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初中历史论文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6-85641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1 17:32: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培养其能力。巧妙创设历史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1、在讲课过程中多采用画面、史料、图片等直观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效的能力的质量。、情境的创设要有目的性,一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也应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

3、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防止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总之,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的参加教学活动。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是学生思维创新的源泉。马艺(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镇第一中学,广西 崇左 532500)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2_)07-205-01

摘要: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这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学习历史兴趣方面的做法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课;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有很多的学生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就是学习大多数

也是被迫的。这当中还有许多优等生。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学的历史尤为突出。学生厌学或被迫学习,并不是对历史不感兴趣,而是我们老师把“活”的历史教“死”了。古人云“不兴其义,不能乐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我做了以下几点研究:

一、用生动通俗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到商朝的“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二、让学生表演历史剧,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先让五名学生扮演历史剧中不同的角色,来表演“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片断,再现历史事件的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又出示图示说明:中国共六党成立的条件和历史意义。这样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三、引入恰当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四、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破解彩陶之谜”这个内容。先由图片引出话题,再结合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对彩陶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三幅彩陶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彩陶盆上人们手拉手的图案,体现了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学生讨论的很激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

五、采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想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活泼的课堂氛围,采用典型历史故事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里所说的历史故事并不是随便选取一个故事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兴趣、年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而且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运用相关理论,得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教师加以总结。例如讲述《三国鼎立》时,先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随后问学生就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渴望什么?你会帮助谁?为什么?导语的巧妙设计及构想,即有助于课堂教学,同时也是课堂创新的一中体现。创设历史情境,感悟历史。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让学生身临其境,那受到的教育将是书本上所做不到的。当然情境的创设离不开书本没否则那就是凭空捏造了。如讲述西周分封制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来重现当时的情景,虽然表演有一点难度,但只要教师事先指导还是可行的。学生表演完了,不用教师讲,大伙基本上都明白了什么是分封制。相反让学生看两遍书,然后提问什么是分封制,好一点的学生把整段课文读了下来,对不对呢?当然对,要不然教材就有问题,然而过后你要再问他什么是分封制,他保证回答不上来。而学生表演参与之后相当长时间内,他都不会忘记。这里对学生参与后得出的结论,应该给予及时的评价,对于教新颖的观点,应及时表扬,同时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真正地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

六、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多种形式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去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

评论 |

【内容摘要】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讲边展开联想,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导入语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入语平淡、刻板,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怎样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想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导入语历史现象热点问题诗词情境历史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它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枯燥无味,因此,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尤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讲边展开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思考,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

我认为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模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年级,选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行了。

一节课的开课导入语能否作到新奇、有趣、吸引学生,要求历史教师应广泛搜集各种与本节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应该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特点,结合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学习基础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精心设计开课导入语。

一、再现当时历史现象进行导入。

学生喜欢看电视,在上课前三分钟,可利用多媒体放映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视频,再现当时历史画面,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我在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教室,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黄海战役”片段,看完片段后,教室非常安静,我开始与学生进行问答交流:

1、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影?学生回答:《甲午风云》。

2、它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

3、从刚才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学生回答:中国失败。我再设问:那么,中日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又是怎么样爆发的?中国为什么会失败?这场战争的失败又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学生就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以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他们急于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利用热点问题进行导入。

利用最新的热门话题导入新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方法。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节时,⒐11事件刚刚发生,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我是这样导入的:先利用多媒体放映⒐11事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当看到世贸大楼顷刻间化为乌有时,学生当时喊了起来,我问:相信大家都知道刚才看到的录象是什么事件,学生齐声回答:⒐11事件。我开始导入:当⒐11事件发生后,美国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人们都在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由此爆发?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导入就深深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诗词进行导入。

第二篇: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义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二、基本理念

(一)本课程将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7-9'SS2'1.2.1)《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本课程将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

(三)本课程将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基础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本课程将从纵向发展来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从横向扩展来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

2.理解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3.知道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趋势。

4.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

三、过程与方法

5.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提高辨别重大是非的能力。

6.思考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创造过程,培养当代青年应有的创新能力。

7.体会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8.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具体内容的表述要精当。图像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寻找文与图的最佳结合点,多用而

不滥用图像。学生作业应围绕课文来设计,但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要有启发性。

第三篇:文档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社202_年6月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2_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以下简称“教材”)跟“实验本”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现举两例,以求教于方家。

(一)错把“遗憾”当“教训”

教材第三章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在阐述辛亥革命的教训时写道:“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这里,教材犯了两个常识性错误,即错把因果关系说成假设关系,误把“遗憾”当作了“教训”。试分析如下。首先,教材在阐述辛亥革命的教训时,使用的是“由于„„,„„并没有„„, „„也没有„„,„„被„„”这样一个表因果关系的一个句子,即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了“„„并没有„„, „„也没有„„,„„被„„”的结果,陈述的一个客观事实;而教训则是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是指要避免这种错误或失败的再度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或办法,陈述时往往形成假设关系或条件关系。其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革命派在斗争中存在着“排满”的狭隘的民族观,而对破除封建主义、觉醒国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为严重的是,其纲领忽视了中国人民的一个主要敌人—帝国主义,以致于在斗争中不仅不触动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而且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第四篇: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建国前,功勋无人可及;建国后,有成绩也有错误。但是无论功过、方法,没有人可以否认毛泽东所做的一切,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事实上,暂且抛开他的失误和错处,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的努力有理、有据、有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956年,是毛主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得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在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2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则进一步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开始了自己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面前,中国共产党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在1956年初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从苏共二十大得到的最重要收益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办事,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从那时起,毛主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四次比较集中的探索:

第一次的探索是在1956年,以《论十大关系》为标志,初步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新方针:

1956年2月到4月中,毛泽东先后听取了国务院工业、农业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先后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在报告中,毛泽东强调:工人、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农群众,充分强调工农群众的积极性,还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与各民主党派“长 1

期共存,互相监督”,并进一步提出了指导方针“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在后来毛泽东回顾时说:前八年里中国都是在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了十大关系起,中国真正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第二次的探索是在1957年到1958年初,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标志,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上来: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恩能够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部门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引起了一些群众的不满。在1956年下半年里,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他提出要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要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斗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的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另外他还提出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的观点,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做了科学的分析。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三次是在1958年11月以后,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的失误,认识到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并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1957年“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极大的激发了全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国家“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但也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较早的觉察并纠正“左”倾错误的领导人。此后,毛泽东一直致力于纠正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过度的倾向。

第四次是从1960年底开始,开展纠“左”和恢复国民经济工作,指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在必然王国,制定分两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具体政策。

三、在毛泽东带领下的中共中央领导为了国家的发展开展了早期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探索中也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运动的发动、“左”倾错误的泛滥、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等一系列事情发展成为了后来“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导火线。发生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这场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它使得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四、深刻的教训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事业,由于中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所以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从而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能不经历一个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过程,经历一个相当长时间探索的过程。

而自195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的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会犯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严重错误,以及这场错误的“大革命”之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

邓小平曾指出,从建国到1978年30年的成绩很大,经历的经验教训与很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即使在犯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过,人民群众依然把它看做是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对它赋予了最大的信任和希望。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重要的事实,既同毛泽东的巨大作用分不开,3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毛泽东领到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江青、张春桥等人进行过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图谋得逞。在外交关系上,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始终警觉的维护国家的安全,并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五、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

第一、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初步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时在科研方面,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第三、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随着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出现了1972年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仅1970年以后新建交国就有62个。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地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

4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毛泽东最早察觉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他提出,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顶住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和压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这种探索。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记载在党和国家的史册上。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史纲要》,202_,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论十大关系》,1956,《人民日报》。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人民日报》。

第五篇:历史论文

浅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教学的长处

唐县第二中学:邸瑞端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之风席卷全国,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教改大潮中推陈出新,听一些讲座,翻开当今的各类教育教学的文献资料,会发现诸如“合作”“自主”“探究”“创新”“情感”“价值观”等新课程理念,比比皆是,深入人心。而“应试”“传授”“训练”等被打上了“传统教学”的标签,遭到排斥和指责。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也在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但有时看到一些现象会有几分痛心。当然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中,用建构主义理念,智能多元化理论指导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非常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正确方向。但若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将其看成是课程改革的绊脚石,予以全面否定,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非常错误的做法。新文化远动中,存在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是新文化运动的不足之处。它给后人众多的启示: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历史教改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历史教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思考。就本人观摩学习的发现,新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几步:1。自主预习——学案引领,自主学习。2.探究交流——组内交流,完善学案。3.点拨升华——展示点评,达成共识。4.检测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有的学校还详细的就每个环节的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更有甚者竟然规定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种做法过于机械,过于教条。它抹杀了教学中的灵活性,缺少机动性。

(一):不管学生层次。

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谈不上把知识细化,深化!如果强制推行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混乱,无疑于拔苗助长。我任教的学校是县级普通中学,加上初中的历史考试又是开卷,学生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非常缺乏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推广起来比较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有一次讲到最熟悉的抗日战争,我在课堂上先提问几个问题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如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抗日活动有哪些?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和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我知道必须先讲授基础知识,如果上来就直接组织学生探究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也会感到迷茫,不知所云,所以说探究式教学也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情况和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探究式教学变成了简单的问答。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但有一些老师误以为谈话就是对话,对“对话”的含义理解模糊。要么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一问一答,要么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这实际上是“满堂灌”的变型。有一位教师在一堂课上,一路问下来,问了30多个问题。这堂课,从头至尾都在贯穿师生之间的互动,场面很热闹,教师在不停的提问,学生在不断的回答问题。教学效果看起来很好。然而,他提的问题大多数是很简单的问题,没有多少思维含量。像这样的提问,恐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这不能不说是课堂对话的败笔。这种对话只具备了对话的形,而不具备对话的神。怎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呢?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跳出文本,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在整体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对文本做出全新的深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才有深度,才有意义。探究问题时,教师应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设,探究必须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否则它将失去探究的意义。而有些问题是不需要探究的,仅可以做为简单的问题提问和解答,也绝不能把课堂变成简单的提问课堂,那样将失去探究式教学的意义。(三):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

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本该无可厚非。但如果漠视教师的存在,在课堂上任学生放任自流是非常错误的。在一些历史课堂上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在一些气氛活跃、反响热烈的历史课上,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教师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听任学生在课堂中“喧哗”而自己保持沉默的教师越来越多。原因是,教师担心自己的言说会损害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招致“满堂灌”、“不尊重学生”的责问。于是,就发生了教师失语的现象。历史课堂上,教师布置任务,然后经过十分钟左右的准备,开始交流。课堂上三五成群开始讨论,直至下课,教师才站起来说:“这节课大家都很积极主动,希望课下继续练习。”整整一堂课下来,教师只是忙于在各小组之间穿行,把话筒从一个小组递到另一个小组,完全像一个置身事外旁观者,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

面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我们是不是反思,我们是不是该适当的“寻找”传统教学优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我们的传统优势和新型教法融合起来呢?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二、探求传统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最佳结合。

有一种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容器,不再是答疑解惑的工具,而应当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学生的助手。我认为此话有正确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第一:量的问题。不是每一节课,每个教学内容都适合搞探究式学习。选择探究性学习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学生已具备这节课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二是探究的实际意义和必要;三是内容有思维深度,有基本知识应用、延伸、拓展的余地。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不能找个问题就探究,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降低了效率。比如,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问题。如秦统一的原因和意义,课本上都有就没有必要去探究,只需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即可。第二:质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问题的引入应浅显易懂,随着学生问题的解决的步步深入和情绪高涨,将问题引向深入,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动手动脑解决新问题,最终形成规律和结论。探究程序的精妙设计,如设问的巧妙,激趣的幽默,师生互动的形式多样,赞扬和鼓励恰当及时,多媒体和教具的合理使用,都能使教学取得实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一)自主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和同学合作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自主性学习也要看对象和教学内容,对于成绩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的苦口婆心的传授尚且难以接受,指望通过自主学习使他的成绩大有起色,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构想。对于一些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的教学内容,通过老师的启发、比喻、归纳、讲解,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为什么要摒弃接受性的学习呢?另外,在课堂45分钟内,也不宜留出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做练习(为了体现自主学习)。因为读书、做练习完全可以放在课后进行,课堂时间要尽量保证学生接受知识和探究活动的高效率。如有一次听公开课,讲百家争鸣,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漂亮花瓶,花瓶里有肥沃的土地,上面盛开着美丽的花。这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此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说道: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当时思想活跃,请同学们看,这时花瓶的“叶子”上显示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然后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思想家有那些思想,这时学生十分活跃,积极的回答问题,教师一边肯定,一边鼓励,学生们把思想家的思想写在漂亮的“花上”,教师对一些重要的思想主张进行了透彻清晰的讲解,学生的脸上时时露出会心的笑容。讲完这些基本知识后,教师话锋一转,说那是什么让花开的如此美丽呢?是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当时什么样肥沃的土壤使春秋战国时期开出了如此美丽的花。(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发言),最后教师精彩总结。

整个课堂紧凑而有序,学生活跃,思维敏捷,教师重点讲授,解疑答惑,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节上等的精彩的课。

所以总的来说,自主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并不矛盾,应当有机结合,但接受式学习中要尽量留给学生思考、解惑的时间,提供给他们获取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材料,科学合理的评价自主学习的结果,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他们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往往忽视教师的作用,有的教师害怕自己讲的稍多就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探究式教学离不开恰当的师生互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新颖设计和精彩发挥,所以探究式教学应是绚丽多彩的教学画卷中的传神之笔,而不是全部。教师的演讲法、启发分析法、讲练结合法等“传授法”教学仍然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过分的强调探究,强调一对一的提问,冷落了大部分同学,减少了教师的精彩的讲授,归纳,示范和点拨,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同学,从师生过多的对答交流中得到的效益大打折扣。因此探究性教学也应当是老师引导、点拨、解惑、讲评、陈述与学生的互动相结合。传授中巧妙的引入探究,探究中科学的融进传授,都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效果,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较高境界的教学艺术。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

(三)刻苦学习和快乐学习相结合。

传统教学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应当在愉快中学习,快乐中生活,学习成绩、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发展。

其实刻苦学习与快乐学习不应看成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刻苦并非不快乐,快乐不等于不刻苦。

当然,不科学的过度训练,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压抑了学生的身心,泯灭了学生的快乐,降低了学习兴趣。但我们又必须看到无数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无数前辈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流出辛勤的汗水,是成功的保证。因此,提倡勤奋刻苦,仍然是必要的,这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不能谈虎色变,一抓学生训练就有加重学生负担的顾虑。

总之,传授和探究并非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概念,应当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两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无论是以前的传统教育,还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凡是适应教师与学生的实际,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皮.杰语),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能量”,历史教师应下功夫研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持久兴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

初中历史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