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网师园的造园艺术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15-959390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3 23:3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网师园的造园艺术

论网师园造园艺术

摘要:中国清代园林在继承了唐宋园林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造园艺术在技术方面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而且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南方以苏州、湖州、扬州、杭州为中心,岭南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私家园林以江南地区宅园的水平为最高,数量最多。江南叠石多,气候湿润,适于植物的生长,花卉品种也就繁多,另外,江南的封建文化比较发达,因此,江南园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最能代表当代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江南的叠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作出峰峦丘壑、洞府峭壁、曲岸石矶,或以散置、或倚砌筑作壁山等等,更有以假山作为园林主景的。江南园林的观赏植物讲究造型和姿态、色彩、季相特征。在院角、廊侧、墙边的小空间内散植花木配以峰石,构成小景画面,使人顾盼于不经意之间,尤为精彩。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中网师园是江南极具代表性的文人园林,我们通过对网师园的深入了解来进一步更好地理解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关键词:网师园;私家园林;古典园林

网师园在城东南阔家头巷内,原为宋代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清代乾隆年间,宋宗元买下其地,重行擘划布置,称为网师园。“网师”者,“渔翁”之义也。据钱大昕乾隆六十年(1795年)《阿师园记》载,园旁弄堂旧称王四巷,宋宗元取“王四”谐音“网师”为名,既便于众口,又寓“渔隐”之义。网师园地处城东南,当时当地水网交叉,主园内又以水景为主,所有建筑都围水贴水而建,“渔隐”之义是十分贴切的。网师园与苏舜钦所建的沧浪亭相隔不远,故有人称网师园为“苏邻小筑”,也有人因其园在沧浪亭之东,又称“苏东邻”。然而,它们毕竟无法替代“网师”之名,传至今日,人们但知有网师而不知有“苏邻小筑”等名了。[1]

网师园分为住宅和庭园两部分,东部的住宅部分占地0.2公顷,大致依序列依次为门厅、正厅、楼厅,其后有五峰书屋和梯云室等精巧玲珑的小院。西部为庭园,占地0.33公顷,这里的布局与住宅部分的布局截然不同,亭、廊、轩、馆或聚或散,皆邻山近水,环池而建。

网师园的总体布局讲究曲径通幽,庭园虽小,利用直路中有迂回,舒缓处有起伏的园路安排,创造意境深邃的气氛。一走进园门,曲廊就将人引向掩映在绿树山石之中的小山丛桂轩。轩名取自北朝诗人庾信《枯树赋》中“小山则丛桂留人”的诗句,意喻迎接、款待、挽留宾客之意。轩的周围,桂树簇拥,佳石耸立。透过花窗北望,可见一座黄石假山一一云岗,虽不高却气势雄奇,曲径通幽处,山石自开。循着名为樵风径的爬山廊,向西而后北折,来到“濯缨水阁”(图 1)。阁前凿—泓碧池,周围缀以山石、花木、古树,倒映在水中,景园十分精致、幽深。水池约400平米见方,集中置于园的中心位置。池岸的叠石层层低下,源头、水尾隐藏于峰回路转之处、水榭花墙之间。四周建筑布置得疏密有致,高低得宜。当游人在幽闭的山石丛林中

作了一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体验后,游历至此,不禁感到豁然开朗,不仅平添了花光水影的悠悠诗韵,而且还拓展了景物的画外空间。

池水西边曲廊突出处的“月到风来亭”。(图 2)与南侧的“濯缨水阁”,是园中的标志性建筑,表现该园的主题。由亭北侧的游廊再跨过三折桥,即可到达池北的“看松读画轩”。这座建筑与池水相隔数步,利用东西廊房花墙,围合成—个相对独立的半封闭空间。在与大庭园的相接处,植有三株古意盎然的白皮松,既点明了小院的意境,又丰富了北岸景观的层次。

池水东岸,与“月到风来亭”隔水相望的,是“竹外一枝轩”和“射鸭廊”。轩和廊的名字,缘于苏东坡“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枝斜更好”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春景的名句。廊、亭之南,还有一座假山与云岗呼应,两山之间,池水蜿蜒为儿涧,仿佛一股清泉源源自此流出,山涧上,横跨一座三步拱桥,是水景的点睛之笔。

园基T形短轴的东西两头,各自闭合成院。东头为藏脩密处的二层楼房“五峰书屋”,紧邻内宅,方便而又隐蔽,完全合乎《园冶·书房基》要求,“择偏僻处,随便通园,令游人莫知有此”也。[2]

再往西是园主人的书斋——殿春簃,“殿春”指芍药花时在春末,“簃”为楼阁旁边的小屋。此院落以卵石铺地,北面建有三间小屋,南面叠石贴壁为山,洞壑幽深中,“涵碧”小潭一汪,旁边还有一座“冷泉亭”(图 3),整个庭园充满了静趣。“殿春簃”还是我国传统园林出口首例——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之蓝本。

整个园林的空间安排采取主、辅对比的手法,主景区也就是全园的主体空间,在它的周围安排若干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西面的“殿春簃”与主景区之间仅一墙之隔,是辅助空间中之最大者。正厅为书斋“殿春簃”,位于长方形庭院之北,院南有清泉“涵碧”及半亭“冷泉”。院内当年辟作药栏、遍植芍药,每逢暮春时节,唯有这里“尚留芍药殿春风”,因此而命名景题。园南部的“小山丛桂轩”和琴室均为幽奥的小庭院,“琴室”的入口从主景区几经曲折方能到达,一厅一亭几乎占去小院的一半,余下的空间但见白粉墙垣及其前的少许山石和花木点缀,其幽邃安谧的气氛与操琴的功能十分协调。园东北角上的“集虚斋”前庭是另一处幽奥小院,院内修竹数竿,透过月洞门和“竹外一枝轩”可窥见主景区水池的一角之景,是运用透景的手法而求得奥中有旷,设计处理上与琴室又有所不同。此外,尚有小院、天井多处。正由于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幽奥的或者半幽奥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烘托出主景区之开朗。

网师园的规划设计在尺度处理上也颇有独到之处。如水池东南水尾上的小拱桥,故意缩小尺寸以反衬两旁假山的气势;水池东岸堆叠小巧玲珑的黄石假山,意在适当减弱其后过于高大的白粉墙垣所造成的尺度失调。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园的东北角,这里耸立着邸宅的后楼和集虚斋、五峰书屋等体量高大的楼房,与园中水池相比、尺度不尽完美,而又非堆叠假山所能掩饰。匠师们乃采取另外的办法,在这些楼房前面建置一组单层小体量、玲珑通透的廊、榭,使之与楼房相结合而构成一组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前面的单层建筑不但造型轻快活泼、尺度亲切近人,而且形成中景,增加了景物的层次,让人感到仿佛楼房后退了许多,从而解决了尺度失调的问题。不过,池西岸的“月到风来亭”体量似嫌过大,屋顶超出池面过高,多少造成与池面相比较的尺度不够协调的现象,虽然美中不足,毕竟瑕不掩瑜。

建筑过多是清乾隆以后,尤其是同、光年间的园林普遍存在的现象,网师园的建筑密度高达30%。人工的建筑过多势必影响园林的自然天成之趣,但网师园却能够把这一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置身主景区内,并无囿于建筑空间之感,反之,却能体会到一派大自然水景的盎然生机。足见此园在规划设计方面确乎是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水平,无愧为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上品之作。[3]

网师园的山水造景,简洁而精致,池呈方形,东南与西北角向外伸延成溪,西北在“潭西渔隐”门前架石梁,如《园冶》云,“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是隔出境界的手法。西南之水,引蔓通津,沿着墙向南至假山之下。网师园用石,仅在池南叠一黄石小山,造型简洁而自然,大量用石集在池边沿岸,有“水令人远”的意趣。

网师园可谓“地只数亩,而有迂问不尽之致;居虽近底,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其精致空灵,堪称江南小园林的典范。[4]

结论:清代私家园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最高水平。而网师园是清代江南极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体现出清代江南私家园林的众多特点。首先,园林与住宅紧密结合,使得园林的自然野趣和生活情趣相结合,与宋、明时代仅供欣赏的园林大为不同。其次,由于地价昂贵,造园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丰富的景物,从而在景区划分和造景方面产生新的手法。如网师园的环池建筑布置。

参考文献

1.柯继承.苏州园林趣谈.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_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ggtf 4.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_

第二篇:浅析岭南文化与岭南造园艺术

浅析岭南文化与岭南造园艺术

论文摘要:岭南造园艺术,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非常鲜明的地域色彩。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既由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同时也受到岭南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岭南文化、兼容性、岭南文化影响、岭南造园艺术

一、岭南文化的形成I、兼容海内三大文化体系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落后,限制了广东与中原的沟通,南海又将广东与大洋彼岸隔开,因而,其封闭性和落后性是可想而知的。在封闭条件下形成的百越文化便是岭南文化的底本,比起中华民族各先进的文化体系来说,实在是底薄本微,于是渴望吸收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

秦以前,岭南属楚地,荆楚文化正是不囿中原礼制传统,开放地博采众长,富于创新的文化,非夷非夏,亦夷亦夏。无羁的想象和浪漫的激情,飘逸流畅的动态。岭南与荆楚山水相连,历来交往密切,岭南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面,都吸取荆楚文化。荆楚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胜过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三国时,岭南与吴越同属东吴,吴越自古是中华富庶地,文化发达,对岭南的语言、艺术、园林、建筑等方面都产生相当影响。

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凭自身的先进和中央集权的推力向全国辐射。随着秦汉、晋、南北朝和南宋4次中原人口向岭南的大迁徙,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至宋、元时,中原文化与先后融入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作为底本的百越文化,共同构筑起岭南文化体系。

2、吸收海外诸类文化

东吴时,佛教传入广东;南朝梁代,禅宗始祖达摩来广州传播印度佛教文化,后来在潮汕和徐闻形成两大佛教中心。唐代,阿拉伯商人传入伊斯兰教文化;明、清时,西方传教士将天主教、基督教传入岭南。这些外来的宗教文化在岭南比较顺利地传播和发展,建起了许多寺院、教堂,将各自的宗教建筑形式、雕塑、图案、彩画等艺术随之传进来。

可见,岭南文化是土著文化、各个时期的移民文化以及海外文化在交流、碰撞、激荡、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样的大融汇,必然以兼容精神为前提,是兼收并蓄的结果。正是由于岭南文化能对各种不同的文化流派甚至异质文化保持较为开放的态度,敢于和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养分以丰富自己,所以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也正是因此,岭南文化虽然是一种年轻的文化形态,却能够在古老而壮观的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展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辉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兼容性是岭南文化的生命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岭南文化对岭南造园艺术的影响

岭南造园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造园构意新颖,布局平易开朗,较少江南园林那种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在园林的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造型、色彩运用、叠石理水和花木配置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形成不似北方园林之壮丽、也不似南方园林之纤细的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成为与江南、北方鼎峙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1、儒家美学思想与岭南园林

在岭南文化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岭南远离中央集权,受北方儒家思

想影响较少,因此导致岭南文化具有远儒性。其实早期岭南文化受先秦儒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影响都很大,特别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思想。孔子及儒家“文之以礼乐”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是指对人而言,通过美育对人的提升,是本质上的升华;另一方面是指对物,通过对物的美饰,反过来又作用于人,同样使人得于美育的熏陶。在岭南的建筑及园林中,最能体现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就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思想中的“文”饰和“好修”。例如广州的陈家祠,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手法,前后三进,包括9座厅堂、10座东西斋、6个庭院,建筑群主次分明,虚实相间,庭院与建筑紧密结合,体现出传统四合院建筑严谨规整的整体美感。祠堂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雕、灰塑、铁铸、铜铸、壁画以及书法对联等艺术装饰,各种装饰工艺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特质,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还有广东四大名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和顺德清晖园的园林建筑的装饰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道家“朴素自然观”与岭南园林

道家崇尚自然之旨,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和园林建筑等方而都有巨大影响。在园林上表现为崇尚自然山水,沉醉其中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境界。虽然山水创作不是道家才有,但园林审美的自然观则是道家的总结:“人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岭南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岭南人喜欢户外生活,居住场所常选择既生活方便而又景色优美的环境,所以,山水环境的格局成为生活空间的首选。粤西肇庆城的城市布局将七星岩湖光山色和西江小三峡连成一片,比起桂林来也好不逊色。在岭南传统园林发展进程中的南汉造园时期,就将园林景观与城市的自然环境形态结合起来了,古代广州城的布局是“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2],北面为山,南面为海(江)。城内的白云山、与城北明代城墙相连的越秀山、城墙外的番山、禺山、东山、西山,使广州古城内融入相当面积的青山绿地。

3、岭南园林造园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实际性与实用性。

岭南园林受商业实利思想的影响,强调生活的跟进性,园林的布局构成和造园立意受某一阶段的社会思想潮流影响很大,因此园林的变动性较大。岭南造园的思想立意与北方、江南园林有所不同,虽然也叠山理水,但园主人并不刻意追求山水,也并不完全陶醉于山水园林的享乐中,在岭南人眼中,园林生活只是全部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不刻求园林某些细部的精雕细琢,不居于某一园的终生享用,而强调园林的随见性和环境的怡人性。因此,园林不仅存在于私园,也存在于城市公共活动区域之中,如惠州西湖、潮州西湖和荔枝湾等,以及公建园林,如酒家、茶楼、戏园园林等。

4、岭南园林造园结合岭南的地理气候特点。

岭南造园比较周密地考虑了气候的因素,非常注意朝向、通风条件和防晒。其中庭园布局比较特别的是粤中庭园,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前疏后密型,以顺德清晖园为代表。清晖园的前部(南面)布置庭园,后部是密集的建筑群,通过庭园、天井院落、巷道以及敞厅等形式来组织自然通风,夏目的主导凤,无论从平面布局或纵面的设计布置,都能吹到后院的每个角落。另一种是连房广厦型,以东莞可园、广州小画舫斋为代表。岭南园林喜用庭园或庭院的园林布局方法,除了岭南地处丘陵地区、农耕地少、土地价贵而造成园林用地狭小之外,最为重

要的原因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用建筑围合而成的庭园或庭院可利用建筑的楼宇和廊墙来减弱强风暴雨对园林的侵袭,将强风对园林景观植物的破坏尽可能地减少。

5、西学东渐的思想,中西合璧的审美观念。

西方文化对岭南近代建筑园林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园林的造园手法上。民国以后,留学回国的工程师、建筑师日渐增多,广州开始出现中西风格融合的一般建筑和高层建筑,20世纪初,由于广州开始开辟马路,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的“骑楼”建筑。“骑楼”是跨人行道而建的,建筑之间互相连接形成有遮蔽的人行道长廊,适合亚热带气候,方便行人,成为广州商业区街景的主格调。位于商业中心的各大茶楼,其外观形式无论偏重传统特色还是模仿西洋古典风格,但多以折衷糅合为主,形成岭南饮食文化市井风情的特有形式。立园的水池造型,也是采用西方几何形的喷泉池形式,水池四周用栏杆围合,这与中国传统造园的山石池岸做法大相径庭。岭南建筑除了外观造型外,建筑细部、装饰装修等方面业吸取外来建筑形式河技术,如拱形门窗、外廊式阳台、铁枝花纹栏杆等等。

三、小结

岭南造园艺术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从岭南园林造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看到,它是个多方面的有机综合体,既有孔子“文之以礼乐”的儒家思想,又有老庄“原天地之美” 的道家思想,因此岭南园林在造园环境的取向上崇尚自然,追求山水田园风光,园林建筑的表现上则突出“文”饰的人工艺术性。明代以后,对着

商业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经世致用的造园理念和西学东渐的造园手法也融入到了岭南园林造园之中。所以,岭南园林既有北方、江南园林的影子,也有极强的地域特征。国外文化和国外园林的影响下,许多外来的建筑符号和造园手法也被用在岭南园林中,在各处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中,既有其共性特征,也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同时造园既有一定的严谨性,也有很大的随意性。

由此可见,岭南地区所创造出的这种具有极强地域特征的文化体系,和开放、兼容、多元、创新等文化特征,将使岭南园林的造园能不断求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锦全等编.岭南思想史.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3.[清]黄佛颐编.广州城坊志.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4.刘管平. 岭南古典园林. 建筑师(2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5.张家骥. 中国造园史.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陆琦.岭南造园与审美.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O05

第三篇: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

楼在江南园林中的布局一般位于园的边侧或后部,以 证中部园林空间的完整,同时也便于因借内外和俯览全园景色,如沧浪亭园的看山楼,政园的见山楼、倒影楼,留园的明瑟楼等。

阁楼的一种,除能登高远眺外,主要用于藏书、藏经等。阁的原形为栈道上有覆盖的小屋,下面是木柱支撑架空的平台或通道。阁 正式名称见于史书则是“干阑”,也有称“阁 ”的。早期的功能是庋藏食物,后来进一步发展 把藏书画的楼甚至供佛的多层殿堂也称阁。清代民间出现的奎星阁,虽是风水说法的极度发展,但实际功能也是用于远眺。

江南园林中的阁与楼相似,常常楼阁并用。《园冶》曰:“四阿开四牖”,即是一种四坡屋顶、四面皆开窗的建筑物。平面常作方形或正多边形,立面以扇取代墙壁,平座斗拱出挑,上部多重檐。造型高耸凌空,较楼更为完整、丰富。阁在园林布局中 由于体量大,造型突出,常常设在 要位置,或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成为园中的主景和空间序列的高潮。

亭只有屋顶没有 的小屋。古人把亭与停止通意,是供人停下来休息和集合的地方。在园林中常用来点景、观景、供游人驻足小憩、纳凉、避雨。其特征是玲珑轻巧,从各个角度观赏都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建筑形象。

亭由屋顶、柱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屋顶形式 样,最富于变化。可归纳为重檐、攒尖顶、歇山顶、顶、平顶及组合顶。柱身部分通透、空敞的居多,也有装窗棂的。台基一般与亭的平面形状相同,常见的有方、长方、五角 六角圭、八角、扁八角、圆、扇、十字、字、方胜、套圆、套方、梅花、海棠等形式。

亭的结构与构造以及屋顶的做法南北有别,显示出各自的风格。北方浑厚稳重,江南则纤巧秀丽。亭的选址在江南园林中十分讲究,“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是园林中的构景要素,为了观景,通常先选择好观景角度和距离,使亭在园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江南园林中,亭多作为组景的主体而位于假山之巅、池水之涯、松柏之荫、幽篁之林,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创造出多层次的风景画面。

园林运用亭的最早史料是隋唐时代的《大业杂记》:“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今洛阳)……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古今。”明 两代,亭的形成则是园林建筑中形式最丰富的内容,江南古典园林中现存的亭子大多是这一时期的遗物。

平面为三角形,三立柱,一般做成单檐攒尖顶、飞檐翘角、轻盈舒展的称“三角亭”。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柱间四壁敞开或辟门窗,做成攒尖顶、歇山顶、卷棚顶、平顶等,立面上有单檐、重檐的称“四边形亭”。这种亭造型最丰富,运最灵活,并可创造出轩、榭、堂、馆等多种空间境界。如拙政园绣绮亭雅正有厅堂之韵致。屋顶形式为攒尖顶,坡度做得很大,陡峻高耸,具有强烈的向上集中感的多角亭,其中八角亭是常见亭中边角最多的一种。多角亭在江南园林中有着突出的主景作用,如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平面圆形,支柱呈圆形轮迹排列,顶部为 尖顶,外观上没有屋脊,形如草笠的称“ 亭”,其特点浑硕丰润,无明确的方向性,观赏面完整,在园林布局中多设在山野花径,融合在自然环境中。江南园林中多用单檐,质朴秀丽,如拙政园笠亭,留园舒肃亭等。平面扇形,外曲面柱间敞开,内曲面及两侧面开门辟窗;屋顶二坡,外有两脊,脊角起翘外展;风格清逸淡雅,有明确的方向性的亭称“扇面亭”。如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外侧环水,内侧背山,前方隔水与别有洞天相呼应。秋霞圃补亭立于山巅,达到四面有景、处处入画的效果。与其他建筑物组合在一起构成自然残缺的亭称“半亭”。这类亭子一般用在附属园墙,或与花榭组合在一起,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如网师园入口半亭,也有布局在墙的角隅的,以避免转角空间的闭塞感,如狮子林的扇面亭,半园的半亭。还有一种称“组合亭”的建筑,或相同形体的重复组合,或主体与一个或若干个附体的组合,或为亭群。其特征为富于变化,相互衬托,共为一体。如煦园鸳鸯亭即为相同形体的组合,内部却连同一体。

榭供人游憩的水边敞屋,主要起到观景与点景作用。最早的榭只是高台上的木构亭状

物。明清时进一步发展为园林建筑的专用名字。《园冶》曰:“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江 古典园林中的榭大多为明清时期的遗物。榭多设在水边,实为干阑式建筑的一种,这类榭的基本形式是:在水边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上面建木构的建筑物。平面多为长方形,四周柱间设栏杆或鹅颈靠椅 立面空透畅达,尤其临水面特别开敞屋顶常用卷棚歇山式样。如拙政园的芙蓉榭、秋霞圃的依依小榭等。舫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屋,由于不能动,又称“不系舟”。船的原形为江南彩舟,是一种在水中荡漾游玩的小船。江南园林中的水面小,不能划船,便在岸边仿船的轮廓造木石的舫,供人在内游玩饮宴,观赏水景,身临其中,有泛舟水面之感。其建筑形式还引喻范蠡急流勇退的典故,表示园主退隐之志,故在江南园林艺术意境的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建筑语言,形象地体现了所谓“烟波钓徒”的清高理想及其诗情画意。

舫的构成分前舱、中舱、后舱三段。前舱较高,做成敞棚,具有亭榭之特征;中舱略低,类似于廊,是主要休息、游赏、宴客的场所;后舱为二层,接近阁形,可登临远眺。三部分高低错落,虚实相间构成了舫轻盈舒展的造型,通常为园林中重要的风景点。如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舫斋,狮子林的石舫,环秀山庄的补秋舫,煦园的不系舟,豫园的亦舫等。还有一种舫是在旱园之中,“船”头或两侧有水纹铺地,似行驶在水浪之中,如豫园的船厅、退思园的旱船等。

轩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小屋。园林中多作观景之用。在古代,轩指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车前高曰轩,后低曰轾”,从轩中外望,有“欲举之意”。

轩在建筑上,则指厅堂前带卷棚顶的部分。《园冶》说:“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园林中的轩,特征是轻巧灵活,高敞飘逸,多布局在高旷地段,踞岗临下,是园内的主要观景点之一,如留园的闻木樨香轩;也有布局在池畔的,形式与功能都与水榭类似,但一般不像水榭那样伸入水中,如留园的绿荫轩、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就属此类。另外,还有一些环境清幽、安谧的小院也称轩,如留园揖峰轩,拙政园的听雨轩等。廊有覆盖的通道,一般用作建筑室外与室内空间的过渡和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有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其基本特征是窄而长,可“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在江南园林中通常作为组织空间序列展开的重要手段,用来划分空间,起到似隔非隔,隔而不断的效果。与各种建筑物组合在一起,可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生动、诱人的过渡空间,达到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

廊的具体组合方式有沿园界占边布置,以打破园墙的板滞和闭塞,并起到组织导游的作用,如何园的楼廊,留园的曲廊等;也有在园中穿插布置,利用廊的穿插、迂回,将大的园林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景区,使得各景区既有相对的独立和完整,又可互为因借,相互衬托,构成统一多变的整体效果,如怡园复廊。

廊的设置“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根据不 的自然地势,创造出特殊的环境气氛。建在山间坡地的爬山廊,左右曲折,上下起伏,穿楼过殿,构成一种磅礴的气势。建在水中岸边的水廊,轻盈自如,倒影入水,虚处传神,别具风韵。

廊的种类很多,按横剖面分,有以下几种。檐下两侧 柱无壁的廊称“空廊”,漫步其中如看山水长卷。留园曲廊采用占边的布局手法,在空廊与墙之间让出一个个小天井,点缀巧石翠竹,优雅闲适。单面的空廊称“半廊”,如半园的东西半廊。凡附属于建筑物的又称“廊轩”。柱间有墙的廊,常在墙上开设各种漏窗和窗洞,随意取景,布局多结合墙设在庭院的边缘,空敞的一面朝向主空间,另一面透出园外景物,有扩大园内空间的特殊效果,如留园古木交柯前的半廊,墙面上的漏窗隐约显出园中的山容水态,预示着空间的展开,手法极妙,言简意赅,为半廊的成功应用。

在空廊的中间加一道墙的廊称“复廊”,又称“里外廊”,这种廊两侧都可以通行,形成两道并列的半廊。它以隔为主,但多在隔墙上开设精美的漏窗,行于一侧可不断地观赏另一

侧的景物。在园林中多布置在两侧景物特征各不相同的地段,作为景区的过渡,尤为自然。如沧浪亭园的复廊 在水际山崖之间,怡园的复廊分隔东西两景区,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双层的廊,用以联系不同高度的建筑或景物。游人通过上下交通,可多层次、多角度地欣赏园林景色的廊称楼廊。布局常依山傍水,或高低曲折地回绕于厅堂、住宅之间,成为上下交通的纽带。如何园的楼廊由半廊、复廊等各种形式的廊组成,运用灵活自然,巧而得体。从总体造型及其与环境结合的角度考虑,又有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叠落廊、波形廊、水廊、桥廊等。

桥架空的道路,用来沟通园路,驻足赏景及作为组景的手段。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功能,并把造型艺术与周围环境的结合放在更突出的地位。在江南园林中,常利用桥划分水面,以增加水面空间的层次和进深,显示出水面的弥漫、深远。《园冶》曰:“疏水若无尽,断处通桥。”由于园林尺度小,桥的造型多质朴轻,接近水面,步足其上有凌波信步之感。此外,桥还常设在沟壑断崖之上,《园冶》曰:“绝涧架其梁,飞岩假其栈。”取其危桥高架,凌空飞渡之势,以衬托山势的峭拔、幽深之意境。江南园林中桥的类型丰富,造型各异。

外形简单,有直线形和折线形,结构有梁式和板式的桥称为“平桥”,常 于较小跨度。板式桥有时只用一块石条或木板架于两岸即成,江南园林中有许多这类桥,有的凌波贴水在峡口源头,有的凌空飞渡于沟壑山间。条石上的苔痕,木板上的霜迹,使人联想到海上的神话,山中的岁月,意趣盎然,野味横生。为了取得变化,克服长而直的单调感,一般在墩处弯曲,形成三曲、五曲、九曲,通称“九曲桥”。其目的是要延长游览行程和时间,以扩大空间感,在曲折中变换视线的方向和角度,做到“步移景异”的目的。上海豫园大门口的九曲桥是成功之作。

以拱作为桥身主要受力结构的桥称“拱桥”。这种桥造型优美,形式丰富,有驼峰突起的陡拱,有宛如皎月的坦拱,有玉带浮水的纤道多拱,也有长虹卧波,形成自然纵坡的长拱桥。江南园林中因水面较小,拱桥以简朴小巧为主。网师园的引静桥以古雅的造型、较小的尺度与周围的山水树木配合得体。

桥面上置亭的叫“亭桥”,筑廊的称“廊桥”,可供游人纳凉避雨,驻足赏景,又增加了桥的变化。其代表为与两岸楼阁相连的拙政园小飞虹,西接得真亭,东通小沧浪水院,其形态纤巧优美,朱红色桥栏映入水中,水波荡漾,宛若飞虹,是古代廊式风雨交通桥在造园中的巧妙运用

第四篇:浅谈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浅谈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浅谈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滋生与东方文化的土壤中,对自然之景加以概括、提炼,形成了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鲜明格调,成为了世界园林史上的一朵奇葩。江南私家园林以其独特的清雅秀丽,通透轻巧,成为了清代造园艺术的精华,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称。

关键词:清代 江南园林 造园山水情趣 叠山理水 空间感

(一)清代江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背景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园林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私家园林更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而在江南,苏杭则更为集中和突出。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造园最多的时期。经中前期康雍乾三代君主的治理,社会出现了安定繁荣的盛世局面。就文化艺术方面来说,清代总体上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传统,而且获得了很多长足的进步。但在这一时期虽然崇尚文学,由于清政府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和言论,因此很多文人更多地醉心于园林艺术中,使得大量的园林著作及美学思想问世,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造园艺术家”。例如:计成的《园治》,李渔的《闲情偶记》等。

江南私家园林发展至清代,以其浓郁的诗画风情和精湛的造园工艺,成为我国园林史上的一个鼎峰。

(二)山水画情趣与文人气质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的古典园林就开始定性为山水园。绘画、诗歌和文学影响了造园艺术。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非常的直接和深刻。山水画的审美态度和理论,甚至决定了园林艺术的外在形态、发展走向,特别是宋朝以来的造园家将诗画情趣巧妙融进园林中,也使得中国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很好地融入了山水画“外师造化,内发心源”的原则,展示出设计者崇尚自然地内心世界。

明代文人茅元仪在观赏其友的影园后说:“园者,画之见诸行事也”。意思是说,此园就是将画中的景物再现于现实中。其实当时的很多文人都有与茅元仪一样,常常参与园林的设计与建筑,并且,将山水画的意境构思、美学理念、意态风格乃至线条色彩、技法手段等都运用进来,体现了“师造化夺天工”的写意特点。

走进江南古典园林,一种具有避利恬静,浪漫飘逸的文人气质形态便映入眼

帘。事实上,江南私家园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士大夫隐逸江湖、归隐田园的心境。他们崇尚自然,追求平静, 逃避现实和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活, 努力营造一种清净无为、息心去欲的境界。也正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和生动的自然景色使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净化。中国古典园林在追求诗情画意一般艺术境界的同时, 将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巧妙地融入造园中, 并借助松柏、古梅、美竹创造出令人神往的太虚幻境。所以许多游人在观赏江南古典园林时经常受到联想使人赋情于景, 园同人情景交融,创造出极高的艺术境界。

此外江南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 而且还涉及到听觉嗅觉的感官变化、一年四季,冷暖等气候变化,都会改变园林空间的意境。它的总体感觉淡雅, 色彩处理较素。多选用灰色,白色,墨绿等偏冷的色调,,营造一种深邃、宁静的意境。这不仅极易与自然中的山水树木花草等协调,也与山水画的意境不谋而合。宁静的山水画意境和淡雅的色调处理。

(三)布局特色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大都修建于市井之间,所以为了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追求安静与闲适的造园家,多会采用向内的布局形式,且因地制宜布局随和。这种布局形式将建筑背朝外而面朝内,围成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通常以水面作为中心,通过叠石理水和植物的种植丰富空间变化。这样既获得了宁静、私密的空间,又可以在四周的建筑内从不同角度观赏中心景观。

苏州的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它中区的水体布局就是以水池为中心,西面北面为山体,东南面主要为建筑组群的形态。

以水为中心的布局特色

(四)精巧的空间设置与要素配植

在江南的园林中,经常有这样的设计手法:小空间与开阔场地的对比让人产生豁然开朗的心境。在庭院的入口处,通常比较窄小,在进入庭院后又采用开敞的大空间,从视野受限,到视野开阔,游园者的心情产生起伏波动,使人兴趣盎然。在不大的范围中,为了让精致丰富,空间的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近景„„中景„„远景的对比衬托中,园中的风景就更有层次感。前后景观进深的变化,也在于垂直高度上的高度错落。在低处可以仰视上方的风景,在高处可以全览下方的风景。高处空间与地处空间的变化耐人寻味 这种把空间节奏化的作法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时空流动美。

置石理水的艺术:这些园林中的山石形态各异,功能也不同,它们常常起到提高层次感,分割空间,模拟自然意境、提升趣味,提供踏步等功能。体积较大的石块堆成“皱瘦透漏”的假山,让人透过这些山石欣赏其背后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江南地区降雨丰沛,多水系湖泊,江南私家园林在建设时,多利用原有水系统进行建造,并利用水面营造一种聚合感和倒影美。例如拙政园就是利用原有水洼地进行修建,按地貌取宽阔的水面,临水修建主要建筑,并注重水面与山石花木的相互遮映,构成富有江南水乡风貌的自然山水景色。在植物的配植上,采用了孤植、丛植、群植、散点植等多种手法,将单个的个体联系起来,使得园林更显节奏和韵律。在众多的搭配中尤以这种搭配最显江南私家园林之精髓:扬州个园的四季„„春景为石笋和竹子(春山):夏

景为太湖石和竹子(夏山):秋景为黄石山与柏树(秋山):冬景为雪石山不用植物搭配以显示冬季的荒漠疏寒。由此可见一斑。细节处理与置石的艺术

(五)虚与实的美

学者胡愈在评读《浮生六记》曾指出:园林的妙处还不仅在迂回曲折,而且还表现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深或浅。

廊道中,通过漏窗望窗外的景物,就能体现到虚实相生的意境美,从漏窗中隐约地看到一部分景象,需要再靠着自己的联想感受窗外的景色。其实在园林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虚实相生的意境,具体而言,造园家在设计时常常把明与暗,陆地山石与水面,景致处与留白处,近景和远景,主景路线和遮掩于山石草木之后的次景作为一对对的实虚对比体。这正是造园中所追求的,并且体现出文人隐逸归田和出仕报国之志困扰他们的这一对现实矛盾。

但是由于江南园林大都面积较小,加上它文人气质和书卷气重,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北方园林相比就难免显的简陋穷酸。漏景效果

通过以上对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出清雅秀丽的院子,一样遵循丰富、协调、统一的美的原则。它把创造优美宁静的居住环境与陶冶情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世界园林的发展填上了精彩的一笔,同时为我们今天园林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地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游泳《园林史》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丁绍刚《风景园林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文《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美形式》 《改革与开发》202_

胡俞 赵红垒《浅析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学术论坛》经济视

角 202_

潘秀蓉《感悟江南古典园林的诗画意境》《园林„花园与设计》 202_

第五篇:网师园

一 历史

网师园之初建,常被追溯到南宋淳熙初(1 1 74)史正志在此建万卷堂及渔隐圃时, 其实当年的万卷堂及花圃早就踪迹全无了。今日所见的网师园,创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之前不久,创建者是宋宗元。当时宋宗元正在北京任职,因母亲年老,想在家乡构建一供养老母的园林。他少年时曾在史正志故址所在的池塘中钓鱼游玩,留下美好印象,就选择了那儿为新园址。园林建成后, 他辞官归养,直到母亲去世,才又出任。

宋宗元将此园命名为“网师小筑”。据钱大听在三十年后分析,说是因为有小巷本名王思,后音讹为网师,而南宋时史正志在此筑花圃,亦名为渔隐,故宋宗元取“渔隐” 之义,“王思”之音,而以“网师”为名。这一分析非常精到,但可补充一点,就是沧 浪亭前的薪溪既曾被苏舜钦譬作《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那么将薪溪流经门前的宅园命名为网师也是援用了《楚辞》中的典故。

宋宗元本人虽无大名,但他与同年沈德潜比屋而居,并且在他退隐家乡的几年中沈德潜恰也赋闲在家,两人朝夕过从。沈德潜是乾隆时代享有盛名的诗人,他为网师园所作的文《网师园图记》与诗《题宋惠庭观察杏花春雨图》,都为网师园增色不少。

宋宗元虽是网师园的创建者,但对建筑网师园功绩最大的却是后来的园主瞿远村。原来宋宗元卒后不久,网师园就很快荒废。瞿远村(1741-1 808)在苏州外本有宅名抱绿渔庄,因偶过网师园,悲其荒废,乃购买后重加经营。瞿远村为人恬淡平和,是一个真正有隐士格调的人。在购下网师园后, 他亲自精心规划,重加布置,使网师园面目一新,更胜旧时规模。现在的网师园就基本上保持了瞿远村当年的总体结构。

苏州园林多为住宅园林,由于其建筑以木材为栋梁支柱,容易遭受破坏,所以现存园林中,其住宅部分能保存下来的,并不多见,能大体上完整如昔的,更唯独网师园一座,诚为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二 介绍

综观此园,以水为主,主题突出,布局紧凑,沿池布置简洁自然,空间尺度斟酌恰当。并成功地运用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尤以精致小巧著称,摒除了堆砌罗列的烦琐风尚,可视为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轴线布局 作为隐居的私家园林,园林的选址自然是在寻常的巷陌之间。网师园的现址是苏州城的东南,阔家头巷。全园面积 0.4 公顷,属中等偏小的私园。和其他的江南私家园林一样,它是宅园。既是宅园,那么它就是有宅有园,园是宅的附属部分, 以宅为主,于宅之后处与侧处筑园。如有轴线,园常是正宅轴线的背向延伸。但是, 网师园却是位于住宅的北面和西面。住宅的轴线是南北向,园林只是在东北部由五峰书屋和梯云室错位地由南向北延续了住宅的轴线,而把园林的构图中心水池区与住宅的最后一进撷秀楼东西并置,由此在构图上与住宅形成东西和南北的关系。游居结合 宅以居为主,园以游为主。游是居的延伸和发展,居的物质功能性强,游的精神功能性强。因此,园林的布局是根据园主的精神喜好,以决定园林的山水和建筑功能和形态。从园林的构成来看,有植物、山水、桥石、建筑。虽说是以山水为骨干,但是,建筑所占的比重很大,建筑密度达到 30 %。这也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个典型特点。从布局上看,宅园以水池为中心,环池置景,多为黄石叠山。池之一角突出为回水,回水之上架斜桥。这是明显的明代园林风格。而环池皆环以回廊, 以及建筑前后差列等手法又是典型的乾隆后期的风格。布局 整个园林的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围绕水池分南部、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南部为宴饮区,西部为静省区、北部为读书处、东北部为休闲区。从风水上看,东北为生门,故远远突出,西南为死门,故深深凹进,西北为开门,故也突出。构图 整个园林的构图中心是水池。水池面积约为 400平方米左右,即长宽近为 20 米的正方形。这个视距使对岸景点处于最佳状态―水平视角不超过 45 度,垂直视角不超过 30 度。由于园小,不可能像拙政园那样有分有合,而是以聚为主,使水面显大。在池的西北角作出水口,在池的东南角作去水口。出水处和去水处各有一平桥横跨两岸,在景观上增加景深,在风水上使来之水绵绵不知所源,去之水涛涛不知所终。引水西北是因西方属金,北方属水,西北为金水交接位,按五行相生原理,金生水,故此西北为水的源头。水池的南方筑云岗,概取山南水北之意。网师园的小中显大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是对古典戏曲艺术“以少胜多”“一以当十”的形象的描绘,私家园林要在小范围内创造出大千世界的真景,就更注重以简胜繁的艺术原则。园中风景无论是假山溪流还是庭院一隅的树石小景,都经过反复锤炼,以收到笔少气壮、景简意浓的艺术效果。苏州网师园是我国文人宅旁小园的极则, 它只有九亩大居然还园中有园布局极为紧凑精雅富有书卷文气。网师园虽小,但是,能做到小中见大,浅者见深,这是它最成功之处。首先, 采用园中园的形式,构成三个四合院和一个三合院。前者是西区的殿春簃前院,东北区的五峰书屋前院和梯云室前院,后者是北区的看松读画轩前院。第二,环池的层次处理。在小山丛桂轩的北面掇叠黄石假山,在看松读画轩南面布置石松院落, 在撷秀楼西面增加射鸭廊和黄石假山,在池西曲廊东边突出六角亭。这几个景点在池之东西南北四面向池成跌落环绕,使这个构图中心无论在哪个角度看,都是内容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第三,障景处理。小山丛桂轩前的黄石假山是为了遮挡轩内向外的视线,从而形成欲扬先抑的效果。而撷秀楼西侧的射鸭廊和黄石假山是为了遮掩撷秀楼的高大山墙,意想不到的是它进而形成前后错落的前景,增加了层次。最后,水面处理。这是很成功的一点。因为园小,故采用聚合的形式,池中不设岛屿,这就使园池能产生平波泛泛,鱼光鳞鳞的效果。再加上西北的进水口和东南的出水口处理,更使池水有来无影去无踪的效果。

三 住宅区 门厅 网师园住宅部分的正门,与当时一般士大夫家族的住宅大门一样,是两扇对开的黑漆大门,门旁东西两侧设巷门,对面有高大的照壁。大门前旧有盘槐四株,今存两株。门前种槐在苏州有悠久的历史,但如今,网师园大门前的古槐已成这一风气的孤证。轿厅 大门所在的建筑,称作门厅,正对门厅的第二进建筑就是轿厅,二厅间有廊庞连通。所谓轿厅,就是当时停放轿子的地方,乘轿者在这儿上下轿子。轿厅中还辟有供轿夫休息的小室。大厅 从轿厅人内,就是第三进的大厅。出轿厅有一座砖雕门楼,还是网师园第一代园主宋宗元时的故物,至今已有二百四十余年历史,有“江南第一门楼”之称。这不仅因为它年代悠久,也由于其雕刻之精美细致无与伦比。门楼的砖额上雕着“藻耀高翔”四字。藻是水草,在古代常用作纹饰,亦比作文采, 所以这四字就是“文采彪炳,飞黄腾达”的意思。砖额两旁用镂雕手法雕刻着“文王遇姜尚”和“郭子仪拜寿”的历史故事,砖额之上则是莲藕、蝙蝠、祥云、金钱等浮雕图案。其中姜太公、郭子仪都是寿长功高的著名历史人物,莲藕象征多子,蝠谐音“福”, 全都是古代民间艺术中常用的表示吉祥富贵的图案。这种将装饰作用与祈福作用揉合为一的做法,是中国文化二分合一思维模式的又一例证。

大厅都是古代住宅中最高大的建筑,网师园的大厅取名为万卷堂,以纪念史正志曾 建造于此的藏书厅。大厅后有小门,这一小门用以区分男女内外。撷秀楼 大厅之后就是主人所居住的二层楼厅,名为撷秀楼,因在楼上凭栏可以望见全园美景。撷秀楼同大厅一样面阔五间,附带厢房。楼上是主人一家居住生活的所在。楼下是内眷们聚集宴会之处,俗称女厅。梯云室与后花园 撷秀楼后有廊通往后花园。后花园面积不大,但东、南、西三面墙壁都掩映于高下参差、聚散不一的太湖石和松竹花木之后, 大大拓展了想象空间。正北一面则是面对整个后花园的小室,取名梯云室。由于处于狭长小园的纵深一端,从室内观赏园景时又进一步在感觉上拓展了空间。后花园多宛转险怪的太湖石,紧贴西墙的太湖石假山高达三米,状如白色云团。假山中空,有蹬道从其中盘屈而上,通向五峰书屋楼侧的腰门,这就是面对此假山的小室取名梯云室的来由。古代有“梯云取月”的传说,这里就拿白色的湖石假山比作白云,突出登楼者飘飘欲仙的感觉。在这一云团状的假山之南有一半亭, 6 半亭 因半亭的背后就是撷秀楼侧面的高大东墙,所以在此处建造高耸的半亭,称之为半山亭。是因亭南有一小小黄石峰。此峰称之为山则太小,故称之为半山。半山有石坡向下,至近池面处成为大气平整的石矶,摹拟天然山水中适宜钓鱼的钓台,也令此园更切合其表示“渔隐” 之义的园名。

亭后小门则通往五峰书屋的前廊。五峰书屋 五峰书屋位于整个住宅部分的第五进, 书屋前后都有庭园。其北庭园稍小,东植紫薇、芭蕉而西有一峰高峻嵌空的湖石。屋前的南庭园则以湖石假山为主。假山略分内外两重,靠南墙的大堆假山磋峨峻峭,峰峦起伏,非常壮观;外围的湖石则横向堆叠,状如朵朵云彩,自屋中浏览,神似遥耸于云雾之上的远山,而假山紧贴着的那垛高大粉墙也恍若白日照临下的万里晴空。书屋以“五峰”为名,就是将此湖石假山比拟为连绵的山峰。通常认为“五峰”指庐山五老峰,其实中国的名山中以“五峰”为名的很多。元代文学家李孝光就曾隐居雁荡山五峰下讲学,自号五峰狂客;而宋代儒学家胡宏也曾优游衡山二十余年而被尊称为五峰先生。胡、李二人都有《五峰集》传世。由此看来,将五峰书屋之“五峰”实指为五老峰似过于拘泥。假山旁的花坛中有一株山茶,可同时绽放十三种颜色不同的花朵,名为十三太保。这株山茶也是网师园之一奇。集虚斋 五峰书屋之后廊有小门通往集虚斋。集虚斋为二层楼房,楼上本是闺楼,是古代未出阁少女居住的所在。集虚斋之名取自《庄子・人间世》“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表示这里是修身养心之处。此斋既为养心而设,故斋前天井中素净清幽,只种植两丛翠竹,绿影摇曳中拂尽杂念俗意。

四 园林区 网师小筑

从住宅区有不少门径通往园林区。其中第一道门是专供外来宾客人园的途径,也是最适于游览观赏的人口。其门额题“网师小筑”四字,还是第一代创始园主宋宗元给此园所取的名称。门极为狭小。初游者入此门前先见“小筑”二字,所入之门又如此狭小, 心中自然而然就存了一个“小”字。乍入门中,眼前却豁然开朗,顿时会产生山高水阔、柳暗花明的感觉。这里其实是用入口之小反衬出了园林之大。网师园包括住宅区在内, 占地不过八亩有余,只相当于拙政园的八分之一,故它在设计中极富匠心,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来拓展其感觉空间,这里是以出人意表来造成感觉上的冲击震撼,从而增强景观的气势。此外,网师小筑的人口,处于矩形园林的一角而朝向对角,在视线上利用了最长的对角线。在这一对角线上又以黄石堆叠成“云岗”来掩去占据园林中央位置的大水池的大半部分,在云岗前又建一小厅,使它也只露一角,藏而又藏,更显得山重水复, 曲折幽深。小山丛桂轩 它取意于北周文学家庚信暮年的作品《枯树赋》中的 “小山则丛桂留人”,以喻迎接和款待宾客之意。这座小厅是四周环以檐廊而四面都是福扇的所谓四面厅,可观赏四方景物。以“小山丛桂轩”为名,是针对厅西、南两面曲尺形小院中的湖石假山和桂树而言的。

轩北是临水的黄石大假山,曰云岗。假山自东部拔地而起,向西渐低下平缓,延伸至西部而曲折向北,逐渐散开。这些聚散不一的湖石形态各异,如兽似禽,跳宕活泼,有“十二生肖石”之称。气势雄伟,洞府阴森,魏然屹立于桂轩和水池之间,其意了然是为轩之障景,因水面开阔,但设计者显然是想通过狭长的走廊,使游人逐步发现并且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轩南的院落是由这些奇峰怪石循南墙围出一个狭长的花坛, 花坛所植以桂树为主。在这里种植桂树有隐喻作用。《楚辞》中淮南小山所作的《招隐士》以“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来描写所招隐士居处之幽独清雅。这里以湖石小山来影射《招隐士》作者,用桂丛来切合《招隐士》句意,以此隐喻此园为隐士所居,以切合园名“网师”所指的“渔隐”之意,并以“小山丛桂”为轩名来点明这一含意。蹈和馆与琴室 小山丛桂轩西南湖石假山后筑有蹈和馆与琴室二建筑。从功用上看是为宴饮作乐时弹琴奏乐和歌舞表演而设。蹈和馆名取履行天和之意。琴室则筑于一独立庭园之一角。唐诗人齐己《寄镜湖云干处士》诗云“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故筑琴室于“渔隐”之处,与其意暗合。

4云冈 彩霞池 石径 引静桥

云冈 与其他大多园林中的主山一样,云岗临池而筑,借池中倒影来增强其巍峨的气势。在状态上摹拟云层的艺术手法也与大多园林相似。不同的是,大多江南古典园林的主山都以色白质柔的太湖石为材料,较易摹拟云彩的千姿百态,而云岗却是以石质坚硬、棱角分明的黄石叠成。造园者巧妙地在堆叠时既使山体高峻集中以体现其凝重浑朴的气质,又在局部增其曲折凹凸,并中藏洞壑, 令其拙中有巧,凝而不滞。这一系列富于匠心的安排布置,使云岗在凝重沉静中含蒸腾放逸之姿,如堆云积霞,名至实归。

彩霞池 赤云丹霞般的云岗,直逼园中水池。倒影映人池中,随**动,更增其灵动升腾之态,其池也因而名为彩霞池。以“云”、“霞” 拟山,赋予拙重的黄石山以动感,这种融会轻重、揉合动静的审美趣味,最能体现出作为中国文化底蕴的二分合一的思维模式。

石径 云岗与彩霞池相接处有石径透巡。在石径上闲步,穿行于山水之间,仰可扣危岩, 俯可灌清波。从对岸望来,似在黄云赤霞之中漫游,恍若神话里的云中君。

引静桥 石径东接引静桥,向西通至灌缨水阁。引静桥架于云岗东侧之小涧上。小涧宽仅尺余,自小山丛桂轩东侧发源,向北流过云岗东侧,注人彩霞池东南角上。涧岸尽危崖陡岩,俯望似极幽深。桥长仅七尺,故俗称“三步桥”,却建成石拱桥模样。石拱桥江南多有,其桥洞高高拱起,以便船只通过。在这一步即可跨越的小涧上建拱桥,是为了通过与它的对比,使云岗更形高峻巍峨,令彩霞池显得水面壮阔。灌缨水阁 灌缨水阁与云岗并列于彩霞池南,专用以临池玩水。阁名“灌缨”,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的典故,一方面点明其玩水的性质,又藉以关合 “网师”、“渔隐”之意。池水在初建时本与沧浪亭前之薪溪相通,这一阁名更显得妥帖巧妙。月到风来亭 出濯缨水阁,沿西墙有走廊名樵风径。走廊一面临池,而高出池上,中途有一攒尖六角小亭,以“月到风来”为名。此亭高悬于水面, 突出于池中,三面临水,不仅是领略水**月的佳处,本身也是园中主要景观之一。亭后廊墙上嵌有一面落地大镜子,大若门户, 乍望像是方形洞门,门内别有天地。

亭在网师园中的作用:从构图上看,此亭是南部以小山丛桂轩为主的秋景的延续,也是南区与北区、西区的过渡和缓冲地带。从造景上看,此亭是打破池岸平直和增加景深的有效手段。据此,东可见射鸭廊和黄石假山前后错落于撷秀楼的粉墙前,南可览灌缨水阁和假山屏障后的小山丛桂轩的一角隐约于山石之际,北可望看松读画轩和竹外一枝轩谦让于山石和平桥之后,真可谓俯仰高低天水翠,环顾左右廊馆连。凌波曲桥 月到风来亭往北数步,即为走廊尽头。由此向东是贴水越过一水湾的凌波曲桥。近似方形的彩霞池在西北、东南两角各有一水湾,东南水湾贯通小涧而状如龟尾,上架小拱桥引静桥;这西北角的水湾则略似龟头,与拱桥遥遥相对。过曲桥即为一深入水面与月到风来亭共同构成龟头状水湾颈部的石矶,再向前就是正对集虚斋的竹外一枝轩了。竹外一枝轩 小轩开敞三间,形似走廊而稍宽,与东侧射鸭廊直角相交。小轩北墙正中有一圆洞门,通往集虚斋前的天井。门两侧的矩形洞窗正对天井中的两丛翠竹,沟通内外景物;轩南临池处则有梅花数株,疏影照水。此情此景恰与苏轼《和秦太虚梅早劫》诗句“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相合,故取轩名为 “竹外一枝轩”。

竹外一枝轩与池东的射鸭廊以及廊南的半山亭构成一组面对池水的敞开式的建筑群。临池一排轩、廊、亭连成一气。这一组建筑处在将住宅区与园林区分开的墙边,既是从东北角的角度观赏对池月到风来亭、灌缨水阁的观赏处,同时也遮去了身后的部分高墙,避免了住宅建筑侧面的单调和沉重感, 形成宅、园间的自然过渡。看松读画轩 园林北部,与南端的琴室遥相呼应,筑有可供来宾与主人欣赏书画或作诗酬唱的客书房―看松读画轩。轩北居中为方形雕花镂空窗,窗外特地辟小院植石栽花,作为窗景。轩东天井与宅中书房采虚斋相通。

轩前有小院,此院以黄石筑成的花坛作为彩霞池与院落的屏障。坛上花木扶疏,松柏挺拔,使由轩中南望而不至于一览无余。一株古柏高达十米屈下垂,姿态奇特古怪。手种植。殿春簃 看松读画轩西侧隐” 四字。院内靠北一排建筑分为两间年间的园主李鸿裔所题“殿春簃”的缘故。诗句,园主据此而取“春簃”就是与主园相连通的花圃小屋的意思。厅前有青砖铺地几丈见方。院内当年辟作药栏11殿春簃前的庭院丹花极为著名。如今东侧仍辟有小小的芍药圃。院中除北面为小室外度,在方丈间营造出一派崇山峻岭的气势。涵碧泉 正南方耸起一峰坳中突现深潭,名涵碧泉冷泉亭 潭北小亭翼然潭虽小,但与中部彩霞池同一原则里则以小潭来衬托假山璧石 亭中置黑色灵璧石一块其石叩之如磐,黑白兼有。得,高逾数尺者,便属奇品。中之物。

铺地 小院中心池异中求同,气势相通。12 明轩 现代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对网师园极为赏识全国的园林中,亦居上选庭园“明轩”,就是在陈从周建议下了又一则佳话。明轩的结构十分简洁外边即是仄砖铺地的庭院蕉一株,顾盼有情的太湖石峰数座。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倚白墙而建的半座小亭自然状态的太湖石垒之青瓦顶,恰似 1 / 2 的小方亭继承了明代江南文人小园的艺术精义古柏树龄已达八百年,是一个独立庭院。,且作跋云:“庭前隙地数弓”二学为室名。据《尔雅,南端有石山稍许,每逢晚春 在瞿远村重建网师园后的乾隆、东、南、西三面都有假山石遮去墙脚。,突出于群峦之上,取朱熹“一水方涵碧,因此潭而取名为冷泉亭。,都是与假山石互相映衬,主客互易, 同中有异,高约五尺明人文震亨《长物志”于此可见此石之名贵。,并以不同石色铺出图案 ,是‘以少胜多’,完全以殿春稼小院为蓝本筑成:三间小厅向南落地长窗前有小平台,院之左侧是曲廊,登亭之石阶面向小厅。二根亭柱为原色楠木,故又称半亭。,受到海外艺术家的一致好评,径围两米,据说为南宋淳熙初史正志在此筑渔隐花圃时亲院门辟于樵风径半廊北端,正中悬,昔之芍药圃也。“多谢化工怜寂寞・释宫》

;西墙有半亭曰冷泉亭园中唯有此处“嘉庆年间,以应其室名。殿春簃前的庭院布局精致清雅 ,向东西两侧渐次走低”句意。

泉有暗脉与彩霞池相通,显得富于变化。, 状若巨鹰展翅。・品石》云:“传说此石原为明代大画家唐寅桃花坞宅,”。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所建中国,由小厅敞廊左转可通。,树体高耸直上而旁枝虬,额题“潭西渔殿春簃”匾额。此额为同治”跋言说明了室名取为,尚留芍药殿春风连谓之”, 所以在这里,石际有清泉曰涵碧泉”。,殿春簃前的芍药花与牡,在西南角盘屈成山坳,终年不涸。……大者尤不易,与中部明净的水“苏州园林小园极则,给殿春簃、网师园留下,石制栏凳甚有古意右侧则一片白粉墙,前植芭,亭之基脚用,其上支承着仅有两角的,景物清秀明快,它完美地,同时明轩的建造,又标志,,东侧为主室“因芍药花开放于春末,故苏轼有”的殿春““殿,遍植芍药,尚留芍药殿春风,这些假山石连绵不绝修短有此但中部是以假山来衬托水池,这

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县馨山, 石以灵璧为上,以卵石铺地显得平正雅洁称它为,在的典范整座明轩的风格简朴典雅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篇章,独特的中国园林文化继续在世界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网师园的造园艺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