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定义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15-900114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5 18:04: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定义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定义

1.焊接

1.1咬边:咬边是焊缝边缘局部低于母材面的凹陷缺陷.它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焊接速度太快,电弧过长或运条操作不当形成.1.2 焊瘤:焊瘤是熔化金属溢流到焊缝之外未熔化母材上形成的金属瘤,常出现在立焊、仰焊、横焊和单面焊双面成形的背面缝上.1.3弧坑:弧坑是收弧不正确成形的,它影响外观质量并易引到裂纹,应清理后进行补修复.1.4气孔:气孔是焊接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及时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孔穴,产生的原因有焊条受潮,焊件不洁,电流过大或过小,电弧过气对溶池保护不良,焊接速度太快等.1.5缩孔:缩孔是熔化金属在凝固过程中因收缩产生并残留在焊疑中的孔穴.1.6夹杂和夹渣:由冶金反应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和熔渣在焊接过程中来不及浮出,残留在焊缝中形成夹杂物和夹渣,形成夹渣的原因有:多层焊时清渣不干净,运条操作不当,焊接电流太小,工件坡口角度太小等.1.7未焊合与未焊透:未焊合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小,电弧偏吹,待焊表面污染等原因,使熔化金属与母材或金属焊道之间没有完全熔化结合造成的.1.8裂纹:焊接裂纹主要有冷裂纹和热裂纹,热裂纹是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故相浅温度附近产生的.产生的裂纹称结晶裂纹,常出现在焊缝中心和弧坑中,热裂纹出现在表面时有氧化白色,这是判断热裂纹的主要标志,冷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裂纹.它是焊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出现的裂纹.防止裂纹的槽施有预热、后热.采用低氢焊条,焊条烘干清除坡口附近油锈,减小焊接应力等.2.表面喷涂部分

2.1 涂层光泽度:对喷涂表面用光泽仪将光线呈60°斜角方向射向涂层 表面后在其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一般平光漆的光泽度在30%以下.2.2 结瘤:因油漆质量不良喷涂后而在涂层表面上形成的一块一块的疙瘩.2.3 缩孔:俗称麻点,涂层干燥后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2.4 起泡:因喷涂时,涂层覆盖部分气体,在烘烤时而产生的表面凸起现象.2.5 针孔:从喷涂表面贯穿到喷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2.6 开裂:在涂层表面形成一道道裂纹.2.7 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落.2.8 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几种漆基的降低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附着疏松细粉的现象.2.9 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如焊渣等)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2.10 流挂:喷涂时由于涂层的流动而产生的堆积现象.2.11 露底:局部无涂层或覆盖不平.2.12 夹杂物:由于前处理时未完全消除表面的杂物及喷涂环境不良而附着在涂层里的杂物.3.电镀、铬酸盐处理件

3.1 镀前划痕: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糙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线型.3.2 镀前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外来金属屑的影响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浅坑状痕迹.3.3 抛光区: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光泽、光亮区域、无裂痕.3.4 烧伤: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3.5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3.6 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摩擦而被去除露出锌层,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3.7 基材花斑:电镀或氧化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3.8 雾状:指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状覆盖物,多数产生于光亮镀层表面.3.9 局部无铬层:指镀铬表面因电镀工艺的局限而在凹槽内、深孔内、折弯内角等低电位区出现铬层未电镀上的现象.3.10 凹痕:因基材受撞击而呈现的凹陷现象.3.11 修补: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3.12 异物: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色的斑点.3.13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底层表面;对其它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3.14 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伤及底层面;对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3.15 挂具印:指电镀、氧化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抵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3.16 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3.17 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3.18 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的现象.3.19 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3.20 削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状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的破裂与脱落.3.21 阴阳面:指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均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3.22 斑点:指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它是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3.23 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质量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3.24 树枝状结晶:电镀时在阴极上(特别是边缘和其它高电流密度)形成粗糙、松散的树枝或不规则突起的沉积物.3.25 海绵状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3.26 黑点:因材料表面有未去除的锈迹、锈斑、电镀后在镀层表面形成的黑暗的缺陷.4.塑胶件、压铸件

4.1 水纹:塑胶或压铸件成形时,熔体流动产生的可见条纹.4.2 缩水:因材料、工艺等原因使塑胶或压铸件表面出现凹陷的收缩现象.4.3 气泡:指塑胶体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空气泡.4.4 砂眼:塑胶或压铸件表面的疏松针孔.4.5 披锋:压铸或塑胶件上浇口残留物取掉后的毛刺.

第二篇:混凝土外观缺陷整改方案

混凝土缺陷整改方案

一、空洞及蜂窝现象

整改方法:将空洞及蜂窝部位不坚实的混凝土剔凿干净,用清水冲洗干净,待验收合格后,刷水泥素浆结合层一遍,用高一标号的混凝土填实空洞部位或采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实抹平,待凝固充分后,用磨光机修整表面。

二、混凝土涨模现象

整改方法:涨模小于20mm的混凝土部位,用磨光机将该涨模部位磨平,涨模大于20mm的,采用剔凿办法,将涨模该部位剔凿,待验收合格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刷水泥素浆结合层一遍,采用1:2水泥砂浆磨平压实。

三、混凝土截面不够现象

整改方法:将该部位表层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干净,待验收合格后,刷水泥素浆结合层一遍,采用1:2水泥砂浆磨平压实。

四、钢筋移位

整改方法:弹线,标示出移位部位的钢筋偏差尺寸,将该部位混凝土向下剔凿5cm,然后用钢筋扳手调整钢筋;对于偏差较大的,采用上述方法后,应在偏差部位下方进行植筋加强,详图如下:

5#楼混凝土整改方案

1、地下夹层剪力墙错台部位:错台轻微的,剔除错台部位清扫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保证与上部接茬平直、平整;错台稍大的,除了将错台部位剔除外,错台上部也凿毛,然后采用1:2水泥砂浆整体抹平压实。

2、地下夹层东南角1-3轴外墙向内收2-4cm部位:处理方法:将该段外墙混凝土用电镐剥离5cm左右(全部),清水冲洗干净,外侧采用圆6钢筋网片筋加固,重新按轴线支该段模板,采用C40细石混凝土浇筑该部位,浇筑之前将角柱钢筋位移部位调整到位。

第三篇:钣金常见表面缺陷

钣金常见表面缺陷

一.起泡: 原因: 1.电镀工艺配方有缺陷 2.电镀溶液有污梁

3.电镀前除油不彻底(前处理不干净)4.工序不完整.预防: 1.选择证明良好的配方 2.严格管理维护镀液 3.加强控制前处理 4.完善工序.其中基材原因:选用不合适的材料,氢气量增加,氢脆造成.二.基材花斑: 原因:电镀前基材料产生严重锈蚀而出现,电镀后形成花斑.预防:对基材采取良好有效的工序间进行防腐蚀性措施.三.挂印: 原因:表面处理生产的必然的印迹现象.预防:补救是必然进行的,在挂印位置在工件内表面和B面必曾时增加工艺孔.四.黑点: 原因:有多种,各环节都有可能导致.1.基材中有不允许的杂质,有裂纹或小针孔.2.钝化膜质量不良.3.表面处理后因素: 1).环境恶劣.2).污染(汗液,胶水,气体腐蚀).4.搬运过程中划碰伤.预防: 1.选用合格的基体材料 2.机械加工过程中有保护措施.3.处理后避免污染,选择良好的环境.4.加强电镀工艺,使钝化良好.五.基材晶粒粗大: 原因:金属材料(铝板)在轧制过程中出现问题

预防:加强材料来料质量控制.六.裂纹: 原因: 多是因为材料本身的性能较差所决定或者折弯前材料表面有微小裂纹.预防: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性能延伸良好材料.2.避免微小深划痕迹(拉丝)3.尽量避免拉丝、拉丝纹路与拆弯直线方向一致.七.露白: 1.溶液截留而滞后腐蚀导致,如缝隙,微孔,裂纹,压铆缝隙,盲孔.2.因磨擦磨损导致.预防: 1.控制焊缝质量及夹缝大/小。2.控制压铆缝隙(控制镀后压铆)3.各包装,运输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八.手印: 原因:操作不当,手直接触摸或手套用时间过长,脏,未更换.预防:加强防护意思,配戴防护用品,脏即时更换.九.水印: 原因:1.表面处理后水未吹干净.2.表面外来水未及时处理干净而留下的痕迹.预防:1.生产过程加强控制.2.保护好产品 十.局部无络层: 原因:镀铬工艺溶液分散能力较差.预防:改善结构形状,采取辅助电极措施.十一.点焊缝夹溶液: 原因:结构设计不当造成预防:1.改善结构计设计

2.在点焊时采取措施保证间隙或不截留溶液,或让溶液自由进出.十二.死边夹缝腐蚀: 原因:结构设计不当造成: 预防:1.改善结构设计

2.加工时给予留适当缝隙让溶液自由进出.3.表面处理加强清洗.十三.针孔: 原因:一般属手电镀工艺问题

预防:加强工艺溶液管理,加强基材使用控制.十四.凹坑: 原因:表面处理前的基材表面缺陷.预防:1.选择合格材料

2. 定合适的工艺方法,加强工序间操作运输控制.避免损伤.十五.包装气泡印: 原因:包材不适当.预防:1.选择不含腐蚀性成份的材料.2.选择透水率低的材料.3.控制贮存环境.十六.镀锌钢板切边腐蚀: 原因:材料特点的决定(无法避免)预防:1.涂漆保护 2.磷化 3.改善所处的环境.十七.孔内无涂层: 原因:深孔内涂料很难进入,导致无保护产生腐蚀.预防:进行手工补漆 十八.涂层附着力不良

原因:1.喷涂或前处理不干净,操作有问题.2.涂料本身不良.预防:1.选用合格之涂料 2.加强过程控制(包括返工过程)十九.基体腐蚀: 原因:1.膜厚不够 2.附着力不良 3.表面膜层耐蚀性不合格.4.涂料不合适.预防:1.使用合格涂料 2.加强过程中控制 失效机理及补求措施: 一.起泡,针孔:无法补救,必须重镀

二.黑点:钝化膜出现黑点,斑点,表面已开始发生腐蚀变化(重镀).三.手印:1.汗液含盐份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2.立即用干净布或无水乙醇擦除(99.9%)四.基材花斑:1.基材粗糙而易镀层中产生微小缺陷.2.镀后无法补救,镀前可用机械方法消除(拉丝,打磨).五.露白:1.锌钝化膜已不存在,锌层表面没有了保护,直接与大气接触而导腐蚀.2.可以在没有出现白色粉状物之前进行涂漆覆盖.六.凹坑:无法补救(前处理之前补救)七.挂耳印:该处没有保护层,基体被腐蚀.1.手工涂漆

2.镀彩锌采用金色漆修补 3.银色漆作修补(其它金属)八.裂纹,缝隙:无法补救.表面处理前进行补救,封严或扩大开口.九.晶粒粗大,无法补救.由于材料轧制时的工艺参数控制不良而产生的此种现象,导致性能发生变化.十.局部无铬层:无需补救(仅有碍于外观,NI还在,对腐蚀性甚微)十一.水印:一般无需补救.清洁水对防护性无影响,不干净水有可能对膜层造成损害.十二.孔内无涂层:手工补涂尽量减少腐蚀性,防腐蚀扩散.十三.涂层附着不良:易脱落,有空气进入发腐蚀.1.局部不附着,当面程小时可以作局部重新涂覆.2.当面积大时,必须重涂覆.

第四篇: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

铝压铸件表面缺陷分析

一、拉模

特征及检验方法: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现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面状伤痕。另一种是金属液与模具产生粘合,粘附而拉伤,以致铸件表面多料或缺料。

产生原因:

1、型腔表面有损伤(压塌或敲伤)。

2、脱模方向斜度太小或倒斜。

3、顶出时不平衡,顶偏斜。

4、浇注温度过高、模温过高导致合金液产生粘附。

5、脱模剂效果不好。

6、铝和金成份含铁量低于0.6%。

7、型腔粗糙不光滑,模具硬度偏低。

预防措施:

1、修复模具表面损伤部位,修正脱模斜度,提高模具硬度(HRC45°~48°),提高模具光洁度。

2、调整顶杆,使顶出平衡。

3、更换脱模效果好的脱模剂。

4、调整合金含铁量。

5、降低浇注温度,控制模具温度平稳、平衡。

6、调整内浇口方向,避免金属液直冲型芯、型壁。

二、气泡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隆起,或有皮下形成空洞。

产生原因:

1、金属液在压射室充满度过低(控制在45%~70%),易产生卷气,初压射速度过高。

2、模具浇注系统不合理,排气不良。

3、熔炼温度过高,含气量高,熔液未除气。

4、模具温度过高,留模时间不够,金属凝固时间不足,强度不够过早开模,受压气体膨胀起来。

5、脱模剂、注射头油用量过多。

6、喷涂后吹气时间过短,模具表面水未吹干。

预防措施:

1、调整压铸工艺参数、压射速度和高压射速度的切换点。

2、修改模具浇道,增设溢流槽、排气槽。

3、降低缺陷区域模温,从而降低气体的压力作用。

4、调整熔炼工艺、5、延长留模时间,调整喷涂后吹气时间。

6、调整脱模剂、压射油用量。

三、裂痕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成直线状或不规则形狭小不一的纹路,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冷裂—开裂处金属没被氧化。热裂—开裂处金属被氧化。

产生原因:

1、合金中含铁量过高或硅的含量过低。

2、合金中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可塑性。

3、铝硅合金:铝硅铜合金含锌或含铜量过高;铝镁合金中含镁量过多。

4、模具温度过低。

5、铸件壁厚有剧烈变化之处,收缩受阻。

6、留模时间过长,应力大。

7、顶出时受力不均。

预防措施:

1、正确控制合金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合金中加纯铝锭以减低合金中含镁量;或在合金中加铝硅中间合金以提高硅的含量。

2、改变铸件结构,加大圆角,加大脱模斜度,减少壁厚差,3、变更或增加顶出位置,使顶出受力均匀。

4、缩短开模或抽芯时间。

5、提高模具温度(模具工作温度180°—280°)。

四、变形

特征及检验方法: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整体变形或局部变形。

产生原因:

1、铸件结构设计不良,引起收缩不均匀。

2、开模过早,铸件刚性不够。

3、拉模变形。

4、顶杆设置不合理,顶出时受力不均匀。

5、去除浇口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1、改善铸件结构。

2、调整开模时间。

3、合理设置顶杆位置和数量。

4、选择合理的去除浇口方法。

5、消除拉模因素。

五、留痕及花纹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产生原因:

1、首先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形成一个极薄的而又不完全的金属层后,被后来的金属液所弥补而留下的痕迹。

2、模具温度过低。

3、内浇口截面积过小及位置不当产生喷溅。

4、作用于金属液上的压力不足。

5、花纹:涂料和注射油用量过多。

预防措施:

1、提高模具温度。

2、调整内浇口截面积或位置。

3、调整内浇道金属液速度及压力。

4、选用合适的涂料、注射油及调整涂料注射油的用量。

六、冷隔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时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可能。

产生原因:

1、两股金属液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融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结合力很薄弱。

2、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偏低。

3、选择合金不当,流动性差。

4、浇道位置不对或流动线路过长。

5、填充速度低。

6、压射比压低。

7、金属液在型腔内流动不顺畅。

预防措施:

1、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控制在630—73°C,可根据产品及铝材调整)和模具温度。

2、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填充时间。

3、提高压射速度,同时加大内浇口截面积。

4、改善排气填充条件。

5、选用合适的合金,提高金属液的流动性。

7、完善金属液在型腔内流动顺畅。

七、网状毛翅

特征及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得扩大和延伸。

产生原因:

1、压铸模具型腔表面龟裂。

2、所用压铸模具材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

3、极短时间内模具冷热温差变化太大。

4、浇注温度过高。

5、模具生产前预热不均和不足。

6、模具型腔表面粗糙。

预防措施:

1、正确选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2、浇注温度不宜过高,尤其是高熔点的合金。在能满足生产需求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较低的浇注温度。

3、模具预热要充分和均匀。

4、模具生产到一定模次后进行退火,消除内应力。

5、浇道和型腔表面不定期抛光处理,确保表面光洁度。

6、合理选择模具冷却方法,确保模具热平衡。

八、凹陷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平滑表面出现凹陷部位。

产生原因:

1、铸件壁厚不均,相差太大,凹陷多产生在壁厚部位。

2、模具局部过热,过热部位凝固慢。

3、压射比压低。

4、由憋气引起型腔气体排不出,被压缩在型腔表面与金属液界面之间。

5、未开增压,补缩不足。

预防措施:

1、铸件壁厚设计尽量均匀。

2、模具过热部位冷却调整。

3、提高压射比压。

4、改善型腔排气条件。

5、提高增压比压。

九、欠铸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有填充不足部位或轮廓不清。

产生原因:

1、流动性差原因:①金属液吸气、氧化夹杂物,含铁量高,使其质量差而降低流动性。②浇注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

2、填充条件差:①压射比压过低。②卷入气体过多,型腔的背压变高,充性受阻。

3、操作不良,喷涂料、注射油过多,涂料、压射油堆积,气体挥发不出去。

预防措施:

1、提高金属液质量。

2、提高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

3、提高压铸射比压和填充速度。

4、改善浇注系统金属液的导流方式,在欠铸部位增开溢流槽、排气槽。

5、正确的压铸操作。

十、毛刺、飞边

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上出现金属薄片。

产生原因:

1、锁模力不够。

2、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

3、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

4、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

5、镶件、滑块磨损与分型面不平齐。

6、压铸机机铰磨损变形。

7、浇注温度过高。

预防措施:

1、检验锁模力和增压情况,调整压铸工艺参数。

2、清洁型腔及分型面。

3、修整模具、修整压铸机。

4、采用闭合压射结束时间控制系统,实现无飞边压铸。

十一、变色、班点

特征及检验方法:铸件表面出现不同于基体金属颜色的班点。

产生原因:

1、脱模剂选用不合适。

2、脱模剂用量过多。

3、含有石墨的润滑剂中的石墨落入铸件表层。

预防措施:

1、更换优质脱模剂。

2、严格喷涂量及喷涂操作。

第五篇: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编制目的.......................................................2

四、适用范围.......................................................2

五、修补要求及质量通病原因分析.....................................2

六、砼外观质量通病预防措施.........................................5

1、通过控制钢筋施工质量预防.....................................5

2、通过控制模板制作安装质量预防.................................5

3、通过控制混凝土工艺质量预防...................................6

4、养护.........................................................6

5、拆模和成品保护...............................................7

七、砼外观质量缺陷修补.............................................7

1、外观质量缺陷修补程序.........................................7

2、修补材料准备.................................................7

3、砼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法.......................................8(1)气泡修补................................................8(2)蜂窝、麻面的修补........................................8(3)露筋的修补..............................................9(4)表面破损修补............................................9(5)钢筋头外露的缺陷处理....................................9(6)冷缝的缺陷处理..........................................9(7)浅表裂缝处理及裂缝化学灌浆..............................9(8)止水缺陷处理...........................................10

八、主要修补工艺要点..............................................10

1、抹面抗裂砂浆................................................10

2、改性环氧树脂灌浆............................................11

九、砼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注意事项....................................12

十、缺陷修补质量控制..............................................12

十一、安全保障措施................................................13

十二、文明施工....................................................13

十三、成品保护措施................................................13

一、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ZWZQ-2标二分部管段位于河南省长葛市境内,正线起讫里程DK59+150.08~DK70+277.48,线路长度11.1274km,主要跨越既有道路有徐庶大道、京港澳高速公路、机场快速路、石武客专,我分部施工任务为双洎河特大桥(307#~647#墩)全部下部结构及5联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2_]241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2_); 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2_);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2_)。

三、编制目的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表面颜色不均匀、蜂窝麻面、烂根、孔洞、漏筋、表面破损、表观微裂纹、错台,从而影响结构外观质量,为消除施工中留下的质量缺陷,结合以往施工中积累的处理经验特制定本结构缺陷处理方案。

四、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郑万铁路河南段ZWZQ-2标二分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的外观质量缺陷的修补施工。

五、修补要求及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修补要求

强度要求:同桥墩和梁体强度; 颜色:与桥墩和梁体颜色基本一致; 密实度:无开裂、空鼓; 粘接度:粘接牢固,不掉落;

2、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1)麻面 成因分析:

①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②浇筑前模板上未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拆模后出现麻面;

③混凝土加水量不准确致使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时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麻面;

④混凝土没有分层浇筑,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麻面;

⑤混凝土入模后振捣不到位,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拆模后出现麻面; ⑥振捣过迟,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2)层印 成因分析:

①混凝土浇筑顺序控制的不好,浇筑下层混凝土时,上层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接茬痕迹;

②在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三个环节中机械出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筑,而未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处理;

③分层浇筑时混凝土振捣过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浆上浮,将多的地方颜色发青,石子多的地方颜色发白,形成对比;

④模板上脱模剂涂刷过多往下流,拆模后在构件表面呈现若断若续的假“分层”。

3)烂边、烂根 成因分析:

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振捣时混凝土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

4)混凝土表面裂纹

成因分析:

①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形成裂纹;

②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加;

③拆模过早,或养护期内受扰动等因素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纹发生; ④未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混凝土开裂。

5)蜂窝

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砂浆,骨料间有空隙存着,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筋,可能露骨筋。

成因分析:

①模板漏浆或振捣过度,跑浆严重致使出现蜂窝; ②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加上欠振或漏振形成蜂窝;

③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④混凝土搅拌与振捣不足,使混凝土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6)错台、跑模 成因分析:

①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不好,相邻两块模板本身嵌缝;

②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受振后胀开程度不一; ③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振捣过程中出现螺母脱丝。

7)漏筋 成因分析:

①支立模板前放样不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合格,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②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露筋;

③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位移,因而造成露筋。

8)外形尺寸偏差 成因分析:

①模板自身变形,拼装不平整;

②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 ③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者模板变形; ④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⑤拼模完成后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9)气孔 成因分析:

①由于水灰比较大、拌和用水计量不准确及未调整施工配合比或调整不准确,都将会造成拌和用水量偏多,坍落度过大,形成水珠,从而在混凝土终凝后,再吸收水份,在表面形成气孔。

②模板表面不光滑,脱模剂太多、太粘,将滞留混凝土中的水珠及气泡,从而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气孔。

③振动棒振捣的间距过大,振捣时间短,使混凝土中的水珠及气泡没能全部逸至表面,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气孔。

六、砼外观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针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可能的原因,我们在施工过程当中针对性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通过控制钢筋施工质量预防

钢筋必须进行质量复检,选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制作加工,控制浪费现象,钢筋表面必须除锈、清洁,钢筋下料准确,安装正确,保护层厚度适宜,固定牢靠,浇筑时安排护筋人员随时检查。保证垫块的数量和质量,以防露筋。

2、通过控制模板制作安装质量预防

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否达到整体美观的要求,首先取决于模板,模板的制作安装质量是关键,混凝土的平整度、光洁度、色差度都与模板直接相关。若模板不

平顺,板缝不严密,发生渗水、漏浆,甚至支架松动,模板跑模、变形等,都将引起混凝土质量不良或外观粗糙现象。对使用的模板进行精密加工,可进行粗磨、中磨、细磨、精磨、微磨、抛光等六道工序的镜面加工,同时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模板在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对模板从设计到安装,必须严密策划、细化实施。做到这些,可以大量减少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缺陷。

3、通过控制混凝土工艺质量预防

混凝土搅拌运输与浇筑原材料必须合格,随时测定材料含水量,按配合比称料准确,准确控制水灰比、坍落度、搅拌时间。混凝土运输与浇筑的间歇时间应合适,必须在初凝时间以内保证连续施工、分层浇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正确掌握振捣间距、时间,防止离析现象。由混凝土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表面裂缝在拆模24d内必须修复完成。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分段分层,限时接茬。混凝土浇筑,无论是按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从中部开始向两端对称,呈斜面层次全断面而推进,还是按从下向上一层层呈水平层次,都必须分段、分层地进行浇筑作业。

(2)浇前振后,切莫早振。混凝土振实过程,是混凝土拌和物在所浇部位上进行:一是液化,二是振动,三是捣实。

为使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采取前面浇后面振捣的步骤配合,切忌早振。早振有两种情况:一是本层混凝土厚度未铺足,或本层浇筑不到位(横向未到边,纵向不连贯);二是对本层混凝土浇筑段前沿临空部分,不等下段混凝土浇衔接,就过早振捣。

(3)快插慢提,控制振速。振捣棒的棒头直径和振动频率一定,施加于混凝土拌和物的振实力度,由插棒位置的振捣时间和上提速度来确定。看得见的混凝土,是否振捣密实,通过现象观察来确定,混凝土振捣密实特征表现为:混凝土已无显著沉落、表面呈现平坦,混凝土已不再冒气泡转而开始泛浆;对能见度低或阴角部分,以快插慢提的速度为准,一般塑性混凝土采用通常的插入式振捣棒,即按本层混凝土厚度做振捣动作。

4、养护

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养护方法,正确控制养护时间、次数、养护用水,特别是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5、拆模和成品保护

控制拆模时间,合理安排拆模顺序,特别注意保护混凝土边、角部,严禁人为损坏。同时,在各工序施工中,要严格进行交接检查,主要是施工单位班组自检、互查。在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检查的基础上,还应经监理人员对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按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七、砼外观质量缺陷修补

1、外观质量缺陷修补程序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最终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缺陷修补作业队对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项目部技术部负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台帐记录、缺陷处理过程控制以及质量验收。

混凝土拆模后,在第一时间对混凝土外观进行检查、鉴定,发现质量缺陷后,及时登记并组织班组及作业队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按照外观质量缺陷判断标准对缺陷进行分类评定、提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和过程控制整改意见,督促施工队完善工艺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修补前,由技术部对混凝土表面拍照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展开外观质量缺陷修补。

外观质量缺陷修补完成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2、修补材料准备

根据不同缺陷、不同环境部位和修补工艺选取材料,通常修补材料:水泥净浆、防收缩砂浆和混凝土、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液、环氧胶泥以及细水泥砂浆等,作为混凝土外观修补的砂浆,需先进行配比试验,确定强度和颜色,颜色在试验块做对比色差试验。

水泥砂浆:水泥+膨胀剂:水:外加剂:细集料:107胶水(0.8+0.2:0.31:0.015:1.41:0.2)单位:Kg 水泥浆:水泥+膨胀剂:水:外加剂:107胶水(0.8+0.2:0.31:0.015:0.2)其中,普通水泥:白水泥(3:7)单位:Kg

混凝土表面修补以颜色为主,不分层、脱落、开裂。

涉及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先以强度和密实度为主,再进行表面颜色修饰

3、砼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法(1)气泡修补

气孔直径小于5mm采用毛刷沾水清除孔内滞留物后,直接用毛刷沾细水泥砂浆,在有气泡的混凝土表面反复挤压,直到混凝土表面见不到气孔的痕迹后停止挤压。混凝土表面细水泥砂浆出现风干现象后,及时采用干抹布将混凝土表面砂浆搽除,达到细砂浆充填密实,且混凝土表面清洁的目的;气孔直径大于5mm时,先扩孔清洗,再采取点补的方式,用细水泥砂浆将气孔填充密实,然后用干抹布将混凝土表面砂浆擦除。

具体操作工艺措施如下(以大于5mm的气孔为例):

A、用带尖的铅丝伸入气孔内扩孔,剔除孔口薄层砂浆层,清除孔内浮渣,并用毛刷沾水清洗干净;

B、对气泡内进行洒水湿润,用抹布沾干内部积水,使修补处阴干; C、用拌好的细粒砂浆填充气泡,铁抹子下压、填实、抹平表面,细粒砂浆内适量掺入白水泥调整颜色,砂子采用1mm筛子过筛; D、用干抹布擦干净处理区附近的混凝土表面; E、表面采用透明胶布进行保湿养护;(2)蜂窝、麻面的修补

A、将缺陷部位松散混凝土凿除,直至密实混凝土。凿坑四周成方形、圆形或多边形,避免出现锐角部位。凿除蜂窝时,凿铲应垂直混凝土表面施工,避免凿坑修补砂浆或胶泥与保留混凝土成尖角搭接,并控制周边修补厚度不小于1.0cm。凿挖过程中,应避免造成周边混凝土表面脱皮,凿挖的深度视缺陷架空的深度而定,原则上不小于1cm;凿挖后,如钢筋出露,凿除深度控制至钢筋面以下不小于5cm。

B、混凝土表面蜂窝原则上采用抹面抗裂环氧砂浆修补,对于深度大于3cm以上的蜂窝缺陷,拟分层修补,先用砂浆填补至距混凝土表面2cm,然后表面用抗裂砂浆修补。

C、采用砂浆先行填坑的蜂窝,应将蜂窝凿除后的表面清洗洁净,并充分湿

润后,涂一层净浆,然后镶补砂浆。

D、采用环氧胶泥进行蜂窝镶补时,将蜂窝凿除后的表面清理洁净,在确定无明显渗水条件下,方可先涂环氧基液,再镶补环氧砂浆。否则,采取导水措施、并用喷灯烘烤后,方可进行施工。

E、缺陷修补面砂浆养护达到3天后,揭去养护层后,用小锤敲击修补面,声音清脆为合格,声音发哑者为空鼓,应凿除重补,凿毛面和最终面验收步骤重新进行。

(3)露筋的修补

露筋的修补措施是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使露筋部分充满,再予抹平,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对于较深露筋,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压实。

(4)表面破损修补

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等。修补措施是缺棱掉角较小时,用钢丝刷刷该处,清水冲刷充分湿润后,用1:2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较大缺角,将不实的混凝土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并加强养护。

(5)钢筋头外露的缺陷处理

采用砂轮片将钢筋头四周的混凝土切除,形成5cm×5cm方形孔口,深度3cm,在孔口下部混凝土面上设置铁皮,将焊渣导离混凝土面;

清理切除面混凝土渣,清水冲洗干净,用高强预缩砂浆进行填充、表面抹平,表面用透明胶布进行保湿养护。

(6)冷缝的缺陷处理

对于浇筑时局部初凝引起的混凝土面冷缝,要沿冷缝凿槽嵌缝修补,槽宽30mm,槽深最小20mm并保证凿除面露出坚硬、密实混凝土,冷缝两端向无缝区延长100mm。

用清水将槽内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采用抹面抗裂砂浆或环氧胶泥进行填充、压实、抹平表面。表面缝施工完成后,抹面抗裂砂浆终凝后,表面用透明胶布进行保湿养护;环氧胶泥表面直接用塑料布覆盖保护。

(7)浅表裂缝处理及裂缝化学灌浆

裂缝处理根据裂缝宽度分为浅表裂缝和深层裂缝处理,对于宽度小于0.1mm的裂缝,拟沿裂缝20mm范围内,用钢丝刷刷毛,然后用丙酮清洗表面,涂一道环氧基液进行密封处理即可;裂缝宽度在0.1mm~0.2mm区间时,顺裂缝发展方向,凿一条宽80mm,深15mm~30mm的矩形槽,槽长两端超出裂缝长度30cm,然后采用环氧砂浆抹光压实。

裂缝宽度大于0.2mm及贯穿性裂缝隙,拟采用亲水性较好的丙酮糠醛系环氧浆液进行灌浆。为确保灌浆后,混凝土表面不留下痕迹,灌浆前,对裂缝表面采用水玻璃砂浆封堵。即,沿裂缝表面用水玻璃浸泡水泥袋纸或其它纸类材料,在浸泡后的水泥袋纸上压一道水玻璃砂浆,并骑缝埋入灌浆嘴。裂缝灌浆由低向高,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灌浆。裂缝灌浆处理结束后,采用扁铲清除表面水玻璃砂浆,并打磨后涂一道环氧基液封闭裂缝表面。

(8)止水缺陷处理

对于有渗漏水及裂缝处理,一般采用灌浆法:先凿深5cm“V”形槽,在处理段上下端钻止浆孔(不穿过原止水),清洗后用树脂砂浆封堵骑缝钻灌浆孔(孔间距30—50cm),插灌浆管,密封管四周,洗缝、通风后,自上而下逐孔灌改性环氧树脂,灌至不吸浆时灌浆结束。

八、主要修补工艺要点

1、抹面抗裂砂浆

抹面抗裂砂浆修补一般用于厚度为1.5mm~25mm左右、范围较小的缺陷区处理,主要工艺措施如下:

(1)该产品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具有极强的粘结力和抗裂作用。主要成份为高标水泥,石英砂,HZ08胶粉重钙,木质纤维,PP纤维。

(2)现场加水,约1:3,手持机械搅拌机,搅拌2~3min,停3~5min,再搅拌2~3min即可使用。

(3)配制抹面抗裂砂浆时,随时拌制随时使用,并要求在2h内用完。(4)修补面先进行毛面处理并清理干净,在修补前保持修补面阴干、潮湿无明水。

(5)修补前,在基面涂一道厚1mm左右的水泥净浆。

(6)填补抹面抗裂砂浆时,先用木板反复拍打捣实直至表面出现浆液,然后用铁抹子压光抹平。

(7)表面用透明胶布进行保湿养护7天。

(8)外观控制:平整光滑,无龟裂,接缝横平竖直无错台。

(9)内部质量:抹面抗裂砂浆凝固后,用小锤敲击表面,声音清脆者合格,声音发哑者凿除后重新修补。

2、改性环氧树脂灌浆

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液是以环氧树脂为主剂,配以增塑剂、促进剂、固化剂等制成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粘结补强材料。具有稠度低,可灌性大,对细小裂缝的渗入能力强特点,有高强度粘结力,收缩小,室温固化,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补强、加固、堵漏和防腐功能;对断裂砼梁、柱具有修复作用。

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查清裂缝发生的部位及裂缝的宽度、长度、贯穿情况、形成原因,然后正确订修补方案,作好各项准备工作。(1)施工工艺流程

检查混凝土裂缝部位并做标记→对裂缝钻孔埋灌浆咀→灌注水溶性堵漏剂→清理施工现场→检查验收→复原

(2)具体施工步骤

A、寻找裂缝:仔细寻找裂缝,用色笔或粉笔沿裂缝作好记号;

B、钻孔:按混凝土结构厚度,距离裂缝150~350mm,沿裂缝方向两侧交叉钻孔。孔距应按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以两孔注浆后浆液在裂缝处交汇为原则,一般刚开始时孔距为150~300mm;孔径的大小,应按配套的止水针头大小而定,采用的为13mm钻头。孔与裂缝断面应成45度~60度交叉,并交叉在底板或墙体中部的1/3范围。

C、埋止水针头:止水针头为配套部件,是浆液注入裂缝内的连接件,埋设时应用工具紧固,并保证针头的橡胶部份及孔壁在末使用前干燥,否则在紧固时容易引起打滑。

D、裂缝修补:灌注浆液应从第一枚针头开始(结构立面由下往上灌注),当浆液从裂缝处冒出,应立即停止,移入第二枚继续灌注,依次向前进行。在灌注过程中,如果浆液已灌满相邻针头位置,可以跳开不注;如注浆后发现裂缝两端

仍有裂缝延伸,或有裂缝与其交叉,应在该位置补孔,重新注浆。这样,整条裂缝的第一次注浆才算结束。

为使裂缝完全灌满,应进行二次注浆。第二次灌注应与第一次间隔一段时间,但必须在浆液凝固前完成。如二次灌注后,浆液仍不能愈合,应在该位置重新钻孔注浆。

(3)注浆应注意的问题

当一枚针头在灌注较长时间后(约5分钟后),浆液仍末从裂缝内冒出,应停止灌注,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如仍末灌满,应检查钻孔是否与埋管线交叉、底板或墙壁是否有孔洞等情况,待查明原因后再进行。

灌注时应严密注视灌注机的工作压力表,如超过额定压力(100kg以上),应停机后再进行,如压力仍居高不下,应检查钻孔是否与裂缝完全交叉。

九、砼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注意事项

1、对于一个混凝土单元的混凝土面上出现多个类型的外观缺陷,其凿毛面的验收可以集中施工。

2、混凝土表面溅落的砂浆、污泥、焊渣、钢筋锈迹等缺陷的处理,可以用电砂轮、电动钢丝刷打磨、清理,露出混凝土本来的颜色和表面,保证修补面与原混凝土面颜色一致。

3、缺陷修补重在早期,应尽量利用模板拆除后的前期脚手架,能够大量节省人力、材料,否则,重新搭设修补脚手架则浪费巨大,利用吊篮修补则来回移动困难、安全性差,修补时间也只能推迟到顶板浇筑完成后,修补、养护时间会影响到后期的施工。

4、修补完成的混凝土面如果上部仍有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下部有污染的可能,应对完成面进行覆盖保护,避免二次修补。

5、修补用的砂浆应提前在实验室进行强度试验和颜色配比试验,通过掺加白水泥来调整颜色,达到与母体混凝土颜色尽量一致。

十、缺陷修补质量控制

1、在每一项缺陷修补施工前,作业队施工技术人员应配合质检人员对缺陷

进行详细检查,认真做好缺陷记录。

2、严格按“三检”制度对缺陷修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修补处理的每道工序应有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发现有一道工序未按工艺要求实施的,缺陷修补视为不合格,必须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3、对重要部位的缺陷修补,应有质检员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

4、对用于缺陷修补的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分批购进的材料应按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送监理机构确认,只有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才能用于缺陷修补。

十一、安全保障措施

1、所有人员进入作业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电器设备和线路均应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3、缺陷处理前,必须全面检查平台等是否安全可靠。

4、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滑,使用化学材料施工时,不允许现场有明火存在,以防止引起火灾。

十二、文明施工

1、对修凿的混凝土等建筑垃圾,要及时清扫干净,并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2、对缺陷修补时,尽量避免对其它部位的污染,如有污染应及时清理干净。

十三、成品保护措施

混凝土缺陷已修补好的部位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修补部位或修补区域视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围挡,或安排专人监管,防止在未达到强度的情况下遭到碰撞破坏等。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定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