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践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性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16-66315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9 08:49: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践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性

践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性

摘要

本文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结合新课程改革探析小学英语课主体参与教学的现状及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小学英语课主体参与教学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教学观念、教学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牧师的转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角色;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性;学习兴趣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者发挥学生本身的作用。及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程度决定教学活动的成果。而在新课标的小学英语课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不断去实践。

一、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分析

当前,在小学英语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数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发现式的。因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多数是机械的,被动的。分析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一种传统观念: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绕交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关系也变成了简单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因此“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替代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以致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全被遏制,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

2、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化的影响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根生蒂固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将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种传统的教学拍辞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也即重学会、轻会学,从而使学生导入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再加上教师往往过多地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既忽视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也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

3、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影响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强弱也是影响学生主体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教师抱、扶、不放心意识,认为学生自己学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自己讲才是最安全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对教师有了一种依赖性。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英语课的学习态度。鲍比*迪特波兰说过:“在学习方面,你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英语课的重视与否是其主体性发挥极为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英语课的重视有极大的“功利性”,学生为了高考而不得不重视,而一旦不考就早早把它扔掉了,因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新课程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探索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行为宗旨,从而引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而践行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1、转变教育概念和教学角色,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

首先,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点,从而一直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建立起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新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

等,才能促进学生参与交往,才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释。

其次,要给学生以充分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要舍得放手,学生才可能拥有真正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设计、策划、组织、操作、展示、评价,学生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释放出无可估量的潜能,从而使各方面能力在自由的空间里得到自由的生长。因此我们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只有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第三,要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向以学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促进这来转变。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激发、引导和促进下,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增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第四,要以宽容的情感分析评价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许,学生开始尝试某项活动时是生疏的、笨拙的,如语言表达是不流畅的、组织和表现是稚嫩的、思想政治观点是不成熟的,甚至还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一些过失。这些都需要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将他们看作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将他们转化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宽容的情感会使学生的自由指数生长得更加健壮。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探求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参与者。如在讲述“My favoritefood ”这一课时,我从熟知的KFC设计了“哪些食品对我们的健康有益”这一课堂让学生探讨;同时结合中西餐文化,我又设计了,假如你是妈妈,你会为你的宝宝做哪些食物?这一探究活动。在这些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事物的用途,而且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授的、传统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想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和提供结构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以及在创设的情景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转变,实行“多样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

2、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小学英语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新课改的课堂下我们可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模拟教学,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创

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的模拟法,创设课堂“小

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课堂模拟成“家庭”、“市场”、“银行”、“法院”等课堂模拟教学,这种方法能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过把“家长”、“厂长”、“部长”、“院

长”,瘾的同时,根据角色要求,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学生参

与意识、创造热情空前高涨。

(2)如在讲述“My friend”,我设计了“假如你是new classmate,你会

如何介绍自己”,这一课题让学生探讨,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在讨论

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提出的“Introduce friend”的主要方法,而且综合了课内课外知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从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

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普遍的在教学

活动中加以运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组成一个个小组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问题,用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老师参与

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使学生

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

出思考,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

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如设计一份社会调查的作业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一调查任务,然后学生间自主作出评价,看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结果的数据,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存在问题的忧患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去,才能有效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手机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凭借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3)走出课堂,进行体验性教学。

新课改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的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有加强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既让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焦点,又掌握了书本知识,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4)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的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铃木在《让你的孩子更聪明》中也指出:“启发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精心安排,在学生当中展开广泛的调查,捕捉他们关注的“兴奋点”,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

问题。通过辩论赛、社会调查、小论文或设计开放性试题等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为学生确定了“Buy and sale”,“My great father ”“My favourite star is.....”等热点、现实问题,学生纷纷参与其中,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使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实现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

(5)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背投、实物投影、多媒体教学等,通过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我们应积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多种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提供研究性课题,允许学生对问题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标新立异。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成功,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现在,我省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刚刚全面展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被师生接受和领悟,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的探讨下,必将不断促进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增强,必将不断在探索实践中完善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我们的英语新课程改革必将迎来属于她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2013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2、廖哲勋•田慧生•新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53、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44、布鲁克斯等,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范伟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15、邓祖勇、朱瑛.课堂•生成资源•中小学管理;2002.116、贾新中•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中小学管理,2003.1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大力倡导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我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实质上是“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才算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现结合本人的实践与学习,简要地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

教育的民主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如果离开了教育教学的民主性,也就无法来谈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因此,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在教育中,我们要摈弃师道独尊的旧观念,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进而创建一种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教师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缩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获得淋漓尽致的最大可能的发挥。

2、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一切,包括学生的观点、思想与人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尊重学生的人权问题。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论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该强行地把学生的思维轨道重新纳入到自己设计的轨道,用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去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

3、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在评价学生课堂中主地位有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很大程度上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过程,这种参与应该是在学生主动状态下地参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重组的过程,是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对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在练习中理解知识,在应用中巩固知识,切不要重结果轻过程,急功近利,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全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主体性最能充分体现的地方。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合作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①敢于向老师质疑;②敢于向其他同学质疑;③敢于向教科书质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唯师,不唯书”的真实表现。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表露自己的观点,敢于说“NO”。马克思的至理名言:怀疑一切。因为疑者多思,疑者善思,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很难想象,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如何能真正体现他的主体性?如何展现他的创造才能。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不仅能增进友谊,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群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第三篇:浅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体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广大体育教师对新课改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空间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体育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内容的更富有创意,使教学活动更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文试图就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等进行探讨,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发挥 主体性 优化 体育课堂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作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只有能唤起学生积极参与欲望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鉴于此,笔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法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理解掌握知识及技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强化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一改传统体育课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全面地参与全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在主动探索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学会学习,提高成绩。如教学“跳远”一课时,帮助学生理解跳远的基本动作,让学生主动探究跳远的基本跳法,放手让学生自由练习,并相机引导学生归纳跳远的基本跳法和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正确师范,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对自己的错误处进行纠正和完善,使学生在亲历实践后,自己感知并体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应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的教态大方自然,始终面带微笑,语言准确流畅,富有艺术性,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老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可随机应变地插入一些与内容相关的“调料”,如音乐伴奏,说笑话,游戏,表演等。比如在上“跳山羊”一课中,笔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跳山羊”的助跑、踏跳、腾空、推手、落地这几个主要环节,在助跑时用音乐伴奏,学生跑得轻松自然,有节奏。练习踏跳、推手、落地时,让学生做一个集体游戏。“跳山羊”开始学,让一个学生弯下腰,两手握住踝关节或小腿,形成一个人形“山羊”,其他学生有序地排成队,一个接一个地跳过去,每人跳一次升一个高度。强调推手要快,落地要稳。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能掌握简单的起跳、推手、落地等动作,给我们学习后面的跳“山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中,“跳山羊”跳得好的同学站出来表演,讲自己是怎样跳的,没有勇敢的精神行不行?让跳得好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示范动作,使大部分同学明白道理,掌握动作要领。有一位同学在做完示范动作后,说了一句话:“谁要想跳得棒,请你跟我来吧!”多吸引人!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学到了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当同学的动作完成得好,或者有进步,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如“你真棒!”“你真勇敢!”“你真聪明!”等短语,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大地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他们抢着完成动作,都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勇敢和技能,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主体性得到展现。

体育教学中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公平对待,不厚此薄彼,教师要学会尊重和赞赏。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魅

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善于积极地调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绪和活力。同时体育教师要完善个性,拓展知识面,充分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修养,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四、转变教师传统角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因此,现代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角色,改主讲为主导,变传统的组织者、指挥者为引路人。教师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例如:我在教学“后滚翻”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尝试后滚翻。学生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打转,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虽然没按照动作要领却也滚动自如。接下来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说说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再让学生根据交流、探讨出的方法去实践,教师适时、适当地加以辅导,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动作。通过自主尝试练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养成。

五、在体育课堂中开设“超市”。在体育课堂中开设超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课中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或放手让学生自己练,学生爱怎么练就怎么练,这样就重新回到了“放羊式”的教学老路上去了。开设超市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决不是要降低教师的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在上课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和点拨,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去感悟,只有这样的学生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六、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坚持目标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是需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的,特别是在学生遭到挫折时,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励、鼓舞人。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学生第一次练习失败后,一般会产生紧张情绪,但他心中成功的渴望依然存在,此时教师应让学生正视这种失败,及时用语言激励:“结合球体运动现象,观察想象动作,你会成功的!”很快学生的失落情绪就会得到改变,从而信心倍增,学生的热情和愿望也会大大提高,并能主动地向自己的新的目标努力,促使其学习目标的完成。最后学生在不断努力自主参与下取得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会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耐力素质训练中,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采用了上述方法后,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锻炼,变被动训练为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和技术技能等各方面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总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把教学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学生对学习及对教师、同学的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体育以及综合技能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让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得以优化,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去,不断探索在课堂教学申如何有效地组织好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把课堂教学创造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领头羊”,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过去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抽象、模糊而缺乏区别对待。如果学生不明确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动的。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二、给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向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固然能透出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习总是比较被动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只是听着、答着,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果学生能主动提出有创见的问题,那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外,当学生提出疑难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

三、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归纳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进行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以至运用一定的方法,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必须学会自己归纳方法。其中,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学习过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如合作法、发现法、分析法、自练法、组手法等),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四、成绩考核,学生参评。

每次我都让学生参与成绩考核,使考核成为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让学生自评与互评。要求学生通过它,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达到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发展“小教师”。培养学生都积极充当此职任,让他们组织同学练习、辅导和考核。

五、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以自由选择的权利。如让学生参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全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去“创”。这些都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体育课堂的深化改革。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最终版]

新课程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向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新课标理念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重视创设“问题情景”的作用

数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种学科特别容易使数学教学活动偏置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发展,而忽视在教学中激发调动和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使课堂上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加大了教师工作、学生负担和心理压力,而效果也不甚理想。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进行数学教学,必须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形及其变换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数学问题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调动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一般应做到:

1、有一定的难度;

2、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

3、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

4、要注意时机,力争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5、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而深。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新课程观念的核心之一

课堂教学应该始终在为教学交流中完成,要遵循情意性原则,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回答或板演过程的不完整、错误不应一味指责,而是用“很好,再试一试”等恳切的鼓励语言,并加以指正、补充,让失败孕育成功,让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对学生的思维受阻,不能置之不理,而应给予启发和诱导,对学生的“创造性”答案,不能冷漠置之不理,而应该让学生说明理由,也许学生会给出意想不到的回答,此时教师应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给以热情的赞赏和鼓励,真正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的逆境中扬帆,而不是伤痕累累。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一直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该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要善于把教学过程变成探索真理,带有感情色彩的教学交流过程。

三、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犯错,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学生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望所导致的行为过失。而他们犯错后,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生看起来最不需要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已经结束了。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任何重大发明,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都不可能,杨振宁博士曾指出。最近揭盖的庞加莱猜想,不正是朱喜平和王怀东先生携手完成的吗。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一事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经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教学交流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快乐,既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通过参与式的数学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五、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教育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的作用,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六、重视数学史的感染作用

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启示作用的数学发展史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扩大知识面,也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体味数学的博大精深,提高数学素养,尤其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发展史既辉煌更艰辛,从而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敢于猜想并耐得住寂寞探究数学规律的毅力。

践行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