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莫言《冰雪美人》赏析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5-989943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7 01:38: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莫言《冰雪美人》赏析

致命的偏见与可敬的尊严

—— 读莫言的短篇小说 《冰雪美人》

任军

读罢莫言的短篇新作 《冰雪美人》,掩卷沉思之间,女主人公孟喜喜临死前那 “冰一样透明”的脸庞渐渐凸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是那样的令人心生寒意而又让人肃然起敬!如果说石舒清在 《清水里的刀子》中是把宗教情怀赋予那被杀后 “硕大的牛头”,使人们感动于那张 “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那么,莫言则是满怀着对生命的敬意、对自由和美的崇拜,让我们震撼于那张冰清玉洁、将死而又不改其从容不失其尊严的生者的脸。我相信,每一位敬畏生命的读者都会和我一样对孟喜喜的意外死亡悄然动容,甚至潸然泣泪;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倘使人物命运失去了其艺术真实性,则无论接受者有多么强烈的情感反应都是肤浅而不可靠的。因此,我们在感动之余完全有必要对小说文本质疑问难:孟喜喜的非自然死亡有没有其必然性?谁该为她的死负责任?我认为,对这些问题的探询和解答不仅关系到我们对小说人物形象的价值评判,也关系到对作家艺术匠心的理解与把握。

我们从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得知:孟喜喜的直接死因是延误了诊治。那么,作家在小说中设置的 “延宕”有无必然性呢?我们自然不能忽略小说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情节:一是孙七姑之母的化脓性阑尾炎急需手术;二是被连珠炮炸暴了眼珠的马奎需及时处理。这两个情节虽然也还衔接得不算牵强,但显然带有太多的巧合。这种巧合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作者在情节设置上似乎过分追求戏剧性而有失其必然性。然而,小说文本的自足和复杂却告诫我绝不能如此草率地作出定论。这里,我们有必要细味一下小说对管医生在孟喜喜急切求医之时反而动作迟缓的描写:初到诊所,打完身上的雪,“又点上一支烟,慢条斯理地抽起 来”;拿茶叶时甚至还在手心“掂量了一下”;第一个手术前先 “咕咕嘟嘟地灌下半缸子水”;手术完了 “坐在椅子上吸足了烟喝饱了水”才开始理会孟喜喜,但立即又被新来的病人打断了。叔叔 “特别能喝水”的生活习性在这里成了他延缓时间的一种方式。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作家为什么在小说前半部分要用整整一大段文字来浓墨重彩地渲染叔叔嗜茶如命的怪癖。其实,叔叔对医生这个职业并无多大热情,而且 “又是一个骄傲透顶的家伙”,这样的医生自然不会对病人有好脸色。更何况,叔叔对孟喜喜确实存在着偏见。当 “我”告知他病人是孟喜喜时,他 “哼了一声”说:“她能有什么病?”当孟喜喜招呼他时,他又是 “哼了一声,根本不看她”,他对病人的冷漠与傲慢在此表露无遗。危急之中的孟喜喜求救于这样的医生,又遇上那么巧的 “干扰性”事件,自然就在劫难逃了。至此,我们可以较确凿地说:莫言所设置的 “延宕”意在彰显医生的傲慢和偏见,而正是这种傲慢和偏见导致了孟喜喜难以避免的死亡。然而,作者却不仅没有把管医生写成一个大恶之人而成为孟喜喜的对立面,而且对其愤世嫉俗的性格还颇有些欣赏之意。这是否与作者同情孟喜喜的情感指向有矛盾呢?我认为,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处理不但不矛盾,而且还显示了莫言的匠心别具: 《冰雪美人》再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批评医德或抨击世风的作品。作家清醒地意识到许多类似管医生的愤世嫉俗者固然也是出自向善的心理动机而对孟喜喜这样的所谓 “堕落者”深恶痛绝,但是又有几人真正关心过他们的现实处境、探究过他们 “堕落”的深层原因呢?如果只是作出一副 “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姿态,那也许很容易,但是往往很难有感同身受的理解。正因为就连管医生这样对世俗社会有一定程度超越精神的人都轻视孟喜喜,我们才更深刻地理解孟喜喜在社会中找到精神上的认同者是何等艰难(“我”父亲为孟氏母女的辩护只是一种同情而不是精神上的价值认同)。因此,管医生作为非反面形象(当然亦非正面形象)的意义就在于:他致命的偏见加重了小说的悲剧意味,让读者心头的寒意更为浓厚,从而引起我们更多更深沉的思索。

诚然,叔叔对孟喜喜的偏见也不是没有缘由,就连一直暗恋孟喜喜的 “我”都相信她“干上那行了”,对她不甚了解的 “叔叔”就更加会把她视为低俗之人了。但叔叔的态度又与年级主任对孟喜喜的歧视有着极大的不同。年级主任对孟喜喜的恶毒攻击从表面上看是为了维护校纪校规,而从其潜意识来看就是出于一种嫉妒——对孟喜喜的美貌和青春的嫉妒,人性之恶在年级主任对一个清纯少女的精神迫害过程中得以彰显,令人不寒而栗;而那些对孟氏母女说三道四的人也多半是出于与此相似的又一种嫉妒心理——对别人拥有财富的嫉妒。虽然叔叔开初是把孟喜喜视为众多风尘女子中的一员而冷漠相待,但我认为叔叔最终还是意识到了孟喜喜超俗的个性及其独特的精神价值。这可以从叔叔最后全力抢救孟喜喜的焦急、抢救失败后的沮丧以及呵斥婶婶的愤怒等表现中得到充分的印证。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医生抢救病人的正常反应,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认为,对于一般的医生而言,也许的确如此。但我们绝不能忽视管医生作为 “这一个”的特殊性,更不能忽视作者在小说开头不惜以较多篇幅凸显管医生鲜明个性的用心所在。他的行医哲学是 “当医生其实和当土匪一样”,“真正的大医生看起来像杀猪的”,他在手术台上搞实验,“把几个不该死的人给治死了”。像这样一个一贯 “胆大包天”的医生何以对孟喜喜的突发性死亡独能有如此激烈的情绪反应呢?比较合理的解释即是:他以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与孟喜喜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精神契合,孟喜喜的现场表现又使得他将这种潜在的契合感受挑到了意识的层面,于是,他对自己先前的傲慢和偏见已有了深深的内疚,孟喜喜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使他受到了震撼;而且这种内疚的强烈程度与孟喜喜精神的高贵显现是相伴而生的。我认为,孟喜喜临死前的精神魅力就在于:承受巨大痛苦的坚强以及在生命尽头所展现的优雅与尊严—— 这无疑是 “冰雪美人”这个形象最能打动读者的地方。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孟喜喜与莫言早期作品中一些人物形象在精神特质上的一脉相承。丹纳在 《艺术哲学》中说: “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的作品都是亲属,好像一父所生的几个女儿,彼此有显著的相像之处。”我们不妨再具体一点说:作家在不同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亲属,彼此有显著的相像之处。比如,我们完全能够将孟喜喜视为 《红高粱》中罗汉大爷、甚至曾经作恶的余大牙的后裔。罗汉大爷在被剥皮时的那种神一样的尊严给小说读者和电影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就是那个因强暴民女被枪杀的余大牙在临死前也表现出了令人难忘的 “英雄气概”。莫言曾在 《红高粱》中写到: “人在临死前的一瞬间,都会使人肃然起敬。”孟喜喜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不仅仅是在那令人感叹的一瞬,而且也更多地体现在她最后几个小时内与死神顽强对抗的全过程。她始终都是那么优雅从容,那么彬彬有礼:进屋前是传来 “轻轻的敲门声”,然后是 “客气地对着我点点头,柔声问我”,听到回答后又 “微微一笑”,当叔叔进屋后,她是 “站起来”打招呼„„与周围那些猥琐之人相比,她简直称得上高贵了。最让人震动的是当她病情不断加剧而叔叔又无暇顾及她时,她所表现出的那种隐忍和坚强。当叔叔第一次撇开她时,“孟喜喜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说”,在这 “想说”和 “没说”之间潜伏着何等激烈的内心冲突和肉体痛苦!当孙氏兄弟在屋内制造出浑浊的空气时,“孟喜喜脸上的汗珠子成串滚下,表情十分痛苦,但她的身体还保持正直„„”;“我”叫她喝水时,她 “痛苦的脸上挤出一个扭曲的微笑”,还低声道谢; “当我满怀着同情和歉疚看她时,她对着我摇摇头,似乎在劝解我,或者是在告诉我她对叔叔的行为表示充分的理解,而她自己并不要紧”„„在这些令人心颤的细节中,孟喜喜虽然经历着生与死的痛苦挣扎,但她始终都没有像另外两位病人那样大喊大叫。那两位是故意夸大自己的病痛,表现得尤其懦弱,而孟喜喜恰恰是竭力压制自己的痛苦,尽量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高雅。孟喜喜的肉体生命或许是脆弱的,但她精神上的勇毅与坚韧却会令许多号称 “强大”者汗颜。和罗汉大爷等人有尊严地面对死亡相类似,孟喜喜之死的人性启示意义即在于:尽管人永远也摆脱不了各种痛苦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但是我们却可以凭着强大的意志力量使自己在面对痛苦和死亡时获得人类理应持有的尊严,从而在精神上对痛苦和死亡作出可贵的超越和升华。

我们自然无须把孟喜喜的隐忍生硬地提升为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质。如果注意到她在学校时承受辱骂和责罚的那份坦然与平静,我们就会发现:孟喜喜这种强忍痛苦而保持从容的生命姿态正是她一贯受辱不惊的精神气度的显现和延伸。因此,孟喜喜对管医生的怠慢并不是太在意,与在学校里她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相比,管医生已经算够客气的了。换言之,对于受惯了年级主任之流的恶毒攻击和世人冷眼的孟喜喜而言,叔叔那含义模糊的 “点点头”也许已是对她极大的尊重了。由此,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年级主任对孟喜喜的心灵戕害达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她那有失教师身份的恶毒让年少的孟喜喜过早地体验到了人心之阴冷、人世之险恶;使她逐渐地习惯了社会对自己的不公正,从而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姿态,并用这“不在乎”维持着自己有限的自尊。同时我们也才会更清楚地认识到孟喜喜平常生活在一个怎样严酷的环境中,又忍受了多少屈辱与伤害。因为,当一个本性善良的人长期承受太多会压力所致的痛苦时,他就会因承受力的加强而忽略或轻视很多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痛苦。如果说孟喜喜隐忍的性格是导致她死亡的内因之一的话,那么我们绝不能说她是自作自受,因为形成这种性格的基础除了她的本性善良之外,还有环境的因素。孟喜喜的意外死亡虽然只是发生在诊所里,但是却与年级主任以及那些冷酷的社会心理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牵连,孟喜喜的悲剧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而绝不仅仅与管医生一人有关。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算对本文开头的问题有了较明确的回答,至此,我们也才较准确地触摸到了这个悲剧故事的内核。鲁迅说: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我认为孟喜喜作为受难者形象的价值就显现于她被毁灭的过程中。当听到她最后那一声 “悠长的叹息”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如此感叹:她死得多么像一位圣徒啊!“冰雪美人”的意象在此刻获得了圣光照耀而动人心魄。对于充满同情心的读者来说,谁都不希望孟喜喜就此死掉,但就艺术形象的圆满性而言,正是她意外的死亡成全了 “冰雪美人”这一雕塑般的形象—— 莫言正是以合乎逻辑的人物命运轨迹实现了艺术的必然。

载《名作欣赏》202_年第5期。

第二篇:莫言《蛙》赏析 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

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额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小说中一个最典型的人物。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对于万心来说,却必须做到统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

2《蛙》是一部对中国当代乡村的现实看得很深、思考得很透的作品。“蛙”到底象征着什么呢?那些不断鸣叫、有着旺盛的繁殖能力却又是如此“低贱平常”的生物,承载着莫言的深刻思考。在这些思考的背后,则是对中国现代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反思——这也是莫言小说的一贯主题。小说的题材有着独特意义和相当的敏感性。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具有合法性和必然性,因为人口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前提,而控制人口又是后发展现代国家实现艰难的现代转型的无奈但必要之举。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而控制生育,又是人实现理性生存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曾经的半工业化的农业国家,也面临着国际上从“人权”角度而来的种种责难与批评,而在此国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更是由于文化、传统、伦理、政治、权力、金钱等各种因素而变得异常复杂。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计划生育一方面被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步事业”得到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成为90年代以来主旋律乡土文学突出乡村基层政治尴尬现状和困境的点缀性情节。于是,被不理解、不支持的农村群众撵得到处跑的“乡镇干部”形象,就在几分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中,将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性的冲突轻松地嫁接为“分享艰难”的主旋律阐释。莫言的《蛙》显然不想漫画化、戏剧性地处理这个题材,也并不是要理论性地探讨、评判计划生育本身的功过是非,而是要把计划生育处理成一个精神事件和精神背景,以此来表现其对中国人的生存、生命以及精神和灵魂的影响。

读《蛙》,读者会时时感到残酷:一是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残酷,另一是莫言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高密东北乡不仅仅是故事发生地,而且是一个泛指意义上的区域。在计生国策推行之初,中国有无数个东北乡,万心这样的计生干部也有许多个。莫言的书写因而有着广泛的代表意义和现实意义。

《蛙》里的一切无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甚至刊物的名称都在为生命鸣唱。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经营手法,把小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即观照生命、歌赞生命、敬畏生命。

。/ 2

第三篇:莫言

PART1莫言获诺奖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

法新社:中国的一些艺术家说莫老师和共产党的关系有些密切,比如说你抄写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一个艺术家说,莫老师站在权力的角度去谈社会。我想问莫老师对这样的评语有什么看法?

答: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诺贝尔文学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评价一个作家的创作,是根据它的文学的气质和文学的特质决定是不是给他奖项。在诺贝尔的历史上,像萨特,就是你们法国的共产党员。像肖洛霍夫是苏联的共产党员,他们的作品依然是经典,依然在被千百万人阅读。我在中国工作过,我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里面写作,但是我的作品是不能用党派来限制的。我的写作从80年代拿起笔来,很明确的,站在伦理的角度上,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早已突破了阶级的和政治的界限。也就是说我的小说是大于政治的。

很多人认为我和共产党的关系比较密切,就不应该获得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我觉得这也是很难有说服力的。这一次瑞典文学院把这个奖授给了我,我觉得这是文学的胜利,而不是政治政权的胜利。如果说是政治政权的胜利,那我只能是不能得这个奖。我得了这个奖,说明瑞典文学院比发这些议论的人要高明。这是一个文学的奖项。

莫言:我不希望引起什么“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地冷却,顶多一个月,大家赶快忘掉。由此会不会引起一种文学的热情?这是我很期待的。

莫言: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呆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而且我也认为一个人他有各种各样选择的自由,现在离开中国到国外去生活去写作,我觉得也很好。有的人选择留在他的故土写作这也很好,你不要认为谁出去了谁不爱国,谁没出去谁就是爱国,这都是非常片面的认识。谁愿意走就走,谁不愿意走也不要强迫人家走。我们过去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夫子的教训。我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的,己之所欲强施于人就对了吗?

南都社论:莫言获奖,文学的,世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对于有着两千年文学传统、急切融入世界的国度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大事。

诺贝尔奖的符号意义,早已为舆论所津津乐道,它和奥运会、世博会等盛事一道,为民众所翘首以盼。而不同于后两者,诺贝尔奖情结维系了更为复杂、纠结的国民心态:崛起之中国并非简单的国力强盛所能支撑,不只是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更有待个体提升独立性与创造力。从这种角度看,诺贝尔奖情结背后的国民焦虑,可追溯至19世纪,启蒙与救亡之际,梁启超提出新民说,鲁迅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对于如何改善国家命运,中国精英先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就在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前,这种焦虑仍然在网络四处弥漫。博彩公司青睐莫言,反而让很多人担心,这个没有潜规则传统的世界级奖项,将再次与中国作家失之交臂。最终结果使得所有的争论和分歧暂时中止,人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然而,这是一个突破,却也只是一个艰难的开始。不禁要问,在诺贝尔文学奖出现明显的“欧洲化”倾向的今天,莫言凭什么获得评委会的认可?

有必要回溯当代中国文学史,莫言的创作成熟期,恰逢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式“文艺复兴”。那是一个充满理想斗志昂扬的黄金年代,至今为无数文学青年所缅怀。莫言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然而,寻根之成功,其作品中所表现的“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绝不只是“爱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结果。作家的视野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寻根”之所以被冠以“魔幻现实”,很大程度上受惠于中国与世界的思想交流。在莫言身上,我们看到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式的想象力,美国作家福克纳式的颠覆性,我们看到了《百年孤独》,想起了《喧哗与躁动》。

80年代,大量西方学术著作、文学作品得以引进中国,并因此开启了现代乃至后现代风格的文学征程。中国作家融入世界,莫言应该感谢这个开放的思想环境。以莫言为代表,中国产生了大量才华横溢、具有世界性高度的作家。关注中国文学的人不会遗忘那时的文学试验,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格非的《褐色鸟群》,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以“先锋文学”为代表,大量作家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时代激情;当然,我们还会想起那个高呼“我不相信”的北岛,幻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以及那个“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顾城。

这批作家们的创作既受惠于西方的智慧,亦是回归由“五四运动”所打造的20世纪的文学盛世。以莫言为代表,作家们颠覆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他们摆脱了文学传统中僵硬的“文以载道”,激活了文学传统中激情的“诗以言志”,呈现出个体的关怀和对形而上的思考。

诚如202_年被授予“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时评委的授奖词所言,莫言的作品“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然而关怀脚下的土地之余,莫言又主张关注“那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生活”,追求写作的“个性化”。在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的交融中,我们不难看出莫言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更因为他看到了世界。正如中国作协的贺辞所说:“莫言的获奖,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作品价值的获胜,也并非证明写作方法的技高一筹,而是不同思想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结果。这是莫言们的成功之道,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赋予中国作家所带来的启迪。

致渊: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

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

昨晚,202_年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获奖,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中国文学界的喜事。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如沈从文等作家也曾经非常接近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也满足了很多国人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

不过,诺贝尔文学奖也只是对莫言个人的肯定,这固然会令国人兴奋,会对中国文学起到激励作用,但是,也不妨看淡这个奖项。

事实上,莫言本人和家人对待这个奖项,也都非常淡定,并没有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巨大光环下,失去平常心。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表示,“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莫言说,接下来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莫言的二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弟弟得奖自己“很高兴”。当被问及是否计划全家共同庆祝时,他平淡地答道:“这很平常。”

相对于莫言及其家人的平淡,各方局外之人又能否平常心待之?

在莫言获奖之前,国内各种公共舆论场即充满了各种争议,莫言获奖之后,争论也没有停息。在一个多元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非常正常,谁也没有权利强制别人用同一种声音说话。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诺贝尔奖,莫言也不会成为舆论焦点,一贯低调的他,或许仍然会和火热的公共舆论场,保持一定的距离。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知名汉学家马悦然一再所讲,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文学。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成就,而不是因为其他。大家既没有必要将其获奖过度拔高,也无须上纲上线。(马悦然于是通过陈文芬表示,“对你们的意外很意外,人家(莫言)的译本已经这么多了。”据悉,莫言的《红高粱》等作品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生死疲劳》今年更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诺奖评委对莫言早已不陌生。)

当然,莫言获奖或许与中国今日之国际地位有关。近年来中国因为经济的腾飞,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引来了对中国作家的关注。如果以此而证明中国文学就怎样了,则仍然难以摆脱东方主义的窠臼,仍然没有摆脱“被审视”的心理,还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事实上,无论有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垂青,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质量如何,就在那里。

而且,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

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正如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园林里无一席之地。莫言获奖的最大意义或许是,引导人们重新关注文学,而对更多作家来说,要思考拿什么作品才对得起“作家”的称号。

董阳:文学,回归我们的内心

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他的小说以异常浓烈的色彩和极具阅读快感的语言渲染出山东高密乡村的隐秘世界,这个世界对读者来说具有触手可及的质感,常常令人过目难忘,甚至仿佛能够闻到其中的泥土香,看到那浓郁的高粱地,体验那似乎夸张变形却更显悸动的心理真实。是的,在莫言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鲁迅、赵树理笔下完全不同的乡村,那里充满原始的生命力、野性的思维、对命运无常的悲悯,它触摸到了意识之下巨大的心理冰山。

莫言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令人赞叹,但他不断用貌似“癫狂”的语言与现实碰撞,在看似荒诞的表达中透露出隐秘的真实,并陆续地显现他内心的世界观。

“语言的狂欢”成为评论家描述莫言的标准用词。是的,和其他重要作家一样,读者们之所以如此重视莫言,首先是那些作品对汉语表达可能性的新发现。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总有一些人去挑战语言的极限,去碰触语言表达的“天花板”,尽最大可能地传递言说者的精微意蕴。

历史不过百年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也许还是一个孩子,他的成熟需要标杆性作品对语言表达可能性的探索,并为之树立界石。作为汉语的使用者,我们感谢鲁迅、老舍、沈从文那样的“先行者”,感谢像莫言一样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贾平凹、余华、王安忆等汉语表达的“探路人”,他们的“粉丝”也许并不比莫言少,他们获得汉语读者的评价未必比莫言低,这也印证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推荐所有口味的精神“美食”,更不是绝对的标尺。

伟大的心灵超越语言,这话没错,只是,判断什么是伟大的心灵,人们不总是意见一致,也许这是一次例外。尤其是像莫言那样以语言见长的作家,我并不认为不熟悉汉语的评委和读者们能够通过具有创造性的外文翻译获得那种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不过那些特定的读者一定是在其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获奖与否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文字的喜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立判断,回归自己的内心。

【莫言:我平时可以是孙子 写作时色胆包天】作家莫言曾说: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中国籍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明古国,一个曾诞生过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巴金、茅盾等等灿若星辰的文学巨匠的文化大国,而今,终于和诺贝尔文学奖结缘了

叶小文:莫言获奖空前不绝后。

莫言获奖,君有言。

瑞典的评委作何言?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中国籍作家优秀作品当然还有,过去为什么一直不能获奖?据说原因之一,是评委不谙中文。真如此,对于一个约占世界1/5人口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的陌生和冷落,不能不令人遗憾。现在,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广受瞩目,“中国热”、“中文热”席卷世界。评委诸君,谢谢你们,显然你们也重新“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了。

获奖者本人作何言?“得了这个奖,并不证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这个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好的也有很多……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对土地忠诚的写作态度。”“我想尽快地从热闹和喧嚣当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善哉此言,君子慎笃之言。始终对祖国怀着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这就是君子莫言。

中国作家们作何言?王蒙:莫言的获奖说明了中国当代作家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获得了世界的关注。铁凝:莫言获奖,对今后的中国文学引起国际上更多读者的关注、研究、了解和兴趣,以及中外文学交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舒乙:莫言的获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对中国有开拓性的意义。张抗抗:这意味着中国文学不再是隔绝、封闭的,而正融入世界文学。李敬泽:今天不论你的文学观点如何,都会是欢乐的时刻。台湾知名作家龙应台:开心大笑三声……

中国领导作何言?李长春的贺信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分量重啊,发自肺腑,掷地有声!

读者诸君作何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莫言之外,中国还有许多优秀作家,他们对文学的真诚投入同样值得人们尊重,他们创作出的优秀作品与莫言的作品在文学成就上也难分伯仲。莫言获奖“空前但不绝后”,人们有理由期待更多优秀中国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乃“君子之国”,请诺贝尔奖评委诸君不妨听听中国传承的“君子之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莫言获奖君有言,百花齐放春满园。

【人都是有自卑感的,一个永远自信的人不是白痴,就是魔鬼。】

莫言:时代变了,文学变了。我们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当时也曾有很多文坛老同志对我们的创作表示忧虑:这种东西是我们的文学吗?我非常赞同“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我们这些老东西、老家伙持不屑一顾的态度:我们就是要超越你们,就是要打倒你们,就是要写得跟你们不一样。如果写得跟莫言、王安忆一样,你就没出路了。克林顿当年是什么样一个人?吹吹萨克斯,唱唱摇滚,甚至还吸大麻,当时美国人哪里会想到这么个人若干年后会成为总统,而且还干了8年!应该说干得还不错,当然缺点是经常犯一点领导干部爱犯的小毛病。

莫言:其实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我感觉女人比男人伟大,这在我写《丰乳肥臀》时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女人总是表现得比男人坚强。男人是破坏者,女人是建设者。男人总是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只要有女人,马上就能恢复。《丰乳肥臀》里写母亲,一般人家乡发生了大战都会逃难而去,母亲跟着逃了一段,下决心不逃了——家里就是炮火连天也是自己的家,我们要回家去!别人往外跑,她是逆着人群、冒着炮火回家去。

人物周刊:您曾说,“我对人类的前途满怀忧虑,我盼望着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您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莫言:这不是悲观,反而是一种动力。知道罪赎不完,那就永远抱着罪感生活。没有罪感的人是不会成为善人的。

PART2【文化解码】星巴克“入侵”灵隐寺?

9月22日,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引来吐槽声一片。

连锁咖啡店星巴克最近在杭州西湖灵隐旁开了一家新店,引起社会议论。看大陆新闻报道,好像都是反对的声音。反对的主要理由为,“星巴克是美国饮食文化符号。用美国饮食文化侵略了中国传统文化。”

较年长的中国观众也许看过一部好莱坞经典电影《茶与同情》(Tea and Sympathy),1956年出品,大导演文森·明里尼执导,故事叙述一名住在寄宿学校17岁而又多愁善感的高中男生(约翰·柯尔饰),他喜爱音乐、戏剧、艺术、花卉、缝纫和烹调,却不参加球赛、不跳舞、不交女生,被同学讥为“娘娘腔”(sister boy),羞与为伍,他因而孤独又寂寞。学校体育老师的太太(德博拉·蔻儿饰)同情他,常请他喝茶,最后发展出一段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情。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嗜饮咖啡,其实他们也爱喝茶,茶是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饮品,而茶又是“舶来品”,影片叫《茶与同情》而不叫《咖啡与同情》,或能更受到美国人的注意。

茶的原产地是中国,举世认同。说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了茶,也许在正史上找不到根据,但《茶经》是唐代人陆羽写的,可是一点也不含糊。中国茶叶、茶树、制茶技术和喝茶习惯,随着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而传播开来。最早传入日本和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到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16世纪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引进,北方则传入俄国。

西方人爱饮茶,以英国为最。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耗量占各种饮料总量的一半。英国本土不产茶,而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进口量也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清朝时由于从中国进口茶叶,英国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感受威胁,乃向中国输出鸦片,把白银赚回来,最后酿成了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又向美洲殖民地抽取很重的茶叶税,在波士顿港口引发了移民把英国商船上三百多箱茶叶丢到海里,美国独立战争从兹开始。

欧洲其他国家如法国等等,几乎无一不是饮茶国。若谓星巴克是“美国饮食文化符号”,是“美国饮食文化侵略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毫无疑问的,茶是中国饮食文化符号,我们的饮食文化已侵略到全世界了。

不仅是茶,中国料理在欧美也颇受欢迎。中国菜和法国菜、日本菜、意大利菜,同是他们老饕最爱选择的项目。据说由李鸿章发明的“杂碎”,对美国食客来讲更是大大有名。恕我孤陋,似乎没听他们说过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侵略。

星巴克202_年曾进入北京故宫,因大家反对,被迫撤出。据说原店改了一个“汉化”的名字,加卖茶,但咖啡还照卖,就相安无事了。这回星巴克到灵隐寺,并未进入寺内,而是设在寺外商业街,旁边还有肯德基及其他饮食店。如果要维持庄严肃穆,故宫和寺庙内外不能开饮食店,那就什么样的饮食店都不能开,不应以招牌来认定。

正像美国一本畅销书的名字一样——“世界是平的”,人、物产、贸易、文化等等流通会愈来愈快,一定会相互冲击、相互影响,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再说,美国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饮食之所以风行世界,因其质量一致、点购容易、携带方便,不是随“船坚炮利”而来。如果我们真想维护和发扬中国的饮食,就要设法推销自己,而不是排拒他人。譬如我们的豆浆、烧饼、小笼包、蟹壳黄,能不能设计成有营养、好口味而又方便的“快餐”,让外国人也竞相追捧?台湾业者研发一种饮料叫“珍珠奶茶”,流行大陆和海外华人社区,似乎也渐渐被西方人所接受,不久前有新闻报道,设于德国的麦当劳已开始供应“珍珠奶茶”了。中国有很多文化古迹,其风雅、精致和宽博,可能与星巴克等这类外国商店不相容,但不必以“侵略中国传统文化”目之。若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不堪一击,它也就没有什么可贵了。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是印度僧人慧理游方到此兴建的。源于印度的佛教,入中国则中国之。我们对于很多外来事物,或许亦应如是观。“茶与同情”也好,“咖啡与同情”也好,都先要有宽容和理解的心。

PART3“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是饶老尤为喜欢的句子。他说,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犹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则是指独立的精神。先立德、立品,再做学问、做艺术。立足学术主流,追求博大而深远的大智慧。精通琴、书、画,饶宗颐却从不与人对弈。在他看来,“下棋有输赢,做人当平和”。和季羡林先生共称为“南饶北季”。

PART4中国首善、正义人物、高调慈善倡导者,这些头衔都属于陈光标,作为中国媒体的集体围观对象,自汶川地震后,关于他积德行善的种种事迹,便时常见诸报端。砸车、送钱、卖空气„„他像蝙蝠侠一样,出现在几乎所有重大新闻之后,而与之相随的,永远有“疑作秀”这三个字。陈光标活得像支广告,只是谁都猜不到他的下一步。

【免费换车】202_年10月10日,陈光标兑现了“对抗议钓鱼岛事件中他的部分粉丝私家车被砸给予以旧换新”这一承诺。身穿一套绿色西装的陈光标为43对夫妇赠送了43辆价值12.8万元的吉利帝豪EC8。对现场媒体提出是否有作秀嫌疑时,陈光标坦然,“如果认为我是在作秀的话,我觉得这样的秀做得越多越好。”

【卖空气】202_年9月16日,陈光标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销售新鲜空气和“陈光标好人”系列有机食品启动仪式。在发布会上,陈光标透露:“愿把卖有机食品的第一笔资金捐给人民军队,用于捍卫钓鱼岛国家主权。”他介绍说,自己销售的新鲜空气来源于宝岛台湾,还有大部分来源于井冈山、延安等红色革命老区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给这些经济欠发展的地区带来商机和发展。摄影/代斌

【买广告】202_年8月31日,陈光标在《纽约时报》以中英文双语刊登广告声明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坚决抗议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和所谓购买钓鱼岛、进行国有化的举动”,“我呼吁美国政府和各界人士谴责日本的挑衅行为”。声明提问:“如果日本宣布夏威夷是日本领土,美国人民会有什么感受?美国政府会有什么举动?”

第四篇:莫言

当我接到通知说要协同王老师,海波来跟大家谈谈莫言的时候,我无比的惶恐,以前一直倾向于古典文学,前不久才改主意考现当代文学,所以一直在恶补,因为莫言的书我读的不多,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出来大家更为积极有思想的探讨。

首先我们再来重温一遍颁奖词吧: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年轻时代的个人经历。

中国的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个中国籍作家获得该殊荣。过去的这么多年,中国作家何止上万,我们认为的、政府认为的有影响的好作家也数不胜数,为什么偏偏是莫言独中头彩?要知道,早在十几年前,莫言的《红高粱》、《丰乳肥臀》都被各批评家大批特批呢。好吧,我也就认认真真读过这两部作品,先拿这两部来说吧。

作品内容不再一一赘述,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红高粱》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瑰丽的莫言小说世界。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

莫言与中国绝大部分作家不一样,我们经历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教育已经六十多年,‚眼睛看不到的就是没有的‛这一观念几乎已经深入人心,而这恰恰是莫言不同人之处,他的最准确的学历是小学毕业,然后自己通过学习的。他说因为我读书比较少,所以我的想象力发达。如果我读上30年的书成了硕士、博士,可能想象力要大打折扣了。

我一直坚信作家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生活造就的,莫言狂野无羁的文学才能得益于‚跟大自然打成一片‛,生活底层的磨练与梦想成就了他。他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以及他对叙事艺术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途中的醒目界碑。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他的笔下的欢乐和痛苦,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沧桑;他书写的事物既素朴又绚丽;他身上有压抑不住的狂欢精神,也有进入本土生活的坚定决心。这些品质都见证了他的复杂和广阔。中国很多作家都喜欢写土地,但土地、农民、母亲这种近乎三位一体的纽带感没有比《丰乳肥臀》体现得更为深邃。上官鲁氏是一个让人动容的母亲。她向上天祈祷把所有灾难和病痛都降临到她一人身上,别折磨她的孩子。莫言用最压力的增加砝码方式,来测试这个母亲被践踏的身体以及扩展的灵魂,每次读到母亲的微笑和下体的臭虫都让人痛哭。这是只有莫言才能写出的母亲,这是那些粗鄙的自诩净畅宁们无法理解的写作,他们看到的是亵渎,而不是敬意,看到的是抄,而不是语境转换。

由于莫言获奖的主要原因还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我们也来谈谈。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作者往往打破时间顺序和空间界限,出现了一连串的倒插笔,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的事件都放在同一个画面上来描写,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实到魔幻,从生前到死后,常常重叠在一起,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作品中出场的人物仿佛是梦中人,他们来之蹊跷,去之迷离,作品中常常出现死人复活,鬼魂与世人对话。在语言表达方面,大量使用本民族的方言俗语,乃至不见书面记载的粗犷的土语,因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莫言的《蛙》以乡村医生别无选择的命运,折射着我们民族伟大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体现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

他自1980 年代中以一 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 ‚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一个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传统文学大国,一个曾诞生过孔子、屈原、李杜、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走到今天,终于有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名字。我们需要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慰藉,是证明,也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新起点的开始。

不管承认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奖金丰厚、影响力大和权威而为世人看重。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符号,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说明了其著作的高水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接纳和融合的过程,这是一种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国文学要走出国门,也必须走出国门;中国作家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向世界。

当然,只有一个莫言还不够,中国不能只有一个莫言。同时,没有哪个作家是为了获奖而写作。在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以为获奖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身份——作家,共同珍爱文学,共同的使命担当。……写作的过程是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也是考量自己的内心与生活、人生与时代有多大距离的过程。‛获得鲁奖如此,茅奖是如此,诺奖也应如此。每个作家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写作能不能对得起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

我的一个朋友在莫言获奖后写了一首诗,我来分享给大家:诺奖报播炸雷起,《丰乳肥臀》手捧时。九州终得圆诺梦,莫言名声震环宇。思维独特树文旗,华夏文明凝翠璧。问鼎诺奖总堪喜,多言祝福少微词。

说完了莫言,我也想以中文系学生的身份借助贤林讲坛谈一下文学和阅读。曾无数人哀叹文学的无用,这样的哀叹总让我很无语,在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课上成为一个现代化建设的工具,我们也可以去改变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就要多涉猎各种书籍从而武装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通过读书有所思,所悟,然后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即使你的思想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即使你的文章为此引来非议,也不要去在意,现在的社会至少不会因为文字而招致杀生之祸,文字狱的时代已经过去啦。当然也不要老是用世俗的眼光去看问题,动不动就是说要让别人喜欢,要把文字写到让大众看了心里舒服,如果是这样,在我看来,文字,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文字,则成为了消遣的东西。如果看到一些有违道德的行为,我们熟视无睹,甚至没有任何感触,我们不能够写文字给予它们应有的批判,那么这种现象将会在我们的生活里泛滥。如果那样的话,文字将不再具有吸引力。所以,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文学,没有一个人的思想是可以出卖的,即使思想可以出卖,灵魂绝对不可以,文学的意义,无论在何时,都有着引导作用,指引着一个时代的方向。

文学,除了从几本销量羞涩的刊物里衍生几部无关痛痒的影视作品,她还能有什么用呢?她就是一个青年后慢慢行走着的人,不要指望她对当下的生活有什么直接了当的影响--尤其是面对一个急吼吼的没有耐心的年代,她永远也影响不了股市,房价和白菜,她就那么慢慢地走着,不,她甚至不走,她就在原地站着,她像一棵树,一棵慢慢的生长,慢慢的向下扎根的银杏树,因这慢,我们得以饱满和从容,因这慢,我们得以丰饶和深沉,因这慢,我们得以柔韧和悲悯……

文学就是这么一棵树,我们很多人都深爱着那棵树,同时也是被那棵树深爱着的孩子,只要有了这种爱,无论我们走多远,最终都会回到这棵树下--我有归处,一想到这个,我就觉得无比踏实和幸福……

谢谢大家!

第五篇:莫言

莫言创作大事记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出版。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轰动。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

1987年,《红高粱家族》出版。

1988年,发表《天堂蒜薹之歌》。1993年,《酒国》出版。

1997年,《丰乳肥臀》获得“大家文学奖”。

1997年,进入检察日报社工作。

1999年,发表《师傅越来越幽默》、《红树林》等。

202_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文学类最佳书奖。

202_年,《四十一炮》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202_年,出版《生死疲劳》。

202_年,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202_年,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

202_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

202_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2_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

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 文学界热议莫言获奖 周国平:诺奖终于回归现实

高洪波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

“去年获茅奖,今年获诺奖”

去年两件大事与莫言有关,他的《蛙》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在中国作协的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这两件事说明中国当代文学界对莫言的认可度是很高的。现在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世界性的文学奖项,是中国文学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很重要的成果,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同时,莫言的创作扎根中国大地,用他高密的故事和汪洋恣肆的语言、浓艳的色彩,每部作品和每部作品都不相同的一种构思,使他的文学达到了一个可以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被专家们认可,我为莫言感到高兴。说明了国内外的认可度达到了共识。

李敬泽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评论家

“扎根中国经验与世界对话”

听到他获奖,喝了三杯酒。我觉得诺奖给一个中国人,在我的想象中就是莫言。他确实能特别突出地代表当代中国文学198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他扎根在中国经验中,同时有力地与世界展开对话。他是1980年代以来,最多被译介的中国作家之一。很简单,任何一个忠实于人性的作家,不仅中国人会懂你,外国人一样懂你。莫言的获奖,起码它对所有热爱文学的人是一个好消息,也使我们重新深入体验文学的价值。

毕淑敏 著名作家

“对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是好事”

我和莫言是鲁迅文学院的同学,余华、迟子建、莫言,我们在一起学习了两年多。当时是1980年代,觉得诺奖离我们还是很遥远的,总之,作为同学,今天我特别为他高兴。他这么多年特别勤奋地努力在思考。对于中国当代作家来说,这代表中国在世界上,文化越来越被关注,不仅是莫言的荣誉,也是中国的文化受到重视。每个作家都是在他国家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也是一件好事。

潘凯雄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著名评论家

“有中国本土也有世界表达”

莫言的作品是翻译的外文语种比较多的,对其获奖多少有一定关系,外国读者阅读起来会比较方便。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创作本身有中国本土化的东西,也有国际化的表达。比如他最近的新书《蛙》,其中表现的人口问题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

晨报记者 刘婷

任鸣 导演

“他的作品„最中国“

当初人艺选择莫言作为荣誉编剧,就是觉得他是中国最有实力、有思想的作家,同时他的作品也“最中国”,我们当时私下就认为他是可以得诺贝尔奖的,但没有和他讨论过,我觉得这不是他喜欢的话题。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胜利,同时莫言也不仅仅属于文学界,也跨界戏剧,《我们的荆轲》语言非常自由,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充满诗意,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这部戏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思想性很深刻,也很犀利,有一种勇于批评的精神。

晨报记者 和璐璐

哲夫 作家

“莫言人品如文品”

莫言是我的好朋友,其实在之前,我已经感觉他获奖的可能性会很大,因此也提前发短信祝贺过他,不过他当时没有对诺奖表示什么。如今,终于猜测成为现实。

其实在此之前,我和莫言也曾经在一起谈过诺贝尔文学奖,我当时跟他说中国的作家中他离诺奖最近,因为他的作品和世界文学是接轨的,几乎没有什么隔阂。其实我想莫言心里也明白,但是对于诺奖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大奖,不到揭开笼屉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莫言自己很少发表对诺奖的态度,包括私下里也是如此,我跟他聊的时候,他也并没有什么回应,不过我想他心里应该有数,最终能获此殊荣,我想他应该也会非常高兴。

晨报记者 周怀宗

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莫言是有力量的作家”

莫言的小说有一种力量感,这在中国的小说中并不多见。中国的文学,一般来说给人的感觉都是柔弱的,不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明清小说,其实都有这样的现象。但莫言不同,他的小说汪洋恣肆,给人一种强大的力量感,这征服了许多的读者,对我来说,影响也特别深刻。

莫言的这种力量究竟来自哪里?他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美学观,既有辉煌也有血腥,这是中国文学中所少有的,其实自左翼之后,中国的文学中一直都强调和流行一种单纯的美,而对于不美的那一部分很少涉及,莫言则不同,他的作品中既有美好,也有不美好的东西,他把这两者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份独特的风格。

舒乙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大江健三郎十年前就提名他”

莫言的获奖不但是他个人的成就,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奖是一次破冰,打开了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大门。

其实莫言被诺贝尔奖关注已经有不短的时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大约在十年前就已经提名过莫言获奖,他是外国作家中比较早喜欢和赏识莫言的。

有一次大江健三郎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我发现作陪竟然就是莫言,当时他们两个在现代文学馆交谈,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评价非常高,认为莫言已经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十年后,当年的预言终于成为现实。

周国平作家

“诺奖终于回归现实”

在莫言得奖之前,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中国作家和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远在天上的神话,如今,这个神话变成了身边的故事,终于也回归到了它本来应该的状态。

莫言得奖,当然值得高兴,这是莫言个人的荣誉,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肯定。莫言的获奖,对中国作家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坏事,这个悖论来自于诺奖本身。好的方面是,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这打开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门,之前种种关于中国作家难以获奖的说法不再成立,其他优秀的作家也有可能获奖。不好的是,诺奖只有一个,还可能会考虑到平衡问题,莫言获奖,其他中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会变小。当然,不管怎么说,获奖都是一件好事,这使得诺贝尔终于来到我们身边,也使得中国作家以后谈及诺奖,心态也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复杂了。

晨报记者 周怀宗

作协点评

关注中国命运受到评委肯定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何建明昨天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莫言获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喜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源于他一贯地坚持现实主义写作,他一直关注中国社会历次发展的命运,他的作品获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中国作家的传统现实主义写法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中国一贯的现实主义关注,民族、人文主义关注的肯定。何建明称,在私下交流时,莫言认为《蛙》并不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同行也认为他还有很多更好的作品。十几年来,莫言对社会、中国人文的关注和关照有非常深刻的一面。

晨报记者 刘婷

出版界反馈

莫言作品系列新版开始预售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言作品系列新版将于近日上市,其中的长篇小说部分已经开始预售。据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曹元勇介绍,较早的时候该社就有这个计划。海外莫言重要的长篇小说,有十几种语言的译本。他的书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也获过文学奖项。对于莫言,曹元勇认为他是一个内心独立、清醒的作家。“有人问我说莫言成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对他的创作是不是有影响,我认为不会有影响,因为他精神上非常独立”。他的获奖,对中国读者回过头来阅读本土作家的作品也是有帮助的。

晨报记者 刘婷

外媒评价

在过去10年,莫言始终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个作家之一,他的得奖打破了批评家所指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

——《纽约时报》

出生于1955年的莫言,童年时代异常艰苦,他曾说过:“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得奖势必在中国激起惊喜与得意。

——路透社

知名汉学家妮基·哈曼为莫言的得奖欢呼,她说:“他是个很棒的作家,从此以后将更加有名气。这对全中国的作家都是个好消息,因为它将拉近英国读者与中国作家的关系。”

——英国《卫报》

莫言获得这项久负盛名的奖项对中国意义深远,其官方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的新闻联播中插播了这一足以引起全国人骄傲的喜讯。

——美联社

莫言得奖的消息一出,中国的网络第一时间热闹起来,不少网民由此得出“中国正在崛起”的结论。

——CNN 美报述莫言作品特点: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

原标题[美报细述莫言作品特点: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1日文章】题:在中国,一个作家发现了一口深井(作者在莫言充满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中,这位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刻画了来自中国东北的一个典型工人形象,这个师傅在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的时候下岗了。

这篇小说像莫言的大多数作品一样,令人回想起了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沃伊诺维奇的一句话:“现实即是讽刺。”在莫言的作品中,这位多产、富有想象力、不受限制、有时愤怒的作家塑造了一个个充满着乡土气息的人物,这些人无一例外地被日常生活中令人尊严扫地的暴行打击得一败涂地,伤痕累累。

也许,正如莫言自己去年在加州伯克利召开的中美文学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只要人活着,就会有痛苦”。但是,说到他的文学理念,莫言说:“我认为大多数读者都更喜欢读到描写痛苦生活的幽默词句。”

幽默是莫言文章的特点之一,而且毫无疑问某种有趣的距离感让人更容易理解他多数情况下描写的中国农村社会,这里的不公平、随意的暴力、恶臭和悲剧,还有卡夫卡式的挫败感。

但是,在他有关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人们能够感觉到一种潜伏在表象之下的尖锐的愤怒感。这些小人物都生活在莫言自己生长的山东省,正如他自己在一本合集的前言中所说的那样,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们努力将死亡拒之门外。

同样,《天堂蒜薹之歌》这部小说发生的背景是在一个讽刺性地命名为天堂县的地方。村子里的农民被一群官员命令种植同一样作物蒜薹,然后这些官员在靠各种杂费和税收中饱私囊后宣布,仓库满了,不再购买农民们种出的蒜薹了。

但是,莫言的书中也不全是这种小人物和反复无常的官员之间的斗争,他还有《红高粱家族》和《生死疲劳》等作品。《纽约时报》的书评称《生死疲劳》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这些小说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莫言的作品的英文翻译家葛浩文在一封邮件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你喜欢爱伦·坡,那你可能会喜欢即将出版的《檀香刑》;如果你更倾向于拉伯雷的风格,那你可能会喜欢《酒国》;如果喜欢寓言式小说,那我推荐《生死疲劳》。”

美译者将莫言比肩狄更斯:最恐怖场景有强美感

原标题[美国译者将莫言比肩狄更斯:最恐怖的场景也有很强的美感]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月11日报道】葛浩文(How ard Goldblatt)是最著名的中国当代小说的英文翻译家之一,也是最热情地在西方推介莫言作品的人之一。葛浩文说自己第一次被莫言的作品吸引是因为“它非常新颖,在时间上自由地前后转换。我被作品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深度和作品呈现出的生命感所吸引”。

在《丰乳肥臀》和《蛙》等小说中,莫言“擅长让中国以外的读者了解中国人是什么样子,并同时让中国国内的人与他们的历史产生联系感”。

【美国野兽日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很多观察家,包括一些中国观察家在内,或许都对深受欢迎的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今年没有获奖感到意外。但是,在中国当代作家里,莫言一直被看做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从早期作品《红高粱家族》到后来的《生死疲劳》,他始终致力于通过小说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学世界。

莫言作品中的环境常常是荒诞甚至神秘的,超现实与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比肩存在。

把莫言的大多数主要作品译为英文的美国人葛浩文称,莫言是“最伟大的”去熟悉化"者之一:血是绿色的,小孩吃金属从某种角度说,他是个寓言家,都是幻想,但他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把这与现实联系起来,让你觉得可以接受”。

葛浩文对莫言的成功表示“高兴”。他说:“我一直喜欢粗俗、大胆、幽默的语言大师,比如狄更斯或拉伯雷。莫言的优点与其说在于他创造的人物,不如说在于他对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加上他那种嘲讽的幽默。”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0月11日文章】题:中国小说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者文学评论家史蒂文·穆尔)

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经常颁发给一些确实有才华,但却不太为人所知而且作品也印数不多的作家,从而导致他们一旦获奖后,不得不匆忙再版所有作品的局面。幸运的是,今年文学奖给了一位实至名归而且出版作品很多的作家中国的小说狂人莫言。

葛浩文形容这位中国作家是一个安静的、有思想的自学成才者。葛浩文通过电话接受采访时说:“他的社会意识非常强,而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良知。他对中国社会非常感兴趣,无论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人们对他有很多的争议,但这不再对他构成困扰。他头脑中肯定有很多问题,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外面的世界。”

葛浩文翻译过莫言的5部小说,而且还有两部即将出炉。他形容莫言的作品有狄更斯式的特色。他说:“在莫言的笔下,即使是最恐怖的场景也有很强的美感。”

人民日报:莫言获诺奖使中国当代文学走入世界

李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莫言获奖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国外汉学家下功夫把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世界上去。

另一方面,拉近了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文学界的距离。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作家群、读者群、最大的文学作品产量,长篇小说一年出版数千部,网络小说更是数不胜数,还有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等等。这样一个庞大的文学实体不应该被诺贝尔文学奖忽视,我们希望莫言获奖,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希望中国作家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奉献给中国读者和世界读者。

铁凝(中国作协主席):

莫言讲述的中国故事,洋溢着浑厚、悲悯的人类情怀,因而不仅深受国内广大读者的喜爱,在国外也深受一大批读者的喜爱,我和他一起在西班牙参加中西文学论坛的时候,他生病住进医院,主治医生竟然也是他的读者。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的作品可能也是译成国外语种最多的。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文学和作家的关注,表明几代中国作家孜孜不倦的实践和努力,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

对于一个成熟的、把文学视为生命的作家而言,获得任何一种奖项,都不会是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动力。我相信莫言和一大批中国作家,以及一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优秀华人作家同行们将继续勤奋写作,积攒充沛的创造的能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人类文化财富的积累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上世纪80年代,莫言开始在文坛上“冒”了出来,直到今天,他仍然保持着旺盛而持续的创造力。通过那些作品,我们能够看到他对社会现实持续而敏感的观察,对历史文化独特而深刻的思考,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照人们的命运和心灵,生存状态、喜怒哀乐、所思所想,这对具有相似经验的中国读者而言,具有强烈的共鸣和吸引。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涵、语言风格彰显了莫言的创作理想、文学天赋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莫言得到中国和世界读者的肯定具有必然性。

雷达(文学评论家):

莫言的小说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融合在一起,成功地结合了世界文学经验和民间本土经验,因而具有一种奇异的魅惑力。我认为《红高粱家族》这一系列仍是莫言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红高粱家族》与我国以往战争题材作品面目迥异,它虽也是一种历史真实,却是一种陌生而异样的、处处留着主体猛烈燃烧过的印痕,布满奇思狂想的历史真实。我们大口呼吸着高粱地里弥漫的腥甜气息,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体验和融身于历史的“浑一”状态。其最深刻的根源乃在于作家主体把握历史的思维方式之巨变。

陈晓明(文学评论家):

过去西方承认的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最多到现代,而对中国当代文化和当代文学一直存在抵触和偏见,通过莫言的获奖,西方将会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姿态来接受当代中国。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一直在寻找文化上的肯定,这次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给莫言,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客观的肯定。这些年媒体上很多对中国文学的批评和贬损是很不客观的,常常建立在没有充分阅读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常常为了博取眼球而把一些片面的观点发挥到极端。莫言的获奖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回到对文本认真探讨的批评立场上来。

范小青(作家):

莫言的获奖没有让我特别意外,因为莫言作品的个性是如此鲜明,没有谁能取代他。这么多年来,他的许许多多作品一直保持这种特立独行的气质,这是与他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天赋分不开的。莫言获得诺奖,既是他个人多年潜心创作的成果,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中国作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作出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使得中国当代文学渐渐地为世界所了解,所接纳。

世界热议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被誉“中国的卡夫卡”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多产且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作家莫言今天获得202_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西方评论家对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大加赞赏。汉学家史景迁202_年在《纽约时报》上写道,这部作品“几乎涵盖了这个国家的整个革命时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纪实小说。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教授贺麦晓说,莫言属于文化大革命后开始用新的眼光关注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一代作家。

贺麦晓说,莫言的作品没有描写社会主义超级英雄,而是充满了具有真正弱点的真实人物,与此同时他把中国农村描写成一个“发生奇妙事情的神奇的地方”。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之后不久涌现出来的一代中国作家中,莫言是最著名的之一。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许多小说被翻译成英文,包括《生死疲劳》。

弗吉尼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查尔斯·劳克林说:“他的小说有一种粗鄙的、乡村式的语言,与农村背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他还采用了先锋派的想象,使他的大部分小说有一种神话般荒诞的特质,反映出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对他的影响。”

罗切斯特大学文学译著出版社负责人查德·波斯特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写作有一种近乎游戏的态度。例如,他写过一本小说叫《丰乳肥臀》。”

【西班牙《消息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当一个几乎是陌生的人获得诺贝尔奖后,我们需要为他贴上标签。202_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最近一次访问西班牙时,他的标签是中国的“新“莫言的文学作品令我们想起两位熟悉的作家,我们仿佛是在同时阅读卡夫卡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拥有西班牙文版莫言作品全球发行权的西班牙凯拉斯出版社创始人安赫尔·费尔南德斯说。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这位新任诺贝尔奖得主的许多小说都流露出东方化的魔幻现实主义味道。

【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10月11日报道】俄罗斯外国文学图书馆馆长叶卡捷琳娜·格尼耶娃11日表示:“诺贝尔奖评委会对莫言的评价相当客观,将梦幻般的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民间传统相结合,这绝非易事。因此,我们祝福他,并希望俄罗斯读者能尽快读到他的作品……”中国官方欢迎莫言获奖

【法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据新华社报道,中共宣传部门最高领导人李长春今天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表示祝贺。

报道说,李长春在贺信中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这是莫言昨天获奖以来中国最高级别的官方反应。

【日本《朝日新闻》网站10月12日报道】“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北京时间11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微笑着播出了这一快讯。中国作家协会也发表贺词称,“莫言的获奖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在北京的大型书店里,店员正忙着准备莫言的著作专柜。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世界上古典文学传统最悠久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完成了“夙愿”。共产党不仅想推进政治和经济发展,还想在软实力方面通过建设“文化强国”来扩大国际影响力。莫言实现了鲁迅等历代中国作家都没能实现的“壮举”。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莫言获奖使中国政府实现了一个渴求已久的愿望:一个可以夸耀的诺贝尔奖。

北大教授张颐武说:“莫言的得奖其实是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带来的结果。”他还说:“我们还会得到更多荣誉,甚至比我们预料得还快。他们无疑作出了一个有远见的决定。”

多年来,中国一直渴望用诺贝尔奖证明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12日报道】上周后期开始,中国出现了莫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传言。昨晚莫言获奖的消息公布以后,他的名字一跃成为新浪微博中最热门的话题。官方通讯社很快播发了事先准备好的长稿子,中国作家协会发表了极为自豪但完全真诚的声明,称莫言获奖标志着中国在世界舞台日益重要的影响。

毫无疑问,莫言获奖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不仅是真实的、重要的,而且与政治无关。中国,尤其是中国的作家,完全有权享受莫言获奖带来的荣誉。

【英国《卫报》网站10月11日文章】在很多国家,诺贝尔文学奖或许都被看做对富有创造力的个人的奖励,在中国却不是这样。自上世纪80年代初重新进入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后,中国当局就一直渴望在科技、经济和(特别是)文学领域获奖。北京一直渴望能有一个在中国生活、工作、成功的中国人得到诺贝尔奖。

这次身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作协会员的莫言能得奖也许将对解开中国的诺贝尔情结大有裨益。

莫言获奖被指当之无愧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12日报道】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大陆文化界人士振奋,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学、中国文明和成就的肯定。但与此同时,一些争议与杂声也伴随而来。

在莫言得奖的消息被证实后,各界的祝福话语充斥整个中国微博。中国作家协会盛赞莫言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师东昨晚受访时也肯定地指出:“莫言的作品想象力丰富,蕴藏深层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充满创新意识,文学成就是公认且有口碑的。” 在海峡彼岸,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也公开肯定,像莫言这样一位从中国泥土长出来的人民文学家,能够被世界所拥抱,意义非凡。

李师东强调:“人们不该抹杀莫言的文学成就。莫言的作品政治性其实不强,突出的是他作品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他得奖是当之无愧的。”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北京的作家张力嘉(音)对有关莫言过于迎合官方的批评不以为然。“文学就是文学。不能因为没有大力批评政府就说他不够格,”张说,“莫言的一些作品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尽管受到了一些批评,但莫言的作品还是触及了中国部分最敏感的话题。

“中国有13亿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书,因此很难定义哪些是主流。我认为莫言获奖至少反映出,诺贝尔奖评委会终于开始关注中国作家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赵平(音)说。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0月11日报道】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中文教授贺麦晓对莫言获奖遭遇一些批评不以为然。许多来自中国的批评说莫言“同体制过于紧密,不应该得诺贝尔奖”。

他说:“我不认为中国作家只有挑战政府的时候才是好作家,好作家就是好作家。这并非是评判一切的好标准,难道好的英国作家只能是那些反战作家吗?”

贺麦晓还说:“(对于诺贝尔奖委员会来说)选择异见者得奖是个没有风险的决定,但是以作品本身选择一个文学声誉好的作家获奖是个勇敢的决定。”

研究中国文学的著名教授葛浩文曾将莫言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他在采访中将莫言的作品同狄更斯相提并论,说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很宏大,大胆,风格华丽、神奇、有力,而且传递了道德讯息。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11日报道】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否认选择莫言有任何政治考虑。他说:“这是一项文学奖,仅凭文学价值颁发。”

他特别提到莫言讽刺腐败的黑色幽默作品《酒国》。

莫言《冰雪美人》赏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