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是儿童学习生涯的“开端”,是学习生活的基石。一年级班主任必须在班级管理上会“扶”能“放”,帮助孩子最终实现自我的管理,教师的“帮扶”是为后来的“放手”做铺垫的。为使一个班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学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班主任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或是幼小衔接中出现的其他状况等情况。一年级班主任将班级管理中每件事都亲自去完成,那真是不堪重负,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班主任的“帮扶”,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班主任的“放手”,让孩子们的能力得以提高,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而“帮一年级孩子开好„头‟,从抓好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出发,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在管理中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一直是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我工作努力的方向,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和模范作用
培养有责任心、能力强、值得信任的,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做老师的小帮手。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分工,劳动委员如何安排清洁扫除、检查卫生;学习委员怎样组织早读;体育委员怎样整队集合领操;音乐委员领引文娱活动;小组长如何收发本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我对班干部很信任也很支持,对他们大胆放手,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因为分工细致,任务明确,小干部很快就形成了工作习惯。同时,经常表扬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更严格要求他们在学习上要进步,在纪律上要以身作则,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当老师每天清晨走进校园时,教室、公共区基本干净,学生无打闹现象而是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或开展活动,秩序井然。
二、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一年级的教育。我常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仪、卫生和劳动等方面的教育,结合班级实际利用适当的时间有目的、有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并监控学生。周末进行统计,利用班会对每周的评比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表扬上周表现好的同学,开展评星活动,每周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接着老师再指出上周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周整改意见及要求,让他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的各种习惯训练与养成,需要教师反复抓,抓反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的习惯良好,在学校常规评比中,常是荣获流动红旗的班级。
三、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经常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和每天课前挤出几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在校内外不能攀高、爬树,做一些危险游戏,上学或放学时不要在路上停留、不与陌生人交谈,不买零食或带零食进校等,使学生意识到它们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教给学生自我保护和应急的小常识,熟记一些急救电话,特别是让他们牢牢记住与父母联系的电话等等。
四、教师力求率先示范,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表率。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老师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老师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老师自己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示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常和同学们一块打扫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其他同事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做到书写认真规范。这样我的一言一行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规划。
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全班每个同学都进行了家访,有的特殊点的学生还进行了多次家访,遇到情况及时电话或书信联系(随着远郊地区电脑的增加普及,还可采取QQ、三人行网络班级交流),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交朋结友的情况等等,工作中对症下药,效果是非常好的。首先,让家长明白:老师的出发点和家长是相同的,都是希望学生克服缺点、健康成长。这样,家长能与班主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其次,让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为孩子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再次,常和家长共商教育孩子的合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辛苦又充满乐趣的工作。工作方法千差万别,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班主任拥有爱心、充满激情,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比如说,在我们班主任远程培训中,作为班主任的我就收获了很多很多,可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帮一年级孩子开好“头”,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如何提升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提升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生虽自控能力不足,但可塑性特别强,再加上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提升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很重要。
一、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衣食无忧,有些家长过多包办,不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让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成长的机会。自己的学习、活动不能自我管理,更无法参与班级活动的自我管理中来。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无作业日”、周末、重大节日等机会,让学生为家长或和家长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也让孩子感受到了一定的成就感。
其次,我利用班会课,让学生通过表演、讲说、比赛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并通过家校联系,和家长在教育思想上取得一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
二、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
如今的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别人承认,渴望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根据这些特点,本着“尊重学生,提供机会,平等相待”的原则,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了班级岗位责任制,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班干部竞选制。班级设立各种各样的岗位,如劳动委员、学习委员、早读检查员、卫生检查员、学习组长、安全管理员等,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增设班级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
会发挥各自的潜能。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班级还建立了“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制度,要想担任“常务班长”必须通过竞选,竞选人要进行竞选演讲,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经大家投票选举而产生的。
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保证人人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些一直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同学,通过担任“值日班长”,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明显进步。几位平时因为成绩差,不守纪律而抬不起头来的同学,在担任值日班长期间,展现了自己出众的组织才华和能力,这使他们找回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也很棒。
在执行班级岗位管理制度中,班级内涌现出许多认真负责的小干部。室内外卫生组长每天汇报值日情况,提醒督促做得不好的值日生。班长每天第一件事汇报班级出勤情况,学习委员每天负责早读,抽查背诵……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班级秩序井然。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我班每周的班会活动,我提前告诉学生班会主题,也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自主制定班会主题,学生自己制作ppt,准备主持词,环节形式都有他们自己订,由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他们上班会课的兴致特别高,班会内容丰富多彩,讲故事、情景剧、小品、相声、抢答赛等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实践证明,只要相信他们,给他们机会,他们往往会让你收获惊喜,学生的表演能力、朗诵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生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到了思想教育,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记得在一次
班会课中,学生就开展了“优缺点轰炸”活动,找各自的优点,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不足。通过那次活动的开展,不少学生的行为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此外,班级还开展了护花小使者、养花小达人活动。去年冬天到了,花儿放在窗台上,窗户一开,叶子就冻蔫了。我就号召学生带回家养,看谁把花儿养得茂盛。有一盆花一片叶子也没了,没人抱。我引导学生说:真正能把这盆花养好的人才是最会养花的人,把一盆即将枯萎的花养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班有位女同学把花抱回去了。第二学期,她高兴地把花儿抱来。看到她养的花又发出了新叶,又生机勃勃的,同学们给他送去了热烈的掌声,笑了,还联合了3名同学承包了这一学期的浇花任务。今年冬天的时候,抢着养花的人更多了。而且大家抢着养长得不茂盛的花。以前是花儿没人养,现在是花儿不够分。
去年元旦,班里举行联欢会。前一天的下午,我讲了要求后就将教室布置和活动交给了班长。第二天中午,学生就布置好了教室,彩条、气球,玻璃墙壁黑板,都精心了精心的布置,教室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班长还有模有样地给我交了一份手写的策划方案,写了他们的分工和安排。主持人做了ppt,穿着节日的盛装,全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节日。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了责任感,同时感受到了喜悦和成功。
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今后,我将继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进而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给予孩
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第三篇: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老师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如何减轻班主任老师的负担呢?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只有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把自己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给自己减负,本人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2、帮学生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3、班级事务责任制
4、建立健全班级各项制度
5、建立督促机制
总之,学生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提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从而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班主任也切实从日常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真正给自己减负。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控能力有限,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外力的作用。内在的愿望和勇气加上外在力量的督促和监督,才能形成习惯,养成自我管理能力。
一、建立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能力源于一种本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会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中家长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会使这种本能消失殆尽。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从小强化。鉴于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取得家长理解并积极配合。一方面,孩子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在晨会、班队会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另一方面,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巩固。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老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二、创建管理体制,形成自约、自助、自律的管理氛围
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为此从两方面入手:
1.树立一个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它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之初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主要抓 “四个环节”:一是全面促进习惯养成。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小学正是各种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要着力在各个方面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为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明是非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做。通过师生专题讨论、墙报、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公私观、荣辱观、劳动观,使学生初步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开拓进取的能力和素养。三是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其他学生“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四是转化后进生。后进学生并非真的在各方面表现都不好,而是表现有点另类。这些学生往往很聪明,在某方面的能力突出。如果能成功转化他们,他们会在班级工作中表现出色,并影响一批在是非面前动摇不定的同学,有力地加强正确舆论的教育力与约束力。
2.引入评比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级中引入评比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巩固成绩,扩大战果
自我管理不仅仅限于在学校的行为,更大程度上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家长的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在学校和在家庭保持一致,以巩固培养成果,而且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会反过来促进在学校的自我管理。因此,要常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与家长联系,通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既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又更好地落实班级的管理机制。
小学生的可塑性太大,会出现比较大的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常抓不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真正把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放在心上。
第五篇: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了完全实现德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把道德行为提高到习惯的高度。
学生主体渴望自我教育与发展。通过班级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有自我调控,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从而希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管制的层面,可往往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必一味的条纲条纹的一一训导,剥夺学生的自我权利,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对照,来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级中进行。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计划、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完善和发展个人,最终转换为学生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竭力反对传统教育中压制学生,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弊端,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使学生成为中心,成为教育的主宰。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发展为突破口,以端正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以育人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健全人格,发展自学、自强、自治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品德上自检、行为上自控、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调、学习上自主、身体上自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实现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2)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究,发现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规律,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可操作性的培养模式。
(3)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一个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自主养成相关能力、从而品尝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本课题是将小学生自我管理分为个人自我管理和集体自我管理来进行研究。个人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及自我发展。集体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责任、民主与合作。无论是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或是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外在强加的,必须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主动实现的。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预构建以活动目标竞赛为形式的自我管理模式,即“人人争优、人人参与、人人反思、人人评价‘肯定成绩,榜样激励。”其主要表现有:学校实行班级目标竞赛,班级实行小组目标竞赛;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担任班干部,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自我评价。根据班级、小组自我管理得分情况予以表扬或奖励。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认识、管理方法、对事情评价的标准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理论学习,运用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研究资料,中期成果汇报,总结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缉。召开结题鉴定会,展示并推广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文本成果:心得感悟、论文和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终期成果报告。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论文交流会等,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3、总结、创造出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养成的儿童喜欢的游戏、歌曲、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