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16-64673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0 14:45: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惠州工业科技学校丘文

近年来,中共中央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等文件,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里,一方面,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连年急剧扩招,高中热也随之不断地升温;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产生的巨大需求,牵引职业教育规模跨越式增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两种因素作用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素质全面的新型劳动者,成了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改革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这一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缺失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素质参差不齐与总体素质较低,是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状况的基本特征。由于招生生源基础的变化,近几年来,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半是无法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家里没钱,考上高中而无法上高中的(也包含即便能读完高中仍然无经济能力读大学的),占其中的极少数;一类是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较差,无法考上高中的;另一类是家庭条件不好,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也差的。其中,后两者占了大多数。显然,与普通高中学校相比,入学时,中职学校虽然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但更多一些表现不良的学生,其学生总体状况,无论在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现实差距。那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存在那些主要问题呢?普遍的情况是:

1、行为偏差明显。不少在校中职学校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经常随意迟到、旷课,不讲究卫生,粗言秽语,破坏公物,行为不端等。事实上,行为偏差的纠正,正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和品行育导任务繁重的诸多原因之一。

2、主体意识较差。在校中职学校学生大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自以为是而目中无人或自我鄙薄而萎靡不振;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知道来学校读书的目的,无自知自控能力,以盲目为特征的从众心理严重。因而,常发生不愿受到约束甚至对抗教育,厌学、上课睡觉甚至逃课的现象,有的学生更是动不动就起哄渲闹、吵架斗殴。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成为教师实施教育时的头痛问题。

3、“触网”学生较多。网络痴迷者所占比例较大,沉溺网络游戏导致荒废学业、泡吧无度导致金钱支用失控四处借款、陷入色情信息泥潭导致道德滑坡……,如此种种,学生误入歧途的危机重重。

4、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一部份中职学校学生不仅在道德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障碍:求知欲低下、责任感缺失、自我封闭或固执偏激、忧郁疑虑或亢奋冲动等等。因此,往往表现在师生沟通困难、情趣索然启而不发、离群独居难于亲近。有时也表现在夸大生活环境中的困难程度、潜意识下的失实感受和歪曲表达等等。这使得教师了解事实真相调解纠纷和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增添了不少阻力。

5、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做事我行我素,狂妄自大,胆大包天,无法无天,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心上,不知道遵纪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他们也不懂得法律是行为规范,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往往身处犯罪的边缘还浑然不觉,反而觉得自己“义气”、“荣耀”、“够酷”。

二、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误区

1、德育工作方式与德育工作对象的特点不相适应。尽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调整,这种状况仍然广泛地存在于原中等专业学校一类型的职业学校之中。在过去,中专学校招收的学生,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入学时的德智体素质较好,有远大理想、有高尚追求、自觉接受教育,常规的德育工作方式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现在招收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总体素质较低,却仍以传统的道德说教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要,相形之下,“高”、“大”、“空”、“远”的现象更为严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2、德育课程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教育对象的变化,课程内容

针对性较差。德育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社会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但许多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圣经”,采用课堂灌输或会议说教的方法,去“讲”德育,而非“做”德育,抑制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德育教学常表现为老师难教,学生厌学,从而影响了德育核心内容向学生一方的有效输送和渗透。

3、德育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德育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多;学生管理机构的老师则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主,整天忙于事务,缺乏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系统引导和教育。这就形成一种情况:熟知学生问题的人没有系统讲德育理论,系统讲德育理论的人却不一定熟知学生问题。所以,尽管各个学校都强调德育工作要多管齐下,但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根据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以为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构建生活化德育内容体系。

正如培根和亚里士多德两为哲人所强调,道德是实践的。培根指出:“道德学科的主要基本分类似乎为行为的模范和楷式,和心灵的调训或培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训练过程就象人们学习技艺一样,是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学会的。亚里士多德还多次指出:“由于实行公正,而变成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因此,以有效的方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校把“知礼”、“诚信”、“守法”、“爱国”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会自律,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发展”的“六个学会”,和“做一个尊父母讲孝义的人;做一个敬师长讲礼貌的人;做一个爱同学讲情义的人;做一个品行正讲诚信的人;做一个守法纪讲正气的人;做一个有理想讲奋斗的人;做一个体格健讲奉献的人”的“做七种人”,提出“做人德为本,立业技当先”的口号,把德育工作的目标,拆分转化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中可以实践的内容,不断实践、不断强化、逐渐渗透、以最终达到目的。几年来的事实证明,我们这一探索收到了良

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过去德育工作的“高”、“大”、“空”、“远”现象,做到了“近”、“小”、“实”、“亲”。

2、构建立交桥多通道沟通模式。

中职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发育迅速,精力充沛,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的好奇心也逐渐增强,情绪不稳,容易冲动。这是导致道德滑坡乃至犯罪的生理基础。中职学生刚离开父母异地求学,阅历浅,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往往意想不到或者不理解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而且因为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尚未形成,有时,他们甚至将谬误当成正确,这是导致道德滑坡乃至犯罪的主要心理原因。中职学生当中一些人初中期间的成长缺陷,往往受到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不和家庭)、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这是导致道德滑坡乃至犯罪的客观因素。有效的及时沟通,能够使学生消除困惑,辨别是非,感受亲情,远离犯罪。在一定的意义上,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沟通。因此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创建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平台,至关重要。中职学校学生家庭离学校较远,家访难以全部加以落实,给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带来了不便,但可以采用电话与网络联系(如QQ)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加强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全面了解。还可以建立学校或班主任与社区(村、组)的联系,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请社区(村、组)相关机构关注本地学生的成长。

3、构建寓教于乐的长效机制。

快乐是人的积极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与外部的信息交换最畅通。我们要让学生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受教育,而且要让学生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快乐的感受联想到一起,觉得有德育就有快乐。中职学校的理论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具有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工艺制作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可以做到周周有花絮,月月有亮点。例如,我校探索根据德育工作的小专题,每周定期举办班级的各种体育比赛,每月举办专业科范围的学科竟赛,适当时期举办“一二〃九”歌咏比赛、“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效果看来不错。

4、构建德育引导与心理解惑相联系的工作载体。

在改善传统的德育工作载体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构建有职业学校特点的网络德育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德育工作服务,比如利用校园网开

设网上心理咨询,既体现德育工作的时代气息,又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坦诚直言的空间,还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在一个平等的空间开展交流,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变化,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真实依据。

5、构建以培养职业操守为阶段性目标的德育实践流程。

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五个方面内容。以敬业爱岗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关系最为直接、密切。而可实践性最好的,恰恰就是职业操守培养过程。我们认为,把“遵守规程”与“遵纪守法”对应起来,把“流水生产”与“团队合作” 对应起来,把“完成工序”与“履行义务” 对应起来,把“工资报酬”与“劳动光荣” 对应起来,如此等等,就可以用一个流程式的环节链条,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的不断熟习中,一点一点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6、构建与职业需要相适应的德育评价标准。

德育量化考核,通常是学校或班级评价一个学生德育状态的办法。作为职业学校,这种量化考核,除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表现,把纪律状况、心理状况、个人表现等作为学生品德素质的基本依据以外,还必须增加劳动态度、生产效率、职业习惯、师徒关系、设备养护等与职业需要相关联的内容。而且,参与评价的主体,应该包括学生自己、同学、小组、教师、班主任、师傅、车间、企业等。

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丰山

第二篇: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问题及对策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并提出加强中职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更新道德教育内容,结合具体实际,加强对学生的做人教育,重视学校德育工作,营造育人氛围。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对策

一、目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一)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职责明确。长期以来,学校十分注重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成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德育会议,专题研究德育工作,制定了一些切合学校实际的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德育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机构落实,职责明确,措施具体,德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章循。

(二)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以政教处为德育专职科室,以班主任为骨干、以政治(思品)课教师、团队干部为主力,形成了较为得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同时全体教职工密切协作,校内外紧密配合。

(三)丰富德育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一是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抓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贯彻落实;二是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三是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四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以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评选优秀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五是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如文体活动、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爱国卫生活动和爱国知识竞赛、社会资助防溺水宣传等。总的来说,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在不同的程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需要切实急于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目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核心”与“中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少数教师的不良言行起到了负面作用。三是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格上师生平等相处;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培养等。在具体工作中,在持之以恒上我们做得还不够。四是各班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高低年级、不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学生实际。五是德育工作还缺乏实效性。在实施德育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不重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六是德育合力不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有个别班级个别老师,班主任的教育不能被家长接受和理解,甚至出现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抵触的现象。也有个别班主任,学生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家长。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学校内部的德育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没有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八是重制度,轻落实。学校虽制定有好的德育工作制度和措施,但却忽视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评价,制度成了摆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关系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

我们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本文明行为的教育、抓好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接班人,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成为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结合职业学校实际,谈谈我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保证职业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各年级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一)德育工作必须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重点任务。学会做什么人?学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高中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阶段,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德育要紧紧围绕学做人这个重点,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继续克服不切实际的大而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主义的教育方法,使各班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和需要,并扎扎实实地取得效果。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题如:责任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等,各班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含学生的认知水平、班级的德育状况、德育教育获得开展的状况等)开展。

(二)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学校德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德认知教育固然重要,道德实践环节更为关键。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知与行不统一,学生认知的道德规范不能变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各班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校内外实践活动)及对学生进行操行考评等来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三)德育教育必须实行分类指导。学校班型较多,学生来源不一,乡镇和城市的德育教育,情况千差万别,各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的多样性、不均衡性和个人成长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要求上对学生

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分类指导,要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树立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带动同类学生的发展。

(四)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创新是学校德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要求。学校德育无论是内容、方法、手段都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德育教育在内容上融入时代精神,方法上要有时代特征,手段上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要注重调研,特别是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这就是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德育工作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五)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现在的中职学生,并不是没有道德认知,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德育方法要有成效,就必须要抓住本质,有针对性。可成立“爱校值勤礼仪服务队”和“校园文明礼仪督察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注重发展学生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道德完善。比如利用寒暑假期,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的复杂性,理解父母为培养自己所付出劳动的艰辛,珍惜现有的条件和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品质。诸如此类的活动可以成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手段。

(六)德育教育必须倡导奉献精神。德育工作本身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德育工作的环境、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带头、言传身教、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是关键因素。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倡导奉献精神,希望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能从自我做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带动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这里,特别要对年轻班主任提出两点具体要求:

(一)加强认识,树立三种意识。

1、树立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意识。

知识上与学生共同成长,做一个“常新”的班主任。管理水平与学生品行共同成长,做一个“长进”的班主任。

2、树立与学校同舟共济的意识。

正确定位与学校唇齿相依的关系,与学校是一个共同体,学校、工作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更不应该对立起来。在大是大

非上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我们的德育队伍应形成一个有核心力量的团队。为学校的德育文化构建与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3、树立与同事休戚与共的意识。

准确定位同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共同成长。宽容大度,融洽相处。

(二)改进作风,避免三种倾向。

1、避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倾向。

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情绪代替理性,为人处事无底线。

2、避免作风懒散,心无所系的倾向。

恪守行为规范,对内对外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要心有所系,心有所求,不做“小农教师”。

3、避免方法机械简单的倾向。

(1)避免几种存在严重缺陷的管理模式:

一是随意性太强的管理,仅凭个人好恶进行管理的模式。二是管家式的管理,不分大小,事必躬亲。三是放任自由的管理,没有有效的调控。四是称兄道弟的管理,情感不能代替原则。

(2)倡导合理、合法的管理行为,不简单粗暴,不违规违法。

总之,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新的历史时期必然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一挑战,我们要以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不倦的创新精神,探索出富有成效的班级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实现教育“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的工作目标,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打造学校品牌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素质参差不齐与总体素质较低,是当前学校学生状况的基本特征。具体看,当前学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行为偏差明显。不少在校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经常随意迟到、旷课,不讲究卫生,粗言秽语,破坏公物,行为不端等。事实上,行为偏差的纠正,正是学校学生管理和品行育导任务繁重的诸多原因之一。

2、主体意识较差。在校学生大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标准,自以为是而目中无人或自我鄙薄而萎靡不振;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知道来学校读书的目的,无自知自控能力,以盲目为特征的从众心理严重。因而,常发生不愿受到约束甚至对抗教育,厌学、上课睡觉甚至逃课的现象,有的学生更是动不动就起哄喧闹、吵架斗殴。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现象,成为教师实施教育时的头痛问题。

3、“触网”学生较多。学生中网络痴迷者所占比例较大,沉溺网络游戏导致荒废学业、泡吧无度导致金钱支用失控四处借款、陷入不良信息泥潭导致道德滑坡„„,如此种种,学生误入歧途的危机重重。

4、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一部份在校学生不仅在道德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障碍:求知欲低下、责任感缺失、自我封闭或固执偏激、忧郁疑虑或亢奋冲动等等。因此,往往表现在师生沟通困难、情趣索然启而不发、离群独居难于亲近。有时也表现在夸大生活环境中的困难程度、潜意识下的失实感受和歪曲表达等等。这使得教师了解事实真相调解纠纷和因势利导进行教育增添了不少阻力。

5、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做事我行我素,狂妄自大,胆大包天,无法无天,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心上,不知道遵纪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他们也不懂得法律是行为规范,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往往身处犯罪的边缘还浑然不觉,反而觉得自己“义气”、“荣耀”、“够酷”。

——请班主任根据自己工作实际,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对策。并于2012年7月6日下午2:30在学校会议室召开德育工作总结会时相互交流。

第四篇: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系统科学,属城市软环境建设范畴,是城市的形象、政府的形象,也是城市市民的形象。近年来,我国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各地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伴随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由于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了城管人员与被管理者发生了很多恶性事件,给公众留下城市管理是除拆迁以外最难做的工作,也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应此,应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当前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城市形象的塑造,关键是规划,如何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应该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当务之急解决的问题,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幅度扩张经济总量、加快扩张城市规模与循序渐进完善城市功能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虽然在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上成果裴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城市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的质量,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最终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管理的质量。

(二)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在城市管理体制上,全国许多地方都由设置的城市管理局牵头,工商、公安交警、住建、环保等单位配合。由于城市管理局尚属政府领导下的一个事业参公管理单位,所有人员均无行政执法资格,执法依据不充分、处置手段欠缺、执法保障不到位;同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扯皮,形成“都管都又不管”局面,致使管理效能低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罚代管的问题存在,部门分散执法力度不到位,给依法管理城市带来困难。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

(三)执法人员的素质较差。

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执法的质量问题。目前,城管队伍普遍存在零聘人员多、文化低,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在城市管理执法中运用粗暴、野蛮手段以达到严格执法目的屡见不鲜,不按规定执法、徇私枉法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等现象。

(四)市民的文明素质不高。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动态性强,构成日益复杂,这部分人群多以个人经济利益为追逐的根本出发点。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由于受到经费、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文明的宣传教育机制难以形成。因此,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方向虽然明确,但真正实施起来往往举步维艰。其所以难,就在于它始终贯穿着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简言之,即是个人、局部利益与整体、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无疑从全局的长远利益发展,这必然与个人的局部利益相矛盾。建设的违规违章,管理中的脏乱差问题,都能从此找到根源,有城市存在,就必然有管理,管理与被管理者就一定存在矛盾,要想处理好这对矛盾,行使有效的管理,基本前提是以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规划个人的局部利益。

二、加强城市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因此,要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多做文章,实现城市功能,并使期蕴涵自然、人文特色,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规模要适度,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市都要找准自己的规模定位,切不可追求建成区、人口的过度发展,否则将丧失自身优势,背上沉重包袱;二是经济要活跃,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创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开放性经济格局,活跃周边,辐射各地;三是设施要配套,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优先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设施,供水及排水排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灾设施,充分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四是环境要优美,保证市容市貌的整洁卫生,维持环境秩序,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达到城市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高度统一;五是生活要舒适,重视对人的关怀,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生活的幸福,为城市生活赋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基准,既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又提高人的素质、启发人的本能,充分体现城市化的人类成果;六是治安要稳定,消除暴力、毒品对人的危害,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安定,人们有安全感,进而轻松愉快地投身于城市生活。

(二)理顺管理体制。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标准,避免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超范围执法。制定《城市管理法》,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体制可采取两种办法理顺,一是剥离工商、公安交警、住建、环保等部门有关城市管理职能进行整合,赋予城市管理局管理城市职能职责,由城市管理局一家承担,解决“九龙治水”的问题;二是明确有关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职能职责,由工商部门负责管理乱摆摊子和乱贴广告,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管理乱停车子和乱穿公路,由住建部门负责管理乱修乱建,由环保部门负责管理环境卫生,由社区负责提升市民素质,不再保留城市管理局。

(三)提升执法水平。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依法行政,树立法大于权、法高于行政的观念,就能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起着示范、导向和转化作用。录用城市管理行政执行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让那些素质好、懂法律和专业技术的人员进入执法队伍中,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员清理出去,形成“强者上、平着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竞争机制。于此同时,倡导文明执法,推行“人性化”执法“亲民型”管理的执法模式。“人性化”执法,就是坚持以认为本,认真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建议,充分尊重其人格,切实维护其权利,给予其人文关怀,促使其自觉自愿参与城市管理。“亲民型”管理,就是以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为工作方法。在争取大多数群众支持和认同的基础上,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四)提高市民素质。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样形式,在广大市民中广泛开展城管法律法规、健康文明知识等宣传活动,普及城市知识。积极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拉近城管与市民的距离,打造城管与市民互动平台。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使城市管理深入人心,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五)加强执法保障。

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保障,财产保障制度,明确城管执法人员在遭遇暴力抗法时的依照公务员制度,加大对威胁行政执法人员,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使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地提高行政执法活动的效能。

第五篇:当前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产经动态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4月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积极的变化因素,给经济企稳回升增添了动力和信心。但是,部分经济指标上下反复的波动走势,增加了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不利于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呈现回升态势。

一、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业增速短期内反弹高度有限,经济企稳回升存在压力

按照生产法GDP核算,工业增加值增速是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指标,从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环境看,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工业增速短期内反弹高度有限,工业生产有可能保持小幅波动、低速增长的格局,这将是制约经济企稳回升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出口低迷、重工业快速回落与政府投资效率低是抑制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

第一,出口低迷是拖累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4月份出口形势继续恶化抑制了工业增速的回升。4月份出口下降22.5%,比3月降幅扩大5.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4.3%,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初步测算,4月份出口拖累工业生产1.21个百分点,比上月略有扩大。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出现回暖势头,而权重较大的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低迷,对整体出口的下行影响较大。受一季度美国、欧盟和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衰退的影响,未来一个时期,出口需求难现回暖趋势,势必压抑工业的反弹高度。

第二,政府主导的投资高增长对工业生产带动效应小。今年以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我国投资保持高增长,但是工业生产低速徘徊,两者呈现背离走势,主要是政府投资相对效率较低、带动作用有限,企业产能利用率低状况没有明显改善,部分行业仍在“去库存”,行业增速难以提高。前4个月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保持高增长,但4月份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与11.1%,增速低于上月。只有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切换,才有望改变“高投资,低生产”的局面。

第三,重工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大、周期长带动工业下行。2002-2007年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主要依靠重工业高增长拉动,高端化重化工产业与传统重工业共同构成规模大、产能高和产业覆盖面广的大口径重工业,对工业走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调整中,技术落后和能耗高的传统重工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去库存任务艰巨,发电量的持续低迷预示着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过剩,这些行业由于规模大、生产周期长结构性调整短期内不会完成,不利于工业增速回升。例如钢铁行业4月份出现了二次去库存,各类钢铁产品明显减产,4月份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7%,比上月回落2.8个百分点,拖累工业增速减慢。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重工业由产经动态 于受出口不景气的影响,增长也受到限制。4月份重工业增长6.9%,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由于在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权重较大,重工业增速回落直接影响工业减速,行业特性决定了重工业调整对工业的下行影响短期内不会消失。

2、短期贷款出现负增长,预示经济回暖缺乏持续性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大幅增长,1-4月新增贷款总额达到5.17万亿,4个月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但是,在新增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较多,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短期贷款增加较少,甚至负增长。4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446亿元,同比多增49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74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57亿元,而短期贷款减少786亿元。短期贷款负增长有3月末商业银行“冲时点“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如一季度宏观数据所显示的持续反弹形势大好。短期贷款新增量大幅减少,凸现了两方面的隐忧:一是从PMI指数看,生产持续反弹,但金融数据并不支持工业生产数据,这个背离说明快速增长的信贷与相对缓慢的实体经济存在反差,将会加大经济波动的风险和不良贷款的反弹风险;二是短期贷款负增长一定程度上表明经济回暖缺乏持续性支持,短期贷款的利率已经下调了不少,企业减少短期贷款,说明短期贷款到期后企业续借意愿不大,经济企稳回升面临变数。1-4月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反映了国家投资刺激计划按部就班进行,而短期社会投资贷款增长减慢,反映企业缺乏投资生产的积极性。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四大风险。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加深,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外需不足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萎缩仍将是未来我国工业出口面临的最大困难,工业下行风险加大。

二是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难以解决。在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2009年钢铁产能过剩逾亿吨。电解铝生产能力放空40%左右。

三是企业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的改善。目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信贷规模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授信额度总体偏小。国家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实到位,部分企业反映,税费负担仍然较重,乱摊派、乱收费的问题依然存在。产经动态 四是利润下滑导致企业投资能力不足。一季度,工业利润仍呈大幅下滑的局面,企业亏损面达四分之一,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效益状况比前两个月恶化。经营效益滑坡,不仅影响企业投融资能力,而且影响社会资本向工业领域流入。

前四个月企业投资是个问题,因为最终经济完全复苏要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政府投资只能起短期刺激作用,现在来看,企业不知道钱应该投向哪里。

2009年1-4月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构成******6784728369***002000***09M1-2000中长期贷款(亿元)票据融资(亿元)短期贷款(亿元)2009M22009M32009M4-7863、CPI负增长与资产价格膨胀并行,居民现实购买力降幅较大

在经济下行周期阶段,商品的供给普遍过剩,货币扩张对物价上升的推动效应大幅降低,我国当前货币迅猛扩张和物价负增长同时出现的现象,充分表明供给过剩对价格水平的抑制。虽然居民消费物价对货币扩张反应不灵敏,但是,以股票债券为主的金融资产、房地产价格已经率先开始对货币扩张作出反应,2009年以来,上证综指涨幅达到44%以上,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价量同步回升的趋势。随着“历史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1-4月释放的新增货币将逐步流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存量货币的释放将进一步推高股价和房价。

从物价同比下滑来看居民储蓄收入似乎没有发生贬值,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也没有下降,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以CPI来衡量实际购买力并不符合真实情况。1999-2008年10年间我国CPI累积涨幅仅为19%,而GDP平减指数累积升幅高达60%,房价累计升幅更需要产经动态 以200%来计,这意味着现金在过去十年购买力下降的速度远远高于以CPI衡量的19%,货币增发对储蓄收入的稀释效用并不能用CPI来衡量,货币过度发行造成现金购买力大幅萎缩。

综上分析,当前的CPI负增长反映了供给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景气度的深层制约,却无法掩盖货币扩张、资产价格上扬侵蚀现实购买力的问题,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二、政策建议

1、尽快全方位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抑制物价继续下滑

建议在当前物价低迷的形势下,尽快推进重要资源价格的改革,逐步理顺服务价格标准,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在低成本、低传导影响的氛围下顺利完成我国多年未实现的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目前低物价阶段企业和居民对调价的承受力较强,减少社会波动;另一方面资源价格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物价继续下滑,有助于增强信心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我国石油、煤炭和电力价格均属于国家定价,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差别较大,保护了垄断企业利益、也引发了国内供需双方的诸多矛盾,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应尽快改进定价机制,增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改革资源价格建议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向社会公开某种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公开价格构成的参照产品、相关参照价格指标和权重,让企业和居民做到心中有数,不再捉迷藏。二是制定资源价格形成的预处理方案,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冲击时,资源价格可有适当的浮动范围。

2、强化淘汰落后产能的监督和执行力度,拓展高技术产业的增长空间

庞大的落后产能是我国经济复苏缓慢、库存积压增加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淘汰低技术、高耗能的落后产能,短期内可能会使工业增长受到影响,但长期看优化的产业结构水平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钢铁、有色、纺织、石化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数量和时间限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应不折不扣地推进和执行产业淘汰规划目标。一是修订完善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准入门槛,坚决摒弃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二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走内涵发展道路。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妥善解决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确保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将淘汰落后产能进度和完成情况作为衡量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指标,积极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产经动态

3、大力促进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的动力切换,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1-4月经济数据表明,仅仅依靠政府投资难以拉动总体经济的回升,建议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政府投资向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动力切换,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生产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机,消除投资领域中对社会资本的进入壁垒,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金融、铁路、航空、电信、电力等行业,进一步简化对社会资本投资的审批程序。二是积极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加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科技研发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科技研发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财政补贴。三是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借鉴美国的经验,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所得税按个人所得税征收,避免重复征税。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支持范围,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纺织等出口企业、科技企业和地震灾区的中小企业倾斜。政府采购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倾斜。

4、重视和加强第三产业的投资发展力度,在三次产业调整中促增长

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特征是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美国和欧盟国家最终消费对经济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要走出当前的金融危机,我国既要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更要借此机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促进服务消费增长。建议国家大幅增加金融服务业、信息咨询业、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提高三产比重;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交易、高科技信息和物流配送等管理经验和模式,提高服务性消费的软硬件环境设施及服务水平,大幅度降低服务性消费成本,促进居民发展性和享受性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就业人数。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性部门和出口需求扩张驱动,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生产的很多产品销往发达国家,国内主要承担了生产环节,与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基本由外国人掌握。这样一方面限制了我国的生产性服务就业岗位,突出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生活服务消费连带关系很强,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对生活服务业的发产经动态 展形成较大限制。所以,下一步宏观调控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以此带动服务消费的增长。

当前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