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关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了解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为进一步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案实施做好准备,有的放矢,实际上,学习上出问题,往往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可能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的问题,因此,不能舍本逐末,不重视更深层次的问题,而只是一味的强调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及时找到激励点,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动机。
二|、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教法。我认为,老师上课一定要有激情和幽默感。对工作有激情。我们的激情能感悟学生。幽默感应该是教师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尤其是我们英语学科,教师的个人魅力已是吸引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你的英语教学效率就高。作为老师,要适时放大学生优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运用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不断的挖掘学生的知识深度,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不断的接触和认识新的事物。在课堂上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真正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己探索知识的奥妙。
四、正面科学的评价
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信心学好。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范
凤
梅
2011年11月
第二篇: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
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
姓名:
石增磊 职务:
中学二级教师 单位:
汤头沟镇中学
电话:0314-7329596 *** 通信地址:河北省隆化县汤头沟镇 邮编:
068155
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
隆化县汤头沟镇中学
石增磊
摘要:现代教育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上,面对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每一个学生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恶,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把握有效教学策略,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有效教学
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课在当今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虽然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途径很多,但都不完整、不系统,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主要还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获得,所以课堂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前提。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所有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与学的这种互动关系告诉我们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进行创新性活动。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现教学互动效果,激励学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让其创新思维不断地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因特网资源共享特点,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积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材料,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心保护他们心中萌发的兴趣之芽,并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其独立地、全身心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满怀热望中不断取得成功。
二、精心管理,因材施教,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精神愉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会学得更有效。学生智力因素、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相差较大,于是我在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法,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克服现代教学中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水平的矛盾。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每节课制定不同的主题,再将主题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但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任命这些学生为教师的小助手,采取分组教学法,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帮助中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这种分组和互助式的方法,使平时很难完成的教学任务变得迎刃而解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图像、文字、声音、动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清晰化,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有效地位教学服务,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合理优化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叙事潜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注重师生的互动关系,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运用的媒体技术授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现代教学中,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它改变了原有教师讲和教师操作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的模式,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打破原有多媒体课件由教师制作并控制的常规,学生参与制作和演示,而不是被动地吸收,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课上或课余时间与教师一起制作相关的课件资源,然后由学生讲解,这样既体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更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尝试使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教学手段单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的课堂要求。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思维导图的使用能丰富教学手段,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制作、动脑思考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思维导图的个性化创作,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教给学生使用,学生在预习或者复习时,借助这种工具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同样思维导图的制作也可以运用在合作学习上,在合作学习中,由小组成员共同创建的思维导图往往更适用于多种情境,在各种教学情境下,小组成员对思维导图有不同的理解,通过共建来进行协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对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也不会停止,为此提供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把握有效教学策略,勇于探索和实践,就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第三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方案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研 究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典型引路,分类推进,全面实施,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促进有效教学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全县基础教育管理水平。
二、课题界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教得有效和学生学得有效的统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即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均衡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有效性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研究水平和理论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研究内容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资料分析法开展研究活动。
1、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2、观察分析法:深入课堂,推门听课,提倡听随堂课。听课时既要看老师的教,更要看学生的学;既要看“过程和方法”,更要看“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案例研究法:抓好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学案例中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在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互
动评课等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把听课、说课和评课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沙龙、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5、资料分析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和观看名师课堂实录,有目的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有效教学的规律。
六、主要措施
1、成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组,由教研组长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2、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纳入校本教研专题,做到有计划地开展研究。
3、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专题研究,把理论学习、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
①成立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②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筛选出能用以指导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同时学习有关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课题研究经验,寻求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课题方案。
③填写课题审请议定书。
④做好部分文献研究和调查工作,为实验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⑤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一般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2、实验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5月)
①继续搜集整理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研究,进一步完善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提出有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并进行理论层面上的研究。
②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学习的情况以及对“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征求学生对“有效课堂”基本模式的意见与看法。
③召开课题组会议,共同商讨不同课型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
式,研究课堂教学和实验验证的具体方法和思路,以及应该注意的共同性问题。
④课题组研究人员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验验证和探索,进一步修正完善教学模式,形成模式运用的操作方略和成功经验,同时共同研究模式运用的评价问题,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制度。
⑤课题组研究人员总结研究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种形式及会议的交流,争取有更多的研究论文发表和获奖。
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会、成果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交流课题研究情况,总结研究经验,修正方案,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3、总结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①整理学习材料、统计实验数据并形成分析报告、汇编论文集和教案集,各种材料按要求归类装订成册。
②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③邀请有关教科研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本课题进行鉴定。④参加课题评奖活动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八、预期成果
积累优秀案例、定期编辑、展示教学成果资料。积极推荐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论文参加省市各级教学论文评比,并争取在省市以上刊物上发表。
九、呈现方式
1、组织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撰写教学论文、教学随笔,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2、总结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3、资料汇编:《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
十、组织机构
组长: 郭焕清
成员: 杨金敏 赵莉 涂怀林 董合云 邵勇
双南小学2010、9
第四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研讨课
活动总结
在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研讨活动已落下帷幕,现将本次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研讨课特点
1.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精选课例,精心设计,精细地制作课件,反复地进行修改,有的同志甚至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因此呈献给学生的是精彩课堂,呈献给同事们的是精湛的教艺。如果我们平常的每一节课或者一周有那么一两堂课大家都去这样琢磨,那我们的学生将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受益无穷。
2.电化教学,提高效率。
在这次研讨课中,所有任课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老师们从各自学科出发,有的截取录像再现历史画面,有的运用flash动漫展示空间魅力,有的运用ppt演示文稿突出重、难点,将丰富的知识、深奥的算理、优美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课堂效率。部分教师虽然信息技术中还有很多盲点,但大家彼此能够互相请教,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活动也看到了同志之间的这份团结合作,互助共赢的良好氛围。
3.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整个研讨活动期间,多数教师都能主动调课,参加本组教师的研讨课活动。还有一些老师们不仅能积极参与组内听课,还虚心向同行们学习,纵向了解学科知识。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关闭手机,认真听课,积极思索。在研讨中各抒己见,直言不讳。从组织课堂技巧,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语言是否科学规范,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提出见解。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学研讨氛围空前热烈,大家这种真琢磨、真思考、真研究的氛围让我特别感动。在这里也量化一下大家的听课节数:
4.及时反思,互动交流。
研讨课刚刚落下帷幕我们便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反思和评课,让大家在自我与他人的对比中找差距,看不足,谋发展。教师都能够从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方面剖析自己的教学,评价他人的课堂,语言真挚、诚恳,注重实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反思也好,评价也好,是为了更好地找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希望及时反思,互动交流能够成为一种教研习惯。
二、研讨课的亮点。
这次研讨课,我们一方面是开始尝试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了解教师的课堂现状。为大家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在本次研讨活动中,大家的课堂教学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各自展现着自己的优势与亮点:如靳莉老师身体力行,课堂平实,有效。
杨胜峰老师情境教学贯穿于始终,全方位的调动了孩子们的视觉、听觉,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解晓忠老师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可见平时的课堂对朗读的指导到位,善于组织教学,常规训练有素,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杜鹃老师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每位教师身上都有各自的优势,每个人的课堂都有其其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不足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能一一点评到位,还请大家谅解。
总之,通过这次研讨课,我们感觉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四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我们平常所熟知的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此时才真正地找到了安家之所。大家都在探寻、摸索自主、合作的有效方式。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我们学校提出的 “双向五步”模式。
3.师生关系的变化。教学理念的转变,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略有凸显。
4.教研氛围的变化。通过此项活动,大家商讨的多了,研究的多了,办公室里更多的话题是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关于赏识教育的,关于教学模式的,关于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这种研讨氛围让我看到了我们希望学校的希望所在。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问题一:教师讲解过细,为学生包办代替太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够,不能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学的观念要转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亲自体验;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要为学生创造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问题二:有的课老师只关注自己的教,不能很好的关注学生的学,对学生学习状态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及时反馈矫正,尤其是对待进生的关注不够。课堂上没有反面的意见,缺少学生的质疑,教师的巡视缺少实效,学生演练、讨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师生之间应形成良好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
问题三: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最佳作用时机,有的课把握不够好,在课件操作演示上,还有部分教师操作不当,不使用全屏播放。使用多媒体,强调这一点,并不是说在课堂上只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们要把握好运用的最佳作用时机,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设计制作的课件,应根据自己的备课进行设计,要尽可能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不能让课件制约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不能让看课件代替读书。
问题四:个别老师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不能很好的把握,更谈不上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问题五:教学语言平淡不生动,语气生硬没有新鲜感,无表情,沟通不诚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尤其是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就是要传授语言,感悟语言,渗透语言。
我们教学研讨的目的是探讨、提高,保证我们的课堂效果,看到问题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加以改进和避免。感谢所有老师的智慧付出和共同参与。
为此,给我们教师三点建议:
(1)多读书,包括专业的和非专业的。
(2)多听课,包括同事的课和名师的录像课。
(3)多反思,包括对自己的和对他人的反思。
希望教师遵从以上三点建议,以此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我们相信在校长的引领下,全体老师一定会不断探索和改进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一定能成为学生们最喜欢、最快乐的、高效和谐的课堂。
春城学校
第五篇: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忙农镇总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问题提出
1、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让课堂效果好起来。而我们现在的课堂,仍然是教师表述的课堂,甚至是表演的课堂。虽然讲的很到位,很清晰,但真正听懂的,只有一半,一半中听了能记住的只有一半,记住一半中能重述的也只有一半。多讲的弊端:大部分时间被一人充斥,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实践训练,没有进行自我加工,重复加工或深加工,导致学生知识系统没有建构牢固,技能没有形成,致使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差了。
2、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只能关注少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使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仅仅是以听记为主,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了“惰思”的怪癖,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不能实现自我发展,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进取心,求知的火焰也就熄灭了。这样面向全体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3、在应试导向的课堂里,教师则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一批学生不断地重复地听讲或练习,并使一些学生长期处于“伪学习状态”,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又囿于认识水平或兴趣差异,也无法从教师统一的组织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受益。
4、课堂教学教学法 经学生先学而确定的起点,不可能与学生实际完全吻合,至少说不可能与绝大多数学生相吻合,造成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分离现象,导致少慢差费的现象产生,导致教学低效。
5、社会的发展使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但“考试领导教育”这种社会现实使家长愈来愈看重学校的办学质量,愈来愈关注一所学校的升学率。这样就使我们一方面高举素质教育大纛,洪洪烈烈搞课改,一方面又在升学教育的小径上疲于奔命,但哪一方面我们都没有做出成效,当我们徘徊在低起点升学率的边缘的时候,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程度越来越低了。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立足农村基础办学的现实,考虑我们现有的师资条件,教学设施条件,如何解决上述矛盾,走一条“素质教育背景下、课改理念前提下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之路,为此,提出“有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
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表述和假说
(一)“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表述
1、“有效”是指课堂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有效课是指课堂教学要指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达成教学目标,努力追求教学效果;所谓有效用,指当下的学习应该对后续的学习、终身学习有用;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把追求教学的效果、效用和效率统一起来,实现“减负增效”,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主动多样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
2、“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时空,是学生发展的舞台。“有效课堂”有三个学习阶段和相应的三种课型,每种课型五个教学环节,每种课型要落实五项基本要求。
(1)三个阶段:先学----导学----复学
(2)三个课型:自学课----导学课----反馈课
Ⅰ自学课:学案导学----自主训练----自我评价----提出疑难----学情分析
①学案导学是学生根据教师认真编写的导学提纲,在课前自主预习。自学学案由导学目标、自学重点、自学指导、知识网络、尝试探究、质疑创新、学效测试、知识拓展等部分组成。
②自主训练是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相应目标测试题。
③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学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要核对导学目标知道自己哪些完成了,还存在哪些问题。
④提出疑难是学生将自己先学过程中不能达到的目标写在导学案上,并将导学案上交学科组长。
⑤学情分析是教师根据学科组长汇总的学生疑难问题进行学生先学情况汇总,并作为课堂导学的依据。
Ⅱ导学课:先学交流----明确目标----导学达标----建构知网----(7分钟)(2分钟)(23分钟)(3分钟)
当堂练标
(10分钟)
①自学交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先导,要求教师针对上节课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②明确目标是根据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过交流讨论尚未能解决的问题确定为本节课学习重点。
③导学达标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④建构知网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疑难,拓展提高的过程。⑤当堂训练是学生在组内或班级进行学习检测,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知识,从而达到深化知识。
Ⅲ反馈课:确定复习目标----建构知能网络----单元目标测试----单元质量分析----单元目标补救
①确定复习目标是教师根据单元目标学习情况,确定每个单元复习目标。
②建构知能网络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此知识点与彼知识点,此能力点与彼能力点,知识点与能力点之间纵横交叉的密切联系,像“结蛛网”进行扩散复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③教师根据单元目标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单元目标测试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测试。
④教师即时批改学生测试试卷,认真进行单元质量分析。⑤根据单元质量分析进行单元目标及时补救。
(3)五个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先学为基础、以导学为途径、以训练为形式、以发展为目的3、“教学模式”一是指有效课堂三个课型,即“自学课”、“导学课”、“反馈课”;二是指“有效课堂”每个课型的五个基本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先学探究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在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中间找到结合点,促进农村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劳动创造了人,人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化高级动物,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高度创造性等基础属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分析,突出了人的社会历史性的、自觉能动性的基本特点,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
2、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他们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环境下的学习历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去亲自探索“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
4、2006年6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5、2009年全区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强调“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在解决如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加强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创造经验。”
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1、培训教师与培训学生相统一原则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少讲或不讲,使学生先学质疑,勇于探究、敢于发言,走出被动听讲的境地,都需要对教师和学生同时培训,使师生能够投入到新课型中来。
2、以学生为主体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统一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更需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穿针引线”“起承转合”“点拨”作用。
3、培养智能与养成习惯相统一原则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智能,夯实双基,实现三维目标整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研究目标达成。
4、抓好典型与普及推广相结合原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定抓好典型,通过典型带动,实现研究引领,达到普及推广。
五、“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有效课堂”课型研究。研究自学课、导学课、反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2)课堂教学环节研究。研究每种课型各教学环节优化策略。
2、研究内容
(1)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要求,去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2)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授课,让阅读学习成为多数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4)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充分利用社会与网络教育资源、学生资源和课堂中产生的活的资源。
(5)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渗透和促进功能。
(6)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研究教师“导”的策略,研究学生“学”的策略。
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难点与对策
1、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使教师从多讲到少讲,从少讲到不讲,这不仅是一个行为的变化,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需要组织教师学习名校经验,学洋思、学杜郎口,使名校经验本土化;积极培养典型,为实验教师示范,通过典型实验教师的教学成绩,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2、受多年学习习惯的影响,使学生从被动听讲到先学后教,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属于自己的时空内尽情发挥,尽情舒展灵性。
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保障:
1、实验学校保证实验年级师生的连续性;
2、实验学校为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设施及条件。
八、“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9月)
学习理论,学习名校经验,确立研究课题,培训实验教师; 实验教师撰写实验方案,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1年9月)
尝试实验,规范操作进行阶段总结,撰写阶段报告。
3、总结验收:(2011年9月----2011年12月)
数据分析,拟定终结性报告,课题验收。
忙农镇总校
二○○九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