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求职信是通往求职的必由之路吗[推荐]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7-870960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3 12:07: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求职信是通往求职的必由之路吗[推荐]

求职信是通往求职的必由之路吗?

左家哺

我们经常看到绝大多数毕业生,给求职单位发送了几页厚厚的求职信,十分详细地介绍自己各个方面,就担心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不了解自己,似乎流行求职信一样。可是,到底要不要求职信?如果非要又该怎么写?

如果自己学习、特长、兴趣就是一般般的,写求职信不也是一般般的吗?还能有什么特色呢?是的,与其如此,倒不如不写求职信。要是不相信这等说法,请听一听著名外企的人力资源部对求职信的评价吧。美国加州的惠普公司“附求职信没有必要”,法国巴黎的欧莱雅公司“求职信作用不大”,美国纽约的IBM公司“写得不好不如不写”,美国西雅图的微软公司“不强调附求职信”,美国印第安那州的礼来公司“求职信没有多大意义”,日本东京的NEC公司“附求职信是画蛇添足”,德国柏林的西门子公司“不能千篇一律”,美国纽约的柯达公司“写出闪光点很重要”,等等。事实上,外企人力资源部追求的是效率原则,给他们一个简历即可,因为这些人力资源部只有权力拒绝你,却没有权限录用你。

如果自己不是一般般,而是十分出众,那么写一封求职信也可。但是必须要记住,求职信不是写给人力资源部看的,而是写给那个真正具有人事决策权的“关键先生”(专业人士)看的。如何写好一份求职信,实质上是对求职者的一项很大挑战,需要独出心裁。那么,第一,谁是“关键先生”呢?不可千篇一律。如你要应聘快速消费品行业一家大型企业的市场工作,你想要谈谈自己对该公司产品营销方面的见解,你该写信给谁?是他们的市场部总监或主管营销的副总裁,还是他们的人力资源总监或招聘专员?求职信自然是写给前者看,若写信给人力资源部则是极端错误。这是写求职信的第一个重中之重的原则。也就是说,写求职信是通过用自己的专业见解与能力打动有决策权的关键先生,促使其决定录用你。其次,写求职信千万不能写成抒情散文,更不能写成类似“情书”作品(当然如果你应聘想成为言情小说作家除外),这也是历来写求职信者一个最大的弊病,诸如“请给我一次机会,我就会还你一片天空”、“请给我一根杠杆,我就会翘起地球”之类的废话。而是写求职信内容的主要侧重在于展示你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尽量地用专业语言说明你胜任该职位的条件和特性,若是你有独特卖点、专业见解甚至提供一些初步的工作方案,尽管可能你有一些不足,但是你被录用的可能性极大。举个我求职例子,当时我在贵州工作,在湖南没有任何外部环境和熟人,我的求职信就是自己发表的论文和获得成果奖励的证书等复印件装帖在一起,直接寄给当时的省林业厅厅长成瑞湘先生,他看后欣喜便将材料转给了当时的人事处长赵爱群女士(现省林业厅巡视员)和科教处长彭德纯先生,由此事成。总之,要记住“写求职信是给‘关键先生’看的,一定要找到‘关键先生’才能更有成功的机会”。

第二篇:文化管理是通往百年老店的必由之路

文化管理阶段随着企业文化的兴起而到来,但时至今日,由于国内众多企业家和理论家仍然对企业文化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无法有效利用文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导致众多企业面临无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困境。

换个角度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解决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问题和内部的融合问题而形成的一套基本假设。这套基本假设是企业或企业家在过去成功和失败中习得的,反映了企业或企业家对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内部运作有效性、人员本性等众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并且,这套假设在潜意识状态下影响企业和企业人未来的行为选择。

这一定义以生存为核心界定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抛弃了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界定,使我们从更宽广的视角去探索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终极作用,在于使企业在认识自身、人性和事务演变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系统思考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长期存在。简单地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考虑如何成为一个百年老店、如何获得尊敬时面临的课题。

成为百年老店,必然要求企业在长期中持续获得利润,但不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这种单一指标,而是对企业涉及的各方面做出综合的思考。比如在1966年,惠普公司对公司目标中利润的描述是,“我们知道,利润是衡量我们对社会贡献的唯一最好尺度,也是我们公司实力的根本源泉。我们应当在顾及我们其他目标的情况下努力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这些惠普公司顾及的其他目标包括能否恰当地为顾客服务、为研究和开发供应资金、为人们提供待遇优厚的就业机会、为生活的社区做出贡献。正是对其他目标的描述,构成了惠普之道的核心内容,也是支撑惠普半个多世纪发展的根源。

适时调整企业文化

思考企业文化,就是思考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实现企业自身的有效循环和代谢,以及与环境的良性互动。通过思考企业文化,持续审视企业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对事物的假设、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之前,因应调整对相关事务的判断假设,谨慎地选择并转换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企业文化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长期存在的企业,必然有与其环境相适应和不断调整的企业文化;走向消亡边缘的企业,企业文化一定不适合其所应对的环境,或者无法持续调整。当郭士纳成为ibm的ceo后,面对ibm的困境,他决定重组企业文化。郭士纳意识到,老沃森父子俩创立的企业文化是ibm鼎盛时期的支柱,也同样是企业文化使ibm这几年每况愈下。与ibm西装革履的同僚不同,郭士纳只穿蓝色衬衫,在对企业管理方式变革之后,摈弃了前任肢解公司的经营战略,重组公司管理层结构。经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多年的运作,郭士纳调整了ibm的文化,并重新带领ibm获得辉煌。

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向了解

认识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从人的角度考虑发展问题,也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并不是完全把人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更不是把某部分人作为核心,而是在经营实践中,充分考虑人所起的作用、人与资源和管理方式融合所起的作用。在企业中,战略是由人来执行的,流程是由人来运作的,生产线是由人来操作的。以何种角度看待人、采用何种管理措施,都会影响人的工作状态和能力的有效发挥,从而影响未来的结果,最终影响企业经营效果。

分析企业文化,也是使员工逐步认识企业的过程。企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有效的运营策略和管理模式,并形成具有稳定性的管理范式。在固化的范式影响中所形成的决策,虽未必是最佳决策,但都有其合理原因和必然性,都符合企业自身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但是,这些原因假设或思维方式是企业过去学习的产物,是符合企业过去所处的环境条件,未必适合现在的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期,企业新员工和新管理者将会知道应用范式,却不了解范式形成的原因,久而久之,就会对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的过程存在困惑,最终必将影响行动效果。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了解做出这些决策的深层原因,并判断与当前环境的协调程度,才能够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才能提升执行的效果。

teniu.cc范文网【www.teniu.cc】

融合多种资源和手段

发展企业文化,就是要求企业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管理企业,最终使企业走向文化管理这一最高层次的管理状态。企业管理大体上分为科学管理、战略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科学管理以劳动分工为基础,重点在于提升内部流程的有效性,进而实现组织效率;战略管理以组织资源的协作和与外部的协调为基础,重点在于降低企业组织的协作成本,从而获得组织整体效率;文化管理以人与企业内外资源的协调为基础,从而突破流程、组织内在的效率极限,为企业获得效率提升的空间和可能性。如同成功实践战略管理,必然需要科学、有效的内部运作流程一样,文化管理在企业中显现效果,也离不开战略、流程方面的有效运作。文化管理包含战略管理、科学管理,所以企业文化方面的工作是以人为核心,综合企业所用的管理系统而展开。

企业文化包容着众多其他管理方法和手段,同时也需要这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支撑。以企业文化的视角考虑管理方法的应用,将会提高应用这些方法的有效性。目前管理方法或管理科学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这些管理方法的出现基本上都是为了解决美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也就是说,这些方法背后包含着有效应用的前提假设,这些假设与美国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对资源掌控能力以及对人性判断等环境相适应,但未必是适合中国企业的环境。如绩效管理中的目标管理,其理论背后存在一个基本假设,即人是具有追求成就欲望的,而国内一些应用目标管理的企业,并未深入考虑员工心态与这一假设的吻合程度,从而影响了应用得效果。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可以分析企业相关因素与所应用的管理方法兼容性和一致性,依据企业的实际环境状况,不断修正管理方法应用路线,从而获取应用的最佳效果。

用行动说明文化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词汇,它显现在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中。企业高层领导者对人的假设、对周围环境的假设,决定了领导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同时就决定了领导者的行为。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各层管理者不断向下传递,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汇成了企业文化。所以了解企业文化,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是最好的指南,各层管理者的行为是最好的说明。通过这些指南和说明,去探寻企业运行的核心,适时调整文化或企业战略。

从企业生存的角度思考企业文化,容易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作用和有效的深层原因。从而抓住构成文化的细微行动、改善日常管理措施,从实际的管理工作开始,引导企业总体氛围,实现企业百年老店的梦想。

第三篇: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教案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教材分析:本文是季羡林先生读了吴全德的《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后写的读后感,文中大量引用了吴全德书中的语句,也转引了许多名家之言,既有原文的直接引用,也有大意的间接引用,并借这些引言来引发和阐释自己的观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这些引言的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和理解作者的观点。.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本单元前一篇课文密切关联,所以可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学习,更深地体会“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更切实地理解文理交融 “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深奥和枯燥,不易引起中职学生特别是工科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本文的教学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用科学与艺术交融、文与理交融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切实领会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明白文理交融 “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教学目标

文章大量引用名家之言,请学生梳理并理解这些引言,找出课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提高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认识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自觉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教学难点:梳理并理解引言,找出课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提高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导读教学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课前请学生小组分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一)作者季羡林。

(二)吴全德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技术与人类文明》。

(三)课文中提到的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的资料。

(四)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例子。

二、课堂导入

以《科学人文,和而不同》一文的“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引出“艺术求美”的观点,并展示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图片,如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表现当代科学主题的画作(吴作人的《无极无尽》、吴冠中的《流光》、李可染的《核子重如牛、对撞新生态》等),或者是纳米摄影的精美图画,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引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及《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三、文本阅读

(一)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具备读后感的基本特点和思路,即先交代读了何书,然后对该书做总体评价,接着介绍书中主要内容、观点(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针对这些内容或观点谈读后感受、认识。请根据这一特点,理清课文的思路。

(二)文章用大量的引用来阐述《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主要观点,也由此引发作者自己的观点,请梳理这些引言,看看哪些是吴全德在自己的书中引用的名言,哪些是季羡林自己引用的名言,这些引言分别起什么作用。

(三)筛选文章关键语句,说说吴全德和季羡林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

四、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

(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 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

(二)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 “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

(三)《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引用了哪些名人的言论和看法?哪些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书中引用这些言论有何作用?

直接引用:

蔡元培先生《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

鲁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 爱因斯坦:“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

庞加莱雷:“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

德国数学家魏尔:“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间接引用:

鲁迅《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

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

引言的作用:

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

(四)季羡林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引发了自己的什么观点? 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是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

在21 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这一点我是敢肯定的。

(五)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请根据读后感的特点,归纳本文的写作思路。

五、教师补充举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观点

(一)蔡元培先生说:“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举1-2例加以说明。

(二)怎么理解文章所引的鲁迅的观点?“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

(三)举例阐释吴全德“开发右脑”的观点。

(四)和学生一起再列举一些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实例。

六、课外延伸

1课外收集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文字、图片资料,办一份主题为“科学与艺术”的手抄报。2学习本单元后,你对科学与人文、文与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的收获。

附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2_),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攻英国文学,兼读德国和法国文学,同时选修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课余专心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散文创作。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潜心学习印度学。1941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1998年)等。

吴全德简介

电子物理学家、电子物理教育家。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任教于物理系,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光电发射材料、埋藏有金属超微粒子(纳米粒)的薄膜、薄膜的成核生长机理等研究,是我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国际上最先解开银氧铯光电阴极发射机理之谜。提出金属超微粒—半导体薄膜光电子发射模型和固体基质中超微粒子的成核、生长理论,国际同行称之为吴氏理论。对光电子发射和超微粒—固态基质薄膜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文章

天人合一,文理互补

季羡林

我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21世纪理论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第二个是理科和文科互相渗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我都是野狐谈禅,也可能是胡说八道,请大家“批判”。

第一个问题,21世纪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什么?大概若干年以来,我们这个地球村里面,自然界发生了很多过去没有的现象,比如气候变暖,淡水缺乏,生态平衡破坏,人口爆炸,动植物灭绝等,这些问题如果有一个解决不了,我们人类的前途和发展就有困难。比如水,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水会发生问题。我看了一篇文章讲:如果现在发生了世界大战,大家不是争油,而是争水。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我举两句话,一句是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说的:“大自然从未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第二句是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讲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自然界对我们都进行报复。”这两句话很值得我们品味。

为什么自然界对我们报复呢?我们中国讲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大自然和人类要和谐统一,不要成为敌人。在欧洲这种情况有些不同。查一下英文字典,“征服”是“conquer”,举的例子有“conquernature”,把自然看作敌对的。最近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福利,但带给我们福利的同时也产生了问题。所以我说的现象就证明自然不能被征服。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大自然来的,我们只能向大自然伸手要,我们才能活。不征服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就是我们和自然做朋友,天人要合一。中国古代也有征服自然的想法,荀子想制天,想能够胜天,能够战胜自然,但现在事实证明,你想制天,必定为天所制。

天人合一不限于中国。在印度也是讲天人合一的,讲个人与宇宙是统一的。我归纳东方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合一。我们讲人和自然是一致的,不是敌对的。

第二个问题是文科和理科的问题。回顾一下北京大学校史,在1917年,蔡元培校长当时提出了一个意见: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一门理科的课。

蔡校长的想法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做法并没有达到蔡校长原来的想法。将来怎么办?我想再进一步,文理不但互补,而且要互相渗透。互补怎样补法呢?一个文科学生学一点理科的课。比如学哲学的要学一门理科的课。不仅要互补,还要互相渗透。21世纪要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非文理结合不可。

清华有两位大家,一位是大物理学家李政道,也是北大的教授;一位是大画家吴冠中,刚在中国美术馆搞了一个科学与艺术展,还出了一本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绝不像以前讲的那样泾渭分明。从一部科学史可以看到,科学越来越深化。最早的时候,只有哲学,后来分出物理、化学,再后来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边缘学科越来越多。到了21世纪,我想边缘科学还要增加,增加的同时,文科和理科的互相渗透能不能达到?我想真要创新,应该从这地方创起。

第四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大局。加强农业基础,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过程,其共同点是首先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就难以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农业,并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已由农产品短缺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总的看,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市场化程度、农产品科技含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低。而农业机械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支撑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防灾抗灾,特别是当前春耕抗旱中,是其他措施不能替代的。

提高农业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机化水平。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还比较低。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机化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除了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外,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均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而农机化能够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在全国农村形成的小麦跨区机收5年共为农民增加收入100多亿元,全国小麦机收水平达到70%以上。当然,我国农机化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今后农业机械化的重点,要从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通过农机化水平提高来推动我国高效农业的发展。

发展农机化必须确保农机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机械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机化发展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方针。要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就要做好农机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全国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是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的行政执法部门。目前,农业机械已进入农村千家万户,主要为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具有量大、面广、分散的特点,农业机械作业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增多,加之部分农民机手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农机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机安全监理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保驾护航作用,保障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第五篇:必由之路

必由之路

————通许县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纪实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通许县的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掀开历史发黄的一页,在1992年因为没有完成人口计划受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的黄牌警告。经过长时间的卧薪尝胆,雪耻奋进,在1997年基本实现“三为主”之后,又相继被列为河南省计划生育“三结合”试点县、“依法管理”试点县、“优质服务”试点县,在连续六年保持二类县的基础上,1999年跨入了全省一类县的行列。回顾十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县计生委主任徐超英深有感触地说:依法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一)通许县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起步于1990年。在《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颁布不久,通许县委、县政府 就制定了《贯彻执行<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实施意见》。他们对计划生育 行政执法工作的认识,在不断遭遇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得到了深化。

在连年完成人口计划之后,通许县计划生育的决策者并没有陶醉,他们的目光瞄向了更高的目标。

党的“十五大”以后,他们对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形势进行了多次认真的分析。清醒地认识到,生育水平的降低是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实现的,面对计划生育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的艰巨任务,在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新形势下,做好低生育水平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必须依靠法律手段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调整各方面的关系。

但是,一些在基层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对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新形势认识不足,特别是“七个不准”在社会公开之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部分同志产生了抱怨情绪、畏难情绪,急躁情绪。

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他们更加坚定了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心。面对“老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复杂局面,他们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三个不动摇”,一

是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新形势下,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导思想不动摇;二是在计划生育工作困难增多、难度加大的条件下,坚决执行“七个不准”的规定不动摇;三是适应群众自觉维护其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的新要求,坚决杜绝违法行政行为的目标不动摇。

“三个不动摇”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为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了营造有利于行政执法的大环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完善政策措施、建章立制。,县委、县政府制定了《 关于深入开展合格村创建活动,加快计生工作实现“村为主”步伐的意见》。建立了“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为了增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缓解行政执法的难度,县委、县政府又制定了 《 关于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意见》。新修订的《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县委、县政府又制定了《关于计划生育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走进通许县境内,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浓厚的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氛围。

无论在县城,还是在乡村,宣传计划生育法制的大幅标语到处可见。文卫路两侧的40个灯箱标语牌,是通许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在《通许广播电视报》上开辟了《计生法制园地》小专栏,专门刊登“计划生育与法”的系列文章。在电视台设置《计生与法制》栏目,定期播出。计划生育文化艺术团还编演了法制教育节目下乡演出。利用县、乡、村人口学校对育龄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法制教育。这种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的宣传,使群众的计划生育法制观念普遍得到了增强。

他们还从健全制度入手,完善、规范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县计生委印发了《通许县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规范了行政执法文书。建立了案件立案审批、审查制度。“错案追究制”,认真开展执法监督和执法检查。定期调阅乡镇的计划生育行政案卷,把行政执法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制定了行政执法平时考核计分办法,一并计入年底成绩。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他们还对乡镇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实行总量控制,精减冗员,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形式,保证最精干的工作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加强了对各级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业务考核,(三)

他们并不满足已经取得在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在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征途上又进行了新的实践和探索。

把加强村级计划生育管理,作为依法行政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建立“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才能把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关口前移,有效地堵塞各种漏洞;只有村级组织的大力配合,才能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此,我们制定了《 关于深入开展合格村创建活动,加快计生工作实现“村为主”步伐的意见》,明确了村级组织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具体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村级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对全县村民委员会的计划生育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类管理。为了落实奖励措施,从村级使用的计划外生育费中列出一定比例建立村级计划生育奖励基金,用于对一类村村民委员会的奖励。最近,我们又采取公开报名、统一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对村组计划生育干部进行了整顿,302名村级计生专干、2154名已婚育龄妇女小组长领取到了乡镇人民政府发放的聘书。

把严格执行政策作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他们对依法行政的理解是,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行使职权,保证《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贯彻落实,维护正常的计划生育工作秩序。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此理出了“畅通大道、堵住两厢”的工作思路。“畅通大道”就是凡是符合《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生育条件者,要有计划地安排生育,但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更改申请人年龄、更改子女性别、年龄、降低成人伤残标准和独生子女病残儿鉴定中的顶替现象。“堵住两厢”就是,一要坚决杜绝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各种乱收费、收高费现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信于民;

对计划外生育户坚决按照《条例》规定的标准足额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二要充分运用利益导向,全面落实对计划生育户的各项优惠政策。

把开展优质服务作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前提条件。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生殖保健系列化服务,把技术服务从单纯的落实避孕节育措施拓展到避孕节育全程服务、优生优育服务、生殖保健服务。重点实施了以“宫内感染监测”为中心内容的“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目前已监测3535例,二是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已评选出婚育新风示范户1530户。三是认真抓好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县委、县政府与县直涉农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对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今年的目标是使全县500个计划生育户脱贫致富。通过搞好优质服务,培养和巩固一大批独生子女户、计划生育户,切实提高一孩率、独生子女领证率。

求职信是通往求职的必由之路吗[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