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中庸》、《大学》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15-1060278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03 23:28: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庸》、《大学》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 《中庸》、《大学》读书笔记-[杂文]

一、源起

《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本属于《礼记》中的篇目。南宋理学家朱熹将二者单提出,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此是四书来源。

但为什么会在宋朝时四书形成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社会的发展趋势

这还是要从魏晋时说起,魏晋时流行玄学,而儒学丧失了自两汉时开始拥有的独尊地位。但这并不表明儒学从此衰微。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耕经济始终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相对来说,儒学更容易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

到了隋唐时期,农业的小生产仍占支配地位,这就意味着儒学中衰是暂时的,而自魏晋时期兴起的佛道二教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儒学的地位。

先看佛教。佛教在唐朝也是极为盛行的,尤其是高宗、武皇、睿宗三朝更是极盛一时,但是佛教在土地与人口这两个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方面与国家争胜,这会引起统治者的憎恶和打击的。历史上著名的毁佛运动无不与此有关,而“三武一宗”更是在佛教史上赫赫有名,加之佛教此是进入禅宗独领风骚的时代,其思想也由“即心即佛”发展到“超佛越祖”的阶段,走向了极端。这显然是与统治者相违背的。

再看道教方面。我们知道,唐朝统治者自称是老子的后代,道教伴随着唐朝政权盛行起来,虽然与方术有联系,但是缺乏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兴也李唐、败也李唐,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道教也只是流行语上层社会,未能普及到下层百姓中间,影响不大,自然无从对儒学产生太大危害。

反观儒学,凭借着深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对皇权无形中的有力支持,逐渐恢复了原本的活力。唐时儒学已经开始复兴了,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文学家韩愈。他自述道:“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说明他自幼受儒学思想熏陶。他主张恢复儒家道统,即历代相传的孔孟之道。同一时期和他意见类似的还有唐宗室李翱,有兴趣的不妨查找一下思想史方面书,此处概不赘言。

时间一转就到了宋代,众所周知,宋朝统治者在巩固皇权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将政权、财权、兵权收归皇帝手中,牢牢掌握;一方面着手重建统治思想。《宋史·本纪第一》载宋太祖的一段话:“(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朔,……,壬午,上谓侍臣曰:„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宋朝统治者重文的意愿,故即位初期,诏“增修国子监学舍,修饰先贤十哲像”(《宋会要辑稿·崇儒》,中华书局影印,1957)。此后,宋朝统治者对待儒学越发重视。太宗亲临文宣庙礼拜孔子,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诸如此类。统治者的这种行为,极大地刺激了儒学复兴运动。

(二)学术思想趋势

宋儒在儒学方面有着巨大成就,当然,吾人窃以为这种对于经典的诠释是种误读,但不可否认的是,理学能在此后兴起,也必有其兴起的缘由,这里暂不讨论。北宋庆历年间,儒学界出现了一股疑经风潮。王应麟的《困学纪闻》中载有陆游的一段话,云:“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宋儒用此种怀疑的新方法来治经,也就意味着汉唐经学的没落,同时宋学的义理之风确立。而宋朝统治者崇儒而大办学校,教育青年,必须要有一套符合统治标准的教材。汉儒所注重的六经年代久远,而且宋朝疑经风气方兴未艾,在此种客观条件的要求下,一套新的不同于六经的体系出现了,这便是四书。

以上便是四书兴起的原因。

二、《大学》、《中庸》缘何被看重?

经历了此次中衰,唐宋儒开始反思原因。唐朝的韩愈认为佛道二教导致礼乐不兴,纲常紊乱,进而儒学中衰,并要求以极端的方式毁弃二教。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韩愈这种思想的实践。但是二教并没有因此而消亡,武宗灭佛而兴道,佛教经历此浩劫后又开始兴起,这使得宋儒对此做了进一步分析。他们认为,与其用强力的方式来毁弃二教,不如用儒家的思想修身固本来抵制二教思想的传播。宋人欧阳修有如下言语:“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然则将奈何?曰:莫若修本以胜之。”(欧阳修《本论上》)。

那么这个根本又如何获得呢?

这还是要从唐以来三教的思想谈起。

赖永海先生在其《中国佛性论》中谈到:“中国佛性论自隋唐之后,表现出一种注重心性的唯心倾向,亦即日愈把佛性归诸心性,把成佛诉诸反悟自心,了见自性。……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把佛的本性变成人的本性,从而使人的本性变成佛的本性;把佛性论变成人性论,从而使人性论变成佛性论。”

而同一时期的道教学者也提出了“道性”的问题,任继愈先生在《中国道教史》中做如下论述:“所谓道性,指众生禀赋于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为其能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或可能性。”

我们知道,理学是集三教之精华(此处用三教只是为了简单,并不是代表吾人认同儒教这个概念)的,那么佛道二教这种已趋成型的心性论,势必要对同一时期的儒学产生影响。所以宋儒非常关注“心性”的问题。那么这种所谓的人性的“道”从哪得到?答案就是自家经典,有的宋代学者认为“道”出自《易·系辞》、《乐记》和《中庸》等书,而其实质,则是要以儒家经典为归依,吸收佛道的心性论,重新建立儒学的心性学说。

《论语》、《孟子》二书中关于人性的语句在此不多赘言,单看《中庸》和《大学》。

《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大学》则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前者是儒家的新心性论建立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修身养性的实践方式。故二者为宋儒所重,再经过其间种种诠释,二者便升格为四书。

三、《大学》之我读

《大学》是《礼记》的第四十二篇,上承《儒行》一篇,继续讲学习的目的。

吾侪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学习,但是吾侪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而在古代,《大学》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的美善,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环境下。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种道德修养是什么?就是“礼”。

时下的教育中,只注重了对于知识的积累,却未能同时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私以为这是现代人精神上的一种缺失,也是现代人急功近利造成的可怕后果,这种情况,若不能及时纠正,其影响恐怕是要比以往任何暴风骤雨式的思想改造更为惨烈。

回到正题,既然学习的目的是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那么必然有一个过程来实现。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这一系列的基础,但是在修身之下,还有更为基础的。这就是格物。

此间“格物”,杨天宇在《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_)中解释为:“格除物欲。”这里的物欲,私以为并不是简单地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完全割裂开的意思,而是在物质生活可以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条件下开拓精神领域的生活。《史记·管晏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可以看做是对这段话的补充,人,只有在达到了温饱的状况下,才有可能进行精神上的探寻,而是这种可能实现的条件,就是格物。

私以为,格物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解释,就是心静。杜如柏先生在《国学治学方法》中也提到了心静,并将心静与谦虚并列为治学的基本要诀,这是不无道理的。心静不仅用在治学中,也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方面,它并不是一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方面的哲学概念。时下对于这类哲学概念方面的解读,要么将其捧得高高在上,要么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哲学是抽象化了的概念,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回归生活才能让哲学真正存活下去。无论做什么事情,心静才能认清前方的道路,执迷于自身而不加悔改,则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继续回到正题。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私以为身修之前都是为修身做准备的,摒除了外部和内心的干扰,才能更好地修身,进而扩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什么是修身?

所谓修身,即修养好自身,私以为修身分两个部分,一个是道德方面,吾人用“礼”来替代它,一个是知识方面,吾人用“知”来替代它。修身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生活,用礼来敬人,用知来服人。礼与知不可分,缺乏任一方面,都将导致人格上的缺陷和实际生活中的失误。这种失误和缺陷,并不是一下子就显现出其严重后果,而是潜移默化地,慢慢地露出毒蛇的牙,直到被咬了之后,才追悔莫及。

如何修身?除了以上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还要有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修身并不是排斥外部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外部世界,从下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得出来,《大学》的思想,是要通过每个人自己的修身,进而达到全社会的天下平,用点滴的力量慢慢累积而达到全社会的共同进步,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经常被认为是保守的。这种误读也导致我们从来都是片面地去理解儒家传统思想。

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这种哲学特性决定了儒家思想的旺盛生命力,也决定了儒家思想不是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那种保守的、排斥的思想,它是一种包容的思想,可以吸收其他思想的思想。所以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儒家思想能够这样根深蒂固地影响到中国的每一个人是可以理解的。这里的改造,不是改变。私以为,真正的儒家思想,还是要从《论语》中去发掘。汉代以后,儒家思想被公羊学者董仲舒改造后,已经没有了原始的面貌,日后历代相传,自然愈传也就离原始的儒家愈远。而对于《大学》的解读也是如此。

于是读完了《大学》,对于修身的概念理解也是更上一层的,书不在读多,而在读精,这只是吾人对于《大学》的一点看法罢了。

四、《中庸》之我读

《中庸》是《礼记》的第三十一篇。杨天宇先生在《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_)的前言中提到:

“再如被宋代理学家所特别欣赏而被朱熹列于《四书》的《中庸》篇,凡30节,其实只有前8节基本上是围绕中庸之道来发挥的,以下22节的内容就与中庸无关,而相当广泛了……”

从此可以看出《中庸》是很难读的,其原因无外乎它不如《大学》那样有一个中心思想和贯穿始终的轴线,导致读者难以把握其中的主题,笔者一开始也是陷入了这种误区。但经过查阅打量有关中庸思想的论文后,渐渐对中庸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初浅的,难免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敬请方家指正。

笔者将从三方面来谈自己所体会到的中庸。鉴于《中庸》的繁杂性,笔者从中提炼出三点来加以解释,可以说,这三点是关键字(至少是笔者认为),是我们去理解《中庸》这篇文章以及中庸之道的钥匙。

(一)中庸

既然篇名《中庸》,那么这就是本篇最重要的关键字。

我们知道,孔子倡导中庸。但是在《论语》这部最能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中,只有一处提到了中庸。《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是孔子赞叹中庸为至德的评价。那么,什么是中庸?

汉代经学家郑玄在为《礼记》作注的时候,是这样解释中庸的:

“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

“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从这里看出来,中庸的基本含义是“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中庸是一种方法论,是处理各种问题的态度和思想方法。在儒家心目中,中庸是极精微的道理,同时又是极平常的常道,它既可以成为思想上的阳春白雪,也可以成为普通百姓心中的下里巴人。它之所为难懂,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它,但是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道”。

这种“道”,用现代哲学观点来解释,也就是适度,也就是过犹不及。这就是蕴含在中庸之道背后的那个点。在《论语》中,孔子虽然未明确提出中庸,但是可以从一些话中体会出他所倡导的中庸。如《论语·先进》中提到“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路》中提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认为,一旦超过了这个“度”,那么任何事物都将要走向极端。孔子之所以提倡中庸,也与他自身不喜走极端有关,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他都取一种中道的立场。他认为,“任何事物只有保持在最佳状态才是最好的,而对这种最佳状态的偏离则是不好的。”(《中国哲学概论》)

那么如何运用中庸?孔子提出“时中”,即一切以具体的时间与条件为转移。以前我们在认识中庸的时候,认为中庸是一种毫无原则性的走中间路线的思想。其实不然,中庸是有原则性的,如果脱离了原则,则中庸也不为中庸。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人生最高境界的途径和方法,它既不是想让人们安于日常生活,也不是想要人们舍弃日常生活而追求精神上的虚无的彼岸世界,而是在这种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实现不平凡。这也印证了我前面所提到的,儒家思想不是单纯保守的思想。

实践中庸之道,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中庸》中,孔子感慨中庸的难以实现。“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那么如何做到中庸,则是我们需要很长时间

来体会的事情。鉴于笔者未能再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庸,所以此处不谈。

(二)诚

这是《中庸》中第二个关键字。《中庸》中有六小节是论述“诚”的。

什么是诚?郑玄注《礼记》时说:“诚,天性也。”那天性又是什么?天性就是原本自然的东西,也就是真。

《尔雅》中也说:“允、孚、亶、展、谌、诚、亮、询,信也。”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诚是明道理,做事情的根基。根基如果不牢固,则道理不明,事情不成。对自己诚信,则能正确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对自身有正确的了解。对他人诚信,则对自己解决问题有很大帮助。对自然诚信,则能明了自然规律,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居住环境。

我想,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倡讲诚信,那么,多少人能理解诚信,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诚信?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讲诚信道理的很多,但是如果不去实践,那么,诚信将永远成为一个口号而已。

(三)知、仁、勇

《中庸》中有一节是孔子专门解释这三个字的。抄录于下: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笔者之所以很看重这一节,也同样看重这三个字,是因为这三个字可以总结为一个人的道德。从这三个字做起,则可以修身,进而达到《大学》所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个字和诚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孔子心中所谓的“圣人”。圣人不是高高在上的,每个人如果按照这些要求来做,去学习、去仁爱,去知耻,那么,都可以成为圣人,那么天下大同的梦想就不再遥远。

五、结语

此一次读完《大学》、《中庸》还是有很多感想的,尽管在其中并不是理解地那样深刻。此次心得之总结,也让我体会到了思想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人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付出的艰苦性。

我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悟,每个人看完这些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不是有那样一句话么?“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而不同,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这里的和,是容纳不同的合理的思想,而不是简单地去包容错误。如果“和”失去了原则性,那么也就没有“和”的必要了。

停笔于此,但是思想仍要继续,或许若干年之后我再重新读这两篇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悟。感悟来自于内心与外界。或许,当我有新的感悟之后,我依然会回到这里,来写出,但那,或许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

《论语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系列,中华书局,1989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2_ 《尔雅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系列,中华书局,1989

第二篇:中庸读书笔记

前一阵子一直在看《中庸》,后来因为一些琐事而搁置,再次捧起此书,才发现:快要到期了。续借。

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其中有两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其一,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最难者最高,就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履行它。连大学者孔子都感慨中庸之道的曲高和寡,可见其难处。然而恰恰是这样,才显得它的难能可贵。

我们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这种天性使我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欲望,有更队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冲动。然而,对于美好事物的欲望如果无节制地膨胀,就会变成贪婪的欲望,美好事物也会因此而变得丑陋不堪。记得有位同学跟我说过,人本身就是欲望的综合体。说的不是一般的对。“水满则溢,月满则盈”的道理比比皆是,这也是中庸之道不易行的原因之一。

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是社会的一粒尘埃。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大市场,不平等的交易和意料之外的事时时有可能发生。谁都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谁都想要取得事业的成功,谁也不愿意经受失败的打击,于是各种矛盾、挑战、竞争、和冲突应运而生,无法避免。这时,中庸之道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也正因为人们的本性,“民鲜能久矣”。

其二,子曰:“人莫不饮食。鲜能只味也。”孔子拿人们品味吃喝来比喻中庸之道不被一般人所理解,通俗易懂。

对于我们每天都要应对庸常生活,陈旧而又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只是一个模式的复制,今天跟昨天一样,明天也似乎与昨天没什么不同,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度日,每天都是吃饭,睡觉;睡觉而后又吃饭,只是捱着日月,推着时光,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味出生活的滋味。

人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并非为了“生活好”而努力着。言而真正体悟到“生活的美好”的人却没有多少。谁能解其味?

其实,幸福就深蕴在这庸常的岁月之中,只有回过头时,才有一丝的遗憾或回味。一种时过境迁的没有很好把握的落寞。

忽然觉得自己很老,经常发出一些乱七八糟的感叹。算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是真实而又努力地活着,也就足矣。因为生命并不需要我们可以地去怎样做。

第三篇:中庸读书笔记

《中庸》读书笔记

摘要:《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庸虽然比较短,但也名列“四书”之中,读过之后感觉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

关键词:中庸四书读书笔记

一、中庸的释义

在读《中庸》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庸就是不积极向上,以平庸为美德的意思,还怀疑以孔子的大智慧怎么会高度赞扬这种主张,也不明白为何人们常常对中庸之道挂在嘴边。拜读过《中庸》之后,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有多么愚昧,真是贻笑大方。

“中庸”的“中”字是“执两用中”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选择中间的那个,而是选择合适的那个。对于“庸”字,我看到很多种解释,有说“庸,平常也”,也有的说“不易之谓庸”,还有人说“庸”就是适合的意思。无论“庸”字到底怎么解释,“中庸”的总体意思是不变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三点: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

执中致和的意思就是要恪守中道,坚持原则。折中致和与执两用中差不多一个意思。因时制宜就是要会随机应变。总的来说就是要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和胡锦涛主席的执政方针非常类似。

二、主题思想与主要原则

《中庸》在第一章中就提出了它的主题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是在教育人们要重视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人。

《中庸》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一)慎独自修

慎独自修对应了主题思想里那句“不可须臾离也”,是《中庸》中非常重要的论点,是指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监督精神: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别人都没有加以关注,也要坚持自我约束。这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大学里,没有人会监督我们学习,但我们自已却不能放松学习,否则我们将偏离“正道”越来越远,等到别人开始关注你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二)忠恕宽容

《论语》中说道: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宽容要求人们推己及人、互相谅解、并行而不相悖,这在《中庸》的第十三章中有所体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意思就是,一个人若能够做到忠恕宽容,离大道也就相差不远了。如果一个人在施行大道的时候排斥他人,那他施行的一定不是大道!

在后文中又有说道:“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这句话一直是我的人生格言,犯了错误一定要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如果一味地责怪他人,那永远都得不到成长。真正的大道就像第三十章中所说:“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只有互利共生才能成就大道。

(三)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也是《中庸》中的重要原则,从第二十二章讲到第二十六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面将至诚至性提高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可见其重要性。后文中又说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这里把至诚说得有点过分夸张,居然能预知未来,有点接近迷信,但也从中体现出了古人对这一优良品格的格外推崇。

在第二十五章中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告诉我们真诚不光是要完善自我,还要完善事物,否则仁而不智。也就是说,如果别人犯了错误,要及时纠正。自我反省固然是一个人的优良品格,但若只知自省而不去省人,就不能说具有大智慧。三、五达道、三达德、九经

《中庸》之中有三个概念广为人知,分别是五达道、三达德、九经。它们都出现在《中庸》的第20章:“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其中的“五达道”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几乎囊括了世间所有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人际关系,那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

网上有解读者说:《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我却不以为然,第十二章中讲到:“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虽然提到了“夫妇”二字,但指的“匹夫匹妇”,也就是普通男女的意思,整章大义应该是说君子之道,落到小处,平常男女也可以做到,但论及高深的地方,连圣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因此天下正道具备普遍性和提高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手容易,精通难。而那位解读者居然认为这章在讲夫妻间的关系,真是误人子弟。

三达德指的是智、仁、勇。这是天下通行的品德,可以用来处理“五达道”中提到的人际关系。关于三达德,有一句话是广为人知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具备了三达德,我们才能修身治国。

九经是治理天下国家的九个秘诀:“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翻译过来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如果一个君主可以做到这九条,那他必然可以治理好天下国家。

四、《中庸》与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连我们的考试题目都与其有关。“天人合一”在我的理解中就是人与天地如同一体,和谐发展而生生不息。《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在讲君子行正道的时候总是拿天地来作比喻,认为人至圣则可与天地相提并论,这就暗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第二十二章中更是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见“天人合一”也是《中庸》中的一大重要思想。其实不光是《中庸》,中国的经典古籍中大多都暗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五、总结

本来以为《中庸》很长,且言语晦涩不易读懂,没想到只有三十三章,并且每一章都很短。文中用语大多简明易懂,不懂的地方看翻译也能明白,不像有些古籍,翻译之后都让人不明所以。总的来说,《中庸》作为四书之一绝非浪得虚名,看过之后让人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让我受益最大的地方莫过于“慎独”这一理论,这将成为我在大学生活中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1]韩维志.《大学中庸》,吉林文史出版社,202_年版.

第四篇:中庸》读书笔记

<中庸》读书笔记

相较《大学》、《孟子》、《论语》而言,更偏爱《中庸》。“中和”天下的根本,最美好的德行。在短暂的篇幅中,体会甚深。将个人喜欢且颇有感触的句子罗列如下: 1:君子之道费而隐

坚持君子之道难得,坚持“中和”美德更是难得。

2: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以人治人,帮助他人改正并停留在中等的需求之上。宽恕、体谅别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强加于他人。3:庸得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好吧,圣人亦如此,惭愧!想到了“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想想也是,任何事情好像都是忠信得之,骄泰失之。

4: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以俟命。

最钟爱的一段了,可能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太多的东西迷乱了双眼,误入所谓的“捷径”,领悟时却为时以晚。但好在,醒悟终究胜过沉醉在这看似美好的梦境里。路终究是自己一步步脚印走出来的。别再给自己的过失找借口,其实问题就在于自省。补充:自己的毛病,特用标记。

5: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生之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原只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出自李白,想来这句话也包含了“天生我材比有用”这层意思吧!6:治理国家有九经: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精辟的治国之道

7: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更加清晰的解释了何谓“圣人”。标杆在这,立杆见影,足与不足,自行参透。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关于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做到以上几点的人想不变得聪明都难。

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好像就是写给自己的,针对自己的。如果能做到就会变得睿智,这点从来都不质疑。事实确实如此,练字应该是最好的说明吧!凡是都具有双面性,扬长避短才为上策。补充:写给自己,留给自己。10: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诚信的人,自己成就自己,而人生的道路,是自己的道路。诚信的人并非只成就自己,还成就万物。诚信的人自己成就自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至于后的两句,不知道是否可以列出这样的公式呢: 君子=诚者=圣人=具有大爱的人

曾经考虑过,儒家之所以被各封建王朝推崇,主要原因还是它们的核心思想便于封建统治者统治。在儒家学说中,将君主誉为“天命之人”,还以为儒家学说单为君王服务了。因为听过这么一则故事“为吏枉法”。子路为蒲地官员,为民修水利,与民同食。孔子训导说:“地方官私人赈灾是陷君主于不贤之地。”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因为地方官为民父母,他们代表君主管理子民。但从大爱的角度来说,最后一句似乎与墨家的“兼爱”相似。

第五篇:大学中庸 文档

大学——曾子

大学,大人之学,乃大人修己治人之道也,故书名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明确目标: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事物先后顺序,修身到齐家,明德到新民,知止方到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真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主张内圣外王,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家主张以人为本,主张推己及人,由近而远。

儒家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尊卑地位。

格物到知致:对天下事物的道理,一一穷究到极处,然后心里通明洞达,无少亏蔽,而后知于是便可达到至。

知致到意诚:知既到了至处,然后善恶真妄,见得分明,心上发出来的念虑都是真实,无些许虚假,而后意可诚。

意诚到心正:意诚然后能去得私欲,还得天理,而虚灵之本体,可以端正无偏。心正而后身修:正心然后能检束其身,以就规矩,凡所举动,皆合道理,而后身无不修。其本乱而末治者,否也,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者,未之有也。——修身到治国到平天

明明德:旬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洗去私欲,使其从新清明。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对明明德止于至善。坚持不懈修身

格物: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对天下物理深究之,以求达到极点。由表及里,不仅看到表象,还有穷究其内在道理。

意诚: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真心,毋自欺也。

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晦,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乃一身主宰,心不能偏执,不能为情所控。

儒家认为:心之官则思,心就是思想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故心乃一身之主宰。

正心方法:静而存养:在平时培养心中的善念而不失;动而省察:就是行动时要反省检查自己,如有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就应及时克服和改正。

一家的根本在我一身,此身于人相接,情之所向,各有个当然的道理,但人多任情好恶,不能检查,所以陷于一偏,而身不修也。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人性:偏爱和贪心。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孝悌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推己及人。

所恶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己及人。

是故财聚民散,才散民聚。——外本内末,民便争夺,外末内本,天下归心。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之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中庸——子思

中是无所偏,庸是不可易,中正而无偏无倚,平常而不可改易。——故曰中庸

儒家认为:人有本性,且本性自然纯美,人性本善,故应明之,去除后天因私欲蒙蔽产生的偏,以达中庸之道。

儒家主张:自我修养,以达道。道:人之自然本性,人皆共有,只天禀不同,故需教。道不在人身外,而在人之本心中,因此在立身处事上必须时时刻刻反躬体认是否悖道。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独:人不知而己独知的去处。——不自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凡人每日间与事物相接,顺着意便欢喜,拂着意便恼怒,失其所欲便悲哀,得其所欲便快乐,这都是人情之常,当其事物未接之时,这情未曾发动,也不着在怒一边,也不着哀与乐一边,无所偏倚,这叫做中。及其与事物相接,发动出来,当喜则喜,当怒而怒,当哀则哀,当乐而乐,一一合着当然的节度,无所乖戾,这叫做和。

中和,中为尊,为主。

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也。中庸之道,贵在持守,择之精而守之固。

尽己之心叫做忠,推己及人叫做恕。忠恕之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毋施于人。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怨人。——端正自己行为不求别人。

夫陵下不从必怨其下,援上不得,必怨其上,今在上在下但知正己而无所求取于人如此,则又何怨之有。但见心中泰然,虽上而不得于天,也只受其正,而无所忿憾于天,虽下而不合于人,也只安于所遇,而无所罪尤于人。盖既无所求,则自不见其相违,既不见其相违,则自无所怨尤。——张居正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人生富贵贫贱,安乐患难难测,故安之则可。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如而不自得。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正己而不求于人。反求诸身。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反求诸己,修身而后事自成。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仁以亲亲为大,义以尊贤为大,亲有远近,贤有上下,故等级视之。

儒家认为:人们做任何事,要想成功,必须先从小处做起,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一步一步才能达到。先修身后齐家后平天下。

天下之物,诚则必形,不诚则无物矣,然则人之体道者,可容有一念一事之不实哉。——人以实心而体实理,以实功而图实效。

故为政在人,取人在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通行)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君臣则主于义,在父子则主于亲,在夫妇则主于别,在兄弟则主于序,在朋友则主于信。知则明睿,所以知此道,仁则无私,所以体此道,勇则果确,所以强此道。达道必待达德而后行,而其所以行之者,又只在一个诚而已。盖诚则真实无伪,故知为实知,仁为实仁,用为实勇。——张居正。

就知、仁、勇而言,人的天性相同,但具体而言,则有智愚之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事欲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恰,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天下之事,所行之者,诚也。

欲善诚身者,当明乎善也。能明善以诚身,则顺亲、信友、获上、治民。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夫既学而又问之,思之辨之,则于天下之义理,皆已明白洞达而无所疑,可以见之于行矣。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儒家主张上下有序,尊卑有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中庸》、《大学》读书笔记(本站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