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16-921971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3 17:38: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使思想品德课不能达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品德与生活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使儿童乐学。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动态和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下面就结合我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中,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努力去探索、体验、求知。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侧重于教育性,可是小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弱,他们对教材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理解感觉困难。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动机。教学中,我们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将一篇篇文章、一幅幅插图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多媒体融声、光、色、行于一体,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逼真的图画、影片、短剧,由于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将所教内容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事情、景象以亲切、生动的画面再现于课堂,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觉,强化视觉的理解,进而让学生通过理解、感受,从中悟出道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二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我们在成长》这一单元《我们长大了》这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视频课件两个小朋友开着一架飞机在空中自由翱翔,同学们感觉很有意思,这是播放课题《我们长大了》,然后播发成长大搜索图片集锦: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草地旁看书,有的同学在健身小区荡秋千,有的的小朋友在一起跳皮筋,有的高年级同学在打羽毛球,有的同学在音乐教师弹钢琴,有的同学在舞蹈室跳舞,还有的高年级同学在参加文艺表演赛,让学生真真切切,形象生动地感知到长大了地具体含义。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观看后,不由自主地拣起身边的纸张,而且每一位学生都表决心彻底改变乱扔食品包装袋的习惯。

二、利用多媒体的课堂演示功能,巧妙解决教材的重难点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对于学习内容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教学重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和本质的内容,是否突破教学重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讲,直观形象的东西容易感知,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所以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来突出教学重点,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感知,可使学生对教学重点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不仅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于一体的认识活动。运用电教媒体能给学生提

供具体的事物形象,把抽象的概念与形象的画面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形象地直接反映到学生的意识中,使其把感觉变成概念,帮助教师巧妙地化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如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节约用水》一课,课程的主题就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一个教育素材。播放一组图片美丽的潮白河和干涸的小河的图片问学生你们喜欢哪样的风景吗?学生们大都回答喜欢第一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长久的享受第一幅的美景呢?同学们纷纷议论发言,最后教师适时导入课题《节约用水》,这样同学对节约用水就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播发图片用喷水法浇灌田地,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浇灌方式吗?有的同学回答见过,家长告诉我们这样可以节约。在接下来播发图片,让学生判断以下用水现象对吗?有的图片是洗手打肥皂时开着水龙头,有的是用盆子接水时候人离开了,还有的是有的人在用完水后,没有关上水龙头就离开了,水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通过这些判断辨别,孩子们对节约用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订切合家庭生活实际的节约用水措施,从而达到较好的养成节约用水习惯的教学效果。这样,课堂教学在和学生对话、互动后向学生进行展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模拟动画,动静结合,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手段的单调,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去评判,而采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则可以选用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手段结合在一起,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不易理解的社会现象,让它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保持环境卫生》这一内容时,一上课就让学生看录像,欣赏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宝地朝霞烈士陵园、潮白新河水上公园等让学生切身感受美。这些离他们生活很近的东西搬到了屏幕,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接着通过生动的画面演示环境变化的过程:小河平静、清澈见底、空气清新,里面的小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旁边的草地绿油油的,小动物玩得很高兴。慢慢地小河发生了变化,河水变成黑色的,里面的小鱼儿死了,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小动物们高兴不起来了,小河哭了。屏幕上出现几个字。救救小河。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感动,积极性很高。这一场面引起学生的思考,对它们的启发很大,教育很大,学生深深感到保持环境卫生每个人都有责任,想到了一些保持环境卫生的办法。这比老师用多少优美语言去解释效果都好。

四、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美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决定因素,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体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是“人的情感──人的情感”的关系。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情绪的感染,通过它来刺激、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参与品德与生活教学,则能

使教学中师生互动更和谐,学生可通过各种不同的画面,读出教师的各种心态,并能随时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反应。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审美对象,在讲课时使用不同的画面和语言,灵活多变,也做到“情动而辞发”,学生就会有如临其境之感,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这一美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教育效果自然不在话下了。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更新的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靓丽。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教师,只要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只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深入挖掘教育资源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新的教科研之路,为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谱写新的篇章。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聊做引玉之砖,就教于同仁。

附注: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P1-P2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2_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课本

作者对论文的引用部分不超过30%

论文题目: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学科:小学品德与生活

单位: 宝坻区郝各庄镇郝各庄小学

作者: 庞景民

联系电话:29675979

第二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改

现代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成为广大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师手中的得力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能把道德行为与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定发展目标,自觉内化,以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程也是如此,如何在兴趣中求知,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信息技术带来的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响、特有的感染力与形象性,恰恰满足了小学生所有的心理需求,所以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一)激“趣”导入。

以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小片段,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其顺势引领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环节,力求从生活中选材,一开课就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在讲述四年级下册中《说了就要做》一课,上课伊始教师先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视频,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疑,通过“为什么懒羊羊为了睡懒觉而爽约,羊羊们就不喜欢他了呢?”等问题逐步导入,揭示课题。激“趣”导入,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欣赏短片和讨论明白了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

(二)激“思”导学。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提升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经验的加工和改造,丰富的图片、直观的视频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将其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教《小小一粒米》一课时,在学生充分感知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之后,老师出示了拍摄浪费粮食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浪费粮食的现象,学生面对照片马上唤起了回忆,侃侃而谈。教师又出示了国内外贫困地区饥饿现象的一组照片:我国西北地区的贫困现象,非洲上万人民在饥饿中备受折磨走向死亡的图片„„学生的思维被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激活了,他们纷纷想到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想到了平时的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想到了世界能源,想到了奉献爱心„„很明显,学生已把自己的心融入到了新课的活动中,一切水到渠成,充分调动思维,回顾旧知识,联系文意,思维的广度、深度得到了体现,课堂上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让教材内容鲜活起来,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信息技术通过获取、传递、处理信息,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官刺激和感受,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道德情感的体验,最终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激“情”内化。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积极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声音等等处处都在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到一个新的层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理性的发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如教学《和爸爸妈妈交朋友》一课时,教师想要通过父母对孩子的爱来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学习了前边课文之后,老师播放了班上一位同学妈妈对孩子成长回忆的录像,母亲慈爱的脸庞以及亲切的话语,打动了每个学生、每位老师,让看者流下了眼泪。看过录像之后,孩子们看到手中妈妈给自己的亲笔信,更是泣不成声。老师通过电脑软件的演示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具体,从听觉上、视觉上感染学生,大大增进和提升了孝敬父母的情感,自然地内化成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而不需要教师的过多说教。

(二)以“境”激情。

以充分的、丰富的情境做铺垫,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如上《我们的母亲河》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地球上都哪里有水,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讲了水的重要性之后,说: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我们的地球将会这个样子,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干枯的地球在转动。学生看到干枯的地球,立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设想了各种结果。“人们没法生活。”“地球上的水都没有了,动物植物都死掉了。”学生之所以能答得这样好,我想和多媒体的使用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它以情景化学习材料作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媒介,直观形象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结合课堂所学方法,学生便可迅速地理解。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

在现代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尤其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与品德生活课程的整合,让学生不断地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学习、成长,得到信息的帮助,产生对信息的兴趣,逐渐学会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这样既遵循了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规律,又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激“能”善学。

多采取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的方法来学习。学生从课外书籍、报纸媒体等查找到大量资料,当然也不排除从网上下载内容。网上下载内容方便快捷,也是教师教学寻找资料的好方法、好地方。如我在讲《秋天的果实》一课时,鼓励和指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与这一课相关的材料,把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秋天的果实带到学校来。课堂上,学生们进行了充分地交流,共同品尝大家带来的果实;把这些果实按种类、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发质疑,充分利用教学网络资源为学生形象展示,及时解决学生问题,不仅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动手动脑钻研学习知识。可以说信息技术为品德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信息技术使品德课堂上的学生得到锻炼,积累了多渠道的学习能力。

(二)激“能”践学。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合理又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利用网上资源指导师生学习实践,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能使课堂教学得到突破性进展,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风格各异看建筑》这一课时,学生能课前从剪报、网络资源查找、摄影等形式去多方面搜集素材。在课堂上再利用信息技术将素材呈现出来进行交流讨论,课堂精彩纷呈,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可喜效果。因此,现代信息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培养了学生根据学习主题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过程中,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的能力。

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人都进行资料的搜集,集中到一起的资料众多,杂乱,小组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论点,要想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必须学会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十分有益的锻炼。

四、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的整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信息技术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上的运用,学生在不自觉中,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下,使课本知识得到记忆巩固,同时又活跃了学生思维,这样就将过去那种把知识记忆留待课后的旧模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从而把学生从背诵记忆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其他活动,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强烈的直观性,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中,开拓了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品德与社会课乏味的说教形式,把种种社会现象与其对应的道德规则与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转化成一幅灵动的画面投像于大屏幕上,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在玩中完成个人品德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化,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学习效率

河北蒙中

【摘要】:"多年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也证明,信息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特别对广大农村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策略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网络化。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以及如何实施有效整合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学科整合 直观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

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海量的知识,面对复杂的场景,成为老师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无疑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网络搜索无疑是最快捷的做法。新课改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势在必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很自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会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李健平:《整合学科教学过程构建信息技术平台》,《教育发展研究》,202_年7期;

2、新课改,信息技术教育与你同行 蒋联明

第四篇:浅析授导型教学与探究型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授导型教学与探究型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授导型教学

授导型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的课堂教学形式。

(一)授导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对学习者特征分析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3、教学方法的选择

4、教学媒体的选择

5、教案的设计

由些可以看出,授导型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课堂讲解为主,但同时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融合了小组讨论、课堂演示以及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教学效果非常的好。

二、探究型教学

1、理论依据

(1)创新教育思想。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

(2)主体教育理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基本结构

(1)设境与指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环节。1.设境。对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强调对教学情境的创设。2.指要。教师还应该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围,使学生能够围绕要点进行学习,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自学与研讨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环节。1.自学。自学的进度与深度,允许参差不齐,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资源,把潜在的学习能量充分释放出来。2.研讨。教师要千万百计使学生活跃起来,鼓励他们互相研究,共同讨论。

(3)教师精讲与答疑是深化学习的环节。1.精讲。所谓“精讲”就是教师有选择地讲解新知识、传授新技能,对学生获得新知起到补漏,矫正、排疑、解难、扩展、深化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品德教育。2.答疑。答疑是对自学、研讨、精讲等仍未解决或继续出现的疑点给予最后解决的过程。答疑的要求是:第一,提倡并鼓励学生质疑。第二,引发并指导学生质疑。第三,要诱导并启发学生自行答疑,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点拨引导,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

(4)练习与总结是巩固、梳理知识的环节。1.练习。练习的层次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与创造性练习。提倡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2.总结。简要地将所学知识概括化、系统化,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及要点。一般由学生进行总结,教师也可作适当补充。

3、主要特点

(1)教学氛围的民主性。(2)课堂交流的多向性。(3)学习主体的创造性。(4)教学关系的统一性。

4、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有效地培养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直接接受来自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信息,教师的施教思路会变得更加开阔。摆脱了个体经验和习惯性的教学思维定势的束缚,从而更加科学地导学施教。

(3)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各类学生在知识上学有所得,能力上学有长进,技能上学有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五篇:《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

课 题 实 验 阶 段 总 结

加格达奇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由桂兰

为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使本学科的新教材实验研究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格,广大实验教师认为,只有在教学中突出生活性、活动性、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本学科的学习目标,使课改实验工作有成效、有实效,通过课堂活动,进一步验证新教材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所以我申请了课题《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申报立了项,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品德与生活》学科学生学习的活动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现将这一阶段实验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一是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根据我区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经反复讨论,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了实验课题《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依据课题的提出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课题组,确定了实验学校为三小、七小、九小;实验教师为刘春妹、王建、周丽娟。此课题被列为省科学规划院“十一五”重点课题。

得到批准之后,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价值性,我认真分析我区实际,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并深入学校学生中进行访问,首先访问的是三小一年级的30名学生,访问结果显示,一年级喜欢本学科的同学有27人占90%;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表扬的20人,占66.7%,受到同学表扬的15人,占50%,受到家里人表扬的21人,占70%;受到伙伴表扬的11人,占36.7%,学生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开展的一些活动的有29人,占96.7%,不喜欢参加的1人,占3.3%;学生在家里感受到父母爱的有30人,占100%;会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3人,占76.7%,不会讲的7人,占23%,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1人,占70%,偶尔会的6人,占20%。

同样,我又访问了二年级的30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上品德学科的同学有19人,占63.3%,很喜欢上《品德与生活》学科的24人,占80%;一般喜欢的同学4人,占13.3%,上《品德与生活》学科会得到老师表扬的16人,占53.3%;得到同学表扬的13人,占43.3%;受到家里人表扬的19人,占63.3%;受到小伙伴表扬的7人,占23.3%;愿意参加《品德与生活》课程开展的活动的29人,占96.7%;不愿意参加的1人,占3.3%;在家里能感受到家人的爱的29人,占96.7%;不能的1人,占3.3%;会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里人听的28人,占93.3%;不会的2人,占6.7%;会让家里人开心的24人,占80%;不会的6人,占23%。

学生调查结果说明,《品德与生活》这一新的综合型学科深受学生的喜爱,由于本学科的设计理念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需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去体验、去感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快乐的,充满生机的、因而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家长也会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实践证明,这门新课程是有生命力的、是有价值的。

二是在教育学会领导的组织筹备下,于7月 4日召开了全区课题开题报告会,会上我做了开题报告发言。之后于9月16日组织实验教师召开了课题推进会,主要由我负责宣读了课题立项书及课题开题报告,对实验教师说明课题的相关内容,并组织实验学校的业务领导和实验教师共同商讨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基本方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品德与生活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教育理论及课题操作知识。

2、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教师在教学中的每步程序做出了具体要求。

3、实验教师按实验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实验,遇到问题及时交流,探讨。

4、进行跟踪听课,边听课边指导,边实验。

5、举办课题研讨汇报课。

经过实验教师的努力,大胆尝试,对这一阶段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总结,采取课题

研讨汇报

课的形式展示。贺大岭老师(已改教语文,数学)授课的题目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采用启发式、情境式、活动式等教学方法教学,一环扣一环,使学生明白了纸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以及我们要节约用纸。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反馈评价,为下一步实验提供素材。

汇报课后,组织教师进行了研讨,每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这节课做了认真的评价,不足之处及时与实验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准备再实验,逐步完善。

1、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感受

(1)、在实验中必须加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效性,必须以科学理论做指导。

(2)、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应按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3)、必须提高自己和实验教师的科研素质,以适应品德与生活学科的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过去的教学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教师传递知识的艺术,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

体的学生的感受。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

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更不是教师教学中的道具。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物的能力。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提高,只有这样,我们作为教师的才有资格说我们的工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课型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生活性、开放型、活动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四、课题实验的组织情况

所有研究人员不同层次地进行了课题理论知识培训。我于202_年7月18日至19日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学习了《“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的策略》、《课题的全程管理》、《教育科研的主要办法》等课程,并获得了培训证书。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收集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建立了科研档案,制定了科研管理制度。

五、课题实验存在的问题

1、教师还应多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形式。

2、实验组织过程一定要科学。

3、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评价。

浅谈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