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解构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5-1009530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5 17:50: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解构

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解构

摘要 美本质问题为何长期困绕着人们?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美本质论进行批判地分析:它吸引历代研究者穷毕生之精力而不得其解的奥秘在何?它自身内在的悖论及逻辑错误是其致命的弱点和不得其解的根源。对美的本质、规律和原因的探索不是简单的“美是什么”可以概括得了的,而是只有体现美的动态性质的“美在什么”才能够包蕴的。

关键词 美本质 美本身 美是什么 美在什么 柏拉图

一、美本质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概述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的一系列对话,提出并阐释论证了“美是什么” [1]P180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两千多年来,无数哲人、思想家前赴后继,一直苦苦思索并希望找到或给出“美是什么”这一千古之迷的最理想的答案。诚然,这种执著的求真精神难能可贵,然而,对“美是什么”的研究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泄气和悲观失望。威廉·奈特(Willian Knight)曾十分沮丧地宣称:“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弃了。”[2]P22 朱狄先生也不无感慨到:“美的本质问题经过了二千多年的讨论,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从客观上看,这一问题的解决反而显得愈来愈困难了。” [2]P22 甚至有研究者大呼:“美,本来就是这样一个子虚乌有的字样,为了探讨它的本质,竟耗尽了历代学者的心血!” [2]P22 虽然这些言论不无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它们却吹响了从问题的另一个层面对其存在的症结及原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省的号角,力图拨开美本质研究领域的迷雾,重新思索和建构深入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合理的方法体系,创造性地修复美本质论研究领域出现的尴尬局面。

二、对柏拉图“美是什么”论证的概说

柏拉图从对各种具体审美实践现象的批判切入,经过精致的类比论证,提出了“什么是美”就是“美是什么”的著名论断,而且还通过试探性的诘难式的讨论方式对美是“有用的”、“恰当”、“有益的”、“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阐释和论证,最后得出只有“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 [1]P184 的形而

上的结论。

柏拉图提出并论证“美是什么”的逻辑过程是:“在一个讨论会里,我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1]P178 于是引出“你怎样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你能替美下一个定义么?” [1]P178 的美本质论问题。“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由于正义。” [1]P179 “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1]P180 因此,“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1]P180进而推论出“美即美本身”或“美本身即美”的论断。诚然,柏拉图美本质论的诞生是与古希腊崇尚理性,追求真知的社会人文背景耦合的。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开辟了新的知识领域,尽管论证的过程、方法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科学甚至是错误之处。

三、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批判

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及论证过程既有其丰厚的现实基础和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又有其本身固有的致命的弱点。对此,我们应该辩正地分析对待。

(一)柏拉图美本质论的贡献

1、开始有意识地探索美的规律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是丰富多彩、变化复杂的,由于实践主体的参与,它们之间因其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更加繁杂。美的现象由于其物态化表现载体的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本身的繁复多变而愈加繁复多变,审美主体本身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即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驱使其不止是满足于各种各样的审美现象而浅尝辄止,而是应该去探求各种审美现象之所以美的规律,掌握并利用它来鉴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则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对美本质的追问和形上思辩都是根源于人在社会中发展的需要,是对人由感性接受向理性探索升华的转折性推动力量。

2、有利于对审美实践的规范

审美实践活动总是以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事体为其开展的物质载体和审美观照或体验的对象和内容。审美主体面对各种各样的美的现象,如何鉴赏、判断、感受美,如何维护、保持、创造美呢?这有必要首先对美的规律的认识、理解、把握。只有在遵循美的规律的前提下,审美主体才可能切实地感悟到美并真正地创造美。规律是客观的,并以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支配着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忽视甚至无视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犹如一个没有任何游泳本领的人却想游过河对面一样无赖和危险。美本质论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力求寻找关于美的规律和准则,以此对美有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认识并

进而对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向、范围、性质等方面进行合理地规范和制约,以使其能有理有节地开展而不至于混乱、无序。

3、对审美实践的肯定

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是源于对“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的具体的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的。就是说,他的美本质论的提出完全不是臆想出来的,更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其现实根基和历史意义的。这充分证实美的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即使是在他对“美是什么”的推演论证过程中一味地无视甚至否定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的存在意义而狭隘地从纯粹理性的抽象思辩层面进行逻辑求证的现象中,依然可以见出柏拉图没有否定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只是从反面以一种更加曲折隐晦的方式对其予以承认和肯定。因为肯定不只是否定的对象,更是其得以存在和运演的根基。这应该就是柏拉图美本质论受到历代研究者们穷毕生之精力不懈追求和研究的奥秘。

(二)柏拉图美本质论思想的缺憾

1、单向度思维模式的程序化

“美是什么”是逻辑模式“什么是什么”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思维模型的反映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单向度发展景象。全称肯定判断命题的显著的致命弱点亦在此。它仅仅强调是什么,而没有论述为什么,其内在关联,本质特征等关键性事项。即是说,它只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这种判断结果,而不能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主项和谓项之间内在机制又是什么呢,即它们契合的纽带是什么;它们还有何本质特征……这样仅存有一个孤零零的结论高悬在那里摇来晃去,让人无所适从,关键在于将结论赖以存在的土壤完全被掘空,所探索的道路被切断。正是由于这种程式化桎梏致使许多研究者不顾实际研究成果和客观现实性,而是生硬套用“美是什么”或“什么是美”的公式而削足适履,委屈研究成果。从而导致美本质论研究走进死胡同的尴尬局面,又由于研究者们仅仅屈从于这种单向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视角狭窄,进而致使美本质论研究方法单一化、论证机械化、结论片面化。

2、“美是什么”的内在悖论

对美本质规律的追求应是由于审美主体对各种审美现象难以驾驭但又不愿意沉沦的时候萌发的。总之对美本质规律的探讨必须以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作为现实基础,脱离这种现实基础的理论追求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美本质规律的思索与探求应该紧紧抓住审美实践的现实基础,并围绕此展开理论研究,这样研究出的结果才不至于空泛、虚无。然而,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及论证过程则体现出其不可调和的内在的悖论:“美是什么”的论断模式是从纷繁复杂的美的现象和对审美实践不易甚至不能把握时提出的,即是说,它的产生是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的。但是,在对其论证的过程中,柏拉图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结构对美本质论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其显著特征就是完全以诘难式的反驳论证的纯思辩形式展开理论阐释,而完全忽略甚至否定其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在论证中,处处鞭笞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从而将其驱逐出美的国度,而一味地追求那虚无漂渺的无影无形的美本身。这是一种梦幻式的追求,一种永远没有结果的追求。从其开始就意味着结果的尴尬和不可能性。在整个美本质论体系构架中,柏拉图无处不在对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的否定,其实,应该看到,就因为他在论证自己理论体系的同时自始至终都在否定的背后承认美的现实性及实践性。他否定得愈是彻底,攻击得愈是猛烈,愈是说明他对美的现实及审美实践的肯定和承认。因为没有承认其对象的存在,否定就不在场。可见,柏拉图在美本质论的建构过程中越是纯粹抽象地推演,就越是证明其本质论诞生并得以存在的美的现实基础性坚定不可动摇。简言之,柏拉图美本质论对美的现象及审美实践的扬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其肯定承认并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过程,更是证明其美本质论虚空性及自我否定的过程。

3、“美是什么”的潜在逻辑错误

柏拉图在提出“美是什么”论断之前经过一番看似严密实则谬误百出的类比推论过程。首先是类比推理本身缺乏逻辑的严密性,存在臆测的偶然性。这意味着在论证开始的地方已播下了荒谬的种子。其次在于逻辑起点的错误。他认为:“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有正义,是由于正义”,“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在这里,他着重强调的是正因为有了正义、学问、善本身的存在,才使人成为有正义的,有学问的,善的人。即使正义、学问、善本身的确存在,倘若没有实践主体经过实践这一中介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或意志,又怎么能够支配甚至决定人的行动呢?而且,即使它们已转化为人的思想或意志,倘若没有实践这一中介将其外化为实践活动,一切实践皆失去方向。于是,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即美本身”的结论。在这种错误逻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结论自然是经不住理论推敲和实践验证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见出,正是由于其逻辑起点及论证过程本身的缺限,“美是什么”论断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潜在逻辑错误。“美是什么”的提问方式是以一种全称肯定判断的

逻辑结构设定的。它在强调是什么的同时就预先肯定了该问题答案的必然存在。即是说,这种设问的思维方式是以一种虚设肯定前提为逻辑基础的。虽然,这种冥冥之中才存在的假想答案究竟为何物,居于何处,有何特征,性质又怎样,对于研究者来说,一无所知,但他们仍然坚信这种答案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并为之奋斗。“美是什么”就是肯定美本身的真实性、独立性、客观存在性,却对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予以否定。诚然,这使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美本身是一个仅在研究者们头脑中虚拟存在的,没有现实的基础性。换言之,美本身是一种想象性的在场,虚假的真实。这种预设前提的虚假性推理论证预示了其结论的不真实性和荒谬性。因而,美本质论在历代研究者潜心探索中,步履维艰,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的根源就在于其命题本身内在的毁灭性的逻辑错误。

(三)“美是什么”还是“美在什么”

美学研究领域因受到美本质论研究思路的束缚,导向出现偏差而陷入无助的窘迫局面。扭转这种研究格局须先正本清源,从问题自身存在的症结分析切入,寻找解决的出路和途径。

1、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

审美主体只有在对具体的美的现象的观照或体验中,才可能真正地发现或体悟到一种真实的美。美的事物是具体的,美的现象是复杂的,审美实践是多样的,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需求是变化的。诚然,世界是变化的,复杂而多样的,并非所有的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入审美领域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那么,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呢?具体说,就是事物的何种性质、特征使得它在特定的时空中显得美或呈现出美的。这种设问是要求从具体的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中寻求美的性质、规律及特征。它强调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基础性和中介作用。也由于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基础性,它才成为审美主体发现美的规律、原因和利用这些规律去创造美的桥梁和纽带。倘若将此问题转化为“什么是美”即“美是什么”,那么审美实践存在的意义完全被取消,美的现象也被完全悬空,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被颠覆,一切问题简单化、程式化。离开美的现象的具体现实性来谈美的本质、规律无异于水中捞月,一场空。

2、美的现象之所以美的原因在何

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美的现象,不同的审美主体由于不同的时空观,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不同对美的具体感受也是不同的。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个人或不同的人总是作出不同的鉴赏评价,或者在不同的场合或是从不

同的角度去审视时,它带给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审美现象呢?即是说,美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美的效果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及解答必须根基于美的现象的现实性,充分发挥审美实践的中介作用。美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为什么农村人与城市人对自然田园风光的感受不一样呢?为什么不同民族、种族、国家、语言、时代、知识水准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好恶和审美价值取向呢?对于这些各具特色的美的现象应从其特定的话语环境中去理解、阐释,而不能以“美是什么”的单一结构作为衡量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美的现象的标准。只有从具体的审美实践出发,着眼于审美主客体间的交互关系及作用,才可能为美的现象之所以为美的研究指出一个光明的方向。

3、美在什么

在实践主体向审美主体飞跃时,审美发生开始现实化并在一定的时限之内存在着。从这个时刻起并只有在这一时间段,世界才作为审美客体呈现在审美主体的视阈里,并与审美主体产生交互作用。审美主体才开始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观照眼前的审美客体,并使其审美意识愈加明朗化、清晰化,即在意识里逐渐形成一种清晰的影象:审美对象在何种程度上以何样的形式展现出何样的美。简言之,“美在什么”。显然,对这里的“什么”进行具体化的关键仍然在于从此时此刻实际的审美体验中感悟到的美的具体的变化的形象,而不是远离甚至否定美的实在形象的“美本身”。“美本身”强调“美是什么”,而这种审美观照得到的现象及其变化属性则倡导“美在什么”,并突出了美的动态性质,否定了孤立的静止的“美本身”,还美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诚然,对美的本质、规律和原因的探求也只有在这种动态的具体的审美实践中对美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之后方可得以顺利展开。因此,对美的探索,不是简单的“美是什么”可以概括得了的。要言之,美在变化,美在现象。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 柏拉图著 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2] 转引自赵惠霞《美本质问题研究批判》[J] 人大资料 《美学》202_.8

第二篇:毕业论文原创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

电影《赤壁》对经典的解构

【内容摘要】:一部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编的历史大片,一部号称“一个女人引发的战争”电影。它改变了人们心中英雄的神秘,让遥不可及的传奇人物真实的出现在银幕前。迎合大众消费的需要,严肃中带有轻快的调侃,紧张中蕴含着田园的安静。在战争里除了胜败更多的是人物内心真挚的情感。【关键词】:经典;解构;陌生化;大众化

一、对经典主题的继承: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1】想。”这就是说引据历史的同时又渗透了作者自身主观的价值判断。可以说这部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封建正统思想中“明君贤臣”的典型,即“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2】才能上尚智勇。” “仁义”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小说正是继承了孟子称颂的“民为帮本”、“仁政王道”的社会政治蓝图,同时塑造了关羽、张飞、赵云、周瑜等一系列侠肝义胆的志士良臣。因而可见,小说的主旨为“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3】君良臣的的渴慕。”本着“拥刘反曹”的情感,作者“‘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4】序》)”于是就有人说,“一部《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唤醒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5】的史诗”

二、解构手法的运用:

可以说电影《赤壁》是对经典《三国演义》的解构,是导演在历史前提下的大胆创新。

【6】说到解构,即“结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潮。”其认为,“‘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表现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意义、惯例、法律、【7】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该思潮最后逐渐演变成“一种阅读和批评的程【8】式。”总的来说,结构主义的特点就是“反权威、反传统、反理性、反成规。”基于这种电影就是一部解构经典的作品。

(一)、情节解构:

电影主要选取赤壁之战作为主题,选取原著《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到四十九回的情节作为背景全面展开,而导演又不是按部就班的全部照原著拍摄,相反,根据重新的组织再加工在选定主要的背景故事的基础上,删减部分情节,同时加入原著所没有故事,又有将细节大肆渲染将其突出,又或是将几处分步进行的情节糅合在一起突出主题。例如:上部中开场重点人物赵云的镜头就是选取了原著中的故事情节;为了突出周瑜而将“苦肉计”删除;加入孙尚香潜入曹营、小乔只身会曹操的情节;同时突出孙刘盟军中周瑜与诸葛亮的“心有灵犀”的完美配合将“将干中计”、“草船借箭”合二为一,表现周瑜与诸葛亮智慧才能之外也突出曹操疑心重性格特点。另外,电影并没有一味的倾向一方,相反的是删除“苦肉计”而将曹操的善于用兵的军事才能也表现出来。盟军主张用火攻,这点曹操也想到了,并且可以说已经胸有成竹,但曹操万万料不到风向会转变,更离奇的是一场战争不仅仅只是“输给一场风”,而是“输给了一杯茶”。

(二)、女性地位的提高:

自古红颜祸水。原著中最有代表的莫过于貂蝉,但在这部电影中突出两名女性:婉约的小乔和豪放的孙夫人。与原著中红颜祸水及红颜薄命的定义不同的是,两位女性成为盟军“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孙尚香潜入敌军暗自打探情报,不畏危险毅然决定迎战,十足的带有“花木兰”的味道。孙夫人的情报给了诸葛亮第一时间的作战素材,这里隐含着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先知”,他也是凡人,只不过善于随机应变而已,他的策略也需要侦察才能得出。而小乔的行为则更让人感到离奇,或许有点太过于“假”,但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是既然开篇隐喻了曹操为了小乔而发起战争,那么理所当然需要“导火线”自己“站出来”结束这场战争。同时影片中小乔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前后照应所用,同时也表现了作为国家的一员,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每个个体都有义务为保卫家园做贡献,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更多的人。两位女性的角色让观众看到了在这场战争中她们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深居深院的大家闺秀,也不是只会儿女私情的柔弱女子,而是胸怀正义、胸怀大志,知荣辱识大体的伟大女性形象。

(三)、从虚幻到真实:

原著的人物的特点更多的是用夸张来体现,即“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群的诸葛亮、浑身是胆的赵云、心地狭窄的周瑜、忠厚老实的鲁肃„„这些艺术典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一定的‘类’的意义。他们的性

【9】格特征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这样虽然鲜明却少了几分“活气”。虽然单

一、稳定却少了“血肉”。电影一改原著中人物的形象,让人物从“书本中、从人们的脑袋里走出来”,让他们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例如,让诸葛亮去接生马,让他去关心朋友,甚至与周瑜一起合奏琴音,而不是如原著那般描写的虚幻神奇、遥不可及。于是更多的是“人性”的表现,就像其中刘备亲自为将士编草鞋的镜头,让人有一种亲切之感,于是找不到了曾经鲁迅的那句“欲显刘备之长而似伪,状诸葛之【10】智而近妖。”的意味。

(四)、“君子之战”的演绎: 说到战争,引入毛主席的一段描述:“‘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

【11】级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势。’(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68页)”“赤壁之战”正是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而战争的结局基本就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原著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12】衰„„”战争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夺取更广大的领土,达到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而电影却从“一个女人引发的战争”的角度去表现曹操,将那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战争和影片的基点,使得战争失去了庄严性与神圣性,而是由“美人”到“江山”的转变。另外,影片将战争定义为“君子之战”。一切都体现着儒家的“仁义”二字。虽然秉承着原著“拥刘贬曹”的主旨,将曹操的丑恶嘴脸揭露的淋漓尽致,但这些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盟军所奉行的“仁义”之战,“君子之战”。在体现战争残酷的同时更突出了在战争之中的人们之间真挚的情怀,君臣之忠、朋友之信、敌友之义都有所体现,而这场“君子之战”的代表就是周瑜,影片通过塑造周瑜来诠释新的战争,新的周瑜。

三、新奇的“陌生”:

陌生化是西方文学研究的术语,“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有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13】的,必须设法延长。”根据这一理论,影片将众所周知的“三国”进行改编,将故事情节聚合在一起使其更具凝聚力,更加突出主题思想。虽然大致与原著相同,但是有所改动的地方恰恰是影片让人觉得“新奇”之处。

(一)、语言: 或许有的人在看完影片后会觉得语言令人发笑,人物有点滑稽。但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看重的还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导演将古代的故事包装现代的语言加以表现位的就是迎合当下人的欣赏趣味标准,同时带有调侃性的语言在另一程度上也使影片紧张的气氛得以有所缓和。

(二)、心理较量:

虽然原著也强调心理战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但影片在表现时却是将心理较量作为胜败的关键。从一开始就通过分镜头表现曹操和盟军两方的“心理战”,之后的反间计与草船借箭更是运用的恰到好处,最后的“一杯茶”将战争划下句号。可以说,心理的较量才是真正的较量。

四、商品化的产物: 提到大众化,不得不提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就是“以传播信息为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

【14】其中‘提供娱乐’是其主要的功能。”另外,除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也是重要的组成。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人民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是指在(15)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同时他指出,“在发达的商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按照需要——消费的模式生存。大众文化产品的出现不可避免,大众传媒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商品化,而商品社会的特性就是大众化。于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更多的就是满足商品社会中人们的口味,在电影中更多体现大众文化则可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电影《赤壁》就是商业社会中一种大众文化的体现,无论成败都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它是作品而不是史实。

总之,电影《赤壁》的出现或多或少的让我们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英雄人物不再是神秘的神,而是现实中有血有肉的人。记得电影《头文字D》中有句台词说,“其实神也是人„„”。一切神话都是承载着人类的梦想,是人类对世界求真、向善的追求与渴望。电影《赤壁》是大众消费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人对经典的再认识、再创造。将作品中的类型化的人物全新的呈现在现实生活之中,每个人物都是活的、有些有肉的、让人敢于接近的,是实在的人、具有“人性”的人。我们就将电影《赤壁》看作是平凡的我们对英雄的诠释,大胆的脱去笼罩在其身上的神秘面纱,让他们更真实、更血性。当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电影都有自己的理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注释】: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7月,第2版,第21页。

【2】:【3】【4】【5】同上,第23页。【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2_年4月第2版,第45页;原载于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见于《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四篇论文》,内布拉斯加1965年版,第12页。

【7】:【8】同【6】。【9】:【12】同【1】,第28页。【10】:同【1】,第29页。【11】:见于《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155页。

【13】:同【6】,第45页。【14】、【15】: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3月,第168、169页。

第三篇: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面子是中国人日常话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

一个词,它作为人们对社会关系的一个常识性理 解,规训了人们的社会行动方式。面子作为一种 主观的感觉和体验,在所有文化中都是存在的, 它可以意会,但又很难确定其指代的对象。我们 认为任何从中华民族特殊性角度对面子的理解 都具有本质主义倾向,是我们反对的。任何试图 从脸面问题切入来解释社会结构性因素的企图 都会冒着简单化和颠倒解释顺序的风险。也就是 说,理解面子这个词语有助于理解社会关系,但 是不能立足于面子来解释社会结构,面子不是社 会结构关系的解释变量。面子研究的回顾

南京大学的翟学伟教授致力于中国本土社

会和心理研究,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做过详细论 述。在《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翟学 伟,202_)一文中,他对面子如何进入学术视野以 及脸面研究的历史脉络有过很好地梳理。为了与 他的文献回顾加以区别,避免重述,我力图进一 步对前人的研究加以理解和归类,以便从我自己 的角度对面子问题加以探讨。

(1)面子的本质主义研究面子这个中国人 的日常用语进入文本的时间是19世纪末,由美 国传教士史密斯(A.H.Smith,1894)在其著作中首 次把它作为中国人的首要性格特征。由于面子这 个概念是在传统的本质主义研究大行其道的时 代进入文本的,因此,史密斯在当时的主流话语 环境中发展出自己的概念。他显然认为中国人本 质上具有某类共同的性格(智力)特征,并试图用 这些特征来解释社会结构性因素。今天看来,它 在理论上是有巨大缺陷的,所以这一类型的分析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吴凯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挑战传统的面子研究,指出它们具有本质主义和整体性的错误倾向。我们反对把面子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解释变量,认为它只是被社会建构的一种意识和行 为,具有片段性和多元性特征。我们认为权力等级是造成中国人面子意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而

文化为之提供了传播的环境,语言又是其传播的渠道。关键词面子解构重构语言文化权力等级 吴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210093 本文系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项目“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的部分成果 152社江会苏社学

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想研究中已经很少了(当然也 不是没有,如Bell Curve一书)。在他之后,许多中 外学者也是从本质主义立场来理解中国人的面 子观的,例如鲁迅试图从中国人的性格本质上来 解释面子,林语堂认为面子统治了中国人的行为 方式,一些西方学者也把面子当作左右中国人行 为方式的价值观或者力量。他们的研究有一些共 同之处:首先都深受史密斯话语的影响;其次都 坚信中国人具有共同的民族性格(爱面子);第三 都把面子当作一个普遍共同的存在,对它的社会 和历史构建过程没有深入挖掘;第四都有意无意 地从民族性出发来解释中国的命运,面子被当作 一个社会结构的重要解释变量,但是对面子在社 会结构中被理解和构建的方式则不太涉及。鲁迅 在其杂文中就总是有意无意地从中国人的劣根 性出发,来切入社会结构,在他笔下似乎所有中 国人天生都具有同样的性格缺点(林语堂也差不 多)。所有这类有关面子的研究,我们都可以称之 为面子的本质主义研究,因为它们把爱面子看作 中国人固有的民族特性,并且用它来解释中国人 的行为甚至社会结构。社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今 天,对普遍主义以及本质主义的叙事和解释方式 已经有了很多反思和批判。如果对这些批判有所 涉猎,我们会体会到这种研究的缺陷。这类研究 可以被看作面子研究的第一阶段,针对这种本质 主义倾向,我们的观点是:面子观在不同的社会 历史条件中是被重新构建并被个体重新解释的, 根本就不存在连续不变的、统一的中国人的面子 观(今天被推崇为有面子的事在过去可能是很没 有面子的)。面子这个概念应该被消解,被解析为 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行为。(2)面子的社会建构研究之后,一些中外

学者对面子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 把面子置于社会互动关系中加以思考,它们不再 强调脸面观念源于中国人特殊的民族性格,而是 人类共有的某种心理感受。戈夫曼(Goffman,1955)对面子的定义是:“在特定的交往中,按照社会其 他成员对其社会价值的假设(期望),一个人有效 展示的(自身)正面的社会价值。面子是按照共同 接受的社会属性描绘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说,一 个人在承担某种职位或者角色时,社会对他(她)的价值(作用、职责)必然产生某种期望,只有在行 动中满足这类期望时,他(她)才有社会价值(面 子)。这类研究摆脱了以前的民族性格取向,从社 会建构主义角度来分析人类对自我的评价和塑 造。它们试图从人类互动的客观情境中理解行动 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从而对面子作出科学的分

析。何友晖(Ho1974)基本上接受了戈夫曼的思想。他认为面子以个人地位为基础,在社会互动过程 中获得或者失去。占有某个社会位置的人如果不 能满足社会对他的要求或者期望,就是丢失面 子,同时就严重影响了他在社会中的有效作为。个体在与不同的社会主体互动时,对面子的体验 是各不相同的。他分析了赢得面子和丢失面子的 不同的社会机制和社会情境,认为面子行为不是 个人决定,而是在相互接触的人类群体中产生 的。所以爱面子是人类普遍的现象,“面子”应该 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对这一类研究,我们可以称之为面子的社会

建构研究。它们试图在社会互动中寻找一些普遍 的规律,用来解释面子获得或者失去的机制。社 会建构研究的优点是在社会互动的情境中来解 释面子,指出了不同社会主体在体会面子时的差 异性;它不再把面子观念归结为某个民族的特 性,而是力图从具体的人类行动中理解它。我们 认为,这类研究的缺点就在于它们寻找产生面子 行为的普遍统一的社会力量,认为在这种力量构 建的社会情境中,个体必然以同样的方式产生自 己的面子行为。这种传统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取 向忽视了二个问题:(1)个体对文化和所处环境的 主观解释(2)文化横向的高度多元化和纵向的不 连续性。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个非洲部落很有面 子的事在西方社会可能就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在 30年前的中国很有面子的事目前可能很没有面 子,在同一个社会中某个人感到有面子的事会让 另外一个人感到没有面子。所以,这种传统的社 会学研究方式———寻求建立面子(观念和行为)的 普遍和统一的解释模型---在今天这样一个大众 文化主导的信息社会(多元、片段、差异、信息快速 传播)中是困难重重的。

(3)面子的宏观结构研究如果说上面的研

究侧重于微观社会情境中的面子观念和行为,那 么另外一些学者则从社会的宏观层面切入面子 研究。例如,翟学伟试图论证中国的社会文化背 景对面子思想的塑造作用,又力图用中国人的面 子观来解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以及宏观社会运 行方式。他主要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中寻找 面子观念的源头(翟学伟,202_),又从脸面观念出 发研究中国人的行为模式(规律)。最终,他试图从 个体行为模式上切入,研究社会建构方式,他认 为:“真实社会的建构是社会个体运用行动策略 同现存的社会结构相权宜的产物。它在中国日常 153江苏社会科学202_年第1期

社会中以个人权威(权力)、道德品质(人品)、礼尚 往来(人情)、连带关系(面子)为基础建构起来”(翟 学伟,202_)。他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带有 本质主义色彩的文化决定论研究,主要从中国传 统的文化习俗中推演出目前的面子观念(行为), 再推进到社会的结构层面。我们可以把这类研究 称作面子的宏观结构研究,它立足于宏观的社会 文化背景来探讨宏观的结构性问题。这类研究的优点在于探讨了宏观社会力量

对面子观念和行为的作用,不过它和上面的建构 研究有相似的问题。这类研究还没有充分注意到 个体对文化习俗在特定情境中的主观解释过程, 而是过于看重传统文化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 造作用。它的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对社会的物质 性力量探讨不足,例如,面子感受是如何被地位 不平等、权力关系等等所塑造的。他的第三个问 题是对历史的间断性关注不足,似乎今天的社会 和100年前的社会还相差不大。按照斯瓦德勒尔(Swidler,1986)的观点,个体并不是被动地为文化 所控制和塑造,而是主动的理解和运用文化。符 号、习俗、传统、价值观等等都是个体在世界中行 动的工具,个体对这些文化工具加以选择,应用 到自己的社会行动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说,个 体不停地对文化、制度、经济等社会力量加以解 释,并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行动选择。因为 个体的主观解释,所以试图在相似的社会力量中 确定相似的面子观念和行为是困难的。我们在研 究面子的形成过程时,应该注意文化的多元性、历史的不连续性以及个体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更 多地在今天中国的社会权力关系中,而不是从文 化传统中,来理解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和行为。面子观念和行为本质上属于微观人际互动

过程,但它又被宏观社会所制约。上面的归类并 不是绝对的区分,各种类型的研究之间其实有很 多相通之处,我们只是区分各个类型更倾向于强 调什么。例如翟学伟教授致力于微观行为研究, 但是他特别强调这种行为背后的文化力量以及 它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力量,所以我们认为他更偏 向于宏观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对面子的解构

传统上,对面子的社会学研究都试图发展某 种普适性的解释模式,挖掘出一些确定的规律。这种企图固然有其价值,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 性。我们更倾向于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讨 论面子观念和行为,我们认为面子本质上是一种 话语,反应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社会互动关系)的 理解;在不同的社会结构(环境)中,它又会被行动 者各自重新解释。面子观念和行为不能只是从文 化传统中寻找原因,它也是被社会现实所塑造的。(1)从语言角度理解面子意识的传播面子

这个词语能够长久流传,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表 达方式,必然有它让人印象深刻的特性。由于它 的出现让使用者用一个词语就能表达深刻的意 思。因此我们可以假设,面子这个词语是在某种 偶然的场合被提出来的,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它 应该很简洁又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互动 中关注的问题,有其社会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用模因理论从语言传播角度来分 析面子这个词语的大众化过程。“模因(memes)”一 词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

(Richard Dawkins,1976)中首次提出,它是基于基 因一词仿造得来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作为 语言的基本单位,模因象病毒一样,可以感染别 人的大脑,而且寄生于受感染者的大脑中,通过 受感染者在语言交流中向其他人传播。这种病毒 逐渐规训受传染者的行为,还推动他们去宣扬这 种行为模式,所以模因的核心能力是自我复制、传播和规训人的行为。简单说,模因被看作是大 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 子,它表现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 尚服饰、器具制造等的模式。模因不只是有语言 学上的意义,更有社会学上的意义,可以用来解 释文化的传播和对人的行为的规训作用。我们说,面子一词是一个模因。它能够非常简 洁和形象地表达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所关注的问 题,所以一进入语言就能满足交际、交流的需要, 因此作为语言模因而被广泛接纳和复制。模因理 论认为,模因作为文化的基因,通过模仿将一些思 想或意识加以传播,并代代相传下来。但是在不同 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模因在表现形态上会产生变 异,如受传播者往往只是了解这个词语,但是并不 能清晰的界定面子到底是什么。由于受到这个词 语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面子问题,并 且站在个人角度对它不断的加以诠释,影响自己 的日常行为。如果说的确存在面子行为的话,不同 个体也是在不同的环境中以不同方式来表现这种 行为的。面子意识一方面影响人们对自我的评价, 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目前这样一个 片段化,高度差异性的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和观念 是不可能被某种统一的民族文化思想所塑造的。所以,我们说,面子这个词语推动很多人意识到面 154社江会苏社学

子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但是统一的中国人的 面子行为模式是不存在的。

受当代文化研究的影响,我们还可以从常识

知识的角度来理解面子。正如在没有清晰定义的 情况下,人们在交流中首先熟悉了这个词语,进 而获得了面子意识,这种意识反过来又影响了人 们的社会互动行为。面子最终成为人们对社会生 活的常识性理解,这种理解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 大的驱动力和约束力。面子这个词语进入了几乎 所有中国人的脑海之中,变成人们的日常知识。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知识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规 训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又 认为,知识的力量是片断性和差异性的。面子常 识(知识)在目前的社会中仍然影响人们的意识, 但是这种影响发生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也 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我们还认为,普遍确定 统一的面子行为模式是很难产生的,面子观念和 行为在特定环境中由特定个体加以诠释和选择。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所 理解的面子可能根本不同,一部分人的面子意识 和另外一部分人可以完全不同。从历史过程中 看,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人们面子意识的强 弱,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2)从文化角度理解面子观念在前一部

分,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面子意识的产生和 传播。这种分析有其意义,但是它没有注意到面 子背后宏观的驱动和约束力量。话语传播对面子 意识的产生影响很大,但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和制度力量如果不能强化这种意识,它即使产 生也可能难以大面积流传。过去很多研究都涉及 到中国人特殊的文化思想对面子意识的决定作 用。我们并不赞同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只 是认为它有一定的驱动作用。我们认为,面子起 源于社会互动中个体对自己社会价值的感受,失 去面子的感觉就是失去或缺少价值的感觉。这种 感受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但是和个体性 格和主观的理解也密切相关。西方文化让个体自 己去体验自身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进行自我评价。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 社会是个人达到最大福利的手段,社会价值由个 人来体验判断,所有个体相互是平等的。它怀疑 权威,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也强调尊重别人的权 利。在强调个人自我依赖,自我判断,平等,尊重 别人权利的西方社会,虽然权力、身份和经济的 不平等把个体纳入不同社会阶层,但在个体之间 进行比较时,分出高下的意愿并不强烈。本质上, 人际互动中相互比较的是各自作为人的价值的 高下。因此导致西方文化中有二点决定了人们相 互比较的愿望不太强烈。其一就是我们讨论的个 人主义理念,它让个体自我体验和判断其个人价 值,而不是通过别人来判断自己存在的价值。其 二就是基督教的影响,它认为人的价值是在神的 世界中得到评价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互动 中个体对他人评价的关注。

民族性格研究很难讲有什么科学价值,但是 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可以观察发现的,而这 种主流价值观又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中形成的。正如思想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中世纪的社会秩序 向自由-个人主义主导的社会秩序过渡,西方中 世纪社会的秩序是建立在封建力量和宗教寺庙 力量双重控制之下的,其社会分化也远远落后于 同期的中国社会。表现为绝大部分个体同时依附 于领主和僧侣(神),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发展的 极为简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的分化 把个体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个人对自 己的价值评价也主要在现世的人际互动中完成。因此,正如何友晖所言,爱面子成为人类普遍的 现象。但是我们前面也论证过,西方价值取向弱 化了个体的面子观念。这就是西方人能够理解面 子,但是这种观念并没有在西方语境中作为模因 而大规模传播的原因。

在国家权力之外,中国农业社会“相对”高度

发展,士、农、工、商、兵等等构建了一个相互依赖、较为复杂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 是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为了维护其秩序而发展起 来的。在中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 是在现世社会的人际互动中加以评价的。我们说, 中国文化推动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人的眼 光来进行自我评价。下面我们用中国儒家“礼”的 准则来说明这个论点。“礼”是社会按照每个人的 身份地位规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之 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则和道德秩序的需要。尊“礼”就是社会成员在自己的身份位置上表现出 恰当的行为方式。如何才能算恰当则是社会定义 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个人行为。所以,所有 社会成员(被主流文化所塑造)对特定个体的行为 方式都有某种期望,不符合这种期望就是失礼,会 让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感到羞愧。这其实就 是个人价值受到伤害,失去面子的感觉。在一个虽 然分化,但是思想并不是多元化的社会中,个体总 155江苏社会科学202_年第1期

是在群体的(主流道德秩序)压力之下,做出适应性 反应,也就是在别人的眼光中判断自己的价值的 得失。整个儒家思想构建了一个监视性社会文化 环境,置于其中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在现世别人 的注视下通过他人来评价自身价值。

儒家文化鼓励人们坚持操守(合天理),自强 自立。在社会关系中,它鼓励人们按照儒家的行 为准则行动,认为不符合准则的事就不能做,不 管压力或诱惑力有多大。儒家文化其实非常强调 个体在天理的指引下,寻求自我完善和社会成就(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 强调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和西方个人 主义的发育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又把个体置于 一个道德秩序之中,通过其他社会成员来对之加 以评价和监视。儒家个人主义[1]的另外一个陷阱 是,只强调个人责任,不推崇个人权利。我们发 现,中国文化价值观一方面推动个体追求成就, 另一方面又阻碍个体独立地发展自我。追求成就 会推动个体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为,不 能自我评价其价值会让人们渴望别人的认同。我 们说,中国文化为面子意识提供了一个文化环 境,即通过他人来自我评价,但是这个环境只是 为面子观念提供一个传播的土壤,因此我们认 为,中国人的面子意识是在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中产生并被强化的。

(3)社会权力结构中的面子我们前面谈

到,面子是一种感受和行为,它本质上是个体对 自己在社会中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判断。中国 文化推动人们寻求成就,但是又没有发展出西方 式的个人主义,因此人们更加期望他人的认同。为了这种认同,很多人甚至做出极端非理性的行 动(不符合个人的最大利益)。面子感觉是在人与人的比较中产生的,如果 不让别人知道,一个人哪怕再做错事、再失败都 不会觉得没有面子。因此我们说,等级社会可以 强化人们的等级意识,等级意识驱动人们因为相 互之间的高下差异而体验价值的得失感。假设有 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自由-个人主义成为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推测,在这 个社会中人们不会因为权力、收入和地位的不平等而感受到社会价值的差异。于是人们肯定都会 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或完成社会职责的好坏可 能会让人们产生价值上的得失感。所以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仍然会有何友晖所描述的面子意识, 但是不会有权力地位金钱带来的价值缺失或者 满足的感觉。前面提到,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对自 我有强烈的感受,严格的等级划分会让追求自我 成功却又处于劣势社会地位的人产生巨大的价 值缺失感。面子行为其实是人们弥补心理虚弱或 者获得心理优势的做作式行为,它并不一定给人 们带来实际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能够带来人们心 理的满足感。面子意识和行为在中国流行,本质 上是因为中国社会中权力意志构造了高度等级 化的社会,弱者在其中产生深深的价值缺失感。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价值,求 得他人的认同,即使这些方式有时会损害其个人 物质利益,他们也在所不惜。社会中真正的强者 虽然也具有面子意识,但是对自己优势地位的自 信会让他们很少采取不计利益的面子行为。只有 在他们遇到更强者时,面子意识有时才会作怪。在今天的中国,权力等级制造了一个等级差 异无处不在的社会,连死后怎么称呼、怎么开追 悼会、怎么放骨灰盒都在权力安排下分出高下。它激发了中国人去攀登权力阶梯,分出高低。金 钱、社会地位和官职大小都能把人打入权力阶梯 的不同层级之中。这种强烈竞争的局面,加上中 国价值观中对个人成就的推崇,塑造了人们的面 子意识和行为。但是面子在一个社会被构建,在 另外一个社会也可能被消解或者重构。传统上,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时,常常 把面子意识和行为看作这个社会中一股强大的 涌流,无处不在,规训和推动人们的社会行动,而 这些行动又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建构。面子此时已 经成为一种解释变量,用来解释社会制度和文 化。面子被他们看作解释中国社会独特性的一个 重要因素。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面子本质上是 社会结构的产物(而不是相反),它是所有社会中 都存在的。我们的结论是,中国人片段性的面子 行为需要在中国的社会权力等级结构所构建的 社会情境中寻找源头,对面子的解释也应该是针 对个体的、片段性的。面子的重构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一书开头写道:“今 天,你只需要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就可以轻 易地激怒别人。„„最近有人问我正在写什么 书,我说正在写一本关于美国人的社会等级的 书。人们听后马上会先紧一紧自己的领带,再溜 一眼衬衫袖口看看有没有磨损开线。几分钟之 后,便悄悄地站起身来走开。”(保罗·福塞尔, 202_)按照作者的分析,中产阶级是美国最为虚荣 和势利的阶层,原因则是由于他们像螺丝钉一样 156社江会苏社学

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最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 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首要的事情就是必 须得到他人的承认,要在他人眼里看起来生活过 的既得体又安全。因此他们的爱虚荣和喜欢炫耀 在衣食住行和话语上必然体现出来。

面子不是价值观,它是由文化价值观和社会

权力关系构建的个体主观感受和行为。面子意识 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它在所有存在等级权力的社 会中都会产生,但是不同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会 推动或者弱化这种意识。语言文字的不同也会影 响这种意识的普及程度。在美国留学时,我接触 过不同国家的学生,感觉印度人的那种虚荣面子 心理也不比中国人弱,只是他们没有发展出一个 同样的词语来描述这种心理而已;受过理性主义 熏陶的西方人通常不会因为面子意识而采取非 理性的面子行为;日本人没有中国人那种强烈的 个人成就意识,不符合集体期望会让他们产生羞 愧感。面子观念在每个社会都存在,但是在中国 社会强烈的权力等级思想加上个人成就价值导 向对它有很高的强化作用,加上缺少西方式理性 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熏陶,中国人往往更喜欢相互 攀比,在比较中分出高下,找到面子感觉。进入现代工业社会(17世纪初),God,Nature, Reason成为了西方构建公民社会的三个基石(不 是权力技巧)。在自然法则(上帝的法则)之下,人类 通过理性来体验这些法则,依赖人的善心构建一 个共同生活的社会。洛克和弗格森的这种思想至 今影响西方人的思维,但是它被后来者所批判。休谟和亚当.斯密试图从市场交换关系形成的人 类互动网络中来定位社会的道德秩序,认为个体 在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时自然带来社会的最大利 益,这个思想是西方传统的自由-个人主义思想 的源头。黑格尔和马克思都发现了自由-个人主 义的本质问题,即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 化根本上是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人利益的 无限追求会产生阶级的分化,从而造成资本压迫 人,少数人压迫多数人。对整个社会来说,公共利 益在个人利益追求中其实是受损的。黑格尔试图 通过国家权力来解决这个社会矛盾,而马克思则 认为这个国家完全是资产阶级国家,根本解决不 了这个社会矛盾,因此希望通过革命来建立一个 未来社会去解决问题。从这个简单的回顾中,我 们发现,西方的近代思想史是一个依靠理性思辩 而逐渐发展的思想史。理性和上帝的道德秩序控 制了西方文明,从这个文明中产生的个体往往会 精密计算个人的最大利益,在虚假的面子感觉和 真实的利益之间往往会抛弃前者。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场 真正的文化和思想革命,而是在农业文明中形成 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控制方式统治着中国社会。今 天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等级化的权力社会,权力观 念和行为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社会的高度等级 化创造了一个人们相互攀比竞争的环境,个人成 就价值导向让人们产生超越他人,达到个人成功 的强烈欲望。个人成功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由个体 自我评价和体验的,而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实现 的。这种对攀比的强烈兴趣本质上是中国人面子 意识和行为的源头,面子感觉其实就是攀比中产 生的失落或者满足的感觉。虽然个体感觉不同, 但是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而且这些比较根本没 有统一的道德标准。

我们说,面子这个词语指代了某种意识和行 为,面子的重构就是面子意识和行为产生方式在 不同环境中的重建。例如传统上,人们会因为其 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并为人所知而产生丢面子 的感觉,但是在今天的差异和多元社会中,一些 社会成员会以违反传统和社会规范为有面子(我 们还会问,在信息社会中,通过电脑在家里办公, 面子如何产生?)。面子重构的根源是社会结构和 文化价值观的改变。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是集体主义导向的民 族,其实西方文明中也存在强烈的集体主义传 统,例如基督教、自然法传统都强调人们的团结 和合作。在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这种 传统受到了修正(但从来没有被放弃,团结和合 作仍然是当代西方社会秩序的基础,不过这种团 结和合作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带来的相互依靠基 础之上的,而不是依赖传统的宗教、血缘和贵族 统治等等)。尤其是商品史无前例的丰富带来了 消费文化的兴起,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欲望不断上 升,观念不断改变。结果就是自我意识和个体意 识的不断强化。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由社会生 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决定的,今天中国的大众消费 方式就在不断的革新和创造其文化和道德秩序。目前中国进入一个快速工业化时期,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方式也在快速改变。这种改变 必然带来文化上的转型,也会带来社会权力安排 上的转型。我们可以预期,相比于过去,市场力量 会带来一个权力上更加平等的社会,自由-个人 主义也会在西方文明和自身市场力量的推动下 在中国逐步扎根。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必然会让 个体以新的方式来理解面子这个词语,从而展现 157 出不同的面子意识和行为。同时,我们这个社会 在逐步分化,差异和多元化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 的基本特征。所以面子意识和行为也会展现出高 度的多元化,试图用普遍的面子(规律)来解释中 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构显然是不可能的。若 干年后,面子这个词语很有可能在中国人的日常 话语中消失,因为它会失去滋生的土壤。即使还 有面子观念,也是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主观 理解而随时构建的。结论和讨论

研究面子的文字已经出现了很多,虽然角度 不同,但是本质上它们都试图发展普遍宏大的解 释模型,展示面子意识和行为发生的规律。这种 传统的社会解释模式对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实 作用很大,但是它也把人们引入了一种整体化、简单化的思维定式之中。在文章中,我们试图说 明,面子是片段的,是由人类主体在特定社会文 化情境中构建的。我们还认为,面子意识和行为 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为它们产生的宏观环境 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在社会现实的结构中解释 面子行为,而不是用面子行为来解释社会的结 构。就是说,面子观念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的共同产物,而不是相反。微观上,面子观念是通 过语言传播的,并被社会环境所强化。面子观念 能被西方社会所理解,但是难以大规模传播,其 原因在于西方自由-个人主义价值理念以及宗教 思想对其具有制约作用。文章中我们没有讨论西 方的社会结构对面子意识和行为有什么影响,但 是我们可以假设西方社会中理性的市场运作模 式对面子具有某种弱化作用。中国的权力社会运 行模式加上中国世俗传统文化中“出人头地”的 个人主义思想对面子观念(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社会整体环境 的改变一定会弱化面子意识和行为。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到另外一个问 题。笔者认为,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是在特定社会 中建构出来并持续变化的。因此在某些时期,研 究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这种研 究极容易带有本质主义色彩,即往往从中国人的 民族性出发来解释中国的社会结构,而不是相 反。其实,中国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是她的主流价 值观及其社会权力结构,这些决定了中国人的行 动系统。也就是说过多强调中国人行为的独特 性,对之进行描述,其实意义并不大。中国人很多 行为方式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文 化情境中发生的。其它社会的人和中国人有许多 相同的行为方式,例如爱面子;在找工作时社会 关系都极为重要;血亲关系在每个社会都是社会 关系的根基;自私自利的行为等等,但是制度力 量和主流价值观会影响人类这些本能行为倾向。所以,与其研究所谓的中国人的行动方式,还不 如研究中国人行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即制度和 文化价值观。制度和主流价值观共同决定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但是人们自身的性格也会影响他们 对环境的理解,从而影响其行动。在今天这样一个 极其多元的社会中,差异才是最显著的,而共性 已经越来越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中国 人的共同的行为特征也是意义不大的学术活动。注释

[1]儒家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精英文化,它规训了大众, 但是普通大众也发展出自己的下层文化。我们这里所称的儒家个 人主义和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人的差序格局中所提到的自我 主义是有区别的。自我主义似乎是下层百姓在农业社会生产关系 中形成的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足自保文化,它远没有儒家提 倡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气势。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_年版。

[2]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_年版,第129页、第140页、第231页。

[3]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4]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2_年版。

[5〔]美〕保罗·福塞尔:《格调》,石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 版社202_年版。

[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 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7]A.H.Sm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York:Fleming H.Revel Company 1984.[8]Dawkins,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9]D.Y.F.Ho,On the Concept of F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1 1974.[10]E.Goffman On Face-work Psychiatry,Vol.18 1955.[11]Swidler,Ann 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1986.[12]Seligman,Adam B.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The Free Press 1992.〔责任编辑:方心清〕 158

第四篇:解构企业相关

《解构企业》观后感

摘要

内 容:解构企业

关键字:不平等地利用地球资源、剥削第三世界的劳工、破坏当地的天然资源 电影简介:

《解构企业》这部145分钟的纪录片耗时6年完成,其中40名受访者,包括左翼倾向的心理学者与美国头号异议份子,分析了现在一些具规模的国际集团怎样不平等地利用地球资源、剥削第三世界的劳工、破坏当地的天然资源,并以金钱为首的宗旨下忘顾消费者的生命、以权利把恶行遮掩。

回顾企业团体过去150年以来的发展过程史,不管是在法律定位上或学术理论里,将企业团体视为法人的观点已逐步取得其强势的正当性,如同自然人一般可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且受到宪法的保障。导演运用讥讽的叙述手法,在《解构企业》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透过心理学家Robert Hare,试图以世界卫生组织及DSM IV(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来判断这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极可能是罹患了精神疾病,征状有不关心其它生物的感受、人际关系不持久、漠视他人安危、为自我利益而持续诈欺、无焦虑及罪恶感、反社会人格等等。然而,在这个全球化所向披靡的时代,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跨国企业竞相掠夺,撤底的冲击了整个环境、儿童、媒体,乃至基因,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风险。观后感: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种,研究组织行为的对错问题,也就是研 究在组织环境中如何决策,重点在于决策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是否应该做。

2、研究对象: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

二、电影感触点

看完这部电影,就想说说剥削第三世界的劳工。血汗工厂。首先必须解释 何为“血汗工厂””(sweatshop)一词最早于1867年出现于美国,最初指美国制衣厂商实行的 “给料收活在家加工”之制,后来又指由包工头自行找人干活的包工制。而在这两种做法中,工人获得的日工资都不是最少的。但由于回避了在正规工厂中集体工作工人可能有的集体博弈行为,其单位产品工资(计件工资)可被压到最低,因而被称为“血汗制度”(sweatingsystem)。后来这一概念又扩大到高激励计件工资和高速流水线作业等安排,但同样都以回避集体谈判为条

件,例如计件工资制度如果在未经集体谈判的情况下以最熟练工人的产量为分母来确定。—以上概念选在《百度百科》 现实案例

中国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廉价劳动力,许多国际知名品牌是中国制造的,但因为核心技术由外国人掌握,其产品中绝大部分的利润是外国人的,中国工人只能取得些许的血汗钱,而且工人们的福利待遇医疗保险工作条件都跟不上,故中国被称为“血汗工厂”。富士康

富士康公司,“她们的月收入仅有27英镑(约合人民币387元),但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工厂工作条件恶劣、工人收入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问题,需要的是诚心面对,遇到一个改善一个,整体情况或许能很快得到改善。因此,富士康事件到现在,则演变为,遇到问题,是否准备诚实面对。另外,据报道,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富士康相关公司202_年出口总值有3家进入出口百强,总出口值达到189.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百强出口总值的12.9%,从202_年开始,富士康中国出口老大之位就无人能撼。但是,这样的企业对中国经济又有什么助益呢?深圳龙华一位官员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时做了这样的对比:同为高科技企业,华为202_年以460多亿元的产值,上交国家财政49亿元;而年产值高出202_亿元的富士康,在享受大量税收优惠后,“去年的财税贡献微乎其微”。

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血汗工厂”的特点: 一般来说,血汗工厂大都存在于廉价劳动力工厂,工厂不会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或“三险一金”,整个工厂没有娱乐设施,没有企业文化,有的只是严厉苛刻的管理制度。在中国像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不仅是第一世界剥削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掌握的80%的经济的一部分中也一样,煤老板、污染行业的均有这样的情况发现。但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注重塑造良好组织文化和氛围。这不应该只是喊口号,而应该将价值观融入行为。

看完《让子弹飞》,又看了一遍《解构企业》。“大哥,我们准备去上海了。” “不跟我回山里了?”

“还想回山里啊?你这腿脚都不利落了。”

分完了黄四郎的钱,这帮革命者就要享福了。从内陆萨南康省的鹅城去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浦东。张麻子孤身一人,骑着白马,看着开往上海的火车从面前驶过,甚为悲壮。让我想起托洛茨基、切·格瓦拉。据说火车上还有黄四郎。黄四郎没死?是啊,一个黄四郎倒下去,几个黄四郎又站起来了。在《解构企业》里,为反对水资源私营化而斗争的波利维亚人Oscar Olivera说:“小的战役在世界各地赢了,但是我认为人民并没有赢。”

那个时代的黄四郎无法无天,这个时代的跨国企业却有法无天(看看正己烷事件)。《解构企业》聚焦法人这一身份。法人如同自然人一般可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且受到宪法的保障。随着现代意义上的合理性的渗透,个人因素引起的社会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法人这样的“社会有机体”。法人参与的统治秩序——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尼格瑞所说的“帝国”——也用类似的原理构筑起来。但是心理学家Robert Hare以世界卫生组织及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来判断这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极可能是罹患了精神疾病,征状有不关心其它生物的感受、人际关系不持久、漠视他人安危、为自我利益而持续诈欺、无焦虑及罪恶感、反社会人格等。

这些法人是精神病患者,会不断地制造着它们的对立面,直至走向消亡。张麻子发动群众不是打到黄四郎了吗?波利维亚人当年不是保卫了公共水资源吗?每一个小的胜利都会有它的意义。Oscar Olivera也说:“但是我也相信人民的反思、愤怒和反抗的能力。” Multitude一直在反抗,也一直反抗下去。

北美票房冠军纪录片《解构企业》(中文字幕)

7位执行长、3位副总裁、2位告密者、1位交易员、1位商业间谍,共同演出。麦克·摩尔、诺姆·乔姆斯基、米尔顿·傅利曼,现身说法。

《解构企业》(又名:《企业人格诊断书》)145分钟/202_/加拿大

导演:马克·阿克巴、珍妮弗·阿巴特

获奖情况:202_年IDFA评委会特别大奖

简介:这部145分钟的纪录片耗时6年完成,其中40名受访者,包括左翼倾向的心理学者与美国头号异议份子,分析了现在一些具规模的国际集团怎样不平等地利用地球资源、剥削第三世界的劳工、破坏当地的天然资源,并以金钱为首的宗旨下忘顾消费者的生命、以权利把恶行遮掩。

影评:

本片是制片兼导演马克·阿克巴及剪辑珍妮弗·阿巴特,根据Joel Bakan的著作《企业解构:追求利润和权力的病理学》拍摄完成。

回顾企业团体过去150年以来的发展过程史,不管是在法律定位上或学术理论里,将企业团体视为法人的观点已逐步取得其强势的正当性,如同自然人一般可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且受到宪法的保障。导演运用讥讽的叙述手法,在影片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透过心理学家Robert Hare,试图以世界卫生组织及DSM IV(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来判断这些财团法人或大企业极可能是罹患了精神疾病,征状有不关心其它生物的感受、人际关系不持久、漠视他人安危、为自我利益而持续诈欺、无焦虑及罪恶感、反社会人格等等。然而,在这个全球化所向披靡的时代,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跨国企业竞相掠夺,撤底的冲击了整个环境、儿童、媒体,乃至基因,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风险。

这部145分钟的影片耗时6年完成,其中40名受访者,包括左翼倾向的心理学者与美国头号异议份子Noam Chomsky、《NO LOGO》与《Fences and Windows》的作者Naomi Klein、历史学者Howard Zinn,以及热中政治批评的纪

录片导演Michael Moore;现任或曾经任职于能源业、医药业、制造业、广告界等的CEO与高阶主管、企业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诺贝尔经济学得主Milton Friedman、商业间谍Mark Barry等等。导演特意将摄影机隐藏在镜子背后,让受访者得以安然自在地貌似直接面对着观众畅所欲言。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当皇家荷兰/壳牌(Royal Dutch/Shell)前董事Sir Mark Moody-Stuart与他的妻子招待着前来抗议的Earth First异议份子,并且就人权与环保议题交换意见时,另一边厢,the Movement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Ogoni People的作者Ken Saro Wiwa(注)与8名同伴遭奈及利亚军方处以绞刑 ──没有罪恶感。仰或,日用品经销商Carlton Brown在911事件发生之际,仍盘算着黄金的市价起落 ──没有罪恶感。媒体与广告则是另外一种企业藉以影响人们的心理欲求投射到消费行为的手段之一,譬如广告商针对儿童制作更多的广告以更有效率的促进产品销售,或是像激起对品牌的拜物过程等等。

片中也分析了许多狗屁倒灶见不得光的案例:著名的跨国企业Monsanto.将rBGH注入乳牛体内,促进新陈代谢以使得牛乳更丰,然而这种合成的贺尔蒙因含有致癌物质而在欧洲及加拿大地区是禁止使用的,美国福斯新闻网的两位记者Jane Akre和Steve Wilson试图透过媒体揭发此事,却被来自Monsanto与福斯新闻网高层内部施压,光是报导就被要求修改了达83次之多。另外,橘剂(agent orange)对人体及整个地球所带来的危害,Monsanto是矢口否认他们知情。蓝色巨人IBM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将所生产的打孔卡系统(punch-card system)供应给德国纳粹,让600多万犹太人更有效率的被屠杀;卡片详尽的记录了处置的状况及各种处决的方法,更不用说,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系统必须由IBM的内部工程师亲自安装。企业那只看不到的手更逐渐伸入东南亚、拉丁美洲或非洲各第三世界国家,血汗工厂林立,严重违反国际人权、劳工权益及破坏当地生态这些都是事实,像是将耕作物植入自杀基因,使得再生产变得不可能,必须持续向企业购买种子。Bechtel 公司甚至影响了玻利维亚政府,将水资源私营化,在这儿储存雨水是被禁止的,彻底推翻了公共财的概念……这场资源争夺战已经延烧到生物体内,乃至人类基因。

当然还是有少数社会责任与良心发现的企业家,Interface Carpet的CEO Ray C.Anderson坦承企业的掠夺本质,已经为地球带来的一触即发的危机,他花了14亿将公司改组以便符合永续经营的概念。全球化的无限扩张也引来了反制作用,最具象征意义的首推1999年11月30日在西雅图的抗议事件,起因是世贸组织法庭打算推翻保护濒临绝种动物环保法,这在全世界掀起了接踵而来的抗争行动,形式各异但目标一致。

企业团体无所不在的环绕在我们的周围,它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具有法源地位的个体,而是一只被豢养的怪物。

注:壳牌、BP等跨国石油公司在其它发展中国家曾有过破坏环境甚至侵犯人权的不良记录。壳牌自60年代起在非洲奈及利亚的Ogoni省大量开采石油,造成当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传统小区崩溃。当地少数部族在族长Ken Saro Wiwa的带领下反对壳牌继续开采。1995年11月10日,Ken Saro Wiwa、另一名领导John Kpuinen以及其它6人被当地政客杀害。当然,若Ken Saro Wiwa不是令西方瞩目的奈及利亚作家,这宗丑闻不会轻易被揭发。

《企业人格诊断书:提着公文包的恶魔》(原刊于202_年十月号台湾Look杂志)

十九世纪末,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通过了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明订保护个体财产与生命不受他人与政府威胁,然而这条原意是在保护解放黑人奴隶的法案,却被当时的企业律师加以延伸而套用在别处,高喊着「企业也是人!」于是法人的概念就此催生。这场丧生六十万人的血腥内战,最终得益者却是数百个新兴企业。这群「法人」拥有买卖不动产并提起诉讼的权利,却与活生生的人类不同、没有所谓道德良知的既定概念,也毫无信念理想,只关心股东的商业利益。「他们」信奉的唯有财务报表上的每季盈余营利,而以营利为终极目标这点甚至明文记载在法律条文中,相对来说企业却毫不需要对公众利益效忠。正如英国瑟洛男爵所言:「他们没有灵魂可以救赎,也没有身体可以监禁。」甫于今年铁马影展上放映,并由蛮野心足生态协会推出DVD的202_年记录片《企业人格诊断书》,便带领观众一同走过百余年来企业发展至今日庞然巨兽规模的历史,从工业时代采矿时如何利用蒸气机器来提高产值效率,一直讲到现今微芯片与半导体雄霸的科技时代。

最是嗜血的凶猛鲨鱼

过去数千年来,人们信奉仰赖的是宗教、是政府,无论君权政体、民主或共产制度。但在现今资本主义横行的年代,企业才是人们信仰最虔诚的宗教。事实上在全球化浪潮大举入侵下,跨国企业早于世界各地都占有一定版图,不再受限于任何单一政府的权力管辖之下,已一举超越各国政治领袖而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势力的实质领导者。

电影更以科学怪人来比拟现今的跨国企业,虽然是藉人类之手才得以呱呱坠地,但在拥有无人能及的强大力量之下,早已超脱人类掌握而成为失控的脱缰野马,摇身一变为只为血腥味(钞票)而驱动的凶猛鲨鱼。但在一味追求繁荣利益的同时,企业也随之创造了毁灭性后果,最后将会吞噬整个地球与人类文明。《企业人格诊断书》根据乔尔巴肯的〈企业的性格与命运〉拍摄而成,片中请来许多企业家、教授学者现身说法,不仅邀得了爱出风头的记录片导演麦可摩尔、反霸权异议学者乔姆斯基、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米尔顿傅利曼、〈No Logo〉一书

作者娜欧蜜克莱恩,甚至连壳牌石油公司前董事长穆迪史都华等商场上赫赫有名的霸主也亲身接受访谈。

最难能可贵地还是请到了全球最大组合地毯制造公司Interface董事长雷安德森,亲口描述他如何从原本毫不关心企业责任的商场枭雄,顿悟成今日捍卫环保与地球永续经营最不遗余力的良心企业家,畅谈其间转变之心路历程。片中收录的一场企业座谈会上,雷安德森开头第一句话便是称呼在场同业为「我的掠夺者同伴们呀」,话语间满是悔恨悲痛的自省意味,镜头扫过台下观众席时可见到数人双目噙泪、聚精会神地聆听他演讲。

为悲剧鼓掌叫好

片中分从社会公义、环境保育、营销广告等层面来逐一分析当今企业的利弊优缺。正如前段所言,企业重视的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成本竭其所能地压缩降低、产能效率与获利尽可能地往上拉抬,这才是企业的无上目标;至于员工福祉与百姓生计则非企业所重视。也之所以,企业为了达成获利的目标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恶性裁员、打压工会、压榨劳工等各式卑劣手段尽皆出笼,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的跨国企业纷纷雇用当地黑道、或与极权政府连手来打压劳工,不仅驱赶劳工自救的抗议游行,甚至密谋暗杀反对劳工领袖,此类压榨事迹实是层出不穷。由酷玩乐团大力倡导的「公平交易」运动,曾呼吁连锁咖啡品牌不应以强大企业力量为后盾,强制以低廉价格收购大量咖啡豆、剥削贫苦的咖啡农,相信人们对此应该不陌生;片中则更前往多米尼加等发展中国家去捕捉血汗工厂的真实面貌,观众将会发现那些在媒体上摆出热心公益伪善嘴脸的庞大企业,如何在恶劣工作环境下以过长工时与不合理的低廉薪资剥削旗下员工。片中提出秘密文件举证,一件光鲜亮丽的名牌运动衫规定员工要在不到七分钟内缝制完成,企业实质付给员工的报酬只占了零售价格的区区千分之三,反过头来却愿意砸下巨额金钱在广告宣传上,两相比较下实是令观者义愤填膺。

微软近来在欧盟又因反托拉斯法一案败诉而引起世人注目,但事实上包含奇异公司、三菱汽车、辉瑞药厂、柯达胶卷、IBM、希尔斯百货等无数个在广告上光鲜亮丽的庞大企业,都曾因反托拉斯法案、环境污染甚至诈欺政府的罪名而遭判罚数百万乃至于数亿美元的罚金。在企业会计师的小小算盘上,奉公守法不是首要考虑,而是缩减成本与违法风险相较之下是否划算,才决定要不要遵守政府法令。相较之下,劳工福利与社会公义被企业置若罔闻自然毫不奇怪。

如果有钱人能靠卖绳子赚到一块钱,就算那绳子是用来吊死他的,他还是会欣然出售。──记录片导演麦可摩尔

观众可能曾在《安隆风暴》里看到交易员如何制造大停电来藉此哄抬电价,《企业人格诊断书》里则亦有一名期货交易员在面对镜头时吐露真心话,他在911悲剧发生时浮现脑海的第一个念头竟是:「现在黄金价格涨到多少了?一定可以大捞一票!」也正是这同一批人,在波斯湾战争时藉由油价飙升而牟取暴利,一边兴致勃勃地看着电视新闻上烈火焚烧着的孩童尸骨,一边计算着荷包的厚度。许多大企业更在世界各地以诈欺与强占手法夺取水资源,加以私有化并标上售价,让负担不起的贫苦第三世界人民苦无干净水源可用,需要耗费四分之一收入才能购买生活用水。法西斯幕后帮凶

若回过头来审视这半个多世纪来新兴跨国企业的崛起历史,本就与法西斯主义的抬头脱不了干系,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纳粹等法西斯政党都曾受过不少企业资助,两者可说是鱼帮水、水帮鱼的关系。记录片《曾经是奴工》中指出,许多德国汽车工业如福斯、奔驰以及化学药厂法本公司等,在二战期间都仰赖纳粹政权提供近乎免费的奴工劳力,不惜人命地日夜工作才能发展至今日规模。《企业人格诊断书》更大胆点破,原来连当时的美国企业诸如可口可乐的芬达汽水、通用汽车旗下的欧普、福特汽车等都不顾敌对立场而与纳粹政府携手合作,好在二战期间继续于德国营利。甚至纳粹集中营竟都是仰赖IBM的早期打卡系统来管理数百万名囚犯的身家数据,助纣为虐的IBM每个月还特地派专人到集中营去维修这些出租的设备器材。直至今日,美国企业都仍热衷与专制政权、恐怖份子与独裁者打交道并从中获利。

原本应以人民福祉为首要考虑的美国政府,反是常常倒过头来充当企业打手,勤于出兵来维护企业在海外的利益。表面以反恐为名、实则为石油出征的伊拉克战争当然不在话下,百余年来美军也曾无数次派军前往墨西哥、海地等拉丁美洲各国,只为保障美国企业在当地的蔗糖、石油等产业利益。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满足这些贪得无厌的黑心企业,起因于不满罗斯福总统的民粹主义,以固特异轮胎、通用汽车、美国钢铁等为首的大企业便曾在三○年代试图出资煽动军方推翻罗斯福政权,最终事迹败露而不了了之。

慢性谋杀的刽子手

自四○年代发明了化学合成以来,大幅改变了过去数千年以来人类生活的面貌。各式各样原本不存在于自然界的石油制品、塑料用具与化学药剂都能在实验室的试管里被制造出来,然而在这个炼金术师的小药炉里催生的更是无止尽的有毒废料与环境污染。残忍的活体实验不断进行的同时,无数自然栖息地也遭到破坏,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更是深深影响到自然气候。这是对全体人类以及地球的一场慢性谋杀,而真凶就是对此残酷现实置若罔闻的各大企业。

能造成婴孩先天缺陷的除草橘剂与DDT杀虫剂自然广为人知,而遭欧洲、纽澳等各国明令禁止的生长激素直至今日仍在美国牧场的牛只身上持续施打。这种生长

激素虽能增进牛乳分泌,同时也在乳牛身上产生乳腺炎与各种不必要疼痛,更让发炎脓水、抗药性细菌与致癌化学产物掺入香醇牛奶里一同端上餐桌,让无数不知情的孩童吞下肚内。《法网边缘》、《永不妥协》的故事不只活在电影银幕里头,更每天在你我生活周遭上演。

他们没有灵魂可以救赎,也没有身体可以监禁。──英国瑟洛男爵

除利用虚妄不实的广告来打造良善企业形象之外,另一方面企业体更千方百计地利用广告预算为后盾来要挟电视台,插手干预新闻自由,好避免负面形象公诸于世。1996年福斯电视台旗下两名新闻主播原本已制作完前述生长激素真相的专题节目,却在播出前遭高层硬生生地喊卡,时而以开除要挟、时而诱之以利,希望两人打消播映的念头,最后不惜撕破脸对簿公堂也要阻止真相被揭露。

企业掌中的操线傀儡

现今社会盛行过度消费主义,广告营销更是其间攻无不克的一大利器,美国每年计有一百二十亿美金花费在广告营销预算上。企业早已熟知如何利用各种手段与社会调查来操纵消费者,其中更属针对儿童的媒体营销最是收得成效,麦当劳与迪斯尼等都是儿童营销的个中能手,记录片《麦胖报告》、报导文学〈快餐共和国〉都曾深入探讨此类现象。企业认识到成功塑造出一个企业品牌形象远比营销单一产品更为重要,透过营销策略来在人们脑海中深植入一种生活方式(Lifestyle),无论那是万宝路香烟的狂野不羁、还是名牌皮件的高贵奢华,并从中建立起消费习惯,一旦成功植入后消费者终此一生都将是该品牌的忠实顾客。

迪斯尼绝对是营销生活方式中最最出色的企业,甚至为此而在全世界最大的佛罗里达迪斯尼乐园附近出资建造了一座全新城镇。这座庆祝镇上容纳了一千三百栋房屋、五千名住户,希望从最根本之处来打造美国式生活价值、深植「家庭魔力」之品牌精神,并延伸营销品牌形象。由此可见,片中指称企业力量已超越政府之上实非虚言。

在这个营销泛滥的年代,什么都可以宣传,什么都可以卖。不仅空气、水、土地、航空路线、污染执照甚至生命(基因改造技术)都被放在商人的秤砣上吆喝叫卖,论斤秤两地换成绿油油的钞票,置入式营销更像埋伏的陆战队一样满脸油彩地躲在生活周遭随时准备突击。

那不只是像传统香烟公司与好莱坞的营销合作,甚至FedEx与《浩劫重生》的强势结合相比之下都算小儿科,现在的营销讯息更从电影布景里走将出来,虎视耽耽地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中。企业会雇用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付费请他们固定使用某种产品,藉此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广告讯息如老鼠会般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

出去,而被蒙在鼓里的人们却对此毫无所悉,还以为一切都是出自个人自由意志的选择,没想到早已成为企业掌中的操线傀儡。

得证:精神变态

正如本文首段所言,如果企业法人被视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那他们又拥有什么样的个性?片中以世卫组织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作为根据,逐条逐项地审视这些企业体行事作风,并请来FBI首席精神分析师来作人格检查,最后诊断出了企业体实是典型精神变态的结论。

片中除了收录许多让任何有良知的观众看了都忍不住气血逆流的画面之外,也不乏让人会心一笑的片刻。有数名抗议人士闯入壳牌石油前董事长穆迪史都华的家中,并在屋顶上挂起「凶手」字样的布条,没想到最后双方却一同坐倒在草坪上啜饮咖啡、品尝饼干,畅谈起气候变迁与社会责任;然而在此同时,壳牌石油仍在世界各地持续造成大气污染。

企业家当然绝非洪水猛兽。微软总裁比尔盖兹虽然骂名不断,却是热心公益的慈善家,光是本世纪以来便已捐赠近三十亿美金,洛克菲勒家族亦是投身慈善事业,股票圣手巴菲特的捐赠金额相较比尔盖兹也不遑多让。但这终究只是企业家一己的公益行为,企业家与总裁毕竟并不等同于企业本身,而企业体本身的行事作风究竟符不符合社会公义,又得放在另一个平台上检视。

企业家作为个体的道德良知,在企业体制与营利为先的首要考虑下,实是淹没在群体意识之中。由无数单一个体组成的企业早超脱出人类个体的掌控,而受限成为制度的傀儡。企业竞相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背后究竟是出自良善本意、还是为了节税,甚至企图漂白且重新营销企业形象,是一种冀求取得竞争优势、好卖出更多产品的市场策略,就有待消费者持续观察监督了。

政府需出面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严重违反社会公义时可藉取消执照来加以反制,而非受利益团体游说、修改法律条文来符合企业需求并打压劳工。人民更应时时藉由媒体报导或自发性地来接触社会议题,当不公现象发生时一同挺身而出抵制企业,集结公众舆论对抗财团势力。

耐吉球鞋剥削东南亚劳工所引发的反血汗工厂运动,在社运人士喧扰十数年后终于赢来了企业的道歉声明,并对恶劣工作环境有些许改善;在「公平交易」抗议浪潮下,近年来星巴克咖啡也开始采用公平交易认证的咖啡豆,虽然比例上仍占总使用量的少数,却已是北美购买量最大的买主。

人们已在零星战役中获得宝贵胜利,但这一场战争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导演简介:

Mark Achbar 马克·阿克巴

加拿大著名纪录片制作人。他同彼得•温托尼克合作制作了纪录片《制造协议》获得了(1992)多伦多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篇奖,芝加哥电影节金雨果奖。他又在1997年启动了《解构企业》的拍摄,采访了众多企业巨头。该片在202_年获得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评委会特别大奖。

《黑金》(中文字幕)

这是一个揭示了咖啡世界以及如何从艰难生存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种植者手中到您的咖啡杯中的咖啡交易过程的电影之旅

《黑金》

202_/78分钟/英国

导演:马克·弗朗西斯,尼克·弗朗西斯 简介:这是一个揭示了咖啡世界以及如何从艰难生存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种植者手中到您的咖啡杯中的咖啡交易过程的电影之旅。在这个交易过程中栽培者试图通过尽量多地减少中间人以提高自己的收入,而跨国公司的咖啡利润则继续在上升,咖啡原材料的价格却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塔德塞·梅塞克拉是埃塞俄比亚Oromia咖啡农合作联盟的经理,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飞往世界各地跟那些能够出较好的价格购买咖啡豆的买家谈判,为自己国家的农民谋利益。塔德塞肩负的责任很重,他是101个合作社超过7万4千名咖啡农的代表。

马克与尼克两兄弟花了超过两年半的时间在埃塞俄比亚,伦敦,美国拍摄塔德塞。他在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产品背后的生产者们尝试做全球一体化的工作,他为保障那些农民得到公平的劳动回报而努力。但是,他在片子中这么描述,不仅仅是咖啡贸易上存在问题,非洲很多穷国的其他产品也都存在不公平贸易的问题。

电影节情况:

入围202_年圣丹斯电影节并且首映 入围加拿大HotDocs纪录片节 入围伦敦电影节

影评

记录片“黑金”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David 和Goliath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是一家垄断世界咖啡市场的跨国贸易公司的老板。一个英雄般的年经人,Tadesse Meskela代表着埃塞俄比亚南部地区Oromia的咖啡农民合作社联盟,其中包含了74家的咖啡合作社。这里是咖啡的发源地,生产出的咖啡豆是世界上质量最高的。Meskela先生为了全国70000咖啡农民,用他毕生的心血,不知疲倦地在全世界寻找能给出合理购买价格的咖啡豆买家。他采用迂回曲折的策略,避开许多哄抬咖啡豆价格的中间人,通过提出以物换物的方法直接把咖啡豆卖给买家,避免与中间件人硬碰硬。那些经营巧克力和香蕉这类所谓公平贸易商品的美国人接受了他的理由,允许咖啡豆在美国食品商店中去销售。

------------Stephen Holden,纽约时报

Marc和Nick Francis兄弟制作的“黑金”,采用诗性和直白交替出现的手法,批评了全球的咖啡产业。从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种植园,到纽约股票市场上疯狂的交易;从在墨西哥Cancun举行的世贸论坛,到西雅图“星巴克”连锁店的咖啡中心。“黑金”所讲述的故事,会让你看完影片后再次品尝“冰摇双份浓缩咖啡”时,将有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Francises兄弟怀着无比的同情,凭借自己超凡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全球价值800亿美元的咖啡交易中,中间商无情的将埃塞俄比亚种植园主排除在外。埃活动家Tadesse Meskela,不遗余力的同一个咖啡种植园主联盟合作,共同为生产香甜优质咖啡豆的农民们争取用以维持生计的报酬。影片将他的成就、埃塞俄比亚持久的饥荒、星巴克两名咖啡师无味但“愉快”交流的画面同时出现,产生了有力的悲痛效果。

优美的画面,高效率的剪辑,使得“黑金”成为近期同类影片中的佼佼者。人们通过这样的影片,了解到一件产品是如何从原产地到达自己的手中,同时,更明白产品的市值与其真正的成本通常是无关的。----------Ann Hornaday,华盛顿邮报

咖啡纪录片没有特殊待遇 BILL WHITE 由记录片摄制人尼克与马克·弗朗西斯所导演的《黑金》最终得以拓宽质询的广域去审视国际贸易组织;影片主张,国际贸易组织妨碍较贫穷国家发展出口贸易,留置它们依赖于紧急救济。

开片场景透视了咖啡制作的全过程,从埃塞俄比亚一天挣不足五十美分的工人们摘获咖啡豆移镜到产品通过各个阶段移入零售市场。

顺延镜头的流逝,影片揭露了种种事实:咖啡仅次于油类,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位最为活跃的贸易商品;自1990年以来,咖啡的零售额已从300亿跃增至800亿美元。全球一日大约要消费20亿杯咖啡,其中美国就达到4亿杯。国际价格取决于纽约与伦敦的价位,四家跨国公司主宰世界咖啡市场。

在埃塞俄比亚,67%的国家出口税收所得源于咖啡,一千一百万人依靠咖啡得以生存。‹‹黑金››巧妙地接洽各个场景:从穷苦的农业工人对咖啡豆进行挑选分类,到高端的咖啡品尝大赛,再到咖啡机展销会。西雅图之旅追溯了星巴克的历史;在探访一家星巴克出口期间,一位雇员兴高采烈,谈起身处“这牵系众生的行业”便滔滔不绝。

墨西哥坎昆的一次国际贸易组织会议上,代表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部长们愤愤不平,抱怨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并且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强加在身的协议。最终电影回归到了埃塞俄比亚,这里正发生着一场饥荒。面对破产,种植咖啡的农民开始用阿拉伯茶,一种咀嚼麻醉性植物,来替代咖啡田以博取较高位的价格。最后,影片遗留下了最令人忧虑(同时极具挑战性)的数据之一:假设非洲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仅仅增长一个百分点,一年将创汇700亿,是这块大陆所接收援助资额的5倍。何人不愿如此呢?

第五篇:解构艺术

于解构与解构艺术

徐微强

绪 论

202_年10月27日,我的工作室由上海浦东画家村搬至现在的莫干山路50号,工作室挂名为解构艺术。在画家村时我的工作室名是徐微强当代艺术工作室,那么为何换了地方便更了名字呢?原因有两个,其一,“当代艺术”是个很抽象很包容的词语,对于艺术家和艺术都有压迫感。一个词语怎么能压迫着艺术家,只有艺术家压制着它,这些所谓的词语都是理论之于艺术实践研究的结论产物,须知任何理论对于实践来说永远滞后,艺术家才是真正的创作者;其二,一次偶然途经上海市内的某地,看到一发廊的招牌写着“温州当代发廊”,一时间“当代”这个词语在我的脑海身价降至为零,当即决定马上将工作室更名。为此,我把自己近二十年来所走过的艺术演变之路来了个系统化的梳理。对人物、人体的写生创作和研究之后出现了第一个系列,即与“爱”和“性”有关的“二人世界”系列,创作时期为1997年至202_年。“二人世界”系列完成之后出现了“I LovE U”系列,紧随“I LovE U”我创作了“男人·女人”系列(“椭圆形出现”),这个系列是“I LovE U”自身器物的解构。犹如人一生的流途过程,从起点回到起点,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圆。摊开我的艺术发展历程,其实质就是逐次逐层消解的过程,具有物化象征意识的造型和色彩,在逐层逐次的消解过程中早已把所谓的形而上远远的甩至脑后,至今的作品形成了两个既非抽象也非具象但却具存了强烈性意识观念的男性符号和女性符号,该系列作品名叫“I LovE U”。最后我又把I LovE U系列中男性符号和女性符号的器物抽取出来构筑成了男女合一的原生态记录,“椭圆形出现”就此诞生。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与女人交媾的合欢之图腾,是人生起点和终点完美和谐的统一体,因此,“椭圆形出现”(“男人·女人”)系列就是“I LovE U”系列的前身“二人世界”系列的归一化身,真应验了所谓“九九归一”之法则。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根本,是直线与曲线最理所当然的完美嫁接与合融,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无不由直线和曲线消解构化而成。直线曲线就是天地、是阴阳、是男和女,是造物之精灵。

分析、审视了我的艺术和我所走过的艺术之路得出了结论,近二十年来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对人物、人体和人性的研究、消解和构化的系统性工程。其中的关键字词就是“消解”以及“构化”。如此这般得出了结论,我的工作室名字也就有了,就是“解构艺术”。工作室的牌子挂出了,随之而来的是麻烦不断,时常会有各类人士的“讨教”,询问解构艺术的涵义以及什么是解构等等。曾有人士提问于我:“你知道德里达吗?,‘解构’这个词语是德里达创造的。”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我不知道德里达何许人也,更不知道“解构”这个词语是德里达发明创造的。我想如果真是他创造的这个词,若有必要的话,我会向他缴纳相应的费用,毕竟地球是椭圆的,资源可以共享,但该缴纳的费用还得缴,此乃为人之根本。

关于“解构”

一.

历史的今天

在那位貌似记者的问话和建议中,我始终持有怀疑态度,我不相信老外能够发明创造“解构”这个词语。因为“解构”是一观念中矛盾观念的纯然之词,说到底就是“太极文化”之意象的文字表征。对中国古文化没有相当研究的任何人绝对不可能创造出如此这般超智慧的词语。认了她的建议,我便特地到网上搜索了“解构”这个词语和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核心人物及发起人是雅克·德里达。因不满于千年来传统哲学思想,即柏拉图的形而上哲学之垄断而发起的哲学思潮。同时有一批相应的理论家、哲学家与之相呼应,人多好示众,故而形成了解构主义这样的一个哲学体系和理论学派。与其相应的理论家有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解构主义的核心精神是打破现有的单元文化秩序,社会秩序,包括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秩序以及个体意识之秩序等。

1992年6月20日在一个未发表的访谈录音中(“解构是什么?”,作者:德里达,文章来源:世纪中国。译自《法国世界报》(Le Monde)德希达纪念特刊,202_/10/12),德里达回答了两个核心的问题。其一,德里达说:“„„解构是分析形塑我们思考的论述元素和分析长期沉淀的哲学论述结构。”其二,德里达说:“‘解构’一词法文中早已存在。”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位貌似记者的问话,所说“解构”一此是德里达创造的,这一问题便由德里达自己回答了。那位曾经质问于我而貌似记者的同志也该“满足”了吧,死心了吧。就法则而言,做人、做事、发表言论,还是朴实一点好,自信一点更好。中华民族的其中一大悲哀,特别在上海这一座曾经接受多国列强不间断轮奸的殖民城市,崇洋媚外者比比皆是。有不少的上海小女人令终于嫁到了洋男人而自豪。这些不自信的虚荣都是虚荣得不自信的灵魂所造成的。其实,洋男人、土男人,洋女人、土女人,不过只是男女阴阳之事,少见则多怪,何足以为圣乎!这使得我想起了那些个“出口转内销”的所谓的艺术家们的虚张声势,整一个从头到脚、里里外外的、无可奈何的“雄”样。仅此告诫那些脚下长草的人们,30年获东30年获西算是多的,不要有奶便是娘。

我一直不相信那些与黑白分明的太极文化毫无干系的“金毛碧眼”能够创造出“解构”这个词语。为此,我专门查阅了《辞海语词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2_年6月第一版,音序本),对“解”和“构”二字的解析。

解,有三个读音[jiě]、[jiâ]、[xiâ]。现分别解析如次:解[jiě]:⑴剖开。《庄子·养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⑵分裂;涣散。如“土崩瓦解。”⑶脱去;解开。比如“脱衣,解带。”⑷开放。《后汉书·耿线传赞》:“严城解扉。”⑸废除;消除;停止。比如“解约”。⑹排泄。比如“大解、小解”。⑺明白;知道。《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曹操]又问诩计策,诩曰:‘离之而已。’太诅(曹)曰:‘解。’”⑻解释。⑼通达。《庄子·秋水》:“无南无北,爽然四解。”⑽乐曲、诗歌的章节。《乐府诗集·相和歌词题解》引《古今乐录》:“伧歌以一句为一解,中国以一章为一解。”⑾武术用语。犹言套。无名氏《东平府》第三折:“恰才衙内爹爹唤您呈几解耍子哩!”⑿六十四卦之一,坎下震上。《易·解》:“象曰:雷雨作,解。”

下面是《辞海语词分册》对“构”的解析。构[gòu]:⑴架筑。《淮南子·汜论训》:“筑土构木以为宫室。”高诱注:“构,架也,谓材木相乘架也⑵。”⑵建立;缔造。《梁书·蔡道恭传》:“王业肇构。”⑶构思;草拟。《新唐书·杨师道传》:“捉笔赋诗,如宿构者。”⑷缀合;组合。如,构词,构图。⑸指构成的事物(诗文,建筑物等)。⑹图谋。《淮南子·说林训》:“纣醞梅伯,文王与诸侯构之。”⑺挑拨离间。

接下来是《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_年9月第2版,202_年2月第2次印刷版)对“解构”一词的解析。

“解构”亦作“解構”:⑴附会造作。《淮南子·俶真训》:“孰肯解构人间之事,以物烦其性命乎。”高诱注:“解构,犹合会也。”又《人间训》:“或明礼仪,推道体,而不行;或解构妄言而反当,何以明之。”⑵离间。《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旁人解构之言。”李贤注:“解构犹间构也。”又《窦融传》:“嚣自知失河西之助,族祸将及,欲设间离之说,乱惑真心,转相解构,以成其奸。”据史料记载,《淮南子》一书著于汉景至汉武年间,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6年;《后汉书》著于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间。此二书中反复出现“解构”一词,说明“解构”一词在中国的汉代已是常规之词。当一个词语成为通用词语之前它必然有一段闪然时期,只有顺利地通过这一段消长考验的闪然期(不定有多少年),这一词语才能成其为通用的词语,更何况其载入当时的学术典著。足以说明“解构”一词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存在至今至少有2200年的历史(现为公元202_年)。以德里达为中心的西方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为止也才46年,按照德里达所说:“‘解构’一词法文中早已存在。”那么,法语的那点点历史若与大中国的象形文字相比那是大大的底气不足了。现在看看法语的历史吧:历史发展到公元9世纪,即公元800年,拉丁语和日耳曼语最终融合成罗曼语,而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继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之后。从公元939年卡佩王朝开始,法语成为法国唯一的官方语言。因此可以断言法语最早起源于9世纪,到10世纪30年代才正式成为法国唯一的官方语言,也就是法文。法语的正式诞生至今才1067年,也就是说,在法语诞生之前的1133年,“解构”一词早已活跃于古中华西汉时代的学术典著了。‥‥哈哈

孰肯解构中法之事,以词烦其性命乎!然而孩子的出生、户籍还是要考证的。

二.

涵容之质

从上一章节史料考证得知,“解构”一词有双层截然矛盾却血脉相连的涵义,即⑴附会造作。⑵离间。其中便有双层关键词,即“附会”与“离”;“造作”与“间”。现在坦示一下《汉语大词典》对以上关键字词的解析。

“附会造作”:

附[fù]:⑴随带;附带。⑵捎带;寄递。⑶依附。⑷靠近。⑸归附。⑹增益。⑺施刑。《礼记·王制》:“附从轻,赦从重。”

会[huǐ]會:⑴合;聚合;会合。⑵会见;见面。⑶时机;际会。⑷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组织。如:工会、协会等。⑸集会;会议。⑹恰巧;逢时。⑺当然;应当。⑻熟习;能。⑼领会;理解。⑽通“绘”。⑾姓。汉代有会诩。

“造作”:

造①[zào]:⑴制造;建立。⑵开始。《书·伊训》:“造攻自鸣条。”⑶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⑷姓。元代有造敏。

造②[zào,旧读cáo]:⑴培养;造就。⑵往;到。如:“登峰造极。”⑶通“猝”。仓卒;突然。《韩非子·难二》:“景公造然变色。”⑷时代。如见:“末造。”⑸通“曹”。诉讼的双方。《书·吕刑》:“两造具备。”

作[zuò]:⑴兴起。⑵起;起立。《礼记·少仪》:“客作而辞。”⑶振作。⑷工作。⑸为;充当。《书·舜典》:“汝作司徒。”⑹制造。⑺兴建;造作。⑻开始。《书·禹贡》:“莱夷作牧。”⑼创作。⑽作品。⑾当作;作为。⑿发作。⒀及。《书·无逸》:“作其即位。”⒁则。《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附会[亦作“傅会”]:⑴使协调合同。《汉书·郦食其等传赞》:“陆贾„„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⑵指文章组织、布局、命意、修辞的经营缔造,包括草创、讨论、修饰、润色等过程。⑶把不相联系的事物说成有联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如:牵强附会。

“离间”:

离[lí]離:⑴分开;分别。⑵分解;圈点。⑶割取。⑷相并;成排。《礼记·曲礼上》:“离坐离立,无往参焉。”⑸陈列。⑹经历。⑺八卦之一,离上离下。⑻明;等。

间[jiān]間:⑴两者的当中或其相互的关系。如:天地之间。⑵在一定的空间或时间内。如:田间、晚间。⑶房间。⑷一会儿;顷刻。《庄子·大宗师》:“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 离间:指从中挑拨,使不和睦、不团结。《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韩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以上是《辞海语词分册》和《汉语大词典》里对解构一词咬文嚼字式的逐次解析。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解构主义的发起人及其核心人物雅克·德里达对解构一词所给的定义。德里达说:“‘解构’一词不应该以拆解或摧毁之意来解释,它是分析形塑我们思考的论述元素和分析长期沉淀的哲学论述结构。”这一句的语式是:它(解构)是分析形塑×××(论述)元素;它(解构)是分析×××论述结构。那么将其关键字词归纳起来便是:“解构是分析形塑论述元素和分析论述结构。”另外,在关于“解构主义”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然而,德里达的明确指示是,解构一词不能用拆解、摧毁之意来解释,由此得出,米勒的论述和德里达的解释是相互矛盾的。充分说明西方解构主义没有明确的观点,他们的精神实质是虚空而脆弱的。别以为洋枪洋炮都是不得了的好玩意儿,须知,泉甘还是发源处。

三.

结论

解构一词是“解”与“构”矛盾运动中的两个字词的和合之作。德里达只是从意识形态上对解构一词作了解释,并没有从“解构”这词的本质和文脉上作定义。任何文化行为和流派纷争一旦离开了文化的文脉和文化气息都是一种极其冒险的举动。德里达的目的只是推翻伯拉图的哲学体系,用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从而构建了新的哲学体系,即“解构主义”。或许意识和形态的偏激就意味着学术的成功。其中被称之为耶鲁批评学派之激进分子的希利斯·米勒更是对“解构”中的“解”字都没弄清楚,不知是否这就是所谓的哲学家之“哲”之所在?!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华之古文化永远是人类文化的祖宗,西方的任何所谓的哲学及其流派之于“老子”和“周易”而言永远只能是孙子辈,或者重孙子辈。然也„。

那么,解构一词的本质涵义是什么呢?按照“老子”之精神和“周易”哲学之旨意,解构一词的定义如此:“解构”是消1为0架0筑1的过程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其中,前“1”为自然元素、原生文化元素和文化元素;后“1”是通过观念的实施而构筑的新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0”表示元素或符号的文化脉络、艺术家或解构实施者的观念及其观念实施之行为,“0”与“0”具存了“老子”之“道”之隐涵。解构不等于废除后重建。实施解构的这一行为过程,其文脉性和观念的文化气息是恒通的。解构是一个矛盾中的过程行为词,具存了极强的观念性。加之其发音读声之超然顿挫感,使得解构这个词语永远的处于超然先锋之位置。犹如“艺术”这个毫无定义的词语,始终令人感到神圣的向往和不定性。

解构艺术

解构一词的定义既已明确,那么,解构艺术的涵意也就确立了。符合解构观点的艺术都属于解构艺术之范畴。解构艺术与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关系是平等关系下似是而非的相互之涵存关系。解构艺术与传统艺术毫无干系,与现代艺术却有着半分之成就关系。比如,毕卡索和布拉克所创立的立体主义艺术就是解而不构之艺术,他把客观自然给消解成了立体方块和平面方形,只是用几何的观点来认识和解释客观自然,却没有涉足构筑之范畴。因此,毕卡索的艺术可以归之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却与解构艺术无完全之关系。毕卡索终其一生只是执行塞尚布下的任务,履行塞尚之规划,塞尚认为“世界是由方形和圆形构成的”。就现代艺术而言,毕卡索是达到了另一个顶峰。但是,曾经的辉煌早已成为今天的历史,毕卡索毕竟早已经变成了“老黄页”。

毕卡索的创作实施行为是“一类文化意识”(直接面对客观自然实施意识行为)最到位的例证之一。把毕卡索整个倒过来抖三抖的人物是当行意识形态的反叛者杜尚。杜尚把一个常规的生活器物男性小便器付诸文化,签了名。以艺术展示品提交美术馆,其展出与否且不必考之,至少让美术馆来了个十二级地震,现代艺术史就此划上了沉重的记号。重头谱写新篇章的艺术史,即当代艺术史。中国的太极文化在毕卡索的眼睛与杜尚的观念之间沉痛而伤感地演绎了一回,使乾坤整个倒转。真可谓,革命的成功是历史造就的,谱写历史者只仅个别人物或极少数人,无数的英雄将永远的藏身于被颠覆了的美术馆。人类还要进化,艺术继续发展,革命永不停。

一段取自于《当代艺术问题》(顾黎明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2_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文字颇有意思,现录之于次:“„从现代发生学的角度,来确认当代艺术与传统

艺术和现代艺术在创作机制上的差异,并指出传统、现代艺术的创作机制,是对客观自然感受的提取,而当代艺术的创作机制,却是非客观自然的感受,它是对一切既成文化的解构活动„”。但现实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普遍的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一词的概念很是模糊,对于解构艺术更是望尘莫及,甚于海市蜃楼。这一常规性问题不单中国艺术家中有,欧美艺术家同样存在。在此,给那些底气不足的中国艺术家们鼓鼓气吧。同样是两足行走的社会动物,肤毛虽有不同,但是,若论及文化,“中国古文化永远是人类文化之祖宗”。虽然艺术是文化的先导,但是,没有文化的艺术比缺乏艺术的文化更加的苍白。尤其是当代艺术更加强调文化性,欠缺文化的当代艺术只能是瞎胡闹。无数的所谓“当代艺术家”纯粹的瞎胡闹,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当代艺术展”足以证明。‥没有文化哪来的思想,少了思想,观念从何而来?当代艺术就是观念性艺术。说当代艺术是观念艺术,是因为,当代艺术就是美国冷战阴谋和文化冷战的产物。不会创造文化和艺术的美国人,除于无奈的妒忌于世界文化艺术原生者民族,而逆反性地人为制造的一种艺术。其观念只有一个,即打倒和推翻一切崇高和伟大的文化和艺术、全盘否定所有既成的审美观,推倒崇高立低俗、打倒神圣树平凡,主张艺术的生活化。在美国老的艺术世界里,花匠、铁匠一夜之间便可成为大艺术家而暴富,野猪和猩猩嘴拱、脚抹油彩可以成为杰出的画家而被大肆吹捧,并载入史册,等等。全都是些翻手为云复手为雨的人作把戏,全然美金堆出的金字塔。不过,美国老的这一阴谋性的文化冷战所烧制出炉的所谓国际当代艺术,也给那些陈规陋俗的“崇高”们拨了一层老皮,使其流出新鲜而富于生机的血液。难怪大夫们说适当献血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过量失血不但会损毁元气,更甚者将危及生命而一命呜呼。故此,万事须得有节有度,才不至于大伤元气。文化气息犹如生命之气息同样的重要。21世纪的今天,国际当代艺术伤尽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元气,因此,“炼丹还气术”式的补养世界文化艺术之元气将大任于此、于时;于彼、于人,这就是解构艺术之使命所在了。解构艺术比当代艺术更深一畴,它是在观念统领下对自然、文化和元素实施“消”与“筑”的过程行为及其行为之结果,具存了更加强烈的哲思性和智慧。那么,解构艺术有哪些具体特点呢?第一,具有明确的艺术观念和哲理;第二,观念指导下的消1为0架0筑1的过程行为及其行为之结果;第三,文化性及其文脉的痕迹性;第四,哲思性;第五,解构主义艺术家必须是社会和历史文化的责任家。符合以上五个特点的艺术就是解构艺术,纯心从事解构艺术研究和创作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解构主义艺术家。愿天底下不同文化的种族,都能够呈现出不同风格成就的杰出的解构主义艺术家。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真的是需要用心、用智、用理念来认真的梳理。特别是当今的中国,迫在眉睫之关键大事,就是欠缺一场轰轰烈烈的古中华之文艺复兴。这一文艺复兴并非欧洲式的简单复兴,而是对古中华文化和艺术所进行的解构式的复兴。否则,古中华优秀而杰出的文化、艺术将被外来的阴谋和冷战策略所侵吞而被迫变为“四不像”的杂耍把式。„

解构艺术是当代艺术的清理者、拯救者。

解构艺术负于对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归元、理析的责任,对文化及其脉络的疏导和构化是解构艺术的本质天职。

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解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