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关于群众文化活动(大全5篇)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17-104088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8 23:26: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群众文化活动

关于群众文化活动

就我们大学生而言,可能无法很准确或者说是很全面的阐述有关群众文化活动的情况,但是我们也是群众中的一份子,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都是很清楚的,所以下面,我就以我们身边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为切点,进一步详细的阐述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也有人称之为“通俗文化”,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正在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支配性影响力,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意识,还影响着人们的主流生活。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对我们大学校园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比一般的大众更靠近时代的前沿,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所以我们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着群众文化活动。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得如此丰富,正如同群众文化化活动在群众中开展一样,在我看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目的的鲜明性。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是要陶冶师生的情操,丰富课堂教学之外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参与的广泛性。校园文化活动从属于群众文化活动,无论是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包括近20多年改革开放时期,都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学校师生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和需要自行组织、自行参加。

三是形式的多样性。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多样,方式灵活。既可以搞一些歌舞、戏曲、朗诵、绘画和摄影等文艺活动,也可以搞一些象棋、军棋、围棋等竞赛项目,还可以搞一些跳绳、踢键子、“跳房子”和各种球类等体育运动。既可以在学校的文娱室、礼堂举办,也可以在校园课堂和操场进行。既可以一个班内部举办,也可以几个班或校内所有班共办,还可以和兄弟学校联办。

四是组织的随意性。校园文化活动投入少,有广泛的师生基础,只要学校领导予以重视和正确领导,积极推动并带头参加,这项活动就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校园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它通过活泼多样的文化活动对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我们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高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校园文化也表明着一所学校的风格和精神,它是联系协调学校人际关系的纽带,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一个整体的优势,树立一种群体的价值观念,在我们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我们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使我们学生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同时,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既可消除我们学生的孤独感、失落感,又能使我们学生自觉地加入到集体中来。校园文化同时也是我们学生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良好形式。校园文化是我们学生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囿于其中的我们的个性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深刻认识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的形象基础上,在筛选各种信息和相应的选择中,使我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力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在校园文化活动里,我们的老师们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审美情趣、创新意识、豁达的情感、开阔的视野、民主的教学风格去影响我们学生,以及协调我们学生的人际关系,倡导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培养我们学生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体意识。

虽然我们晓庄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一直开展的很好,但还是有很多需要我们做得更好。

首先,要把校园文化活动当作用先进文化占领师生文化生活阵地、提高我们学生文化素养和增进师生感情的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创造性地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下去。第三,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优化管理,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保证。

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服务于群众。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现在的我们要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我们的热情、智慧和力量调动起来,凝结起来,发挥出来,尽我们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来为促进我们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我国先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第二篇:群众文化活动

本文试图从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中,老年朋友的参与占有相当比例的现状,来探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如何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需求。

一、老年文化活动现状

由于自然规律使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辛勤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享受观及文化娱乐观念上都与以前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人的生活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糊涂一点),正在被越来越多老年朋友所接受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

新时期老年文化有了新的含义、新的内容,新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老年文化队伍(腰鼓队、秧歌队、时装队、器乐队、舞蹈队、合唱团、书画班等)层出不穷,大有弥补过去忙于工作、忙于家庭或受传统思想禁锢而忽略了的参与和享受文化活动权益之遗憾,大有与年轻人一争群众文化舞台的趋势。

笔者所在的重庆市北碚区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的一些变化也“可窥一斑”。北碚区文化馆常年坚持开展活动的馆办文艺团队有8支,其中老年队员占多数(80%以上)的队就有 3支(以上数据不包括社区、乡村自发组织的大量的各类型群众文化队伍)。老年朋友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了如此大的比例,这其中固然有年轻人忙于工作和兴趣爱好更新潮更流行,如上网、K歌、蹦迪、体育健身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老年朋友已经从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他们自我表现、展示的欲望也“与时俱进”越来越强烈。

诚然,老年人的表演技巧也许不如年轻人高、表演动作也许不如年轻人柔美或刚劲有力、化妆后的形象也许不如年轻人青春靓丽,但他们却越老心态越年轻(返老还童、不愿老不服老);越老越有理想追求(发挥余热、著书立说、学书法学绘画);越老打扮越花哨(敢穿红戴绿、敢描眉抹红);越老越欢笑(讲笑话、看小品、大笑比赛、笑对人生暮年);越老越爱唱(曲不离口、家庭卡拉OK、参加歌咏比赛);越老越会跳(交谊舞、腰鼓秧歌、健身舞);越老越红(情绪乐观、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生活越来越火红)。

既然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受众中的老年人都占了相当的比例,那么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就不能忽略这种现实。如何满足广大老年朋友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实现其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这正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当前要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二、群众文化如何适应老年社会的变化

群众文化包罗万象,它首先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间接地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通过人们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植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等。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显示出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群众文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目的。

笔者试图从群众文化的三大基本功能,即“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精神调剂作用”,对老年文化活动的作用谈一点个人的理解。

1、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群众文化在宣传教化方面的作用在实践中已被社会证明,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首先应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倡导科学与文明,反对封建和愚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通俗、准确地帮助群众弄清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美化人们的心灵,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中,实现其社会使命。因此,群众文化在这方面就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接受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也可以说政治学习)的途径在形式上有所减少。虽然现在各种媒体样式增多、知识信息成倍增长、不断翻新,但老年人受视力、听力、注意力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务事拖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否认老年人在新知识、新信息的接受方面不如年轻人甚至有时不如少年儿童接受得快、接受得多。而群众文化活动则以其大众性、普及性、自发性特征,以不可替代的多样化形式起到宣传教化的社会作用。

北碚区文化馆戏曲协会骨干65岁的退休工人胡之荣同志,该同志在农村院坝表演节目曾被中央电视台07年2月25日的“焦点访谈”栏目报导,在生活实践中创作了大量的曲艺、小品。通过百姓的口吻对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宣扬,如反映基层共产党员、村支书带领群众抵御202_年重庆市百年不遇干旱的方言故事《甜水井》;也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嘲讽鞭挞,比如反映家庭孝道观念的戏剧小品《三兄弟分家》等,就很能为群众所接受,在老年观众中引起特别的共鸣,对不孝顺儿女也起到警示甚至鞭笞作用。由北碚区文化馆创作编排全部由55岁以上退休老人演出的川剧《扇舞夕阳》,在重庆市群众文艺展演周中获戏剧类(老年组)一等奖,此剧本身就反映了老年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新鲜事,同时也很好地展示了新时期老年群体的风采。

河北唐山老年舞蹈队表演的《俏夕阳》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后,不光这群老年演员更加年轻充满活力,其后各地报道的老年舞蹈队、老年时装表演、老年合唱团等都呈蓬勃发展之势。

这些原来可能没机会或不好意思上舞台的大叔大婶们的表演以及对老年群体进行的宣传教化是直观可信的,其效果也不是直接宣读报纸新闻、政策文件可比拟的,这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所在。

2、教育传播、普及知识

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基地的文化馆、艺术馆虽不是正规的艺术院校,也不承担为社会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学历教育。但他是人民群众接受终身社会教育的学习基地。积极开展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这是文化馆主要社会职能之一。开展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采用老年朋友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通俗地宣传科普知识,使他们在文化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加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的活动内容以及方式,应该针对这些好学的年龄大的大学生的特点来安排和进行。人到老年,经过生活的磨炼,对人对事的感悟都较年轻人要深刻

和细致,因此群众文化的各类培训应该重“写意”而轻“工笔”。舞蹈应着重强调表现出欢乐喜庆的情绪、动作整齐划一,而不必刻意强调舞蹈艺术独特的韵味;合唱团似乎也没必要太抠“气沉丹田”、“打开头顶共鸣腔”等意大利发声法,只要音唱准节拍齐、将情绪溶入歌词内容即可;绘画书法只要“意”到了、像就可以,而大可不必非要“工笔”到连植物的纤维人的眉毛都要画得清清楚楚才算及格;摄影作品似也不宜对老同志太强调“色温”、“构图”、“立意”,当然光圈、快门等基本技巧还是要讲究和注意。

总之,老年同志参加群众文化培训或演出、展出,主要不是为了“出名成家”,而是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一切活动高兴了、满意了就行。所以我们的群众文化培训应该投其所好,文艺表演也要“量体裁衣”。

3、群众文化怎样调剂老年群体的精神

不可否认,由于各自的成长经历、学识修养以及具体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因此他们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烦恼与困惑。那么群众文化活动面对逐渐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发挥“精神调剂”的作用呢?

对老年工作有研究的同志曾经说过:“心宽使人精力旺盛,气宽使人阴阳平衡,趣宽使人陶冶情操”。有了心理健康,才有身体健康。有了身体健康,才有情趣。情趣产生于爱好,爱好必然有其乐。乐,使人越活越年轻,使人轻松愉快;乐,使人生活丰富多彩,使人情操高尚。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更多地老年朋友参加到广阔的社会活动中来,参加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我们要创作、编排更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让老人们从繁重的家务事和烦心的恩怨情仇中解放出来,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青春,获得健康……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年社会,其社会形态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也都越来越重视老年工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随着老年朋友观念的更新,使老年人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欣赏,而是要求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组织。老年文化已出现由观赏型到参与型、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单一化到多样化的转变,这些都给老年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不可否认,老年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的各地文化馆,也应尽其所能,将老年文化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分满足老年精神生活的需要,促进老年文化的繁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篇:群众文化活动总结定稿

多层并进,大力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

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宣传部

撤市设区以来,吴中区全面步入城市化建设快车道,大量农民告别土地,成为“新市民”。为切实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今年以来,吴中区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以文化亲民、文化育民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以城区广场为龙头,城乡联动层层推进。广场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震撼力和影响力。近年来,我区新建了人民大会堂、吴中公园、社区游园、郭巷镇文体服务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广场,这些广场大多处于我区城乡的商业、居住中心,是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几乎每天广场上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评弹小唱、健身操、秧歌舞、腰鼓队、木兰拳、扇子舞等文艺表演,吸引了附近居民积极参与。为在城乡各地全面推广这种自娱娱人、自育育人的文化活动,区文明委因势利导,以活跃城乡假日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借助庆祝国庆以及“十一”旅游黄金周契机,率先在城区广场组织举办了吴中区庆国庆文艺晚会、“秘境之旅”中国歌舞团演出以及露天电影放映三大专场。在城区广场的示范带动下,城乡各地结合旅游、招商,接连组织了以弘扬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太湖之春”旅游月、用直水乡服饰文化旅游节、木渎江南园林旅游节、东山民俗风情旅游节等共12个专场文艺演出。通过城乡联动,层层推进,掀起了全区广场活动的新高潮,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同时,通过展示东山抬阁、用直水乡服饰、打莲湘等吴中特色文化精品,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发展了特色文化,繁荣了群众文化,凸现了吴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城市魅力。

二、以社区团队为基础,巡回展演贴近群众。社区文化因贴近群众、与群众“零距离”而深受社区居民喜爱。为确保社区文化活动能长期开展,今年以来,我们加大力度,组建成立了完全由社区居民参与的城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社区艺术团。社区艺术团依靠居民特别是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文艺骨干分子,紧密结合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防治“非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等重大事件,创作了一批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曲目,如小品《一个不漏》、歌曲《风雨使我们更加坚强》、歌曲《飞天圆舞曲》等。通过举办纳凉晚会、慰问演出、送戏下乡等,每周一次到各社区巡回展演,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艺演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苏苑社区艺术团来说,今年共演出35场次,观众达24000人。艺术团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谈起团长彭淑贞老师,苏苑街道19个社区的居民无人不晓、无人不夸、无人不敬。同时,木渎百花园艺术团、用直水乡服饰艺术团等古镇特色文化团队也积极开展活动,他们利用农闲和节假日,走村入户把发生在农村的新人新事编成节目巡回演出,大力讴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的感人故事,促进了一方社会风气的好转。另外,我区还积极培育、扶持那些常年活跃在社区基层的老年合唱团、秧歌队、腰鼓队、健美队等群众文艺团体。今年9月,区文明委选送龙西街道老年合唱团参加了苏州市第二届社区艺术节演出,演出中,他们所表演的曲目《祝福你祖国》荣获表演奖,不久,合唱团还将代表我区参加苏州市新春音乐会合唱演出。

三、以交流演出为媒介,突破区域相互促进。以交流演出为媒介,积极寻求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企业、文化与招商的结合,努力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吴中城市品位,这是今年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之举。工作中,我们既积极地采用“走出去”战略,也真诚地实施“引进来”。通过开展木渎古镇文艺进金阊演出,不仅在苏州市民面前充分展示了木渎镇“秀绝冠江南”、“吴中第一镇”的古韵风貌,而且还全面展示了吴中区的文化品位和吴中市民的精神风貌。同时,为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我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以歌会友,组织举办了“木渎古镇杯”友好城市(区)歌会,邀请了江浙沪16个市、区的19名歌手放歌吴中,共同歌唱美好生活,共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另外,区内的文化交流坚持做到互动互通。“三下乡”常下乡、“四进社区”月月进,实实在在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丰富文体活动、良好道德风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送到群众身边,受到了群众普遍赞誉。

总结经验,我们感到,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小打小闹,不能放任自流,而应放大亮点,做大做强。政府在其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宣传部、文明办必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优势。就以城区国庆广场文艺晚会为例,整台节目虽然以群众自编自演节目为主,但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人头济济,但现场秩序井然。主要还是宣传部、文明办组织协调到位。活动中,我们一方面争取领导重视、关心、支持,确保领导到位;另一方面,十分注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落实专人,确保经费到位、职责到位、后勤到位,为活动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必须坚持多元化、多形式。群众性文化活动不能只局限于政府筹办,而应该引入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共同举办,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我们在举办“木渎古镇杯”友好城市歌会时,就引入了市场化运作的理念,以企业冠名的方式筹措资金,通过文艺演出,既打响了企业的品牌,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又促进了文化交流,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了企业经济利益与文化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样,群众文化活动必须是多形式的,凡是群众欢迎的、群众拥护的,我们就要正确地去引导,努力地去扶持,积极培育使其发展壮大,从而不断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三是必须寓教于乐。我们的文化活动之所以广受群众欢迎,原因在于坚持把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使群众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实现自我熏陶、自我提高,从而使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第四篇:双节群众文化活动

江津区围绕一个“中心” 坚持四个“立足于”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202_年,江津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主题,以“唱读讲传”活动为中心,始终坚持“四个立足于”,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大餐”遍布城乡。

一是以“唱读讲传”活动为中心。202_年,江津区坚持以“唱读讲传”活动为中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注重结合江津特色,充分挖掘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讲故事”整理挖掘江津名人文化和红色文化,成立了“山高水长忆聂帅”、“几水名流”、“史话江津”和“红色风云”4个主题故事小分队,培训故事讲解员100名,开展故事巡讲活动4000余场次,听众达136万人次。“读经典”弘扬具有千年传统的“津沙文化”,打造“聚奎大讲堂”文化品牌,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国学专题讲座,以解读促诵读。“唱红歌”举办了“颂歌献给亲爱的祖国”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红歌会,2250名干部群众共同演绎了22首经典爱国歌曲,将“唱读讲传”活动推向高潮。

二是立足于“凸主题显特色”,深入开展专题文化活动。202_年“滨江之夏”周末文化广场以“辉煌的60年”为主题,结合“唱读讲传”活动,举办了红歌会、经典诵读等7场主题庆祝晚会,活动特色鲜明、形式多样、涉及面广;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立了“科学发展观文艺小分队”,创编科学发展观文艺节目20余个,在全区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园区、进新农村、进敬老院的“六进”活动,使科学发展理念入脑入心。

三是立足于“上规模上档次”,做大做强重点文化活动。引进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艺苑风景线》,举办“艺苑风景线走进帅乡·江津”大型明星演唱会;邀请中央民族歌舞团及众多实力明星加盟,打造了中国七夕东方情人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既彰显了江津婚恋文化特色,又让观众欣赏到了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以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为班底,将军后代合唱团及总政歌舞团歌手助阵,精心组织了纪念聂荣臻元帅诞辰11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三场活动观众愈6万人次,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在规模、档次上“质”的飞跃。四是立足于“请进来走出去”,扎实推进文化交流互动。邀请市级专业艺术院团来津演出,有力推进城乡文化互动。积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渝州大舞台”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市话剧团、长安文工团等专业团体将一台台精彩的节目带到基层,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切实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促使江津文化“走出去”。202_年春节,与对口帮扶区县石柱县共同打造了石柱县春节联欢晚会,给石柱人民送去《拥抱江津》、《两弹飞歌》、《五婆婆摆媳妇》等精品节目;国土、环保、计生“三项基本国策”巡演再次走出江津,到贵州省习水县、四川省合江县进行了专场演出,备受区外群众热捧。

五是立足于“求创新出品牌”,倾力打造传统节庆文化。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定期举办中国东方七夕情人节、塘河龙舟文化节、中山石板糍粑节,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广泛参与,逐渐成为享誉全国、蜚声海外的文化旅游品牌;在传统节日期间,各镇街积极组织开展迎春片区文艺巡演、古镇婚俗表演、旱龙船表演等,充分展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綦河之春”、“津南之光”、“津北之声”、“春满津西”迎春文艺巡演年年推陈出新,历经十年不衰,已成为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资料来源:江津区文广新局)

淄川区“四个提升”促进群众性系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时间:10-03-17 11:30:05

为丰富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淄川区抓好载体,创新形式,突出效果,着力长远,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

动,努力实现活动内涵、活动成效、活动特色和活动品牌的全面提升。

一是抓好载体,提升活动内涵。制订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实施方案,分工明确,层层抓好落实,确保群众性文化活动全面开花。从年初开始贯穿全年,陆续开展“第三届新农村建设书画展”、“鲁泰杯”淄博首届聊斋俚曲艺术节、第二届蒲松龄短片小说奖颁奖典礼、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淄川区老年书画班迎新春书画展、庆“七·一”迎国庆“星辰供水杯”歌咏比赛活动、“通乾服装广场杯”第五届社区广场文化艺术节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调演、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红歌大赛、“鲁维杯”淄川区第三届老年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做到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范围广,基本满足各个层次群

众的多样文化需求。

二是创新形式,提升活动成效。全区围绕各个节庆开展的系列文化活动,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以历史、现代、未来为题材,推出一系列讴歌伟大祖国、和谐淄川,展现淄川新形象的文艺作品,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淄川区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和成就,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百姓身边的变化,提升活动的知名度,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节庆文化氛围。

三是突出效果,提升活动特色。淄川区节日文化活动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为时代主旋律。坚持“隆重、喜庆、节俭、和谐”的工作原则,邀请了前卫歌舞团、淄博市歌舞剧院、淄博市五音剧院、淄博市京剧院、等专业演出团体来淄进行演出。此外,全区17个乡镇3个街道1个开发区的文化中心、业余戏曲团也精心编排了各种地方戏曲、歌舞、小品、相声等特色文艺节目,在全

区范围内进行交流演出,充分展示了基层特色文化。

四是着力长远,提升活动品牌。在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挖掘树立一批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着力打造出一批文化精品。如蒲松龄短片小说奖颁奖典礼系列活动、通乾杯社区广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夕阳红老年书画精品展、聊斋俚曲艺术节系列活动等轮番登台,为社区群众呈上了

许多精彩的节目,并将由此形成系列、形成品牌持久下去。

沧浪区抓住四个关键词繁荣群众文化活动

(202_-6-8 14:31)

近年来,沧浪区紧扣“阵地”、“团队”、“活动”、“作品”四个关键词来繁

荣群众文化活动。在实践中,把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搭在街头巷尾、社区新村,也搭在老

百姓心里。

一、“阵地”:重点建设四大类型文化阵地

一是营造亮点,建设新型文化阵地。区、街两级逐年加大投入,沧浪区政府投资

78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达19277平方米的沧浪少年宫,新建沧浪新城规划展示馆、沧

浪新城文化展示馆、沧浪新城文化绿地公园、沧浪第二文化活动中心。各街道依托社区建

设,新建双塔家苑文化服务会所、南门文体活动中心、胥江韩王庙民俗文化展示馆、吴门

桥旸园活动中心、葑门玉兰苑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友联文化活动中心、友新书场等一批文

化活动阵地;新建沧浪亭社区“老少同乐苑”、玉兰青少年科技创新园、胥虹社区民间收

藏博物馆、定慧寺巷书画一条街等一批文化活动阵地,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奠定了

基础。

二是修旧如旧,开辟古宅文化阵地。积极尝试对古宅建筑进行保护和开发,改造

37号街坊,开发利用况公祠、曹沧洲祠、桃园、韩王庙、圆通寺、清徽道院等古宅,通

过对古宅的重新整饰拓展其新功能,使之成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的舞台。

三是扩大外延,提升广场文化阵地。充分利用遍布全区的10多个大型市民广场,其中:胥江三香广场成为普法宣教的主阵地、葑门玉兰苑成为廉洁文化的特色品牌。通过

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其成为便民、利民的市民文体活动场所,把广场打造

为我区拓展型的文化阵地。

四是资源共享,形成共建型文化阵地。整合辖区内的园林名胜、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进一步拓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聚集散落在社区内的民间文化资源,先后开放网

师社区文化名人陈列馆、双塔“同心园”国防军事教育中心、西大街书画社、滚绣坊社区

才艺馆等文化馆所;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与苏州市图书馆合作,先后建成沧浪少年宫少

儿图书馆和玉兰、新康、润达、旸园等社区图书馆。

二、“团队”:重点扶持,推陈出新

一是打造精品团队。把建设高素质的业余文艺团队放到突出位置,重点扶持沧浪艺

术团、葑门“爱之声”合唱团、双塔“新世纪”合唱团、吴门艺术团、南门艺术团、吴韵

今风艺术团、胥江百花洲龙狮队、“半边天”艺术团、吴平国乐团、“运河之星”龙舟俱

乐部、“蒲公英”艺术团、“沧浪之声”合唱团、沧浪轻音乐团、沧浪区“茉莉花”舞蹈

团、胥江曲艺团等一批重点团队,积极发挥品牌团队的引领作用。

二是整合辖区团队。促成辖区内26中艺术团、教育学院艺术团、苏州大学艺术团、吴侬女子合唱团等一百多支上规模业余文艺团队的紧密合作,通过一定的奖励,引导文化

团队参加全区各类群众文艺演出,较好地整合了团队资源。

三是培育新兴团队。在全区各社区居委会文艺兴趣组、家庭文化促进会、社区艺术团的基

础上,培育富有特色的文艺团队。

三、“活动”:着重开展三类文化活动

一是弘扬传统文化。利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古胥门、盘门、觅渡广场举办民俗文化节、弘扬民俗文化;利用况公祠、曹沧洲祠、桃园等古宅进行民间

工艺展示和收藏品的展示,丰富古宅文化和收藏文化。开展“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继承

和发扬崇文重教的优秀传统;以成功申报“苏州端午节”为首批5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在端午节前后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强化传统文化对当

代苏州人生活的渗透,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二是培育商业文化。依托城区经济发展的载体培育商业文化。如:依托特色街经济

发展特色街文化;依托大卖场、大超市培育广场文化;依托楼宇经济,发展楼宇文化等。

三是活跃群众文化。实施群众文化“一十百千万工程”,即举办一个艺术节,培育十个品

牌文化广场,组织百场社区文体活动,培养千名群众文艺骨干,吸引万名居民群众参与。

同时,通过开展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群众文化的繁荣,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作品”:普及与提高并重。

一是力争出文化精品。实施精品战略,创作一批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精神的优

秀作品。202_年,沧浪区编纂出版了10卷本的《文化沧浪》丛书,全景式展现了沧浪区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人文底蕴;202_年编撰出版了线装本《沧浪文存》和《沧

浪诗选》;202_年出版了《沧浪文韵》,制作了202_版形象宣传片《沧浪》;202_年出

版了《苏州端午节》、《沧浪十八景图咏》、《漫步沧浪》;202_年出版了报告文学集

《沧浪之歌》、文化读物《千秋风范——五百名贤祠人物小品》,制作了电视艺术片《千

秋端午》,征集和创作了《心跳沧浪》、《一片沧浪情》、《清清沧浪水》等10首歌曲

和特邀王立平、曹勇等创作的《沧浪之歌》和《你的名字叫沧浪》2首歌曲共同组成的“沧

浪之歌”系列组歌。202_年,我们组织创作了连环画《沧浪人物故事》。丛书叙述和描

绘了伍子胥、苏舜钦、韩世忠、况钟等10位沧浪历史人物的故事。

二是努力出通俗作品。全区各街道针对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依托各种文艺团队创

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如大合唱《春满沧浪》、《枫桥夜泊》,小组唱《沧

浪新面貌》、《我在哪里见过你》,新童谣《小小红绿灯》、《吹泡泡》,舞蹈《芙蓉花

开》、《春天的风》、《欢聚一堂》、《姑苏渔鼓》、《吴门丝雨》、《梅花引》、《小

白鹭》、《竹乐》,独角戏《先锋赞》,小品《谁不说咱胥江美》、《两份协议书》、《姑

苏游》、《筑城》,民乐合奏《姑苏春浓》,情景剧《走出深巷的空巢老人》,配乐诗朗

诵《社区的守望者——江祖国》等一系列文化作品。

我市“双节”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新闻日期: 202_年02月24日 15:41:38

为丰富全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示全市人民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巩义、奋发图强、干事创业的热情,我市在双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大型灯展、鼓舞大赛、文艺晚会、焰火晚会、文艺调演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营造了一种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干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集中组织了大型主题活动10场,文艺调演(晚会)150余场,各种文体比赛500余场,广场文化活动600余场,参与群众达80万人次。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策划周密

为确保全市“双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顺利进行,我市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李国强为组长的202_新春文体活动领导组。领导组结合全市实际,本着“勤俭节约,隆重热烈”的原则,精心策划,认真研究制定了全市文化活动方案,确定了重点开展的十项大型主题活动,并以市委、政府两办的文件下发,明确了工作任务,强化人员责任。同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项活动进行安排、督促、协调和落实。各镇、街道和文化、广电、工会、教体、卫生、公安、消防、文物、建管、执法、交通、园林等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了全市“双节”期间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安全有序,扎实顺利、卓有成效的开展。

二、主题特色鲜明,内容形式多样

全市各单位、镇、街道根据市新春文体活动小组的统一安排,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健康向上、参与性强的群众文化活动。

主题活动振奋人心。围绕全市率先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我市从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十六先后成功举办了“河洛欢歌”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光耀中原”新春大型灯会、鼓舞大赛、新春行业宣传戏曲展演、庆新春大型焰火晚会、新春书画展、元宵节综艺晚会、新春文化广场大型灯谜会等十项大型主题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近60万人次,各项活动亮点频出,欢乐氛围浓厚,极大的满足了广大群众过个热热闹闹的喜庆年的需求。由15个镇、4个街道19个表演队共几千名群众在体育馆等九个广场表演的本届鼓舞大赛,吸引了无数市民到场观赏。活动当天,全市鼓声震天,人潮涌动,掌声雷动,热闹非凡。整齐的队列,激昂的节奏,不但展示了全市人民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而且也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从正月初六开始在宋陵公园展出的为期半月,总投资达200万的“光耀中原”大型灯会,共35盏巨大的彩灯,设计精巧,做工精细,构思新颖,规模大,品位高,使广大市民大开眼界,流连忘返。正月十五晚在东区举办的“光耀中原”大型元宵节焰火晚会共燃放各种烟花2万多发,燃放持续40分钟,分为“和谐巩义,星光灿烂”、“富裕巩义,盛世华章”、“文化巩义,激情万载”、“魅力巩义,和谐之歌”四个主题乐章。浩瀚的夜空,菊花、彩蝶、芙蓉花次第开放,与欢乐的人群和万盏灯火融为一体,展示了巩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独特魅力。在市影剧院演出的为期9天的18场新春行业宣传戏曲展演,将巩义各行业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以传统豫剧形式表现出来,不但使广大戏迷爱好者品尝了丰富的文艺大餐,而且也展示了我市各行各业近年来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了土地、环保、计生等行业政策、法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场场爆满。“河洛欢歌”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和元宵节文艺晚会,大部分节目部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来编排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创节目,内容精彩丰富,形式新颖灵活,有舞蹈、小品、相声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他的主题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内容丰富,使广大群众饱享了新春文化大餐,极大鼓舞了群众的热情,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民间活动异彩纷呈。各镇、街道和有关单位按照要求,结合各自特点,积极开展活动。市文联组织各协会艺术家开展了“迎新春”书画展、义写春联、“爱家乡、颂巩义”河洛大鼓

演唱会、“舞台艺术送农民”戏曲演唱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竹林镇、回郭镇、涉村镇、米河镇等举办了的“盛世欢歌”大型文艺汇演,用群众熟悉喜爱的大鼓、杂技、舞狮子、秧歌、旱船、盘鼓、腰鼓、魔术等形式,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西村镇、小关镇分别邀请市豫剧团或邀请外地剧团前来演出,经典的传统剧目《女驸马》、《包青天》等赢得群众阵阵掌声。芝田、河洛、北山口、夹津口、康店、新中等乡镇也开展了文艺、戏曲、焰火等晚会,使广大群众无论老少,都乐在其中。竹林镇还举办了“璀璨竹林”大型灯展活动,46个单位的大型彩灯尽展中原第一镇风采。市博物馆也在双节期间迎来了客流高峰,许多父母都趁节日,带孩子了解巩义文化,给孩子讲解巩义历史。春节期间,我市还积极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到郑州参加各类文艺活动。鲁庄镇小相狮舞团组织了26组狮子共500余人参加了省、郑州市组织的“春满中原”春节文化系列活动、“盛世闹春”民间文艺大巡游活动,获得金奖;米河镇米北村组织秧歌队、军乐队参加郑州市第十一届民间文艺大赛暨“秧歌闹春”民间文艺活动,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蓬勃开展民间文化活动,极大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文体比赛健康向上。在开展各项文艺活动的同时,各单位还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比赛,陶冶了情操,鼓舞了干劲,展示了广大干群团结向上、热情积极的精神风貌。回郭镇党委、政府与当地企业联合举办了象棋大赛、篮板王争夺赛、抖空竹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地方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广大群众热情参与,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新春文化生活。大峪沟镇举办了“春满山城”春节文体活动,教体局组织了“教体杯”篮球赛,建管局、财政局、园林局、卫生局、物价局等多各单位也在元宵佳节期间开展踩气球、拔河、猜谜、三人两足等趣味比赛,让职工在工作之余也享受到节日的乐趣。

三、群众参与广泛,社会效果显著

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我市丰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社会和谐、团结,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是各项活动群众广泛参与,展示了全市人民的精神风貌。本次春节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考虑到能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更多的利用广场、文化大院等群众性场地,不但方便群众观看,更是方便群众参与。各项活动都以激发群众的热情为目的,使广大人民群众被活动气氛感染,从而由活动的观看者变为活动的参与者,广大群众的文化才华得到充分的体现,呈现出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振奋了人心,鼓励了斗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极大的刺激了群众的感官,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士气,展示了巩义人民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欲迎难而上,经济社会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宣传了巩义文化,展示了巩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提高巩义的知名度。新春文化活动是民间艺术最集中最热烈的一次盛宴,全市的各项表演内容丰富,引人入胜,集思想性、艺术性、生动性于一体,熔形象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炉,寓教于乐,让全市人民充分的享受了巩义的文化大餐,感知了巩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广泛吸引了洛阳、登封等地的朋友前来参观,提高了巩义在外的知名度,为巩义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动态

草根明星唱主角本土文化原滋味

衡阳县全方位打造“欢乐潇湘·幸福蒸阳”

群众文化大餐

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衡阳县精心组织策划“欢乐潇湘〃幸福蒸阳”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群众文艺人才得到培养,群众文艺水平得到提高,并在社会营造出欢乐、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

一是紧贴民生,基层草根唱主角。根据活动方案贴近民生的原则,群众文化活动最大程度地体现我县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等。由群众唱主角,讲述基层身边事、百姓关心事;由精英助阵,增强活动的专业性,提高演出质量。在5月20日到22日连续三晚的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活动中,我县本土“草根明星”层出不穷,表现惊艳。戏剧专场、民俗音乐专场、歌舞专场等接地气的文化活动,犹如一道道“文化佳肴”,让群众大饱眼福。报名参加广场舞比赛的队伍,都是以群众为主体,年龄跨界大,吸引了众多中老年妇女的热情参与。

二是丰富形式,全方位打造文化大餐。为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我县群众文化活动推陈出新。一是集中主办大型群众文艺演出,并提出社团风华篇、机关风采篇、企业风流篇、田园风情篇四大篇章。二是要举办全县广场舞大赛,并选出二支代表队参加省市广场舞比赛。三是组织创作、展

1览、讲座、培训、阅读、竞赛等其他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化、内容健康化,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在群众文艺活动中,主分会场积极举办活动,有草根唱主角的各类本土文化演出,也有国内知名歌星助阵的“美佳妮之夜”大型企业文艺晚会;有中国梦演讲比赛暨庆五一文艺汇演,也有秦声明等优秀文人的书画摄影展,真正为我县群众带来全方位的视觉盛宴、文化大餐。

三是力求原创,打响本土文化品牌。我县通过发挥“油菜花节”文化品牌作用,开展乡村音乐会、油菜花节、民间民俗风情游等活动,引领全县文化活动遍地开花。3月7日,我县第三届“油菜花节”主题文化活动开幕,此次活动历时一个月,开展了“樟木访民居”、“岣嵝游花海”、“界牌观火灯”、“渣江品土菜”等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宣传传承县域民俗民间优秀文化、农耕文化。同时,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文艺团体下乡演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组织文艺创作人员深入民间进行采风创作,争创文艺精品,并于5月8日在船山广场举办了以“油菜花节”系列活动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展。

四是注重细节,坚持开展全年性文化活动。随着大型汇演和品牌节目在全县掀起一股热潮的同时,一些文化气息浓厚、小型新颖、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全年性活动也受到群众的好评和积极参与,比如开展“文化蒸阳”全民读书活动,每周六的“快乐读书”知识竞赛,以及将电影和演艺送下乡

活动等。此类活动将贯穿“欢乐潇湘〃幸福蒸阳”群众文化活动的始末,经常性、不定期地在各地开展,以确保群众文化活动“周周有演出、旬旬有活动、月月有主题”。

自活动开展三个月以来,我县主场已成功举办活动8场,分场已举办活动4场。其中大型群众文艺汇演共8场、书画展2场、广场舞培训1场、演讲比赛1场。对于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反响热烈,踊跃参与,在全县形成了一股文明活泼的社会氛围,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真正实现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于群众文化活动(大全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