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16-90093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6 11:57: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在新的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具体变现在:(1)引导。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3)辅导。对学生进行课内或课外学习的帮助。(4)教导。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第二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共)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有幸参加了《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科学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示》活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欣赏了8位名师上课的风采和4位评委的精彩点评,我发现自身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对课堂教学的艺术也获得了一些感悟。联系我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说一说我的心得体会。课堂上教师成熟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次活动中,各位老师采用的都是小组合作教学,他们在上课之前根据上课班级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帮助学生在上之前做好预习的工作。通过学生的导学案,发现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而且上课过程中有事可做,很有“主见”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中,小组的各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回答问题的都是明确的“我代表某某小组回答”,这样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同时各位老师也抓住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性格特征,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一个轻松而不放松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新知识,使我非常感动。

卢珺珺老师的《常见动物》一课中,她抓住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把课堂设计成小组竞赛的方式,一开始全体小组参加活动进行热身,消除学生上课的紧张,然后通过“猜一猜”中,根据每小组同学回答问题的速度和提出问题是否有效,全体同学推举出他们认为最有实力闯关的一组,在推举闯关小组的时候有个学生说我认为如果这个小组闯关,提出的问题最有效,闯关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在这个过程体现了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在闯关组回答问题之后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巩固刚刚学到的新知识。而且卢珺珺老师在设计题目的时候,结合现在比较热门一些游戏,使学生可以较快进入游戏状态,进入自己的角色,使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分组竞赛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夏旸老师的《将杠杆发挥到极限》一课中,也是通过个人竞赛和小组竞赛的方式,他先给每个学生一张扑克牌,让学生把扑克牌探究扑克牌最多可以伸出桌面多长,学生随意的摆放扑克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其中有几位同学将扑克牌斜放,伸出的长度为对角线的一半,得到了奖励,这个游戏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发散思维,而且符合初中生的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通过这个游戏,屏幕中出现一个典型例题,然后分析扑克牌的受力情况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由学生分析将扑克牌往外伸掉下和往内伸不掉下的原因,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结果,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杠杆平衡的条件。最后他通过一组漫画,吊车的悲剧,让学生在漫画中,寻找为什么一辆辆的吊车不能把小汽车吊上来,反而自己被拉下去了,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吊车的受力情况以及支点的变化,学生通过改变吊车的质量,吊车的支点和吊杆的角度来帮助吊车逃脱被拉下水的厄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是带着问题进行的,不会枯燥乏味,并且有使命感,仿佛他就在进行一次救援活动,将现实生活和科学知识相联系,学生有了学习科学知识的紧迫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我们需要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设计适合学生而且目的明确的导学案,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就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第三篇: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齐河县华店乡实验小学马丽娜202_年7月23日 15:27浏览:3评论:0

做好孩子的引导者

班杜拉的观察实验告诉我们成年人对孩子的不同引导,会对孩子的模仿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面对的孩子已不是幼儿,但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孩子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思想上,我们都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在学习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磨练意志,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思想方面,要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要多鼓励纵向比较,强化他们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说明教师对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具有一颗童心,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做孩子真正的朋友,我们还必须具备一颗真诚的爱心、千百倍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做好孩子的领路人,才能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业绩来!

第四篇:浅谈教师角色之“引导者”

浅谈教师角色之“引导者”

【摘要】要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为此,教注重于引导,致力于指导;导着眼于学,服务于提高,真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把“学会”转化为“会学”。

【关键词】引导者;发现;探索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要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也就是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里我想针对目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提出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要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主导着这一活动的全过程,担负着带领全班学生去达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为此,教注重于引导,致力于指导;导着眼于学,服务于提高,真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把“学会”转化为“会学”,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一、注重引导

引导不仅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提问,更重要的是要引而得法。

(一)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上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这一内容时,我用动画片《西游记》来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注意力的方向

用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非图一时之乐,更主要的是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服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力的方向,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教师在播放动画片前先提出要求:“观察动画片中人物的变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有目标的去观察,搜集信息,为解决后面的学习目标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由于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而学会思考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例如:在上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时,教师首先组织学生用1、2、3、4、5、6个圆片分别摆出了2、3、4、5、6、7个100以内不同的数,学生已经初步获得这些数的排列规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用圆片摆数的规律:“同学们,用

7个圆片能摆出的数是哪几个呢?为什么?你来验证一下,可以摆圆片,也可以不摆,把数写出来。”也许是出于对摆圆片的好玩,也许是受到定势的影响,同学们纷纷拿出圆片摆了起来,课堂纪律也乱了起来,如果任其发展,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不到培养,课堂效率就更无从谈起,于是我赶紧引导:“我看到郑文韬同学没有摆圆片,而是在安静的思考,老师支持你!”在我的引导下,许多同学放下手中的圆片,向郑文韬同学一样,开始思考规律性的问题,我的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的继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引导什么呢?归结起来为:探究思路的指导、探究方法的指导和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巡视,当学生研究“碰壁”之后,困惑之时需要教师“指点迷津”,但只能“点到为止”“拨正思路”,不能扶着走路,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信息基础上,引导其整理信息,提炼信息,并根据关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上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时,引导学生从找到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出和人物数量相关的三个信息:“先来了唐僧师徒四人”,“又遇到了两个小朋友”,“最后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学生根据这三个关键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加法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在这时教师已不再是传统的讲授者,而变成一位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学者。

(五)引导学生评价与交流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因此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重点不在于发表“个人意见”,而在于引导学生交流,促进有效沟通,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尊重。例如:班上有一个说话很慢而且发音不准的孩子,他很少发言。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教师提出“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他小心翼翼的举了手,我立刻想到该给他这次锻炼的机会,可他刚一开口说话就有学生发出嘲笑的声音,为了不打击这位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我立即引导:“老师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他有一个奇妙的想法,你们想知道吗?”所有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当他说完“16的邻居是15和17”时,教师再次引导:“谁来说一说他今天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在哪里?”其他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评价“他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给数也找到邻居了,数就不孤单了”“他的方法很好懂,我们容易记住”„„渐渐的,这个学生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其他学生也愿意和他交往了。

(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

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明确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教师只有把数学的符号、概念还原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让学生去探索,去“再创造”。要完成这种再创

造的工作关键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者。

例如:在上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位置”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并说说各种事物的位置关系,学生很快说出灯在我们的上面,椅子在桌子的下面,××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后,再来学习书上的内容就容易多了。通过找生活中的事实,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及重要性。

二、致力于指导

指导与引导是相辅相成的。所谓致力于指导,是说指导要得力,要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出发,尽可能运用直观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摆一摆,挪一挪,首先建立感性认识,再逐渐向理性认识过渡升华。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的算法时,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首先建立感性认识,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算理,继而抽象出连加连减的算法。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事物的合与分,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数量的变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更是教师教学艺术不断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论学生的素质还是教师的素质都得到完善和提高,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教师这一主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的达成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步从“学会”实现了“会学”。

参考文献:

1.埃德加·富尔 1996年6月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教育科学出版社

2.袁振国 202_年3月 《教育新理念》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常汝吉 202_年7月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学生第一‛是教育学的取向,‚学生第二‛是管理学的概念。一位成熟的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在自己工作中所占的分量的程度,重要的是如何去实现学生为本的价值、怎样去落实学生中心的地位。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如何将教师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该成为校长治校最为重要的策略,也是校长的管理智慧。因此,也可以说,管理工作中的‚学生第二‛,从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里的‚学生第一‛,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一、用心经营学校文化

李希贵匠心独运,从一名管理者的角度以其亲身经历为基,畅谈学校管理的各种出奇之处,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本甚佳的教育学著作,更堪称是管理学著作中的极品,然而它并没有像管理学那样陈述一打令人费解的理论,而以其实践经验用简单而又意味隽永的语言道出了成功管理的奥秘和真谛。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在学校文化中,师生关系是一所学校能够立足的重点。作者从创建、经营学校文化出发,到树立鲜明旗帜,合理调动利用现有资源,关注教师、关注人本,含蓄地驳斥了无声言行中的‚学生第一‛论,他认为只有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读罢此书,关于作者对待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倒有一词好似可以形容‚擒贼先擒王‛,显然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贬为褒用!

掩卷而思,不禁钦慕作者的睿智与那令人欲求未得的深邃思想,反观社会现实,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谱写着一篇篇华丽的乐章,也正应验了作者的一句话: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

之于教育,我们不要再无休止地抱怨,我们匮乏的不是资源,更不能把教育的失败完全归责于现存的教育体制,不否认当下的教育体制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但我们更应意识到我们真正匮乏的是思想,这思想又包含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各项制度确立的方法程度,对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资源的挖掘与充分利用以 及渗透在促进教师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者的智慧,不要把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束之高阁而做着看似充满意义,却是舍本逐末的事情,而且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该展开思路用创造性的思维开拓出一条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之路来,而不是沿着一条前人铺设的至今已显迂腐的路走到‚天明‛!

二、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

李希贵说:‚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个时期以来,确实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给校长们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在一些学校里,看起来他们是在直接服务于学生,似乎把着眼点也全都放在学生身上。但是,我们需要反思:当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一直听惯了领导喊学生第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何尝听说过学生第二?刚开始听说这书名还有点不敢相信,有谁这么大胆敢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喊出这样的口号。难道是为了标新立异?看完书后才知道,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位教师,在校园里,在课堂上,举手投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怎么能让一位心情不好的老师去上好课呢?如果没看过这本书,有哪位老师带着情绪去上课,领导知道了肯定会批评老师的‚怎么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呢?‛是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可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老师不是‚蜡烛‛、‚春蚕‛、‚铺路石‛吗?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无条件地保证学生的幸福成长。怎能有自己的情绪?这样说,无异乎把教师神化了。李希贵说:‚我向来不赞成把教师看作是‘蜡烛’、‘春蚕’、‘铺路石’,那种把教师的工作视为仅仅是为学生献身,他们悲剧性地活着,仅仅是为了造就学生的幸福的说法。‚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托起太阳的人’,但同时,教师这个职业,也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我。‛

‚学生第二‛,就意味着作为学校领导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教师。我们做到了 2 吗?我们做得到位吗?

我不敢说我做到位了,因为在这之前我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需求,我时刻放在心上。对于老师们的生活我也是很关心的,比如每逢节日都会组织教师活动,教师有困难我知道了都会尽力去帮忙解决……但我想我所做的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仅仅解决老师的这些问题还是浅层次的,还得解决高层次的精神上的问题,得让他们有成功感,让他们都感到自己很重要。

三、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怎样才能成功?‚成功的秘诀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说过一句话:‚什么叫作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地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平凡?把平凡的小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平凡。‛

早晨及时起床对你来说绝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有时你总想再多睡一会儿;上班准时到岗对你来说并不难,但往往你都要迟到一会儿;把作业按时完成对你来说很简单,但要把工作做好做实,不打折扣却不容易……

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是很不简单的。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能获得成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需要持之以恒。雷锋同志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很多老师也搞过每天一句名言、一首古诗、一个成语等等,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做事仅凭兴趣,三分钟热度,先紧后松,虎头蛇尾。古语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贵在坚持啊!‚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简单的也就变得不简单,平凡的也就变得不平凡,小事情也许就做成了大学问。

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这不是什么难题,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要求,但要真正做到,特别是天天做到,处处做到,还真是不简单。

其实,反思我们的学校管理也就是做好简单的事,如:扫好地、上好操、唱好歌、说好话、写好字,这些都是学校管理中的简单事,如果能把这些简单事情做好了,我们的学校管理也就不简单了。

四、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改变李希贵人生的哲学命题。

管理,只有管没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去尊重他们,去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那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

只有当你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使他们意识到他对你很重要时,他们就会更加卖力,对你会加倍地友好。

‚学生第二‛是个很吸引人往下读的题目,既然‚学生第二‛,那么谁第一呢?当然是教师。的确,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因为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作为一名一线实践者,有些观点读来虽感觉有些遥不可及,但是换位思考一下,觉得很有道理,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我们的教职工都能以校长的心态去工作,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情呢?‛而纵观全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的睿智、果敢、人本、精到。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深深地被作者李希贵振聋发聩的 ‚学生第二‛的思想甜蜜所击倒。在这个极力推崇‚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改时代,这个概念无疑是很有冲击力的。

李希贵的‚学生第二‛的管理理念并非讨噱头,而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人本管理理念之上开放出来的绚烂之花。李希贵说:‚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确实给我们的许多校长和老师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以至于使他们战战兢兢的面对着眼花缭乱地‘新理念’而迷失了自我。在一些学校里,看起来,他们是在直接服务于学生了,似乎把着眼点也全都放在学生身上了,但是,他们却往往很不理智地抛开了教师。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对一所学校来说,在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的二位一体中,如果说‚学生成长‛是我们的根本目的的话,那么说老师的成长则是必要的前提。没有这样的前提,那口口声声‚学生第一‛是不现实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强调学生的重要性,有意无意地把教师悲剧性地活着与牺牲仅仅是为了造就学生的发展与幸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早成了老师们的座右铭,‚一切为了学生‛更是成了大多数学校的口号。为此,李希贵大胆的说:‚那种把一类人的工作视为仅仅是为另一类人献身,一类悲剧性地活着仅仅是为了造就另外一类人幸福的说法,其实已经和我们这个世界的初衷相去甚远。‛

在我们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怎能容忍把一类人的发展和幸福建立在另一类的痛苦和牺牲之上?当我们过多地强调‚学生第一‛、‚一切为了学生‛时,恰恰疏忽了一点,学生的发展是通过教师的劳动作为中介来实现的,难道教师不希望得到发展吗?只重视‚一切为了学生‛,而忽视教师的发展,对学生、学校、社会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恐怕学生的发展也不会很理想。全国著名校长冯恩洪先生说得好:‚学校里的一切如果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而不关心、研究教师的发展,那学生的发展就是‘有限度的发展’‛,因为‚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源于教师队伍的自我超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教师的修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只有教师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学生的和谐发展;只有给予教师爱,才能保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只有给予教师发展空间,才能保证教师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让教师拥有人类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才能保证他们托起的太阳冉冉升起。没有教师的发展,即使是再完善的教育改革计划,再动听的口号,也只会是海市蜃楼,绝对不会最终成功。

李希贵说,‚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校长要使得‚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教师正当、合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才能也使得‚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我认为,这是李希贵‚学生第二‛的思想精髓。在许多情况下,只有学校管理者树立‚教师第一‛的理念,才能保证教师树立‚学生第一‛的意识。理想的教育发展模式应该是让师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和谐成长!甚至于应当追求一种首先基于教师成功的发展模式。华东师大二附中何晓文校长说得好:‚校长的职责是让每位教师成功,让每位教师的价值得到提升,这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从学校层面来讲,如果所有教师都成功了,那么学校就能成功。如果所有学校都成功了,那么,中国的教育就能成功。所以,校长要把教师放在第一位,让教师与学校同步成长,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朱永新博导的‚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也认为‚只有教师的成长才能带动学生的成长,只有教师的幸福才能有学生的快乐,主张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一起享受教育的幸福。‛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理念,更符合教育规律!

学生不是教育的‚一切‛,教师只有与学生同处首位,才会形成一个健康、阳光、成熟、民主的教育环境,才不至于与生活逻辑和教育常识渐行渐远。

杜威说:‚在人类所有的欲望中,以期望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最为强烈‛。李希贵用‚赠字‛的方式让受到冷落的老教师重新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用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书的办法使全体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给收发室值班员接待家长的额外任务让他感觉很自豪等事例。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件件小事凝聚着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而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真诚尊重,才是教育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

所以,学校的管理者要善待我们的老师,让教师感到自己很重要,只有教师正当、合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也才能使得‚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

在教育教学管理李希贵老师崇尚自由,就如他所说‚我们应该寻求规章制度从完善走向简约,激发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倡导自主,毕竟有自由,才有个性。‛‚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罢了。‛在管理上立足人本。以人为本,李希贵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对一个教育管理者来说,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李希贵在教育界举国上下都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口号下提出这样‚不合适宜‛的‚学生第二‛,确实让人感到诧异。不过李老师从各行各业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就如他所总结的: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这一事业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要让学生获得成功,首先要给教师成功的机会。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时候,他就会把这样的感受倾注在学生的身上,竭尽全力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五、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在我的眼里,从工作之日起,就把学生看得高于一切,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对他们的关爱超过了我自己的孩子,在我孩子身上我没下过什么功夫,说起来也许难以置信。也许是工作的疲惫让我回到家里不想再过问孩子的学习,总觉得学生第一,李希贵谈如何为了‚学生第一‛,必须先‚教师第一‛;谈如何不把学校办成‚文明监狱‛;谈学生和学校对‚好老师‛标准的差距;谈‚如何不能像一 6 般人一样生活‛等等,均让人耳目一新,他说:只有‚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为本‛、‚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读后我想:确实,李希贵是一个喜欢反思的思想者,他反思的触角覆盖了自身、教育现实及相关领域的边边角角。然而他的深邃与犀利并不以批判为原动机,他是一位充满理想精神的务实的建设者。作者打出了自己鲜明的旗帜,教育家的伟大之处不在于纸上谈兵,不在于在象牙塔中指手画脚,而在于做,不管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二,强调的都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古人云‚教学相长‛,学校教育的最终方向是促进人的合谐发展,校长树立了‚教师第一‛的思想,教师自然就拥有了‚学生第一‛的心态,制度强调了‚教师第一‛的观念,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转化成的生产力自然就能带来‚学生第一‛的效果。‚那种把一类人的工作视为仅仅是为另一类人献身,一类悲剧性地活着仅仅是为了造就另外一类人幸福的说法,其实已经和我们这个世界的初衷相去甚远‛李希贵如是说。既然这样,我想,那就该让师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吧!

读完这两本书,我反思了很久,这本书不论是对我今后的工作还是人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普通教师、学校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多个视角对教育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见解。通过阅读这两本书,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善于向同行学习、向其他行业学习,更要善于在工作实践中思考、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