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15-1046466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3 11:59: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中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不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且,我发现,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种种因素,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一,在上课时,有的学生能够很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的学生则接受的稍慢,那么,在实际上课中,那群很快接受老师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很快完成老师的任务,坐在那里或者在上网,或者在发呆,或者在游戏,当然也有在打字的。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居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造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

记得那是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高一(1)班的课。上课铃声未响,同学们已经进入机房做着上课前的准备活动,等待我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开学到现在,每次练习会考时,发觉总不能按预想的时间完成,通过观察,发现时间耽误在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自然的,我就想利用几周的时间来让同学们练习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课讲完以后,看他们的表情很是不情愿,有的同学提出不愿练习,觉得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男同学表现的明显一些,再加上这个班的同学性格活泼,教室里学生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按老师的吩咐练习着,甚至某个角落想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一次练习比赛如何?今天我和大家赛一赛,看看我在你们班能排第几名?前五的同学我将给予奖励”。“练习比赛结束以后,能不能玩软件中的游戏?” “当然可以!” “好!老师不一定能超过我,我肯定能进前五名。”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我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教师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学生们骤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教室瞬间出奇的安静,片刻间只剩下击打键盘的“啪啪”声。这堂课,我对中学生怎样更好的接受知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好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情景导入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组织各类竞赛是发展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穷尽其所有,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在职校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有多个年头了,一直以来我按照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进行教学,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学生的厌学情绪都非常高,学生的素质能力都很难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多大的改变,今年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有效课堂”的建设口号,我经过研究结合自身课堂的特点,本学期也进行一系列改革,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本学期本人在职专主要担任11春计算机班的WORD文字排版教学工作,WORD文字排版软件是一个实践性、创意性较强的软件,说它有较强实践性是因为其系统知识建构是分散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真正理解掌握必须通过不断上机训练,才能真正的灵活应用。说它有较强创意性,是因为该软件并非纯粹进行一些文章的编辑排版,它还具有较大自创空间,比如:简历制作、贺卡制作、名片制作等等。根据该软件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解-----实践-----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新知识的传授,我主要采用源件和作品比较的方法进行 “情景体验”,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引导,设置问题,完成一个个新知识讲解传授,在这个过程我占用很少的时间,因为我要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这个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实践阶段我采用“开放空间思维”模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实践操作,提升能力,比如:进行纯文字的排版训练,我只要求字体、段落合理的排版,至于学生用什么字体,字体字号大小、字体颜色、有没有文字效果,段落是否有特殊格式、段前、段后间距多少等等我没规定要求,留给学生宽大的自主空间。再比如:图文混排实践训练,我只要求学生要用到图片、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等,至于学生把这些元素放到什么位置,设置成什么样的环绕方式,线条格式颜色如何,画什么样的图形等我没有规定要求,让学生自己思考合理的布局,开放尽可能大空间,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的激发、增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意识能力,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创作的作品实现多元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接下来就是作品展示教学阶段,即把学生作品收集展示,让学生之间共同欣赏,相互评价各自的作品,以相互学习每个人的排版模式,达到共同提高综合排版能力,理解掌握运用知识。最后就是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缺点,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字处理技巧和创意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探究性改革,我深深体会到有效课堂所带来的喜悦: 学生上课的热情变得非常浓烈,课堂上很少看到学生在闲聊、无所事事的活动。学生变得非常珍惜自己课堂时间,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超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生制作的作品中。能够把我还没有传授过的知识提前运用到了作品当中。每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排版能力和创意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还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作品版式设计,色彩搭配都具有极强的创意性,而且每次做出的作品都风格特异,令人欣慰。

第三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中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不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且,我发现,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种种因素,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一,在上课时,有的学生能够很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的学生则接受的稍慢,那么,在实际上课中,那群很快接受老师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很快完成老师的任务,坐在那里或者在上网,或者在发呆,或者在游戏,当然也有在打字的。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居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造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

记得那是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高一(1)班的课。上课铃声未响,同学们已经进入机房做着上课前的准备活动,等待我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开学到现在,每次练习会考时,发觉总不能按预想的时间完成,通过观察,发现时间耽误在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自然的,我就想利用几周的时间来让同学们练习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课讲完以后,看他们的表情很是不情愿,有的同学提出不愿练习,觉得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男同学表现的明显一些,再加上这个班的同学性格活泼,教室里学生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按老师的吩咐练习着,甚至某个角落想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一次练习比赛如何?今天我和大家赛一赛,看看我在你们班能排第几名?前五的同学我将给予奖励”。“练习比赛结束以后,能不能玩软件中的游戏?” “当然可以!” “好!老师不一定能超过我,我肯定能进前五名。”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我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教师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学生们骤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教室瞬间出奇的安静,片刻间只剩下击打键盘的“啪啪”声。这堂课,我对中学生怎样更好的接受知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好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情景导入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组织各类竞赛是发展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穷尽其所有,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曾经有位专家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过“计算机课中,学生的破坏力是与他们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成正比的”,几年来的计算机教学实践及机房维护经验,使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计算机课时,常常会有学生向你报告:

“老师,我的鼠标动不了”。

“老师,我的电脑开不出来了”。

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计算机教学,并且深深喜欢上了计算机,不敢说自己有教学上的经验,但可以说有一些感受。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把创新教育贯穿到整个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地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游戏入门,兴趣学习。学生一般对计算机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也是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这 一学情,我们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结合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指法 练习时,一般学生会对手指的指法要点和摆放要求感到非常枯燥无味的,若教师直接讲解手指的指法要点和摆放要求,学生不但会学的很枯燥,而且很不情愿去学习,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了。我在教学中就是用游戏介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中一些打字小游戏,分小组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打地鼠”、“青蛙过 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好指法。这是就有学生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准又快,如何有效地提高输入速度?这时老师可以再讲解指法要领,我 相信这时学生会学得很认真。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这样学生就在游戏中完成了指法练习,掌握了指法要领。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 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征,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地讲解,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词而且要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 操作实践来验证其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基本技能,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我在给同学 介绍键盘时,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他们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的作用是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 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的字母,其主要作用是针对双字符键的。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注意与DEL键的区别,这两上键的作用都是删除,而Backspace键是擦除光标前面的字符,DEL键正好相反是擦除光标 后面的字符。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法,我们就变抽象为直观,变死板为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也不自觉中学习了新知识。

三、自主学习,协作创新。计算机知识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大多学生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让其带着兴趣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在渴望中学习到新知识中,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以上这些是我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得到一点体会,也就是说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放平心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多多思考,勤于实践,采用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不自知的学到一些知识,从而 慢慢地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的驾驭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其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铺平了一块砖头。

第四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小故事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WORD小故事

绥芬河市第二小学 房建国

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我想每个教师肯定有很多。说到我的信息技术教学,简单的说:信息技术成就了我的成长,下面就谈谈教学过程中发生点滴体会:

面对低年级学生。他们是这么的“年幼无知”,一切行为规范,课堂常规,学习习惯都要慢慢地教、一步一步地学,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呀。在信息技术课堂导入上,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的不再枯燥无味是我们教师一直苦苦追求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信息技术教师语言要避免平淡的说教,要化平淡为诙谐,增强语言的幽默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教学过程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还记得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是关于盲打练习的,讲课的这位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设立了“打字能手”、“打字高手”、“打字高高手”三个荣誉,这使得学生争着成为“打字高高手”。当时听了那堂课,我非常欣赏这位老师的幽默,他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快乐,而且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树立威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我开始板着脸孔上课,上课时只要有一个孩子说话或搞小动作,都会受到我的严厉批评。听完这节信息技术课后,我的收获很大。

我在讲word中如何使用文本框插入竖排文字时,是这样引入的,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同学们一听是故事都非常开心,聚精会神的准备听我讲这个小事故,有一个英国人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学。学了一段时间以后,他颇有感触地说:“你们中国人的祖先就是聪明,他们写的书是边看边点头,而我们的祖先写的书边看边摇头。”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下面就请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我们古人的书是边看边点头呢?同学们回答说“因为古书中的字是竖排的”。于是,我接着说“同学们还让得前几节课,我们输入的文档都是横排文字。在我们编辑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时,如果我们采用竖排文字,将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给文档增添古朴典雅的韵味。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使文字竖排。”我发现通过讲述这个的小故事后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同时也调动了课堂的气氛,使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学故事(范文模版)

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我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课堂上演示我们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如我在教学《恐龙灭绝之谜》是这样设计的。(播放恐龙的一段动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在那时统治地球的是一群奇特的生物——恐龙。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近一万五千年之久,最后却神奇地灭绝了。今天我们所知有关恐龙的一切,都是由恐龙化石得来。”“刚才很多同学提出来,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通过浏览internet,来获取新的知识。”

又如在教学“画图”中图片的缩放时,播放动画故事片《西游记》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师:歌曲的主人公是谁?

生:孙悟空。

师:喜欢他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呢?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大大的定海神针,小小的孙悟空,让学生读图。

师:图上孙悟空正在发愁,为什么呢?

生:把定海神针缩小。

生:把孙悟空放大。

师:我们一起帮孙悟空把定海神针拿到手,怎样才能在画图中把图片放大缩小呢?

此时,心急的同学已经开始在下面说了:“老师,我们快点开始吧!”,其他同学连忙附和。看着他们急不可耐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可以反映出现在他们的学习兴趣盎然,创作热情高涨。通过“故事”出示任务,把同学们带入了最佳的学习氛围,自然而然也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任务小故事,难点巧突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是谈的最多,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贯穿起来,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于是,我也有针对性的编排了一些小故事,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一一化解于故事之中。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第9课《花香满园》时,把一朵花当作种子,复制出很多花,变成花香满园。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情境,“一只蜜蜂飞来了,在一朵花上尽情地采蜜,它的样子引来了一群蜜蜂,可是只有一朵花,只好在一边嗡嗡乱窜,不知如何是好?小蜜蜂在求助。这时,走来一个魔术师,它挥舞着魔棒,可是,还是没有效果。小蜜蜂(生气了):看来你也是个冒牌货,还是请同学们帮忙吗,谁愿意当小魔术师!”。同学们纷纷举手回应,课堂气氛已达到了高潮。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和交流了复制、旋转和翻转等功能的操作方法,帮蜜蜂解决了难题,最后蜜蜂在一片花丛中翩翩起舞,向同学们致谢。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操作技能,还当起了故事里的主人公,体验了一把助人为乐的快乐。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下第2课《装扮桌面》时,如果老师直截了当的说出在桌面的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然后选择一幅漂亮的图片作为背景,学生的兴趣肯定不会高,也只会依样画葫芦。我采用动画故事的形式,这天是小熊过生日,她邀请了一大帮好朋友来家里过生日,生日结束后,可发觉桌子上面一片狼籍,乱七八糟的,这时,可怎么办呢?小熊发愁了„„,亲爱的同学们,谁能帮帮小熊,应该怎么做?同学们立刻说开了,整理桌面,把东西归归类,然后,再铺上一层美丽的桌布。于是,引入了电脑桌面的属性设置的学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3.创编新故事,想象插翅膀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而富有想象力的,他们热衷于表现自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造空间,让学生淋漓尽致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电子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相应的“故事”中完成任务后,教师也可根据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让同学们创作故事,利用学习结果来创编故事。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13课《动物联谊会》时,学习内容非常适合故事情境的营造,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在故事中完成任务,还可以鼓励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作品创作一个个童话故事。在学生学会了贴图的方法后,请同学们自己来编一个故事:他们在哪儿开的呢?怎样开的呢?都有哪些小动物来,他们又是怎么来的,他们又都表演了什么节目„„。比比看,谁创作的作品最美,谁编的故事最有创意。通过编故事的方法,不仅让同学们在愉快的心情完成了任务,还延伸了任务,对于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创编故事”使孩子们的思维更加跳跃、更加有活力。他们的作品多种多样,有关于海底世界的、有关鸟类的,有的还画成漫画。我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他们带给我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