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教育叙事演讲(推荐五篇)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15-958936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3 17:13: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育叙事演讲

春风化雨 呵护希望

我很荣幸,因为我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更幸运的是,刚刚从教,我就担任了班主任工作。记得刚刚接手这个班时,我自信满满,原以为凭借满腔的工作热情我可以轻松的胜任这份工作,可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无奈,面对班主任工作的平凡、琐碎,我苦恼过、迷茫过。后来是领导的信任、支持激励了我,是同事们工作的精神感化了我。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我的教育下有了改变,那快份乐真的是从心底往外涌的,就像自己拥有了一个最美丽的世界!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总是那么充实,与他们共同经历的故事更让我刻骨铭心。我所教的学生都只有十来岁,在大家眼中这群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在我们班却有个学生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性格孤僻,纪律意识淡薄,想法很消极。记得上学期学习《游子吟》这首诗,当小组成员在讨论生活中的母爱时,他小声嘟囔道:“什么母爱?电视剧里竟是些恶毒的继母。”发现别的同学都没听清,当时我也就没说什么。可单元作文时,他又这样写道:老师让写长辈对我的关心爱护,我趴在写字台上已经半个小时了,大脑仍然一片空白,不知该写什么,也不知能写什么。这十多年来,我都是在寂寞中度过的。如果老天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选择出生在一个没有母爱或者缺少父爱的家庭。读到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阳光般的年龄会有如此的表现。我马上联系他的家长了解具体情况,原来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父亲过,父亲工作忙经常不在家,本想给他找个后妈,可每每提及此事,他就说要离家出走。所以平时只能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家里几乎没有人能和他谈心了。而在学校里,他又总觉得其他同学无法信赖,所以也就没什么朋友了。

找到了症结所在,就要对症下药。于是我发动班级的同学课余时间多和他聊天沟通,我每天也找机会和他谈心,我发现这孩子特别喜欢画画,于是我找了多本适合他的图画书,并告诉他:如果表现好,我还能借给他更多他喜欢的书。听到这句话,他一直低着的头猛地抬了起来,很激动地点了点头。而为了让他尽快融入到健康、积极的班集体中来。我在班级开展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主题班会,让他感受同学们的友情,消除心头的阴影。我还教给他正确对待事情的态度和豁达的心态,为父母着想,学会宽容,学会去爱,去感恩。与此同时,我还经常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希望他们多和孩子谈心,尝试尊重他的看法。没过几天,他的奶奶来电话说,他变开朗了,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愿意主动和家人说了。而在校园里,他并不形单影支了。更可贵的是,他又给我补交了一篇作文,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爸爸为了这个家,每天早出晚归,但不管怎么忙、怎么辛苦,总不忘记打电话问我的情况。妈妈虽然不在身边,但我想她肯定有不得以的理由。妈妈,我现在很幸福,有爸爸的爱,有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希望你和爸爸都能像我一样幸福!我把作文拿给他的家人看,当激动的热泪流下来的那一刻,我相信他们都是幸福的!

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情感也会消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使命就是让春风化作细雨,用心用爱去呵护明天的希望。当孩子们的脸上绽出灿烂的笑容,当心与心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我可以坦言:我很幸福,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第二篇:教育叙事演讲得分要点

教育叙事演讲要求:请结合国家基础教育政策、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师德规范、义务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尤其是自身真实的教学案例,围绕抽取的内容进行教育叙事主题演讲。

案例1.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远门时,请一位朋友帮助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发出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更加震惊,他感慨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参考答案

1.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2.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理论。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每一种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发展,都以先前的状况为基础。不可能不加累积的从一种状态飞跃到另一种状态,教育者必须耐心地等待儿童心理的渐渐成熟。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征。儿童心理发展从量的积累形成量的变化,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由于质变,使得儿童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与其他时期不同的心理特点,于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变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年龄相联系。学校教育和教学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征,不能过早拔高,更不能打击那些“慢热型”的孩子。

3.“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分为八个范畴;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多元智能的理论倒给我们如下启示:(1)不能以一种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2)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3)我们应该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4)我们应该形成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学生观,通过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耐心地培育学生。

案例2.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

1975年,比尔〃盖茨就读哈佛大学二年级。有一天他从宿舍给阿尔伯克基的一家公司打了一通电话。当时,那家公司已经开始生产世界上第一代个人电脑。比尔〃盖茨向那家公司推销软件,从此打开了通往微软的大门。当他决定从哈佛大学退学的时候,他的父母非常不高兴,但是比尔〃盖茨认为当他哈佛大学毕业时,机会将不复存在。他向父母保证他会回到大学完成学业,父母就答应了他。

202_年6月7日,哈佛大学授予比尔〃盖茨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比尔〃盖茨向听众致辞说:‚为了这句话,我等了30多年。‛说完,他转向看着父亲说:‚爸爸,我答应过你,我会回来完成学业。‛ 【参考答案】

1.孩子们需要自由创造的空间,父母和教师要宽容、耐心。

2.想象力和兴趣是孩子发展的最持久动力,父母和老师应该予以尊重。

案例3:春雨惹的‚祸‛ 202_年3月底,北京某高校教语文的班主任尹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感受春雨,并要求学生要以春雨为题材写一篇作文。在校园里感受时,女生萌萌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天气真爽‛,尹老师就让班长小乐把萌萌拉到校园操场上罚站30分钟。萌萌浑身湿透,当晚头疼、高烧,先后在镇卫生院、县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治疗。202_年7月22日,经首都儿科研究所诊断为神经性、感染性头疼。202_年1月7日,萌萌将学校、尹老师和班长小乐起诉至密云法院,索赔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2.5万余元。

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1.尹老师的行为触犯了《义务教育法》第29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2.教师人格魅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宽容和爱心。

案例4:‚这节课备了多长时间?‛

一节公开课之后,听课的老师们问讲课的名师:‚你这节课备了多长时间?尽管非常精彩,但是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备根本不现实。‛这位名师回答说:‚备了三年,第一年教不满意,第二年再改进,第二年教不满意,第三年再改进。‛又一次展示课之后,听课的老师欣赏之余又问:‚你这节课备了多久?‛该名师回答说:‚一天。平时多下力,关键时刻不着急。‛

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1.做反思型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主动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六条规定教师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案例5:‚那位台湾教师简直就是传教士‛

一位语文教师与一位台湾语文教师一起带领自己的学生游览三孔之后进行了如下反思:‚现在回想起来。那位台湾教师简直就是传教士,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处处古迹,处处向学生渗透民族文化。对照我自己,简直是羞愧万分,当时我心里只想着学生的人数,一直担心学生跑丢了。后来我从晚上输入这位老师的名字,无数学生这样评价他:‘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最需要感谢的就是他,是他把我引向了国学之路’;‘是他把我引向了教师的职业’。‛ 【参考答案】

1.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是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的能力,要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要基于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教师的个性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激励性人格(热情、丰富多样、热情和幽默);二是以成功为导向(教师相信自己和学生有能力获得成功,期望成功、激励和支持学生等);三是专业品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渊博,值得学生信任)。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学生精神的导师。他们要传播给学生人类最美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3.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案例6:‚先生、学生彼此创造‛

陶行知说过:‚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请结合时代变化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新要求分析陶行知的这句话。【参考答案】

1.在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

2.这是民主的师生关系的最好写照。师生彼此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3.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还是坐拥自己的权威不放,把学生当成灌输的容器,说教的对象,这种师生观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案例7:‚想象力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请结合中小学教育实践分析爱因斯坦的这句话。

【参考答案】

1.想象力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源泉,然后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却常常通过灌输知识和标准化答案等方式来打压学生的想象力。

2.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不被摧残。

3〃知识与想象力的关系。首先,知识并不等于想象力。其次,知识与想象力可以互相促进;知识可以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而想象力的发展则是学生追求知识、创造知识的动力。

案例8: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李家声

现在美国读书的北京四中毕业生李赛在上四中之前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生,一天到晚就知道做题。考四中时,李赛的数理化只丢了一分。他说自己不喜欢语文课,不会思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赛带着从美国筹集的物资,自费赶到灾区参加救援。之后,在回北京四中给学弟学妹们做报告时,他说:‚到了四中以后,上了李家声先生的语文课,我变了一个人,是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教我如何做人。从此,我做任何事情,都会把对人、对生命的尊重放在首位,不盲从,学会独立思考。‛李赛一点一滴的转变,李家声从他写的作文里看到了。学生的作文,老师往往是唯一的读者。李家声的体会是,用真心、动情地去读孩子们的作文,评说他们的作文,学生会把老师当成知己,师生间通过作文,可以进行心灵沟通。

请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参考答案】

1.教师应该通过日常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教师必须先要教人做人,其次教人成才。

3.学校教育中,不应该忽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案例9:‚家长发现走样的家庭作业源自老师走样的教学‛

202_年4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家长发现走样的家庭作业源自教师走样的教学》的文章,作者是一位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大学讲师王建英,她通过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的家庭作业的研究,发现教师布臵的家庭作业有的地方超标了(如会认会写都得写),有的地方达标了,有的地方落实得有点走样(如阅读时,勤动手,少动脑)。

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减负‛。【参考答案】

1.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是教师不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随意增加教材认知目标的难度,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缺乏。

2.为有效的‚减负‛,除了对升学考试进行改革之外,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有效教学能力,减轻课外作业负担。

案例10.什么是圆锥曲线?

202_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3000多名理科新生进行面试,要从中选出121名尖子生进入高等工程学院理科实验班。面试中的一个题目是:什么是圆锥曲线?大部分考生会背诵圆锥曲线的定义,但面对现实生活中茶杯中的水面,却不知道茶杯壁可以看做圆锥侧面的一部分,以及水面可以看做平面。同样的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如手电筒的光照在墙上的影子,从灯罩上方漏出来的台灯的光照在墙上的影子,这些也都是平面截圆锥。然而,学生往往认为只有书本上、考卷上的平面和圆锥才是数学,而生活中的水面、茶杯、手电筒和墙面则与数学无关。

被公认擅长考试的我国学生,其实并不是什么考试都擅长,凡是涉及实践性强的考试,我们就不占优势了。例如,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雅思考生在写作和口语单项考试中近几年的分数都是全球最低点。麦肯锡202_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不到10%的大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

请根据相关理论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我国的传统教学普遍注重理论教学,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注意与现实生活相关联。

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这种状况:“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案例11:保护孩子想象力的翅膀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0‛了。这位妈妈特别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葳拉小姐教的。‛

母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纸诉状将葳拉小姐所在的劳拉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伊迪丝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0‛之前,可以把‚0‛想象成为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然而自从她识读了26个字母之后就失去了这种能力。它要求该幼儿园赔偿伊迪丝精神损失费1000万美元。

法院审判结果令许多人意外,劳拉幼儿园败诉,因为23位陪审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所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美丽的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天鹅被收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收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剪去一边翅膀的天鹅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来就会掉到水塘里;在小水塘里的天鹅,虽然没有被剪掉翅膀,但起飞时没有必要的滑翔距离,而只能无可奈何地呆在水池里。她说伊迪丝变成了劳拉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一只飞不起来的天鹅。她说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请结合实际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1.想象力是孩子的内在本质,需要家长和教师呵护。

2.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过早地局限了儿童的想象力。3.幼儿园不应该小学化。

4.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重要。

案例12.火车上上自习

某校组织初二学生去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距离基地有一小时的火车行程。校长提出组织学生在火车上上自习课。有些老师提出异议,认为学生们初次集体出门,在一起很兴奋,不可能有心情上自习课。可校长坚持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自制力的好机会。行前,校长对所有学生讲话说:现在社会中,每个人拥有的时间相同,谁的自制力强,谁就立于不败之地,这次火车上上自习就是对你们的考验。结果上火车后,老师一宣布开始上自习课,所有的学生都拿出书本认真地学习。该校1995年建校以来,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依托,迅速从一所普通学校发展成为当地的著名中学。

请分析该案例。【参考答案】 1.学生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教育环境,而不仅仅是被局限在教室里。

2.教育智慧对于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有教育智慧的教育者,会随时发现具有教育意义的时机。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须课程,目的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些学校和老师担心综合实践活动会耽误过多学习时间,因此采取“直达目标”的策略,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教育活动都淡化处理,严重窄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很难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案例13:‚遇到不开心的事,你想谁倾诉?‛

在某市对一万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你经常向谁倾诉?‛结果只有1.26%的学生选择向班主任倾诉。‚班主任、心理辅导师、认课教师‛加起来的数字是1.82%。学生们选择的前三位依次是‚爸爸妈妈‛、‚同学朋友‛和‚自己藏在心里‛。

请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分析一下该调查结果。【参考答案】

1.应试教育使得师生关系异化,学生们在情感上对教师的疏远严重消弱了教育的效果。

2.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关系应该民主平等、积极互动。3.爱学生、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是成为好教师的前提条件。

案例14:‚我没爸爸‛

在某城市一所小学的一年级语文课堂上,美丽、优雅的女教师面带微笑,频频地说:‚小朋友们,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的游戏好吗?‛‚考考爸爸妈妈是不是认识这些字好不好?‛或者‚爸爸妈妈平时经常带你们去哪里玩?‛等等。期间,坐在后排的一个小男孩小声说了一句:‚我没有爸爸‛。

请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1.学校应该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使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都能找到认同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与性别、阶层、民族、地域等有关的敏感话语,避免不经意得触痛某些学生。

2.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大城市,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离婚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孩子并不是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如果教师漠视这个问题,在教学文本和教学语言上还是以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作为模式,就会使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其他人带大的孩子缺乏认同感,学校对他们来说就不会是一个安全的场所。

教师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都应该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幸福。

案例15:‚十分钟能够撒多少尿?‛

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两遍了,初二男生小孔飞快跑向教室,他气喘吁吁地站到教物理的班主任王老师面前。

‚你干嘛去了,来这么晚?‛ ‚没干嘛,撒尿了。‛

有些恼怒的王老师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水龙头,大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咱们看着表,计算一下时间,从物理角度来分析一下十分钟能撒多少尿?‛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小孔羞得满面通红。接下来的日子,班里的男生看到小孔都拿物理老师的‚试验‛嘲笑他,而且这个笑话还传到别的班里,小孔很长时间无法走出阴影。

请运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条款分析该案例。【参考答案】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

案例16:‚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文中,明确指出:‚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

请分析温总理的这段话给我们当今的学校教育教学什么启示。【参考答案】

1.仅仅注重考试分数的“应试教育”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学思结合、行知结合的习惯,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认识和激发自身潜在的创造力,处理好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加强实践的关系。

2.人的理想和思维虽然不能经由教师手把手地教会,但是学校却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德育活动、班集体建设等途径创造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理想和创造思维。

3.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试图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想和思维就得到了激发和培养。

案例17: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怎么样?

202_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经过调查研究,发布《上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况分析报告》,指出54%的课,教学目标一般或较差,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目标过分突出认知目标或技能目标,普遍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没有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也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火作业批改中没有很好地把握学生认知和经验实际(原文载于《上海教育》202_—09B期)。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答案】

1.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新课程理论的深度学习,真正把握课程改革的理念。

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做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而不是根据已有经验或者仅仅为了考试。

3.加强专家基于教学实践的深层引领。

案例18:‚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请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分析这句话。【参考答案】

1.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技能状况,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即发展的已有水平和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高度之间的区域内教学。

2.由于中小学班级额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照顾到学生的发展差异,一般只能根据中等学生的状况进行教学。就像刘坚、余文森、徐有礼在202_年4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记的主要弊端,就是用教师的思维束缚学生的大脑,占用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严重违背学生认知的认知规律,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厌学、自信心下降、丧失对学习的责任导致辍学的直接因素,这使课堂成为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主要场所。”

3.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状况教学,根据他们的个性发展特点教学,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把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生生之间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即实施“兵教兵”策略。总之,学习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角,课堂应该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学堂。独立性和独立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宝;依赖性、被动性的学习不仅是导致教学质量底下也是学生学习负担的根源。案例19: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她念一年级时,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并住院接受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原先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快掉光了。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班上的老师海伦热情而郑重地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帽子到学校,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参考答案】

1.师爱是教师对学生一种无私、真挚而浓厚的职业情感。

2.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3.师爱包括公正、尊重、理解、宽容、信任、关爱、严爱等内容。

案例20:这是我的职责

有位移居美国的朋友曾谈起了这样一件事情,刚刚移居美国时,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也一同移民。由于国内英语教育重考不重用,因此,虽然上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在国内学习了8年英语但依然难以适应美国的教学。于是,每天孩子放学后,朋友夫妇便扮演起了家庭英语教师的角色。不料,这件事情被孩子的英语老师知道了,并为此亲自登门家访。一番寒暄后,英语老师问我们是不是在给孩子补习英文,当父母的马上承认的确在给孩子补习英文。这时,英语老师突然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是不是不相信我能教好孩子英文?‛朋友马上回答说:‚不是的。‛不等朋友再说下去。美国老师打断了朋友的叙说:‚假如你们相信我能教好孩子英文,请你们再也不要给孩子补习英文了,因为教好孩子英文是我的职责。你们再敢给孩子补习英文,我就去法院告你们!‛最后,朋友再也不敢教孩子英文了,两个多月后,在其英文老师的努力下,孩子顺利适应了美国学校生活。

请根据您对老师职责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2〃教师的职责包括有责、负责与问责三个方面的内容。

3.教师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履行好自己的六条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三篇:叙事演讲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1: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作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2: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答: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

案例3:

读者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不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4: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关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

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5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答: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6:

202_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案例7: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善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臬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案例8: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9:

从202_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荼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答: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案例10。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答: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

案例11 答: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餐,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12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案例13

问题: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问题: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写给学生看出。

2、写出“这个人”。

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塑造好一个学生。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教育如何改革,师爱都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她讲到:“在我第一次跟她说„很好‟的时候,我也并未真的想过,有一天她会如此优秀的站在我面前,只是从一个不经意的赞许开始,只是从一份简简单单的鼓励开始,五年来我在她身边陪伴着,看着她的成长和蜕变,这一次换了我有想哭的冲动。她从不吝啬跟我分享她的喜悦和悲伤,她的成就和窘迫,甚至是她酸酸甜甜的青涩爱情。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她,因为她对我的这份坚定的信任,让我由衷的觉得作为老师的我,被她依靠着的我,是如此的满足,是这样的幸福!”她的演讲也道出了所有老师的心声:一定要相信你的学生们,只要你相信,他们一定会创造奇迹!

课堂趣事,面对那些小鬼精灵,每次走进课堂,她都怀着一种期待,一种对效果的期待,一种对成功的期待,一种对燃烧的期待,一种对辉煌的期待。期待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期待每一艘小船的风帆迎风扬起。

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被浓浓的爱包围着,父爱、母爱、友爱、情爱„„而当我登上神圣的三尺讲台,却又被另一种爱深深地吸引着,那就是师生之间的爱。它是那样奇特,那样微妙,又是那样感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爱,原来如此。

第一次走进课堂,我就被几十双忽闪的大眼睛给迷住了,一句整齐响亮的“老师好!”让我心潮荡漾,一股爱的暖流从心底油然而生,我发自内心地笑了:这么可爱的孩子,谁舍得不去爱他们呢?我暗下决心:我要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爱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实践着我的诺言,付出我全部的爱,同时收获着幸福。温暖的课堂上总是会充满欢笑,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总能得到我赏识的语言和目光。总是有几双调皮的小手轻轻握住我的手,不知何时我的口袋里会莫名其妙地钻出几块糖;活跃的课间,我不是被女生簇拥着谈心,就是被男生拉去做游戏„„

我徜徉在这种幸福里,几乎不能自拔,我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舍不得呵斥、批评他们,甚至从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我想这就足够了,我已经把整个心灵献给了他们!

可是事情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热闹的课堂渐渐变得杂乱无章,一堂课的新知识有时会处理不完,而孩子们的成绩居然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正当我苦苦思索的时候,班内出现了“大乱”。

那一天刚改完测试卷,有人来告状: “老师,不好啦!班长和同学们打起来了!”“什么?!”本来试卷做得不理想我就很 生气了,听到这儿,我抓起试卷急匆匆赶到教室,屋内一片狼藉,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什么,依旧说着、笑着、打闹着。一时间,怒气、火气、怨气一下子冲了上来,我把试卷狠狠往桌子上一摔,呵斥道:“你们闹够了没有?!”孩子们被我的举动吓住了。教室里霎时安静下来,我愤愤地说:“平时我从来不舍得批评你们,我对你们那么好„„可是,你们却„„这样对待我„„”说到这里,委屈的泪水已经在眼睛里打转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告诉老师为什么?”那一刻空气都凝结住了,孩子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几十双眼睛紧紧地望着我,我想一定是当时愤怒的火焰把他们吓倒了。毕竟那是我上班以来第一次发脾气,我握紧了拳头,血液直往上涌„„这时,从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传出一个小小的声音:“因为„„你总是心太软„„”那是当时特别流行的一句歌词啊!那一刻我一下子释然了,对呀,这都是我的原因,我怎么能去责怪孩子们呢?我虽然付出了爱,可是爱出了限度,反而是害了孩子们哪!

原来爱学生要以严为前提,情爱之蜜只有被严格之水浇灌,才能成为爱的甘露。爱,并不是一厢情愿地付出,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内在含义,学习爱,我才只不过刚刚开始,爱,原来如此!

我一路清晰着,学习爱,体会爱,付出爱。让初涉教坛的我从迷茫走向成熟,从爱中享受到教育的幸福,爱,原来如此!

最后,我愿用自己写得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并与大家共勉: 宁静的课堂,总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厚厚的课本,总能品尝到果实的甜蜜

忘不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上,那绽放的笑容 忘不了,一双双求知的目光中,所闪烁的光芒 让我们画一颗红心 微笑着拉起一双双小手 徜徉在爱的暖流......自尊心是学生上进的内驱力,要象对待花蕊上的露珠那样保护好它,千万不要使之受到伤害。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公开展示可以收到示范激励作用,众人效之;不良行为私下处理,让学生去面对相片中出现的问题,不但能保留其尊严,更能激励上进,使之深入自省,矫正自我

第四篇:教育叙事_

爱心是照亮孩子未来的灯

马底驿九校 谢乔琳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初为人师,在教坛上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日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刚来学校就担任初一2班班主任,自己刚从学校毕业一时还没有适应新的身份,心中没有一点底,就硬着头皮上阵了。开学之后,我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讲台,同时感触到几十双纯真稚嫩而又充满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间,我把所有希望就化成七彩粉笔,孩子的心,是稚嫩的、纯净的。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必须要有爱心。必须贴近他们、了解他们,自己的心也要像孩子一样清纯、端正。作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热爱学生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学生们也绝不会欢迎他。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地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我知道,这便是我的起点,慢慢地就进入了教师的角色。班上有一个叫李某的学生,引起了我的重视。课间喜欢各个楼层串门,特别喜欢到初三教室去聊天,预备铃响了不动身,上课铃响了才慢吞吞的往教室走,每节课都迟到,上课总是不能集中精神认真听讲,小动作特别多,有时还扰乱课堂,成绩也令任课老师很头痛。

有一天早上上课后,我去教室检查卫生,在楼道巡视时,看到她又一次慢慢悠悠的从楼下上来,我就在教室门口等着,等她上来后就问:“刚才忙什么去了呀?”她左脚在地上颠着,双手插在裤兜里,扬着头,蛮不在乎的回答到:“我去上厕所了啊,回来晚了。”看到她这样的神态、语言,我很气愤,真想把她批评一顿,让她知道老师的威严,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转念一想,她这样做,是不是有意为之?想令我在学生面前失态?或者真是因为上厕所回来晚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于是我就问她说:“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有,就是上来晚了。”看到她这样的态度,我就明白了,她根本就没有想和我沟通,或者说他觉得这样的沟通没有必要。我意识到现在还在上课,不允许我们深入交谈,就让她回教室上课。我回到办公室后想,这样的学生怎样才能把她转化过来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想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所对策。

第一步,向学生了解。放学后在年级组找了两个小学与李某交好的同学,了解她在小学时的生活状态,经过了解得知:她在小学已经养成了现在各种各样的习惯,老师的批评对她没有什么用,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也不起作用了,家长和老师感到束手无策,到最后老师就放任自流了。

第二步,向家长了解。父母都是质朴勤劳的农民,他们一再强调自己没文化,希望孩子多学些知识,以后的生活不用像他们一样艰辛,所以孩子不管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李某身体素质出色,小学、经常参加市县各类体育赛事,但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家长缺乏相应的监管,在参加集训时,跟着其他同学慢慢地学了些对自己成长发展不利的习惯,到初中后想着年龄大了些,会懂事点,没想到依然是老样子。

第三步,向本人了解。看与我前面了解的情况是否相符,以此了解学生的品质。下午第四节课后,我把她请到办公室,开始还不配合,在我细心的引导下,她把在初中的表现告诉我了一部分,我想她是有顾忌的,担心全部告诉老师后会遭到更多的斥责,不过第一次谈话已基本得到了我想要的信息。其次:“心病还要心药医”,了解情况后那就要对症下药。

有了前面的铺垫,我得出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自己的情况能如实相告,证明孩子的品质没有任何问题;刚来班级好多学生不认识,又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经常到初三教室去玩,是集训队中和她关系较好的几个朋友在,证明孩子重感情;只是自制力差,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鼓励,感觉不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惯性思维。

第一步,找她在初三的朋友谈话。希望她们在与李某交往中多和她谈一谈初三的学习压力和来自家长、社会的压力,使李某明白此时的贪玩会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初三一年不好过,然后多督促她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

第二步,找本人谈心。把与家长交换信息后的感触告诉她,让她知道父母的不易和对她的期望,这时她开始有所触动。我便顺势列举了班上几名与她关系较好的同学的表现及其家庭情况,通过对比,她认识到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有父母对她的付出,觉得愧对父母、甚至愧对自己。

第三步,交换承诺。看到她能有这样的感受,我知道她还是一个上进、自尊的孩子,于是我向她承诺:对她永不放弃、永不抛弃,耐心地陪着她一起进步,直到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提出要求,她也能对我做出相应的承诺。听完我真诚的谈话后,她眼眶有些湿润,她告诉我,从小学到现在,我是第一个能够如此坦诚的和她谈话、把她当做朋友的老师,她愿意向我保证,现在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尽量不迟到、不扰乱课堂,向合格的初中生迈进。

第四步,请家长配合。针对前面所了解的情况,我与她父母(电话沟通)进行了协调,制定了下一步的家庭教育措施。

通过大量、细致而又有针对性的工作,李某在班上能做到不迟到、不扰乱课堂,同时能自己完成作业,看到每前进一步我都会给她鼓励,有时是口头上的,有时是一个棒棒糖,或者一支笔,让她知道老师在时刻关注她成长的每一步。到学期结束,她在写临别赠言中写到:

“杨老师,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真心关心我、帮助我的老师,我是个不听话的学生,为了让我学好您费了不少心,这些我都知道。人最主要的是要懂得感恩,您对我的照顾、对我的好,我会一辈子记在心里。”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有时候问自己,和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对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诚心。只有用爱心善待每一位学生,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

第五篇:教育叙事(集锦)

【第一篇:“我”有神经病吗】

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

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

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诧异了!

“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留下纸条就难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

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学生说:“不行的,路灯上有摄像头,逃不掉的。”

“不管有没有摄像头,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就是要赔。虽然没人看见,但是天看见了,地看见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见了”。小小年纪,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让人背后骂几句真不值得。”一个高个学生一字一句说开了,“不如诚实一点,良心才会坦然。从后面的课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诚信,就会受到称赞,就会感到快乐。”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回头问首先发言的“刺儿头”:“你还觉得作者有神经病吗?”

“嘿嘿!没有。如果溜掉了,以后遇见被撞的人就会不好意思。就是没遇见,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主动承认了,良心就坦然了,还多了个朋友,多好!”

我说:“是啊!与人相处,诚信是金。有时,尽管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诚信的人肯定会选择守法,选择诚信,因为它能让人处世问心无愧,活得有尊严,有魅力,活得更潇洒!”

反思:当学生的思维与常规相左,旁逸斜出时,如果采取“压”“绕”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创新火花就会胎死腹中。培养创新性人才,课堂气氛应该尽量宽松,学生心态应该尽量轻松,不“跪”着学习,不“仰视”教师,不顶礼膜拜“经典”,精神自由而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有出现的可能。多元社会,导致人的价值观千差万别。别看学生在课堂上唯唯诺诺,而内心世界却如万花筒一样纷繁,教师不能小觑消极的处世观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耐心。顺着学生,自己也信口雌黄抨击社会,是主动放弃了教师的引领作用;避实就虚,让学生信马由缰,乱侃一气,更是不负责任误人子弟。因势利导,既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又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田,才是教育之善道。

【第二篇:幸福的纸片】

我正在办公室忙着,一个女孩兴冲冲地进来了。

“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班里的灯全关掉,并且把窗帘全拉上。”

“啊?……”我纳闷。

“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

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

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组(组名:向日葵)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

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

李敏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袁民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

表扬进行中,组长杨涛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


更多相关文章分享阅读:

1、幼儿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我们和河豚约会

2、教育叙事故事案例三则

3、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4、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

5、幼儿园教育叙事范文【优秀篇】

6、初中教育叙事范文精选

我们的目光都被这张纸片吸引了。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萤火虫的模样,它被学生赋予了生命,化身为了光明的使者。

这是一张幸福的纸片!如果没有孩子们对语言的揣摩,没有孩子们对文字的玩味,它或许已和其他废纸一道,静静躺在某个阴暗角落里,等待着扫地出门变成垃圾的结局。

而现在,她变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里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学生们的慧心。

掌声中,“向日葵”的队员意犹未尽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来的点评就像他们的队

【第三篇:粗糙的美丽】

周五走进教室,看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紧盯着我,一个个红红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们等着我评价他们的小制作。尽管有心理准备,看到学生摆在课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种失落感。红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圆半瘪的小泥球……一个个裂纹遍布,丑陋、粗糙、单调、呆板……

因为要上口语交际课“我的小制作”,我根据本地红土多的条件,提前一周布置下了用粘土做小制作的活动。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时间。

尽管我脸上保持着习惯性的微笑,心中却打鼓:这样的手工如何描述呢?这些孩子又能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够完成作业,然后先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说说制作过程,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说法,交流一下制作心得……

立刻,班里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谈笑风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闷:这个告诉怎么找到的红土,那个讲请谁帮了忙,这个说开始水浇多了团不成形状,那个说越摔觉得泥越有粘劲儿,做小花的告诉怎么掐的花瓣,做小鸡的介绍头是怎么按在身子上的……

小组交流的热烈让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让我惊喜不已。有的说,找粘土不费劲,我们家里团煤球时剩下好多呢!不过,我嫌表层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说,我团泥球团了好多,要多大团多大,滚起来一点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说我做了小母鸡,我知道我二叔家有两只,便到他家里照着做,开始怎么也不能把鸡头按在身子上,还是二叔告诉我用小棍给连上的。

……

一节课,孩子们说的意犹未尽,我听得如醉如痴。

原来,只要我们给了孩子们创造的机会,孩子就能心灵手巧;只要我们给了孩子表达的自由,孩子就能畅所欲言;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尝不是最精致的美丽!

【第四篇:让创新火花在课堂中绽放】

语文课上的问题主观性都是比较强的,答案并非唯一。教师不能用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鼓励他们积极地独立思考,要求他们不人云亦云,不唯书本、唯老师,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创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诗词赏析课上,同学们赏析柳宗元的《江雪》,一个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不是在钓鱼又是在干什么呢?教室内鸦雀无声,学生开始了深思。一分钟之后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老人感到十分孤独,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还有的说:“这位老人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个学生说:“他在钓一个春天。”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经受重重打击之后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发现或设计的问题,其思维更具挑战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位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有个学生说,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来写的,我也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创新能力。问题是:皇帝最后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但出于皇帝的尊严,还不好承认。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么高明的办法来治服骗子?(这只是一个假设,并不是这篇文章的继续,学生讨论交流)几分钟之后,有同学发言,我有一个办法:先以赏赐这两个骗子为由,把他们招进宫。然后宣读圣旨:“皇帝为了答谢两位织师,又特意请人设计了一套衣服,这件衣服也有一个特点,就是诚实的人穿上这种衣服用钻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会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觉,特舒服。请马上为两位织师更衣。”两个骗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钻刻刀刻花的过程中受尽折磨……还有同学说,我也有一个办法:就是把骗子招进宫后,皇帝以衣服轻飘为由,让两个骗子在衣服上镶上宝玉,如果三柱香后镶不上,就要推出午门斩首示众,骗子自然被治服。同学们听了这高明的办法,立刻总结出了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其创新性得以充分展示。

所以,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人人发展”的理念,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反思:如果老师在学生求异思维过程中善于推波助澜,往往能掀起辩论的高潮。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辩论中才能不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气氛,宽松和谐的氛围,创造讨论争辩的环境,鼓励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每个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对于同学的看法、课文剧的编排、老师的见解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否定,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第五篇:两科一堂学】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语美整合课”——语文、美术一堂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看图讲故事——说好“话”的前提是读懂“画”,其后有一“画画写写(绘制连环画)”练习;美术第13课是“故事画”——画出美画的前提是讲出故事,绘制连环画是其拓展项。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同向让我们想到了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横向穿插教学:备课是在两科老师的商讨下完成的,活动是在两科老师的交叉引导下进行的。

整堂课分讲故事画图、看图讲故事、画图写故事三环节:

第一步,语 文老师引导示范“如何讲述自己的生活小故事”;美术老师特意点明其中包含的“绘画要素”:时间与场景、心情与表情等的紧密联系——这也正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点。

第二步:小组内自由讲故事,美术老师为各组拍照——为引导学生“从身边讲起、画起”准备现场资料;语文老师观察、指导各位同学的表情、语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步:投影显示“现场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我就是故事与图画的主人公”。语文、美术老师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指导图画的描述、绘画方法,同一个观察点,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投影”;同一脑海中,对同一情景的“三视影像”又会彼此互动,感触点的增多自会让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让语言表达更加深情真挚,让图画绘描更加真切生动。而且,这一特别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一会儿感到语文老师是自己的“同学”,一会又感到美术老师是自己的“同学”;一会儿在与“同学”一起向老师提问、请教,一会儿又与“同学”一起反驳老师、表述自己的正确理解——行动的勇气就来自身边那位特别的“同学”,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自然、真实的“师生一体化”学习氛围吗?

第四步:回归课本。自读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图”,自由讲述后想象、续编,利用所学描述、绘画方法进行表演、作画,并将二者融为一体——制作连环画。

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美二语一)两课时完成了——连课下作业都搬上了课堂!二位老师的交叉引导,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敢于放宽自己的思维领域、提高自己的表达勇气,让语文“口语交际”与美术“故事画”的学习都取得了超标教学效果。

反思: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体分析作文训练同小学各科教学的关系时,认为作文训练同阅读、美术、音乐、数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建立横向联系,科任教师协助指导,让各科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使这些训练服务于各学科,能达到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语交际是作文的雏形,教学过程中更应时时考虑横向穿插。它既能让老师的引导全面到位,又能使学生的思考与练习点滴不漏、扩及千里。

教育叙事演讲(推荐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