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效益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社会效益
新课改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理念是: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但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这样的模式不能体现新课改理念,存有一些不足。为了贯彻新课改理念,使新课程能够顺利实施,我们需要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而形成高涨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成功课堂教学的至关重要因素。
生物高效教学模式对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意义重大。
1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1.1教师主宰,师生关系淡漠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主宰,师生关系淡漠,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很少与学生沟通,教师只是按照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讲授新课,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模式忽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下降。
1.2重负低效,劳动强度大
传统教学模式的“灌输之道”、题海战术“.盛行,现在仍有部分老师只采用讲授法,课堂大部分时间是老实讲,学生记,而且老师习惯用黑板加板书的教学手段,浪费了学生课堂上大量的宝贵时间,尤其在习题课中更为突出,结果造成老师劳累,学生辛苦,影响授课容量,降低课堂效率。....1.3智能脱节,高分低能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只训练了学生的解题和应试能力,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导致教学过程不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学生以后步入社会体现学生能力的主要方面,以致不少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的畸形状态,毕业后不被社会所接受。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适合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应用到生物课堂中,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创造高效的课堂效果。将探究式教学法的理念穿插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良好的自学能力,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第二篇:运用“先学后教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后巩固”教学模式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雁江区祥符中学
张明琼
一、教学中的困惑与无奈
作为一名普通中学老师,或者说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中学老师,好像现在都逐渐变成了“九斤老太”了,聚在一起谈学生,谈工作时听到的感慨最多的就是:以前某某级的学生怎么怎么样,现在的学生又怎么怎么样,最后总要归结为一句话,“现在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是啊,现在的学生,乡村中的要向城市流,小城市的要向大城市流,生源少了,差了,再加之学生思想更前卫,行为更懒散,反应在学习上当然就更不尽如人意。于是乎,课堂上说话的有了,躲在桌下玩电话的有之,看故事书的有之,至于出神的,睡觉的„„整个课堂要么死气沉沉,要么闹哄哄,总之就是学的人少了,教学效益低了,学生成绩更差了。对于这一切,老师心焦,学校领导更心急,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六中的领导和老师成了我们中间敢于吃“螃蟹”的人,率先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我们学校虽然地处偏远,学校领导倒也有勇气,所以我们也来了个“邯郸学步”,虽然还未能学有所成,但通过半个学期的摸索,也可以说感触良多,现就此与大家交流。
二、对先学后教理念的理解与运用
1、关注每一名学生。“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求课堂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的学来定老师的教,规定一定的学习任务,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通过老师的教来完成。目的就是要从差生抓起,让平常上课长期坐飞机、打瞌睡,说小话、搞别的学生能回到课堂上来,让他们有事做,不得不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2、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往教学,老师需要把知识一一传授给学生,课堂上花费许多时间去讲解,去阐述。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听课,所以不得不花时间去重复,去强调,往往一个问题啰啰嗦嗦,也许在重复中让先前没有听课的学生听到了,但听了课的学生又觉得单调乏味。如是多次,这部分学生又不免精神涣散。时间一长,谁都没有花多少心思在学习上,课堂效益自然低下。而“先学后教”这一模式,由于任务摆在面前,就强迫学生要自己去看书,自己要去思考,自己要做练习,因为如果练习没做好,这“堂堂清”的任务就完成不了,这一关没过的学生,自然就属于要被迫重新学习,课后补课的,别人自由活动了自己还得学习,还不如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好好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读进去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也就自然实现得多了一些。
3、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教师的主导性首先表现在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每堂课一上课,教师就必须直接引入正题,出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自学目标,规定学生自学的方向和方法。所以,教师把目标写得越明确越便于学生学习操作,学生自学才越有方向感,自学效果才越好。比如,在学习新闻单元中《北京喜获取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一课时,以往总是简单地把目标定为“学习新闻的写法”,由于这一目标过大,不便于学生学习操作,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无所适从。而在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之后,我有意识地把目标定为“学习本文新闻标题的拟定方式和导语主体的写作方式”。这一小小的变化,让学生知道应该从标题、导语、主体几个方面去学习,从而分别去分析标题的特点,导语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主体部分的内容和写法。学生有了学习的方向,学习范围缩小了,目标更准了,学习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4、“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要求老师尽量少讲而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因为每个学生都要自主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去看书,练习,所以课堂上反而安静了。课堂不再是几个学习成绩好,反应快,口齿灵的学生的个人表演秀。每个学生都面临着拿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接受学习小组的检查,老师的检查,都可能因为完不成学习任务无从汇报的尴尬和被迫补课的不自由。所以每堂课一开始,学生都是早早地准备好了一支笔,一个课堂学习笔记本,该完成的任务都迅速地落实到笔头,而不再是以往的口头上说说,这就一改以往课堂上说得热闹,一旦要落到笔头就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或者一提笔就忘字的现象,长期的训练对于作文教学也起到了不小的帮助。比如在上《生命之舟》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目标:学习本文中用词准确生动地报道解放军、武警战士驾驶冲锋舟营救落水群众的过程。学习过程中我就以课后练习一作为自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填出语句中空缺的部分,在课堂笔记本上写出每句中填出的词的共同特征,然后说明这样用的好处。这一设计实际上就是平常的品味语言,但以往由于要求不具体,所以学生不容易做,老师不得不花时间去讲解,现在把要求细化,就便于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这四个句子的品味之后,马上又加上一个写作能力训练。这一训练设计了一个情景:运动会上,班级接力比赛正在紧张进行„„要求学生用刚才所品味的几句话中的表现形式写一段话。由于刚才的练习中大家得出了“准确运用动词、数字、运用短句可以起到营造气氛,抒发感情的作用”,学生们纷纷仿效,三分钟的时间,不少学生写出了相当精彩的句子。
5、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业负担,对于后进生是一个有力的督促。学生各科、各学时学习掌握情况不一样,以往常常是一起讲,一起听,课外一起做作业优生,掌握得好的学生要做同样的作业,许多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谓的重复,并不能真正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先学后教”模式一采用,课堂上讲得少了,课堂上学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把本应该在课外完成的作业做完了,课外就把时间和精力放到课外阅读、采集等更能发挥其能力,更自由更灵活的学习活动中去了。
三、教学资源的运用
谈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后巩固”教学模式的运用,当然离不开教学资源。条件越好,资源越丰富,资源的利用率越高,效果当然越好。而我们这种偏远、落后、贫穷的学校,要实践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难免尴尬。所以,许多教师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先学后教”学生不会学,不想学怎么办?“当堂训练”没有训练题怎么办?当然条件好的,有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的可以依靠其丰富的内容,快捷的呈现方式,缤纷的色彩和完美的音效来吸引学生学习。但像我们,一个学校就两台白板,谁都想用,天天排队,准备好课件但却又排不上队,费时费力不讨好,几次下来干脆大家都弃之不用,这种课该怎么上?条件稍次一些的,每堂课都可以给学生准备相应的习题学案。这种办法劳动强度大不说,学校要承担巨大的油印费用,如果课课有习题,科科有训练,照样不现实。经过半个学期的摸索,我校语文组教师因陋就简,倒也摸索出了几点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办法,与大家分享:
1、充分高效地利用课后练习题。
课后练习是每一篇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基本检测,以往教学中常常是课文学完了才让学生来完成这部分作业,有些题因为讲课时已经涉及,就干脆不做了。还有就是课后作业部分许多并不以问句的形式出现,也没有留足空位给学生练习,难免被忽视。我们的做法就是直接把课后习题化小,变成能让学生直接体现在笔端的作业,让学生连读课文边作。如《巴东三峡》课后第一个练习是:“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浏览三峡。速读课文,说说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这个问题一般都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板书来完成。而我们为了体现“先学后教”的原则,这部分的内容就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自学来完成,所以我把这个题改为:读课文,在你的课堂笔记本上例出作者浏览三峡所经过的所有地方的名字,并用数字标出其先后顺序,然后再找出对其进行描写的句子。由“说一说”变成了“写出来”要求学生落实到笔头,随意性少了,目的性和操作性强了,学生就必须真正去读书,去寻找、去辨别写下来以并检查,也能有意识地去分辨三峡和其中各段的区别了,通过寻找相关的描写语句,所写景物的特点也就出来了。至于那些本身就要求学生动笔的,就直接作为学生课堂上先学习时的练习题就行了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来解决,针对性强,学生便于操作,课堂效果自然的好。
2、合理利用练习册。
我们手上现有的《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从书》每课内容的编排体系分为“积累运用”、“理解品味”和“拓展延伸”几个部分。“积累运用”侧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理解品味”又分为“整体感知”、“语言品味”、“精段阅读”几个方面,这些都很适合用于学生自学解决,即使自学一时之间无法解决,通过“后教”这一环节,也能很好地解决。好好地利用练习册,可以省时省力地实践“先学后教”的理念。
3、根据不同文体自己设计练习题民。
对于自己设计学案,六中已经做出了表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2012年11月
第三篇: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效益
一、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效益
根据兴文县“两建一提”工作思路,全县学科建设必须要在统一规划的引领下进行,根据全县实际情况,拟在全县推进课堂教学“12345模式”,12345是指“一案二管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1、一案: “一份导学案”是指教师、学生每堂课共用一份学案。一份学案把教案、学案、练案合为一体,统一备课组的共识,提高教师们的备课水准,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80%的知识是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从而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革命性提高。
2、二管:是指课内和课外的管理。主要是指对学生在课内、课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管理,明确不同时间段的任务,明确合作学习中因人员分工不同各人应尽的职责,形成自律有序的学习习惯。
3、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4、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 1
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要明确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实现目的的方法和途径。
5、五课型: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如体育学科:①技术、技能学习课;②技术技能提高课;③实践、拓展课;④理论、健康教育课;⑤检测考核课。物理学科:①概念规律课;②实验课;③习题课;④复习课;⑤讲评课等。
二、推进备课改革,实现有效备课
1、改革备课管理
(1)由注重教案的显形指标向隐性指标转化。摈弃教案的量化考核,给教师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在备教法和备学生上多下功夫。提倡教师写有代表性和创新性、个性化的教案,多鼓励教师搞教学研究和写教育科研论文。将管理的目标转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2)由注重以教案评价备课向听课评价备课转变。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听课评课机制,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听课上,做到随堂听课和经常性听课相结合,从课堂中看教师的备课情况,让教师更重视隐性备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作用。
(3)由重视对课前教学设计的检查向注重课后效果的反思转变。学校应建立一定的教学反思交流制度,坚持学校领导和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反思。检查备课的重点改为检查教师对备课教案的修改和撰写课后反思。
(4)在学生中检查备课。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教师上课情况,通过检查学生作业、单元自测、考试成绩,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考查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衡量备课的质量。
2、开放备课形式
(1)备课形式多样化。备课可通过教案、课件、学案等形式反映,教案可以是表格式的教案、简案加课本注释、简案加学案、简案加课件等形式。
(2)教案形式灵活化。第一是活页卡、卡片式教案。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复制、剪贴,或者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然后进行增、删、补,也可以把收集的多份资料付在备课本上,便于比较、提炼和调整,使教师批判地使用,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第二是修订式教案。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复制、剪贴,或者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然后进行增、删、补,也可以把收集的多份资料付在备课本上,便于比较、提炼和调整,使教师批判地使用,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第三,采用“电子教案”。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校园网络,鼓励教师在网上备课、写教案,既利于交流研讨、共享资源,又利于修改保存,提高效率。
(3)集体备课有效化。深化当前集体备课形式与实质,各学校要切实把集体备课与本次备课管理改革相结合,加强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让集体备课在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
3、探索并逐步构建科学备课评价标准
(1)建立备课评价指标体系。备课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对评价内容的科学界定,是开展评价过程的依据。构建新课改理念下科学、合理的备课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规范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2)充分发挥备课评价导向功能。通过备课评价,搜集信息,与评价指标进行对比鉴定,找出整改的方法和措施,将备课统一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方向上来。
(3)重视备课评价发展功能。按照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运用各种评价手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断反馈,及时改进,对比鉴别,适时调控,在反复评价的动态过程中促进教师备课工作的 3
发展和进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推进单元定时作业改革,实现资源共享
1、形式:以构建兴文县义务教育阶段试题库为载体,变革我们常用的单元定时练习形式,分单元,分章节,语数每次练习在90分钟内,其余学科在40分钟内完成,以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
2、将命制单元定时练习作业的任务分解到各学校,由相应学校命制相关单元作业,完成后上交到县师培中心进行审校,审校完毕所有定时作业进入县资源库,从网上下发到各学校,实现县域内资源共享。
四、推进教科研工作,实现考评常态化
改当前教科研工作集中时间段考核为日常考核,具体操作办法为在一学年中不定时到学校进行考评,形式有听课、检查备课、作业批改、教学管理、过程资料等,采取现场打分制,现场得分为当年学校教科研工作考核得分。
五、推进“一考一验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考即教材教法考试。推进每年一考,考试内容为学科教材、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实行考试合格制,考试实行100分制,8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不合格者需参加县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由县进行补考,合格者由县统一颁发合格证书。对于两次补考不合格者,考核不能评为优秀、不允许评优晋职。
一验收即合格课堂验收活动。制定兴文县合格课堂教学界定标准,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细化。组织考核组,小型学科由县集中负责,大型学科由学区负责,对教师课堂进细化考评,考评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等次,对课堂教学界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进行二次界定,三次界定不合格者,考核不能评为优秀、不允许评优晋职。
第四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创新课堂教学
提高学习效率
创新课堂教学 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化社会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可是作为培育新世纪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却效益不高。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改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确认识课程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课程也是复杂的“会话”。课程的内涵已经发展为新的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会话的本质;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基于这种理念,课堂教学就不再仅仅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共同与教材的“会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会话”。
正确认识教学 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摒弃不可了。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等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这样认识教学,教师便不会“满堂灌”、“一刀切”、“一锅煮”了;学生也不会听你讲,学你做,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正确认识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势必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课堂具有智慧性的挑战,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二、转变教学行为
首先,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其次,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第三,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作为帮助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第四,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成性。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和自然,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第五,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教师必须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仲裁者,转变为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三、转变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教师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系统技术制作课件上课,改变了粉笔加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到课堂,节省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挥主动性,同时也传输了新的教育观念;信息技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图像处理和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计算机对不同媒体的信息存贮、传递加工、变换和检索,改变了传统教育对文字和印刷技术的过度依赖,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地呈现教学信息。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不仅可以用文字、语音协同描述,还可以用三维实景虚拟现实过程;对于不可视的变化,无法触摸的物体或有危险的场所,甚至自然界或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件,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展现,而且,同一教学内容还用多种信息形式来表现,这有利于克服书本文字单一和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也促进了个性化教学。
四、转变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是学习质量的基本变量,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必须依赖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决定着学习方式的层次、单一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相对单一,层次也不够高;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必然具有多元性,高质量、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必然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
创新课堂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1.1教学目标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其中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模式运作过程中突出育人的目标和功能,就不能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而是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环节,同时施以其它教育和教学形式。如“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等同思想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同时辅之以社会实践、征文比赛、专家报告等第二课堂形式,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
1.2“学与教”参与式教学角色模式
肯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具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权力,既体现了 现代 教育的理念,同时又适应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入耳、人脑、人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1.3多样化的教师授课模式
由于课堂教学涉及的多学科性以及对象的接受能力的程度不同,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专题式、案例式、讨论式、问题式等,使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4教学组织模式
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在组织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与组织其它教学活动相结合,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学、社会实践、讲演及辩论等。
1.5教学考评模式
教学考评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目标复合性和讲课模式及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评模式在考评内容上,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 考试 方法的改革中做到以下几个“结合”:一是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课堂教学考试不能没有知识考核,但知识考核的内容不宜过细过深过偏,把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理解、掌握、运用上。二是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不利于全过程督促、检查学生学习,因此平时考核就显得很重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日常表现、研读课外书籍、作业、小测验、回答问题、发言、出勤、笔记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记入课程成绩等,力求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考核的做法,相对而言更具有准确性和说服力。三是题目考核与论文考核相结合。题目考核重在全面检查知识理解掌握情况,论文考核则重在检查知识综合运用情况。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 发展 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明确提出教育应遵循 自然 本性相一致。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些理论集中到一点,就是强调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也就是说教会受教育者学会做人。
教育不只是一种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某些素质和某些教育影响。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有目的,有选择地传递社会信息和受教育者内心体验相统一的过程。教育必须经过个体内心、配合个性自觉行为的转化来完成。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思维的独立性让人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此,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题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如何做到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校正了过去单纯的把受教育者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显现出被教育者作为人的客观存在,尊重其自身的尊严和人格,维护其独立性的使命,帮助被教育者,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开启他们的心智和良知,完善他们的人格。为此,教育中就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尊重他们的权利、关心他们的需要,全面理解他们,增强对他们的服务意识。同时,要融入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关心、体贴他们。
2.2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和便于接受课堂教学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落实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长期以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理念,形成“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演讲,学生听讲。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能得到尊重与发挥,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因而也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必须致力于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体系,由基本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方法(即教辅活动)两类构成。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教师主导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参与式(学生试讲)教学法、“自学——讨论——发言——提问——讲评一一 总结 ”穿插组合的功能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等。常用的教辅活动有:课内演讲、时事评论、课堂辩论、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这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读书、主题讨论、辩论、演讲、社会实践、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的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相呼应,弥补教师讲课的不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授与讨论、提问、自学等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3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 教育 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发展 水平。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要丰富教学手段。以影视、计算 机多媒体技术、幻灯等为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手段 现代 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借助书本、语言和板书进行课堂教学的狭隘天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具有真实感、立体感的教学空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直观性。
其次,是采取多样式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也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善疑巧问,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这是因为大学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是活跃课堂气氛,运用激情打动学生、运用热情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理性的、严肃的,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运用语言表达这些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内容时,更需要 艺术 性语言,以情动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美的旋律,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的气氛。教师要使用富于感情色彩的、充满生气和热情的词语才能抓住学生、激励和鼓舞他们去行动。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情才能达理。有位学生在作业中这样描述一位教师在讲课时的激情对他的影响:“张老师您讲‘思想道德修养课’十几年了,还能有如此激情和热情,您的这种执着精神让我不得不接受您的观点。”同时,教师用激情饱满的声音和语言极为投入的状态,本身也向学生表达了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风范,给学生以身示教的垂范。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结果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是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力地激发了教师认真教学,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的热情和责任感。
3.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上台阶,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本末倒置,偏重于从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忽视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上寻求与学生学习内在需要的统一性。新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定位教学起始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诱发学生从课堂获取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在“思政课”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而不注重行,只讲大道理不顾小道理。思想教育必须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层层递进,才能逐步提高。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意让学生自我寻找、发现自己的不文明现象,从这些小事人手分析原因,提示学生不应只重认知而不重实际行为。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就如同一位学生所描述的:“老师在讲理论的同时,附上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这些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种体现。而且,在这些例子中又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老师每每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我就会感觉到深埋在心底里的各种问题,好像也被一一解答,从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心理发出强烈的共鸣与感谢”。
3.2明显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新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 科学 的教学方法体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 考试 方式,把考试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和阶段,把学习内容和要求通过不同形式全部转化为有明确指向的考核目标,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成绩评定,而且更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手段或思维创新程度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促使学生不仅重视“学会”的结果,也重视“会学”能力的训练。一名学生在教学反馈材料中写到:“以往我们在课堂上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在不同了,老师将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心得体会、讨论发言、课堂考勤等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被动学习的状态,减轻了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3.3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兴趣
长期以来,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听课,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关系。对待理论课,不仅学生厌学,而且教师厌教。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克服了这一难题。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激发了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师生共同探讨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平等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教学相长,使教师教好理论课的信心倍增。
向课堂主战场要效益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只有构建新课堂,加强课堂研究和改革,才能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才能更好地凸现新课程的理念,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要求。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一.提高高效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提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引导、导向。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的一个开始。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强化朗读感悟――以读促解,以情促悟,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既充分发动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2.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
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识,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
3..让学生思考,自己总结结论。
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
二、明确目标,精心设计。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堂课很充实,是一节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提倡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心理学教学以输斑式为主,即课堂上你讲我听,考试采用死记硬背这种教法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极大压抑了学生的理智,导致了学生思想任化,创新能力葵缩。我在课下认真备课,每堂课的课堂模式不一定都相同,备课中除了备知识还要备学生,什么课用什么样的方式,这种教法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善问是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排除障碍、勇于探索的表现。课堂上我对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总是给予热情洋尘的鼓励和表扬,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会提问题是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的标志,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还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如从预习中发现问题,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设疑;向教师、教材提出不同的惫见;从自己的生活、活动中发现问题等。
3、建立合作学习机制
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创造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缺乏合作沟通,这不利于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有鉴于此,我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个性特点互补的原则分成十个学习小组,每节课均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如: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互批作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怠识、表现意识、尊重意识,从而达到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目的 三.由“先教后学”变“先学后教”
以前好多老师只注重教师的教,一进课堂就独霸讲坛,滔滔不绝,满堂灌.使学生昏昏欲睡,信息吸收率低,做练习、做作业时间太少,新知学得糊里糊涂,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师却要求学生课后去看书.这种“先教后学”的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效率低下,效果极差.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要留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不断地开发潜能,促进主体性进一步发展.通过教育改革,使我树立了全方位的学生意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充分预习,先学后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有的放矢,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不会的知识点.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依据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四.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为突破教育评价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积极探索多元化评价的新思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该校一改过去单以分数等级为标准的评价方式,积极开展温暖式评价。
1.学科评价,温暖化,各学科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人实际,巧选鼓励为主、培养自信、委婉点评不足的语言,实施温暖化评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句句温馨的评价语,如一缕缕温暖的阳光普洒在学生渴求理解、进步、鼓励、向上的心田。
2.综合素质大家评。从个人的卫生、体育、纪律、劳动习惯等方面,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班级评价,让学生也担当了评价的主人。加强了学生成长的自我体验,提高了自我教育意识。评价出“倾听之星”“合作之星”“劳动之星” “绘画之星” “书法之星” “爱心大使”等称号,让学生收获着沉甸甸的幸福,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3、开展语文综合性、研究性学习。
4.考试评价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开展活动如:读书比赛、演讲比赛、抽测积累量、即兴作文等考察学生的各项素质。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创新教育已取得举国上下的共识。作为基础教育母机的师范学校,更应把创新教育作为自己办学的主导方向,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未来教师,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为了做到这一点,上课时我尽力做到微笑、倾听、鼓励,用饱满的徽情去激活学生的情感,以风趣幽默、宫于哲理的教学语言去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诸如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已被实践证明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伴有轻松感、愉悦感、成功感,从而思维敏锐,敢想、敢问、敢说、敢试。
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景中乐学、在兴趣中实践,并致力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沉浸在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第五篇: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培训心得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培训心得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专题培训。在两天的时间里,通过四位老师的以过来人的身份为我们传授教学经验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我们国内课堂教学上的一些不同之处,在新鲜感的背后,让我们感觉到受益匪浅,更感到意犹未尽。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的身份由平时的教师转变为学生,更加对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有了感性的理解。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对国家的持续发展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宣扬教授在第一天的课上尤其讲到法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虽然也很重视,但在力度和深度上远远不适应一个大国应有的水平。此外高宣扬教授还讲到法国高等教育中非常注重母语教育,虽然本人是在理工科学校进行教学工作,但仍然感受到现在我们国内的大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可能非常扎实,可是在基础的语言、文字表达上让人感受到达不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解专业知识以外,更要给学生灌输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授课中自身也要注意一些表达方式。另外,高教授关于法国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也值得我们深思,长久以来,我们经常在课堂做的是授以鱼,而非授以渔。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让学生成为“学”生。
宋峰教授讲授的美国几所著名大学的教育理念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不管是“自由教育理念”,还是“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抑或是“重视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借鉴。想想平时在课堂上和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总是以书本为准,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实际上,独立思想远比填鸭式的教学更加重要。美国大学的全面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完全符合我们国家现在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此外,宋教授的关于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的介绍,也对我们进行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的改革指出了一个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万华教授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讲解,从实践的角度上为我们阐明了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与我们所推崇的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的看法上是一致的。另外,马教授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这一看法,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共鸣。我们在经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是在课堂上却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才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主角。
总之,在短短两天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更多的是思考以及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外高教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我们也一定把握住一点,不能一味照搬,要以辩证的思想发展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再次感谢高宣扬、马万华、宋峰和彭笑刚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也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希望今后能再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大家共同进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