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德育小结2篇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那么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怎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教材精心设计的“课室大扫除”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教育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又有“过马路”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认识到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二、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又如,教学应用题“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28枚,银牌39枚,金、银牌一共有多少枚?”我结合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分析,告诉学生中国运动员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艰苦奋斗、长期训练得来的。从而教育学生要有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合作式学习等,自我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我根据每一部分知识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比如组织学习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树立自信心的良好品格;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通过练习训练,渗透德育。
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练习对思想进行教育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练习题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练习题的分析中。如教材上册第67页练习九第2题“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先让学生填空,再集体数倒计时,让学生实际感受火箭发射时倒计时数数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组织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于数学教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数学活动,从中受教育,如教材上册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乐园。其中送信游戏,通过学生经历正确“送信”的过程,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总之,德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年级数学德育小结(2):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刘畅同学有一次因与其他班级同学产生冲突而受到学校的批评,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夺宝奇兵”班级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
(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的一位语文课代表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星级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出星级,并在“夺宝奇兵”榜上公布,在集体中形成良性竞争。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地注意这几个方面,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专题小结
(一)圆的标准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圆的圆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
2.圆的标准方程:已知圆心为(a,b),半径为r,则圆的方程为。
说明:
(1)上式称为圆的标准方程。
(2)如果圆心在坐标原点,这时a=0,b=0,圆的方程就是。
(3)圆的标准方程显示了圆心为(a,b),半径为r这一几何性质,即圆心为(a,b),半径为r。
(4)确定圆的条件
由圆的标准方程知有三个参数a、b、r,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的方程,需三个独立的条件,其中圆心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型条件。
(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若点m(x1,y1)在圆外,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即;
若点m(x1,y1)在圆内,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即;
3.几种特殊位置的圆的方程
(二)圆的一般方程
任何一个圆的方程都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①
将①配方得:
②
当时,方程①表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
当时,方程①只有实数解,所以表示一个点();
当时,方程①没有实数解,因此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故当时,方程①表示一个圆,方程①叫做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在于它明确地指出了圆心和半径,而一般方程突出了方程形式上的特点:
(1)和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0;
(2)没有xy这样的二次项。
以上两点是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要求出圆的一般方程,只要求出三个系数d、e、f就可以了。
(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
(l)几何法: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
d>r直线与圆相离;d=r直线与圆相切;0≤d (2)代数法:联立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 △<0直线与圆相离;△=0直线与圆相切;△>0直线与圆相交。 说明:几何法研究直线与圆的关系是常用的方法,一般不用代数法。 2.圆的切线方程 (1)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是; (2)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是;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是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1)判定位置关系。方法是比较d与r的大小。 (2)求切线方程。若已知切点m(x0,y0),则切线方程为; 若已知切线上一点n(x0,y0),则可设切线方程为,然后利用d=r求k,但需注意k不存在的情况。 (3)关于弦长:一般利用勾股定理与垂径定理,很少利用弦长公式,因其计算较繁,另外,当直线与圆相交时,过两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一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 (2008-10-07 10:38:40)转载▼ 标签: 分类: 计划总结 杂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细则》,结合学校第三个五年规划的“大德育观”,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加大教育的力度,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为主要内容,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年级工作实效。 二、主要工作: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教育是整个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让学生从了解国情,了解乡情和了解校情入手。从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有依恋感,对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成就有自豪感,对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有历史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情感,二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知识少,对国情、乡情、校情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特点,我年级组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在各科的教学中渗透了这种思想意识。 2、在活动课教学中,坚持做到:具体、形象、动脑、动手。低年级小学生的认识具有体性,形象性,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遵循小学生爱国认知,情感、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具体形象的活动。寓爱国教育于各活动中: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体育发展的光辉历史;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光辉成就;通过班队活动中,让学生参观学校,并说一说学校,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更加热爱学校。 3、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途径,在陶冶诱导中,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 (1)抓好班队活动。我们充分利用班会,主题队会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2)继续开展好“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升华爱心教育。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1、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学生的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把学生被动文明逐步转为主动文明。 2、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形象化的教育形式、分层递进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班。 3、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认真开展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倡导从小处着手,使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动地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罗泾中心校小学生特有的、鲜明的、持久的道德风貌。 4、充分利用校内思想教育阵地,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宣传廉洁文化,上好品德课、晨会课和班会课等,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德育类课的整合,形成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对学生作分项训练和指导,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三)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保证。 只有用严格的纪律和法制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才能保障民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使社会各部门的劳动工作,学习与生活有节奏地进行,推进经济建设的全面改革,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本问题要从小学开始对少年儿童进行纪律,法制教育,本年级通过黑板报,学习园等形式,以提高认识,并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懂得了交通规则,对一些打架等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实现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以保证巩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健全心理素质,提升人格魅力。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本年级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并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参观、写字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提升人格魅力,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坚强、活泼、勇敢、机智等品质。 (七)继续加强法制教育,综合整治管理 1、加大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学习贯彻少年儿童保护等条例,培养学生法制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自觉抵制外来诱惑,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积极主动地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建设,教育学生做到“三不”,即:不买小摊贩的物品、不吃不洁食品、不上网吧。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点滴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必须充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的情境,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独特的数学美感有机地进行渗透。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动机,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本班是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以细心的体察,耐心的指导,真诚、热情的鼓励学生,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而支持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 :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教师打破了课本原有的引入模式,以学生喜爱的多媒体动画形式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太阳公公升起来了,小猪嘟嘟还在呼呼地睡懒觉。教师提问:“小猪嘟嘟上学会不会迟到呢?”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墙上的钟已经指到了7点整,于是一起回答:“会迟到的。” 这样的设计引起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通过情境设计导入新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升起来了。小猪嘟嘟上学会不会再迟到呢?学生们带着疑问看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窗帘拉开了,床上没有人。小朋友们发现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的是7 :00。小猪嘟嘟到哪儿去了呢?画面一闪,原来他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前的多方设计,课内的步步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热烈的寻求知识奥秘的情绪之中。这个过程,既是一次认知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受到了惜时、守时的思想教育。 二、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教学“9加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儿童情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学校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咦!服务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正在准备给运动员分发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学生甲是这样数的:2、4、6、8、9、11、13,一共是13盒。学生乙马上举手说:“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原来他是一盒一盒数的,也数出有13盒。而学生丙呢,更是得意地认为他的办法最好:他是先数出盒子里有9盒饮料,再从盒子外面拿1盒进来凑成 10盒,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一共也是13盒。小朋友们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妙招。在这充满情感与智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获得了多方的满足与发展。教师随时随地尊重并引导孩子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悟,则会给课堂增添许多意外的惊喜和乐趣。多媒体计算机继续演示:操场上有的同学在比赛跑步,有的同学在比赛踢毽子,有的同学在比赛跳绳,还有的同学在比赛跳远。教师问:“踢毽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观察数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合起来一共有12人。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能提一个“9加几”的问题吗?学生根据观察从不同角度对“9加几”的实际意义作出了解释。有的学生说:“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有的学生则提出:“ 踢毽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由于融入了数学的含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9加几”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当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联系生活,显露生机,洋溢情趣,充满智慧,数学学习必将成为每一个孩子乐在其中的美差。 三、独特的数学美感。就小学数学而言,数学美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统一;数学公式的简炼齐整;数学性质法则的概括典型;数学图形的和谐对称;数学知识的奥秘无穷;数学方法的奇妙多样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而对于一年级教材来说,数学美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欣赏教材所呈现的色彩美;领受教材所展示的美丽的校园、金色的秋天、迷人的小湖、和平广场等自然社会生活的美;感悟教材所蕴涵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和平、热爱劳动、保护环境、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等思想道德的美。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与适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美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欣赏、去评价,就能净化儿童的心灵,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得良好地培养。 2017学年一年级学习准备期工作小结 幼儿园的孩子以游戏活动为主,而进入小学后则是以学习为主,每节课有35分钟,许多一年级新生都会感到不适应。为了使一年级学生尽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我校一年级入学初期4周的“学习准备期”,放慢学习进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小学启蒙阶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适龄入学的孩子认知规律及教育规律的有益探索。下面就学习准备期的工作与总结: 一、召开新生家长会 学校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此,在8月27日新生报到的当天,我就召开了“为了孩子,我们一起努力”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作了学习准备期的说明,使家长明确了此次调整课程的原因,了解到在新生入学初期将安排4周的“学习准备期”。在这段时间,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的教学内容均发生了变化,进度放慢了、内容减少了。在准备期中,加强了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变以往重“知识传播”为重“兴趣培养”,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教学活动在学期之初已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游戏,通过儿歌学习和集体活动,让一年级学生感到成为小学生是很快乐的,并让他们从进小学课堂的第一天就喜欢学校,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习惯养成,注重细节 学习准备期,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学会听 认真听老师说话,不随意打断,能积极配合老师的话;专心听同学的发言,能初步判断正确与否,并能做恰当地纠正或适当地补充;逐步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 2、学会说 发言先示意;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回答问题合理、完整;能按要求积极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会读 能按要求认读字词、指读课文,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拖调。 4、学会写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书写规范,字迹端正,簿本整洁。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通过以下三种举措: 1、运用口诀、儿歌、顺口溜或一些儿童化语言,简单易懂,便于记忆,贴近学生。如,翻书时,师:小朋友,翻书啦!生:翻书啦!师:翻翻翻 翻到第__页。生:翻翻翻 翻到第__页。如,读书时,师:准备读书。生:左手压,右手点,小眼睛,看着书。 2、教师示范引导,优秀学生示范。如,在课堂上,教师讲课充满激情,声音响亮。朗读时,进行范读,并指导朗读。请读得好的孩子领读。经常表扬几个听得认真的同学,树立榜样。 3、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如,课堂上,师:表扬他!生:(边拍手边说)棒棒,你真棒!如,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也说得很好,如果声音再大点就更棒了。”等鼓励性语言。课后,通过“你真棒、有进步、加油、读书认真、积极发言、老师喜欢你”等小印章进行鼓励。 通过一个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有了较大的改善。体现在: 1、上课时能保持姿势坐端正,专心听老师说话,不随意打断,能听懂老师的话。 2、能做到发言先示意,不随意插话;上课举手发言的人数增加;回答问题比较完整。 3、朗读时,能做到声音响亮,整齐一致;掌握了正确的指读姿势;学会了适当地停顿,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朗读质量整体有所提高,顿读、拖调现象明显减少。 4、能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能初步做到写字时一心一意。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继续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细节入手,从不足入手,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施中的困惑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家长的学历层次也参差不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掌握所学知识上差异较大。相同的知识点,有的学生没教就已经会了,有的学生课后补了好多次,仍掌握不好,因此课堂上往往会顾此失彼,照顾到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困难生跟不上;照顾到了学习困难生,别的学生又思想分散了。此外,入学准备期的学习任务相对简单、轻松,学生愿意学,也学得快乐。可是,接下来的“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则感觉一下子难度增加,任务加重,学生很难应付,学习起来相对要吃力些。 五、今后的设想 今年的学习准备期结束了,但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我们要及 时地总结学习准备期的所得、所失,给明年的一年级教师留下值得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把兄弟学校成功的经验,提供给本校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为明年学习准备期的顺利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017.9.30第三篇:一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准备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