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惑仔观影随笔
观影随笔
这两天把刘伟强导演的《古惑仔》系列电影翻出来又看了一遍,有些小感慨,在我的印象中,古惑仔似乎对80后的影响要超过我们这些90后,还记得小学时学校是明令禁止观看古惑仔系列电影的,但这似乎没有什么用,学生们还是狂热地追捧。我与大部分人不太一样,我第一次看《古惑仔》是在高中的时候。电影所表现的内容是我很震撼,换句话说,我羡慕影片里的那种真性情,或者说如果我出生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也许会疯狂地爱上那种生活。确实,这一系列的电影让很大一批本来就向往糜烂、沉沦、堕落之美而又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知道原来黑色的世界可以这么迷人,因此而导致的犯罪事件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间接引发的街头斗殴、校园暴力事件更多不胜数。“粗口”、“泡妞”、“单挑”、“砍人”、“跟大佬”等已成了不少人追求时尚自我;放纵、燃烧青春的行为模式。但是,我所看到的《古惑仔》里表现出的那些兄弟情谊、江湖仗义正好弥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空虚、孤独感与幻灭感。
电影根据香港漫画家牛佬的系列漫画《古惑仔》改编拍摄,从1996年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到202_年的《古惑仔之胜者为王》,刘伟强的六部“古惑仔”系列包括由其衍生的跟风之作,将古惑仔之风蔓延到了21世纪,毋庸置疑,在香港本土乃至大陆,《古惑仔》系列影片的影响力都是相当大的。影片讲述了《古惑仔》系列的主要群体——古惑仔,也就是黑社会中的青少年的生活,却表达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孤独、幻灭感。一直有人觉得《古惑仔》粗制滥造,或者无甚内涵,宣扬的是一种黑色浪漫的青春亚文化。然而,透过这些表面的迹象,我们依然可以从《古惑仔》系列中找到各种问题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如果说借钱是友情的痔疮,而利益最大化是婚姻幸福的金标准,或者死亡是终结心理创伤的最佳方式,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古惑仔》系列是到目前为止可以找到的最好的青少年德育片。”《古惑仔》系列是一把双刃剑,存在弊端的同时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突出了影片的现代性,用他们的独特经历教育着现代人。
时代的发展进步确确实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人际关系却变得越来越冷漠,人也变得越来越不像人,我们这一代人得到的很多,失去的也很多,社会口口声声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我们却从来没有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反之,我们拥有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孤独感与幻灭感,我们的情感极度空虚。或许不是每一个青年都这样,但我相信绝大部分是这样的。当心理学专家、影评人、父母们都在痛不欲生地哭诉《古惑仔》系列对社会的危害,痛斥《古惑仔》系列为青年人提供了一种去实现梦的冲动的时候,这个社会是否想过,为什么古惑仔会让我们这些青少年如此痴迷?当这样一部电影出现,当它在青少年以及白领、学生层面的观众之间走红,他们跳出来控诉其造成的危害,但他们却忽略了自己是否与自己的骨肉越来越远,从不诘身自问自己是否有责任,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认为《古惑仔》系列只是在以一种隐藏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它所具有的反思和教育意义。
其实我相信,古惑仔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青少年,不是因为影片里的那些暴力,也不是为了“拽”,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羡慕影片里我们这一代人所缺乏的那种真性情,如陈浩南与山鸡之间的兄弟情、陈浩南与苏阿细之间的爱情以及帮派里兄弟间的仗义情。影片中的 这些人物对老大忠诚,讲求一个忠字;对朋友诚信,讲求一个义字;对爱人忠贞,讲究一个诚字;对父母爱护有加,讲究一个孝字;对弱者表示同情,讲究一个仁字;对坏蛋嫉恶如仇,讲究一个勇字。他们以敏锐的头脑和优异的战绩勇敢无畏积极的维护洪兴帮的集体荣誉和公共利益。在黑社会街头混混的背景包装下,我们都忽视了《古惑仔》系列带给我们的道德教育。
最后再说说我的202_吧,202_虽然才过了三个多月,但在这三个多月里却发生了很多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但这些让我措手不及的事情结束之后我却有点怀疑了,从假期到开学的这几个月里,学习、生活、交际,没有哪一样是让自己满意的。究竟要怎样说我也不知道了,反正现在的我就想找个袋子把自己装起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生活。不是有人说最好的生活是: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么?
即使《古惑仔》里有再多我想要的东西,也都是强求不来的。所以,我还是祈祷“人心,远近相安”吧!
第二篇:古惑仔观影随笔
观影随笔
这两天把刘伟强导演的《古惑仔》系列
电影翻出来又看了一遍,有些小感慨,在我的印象中,古惑仔似乎对80后的影响要超
过我们这些90后,还记得小学时学校是明
令禁止观看古惑仔系列电影的,但这似乎没
有什么用,学生们还是狂热地追捧。我与大
部分人不太一样,我第一次看《古惑仔》是
在高中的时候。电影所表现的内容是我很震
撼,换句话说,我羡慕影片里的那种真性情,或者说如果我出生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也许会疯狂地爱上那种生活。确实,这一系列的电影让很大一批本来就向往糜烂、沉沦、堕落之美而又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知道原
来黑色的世界可以这么迷人,因此而导致的犯
罪事件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间接引发的街头
斗殴、校园暴力事件更多不胜数。“粗口”、“泡
妞”、“单挑”、“砍人”、“跟大佬”等已成了不少
人追求时尚自我;放纵、燃烧青春的行为模式。
但是,我所看到的《古惑仔》里表现出的那些
兄弟情谊、江湖仗义正好弥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感空虚、孤独感与幻灭感。
电影根据香港漫画家牛佬的系列漫画《古
惑仔》改编拍摄,从1996年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到202_年的《古惑仔之胜者为王》,刘
伟强的六部“古惑仔”系列包括由其衍生的跟风
之作,将古惑仔之风蔓延到了21世纪,毋庸置
疑,在香港本土乃至大陆,《古惑仔》系列影片的影响力都是相当大的。影片讲述了《古惑仔》
系列的主要群体——古惑仔,也就是黑社会中的青少年的生活,却表达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的孤独、幻灭感。一直有人觉得《古惑仔》粗制滥造,或者无甚内涵,宣扬的是一种黑色浪漫的青春亚文化。然而,透过这些表面的迹象,我们依然可以从《古惑仔》系列中找到各种问题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心理学家所说:“如果说借钱是友情的痔疮,而利益最大化是婚姻幸福的金标准,或者死亡是终结心理创伤的最佳方式,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古惑仔》系列是到目前为止可以找到的最好的青少年德育片。”《古惑仔》系列是一把双刃剑,存在弊端的同时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突出了影片的现代性,用他们的独特经历教育着现代人。
时代的发展进步确确实实给人们的生活带
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人际关系却变得越来越
冷漠,人也变得越来越不像人,我们这一代人得
到的很多,失去的也很多,社会口口声声说我们
是幸福的一代,但我们却从来没有体会到什么是
幸福。反之,我们拥有更多的是无穷无尽的孤独
感与幻灭感,我们的情感极度空虚。或许不是每一个青年都这样,但我相信绝大部分是这样的。
当心理学专家、影评人、父母们都在痛不欲生地哭诉《古惑仔》系列对社会的危害,痛斥《古惑仔》系列为青年人提供了一种去实现梦的冲动的时候,这个社会是否想过,为什么古惑仔会让我们这些青少年如此痴迷?当这样一部电影出现,当它在青少年以及白领、学生层面的观众之间走
红,他们跳出来控诉其造成的危害,但他
们却忽略了自己是否与自己的骨肉越来
越远,从不诘身自问自己是否有责任,这
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认为《古惑仔》系
列只是在以一种隐藏的方式向观众展示
它所具有的反思和教育意义。
其实我相信,古惑仔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青少年,不是因为影片里的那些暴力,也不是为了“拽”,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羡慕影片里我们这一代人所缺乏的那种真性情,如陈浩南与山鸡之间的兄弟情、陈浩南与苏阿细之间的爱情以及帮派里兄弟间的仗义情。影片中的 这些人物对老大忠诚,讲求一个忠字;对朋
友诚信,讲求一个义字;对爱人忠贞,讲究一个
诚字;对父母爱护有加,讲究一个孝字;对弱者
表示同情,讲究一个仁字;对坏蛋嫉恶如仇,讲
究一个勇字。他们以敏锐的头脑和优异的战绩勇
敢无畏积极的维护洪兴帮的集体荣誉和公共利
益。在黑社会街头混混的背景包装下,我们都忽
视了《古惑仔》系列带给我们的道德教育。
最后再说说我的202_吧,202_虽然才过了三个多月,但在这三个多月里却发生了很多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但这些让我措手不及的事情结束之后我却有点怀疑了,从假期到开学的这几个月里,学习、生活、交际,没有哪一样是让自己满意的。究竟要怎样说我也不知道了,反正现在的我就想找个袋子把自己装起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生活。不是有人说最好的生活是: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么?
即使《古惑仔》里有再多我想要的东西,也都是强求不来的。所以,我还是祈祷“人心,远近相安”吧!
第三篇:《荒岛余生》观影随笔
《荒岛余生》观影随笔
片名:cast away 导演:Robert Zemeckis 主演:Tom Hanks, Helen Hunt 影片叙述一位现代鲁滨逊的遭遇。主人公恰克·诺兰,在一次公务飞行中失事,一个人流落荒岛。四年后,终于回到文明世界。这时,未婚妻剀莉已嫁作人妇。恰克身处十字路口,茫然不知所措„„
恰克在被抛到荒岛之前,是一位美国联邦快递业务督导,满世界飞,超级工作狂,起居生活与工作行程快速紧张,个性急躁,控制欲强;日常以快餐果腹,体形发胖。本是位性情中人,通达人情世理,关心他人疾苦冷暖,得知同事之妻患病,主动提出帮助寻访良医。无奈工作牵绊,与未婚妻剀莉聚少离多,危机重重。出事前夕,为剀莉准备了圣诞礼物,不知是情动于中,还是随行就市,抑或歉疚使然、意欲挽救,其中况味,尽在不言。
在荒岛,丧失了文明世界一切便利的恰克反倒是“比于赤子”,“复归其根”,无为而无所不为。他用邮包里的溜冰刀砸椰子取水,削树叉捕鱼捉蟹,钻木取火,与排球“威尔逊”相依为命。他披头散发,片衣遮羞,身型消瘦,步履矫健。最后,以自制的简陋木筏,渡尽劫波,重返文明世界。恰克被抛身于荒岛,原始的自然环境阻隔了恰克与文明世界的一切联系,却无法阻止他内心里对文明世界里的一切人和事的牵挂与向往。他利用原始的自然环境给予他的一切条件,回归文明世界。在这过程中,恰克焕发出所有的力量与智慧,在与自然相生相克的相处之中,顺势而为,显露出生命的本源力量。
经此一劫,恰克得以反观自己过去的生活,他的思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前的都市生活,埋没了恰克生命的灵光。在快节奏的资本主义商业世界里,恰克想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和剀莉寻求幸福的生活。他遵循着一切人类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则,紧张工作,关心同事、朋友,思念恋人。而实际上呢?想要控制一切的恰克,似乎又被一切控制着。竭尽全力地朝向幸福的目标努力迈进,却在疲惫、忧患之中感觉离幸福的目标越来越远。他和剀莉——两个相敬相爱的人儿——的关系也处于危机之中。恰克想要通过勤奋工作这条途径,为剀莉和自己带来幸福,但是“工作”却横断在两人之间,使得他们相距越来越远。人与都市文明的不和谐,使得恰克的脸上无法呈现出真正快乐、轻松的笑意。
反观荒岛生涯,恰克从惊恐未定、愁眉不展、一无所有,到随遇而安、就地取材、步步为营。他为砸开了椰果而感到快意,为抓获鱼蟹而觉得满足,为制造出火而兴奋、狂欢大叫不已„„他与荒岛,从陌生到熟悉,一点一滴地从荒岛那里索取他所需要的一切,笑容又重现在恰克的脸上。从身型到心情,他一步步迈向健壮与开朗,最终成就返回文明世界的夙愿。“溪不求物而物自归之”,自然既是恰克与文明世界之间的障碍,又是为他重返文明世界提供一切的物质支持者。将自然世界里的恰克与文明世界里的恰克两厢比照,似乎正应验了老子之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所以,当恰克回归了文明世界,欣喜、欢庆的心情和仪式过去后,他的内心里开始出现了对文明世界的陌生感、距离感、焦灼感、恐惧感。一个人坐在幽暗的房间的沙发上,捏着电灯开关,打开、关上,又打开、关上„„
这在荒岛上异常珍贵的电能、光,能够让恰克的眼睛饥渴地看见他的前路;而在文明世界里,它又是多么的普通、廉价、充裕,照见了恰克内心的空空荡荡。恰克驾驶着他心爱的车,奔驰在纵横交错的大道上,在黑暗与光明之间穿梭,最终迷失在如广袤的荒岛一般的文明世界的十字路口。站在交叉路上迷茫的看着4个通往远方的公路,他不知道他的未来在何方。
恰克的形象让我们反思我们生存和存在的这个世界,反思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
有了余烬重燃的思想微光,有了对旧日景物的依稀辨识,还有几分惘然若失的困惑,心中的图象如今又栩栩重生。——华兹华斯《丁登寺》
第四篇:玫瑰,人生 观影 随笔
玫瑰,人生
——《玫瑰人生》观影随笔
玫瑰,娇艳的外表下隐藏着带刺的躯干,有时伤到旁人,有时伤到自己。但是玫瑰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她的娇媚她的幽香,让众人为她倾倒,哪怕遍体鳞伤。玫瑰的一生,如此短暂,却又如此芬芳。
艾迪琵雅芙,天使般的歌喉,法国香颂般的气质,但却有着遍体鳞伤的一生。很难界定琵雅芙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她是当之无愧的法国香颂女王,却整日沉迷在酒精、麻醉药品的荒诞生活之中。排除她在音乐上的成就,琵雅芙的的生命是堕落的,正如玫瑰娇艳的外表和带刺的躯干。艾迪琵雅芙本人和和本片的导演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玫瑰人生”来总结这充满争议的短短47年,(《“玫瑰人生”也是琵雅芙最出名的歌曲之一》)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历史的必然。
导演奥利维埃用了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讲述琵雅芙传奇的一生。不同于以往传记题材影片插叙或者是顺序的讲述方式,《玫瑰人生》用了一种片段交叉式的貌似非常杂乱的叙事结构,整部影片由琵雅芙童年、青年、中年和临终时的各种画面穿插而成,这种手法另许多观众脑子转的有点晕。也许导演是参照一个人在晚年临终时的杂乱回忆状态来铺陈叙事,力图另用一种自然地方式展现人物复杂的一生。其实琵雅芙生命何尝不是这样的交织错落,到了晚年,经历了如此的沧海沉浮,她的记忆状态也就是如此的交织错落。导演试图带领观众从琵雅芙的角度去回忆琵雅芙的一生,起到另了一种的效果。
许多看过《玫瑰人生》的中国观众都会拿她和《梅兰芳》相对比。相同的题材,都是讲艺术人物的传记型影片,但总感觉到《梅兰芳》比起《玫瑰人生》少了一分气韵,少了一分历史的真实感。《玫瑰人生》中导演着重使用音乐进行叙事,选取了许多琵雅芙本人的歌曲作为叙事元素穿插其中,带有明显法国印记的香颂歌曲让观众领略了法国文化的魅力。《梅兰芳》本身也注重京剧在其中对于情节叙事的推动作用,但总感觉味道不够,没有把京剧的气势完美展现。《梅兰芳》的人物性格、形象有些正统,没有进入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进行发觉,所以人物的形象显得没有《玫瑰人生》中的琵雅芙真实、丰满。
《玫瑰人生》中的主角性格非常多元化,多重性格所构成的矛盾冲突成为本片的另一大亮点,琵雅芙市井的出身,与父亲母亲另类的关系,年轻时混乱的人际交往似乎注定了她堕落萎靡的生活态度,但与生俱来的歌唱天赋似乎又注定了她对艺术的无限执着。她有着放荡的生活态度,对母亲的态度极度恶劣,晚年又对失去曾经的孩子无限悔恨,体现了她内心对于亲情的渴望。琵雅芙从市井街头到歌舞厅一直到纽约大剧院的成长历程也反映出了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方方面面,实践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片中有一处长镜头运用的特别出色,就是在琵雅芙的情人马赛飞机失事之后的早上,琵雅芙先是出现幻觉马赛到她身边,兴致勃勃为他准备早点,为她找礼物,后来工作人员不得不告诉她马赛飞机失事,琵雅芙的性格急剧变化,到了疯癫的边缘,最后走到了一个舞台之上,她平息心中的情绪又唱起了法国香颂。导演用有点梦境效果的写意方式来处理这个段落,仅用了一个长镜头就刻画出了人物性格的的三次转变,并转换了四个场景,集中展现了琵雅芙多重性格的对比:对爱情的渴望、对他人的轻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艺术的执着。将这些复杂元素融合在一个单一镜头之中,可以窥见导演的功力。
《玫瑰人生》中女主角的饰演者玛丽昂 歌迪亚将琵雅芙的多重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从20岁到临终的巨大跨度挑战者演员的演技,而歌迪亚将琵雅芙的每个年龄段都表现的几近完美,她充分完成了琵雅芙每一个侧面的演绎,并将琵雅芙的内心从内而外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仿佛置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琵雅芙。
《玫瑰人生》是成功的,她表现了一个真正的琵雅芙,让世界看到了法国艺术的魅力
第五篇:加勒比海盗观影随笔
《加勒比海盗1—3观影随笔》
《加勒比海盗1—3》部是连贯的故事情节,所以这里也只写到第三部。
一、《加勒比海盗》十大经典人物
(一)TOP10:瑞盖提和平特尔
瑞盖提就是那个木假眼的瘦子海盗,当然平特尔就是和他一起出场并一直是搭档的矮胖子海盗,他们两个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所以在十大经典人物评选时要放在一起说。
他们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一部里黑珍珠号夜袭皇家港之时,瑞盖提用刀雕刻了几下他的木头眼珠直接摁进眼眶里,而平特尔一枪干掉了总督府的管家,至此他们已经给大家留下了面目狰狞,心狠手辣的海盗形象。他们的任务是去找带着“被诅咒金币”的人,结果把伊丽莎白抓上了黑珍珠号。
此后他们扮演的都是小喽啰的角色,不是拖地板就是看守犯人,只是在后面他二人穿着贵妇服划着小艇的样子让人捧腹大笑,随着诅咒解除他们两个不用多说也知道肯定是被皇家海军抓起来了。
本来这两个人已经可以交代掉了,谁知在第二部中他们又出现了,这次出场他们一改往日狠毒的形象,因为他们通过智慧利用叼钥匙的狗成功的从监狱逃了出来,而在第一部里他们是倒霉透了到了第二部上帝都开始眷顾他们,他们走了鸿运,一逃出来就遇到了因潮汐搁浅的“黑珍珠号”,瑞盖提那句话也成为经典:“哪怕是不识字,拿着《圣经》也会得到上帝怜悯的。”
正当他二人准备利用涨潮驾驶珍珠号出海时杰克等人从土著手中成功逃脱,他们很肃敬的给杰克披上衣服,立正敬礼顺其自然成为了杰克手下的一员。其实从这时开始一直到第三部结束他们都是英勇作战而忠诚可靠的,不论是对战“挪威海怪”还“飞翔的荷兰人号”,不论是枪对枪炮对炮还是短兵相接他们都很勇敢,可以说他们二人是杰克船上除了吉布斯之外的第三把交椅。
他二人在影片中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侃气氛。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三部杰克在摇晃船准备把船翻过来时他们把自己倒着绑在桅杆上,他们只知道船倒过来之后自己会顺着,但没想到倒过来是为了回到现实世界,结果船还是正的,他们还是头朝下的倒着,看到这一幕时很多观众都爆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声,这样 1的例子举不胜举。影片大部分情节都很紧张,却因为有他们才使得气氛变得活跃,看了之后也回味无穷。
人物评语:瑞盖提和平特尔,像马戏团的小丑不可或缺,缺少了就没有了笑声。
TOP9:鞋带 比尔·特纳
把威廉的父亲老特纳列在十大经典人物之内我觉得是合理的,因为第一部的故事就是有他引出的,因为缺少他的血而不能解除诅咒才有巴博萨夜袭皇家港,才有后来的许许多多故事。
很多人对于特纳在第二部里的出现很奇怪,他不是应该被巴博萨沉到海底淹
死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他手上也有一枚受诅咒的金币,并且把金币寄给了儿子
威廉,这样他也是不死之身,而且在第二部里他自己也说了:“海水压得我死死的,死又死不了,哪怕有一丝逃脱的机会我也不会放过。”所以他就上了戴维·琼
斯的“飞翔的荷兰人号”,当然应该是琼斯路过救了他才对。
不过从第二到第三部他的戏份不多,虽不多却很精。老特纳第一次出场把很
多观众吓了一跳,不过此后他那父亲的形象一再被高大化,为了让威廉离开荷兰
人号他不惜一起参加威廉和琼斯的赌局;当他得知威廉是为了偷钥匙他又冒着危
险帮助威廉顺利从琼斯手中拿到钥匙;当挪威海怪掀翻了威廉乘坐的商船他是如
此的绝望;而第三部中他从伊丽莎白口中得知威廉没死时,原本已经快要和船合为一体的他从墙上一下子跳下来:“威廉,他没死,他要来救我了”一边说一边
围着伊丽莎白转圈,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当他想到威廉要救自己就必须杀死琼
斯而做“荷兰人号”的船长,这样他就不能和伊丽莎白结婚了,这时为了儿子他
又变得很悲观很失落,这是一个慈父的内心独白。
第三部结尾时已经神志不清的老特纳在恢复清醒后奋不顾身的扑向琼斯要
和他同归于尽。我们高明的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影片最后走投无路的琼斯
一剑刺向威廉,把杰克也逼上了绝路,杰克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让威廉桶了琼斯的心脏,这样威廉就获得了不死之身,最终他和父亲永远团聚,而和伊丽莎白只
能十年见一面。我们假设一下是国产片的话可能会拍成老特纳捅了琼斯的心脏,而威廉和伊丽莎白终成眷属长相厮守了。
比尔·特纳以其伟大父亲的形象当选《加勒比海盗》十大经典人物第九位是
无可厚非的。
人物评语:比尔·特纳,外形虽然恐怖,内心却永远是慈祥的父亲。
TPO8:贝克特勋爵
贝克特勋爵在第二部才出场,他一出场就一连拿出四张逮捕令把伊丽莎白,威廉,杰克和诺灵顿司令官全部都宣判了死刑——虽然杰克和诺灵顿都不在场。
当大家都还在纳闷这个人怎么会突然出场时故事中慢慢给我们做了交代。他
在和威廉做交易时手上拿着一个拷红的“P”字烙铁,细心的观众早就回忆起来
第一部中杰克救出落水的伊丽莎白之后,诺灵顿准将和他握手拉起杰克的衬衫衣
袖,没错,杰克手上就是有一个“P”字烙印,还记得诺灵顿的话吗:“和东印度
公司打过交道?海盗。” 而贝克特勋爵自己也说:“我认识杰克·斯帕洛,我们
给彼此都留下了几号。”显然杰克给贝克特留下的几号应该是心灵上的。所以他
才会和威廉做交易,要得到杰克手上的罗盘,时隔多年他要回来找杰克报仇。
在后两部中贝克特是典型的大坏蛋,彻头彻尾没做过一件好事。他以伊丽莎
白为人质要威廉带回杰克的罗盘,以便自己能找到戴维·琼斯的亡灵箱而达到控
制戴维·琼斯进而称霸海洋的目的,试想一想哪怕威廉真的做到了伊丽莎白和他
还是死路一条。
他为了不让亡灵箱的秘密泄露就把斯旺总督杀害了,他又不惜和杰克做交易
想把九大海盗王一网打尽,遗憾的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杰
克将计就计的利用他的阴谋和野心,成功的让自己登上“荷兰人号”并取得了亡
灵箱和钥匙,只是最后出了点状况才不得已让威廉杀了琼斯。
站在“努力号”指挥台前的贝克特勋爵得意洋洋,“荷兰人号”沉没,“黑珍
珠号”重创,其他海盗根本不值得一提,他立马就要实现称霸海洋的目标了:“杰
克,这只不过是一桩好交易。”以至于威廉成为船长的“荷兰人号”再次跃出海
面他还以为是琼斯在指挥,当“荷兰人号”和“黑珍珠号”转舵夹击“努力号”
时他才幡然醒悟自己反中了杰克的圈套了,以至于他傻傻的站在舰桥上连下令开
炮的勇气都没有了,只能在嘴里重复着那句:“这不过是一桩好交易。”
大炮击碎的不仅仅是“努力号”也击碎了贝克特的阴谋终结了他的生命。杰
克应该和他打了几十年交道了,这时也总算是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贝克特这一人物贯穿整个二三部,他的出现很顺其自然的引出了戴维·琼斯,引出了东印度公司,也因为有他的阴谋才推动了故事的不断发展和不断高潮,因此把他排在《加勒比海盗》十大经典人物第八位应该是没有异议的了。人物评语:贝克特勋爵:典型的欧洲早期贵族资本家和阴谋家的代表。
TOP7:戴维·琼斯
戴维·琼斯这个人物导演设置的很巧妙,用我们中国话叫:“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真正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观众到快结束时才看见他的真面目。
他是第二部出场的人物,其实看完前三部回想过去他在第一部结尾时已经有了要出场的准备,第一部结尾杰克手拿罗盘掌舵的台词:“现在让我看看地平线和真正的坏蛋。”后来我们知道他的罗盘就是向提亚·朵玛要来找戴维琼·斯的亡灵箱的,所以他嘴里这“坏蛋”就是指琼斯。
到了第二部老特纳出场,从他口中说出了戴维·琼斯这个名字,当杰克听说之后脸色为之一变,让杰克·斯帕洛船长都为之变色的名字不用说肯定是个厉害的角色,果然,马上就有接下来不明物体袭击商船,而他的真正目标是杰克——杰克的帽子被商船水手捞起来了。等到提亚·朵玛把琼斯的毛骨悚然的故事说完大家已经对琼斯不陌生了,只不过威廉去找“飞翔的荷兰人号”琼斯出现的时候对他的章鱼脸造型有点意外。
其实琼斯的故事应该有个前传才对:身为一个出色水手的琼斯爱上了女海神化身的科莉布索,他答应了科莉布索的要求成为“飞翔荷兰人号”的船长,负责运送海上亡灵去另一个世界,但代价是只能十年和科莉布索见一次面,当琼斯在海上航行十年之后来到他和科莉布索约定见面的地方去没能等到科莉布索,恼羞成怒的琼斯转爱为恨,他切出自己的心锁进宝箱,还和九大海盗王约定一起封印了科莉布索,永不不解封。加上这个前传琼斯和科莉布索的故事就完整了。
尽管在影片中琼斯一直都在杀人,他的“飞翔荷兰人号”速度超快,火力强劲战无不胜,关键是他有一只所向无敌的章鱼怪——后来被贝克特下令杀死了;但是琼斯这个人物是矛盾的综合体,他是因为科莉布索的背叛才变得残暴的,他的内心还是爱着科莉布索,我们看到他一个人在船长室里弹着风琴,弹着弹着心型八音盒发出了音乐,他拿着八音盒落下了泪水,当他擦去泪水满脸都是愤怒,一个男人的爱被演绎的如此深刻,入骨三分。
特别是琼斯和科莉布索在“黑珍珠号”船舱里见面时的那句话:“My heart will always belong to you ? 我的心永远属于你。”道出了琼斯最真实的内心独白。影片最后琼斯的心被威廉捅了,他喊着科莉布索的名字掉进大海,也从此永远的投入了科莉布索的怀抱。
一个男人的爱能如此,恨也能如此,戴维琼斯在影片中是个大反派,但他对爱人的执着却是普天下的男人都值得学习的。他当选《加勒比海盗》十大经典人物第七位合情合理。
人物评语:戴维·琼斯,男人的爱与恨全部被他表现的淋漓尽致。
TOP6:巴博萨
巴博萨在第一部中就出场,虽然他第二部最后才“起死回生”再次上场可这也无法颠覆他在影片中的重要地位。
巴博萨这个形象是个综合体,首先他是个海盗。看完三部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九大海盗王之一,因为和杰克一起出海寻找宝藏而做了杰克的大副,不过他很快发扬了海盗的优良传统把杰克推翻了,自己当了“黑珍珠号”的船长,然后因为拿了被诅咒的金币而变得人不人鬼不鬼,又因为缺少老特纳的金币而遇上了伊丽莎白和威廉,从此展开了《加勒比海盗》神奇的探险之旅。
作为海盗掠夺和杀戮是巴博萨最擅长的,他为了找到最后一枚金币不惜血洗皇家港,连监狱里的罪犯都知道他的恶名:“听说珍珠号到处抢掠,从不留活口”这当然是指巴博萨指挥“黑珍珠号”那一时期,而且巴博萨的经典名言大家肯定还记得:“搜死人的身是很容易的。”
海盗也是充满智慧的,巴博萨又是一个政治家。他能够两次把杰克推翻这绝对不是偶然——第三部最后他又当上了“黑珍珠号”的船长,他需要利用一些小手段来说服船上的水手,如果说第一次推翻杰克是因为宝藏,那么第二次他的难度就很大了,因为这时的船上有很多杰克的老部下,他们都甘愿跟随巴博萨而丢下杰克,巴博萨的忽悠能力就不言而喻了。
能够成为海盗王,还有很出色的政治手腕光靠这些要在海盗界立住脚当然还是不够的,巴博萨还具有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前三部影片中有两场很精彩的海
战,第一场是第一部里“拦截者号”大战“黑珍珠号”,第二场是第三部里“飞翔荷兰人号”大战“黑珍珠号”通过影片我们发现这两场战斗中“黑珍珠号”的实际指挥者都是巴博萨而不是杰克·斯帕洛,结果都是“黑珍珠号”战胜——虽然第二次是因为威廉杀了琼斯而间接导致的胜利。从这两次战役中就能很有力的说明巴博萨的军事指挥才能,特别是第二次他掌着舵高呼着:“要死就死个痛快”是充满着英雄豪气的,特别他面对的对手是受“东印度公司”指挥的“飞翔荷兰人号”,这也是隐含了人民起义对抗黑暗统治的寓意。
巴博萨这个人物有他的两面性,也正反映了人性的两面性,他内心是邪恶的,但这是被大时代的背景所造就,因为海盗生存的法则也是“优胜劣汰”我不消灭你就会被人消灭。巴博萨凭借他的多面性荣登《加勒比海盗》十大经典人物第六位。
人物评语:巴博萨,恶魔和好汉,叛徒和政治家集于一身的代表,各有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