待政策的落实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优抚对象热爱祖国、献身国防的积极性。近三年来,竹溪籍在部队服役的官兵在部队荣立三等功87人,被评为优秀士兵的107人。

二是大幅度提高抚恤定补标准,足额及时落实到人。近年来,我县按上级政策多次为享受抚恤补助的4037名优抚对象提标。其中202_年提标后,85户“三属”按城镇、农村不同标准人年达到4350—7940元;269名残疾军人按等级标准不同人年达到3310—20700元,1097名在乡老复员军人人年达到4500—4980元,1966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年达到2460元,620名参战参试退役军人人年达到2400元。驻军官兵和六级以上残疾军人享受医疗保险,医疗费实报实销;近三年增加调标经费400多万元,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地方配套调标经费24.2万元,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已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落实预算安臵保障金160万元;认真落实了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其退休工资每年都在提高,按时发放到人头,医疗费实行实报实销;县光荣院收养的56名孤老优抚对象,生活标准由原来的月人平40元,提高到现在的月人平410元,增加10倍,并由光荣院每月发给零花钱,使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幸福地安渡晚年。

三是改革安臵办法,强化安臵措施,妥善安臵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在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破产、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的情况下,近两年接收安臵3名军队转业干部,并安排了相应的职务;202_年接收142名退伍军人,按政策应安排工作66人;安臵5名军嫂到行政事业单位吃“皇粮”。退伍军人安臵采取岗位与货币安臵相结合的办法,使符合政策安臵的退伍军人都得到妥善安臵,并组织48名退伍军人进行技能培训,采取多渠道就业方式,推荐开发参聘公安干警、交警协管员、汽修工等方面就业78人。解决了退伍军人的实际困难,促进了社会稳定。

四、深入开展“关爱行动”,努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

根据省市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要求,我县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动真情、办实事,广泛深入开展“关爱行动”6

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使特困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得到缓解,“关爱行动”成效显著。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办、县政府办相继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特困优抚对象“关爱行动”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特困优抚对象帮扶工作的通知》(溪办发[202_]48号、[202_]26号文件),对全县开展“关爱行动”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了要求。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也相应成立“关爱行动”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关爱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县委、县政府将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乡镇。94个单位、15个乡镇迅速行动,将50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头上,保证特困优抚对象户户有人帮,家家有人管。开展结对帮扶,送款送物上门服务活动,解决好联系户的“三难”问题,得到优抚对象的好评。

二是逐步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县级财政加大对优抚对象 抚恤补助经费投入,每年预算安排8万元资金,保证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每年以4%的幅度递增,保证抚恤补助经费的增长与县人均收入增长比例同步。

三是切实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结合县委“两点工作法”,每个单位和乡镇帮扶1—4户特困优抚对象,为帮扶户找信息、引技术、帮资金、制定脱贫计划,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2_年开展“关爱行动”以来,采取国家抚恤救助,扶持生产,结对帮扶等形式的帮扶办法,解决1400多户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其中特困优抚对象221户),扶持项目20多个,解决资金28万余元,帮助购买种子、化肥8万斤,使这部分优抚对象的生活得以保证。

四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优先将优抚对象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范围,给予资金物资帮助;解决优抚对7

象医疗困难,县政府制定出台了《竹溪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试行办法》,采取医保、农合报销+医疗补助、救助+医院优惠减免的办法,并与医保农合报销同步实行网上“一站式”结算,为优抚对象提供方便、快捷、优惠的医疗服务平台。仅202_年为复员军人李东初等810名医疗困难的优抚对象解决医疗补助48万元,缓解了他们的医疗困难。同时每年“八一”期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都要组成义诊医疗队走村串户,为“老功臣”免费检查身体、发放药品;实施安居工程,多方筹资为住房困难的特困优抚对象每户解决202_—20000元资金,两年来为62户住房困难突出的特困优抚对象,解决建房补助20余万元,在蒋家堰、城关、县河等乡镇组织特困优抚对象进行集中联片新建住房;在解决好分散居住优抚对象“三难”的同时,县光荣院扩大办院规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今年新增院民8人,将孤寡老复员 军人、烈士遗属、伤残军人等孤老优抚对象收入县光荣院给予全面保障。

五是加大投入,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解决特困优抚对象“三难”问题,领导重视是保证,资金投入是基础,为了确保有必要的资金解“三难”,积极争取省、市业务部门在解“三难”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在民政资金使用上,加大整合力度,从救灾款、转移支付资金,优抚经费中挤一点,在低保金、大病救助等资金中解决一点,两年共筹措资金230万余元,为“关爱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解决了1600多户优抚对象(特困优抚对象579户)的“三难”问题,受到广大优抚对象的好评。

五、军民同谱双拥曲,携手共建结硕果

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是新时期双拥工作的一大特色,是两个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做好共建工作,扩大双拥工作的内容,我们把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纳入创建文明单位的管理范畴,使参与共建活动的单位不断增8

加,共建内容不断丰富。到目前,全县共有24个单位同驻军结成共建对子,各共建单位有牌子、有活动内容、有互帮措施,有共建协议,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一是广泛开展了“军爱民,民拥军”为主题的军民共建活动。驻军与共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军民共建活动,做到了年有活动规划、季有活动安排、节有活动内容,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县人武部扶贫重实效,结合民兵军事训练,聘请农业技术人员为参训民兵上科技课,发放科技资料,近几年培训2500多名科技“带头人”,帮助21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使每户年平增加202_元以上,逐步摆脱贫困,步入小康;县教师进修学校同武警中队以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开展读书学习竞赛活动,以陶冶战士和学生的情操,增长知识才干。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安信公司免费为武警、消防官兵和“军嫂”举行微机培训,提高官兵的科技文化素质。县人武部、武警、消防大队每年都要派出官兵担任教官,指导县一中、二中、实中开展新生入学军训活动。近两年驻军各单位踊跃参加创建文明卫生县城活动,每年投工1500多个参与绿化城区活动;投入警力600人次,参加治安联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抓获犯罪嫌疑犯30多人;捐款8000余元,资助32名孤儿和失学儿童上学;投入人员800多人次参加公益事业劳动,定期到福利院、光荣院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理发,为孤儿补习功课,讲故事等等。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县人武部、消防大队和县医院、实中、地税局等54个单位多次受到市、县表彰。县教师进修学校和武警中队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军民共建模范单位”。

二是在共建活动中,地方政府始终坚持把为驻军官兵办实事办好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近年来,竹溪县委、县政府及各双拥服务组织视驻军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急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资金5609

多万元,为县人武部解决军事指挥中心大楼武器仓库建设、民兵训练基地建设缺口资金200多万元。根据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投资10万元为县人武部安装了可视电话和空调;解决消防大队整体搬迁征地、建设资金问题,武警中队搬到过风垭山岗后,由于地理位臵高,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吃水靠肩挑手提,严重影响了部队执勤及生活、学习,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为中队折旧房重建营房、修水塔、砌围墙,并为战士站岗的岗楼安装了空调,彻底改变了官兵的生活训练条件,为他们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县委、县政府动员全社会对双拥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教育部门对军人子女、重点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实行了优先,并减免部分学杂费;供水部门免费为消防、武警官兵供水;电力部门优惠为他们架线、供电;粮食部门优先优质供应军需粮油;邮电部门免费为他们安装电话;医疗部门免费为军人检查身体,治疗疾病;交通部门对军人乘车实行免费。全县社会各界为驻军做好事、办实事已形成良好风气。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驻军和优抚对象解决了实际困难,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激发了全县军民的双拥热情,有力促进了我县双拥工作的全面发展。

几年来,我县的双拥工作在省市双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按照双拥工作的总要求,军民一心、团结奋斗,保持全省双拥模范县的荣誉,并努力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创造条件,将我县双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篇:满腔热忱助青年 情系教育谱新篇

满腔热忱助青年 情系教育谱新篇——“党旗下的风采”征文“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明确写入《党章》的。作为一名新时期工作在教育战线的普通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呢?我校的老党员——**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永远是党的一块砖”**老师是1994年来到我们学校的。来京前,他在东北师专工作,担任师专总秘书长的要职,可谓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作为引进人才来到我校后,学校领导把他安排到中学文科组,从事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这在有些人看来,真有点大材小用。也有人说,我们这个小庙容不下这个大和尚,**老师早晚会调到市里高校去工作的。可是**老师在**校师资培训工作的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直到退休。“共产党员是块砖,任党用来任党搬。拿我盖高楼不自满,拿我砌茅厕不心寒”,这是**老师常说的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刚来时,由于他原来在高校工作,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很熟悉,从事师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深入中小学听课,和基层领导、教师座谈,虚心向同教研组教师学习请教,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大纲、教材、教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与研究……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不仅熟悉了师资培训工作,而且很快地进入了角色,承担起师资培训的重任,成为我校师训、干训工作中一块过硬的“砖”。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开出了一个又一个既具有前瞻性,有具有针对性,深受基层领导和教师欢迎的培训专题;完成了本科班、专科班、小自考考前辅导班、干训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班等多个培训层次、多门学科、多个专题的培训任务。他渊博的学识,他精湛的教学艺术,他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都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半天我把自己卖给你了”“行!没关系。这半天我把自己卖给你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咱们一起研究。”这两句话是**老师说的,它令我们一进校每位青年教师都深受感动。在一进校,**老师职称最高(是副教授),学识最渊博。大家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每每他也总是耐心地、热情地、想方设法地、不辞辛苦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用他的学识与经验促进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记得202_年的上半年,我承担了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艺术概论》课的教学任务。一天,文科组组织教师听我的课。尽管事先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这门课教学对讲课教师的文化底蕴要求太高,再加上我是第一次上这门课,手头艺术作品材料不全等多种原因,有些地方我自己觉得不是很满意。下课后,我没有勇气去主动征求**老师——这位教授的意见。可第二天上午做完工间操后,他却主动找到我,诚恳地对我说:“吴老师,咱们找个地方,我想就昨天的课和你交换一下意见,你看好不好?”当时,年近40岁的我又有了许久已来不曾有过的感动。我和**老师来到了一个无人的教室里,面对面坐下。他肯定了我的成绩,还说我的许多做法都值得他借鉴,他的态度是真诚的;他指出了我的不足,是开诚布公的;他为我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饱含着一位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关心与期待……那半天,他又一次把自己“卖”给了我,以至误了吃中午饭。这几年,一进校调进许多新教师,而且这些教师都很快地就成长起来,挑起本学科教师培训的大梁。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周围有许多像**老师这样热爱教育、关心青年、甘为人梯的老教师,他们给予了年轻教师数不清的热情而又无私的帮助。“我愿做教育改革的呐喊者”**老师的退休日期是202_年12月27日。与许多人不同,在临近退休的时候,他不但没有要求领导在工作安排上给予照顾,反而从202_年开始,带领我校教师围绕当前教育改革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大讨论,并着手编写《****》一书。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推掉了外边酬薪很高的学历课;为了写好这本书,他翻阅了上百本资料,对许多问题都进行了再思考,形成了许多新认识;为了写好这本书,他闭门谢客,经常伏案工作到深夜……看着他那疲惫的面容,许多人都不理解他这样的投入究竟是为什么。图名吗?不是。很多年以前他就开始出书、发表文章了,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他称得上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没必要再借这本书出什么名,何况他就要退休了,要名有什么用呢?图利吗?不是。这本书教委以成本价推荐给基层教师,作为我区“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编写者个人无利可图。那么,他坚持在退休前完成这本书的编写,到底为的是什么呢?他这样对我说过,“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还应该为我们通州的教育,为我们一进校的师资培训工作再做点什么。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太多了,培养出的人才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育必须改革,作为

教育工作者对许多问题必须重新认识。我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是想给大家立个靶子、开个头,引起大家研究、讨论的兴趣。如果通过研究、讨论,大家观念更新了,认识提高了,对搞好我们的教育和师资培训工作有点新思路了,我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一位老党员的胸怀,他们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到了退休的时候,还是心系教育。看过这本书的初稿后,我有一种忧虑。因为书中许多提法都与原来的教育理论不一致,许多观点都是超前的。联系**老师前两年开过的“文学革新理论与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施”等专题,我觉得他很像鲁迅先生,是一个先觉者的角色,而先觉者往往是不被人理解的。我担心这本书和学员见面后,会招来各种各样的议论。可**老师却笑呵呵地说:“没啥。江总书记不是说了吗,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我呀,力量有限,就做一个为教育改革摇旗呐喊的人吧。希望你们和我一起喊,我们能为教育改革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相信不久的将来,许多理想都会变成现实。”这就是我们*校的老教师、老党员。他们志存高远,严谨笃学,淡薄名利,情系教育。为了教育的今天与明天,他们耕耘着,他们开拓着,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而**老师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去学习,去工作,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展示出我们年轻一代共产党员应有的风采。

第五篇:兴修水利谱新篇

励精图治保安澜

兴修水利谱新篇

——台前县202_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纪实

(初稿)

(字幕打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重大水利枢纽和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和水资源调配能力。

——习近平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从水利入手,就必须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动用劳动力

万个,投入机械

个台班,完成土石方206万立方米,混凝土3.3万立方米,完成投资6305万元。

——新增灌溉面积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0.5万亩。

——完成渠道衬砌83公里,建筑物438座,沟渠清淤86公里,新打配机井239眼。

——解决了5.2万农村人口和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清挖沟渠120条,长238公里,动土方130万方。

…………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台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落实责任,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水利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出的绚丽花朵,结出的丰硕果实。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黄河、金堤河横

贯全境,总面积454平方公里,辖6镇3乡,372个行政村,38万人。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三分之二在滞洪区。

“治国安邦,水利为要”。202_年,台前县水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美丽和谐新台前中心工作,坚持科学治水,把灌区配套、小农水重点县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作为优先任务,把防汛抗旱除涝作为重点工作,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各项水利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中央、省市安排的水利建设计划。有力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自202_年以来,我县连续5年获得“龙乡精神杯”,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饮水问题是老百姓所面临的最直接、最实际、最关心的生活问题。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做让群众既得实惠又称心满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从202_年至202_年底,我县共争取资金9496万元,建设集中供水厂8处,解决了239个行政村21.5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2_年是我县解决“十二五”规划内不安全人口的收官之年,也是历年解决人口最多的一年。我们争取资金202_万元解决了5.2万农村人口和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今年底,我县提前一年超额完成计划内饮水不安全人口。

群众利益高于天。为了让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对农村安全饮水这项民生工程,我县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不仅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发展水利、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来抓,还将饮水安全工程

列为重点督查建设项目。为确保工程进度及质量,我县专门成立了由县长王俊海任组长,监察、发改、水利、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践证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必须有高质量的规划做先导,为此,我们充分做好了工程的前期工作,多次和项目乡镇沟通协调工程占地迁赔等问题,提前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工程建设严格实行“四制”管理,按照程序扎实稳步推进,抢工期、抓进度,迅速掀起施工高潮,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施工中,市县领导多次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对重点工程和隐蔽工程实行旁站监理;制定了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奖罚制度,定期召开施工例会,公布并兑现奖罚结果。同时,聘请当地有威信、敢负责的村民代表为工程监督员,全程监督工程质量。水利局质监站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不定期现场检查建设情况。我们还主动邀请了审计、财政等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确保了工程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我们还在树立新观念、提升标准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在供水厂建设上,严格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建设标准化水厂的规范要求提升标准。安全饮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县水利局结合实际情况,在工程施工的同时即开始谋划运行管理办法,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选择合理的运行模式,召开了群众代表、县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参加的水价听证会,对用水进行了合理定价。建立健全了供水、水费收缴、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等制度。受益村都成立了用水协会,选出水管员,对工程的维护和运行进行监督。为确保供水质量,县水利局成立了标准化水质化验中心,定期对群众饮用水进行跟踪检测化验。为了提高管理标准,今年县水利局高标准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对各水厂运行管理实时监控管理,真正让饮水安全工程清水长流。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全面实施,遍布城乡的一座座水厂

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都接上了水龙头,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一些家庭还安装了太阳能、用上了热水器,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高。潺潺水声,流淌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甜甜井水,荡漾着农民幸福的笑声,水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描绘着台前人民美好的生活画卷。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既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从202_年9月进场,到今年年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分期分区组织实施,打通了一个又一个长期困扰项目区农业生产灌溉的瓶颈制约。累计投资6041万元,建设渠系建筑物894座,新打配机电井437眼,渠道衬砌191公里,沟渠清淤264公里。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项目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我县成立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从项目争取到实施,县领导全程关注参与,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协调问题,有力的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河南日报》、《濮阳日报》等省市级媒体对我县工程建设多次报道,县电视台实施跟踪报道,强有力的营造了舆论氛围。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项目实施搭建良好平台。我们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则,将项目区安排在粮食生产大乡。坚持项目立项规范,申报材料在规定期限内上报并经省级评审为优秀等级。

——整合资金,多方筹措,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台前县国库支付中心开设了专户,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县级配套资金落实160万元,达到省级要求规模。整合电业、扶贫、发改等部门资金689万元,整合规模占

投资的34%。

——完善机制,强化监督,保障项目工程质量。在水利项目建设中坚持“让程序来保证质量,让阳光来见证公平”准则。施工中,加大工程建设监管力度,加强工程进度控制。同时,建立三级监督机制,一是县领导不定期督查,二是县水利局组织班子成员及股室长现场观摩评比,三是每个收益村都委任群众监督员现场监督,保证了工程质量。各项建设任务按照年底建设方案计划进度如期完成。这些小型水利设施大大增强了田间灌溉和排涝能力,实现了“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利调度网络,台前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4万亩,新增节水能力436万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77万公斤。

小农水保障大农业。一条条硬化渠、一座座桥涵闸,像是从此有了生命,使台前大地更加充满了活力,也成为当地群众丰收和致富的保障。

满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

我县共有满庄、王集、孙口3个中型引黄灌区,4处引黄口门,年均引黄量在5000万立方米左右。满庄灌区兴建于1959年,投资仅有109万元,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且经多年运行,老化失修、损坏渗漏非常严重,严重制约着灌区内农业灌溉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到202_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经过我们的努力争取,满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今年得以实施。工程建设地点在清水河乡和侯庙镇,设计灌溉面积11.47万亩,主要建设桥梁、节制闸等建筑物

83座,硬化渠道12.6公里,对甘草引黄闸进行了改建,总投资1599.6万元。工程于4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工。

项目批复后,县政府委托县水利局成立了满庄灌区建设管理局,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人,层层抓落实,确保项目如期开工,按时完成。在工程施工中,制订了总体工程与分部工程进度计划,提前做好项目施工准备,掌握好工程进度节点,细排工程计划,倒排建设工期,按序时进度和工程量要求推进。特别是甘草闸建设,为保证在黄河调水调沙之前完成任务,建管局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合理调整进度计划,确保了工程进度。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和中央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把质量关,对工程建设关键部位进行质量抽检,施工员、监理人员现场监督,重点部位实行旁站监理,明确了责任,形成了分管领导、监理人员、施工员层层负责的质量监督体系,把好了工程质量、安全、技术关,不因工程时间紧而忽略程序,忽视工程质量。

由于灌区项目管理严,资金用得好,效益非常明显,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灾御灾能力,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恢复灌溉面积1.5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36万亩,新增农作物247万公斤,每年产生灌溉经济效益232万元。

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

循着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足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勤劳的台前人民顽强拼搏、科学治水的大禹风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抓住天气晴朗、易于施工的有利时机,全面开展了以渠道清淤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水安邦,强县富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县今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台前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县政府召开专项会议安排部署。在工程施工中,县领导多次亲临建设一线督导检查,现场解决困难和问题。

特点二,目标明确。清淤工作从实际出发,以农业增产丰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重点抓好刘子渔沟、岳鲁沟、影唐排水沟、孙口排水沟、刘口排水沟、王坊排水沟的清淤疏浚,抓好影唐干渠、满庄干渠、王集干渠、幸福干渠、黄金分干渠和岳楼支渠、大杨支渠、六支渠等27条支渠的清淤疏浚,对农田末级渠系斗农毛渠进行清挖疏通,疏通沟渠“最后一公里”,形成“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的网络体系,保证农田及时灌溉和排涝。

特点三,提升标准。在疏通沟渠的前提下,抓好沟渠质量的提升,严格按照“七个面平,八条线直”的施工标准,打造工程亮点,共打造了侯庙镇一支渠、仝庄六支渠、幸福干渠等15处亮点工程,确保水利工程建成一处,管好一处,使亮点工程更亮,精品工程更精。

特点四,加强督导。县水利局实行科级干部包乡镇、灌区人员包工段、水利站包点分工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施工一线,搞好技术指导服务。施工期间,水利局技术指导组每天下乡督导清淤工作,对重点部位和亮点工程盯死盯紧,促进了清淤工作高水平进展。真正做到了建一处,优一处,处处达标;干一片,成一片,片片变样。

特点五,整合资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涉及面广,项目投资渠道多,县政府将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发改、扶贫等部门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项目资金整合起来,共整合资金

万元集

中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体推进,形成了强大合力。

多项保障措施强有力地推进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高标准快速度建设:

侯庙镇率先掀起冬修水利建设高潮,呈现出动手早的特点,因地制宜,沿着濮台快速通道打造了一支渠、苗口排水沟等4处亮点工程。

清水河乡动早抓快,做到速战速捷,组织专业队提升标准,打造了3处亮点工程。

马楼镇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呈现出土方量大的特点,清挖沟渠51条,动土方24万立方。

全县共清挖沟渠120条,完成土方130万方,占总任务的108%。春风化雨,如今台前县的水利事业已是硕果满园;春华秋实,如今台前县的水利事业已是林丰叶茂。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2_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更是创下历年来最好佳绩。累计投入资金6305万元,县财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

多万元。

沐浴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春风,台前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它将催生出台前水利科学发展的新枝叶,收获台前跨越腾飞的累累硕果!

情系“双拥”谱新篇(优秀范文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