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14篇 (发陈教授)(模版)
编辑:雨雪飘飘 识别码:15-1029725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0 11:16: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14篇 (发陈教授)(模版)

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60分

品·格(59,39,48—58—60)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不可不守”的宽原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竟有不凡自命风雅的斗方名士,以为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自己“不俗”的人品。他们的可笑之处在于,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58—60)

写文如金圣叹先生曾说: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忠实地表达着自己与内在世界的一致。然而这种一致的自洽性是可以作伪的。古今中外,沽名钓誉者甚多,虚情假意者亦不乏,然而此高雅非真脱俗,只是扯着喉咙模仿他人。灼眼之下,东施之态,邯郸之姿,便一目了然了。

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惹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张中行先生在《负喧谈话》中评价朱自清先生性情敦厚,行事澄明慢条斯礼,这与我们在《背景》中所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独步踱步的朱自清是一致的。先生一直嫌自己行事拖沓,希望形成雷厉风行的性格,然终不果,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始终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冷静的观察者,更非以奇诡辩论,波动跳跃的思维来让我们折服的斗士。这是每个人诚心正意行文行事必然的结果,如雨落心蕊,甘苦者观;水入容器,方圆自明。

世界如果显得凌乱不堪,是因为看他的眼睛凌乱不堪,因为读他的心凌乱不堪。这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人心中怀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模样什么恣态,而再经过言语加工后的表达,自然就呈现怎样面貌与味道。

古之学也,入乎眼,著乎耳,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便是说人的行为是与心里的观念学识互相协谐的。林语堂先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对一个作家最高的评价,是他像大自然本身。他并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他只是观察、感受、记录并最终离开了。这似乎反对了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观点。因为“天地无情”,往深里说,这却是个论题最好的佐证,作家要作到绝对客观,首先是摒弃了偏执与自我的偶然性的,尔后以绝对的冷静与疏离面对万物,才能做得到莎翁这样伟大。他是容器,却要以近乎无形,因此他的作品“豪华落尽见真淳”,他的性格是近似自然的公正与客观。如同一切美是无蔽的真理之显现,他的剧作便是他完整人格的映射,近几完美。

俗务,在诗人笔下便是诗,在哲人眼中即是思,在凡人看来仅是事。此间真意,真如才子金圣叹所言,“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罢。

我手写我心(58—60)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粱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9—60)

古言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笔与文字都是人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思考从心中流转到笔上,思想的味道也从纸上盎然而生。在我眼中,拥有高雅格调的诗文,它的作者也是一位身着白衣、飘然空灵的人吧。

翻开中华文化的长卷,各种文学瑰宝展现在我的眼前:“拔剑四顾心茫然”到“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追求内心的真实写照;“会当凌绝顶”到“恨别鸟惊心”是杜甫从年轻到得年迈的沉郁;“此情无计可消除”是李清照柔弱的思念;“竹杖茫鞋轻胜马”是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豁达。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拥有的无非是一颗赤诚之心,墨水像心头之血一般汇聚成文字洒在宣纸上,昭示着不同时光交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昭示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品味和格调。

我的老师、母亲都对我说过:文品即人品,没有一颗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是很难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唯有立足自身而心系天下,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文字就是作者心灵的表达,在思维与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是很难再有人为这添加的。吕不韦曾写道:欲论人者必先自论。能够写出清水芙蓉般文字的人们,想必他们的心灵也是经过了污泥的阻塞与干扰,但仍然洁白无瑕,并保留了那一份难能可贵的静气吧。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绘心之笔,描绘出他们如此美妙的意境?

性情褊急则行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自悟与淡然是无法被复制与模仿的。老子有句话叫: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我的理解里,这同样适用于文字和思想的关系:一个总想着捷径,速成的人怎么能写出站得住脚、思想深远的文字呢?一个踮着脚的灵魂,怕是一推就倒下了吧,语言、文字是“文”,内心思想与灵魂便为“质”,文是很难掩盖质的,所谓文质彬彬,便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了。

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

人的内心影响的更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以及风吹过来带着的他的味道,这便是人最纯真的地方,改变不了的地方。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轻嗅文骨的芬芳(58—60)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字欣赏举隅》中抛问:“后生学者,文与心道契否?”有人笔底波澜万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乐,文饰不堪,徇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泽被寰宇,笔谈间气吐霓虹!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这是梁漱溟先生《究于决颖论》中对我辈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诚有二律背反之意。我们这一代的写手,又该如何认识此间命题,如何安放自身,达到两者圆融之境界?

不可否认,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鬻声于物,为苏轼的坎坷仕途复添艰险。究其根源,这些作者并非将心魂血肉潜入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文字作为可耻的工具,即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横态木偶”。毫无敬畏,毫无热忱,毫无神圣与崇高,他们就像敏锐而贪婪的渔夫,慢慢拉起渔网,渴望从虚空中找出某种宝物。文章为其操纵奴役,其本身复为功名利禄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讽刺与侮辱。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达臻“真文学”的艺术之境?我以为一在读者,读者可谓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妖艳可人的文辞灼作而眩晕,可以借鹰隼锐利之眼,剖开艺术的真境实例。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根蒂,潜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抵达人品文品熔为一炉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直与作者对话。

二在写手,即我们本身。就像《中国哲学史》中胡适先生所说:“文”道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就应发聩蒙昧之心,我们在屈瑞林大师《真挚与诚实》中听见,我们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失落天真”里听见,《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愿沉湮于鼾声、风,趁筋骨未钝、腕血未冷,向世间问一问来此的意义,不正是我们的写照?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颤栗,想到什么半夜摸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梁启超冰鉴灼灼的温度,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行文至此,轻嗅文骨的芬芳,诗人的声音也不必低吟: 爬学史乘扶丛残,文章存轶堪颠沛。抛弃诗兴青云见,自誓夜阑热肠心。足跟踏破关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龙泉隐箧锋未减,势将重掌扫烟冥!

作品显人品(60,58—60)

塞谬尔·厄尔曼说:“每个人笔尖流淌出的墨汁香味色泽定是迥异的”。为何?在我看来,这是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的作品定会受其性情影响,也即作品显人品。

身处荒野的植株往往扎根深层,身处热带雨林常常枝繁叶茂,这与作品与人品的关系极为类似——性情褊急之人往往成局促之文,品性澄淡之人常常就悠远之作。作品是果,而人品是因,人品优劣时常决定作品雅俗。因而,作品的格调趣味确是与作者人品一致。作品显露出的情感基调往往是作者世事经历的写照,是其情性之反射。这一点,我在画师德加身上深有感触。德加的画热烈而奔放,那些丰盈的跳舞女,藕似的臂,在黑暗的夜里,在亮光的台上,似天鹅群舞,又仿佛是忧伤乱舞。初见他的画,便觉他是个隐秘之人。心中太多似远处诉说。之后的了解让我潜入其内心,那是被黑暗驱赶着的心——而他执著将其赶往光明!他的作品虽说不上展示了他的历经世事,却着实显露出德加内心忧伤而执著的一面。

大家作品如此,小众作品亦然。脑瘫诗人余秀华出版新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记录描绘了日常生活和心态情绪。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坚强不懈,对命运不公的负隅顽抗,更有着积极处世的乐观心态!一个人的作品,往往被倾注作者的情感与血液,往往随着作者灵魂的灵动而跳跃,往往因显出作者人品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作品显人品,这需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掺刻意掩饰之嫌。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中有言“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想,“失真”之作必是经刻意雕琢之笔,这雕琢,或是包含掩瑕,或是囊括作假,自然地,作品便并非是“我手写我心”,不能显露人品。

既是作品显人品,那么我们确是应留心修养操持自身性情人品,方能于笔尖流淌芳香 千笔墨来。正如玛利亚·杜埃尼拉斯说的:“我不愿让我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我的坚持与原宥,都要用写作保留下来。”可见,好的人品才能成就遗留在世永不被弃的亘古佳作。

以心写文成作,则作品显人品。

言为心声(59—60)

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我以为此言得之。一部作品不仅能反映作者的性情,更是对其人品的投射。回顾漫漫历史长河,从《荷马史诗》到《红楼梦》,从《忏悔录》到《史记》,没有一部作品不是作者忍受了巨大的艰难困苦,只身潜入生命的深处后潜心创作的。时间无法蒸发掉其血肉的蒸气,因而经典不朽。波伊提乌斯在被执行死刑前被困于逼仄的牢狱中,但他仍没有放弃对真理、对秩序的追寻与探索,而是将自己从肉身的痛苦中超拔出来,拉开了与世俗的距离,创作出了不朽巨著《哲学的慰藉》。我钦佩这些作品,它们带给人们知识的启蒙,使人们得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而我更钦佩这些作家,在他们创作途中有何其多的理由阻挡着他们通向自己的理想之乡,而他们却凭着坚忍之志和不灭信念破解了《俄狄浦斯王》中“人生而为命运的人质”这一悲剧,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往往与作者的品性和灵魂的高度保有一致性。

再看当下,刘再复说这是一个“矮人时代”,人们为了权力、金钱、名利拼命缩小身躯钻向社会的塔尖。权力和意识的山头林林总总,使我们艰于呼吸视听。于是我们不难看到,《霸王别姬》之后再无陈凯歌,张艺谋的《归来》成为他的归去,冯氏幽默后满是讽刺与无奈。如今的文艺市场,看似风生水起,电影院场场满座、一票难求,书店从来不乏畅销书籍,而若于这热闹下持一冷眼,便会发现,人们端着的,不过是一只只自慰的空碗罢了。言为心声,文艺作品的庸俗化,无疑是作家本人的庸俗化。那些看似“高端”、有格调的作品,竟也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商业气息。

时代大潮泥沙俱下,淹没或深刻或尖锐的“异者”,有人迷失,有人坚守,此刻,拥有保有本心,背负众人而启迪,不随波逐流的淑世精神显得弥足珍贵。莫言说:“一个作家要有一些糊涂。”他指的是对名利的不刻意追求,不汲汲于富贵,正是他的内心自觉有所依,让他在这样纷繁浮躁的社会中仍保有本性,不以物累形,而他的作品,同样是原汁原味,文如其人。

昔者王阳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以喟叹自我认知、自我救赎之难。我想,言为心声,只有每位作家破解自己心中的“贼”,不让他盗走你的本心、良知,那么自然会有经典作品的涌现,而作家自然能到达那个他们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理想之乡。

言不总为心声(53,48,59—60)

曾有过彻夜通读林语堂睡眼惺忪仍不释卷的经历,深陷于其灵活的语言魅力之中而回昧无穷。可当后来一次偶然读到的一则旧闻,作为大学校长的林语堂也曾做过私吞公款之事。所有的肃然敬意轰然坍塌。我们长期持有的认知总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而往往对喜爱的文学家、艺术家抱有最高的期望与崇敬,认为高雅作品必是出自淤泥而不染的大师之手。而如我这般浅薄的风识,却使我们陷入个误区,喜爱某位作家,便容不得他有任何污点。一旦有某不为人知的消息暴露,我们极易倒戈,从崇拜到啐然骂之。

然而其实,作者的主观认识与作品的真正价值关系不大。伟大的作品也不拘泥于作者必然高尚的品质。仅管知道张爱玲曾为金钱而写作,可我们即使带着这样的偏见去阅读,也仍能震憾于其对现实的不满意,对爱情的卑微追求;仍能羡慕而崇敬于其为金钱写作而能使文字超脱于金钱的巨大的魅力。难道我们仅能因她为金钱的写作动机而拒绝这样浑然天成的文字吗?

再者,我们深谙哲学的变化发展,文学家在变化成长,文学作品也在变化成长。我们不能因文学家曾有过一段不美好的历史而忽视他后来的不懈努力与改变。格拉斯写过一本自述散文集《洋葱集》,里面有他沉重而恳切的自省:他早年时当过党卫军。然而他始终为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而耻辱,而不安,想要用自己的笔来弥补。“回忆就像洋葱,每剥一层就有东西显露出来,层层剥落间,泪湿衣襟。”我们该庆幸,这样一位严肃文学巨人能以如此恳切的态度与他年轻时并不光彩的人品说告别。而当艺术家、文学家们在变化,在为原来的历史作改变时,我们读者怎能不变化发展呢?

因此,言是不总为心声的。作为读者,我们不能拘泥于作者人品好坏,不能被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是否相符而充塞整个眼界。若先前对作者嫌恶万分,而读其作品感受其与昭著臭名的截然不迥,自然会有一翻新的视角与感知。若怀揣崇敬去读,但有所失望,我们也能于阅读中找到对作者新的认识与全面的评价。言不总为心声,但总有作家在努力使言为心声,也有艺术家始终坚持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和谐。但无论哪种情况,当读者摆正这种对作者的心态,就必然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且以作品论英雄(60)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国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薄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点评:

观点辩证。对于人品与作品,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作了理性的思考: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这种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跳出二者关系本身,显得冷静,客观,充满理性的思辨色彩。

层次鲜明。文章从作品反映其人品起笔,接着反转一笔: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在此基础上,作者往前推进一步: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作者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展开论证,不游离,不枝蔓,并靠论证带动材料,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一杯春醪寄余心(60)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抑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行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如“横眉冷对千夫指”,抑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胁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问曾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格调与其品性的背离,有时并不是性情相伴,或是作者在作狂野挣扎,或是反其道愈见其力。顾城的诗天真纯朴,他却亲手杀死妻子;梵高的画绚丽奔放,他却癫狂割下左耳。我们能说他们的品性恶劣、思想卑劣吗?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在报之以歌后,内心的苦苦挣扎或蒙蔽我纯洁的心,而内心会在我手遗留中卓然于世。卢梭在《忏悔录》中极尽猥琐之能事,而谁又能否认他卓然脱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与人当面的背离,实则乃内心更坚定的追索啊!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雅作”,却不知“雅作”之作者粗鄙无知,而耻于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浑不知其作品华美天成、淳朴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坚信,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畏惧,定会与作品一同矗立于民族之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60)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之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做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殊途同归(60)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反诗歌。”马尔克思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肥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方案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它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

笔下的真实与真心(60)

“功名之士,必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曾这样写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善于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去发现这美丽的世界。世界观的不同带来了创作心态的迥异,作为思维外化形式的作品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格调。

《纽约时报》在采访海明威时问及他最好的写作状态。海明威回答说:“最好的写作一定来自于我爱的时候。”创作是灵感和笔尖的激烈触碰,强烈的情感奔涌而出。当创作者归于平静,搁下笔,却仍能看见作品里正翻涌的温柔与热烈。唯其如此,创作才有了艺术的品格,笔下才有了能透视创作者心灵的真实。

在南美洲反体制主义者长长的名单中,加莱亚诺无疑是殿堂级的人物。这个被称为“南美洲的良心”的作家,以火一般的热情和执著,发出对现实最有力的叩问。“我为那些不能读我的作品的人写作,为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为不识字以及没办法的人写作。”他用笔尖温暖了南美洲的底层人民,又用目光毫不留情地鞭挞全球化下被人们忽视的暴戾与野蛮。加莱亚诺的文字永远充满战斗的激情,正如他的作品名《南美洲——被切口的血管》。而加莱亚诺本人,也是一位倔强、顽强、勇毅的战斗者,正是心里从未熄灭的火光,让他的作品有了温度,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印证了“文如其人”这个词,也给世界文坛留下不朽传奇。

激昂的斗士留下战斗的呼告,而那些坚守内心的人,也在用文字塑造着另一个自己。文学大师木心先生淡泊致远,一直走在向内心朝圣的旅途。他喜欢从前含蓄的美好也一直竭力去守护那种美好,正如他在《从前慢》中写下的:“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的笔下,涌出的是清明的心境与追求;又如杨绛,虽历经苦难却从未放弃,亲人离去也能勇敢面对,她的纯粹和坚韧,从她纯净、“如初生婴儿”的文字中流露。

真正领悟艺术的人,定会懂得真情实感之于艺术的价值,也了悟自己的生命体验是何其珍贵。艺术是一种反映,一种途径,让我们窥见作者心内涌动的波澜和曾经历的悲欢。

违背心志写下、画下的“成品”,是手的产品,而非心的创造。因此,从一开始,没有情感没有体验的“成品”,就不能算是艺术。

请在你爱的时候,用心写下画下一些东西,不论是停泊于温柔港湾的细沙,还是清朗高远的明月。要知道,你笔下的真实与真心,在未来便成了你心境志趣的证据。

似曾相识燕归来(60)

现代刑侦理论中总有凭笔迹辨人一说,因为一个人再怎么隐藏、伪装,流在骨中的血脉是不变的,而笔迹如是,文章亦如此,于书山稗海中沉潜含玩,钩沉觉隐,一旦发而为文,纵有千万般隐匿修饰,字里行间总是风流个性,不可抑勒。

普鲁斯特早年时发表过一些小说与评论,纵然与举世闻名《追忆》一文相差颇多,不论从语气还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细品味,他那对于细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终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里。“气味与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它们“以几乎无从辨别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撑起回忆的巨厦”。他的风格就如同他的气味,别人模仿不来,他也去除不了,无论是什么内容,挥之不去的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所以,否认是作家还是平凡人,一旦拿着笔写下字,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维、人格的一部分展现出来,而历史洪流可以湮没人的生理性存在,却永远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存在,那么文字便是传递思考与精神的最好载体,即使手稿丢失,复本重印,一个人留在文章中深层次的精华却会在时间的积淀下长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戏弄人世,隐藏自我,句式可以转换,语气可能颠覆,但墨字中埋藏的个性和独有的特点总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值得我们玩味深思。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大师大多在时间上离我们遥远,如果没有这些可以彰显其风骨的经典之作,他们又怎能令我们无端钦慕?“似曾相识”的绝不只是表达方式,而包括一个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独特的“掌纹”。

就像伍尔芙自然流露的女权主义思想,哪怕在《墙上的斑点》中也略有体现,而古斯塔夫福楼丁的细致与抑郁即使在这样明快的“我注定了要做诗歌风琴的手摇柄,而你要为你爱的生活而生”一阙情诗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说大先生的战斗、批判与血性。艾略特的哲学思考与反省,“山的那边 雷声轰鸣”。就算是当年法国一位著名批评家模仿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笔法挑战意识流小说,大众仍能从一个个细微之处看出他的独有风格。毕竟,“似曾相识”不只是普通的一个词语,它能让人们循着气味,找到当年给你以震撼的那只燕来,无论它是否回归熟悉之感早已汇入骨血,化为纯酿,让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纪伯伦曾写道:“死亡改变的只是覆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农夫依然是农夫,林居者依旧是林居者,而将歌声溶入微风中的人,他依然会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作品中深层思考就如同那个歌唱微风的人,无论面具怎么多样,你仍然可以看见那最本质的东西,毕竟“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二篇:【高考作文】202_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202_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启门一瞬观202_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而这世上本也没有门,纵横的阡陌多了,也就出现了门。世间万千道路分分合合,亦有万千门户隔绝两地。人在世间行,行于路,歌于途,入于门。

门是终结,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终点。经过那扇门,便是合上了一段路、一段情,便又是一段往事成空,那是一个或圆或缺的句点,是世界之极的天涯。

门是起源,每一段的路途都有自己的起点。打开那扇门,便是展开了一世生、一世梦,便又是一世浮生若梦。那是一道或明或暗的花火,是世界之巅的极光。

门是关卡,有的人停下了前行的脚步,有的人走上了全新的征途。门前是已知的世界,门后是未知的迷途。未知总是让人恐惧的,而已知给人以温暖的怀抱,但于此同时,已知让人丧失进取的锐气,未知却是无尽的可能与希望。是该冒险闯荡还是安于现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把门视为起点,有的人把门视为终结,行止自在人心。

门是选择,交错纵横的道路上立着各式各样的门,每扇门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天地。是进入还是退后?是大道还是小径?是青山绿水还是高楼大厦?门后有着不同的诱惑,也有着不同的艰难,万千的门户代表着万千的选择,行左行右,是正是邪,选择一直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只看你摊开或是握紧,有没有勇气推开那扇门。

门是因果,当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就注定着另一扇门的关合。门前是一段完结了的果,门后是一段等待开启的因,那是一段必定要踏上的旅程,但结局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缘起缘灭,正如同门的开合,了却一段宿旧缘,重启一段新愿。一段路最后的终点,是因为你踏上了起点而产生的,无始便无终,而无门便无路。

门是轮回。人间循环往复的旅程,在门的开闭间不断的重启,不断的前行。门是终结、亦是起源,像是圣经中记载的那场洪水,终结了一段文明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世界的起源。万物都是在环形的跑道上赛跑,起跑的的那条白线,同样也是终点的那条红绸,不断的追逐竞争,最后还是回到开始的样子。打开一扇门,就是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开启一段新的轮回。

我不知门为何物,因为它代表太多太多。它是绝路亦是希望,是终结亦是起源。它是关卡,是选择,是冥冥中的因果,是无限循环的轮回。人生弹指间,启门一瞬观。看到的是红尘世间,是若梦浮生。门后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唯有在开启以后才能感受它的精彩。

我的路我的门202_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看到这个题,我有一种莫名的近乎落泪的感动。禁锢已久的已逝的和我憧憬着的闪着光的日子不知从哪里涌出来,让我既熟悉又陌生,既欣喜又不知所措。

早晨起床,对爸爸妈妈感慨一句:这么早,我就要高考了。他们都笑了。

三年一瞬,曾经认为漫长的高考路已到尽头,我记得怀揣着分班成绩踏入教室时的踌躇满志;我记得第一节化学课校长坐在讲台上我们的小心翼翼;我记得发了高烧数学老师允许我睡一节课我的心满意足;我记得无数个夜晚我的挑灯夜读。

我记得无数个清晨我的闻鸡起舞&&现在回想,这一切或成功或失败的努力,或欣喜或忧伤的经历,于不经意间早已一寸一寸地为我铺平前方道路,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让我坚强地前行了。

而今,我在路上奔跑着,我看到了不远处的那扇门,虽然我仍只是望着它遐想,但我知道,那是与未来,与更广阔天地的连接点。门口,有自由的风气,有大师的思想,有无所畏惧的新的征程。我渴望着在一片更广阔的领空翱翔,然后在我所最钟爱的一片绿荫中停歇。

我渴望着在更辽阔的海洋遨游,然后在某处深潜下去,去和其他鱼儿嬉游争食,去和海底的珊瑚问好。门后,是又一块如此适合我的梦想的起飞之地。而现在,我已正在不远处眺望着它,过不多久,我就要一踮脚够到它了。

门与路,真是天生一对如此玄妙的组合。路上挥洒汗水,门后收获惊喜;路上风雨兼程,门后自有既定的目的之地,作为对执着的人最好的回报。路给了我明确的方向,门给了我拼搏的动力。而即将走完一程路、推开一扇门的我,无疑是个最满足的人了。

我的路上有温暖同行,我收到了妈妈关切的电话,我也看到从不参加什么祭拜的父亲在普陀双手合十给我许愿时弯下的宽阔脊背。那些时刻,我便握紧拳头,更奋然而前行。

我的门需要我自己推开。有一刻我终将试练我的锋芒,在另一个圣洁的地方,仰望头顶灿烂的星空,我将依然微笑着面对一切,亦会如伟人一般在真理的大海边玩耍。

但我知道,我依然不能停止奔跑,因为大学之门后,自有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那里有我未来的阴晴雨雪,路的尽头,一定会在梦的渡口闪光。

第三篇: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14篇

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点评202_浙江高考作文

一、考察思辨,立意明确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不出意料还是考察思辨类型的题目,二元思辨似乎已经成为如今话题作文的主流形式。在命题形式上看,如今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规避单一话题角度,越来越喜欢从二元关系的角度进行考察。

我们更应该知道,这样的变化还仅仅是开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灵活多变的新题型,套用老旧模板已经不再是临场的“万金油”。未来几届考生对于这样的形式一定要重视。想在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考生,一定要正视现实,看清趋势:如今的语文考试拼的的实打实的实力。谁要是在偷工减料上枉费心力,高考会还以最惨淡的现实。广大高中的同学要迅速调整学习思路,抛弃所谓“答题公式”“必备素材”“作文模板”,拒绝生搬硬套的模式。

今年的浙江作文题目,体现了浙江卷一贯的求新求变,稳中有变的特点,堪称是花样迭出。今年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并不在思辨,所以立意的角度很明确。“文如其人,或者文不如其人”,只能从这二者中选择其一,要么写“文章能够反映作者的思想志趣”,要么反其道而行之。和去年的“门与路”,首重思辨是不同的,去年的题目立意可谓千变万化,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故而考生不太容易出现立意的问题。

二、从比拼思路到比拼底蕴

考察思辨,但是本身重点不在思辨,那么重点在于什么呢?

今年的“文章与人品”和去年的“门与路”相比,如果说去年是比拼思路,那么今年就是比拼底蕴。今年的题目在立意上十分明确,考生在立意上不会存在太严重的问题。虽然立意明确,但是今年的作文题目在素材的要求上,难度倍增,一定要是文学家或者是艺术家的例子,而且考生要明确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既要熟悉作家,更要熟悉作品的风格志趣。一言以蔽之,今年比拼的是底蕴,就是要和老师“秀文化”。

笔者认为,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全国作文题的倾向于防止套作,要求考生在考场上写出真情实感(或者说真实水平)。如果在立意上过分限制,考题势必会走向极端(偏、难、怪题盛行)。人为设置的障碍也不利于考生发挥,立意或者说想法灵活多变,无法用一个尺子去衡量,所以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不如考察考生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见多方能识广。既然不能走万里路,至少要看万卷书。这是未来的趋势,从强调传统文化,到语文考试重要性的逐步提高。未来的语文绝对不是“没什么好学的,最后大家分数都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在高中的起点埋下一生的隐患。

三、文体限制

今年的题目要求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并同时要求:“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虽然没有明确要求文体,但是今年的题目并不适合写成散文或者是记叙文,最适合写成议论文。这也是这两年浙江卷的倾向,议论文文体在整体上占优势。当然,浙江卷本着求新求变的思路,未来也可能会在文体上大胆突破。从今年阅读继续考察小说可知,文体倾向性的突破也不是不可能的,极有可能会出现像“忧与爱”这样,特别适合写成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

四、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千变万化高考作文题,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最根本的莫过于思维品质的提升和写作功底的夯实。这两年的作文题目已经明确提出了对于考生思维品质的要求,不管怎样的立意和理解,都要求考生们有严密清晰的思辨和扎实深厚的功底,浙江卷一直比较重视的文学底蕴和文字的美感,也会在思辨的过程中,成为文章制胜的关键。

操作篇:

一、关于立意

今年浙江卷的立意明确,不在立意上过分为难考生。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古人常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题目可以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文载道,诗言志。诗文应当直抒胸臆,发自肺腑,忠实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二是文如其人,从作家的作品中可见其人品、志向、情趣。

或者同意第二个材料中所给出的立意: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並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二、关于素材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一个衡量阅读量的题目,那些平时有积累,善阅读,勤思考的学生,较容易写出文情俱佳,内容充实的作文,反之写文章时就会捉襟见肘。

今年的作文题,可供采用的例子非常多,比拼的就是学生的阅读量。首先,如果储备丰富,那么最好避开大家都写的素材。储备不够丰富,那么就要要在思路上下功夫。大家都写的素材,我角度新颖;大家都用的例子,我观点奇崛。

我们讲过的沈从文、史铁生、三毛、张爱玲、摩西奶奶、柴田丰、村上春树、顾城、伊丽莎白•毕肖普、木心、余秀华、辛弃疾、纳兰容若等等素材,今年都能完美的写进作文,正面的文如其人的例子:柴田丰作品乐观积极,正像她孩童一般的心境。三毛的作品灵性自由,无牵无挂,不受拘束,正像他的人生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务虚笔记》向人们昭示了他坦然面对生死,超脱生死,追问人生意义的生命历程。反面的例子,比如顾城,比如歌德,比如郭沫若。

笔者这里要稍微强调一下人物素材的美化,美化的方式用很多种,根据今年的题目,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是“秀文化”,也就是,引用作家作品来进行美化。

例如写张爱玲:“文如其人,不论是《倾城之恋》中那一恋倾城的悲歌,还是《半生缘》里那一场水

月镜花的痴心,不论是《花凋》、《流言》还是《小团圆》,她的作品就是她的人生,她作品如同她的人,精致,市俗,哀伤,苍凉,但是美到极致。她是旧上海的一抹月影,满盛着苍凉的底色,倾诉着人生无尽的波折流转。张爱玲,一个众人眼里的传奇,一道时代转身的苍凉背影,一抹时光拂过的岁月迟暮,一缕昔人独憔悴的美丽芳魂„„” 例如写沈从文:

“每当想起心中的《边城》,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那是沈从文笔下如水流远的湘西,那是沈从文笔下烟波微茫茶洞小城。那是一个如风般飘渺飞逝的梦。”直接引用边城的段落,既显得有文化感,又显示出考生积累丰富,但是我们都知道,课上我们就记住了这么一个语段。

或者用画面法。顾名思义,画面法就是先展现画面。孩子们可以从画面入手,将读者引入作者的作品当中去,让作品直接说话。其实事例也可以这样展开:

夕阳如血的撒哈拉沙漠,天际是一轮红日,远处是隐隐驼铃,黄沙漫卷的沙海中,一个清瘦的身影,像风中舞动的百合徐徐向我们走来。那是三毛,从她的书页中走来,从《撒哈拉的故事》走来,从《梦里花落知多少》走来,一个诗意灵动的女子,她手捧滚烫的黄沙,成就了那最美的乡愁,一个人万水千山走遍,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也找到了人生的道路„„

三、关于结构布局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架构问题。关于很多老师强调过的:反复压中心词、首段引材料出论点、注意字迹等问题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知道孩子们都可以做到,但笔者希望孩子们在结构上处理合理的分段外,可以做到漂亮的首尾呼应,这在判卷老师看来是代表着你思维的一个闭合性,完整性,是极容易加分的。那如何做到首尾呼应呢,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在第一段可以插入一个艺术化处理,也就是插入一个情景。关系型的题目不容易引入意象,所以我们选用课上讲过的情景法,我给孩子们写过各种情景,只需要把作品和作家引入情景即可,比如星空,星夜,月下,然后在结尾点出即可做到首尾呼应。例如:“朦胧的月色,轻纱漫卷,轻轻的拂过窗前,灯下展纸,那些动人的句子像泉水,像细雨,像眼前的月色,悄然入怀,看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仿佛„„”,孩子们在叙述完情景之最好直接阐述主题。然后在结尾再次呼应提及,“月光下,我看到那些作家从书页中走出来,向我微笑,向我倾诉,我我读着他们的作品,就像和他们在月夜谈心„„文如其人,真的没错”

因为时间关系,仓促行文,难免错漏,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品·格(59,39,48—58—60)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不可不守”的宽原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

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竟有不凡自命风雅的斗方名士,以为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自己“不俗”的人品。他们的可笑之处在于,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58—60)

写文如金圣叹先生曾说: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忠实地表达着自己与内在世界的一致。

然而这种一致的自洽性是可以作伪的。古今中外,沽名钓誉者甚多,虚情假意者亦不乏,然而此高雅非真脱俗,只是扯着喉咙模仿他人。灼眼之下,东施之态,邯郸之姿,便一目了然了。

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惹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张中行先生在《负喧谈话》中评价朱自清先生性情敦厚,行事澄明慢条斯礼,这与我们在《背景》中所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独步踱步的朱自清是一致的。先生一直嫌自己行事拖沓,希望形成雷厉风行的性格,然终不果,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始终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冷静的观察者,更非以奇诡辩论,波动跳跃的思维来让我们折服的斗士。这是每个人诚心正意行文行事必然的结果,如雨落心蕊,甘苦者观;水入容器,方圆自明。

世界如果显得凌乱不堪,是因为看他的眼睛凌乱不堪,因为读他的心凌乱不堪。这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人心中怀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模样什么恣态,而再经过言语加工后的表达,自然就呈现怎样面貌与味道。

古之学也,入乎眼,著乎耳,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便是说人的行为是与心里的观念学识互相协谐的。

林语堂先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对一个作家最高的评价,是他像大自然本身。他并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他只是观察、感受、记录并最终离开了。这似乎反对了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观点。因为“天地无情”,往深里说,这却是个论题最好的佐证,作家要作到绝对客观,首先是摒弃了偏执与自我的偶然性的,尔后以绝对的冷静与疏离面对万物,才能做得到莎翁这样伟大。他是容器,却要以近乎无形,因此他的作品“豪华落尽见真淳”,他的性格是近似自然的公正与客观。如同一切美是无蔽的真理之显现,他的剧作便是他完整人格的映射,近几完美。

俗务,在诗人笔下便是诗,在哲人眼中即是思,在凡人看来仅是事。此间真意,真如才子金圣叹所言,“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罢。

我手写我心(58—60)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粱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9—60)

古言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笔与文字都是人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思考从心中流转到笔上,思想的味道也从纸上盎然而生。在我眼中,拥有高雅格调的诗文,它的作者也是一位身着白衣、飘然空灵的人吧。

翻开中华文化的长卷,各种文学瑰宝展现在我的眼前:“拔剑四顾心茫然”到“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追求内心的真实写照;“会当凌绝顶”到“恨别鸟惊心”是杜甫从年轻到得年迈的沉郁;“此情无计可消除”是李清照柔弱的思念;“竹杖茫鞋轻胜马”是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豁达。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拥有的无非是一颗赤诚之心,墨水像心头之血一般汇聚成文字洒在宣纸上,昭示着不同时光交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昭示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品味和格调。

我的老师、母亲都对我说过:文品即人品,没有一颗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是很难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唯有立足自身而心系天下,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文字就是作者心灵的表达,在思维与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是很难再有人为这添加的。吕不韦曾写道:欲论人者必先自论。能够写出清水芙蓉般文字的人们,想必他们的心灵也是经过了污泥的阻塞与干扰,但仍然洁白无瑕,并保留了那一份难能可贵的静气吧。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绘心之笔,描绘出他们如此美妙的意境?

性情褊急则行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自悟与淡然是无法被复制与模仿的。老子有句话叫: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我的理解里,这同样适用于文字和思想的关系:一个总想着捷径,速成的人怎么能写出站得住脚、思想深远的文字呢?一个踮着脚的灵魂,怕是一推就倒下了吧,语言、文字是“文”,内心思想与灵魂便为“质”,文是很难掩盖质的,所谓文质彬彬,便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了。

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

人的内心影响的更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以及风吹过来带着的他的味道,这便是人最纯真的地方,改变不了的地方。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轻嗅文骨的芬芳(58—60)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字欣赏举隅》中抛问:“后生学者,文与心道契否?”有人笔底波澜万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乐,文饰不堪,徇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泽被寰宇,笔谈间气吐霓虹!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这是梁漱溟先生《究于决颖论》中对我辈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诚有二律背反之意。我们这一代的写手,又该如何认识此间命题,如何安放自身,达到两者圆融之境界?

不可否认,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鬻声于物,为苏轼的坎坷仕途复添艰险。究其根源,这些作者并非将心魂血肉潜入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文字作为可耻的工具,即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横态木偶”。毫无敬畏,毫无热忱,毫无神圣与崇高,他们就像敏锐而贪婪的渔夫,慢慢拉起渔网,渴望从虚空中找出某种宝物。文章为其操纵奴役,其本身复为功名利禄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讽刺与侮辱。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达臻“真文学”的艺术之境?我以为一在读者,读者可谓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妖艳可人的文辞灼作而眩晕,可以借鹰隼锐利之眼,剖开艺术的真境实例。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根蒂,潜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抵达人品文品熔为一炉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直与作者对话。

二在写手,即我们本身。就像《中国哲学史》中胡适先生所说:“文”道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就应发聩蒙昧之心,我们在屈瑞林大师《真挚与诚实》中听见,我们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失落天真”里听见,《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愿沉湮于鼾声、风,趁筋骨未钝、腕血未冷,向世间问一问来此的意义,不正是我们的写照?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颤栗,想到什么半夜摸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梁启超冰鉴灼灼的温度,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行文至此,轻嗅文骨的芬芳,诗人的声音也不必低吟: 爬学史乘扶丛残,文章存轶堪颠沛。抛弃诗兴青云见,自誓夜阑热肠心。足跟踏破关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龙泉隐箧锋未减,势将重掌扫烟冥!

且以作品论英雄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

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点评】

“且以作品论英雄”,依靠作品,作者或许不朽;但流传下来的,终究是“不朽的作品”而非“不朽的文人”,表现出对论题的到位把握,又体现出对内涵的深入思考,视角极其巧妙。杜工部的忧国忧民之心与发自肺腑之言的千古绝句,令我们肃然起敬;但莎士比亚的敛财如命与《威尼斯商人》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同样能让我们汲取正能量。行文充满理性思辩,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一杯春醪寄余心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

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独特的嗓音,盖只能湮没于喧嚣的人世。庄子汪洋恣肆,老子凝练沉稳,墨子严密周全,韩非子肃穆苛刻,则《庄子》抑或《道德经》,《墨子》抑或法家大集,无不承载着其独特见解、个性思考。台湾云门舞集享誉全球,其舞姿脱俗超凡摄人心魄,而其门下弟子亦无一不是高雅养性之性情中人。作者与作品如人与影,映照着彼此最真实的内心,而它只有你将最真实的生命投射,作品才能温润如玉,毫无杂质地现其熠熠光华。

人在成长,作品亦在成长,如影随形中,两者的生命都登上更高山巅。龙应台年轻时生活在唐朝,热情奔放,文字或“横眉冷对千夫指”,抑或“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其性情之真,与作品携手胁肩,向更深阔的远方迈进。俄国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人生起伏,其诗作亦从少女的幼稚转为熟女的沉稳。作者与作品如一对孪生胞弟,在时光的磨蚀下恣意成长,从一个方面,我们得以窥见另一方的性格。

而元好问曾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格调与其品性的背离,有时并不是性情相伴,或是作者在作狂野挣扎,或是反其道愈见其力。顾城的诗天真纯朴,他却亲手杀死妻子;凡·高的画绚丽奔放,他却癫狂割下左耳。我们能说他们的品性恶劣、思想卑劣吗?当世界以痛吻我,我在报之以歌后,内心的苦苦挣扎或蒙蔽我纯洁的心,而内心会在我手遗留中卓然于世。卢梭在《忏悔录》中极尽猥琐之能事,而谁又能否认他卓然脱俗的品性、高雅勇敢的追求呢?作品与人当面的背离,实则乃内心更坚定的追索啊!当今社会人们热捧的“雅作”,却不知“雅作”之作者粗鄙无知,而耻于那些外表粗鄙之人,浑不知其作品华美天成、淳朴自然。悲哉!悲哉!而我坚信,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令乱臣贼子畏惧,定会与作品一同矗立于民族之巅。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在这急景流年的时光里,哪一杯才是真正寄余心的春醪呢?

【点评】

刘白堕、冯骥才、庄子、老子、墨子、韩非子、龙应台、安娜·阿赫玛托娃、顾城、梵高、卢梭„„如线串珠,如数家珍,使原本较为抽象的“作品与人品”变得真切可感。“下笔如有神”的背后必然是“读书破万卷”的文化底蕴。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但,总有例外。

金人元好问就认为“文章宁复见为人”,作品有时甚至会背离人品,呈现出虚伪的作者,这又作何解呢?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并不矛盾。性情确实影响文章,但影响的是“心文”。这种文章本就是作者抒发内心世界所作,字字皆关情。书写之时,作者力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思用有限的文字极力展现,恨不得泣血成句。如此写成的文章,常常带着某种历史也抹不去的光辉。就好像《报任安书》,哪怕让一个早将司马迁的故事烂熟于心的人来阅读,心痛也是免不了的。

与之相对的是“用文”。这种文章总有某种实际用途。高尚但贫困的作家可能写下流作品换稿费糊口,小人则以修饰之文博取功名。这种文章,如何不背离作者人品? 两种文章鱼龙混杂,被蒙骗是免不了的,因此,我们才要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赏”,文章是“赏”的。我们阅读,便是在欣赏,欣赏文辞佳句,并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作者的形象。但这形象也只作欣赏用,若拿来作严谨的论述,未免太过轻率。在未分清心文与用文之前,这个形象只是我们的美好期望,并非作者本身。此时,考之以史就是必要的了。史料中记载的作者生平、他人评价是比文章更直接的存在。就像一句打猎俗语所说:“熊大窝里怎样,才是怎样。”作者在生活中怎样,人品才怎样。

高尚的作者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心文中均是高尚的,此时考之以史能更深地剖析他的精神内涵,将他的文章与人品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有益无害的。而就算遇上用文,我们也能了解到个中缘由,作出客观的评价。伪造者在史料面前是无处遁形的,花言巧语的功名,骗得了一世,骗不了百世。

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点评】

在大部分考生拘泥于笼统地探讨“文品”和“人品”相关性的时候,本文作者另辟蹊径,以“心文”和“用文”来为“文品”分门别类,区别议之,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进而提出的“赏之以文,考之以史”,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似曾相识燕归来

现代刑侦理论中总有凭笔迹辨人一说,因为一个人再怎么隐藏、伪装,流在骨中的血脉是不变的,而

笔迹如是,文章亦如此,于书山稗海中沉潜含玩,钩沉觉隐,一旦发而为文,纵有千万般隐匿修饰,字里行间总是风流个性,不可抑勒。

普鲁斯特早年时发表过一些小说与评论,纵然与举世闻名《追忆》一文相差颇多,不论从语气还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细品味,他那对于细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终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里。“气味与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它们“以几乎无从辨别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撑起回忆的巨厦”。他的风格就如同他的气味,别人模仿不来,他也去除不了,无论是什么内容,挥之不去的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所以,不论是作家还是平凡人,一旦拿着笔写下字,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维、人格的一部分展现出来,而历史洪流可以湮没人的生理性存在,却永远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存在,那么文字便是传递思考与精神的最好载体,即使手稿丢失,复本重印,一个人留在文章中深层次的精华却会在时间的积淀下长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戏弄人世,隐藏自我,句式可以转换,语气可能颠覆,但文字中埋藏的个性和独有的特点总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值得我们玩味深思。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大师大多在时间上离我们遥远,如果没有这些可以彰显其风骨的经典之作,他们又怎能令我们无端钦慕?“似曾相识”的绝不只是表达方式,而包括一个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独特的“掌纹”。

就像伍尔芙自然流露的女权主义思想,哪怕在《墙上的斑点》中也略有体现,而古斯塔夫·福楼丁的细致与抑郁即使在这样明快的“我注定了要做诗歌风琴的手摇柄,而你要为你爱的生活而生”一阙情诗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说大先生的战斗、批判与血性。艾略特的哲学思考与反省,“山的那边,雷声轰鸣”。就算是当年法国一位著名批评家模仿意识流大师乔伊斯的笔法挑战意识流小说,大众仍能从一个个细微之处看出他的独有风格。毕竟,“似曾相识”不只是普通的一个词语,它能让人们循着气味,找到当年给你以震撼的那只燕来,无论它是否回归,熟悉之感早已汇入骨血,化为纯酿,让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纪伯伦曾写道:“死亡改变的只是覆盖在我们脸上的面具,农夫依然是农夫,林居者依旧是林居者,而将歌声溶入微风中的人,他依然会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作品中深层思考就如同那个歌唱微风的人,无论面具怎么多样,你仍然可以看见那最本质的东西,毕竟“似曾相识燕归来”。

【点评】

丰富的阅读方能让人自如驾驭文字,经典的浸润方能让人深沉思考问题。“似曾相识燕归来”,诗意文字的背后是考生对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沉潜含玩”、“钩沉觉隐”。

殊途同归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养的是水仙清丽;污泥塘里深深沼洼,养的是白莲洁净。倘若人品是哺育艺术的土壤,为何白莲见不到泥土色,闻不见土壤气?性情急徐固然可从字里行间略窥几许,而人品一说,实难揣测。然而我们欣赏艺术,并非一定要读作者生年,只要骨子里渴望开出一朵好花。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马尔克斯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国革命的种子”,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确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传,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标准。肥

沃的黑土,美丽的红壤乃至贫瘠的黄泥,因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长出哺育人性的大麦、稻谷与青稞。

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国家危亡之时,懦夫鲁热的笔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国的儿子!”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与人计较、抬杠的牛顿才俯首为真理海边拾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绝,语带机锋;书法的恣意中,好顺手偷人字画的米芾潇洒挥毫,尽是大家之风。

因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与美,作品才被称为艺术,而追求,从来不由人品决定,忠实于内心的艺术家当然可以字如其人,言为心声,而被生活的苟且压弯了腰,被人性的阴暗绊住了脚,依然追求着正直与光明,不正是艺术最强烈痛苦的诗意吗? 北大教授孔庆东近日发微博称莫言常说的家境没落、常日饥寒全是谎言,还附图一张,上头的小莫言穿着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所以我们该要求艺术家什么呢?村上春树说:“我们是一群日复一日真诚地制造虚构的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很难达到一致,但我们可以在虚构中要求真诚,那是一颗热忱地为人类共同的光明挣扎的心。莫言的村庄充满了人性的残酷与温暖,既然有所收获,便不必苛责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满谎言。诚如不必劝凡·高戒酒,让鲁迅戒烟,要知道他们都是脚踩在污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满天星辰的人啊!我们自己都是这般口是心非,便只顾欣赏艺术,何苦纠缠于多变的人品。

艺术家一生都在难以实现的格调与人品的一致中挣扎,而他们因为同样高尚的追求觅得一致的归途。我虽然知道这条路难找也难走,但也愿南辕北辙。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让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携手并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恒的归途。【点评】

考生从艺术欣赏的视域探讨人品多元化与作品内容的关联度,提出“作品的格调趣味未必与人品一致,却一定与内心的追求吻合”这一貌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命题,观点新颖而又深刻。

第四篇: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14篇

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60分

品·格(59,39,48—58—60)

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故有贞行高节之品,其文之格调必卓然清洁。而虚附格调之风雅,未可知其人品之高下。

抱朴子有言曰:“朱绿之藻,不秀于枯河。倾山之流,不发于涸源。资不厚,则其惠也不博。才不丰,则其辞也不赡。”没有高洁的人品,犹如干涸的河道,无源的山泉,怎么可有会有华丽的水藻,不尽的长河?古今中外,凡性情贞洁高尚之士,其文无不充满了生命的深邃。那是颜真卿的“政可守,不可不守”的宽原磅礴,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坚定追求,是谭嗣同的激昂鲜血,是鲁迅的辛辣笔墨,这样卓然不群的格调,是铮铮风骨的再现,是人品操行的反映。

有不俗的人品,方可有不俗的格调。但竟有不凡自命风雅的斗方名士,以为有了不俗的格调便可逆推出自己“不俗”的人品。他们的可笑之处在于,格调的高雅与人品的清高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号。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因此,格调与人品,用数学的推论方式来阐释,是单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与其附庸风雅地渴求一份格调的虚无外表,不如坚定不挠地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在那段对人格人品的追逐之中,哪怕前行之路充满困难,黄沙漫天,荆棘刺足,你依旧会发现那份不同于俗的格调,只不过一直陪伴于你。而当你放弃人格,放弃操行时,这份不俗的格调,却已自顾自地离你而去,反差之大,只会使你继续咬牙坚持。

而当我们坚持这份人品,追求这份人品时,与这同来的,不仅仅是不俗的文章格调,还有更多更深邃的生命意义。那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这份格调不再拘束于锦心绣口的文辞,而外化为整个生命,渗透这拥有不俗人品的灵魂。

黄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58—60)

写文如金圣叹先生曾说: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忠实地表达着自己与内在世界的一致。

然而这种一致的自洽性是可以作伪的。古今中外,沽名钓誉者甚多,虚情假意者亦不乏,然而此高雅非真脱俗,只是扯着喉咙模仿他人。灼眼之下,东施之态,邯郸之姿,便一目了然了。

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惹张爱玲的青眼。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张中行先生在《负喧谈话》中评价朱自清先生性情敦厚,行事澄明慢条斯礼,这与我们在《背景》中所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想见的那个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独步踱步的朱自清是一致的。先生一直嫌自己行事拖沓,希望形成雷厉风行的性格,然终不果,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始终是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冷静的观察者,更非以奇诡辩论,波动跳跃的思维来让我们折服的斗士。这是每个人诚心正意行文行事必然的结果,如雨落心蕊,甘苦者观;水入容器,方圆自明。

世界如果显得凌乱不堪,是因为看他的眼睛凌乱不堪,因为读他的心凌乱不堪。这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人心中怀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态度,世界就呈现出什么模样什么恣态,而再经过言语加工后的表达,自然就呈现怎样面貌与味道。

古之学也,入乎眼,著乎耳,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便是说人的行为是与心里的观念学识互相协谐的。

林语堂先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对一个作家最高的评价,是他像大自然本身。他并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配置,他只是观察、感受、记录并最终离开了。这似乎反对了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一致的观点。因为“天地无情”,往深里说,这却是个论题最好的佐证,作家要作到绝对客观,首先是摒弃了偏执与自我的偶然性的,尔后以绝对的冷静与疏离面对万物,才能做得到莎翁这样伟大。他是容器,却要以近乎无形,因此他的作品“豪华落尽见真淳”,他的性格是近似自然的公正与客观。如同一切美是无蔽的真理之显现,他的剧作便是他完整人格的映射,近几完美。

俗务,在诗人笔下便是诗,在哲人眼中即是思,在凡人看来仅是事。此间真意,真如才子金圣叹所言,“雨落花蕊,甘苦各现;水入容器,方园自明”罢。

我手写我心(58—60)

明代公安派作家有着这样的为文之风:“为文必独具一格,不拘性灵,非以自己的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在我看来,这便是对“言为心声”的最好诠释。

你心中汩汩然流淌着的是什么,你笔下流淌出的也应是什么。怪侠金圣叹有二十四个“不亦快哉”流传于世,那便是他的心中所想着的人间愉快。但现今社会或者说是古今社会上总有艺术家不能使其为人与作品相称的现象,究其根源,原因大致分为两种。

一类是作家在虚名浮利之中失去了自我,沦为了全为稻粱谋的“作家”。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李贺诗中雄

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曹丕《典论·论文》中有言,“大丈夫见意于篇籍,寄身于翰墨,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自附于后。”在科技发达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们应强调“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穿蠹经史,一个现代公民应能够并且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指点江山。

现今社会已基本没有“难言”的限制,我们要做的便是守住一颗本真的心,不沉浸于蜗居虚名,而忘记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唤醒人类良知的作用。作家陈远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美的本质是真,倘若过分追求美以致失了真,便背离了写作的方向,先有真后有美,我手倘若写的不是我心,而是一些矫揉造作的故事,那么美就不会存在于这些文字之中。

先为真人,后为真文,此美之所源也。韩愈笔下的李愿便为一真人,他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于是他成就了隐士的美名。我想,真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这种真实的灵气也会通过文字展现出来。

我手写我心。长杯芳草,喜木美竹,皆可入心,皆可入文。不必拘泥于外在而含真,穿过重重花径,自有云白山青。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9—60)

古言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笔与文字都是人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思考从心中流转到笔上,思想的味道也从纸上盎然而生。在我眼中,拥有高雅格调的诗文,它的作者也是一位身着白衣、飘然空灵的人吧。

翻开中华文化的长卷,各种文学瑰宝展现在我的眼前:“拔剑四顾心茫然”到“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李白追求内心的真实写照;“会当凌绝顶”到“恨别鸟惊心”是杜甫从年轻到得年迈的沉郁;“此情无计可消除”是李清照柔弱的思念;“竹杖茫鞋轻胜马”是苏东坡看透人生的豁达。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拥有的无非是一颗赤诚之心,墨水像心头之血一般汇聚成文字洒在宣纸上,昭示着不同时光交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也昭示着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品味和格调。

我的老师、母亲都对我说过:文品即人品,没有一颗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是很难创作出积极向上的作品,也唯有立足自身而心系天下,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文字就是作者心灵的表达,在思维与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是很难再有人为这添加的。吕不韦曾写道:欲论人者必先自论。能够写出清水芙蓉般文字的人们,想必他们的心灵也是经过了污泥的阻塞与干扰,但仍然洁白无瑕,并保留了那一份难能可贵的静气吧。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绘心之笔,描绘出他们如此美妙的意境?

性情褊急则行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自悟与淡然是无法被复制与模仿的。老子有句话叫: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在我的理解里,这同样适用于文字和思想的关系:一个总想着捷径,速成的人怎么能写出站得住脚、思想深远的文字呢?一个踮着脚的灵魂,怕是一推就倒下了吧,语言、文字是“文”,内心思想与灵魂便为“质”,文是很难掩盖质的,所谓文质彬彬,便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了。

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

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

人的内心影响的更是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以及风吹过来带着的他的味道,这便是人最纯真的地方,改变不了的地方。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轻嗅文骨的芬芳(58—60)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字欣赏举隅》中抛问:“后生学者,文与心道契否?”有人笔底波澜万丈,心中槁木死灰;有人拊掌大乐,文饰不堪,徇名逐利;有人天生洁癖,抱璞守真,留恋理想国;有人拍案而起,剖心烛照,敢放一把野火,泽被寰宇,笔谈间气吐霓虹!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这是梁漱溟先生《究于决颖论》中对我辈殷殷的企盼,文品人品,诚有二律背反之意。我们这一代的写手,又该如何认识此间命题,如何安放自身,达到两者圆融之境界?

不可否认,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鬻声于物,为苏轼的坎坷仕途复添艰险。究其根源,这些作者并非将心魂血肉潜入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文字作为可耻的工具,即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中指摘的“横态木偶”。毫无敬畏,毫无热忱,毫无神圣与崇高,他们就像敏锐而贪婪的渔夫,慢慢拉起渔网,渴望从虚空中找出某种宝物。文章为其操纵奴役,其本身复为功名利禄嘲弄把玩,果真是莫大的讽刺与侮辱。

我们这一代,又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达臻“真文学”的艺术之境?我以为一在读者,读者可谓是卡夫卡式的“判官”,得秉持着清醒与镇定,不被妖艳可人的文辞灼作而眩晕,可以借鹰隼锐利之眼,剖开艺术的真境实例。北大有个传统,叫“沉潜”,沉入艺术的源头根蒂,潜进人生的幽微百态,从而抵达人品文品熔为一炉的高超境地。做到“沉潜”,便能拨开重烟迷障,直与作者对话。

二在写手,即我们本身。就像《中国哲学史》中胡适先生所说:“文”道不是漂亮虚荣的外衣,而是本性的呐喊与沉思。这声呐喊,理应震撼天地,就应发聩蒙昧之心,我们在屈瑞林大师《真挚与诚实》中听见,我们在福柯《疯癫与文明》的“失落天真”里听见,《俄狄浦斯王》中的勇士啊,不愿沉湮于鼾声、风,趁筋骨未钝、腕血未冷,向世间问一问来此的意义,不正是我们的写照?

父亲曾笑谈,年轻的夜晚,躺在床上浑身颤栗,想到什么半夜摸黑点起蜡烛,光着膀子抓起笔就写,我从小便“雄心勃勃”想成为作家,每当获得师长的肯定,外面的嘉奖,父亲总要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拿出季羡林研究吐火罗文的真挚,陈寅恪力挽史澜的魄力,梁启超冰鉴灼灼的温度,感化他人,圆满自身,所以说是“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行文至此,轻嗅文骨的芬芳,诗人的声音也不必低吟: 爬学史乘扶丛残,文章存轶堪颠沛。抛弃诗兴青云见,自誓夜阑热肠心。足跟踏破关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龙泉隐箧锋未减,势将重掌扫烟冥!

第五篇: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评析

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评析

【高考真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路子也在变。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针的指针分分秒秒均匀地流逝,而人生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构建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评析】科学审题,完美表达 我一直以为,在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里,浙江高考作文命制是最稳定、最科学、最体贴考生情绪和最能够展示考生写作水平的。浙江作文从来不在命制形式上大作秀、“大创新”,而是非常朴实地、多年连续采用了

式。这样的命制形式不是死板,而是稳定,让考生能够将时间放在对材料文本和要求的思考上,真正落实“审题”的考点。很多老师和考生如果只注意到要求或者题目

间”,而不注意材料里的阐述,那就失去了“审题”最基本的环节,会产生偏题、离题、跑题的现象。审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材料有两段。第一段列举了很多成功的名人,各行各业都有,但成功之路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这一段有两个信息点:难复制”和“时间变化,成功之路也在变化”。第二段也有两个信息点,一是讲谛,不是复制他人,而是认识自己”,怎么认识自己呢?就是第二个信息点,要的时间做该做的事”。所以,如果不注意材料,只注意“我的时间

现“泛化”现象,出现“利用好我的时间”“我的时间我做主”等立意和构思。而如果我们阅读材料,可以将“我的时间”和上面的四点信息联系起来。可以将要写的文章立足于:我的时间里如何实现我的成功;2)我的时间如何做我该做的事;

该做什么事;等等。而这些写作的立足点,就是文章最适合的立意和构思,我们完全可以从材料的文本里获得启发。所以,我才有“最体贴考生”的说法。只要利用好材料,科学审题,作文就可以打开思路。这个作文题目,很难套作、抄袭,从审题角度,可以区分考生的思考水平,应该说今年浙江作文时个不错的好题目。

一直有这样的导向: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写之中”,而不重视

写之中就是写作的构思范式、语言运用、材料运用等。从最近几年的高分作文来看,获得高分的原因往往在于上面三者。构思不在于新异,而在于稳定;

“我的时间”为题,写“材料+要求”的形“我的时“成功很“人生的真“在合适”,我们审题时,会出3)我的时间里我到底”。写之前就是审题,)请以1 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其实“写之前语言运用不在于灵巧,中学语文在线-免费资源站:http://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而在于精准;材料运用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真切。对此,我的看法是:要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我感受”、“我经历”、“我思考”上,要突出“我”,也就是个性。从历年高分作文来看,浙江省作文重视写作的内涵,重视思辨性与文学性。我一直认为作文应该重视“写之中”即重视“表达”的优化。而“我的时间”因为重视写作者自身,优秀的写作者将充分展示自身个性化的经历和思考,展示个性化的构思和语言。从时间角度来看,因为要有“我”在其中,“一年四季”将无法立足,“童年-少年-青年”流于俗套,只能将角度定位于“我对时间”的感悟和思考。而作为一个高中生,如果单纯采用叙述形式写作本题,将是一种失策的行为,必须采用利于表达感受和思考的形式,那就是哲学和诗意相结合的表达,要采用抒情和议论、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达。诸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光普照的菩萨”,“时间滚滚消逝,我逐渐成长”等,一篇文章里如果出现这些句子,对作文有一定的帮助。

浙江诸暨天马实验学校边建松(高级教师)

202_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14篇 (发陈教授)(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