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河南交投一年亏损超19亿 成省内国企最大亏损户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17-66174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8 14:47: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河南交投一年亏损超19亿 成省内国企最大亏损户

河南交投一年亏损超19亿 成省内国企最大亏损户

时事河南商报[微博]2014-07-30 07:33

包括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等出现集体亏损 此外,去年亏损19.34亿元的河南交投集团,成为省内国企最大亏损户 河南商报记者 齐亚琼

头顶“财大气粗”的华丽光环,实际上囊中羞涩,是省管企业中的盈利“困难户”,是全省国有企业的亏损儿,它们都是谁?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的报告,对当前我省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和调查。

现状

4042家国企资产 相当于全省GDP总量的一半

我省国有资产分布状况如何?

副省长张维宁说,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共4042户,资产总额1.8万亿元,2003年至2013年年均增长15.3%,净资产达到5864亿元。

这个庞大的企业群体资产总额1.8万亿元,相当于全省GDP总量的一半。报告称,我省国有经济以省管企业为依托,形成了河南能源集团新洛轴工程和鹤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平煤神马集团盐化工产业园、郑煤机高端液压支架基地等一批重要产业基地。

由此可以看出,全省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社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批发和零售等领域,其中我省的“大块头”国有企业多集中在工业领域。

问题

河南交投集团一年亏损超19亿元

2013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河南省内国企共9户,其中省管企业5户,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328位。今年7月7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时,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仍在榜单上。

然而,透过靓丽的表象,背后是不少企业利润下滑、陷入亏损泥淖。

张维宁说,上半年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61.8亿元,同比增加117.8亿元,增长5.2%;利润同比下降68.4%。

河南商报记者从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出具的一份省管企业目录中发现,包括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等“煤”字号国企集体亏损。

去年9月,重组河南煤化集团、义煤集团成立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虽然该集团多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是省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然而亏损的“帽子”没摘下来,2013年亏损8.43亿元。

省管企业中,资产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全部亏损,除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交投集团2013年分别亏损了1.48亿元、19.34亿元,它们的资产规模都在千亿元以上。

一年亏损超过19亿元,河南交投集团成了河南国企中最大的亏损户。

第二篇:国企亏损原因总结

国企亏损的原因

一、关系大于一切制度。国企用人,关系在先,工作在后,关系好,工作就是出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国企的一切制度和文化都是好的,但是执行和运用的不好。用人出问题,一切出问题,机构臃肿,嫌人太多。

二、管理上不去。亏了是国家的,损失了是企业的,只要不是自己的,一切可以糊涂,一切流于形式,明天领导检查,今天马上作假。检查不过关,烟酒一下就过关。最后害了底层工人。

三、各个环节都在浪费。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管理系统都在或多或少在浪费,国企的各个管理环节操作弹性大,缺少凝聚力,管理各系统不能形成合力,各自为政,各种消耗、浪费、成本大,用人制度局限性严重。

四、腐败严重。大部分国企领导都是在作秀,做政绩,靠国家的钱腾达,虚的东西多,企业没有真正的凝聚力,向心力,没有真正的企业魂魄、文化。企业领导今天我拿企业做跳板,明天他拿企业做跳板,他来国家给点贷款,给点政策,玩一圈走人。我来国家给点贷款、政策做几天秀走人,最后坑的是国家和工人。

五、盲目投资,浪费资源。国企发展靠国家给政策,以投资建项目为由向国家要钱要贷款,实质是为领导层所挥霍的黑洞平坑,因为民营企业以及外企和私企在市场上生存靠的是竞争实力。国企是一个癌症患者却要靠国家不断输血输蛋白来维持生命,是本质的区别。

六、体制有问题,国家监督、监管不到位。国企的发展好与坏,以及管理经营中的漏洞,错误,腐败没有人追究,导致国企多年来的经营和发展畸形,国企领导的思想、格局小,德行差,滥竽充数者居多。

第三篇: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一年亏损 股票就要带ST的帽子(推荐)

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一年亏损 股票就要带ST的帽子

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一年半亏损 股票就要带S ST的帽子

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亏损 股票就要带*ST的帽子,而且有退市的危险

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半亏损 股票就要带S*ST的帽子,而且有退市的危险

对于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

如果连续半年盈利 股票就可以将*ST的帽子换为SST的帽子

如果连续一年盈利 股票就可以将*ST或者SST的帽子换为ST的帽子

如果连续两年盈利 股票就可以摘掉帽子

黑病毒88 2009-03-09 22:34:18

对于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

如果连续半年盈利 股票就可以将*ST的帽子换为SST的帽子

如果连续一年盈利 股票就可以将*ST或者SST的帽子换为ST的帽子

如果连续两年盈利 股票就可以摘掉帽子

港口镇 2009-07-05 09:07:47

ST股票摘帽的条件

ST股票要想撤销特别处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年报必须盈利;

2、最近一个会计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每股净资产必须超过1元;

3、最新年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

4、最近一个会计的财务报告没有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没有重大会计差错和虚假陈述,未在证监会责令整改期限内;

6、没有重大事件导致公司生产经营受严重影响的情况、主要银行账号未被冻结、没有被解散或破产等交易所认定的情形。

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沪深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由于“特别处理”的英文是Special treatment(缩写是“ST”),因此这些股票就简称为ST股。公司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主要是指两种情况,一是上市公司经审计连续两个会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实行特别处理期间,其股票交易应遵循下列规则:(1)股票报价日涨跌幅限制为5%;(2)股票名称改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辽物资”;(3)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必须审计。

如果上市公司最近财务状况恢复正常、审计结果表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已消除,公司运转正常,公司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为正值,公司可向交易所申请撤销特别处理。撤销特别处理的股票代码前不再有ST标记,俗称“摘帽”。

第四篇:代客炒股一年 2900万亏损该由谁承担每日商报

代客炒股一年 2900万亏损该由谁承担·每日商报

股民委托券商炒股炒出纠纷

代客炒股一年 2900万亏损该由谁承担

2017-04-18

2016年底,金先生发现自己的股票账户只有2100万元,而一年前这个账户还有5000万元。从5000万到2100万,一年间金先生的证券账户亏损2900万,亏损幅度高达58%。金先生透露,“代”他操作股票账户的正是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近日,这位江苏常州的金先生投诉,称自己在2015年底曾与某券商江苏分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投顾服务协议,金额为5000万元,但协议到期自己不但没赚到钱,到现在反而“亏了三千万”。“保底”协议不保底 委托炒股一年亏损2900万 金先生出具的资料显示,2015年12月28日,其与该券商签订了一份金额为5000万元的投顾服务协议,经办人为该券商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苏某。该协议显示,不保障本金安全,收益分配方面,超出本金的部分,甲方即券商可获得30%的分红,乙方即金先生获得70%;赔偿机制方面,本金亏损部分券商承担30%,金先生承担70%。止损位是亏损总额不超过本金的10%。该协议的到期时间为2016年12月27日。投顾协议显示,乙方金先生全权接受甲方某券商的投顾服务,根据甲方投顾指令进行账户操作,严禁乙方在无投顾指令的情况下私自操作。该协议签订后,金先生表示自己在该券商开设的股票账户其实一直由券商独立操作。2016年8月份,金先生发现自己股票账户的亏损金额超过1000万,占本金的比例超过20%,然而该券商并没有按照协议书进行及时止损。金先生找到经办人苏某进行询问,苏某提出会为其保本,随后双方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书。这份补充协议书的内容包括:券商保障金先生本金安全,本金亏损由券商全部承担;合同运行期间,乙方金先生不得干涉和影响甲方的操作思路与操作方法。转眼协议期将满,2016年12月25日金先生发现自己的账户已亏损近2100万,便催促券商清盘并退还本金。按照金先生的说法,该券商同意在2016年12月27日清盘,同时会将5000万汇入金先生账户。但到了约定日期,券商方面并没有如约清盘。金先生找到与其签订协议书的经办人苏某,苏某称总部正在商量开会。金先生出具的一段视频资料显示,2016年12月28日,他在与苏某面谈时,苏某称总部无法拍板此事,同时清盘的事情仍在商量。对此,金先生表示,如果券商还不尽快为其清仓的话,他将向江苏证监局投诉。而苏某对此则回复称,(券商)总部没有支付的义务,炒股都是有钱大家分,没有保本这回事,这种协议不对等。对苏某的回复,金先生表示无法接受,将继续寻求监管投诉。苏某则表示若其不投诉的话,将为金先生延长6个月的合同期,并保证赚到6000万,收益还是三七分成。金先生提出要苏某质押证券来做作保证,不过对方并未答应。今年3月,金先生再次查询自己的证券账户时,发现股票亏损额已将近3000万。在退还本金希望渺茫的情况下,金先生向江苏证监局投诉,得到的回复是“正在核查中”。随后金先生在“常州化龙巷”论坛平台就此事发布相关帖子,但目前,网页上显示该帖子已被删除。维权困难 协议经办人及涉事公司 电话均无人接听 根据金先生提供的资料,代表券商与其签订补充协议的苏某以及陪同其签约的郭某,与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查询到的信息基本一致。公开信息显示,苏某2014年10月21日起进入这家券商工作;郭某2013年10月27日起进入该券商工作,从事一般证券业务。长期从事证券行业法律服务的律师许峰表示,金先生与券商签订的《投顾服务协议》是没有问题的,但补充协议书是无效的,“这样的保底补充协议书纯属忽悠。” 许峰告诉记者,委托理财一般面向的是具有较高风险的期货、证券等金融市场,保底条款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则以及委托关系中责任承担的规则,亦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和资本市场规则,司法实践中通常认定保底条款无效约定,即“保本”约定无效,并不能真的保本。从券商与金先生签订的投顾协议来看,虽然是金先生根据券商的投顾指令进行账户操作,但其实从协议生效的第一天起,金先生的股票账户就一直由券商独立操作。许峰表示:“券商可以提供投资咨询的服务,但全权操作确实是违规的。” 同时,根据《证券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未经过其依法设立的营业场所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不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投顾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先生的遭遇不过是券商代客理财的灰幕的冰山一角,在利益驱动和经营压力下,不少机构对这种违规代客理财违往往‘睁一眼闭一眼’”。那么金先生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许峰建议,可以优先选择去当地证监局或证券业协会投诉,在违规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解方式解决,调解无果后续可以再研究起诉。据中国网

第五篇:亏损中盐一年招待费八千万 央企员工称办公室配卧室

亏损中盐一年招待费八千万 央企员工称办公室配卧室

发稿时间:2014-06-05 10:38:37来源:人民网作者:责任编辑:张元缘中国青年网

一些央企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在国有资产处置、工程建设、资金拆借等领域违纪违法行为仍易发多发中央巡视频频,央企的领导们正在尽量地保持低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4日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获悉,国资委[微博]巡视组近期分别向中国南车、中丝集团、中储棉总公司、中国化工、中盐公司和诚通集团等6家中央企业反馈巡视意见,指出了一些主要问题。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在国有资产处置、工程建设、资金拆借等领域违纪违法行为仍易发多发;二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办公场所比较豪华,有的所属企业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等;三是执行民主集中制不严格,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民主意识不强,“个人说了算”,重大决策调研论证不充分,投资项目亏损严重;四是选人用人工作不够规范,有的企业不能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存在用人失察、“带病上岗”现象。

国资委[微博]巡视组没有点名哪家央企“投资项目亏损严重”。不过,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以中盐公司为例,截至2013年9月底,中盐公司当年的合并营业总收入达到204.0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94.28亿元增加9.79亿元,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亏损,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额为4.28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1.51亿元。本报此前梳理发现,2010年,中盐的管理费用为18.84亿元,其中业务招待费用为7557万元。到2011年,管理费用提高到23.27亿元,业务招待费也增加到8703万元。即便到了2012年前三季度,招待费依然高达6437万元之多。在2013年前三季度的报表里,16.61亿元的管理费用一栏中,中盐未再提供招待费用具体数字,仅列出3232.09万元的研发费用。

“央企的钱,反正都是国家的钱。”中国某央企一位退休高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最终导致一些央企在相关的项目投资当中,缺乏科学的论证,从而盲目投资。

这位退休高层对本报说,特别是在海外投资,其盲目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而对于“有的企业办公场所比较豪华”,另一央企的内部员工向本报表示,他们“一个人一间办公室,还配卧室,有时候感到非常寂静”。

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国资委巡视组向企业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强调要切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在反馈后3个月内向国资委巡视组报告整改情况。对企业领导人员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和领导班子建设、海外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国资委党委已责成有关厅局研究办理。

根据统一部署,2013年11月下旬至2014年1月下旬,国资委巡视组对中国南车等6户中央企业开展了巡视。“这对央企的威慑力非常大。”某央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对本报说,“现在央企的领导们都尽量保持低调。”

本报此前报道,近期中纪委高层密集约谈央企等负责人。(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河南交投一年亏损超19亿 成省内国企最大亏损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