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总结
202_---202_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六年级级部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读、写、感、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变传统文化教学的封闭为开放式。本学期在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我们积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读国学经典,树中华风气
我校为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高特色办学质量,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在本学期将诵读国学经典这一工作在全校中铺开,帮助学生励志明理,启迪心智和提高修养,并在轻松愉快和潜移默化中吸收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我级部积极投入到本项工作中。
1、每周语文综合实践课在教师带领下认真学习《论语》、《大学》、《弟子规》等国学典籍,明确其中思想含义。
2、开展了一次国学诵读会。诵读会上同学们积极投入,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了有感情的诵读
3、开展了一次《由„„想到的》故事会。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片段展开理解,畅谈了自己由此想到的方方面面,这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品性修养,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4、开展了一次《国学思想的优与劣》辨析会。辩论会上双方各抒己见,所持观点有理有依据。
5、办了一份手抄报。展览中发现学生不仅能对文字进行理解和感悟,还能结合实际情况得以合适的应用,的确令人感到欣喜。
6、开展了一次《和父母同读一段文》交流会,会议上学生和家长一起畅谈了自己对同一段文字的理解,加强了两代人思想上的沟通。
二、注重积累,提高文化底蕴
收集了学生积累的其他重点篇章,选取了学生自己尝试创编写的佳句,将二者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后进行张贴展示,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班级文化,创设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开设了“小小图书屋”、“国学小博士”光荣榜、“国学欣赏”专栏。
短短的一学期,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有了大大的提高,一多半学生已经能将《论语》熟读成诵。不少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认真的阅读、感悟,还有少数学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己由感而发,作出比较有韵味的创作,收获真是颇多。
第二篇:校本课程总结
诵读领袖诗词,强我爱国情怀!
———特色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现在的孩子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自然显现象,都这样,不值得感谢,就是感谢也只是知道感谢父母,忽略了党和国家。因此我校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是国家给的。但是只靠单纯的说教显得有些枯燥无味,并且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也正因此我校把红歌传唱列为了我校的特色工作,通过学红歌、唱红歌把爱国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学生头脑之中。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校在高年级开设了以毛泽东诗词诵读为主的校本课程,通过诵读、学习伟人诗词,体会革命战争年代前辈们的爱国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学校编写了毛泽东诗词教材。学校通过精心筛选,把 毛泽东同志具有代表性的诗词65首(多数都含有毛泽东的手迹)按照年代先后顺序汇集在一起编成校本教材,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多数诗词都配有注解,改变了学生机械的背诵学习的不良现象。
2、围绕毛泽东诗词诵读校本教材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爱 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是读爱国书籍活动。继《改革开放30年》读书活动、《辉煌60年》读书活动之后,我校又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建设幸福中国》读书活动,通过读爱国书籍活动,学生们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为了后来人过上幸福生活,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感,从而使学生们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
二是讲英雄舒情怀活动。学生们把自己心中爱国英雄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给大家听,把自己的感受抒发出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三是画我心中英雄形象活动。通过活动,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一个个光辉形象被学生们画了出来,让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扎根,让爱国思想在学生心中发芽。
四是办爱国手抄报活动。学生心目中英雄很多,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爱着自己的祖国,学生们可能感受不到这些,为此我们开展了“爱国手抄报”、“红色记忆报”、“星星之火”等手抄报竞赛,学生把一个个爱国故事、名言等搬上自己的报纸,尽情抒发对英雄的敬仰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是做爱国新人活动。在校本课上激发了学生们爱国情感,但是怎样做才是爱国,围绕这些我们展开了讨论,让学生明白爱国表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爱护人民币、爱护国旗等等。
总之我校的校本课程就是通过学、读、讲、画、办、议让学生知道爱国从而达到最终目的知道怎样做才是爱国。
第三篇:校本课程总结材料
校本课程总结材料
课程开发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机会、质量的需求激增,使我国统一的课程方案越来越无法顾及地方、学校和学生、教师的差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制定,学校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权力再次下放,校本课程问题已然成为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来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二来创建独一无二的特色课堂,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养成及各种人才的培养,也是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出适应学校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项目显得尤为迫切。
顶层设计文化引领:
作为一所年轻校,我们始终把“创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作为办学理念。从202_年9月开始,我校以“阳光教育传承民族经典七彩课程炫耀魅力童年”为主题,通过启动“京剧进校园”活动,开启了我校京剧艺术教学的新篇章。先后聘请“板城京韵剧社”“承德县剧协”的各位老师及专家来校授课。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京剧校本教材编写组,编写了《京剧美》课程纲要和欣赏篇、体验篇、实践篇三册校本教材,供低、中、高三个学段学习使用,让学生从京剧的外在美、内涵美和精神美三个层面循序渐进地走近京剧、认识京剧、演绎京剧,进而喜欢上京剧。教材一方面用于所有学 生的普及课,由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重点普及基础知识。一边由美术教师负责结合音乐课堂上所学到的京剧相关知识的欣赏与理解指导学生制作京剧工艺品,包括扇面、脸谱、剪纸和京剧T恤衫等,并在相关区域内进行展出,更加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京剧的热情。教材另一方面是用于京剧社团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针对教材中的经典京剧唱段曲目由专业教师通过社团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教授与指导。几年来为保障京剧教学顺利进行,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10万元用于场地布置、服装、道具、乐器等购置,活动的开展让学校师生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接受国粹艺术的熏陶,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郁的氛围。我校也批准成为我县首批“京剧进校园活动实践基地”。在京剧校本课程的带动下,我校陆续开设了管乐、美术、电子琴、田径、篮球、合唱、舞蹈、书法、腰鼓、民乐、小记者、小主持人等38 个社团组织,参与学生总数达1000多人利用周半日时间开展活动,教学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督导检查。学期末通过艺术节、各类演出以及竞赛、展示的质量及级别对授课教师进行考核评定。在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一所优秀的学校就犹如一本精彩书籍,总能让你在每一次阅读中感受精彩,使人品之不厌,阅之不倦。而其根源则在于学校文化内涵的支撑与生长点。为此,我校从“阳光”文化内涵的着手,以七彩阳光借喻,探索并研发设置了生活体验类、体能竞技类、艺术审美类、语言文学类、人文社会类、信息应用类、创新实践类共七大类28项校本课程,组建社团63个,并增设了中医、茶艺、轮滑、跆拳道、足球、陶艺、篆刻、国画、播 音主持、研学旅行、电脑制作、航模拼装、创客空间等课程。课程框架构建完成后,师资配备就成了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们一方面根据教师个人特长及爱好进行统筹分配,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中医、茶艺、跆拳道、乐器、创客等师资缺乏的情况,积极与民族师院、商学院、县医院、活动中心等多家校外机构沟通协调,争取社会教育资源。202_年4月,我校又与河北名族师范学院签订了“艺术教育实践校”合作协议,开启了小学与高效师资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更好地保证了我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在校本招生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求,课程中心负责为每个学生及家长印制下发了菜单式课程选择报名表,由孩子与家长共同商量选择一项最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报名表收回后,由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名单针对项目进行登统,最后汇总至课程中心,进行统一汇总和调整,最终将一份份名单发放到各位授课教师手中,做到了随时掌握各社团人员的一手资料。每逢校本时间以及每天上下午大课间时间,课程中心都会对各社团授课及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和授课教师进行沟通,找出最佳解决方案。面对乐器类社团生源增多的情况,几个、十几个学生用一件乐器的情况非常普遍。面对这一客观情况,为了不让学生把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掉,乐器不够的,一方面鼓励学生自行购买;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师傅对损坏的乐器及时进行维修;把学生依据学习程度进行分组,从中挑选较好的学生进行“兵教兵”。这样一来帮助了所有学生,使他们都能在校本课上得到不同程度进步与提升。
面对新增设的播音主持课程,我校与北京师范大学青少年传媒学院联系沟通,指派4位教师前往学习与提升,回校后一面通过中央电 3 视台“夏青杯”朗诵大赛进行实战水平提升,另一方面按照教材教案认真上课,通过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在这几位教师的带动下,我校先后有10名教师成为我县朗诵协会会员。
202_年12月中旬,根据河北省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学校按照标准建设了面积1600平米的短道速滑滑冰场,组建了50人的速度滑冰队,与承德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两所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培训。我校轮滑队已有队员120多人,在体校教练杜宝瑞的指导下已初步掌握了轮滑的基本技术。速滑队聘请了原国家速滑队队员李扬担任教练,寒假期间利用每天上午9点——11点进行2个小时的专业训练,此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具备专业的体育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获批河北省第一批冰雪项目示范校。202_年9月通过河北省冬季传统项目评选,由省、市体育局领导为我校举行了授牌仪式。截止今年10月底,我校共完成河北省轮滑和滑冰运动员注册98人。根据河北省足球发展规划,我校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除每个班级每周必须开展一节足球课程外,我们还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了一批足球队员,通过与家长共同并签署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确定每天下午放学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训练。为了更好的推广这项运动,我们还将教师、家长吸纳到足球队中,利用每周末下午组织到校训练。多梯度的活动组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足球运动,有了更多参与比赛的机会。
目前,我校校本课程已逐步形成以班级校本课程为基础,年级校 本课程为普及,校级校本课程为提升的三位一体横纵结合的课程体系。既每个年级选择一类课程作为年级课程,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集中上大课,作为年级普及课程。校级课程与班级课程则利用每周半天时间分类分项进行授课。各项目的精英学生参加校级课程学习,作为提升训练;其他学生留在各班,由班级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实际需求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基础训练。在所有课程的管理中我们通过考核细则的落实使所有校本任课教师形成人人有承担,科科有阶段性成果呈现的校本课程研发与建设的新局面。
成果回顾期待展望:
一直以来,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正在朝着全面、精细、实用的目标发展。通过各项小本课程的开展,极大的带动并促进了我校师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及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02_年,我校京剧社团的《小铁梅》参加了202_承德市网络春晚的演出。《喜看京剧进校园》节目,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汇演,并代表我县参加全市校园艺术优秀节目的评选,荣获一等奖。202_年新编排的作品《梨园春》再次荣获市级一等奖。
202_年,我校袁佳怡、姜
一、胡晨蕊、张艾4名同学荣获第13届“星星火炬”全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活动,河北赛区舞蹈类金奖。另有18人次通过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标准》专业测评,达到舞蹈专业一级水平。同年12月,在金色童年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迎新春文艺晚会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才艺大赛中,舞蹈《弗朗明戈的姑娘》荣获少儿组舞蹈类金奖。
202_年我校田径队、乒乓球队、轮滑队、足球队,竹竿舞展示 活动均获得优异成绩:5月份田径队参加承德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县城组第一名。8月份乒乓球队参加承德市级比赛取得男子团体第二名,轮滑队参加承德市级比赛也取得优异成绩。6月分,吕晨阳、王诗涵、胡宇飞等14名同学代表我校参加河北广播电视台少儿艺术节器乐、舞蹈类比赛,分获银奖及最佳表演奖。我校也获得河北省电视台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我们的书法、儿童画、国画、篆刻、摄影、写作等社团的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几年来共有上百幅作品参与在国家、省、市、县级评奖或展出。
学生们通过社团活动,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加强了家校的合作联系,拓宽了自己的人生舞台,为进一步融入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延展、连接和深化。知识,通过课程得以印证;能力,通过课程得以加强;个性,通过课程得以张扬;创造力,通过课程得以丰盈。
教师们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从中体会到了“育人”的长期性、艰巨性,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劳动的甘甜。学校通过社团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育人氛围,进一步构建了和谐校园,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第四篇:校本课程总结
《英语120句》校本课程总结
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构建英语化校园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国家课程中英语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根据孩子的最佳语言发展期,我校一至六年级开设了《英语校本课》,每周安排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我们力争通过英语校本课程,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从日常用语开始,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各学科教学,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教学适应新形势,促进新发展。各年级98%的学生能听懂课堂用语,能和教师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并学会唱文歌曲/歌谣。期末调查学生,英语是最受欢迎的学科。
我校的校本课程自202_年至今已十年之久,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生命力所在。一是它不仅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与创新性,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只管按照国家课程规定,使用统编教材的依赖性,缺少主动探索、发挥潜能的作用和空间。而且使教师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充实,去提高,去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二是感到它对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是有重要作用。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的独特性,这就为他们特长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而为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校化需求提供了保证。由于《英语剧场》的开发,我校学生已学到了很多英语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认可。三是我们感到它对学校生存发展,构建学校特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校结合校情,根据校本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因地制宜,2 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创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还仅仅是开始。
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与问题学要解决,但是,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让校本课程的生命力永远燃烧。
一、基本情况回顾: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而不仅是懂得一点英语知识;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习得语言,在用中学,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教科书介绍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如角色扮演、解题、猜谜游戏等活动。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实施大纲规定的交际功能,如问候、道歉、建议、邀请、描述人物和行为等。
根据教科书中的口语和书面语两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在校本课程的起始阶段听说比重较大,随着课程的进展,读写比重逐步加大,并且由单项训练进而转向综合训练。通过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言语的技能,并经过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和完成任务,将言语技能逐步发展为初步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高。中高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与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句 3 型,已有了一定的语感。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产生了厌学趋势。对于种种类型的同学应该从心理入手,全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二、实施与研究: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说到底是用来交际的。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口语是第一位的,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以上分析,教研组提出 “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 为课题,要求每位英语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研究实施并上交实施成果。
三、本学期校本课程目的要求:、锻炼学生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的障碍,理解语篇大意。、在交际中了解英语,营造英语氛围。、要求学生在每周三的校本活动课上大胆开口交际。、照顾不愿开口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四: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然而,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要创造这样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对 4 学生充满激情,要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其次,教师要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第三,要对学生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初学者开口说英语,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尤为重要。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第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当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就会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
2、教学过程交际化,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讲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具有交际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虽不是完全自然的交际活动,但与机械的语言操练相比,却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在这种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尽快地培养起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还有,应多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传统教学中大多采用 “ 教师问,学生答 ” 的问答方式。采用这一方式,即使教师对每位学生都提问一次,每位学生也只能作一次回答。更不利的是,学生不能主动地提问和表达思想,积极参与。如果变师生问答为教师问,学生答; 5 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则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大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例如,教 师在 教授新课时,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创设提问的机会,启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由教师来回答。学生在教师的回答中会不知不觉地学到新的东西。另如,在学习了课文以后,不要只是教师就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题,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提问,由其他同学来回答。
最后要提及的是,坚持每天五分钟的英语值日生汇报。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在众人面前说英语的机会。学生用英语或讲一个故事,或报道一条新闻,或介绍学校的一项活动,或推荐一本好书 „„ 题材不限,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日久天长,所获极大。
五、校本课程实施成果:
有了以上做基础,校本活动课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交流,并积累了经验,为杜绝 “ 哑巴 ” 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好英语,教师也应注重自己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和检查学生的口语学习,应适当增加英语口试的比重。另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英语教学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英语知识的增长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中之 6 重,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看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英语意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都在预言:未来世纪是中华民族大放异彩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愿我们以孜孜不倦的耕耘,为新世纪创造出千千万万个合格接班人,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估出贡献。
第五篇:校本课程总结
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
202_.1
今年学校全面开展了校本课程,以琉璃文化为载体,讲琉璃与各学科进行整合,考虑到课程的可实施性,决定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内容,那就是“琉璃制作与习作”。
在制订课程内容前,我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首先自己先了解琉璃制作的程序,各套程序的制作方法,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修改制定了八课时的教学内容。
虽然是精心制定的课程内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是课时安排,要想顺利的完成习作、修改习作,两课时时间不够,最少需要三课时。其次,和劳动制作课的时间无法一致,有时相隔时间太长,学生的兴趣已经过去,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回忆仔细,这样写出来的习作内容不是特别丰富,不生动。另外,我觉得还是让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到这样的校本课程中来效果会更好,像现在这样全班都参加,有一部分学生本身的语文水平不高,对写作文比较苦恼,在怎样启发、引导效果也不佳,导致班上的整体水平提高慢。而我发现这些学生虽然不喜欢习作,但是他们爱上制作课,就让他们参加制作校本课程不也挺好吗,而习作中吸收那些既对制作感兴趣又喜欢习作的学生,那样效果会不会更加。
本学期的校本课程由于课时安排不太合理,又加上琉璃文化节的准备,没有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只完成了两个内容。有时为了在琉璃文化节中展示一节习作课,耽误了很长时间,准备工作,渗透工作,初稿完成,再到现场课,可以说自己和学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可以说总体反应不错,我觉得在现场完成的习作效果比较好。虽然者皆可效果不错,但是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实施中我还将继续研究,继续完善课程,争取达到更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