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暨南大学202_年暑期中国文化之旅之客家风情游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7-88718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6 11:54: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暨南大学202_年暑期中国文化之旅之客家风情游

暨南大学202_年暑期中国文化之旅之客家风情游

—河源、梅州、永定、龙岩、大埔、丰顺

7月18日

(一)早上7:45从暨大体育馆出发往河源,约三个小时到达河源,游览苏家围,体

验客家风俗。午餐后游览野趣沟旅游区,观赏大自然原始风光,可尽享山水激情,内有狐狸坳森林探险攀援野嬉区、响水坪、飞瀑花心潭等,还有四季如春的科普园:百花、百草、百果园。晚上住河源市区,观看河源市区夜景及亚洲第一高喷泉。

住宿:新华信酒店

7月19日

(二)早上乘船游览东江画廊,是东源县新近开发的旅游景区。溯江而上,但见沿途的江风、竹影、渔歌、闲鹤以及纵横阡陌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一幅幅客家乡土气息浓厚的水彩画。汽车往五华,午餐吃五华特色酿豆腐。下午往梅县游千年古刹灵光寺,继游雁南飞风景区,晚餐后观看客家风情表演。

住宿:围龙大酒店(五星)

7月20日

(三)上午汽车往永定,游览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茶阳明朝父子进士牌坊,参观中

国工农红军确立建军纲领上杭古田会议—古田会址。

住宿:龙岩山水酒店

7月21日

(四)上午游览龙岩莲花山寺、代表客家开拓精神的公正广场,参观中国唯一的方石

楼—泰安楼、中国最早修建的—三河坝中山纪念堂,汽车往梅州,午餐后参观叶剑英纪念馆,晚餐在有客家特色的围屋万秋楼吃晚饭。

住宿:梅州田园酒店

7月22日

(五)上午参观人境庐、千佛塔、中西合璧的客家建筑梅县白宫联芳楼,汽车往丰顺,游龙归寨瀑布。后往千江温泉度假酒店,浸泡温泉。

住宿:丰顺千江温泉度假村

7月23日

(六)上午可选择前往龙鲸河漂流,汽车返广州,途中午餐,下午送返暨大。

全陪导游:邓俊达:***

202_年7月10日

第二篇:江海风情园之游

江海风情园之游

早就听说江海风情园景色宜人,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这两天,学校举行了“江海风情园两日游”,我们终于可以去那里一饱眼福了。

来到江海风情园,只见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真是一派湖光山色。同学们兴奋得像出笼的鸟儿。一路上又笑又跳,别提有多高兴了。

“嗯,江海风情园,果然是个好地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同学们排好队伍由教练带领我们去参加各种活动,首先我们要玩的是“悬空梅花桩”。你看——

有的同学兴高采烈,摩拳擦掌,想一展身手。有的却傻了眼,连连后退,对自己信心全无。大家陆陆续续地走上了木桩,轮到我了,我望着一根根“一”字排列的悬空木桩,给自己鼓了鼓气,牢牢地抓住了绳子,然后站到了木头上。可是木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弄得我脚底阵阵打滑,失去平衡。我努力想稳住自己,拼命往上吊,使人的整个重心好往上点。可是力不从心,还是摔了个四脚朝天。“没关系,再试一次!”教练鼓励我道。我的心涌起了一股暖流,又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木头,扶着绳索慢慢前进。“哦,总算走完了。”我跳下木头,心中十分激动。

终于迎来了第二个挑战:过趣桥。第一座桥:独木桥。我小心地走上了桥,双手张开,加快脚步,心中有点儿害怕。我不断地对自己说:“看前面,看前面。”第一关:险胜。第二座桥:铜绳桥。我走上网绳,双手扶着边缘,迅速的走着。在前面同学的帮助下,顺利的过了桥。第三座桥:钻洞桥。这——没办法,只好向前冲了。“不就是从桥上的铁网里的洞里穿过去吗?这有什么难的。”我自我安慰着。“一个、两个、三个。”我边数边向前进。嗯,这个洞也太高了吧!我瞬时间呆住了。怎么办呢?钻,又太高了,从旁边过,下面又是很深的沟水。我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心里也越来越紧张。后面的同学在不断催着我快点走。算了,豁出去了!我鼓起勇气决定从旁边过去。最后,我总算闯过了这关。

搭帐篷比赛也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我们团结一致,相互配合,共同前进。最后我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茅镇老街,民俗博物馆等地方,都让我受益匪浅。

两天的游玩很快结束了,但这两天当中却让我学到了很多。我懂得了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友谊,什么是意志......我成长了。再回首,我看见坐落于滚滚长江边的江海风情园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妩媚动人。再见了,江海风情园,虽然我们离开了,但我相信我们的笑脸却永远印在了这里......

第三篇:河源客家风情

河源客家风情

河源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地,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风光绚丽。除了景色旖旎,河源浓郁的客家风情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中,畲族风情、客家方言、客家民居、客家服饰等,宛如一颗颗经过历史打磨的珍珠,在岁月长河中透着优雅而迷人的光彩。

一、畲族风情

聚居于广东河源的畲族,可说风情万种。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畲族男女爱唱歌,每年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或是畲族村寨有远方来客,男女新婚之夜,畲族男女都会聚集在溪边、林中、大厅,通宵达旦盘歌,欲罢不能。

习俗: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

婚俗: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食俗: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乌饭是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二、客家方言

活在河源等地的客家人,使用的客家语言,有两种。一种是与梅州客家话有细微区别的语言,称之为“水源音”。也是客家先民来到岭南后逐东江水而居所使用的一种语言。东江流域的客家人自秦汉以来一直至今所使用的“水源音”,同时又叫做“蛇话”。

河源佗城话是一种十分有铁质的客家话,它与梅州大埔话、惠州话、潮州饶平客家话、福建诏安客家话等十分接近,与梅州等地的客家话略有区别。它能让人感受到古中原金戈铁马的声音,它能让人感受到汉民族几千来不屈的灵魂。

三、客家民居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

四、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漂蓝缎乌成衣,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

河源和整个南方的客家地区地区,出产一种“蓝草”,到处可见,所以,河源各县区的居民都喜欢穿蓝色衣裳,保存至现在的,是有名的和平彭寨的“墩头蓝”。

据资料显示,“墩头蓝”织布技艺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且一直没有间断,至今仍有“墩头蓝”布艺出售。“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这首传唱数百年的客家山歌,折射出当年墩头村等周边村落民众耕织持家、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第四篇:广东梅州客家风情

广东梅州客家风情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梅州市旅游。这次各位在梅州的旅游将由我为大家服务,希望各位在梅州的旅游能玩得开心,玩得满意。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山区,与江西、福建接壤。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客家人主要聚居的地方。它包括梅州市区、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兴宁市等八县市,总人口450多万。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的故乡。梅州山清水秀、风景优美、风情浓郁。主要景点有长潭风光、五指奇峰、泮坑飞瀑、汤坑温泉、阴那山灵光寺、梅州学宫、叶剑英故居和雁南飞茶田等等。我们将会一一去参观游览。

现在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里的客家人和客家地区所独有的风情。客家人,可追溯自东晋时的中原人。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的战乱和天灾,使客家的先民逐渐南迁至两湖一带;后来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继而南迁移居到江西、福建一带;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这是客家先民大量移人广东的时代。这些先民流落到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到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分别称之为“客人”、“客户”,这就是“客家人”称谓的由来。

这些客家人来到岭南,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又因他们多居住在山区,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客家文化既保留了许多中原文化的传统习俗,又吸收融合了沿途及当地土著的各种文化,由此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围龙屋、客家山歌、客家妇女和别具风味的客家美食交织出一种绚丽多姿的客家风情。

围龙屋是客家地区最具客家文化特色的产物之一,它是客家人主要居住的地方,是一种由四面高大厚实的围墙环绕而成的、类似城堡的建筑。它的主要功能有三,一是适合聚族而居;二是利用防御外敌;三是用于显示社会地位。它最早建于唐宋时代、盛行于明清时代,它的起源是宗族地主为增强其家族和亲力所建,历来有一围不居二姓之说,并且里边居民论资排辈、家规严明,围中男女互助互爱,休养生息。后来大战四起,盗匪猖獗,土客矛盾,强化了其中防御外敌的功能。其原型应为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典型的豪强庄园堡垒式建筑,当时叫做“坞堡”的住宅,从现在出土的东汉时期陶制“坞堡佣”的大体格局上也可看出和证明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围龙屋采用了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一般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有30亩以上的,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它的建筑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4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太极形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适合几十个人、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了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等建筑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物。

各位游客,一会儿我们可以下车去看一看,去亲身体会一下围龙屋的氛围。

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吗?客家山歌也是客家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这是一首典型的客家山歌,其体例是以四句七字体为主,每首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用客家话唱出。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客

家山歌旋律悠扬,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亢、喋亮,它既有中原民歌竹校词和唐宋格律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又吸收融合了岭南百越民族的丰富唱腔,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

客家山歌的歌词在艺术上继承了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常用直叙、比例、双关、歇后、夸张、叠字、尾驳尾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猜调歌等。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客家人在平时的劳动或聚会时都爱唱上几段。

现在我为大家唱一首山歌,希望各位喜欢。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谢谢各位。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山歌来歌唱生活、抒发感情和鼓舞斗志,所以能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无论是专业团体还是民间组织都喜欢在节假日期间举办山歌擂台赛、山歌新作新唱大赛和山歌研究会。哪位朋友有兴趣,到时可以报名参加。

各位朋友,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可能已经看见许多农家妇女,头戴草帽、肩扛锄头、背后还背着孩子,在田间劳作,这就是典型的客家妇女。客家妇女不但是唱山歌的能手,更是劳动能手,客家妇女以其温顺贤惠、罕见的刻苦耐劳和俭朴的性格闻名于世,形成客家风情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文豪郭沫若曾为此写下“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的诗句来赞扬客家妇女。

客家妇女性格的形成,要从客家人的历史说起。大家已经知道,客家人的先民从北方南迁,途中历尽千辛万苦,客家妇女也随家人一起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开创家园。特别是迁居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梅州山区的客家人,更是由于山多田少,男人们多数要外出谋生,有很多男人去了南洋,他们往往十年八载不回家,而且寄钱养家的不多。客家妇女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仍然能以惊人的毅力,克勤克俭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无论是孝养公婆、养育儿女、耕田种地样样都能做到尽善尽美。客家妇女一般不缠足,不束胸,这也与她们的生活、生产劳动经历有关。

客家妇女持家有方,还很注重文化教育,不但支持丈夫、子女读书,自己也积极追求文化知识,古今中外都出现过许多“才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革命时期,在红军年万五千里的长征中,坚持到最后胜利的数十名女红军中,就有三名梅州客家妇女,她们是李坚真、萧月华和郭丁梅。所以说,客家妇女是中国妇女的典范,一点也不夸张,不信你们可以亲身在我们梅州任何一家住上一段日子就会有所体会了。

好了,我们现在去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喝上一杯我们客家人自酿的酒。它是选取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传统的酿造工艺精制而成,含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营养价值。客家妇女特别爱喝,因为它还有行气活血等功能。说到喝酒,“无酒不成宴”的习俗,在客家地区更是异常突出。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会酿酒,逢年过节、喜庆寿诞、婚丧嫁娶都离不开酒,同时它还遍及社会生活交往的各个方面。他们把办酒席的目的和内容称为“某某酒”,如在生活习俗中,婚嫁中有“暖轿酒”,小孩出生三日要做“三朝酒”,男子成年要做“新丁酒”,老人过生日要做“暖寿酒”,春节时还要特意聚在一起“吃发始酒”等。生产领域中有“栽禾酒”、“圆禾酒”。商业经营中有“起乐酒”、“戏文酒”。工匠学徒中有“进师酒”、“出师酒”。建房筑屋动工之日要做“上梁酒”,竣工之时要做“圆屋酒”、“上板酒”。迁居时要做“过火酒”等等,十分丰富。总之,客家人会造酒、爱喝酒、常饮酒,这是客家地区的传统习俗,它不但保留了中原的饮酒文化,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它的内涵。

说到吃,你们知道吗?东江菜是粤菜系中三大分支之一,它虽属粤菜系,但却保留了北方菜系中味道浓郁的特点。它主料突出,造型古朴,菜肴多用肉类,很少以蔬菜和水产搭配,下油重,味偏咸,以沙锅菜见长,风味名菜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八宝窝全鸭等。其中酿豆腐更是南北结合的典型,在北方一直都保持着过年包饺子的习俗,但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山区不产小麦,没有面粉包饺子,客家人就利用当地多豆腐的特点,把豆腐中间镂空,然后加上肉末煎煮,形成像饺子样的食物,寄托客家人丝丝缕缕的思故之情。

各位朋友,由于时间关系,客家风情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去参观叶剑英故居……

王晓宁

(广东省中国旅行社高级导游)

第五篇:游客家博物馆

清晨,下着雨,空气格外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而我则以小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名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中唯一的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

来到客家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楼上金光闪闪的“中国客家博物馆”七个大字,并且,在向前走一会儿,你就会看到一口井,上面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字。

走进博物馆,一个“涯”字立刻印入眼帘,而这个璀璨耀眼的“涯”字是“我”的意思,是我们客家精神的象征。继续往里面走,就来到了“客从何来”展厅,通过讲解员姐姐的介绍,我知道了客家人经过了五次大变迁,最后绝大部分的客家人定居在广东省。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客家人不畏艰辛、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紧接着,我们又跟着讲解员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展厅——“人文秀区”。在这里,我了解了罗香林、谢晋元、叶剑英、叶挺、文天祥等客家英才的英雄事迹。我了解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之后,感受颇深:这些烈士,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客家风情”这个展厅,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古代时候的客家重男轻女,因此娶亲也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例如:“等郎妹式”、“童养媳式”、“隔山娶妻”。

那么,了解完客家风俗后,我们又去了解客家的建筑。

我们一起去第四个展厅——“地标围屋”进行参观。来到展厅,一个半圆形的围龙屋模型立刻在你的眼前出现,这个围龙屋模型一共分三堂,分别是上堂、中堂和下堂。而围龙屋的前面,还有一个半圆形的“池塘”。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这样的建筑的构造,不仅方便了居住,而且也是个休闲的好方法!这种建筑充分体现了客家祖先的智慧!紧接着,讲解员姐姐一边带我们参观这个展厅别的地方,还告诉我们,我们客家不仅仅有围龙屋这种一举多得的建筑,还有能够抵御外敌并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楼等等。

紧接着,我们来到的客家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客家腾飞”。这个展厅主要向我们展现的是客家人经过五次变迁之后的美好生活——幸福、安康。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还自告奋勇讲述了自己参观完博物馆后所知道的知识以及自己参观后的感受,最终还因此获得了一个奖品。我无比的激动,因为我认为这个奖品虽然只是一个杯子,但这个杯子里装满了我对客家人的敬佩以及热爱,并且,它还标志着我已经长大了,能够有勇气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此次参观客家博物馆的活动,就此结束。

暨南大学202_年暑期中国文化之旅之客家风情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