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来自四道河村民情日记(推荐五篇)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17-959429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3 23:53: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来自四道河村民情日记

3月24日 星期四 晴

结合市委“三万”活动部署,我们将这周定为机关“作风建设主题教育周”,组织机关干部到我们的联系点——丹江口市浪河镇四道河村入户走访调研。上午9:00,我们到达目的地。四道河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有763户2587人,耕地面积1545亩,山场面积2.7万亩,茶叶面积1000亩,全村共有党员80人。村党支部书记宋天成迎接了我们,简短寒暄后,我们到六组(花园沟)走访。15分钟车程后,我们来到五组和六组的分界线。下车步行,到处都是修建沟渠的村民身影。“花园沟山大人稀,离国道又比较远,基础比较薄弱,农田灌溉比较难,我们当前正在修建两处水渠从山上水库引水下来。前面有一座何家沟水库,是一座病险水库,非常需要资金修筑加固。”宋天成边走边跟我们介绍。我嘱咐宋天成:“小水利,大民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水渠修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基础。”看完病险水库,我们现场决定为他们提供援建资金5000元,帮助他们修建水渠。

走到一处水渠修建现场,20多人正干得热火朝天。我突然想起车上还有十几份帮扶物资,我们决定慰问一下这些村民。村民们得知我们是市里派来的工作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对我们的慰问表示感谢。村民王宝英直言快语:“王主席,你们干部下乡,我们就有希望,你们要多多支持我们村哦。”我说:“你们才是村级发展的真正动力,我们充其量是雪中送点碳而已。”我鼓励大家把渠早日修好,方便灌溉和用水。当得知今年中央和省委的两个1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要求“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时,村民们纷纷叫好。

离开施工地,我们来到何明富家。走进他家,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他家里除去几张简单破旧的桌椅,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家具,两间泥土结构的房屋阴暗、潮湿。何明富母亲80多岁,去年去世,现一家4口人,妻子哑巴且神经,有2个年幼的女儿,由姥姥照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我给他送上了总工会慰问金200元,自己又掏给他400元,再三告诫他:自己穷,不能让子女穷;自己苦了,不能苦孩子,要把孩子培养好。我嘱咐村干部,一定要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他家中。

随后我们来到王荣启家,这是一个50多岁的老汉。看见我们来了,老人赶紧迎了上来,刚刚干完活的手显得有些脏,便把手使劲往衣服上擦。我知道他有

些紧张,为了消除他的紧张感,我紧走几步高兴地说:“我们可是一家子哦!”紧邻他家的几户村民,看见我们来了,也都聚在了一起,与我们拉起了家常。我问他们:“现在你们急切需要什么呢?”村民李永成说:“现在我们这里路是通了,但是窄了;水是有了,但没有用上自来水,原因是去年要搞,因为有几户困难户交不起钱没弄成。”我对大家说:“用自来水是关系群众的大事,希望村干部多方做工作,交得起的农户要收,市总工会对交不起钱的困难户将给予补助。”我询问坐在身旁的何文魁家中情况。他家里开了个加工厂,购置有打米机、打面机,为附近农民提供了方便,前年他家又花10万元盖了楼房,一家过得红红火火的。当得知他的大儿子在东莞打工时因煤气中毒痴呆,我们仔细询问权益是否得到了维护,听说厂里每月寄来3000元生活费时,我们深感欣慰。我们又问他对村干部的工作和作风是否满意,他说这届村干部很好,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和好事,特别是修了通往土关垭的公路,解决了300多人的出行难,圆了50多年的梦。

一天下来,我们走访了32户、120多名农民朋友。我曾在农村生活和工作过,进村后看到淳朴的乡亲们备感亲切。由于与农民朋友“讲得来”,我心情一直惬意。他们都说:现在党的农村政策的确好!此情此境,我突然想起一首儿歌:“我找到了,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当然,我想的更多的是,希望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我们的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作者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岩力)

第二篇:来自廖河村民情日记

3月1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们驻房县五台山林场廖河村“三万”活动工作组走访乡亲的第三天。一大早,我们翻香炉崖,穿冷水沟,过干坝子水库,下锦鸡坪,进东西二沟,一天下来走访乡亲近20户。晚上,在村干部安排的农家歇息,我辗转反侧,思绪万千。

自己也是农家子弟,参加工作后曾在乡镇基层工作多年,起早贪黑,哪黑住哪,遇啥吃啥,与群众打成一片,快乐自在。如今到基层却显得有些生分了。就说睡觉,乡亲的热情没变,床也没变,应该说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床铺是越来越软和了,自己反倒“择床”难以入眠。实际上是自己变了,坐机关时间长了,身子变得精贵了,养尊处优,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经不起磕碰。

究其深层次原因,总觉得自己在乡下工作多年,自认为了解基层、了解群众,不想下基层、不愿下基层、不能下基层了,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知半解,特别是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把握不准,思想上有一种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的倾向。说白了,就是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衰退、与群众的感情不浓了。正所谓:现在的路越修越好,干部下基层却越来越少;电话越来越多,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办公楼越盖越气派,群众办事却越来越难。

我深深地认识到,远离基层、远离群众、远离生活,就远离了创造历史的衣食父母、远离了获得营养的沃土、远离了解决难题的智慧。在机关,比职务、比待遇、比工作环境,比得心浮气躁、精神萎靡、作风飘浮;到基层,与基层干部比、与普通群众比,尤其是与农村众多的弱势群体比,越比头脑越冷静,越比越心平气和,越比越坦然淡定。

白天几个勤劳质朴、坚韧向上的走访对象一直回荡在脑海,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力量。

上午在廖河村三组冷水沟,我们走访了已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唐有余。我们去的时候他在坡上翻地备春播,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身体很硬朗。他告诉我们,他在原青峰啤酒厂干了23年,是车间老机修工,202_年啤酒厂倒闭后,仅仅补偿了买断工龄款1.1万元,本来按政策他可以争取去申领养老金,但他说自己没为社会作多大贡献,老了也不想给党和政府找麻烦。老人回乡总是闲不住,家里

种了2亩多地,农忙时节经常帮有残疾的大儿子干农活,农闲时靠打铁手艺挣点儿油盐钱,坚持不向政府伸手。当得知他的两个孙子闲居家中时,我们建议他让孙子去参加免费职业培训,并给他提供了县内外3家企业用工信息。他站起身来拉住我们的手久久不放,再三表示感谢。

别过唐老,来到养羊大户白亭河、白玉乐的养羊场。白亭河、白玉乐两家几亩陡坡地退耕后,人均不到半亩地,家庭比较困难,但他们头脑灵活,向信用社贷款2万多元建起标准化羊栏,得到林场以奖代扶补助1万多元,养羊场现已粗具规模,饲养山羊50多只,每年出栏山羊40多只,经济效益还算可观。他们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新农村建设国家有许多优惠扶持政策,作为年轻的农民,不能整天无所事事,要干点事业出来。我们给他们送上了《山羊养殖技术简明读本》,他们如获至宝,连声道谢。

在困难村民杨正兵家中,我们了解到,此人原是三组组长,因村组合并现已不再任职,他本人身体状况不好,经常生病吃药,甚至住院,一个儿子在浙江打工,患有肝炎,难以治愈,家里经济来源少,因此显得捉襟见肘。听完后,我们对他家的情况表示同情,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单送给他,并向他解释现在上级对农村关注程度越来越大,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马上将推行的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等,都是惠及群众的利民政策,鼓励他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坚强地生活下去。一天走访结束,在返回的路上,几位同事都有一些感慨。我们认为,农村现状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农村政策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农民生活状况也在逐步改善,忧的是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农村种养技术的推广、市场就业信息服务远远不够,在一系列好政策的背后,仍然有部分农民家庭状况让人心酸。同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知“三农”、懂“三农”、爱“三农”的干部,这坚定了我们深入基层、心系农家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决心在与群众“三同”中增进感情,在与群众打交道之中提升能力、增加才干,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以回报养育我们、教育我们的农民兄弟。

(作者系房县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张明生)

第三篇:来自吕家河村民情日记

4月7日 星期四 晴

一大早,我们一行5人驱车前往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由于十房高速修路,部分路面损坏,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局驻村“三万”工作组组长王天军、村党支部书记唐善明等人在较近的一户农家院里介绍村情。

吕家河村是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269户1098人,外出打工310人,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耕地1579亩,202_年人均纯收入3336元。近年来,打通了18公里的旅游路,开设了16家农家乐,改造了河道,粮食直补、新农合等各项优惠政策都得到落实,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干部群众关系融洽。村干部也反映了修建旅游路资金缺口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对这些我都一一记录下来。

简单了解村情后,我对唐善明说,先到最困难的农户家里看看。

11:00,我们来到2组怀成清家。老怀今年50岁,家里7口人,老娘92岁,老伴精神有问题,哥哥弱智,在家放牛,弟弟智力差,在外打工,兄弟两个都没有娶媳妇,两个女儿都是先天性心脏病,去年红十字会帮忙,到上海做了手术,治好了病。我问他现在孩子上学免费、粮食直补、合作医疗、低保等都有吗?老怀说,现在政策好,孩子上学不交钱,种粮食不交税还发补助,看病报销,去年两个孩子治病只出了路费,老伴住院花了500多元,报销了350元,家里3个人低保,每年补助1000多元,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

我去看了老怀家人住的房间,一看很心酸,他和老伴房间很脏很乱。老太太住在厨房后面,吃住混为一体,卫生条件非常差。看完后,我拿出500元钱给老怀,叮嘱他要多发展食用菌,多养猪和鸡,种点蔬菜。要搞好卫生,衣服要常洗常晒。以后有什么困难找我、找工作组都可以。我又对镇村干部和工作队员说,对老怀要多帮助,想点致富门路,改变这种贫困状况。

11:50,我们到达“民歌王”姚启华家,一栋两层八间的现代小洋楼很气派。正在门前修理农具的老姚见我们来了,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招呼我们,老伴也忙着搬椅子、倒水,很是热情。

老姚今年70岁,一家6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老姚能唱各类民歌1000余首,会79种曲调,曾有一次连续唱了12夜没有重复的歌。这些年,老姚在旅

游旺季唱民歌,闲时组织民间鼓乐队,专门为农村办红白喜事服务,收入相当可观。现在,家里盖起了楼房,用上了沼气和自来水,装了电话,买了大彩电。老姚说,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现在他有三个愿望:一是想入党,来报党恩;二是上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把吕家河民歌传向全国、全世界;三是把“三万”活动编成民歌,在全市、全省唱响。

老姚像一团火照亮身边的人,给别人以希望!我对随来的工作队员和镇村干部说,老姚是我们活遗产,要保护好,要帮助老姚入党,协助老姚编写“三万”活动民歌,支持上星光大道。同时衷心希望老姚能带几个徒弟,把吕家河民歌传承下去。

不知不觉已经快下午1点了,午饭是在农户郑龙芬家吃的,她家是开农家乐的。饭后我们要结饭钱,村干部和女主人坚决不要,推辞不过,只好将钱留给工作组代付。我与郑龙芬聊天得知,她家3口人,原来和老公在外打工,一年能挣4至5万元,很辛苦也没有安全感。202_年这里发展旅游,就建了三层楼,市旅游局补助1万元建起了农家乐。丈夫继续在煤矿打工,每月寄回202_多元。去年她开农家乐挣了近2万元,高峰期一天接待了十几桌客人。今年由于修路,游客进不来,收入差点儿。现在她不知道怎么提高服务,希望市局领导能组织出去看看。我听了很高兴,现场安排工作组指导当地农民办农家乐,对开办农家乐验收合格的给予1万元扶持,对现有农家乐要提档升级,力争评上星级农家乐。14:30,我决定到田间看看农民春耕情况,进一步了解民意。我们沿着田埂来到水田边,和几个正在育秧的农民聊起来。我问现在种水稻有补贴吗?他们都说,现在政策好了,种地不缴钱、缴粮,国家给补贴,农民干劲大、信心足!我问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一个姓王的老农说,还是致富的技术。我又问了一些关于工作队员入户走访的问题,大家都很满意。

15:20,我们实地考察了民歌堂建设情况,分析讨论后提出了选址建议。对建设中的征地、资金等问题,我要求尽快召开市、镇、村和旅游公司协调会,统一思想,力争在5月份动工,年内主体完工。

离开吕家河村,一天的走访让我心情难以平静。党的政策好,农民得到实惠,但我们的农村还是很贫穷落后。开展“三万”活动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关怀,是我们党员干部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的重要途径,是密切我们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方式,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对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吕家河村以及广大农村的扶持力度,尽快让群众走出贫困、走向文明富裕,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作者系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卢熹昌)

第四篇:来自曲远河店村民情日记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工作队进村入户的第4天,按照工作计划召开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店村村民政策形势报告会,这也是开展“三万”活动进村来召开的第一个村民大会。早上6点15分,工作组4位同志便起床,吃过早饭就来到大会现场,悬挂会标、宣传条幅,布置会场。因为村委会房屋条件有限,会场选在青曲镇中心小学学生餐厅。

上午9点整,大会正式开始,会场座无虚席,有200多名党员、干部、村民参加。会上工作组4位同志分别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万”活动的有关文件、鄂发[202_]2号文件、中央、湖北省当前强农惠农政策,学习了《省委书记李鸿忠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一文,张益堂同志代表工作组做了“三万”活动工作安排,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复就当前春耕生产、移民内安做了安排,镇党委副书记秦华就如何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与配合“三万”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会上还向广大村民发放了《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整个会议进行了两个半小时,会议开得很成功,大会现场、村民的表现在我脑海不断浮现,难以忘怀。

一是村民的会风,让我敬佩。以前我认为农村开会,农民没有时间观念,拖拖拉拉,而且大多数农民都会带着小孩来开会。可是今天我想错了,9点开会,8点50分村民已整齐到位,只有两位村民带有小孩,在两个多小时的会议时间里,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人喧哗,没有来回走动,村民聚精会神,认真倾听。这使我联想起机关开会和在外参加会议的情景,“打手机、交头接耳”的会场现象,与今天村民大会形成显明对比。机关开会,会议室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而村民开会大多数都是在室外,条件十分简陋,为什么会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省委、省政府开展“三万”活动所提出的转变机关作风的目的所在。

二是广大村民迫切渴望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使我更深刻认识到开展“三万”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三万”活动的任务是“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送政策”排在活动首位,今天的会议让我看到了村民对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迫切了解的渴望,也说明省委、省政府开展“三万”活动定位的准确。曲远河店村是青曲镇最大的村,也是镇政府所在地,该村方圆8公里,为了参加今天的会议,有些村民步行2个小时前来参加。会前一位叫张传友的村民告诉我:

“多年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政策形势报告会议了,今天来主要是想听听中央的声音,听听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以便计划下一步怎样发展。”会前我们印制了202_多份《当前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今天的会议我们带来了100多份,但没想到这么多人参加会议,不能人手一份。在发放中,广大村民争先恐后抢一份政策一览表,此情此景仍出现在我眼前,这不仅说明我们的农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意识在不断提高,也说明我们机关干部对农村工作深入不够、缺乏了解,这是值得深思的。我想在这一个星期内我们工作组将把 《当前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尽快发到村民手中,保证每户一份。

三是农民的心声,使我深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责任重大。会议结束后,大多数村民围着我们工作组成员表达心情,有的说我们缺技术、缺信息,有的说我们这里吃水难。一位叫张兴运的村民说:“学习了《省委书记李鸿忠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一文,我深受感动,虽然李书记是与基层干部谈谈心,但他的字里行里都表达出了省委领导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没想到李书记对我们农民的现状这样了解,对我们农民这样体贴,真是难得。”张贵富村民说:“省委这次活动是几十年来没有的,也是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感谢共产党,感谢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建设家园充满信心!”这些朴实的话语一直在我耳边回荡,我们的村民是多么的纯朴、知恩感恩啊!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如何不辜负组织重托,为建设新农村、为农民办实事,我深感责任重大。(作者系省烟草专卖局“三万”活动工作组成员鲁光华)

第五篇:来自小河村民情日记

3月21日星期二小雨

白浪街办小河村是我区重点打造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这个村在集体经济发展、新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搞得有声有色。下午2点,我前往小河村,想看看村里的搬迁小区建设得怎么样,老百姓有什么要求?还想了解村里的医疗状况如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

到了村委会,我叫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隆江,一同前往离村委会不远的搬迁小区建设现场,只见现场有近30名群众正在建房,有的拌沙、有的砌砖、有的划线,一派繁忙景象。通往搬迁小区的道路不长,因为最近才下过雨,有些泥泞。走在搬迁小区,我不禁在想,小区的村民平时吃饭、生活用品全部需要出行采购,但这里道路不平,离商业区又较远,村民采购的确不便。要是能在小区建设一个生活用品超市,既可以解决一部分老百姓就业,又可以方便周围群众的生活,这岂不是一举两得。这个搬迁小区我原来已来过几次,好多搬迁的群众对我还比较熟悉,看到了我的来访,他们都纷纷过来打招呼,或坐或站,围在我身边。他们除了感谢政府以外,还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是:希望政府协调村委会尽快建成小区,让村民早点住进新房;帮助他们安置净水设备,解决小区村民安全吃水问题;希望政府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及效率。对此,我都一一给予解答。

从搬迁小区出来的路上,我深有感触,我们白浪的老百姓真是纯朴,为了村组集体经济和开发区的发展,他们离开了祖辈生活的地方,舍小家为大家,住在条件艰苦的简易板房里等待住宅小区建设完工,作出了很大牺牲,刚才向我提出的这些要求都很实际,也很朴实,没有过份的要求,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排忧解难。这几年,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刚才很多老乡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很多群众因为看病贵,舍不得花钱看病,小病拖成了大病。边走边想,我来到了小河村卫生室,同时,电话联系上了区文教卫局局长翁端胜,让他也到现场来“把脉会诊”。在村卫生室,刚好遇到了前来就医的村民和卫生室的负责人李海,我就详细询问了新农合门诊统筹的费用核销、村民门诊医疗费支出以及医护人员的收入等情况。李海说:“卫生室用的是村委会的房子,村委会没收过房租,是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的。卫生室的收入还行,旺季的时候每个月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淡季的时候也能有千把元的收入。”我对他说:“卫生室的收入应达到平均每月一千七八百元,没有了生活之忧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治病救人。开发区今后会加大对卫生室的投入力度,找企业拉点赞助,为卫生室添置些医疗设备,提高你们的待遇也就是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一流的卫生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农村卫生室建设也要适应开发区建设发展的需求,要不断满足辖区村(居)民的就医需要。我与翁端胜商量说:“下一步要采取多个企业帮建一个村卫生室的办法,尽快建成一流的农村卫生

室,尽快完成新农合一卡通建设任务,确保12月30日前投入使用,方便村民就医;要按照所管辖村民数核定村卫生室医护人员数,其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各村医护人员安心从事开发区农村卫生事业,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开发区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5点多钟,我匆匆喝了几口水后,记录下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我认为,如今的干部交通条件好了,下乡的次数反而少了;通信发达了,与群众见面的机会反而少了;办公条件好了,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反而弱了。这说明我们的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有了距离,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做事时就容易伤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伤害了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就会不稳定,就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因此,省委、市委开展“三万”活动十分必要,通过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干部基层工作经验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抓手。我相信,开发区通过深入开展“三万”活动,必将实现经济社会的大和谐大发展。

(作者系十堰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王旋)

来自四道河村民情日记(推荐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