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关注角落中沉默的羔羊--个别化教育案例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6-67109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2 14:28: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注角落中沉默的羔羊--个别化教育案例

关注角落中沉默的羔羊——差生个别化教育问题的研究初探

作 者:黄盈单位:南昌市东湖小学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0日阅读次数: 39

3差生问题的研究本身是教育科学,尤其是教学论的重要的实践课题与理论课题之一。这个问题贯穿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步入大学,仍然可见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差生存在。在今日中小学里,差生现象有增无减。一般认为,这类儿童占学生总数的8%—10%。可以说,差生现实已成了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可以说,本人带的班级中有差生存在,而且为数不少。想想,我也尽心尽力、想方设法的研究教学和做学生思想工作了,可为什么仍有差生存在呢?经过思考与分析,我想先从差生的定义和形成原因上找答案。何为差生?为何会差?这个界定因人而异,但普遍说来,差生形成的原因大致如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受挫,不能顺利的进行,出现诸如学习动机低落,焦虑、紧张感强烈,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专注于学习以外的事,等等。如此日积月累的结果便造成了“学业不良”,即学生的学习困难状态主要表现为学业上的困难。这里有两点非常值得注意:

1.确定目标本身是否妥当。就是说,我们的目标若定得过高,班上将会出现许多学业不良学生;若目标定得过低,则又会减少许多“学业不良”学生。因此,目标水准的确定,成了左右“学业不良”儿童出现的唯一最大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对本班的学生的实际学力有所正确估计,又不能权衡自身的期望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程度的话,势必对“差生”的界定会出现偏颇之处,而导致一部分原本不是差生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变成所谓的“差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2.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条件作充分的考虑。就是说,评心而论,此“差生”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差生,也许他的语文阅读能力强或是一个各门学科成绩都不佳的孩子,他的道德品行良好等,这说明我们在界定“差生”概念时不能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而应当本着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原则客观地评定,肯定大于否定,相信多于怀疑,多发现优点,对其缺点该睁眼时睁眼指正,该闭眼时闭眼观察。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应该正确的面对与接纳,接受人的个性差异,接纳学生个体的种种不足之处,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也许这个学生这门功课不尽如人意,却并不能用一时的成绩去否定他的别的方面,甚至言语打击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应该多一些鼓励与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造成的一时的学习阻塞。实在提高不了,也不应该彻底放弃,而应尽可能地寻找其他的长处继续鼓励与引导。毕竟学生是成长发育中的个体,一切还未定性,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善,这些所谓的差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有自己的一番作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有道德的人!我认为这点是最重要的!不是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法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危害性更大!只要学生从小道德品质好,有一个良好的为人处事的习惯,哪怕日后不能做大事成大器呢?暂时的学习成绩好坏并不能决定一切!一个人的性格才能决定他日后的命运!多这样放宽心想一想,也许原本很多眼里所谓的“差生”会间接转变成“好生”呢!当然,这一点对教师的个人素质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老师少带一时的情绪或是有色眼镜,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调整期望值,相信班上当前的一部分“差生”现象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而且试着以一种充满信任与激励的目光去看待学生,他们也会对你有一种正面积极的回应!这种赏识教育的方式本人到是屡试不爽!日本教育学家北尾伦彦的研究表明,造成“学业不良”的因素可分三个层级:一次性因素又可分为教师方面的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学生的学习失败,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适当的因素,也有学生未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缺乏应有的基

础学力的因素;二次性因素包括智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心理性因素。这是以学生方面一次性因素为背景的因素群。这里既有由于智力因素尤其是语言因素的薄弱而未能充分形成基础学力者,也有由于未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造成的;三次性因素是环境方面的条件,包括学校、班级、家庭等诸因素。例如,家教的错误造成学生不良性格,导致不能形成自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造成学业不良。其中,一次性因素是直接相关因素,二次性、三次性因素是间接相关因素。

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有责任感的思品教师,我们应当积极主动的探讨一次性因素里有关教师方面的因素,其中很大部分应当思考的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品德课上我们应当如何有效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呢?一般遵循如下四大原则:

一、制造学习“饥饿感”。

人在空腹时会想吃东西,口渴里会想喝水。在从事学习活动时也会感到是

在填补精神上的空白,因而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饥饿感”的体现。要想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首要条件就是要让他们有强烈的“饥饿感”。所以,咱们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是不是能多花些心思在教学方法的转变和翻新上呢?对于一个学生,无论好生或是差生来说,新鲜的、奇特的、富于创造性的事物总是能最先吸引他们的目光,哪怕老师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什么,他们也能保持一种学习的热情,这就是他们的“饥饿感”作遂。现代的学生一般过着充裕的物质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思进取,对于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没有什么比制造他们“精神饥饿”最好的办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经过教学方法的摸索与初探,这里本人有几个建议:1.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数学公式的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具体问题,品德与社会的调查访问等;2.在课堂中创设种种体验,让学生意识到“未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渴望,以激发其求知欲;学生喜爱捉迷藏和官兵捉强盗等游戏活动,因为他们天性充满冒险精神,探究又是学习动机的原型。所以,教学中的情境可以很好的激发参与学习的热情;3.允许学生多质疑问难,多想几个为什么,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大脑始终在运转状态;4.借助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时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都颇为喜欢这种方式。但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措施,是为教学服务的,在必不可少时用是锦上天花,如果太重视了反倒画蛇添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5.适当推荐好的读物给学生,并作为朋友与定期他们交流,但不要给得太滥,最好在他们有需要时提供;6.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保持他们的学习劲头。如在布置作业时设置附加作业,可供好生、差生、一般学生作出选择;平时注意常常激励每个学生“每天比原来进步一点点”;尽可能不要用条条框框框死形形色色的学生,给学生多一点自由呼吸的空间;帮助他们发掘自己擅长和与众不同的一面,培养除学习以外的诸如漫画、打球和写诗、弹琴、舞蹈、围棋、车模、书法等兴趣爱好。

二、发展个性,改进学生学习态度。

美国教育学者赫瑟林顿指出:个体发展是体质倾向与生活经验,尤其是包括重要的社会化力量诸如家庭、同伴和学校在内的那些经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学生发展了独特的被称为个性的动机、情绪、标准和行为。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如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取你需要的信息?值得我们欣喜的是,每种学科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或许我们的步伐还应加大一些。

差生的形成,直接原因是考试的失败和来自老师的责备,但间接原因是来自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期待的影响。老师应当好好了解差生的家庭背景,多与差生父母沟通,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看是否父母太严格要求,对孩子有过高期望,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过重,还

是父母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加之孩子本身未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双方面松懈所致。老师家访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差生问题。

此外,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差生转变了自身消极的学习态度,建立起对学业的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业不良的现象。

如何改进差生学习态度呢?首先,老师在了解和分析该差生为何学业不良的基础上,择机与该生攀谈交流,让该生也意识到自己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老师应提出相关的改正措施与改进建议,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尽可能地帮助该生,以鼓励为主,在进步时表扬,在停滞时督促,耐心地引导教育。同时,老师应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该生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生活情况,做到双方心中有数,学校、家庭两方面相配合,因势利导,及时沟通。有时,还要适当放低对该生的要求,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允许孩子选择自己觉得压力较小的方式学习。过程中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促进自信心,帮助孩子积累成就感。这样,孩子认为家长和老师理解自己,感觉到学习并非是一桩苦差事,对学习重新拾得兴趣与信心,他们才愿意积极地调整自身学习态度。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促进差生转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句名言对于咱们大人如此,何况是情感丰富的孩子呢!多沟通多谈话,有时花不了咱们多少时间。看似微不足道的鼓励话语,却在学生的心中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日积月累,便汇成股股清泉滋润着学生们幼小的心田。这让我不禁想到这么一件小事:

执教二上品德与生活《秋天的游戏》一课中,我问道:秋天给我们带这么多礼物,你们打算怎样和秋天一起玩?学生提出不少好点子:秋天的水果可以吃.树叶可以用来粘贴画.花和树叶可印在纸上做贺卡,叶梗可以拉,可以录见声和学蝈蝈叫等。我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自己玩.和同座玩.小组玩.谁和我内容一样和谁玩。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讲一讲,评一评,让学生将手中红色支持星粘在满意的作品旁边。

这时,我发现有个孩子没有贴,低着头摆弄自己手中未完成的作品。本来这应该属于正常现象,总有个别孩子在活动中因动作慢而跟不上。然而这一次我没有忽略,而是走到他身边,一问之下了解到他的叶子没有别人的叶子印得清晰,他平时又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不服气,正自己和自己较着劲呢。我笑了笑,拿起他的作品,牵着他的小手让他走上讲台向大家诉说困难和疑问。小朋友很热情,给他提了不省建议。有的说,你别急,可能你压的时候力气用小了;有的说,你把颜料涂满叶子再试试;还有的说,你到我们这组来吗,我们帮你。这位同学听到那么多同学愿意帮助他,非常感动。我顺势将他未完成的作品粘在展示台上说:瞧,这了是秋天的礼物呢。虽然未完成,可是同学们的爱心和友好让它显得很美很美。谁愿意投他一票?立刻,几位小朋友涌到他面前把自己的星星贴了上去。这位小朋友很是高兴,甜甜地笑了。

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通过这件小事,却给了我一种触动。是啊,在活动中我们是不是能适度把调子放慢一些,适时地关注那些“未完成“的孩子,把他带入集体中,让集体的力量去帮助鼓励他,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就像一座桥梁,不仅关注大部份孩子,更要善于发现角落里沉默的羔羊,让他们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那一缕阳光!

第二篇:小学个别化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个别化教育案例分析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小朱 性别:男

年龄:十岁(三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有时作业漏做,学习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生活在一起。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小朱同学今年十岁了。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爷爷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小朱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小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并让他的爷爷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小朱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每天发作业本,他认真做,然后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爷爷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半年的了解及教育,小朱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朱某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第三篇: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生:贺某某

学校和班级:永新县特殊教育学校 培智一(2)班 计划时间:2015年9月—2016年7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贺某某,2007年1月3日出生,2015年9月入学。从小由妈妈带大,之前有上过幼儿园,但是由于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又比较依赖妈妈,所以在幼儿园没读多久就没有读了,之后一直由妈妈一个人在家独自带,接受学前教育不够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还小还是有些不懂事比其他正常的小孩发育的晚,每天辅导,给他进行不同程度的基本训练,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跟外界交流,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他跟人交往,锻炼他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早上起来不喜欢吃早餐,吃的话必须是用饼干代替早餐,不喜欢喝牛奶。

(2)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一句话一个词不断地重复说。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他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他会重新放回到指定的位置,如若你再动他就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不会给别人,一旦你强行拿走他会不断从你手中拿走,直到拿到为止。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有时直接不理你。不听指令,老师或爸爸妈妈说的话不会去做。

4.社会适应特点:不喜欢与人亲近、交流,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一个人自言自语,尽量与人简单的交流。二是学会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排队做操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学会跟老师进行朗读,听老师的简单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自言自语的习惯、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5.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他建立信心,先听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2.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对于孩子心理产生紧张、负面影响较为明显的干预策略要慎用,随时发现随时调整。

3.注意行为矫正的反复性。孩子的行为有反复的特点,尤其是当他遇到不良的心理体验时容易退却和消极,产生对过去刻板行为的依赖,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进行矫正和肯定。

五、评价办法

1.建立行为矫正、社会适应矫正、语言矫正跟踪记录,明确记录其发生的次数、减低的次数、反复的次数等。

2.请任课教师、家长、班主任对其行为、语言、社会适应做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3.对其下学期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明确计划的目标和策略是否适当和有针对性。

第四篇:老师相信你能行——个别化教育案例

“老师相信你能行”

----个别化教育案例

东门中学沈亚琴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孩子的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只要教师,首先多看到孩子的那些优点地方,孩子就会产生更多的上进心。教师只有用言行激励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正面形象,让学生体验到被信任被尊重的情感,学生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今年新接手了一个班级。开学第一个星期,就有人提醒我班级里,有好几个钉子户。果不然,没几天后,就有故事上演了。

下课了,体育老师领着小胖怒气冲冲地找到班主任我。

体育老师说:“沈老师,这个学生就不要参加广播操比赛了!肯定给你们班抹黑的。”

我在询问中了解完情况,很理性地送走了体育老师,单独留下小胖,心平气和地和他对话:

我:“体育老师为什么不要你参加广播操比赛?”

小胖一脸委屈:“他说我不认真做,动作不协调,影响我们班,会扣分的。” 我:“那么你自己认为呢?”

小胖:“是不好,但可以站在后面,我没有不认真,我就是想参加比赛(声音弱弱的)

我:“你能做得好吗?”

小胖:“我也是班级里的一份子,我也不想抹黑,请相信我会努力的。”

虽然小胖是低着头的,但是我能听到他略带哭腔的声音中的那份坚定,“老师相信你能行,给你三天时间训练,调整一下你的动作和姿势,好吗?”

我特意默默地观察,发现小胖每天放学后,偷偷地和好朋友坚持训练。第三天,我和体育老师聊天,问,可不可以给小胖一个机会,给他一点鼓励和信心。没想到体育老师说,奇怪,这两天小胖做操做得好多了。我暗暗地笑了。

第四天,小胖见着我就有躲的意思。我故意把他叫住,看着他还没说话,他就先开口了,“沈老师,我还是不参加,校庆广播操比赛了,我还是做不好。”小 胖的头低得不能再低了。

“可体育老师怎么跟我说,要你回归比赛队伍,说你三天的进步,要比三个月的还要大,好认真。要不我再和老师说你,不愿意了?”我故作疑问,无奈状。

“沈老师,你没有骗我„„”小胖以最快的速度,抬起了头,眼睛满是兴奋。

事实上,我在原先的家访中,了解到小胖因为先天性原因,以及过胖,身体协调能力比普通学生稍差。所以有些自卑。小胖的父母是两地分居地,父亲难得回来,所以平时回家后,就对孩子有求必应。养成了孩子的自大和自私的性格。在去年,和个别同学闹得不愉快,导致和原班主任间有了矛盾。之后他的名字就出现在了校特殊学生表格里。孩子就在妈妈的眼泪,自己的叛逆和自卑中,荒度着,成绩也不容乐观。我仔细了解了情况后,知道小胖对列为“校特殊学生”,很在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和突破口。就和他妈妈私底下约定,鼓起孩子的信心是首要,寻找机会激励小胖。这次广播操事件也正好是个良机。

在这小胖的转变中,我发现,首先,教师应善待特殊学生,情感细腻地对话,不可粗线条。像小胖这样学生不在少数。崇明中小学生家庭调查数据显示:单亲、留守、残疾、特困、、孤儿等各种特殊家庭占全体家庭总数的26%,这些孩子更需要教师的无微不至的呵护。教师只有细腻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灵屏蔽,教师才能触及学生的最敏感的神经。

其次,尊重生命个体存在差异。叶圣陶说,“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学生不是车间流水线上产品,而是农田的幼苗,有的羸弱,有的先天不足,作为教师应正视个体差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主张,千年后当代教育者不可抛弃。小胖同学做广播操不够协调,有身体先天的不足的原因。我们教师能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歧视。毕竟教育的宗旨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第三,信任也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班主任没有采纳体育老师的“投诉”,细心交流,倾听心声,充分信任学生。试想,如果我在广播操事情中,没有对学生的信任,小胖会在短短三天能创造奇迹吗?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一线教师,因为出于班集体的整体利益考虑,有时会忽略了个别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有时以牺牲学生自尊心、上进心为代价,其结果只能挫败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向上 2 的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给学生传递积极信号,激发学生全力以赴的完成使命。简简单单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暗示他自己能行,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自然催人奋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的情感中,有一根细腻而柔和的弦,必须小心翼翼地加以处理。”在我看来这根弦,就是师生之间,心灵泉水所荡漾出来情感涟漪,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是彼此信任和沟通,用柔和细腻触动了学生最柔软的方寸之间。他可以冷却学生冲动的火焰,也可以点亮学生的希望。

信任不也是一种力量吗?

第五篇:个别化教育总结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个别化教育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体发展。学困生在每个班集体属于需要特别关心的人群,虽然为数不多但他们关系到一个班集体的班风、学风等问题.下面我将本学期个别化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有一个共识:就是一提到个别化,无不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教师们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就会欣喜地发现个别化学生并非不可救药,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全面了解他们的心态,对他们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随时比较和修正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不良心态的滋生,用教师美好的心灵、理智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后进生转变思想,鼓足勇气,直面现实,积极向上,鼓励他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养学困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教师的情感理智融入他们的心田。

二、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关系。爱学生,是个别化学生教育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个别化学生会受到周围人的训斥、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做英语教师,对他们在活动中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善于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人格上与优等生平等相待,发现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要找准切合点,正面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教育。

三、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知道了这些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原因之后,我首先从他们的听讲习惯抓起。课堂上随时注意他们的举动,稍有不正确我会轻轻的走到他们身边,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去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注意着我,我必须认真听。其次在课堂上我还会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学习方法。这样目标定低一些,步子放小一些使他们立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获中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判的原则,引导他们向优等生学习,学习中多动脑、多练习、多复习、多运用,使学困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学困生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师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法、思考法、比较归纳法、识记法、回忆重现法、分析法、观察实践法等。

实践证明,个别化学生与优等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温暖,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都可能使他们从思想品行到学习技能上与优等生相媲美。

五、老师要宽容忍让,塑造美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对个别化学生的宽容是指教师能客观认识与处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宽容不是迁就,教师对他们的宽容态度是使教师赢得学生尊敬的重要感情基础。他们是发展的,并在发展中成长,不可能没有缺点,不可能没有过失,有的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就横眉怒目、厉声训斥,或反唇相讥、挖苦嘲弄。简而言之,就是难以宽容学生的过失。有的个别化学生尽管在教师的批评、体罚下,口头检查了自己的错误,但从根本上讲没有得到教育,反而对教师或敬而远之,或退避三舍,有时甚至嫉恨教师。因此对学生缺乏宽容忍让的教师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真正情感关系的。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定的宽容忍让比直接训斥更能感化学生,使学生接受教育。即令是学生当面顶撞或表现出一些有辱自己身份的行为,也应不失长者风度,仍心平气和去说服教育,这样才可能使他们形成一种内疚感和自责感,从而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接受教师的批评与教育。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倾注教师不懈的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个别化的转化工作。

关注角落中沉默的羔羊--个别化教育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