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XX村脱贫攻坚情况简介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5-613944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3 02:52: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XX村脱贫攻坚情况简介

XX村脱贫攻坚情况简介

XX村,位于XX乡(镇)XX部XX公里。有耕地xx亩、林地xx亩,全村农户总数xx户xx人。该村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经2017年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回头看”,确定贫困户xx户xx人,现已脱贫xx户xx人,未脱贫xx户xx人,贫困发生率为xx%。

按照“两不愁三保障”退出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在“两不愁”上,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依托XX地缘优势,引导xx户贫困户发展XX等经济作物,户均年可增收xx余元;依托县里出台的“两贷一补”政策,协助xx户贫困户办理扶贫小额贷款xx万元,用于发展种养殖;发放“以奖代补”xx户xx万元,户均年增收xx元;实行劳务补助推进转移就业,给予xx人培训补助xx元,交通补助xx人xx元,缴纳30元意外保险xx人,促进转移就业xx人、年人均收入xx万元;结合村屯环境整治、日常安全巡逻、公共设施管护等公共服务需求,设置公益岗位xx个,其中贫困人口xx人,户均年增收xx元。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通过兜底保障、流转土地、产业分红、公益保障等措施,稳定增加收入,实现兜得准、保得住。全村纳入低保贫困户xx户xx人,占贫困人口xx%,按人均可支配收入3780元/年的保障标准,实行据实差额补助发放;县级产业分红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全覆盖,贫困人口每人年收益xx元、低保贫困人口每人年收益xx元;租赁xx空地,利用涉农整合资金xx万元,新建xx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可带动xx户无劳动能力户,户均年增收xx元,持续xx年(没有的可不写)。在“三保障”上,保障教育,全村享受“助、免、贷、改”教育扶贫政策,累计xx人xx万元。保障医疗,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率100%,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电子档案xx人,纳入县级慢病xx人、补贴资金xx元。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兜底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大病救助、慈善救助6条保障线,为贫困患者报销医药费xx人(次)xx万元,人均减少支出xx万元。保障住房,累计改造农村危房xx户,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户均减少支出xx万元。

投入xx万元,补齐“三通三有”短板,已全部达标,其中:通宽带,全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上级要求。通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100%。通硬化路,利用项目资金,硬化道路xx公里,栽植各类树木xx种xx棵,新安装自来水xx户,自来水入户率100%。有卫生室,维修1处标准化卫生室。有村医,配备xx名村医。有文化活动广场,现有xx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xx处;一整洁,实行保洁常态化管理,村屯环境卫生实现了屋里、院内、院外“三个干净”。

第二篇:老庄村脱贫攻坚工作简介

老庄村精准扶贫工作简介

一、基本情况

全村有2个自然社,现有农业人口95户414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37人,截止2016年底稳定脱贫25户102人,剩余贫困户32户145人,贫困面为35.02%。2017年计划脱贫21户106人,预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9.42%,剩余贫困人口通过政策性兜底保障,实现脱贫。

二、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现状

在建档立卡初,老庄村有砂化通村路7公里,有规模养殖小区1处,种植业以小麦、马铃薯、玉米为主且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农户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村级发展较为缓慢,贫困户增收渠道狭窄。

三、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省“1+17”、市“2+19”、县“2+20”脱贫攻坚方案,全乡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立产业,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机遇抢政策,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依托于精准扶贫项目措施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通村硬化路7公里,硬化通社路及巷道4.5公里,解决了“行路难”;互联网连接到自然村,解决了“通信难”;建有标准化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一处7间2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1500平方米、体育场等,并安装太阳能路灯18盏;修建花坛2个,面山绿化100亩,栽植各类绿化树种200棵;修建垃圾集中投放点2个,垃圾箱12个,全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抓培训提技能,调整产业促农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马铃薯、养牛、大蒜、核桃、花椒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全村种植马铃薯面积168亩,其中贫困户种植108.5亩,贫困户户均2亩;现有养牛户有4户,其中贫困户3户,以贫困户入股养牛大户的形式带动20户贫困家庭年收益达1500元;养猪户3户,其中贫困户2户,规模化养殖大户两个;养鸡户2户均为贫困户。全村劳务输出120人,其中贫困户59人,户均1人,其中长期务工人员为30人,从事零工的22人,2017年计划种植大蒜300亩,栽植核桃树300亩,种植马铃薯300亩。光伏扶贫项目1户,计划培训100人/次,通过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贫困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贫困户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融资促保障,严格兑现政策补助。全村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50户236万元。发放双联、妇联贷款10户46万元,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融资50万元累计发放31万元,2016年为贫困户发放富民产业补贴资金4.064万元,其中为种植业补贴2.964万元,养殖业补贴1.1万元,2017年为贫困户发放马铃薯种植15.19吨,通过多方面的资金融合,有力的保障贫困户发展产业所需资金不足之难题。

(四)抓基层夯基础,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第三篇:脱贫攻坚简介

脱贫攻坚简介

一、基本情况

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共有24个生产组,993户,总人口3582人。

二、目标任务

到2018年底,实现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三、脱贫标准

贫困村按照“一低四有四通三解决”的脱贫标准和贫困户按照“八有一超”的脱贫标准。

四、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础设施

针对水、电、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整合资金加以建设完善,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安全等问题。一是通硬化道路。积极与上级财政、交通等部门沟通协调,并通过帮扶单位帮扶、社会支持等方式,大力争取”一事一议”等项目,落实资金进一步解决牛栏水等4个生产组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开通自来水。争取在上级水利部门项目扶持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大力参与和支持,积极发动群众踊跃投工投劳,多方面筹措资金,2个生产组开通自来水,解决65户245人人畜饮水问题。三是做好危房改造。积极向区住建部门争取增加危房改造指标,对符合申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贫困户全部纳入2016危房改造计划。引导符合危房改造和“一户一宅”条件的建档立卡户,按照相关程序申请报建;符合倒房重建的,协助做好相关申报工作,确保建房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四是开通宽带网络。与电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开通村委会宽带网络,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并在17个未通网络的村屯开通宽带网络,全力助推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宽致富门路。并注重引导群众通过网络了解致富信息,搭建供销平台,帮助和引导农民致富。

(二)落实产业扶持

结贫困户的实际,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帮助和引导贫困群众找准路子发展农业产业。一是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组建并参加牛古大力生产合作社,打造牛古大力示范区,并依托合作社创新生产经营合作模式,引导贫困群众以土地、山林流转、入股、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提升生产合作化水平,帮助群众实现种植牛古大力增产增收。二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本村山地广阔的实际,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培育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充分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发展海水养殖,加大对群众的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带领养殖户发展沙尖鱼和虾的混养,不断壮大优势产业。三是扶持发展家庭种养。争取上级水产畜牧部门支持,积极引导群众开办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家庭种养,养鸡、养鹅、养猪等,通过扶持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群众经营收入。

(三)实施精准帮扶

根据“八个一批”,针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及帮扶需求,因户制宜,分类指导,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施策,通过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帮扶贫困户脱贫。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及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和致富经验,帮助贫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加强教育和引导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致贫的贫困户,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促进其通过自身努力来增收致富。二是加强就业帮扶。成立劳务合作社,把有劳动能力的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劳务合作社,搭建创业平台;并组织群众参与定向培训,请与业务有关的专业人员进行上课培训,提高群众技术水平和劳动能力,有序地安排就业,并以就业创业相结合,增加群众的收入。三是加强结对帮扶。充分用好建档立卡成果,建立社会扶贫信息供求对接平台,通过村企共建及挂钩单位对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落实干部对贫困户的一对一结对帮扶,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施策,实现脱贫目标。

(四)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对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调查摸底,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实现全部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因残疾、疾病致贫或无劳动力能力、劳动能力低的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并与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就学资助和应急救助等政策结合起来,确保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四篇:宝丰村脱贫攻坚工作简介6.12

宝丰村脱贫攻坚工作简介

张家塬镇宝丰村地处千阳县城以北8公里的山塬结合部,辖7个村民小组,430户1340口人,精准识别贫困户131户426人。全村耕地面积4191亩(其中苹果面积1361亩,核桃面积780亩),2016年人均纯收入7397元。近年来,宝丰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三变”为标杆,以“五子”(开方子、换脑子、钱袋子、新路子、好日子)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乘借政策东风,创新经营模式,探索走出了符合本村实际、顺应市场需求、引领群众致富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一、精准谋划开方子。受地理偏远、产业单

一、设施落后、观念守旧等诸多因素制约,宝丰村集体经济在较长时期内相对薄弱,自我发展与保障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一届村“两委会”班子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这个目标,在反复调研论证后,立足我县已建成全国矮砧苹果大县和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等优势,提出了“短期项目求效益、长远产业促增收”的总体思路,探索建立了“党支部谋划+合作社实施+贫困户搭载+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模式,规划从201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实施矮砧苹果脱毒自根砧MT—337苗木繁育项目,村集体新建优质苹果园210亩,建成千吨果品气调库和万吨生物菌肥厂,实现产值2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实现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远景目标。

二、引导群众换脑子。如何摆脱传统经营方式、顺应市场经济条件、走好合作化发展新路子,前提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和能人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村上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党员群众会和村民代表会,对矮砧苹果苗木产业的发展潜力、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广泛宣传,全面解读宣讲了省市县果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兄弟镇村育苗产业发展的典型事例,还在市县财政局带领下,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赴金台区硖石镇五七村、凤翔县城关镇西街村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引导群众在对比算账中认识土地流转的益处,形成思想共识,从而调动发展苗木产业的热情。在此基础上,由村“两委会”和千阳县盛园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完成申报立项和组织实施。该合作社现有注册资金80万元,设理事长、监事长、总经理、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等机构,落实18名工作人员,会员160人一致支持发展苹果苗木繁育项目。

三、用足用活钱袋子。将省财政厅下拨的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项目补助资金200万元与扶贫开发扶持资金30万元进行整合,共投资230万元实施现代矮砧苹果苗木繁育项目。其中:出资87000元跨地域在王家庄村流转土地120亩,投资124万元购买优质苹果苗木25万株,投资52万元安装田间施肥、滴灌、背苗纤维橡胶棒等设施,并建成30立方水塔1座,安装地边围网1300米、摄像头4个,投资11万元用于购买有机肥料、农药、水费支出等。今年项目实施以来,4至8月份累计支付人工费用25万元。至8月底,共计投入项目资金220万元。在项目建设中,市、县财政部门多次深入项目工地,跟踪检查项目资金使用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从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精心指导,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目前,矮砧苹果苗木繁育项目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各种投入、管理措施到位、苗木长势良好,省苗木繁育中心考察后与村专业合作社洽谈,已达成协议,对繁育的苹果苗木全部收购接管,可实现净收入200万元。

四、探索管理新路子。严格遵循项目建设和管理相关规定,推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健全项目评审、清产核资、财务管理、工程评估、盈余分配等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谋划+合作社实施+贫困户搭载+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模式,即由党支部对壮大集体经济作出远景规划,确定主导产业,谋划重点项目,每月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合作社在村“两委会”领导下,按照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计划,精心组织实施项目,每半月公布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动态,接受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双重监督;村“两委会”将贫困户中因病、因残、因灾和缺少劳力的特殊群体全部以入股的方式搭载到项目上,以产业化项目带动脱贫致富。在短期项目获得经济效益后,村“两委会”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长期性重点项目,确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同时,村上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了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明确了项目管理者、实施者和受益者的主体责任,还聘请知名果业专家和专业团队从项目顶层设计、田间生产管理等方面全程指导,聘用7名专业技术人才长期驻村参与大田管理,从而保证了项目质量。

五、创造富民好日子。根据合作社章程,矮砧苹果脱毒自根砧MT—337苗木繁育项目完成后,对苗木销售实现的200万元利润,由股权持有人按项目建设初期资金的投入量进行收益分红。项目建设230万元总投资中,村委会以股金方式投入200万元,受益经营利润的90%作为分红,共180万元。其中160万元继续投入到合作社,用于扩大再生产。20万元由村委会管理,用于孤残救助、贫困学生资助、贫困家庭补助和村级公益事业支出;60户贫困户以股民身份投入股金30万元,受益经营利润的10%作为分红,共20万元,户均分得红利3300元。苗木繁育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家庭收入的大幅增长,为贫困农民打好脱贫致富翻身仗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全体社员和越来越多的产业搭载群众都可以根据自身入股情况,享受红利分配,逐步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下一步,村上将着眼产业化发展强村富民的总目标,进一步巩固优质苗木繁育、优质苹果栽培这一主导产业,围绕苗木繁育扩园增量、精品果园示范带动、果品销售链条延伸三大重点,计划投资700万元新建300亩优质育苗基地,繁育70万株优质苹果苗木,投资500万元建成千吨果品气调库和万吨生物菌肥厂,投资300万元高标准建设210亩优质苹果示范园,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效益,力争实现集体经济年产值2000万元和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的发展目标。

第五篇:2017脱贫攻坚工作简介

营头村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简介

一、基本村情和致贫原因

(一)基本村情

营头村位于坪头镇政府以南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全村2个村民小组,92户,350人,总面积3.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7亩,林地面积1700亩。水电路基本畅通,群众集中居住,自然条件较差,主导产业是核桃、花椒种植,村民收入主要以林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目前全村贫困户20户、57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17.1%。近几年,通过实施产业项目建设,我村栽植核桃200亩,花椒150亩。20户贫困户不同程度都有产业项目,产业品种主要以核桃、花椒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为主,贫困户脱贫途径多样化。

(二)致贫原因和当前现状

一是因自然环境致贫。由于我村所处的地域环境在大山深处,土地贫瘠,耕地以山地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设施较差,靠天吃饭现象严重,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生产十分困难,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仅仅局限于林果业种植和家畜家禽养殖,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营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

二是因病、因残人口多,脱贫任务艰巨。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绝大部分都是因病致贫,其中包括大病、重病患者4人,残疾人5人,占贫困人口15%,这部分人由于疾病和残疾,失去劳动能力,看病、治疗用去大量的资金,又无固定收入,有的靠低保收入维持生活,有的靠政府救济生活,这些人靠自身能力很难实现脱贫。

三是因灾致贫、返贫时有发生。由于经常发生阶段性旱灾,严重制约我村产业发展,农业生产受到了的巨大影响,随之带来的经济作物减产欠收,影响到群众收益。

二、脱贫攻坚工作推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结合“百日行动”“四位一体”等各项活动,我把班子建设和党员学习教育作为提高凝聚力,促进村全面发展的“一杆秤”挑得起,压得稳。一是将“党员活动日”作为创新党员教育和组织民主管理的切入点,结合“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带领大家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重温入党誓词、集中缴纳党费,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素养,努力营造一种讲吃苦,比奉献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真正起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用制度建起“高压线”,坚持四议两公开、村干部坐班、值班,第一书记到村任职规定等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确保在任何时间村民到村上都能有人在,能办事。作为第一书记,我坚持在村吃住,解决了“下得来”、“蹲得住”、“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三是扎实推进“两学一做”,结合“持续转变作风、聚力追赶超越,我们怎么办”讨论实践活动和本村实际,按照步骤,安排学习、研讨、心得体会交流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一根本要求,在抓好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发挥党员优势,党建带扶贫,党建促扶贫,将两学一做活动不断深入。

二、吃透村情,做实资料。一是根据村情制定了《坪头镇营头村三年扶贫规划》、《2017年营头村扶贫计划》、《2017年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计划》,在今后帮扶工作中,跟进了解贫困户脱贫动态情况,及时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被帮扶对象实现稳定脱贫。二是认真学习毛万春书记脱贫攻坚会议将会,和市区各级领导扶贫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区镇反馈扶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整改方案合整改清单,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逐一对照整改。同时,加强扶贫力量,整合村级脱贫攻坚四支力量,成立了以我为总负责人的扶贫攻坚队伍,并将各项工作明确到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力量发挥到位。三是按照全镇扶贫对象核实及书记清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工作小组,分别进村入户,将宣传告知单发放到群众手中,并逐户对农户家庭情况进行普查,全村92户,宣传告知书送达、情况普查入户85户,微信通知7户,宣传率100%,召开民主评议会,对全村贫困户情况重新评议,新增0人,剔除0人,现有贫困户17户45人,退出户3户12人。四是按照按照宝鸡市扶贫档案资料整理相关要求,对村、户贫困档案进行再整理,再完善,认真填写“两卡一簿”填写四书,整理各类扶贫资料4盒、村、户档案20余份,确保扶贫工作有记录。

三、依托单位,真抓真扶。按照脱贫攻坚“八个一”扶贫措施,积极争取各级项目,为贫困户争取脱贫致富的有效助力。

1、产业帮扶:制定《营头村产业发展五年规划》、《营头村贫困会产业脱贫工作实施方案》,联系区人社局帮扶人,为5户贫困户购置鸡苗100只,饲料6袋,农用手推着车1个,鼓励贫困户发展土鸡养殖产业,多次协商,与宝鸡民乐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土鸡蛋保底收购合同,解决贫困户销售后顾之忧;协调上级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361万元,扶持带动17户贫困户新栽花椒15.5亩、柴胡1.5亩,养猪10头,巩固提升花椒23.7亩,核桃15.3亩;创新“微扶贫”方式,为4户贫困户购买花盆50个,花卉种苗120株,鼓励其发展花卉及多肉植物移栽种植,联系爱情海花店,协商贫困户花卉代售,贴补贫苦户家庭收入。在淘宝网申请建立“西山营头特产”网店,网店争取在核桃花椒上市期间正式运营,拓宽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

2、移民搬迁帮扶:上报申请鉴定贫困户土砖房4户,移民搬迁1户,危房改造4户,移民搬迁户由于个人原因更改为危房改造项目,其中c级1户,D级三户,项目均已经上报,按时间要求逐步实施。

3、保障兜底帮扶:严格按照低保评审程序,经过民主评议,评出五保户3户3人,低保贫困户4户10人,结果按要求公示,无任何异议。

4、健康扶贫: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将健康扶贫政策明白卡贴到每个贫困户家中,让会同坪头医院建立因病致贫精准识别卡,为每户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定期为其体检并作用药指导。

5、教育扶贫:营头村20户贫困户中家中有在校学生9人,小学4人、初中3人,高职院校2人,其中,中小学生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高职院校享受国家奖学金2000元。

6、生态保护帮扶:14户贫困户共有退耕还林面积23.8亩,补助资金2142元;

7、社会扶贫:区人社局协调宝鸡华林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为营头村45名在校中校学生捐赠价值7000元学习用品。区人社局及下属单位多次对20户贫困户集中慰问,捐赠价值1万余元的米、面、油、药品、礼品、生活用品等慰问品,为2户贫困户购买轮椅2个。

8、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协调,争取项目资金48万,完成村内1公里水泥道路硬化工程。争取项目资金15.3万元,完成一事一议项目,在村内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健身器材10台。积极争取环境卫生整治项目,为村争取到移动垃圾台2个,垃圾转运车一台,提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能力。

四、立足岗位,做好服务。在村任职期间,除了做好党建和扶贫相关工作,我还积极配合村三委会完成新合疗征费,区、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土地确权登记,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使村内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各项工作档案资料整理齐备,工作有据可依,有迹可查,积极动员村民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村参保缴费217人,参保率达100%。为60岁以上老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享受待遇率达100%,提高村民幸福感。协调区人社局、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在村委会建立经办管理服务平台和金融服务网点,配齐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安装pos机、制度牌、门牌,开通养老保险代扣代缴功能,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查询、领取、年检经办管理服务“五个不出村”。

上半年,虽然做了一些的工作,但工作距离组织和领导的要求、距离全体村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一是抓党建,充分发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营头村党建微信交流平台”的作用,提升党员能力,党建带扶贫,切实发挥村党支部先锋带头作用;二是抓扶贫,继续加强产业扶贫扶持力度,促进土鸡养殖、花椒、核桃种植产业出成效,创新微扶贫模式,壮大花卉产业发展,加快西山营头特产网店建设步伐,力促尽快上线允许,推动扶贫工作持续前进;三是抓建设,协调年初上报人饮工程项目落地,修建便民公厕1座,结合美丽乡村合文明村创建,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打造坪头最美乡村;四是抓服务,继续做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卫生整治、养老保险等各项基础性服务工作,把各项服务做细做实。

XX村脱贫攻坚情况简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