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教师礼仪规范要求
编辑:心上人间 识别码:15-988565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6 03:20: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师礼仪规范要求

教师礼仪规范要求

一、礼仪的含义

所谓礼仪,通常是指人们在其人际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孔子有言:“礼者,敬人”。孟子则说过:“恭敬之心,礼也”。

“礼”所规范的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的基本态度。“礼”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尊重社会。“仪”的含义则是规范的表达形式。任何“礼”的基本道德要求,都必须借助于规范的、具有可操作特征的“仪”,才能恰到好处地得以表现。就礼仪而言,没有“礼”,便不需要“仪”;没有“仪”,则又难以见识何为“礼”。

当代美国著名的学者亚历山大〃温特曾经说过:一个国家,除了生存、独立、经济发展三种基本的国家利益之外,还必须拥有第四种国家利益,即自尊,即民族的集体自尊。

教师礼仪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以及社会活动中,在与学生、家长、同事及社会各方面交往时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任何一个正常人如果打算完全回避人际交往,都是绝对不可能的。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没有规则,人际交往便会自行其是,难以沟通,难以修成正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如何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以便获得满意待遇、社会的认可。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尊重自身;其次,要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最后,要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不尊重别人,就难以得到对方的尊重。尊重别人,具体要求往往有所不同: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学生和家长,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养。

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社会。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生活于社会。尊重社会,将美化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并有助于人类的最优化发展。尊重社会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讲究公德;其次,要维护秩序;再次,要保护环境;最后,要爱国守法。

三、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所讲究的自然是现代礼仪。一般而论,现代礼仪通常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普遍性。在任何国家、任何场合、任何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

2、规范性。讲究礼仪,必须采用标准化的表现形式,才会获得广泛认可。

3、对象性。在面对各自不同的交往对象,或在不同领域内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时,往往需要讲究不同类型的礼仪。

4、操作性。在具体运用礼仪时,“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

四、教师礼仪规范的日常要求

教师是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教师在礼仪推广和普及过程中扮演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重要角色,教师最大的力量就在于他们自身树立的榜样。教师礼仪修养的高低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教师的礼仪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接待家长中、同事相处中、社会生活中。

(一)、校园礼仪

1、进出校门礼仪

(1)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2)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一声“您好”即可)。

(3)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2、课堂礼仪

(1)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臵成静音。

(2)上课开始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①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轻轻、稳当地摆放好上课用品,并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②上课铃响,教师从容走上讲台,规范的站立。教师:“上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面带微笑,上半身身体略向前)全班同学:“×老师,您好!”

教师面带笑容,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请坐!”(3)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礼仪

总的要求是:微笑、和气、文雅、不恶语伤人。

①用普通话教学,并多用敬语“请”字和规范的手势动作。(手势的基本要求,不能用食指)

②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中途不打断。

③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④语气语调亲切友好,要冷静,要诚恳,对学生不能使用蔑视语和烦躁语;不能对学生粗暴地大喊大叫。(注意自己的形象、风度;彼此不能感到尴尬)。

⑤仪态举止优雅。讲课时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地来回走动,同时注意避免不雅举止。(不能坐在桌子上,两手不能撑在讲台上或伏在讲台上)。

⑥珍惜学生的上课时间。不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在学生面前标榜自己)不长时间责备学生等。

⑦学生练习时,教师认真耐心细心地巡回辅导,关注每一个同学,不做与辅导无关的事。

(4)下课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下课时,教师要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快的心境。其礼仪程序是: 教师:“下课!” 班长:“起立”

教师:点头致礼,“同学们再见!”(面带微笑,上体略向前)全体学生,精神抖擞地回应:“老师再见!”或“老师您辛苦了!(教师切忌:①拖堂;②学生施礼时,教师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3、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

(1)以礼相待。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互祝“早上好!”,课间相见,点头微笑,互致“你好”。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人帮忙,赶紧说声:“谢谢!”“辛苦了!”

(2)言行高雅。同事之间彼此要互相尊重,不随意取笑或奉承别人,夸奖别人要有度(男士别夸女士的身材,得到夸奖说声谢谢);在办公室不要长时间闲聊大声谈笑,要保持安静,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说不做任何与办公无关的事。

(3)清洁整齐。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私人物品不能随意摆放,如有家长来访,很不雅观)

(4)热情待客。有客人(或家长)来访时,应热情欢迎,微笑起立,让座请茶:“您好!”“请坐!”“请喝茶”(注意手势动作)。接待客人时如果要离开,或手头正有要紧的事要处理,应对客人讲“对不起,请稍后”。回来后或处理好事后,应向客人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如果被访的教职工正好不在,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并帮助寻找被访者。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道一声:“欢迎您下次再来!”“慢走!”“再见!”。

(5)不妨碍他人。集体办公室内不得吸烟,不高声讲话,不做体育游戏,不玩电脑游戏,不高声放录音等。

4、电话礼仪(1)打电话礼仪

当电话接通后,应首先说:“您好!我是×××”。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电话,说话时要保持一种愉快的语气和声调(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微笑),切忌冷漠无情,但也切忌声音过大。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喀啦”一声挂断(接听电话有一个重要的礼节就是谁先挂谁后挂的问题。一般讲,地位高者决策终止通话,即上级、长辈先挂;我为学生服务,我和学生家长通话,学生家长先挂)。

(2)接电话礼仪

当听到电话铃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我是×××(自报姓名),请讲。”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5、与学生交往礼仪(1)与学生相遇时的礼仪

师生在校园里朝夕相处,如果相遇时,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早上好!”“同学好!”或“同学再见!”。(一定要回应,否则学生会尴尬的)

(2)与学生谈话时的礼仪

①选择好地点和场合,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

如果是表扬或研究工作,可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谈话;如果是批评或了解情况,宜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谈话。

②师生平等,平易近人,不训话。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谈活时要认真,虚心倾听学生意见(包括片面的、错误的意见),然后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声音的大小)。

③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④要讲究礼节。学生应命来到时,教师要面带微笑地迎接学生,热情有礼,不能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话。谈话前,可请学生就座(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谈话后,应送学生离开。

6、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

(1)家长会的礼仪(包括在学校会见家长时的礼仪)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尊重家长,语言礼貌(如家长来访,应停下手中的事情)。

做好准备,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热情待客,使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①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情况;

②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 ③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 ④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

⑤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不要教训家长(切忌学生和家长一起训)。(2)家访礼仪

①选好时机,预约前往。

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并把家访的主要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真诚、友好、请求、商量式的。

②举止稳重,温文尔雅。

③用语合理,要有分寸,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二)、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礼仪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仪表、仪容、仪态,是其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外观体现。

1、仪表及要求(1)服饰的要求

整洁、文雅、大方、美观。这是社会评价教师服饰的基本尺度,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要求。教职工不应该把穿着打扮看成是个人的事,而应与自己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注意着装的“T(时间)P(地点)O(场合)”原则和“四协调”(职业、年龄、身材体形、所处场合)原则。

①整洁:整整齐齐、无异味、无异物。②文雅:显得有教养,有艺术品味。③美观:赏心悦目,符合常规审美标准。

④大方: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不过分时尚和前卫。(“老师给学生系鞋带”的故事)

切忌:脏、破、乱穿、杂(色彩、面料、款式不搭配)、过露、过透、过紧、过小。夏天上装忌穿背心、吊带衫,下装裙、裤不得高过膝盖15厘米。忌穿拖鞋。

(2)表情的要求

①眼神:在与学生(或同事)交往中,特别是在交谈中,要注视对方,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

②微笑: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上课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心态,才会有好的表情)。

2、仪容及要求

仪容基本要求是:端庄、整洁、自然、大方(1)勤换衣、勤洗脸。

(2)保持口腔清洁、卫生,上课前避免食用会产生口腔异味的食品,牙齿上不能有陈物。

(3)指甲要经常修剪,保持清洁,不涂有色指甲油,不留长指甲。(4)面部要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为使自己容光焕发、充满活力,男教师胡须要剃净、鼻毛应剪短、鬓角不宜太长,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教师可适当化妆(工作妆、日妆、透明妆),前留海不能及眉、眼,发不遮脸。

3、仪态及要求

(1)站姿——端正、自然、亲切、稳重

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礼貌的站姿,给人舒展俊美、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积极向上的好印象,能衬托出美好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

站姿的基本要求: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挺胸、收腹立腰。

切忌:双手抱胸或叉腰;不倚靠在物件上。

男士站立时两脚略分开,与肩同宽,要注意表现出男子的刚健、英武、潇洒的风采;女士站立时两脚要并拢,不分开,要表现出娴静、典雅、亭亭玉立的感觉。

切忌:双手抱胸或叉腰,不倚靠在物件上。(2)走姿——从容、稳健、轻盈、充满自信

走姿的基本要求:上体正直,跨步均匀,双膝靠近,步伐稳健有节奏感,切忌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只能有脚落地的声音,不能有脚在地上摩擦的声音。

(3)坐姿——端正、文雅、自如

坐姿的基本要求: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自然放臵大腿上,或小臂放臵桌上,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在领导和长辈面前不能翘二郎腿。手势运用要给人一种含蓄、彬彬有礼、优雅自如的感觉。

(4)手势

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动作,是富有表现力的一种“体态语言”。手势美是一种动态美。得体适度的手势,可增强感情的表达,能在交往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手势运用要给人一种含蓄、彬彬有礼、优雅自如的感觉。

基本要求:自然优雅,规范适度。

五、批评学生的话怎样说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被批评也是少不了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讲究艺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

(一)、客观公正好好说

批评学生要客观,就学生所犯错误本身讲道理,提要求,不要加入过多感情色彩,张口闭口用侮辱贬低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蠢”……。如此责骂不休,不仅不能把学生往正道上引,还会让学生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甚至走上邪路。

批评应该恰如其分,在客观公正地指出错误后,用积极正面的语气给予引导。批评应该对事不对人,学生和教师,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人格应该平等,正是基于这一点,教师才能严肃认真又心平气顺地对待学生。

(二)、和风细雨慢慢说

教师如在“气头”上教育学生,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容易把学生的过错无限放大,上纲上线,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学生犯错时,教师最好采用“延时冷却法”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即教师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教育学生。

一个好教师在面对学生犯错时,首先自己应该保持心平气和,批评学生时应做到慢条斯理,轻言细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帮助自己,而不是在体罚为难他。

(三)、批评的话悄悄说

试想一下,教师大声当众训斥学生,何尝不是把学生推向尴尬境地?即使学生想承认错误,也一时找不到台阶下。批评话儿如能悄悄说,既可体现教师与学生友好协商的姿态,又能让学生感到最终作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的。

(四)、就事论事明白说

少数教师批评学生喜欢旧帐新帐一起算,以为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反思,实际这种做法极不可取。如果经常翻旧帐,难免让学生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即便教师说的有道理,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论事不提旧账。比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学生坐下来一起分析一下考试失利的原因,提醒学生以后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就比批评学生不用功、上课不认真效果要好得多。批评教育学生,最好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几个问题一起批评,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不要翻“历史旧账”,使学生惶恐不安;更不要一有机会就零打碎敲地数落,结果把学生说疲塌了,最后却无动于衷。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不能一味责怪。批评学生要讲艺术,只有教师教育得当,才能使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快乐健康地成长。

从我三十年的教学经历表明,教师必须谨慎把握三类学生的批评教育“火候”:一是偶尔犯一次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因为他是第一次犯错误而原谅,更不能盲目批评,要让学生说话,了解事实真相,这是我们对学生可能发怒之前必须要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学生,真正了解学生,打心底里感到“调皮蛋”其实往往也是那样的可爱。若是因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限制,必须实施先批评,事后一定要查明原因,加以沟通。二是受到批评后不动声色的学生,教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批评力度不够,而应再做好仔细的调查,以防细节出错委屈了好人。三是受到批评后变本加厉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是破罐破摔,已非常讨厌上学读书,或非常讨厌批评他的教师。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教师都要做到查根源、找“闪光点”,才会使批评有效,这也是挽救一个后进生必须做到的。

在对学生实施批评,甚至是发怒之前,我们只需用一点点的理智,很快地思考:究竟是什么惹恼了自己?除了当下的情绪,自己心中是否还有别的情绪干扰着,学生是否正好成了出气筒?教师只有冷静地思考,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六、给青年教师的十条建议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我们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些人的背景和受教育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懂得如何同各类人交往,培养交往需要的技能。教师需要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建立联系,无论是学生的监护人、食堂的员工、门卫、其他教师,还是家长。和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

1、友好待人,了解身边的每个人。一定要让和你交往的人知道,你真心地想要了解他们,欣赏他们的工作,也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停下来笑一笑,问声早上好,或者问问他们是否一切都好。如果有人向你诉说,要认真倾听。日后参加某个项目或在同一个委员会工作时,平时建立的联系将会帮上大忙。如果周围的人感觉你平易近人、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他们也会有相同的表现。

2、选择职业发展课程。只要有机会就要选择职业发展课程,因为这门课程有助于你成为一名更出色的教师。学习过后,在课堂上实践学习到的新策略。然后和同事、同年级的教师甚至所有的教师分享实践的结果。和校长谈一谈你的实践过程以及你打算如何同其他老师一起分享实践成果。

3、阅读专业材料,掌握最新的优秀教学方法。有很多专业杂志和教学出版物可供阅读,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也可以帮助你寻找一些期刊。很多商店和目录也提供有关最新教学实践的丰富材料。学校系统的课程专家也会为你推荐一些书籍、课程、研讨会或期刊。

4、利用网站。互联网也是寻找优秀教学策略的绝佳途径。

5、敞开教室的大门。有时,其他教师希望向你学习教学方法,想去你的课堂听课。选择一个双方都方便的时间安排听课,他们可能会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好建议。其他教师应用你的教学方法时,你也可以去听课,以便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应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但事先一定要作好准备。

6、愿意同他人分享。发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和感兴趣的教师一起分享,你的热情会感染周围的人。当其他教师发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也会付诸实践。不要忘记和校区课程部的教师一起分享你的方法。邀请教学专家来听课,或者在课堂上实践专家推荐的优秀教学方法。认真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对前来听课的教师和专家表示感谢。

7、申请教授职业发展课程。教授职业发展课程也是同其他教师分享优秀教学实践的好方法,因此,有机会一定要申请。通常,和校区课程部取得联系有助于你教授这门课程。你教授的课程可能是上级安排好了的,也可能需要你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来讲授一节课。

8、寻求资金帮助。申请资金资助学校项目,或许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有很多组织为学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你所在的学校体系也一定有一位了解资金信息和申请办法的联络员,他可以帮助你填写申请。

9、利用志愿者。完成学校的某个教学项目时,你需要别人的帮助。当地社区可以帮助你寻找志愿者,学校或许已经联系到一些愿意帮助的当地企业。让志愿者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何时需要,几天后再次同他们取得联系。通常,退休员工中心和老年公寓也有联络人员负责安排志愿者。此外,不要忘了请求家长志愿者和你所在学校的员工帮忙。

10、为了成为一名教育学家,你需要充分利用校区、当地研究机构和市、县教育部门提供的一切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为别人提供学习机会。最终,你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因为他们拥有一位称职、敬业的老师。

七、有关教育教学艺术

1、要求6个学会

a.学会尊重(人格、处境); b.学会宽容(原谅学生过失); c.学会等待(不要过急); d.学会欣赏(“你真行……”); e.学会合作(家长、老师、学生); f.学会创造(教无定法)。

2、批评的艺术

(1)教师情绪不稳,不批评;(2)学生情绪激动时,不批评;(3)不了解情况时,不批评;(4)话不要过长;(5)批评不宜占上课时间。

3、教师的人格品质

(1)能增强他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能缓解他人的焦虑感;(3)能树立他人的果断性;

(4)能助人形成并巩固为人处事的积极态度;(5)能提高他人的求知能力;

(6)具有“潜在值”的进取心(这种人有“后劲”)。a.知识丰富且好学,善于运用聪明的头脑; b.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感染人的艺术; c.友善的待人方法;

d.深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4、理想教师的八种形象

(1)充满理想和激情,富有诗意。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他每天的教育都是“新的”,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当一个人教育激情停止时,良好的教育就会终结。人会做梦,优秀的教师永远伴随着梦想。这种梦想集中体现在教育出好学生。

(2)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在灵魂深处不自贬。自信使人自强。他懂得:培养人,首先培养自信;摧毁人,首先摧毁自信。

(3)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远,攀不高。缺乏合作精神,与别的教师斤斤计较,不会有大出息。学会在竞争和合作中“双赢”。非常尊重同事,非常尊重领导,善于帮助和调动其他教师积极性。

(4)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爱学生,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任何一位教师教育成功的基础。决不当“教育警察”。

(5)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凡教育上成功的人,都是教育上的有心人,追求卓越的人,有创造之心的人。

(6)坚韧、刚强、不向挫折低头弯腰。(7)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8)关注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然环境责任感。

5、教师的修炼

眼神修炼:清澈明亮 和颜悦色 眉目澄澄 佛眼相视 面容修炼:满面春风 和蔼可亲

盈盈欲笑平易近人 语言修炼:妙语解难 谈笑风生

对答如流 出口入耳 仪表修炼:举止自若 落落大方 温文尔雅 庄严正大 才学修炼:博览群书 博闻强识

通今博古 才华横溢 品行修炼:正大光明 气慨高亮

宠辱不惊 问心无愧

6、教育学生时的正面用语(词)

不错嘛!很努力!理解得真快!思路很清晰啊!有创意!是个好方法!

来,继续努力!马上就要成功了!坚持住哦!有前途!学以致用嘛!强!

你就是传说中的天才!表现得不错!你真是个好孩子!自理能力蛮强的嘛!

这件事你真是做的太好了!头脑灵活,思维清晰!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肯动脑筋是好事!我们就需要像你这样的学生!

你很用功,这非常好!你遵守纪律,是个好学生!

心情不错啊!

你很善良!

有进步就好!

自信就好!

进步很大啊!

你们这次做得不错!

你们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太棒了!

心态很好!

你很自觉!

你们自制力都很强,都长大了!

力争上游 大方 大方得体 不凡 不平常 不甘人后 不慌不忙 不遗余力 友善

友爱 友好 可爱 可喜 可贺 可欣慰的 自制 自律 成功 成就 成竹在胸

全力以赴 全神贯注 全心全意 安然 罕见 身心舒畅 辛勤 快乐 放心 卓越不凡 欣赏 欣悦 欣慰 和气 进步 神奇 胸有成竹 容光焕发 高兴 高贵

从容 从容不迫 爽快 愉快 愉悦 创新 创造力 创新性 强壮 强劲 强而有力

舒畅 舒坦 舒服 善良 朝气勃勃 胜券在握 尊重 尊敬 尊严 尊贵 渴望

超卓 超然 喜悦 喜好 喜欢 喜气洋洋 当机立断 爱心 饱满 饱足 准确 荣幸 荣誉 精神奕奕 精神十足 精神饱满 轻松 满足 满意 热衷

适当 适中 适合 宽大 宽容 魅力 优越 优胜 优美 优良 融洽 松弛 丰富

谨慎 稳定 稳重 稳妥 稳如泰山 体谅 一鸣惊人 才智双全 才气纵横 大智若愚

不自私 不屈不挠 不卑不亢 文武双全 可信任 正直 有主见 有冲劲 有效率

有远见 有信心 有能力 有条理 有深度 有气节 有见地 有礼貌 有洞察力

有上进心 光明正大 光明磊落 充满活力 多才多艺 自豪 深思 见义勇为 灵活

坐怀不乱 冷静 伶俐 忍耐 孝顺 沉着 忘我 有同情心 坦率 坦诚 果断

英明 负责 冒险 勇敢 勇往直前 客观 幽雅 幽默 能言善辩 刚毅 真挚 真诚

顶天立地 开明 开放 开心 开朗 执著 动人 情感丰富 健康 深思熟虑 爽朗

处变不惊 敏感 敏锐 虚心 虚怀若谷 善解人意 雄心勃勃 雄心万丈 慎重 勤恳

当机立断 实实在在 慷慨激昂 精明 豪放 豪情洋溢 热烈 乐观 乐于助人 奋发

机智过人 独立 朴实 简朴 聪明 聪颖 谦和 讲道理 镇静 严谨 体贴 灵巧

7、教育学生时的负面用语(词)

你怎么这么笨啊!

你爸妈怎么生出你这样的人啊!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

学了这么多年你到底干什么去了啊?

你写的字怎么这么难看啊!

你怎么长的这么丑啊!

你是头猪啊!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好!什么都不懂,还敢瞎狡辩!

像这样以后你要有出息,我就不姓*!你这个苕,什么也不会!

做错事还敢和老师顶嘴,反了你!你给我闭嘴!

没救了,长大扫大街去!

朽木不可雕也!

你考不上大学你干嘛呢? 你算是没前途了!

你好烦啊!

你要死啊!

你们班怎么搞的!你个猪脑袋,怎么讲这么多次还不明白啊!

你好水啊!

你这样下去算完了!

你们真是没救了!

你以为自己长得很好看啊,穿的像个什么样的!不要总是流里流气的!

你们都不是东西!

你是个渣滓!

看你那样!

三心二意 下流 不安 不道德 不友善 不知所措 手足无措 六神无主 心灰意冷

心死 心不在焉 心高气傲 反常 反胃 反复无常 翻脸无情 令人作呕 可恶

可憎 可恨 目中无人 目瞪口呆 自卑 自满 自甘堕落 自取其辱 自取灭亡

自惭形秽 死板 死心眼 凶恶 冷酷无情 沉闷 狂妄 狂乱 狂躁 卑贱 卑鄙

卑俗 卑下 鬼鬼祟祟 无耻 无聊 无感情 虚假 虚伪 虚空 残忍 残暴

浑浑噩噩 痴情 痴恋 歇斯底里 愚昧 愚蠢 恶毒 鄙下 恶意 缓慢 憎恨

忧愁 恶心 骚乱 骚动 嚣张 郁郁寡欢 郁郁不乐 一成不变 一意孤行 了无生气 小人 下贱 不可靠 不实际 不负责 不成熟 不稳定 不务正业

心术不正 反目无情 心胸狭窄 功败垂成 古怪 幼稚 主观 多言 多疑

多心 多愁善感 自负 自卑 自炫 自夸 自私自利 自我中心 自吹自擂 自高自大

自暴自弃 自以为是 好卖弄 死板 好大喜功 死气沉沉 见异思迁 坐享其成

忘恩负义 抑郁 呆笨 呆拙 放荡 放任 放纵 放肆 虎头蛇尾 狡诈 神经质

神经过敏 畏缩 畏首畏尾 孩子气 荒谬 狼心狗肺 阴险 情绪无常 造作 笨拙

粗鲁 虚伪 无能 无见识 无所事事 悲观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游戏人间 势利

感情用事 感情冲动 愚笨 愚顽 愚蠢 痴呆 爱空想 恶毒 鄙贱 鄙俗 疯狂

疯癫 墨守成规 傻气 傻瓜 僵化 迟钝 变态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八、教师要研究中学生的心理

我们面临的每一个学生,可以形象地用一个 “人”字来表示,它包括了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是身体的发展,一个是心理的变化。

1、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明晰学生问题 ;

2、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

3、尊重学生,实施有效的沟通 ;

4、完善自我,持有一个健康的心。

第二篇:教师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规范

(一)仪态礼仪:

一、站姿

正确站姿的基本要求是:

1、抬头、双目向前平视,面带微笑。

2、躯干挺直,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不偏左也不偏右,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三种正确的站姿:

1、身体立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V”型。

2、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贴在腹部,双腿分开,两脚平行比肩宽略窄一点。

3、身体正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背在身后,双腿分开,在非正式场合下,站累了,可将一条腿向前后移动半?步,身体保持正直。

纠正不良的站姿:

站立时不要缩脖、塌腰、耸肩,双手不要放在兜里或插在腰间。

二、坐姿

正确的坐姿给人一种安祥庄重的印象。正确的坐姿的要求是:

1、入坐时要轻要稳,女子入座前若是裙装,应用手稍拢一下。

2、面带笑容,上身自然挺直。

3、坐在椅子上,至少应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轻靠背。

4、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5、谈话时,上体与腿可以同时侧向对方。

两种正确的坐姿:

1、双腿并拢,坐正,手分别放在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

2、女士坐姿。双腿并拢、坐正,两手叠放,置于左腿或右腿上(各人谈话时,身体向哪一测微侧,双手就叠放在哪一侧的腿上)。

纠正不良坐姿:

两腿不可过分地叉开;不可长长地伸出去;不可翘二郎腿;不可将双手放于臀下;腿脚不可经常抖动。

三、步态

正确的步态:

1、双目平视,面带微笑,上身挺直。

2、两只腿的内侧落地时的轨迹近于一条直线。

不正确的步态

不要用脚蹭地面;不要手插裤兜走路;不要左顾右盼。

四、目光

1、与人交往,目光要坦然亲切,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对方,不要躲闪或游移不定。

2、与人交往时,目光注视对方眼睛到下巴之间的区域。

五、交谈

交谈的基本原则是:诚恳、大方、平等、谨慎、朴实。

交谈的基本原则是:使用低声,语调柔和,速度适中,抑扬顿挫,吐字清晰。

交谈要使用礼貌用语:

1、问候语。“您好”、“早上好”、“晚安”、“老师早”等。

2、感谢语。“麻烦您了”、“非常感谢”、“您辛苦了”等。

3、道歉语。“对不起,打断一下”、“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报歉”等。

4、请字句。“请您留步”、“请问”等。

交谈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交谈中不要涉及对方的“稳私区”和“敏感区”,以免引起不快。

2、在长辈、师长面前不可以指手划脚。

3、在交流中既不要过分谦卑,也不应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工作礼仪:

一.同事之间的礼仪:

1.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以诚相见;

2.经济往来清楚;

3.同事相处,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4.工作之余的闲谈要注意:谈话要有节制,不能影响工作和耽误工作。谈话内容要有益无害,不要谈论他人隐私;谈话格调要高雅,不可低级趣味;谈话中一旦出现分歧和矛盾应主动缓和争论或转移话题;不要过多向别人叙述自己的苦恼和牢骚;谈话时要注意力集中。

5.胸怀坦荡,为人大度,不听信、不传播小道消息;

6.顾全大局,影响团结的话不说,影响团结的事不做。

二.汇报工作礼仪:

1.遵守时间,不可失约。因故不能赴约应尽早告知;

2.进门应先敲门,有人应声后才能进门;

3.汇报要实事求是。

三.听取汇报工作的礼仪

1.应守时;

2.要善于倾听;

3.可适度提问;

4.应先思而后言。

四.打电话者礼仪:

1.电话接通后要说“您好”;

2.要做自我介绍;

3.找人要说“请找„„”、“请问„„”等;

4.语言要简练、语音要柔和;

5.事情说完后要说“谢谢”、“再见”。

五.接电话者礼仪:

1.电话接通后要说“你好”并通报本处(室)、系(部)单位名称;

2.找人时要说“请稍等”;

3.对方要找的人不在时,应说“对不起,他不在”或“他不在,有事需要转告吗?”;

4.语言要简练、语音要柔和;

5.告别时要说“再见”。

六.接待来访者礼仪:

1.要起立并问候“您好”,对熟悉的客人握手;对初次见面者,要说“请问,您找谁?”

2.给客人让座,倒水;

3.热情地为客人办理业务,对于不属于本人负责的工作,要带领客人去找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

4.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口。

七.工作拜访礼仪:

1.进门应先敲门,有人应声后才能进门;

2.问候“您好”,对初次见面者,应做自我介绍;

3.问候时要有耐心;

4.交谈时要简明扼要,并注意听取对方意见,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当主人意欲结束会谈时,应起立和主人握手并说“谢谢你”“再见”。

八.办公室礼仪:

1.办公室应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高谈阔论;

2.讲究卫生,保持整洁、良好的环境,不乱扔纸屑、烟头;

3.不打私人电话,不聊天;

4.和同事见面时,要问候“你好”,分手时要说“再见”;

5.办公桌、文件柜摆放整齐,文具放置有序。

着装礼仪

一.在工作期间着装整洁、合身、大方、高雅。男士应着西装、中山装、夹克衫、衬衣等,禁穿背心、裤衩、不雅观的文化衫、拖鞋;女士应着西装套裙、夹克衫、衬衣、毛绒衫、长裤、裙子。禁穿奇装异服、薄露透短的服装、开线破损的服装和脱丝的长筒袜,禁穿拖鞋。

二.教育工作者应注意仪表形象,男士不蓄发留须,女士不浓妆艳抹;染发不要过于夸张。

三.教职工在正式的、大型的场合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着装。

见面礼仪

一.介绍礼仪:

1.自我介绍。自动到客人面前,点头致意对方“你好”,并说明自己的姓名,单位和职务以及结识的愿望或拜访的来意;

2.为他人介绍,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被介绍者,并说明其单位、职务和姓名;

3.双方引见,要注意介绍顺序。要先把主人介绍给客人,把身份底的、年轻的介绍给身份高的、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介绍时,被介绍者一般应起立点头致意。

二.握手礼仪:

1.先后之别。握手应由主人、领导者、年长者、身份高者或女士先伸手,客人、被领导者、年轻者、身份底者或男士见面应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手;

2.方法和姿势。握手要先摘下手套,握手不能东张西望,握手一般握一下,对女士握手一般应轻轻一握即可。

三.致意的礼仪:

1.在公共场合与相识者距离较远或时间匆忙来不及寒暄时,主动举右手向对方打招呼、点头致意;

2.在大会议场合,遇到自己熟悉的、身份较高的领导时,一般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应该微微一笑点头致意。

称呼礼仪:

一.对领导和客人不要直呼其名,可在其姓氏后加适当的尊称或职务;

二.对相交不深或初次见面的客人,应用“您”,以表敬意;

三.对熟人、熟友而年纪较轻或与自己相仿的,不要总称“您”而用“你”,可直呼其名,不要连名带姓一起喊,以免让人感到生疏、拘谨;

四.党内一律称呼“同志”,而不要称呼职务;

五.在学校同事间一律称呼老师,尤其是在学生面前不要直呼其名、简称、昵称。

交谈礼仪:

一.态度诚恳。自己说话时,要注意态度诚恳坦诚,坚持讲实话。在聆听对方说话时,不能左顾右盼。在自己与他人交谈中,与有第三者欲参加,一般情况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如自己遇有急事需处理或需离开时,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二.讲究分寸。说话注意语言的原则,措辞得体,话语文明,讲究方式方法。要考虑到对方的存在及能否接受。

三.举止端庄。与他人谈话,表情要自然、亲切。说话时的动作也要注意,不要手舞足蹈、拍打;交谈时不要搞小动作,不要唾星四溅;

四.时间适度。交谈的时间,要照顾对方的工作情况和精力状况,切记耽误时间。交谈时间要恰当,别人说话时,不要贸然打断,随意插话。如需参与交谈,应先打招呼,征求别人同意。如别人在进行个别谈话或领导之间研究问题,不要旁听。

涉外礼仪

一.参加涉外活动,要注意维护中国人的人格、国格和民族尊严。与外宾相处,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与外宾交谈,要把握尺寸,说话实事求是。在社交场合,一定要做到友好相处,礼貌待人;

二.参加外事活动,要衣着整洁大方,讲究信誉和效率。要注意小节,彬彬有理;

三.参加涉外活动,注意尊重外宾所在国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在参加活动前,应认真了解,不可大意,否则就容易失礼。

第三篇:教师礼仪规范

教 师 礼 仪 规 范

前言

礼仪,对于个人,是文明与教养的表现;对于社会,是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对于民族,是精神风貌的展现。

教师礼仪是以礼仪学为核心,吸收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师范性。“怎么叫师范性?范就是模范,可为人的榜样”(蔡元培)。

我们推行教师礼仪,是从教师的工作特点和交往需要出发,在校内,就是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社会,就是要塑造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能认真学习、对照执行,严格要求、相互影响,形成习惯、提升素质。

一、校园礼仪

校园生活,丰富多采,校园礼仪,绚丽多姿。包括①进出校门礼仪;②课堂礼仪;③办公室礼仪;④与学生交往礼仪;⑤参加学校集会礼仪;⑥与学生家长交往礼仪等。

(一)进出校门礼仪

1、进入校门时,将胸卡佩戴在胸前,停下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或“你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排好车辆。

2、离开校园时,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主动与门卫及值班老师道别:“再见”。

3、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也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4、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或“小姐”。

(二)教师课堂礼仪

1、进教室前,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无声状态后,放置在办公室的安全地方。

2、上课开始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1)上课预备铃响,教师和蔼、微笑地走进教室,轻轻、稳当地摆放好上课用品,并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2)上课铃响,教师从容走上讲台,然后肃立(规范地立正)。教师:“上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

全班同学:“老师好!”

教师面带笑容,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请坐!”

2、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礼仪

总的要求是:微笑、和气、文雅、不恶语伤人。

(1)用普通话教学,并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例如“请某某同学回答问题”。手势的基本要求是:手指伸直并拢,手与前臂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掌心向斜上方。禁用食指指向学生,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2)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中途不要打断。

(3)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不挖苦讽刺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4)语气、语调友好、冷静、诚恳、同情,对学生不能使用蔑视、讥笑、讨厌、憎恶的语气,不能对学生粗暴地大喊大叫。

(5)仪态举止优雅。讲课时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地来回走动,同时注意避免不雅举止。

(6)珍惜学生的上课时间。不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不长时间责备学生等。

(7)学生练习时,教师认真耐心地巡回辅导,关注每一个同学,不做与辅导无关的事。

3、下课时,组织教学的礼仪

下课时,教师要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快的心境。其礼仪程序是:教师(面带笑容):“下课!”

班长:“起立”

教师:点头致礼,“同学们再见!”

全体学生,精神抖擞地回应:“老师再见!”

(教师切忌:①拖堂;②学生施礼时,教师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三)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互敬互爱,互帮互助。

1、以礼相待。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互祝“早上好!”,课间相见,点头微笑,互致“你好”。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别人帮忙,赶紧说声:“谢谢!”“辛苦了!”

2、言行高雅。不打听别人私事,不背后议论其他教职工,不散布是是非非的事情,不闲聊谈笑。在办公室要保持安静,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说不做任何与办公无关的事。

3、清洁整齐。按5 S管理的要求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排到整洁卫生工作任务的,要提前到办公室,按要求自觉做好工作。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上班时第一个进入办公室的,主动开好热水和空调开关。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把门、窗、灯、空调、饮水机关好。

4、热情待客。有客人(或家长)来访时,应热情欢迎,微笑起立,让座请茶:“您好!”“请坐!”“请喝茶”。接待客人时如果要离开,或手头正有要紧的事要处理,应对客人讲“对不起,请稍后”。回来后或处理好事了,应向客人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如果被访的教职工正好不在,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并帮助寻找被访者。

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道别:“欢迎您下次再来!”,“慢走!”,“再见!”。

5、不妨碍别人。集体办公室内不得吸烟,不高声讲话,不做体育游戏,不玩电脑游戏,不高声放录音等。

6、电话礼仪

(1)打电话礼仪

当电话接通后,应首先说:“您好!我是×××”。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电话,说话时要保持一种高兴的语气和声调,切忌冷漠无情,但也切忌声音过大。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喀啦”一声挂断。

(2)接电话礼仪

当听到电话铃一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请讲。”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四)与学生交往礼仪

1、与学生相遇时的礼仪

师生在校园里朝夕相处,如果相遇时,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早上好!”、“同学好!”或“同学再见!”。

2、与学生谈话时的礼仪

(1)选择好地点和场合,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

如果是表扬或研究工作,可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谈话;如果是批评或了解情况,宜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谈话,如走廊、球场边等,有时也可在办公室里进行。

(2)师生平等,平易近人,不训话。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谈活时要认真,虚心倾听学生意见(包括片面的、错误的意见),然后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3)教师自己如有缺点,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4)要讲究礼节。学生应命来到时,教师要热情有礼,不能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话。谈话前,可请学生就坐,谈话后,应送学生离开。

(五)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升旗礼仪

(1)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2)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3)切忌:自由走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马虎应付、窃窃私语。

(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2、集会礼仪

(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中途离开。

(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尊重报告人。掌声热烈,静听专心。

(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

切忌:窃窃私语、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3、听课礼仪

(1)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置。

(2)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安静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

(六)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

1、家长会的礼仪(包括在校会见家长时的礼仪)

(1)服饰庄重,举止文雅,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2)尊重家长,语言礼貌。要求:

①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情况;

②对学生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

③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

④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

⑤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不要教训家长。

(3)做好准备,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热情待客,使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家访礼仪

(1)选好时机,预约前往。

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并把家访的主要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友好、请求、商量式的。

(2)举止稳重,温文尔雅。

(3)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二、教职工的仪表、仪容、仪态礼仪

教职工的仪表、仪容、仪态,是其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表现。

(一)仪表及要求

1、服饰的要求

整洁、文雅、大方、美观。这是社会评价教师服饰的基本尺度,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要求。教职工不应该把穿着打扮看成是个人的事,而应与自己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1)整洁:整整齐齐、无异味、无异物。

(2)文雅:显得有教养,有艺术品味。

(3)美观:赏心悦目,符合常规审美标准。

(4)大方: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不过分时尚和前卫。

切忌:脏、破、乱穿、杂(色彩、面料、款式不搭配)、过露、过透、过紧、过小。夏天上装忌穿背心、吊带衫,下装裙、裤不得高过膝盖15厘米。忌穿拖

2、表情的要求

(1)眼神:在与学生(或同事)交往中,应适度地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这样做,不但将自己的心情,思想传达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心灵交流。

(2)微笑: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

(二)仪容及要求

1、勤换衣、勤洗脸。男士要勤刮胡子,女士要适度使用化妆品。

2、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臭。

3、头发要适时梳洗,发型要大方得体(男士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士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眼),不染彩色发;指甲要经常修剪,保持清洁,不染彩色甲,不留长指甲。

(三)仪态及要求

1、立姿

——挺拔、轻松、自然

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

站姿的基本要求:抬头,两眼平视,面带笑容,胸腹距离拉长,双臂自然下垂,或相搭放置腹前。两腿直立,男士自然开列,女士双膝靠拢。

2、走姿

——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

走姿的基本要求:上体正直,跨步均匀,双膝靠近,步伐稳健有节奏感,切忌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

3、坐姿

——端正、文雅、自如

坐姿的基本要求: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自然放置大腿上,或小臂放置桌上。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

第四篇:教师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规范

第一章教师礼仪概述

一、礼仪概述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是德,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进,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礼仪在本质上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包括礼节和仪式,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例如,初次见面该怎样互相介绍,怎样互递名片,怎样待客,等等。再如,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等。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如欢迎仪式、签字仪式、开业典礼、婚礼仪式、葬礼等。现代礼仪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

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3、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创建良好的社交氛围 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外,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礼仪完全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提倡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殊途同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二、教师礼仪的内涵及其培养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对于教师来说,礼仪、行为更有其特殊意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礼仪行为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为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近年来,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师德建设,教师的礼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礼仪相悖,乃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的现象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公共场合语言粗俗不文明;不尊重学生,时常挖苦讽刺或冷漠疏远;对学生的提问、问候随便应付或干脆置若罔闻;上课时接听、拨打手机;在教室内吸烟、随地吐痰;形象举止过于随意或浓妆艳抹、过于修饰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教师礼仪教育的途径

1、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

这里所说的学习,指通过自励、自省、慎独,培养自觉的礼仪意识,达到为人师表的道德境界。

同时,要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德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礼仪,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礼仪教育(1)重视教师礼仪的传承

在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教中,要求老教师在传授教学知识、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传授教师礼仪知识。促使新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师礼仪修养。(2)加强对教师礼仪的规范

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把学生摆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平等地对待学生,热情地关爱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服务。

②要求教师举止得体,语言文明,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和手势,举手投足都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

③要求教师加强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配合。特别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而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分忧,应争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应以和为贵,尊重同事。

④要求教师服饰得体,仪表端庄。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实践,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

行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意愿和主动性是最重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礼仪在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时时刻刻谨记、笃行,在实践中增强礼仪意识,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能力。

三、当前教师礼仪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教师在礼仪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2)对学生关心不够(3)对学生缺乏尊重(4)形象和举止过于随意

(5)公共场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2、对教师礼仪的建议

(1)增强自身的礼仪榜样意识(2)多给学生一份热情和微笑

(3)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5)举止得体,言语生动(6)服饰得体,仪表端庄

3、教师礼仪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意义(1)传承传统美德,扩充学校德育内容

教师的言行,特别是教师的礼仪表现,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它一方面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素质结构;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美德。通过教师示范作用,让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如拳拳报国心,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热爱人民、关心人、理解人、同情人、孜孜上进、奋发图强、正直诚实、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良好意志和品德,都值得共同弘扬。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2)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三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教师礼仪教育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是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师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带动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礼仪的风气,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全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3)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学过之后,迫于原有的教学惯性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压力,日常的教学行为丝毫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对教师礼仪的强调,从教师的最基本的行为出发,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得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贯穿于他们的教学行为中,为新课程改革打下了行为基础,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二章教师礼仪“五要素”

教师礼仪的五要素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服饰、教师的举止、教师的形象和教师的情绪

一、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礼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语言礼仪的具体要求(1)熟练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标准化语言,也是教师必须使用的职业语言。教师必须运用国家规定的“全国通用普通话”教学,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不仅跟老师学习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习语言;在教师语言规范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便能讲规范化语言。

(2)准确、无误的科学性

教学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要科学、正确。在语言使用上,教师应力求字斟句酌,做到发音准确、清晰、语句通顺、无误,避免学生错误地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

教师语言的内容与其他行业相比,必定是专业性、科学性较强,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每一次批评或表扬,语言的运用必须是科学的,容不得半点含糊,更容不得谬误。(3)精炼、严密,逻辑性强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允许教师啰唆、拖泥带水。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语言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对教学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做到言简意赅、富有逻辑性,使教学语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发挥出最好的效益。

2、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1)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一直被教师视为最廉价的直观教具,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2)语言要平实、自然,不哗众取宠

教学语言应讲究平实、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材。语言的晦涩、艰深或故弄玄虚、空洞无物,只能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阻碍知识的掌握。(3)语言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课堂气氛的调节器。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趣,既带给学生轻松愉快,又有深刻哲理;既能创造自然和谐、平易亲切的课堂气氛,又能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天地。(4)善于使用情感性语言

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感之美。教师的语言要满载着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充满对本学科的执著之情,饱含对专业知识成果的赞叹之情。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即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运用鼓励性语言,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语言一般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常常让学生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抒情时,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点拨时,要让学生低头沉思,豁然开朗。感召力是教师语言追求的一个较高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演练、学习。(5)语音、语速、语调适宜

语言技能是通过一定的语音、语调、语速表现的语音、语调、语速是否自然、亲切、优美、动听,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及课堂情境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6)善于使用肢体(态势)语言

教学中时而出现的肢体语言能转移学生注意力,解除学生持续智力操作的疲劳感;肢体语言直观形象,可与讲授形成珠联璧合之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感知教材;适时而有分寸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教师控制教学秩序,发挥组织教学的功能。

3、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方法与途径(1)思想上不断强化语言修养意义的认识(2)以读促说,增添活力(3)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4)加强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5)加强语言修养

二、教师的服饰

1、教师服饰的一般要求

教师的着装是无形的教育力量。教师着装应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学识水平,大方得体,给人以稳重高雅的美感。(1)着装要合乎时宜

着装要与时间、地点、场合及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相协调。教师衣着的直观对象主要是学生,其目的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加强礼仪修养时,必须时刻牢记在心。(2)着装要注意色彩搭配

服饰是由色彩、款式和质地等因素构成的,色彩是构成服饰的第一要素。

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应尽量做到上身浅色、下身重色、整体美化、重点在颈部的原则,以便视觉主点被引向面部,这样就显得重心较稳。女教师的裙子下摆、裤口和鞋面装饰不要太跳,不要用闪光饰物。鞋、袜、下摆配色应接近衣物,不要过分追求流行,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评头论足,分散注意力。(3)教师着装应该切忌以下一些问题:

①不整齐。有些教师不修边幅,衣冠不整,忽视着装细节,如衣服扣子没扣好、衣领折皱、裤脚卷起、帽子戴歪等。②不清洁。有些教师不勤换衣勤洗衣,衣服脏了仍穿着进教室,衣领、衣袖汗渍可见,皮鞋长时间不擦,灰尘满面。这样不清洁的着装最易引起学生厌恶。

③不庄重。有些女教师尤其是年轻女教师追求时髦,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穿各种奇装异服进课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④不变化。有些教师着装从不变化,就穿一种款式一种颜色的衣服,学生看久了,觉得很乏味。

三、教师的举止

在学校,学生最崇拜的便是老师,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其脑海里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无声无息的影响,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果教师的文明修养不高,举止轻浮粗俗,态度恶劣,必然有损自身形象,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质,待其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文明交往的需要,也难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培养高尚的文明行为,做到举止得体、文雅谦和、言而有礼、行而有矩,尽量以自身良好的礼仪风范影响学生。

提倡教师讲礼仪,其目的是提醒教师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要考虑教育影响因素,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否体现出良好的文化教养,自己能否成为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楷模。

1、神态的礼节

教师的神态表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它教给学生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神情。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使自己表情和蔼、亲切、庄重、自然。(1)教师要把握好目光运用

在社交礼仪中,目光是受感情制约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以感情充沛、生机勃发的感觉;目光呆滞麻木,则给人疲惫厌倦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们边改本子边和学生谈话,根本不看着孩子;瞪着眼追问孩子问题;后背对着学生板书,嘴里却叫着某某学生的名字让他回答问题;课堂上发现某学生在做小动作,一边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一边用眼角斜视着该生。所有这些都是缺乏教师修养的表现,只不过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而不自知。要想改变或者避免犯这些错误,只需作一个假想:你坐在某教室内,讲台上是你的同事或校长,他(她)用上述态度对待你,你会是怎样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时,目光的交流总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的交流要以目光的交流为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谈时,应当不断地通过各种目光与对方交流,调整交谈的气氛。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者和学生交谈结束时,教师要注视学生,并点头肯定,示意让学生坐下或交谈结束。(2)教师也要向学生展现自己的笑容

微笑是维护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笑教育要把学生的情绪智力放在首位,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

作为教师,无论是哪一个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微笑和鼓励,微笑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厌学、胆小等心理疾患,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微笑,其本质就是爱。学会微笑,就是学会爱。

作为教师,只有学会微笑,才能在教学和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拥有自信、获得成功、超越自己;只有学会微笑,才能变对立为对话,变批评为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2、身姿的礼节

身为教师,我们应对鞠躬、站、坐、行等方面的身姿规范进行了解,认真学习那些文明优雅的举止动作,从细节处训练自己,努力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1)鞠躬

鞠躬问侯应是教师每次上课的必行礼节,通过鞠躬,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营造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上课之初,教师应采取端正的站姿,双目注视学生,双手下垂,上身平缓地前倾约30度,而后恢复原状。礼毕应面带微笑,双眼有礼貌地注视学生,然后开始上课。上课结束时,教师可再次面对学生从容施以鞠躬礼,以表示对学生积极合作的感谢,这样能体现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师表风范。(2)站姿 站则直,犹如松立泰山,给人以稳健挺拔的美感,传递正直向上的信息。具体而言,教师的站姿应是: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身躯正直,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自然放松,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正中。男教师双腿可适当分开,以双脚距离不超过肩宽为宜;女教师应双膝自然并拢,一脚略微向前置于另一脚的中后部,两脚呈“丁”字形,或两脚跟并拢,脚尖张开呈“V”形。(3)坐姿

中国人讲究“坐如钟”,即要坐得稳,不能身体歪斜或如坐针毡。教师的坐姿往往是其精神气质、文化、修养的表现。作为教师,得体的坐法是:入座时,动作从容不迫,轻盈和缓。女教师着裙装入座,通常应先用双手拢平裙摆,再平稳坐下。落座时,应坐椅面的三分之二左右,坐满座椅或仅坐在椅子的边缘都是有失风度的。(4)行姿

教师的行姿应给人以稳健、从容、和谐的印象,行走时身板要直,双肩要平,头部端正,双眼平视,步履轻而稳,速度快慢适中,要有节奏感,两臂自然摆动,摆动的幅度以30度左右为佳。行走时不能弯腰曲背、左顾右盼、摇摆拖沓、边吃边走,否则将有失庄重。

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不能来回不停地走动,这样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宜久站一处一动不动,这样会给人以静止压抑之感,课堂就会显得死板。正确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从容走动或变换一下位置,如果看到有学生不注意听课,可以走到他的座位旁给予提醒。

3、手势动作的礼节

教师应使用礼貌高雅的手势动作待人接物,开展教学工作,尽量避免失敬于人。

教师在指人示物或在课堂上让学生到前边回答问题时,最好采用整只手掌,掌心向上表示请的手势,动作要准确、舒展、到位,如敷衍潦草反而失礼。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时,教师可微笑着伸出大拇指,表示肯定和称赞,或带领其他学生热情为其鼓掌,给予鼓励。当教师拿取东西时,在够得着的范围内动作应是两手持物,五指自然并拢,这样显得庄重而有教养。作为教师,应避免对人指指戳戳、用手指招呼别人、蔑视性地伸出小指评价学生、拍桌子、双手抱臂交叉胸前、讽刺性地鼓倒掌等,这些动作传递的信息都容易挫伤学生的情感与自尊,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4、人际距离的礼节

人际距离是无声的语言,如同人的目光、手势一样,传递着某种信息,表达出某种感情,表示着人们对他人的礼貌与尊重。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大都在三米开外,这种距离能形成教师的威严,但容易拉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指导帮助或征询意见,就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教育效果。当教师在课下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相处时,可以让学生依偎在自己身边,同时,帮学生擦擦小脸,整理一下衣服,这样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但是对于年龄稍大的异性学生,单独谈话或辅导功课时不能距离过近,应保持至少半米的距离,否则将有失检点。

四、教师的形象

良好的教师形象是美的化身,是学生模仿、追求、敬重的对象;不良的教师形象不仅让学生品头论足,产生疑惑,而且给社会职业道德造成影响,留下遗憾。

教师形象应秉持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的原则。整齐一律、对称平衡、多样统一是教师形象设计的三大法则。教师形象设计总的原则是教师形象的内在美(思想品德、精神道德、气质情感、学识才能等)与外在美(形体仪表、行为语言、形象风度等)的高度统一。

1、教师形象内在美的塑造(1)乐于奉献(2)努力创新探索(3)关爱学生

(4)尊重和欣赏学生

2、教师形象设计中的自然妆

美容化妆是社会时尚的一种礼貌行为,而自然妆是教师形象的最佳选择。其原则是:美观又不夺人耳目;漂亮又不失教师身份;引导学生审美,又不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男教师上讲台要修饰面容,妆面自然大方,清洁整齐,双眉要修整,鼻毛要剪,指甲要修,口无异味,无论多忙多急,一定要剃须修面,梳理发型;女教师要根据自己皮肤光洁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妆面,眉型、眼影、睫毛、唇色等都要自然大方,美化合度,切忌浓妆艳抹。

五、教师的情绪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繁重的教学任务、过多的工作负荷使教师面临巨大的压力。教学与生存的压力使得许多教师出现不良的情绪。教师带着情绪进行教学工作,或者是由于情绪失控引发过度惩罚学生等过激行为,必然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身体健康。

1、教师情绪的概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参与教学的师生都是主观能动的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交流得好,课堂教学就成功,教师满意,学生也满足,这正是当前大力推行情感教育的原因所在。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能否和学生一道和谐而有效地实现情感交流的目标,首先取决于教师情感的第一性征——情绪。

如果教师情绪紧张,说话吞吞吐吐;教师情绪低落,对学生一副爱理不睬的样子;教师板起脸孔,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教师兴奋异常,语无伦次,只顾自己表演,不管学生感受……显然,这几种情绪是不可能带给学生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的,因为它不利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不但破坏师生的情感交流,而且影响到自身知识的传授、教法的运用等,更有甚者,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抵触、对抗情绪。这样的课堂,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教师情绪平稳,语气温和,语言流畅;乐观自信,面带微笑;情绪饱满,抑扬顿挫地为学生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故事;作深思状向学生提问,然后用殷切的目光注视学生;和善地叫学生坐下,并鼓励他争取回答下一个问题……恐怕这样的情境很快就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紧跟老师的步伐,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情绪应表现为尊重、理解、信任、宽容、鼓励,而不应表现为冲动、粗鲁、阴沉、暴戾。

2、加强教师情绪修养的意义

(1)加强教师情绪修养,是培养学生健康情绪的需要(2)加强教师情绪修养,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

(3)加强教师的情绪修养,是改善和调节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的需要

(4)加强教师的情绪修养,其意义还体现在情绪对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产生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和作用上。

3、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教师的任何不良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情绪不佳有多种原因:第一,身体原因。身体是情绪的载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会影响情绪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二,环境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其情绪往往会受一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领导对待自己不公平;同事或夫妻间闹矛盾;工资待遇、住房、职称评定没能满足要求等都会造成情绪不佳。第三,课堂教学反作用于教师的情绪。

教师也往往因为课堂教学过程不顺利、学生不听指挥、教学效果不满意等问题而影响到自身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不佳,往往有如下表现:

①激动易怒。②压抑苦闷。③抑郁消沉。④过度紧张。⑤冷漠。

4、情绪管理的方法(1)明确自我认知标准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要有批评与反省的精神,不断检查自己。(2)进行情绪管理

①体察自己的情绪,分析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明确情绪的源头,就可以对情绪作更好的处理。

②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以培养良好的习惯。

确立原则:教师最常见的情绪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领导批评或同事伤害;在学校常常不能被其他教职员工所认同;受到学生的顶撞或者是和学生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意见上产生冲突……因此,需要确立明确的原则,比如在自己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要尽量稳定情绪,不要批评学生,先作一下冷处理。A、转移注意力。B、换位思考。培养宽阔的胸襟,修身养性,泰然处事。能够对人不存偏见,对事不固执已见,对别人无意的过失不过分求全责备,就会减少负性情绪。

A、加强锻炼,强身健体。B、尊重对方,善待他人。(3)采取合理的方式舒缓情绪

情绪控制,并不是说要一味地压抑情绪。其实,缓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会找知心好友倾诉一番,有些人会逛街购物、听音乐、做家务。此外,培养业余爱好、参加社会团休活动等也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体育运动、旅游放松等方式,同样能够缓解紧张情绪。第三章进出校门礼仪和集会礼仪

一、进出校门礼仪

1、进入校门时,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或“你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排好车辆。

2、离开校园时,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主动与门卫及值班老师道别:“再见”。

3、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也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4、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

5、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二、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升旗礼仪

(1)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2)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3)切忌:自由走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马虎应付、窃窃私语。(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5)自觉穿统一校服,校服要及时清洗、熨烫,要将校服穿得端庄、高雅。

2、集会礼仪

(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中途离开。

(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3)尊重报告人。掌声热烈,静听专心。

(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切忌:窃窃私语、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3、听课礼仪

(1)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置。

(2)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安静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无故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第四章课堂交往礼仪

一名教师教得好不好,对学生有没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师生情感如何,关键还得看课堂上教师的表现怎么样。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和交往礼仪,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和交往礼仪,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尊重他人。

一、言语礼仪

言语表达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年龄,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又是学生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如何说话、如何对全班说或对个别人说、如何陈述、如何提问、如何赞扬或者批评、如何总结观点和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不但是让自己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收和接受的保证,而且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师生良好情感的重要方法。因此,课堂交往中,教师最先注意的就是言语方面的基本礼仪问题。

课堂交往中的言语礼仪问题可以分为“说什么”和“怎么说”两类。首先,教师要明确在课堂里面对学生说什么。教师不但要掌握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情况,还要认识到自己所教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基本作用。特别提醒教师注意的是,涉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和经济地位的话题,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三思而后出口”,不然,一方面有冒违反国家教育教学基本政策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影响到道德教育的有效进行。其次,教师要努力练习说话的艺术,养成对课堂教学环境的敏感性,做到说话不但有思想内容,而且言辞优美、连贯、得体,还能有个人的风格特色。为此,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非权势,态度真诚,积极对待学生。如果教师总是用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对待学生,那么就不可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和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的确立。

第二,用词文明、准确、生动,有文采。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首先是一种工作语言,应该符合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课堂中要用普通话交流。

第三,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和个别学生说话时的礼仪也很关键。首先,和个别学生交流时最关键的是不但要用语言温暖人心,而且能够解决实质性问题。先说提问。一般的提问有针对全班提问和针对某个学生提问两种。针对全班提问,要求不要对某个学生有暗示,这样可能使其他学生不满。针对某个学生提问,一是要给予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不搞突击;二是要眼睛看着对方,而又不锋芒毕露。如果教师故意紧盯对方眼睛,会使学生感到慌乱和不知所措,即便理解了的问题也回答不出来。不论学生回答得正确不正确,教师都应该给予比较适当的评价,而不能马上转入其他话题。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一是要使双方在空间距离上保持较近而又不过于近的距离。

二、衣着礼仪

按现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和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教师应该从如下一些方面考虑自己的着装和基本的打扮:

首先,教师着装要具有职业美感。

要具有职业美感,教师着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衣服和佩饰要整洁、完好、大方。建议教师最好穿正装,而不要穿休闲装。女教师一般不要穿短裙进教室,并尽可能减少衣服和腰带上的饰物。其次,教师着装要合乎时宜,有一定的变化。再次,教师着装要特别注意色彩搭配。

三、形体礼仪

对课堂中的教师来说,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也是现代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东歪西扭,一只手按在讲台上或者撑在黑板上或者其他物体上,身体重心在身体的一边,整个儿就像一颗千年老松,给人很没有修养之感。有的教师以一只腿为支撑,另一只腿则竖起来,似乎在练舞蹈,也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还有的男教师面对学生时,两腿间距过宽,给人过于孔武有力的感觉。还有的教师坐的时候,弯腰驼背,整个人埋在讲台后方,这也是要回避的。

课堂中,教师形态方面的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乐观健康,挺拔向上,潇洒自然,既能够给人以美感,又不刻意保持某种姿势。

如果教师能够保持好的形态姿势,不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真是功莫大焉。

第一,站姿。学校要求教师上课时采取站立姿势,站姿包括静态的姿势和走动的姿势。静态的站姿要求教师保持平稳,重心保持基本平衡,而不能总是在晃动;头顶要和两脚尖连线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同时要自然放松,而不能像个哨兵似的站着不动,可以稍微走动。走动的姿势要求有动感,但是又不给人以冲动、匆忙之感。站姿,首先忌弯腰驼背,步履蹒跚,面无表情。其次避免刻意保持某种被认为是优美的姿势。

第二,坐姿。一般来说,教师应站着讲课,但也不尽然。首先,如果教师讲课已经完毕而还有较长时间才下课时,坐下来也未尝不可。再者,如果教师需要当堂批改作业或者学生个别交流,坐下来也是一种选择。教师的坐姿都应该做到挺拔向上,挺直腰板,整个人有向上拉的感觉,整个身体的中轴线呈直线,而不能扭曲。

坐姿:忌讳双腿直伸出去,既不雅观也影响别人行走,如果面前有桌子的话,最好不要伸到桌子前面;将腿脚置于桌椅上,这是绝对要避免的教师行为;抖腿,有些教师在讲课或者休息时有抖腿的习惯,给人很不好的印象;蹬踏物体,比如讲台的台阶、墙壁或者其他;有个别教师有把脚从鞋里解放出来的“癖好”,问题是解放了脚,却犯了最基本的教师礼仪,这显然是极大的不文明行为。其他的还有诸如双脚相互摩擦、一只手抱住一条腿、一条腿放在椅子的下方而另一条腿则放在任何可能的地方等犯大忌的行为。

第三,手势。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在教学中,手势也被称作手势语,是教师教学时必须利用的一种教学资源。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的手势要能够和整个教学进度、言语表达和身体姿势配合使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在讲课时,除了基本的教具如教鞭(现在一般没有教鞭,即使有,也是那种激光指示笔)、粉笔、三角板、直尺等,手里最好不要拿其他东西。其次,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变换。手的姿势,最忌讳的就是双手抱于胸前或者背于后面,给人以傲慢不近人情之感。其次,由于讲演时总有很多信息是需要通过手势比划表现出来的,于是有的教师不停地挥动手臂,动着手指头,给人以烦躁不安的感觉。部分教师的手势过于僵直,一成不变,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就是某些教师爱把手插在裤兜里讲话,或者走来走去,甚至玩弄口袋里的小物件,这些都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第四,板书时的姿势。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行为活动。教师板书时背对着学生,看不见学生,但是学生却可以注意到教师的后背和整个身体姿势。

板书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姿势很舒展,有书法家挥毫而就的气势。书写时注意不要离黑板过近,保持半尺左右的距离。用笔要有力,但是又不要过于用力以致压断粉笔。如果黑板上方够不着,不要勉强写在黑板上方,因为那样的话就不得不踮起脚尖,整个身体被迫贴着黑板,既容易弄脏衣服,也容易使身体显得很单薄、瘦小。同样,黑板下方过低的地方也可以不用写,因为当教师弯下腰去,很可能露出腰部或者内衣的下摆。

四、目光和笑容礼仪

目光和笑容往往起着比言语举止还重要的作用之外,还因为对于课堂里的教师来说,他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如何用自己的目光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微笑或者不满去正确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礼仪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学问题。

如何正确运用目光,如何使自己的笑容更加得体而有教育意义。

第一,通过目光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存在和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关键的。在我国,目前很多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班额较大,教室里塞满了学生,如果一个学生长久得不到教师目光有意识的暂留,就会产生被忽视和被抛弃的感觉,甚至导致厌学和逃学。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持目光的上下左右的转移。研究表明,在传统的长方形教室里,学生按照秧田式排座,四个角上的学生,特别是离讲台最近的两个前角的学生最可能被忽视,教师要有意识地扫视到这些位置上的学生。转移目光的时候,一是注意速度适当,既不过快也不过慢,除非目光以外的区域发生教学意外事件。太快给人以盛气凌人和缺乏和善之感,太慢则让人以为没有生气、空洞、漂移。二是中途可以有停顿,比如对某个学生给予特别的赞许或者鼓励或者批评或者不满的信息,但是不要让其他学生明显感到,否则就会把全班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学生身上,造成教学中断和这个学生的尴尬。三是一般先左右后前后,除了注视学生的面孔和眼睛外,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书籍和服饰,这样可以使学生全面关注自己的发展。

第二,不同的教学环节要正确使用不同的目光。向学生提问时,目光要柔和,充满自信和鼓励的信息。当学生在说话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看着他的眼睛,这样会使他感到慌乱,感到被教师逼着回答似的。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不要马上叫学生坐下,可以用目光告诉他“再想想,再试试”。学生回答完毕,可以颔首并用赞许的目光示意坐下。如果回答错误,千万不要轻易用失望的目光回应学生。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目光的运用有一些特殊的禁忌。一般而言,最大的禁忌是冷漠和鄙夷的目光。其次,学生说话时看似在听,但是目光却留在别处。这会使学生备感气馁的。再次,一个基本的礼仪就是在和异性学生交流时,不论是在班集体当中,还是和教师在教室里个别说话时,教师一方面不可过长或者过短地注视对方,同时不要多去注意对方的衣着和服饰。正确利用笑容,不但符合一般礼仪要求,更是各种教育学著作所反复强调的。笑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积极的信息。首先就是表明教师心态良好,一切正常。跟着这样的教师学习知识,学生不但觉得自己也心情愉快,而且充满了自信和向上的精神。其次,表明教师对学生真诚友善,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在一起对教师来说不是苦差使,而是快乐的事情。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微笑不是“挤”出来的,也不是可以随便训练而成的,而是教师自己正确的人生态度的自然体现。

教师的笑容是一种工作内容,要让笑更甜美、更温暖、更有教育意义,是一门学问。第一,根据教学情境自然表达内心的笑意。下列情形是适合教师用笑容来面对学生的:

(1)一般在讲课时,如果没有明显的或者用目光屡制而不止的意外情况,教师应该保持适当的微笑。(2)向学生提问或者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用配以赞许的微笑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3)学生上课前或者下课时向教师致礼时,教师一定要用微笑给予回报,并配以颔首。第二,让自己的微笑更加优雅。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紧绷的脸是没法真诚微笑的。第三,在微笑之外还有中笑、大笑等,教师也要善加运用,但是绝对避免不加控制的笑,因为课堂不同于其他场合,教师是在教学,而不是一般的讲故事或者聊天。

五、评价礼仪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最基本的方面之一,评价什么、如何评价和谁来评价,已有的教育理论都已经谈得很多,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谈则比较少见。实际上,人与人的交往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评价,每个人都需要从他人那里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评价这种社会性活动是一定存在的,而且有它自己的基本规律。教师和学生由于处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地位,评价必然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而存在。教师需要通过比较明确的言语行为和身体姿势告诉学生某种行为或者知识是否正确、恰当、符合外部的基本要求等等。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途径是言语评价,此外还有通过目光、笑容、特定的身体姿势和学生空间距离来表达对学生的某种价值判断,还可以通过物质奖惩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从性质上讲,有正面的以赞赏为主的评价,有负面的以批评为主的评价,还有的评价是褒贬参半,总之,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不过,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遵守共同的礼仪要求。

第一,教师要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他们自己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第二,以欣赏、认同、赞赏为主,辅以积极的期望、批评,甚至必要时施以符合教育性原则的惩罚。

言语评价方式方面的有关礼仪,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肯、得体、引人深思。中肯,指的是评价的内容方面,就是教师的评语全面准确反映了学生学习或者表现的基本信息,并根据基本的教学评价标准给予定性判断。得体,指的是评价的表达方式方面,就是教师要选用适当的词语、词组、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要表达的评价,而且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言语评价的第二方面要求是要做到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去评价,绝不要轻易提过去了的事情。

言语评价,第一,避免粗暴、直板的评价。粗暴而直板的评价会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开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第二,避免粗话、脏话,避免卖弄脱口秀。第三,前后不一致的毛病也要尽可能回避。这里说的不一致指同一堂课里前后不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前后不一致。第四,言语评价在课堂上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表现方面,不要轻易去评价一个学生的穿着或者学生用品。第五章课外交往的礼仪

课堂是教师主要的舞台,也是教师展示风采的主要场所。但是,教师在课外的舞台上展示的自我可能更为自然,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这一点往往并不被教师所重视。其实无论哪位老师,除了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多的时候会在课外,在校园里,在学校食堂里,在图书馆里,在办公室里和更多的同学进行着有意无意的交流,这个时候的教师交往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爱和欣赏学生

教师在课堂外与学生交往中,要唱响“爱”的主旋律,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爱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找寻自己的闪光点。只有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使得教师的教学魅力在学生的身上大放异彩。

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指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善于欣赏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就要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从不同的方面发现不同的学生身上不同的优点,善于把学生的优点扩大化,同时要善于把学生的缺点缩小化,这样你才能找到欣赏自己学生的支撑点,才能真正做到爱自己的学生,欣赏自己的学生。

二、仪态礼仪

师生课外的交往中,也有一些礼仪问题需要关注。

1、走姿

上下班、上下课的校园里总是会看到教师穿行于其中的身影。正确的行走姿势应该是轻盈的、自然的、平稳的,要挺拔中带有自信,稳健中传达庄重。男士的步态应该反映着男性的特点:刚键、有力、威武;女士的步态应该反映着女性的柔美、典雅和轻盈。

①步位。是指行走时两脚落地的位置。一般来说,要求尽量落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字步”。②步幅。是指跨步时两脚间的距离。标准的距离是本人的一脚半之长左右,有时也用75—80厘米作为标准。

③步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速度。这种速度因人而异,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气质特点、性格形成自己的风格。一般来说,男性要求每分钟108—110步,女性要求每分钟118—120步。在校园里,教师的行走一般要求速度稍微快些,一般在平均步速的上限值为好。

④体态。是指走路时个人的精神状态在走姿中的体现。整体要求走路时应该精神饱满,挺拔向上。教师的职责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一个萎靡不振、走路低头猥琐的教师,给学生的感觉会是无精打采、没有力量,这种状态也会无形中传染学生。教师在课堂外的走路要注意挺胸抬头、面带微笑、直视前方、充满自信,当有迎面而来的学生或其他同事的时候,应注意让自己的目光直接落在对方的眼睛以下的部分,并且坦然打招呼。另外,不同的场合,对于走姿也有不同的要求:

①不同的场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脚步的轻重、快慢、步幅大小,以和相应的场合适应。②与人同行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与人步幅和步速协调一致。

③在上下楼时,要注意保持身体正直,不要左右摇摆,并且保持一定的速度。在校园里,一般都会有学生守则要求学生上下楼梯碰到老师,要侧过身体,让老师先过去,自己再过。在这一点上,教师也应该注意适度,有时候教师的速度比较慢,走在后面的学生就必须跟在后面,慢慢上下楼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主动给学生让一下路,让学生先行。

2、坐姿

良好的坐相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教养程度、气质风格和性格特点。为人师表的教师,更需要有一个端庄、舒适和高雅的坐姿,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给自己带来更健康的身体,给予学生更好的身教。(1)与人对话时的坐姿

这时正确的坐姿应该上身挺直,腰部挺起,下颌回缩,挺胸收腹,双肩放松,两眼平直,面带笑容。(2)办公室的坐姿

上体要尽量保持正直,眼睛离书本或电脑80厘米左右,胸口离桌子一拳之隔。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久坐的职业,只有保持正确的姿势,并且注意适当的休息,才会远离颈椎、腰椎、肩周等职业病。坐姿,都需要注意一定的问题: ①落座和起身要轻。②跷“二郎腿”要适度

③慎独。慎独就是要求教师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有没有他人在场,教师都应该注意坐姿,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关键的时刻不“翻船”。

3、微笑

微笑是人的最好伙伴,微笑可以提高个人的优雅气质,总是面带微笑的人,脸部线条会更为自然柔和,令人更容易产生可亲近的感觉。微笑可以强化自我的自信程度,只有开心的人才会总是微笑,那么如果你总是在微笑着,说明你是一个开心的人。微笑还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可以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好感。

微笑应该自然、适度,令人感觉温暖。微笑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嘴角部位向两侧牵动且往上颊面提高,但是不露齿,要甜美、真诚,让人感觉笑得温柔友善、自然亲切、恰到好处,既不让人感觉矫揉造作,也不让人感觉生硬冷淡。尤其注意要让自己的笑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情流露,而不是敷衍应付。

4、平等的态度

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上尊重自己的学生

注意在课堂外和学生的交往中的用语。要多使用文明用语如:请、谢谢、没关系、不客气、对不起。

教师叫学生帮忙,应该用“请”,用商量和征询建议的口气,而不应该是命令的口气;学生帮助了教师,教师应该及时和明确地表达谢意;教师在学生面前犯了错误,要敢于直接承认错误。

其次,要以积极正面鼓励为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学生作为年轻人,更是难免会犯错误,各方面表现也未见得会非常如人意,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语言分析问题,以正面的鼓励为主要手段。最后,切忌背后议论学生。(2)眼神上尊重自己的学生

用眼睛正视学生,敢于跟学生面对面。在校园里面,教师是为人师的,应该有勇气面对学生,无论教过还是没有教过的,因此不用刻意回避要敢于正视学生。

要平视学生。在人的眼神交流中,眼神的位置有很多种,可以分为直视、斜视、平视、仰视和俯视几种。俯视学生,稍显冷漠。直视对方,用平视的目光看学生,学生才能从老师眼神的信息中读到尊重和平等。(3)行动上尊重自己的学生

要身心投入到学生当中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中都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人来看待,在行为举止上给学生以尊重。比如说,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帮忙完成一定的工作,这个时候不要采取强行的态度,用命令的语言要求学生必须做,而是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采取行动之前,要首先考虑一下学生的感受,然后再实施。

其次,需要和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个人距离通常是相互比较熟悉的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就是公开演说的时候演说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教师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的距离应该保持在个人距离和社交距离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能过于亲密。

三、邂逅礼仪

老师和学生在校园里邂逅,作为老师,如何做会更好?

1、主动出击

教师是长辈,是权威者,学生是晚生,是接受教育的人,这种角色定位使得学生的心里会自然生出一种怕老师、回避老师的心理趋向,在这个时候,教师主动做出一些积极的行为,为良好的学校气氛、班级气氛的形成建立一个通道。要主动地点头或是打招呼。

2、语言招呼礼

校园里不经意的见面,通常用招呼向对方表示尊重和一定的礼节。招呼礼通常有语言招呼和非语言招呼两种方式,语言招呼礼通常有称呼式招呼、寒暄式招呼和问候式招呼三种。称呼式招呼就是以称呼对方来打招呼,它通常用在经常见面的熟人和朋友之间。寒暄式招呼就是用一些没有实际内容的话语来打招呼,中国传统中最为著名的寒暄式招呼就是“你吃了吗”。这个招呼还曾经在笑话和相声中出现过,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以上两种打招呼方式都不十分适用于校园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交往中打招呼。

师生邂逅时,多用问候式招呼。问候式招呼通常有三种:简单型,用简单的“早”、“好”问候对方:根据时间的不同进行问候式招呼,比如早上就说早上好,下午就说下午好等;第三种就是详细问候,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问题,比如某位学生前一段时间生病没来上学,重新来上学之后,教师见了学生就可以问候“身体怎么样了”、“注意照顾啊”等。

3、非语言的招呼礼

非语言的招呼往往通过一定的体态和手势表示出对人的尊重。非语言招呼一般有点头、摆手、微笑和鞠躬致意几种方式。

点头是最简单易操作的一种非语言招呼,其方法就是将头向下点一下,但幅度不宜过大。通常用于一对多的交流场合。

摆手一般用于公共场所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做法是:不出声,举起右手,掌心朝向对方,轻轻左右挥动或摆动,但摆幅不宜过大。

微笑,在邂逅礼仪是最高效的一种招呼礼。

鞠躬致意也是常用的一种非语言招呼礼,具体做法是身体微微前倾,幅度不用过大,一般10—15度即可。

四、讨论礼仪

课堂之外,教师和学生还经常进行一种交往活动——讨论,师生经常会专门地或不经意地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这种交往活动中,师生,要注意交谈礼仪。

1、平等相待,不摆架子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发言权,大家都应该是平等交流的对象,要尊重讨论方的人格。尤其作为教师,要注意不要盛气凌人,以权威者的姿态压制学生,导致发言的局面出现“一边倒”的景象。

2、全面关注群体成员 多人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冷落每一个人,应该注意尽量多地照顾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不要只是关注某几个发言积极的学生,或是与自己熟悉的学生。

3、平和、沉稳的语调

一般情况下,柔和平稳的语调表示坦率和友善。讨论中,教师一般是引导者、权威者的角色,因此在讨论中应该注意使用比较平和与沉稳的语调,将整个讨论活动组织起来。

五、帮助礼仪

教师和学生的日常交往经常会碰到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在帮助同学方面,教师也要注意一定的礼仪规范,以更好地帮助学生。

1、主动关心

教师首先要有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意识,真正把学生装在自己的心里,平时注意观察学生,从各个方面和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状况,包括学生的情绪状态、身体状况、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给予真挚的关怀、贴心的保护。只有时时刻刻抱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够在关键时刻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其次要及时、有效地反应。当学生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候甚至要不计代价地给予无私的帮助。

最后注意,教师在帮助学生的时候要真正地发自内心,热情相待。

2、适度的帮助

帮助他人要考虑接受帮助的人的感受,要学会使用心理咨询学中的“移情技术”。所谓移情,就是通常所说的能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体会一下接受帮助的人的内心感受,然后再进一步用适度的方法去帮助他人。

适度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含义,就是讲求原则。不是学生所有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不是学生所有碰到的困难都帮助他们承担下来。

教师帮助学生更多的时候要依照救急不救贫的原则,要给学生留下自己发展的空间,只在关键的时候给予紧急的帮助,最终还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克服困难。

3、精神帮助为主,物质帮助为辅

教师也不是高收入群体,非常紧急的事件,一定的物质付出是难免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教师应在精神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多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心里想法、近期变化等,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给学生的学习当好领路人,生活上当好参谋。

4、关注弱势群体

“雪中送炭赛过锦上添花”。在对学生的帮助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注,尤其关注弱势群体,比如说学习不太好的、形象容貌不太出众的、家境困难的学生。弱势群众相对于强势群体,心理上更为脆弱,常常会有自卑的心理,自尊心更强。这种学生更需要教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形成更为积极的人生观。

六、活动礼仪

在课堂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以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社会活动体验。

1、尊重学生的要求

组织活动除了考虑安全性、可行性等问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任何活动的开展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发展学生,因此应该把学生的想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和要求,给学生民主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作好周密的策划

策划阶段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要素。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实施方式、活动时间或期限、经费预算,并且形成书面文档。之后,还要有细致的活动进展的安排、需要的支持条件、具体的执行步骤等,同时也要形成详细的书面文档。

3、任人唯贤

一个好的活动,一定有一个好团队在执行和推动着整个活动的开展。

组织一个团结、强有力的团队是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职责。组织团队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任人唯贤、公平竞争的原则。

执行团队的组建原则都应该是给尽量多的有热情的同学更多的发展空间,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执行过程中教师要甘做学生的绿叶,不要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给学生尽量大的发挥的空间,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当学生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再伸出援手。

4、高度卷入

任何活动都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无论以何种形式参与,教师都应该高度卷入到活动过程中去。

七、危机应对礼仪

校园内外有时会发生一些令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想象的意外事件,考验着我们的教师,考验着教师在危急事件中的礼仪。

1、临危不乱

当意外事件发生在身边的时候,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以理性的思考代替心神慌乱,将事件中的各个细节理清,并一一排序,首先解决最为紧急的事件,并且充分利用可能的资源,做好后续工作。比如说发生流血事件,首先应该以最快的速度理智地判断一下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报警,同时注意安排对受伤人员的看护和救治工作。然后要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部门,争取同事和同学的帮忙。

各项工作要尽量平行开展,争取更多的时间,使事件不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把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处理危急事件。

2、宽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

对于犯错误甚至违法的学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现在,我国的整体经济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族的文化建设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社会正在向着多元化发展,人的思想非常活跃,心态更为躁动。外来信息的极大丰富,使得青少年的社会化程度也无形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心理和生理成熟度不相匹配,生理成熟快,心理成熟没有跟上,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走弯路。

教师,拿出宽容的心接纳他们,关怀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约束,他们是能够重新回到正路上的。当教师能够用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他们,用爱包围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够迷途知返。

3、文明用语,重视身教

除了心态上要包容有过错的学生,宽容地接纳他们之外,语言上也要注意恰当。尤其要注意在处理譬如校园冲突这类事件的时候,无论当事人对教师多么不尊重,教师始终都要记住自己是个局外人,是个处理问题、化干戈为玉帛的调停者,一定要注意礼貌用语,不要被卷入其中,带上自己的情绪,用一些过激的话语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对于犯过错误,或者表现在大多数看来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语,不要随便给某些学生贴标签。对待所有的学生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相信他们有朝一日都会长大,都会成熟,没有人会是无可救药的。另外,除了语言教导之外,很多时候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影响自己的学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4、尊重学生,保护隐私

在危急事件发生之后,尊重他人主要表现为保护他人的隐私,在未得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不传播不利于他人发展、会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的任何信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既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也是个人文明的尺度。

5、肢体语言传达信息

在面对紧急事件的时候,可能因为事件的突然性,结果的不可预见性,而使学生惊惶失措,甚至引发激烈的情绪冲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信息给学生传达力量和支持,给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或者缓解学生的激烈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的肢体语言有握手、拍打、抚摸、拥抱等。握手,按照一定的节奏一紧一松,表示对对方的强有力的支持态度。拍打一般用在男老师和男生之间,给予对方信心和力量,表示对对方的鼓励。轻抚其后背,以缓解其紧张的情绪。拥抱也是给予学生力量和鼓励支持。第六章办公交往礼仪

一、电话礼仪

在“信息就是资本”、“联络创造效益”的今天,电话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电话,使用电话应有礼仪,接打电话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1、打电话的礼仪(1)重要的第一声

接通电话的第一声要亲切、优美的招呼声,声音清脆、悦耳、吐字清晰,就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你拨错了,不可一放了之,一定要说“对不起,打错了”。(2)喜悦的心情

打电话时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也会被你欢快的语调所感染,从而对你留下极佳的印象。(3)清晰明朗的声音

打电话过程中绝对不能吸烟、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懒散的姿势对方也能够“听”得出来。打电话的时候,坐姿端正,所发出的声音就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在通话时,声音要适中,不宜发声过高,免得令受话人承受不起,要使话筒与口部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

(4)通话内容精确简洁、突出重点,切忌拖沓

通话中,要尽可能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交代清楚通话的目的和事项,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传送必要的信息,提高通话的效率,切忌层次不清、重点不明的交谈。(5)控制通话长度,以短为佳,宁短勿长

在电话礼仪里,有一条“三分钟原则”。即打电话时,发话人应当自觉、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限定在3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时间。(6)挂电话前的礼貌

要结束电话交谈时,一般应当由打电话的一方提出,然后彼此客气地道别,说一声“再见”,再挂电话,不可只管自己讲完就挂断电话。

2、接听电话的礼仪

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受话人的礼仪有以下一些:(1)注重接听的第一声

受话人拿起电话时要先问好和自报家门,再问对方找谁,不要用中国人习惯的“喂,找谁”,因为这样通常会让人反感。自报家门较为规范的是:你好,这里是×××学校,请问找谁?(2)及时接听电话

受话人要及时接听电话,通常的电话礼仪原则是铃响三声时接听电话,如果迟了,要向对方致歉。接听电话是否及时,实质上反映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真实态度。(3)了解来电话的目的

上班时间打来的电话几乎都与工作有关,每个电话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对方要找的人不在,也切忌只简单说“不在”就把电话挂了。接电话时要尽可能问清事由,避免误事。(4)作好电话记录 接听电话时,应认真清楚地记录电话内容的六要素:何时、何人、何地、何事、为什么、如何进行。在工作中,这些资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打电话、接电话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电话记录既要简洁又要完备。(5)接听电话态度要积极

人的感觉器官是非常神奇的,电话交谈虽然看不见对方,你的漫不经心很快就会被对方感受到。这种不尊重会极大地刺激对方的自尊心。注意打电话时的专心,要认真关注对方的谈话内容,不时在对方的话语中插入应和的话,如“啊”、“噢”、“嗯”、“是”、“是吗”等,让对方感觉到你正在认真听。(6)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有耐心

接听电话时有时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此时你也应耐心地弄清对方的来意,然后巧妙而不失礼节地结束谈话。(7)接听电话时的意外情况处理

正在接待客人或谈话时电话响了,要先对客人说:“对不起,请稍等一下。”如果面对的是上级,要说:“对不起,我可以接一下电话吗?”无论多么重要的电话,要告诉对方,你正在接待客人,长话短说或者告诉对方你等会再打给他。放下电话要再次对客人致歉。如果接打电话时另一个电话响了,要请通话方稍候,接听另一个电话;如果另一个电话的内容较长,要告诉对方你正在通话,另约时间再联络。此时,再拿起第一个电话继续通话并要向对方致歉。接听电话时如有人正好进来找你,要用眼神或手势示意他坐下等候或稍后再来;如不希望对方听到电话内容,可用最简短的语言请他先出去,告诉他你等会儿会主动找他;不能一边接听电话一边与第三者说话,这样对谁都是不礼貌的。

(8)代接电话

代接电话是经常之事,如果要找的人在,你应说“请稍等,我找他来”;如果不在,要主动问对方是否需要留言或留电话号码,如对方有请求,应热情相助,对发话人要求转达的具体内容,最好认真作好笔录,并尽快地告诉要转达的人。那种说一声“他不在”就挂电话是非常粗鲁的行为。同时,代接电话不能好奇心太强,这会引起对方反感。夫妻代接电话,更避免寻根究底,否则让爱人很没面子。

二、会议礼仪

会议是集思广益、融会众见、处理问题的活动。会议礼仪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会议准备阶段的礼仪、会议进行阶段的礼仪、会议结束阶段的礼仪。

1、会议准备阶段(1)拟定会议主题

会议的主题,即会议的指导思想。会议的形式、内容、任务、议程、期限、出席人员等,都只有在会议的主题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一一加以确定。(2)拟发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应包括以下六项:一是标题,它重点交待会议名称。二是主题与内容,这是对会议宗旨的介绍。三是会期,应明确会议的起止时间。四是报到的时间与地点,对交通路线特别要交代清楚。五是会议的出席对象,如对象可选派,则应规定具体条件。六是会议要求,指与会者材料的准备与生活用品的准备,以及差旅费报销和其他费用问题。寄发的通知,结尾要写明举办单位,注明联系电话及联系人。(3)起草会议文件

会议所用的各项文件材料,均应于会前准备完成,会议文件材料主要有开幕词、闭幕词和主题报告。(4)安排好与会者的接待工作(5)选择、布置会场

2、会议进行阶段(1)会议接待服务

应安排专人迎送、引导、陪同与会人员。会务人员要穿戴整齐,佩带会务人员标志,举止、言行彬彬有礼,快捷地为与会人员服务。(2)会场服务

在会场内,管理好音像等设备,供应茶水,维持会场秩序,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如会期较长,还应为与会者安排一定的文体娱乐活动。

(3)做好会议记录、录音录像等工作

会议记录是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的一种书面材料,其内容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人员、主持者、现场记录等。会期较长的大中型会议,依例应编写会议简报。重要会议都需要进行现场的录音录像,在保存原始记录的同时,对录音录像进行必要的剪辑,以供对外宣传报道之用。

3、会议结束阶段(1)为与会者的返程提供方便(2)作好会务决算

(3)处理有关会议的文件材料,形成可供传达的会议文件

三、对话礼仪

办公交往中的对话,是交流思想感情、增长知识才干、传递信息、沟通业务、增进效益、发展事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话既是社交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一门艺术。

这里谈的对话,既包括教师之间的对话,也包括教师与其他人(包括家长)的对话。

1、对话中的介绍

对话首先需要作介绍。

如果相互不熟悉,又无人引见,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等。(1)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对话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工作式:适用于工作性对话,需介绍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

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性对话,希望与对话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对话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

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庆典、迎新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词、敬词。

(2)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

时间: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就不会使对方感到突兀。自我介绍时需要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

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唯唯诺诺,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

真实诚恳:进行自我介绍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词。(3)介绍他人

当你将两个陌生人引领到一块时,你自然会作介绍。介绍的礼节是有国际规范的。介绍的礼节基本是遵循“让长者先知”原则,即先将位卑者介绍给位尊者。如: ●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学校老师介绍给来访家长。●将非官方人士介绍给官方人士。●将本国同事介绍给外籍同事。

如果你不遵守以上规范,随意地介绍,也许得罪了人还不自知。当然。如果都是平辈朋友,则可随意一些。

介绍的另一条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如职务职称,让被介绍的双方多一些了解,便于交谈。当你被别人介绍时,如果介绍方一时想不起你的名字或单位,你要马上主动接上话自我介绍,避免介绍人和你自己的尴尬。

2、对话中的称谓

称谓是指人们在日常对话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在对话中,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和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对话中,常见的称呼有以下一些:(1)职务性称呼:张校长、王督学。

(2)职称性称呼:如李教授、赵总工程师。

(3)行业性称呼:如万老师、唐医生、赵律师、王师傅等。(4)性别称呼:如“小姐”“女士”或“先生”。

(5)姓名称呼:在对话中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6)对年轻人则可在其姓前加“小”相称,如“小张”、“小李”,抑或直呼其姓名。称呼时要注意谦和、慈爱,表达出对年轻人的喜爱和关心。

3、对话的艺术(1)制造气氛

对话双方要善于根据周围的环境、场合创造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适当寒暄,或自我介绍等气氛融洽后再“言归正传”。(2)有的放矢

对话应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表达应合乎情理,使人有所收益。(3)真诚对待

在对话中,态度要诚恳,开诚布公、坦率谈话,能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意见也易被对方接受。(4)尊重对方

在对话过程中要尊重对方、谦虚礼让;要有平等的对话态度,即使自己对某一问题有精辟的见解,也不能以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口吻交谈。(5)谈吐优雅

只有优雅的谈吐才能造成和谐融洽的气氛,带来轻松愉快的情绪,从而促进友谊的发展、对话的深入。优雅的谈吐应做到:讲究文明,不说脏话;控制情绪,不说气话;注重修养,不说大话;具体真实,不说空话;坦诚相见,不说假话;新鲜活泼,不说套话:谦让随和,不说官话;明白顺畅,不说胡话。(6)微笑面对

对话时表情要微笑。(7)双向交流

在对话中,要注意双向交流,不仅要自己说,也要让对方说,要彼此适应,求同存异,大家平等。对别人的谈话,应当认真倾听,若是事关原则,可以婉转相告,表述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得理不让人,使别人难堪。在别人谈话时,尽量不要在中途予以打断,插话次数不宜过多,对佰生人的交谈绝对不允许打断或插话。(8)积极投入

不要冷场,无论对话的主题与自己是否有关,自己是否感兴趣,都应热情投入,积极合作。(9)注意细节

两人对话时,最好目光持同一水平,正视对方眼睛及眉毛的部位,这是一种尊重。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或目光冷漠地看着对方,也不要在交谈中随意打呵欠、伸懒腰或不时看钟表,这些都是极不礼貌和轻慢对方的表现,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四、合作礼仪

合作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团结起来,一起向这个目标努力。在现代社会,合作与团队精神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之间的合作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是否善于与人协作,既是个人的一种能力,也是能否充分展现气质的难得的机会。只有承认了个人智能与体能的局限性,懂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才能够有效地以合作伙伴的巨大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使自身的力量得到质的飞跃,从而使自己能够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理想。

1、教师之间的合作

如果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和谐,教师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反之,教师之间关系紧张,相互拆台,经常发生摩擦,就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阻碍学校的正常发展。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关系,在礼仪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信任

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处理好同事关系的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应恪守一个“诚”字,以诚相见,诚心待人,以诚立身,开诚布公。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我们既要诚心待人,更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应敬重老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2)团结协作

在工作中我们要胸怀宽广,高瞻远瞩,凡事讲大局,讲风格,讲团结,互通有无,交流信息,坦诚相见,不互相藏私,把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所得贡献于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即使你凭一已之力得来的成果,也不可独占,要善于与同事一起分享。(3)求同存异

人们的出生背景不一样,所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人生的经历也不一样,这都决定了每个人都拥有其独特的情感、性格和思想。没有理由轻视任何一位同事,应该尊重同事与你的不同;也没有理由一味迁就同事,投其所好,最重要的就是求同存异。(4)包容他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要学会恰当赞扬同事的优点,包容同事的弱点。冷静分析,伸出热情之手去帮助嫉妒你的同事。当看到同事的成就和成功时,要真诚地祝贺,并将嫉妒化成赞赏和前进的动力。(5)谦虚待人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因为谦虚,同事才不会认为你对他有威胁。(6)保持距离

在任何时候,只有与同事保持合适距离,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距离太远,易使同事误认为你不合群、孤僻、高傲。工作中切勿拉帮结派,帮派会导致同事之间关系僵化,增加内耗。(7)热忱关心

同事有困难,通常首先会选择亲朋帮助,但作为同事,应主动问询。帮助同事也等于帮助自己,因为帮助同事无疑为自己在困难时获取帮助埋下了伏笔。(8)勇于认错

工作中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而这种失误可能会影响同事的工作效率和成绩,此时,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就会得到同事的谅解和尊重。

(9)坚持原则,不在背后议论同事的隐私

工作中,分清公与私,不做违反原则的事。每个人都有隐私,隐私与个人的名誉密切相关,背后议论他人的隐私,会损害他人的名誉,引起双方关系的紧张甚至恶化,因而是一种不光彩的、有害的行为。(10)物质上的往来应一清二楚

同事之间可能有相互借钱、借物或馈赠礼品等物质上的往来,但切忌马虎,每一项都应记得清楚明白,即使是小的款项,也应记在备忘录上,以提醒自己及时归还,以免遗忘,引起误会。

2、与领导的合作

与上级领导相处,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礼仪:(1)必须尊敬你的领导(2)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

(3)困难时刻,是显示能力的关键

(4)完成自己的工作,是对领导最大的支持(5)没人的时候,反驳你不同意的观点

3、教师办公室禁忌

注重办公室礼仪是建立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一环。在教师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禁忌:(1)过分注重自我形象

(2)使用公共设施缺乏公共观念(3)零食、香烟不离口

(4)形象不得体。坐在办公室里,浓妆艳抹、香气逼人、暴露过多,或衣着不整、品位低俗,都属禁忌之列(5)高声喧哗,旁若无人(6)随便挪用他人东西(7)偷听别人谈话

(8)对同事的客人表现冷漠 第七章与家长交往的礼仪

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家长会和各种形式的家访(登门家访、电话家访、信函家访)是最主要的形式。家访和家长会的目的主要是就学生的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加深双方对孩子的了解;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帮助家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向家长介绍自己的班级工作,展示班级近来在各项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向家长介绍班级的近期发展目标,让家长认识、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寻求家长的配合。

大多数家长,无论本身地位高低,受教育程度如何,因疼爱孩子的缘故,都会对教师有三分的恭敬。这使得部分老师丧失了自知之明,在家访和家长会上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家长讲话或者是训话,甚至出现一些不礼貌的行为。而许多学生都反映,各种形式的家访和家长会就是教师在向家长告状。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告诉我们要开始注重教师在家长会和家访中的礼仪问题。

一、家长会礼仪

对教师、学生、家长来说,家长会都是一项重要活动。家长会涉及的人比较多,需要所有家长、学生、班主任老师、各科任教师的参与,因此,家长会的筹备、组织以及真正开展特别需要教师去费心。在整个过程中,特别需要所有教师要展现自己完美的礼仪。

1、家长会前礼仪 在家长会开始前一周左右做好通知工作。确保每个家长都要通知到。在开始前两天统计好要来参加家长会的人数,以准备相关事宜。家长会后还要与未能参加此次家长会的家长进行个别沟通,或把家长会的会议记录整理好后让学生带给家长。

家长会当天教师服饰更要整洁、端庄、严肃。男教师可以选择正式的西装搭配和谐的领带,女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套装。此外,如果学校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则按学校规定进行,如果学校没有明文规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当天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

2、家长会过程中的礼仪

家长到来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接待家长。教师与部分学生在教室门口外接待家长。学生按照以下礼仪引路:一般走在家长的左边稍前一点;路长的话,要边走边找点话题或者顺便介绍一下学校;转弯和上楼时,要回头以手示意,并说声“请这边走”;进出电梯时要按住门键让家长先行;到达接待室或班级时,要为家长开门并说“请进”;领家长进班级后,如果有学校领导在,可适当为双方作介绍。如果是学校先召开家长大会,引领人就要把家长直接带入会场,找好座位就坐。

在开家长会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家长起表率作用,不要在教室内吸烟,更不要有随地吐痰等行为。

严格遵守事先公布的时间。如果教师在家长会中拖拖拉拉,延迟了家长会的结束时间,就会给家长带来种种麻烦和不便。

不要让家长会成为任务摊派及任务完成情况发布会。许多家长反映说教师经常召集家长开会,班级有什么需要,就直接“号召”相关学生回去发动家长去执行,有些甚至是强制性的任务摊派,举办班级的运动会、春游、舞蹈比赛、歌咏比赛所需要的服装、道具等,都需要家长们准备。家长很有意见,只是没当面说出。

家长会应遵循“报喜不报忧”的原则。教师不能让家长会变成批斗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让他们在其他同学和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以至于自暴自弃。这既不利于班级的管理,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对于学生做的好人好事、取得的进步等好的方面,一定要在家长会这样的公开场合下进行表扬,以此鼓励、强化学生好的行为;而对于学生的缺点、不足、错误,则可在家访或家长会后通过与家长个别交流的形式进行沟通。

3、家长会后礼仪

家长会后教师要礼貌地与家长告别,再次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感谢他们为家长会的成功所作的贡献,感谢他们对教师工作的支持,并希望他们继续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可带领学生们一起目送家长们离开,让学生们耳濡目染地感受礼仪。某教师和她的学生们在家长会后一起上演了这样一幕:在家长们走到门口后,所有的学生都挤在一起大声喊着:谢谢老爸,谢谢老妈!你们辛苦了!我们爱你们!这样的方式不仅完美地展示了教师的礼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受到良好的礼仪训练和熏陶,并且可以让家长感受班级温馨、其乐融融的氛围,使家长更愿意与教师合作,从而共同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登门家访礼仪

登门家访时,教师可以与家长面对面地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较为充分的交流,是家访的最传统的形式,也是最重要的形式。

在登门家访前一定要事先打电话与家长预约,不告而访是非常失礼的。一般来说,应在打算登门进行家访的头一天打电话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预约双方都方便的时间。

在登门家访之前,教师要对此次家访的目的心中有数,并且要简要地在心中打个腹稿。如果是去反映学生问题的,更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学生和家长觉得家访是去告状,让家长出面好好地“收拾”学生。

1、登门家访中的礼仪

遵守时间是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仪,因此,教师在家访时,要按约定的时间到达。过早抵达,家长可能会因没有完全准备好感到难堪,迟迟不到,会让家长担心,让家长等待,也是很失礼的行为。

切忌不打招呼擅自闯入。进门时可简要说些寒暄性的话语,落座时,要说“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坐姿坐下。家访时间不宜过长。在双方都坐好后,应尽快步入主题,不要东拉西扯,浪费时间。无论学生家境贫富,教师都要表现得不卑不亢,平和自然。在谈话中,教师要向学生及家长渗透“孩子无论聪明还是笨拙,在教师眼中都是可爱的孩子;父母无论显赫还是平庸,在教师面前都是孩子的家长”的理念。谈话过程中,应该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哪怕此行确因孩子犯了大错误要与父母协商,也要先找一些孩子身上(特别是学、品方面所谓的“差生”)的闪光点作辅垫。交谈时孩子最好在场,如果需要单独与父母交流,可以预先告诉父母,预设孩子不在的环境,不能硬行让孩子回到自己房中去回避,那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教师如果与家长有了分歧,最是考验教师气度和修养的时候,千万不可与家长斗气,不可对学生耍脾气,不可在心里存小气。

家访时以真诚的态度、恰当的语言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感到你对自己孩子的信任,不断地向家长灌输“你的孩子能行”的观点。在登门家访中,教师切记不可借家访解决私事。

2、登门家访后的礼仪

在达到此次家访的主要目的后,就应告辞。说了告辞,应立即起身向家长表示前来“打扰”的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家长握别,并说“请留步”。

三、电话家访礼仪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电话已成为现代化的交际工具,它可以很好地在教师和家长之间传递信息。打电话时,电话另一端的家长虽然看不见你的面貌和姿势,但是正像日本一个研究传播学的权威曾说的那样:“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家里,凭这个人在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可以基本判断出其教养的水准。”

1、通话前需要注意的礼仪

(1)拨打电话时要注意选择通话时间

拨打电话一般应选择电话效率高的时间,休息时间尽量不要给家长打电话,晚上10点之后早上8点之前一般不要打电话。万一有急事要打电话,要先和家长说一句“抱歉,事情紧急,打扰您了”。除非是与家长约好,一般不要在进餐时间打电话,节假日一般也不要打电话,以免占用家长得来不易的休息时间。(2)形成良好的接打电话习惯

教师应该在电话机旁随时备好纸、笔等文具,以便能随时记下通话要点。拨电话前,要对本次电话家访所要了解的情况心中有数,必要时可列一个提纲,以免拿起话筒语言啰唆,词不达意,占线时间太长,或遗忘一些要点,从而在家长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2、通话中需要注意的礼仪

在家长接电话后,教师要先自报家门。可以这样说:“您好,我是×××的班主任×××,请问您是×××的父、母亲吗?”如果家长一拿起话筒教师就问“你是×××的家长吗”,这是缺少涵养的表现。接下来的谈话可以这样开始:“请问现在与您交谈合适吗?”因为教师要考虑家长是否方便与你在电话中长时间交谈。在通话过程中,注意背景不要太吵。如果是在课间休息时打电话,教室可能会很吵,但应尽量找个安静的角落,而不要强制学生保持安静,这样会打扰孩子们的正常游戏和休息。

如果在打电话时,突然又有其他的电话打进来,而且是紧急电话,你与家长的谈话几分钟内又不能结束,那么就应该和家长说“对不起,请您稍候,我先接个电话”,或是说“我这有个紧急电话要接,请你先挂机,一会我再打给您”。如果打电话拨错了号码,应当说一声“对不起,我拨错了号码。”教师良好的礼仪与修养应该体现在与任何人的交往中。归纳起应注意以下几点:(1)通话中保持良好的姿势(2)要有留言的习惯

(3)通话中要注意自己的语气

(4)抛却烦恼,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带笑容

3、通话结束时需要注意的礼仪

在结束电话交谈时,一般应当由打电话的一方提出,然后彼此客气地道别,互道“再见”等客气话后再挂上电话,不可只管自己讲完就挂断电话。

四、信函家访礼仪

由于各种交通工具以及电话、手机等更迅捷的通讯工具的发展,传统的信函家访的形式因为速度比较慢、邮寄过程中又存在着可能遗失的缺点,使用的越来越少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创造新的方法,来克服传统信函家访时效性差的缺点,如让学生带信函给家长。

随着电脑在家庭中的普及,新的信函家访的形式——电子邮件家访在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上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子邮件发送快捷,书写方便,在邮件发送后,信件是否已经被家长查收到可以马上通过手机短信或邮箱自动回复等方式加以验证,家长在收到教师的邮件后马上就可以回复,因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家长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教育和培养的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

信函的礼仪问题主要表现在信笺、信封、内容以及折信方式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书信的内容选择合适的信笺,但一般不选择彩色镶边的信笺。如果学校有专用的印有学校名称、徽标、地址以及电话等的信笺,可直接使用。

信函的书写以蓝、黑两种笔色为好。切记:无论是信笺还是信封,都不宜用红色笔书写,否则,就成绝交信了。信封的书写也有许多讲究。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用非大众化的称谓,即不能写“×××家长收”、“×××父亲收”等字样。因为信函寄出到收到这中间,还要经过邮政部门许多工作人员之手,上述称呼对这些人来说都是不合适的。

家访的信函中对家长的称呼一般采用“×××先生”或“×××女士”,落款就是“班主任:×××”,信函的内容要求清楚明白、简明扼要。除适当的祝语外,不宜拖沓。切忌信中出现错别字,这都是对教师为人师表形象的损害,家长由此可能会质疑你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在折信时,一般教师和家长采用平辈折齐的方式就可以了。如果是年轻的教师,而为表示对年长家长的尊敬,也可以采用一边折得短于另一边的形式。如果是电子邮件,也可以选择信笺的颜色。称呼、正文的内容以及最后的落款与传统信件礼仪要求相同。第八章社会交往礼仪

社交礼仪相比其他礼仪,对我们来说,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交往是社会中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应该是做人的道理。而这道理之中,就包含着一个人在社交场合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要教会学生这些,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懂得这些社交礼仪,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

一、介绍礼仪

“第一印象是黄金”。得体的介绍往往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交往时的介绍礼仪就成为社会礼仪中最基本的内容。

介绍包括自我介绍、介绍他人和集体介绍。

1、自我介绍(1)介绍的类型

在社交活动中,如果想结识某个人或某些人,而又没有人引见,可以自己充当自己的介绍人,把自己介绍给对方。这种自我介绍可以分为公务式自我介绍、应酬式自我介绍、社交式自我介绍、礼仪式自我介绍等。

公务式自我介绍:公务式自我介绍是在工作场合或者正式场合所需要的自我介绍。教师在作这种自我介绍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单位、所教科目以及姓名。如“您好!我是某中学的英语老师××,很高兴认识您”。应酬式自我介绍:适用于一般场合中的应酬。如“您好!我是××,认识您很高兴。”

社交式自我介绍:社交式自我介绍适用于私人交往。自我介绍一般包括自己的姓名、职业、爱好等等,以让别人在你的简短介绍中对你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

礼仪式自我介绍:礼仪式自我介绍适用于讲座、报告、庆典、迎新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词、敬词,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我是某中学物理教研组的主任。在此,我谨代表我们教研组热烈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2)介绍的态度

自我介绍时态度应该自然、大方、亲切,面带微笑且眼睛注视对方。切忌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眼睛四处张望,这样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不真诚的印象。介绍的时候要自信而不自傲,同时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你渴望认识他的热情。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举起右手,掌心向内,将右手轻按左胸,但切忌不要用拇指指向自己。

自我介绍时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应该等待别人对你的介绍,切忌越过介绍人迫不及待地“推销”自己。

2、介绍他人(1)介绍的场合

遇到下列情况时,有必要将他人介绍给第三方:

①你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跟自己打了招呼。②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③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④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⑤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⑥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⑦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的人。

介绍他人也要遵循一定的顺序,顺序如果不对,遇到真正懂得社交礼仪的人,就会认为你在这方面的修养不够,不仅影响他人对你的看法,也会间接影响到你所介绍的人。(2)介绍的顺序

通常来讲,在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原则。所谓“尊者优先”,是指介绍的时候,要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如果介绍对象双方的年龄、职务相当,异性就要遵从“女士优先”的原则,即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对于同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比如把和你熟悉的介绍给你不熟悉的,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也可以按照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分别介绍等。另外,如果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先介绍主人;在介绍家人与同事或朋友认识时,要先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3)介绍的注意事项

①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忌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②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更不要扭扭捏捏,而应大方地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③如果在介绍之前都是坐着,那么在介绍的时候,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同时大方地目视介绍者或对方。

④如果在宴会或会议桌上,视情况介绍人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致意或点头微笑致意。

⑤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握手,并且彼此问候对方,也可以互递名片,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作自我介绍。(4)介绍的态度

无论是介绍他人还是被他人介绍,态度都应该自然、大方、热情、友好,切忌扭扭捏捏或者一副不情愿、不感兴趣的表情。介绍的时候,语言要简练、清晰、明快。在介绍一方时,要微笑着用自己的视线把另一方的注意力引导过来。介绍的时候应抬起右手小臂,五指并拢伸直,手掌向左上角倾斜,指向被介绍者。切忌不要用手拍被介绍人的肩膀、胳膊等部位,这样会显得很不庄重。作为老师,这样的动作更容易让人产生你不真诚或者过于随意的感觉。

3、集体介绍(1)介绍的场合

下列情况即属于集体介绍:

①规模较大的社交聚会,有多方参加,各方均可能有多人,为双方作介绍。②大型的公务活动,参加者不止一方,而各方不止一人。③正式的大型宴会,主持人一方人员与来宾均不止一人。④演讲、报告、比赛,参加者不止一人。⑤会见、会谈,各方参加者不止一人。

⑥婚礼、生日晚会,当事人与来宾双方均不止一人。⑦举行会议,应邀前来的与会者往往不止一人。⑧接待参观、访问者,来宾不止一人。(2)介绍的顺序

一般而言,介绍的顺序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少数服从多数:当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时,应先介绍人数较少的一方。

②强调地位、身份:若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存在差异、虽人数较少或只一人,也应该将其放在尊贵的位置,最后加以介绍。

③单向介绍:在演讲、报告、比赛、会议、会见时,往往只需要将主角介绍给广大参加者。

④人数多一方的介绍:若一方人数较多,可采取笼统的方式进行介绍,如“这是我的家人”、“这是我的同学”。⑤人数较多各方的介绍:若被介绍的不止两方,需要对被介绍的各方进行位次排列。排列的方法:以其负责人身份为准;以其单位规模为准;以单位名称的英文字母顺序为准;以抵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准;以座次顺序为准;以距介绍者的远近为准。(3)介绍的注意事项

注意以下两点:不要使用易生歧义的简称,在首次介绍时要准确地使用全称;不要开玩笑,要很正规。介绍时要庄重、亲切。

二、握手礼仪

握手礼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的礼节,也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基本礼节,在我国尤其常用。它通常是用来表示欢迎、欢送、见面、相会、告辞、祝贺、感谢、慰问等。

握手的礼仪规范,也是要学习的社交礼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1、握手的顺序

握手的原则和介绍的原则一样,也是“尊者优先”,但和介绍的“尊者优先”但不同的是,握手的时候应该尊者先伸出手。一般而言,握手的顺序为: ①长幼之间:应当待长者伸手后,幼者再及时地伸手相握。②上下级之间:应等上级主动伸手后,下级再伸手。

③男女之间:应由女子先伸手,男子再伸手,如果女方没有握手的意思,男方可改用点头礼表示礼貌。

④宾主之间:作为主人,对到来的客人,不论男女、长幼,均应先伸出手去,表示热烈欢迎,女主人也应如此;但是在客人告辞时,则应该由客人先伸手主人才能握手,否则就会有逐客之嫌。

⑤如果同许多人握手,则可按照先尊后卑的顺序依次进行,即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

2、握手的方法

①握手一定要伸右手,伸左手是不礼貌的。

②握手时拇指张开,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并微微内曲。伸出的手掌应当垂直,这是通常的习惯。如果掌心向下,会有傲慢之嫌;而掌心向上,又有谦卑之态。

③握手时一般需要站立。除老弱病残和女士之外,不能坐着握手。④握手的时间以3—5秒为宜,关系亲近的当然可以长时间相握。

⑤用力大小应适度。用力太猛太重,会把对方握疼,是非礼行为;太轻甚至用指端稍碰一点,会让对方觉得你在敷衍、冷淡他。为表示进一步亲近,可以把左手伸出,放在双方已经相握的双手上,轻轻地晃上几晃,这都是允许的。但对女士则不能如此。

⑥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⑦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

三、乘车礼仪

在社交礼仪当中,乘车的学问也不小。乘车可以分为乘坐轿车、公共汽车(地铁)、火车、飞机等。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1、乘坐轿车(1)轿车的座次

①轿车的座次是有尊卑主次之分的。车上最尊贵的位置是后排与司机的座位成对角线的座位,即后排右座。其余座位的主次尊卑次序是: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简言之,即右为上,左为下;后为上,前为下。如果客人随便坐在哪个座位上,这个座位就是上座,你不要去纠正。如果两人乘车,可坐在后排;若三人乘车,而且是同性,可以前排坐一位,后排坐两位;如果三人男女皆有,那么可以全部坐在后排;一男二女的情况下,女士坐一侧,男士坐另一侧;二男一女的情况下,宜请女士居中,男士分别坐在两侧。低达目的地时,如果你作为接待人员,就要先下车,从车尾绕过去为客人打开车门,以手挡住车篷上沿,协助其下车。

②如果主人夫妇驾车时,主人夫妇坐前座,客人夫妇坐后座,男士要服务于自己的夫人,宜开车门让夫人先上车,然后自己再上车。

③如果你是搭载友人夫妇的车,则应邀友人之妇坐后座,或让友人让夫妇都坐前座。

④主人亲自驾车,客人只有一人,应坐在主人旁边。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车后,坐在后面的客人应改坐前座,此项礼节最易疏忽。(2)坐车的举止

与其他人一同乘坐轿车时,即应将轿车视为一处公共场所。同样有必要对个人的行为举止多加约束。具体来说,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①如果是和客人或者领导同乘一辆车,在上车时,应让车子开到客人或领导跟前,帮助他们打开车门,然后站在他们身后等候他们上车。若其中有长辈,还应扶持其先上车,自己再行入内。②不要争抢座位:上下轿车时,要井然有序,相互礼让。③不要动作不雅:在轿车上应注意举止,切勿东倒西歪。

④不要不讲卫生:不要在车上吸烟或是连吃带喝,随手乱扔。不要往车外丢东西、吐痰或擤鼻涕。⑤不要不顾安全:不要与驾车者长谈,以防其走神。

2、乘坐公共汽车(地铁)

①要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让妇女、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先上车。

②要注意安全,扶好、坐好;不要将身体伸到车厢外,或随意动车厢里的设施。③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让座。④尊重司乘人员,主动按规定买票。

⑤爱护环境卫生,保持车厢和站内的环境卫生,不能向窗外扔东西。

3、乘坐火车

乘坐火车也可以体现一个人是否具有公德心。在火车上要注意的问题有: ①将较大的行李放到行李架上,不要占用公共空间。②注意保持车厢的安静,聊天、娱乐等不要打扰别人。③不要随意脱鞋,将脚放到对面的座位上。④需要吸烟时,应到吸烟区。

⑤把废弃物扔到垃圾箱中,自觉维护车厢内的环境卫生。⑥不要长时间占用卫生间和盥洗池。

4、乘坐飞机

飞机飞行要安全,乘客就务必遵守有关安全乘机的各项规定。要保证自己和他人的飞行安全,乘飞机时就要格外注意有关要求:

①上机时不得违规携带有碍飞行安全的物品。通常规定:任何乘客均不得携带枪支、弹药、刀具以及其他武器,不得携带一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物品。②登机时应当认真配合例行的安全检查。③上下飞机时,要注意依次而行。

④在机上放置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时,与其他乘客要互谅互让。

⑤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时,要维护自尊,不要当众脱衣、脱鞋,尤其是不要把腿、脚乱伸放。⑥当自己休息时,不要使身体触及他人,或是将座椅调得过低,从而有碍他人。⑦与他人交谈时,不要影响他人休息,不要谈论令人不安的话题。

⑧飞机在飞行时,按规定要关闭手机和电脑电信通讯设备,并在飞行途中禁止使用手机和电脑。

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

1.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

2.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

3.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

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

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

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10.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

【解读】(1)打电话礼仪: 当电话接通后,应首先说:“您好!我是×××”。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电话,说话时要保持一种高兴的语气和声调,切忌冷漠无情,但也切忌声音过大。交谈结束后,应客气地道上一声:“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喀啦”一声挂断。(2)接电话礼仪: 当听到电话铃一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用普通话说:“您好!我是***(自报姓名),请讲。”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然后再道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1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12.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13.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友好、请求、商量式的。举止稳重,温文尔雅。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14.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升旗礼仪:(1)不迟到、不早退,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不交头接耳。(2)向国旗行注目礼,与学生一起高声唱国歌,歌词准确,精神饱满。(3)切忌:自由走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马虎应付、窃窃私语。(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5)天气暖和时要自觉穿统一校服,校服要及时清洗、熨烫,要将校服穿得端庄、高雅。

15.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集会礼仪:(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无故中途离开。(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3)尊重报告人。掌声热烈,静听专心。(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切忌:窃窃私语、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第五篇:《教师礼仪规范》

北京市教育局收集、整理《教师礼仪规范》

教师礼仪规范

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 第二章 教师礼仪“五要素” 第三章 进出校门礼仪和集会礼仪 第四章 课堂交往礼仪 第六章 办公交往礼仪 第五章 课外交往的礼仪 第七章 与家长交往的礼仪 第八章 社会交往礼仪

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

一、礼仪概述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是德,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进,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礼仪在本质上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包括礼节和仪式,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例如,初次见面该怎样互相介绍,怎样互递名片,怎样待客,等等。再如,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等。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如欢迎仪式、签字仪式、开业典礼、婚礼仪式、葬礼等。

现代礼仪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

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

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

3、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创建良好的社交氛围 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外,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礼仪完全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提倡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殊途同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

二、教师礼仪的内涵及其培养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有其特殊意义。所谓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敬他人、讲究礼节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为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近年来,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师德建设,教师的礼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礼仪相悖,乃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的现象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公共场合语言粗俗不文明;不尊重学生,时常挖苦讽刺或冷漠疏远;对学生的提问、问候随便应付或干脆臵若罔闻;上课时接听、拨打手机;在教室内吸烟、随地吐痰;形象举止过于随意或浓妆艳抹、过于修饰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教师礼仪教育的途径

1、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

这里所说的学习,指通过自励、自省、慎独,培养自觉的礼仪意识,达到为人师表的道德境界。

同时,要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德对陶冶教师情操,转变教师礼仪,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礼仪教育(1)重视教师礼仪的传承

在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教中,要求老教师在传授教学知识、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传授教师礼仪知识。促使新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师礼仪修养。

(2)加强对教师礼仪的规范

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把学生摆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平等地对待学生,热情地关爱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服务。

②要求教师举止得体,语言文明,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和手势,举手投足都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

③要求教师加强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配合。特别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而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分忧,应争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应以和为贵,尊重同事。

④要求教师服饰得体,仪表端庄。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实践,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 行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意愿和主动性是最重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礼仪在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时时刻刻谨记、笃行,在实践中增强礼仪意识,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能力。

三、当前教师礼仪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教师在礼仪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2)对学生关心不够(3)对学生缺乏尊重(4)形象和举止过于随意

(5)公共场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2、对教师礼仪的建议(1)增强自身的礼仪榜样意识(2)多给学生一份热情和微笑(3)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5)举止得体,言语生动(6)服饰得体,仪表端庄

3、教师礼仪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意义(1)传承传统美德,扩充学校德育内容 教师的言行,特别是教师的礼仪表现,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它一方面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素质结构;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美德。通过教师示范作用,让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如拳拳报国心,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热爱人民、关心人、理解人、同情人、孜孜上进、奋发图强、正直诚实、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良好意志和品德,都值得共同弘扬。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三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教师礼仪教育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是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通过教师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带动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礼仪的风气,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健全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3)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学过之后,迫于原有的教学惯性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压力,日常的教学行为丝毫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对教师礼仪的强调,从教师的最基本的行为出发,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得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贯穿于他们的教学行为中,为新课程改革打下了行为基础,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载体。

第二章

教师礼仪“五要素”

教师礼仪的五要素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服饰、教师的举止、教师的形象和教师的情绪

一、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礼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语言礼仪的具体要求(1)熟练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标准化语言,也是教师必须使用的职业语言。教师必须运用国家规定的“全国通用普通话”教学,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不仅跟老师学习文化知识,也跟老师学习语言;在教师语言规范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便能讲规范化语言。

(2)准确、无误的科学性

教学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要科学、正确。在语言使用上,教师应力求字斟句酌,做到发音准确、清晰、语句通顺、无误,避免学生错误地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

教师语言的内容与其他行业相比,必定是专业性、科学性较强,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每一次批评或表扬,语言的运用必须是科学的,容不得半点含糊,更容不得谬误。

(3)精炼、严密,逻辑性强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允许教师啰唆、拖泥带水。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语言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对教学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做到言简意赅、富有逻辑性,使教学语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发挥出最好的效益。

2、教师语言的艺术性

(1)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一直被教师视为最廉价的直观教具,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语言要平实、自然,不哗众取宠

教学语言应讲究平实、自然,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教材。语言的晦涩、艰深或故弄玄虚、空洞无物,只能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阻碍知识的掌握。

(3)语言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课堂气氛的调节器。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趣,既带给学生轻松愉快,又有深刻哲理;既能创造自然和谐、平易亲切的课堂气氛,又能为学生提供思维驰骋的天地。(4)善于使用情感性语言

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感之美。教师的语言要满载着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充满对本学科的执著之情,饱含对专业知识成果的赞叹之情。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即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运用鼓励性语言,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语言一般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常常让学生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抒情时,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点拨时,要让学生低头沉思,豁然开朗。感召力是教师语言追求的一个较高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演练、学习。

(5)语音、语速、语调适宜

语言技能是通过一定的语音、语调、语速表现的语音、语调、语速是否自然、亲切、优美、动听,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及课堂情境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6)善于使用肢体(态势)语言

教学中时而出现的肢体语言能转移学生注意力,解除学生持续智力操作的疲劳感;肢体语言直观形象,可与讲授形成珠联璧合之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感知教材;适时而有分寸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教师控制教学秩序,发挥组织教学的功能。

3、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方法与途径(1)思想上不断强化语言修养意义的认识(2)以读促说,增添活力(3)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4)加强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5)加强语言修养

二、教师的服饰

1、教师服饰的一般要求

教师的着装是无形的教育力量。教师着装应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年龄特点、职业特点、学识水平,大方得体,给人以稳重高雅的美感。

(1)着装要合乎时宜

着装要与时间、地点、场合及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相协调。教师衣着的直观对象主要是学生,其目的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加强礼仪修养时,必须时刻牢记在心。

(2)着装要注意色彩搭配

服饰是由色彩、款式和质地等因素构成的,色彩是构成服饰的第一要素。

教师服装的色彩搭配应尽量做到上身浅色、下身重色、整体美化、重点在颈部的原则,以便视觉主点被引向面部,这样就显得重心较稳。女教师的裙子下摆、裤口和鞋面装饰不要太跳,不要用闪光饰物。鞋、袜、下摆配色应接近衣物,不要过分追求流行,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评头论足,分散注意力。

(3)教师着装应该切忌以下一些问题: ①不整齐。有些教师不修边幅,衣冠不整,忽视着装细节,如衣服扣子没扣好、衣领折皱、裤脚卷起、帽子戴歪等。

②不清洁。有些教师不勤换衣勤洗衣,衣服脏了仍穿着进教室,衣领、衣袖汗渍可见,皮鞋长时间不擦,灰尘满面。这样不清洁的着装最易引起学生厌恶。

③不庄重。有些女教师尤其是年轻女教师追求时髦,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穿各种奇装异服进课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④不变化。有些教师着装从不变化,就穿一种款式一种颜色的衣服,学生看久了,觉得很乏味。

三、教师的举止

在学校,学生最崇拜的便是老师,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其脑海里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无声无息的影响,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果教师的文明修养不高,举止轻浮粗俗,态度恶劣,必然有损自身形象,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质,待其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文明交往的需要,也难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因而,教师应该努力培养高尚的文明行为,做到举止得体、文雅谦和、言而有礼、行而有矩,尽量以自身良好的礼仪风范影响学生。

提倡教师讲礼仪,其目的是提醒教师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要考虑教育影响因素,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否体现出良好的文化教养,自己能否成为学生和社会公众的楷模。

1、神态的礼节

教师的神态表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它教给学生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神情。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使自己表情和蔼、亲切、庄重、自然。

(1)教师要把握好目光运用

在社交礼仪中,目光是受感情制约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以感情充沛、生机勃发的感觉;目光呆滞麻木,则给人疲惫厌倦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教师,他们边改本子边和学生谈话,根本不看着孩子;瞪着眼追问孩子问题;后背对着学生板书,嘴里却叫着某某学生的名字让他回答问题;课堂上发现某学生在做小动作,一边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一边用眼角斜视着该生。所有这些都是缺乏教师修养的表现,只不过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而不自知。要想改变或者避免犯这些错误,只需作一个假想:你坐在某教室内,讲台上是你的同事或校长,他(她)用上述态度对待你,你会是怎样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时,目光的交流总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的交流要以目光的交流为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谈时,应当不断地通过各种目光与对方交流,调整交谈的气氛。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或者和学生交谈结束时,教师要注视学生,并点头肯定,示意让学生坐下或交谈结束。(2)教师也要向学生展现自己的笑容

微笑是维护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笑教育要把学生的情绪智力放在首位,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

作为教师,无论是哪一个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微笑和鼓励,微笑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厌学、胆小等心理疾患,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微笑,其本质就是爱。学会微笑,就是学会爱。

作为教师,只有学会微笑,才能在教学和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拥有自信、获得成功、超越自己;只有学会微笑,才能变对立为对话,变批评为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2、身姿的礼节

身为教师,我们应对鞠躬、站、坐、行等方面的身姿规范进行了解,认真学习那些文明优雅的举止动作,从细节处训练自己,努力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鞠躬

鞠躬问侯应是教师每次上课的必行礼节,通过鞠躬,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营造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上课之初,教师应采取端正的站姿,双目注视学生,双手下垂,上身平缓地前倾约30度,而后恢复原状。礼毕应面带微笑,双眼有礼貌地注视学生,然后开始上课。上课结束时,教师可再次面对学生从容施以鞠躬礼,以表示对学生积极合作的感谢,这样能体现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与师表风范。

(2)站姿

站则直,犹如松立泰山,给人以稳健挺拔的美感,传递正直向上的信息。具体而言,教师的站姿应是: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身躯正直,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自然放松,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正中。男教师双腿可适当分开,以双脚距离不超过肩宽为宜;女教师应双膝自然并拢,一脚略微向前臵于另一脚的中后部,两脚呈“丁”字形,或两脚跟并拢,脚尖张开呈“V”形。

(3)坐姿

中国人讲究“坐如钟”,即要坐得稳,不能身体歪斜或如坐针毡。教师的坐姿往往是其精神气质、文化、修养的表现。作为教师,得体的坐法是:入座时,动作从容不迫,轻盈和缓。女教师着裙装入座,通常应先用双手拢平裙摆,再平稳坐下。落座时,应坐椅面的三分之二左右,坐满座椅或仅坐在椅子的边缘都是有失风度的。

(4)行姿

教师的行姿应给人以稳健、从容、和谐的印象,行走时身板要直,双肩要平,头部端正,双眼平视,步履轻而稳,速度快慢适中,要有节奏感,两臂自然摆动,摆动的幅度以30度左右为佳。行走时不能弯腰曲背、左顾右盼、摇摆拖沓、边吃边走,否则将有失庄重。

上课时,教师在讲台上不能来回不停地走动,这样会让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宜久站一处一动不动,这样会给人以静止压抑之感,课堂就会显得死板。正确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从容走动或变换一下位臵,如果看到有学生不注意听课,可以走到他的座位旁给予提醒。

3、手势动作的礼节

教师应使用礼貌高雅的手势动作待人接物,开展教学工作,尽量避免失敬于人。

教师在指人示物或在课堂上让学生到前边回答问题时,最好采用整只手掌,掌心向上表示请的手势,动作要准确、舒展、到位,如敷衍潦草反而失礼。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时,教师可微笑着伸出大拇指,表示肯定和称赞,或带领其他学生热情为其鼓掌,给予鼓励。当教师拿取东西时,在够得着的范围内动作应是两手持物,五指自然并拢,这样显得庄重而有教养。作为教师,应避免对人指指戳戳、用手指招呼别人、蔑视性地伸出小指评价学生、拍桌子、双手抱臂交叉胸前、讽刺性地鼓倒掌等,这些动作传递的信息都容易挫伤学生的情感与自尊,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4、人际距离的礼节

人际距离是无声的语言,如同人的目光、手势一样,传递着某种信息,表达出某种感情,表示着人们对他人的礼貌与尊重。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大都在三米开外,这种距离能形成教师的威严,但容易拉开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指导帮助或征询意见,就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教育效果。当教师在课下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相处时,可以让学生依偎在自己身边,同时,帮学生擦擦小脸,整理一下衣服,这样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但是对于年龄稍大的异性学生,单独谈话或辅导功课时不能距离过近,应保持至少半米的距离,否则将有失检点。

四、教师的形象

良好的教师形象是美的化身,是学生模仿、追求、敬重的对象;不良的教师形象不仅让学生品头论足,产生疑惑,而且给社会职业道德造成影响,留下遗憾。

教师形象应秉持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的原则。整齐一律、对称平衡、多样统一是教师形象设计的三大法则。教师形象设计总的原则是教师形象的内在美(思想品德、精神道德、气质情感、学识才能等)与外在美(形体仪表、行为语言、形象风度等)的高度统一。

1、教师形象内在美的塑造(1)乐于奉献(2)努力创新探索(3)关爱学生(4)尊重和欣赏学生

2、教师形象设计中的自然妆

美容化妆是社会时尚的一种礼貌行为,而自然妆是教师形象的最佳选择。其原则是:美观又不夺人耳目;漂亮又不失教师身份;引导学生审美,又不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男教师上讲台要修饰面容,妆面自然大方,清洁整齐,双眉要修整,鼻毛要剪,指甲要修,口无异味,无论多忙多急,一定要剃须修面,梳理发型;女教师要根据自己皮肤光洁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妆面,眉型、眼影、睫毛、唇色等都要自然大方,美化合度,切忌浓妆艳抹。

五、教师的情绪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繁重的教学任务、过多的工作负荷使教师面临巨大的压力。教学与生存的压力使得许多教师出现不良的情绪。教师带着情绪进行教学工作,或者是由于情绪失控引发过度惩罚学生等过激行为,必然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身体健康。

1、教师情绪的概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参与教学的师生都是主观能动的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交流得好,课堂教学就成功,教师满意,学生也满足,这正是当前大力推行情感教育的原因所在。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在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能否和学生一道和谐而有效地实现情感交流的目标,首先取决于教师情感的第一性征——情绪。

如果教师情绪紧张,说话吞吞吐吐;教师情绪低落,对学生一副爱理不睬的样子;教师板起脸孔,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教师兴奋异常,语无伦次,只顾自己表演,不管学生感受……显然,这几种情绪是不可能带给学生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的,因为它不利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不但破坏师生的情感交流,而且影响到自身知识的传授、教法的运用等,更有甚者,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抵触、对抗情绪。这样的课堂,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教师情绪平稳,语气温和,语言流畅;乐观自信,面带微笑;情绪饱满,抑扬顿挫地为学生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故事;作深思状向学生提问,然后用殷切的目光注视学生;和善地叫学生坐下,并鼓励他争取回答下一个问题……恐怕这样的情境很快就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紧跟老师的步伐,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情绪应表现为尊重、理解、信任、宽容、鼓励,而不应表现为冲动、粗鲁、阴沉、暴戾。

2、加强教师情绪修养的意义

(1)加强教师情绪修养,是培养学生健康情绪的需要(2)加强教师情绪修养,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3)加强教师的情绪修养,是改善和调节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的需要

(4)加强教师的情绪修养,其意义还体现在情绪对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产生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和作用上。

3、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教师的任何不良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情绪不佳有多种原因:第一,身体原因。身体是情绪的载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会影响情绪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二,环境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其情绪往往会受一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领导对待自己不公平;同事或夫妻间闹矛盾;工资待遇、住房、职称评定没能满足要求等都会造成情绪不佳。第三,课堂教学反作用于教师的情绪。

教师也往往因为课堂教学过程不顺利、学生不听指挥、教学效果不满意等问题而影响到自身的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不佳,往往有如下表现:

①激动易怒。②压抑苦闷。③抑郁消沉。④过度紧张。⑤冷漠。

4、情绪管理的方法(1)明确自我认知标准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要有批评与反省的精神,不断检查自己。

(2)进行情绪管理

①体察自己的情绪,分析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恰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明确情绪的源头,就可以对情绪作更好的处理。

②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进行恰如其分的控制,以培养良好的习惯。

确立原则:教师最常见的情绪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领导批评或同事伤害;在学校常常不能被其他教职员工所认同;受到学生的顶撞或者是和学生家长在对待学生的意见上产生冲突……因此,需要确立明确的原则,比如在自己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要尽量稳定情绪,不要批评学生,先作一下冷处理。A、转移注意力。B、换位思考。

培养宽阔的胸襟,修身养性,泰然处事。能够对人不存偏见,对事不固执已见,对别人无意的过失不过分求全责备,就会减少负性情绪。

A、加强锻炼,强身健体。B、尊重对方,善待他人。(3)采取合理的方式舒缓情绪

情绪控制,并不是说要一味地压抑情绪。其实,缓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有些人会痛哭一场,有些人会找知心好友倾诉一番,有些人会逛街购物、听音乐、做家务。此外,培养业余爱好、参加社会团休活动等也有助于情绪的缓解。体育运动、旅游放松等方式,同样能够缓解紧张情绪。第三章

进出校门礼仪和集会礼仪

一、进出校门礼仪

1、进入校门时,将工作牌佩戴在左胸前。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或“你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排好车辆。

2、离开校园时,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主动与门卫及值班老师道别:“再见”。

3、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也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4、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对外:了解对方职务的,以职务相称;不了解的,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

5、行走在校园中,不随手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二、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升旗礼仪

(1)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2)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唱国歌。

(3)切忌:自由走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马虎应付、窃窃私语。

(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5)自觉穿统一校服,校服要及时清洗、熨烫,要将校服穿得端庄、高雅。

2、集会礼仪

(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中途离开。(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尊重报告人。掌声热烈,静听专心。

(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

切忌:窃窃私语、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3、听课礼仪

(1)提前进入听课地点,做好听课准备。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臵。

(2)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安静专心,认真记录。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不无故中途离场,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第四章

课堂交往礼仪

一名教师教得好不好,对学生有没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师生情感如何,关键还得看课堂上教师的表现怎么样。

在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和交往礼仪,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和交往礼仪,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尊重他人。

一、言语礼仪

言语表达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年龄,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又是学生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如何说话、如何对全班说或对个别人说、如何陈述、如何提问、如何赞扬或者批评、如何总结观点和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不但是让自己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被学生接收和接受的保证,而且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师生良好情感的重要方法。因此,课堂交往中,教师最先注意的就是言语方面的基本礼仪问题。

课堂交往中的言语礼仪问题可以分为“说什么”和“怎么说”两类。首先,教师要明确在课堂里面对学生说什么。教师不但要掌握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而且要掌握学生的个别情况,还要认识到自己所教学科对学生发展的基本作用。

特别提醒教师注意的是,涉及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和经济地位的话题,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三思而后出口”,不然,一方面有冒违反国家教育教学基本政策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影响到道德教育的有效进行。

其次,教师要努力练习说话的艺术,养成对课堂教学环境的敏感性,做到说话不但有思想内容,而且言辞优美、连贯、得体,还能有个人的风格特色。为此,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非权势,态度真诚,积极对待学生。如果教师总是用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对待学生,那么就不可能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和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的确立。

第二,用词文明、准确、生动,有文采。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首先是一种工作语言,应该符合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课堂中要用普通话交流。

第三,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影响教学效果。

另外,和个别学生说话时的礼仪也很关键。首先,和个别学生交流时最关键的是不但要用语言温暖人心,而且能够解决实质性问题。先说提问。一般的提问有针对全班提问和针对某个学生提问两种。针对全班提问,要求不要对某个学生有暗示,这样可能使其他学生不满。针对某个学生提问,一是要给予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不搞突击;二是要眼睛看着对方,而又不锋芒毕露。如果教师故意紧盯对方眼睛,会使学生感到慌乱和不知所措,即便理解了的问题也回答不出来。不论学生回答得正确不正确,教师都应该给予比较适当的评价,而不能马上转入其他话题。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时:一是要使双方在空间距离上保持较近而又不过于近的距离。

二、衣着礼仪

按现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和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教师应该从如下一些方面考虑自己的着装和基本的打扮:

首先,教师着装要具有职业美感。

要具有职业美感,教师着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衣服和佩饰要整洁、完好、大方。建议教师最好穿正装,而不要穿休闲装。女教师一般不要穿短裙进教室,并尽可能减少衣服和腰带上的饰物。

其次,教师着装要合乎时宜,有一定的变化。再次,教师着装要特别注意色彩搭配。

三、形体礼仪

对课堂中的教师来说,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也是现代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东歪西扭,一只手按在讲台上或者撑在黑板上或者其他物体上,身体重心在身体的一边,整个儿就像一颗千年老松,给人很没有修养之感。有的教师以一只腿为支撑,另一只腿则竖起来,似乎在练舞蹈,也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还有的男教师面对学生时,两腿间距过宽,给人过于孔武有力的感觉。还有的教师坐的时候,弯腰驼背,整个人埋在讲台后方,这也是要回避的。

课堂中,教师形态方面的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乐观健康,挺拔向上,潇洒自然,既能够给人以美感,又不刻意保持某种姿势。

如果教师能够保持好的形态姿势,不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真是功莫大焉。

第一,站姿。学校要求教师上课时采取站立姿势,站姿包括静态的姿势和走动的姿势。静态的站姿要求教师保持平稳,重心保持基本平衡,而不能总是在晃动;头顶要和两脚尖连线的中点在一条直线上;同时要自然放松,而不能像个哨兵似的站着不动,可以稍微走动。走动的姿势要求有动感,但是又不给人以冲动、匆忙之感。

站姿,首先忌弯腰驼背,步履蹒跚,面无表情。其次避免刻意保持某种被认为是优美的姿势。

第二,坐姿。一般来说,教师应站着讲课,但也不尽然。首先,如果教师讲课已经完毕而还有较长时间才下课时,坐下来也未尝不可。再者,如果教师需要当堂批改作业或者学生个别交流,坐下来也是一种选择。教师的坐姿都应该做到挺拔向上,挺直腰板,整个人有向上拉的感觉,整个身体的中轴线呈直线,而不能扭曲。

坐姿:忌讳双腿直伸出去,既不雅观也影响别人行走,如果面前有桌子的话,最好不要伸到桌子前面;将腿脚臵于桌椅上,这是绝对要避免的教师行为;抖腿,有些教师在讲课或者休息时有抖腿的习惯,给人很不好的印象;蹬踏物体,比如讲台的台阶、墙壁或者其他;有个别教师有把脚从鞋里解放出来的“癖好”,问题是解放了脚,却犯了最基本的教师礼仪,这显然是极大的不文明行为。其他的还有诸如双脚相互摩擦、一只手抱住一条腿、一条腿放在椅子的下方而另一条腿则放在任何可能的地方等犯大忌的行为。

第三,手势。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在教学中,手势也被称作手势语,是教师教学时必须利用的一种教学资源。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的手势要能够和整个教学进度、言语表达和身体姿势配合使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在讲课时,除了基本的教具如教鞭(现在一般没有教鞭,即使有,也是那种激光指示笔)、粉笔、三角板、直尺等,手里最好不要拿其他东西。其次,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变换。

手的姿势,最忌讳的就是双手抱于胸前或者背于后面,给人以傲慢不近人情之感。其次,由于讲演时总有很多信息是需要通过手势比划表现出来的,于是有的教师不停地挥动手臂,动着手指头,给人以烦躁不安的感觉。部分教师的手势过于僵直,一成不变,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就是某些教师爱把手插在裤兜里讲话,或者走来走去,甚至玩弄口袋里的小物件,这些都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第四,板书时的姿势。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行为活动。教师板书时背对着学生,看不见学生,但是学生却可以注意到教师的后背和整个身体姿势。

板书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姿势很舒展,有书法家挥毫而就的气势。书写时注意不要离黑板过近,保持半尺左右的距离。用笔要有力,但是又不要过于用力以致压断粉笔。如果黑板上方够不着,不要勉强写在黑板上方,因为那样的话就不得不踮起脚尖,整个身体被迫贴着黑板,既容易弄脏衣服,也容易使身体显得很单薄、瘦小。同样,黑板下方过低的地方也可以不用写,因为当教师弯下腰去,很可能露出腰部或者内衣的下摆。

四、目光和笑容礼仪

目光和笑容往往起着比言语举止还重要的作用之外,还因为对于课堂里的教师来说,他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如何用自己的目光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微笑或者不满去正确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礼仪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学问题。

如何正确运用目光,如何使自己的笑容更加得体而有教育意义。第一,通过目光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存在和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最为关键的。在我国,目前很多学校尤其是城市学校班额较大,教室里塞满了学生,如果一个学生长久得不到教师目光有意识的暂留,就会产生被忽视和被抛弃的感觉,甚至导致厌学和逃学。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持目光的上下左右的转移。研究表明,在传统的长方形教室里,学生按照秧田式排座,四个角上的学生,特别是离讲台最近的两个前角的学生最可能被忽视,教师要有意识地扫视到这些位臵上的学生。转移目光的时候,一是注意速度适当,既不过快也不过慢,除非目光以外的区域发生教学意外事件。太快给人以盛气凌人和缺乏和善之感,太慢则让人以为没有生气、空洞、漂移。二是中途可以有停顿,比如对某个学生给予特别的赞许或者鼓励或者批评或者不满的信息,但是不要让其他学生明显感到,否则就会把全班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学生身上,造成教学中断和这个学生的尴尬。三是一般先左右后前后,除了注视学生的面孔和眼睛外,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书籍和服饰,这样可以使学生全面关注自己的发展。

第二,不同的教学环节要正确使用不同的目光。向学生提问时,目光要柔和,充满自信和鼓励的信息。当学生在说话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看着他的眼睛,这样会使他感到慌乱,感到被教师逼着回答似的。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不要马上叫学生坐下,可以用目光告诉他“再想想,再试试”。学生回答完毕,可以颔首并用赞许的目光示意坐下。如果回答错误,千万不要轻易用失望的目光回应学生。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目光的运用有一些特殊的禁忌。一般而言,最大的禁忌是冷漠和鄙夷的目光。其次,学生说话时看似在听,但是目光却留在别处。这会使学生备感气馁的。再次,一个基本的礼仪就是在和异性学生交流时,不论是在班集体当中,还是和教师在教室里个别说话时,教师一方面不可过长或者过短地注视对方,同时不要多去注意对方的衣着和服饰。

正确利用笑容,不但符合一般礼仪要求,更是各种教育学著作所反复强调的。笑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积极的信息。首先就是表明教师心态良好,一切正常。跟着这样的教师学习知识,学生不但觉得自己也心情愉快,而且充满了自信和向上的精神。其次,表明教师对学生真诚友善,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在一起对教师来说不是苦差使,而是快乐的事情。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微笑不是“挤”出来的,也不是可以随便训练而成的,而是教师自己正确的人生态度的自然体现。

教师的笑容是一种工作内容,要让笑更甜美、更温暖、更有教育意义,是一门学问。

第一,根据教学情境自然表达内心的笑意。下列情形是适合教师用笑容来面对学生的:

(1)一般在讲课时,如果没有明显的或者用目光屡制而不止的意外情况,教师应该保持适当的微笑。

(2)向学生提问或者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用配以赞许的微笑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观点。

(3)学生上课前或者下课时向教师致礼时,教师一定要用微笑给予回报,并配以颔首。

第二,让自己的微笑更加优雅。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紧绷的脸是没法真诚微笑的。

第三,在微笑之外还有中笑、大笑等,教师也要善加运用,但是绝对避免不加控制的笑,因为课堂不同于其他场合,教师是在教学,而不是一般的讲故事或者聊天。

五、评价礼仪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最基本的方面之一,评价什么、如何评价和谁来评价,已有的教育理论都已经谈得很多,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谈则比较少见。实际上,人与人的交往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评价,每个人都需要从他人那里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评价这种社会性活动是一定存在的,而且有它自己的基本规律。教师和学生由于处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地位,评价必然作为教学的基本环节而存在。教师需要通过比较明确的言语行为和身体姿势告诉学生某种行为或者知识是否正确、恰当、符合外部的基本要求等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途径是言语评价,此外还有通过目光、笑容、特定的身体姿势和学生空间距离来表达对学生的某种价值判断,还可以通过物质奖惩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从性质上讲,有正面的以赞赏为主的评价,有负面的以批评为主的评价,还有的评价是褒贬参半,总之,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不过,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遵守共同的礼仪要求。

第一,教师要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他们自己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

第二,以欣赏、认同、赞赏为主,辅以积极的期望、批评,甚至必要时施以符合教育性原则的惩罚。

言语评价方式方面的有关礼仪,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肯、得体、引人深思。中肯,指的是评价的内容方面,就是教师的评语全面准确反映了学生学习或者表现的基本信息,并根据基本的教学评价标准给予定性判断。得体,指的是评价的表达方式方面,就是教师要选用适当的词语、词组、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要表达的评价,而且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言语评价的第二方面要求是要做到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去评价,绝不要轻易提过去了的事情。

言语评价,第一,避免粗暴、直板的评价。粗暴而直板的评价会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开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第二,避免粗话、脏话,避免卖弄脱口秀。第三,前后不一致的毛病也要尽可能回避。这里说的不一致指同一堂课里前后不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前后不一致。第四,言语评价在课堂上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表现方面,不要轻易去评价一个学生的穿着或者学生用品。

第五章

课外交往的礼仪

课堂是教师主要的舞台,也是教师展示风采的主要场所。但是,教师在课外的舞台上展示的自我可能更为自然,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这一点往往并不被教师所重视。其实无论哪位老师,除了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多的时候会在课外,在校园里,在学校食堂里,在图书馆里,在办公室里和更多的同学进行着有意无意的交流,这个时候的教师交往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爱和欣赏学生

教师在课堂外与学生交往中,要唱响“爱”的主旋律,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爱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找寻自己的闪光点。只有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使得教师的教学魅力在学生的身上大放异彩。

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指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善于欣赏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就要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从不同的方面发现不同的学生身上不同的优点,善于把学生的优点扩大化,同时要善于把学生的缺点缩小化,这样你才能找到欣赏自己学生的支撑点,才能真正做到爱自己的学生,欣赏自己的学生。

二、仪态礼仪

师生课外的交往中,也有一些礼仪问题需要关注。

1、走姿

上下班、上下课的校园里总是会看到教师穿行于其中的身影。正确的行走姿势应该是轻盈的、自然的、平稳的,要挺拔中带有自信,稳健中传达庄重。男士的步态应该反映着男性的特点:刚键、有力、威武;女士的步态应该反映着女性的柔美、典雅和轻盈。

①步位。是指行走时两脚落地的位臵。一般来说,要求尽量落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字步”。

②步幅。是指跨步时两脚间的距离。标准的距离是本人的一脚半之长左右,有时也用75—80厘米作为标准。

③步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速度。这种速度因人而异,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气质特点、性格形成自己的风格。一般来说,男性要求每分钟108—110步,女性要求每分钟118—120步。在校园里,教师的行走一般要求速度稍微快些,一般在平均步速的上限值为好。

④体态。是指走路时个人的精神状态在走姿中的体现。整体要求走路时应该精神饱满,挺拔向上。教师的职责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一个萎靡不振、走路低头猥琐的教师,给学生的感觉会是无精打采、没有力量,这种状态也会无形中传染学生。教师在课堂外的走路要注意挺胸抬头、面带微笑、直视前方、充满自信,当有迎面而来的学生或其他同事的时候,应注意让自己的目光直接落在对方的眼睛以下的部分,并且坦然打招呼。

另外,不同的场合,对于走姿也有不同的要求:

①不同的场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脚步的轻重、快慢、步幅大小,以和相应的场合适应。

②与人同行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与人步幅和步速协调一致。③在上下楼时,要注意保持身体正直,不要左右摇摆,并且保持一定的速度。

在校园里,一般都会有学生守则要求学生上下楼梯碰到老师,要侧过身体,让老师先过去,自己再过。在这一点上,教师也应该注意适度,有时候教师的速度比较慢,走在后面的学生就必须跟在后面,慢慢上下楼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主动给学生让一下路,让学生先行。

2、坐姿

良好的坐相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教养程度、气质风格和性格特点。为人师表的教师,更需要有一个端庄、舒适和高雅的坐姿,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给自己带来更健康的身体,给予学生更好的身教。

(1)与人对话时的坐姿

这时正确的坐姿应该上身挺直,腰部挺起,下颌回缩,挺胸收腹,双肩放松,两眼平直,面带笑容。(2)办公室的坐姿

上体要尽量保持正直,眼睛离书本或电脑80厘米左右,胸口离桌子一拳之隔。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久坐的职业,只有保持正确的姿势,并且注意适当的休息,才会远离颈椎、腰椎、肩周等职业病。

坐姿,都需要注意一定的问题: ①落座和起身要轻。②跷“二郎腿”要适度

③慎独。慎独就是要求教师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有没有他人在场,教师都应该注意坐姿,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关键的时刻不“翻船”。

3、微笑

微笑是人的最好伙伴,微笑可以提高个人的优雅气质,总是面带微笑的人,脸部线条会更为自然柔和,令人更容易产生可亲近的感觉。微笑可以强化自我的自信程度,只有开心的人才会总是微笑,那么如果你总是在微笑着,说明你是一个开心的人。微笑还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可以拉近人们的心理距离,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好感。

微笑应该自然、适度,令人感觉温暖。微笑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嘴角部位向两侧牵动且往上颊面提高,但是不露齿,要甜美、真诚,让人感觉笑得温柔友善、自然亲切、恰到好处,既不让人感觉矫揉造作,也不让人感觉生硬冷淡。尤其注意要让自己的笑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情流露,而不是敷衍应付。

4、平等的态度 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上尊重自己的学生

注意在课堂外和学生的交往中的用语。要多使用文明用语如:请、谢谢、没关系、不客气、对不起。

教师叫学生帮忙,应该用“请”,用商量和征询建议的口气,而不应该是命令的口气;学生帮助了教师,教师应该及时和明确地表达谢意;教师在学生面前犯了错误,要敢于直接承认错误。

其次,要以积极正面鼓励为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学生作为年轻人,更是难免会犯错误,各方面表现也未见得会非常如人意,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语言分析问题,以正面的鼓励为主要手段。

最后,切忌背后议论学生。(2)眼神上尊重自己的学生

用眼睛正视学生,敢于跟学生面对面。在校园里面,教师是为人师的,应该有勇气面对学生,无论教过还是没有教过的,因此不用刻意回避要敢于正视学生。

要平视学生。在人的眼神交流中,眼神的位臵有很多种,可以分为直视、斜视、平视、仰视和俯视几种。俯视学生,稍显冷漠。直视对方,用平视的目光看学生,学生才能从老师眼神的信息中读到尊重和平等。

(3)行动上尊重自己的学生

要身心投入到学生当中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接触中都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人来看待,在行为举止上给学生以尊重。比如说,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帮忙完成一定的工作,这个时候不要采取强行的态度,用命令的语言要求学生必须做,而是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采取行动之前,要首先考虑一下学生的感受,然后再实施。

其次,需要和学生保持适度的距离。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个人距离通常是相互比较熟悉的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就是公开演说的时候演说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教师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的距离应该保持在个人距离和社交距离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能过于亲密。

三、邂逅礼仪

老师和学生在校园里邂逅,作为老师,如何做会更好?

1、主动出击

教师是长辈,是权威者,学生是晚生,是接受教育的人,这种角色定位使得学生的心里会自然生出一种怕老师、回避老师的心理趋向,在这个时候,教师主动做出一些积极的行为,为良好的学校气氛、班级气氛的形成建立一个通道。要主动地点头或是打招呼。

2、语言招呼礼

校园里不经意的见面,通常用招呼向对方表示尊重和一定的礼节。招呼礼通常有语言招呼和非语言招呼两种方式,语言招呼礼通常有称呼式招呼、寒暄式招呼和问候式招呼三种。称呼式招呼就是以称呼对方来打招呼,它通常用在经常见面的熟人和朋友之间。寒暄式招呼就是用一些没有实际内容的话语来打招呼,中国传统中最为著名的寒暄式招呼就是“你吃了吗”。这个招呼还曾经在笑话和相声中出现过,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以上两种打招呼方式都不十分适用于校园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交往中打招呼。

师生邂逅时,多用问候式招呼。问候式招呼通常有三种:简单型,用简单的“早”、“好”问候对方:根据时间的不同进行问候式招呼,比如早上就说早上好,下午就说下午好等;第三种就是详细问候,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问题,比如某位学生前一段时间生病没来上学,重新来上学之后,教师见了学生就可以问候“身体怎么样了”、“注意照顾啊”等。

3、非语言的招呼礼

非语言的招呼往往通过一定的体态和手势表示出对人的尊重。非语言招呼一般有点头、摆手、微笑和鞠躬致意几种方式。

点头是最简单易操作的一种非语言招呼,其方法就是将头向下点一下,但幅度不宜过大。通常用于一对多的交流场合。

摆手一般用于公共场所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做法是:不出声,举起右手,掌心朝向对方,轻轻左右挥动或摆动,但摆幅不宜过大。

微笑,在邂逅礼仪是最高效的一种招呼礼。

鞠躬致意也是常用的一种非语言招呼礼,具体做法是身体微微前倾,幅度不用过大,一般10—15度即可。

四、讨论礼仪

课堂之外,教师和学生还经常进行一种交往活动——讨论,师生经常会专门地或不经意地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这种交往活动中,师生,要注意交谈礼仪。

1、平等相待,不摆架子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发言权,大家都应该是平等交流的对象,要尊重讨论方的人格。尤其作为教师,要注意不要盛气凌人,以权威者的姿态压制学生,导致发言的局面出现“一边倒”的景象。

2、全面关注群体成员

多人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冷落每一个人,应该注意尽量多地照顾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不要只是关注某几个发言积极的学生,或是与自己熟悉的学生。

3、平和、沉稳的语调

一般情况下,柔和平稳的语调表示坦率和友善。讨论中,教师一般是引导者、权威者的角色,因此在讨论中应该注意使用比较平和与沉稳的语调,将整个讨论活动组织起来。

五、帮助礼仪

教师和学生的日常交往经常会碰到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在帮助同学方面,教师也要注意一定的礼仪规范,以更好地帮助学生。

1、主动关心

教师首先要有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意识,真正把学生装在自己的心里,平时注意观察学生,从各个方面和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状况,包括学生的情绪状态、身体状况、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给予真挚的关怀、贴心的保护。只有时时刻刻抱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够在关键时刻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其次要及时、有效地反应。当学生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候甚至要不计代价地给予无私的帮助。

最后注意,教师在帮助学生的时候要真正地发自内心,热情相待。

2、适度的帮助

帮助他人要考虑接受帮助的人的感受,要学会使用心理咨询学中的“移情技术”。所谓移情,就是通常所说的能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体会一下接受帮助的人的内心感受,然后再进一步用适度的方法去帮助他人。

适度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含义,就是讲求原则。不是学生所有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不是学生所有碰到的困难都帮助他们承担下来。

教师帮助学生更多的时候要依照救急不救贫的原则,要给学生留下自己发展的空间,只在关键的时候给予紧急的帮助,最终还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克服困难。

3、精神帮助为主,物质帮助为辅

教师也不是高收入群体,非常紧急的事件,一定的物质付出是难免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教师应在精神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多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心里想法、近期变化等,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考虑,给学生的学习当好领路人,生活上当好参谋。

4、关注弱势群体

“雪中送炭赛过锦上添花”。在对学生的帮助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注,尤其关注弱势群体,比如说学习不太好的、形象容貌不太出众的、家境困难的学生。弱势群众相对于强势群体,心理上更为脆弱,常常会有自卑的心理,自尊心更强。这种学生更需要教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形成更为积极的人生观。

六、活动礼仪

在课堂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以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社会活动体验。

1、尊重学生的要求

组织活动除了考虑安全性、可行性等问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任何活动的开展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发展学生,因此应该把学生的想法和需要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和要求,给学生民主空间,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作好周密的策划

策划阶段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要素。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实施方式、活动时间或期限、经费预算,并且形成书面文档。之后,还要有细致的活动进展的安排、需要的支持条件、具体的执行步骤等,同时也要形成详细的书面文档。

3、任人唯贤

一个好的活动,一定有一个好团队在执行和推动着整个活动的开展。

组织一个团结、强有力的团队是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职责。组织团队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任人唯贤、公平竞争的原则。

执行团队的组建原则都应该是给尽量多的有热情的同学更多的发展空间,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

执行过程中教师要甘做学生的绿叶,不要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给学生尽量大的发挥的空间,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当学生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再伸出援手。

4、高度卷入

任何活动都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无论以何种形式参与,教师都应该高度卷入到活动过程中去。

七、危机应对礼仪

校园内外有时会发生一些令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想象的意外事件,考验着我们的教师,考验着教师在危急事件中的礼仪。

1、临危不乱

当意外事件发生在身边的时候,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以理性的思考代替心神慌乱,将事件中的各个细节理清,并一一排序,首先解决最为紧急的事件,并且充分利用可能的资源,做好后续工作。比如说发生流血事件,首先应该以最快的速度理智地判断一下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报警,同时注意安排对受伤人员的看护和救治工作。然后要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部门,争取同事和同学的帮忙。

各项工作要尽量平行开展,争取更多的时间,使事件不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把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处理危急事件。

2、宽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

对于犯错误甚至违法的学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现在,我国的整体经济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族的文化建设都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社会正在向着多元化发展,人的思想非常活跃,心态更为躁动。外来信息的极大丰富,使得青少年的社会化程度也无形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心理和生理成熟度不相匹配,生理成熟快,心理成熟没有跟上,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走弯路。

教师,拿出宽容的心接纳他们,关怀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通过一定的教育和约束,他们是能够重新回到正路上的。当教师能够用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他们,用爱包围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够迷途知返。

3、文明用语,重视身教

除了心态上要包容有过错的学生,宽容地接纳他们之外,语言上也要注意恰当。尤其要注意在处理譬如校园冲突这类事件的时候,无论当事人对教师多么不尊重,教师始终都要记住自己是个局外人,是个处理问题、化干戈为玉帛的调停者,一定要注意礼貌用语,不要被卷入其中,带上自己的情绪,用一些过激的话语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

对于犯过错误,或者表现在大多数看来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语,不要随便给某些学生贴标签。对待所有的学生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相信他们有朝一日都会长大,都会成熟,没有人会是无可救药的。

另外,除了语言教导之外,很多时候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影响自己的学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

4、尊重学生,保护隐私

在危急事件发生之后,尊重他人主要表现为保护他人的隐私,在未得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不传播不利于他人发展、会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的任何信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既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也是个人文明的尺度。

5、肢体语言传达信息

在面对紧急事件的时候,可能因为事件的突然性,结果的不可预见性,而使学生惊惶失措,甚至引发激烈的情绪冲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信息给学生传达力量和支持,给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或者缓解学生的激烈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的肢体语言有握手、拍打、抚摸、拥抱等。握手,按照一定的节奏一紧一松,表示对对方的强有力的支持态度。拍打一般用在男老师和男生之间,给予对方信心和力量,表示对对方的鼓励。轻抚其后背,以缓解其紧张的情绪。拥抱也是给予学生力量和鼓励支持。

第六章

办公交往礼仪

一、电话礼仪

在“信息就是资本”、“联络创造效益”的今天,电话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电话,使用电话应有礼仪,接打电话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1、打电话的礼仪(1)重要的第一声

接通电话的第一声要亲切、优美的招呼声,声音清脆、悦耳、吐字清晰,就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你拨错了,不可一放了之,一定要说“对不起,打错了”。

(2)喜悦的心情

打电话时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即使对方看不见你,也会被你欢快的语调所感染,从而对你留下极佳的印象。

(3)清晰明朗的声音

打电话过程中绝对不能吸烟、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懒散的姿势对方也能够“听”得出来。打电话的时候,坐姿端正,所发出的声音就会亲切悦耳、充满活力。在通话时,声音要适中,不宜发声过高,免得令受话人承受不起,要使话筒与口部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4)通话内容精确简洁、突出重点,切忌拖沓

通话中,要尽可能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交代清楚通话的目的和事项,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传送必要的信息,提高通话的效率,切忌层次不清、重点不明的交谈。

(5)控制通话长度,以短为佳,宁短勿长

在电话礼仪里,有一条“三分钟原则”。即打电话时,发话人应当自觉、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限定在3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时间。

(6)挂电话前的礼貌

要结束电话交谈时,一般应当由打电话的一方提出,然后彼此客气地道别,说一声“再见”,再挂电话,不可只管自己讲完就挂断电话。

2、接听电话的礼仪

在整个通话过程中,受话人的礼仪有以下一些:(1)注重接听的第一声

受话人拿起电话时要先问好和自报家门,再问对方找谁,不要用中国人习惯的“喂,找谁”,因为这样通常会让人反感。自报家门较为规范的是:你好,这里是×××学校,请问找谁?

(2)及时接听电话

受话人要及时接听电话,通常的电话礼仪原则是铃响三声时接听电话,如果迟了,要向对方致歉。接听电话是否及时,实质上反映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真实态度。(3)了解来电话的目的

上班时间打来的电话几乎都与工作有关,每个电话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对方要找的人不在,也切忌只简单说“不在”就把电话挂了。接电话时要尽可能问清事由,避免误事。

(4)作好电话记录

接听电话时,应认真清楚地记录电话内容的六要素:何时、何人、何地、何事、为什么、如何进行。在工作中,这些资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打电话、接电话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电话记录既要简洁又要完备。

(5)接听电话态度要积极

人的感觉器官是非常神奇的,电话交谈虽然看不见对方,你的漫不经心很快就会被对方感受到。这种不尊重会极大地刺激对方的自尊心。注意打电话时的专心,要认真关注对方的谈话内容,不时在对方的话语中插入应和的话,如“啊”、“噢”、“嗯”、“是”、“是吗”等,让对方感觉到你正在认真听。

(6)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有耐心

接听电话时有时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此时你也应耐心地弄清对方的来意,然后巧妙而不失礼节地结束谈话。

(7)接听电话时的意外情况处理

正在接待客人或谈话时电话响了,要先对客人说:“对不起,请稍等一下。”如果面对的是上级,要说:“对不起,我可以接一下电话吗?”无论多么重要的电话,要告诉对方,你正在接待客人,长话短说或者告诉对方你等会再打给他。放下电话要再次对客人致歉。如果接打电话时另一个电话响了,要请通话方稍候,接听另一个电话;如果另一个电话的内容较长,要告诉对方你正在通话,另约时间再联络。此时,再拿起第一个电话继续通话并要向对方致歉。

接听电话时如有人正好进来找你,要用眼神或手势示意他坐下等候或稍后再来;如不希望对方听到电话内容,可用最简短的语言请他先出去,告诉他你等会儿会主动找他;不能一边接听电话一边与第三者说话,这样对谁都是不礼貌的。

(8)代接电话

代接电话是经常之事,如果要找的人在,你应说“请稍等,我找他来”;如果不在,要主动问对方是否需要留言或留电话号码,如对方有请求,应热情相助,对发话人要求转达的具体内容,最好认真作好笔录,并尽快地告诉要转达的人。那种说一声“他不在”就挂电话是非常粗鲁的行为。同时,代接电话不能好奇心太强,这会引起对方反感。夫妻代接电话,更避免寻根究底,否则让爱人很没面子。

二、会议礼仪

会议是集思广益、融会众见、处理问题的活动。会议礼仪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会议准备阶段的礼仪、会议进行阶段的礼仪、会议结束阶段的礼仪。

1、会议准备阶段(1)拟定会议主题

会议的主题,即会议的指导思想。会议的形式、内容、任务、议程、期限、出席人员等,都只有在会议的主题确定下来之后,才可以一一加以确定。

(2)拟发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应包括以下六项:一是标题,它重点交待会议名称。二是主题与内容,这是对会议宗旨的介绍。三是会期,应明确会议的起止时间。四是报到的时间与地点,对交通路线特别要交代清楚。五是会议的出席对象,如对象可选派,则应规定具体条件。六是会议要求,指与会者材料的准备与生活用品的准备,以及差旅费报销和其他费用问题。寄发的通知,结尾要写明举办单位,注明联系电话及联系人。

(3)起草会议文件

会议所用的各项文件材料,均应于会前准备完成,会议文件材料主要有开幕词、闭幕词和主题报告。

(4)安排好与会者的接待工作(5)选择、布臵会场

2、会议进行阶段(1)会议接待服务

应安排专人迎送、引导、陪同与会人员。会务人员要穿戴整齐,佩带会务人员标志,举止、言行彬彬有礼,快捷地为与会人员服务。

(2)会场服务

在会场内,管理好音像等设备,供应茶水,维持会场秩序,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如会期较长,还应为与会者安排一定的文体娱乐活动。

(3)做好会议记录、录音录像等工作 会议记录是由专人负责记录会议内容的一种书面材料,其内容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人员、主持者、现场记录等。会期较长的大中型会议,依例应编写会议简报。重要会议都需要进行现场的录音录像,在保存原始记录的同时,对录音录像进行必要的剪辑,以供对外宣传报道之用。

3、会议结束阶段

(1)为与会者的返程提供方便(2)作好会务决算

(3)处理有关会议的文件材料,形成可供传达的会议文件

三、对话礼仪

办公交往中的对话,是交流思想感情、增长知识才干、传递信息、沟通业务、增进效益、发展事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话既是社交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一门艺术。

这里谈的对话,既包括教师之间的对话,也包括教师与其他人(包括家长)的对话。

1、对话中的介绍 对话首先需要作介绍。

如果相互不熟悉,又无人引见,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等。

(1)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教师礼仪规范要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