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16-66929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01 15:16: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开学我们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学习中我知道了《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中长期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在反复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出台的。领会纲要精神后,我认为贯彻《纲要》,政府行政是主导,社会群众是辅助,而主体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因此我认识到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认真领会《纲要》精神,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贯彻执行。

提出的工作方针:

育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

提高质量: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规范课堂教学,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贯彻新课程理念,开齐开足上好每一门课程。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教育观呢?新学期开始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粗浅认识有一下几点: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让整节课活泼、紧张、有序的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其次是作业设计合理有效,适量的作业是巩固新知必不缺少的,作业的设计量的大小关系到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样题型题的练习以学生掌握为止,不得反复练习。作业难度适宜,针对不同成绩学生布置不同难度作业,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再次,不罚学生作业,学生作业质量差,作业不做尽管有学生的错,但罚写不能提高作业质量,只能增加学生怕学、厌学的情绪。取得家长配合共同督促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才是有效的转差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必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艺术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树立教师的威严,展示教师的学识渊博的学识魅力。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纲要》精神坚持能力为重。学校教育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教育中充当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探讨的问题,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可以动手的,学生有不同想法的,教师都要给与支持与鼓励。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直接传授可能比较快捷,但学生不是容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实践。教育不能以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来评价优劣,以分数论英雄,教育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接班人。

第二篇: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的体会

甘肃省宁县二中

李全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当前及以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包含的内容深刻而广泛。通过学习,很受感动,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我肤浅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使教育、学校、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根据纲要内容,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一、以人为本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

第 1 页 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第 2 页 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合作,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减轻课业负担,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教育公平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第 3 页 今后高中“三限”择校会逐步取消,严格按照录取分数线进行招生,实现教育公平。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我相信国家有能力逐步调整到位。

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同时学校管理建设许多做法在纲要中找到答案;《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让我在工作中更加有目标,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国家的教育和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 4 页

第三篇:学习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根据学校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通过学习,使我深受鼓舞,感受颇深。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们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十二五教育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行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要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是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的就业改革与发展做出专题性规划。五是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点滴学习体会:

一、把育人为本做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我做为一名普通普通教育工作者,更加坚了做好为教学服务的决心和信心,为学校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把改革创新做为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基础薄弱校大胆试验,加快改革步伐。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三、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为重中之重。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生命力。规划纲要详尽的论述了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的方式、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及前景。我做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在纲要的鼓舞下,更加坚定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今后我要努力工作,开拓视野,博学多闻,为十二五规划做贡献。

第四篇: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中广网北京4月4日消息 国务院2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

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纲要》共分十个部分,分别为序言,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纲要》指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指出,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是: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相关链接:特别策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要点

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1.能源

(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2.水和矿产资源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

3.环境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

4.农业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 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

5.制造业

(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运输业

(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8.人口与健康

(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56)城市信息平台

10.公共安全

(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11.国防

重大专项

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体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五是切合我国国情,国力能够承受。

前沿技术

1.生物技术

(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

(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2.信息技术

(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

3.新材料技术

(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5.先进能源技术

(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

6.海洋技术

(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

7.激光技术 8.空天技术

基础研究

1.学科发展

(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科学前沿问题

(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

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据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解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01月12日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如何选择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对科技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我国自2003年开始启动这项工作,并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20个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此项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各专题研究组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12日,光明日报科技周刊推出特刊,介绍部分专题研究情况,敬请读者关注。

抢占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访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战略高技术是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新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未来我们着力发展战略高技术,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战略高技术国际发展呈什么特点?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记者:高技术产业发展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都把夺取未来15年高技术的制高点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路甬祥:情况和你说的一样,现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战略高技术的发展。从国际上看,战略高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安全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四大战略挑战。发展战略高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发展战略高技术将极大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最后,发展战略高技术也将极大地推动科学和技术的整体进步。

记者:既然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我们有什么明确的发展思路并预期实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路甬祥:我们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坚持,两个面向,两个加强”。即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加强前瞻性战略高技术前沿探索和创新研究和布局。

不同的战略高技术、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体制和机制。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形成国家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具备以自主技术为主导解决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综合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技术竞争力持续提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在信息、生物、关键材料等领域重点突破,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进入这些高技术领域的先进国家行列;在航天、核、激光、微纳米及战略能源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为实现新军事变革、保证国家安全提供技术基础,形成新的产业生长点。

记者:看来,我们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目标都很明确,那么,发展战略高技术确立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路甬祥:我国战略高技术的选择原则是:打破国际垄断、保障国家安全,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对相关产业与技术跨越具有带动作用,可能引发技术或产业的变革,以及在重要国际技术前沿进行探索与创新。依据上述原则,确立了战略高技术重点领域,从众多高技术领域与方向中凝练出重大专项。

记者:从目前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路甬祥: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科技宏观管理与决策机制改革还不到位;片面追求科技资源的自我循环和单位局部利益,削弱了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投融资体制与高技术产业化需求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尚未充分释放就业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合作动力不足。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哪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路甬祥: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建立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动态监测与预见体系;加强战略高技术研发基地与平台建设;启动“兴业计划”,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工程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投资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政策引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建立经济、科技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

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速国家标准的制订、推广与国际化;注重文化和体制创新;积极展开自主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起点和效率;完善科技企业创新孵化体系,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增长极;重视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潜力,关注并积极应对高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访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组组长孙枢

记者:请先介绍一下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

孙枢: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用于科技研发的各种硬件(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设施等)和软件(计算机软件、数据、文献等),及其技术支撑、服务与研究空间等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近年来国内对科技基础设施的一些方面和一些设备的集成及其外延使用“科技条件平台”概念强调其共用性。

记者:如何评价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现状?

孙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工程,使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研究实验与观测支撑能力得到增强,但仪器设备水平和自主开发能力仍有待提高,大型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综合型研究基地缺乏;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收集不全面、主权保护不力、评价不足、保存设施落后、共享服务差;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开始起步,科技信息资源存量有所增长,但信息资源仍明显不足,共享水平低;计量、技术标准与检测工作多方面取得进展,但探索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整体技术水平滞后,重要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共享环境建设近年来开始得到重视,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记者:战略研究组提出了怎样的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和目标?

孙枢:未来,我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多方共建”,“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制度先行、强化管理”原则,采取“优化整体布局、实施共享战略、调整投入策略”三大战略措施,实现如下目标:

到2010年,我国应初步建成与科技发展和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有关的共享机制和相应服务系统基本形成,培养和造就相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到2020年,建成与跻身科技大国相适应的资源丰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创新条件和优质服务,为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开展、产业技术的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增强提供基础性支撑。

记者: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

孙枢:为实现预期目标,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修改、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投入,理顺渠道,实行预研究、建设、运行的全周期预算;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强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总体协调;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进共享;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我国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科学仪器研发。

“定量”描绘城镇化前景

——访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叶如棠

记者:城市发展与城镇化专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未来18年以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城镇化趋势作出了定量预测,这可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数据。

叶如棠:是这样的。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考虑到今后城镇化速度适度加快的趋势,专题组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较为妥当。据此预测2020年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左右,城镇总人口8.28亿。以此推算,我国城镇总人口从2002年至2020年将增加3.26亿人(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约0.37亿人在内),折合年均增加城镇人口约1811万人,其数量是十分巨大的。专题组认为年增1个百分点的方案比较合适。

记者:有专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挑战和压力来自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带来的就业问题。本专题对此有什么分析?

叶如棠:今后18年城镇总人口将增长3.26亿,农村向城镇移民3亿人左右,年均转移约1660万人。这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工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出和流动。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据农业部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8亿人,富余劳动力1.5亿人。在18年内,还将产生新的富余劳动力。总的趋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在增长;跨省流动就业的比例也在提高。预计在2020年前,农村人口继续往城镇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二,城镇的接纳能力主要取决于就业岗位的提供。当前城镇的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到2020年前,年均安排新增人口1811万人所需的就业岗位约800万个,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包括新型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组组长方新

记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未来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方新: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是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关键是要搞好人事制度改革,使人尽其才。为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目标是:建设一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我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智力保证。

记者: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方新:基本思路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根本。重点任务是:第一,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抓高层次人才培养。例如,对于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鼓励自由探索;对于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结合重大国家任务和工程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立足实践培养;对于科技管理人才关键是要使其职业化;而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和科技企业家是在市场拼搏中脱颖而出的,政府要切实落实知识要素参与分配等各项相关政策,保障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二,抓关键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建立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第三,抓政策导向调整,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人才培养要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人才引进要从补助性政策向建设性政策转变;人才成长要从选拔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转变;人才评价要向个性化评价和社会化评价机制转变;分配政策从总量控制向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创新价值方向转变。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访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组组长贾康

记者: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如果想从科技创新边缘国家转变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大国,我们需要确定什么样的科技投入体系?

贾康:我国科技投入的宏观架构是,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在该体系中,应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科技投入新方略,并在政府直接投入部分体现加大力度、适当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

在多元化科技投入宏观架构中,需要实现政府、企业、金融体系、第三部门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政府在纯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方式为主担当投入主体;在准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税式支出、政府采购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投入并做政策引导;在私人产品领域,政府一般不提供资金,主要职责是维护完善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并施以合理政策引导。对企业、商业性金融、非营利机构的投入潜力,应积极鼓励,引致为现实投入,并形成多方面合力。

记者:在这个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与基本思路是什么?

贾康:在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科研和公益科技为主的投入问题;第二,解决为赶超战略所需的重点倾斜投入特别是战略性重点和大项目支持问题,并以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预算制度作为其保证。

记者:为扮演好这个角色,政府科技投入管理需要创新的重要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贾康:这些重要事项包涵的内容很丰富,具体有:深化经费投入管理方面的改革,提高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发展完善监督体系与问责制度;强化投入成果的资源共享;调整科技预算科目,完善科技经费预算管理;改进政府科技投入统计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选择程序;加强政府科技投入成果管理;积极发展健全政策性融资体系,使科技投入由“政府直接投入为主型”向“政府引导投入为主型”转变。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访区域科技发展研究组组长孙海鹰

记者:今后区域发展的趋势怎样?

孙海鹰:我国未来15-20年,区域将成为我国产业技术的主要支撑和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垒”。从今后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全国有望形成几条联结东中西的经济协作带,这将构成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格局。第二,合理的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将逐步形成。第三,中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第四,产业集群正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记者:请问你们提出的“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四大战略”的涵义是什么?

孙海鹰:实施加强区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战略:建立产业技术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中

心、平台和网络,进而集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实施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辐射带动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区域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构架的“点、线、面”结合的科技网络体系,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集群创新战略:建立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施科技促小康战略:立足中西部和农村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实际需求,从科技布局上加强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创新能力,发挥资源和国防科技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记者: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

孙海鹰: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区域农业创新体系;推进知识集群和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示范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访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组组长罗玉中

记者:在推进我国科技法制和政策环境建设应明确的任务之中,您提出的“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什么涵义?罗玉中: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指为构建中国特色科技政策法律环境,我们应建立经常化、专门化的制度监测、评估、清理机制。当前,为排除科技发展的制度障碍,应对现有的中央和地方科技政策法律文件逐一加以审查、甄别和归类,使之成为内容和谐统一、符合当前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体系。

记者:您提出应为我国科技领域确立基本法律的设想,能就此作些介绍吗?

罗玉中:现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建议由全国人大通过并且更名为《科学技术基本法》,使之确立为科技领域的基本法律,从而以此为龙头形成相对完善完备的科技法律体系。在立法内容上,修订的要点包括:一是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科技发展战略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二是及时地将成熟的科技政策上升为法律;三是为科技引起的重大社会问题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四是增强法律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可诉性,明确规定相关法律责任及制裁措施。其中,需要重点修改和补充的内容有:国家科技宏观决策体制和管理机制、可考核的科技投入产出机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农村科技进步机制、国家科技计划制度等。

记者:加强我国科技政策法律环境建设,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罗玉中:现阶段,要重点抓好五项举措:第一是建立国家权威性的科技决策机制;第二是加强科技计划运行的政策法律机制;第三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制定的能力建设;第四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的实施力度;第五是加强兼具科技、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国家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基地。

营造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

——访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组组长王渝生

记者:你们提出的未来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王渝生:未来创新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更新观念,倡导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打造团队,引领创新。”未来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以人为本,公平普惠;转变机制,多元投入;强化基础,提高能力。”记者:未来的15年,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王渝生:创新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扭转“速胜论”的价值取向,凝聚文化特色,振奋民族精神,从而构建和倡导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营造适合创新的制度环境,确立多元互动的创新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从而培育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通过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结构,建立协调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开放流动的工作平台,完善科研道德约束机制,从而确立创新机构的组织规范和文化风格。

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改革科普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工作新格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配合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各类科普活动;大力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对现有场馆积极进行以强化科普教育功能为主的改造,建设国家科普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种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力度,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有效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推进科技教育改革,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延长受正规教育年限,夯实国民科学素质基础。

第五篇: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规划纲要》决定十年教育改革方向

据悉,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将是继去年1月后,《规划纲要》的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教育将开始全方位的改革,并决定到202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走向。

此次征求意见稿文本共22章、70条。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如: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达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如果说教育公平主要解决的是‘有学上’,那么教育质量主要解决的是‘上好学’,这两件工作应当是下一个时期,今后十年我们工作的两大重点。”教育部提出,要制定和发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 7个分领域规划和9个省(区、市)“分地区规划”,并统筹推进各省(区、市)编制本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

专家解读纲要亮点

叶之红,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程方平,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王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

王晋堂,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特邀委员、北京一中原校长 朱清时,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 1.高考篇

部分科目一年不止考一次

《规划纲要》对人们最关注的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向,并且力度很大。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多元录取机制”是改革的重点。虽然这些目标不能一步达成,但它们的提出已经明确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对于纲要中提出的“一年多次考试”,专家们认为,条件最成熟、最可能率先实施的是英语科目。“可能会像现在考托福和雅思 一样,一年有多次考试机会,考生参加招生时可以使用最好的成绩。”

上大学可能有五个途径

早在《规划纲要》调研期间,专家们就提出要对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分类考试。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高考之外,像一流的大学可以增加联考,对拔尖创新人才可以有特殊政策,对高职院校可以逐步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地方放开,实行免高考的“登记入学”。《规划纲要》列出了五种上大学的方式:高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高校自主确定录取原则

《规划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方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专家们认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实际目的是落实高考招生自主权,为学生多次选择,学校自主招生,多元评价,多元录取提供条件。2.高校篇

大学校长将摘“官帽子”

高校的行政化管理,近几年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高校发展、制约文化生产力的因素之一。就逐步取消高校校长的行政化级别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进一步介绍,在这次《规划纲要》中,想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然后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倾向。

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表示,这是中国高教界渴望已久的政策,希望可以吹响中国改革号角,使高校重新回到尊重学术自由的轨道上去。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就是按照教学规律办学,引导学校依法办学。

就好比当年的农村改革将务农自主权还给农民,高校获得自主权必将释放出巨大活力,培养出一代代创新人才。3.上学难篇

给民办教育“名分”

《规划纲要》中明确“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 的各类歧视政策”,“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并且对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包括“对

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拨付相应教育经费”等。

破解城乡“入园难”

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4.上好学篇

下猛药让“择校”变成历史

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教育资源不均衡。

《规划纲要》针对这一痼疾下了几剂猛药。首先是实施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第二是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将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发挥导向作用;第三是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第四是保证适龄儿童进入公办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工资改革推动教师流动

对于教育均衡,全国各地都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教师流动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在《规划纲要》里就特别提到了,“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这些规定为教师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出招数促进优质生源流动

在提出教师、校长区域内“交流”的同时,《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均衡优质生源。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剂真正的“猛药”。

优质生源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间的差距。一所学校,好教师再多,如果没有优质生源,也不一定能取得高升学率。这次《规划纲要》提出把高中的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去,将会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会“一抓就灵”。5.减负篇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给学生发展空间

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中国教育学会 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 表示:造成学生负担的原因的确与目前的考试制度有关,但与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考试着重考察能力,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会感到负担很重。

义务教育不设重点校重点班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各级政府要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培养适应社会能力克服“应试教育”

征求意见稿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