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7-1052083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7 17:58: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

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

“六一”期间,一场童书市场里的“拼爹”大战上演。家长咬着牙,买来那些近乎成为奢侈品的套装精品童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202_年新书均价 已经进入“半百时代”,但不少童书却远远高于这个价格水平,而且越是热门流行的童书,装帧越是精美,定价也就越高。童书的“贵族化”正在成为一股令人忧虑 的风潮。(见5月29日《青年报》文娱版《童书“贵族化”引发“拼爹”大战》)

美国版引进童书、一套12册的《小屁孩日记》定价高达201.6元。20册的《查理九世》是时下最热门的童书,要价298元。面对如此“贵族 化”的高价儿童图书,一些家长或咬牙买下,或在热销的童书购买上纠结不已,或表示困惑不解乃至愤懑。孩子天性喜欢那些装帧精美的童书,而且他们有“把书集 齐”的习惯,尽管套装童书贵得惊人,“家长对给孩子买书都舍得花钱”。

面对如今纷纷出版的高价童书,已经不是让孩子读不读高价书的问题,而是折射了一种社会心理、文化现象。“我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都很亲民,也很便 宜。即便是最精彩的书,也绝不会到买不起的地步。可是现在,面对已成奢侈品的童书,那也只能是有钱才能看到最精彩的故事,没钱就看不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现在的这种不平等让人痛心。”高价童书的背后,折射的正是这样的文化歧视,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不平等。童书,本是普及的儿童读物,但是把它标以高价,让 童书“贵族化”,变成奢侈品,伤害的绝不仅仅是儿童阅读本身。对拥有这些高价书的少年儿童来说,让他们产生的很可能是在文化权利上的等级观念,是虚荣炫 富。孩子的这种奢侈心理、等级心理,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最令人忧虑的。当童书变得“贵族化”“奢侈化”,当阅读变成一种“奢侈”,少年儿童的阅读都已跟文学本身无关,跟文化无关。高价童书,非但对好的图书的传播没 有好处,还有反作用,导致传播面越来越窄,甚至伤害到那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使他们对阅读,甚至对儿童文学失去兴趣。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知识是无价 的,思想也是无价的,而以高价的形式将文化产品待价而沽,都是违背知识、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规律的。到头来,这样的做法,只会让那些挂着高价招牌的文化产 品,离文化的本质、离阅读的本质越来越远。

从本质上看,图书应该是普及的、大众的、全民的,如果把图书变成奢侈的东西,变成贵族化的东西,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图书文化的属性,就会让图书文 化丧失了满足少年儿童的精神需求、丰富心灵世界、培塑高洁灵魂、提高人生幸福感的作用。图书文化若照此发展下去,便是图书文化的末路!

我们知道,文化应该是日益众多的人们共同努力的向上追求,是大众寻求幸福的形式之

一。所以,图书文化应该满足少年儿童这种普遍性的向往和参与的权利,进而真正成为少年儿童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第二篇:童书

附件2:

温州市“爱阅读”行动推荐书目

(202_年上半年)

1、小学1~3年级学生

《彩图注音·安徒生童话》 [丹麦]安徒生 《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著,裘兆明/图 《中国神话故事》 聂作平/编著 《窗边的小豆豆》 [日本]黑柳彻子

《神奇校车》 [美]乔安娜·柯尔/著,[美]布鲁斯·迪根/绘 《儿童百问百答》(科学漫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 [日]后藤道夫/著 《启发Do科学系列丛书》 杨才/编著 《奇妙的数王国(数学童话故事)》李毓佩

2、小学4~6年级学生

《中国通史故事》 朱仲玉 杨牧之 黄克 张福裕/编著 《希腊神话故事》 聂作平/编著

《时代广场的蟋蟀》 [美]乔治·塞尔登/著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英]罗琳/著,苏农/译 《亚森·罗平探案》(少儿版)[法]莫里斯·勒布朗 《根鸟》 曹文轩

《海象与紫罗兰》 [瑞]海利·斯特罗普/著,陈俊/译 《昆虫记》 [法]法布尔

《可怕的科学》(经典数学系列)[英]卡佳坦·波斯基特/著 《科学家故事100个》 叶永烈

附件3:

温州市“爱阅读”行动推荐书目

(202_年暑期)

1、小学1-3年级学生

《一只会开枪的狮子》[德]谢尔·希尔弗斯坦/文图

《阿尔菲心理成长故事:隐身的王国,阿尔菲》[瑞典]古妮拉·贝里斯特罗姆 《我的儿子皮卡》曹文轩

《苹果树上的外婆》[德]米拉·洛贝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德]迪米特尔·茵可夫/著 陈俊/译 《数学故事》李毓佩

《趣味数学故事/开心童话数学系列》柔萱

《“数学小子”丛书》(全5册)[美]玛瑞琳·伯恩斯、戴比·泰勒等,班春虹译 《130个科学游戏》[德]汉斯·普雷斯著 吴衡康编译 《森林报》[苏联]比安基

2、小学4-6年级学生

《成为你自己——周国平寄小读者》周国平《丛林之书》[英]吉卜林著,文美惠、任吉生译 《西顿故事小说全集》[加] 欧内斯特·西顿著

《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

《希利尔讲世界史》[美]希利尔著

《幻想数学大战》韩国图画书,李学权译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趣味数学专辑系列》刘后一等 有趣的数学丛书《玩转数与形》[英] 鲍尔著,王贞等译 《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丛书湖南少儿出版社 《我熟悉的野生动物》[加]欧内斯特·西顿 附件3:

新教育推荐书目——小学生书目

1、绘本漫画:

《猜猜我有多爱你》(文)山姆.麦克布雷尼(绘)安妮塔.婕朗,少年儿童出版社

《爷爷一定有办法》 文.图 菲比.吉尔曼 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心树》(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南海出版社

《石头汤》 人民文学出版社 《犟龟》(德)米切尔恩德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一只孤独的乌鸦》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

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父与子》(德)埃奥卜劳恩,洪佩奇编

译林出版社202_年版

2、寓言神话圣经: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邶笪钟编写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_年版

《中国民间故事》 宣仁选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_年版

《成语故事365》

帆女 阿雪等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伊索寓言》(希腊)伊索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克雷洛夫著,裴家勤译

译林出版社202_年版 《拉.封丹寓言》(法)拉.封丹著,倪海曙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_年版

《中国神话》 聂作平著 四川少儿出版社 《希腊神话》 聂作平著 四川少儿出版社 《圣经故事》(英)莫雷.沃茨著 天津出版社 《天方夜谭》

郅涛浩等译

译林出版社202_年版

3、童话故事:

《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著,杨建民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柳林风声》(英)肯尼思.格雷厄姆 赵武平译 天津出版社 《绿野仙踪》(美)弗兰克.鲍姆著 陈伯吹译 天津出版社 《小猪稀里呼噜》 孙幼军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笨狼的故事》

汤素兰著 浙江少儿出版社

《青鸟》(比)莫里斯.梅特林克著 李玉民译 天津出版社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乌丢丢的奇遇》

金波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夏洛的网》(美)怀特著 任溶溶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格林童话全集》(德)雅各布.格林 威廉.格林著 杨武能,杨悦译 《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202_年版 《普希金童话》(俄)普希金著,亢甫,正成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王尔德童话 》(英)王尔德著,唐讪辉译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宫泽贤治童话》(日)宫泽贤治著 周龙梅

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列那狐的故事》(法)玛.阿希.季诺著

北京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魔法师的帽子》(芬)杨松著,任溶溶译 纺织工业出版社202_年版 《吹牛大王奇游记》(德)埃.拉斯伯 刘浩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洛尔著,陈伯吹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o斯威夫特著,杨吴成译 人教、译林版202_年 《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弗雷迪去佛罗里达》 接力出版社 《人鸦》

二十一世纪出社 《木偶的森林》 王一梅著 新蕾出版社

《彼得潘》(英)詹姆斯.巴里(译)杨静远 天津出版社 《严文井童话选》 严文井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

《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叶圣陶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

《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农村读物出版社202_年版

4、成长探险:

《一百条裙子》(美)埃莉诺.埃斯特斯著 袁颖译 新蕾出版社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陕西师大出版社

《山居岁月》(美)珍.克雷赫德.乔治著 傅蓓蒂译 新蕾出版社

《秘密花园》(英)法兰西丝.伯奈特 天津出版社 《童年》(俄)高尔基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波丽安娜》(美)埃莉诺.波特著 天津出版社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马默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三联书店202_年6月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著 李汉昭译

华文出版社202_年版 《金银岛》(英)史蒂文生著,单蓓蕾

北京出版社 《丛林传奇》(英)吉卜林著,徐朴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温著,钟雷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202_年版

《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

张继楼,彭斯远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外国儿童诗选》

文成英,李融编选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我要做个好孩子》

黄蓓佳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草房子》 曹文轩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苹果树上的外婆》(奥)米拉.洛贝著 张桂贞译 新蕾出版社 《女儿的故事》 梅子涵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5、科普科幻:

《科学家故事100个》 叶永烈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

《中外探险故事精选》

伊明选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中外动物故事选》

伊明 选编

中国少儿出版社1999年版 《中外经典科普故事》

伍钚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中外网络故事》

伍钚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十万个为什么》

卢嘉锡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王会等主编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2_年版 《七彩的分光》

王大珩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2_年版 《灵性的王国》

张香桐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2_年版 《悠长的岁月》

贾兰坡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2_年版 《神奇的符号》

苏步清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2_年版 《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2_年版 《无尽的追问》

王淦昌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2_年版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路甬祥主编 浙江少儿出版社

《科学的发现》 郭正谊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130个科学游戏》(德)汉斯.普雷斯著,吴衡康编译 中国少儿出版社 《昆虫记》(法)法布尔著,言小山译 人教社大百科全书202_年版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蒂皮.德格雷,黄天源译

云南教育出版社

《高士其科普童话》 高士其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_年版

《元素的故事》(苏)依.尼查叶夫,滕砥平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诗词中的科学》

唐鲁峰等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水陆两栖人》(苏)阿历山大.别利亚耶夫,孟庆枢,善诚译

《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

北京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 杨鹏、刘道远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6、文化教育:

《中外战争的故事》 张鸿海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中外艺术家的故事》

江钥含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_年版 《汉字的故事》

梅子涵著

上海科普出版社

《上下五千年》 林汉达 曹余章著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 《世界五千年》 段万翰、顾汉松、陈必祥编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30天环游中国》 郑平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版 《它们是怎么来的》 比尔.斯莱文(加)四川少儿出版社

第三篇:童书书目

1、百年经典童书《木偶奇遇记》、《小熊温尼普》、《爱丽丝漫游奇境》、《绿野仙踪》、《小飞侠彼得潘》、《夏洛的网》。

2、《绘本中国故事宝库》之《中国神话》和《中国传说》。(上、下各两册)

3、美国儿童幻想文学顶峰之作《猪宝弗雷迪》四册:《弗雷迪去佛罗里达》、《侦探弗雷迪》、《魔术师弗雷迪》、《弗雷迪与太空飞船》。

4、美国儿童幽默文学作品的代表作《稀奇古怪小朱迪》系列四册。

5、日本荒诞文学代表作《晴天下猪》系列六册。

6、日本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儿童文学作家古田足日的《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鼹鼠原野上的伙伴们》

7、世界著名奇幻大师罗尔德.达尔的童话《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詹姆斯与大仙桃》。

8、绘本《极地特快》、《獾的礼物》和《音乐童话》。

9、漫画书经典之作——德国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

10、法国法布尔的代表作《昆虫记》。(插图版的,一共10册)

11、获得纽伯瑞文学大奖的儿童小说16本:《苹果树上的外婆》、《一百条裙子》、《亲爱的汉修先生》、《波普先生的企鹅》、《真正的贼》、《帅狗杜明尼克》、《桥下一家人》、《小巫婆求仙记》、《蒂丽阿姨的魔法箱》、《狗来了》、《傻狗温迪》、《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银顶针的夏天》、《夏日历险》、《帅狗杜明尼克》、《兔子坡》。

12、获得其他国际文学大奖的童话和小说:《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电话里的童话》、《大盗贼》(一套三册)。

13、中国最优秀的图画书研究者彭懿老师的《图画书》。

14、中国文字的前世今生《文字的奥秘》一套三册。

15、人与自然文库《猫鼬情怀》、《荒漠天使》等一套10册。

16、科学启蒙读物《我们爱科学》杂志24册。

配合着阅读,16部电影:

《极地特快》、《绿野仙踪》、《夏洛的网》、《大盗贼》、《荒漠天使》、《美女与野兽》、《爱丽丝漫游奇境》、《小鞋子》、《音乐之声》、《亮眼睛》、《一月船长》、《冰河世纪》、《查理和罗拉》、《欢乐的大脚》、《花木兰》、《鼠国流浪记》。

第四篇:童书共读

童书共读

——润物细无声的识字教学

阳春三月,万物已经复苏,眨眼间我家宝宝已经快要五周岁了。回想与宝宝的生活的五年间,趣事不断,快乐无比,回味无穷啊!现在我们每天最享受的时光就是睡前和宝宝依偎在一起,给宝宝讲故事。

康宝宝打出生起,我就不断的和他交流,所以宝宝的语言发展的很快,至从康宝宝上了幼儿园和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就更多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突飞猛进。可是我渐渐发现,宝宝班里的孩子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而且有着超强的识字能力,显然康康的识字是远远不够的。一次一墨妈妈深情在给孩子讲故事,康康竟然听的十分认真,虽然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让我意识到原来康康也是爱看书的孩子。孩子们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去认知和理解字词的含义,从而开始独立阅读,大大提高识字阅读能力。想来惭愧,小班的时候学校组织的图书义卖活动,我是翻箱倒柜的才找了几本故事书。因为我向来就秉着康康选什么我就讲什么的原则,所以家里的书除了《机器猫》就是《奥特曼》,有营养的书真是少之又少。

打那以后,我开始有目的的选择康康看的书本,还给康康定了《幼儿画报》。每天晚上在宝宝睡前我们都会给他讲几个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有意识的让康康自己读一读比较简单的字词,慢慢的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而且在阅读中培养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及分辨是非的能力。现在康康看电视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康康小红花累计换取的

不是礼物,而是书籍。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

在和宝宝的阅读中不但获取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快乐,有一次我在给康宝宝讲《灰姑娘》的故事时,康康问道妈妈什么是“后妈”?我想了想,后妈就是如果我和爸爸离婚了,爸爸会给你找个新妈妈来照顾你,那这个妈妈就是你的后妈。康康马上说知道了“前妈”,接着讲吧。儿子的反应快的惊人,让我和他爸爸笑的前俯后仰。在陪孩子看儿童百科全书时,不但让孩子增长了知识也让我获益良多。你知道火龙果是什么植物的果实吗?答案是仙人掌。这个我可真不知道,次日在同事聚会中我抛下这个问题,竟然没有一个同事能回答出来,我公布答案后,同事还是一脸茫然,最后还上网求证了。他们疑惑的问我,你怎么知道的,我告诉他们我是陪宝宝看书的时候获知的,这个时候我特别骄傲。我是和康康一起成长的!读书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

每晚我都会给宝宝讲睡前故事,家里的书也越来越多,现在选书我会结合宝宝的意见有选择性的购买,我很享受和宝宝读书的过程,宝宝的识字量也与日俱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更加坚持,不断超越,持之以恒!相信,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阅读教学中宝宝会一天天成长,一天比一天优秀的。

202_.3.30 康康妈:陈玮

第五篇:童书导读手册

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干国祥

终有一天,孩子会慢慢长大,会渐渐离开我们的怀抱,走向外面广阔的世界。

孩子的独立正是我们所一直期待并为之努力的。只是,你是否曾经想过,这个走向外面广阔世界的孩子,是否还会与你有着共同的语言?你是否还可以像今天一样了解他的悲喜,手里随时握着走进他心灵的密码?是不是真的只要有爱,有你对他的无条件的爱意,你们的心灵就一定不会随他的渐渐独立而疏离?

在贵州凤冈宣传新教育的时候,一位教小学的女教师来向我咨询:儿子已经上高中,在她的培养下,从小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成绩与表现一直都很不错。但令她苦恼的是,自从儿子进入中学以后,他们之间能说的话越来越少。她爱儿子,儿子也爱妈妈,可是,似乎只要大家坐在一起,就没有多少话可以说,客客气气的,甚至都有点“相敬如宾”的味道了。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能够准确地理解这个问题。儿子小的时候,母子间之所以那样亲昵,那是因为你们关注着同样的事物——他的饮食,他的身体,他的学习。你们读同样的书,说同样的话,所以,你们也就拥有着共同的话语,有着走进彼此内心的密码——你不仅及时地知道他的喜悦和忧伤,而且清楚这些喜悦和忧伤的缘由,更重要的是,你掌握着疗治的方法。讲一个故事,读一篇童话,看一集卡通电视,你们就一起度过了生命中重要的一天,而在这样的日子里,孩子的生命也日渐地丰满起来。

然而,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你完全地把孩子交给了一群叫“老师”的人。不仅是他的知识学习,而且他的品格塑造,他心灵与情感的需要,你都大胆地放手——也许可能是因为自己工作太忙,你不得不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承包”给了一个叫“学校”的特殊地方。

从那时起,孩子们主要阅读一种叫做“教科书”的特殊读物,但那里面没有与你相关的事物,那些书有着标准的答案,要命的是你标准答案只在“老师”的手中。而你,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彻底地放弃了阅读;或者因为工作的需要,捧起了用专业术语堆成的技术书籍,那里,也远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孩子是不会甘心只在一本本教科书中度过他的童年的,如果没有成人的引领,他也会找到他能感受到亲切的读物的:杨红樱,《老夫子》,日本动漫,《幻城》,《哈利·波特》,安妮宝贝„„

是的,这就是他们这个时代的书籍伙伴,你没有读过,你不知道“马小跳”是谁,“他”会不会伤害到你的孩子。而你小时候最最熟悉的“张思德”和“邱少云”,却已经静静地失落在过去的那个时代里。

是的,你曾经用它走进孩子心灵的密码已经过时,已经失效,“大灰狼”和“龟兔赛跑”的故事不能够让你一劳永逸地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当你站在孩子的心灵前念动“阿里巴巴”的时候,心灵的门户并没有像很久以前那样轻轻地打开。这一次,它没有动静。

一直以来,人们用肤色和语言来区分人群,确定谁是他的同胞。而事实上,即便是同一种语言,也一样有着无法沟通的无数个封闭世界。一个外科医生的会议是一群行为艺术家所不能理解的,一个生活在动漫中并模仿着主角的少年,是不能被没有不了解这些动漫的人所真正理解的——你怎么知道你上初中的儿子遮住了眼角的长发,源于一个叫“流川枫”的篮球高手,而且这个人事实上并不会对儿子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可是你不了解这些,你简单粗暴的斥责,对“流川枫们”武断地否定只会产生一个后果:破坏你在孩子心目中原本美好的形象,扩大那一道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裂缝。

生活在不同的词汇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威尔伯”(童书《夏洛的网》中的一只猪的名字)和“三筒、八索”(麻将牌名)之间距离,其实远远比“彼得·潘”这三个中文汉字和“Wendy”这个英文单词(“彼得·潘”和“Wendy”是童话名著《小飞侠彼得潘》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距离要大。

如果孩子的世界里蜘蛛夏洛正在为小猪威尔伯能够摆脱死亡的厄运而结网,有个叫哈利·波特的小男孩正学会骑着扫帚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上空自由飞翔,而你不认识这些可爱的精灵,你只认识另外一个世界里的另外一批英雄。如果这两个世界的英雄们没机会同一个世界——你们的话语里——相逢,那么你们事实上完完全全地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或者说,你们只是在同一个房间里各自活着,却没有真正地生活在一起。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所有能够阅读的中国孩子与父母们都有着共同的语言,这些语言来自《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来自“四书五经”。那是成人世界武断地用成人的话语来要求所有的孩子掌握这种语言,这些话语里没有童年,没有童趣。但无论如何,大家毕竟有着相同的语言,有着同一种解释这个社会的语言系统——也就是既然大家有着同一个词汇表,有着同一本词典,那么大家对一个事物的理解,出入就不会太大。

而现在,我们与孩子们已经失落在不同的书籍、信息、电影中,我们怎么可能理解对方的话语呢?有个学生过生日,朋友们画了一头猪作为生日的礼物,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妈妈看到了,却打电话质问老师:为什么我的女儿在班级里受着了这样的侮辱?!她没有看过《波萝油王子》中那可爱的小猪王子,没有读过大量童话中可爱的猪的形象,她只记得在自己的童年里,“猪”或者“猪猡”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侮辱。

意大利著名童话作家贾尼·罗大里有一篇童话叫《连环画里的小老鼠》,讲一只连环画里的小老鼠想想体会一下用奶酷替换纸张的味道,就跳出连环画来到了现实世界的老鼠群中。“死夸吃”,它对老鼠伙伴们叫道。但是,没有一只老鼠听得懂连环画里的语言,而且它也听不懂其它老鼠的吱吱呀呀声。在一系列的误会之后,老鼠们联合起来把它遗弃了,它孤独地怀着恐惧躲在黑暗里,突然,迎面遇到了一只猫!“死夸吃!”“格拉格拉努!”——原来,它们彼此听得懂对方的语言!

那是一只连环画里的猫,也因为相似的原因来到真实的世界里,但因为听不懂现实中的猫语,刚刚被其他的猫赶了出来。于是这两个无依无靠的动物相互拥抱在一起,发誓要永远友好,用它们那种奇怪的连环画语言聊了整整一夜,并决定从此永远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童话,最深刻地揭露了“拥有共同的语言才是真正地生活在一起”这个原本很简单的道理。话不投机,即便老鼠与老鼠也只是异类;言语相通,即便是猫和老鼠,也可以是真正的亲人。

怎么办?如何建立我们共同的语言,拥有能够开启彼此心门的密码?万一这种语言消失了,这种密码遗失了,又如何重建与重铸?

我对那位母亲说,想要能够和儿子重新坐在一起热烈地交谈也不难,只要向他索要几本他最喜欢的书,要来后仔细地不带偏见地一本本读下去;并且把近来最打动你的书,及时地推荐给他,你对他的书籍不带偏见,他也一样会以理解的态度来阅读打动了你的书籍。然后,你们不仅可以交谈对书中人物的看法,而且这些书中的人物与情节,将是你们理解、评判这个世界的原型。它们是孩子生命的一次次预演,这里会有冒险,有自由,有怀疑,但更有最终的坚定与热爱。通过对书中错误选择及后果的解释,孩子将能够更好地把握住他惟一的青春,惟一的一次生命。

既然山不会走过来,移山的惟一办法就是你走过去。许多年前,我的学生狂热地爱上了日本动漫《灌篮高手》,而教师与家长们反对的声音,却只不过拉开了他们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我设法买到了《灌篮高手》全套碟片五十多张,先于学生看完,而且看了两遍,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关键人物、细节,以及其实非常健康的象征意义。然后,在我的语文课上,我问:谁是我们今天的流川枫? 当学生把视线移到最后一位高大的男生时,我说,我问的是:谁是我们今天这节语文课上的“流川枫”?谁会第一个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投篮得分?谁会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投入三分球,或者来一个漂亮的双手灌篮?

哦!原来是这样啊。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任何一堂课都是一场比赛,原来,在任何种类的赛场上,都有灌篮和三分,都有英雄与懦夫!

于是有几堂课,我有时会说:好一个漂亮的三分球!或者是:不对,投篮姿势很漂亮,但球并没有进入篮框,不得分。

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就一次次成为英雄们较力的赛场。

于是,在他们离开我进入高中、进入大学之后,我会偶然地收到一封信,或者一个E-mail,起笔的第一个词语往往是:教练„„

202_年4月,当我和朋友们启动新教育实验中的一个名为“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的项目时,提出了一个“共读”的概念。毛虫们曾这样简洁地解释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意义:

共读,就是共同生活; 共读,就是创造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当我们和孩子一道读过那些美妙无比的童书之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可以轻松走进孩子心灵,拥有可以引领孩子向着美好的事物进发的词语与密码。孩子们没有引领的阅读漫游是有着相当的危险的,除了大量低劣的、平庸的读物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读物、少年读物是极不健康的。而有了经典共读的基础,一方面,他们的自由阅读也会提高品位,另一方面,他们有了真正的美好奠基,就会拥有抵抗信息垃圾,鉴别有害物的能力。

“你是谁夏洛?你准备为他编织一个什么样的神奇词语?”这句话就是一个密码,这个密码来自于伟大的童书《夏洛的网》,把这句话勉强破译出来就是:你是谁最重要的、最可信任的、能够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朋友?因为你的期许将影响你朋友的一生,让他拥有一种神奇的美德,那么你准备向你的朋友送上一个怎样的期许„„不,这些啰嗦的句子并没有真正破译“你是谁夏洛?你准备为他编织一个什么样的神奇词语?”这句话的复杂的意义。但如果你们读过这本书,只要轻轻的一句“能做一回我的夏洛吗”,就足以让对方明白一切。

同样的,你们还可以用《犟龟》这个故事来共同面对一个困难,面对一种挑战;可以用《苹果树上的外婆》来怀念一个远去的亲人,关注身边的其他的亲人;可以用《小飞侠》来度过一个完成了沉重作业之余的宝贵周末,并探讨一下人为什么要长大的话题„„

每一本堪称伟大的童书里,都有着若干人类最重要的话题,最高的智慧与最朴素的美德。而一本本的童书联缀起来,将因此塑造整个童年的丰富——不,不只是童年,是一生的丰富。202_年10月我在温州为数十位五年级学生和几百位教师上《夏洛的网》,课后有几个已经开始步入中年和老年的教师对我说:你是为我们的人生,补上了重要的一课,关于生命意义与教育艺术的一课。

读,共读,你们将重新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你们将重新真正地生活在一起。

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是幼儿早期阅读连接想象力的媒体,幼儿通过读图进入文学故事。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他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必须依靠图画来实现。我们在给孩子读一个纯文学故事时,如果是他所熟悉的人物、动物或生活用品,他对故事的理解就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如果故事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了幼儿生活经验的东西,那么,他的阅读就会出现障碍。就比如说“从前有一个领导„„”幼儿听了会想:“领导”是个什么东西呢?因为这个名词对他来说是模糊而抽象的,幼儿无法将他的想象图像与故事内容相链接,阅读就此中断。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图画来帮忙。如:在讲故事的同时,把一幅图画 放在幼儿面前,这幅图上画了一个领导,他是胖胖的,带着眼镜,还留着胡子,穿着西装„„一切都一目了然。这样,幼儿就能把中断的想象力再重新链接起来,进入故事情节,完成阅读。

所以,图画是幼儿阅读的重要元素,而图画书就是引导幼儿进入故事世界的最好载体。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书才是图画书呢?图画书的本质特征就是:图文结合,二者密不可分。就图画书而言,图画是它的生命线,就如让幼小的孩子自己阅读文字是不现实的,他们只能凭借图画来猜测故事的脉络,因此图画书中的图画不是插图,他不是为了表现文字已经表白的那部分内容,作为文字的“助手”出现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创作,要让孩子不看文字也能读懂故事的内容,它的内涵甚至比文字讲述得更为丰富,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欣赏。《爱心树》是一本相当有名的书。这本书一共不到800字,但它却教会了人们什么是爱、什么是奉献。有一页书上只有“孩子逐渐长大”六个字,但画面上的信息却无比丰富:树下躺着两个人,这是男孩长大的标志,树干上刻着两颗心,一颗心里刻着男孩和树的名字,一颗心里刻着男孩和女孩的名字。而大树呢,身子微微倾斜着,以便用树叶为树下的两个人送去阴凉。但是画面上还是透露出一丝惆怅,那落下的两片叶子,说它是两滴眼泪或者是两声叹息也行,说它是两件礼物或者是两声祝福也未尝不可。象这样的书,孩子逐页翻过来,并不需要认识很多的字,也能知道这本书里讲了什么,这就是真正的图画书。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绝对不止看一遍。我们一遍一遍地看,笑着,叹息着,或者流着泪,直到把手上的书翻烂;而且,翻烂之后的书,对于我们仍然是宝贝。其实一本好的图画书,它不但适合孩子一遍一遍地看,而且适合所有年龄的人看,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适合0—100岁”的图画书。这样的书,直到我们长大甚至老去了,仍是心头永远美好的回忆。

图画书的功能――快乐,快乐,再快乐。

也许有人会说:寓言书可以教会孩子很多的处世的道理,手工书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可是图画书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用呢?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很多东西都要讲用途。“有什么用?”这其实是一个很终极的问题,我想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经得起这一问。就如钱应该是最“有用”的东西了吧,可是它也经不起这么问。“钱有什么用?”“钱可以买东西。”“买了东西有什么用?”“可以让人吃饱穿暖。”“吃饱穿暖有什么用?”“可以更好地活着。”“活着有什么用?”“可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想象力。而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画书却可以挑战最终极的问题,比如“为什么。”

一本《为什么》的图画书中,就有个这样的孩子,她一天到晚都在问“为什么”,简直让她的爸爸发疯。一天,地球上来了入侵者,他们凶狠无比,誓把地球毁灭。可是,小女孩几个“为什么”一问,把他们问得落荒而逃,从此再也不敢来侵犯地球了。这么有趣的书,孩子看了一定会哈哈大笑,没想到自己经常问的“为什么”这么有用,简直就是人类的头号武器!而父母看过之后也会觉得有趣,从此可以更坦然的面对孩子的“为什么”:你看“为什么”这么有用,把外星人都打败了!爸爸妈妈哪有不败的道理?

我想图画书的用途就是“没有用途”,仅仅是为孩子(包括大人)制造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包括了对优美图文的欣赏、陶醉之乐和亲子共读的温馨之乐。

值得注意的是:

1.千万不要在孩子最初建立审美感觉的时候给他不好的东西,这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图画书对孩子的影响不是敲锣打鼓式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丰富、美丽、自然的图画和优雅、生动、规范的文字,再加上父母充满爱的叙述,孩子如果能在这里起步,起码在心理上,他会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图画书的魅力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融入到他的生命之中,照亮他的一生。

2.千万不要把图画书当作“教科书”,以为孩子必得从中学到一点什么才是正途。当你一定要从一本书中归纳出一个“教育意义”或“中心思想”来时,就等于给这本书判了死刑,你的孩子从今以后一看到这本书就会想起那个“教育意义”和“中心思想”,想到一张面目可憎的说教的脸,他以后碰都不碰这本书,而且,最致命的是,当这种情况多了之后,他会对阅读产生一种戒心。老实一点的孩子,会本能地讨厌读书;机灵一点的孩子,在拿到一本书之后就会自觉的归纳“中心思想”,希望能回答出父母的问题,得到几句褒奖。慢慢的,他们不再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当然,他们有可能也是很好的学生,能交出高分的答卷,但他们的眼神中,不再会有光彩;他们的心中,也不再会有想象的激情。当然,他们的生活中,更不再会有快乐了。

所以,一定不要去破坏孩子享受阅读的过程。孩子若能从图画书中悟点什么道理,那是他额外的收获;如果悟不出什么来,那有有什么要紧呢,难道“快乐”不是人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吗?

从封面到封底――这样看图画书

首先看看封面。图画书和一般书的区别在于从封面的时候故事就开始了。打开封面,背面有叫做环衬的一张纸。这一张纸其实在装订的结构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封面和内文联结在一起,避免书剥开。做绘本时,让这张环衬就那样白白太可惜,所以画家动脑筋做各种设计。环衬又是读者能看到画家的工夫的最佳材料。

其次有印题目、作者名字等信息的扉页,再翻扉页故事就开始。内文结束后就有版权页,记录这本书的发行时间、出版社、印刷厂、装订厂等,表示各个环节的责任所在。后面还有后环衬,把书闭上就是封底。看书时要用手翻页。尤其绘本,翻页时的“然后呢?然后呢?”这种功能和如何留间隔,在情节的展开和讲故事的节奏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读绘本给孩子听时,要充分考虑翻页的效果,有缓急地翻页。

读绘本时,从封面开始,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翻,最后看封底为止。但《在森林里》,闭上书前还可以展开封面和封底一起看。这样,在那里再现故事里主要的舞台,能够重新享受故事的余味。可是,不一定所有的绘本都不如这么做,有的绘本的封面不要展开来看的。

如《开心的狮子》《小猫》等,在封面放正面的狮子或猫,在封底放背面的狮子或猫,展开来看就变成两只,因此看封底的图为止即可。这样,每一本绘本都有不同的创意,读的人要提前掌握每一本的结构、特点以及画家的创意,然后读给孩子听吧。

示例:《爷爷一定有办法》

书是大16开的开本,是让人有稳定感的开本,封面的背景是悠远的蓝天,中景是简单的木结构小屋,前景是祖孙两个,爷爷牵着孙子的手,爷爷慈爱而孙子可爱,身上穿着的,正是由那个小毯子改成的外套。整个画面和谐、温馨,构图简单而传统,预示着故事本身也将同样温馨和传统。翻开封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书的环衬。环衬有前后之分,通常前后都是一样的。因其展开之后像蝴蝶的双翅,所以又称作“蝴蝶页”,通常图画书都有环衬,环衬的做法十分讲究,并且大多与书的内容有关。比如这本书的环衬是蓝色的夜空,上面有星星在闪耀,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环衬的颜色图案和那小毯子的颜色、图案是一样的。翻到扉页,忽然眼前一亮,好像幕布拉开,好戏要开演了。演什么呢?扉页是报幕员,它告诉你,这幕戏叫做《爷爷一定有办法》,而整本书的色调,和扉页用的色调是一致的:就是那种明亮的黄颜色,就算老旧了,也仍然很美。再翻过一页,故事就开始了。

在书的内页部分,我们看到大部分画面的四边都用木头一样的图案框了起来,这给画面营造了一种古朴而陈旧的效果,使画面显得端庄。而在文字下面一点的地方,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那里还生活着老鼠一家!这是作者给读者的额外奖赏,而且在文字中未有一字提及。小约翰的毯子变成外套、变成马甲„„最后变成扣子,这一点一点剪下的布料全都给住在地板下的老鼠一家拖走了,变成了它们的床罩、窗帘、衣服„„而最后失踪的那颗小纽扣,虽然文字中没有交待,但仔细读图的小朋友都会发现,那颗纽扣变成了老鼠的坐垫,在老鼠的家里大受欢迎!

除了老鼠的家庭之外,图画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犹太家庭日常生活的故事。约翰一家的职业是什么,在文字中是找不到答案的,然而我们可以在画面中获知信息:约翰的爸爸是鞋匠,约翰的爷爷是裁缝。约翰一家是犹太人这一个信息,我们可以在他们餐前作祈祷这个细节看出来。在约翰长大的同时,家里另一个孩子出生了,并且慢慢成长起来。我们在画面中可以看到妈妈怀孕,爸爸做小鞋子,奶奶织小衣服,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那个孩子出生之后,也有一个小毯子,毯子上的花纹是蓝天和白云„„这一切,如果不仔细看画面的话,都无从发现,也就无法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对生命、对成长的思考。

在这本书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精美的后环衬,就像好戏结束之后的落幕,给人一个美妙的思考空间。这样的一本书,它没有十分鲜艳的色彩,也没有高科技的制作,它是完全的质朴、厚重,洋溢着浓浓的爱,相信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会有正面的影响。

很多人都会问,给小孩子看的书,做得这么精致干什么?需要用这么精装的封面,这么精致的环衬,这么考究的扉页吗?不过是一个故事而已,讲一下就罢了。这种想法,其实不太对。孩子每天所见,都是新鲜的东西,性善性恶并非荀子孟子说了算,而全在于孩子后天的习得。其实中国的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话,而孩子本身的艺术品质,也需要好的东西去熏陶。如何进行亲子共读

很多家长把书从书店买回家之后,就把书往孩子面前一放,说:“那,这是我给你买的书,自己去看吧。”我完全可以理解家长这样的行为。工作已经那么累了,还要读书给孩子听,太烦了。但是,我同时也觉得遗憾:家长放弃了跟孩子进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孤独地进入了故事的世界。

请记住,不管你有多忙,每天请抽出15分钟的时间,读书给孩子听。请你把孩子抱在膝上,把书放在你们两个人前面,然后读给孩子听。孩子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他看着图画,听着你的语言,很自然地就理解了整个故事。在你抱着他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温暖的,被爱包围着的,一句话,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而在这样一个幸福的氛围中读书,会使读书本身慢慢变成一件幸福的事。图画书,乃至所有的书籍,都会让孩子产生幸福的联想,“爱书的孩子”就是这么来的。一个人爱看书,绝对不是生来便如此,一定是书这种东西曾给他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而亲子共读,给孩子的心理暗示就是:书是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

你可能还会发现,一本书已经给孩子读过好几遍,他都已经会自己背了,可是仍然缠着你,让你讲给他听。那只能证明一件事,孩子更喜欢你读书给他听,因为你已经成功地把你对他的爱借助于读书这个方式传递给了他。

一本好的图画书,在文、图和翻页的结构上都有精心的设计,所以请不要轻易地停下来,插入你自己的问题。不要让一本书被一个个问题分解得支离破碎。有研究表明,一个被提问的人容易产生紧张心理,生活经验欠缺的孩子尤其如此。如果你不住地打断故事的情节,问孩子:“这个小兔子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小老鼠呢?画面上小鸡有几只?”那么,孩子就会条件反射似的去记住这些东西,他会在潜意识里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这只小鸭子有两条腿,待会儿妈妈肯定会问这个问题。”他就会去忽视故事本身语言的魅力,美术的魅力,更不可能跟故事主人公产生一样的感情,他要拼命记住在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一会儿她会来问自己问题!想一想你自己,电视剧中老是插广告你开不开心?尤其是那个广告还来问你:“请问这位观众,你注意到还珠格格桌子了吗?杯子有几只?茶壶有几只?小燕子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太后呢?„„”这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勿施于孩子,不要让问题剥夺了孩子阅读的快乐。(说明:以上资料来自于小书房――世界儿童文学网)

低段书目

《丑小鸭》 作品解读:

丑小鸭长得太丑了,所有的鸡、鸭都嘲笑他,排挤他,连他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欺侮他,看不起他,甚至连自己的妈妈都劝他走远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被迫离家流浪,几经风险。在野鸭群中,他“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只希望人家准许他躺在芦苇里面”。雁对他虽然不错,但不料被猎人打死。丑小鸭死里逃生,来到一间农家小屋。他忍气吞声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不断受到鸡和猫的奚落排挤。最后他不堪忍受,独自来到他心驰神往的大自然当中。秋天到了,丑小鸭看到一群南飞的幸福的天鹅,从此他再也无法忘记这些美丽的鸟儿。冬天到了,天是那么冷,丑小鸭几乎被冻死在冰冷的湖边。又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他又看到了那些美丽的鸟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丑小鸭抑制不住内心的向往,决定不顾生死飞向美丽的天鹅。然而,这时水中映出的不再是那丑陋的灰色鸭子,而是一只美丽洁白的天鹅。

走向广大的世界 “丑小鸭”是从天鹅蛋里出来的,但是假如出生后他一直呆在那个那个地方,那么长大后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只家鹅罢了。因此,“世界”在丑小鸭的视野里是越来越开阔广大的,“我想我还是走向广大的世界上去好”作为一直充溢丑小鸭内心的声音,则为他提供着不畏逆境不断前进的力量。

丑小鸭离家出走是被迫的,因为不仅周围的人不喜欢他,就连他的兄弟姐妹也欺负他。他在野鸭群中受排挤,又目睹了雁被猎人打死的悲惨场面,最后死里逃生。在农家小屋,他虽然也受嘲弄,也被人看不起,但已经有了一个可以生存的“温暖的屋子”,“有了一些朋友”,他应该满足了。但是他偏不,他不愿意享受这种“安逸”,他要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于是他走了,他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了,他见到那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美丽的天鹅了。从被动出走到主动去“更广大的世界”,清晰地展现了丑小鸭的成长心理。

“丑小鸭”和“白天鹅”

生活本身就是童话,所有的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把“丑小鸭”这三个字和自己联系起来,当对自己的外貌、才能、智慧感到自卑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个美好的童话,就会期待“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美妙奇迹在自己身上发生,就会用故事的最后安徒生写下的“只要你曾经在一只天鹅蛋里待过,就算你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来安慰自己。但是,对于话中的深意可能却没有真正理解。即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品格,需要在心中燃烧起一团不灭之火,纵使冷漠、无情象冰雹一样袭来你也仍要希望着、忍耐着、奋斗着,因为成功本来就不是什么免费的午餐。这一点着实为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心态浮躁的当代人提供了不小的助益,正是人性所具有的顽强让我们有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当我们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丑小鸭让我们更为了解自己。

点击作者:

安徒生:(1805,4,2-1875,8,4)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安徒生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这正应验了作者本人的话:“生活本身就是童话。”

共读建议

安徒生的童话太经典了,任何年龄的人都非常适合,尤其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所以和孩子一起来共度这些故事的美妙时光是最重要的。

对于低段的孩子,不用把导读中所介绍的那些说给孩子听。只需要和孩子一起,一边看绘本中美丽的画面,一边把这个伟大的故事讲给他听,这些美好的形象就这样伴随着你娓娓动听的讲述植入他童年的记忆。

对于中高段的学生,就可以结合这个故事聊一聊成长的话题了。以下话题可供选择: 1用图画的方式制作一份丑小鸭的成长简介,并在每个关键的地方用简单的文字说明。2假如丑小鸭一直呆在鸭棚里,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呢?

3假如丑小鸭一直呆在农民的家里,后面的故事又会怎样呢? 3只要是从天鹅蛋里孵出来的,就一定能成为天鹅吗? 4从故事中人物对待丑小鸭的态度,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延伸活动

推荐孩子继续阅读安徒生其他童话,并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1试着给读过的童话配上合适的插图。2和同伴或者家人合作,表演童话剧。

3发挥创意,用橡皮泥、旧手套等材料制作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导读设计:马玲)

《灰姑娘》 作品解读

这是一个流传太广的童话故事。一个女孩子在妈妈去世后遭到不幸,受到继母和继母带来的两个姐姐的虐待,成为满身灰尘肮脏不堪的“灰姑娘”,但是她一直善良、忠诚,所以得到小鸟(有些故事中是仙女)的帮助,在王子选未婚妻的舞会上成为光彩照人的公主,一只小巧精致的金舞鞋(有些故事中是水晶鞋),最终将灰姑娘定格为那一转身的华丽。

对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女孩子来说,“灰姑娘”将是她一生最愿意做的童话梦,“白雪公主”和“人鱼公主”的故事更多像是看一幕美丽伤感精致的舞台剧,而只有“灰姑娘”,才完成了一个女孩子,从普通到华丽的转身间的嬗变。

善良、忠诚 在所有的童话故事中,善良、忠诚的人最终都能得到好运的。所以灰姑娘的母亲在去世前的最后忠告就是希望她善良、忠诚,这样上帝就会帮助她。但是在后面的故事中却没有去详加描述灰姑娘如何善良、忠诚,只是评语式地说她一直都“很善良、忠诚”,对继母和两个姐姐的虐待一直默默忍耐,难道是怕父亲伤心或者别的原因?故事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故事却以两个姐姐心肠的又黑又坏来对比灰姑娘的善良,最后两个姐姐的悲惨结果其实也再次表明故事所要带给孩子的,善良的人会有好报。心肠坏的人势必带来厄运。

积极追求、清醒克制

如果把灰姑娘只看做一个逆来顺受的可怜的女孩子,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无法考据灰姑娘的内心状态,但是我们从事情上明白地看出灰姑娘的命运掌握在她自己手里,而不仅仅是得到了仙女的帮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王子邀请全国的姑娘参加舞会的消息,灰姑娘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争取。她不但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想去的愿望,而且一次次地请求表明她非要去的决心,最终在完成了继母交给的很艰巨的任务结果还得不到允许的时候,她开始抗争,在小鸟的帮助下,她终于来到了舞会上。试想,假如灰姑娘一直表现得逆来顺受的话,那她顶多是个值得同情的可怜虫而已。在关键的时刻做出对自己一生有影响的选择,不能说灰姑娘的智慧令我们惊叹。

2在舞会上盛装的灰姑娘自然使王子青睐有加,以至于他宣布“她是他一个人的舞伴”,但是在这样令人头晕目眩的幸福面前,灰姑娘却表现出了极为理性的克制,在另外故事的版本中更加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灰姑娘的华服、马车、马车夫都是用南瓜、小耗子变出来的,所以在十二点前她必须离开,否则就有穿帮的危险,那么在王子的柔情蜜意前,灰姑娘一直是清醒而理智的,也是极为克制的,也只有这样,才为她赢得了一生的幸福。

因此,我们看清楚了这些,也就了解了灰姑娘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秘密,纯洁善良的内心,独立完整的人格,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积极追求的态度,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点击作者

雅科布·格林(1785-1863)与威廉·格林(1786-1863),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是德国的两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民间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著有《德语语法》、《古代德国法律》、《德国神话》、《德国语言史》及未及完成的《德语词典》。但他们最卓越的成就,却是作为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搜集家,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它包括200多篇童话和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均烩炙人口。由于这些童话源自民间故事,作为学者的格林兄弟又力图保持它们的原貌,因此其中篇章大多显得比较粗糙,更适合低幼儿童阅读。

“格林童话”的最早中译本是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格林童话全集》,由魏以新据莱比锡“德国名著从书”译出,包括“儿童和家庭故事”与“儿童的宗教传说”两部分,共210篇童话。此后根据它不断再版。(宇慧撰写)

共读建议

每个童话故事都含有太丰富的内涵,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孩子来选择如何把故事传递给他们。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和他们一起看着画面,感受灰姑娘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神奇,让这个故事沉淀在她记忆的一个角落就足够了。

对于中高段的孩子来说,可以就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讨论,并在人物不同命运中得到启示。1故事中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在舞会的午夜时分,灰姑娘为什么要离开?如果不离开将会怎样?

3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

4后妈不让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5假如灰姑娘因为后妈不愿意让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6假如你像灰姑娘一样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后妈,你会怎么样呢?

延伸活动

1把灰姑娘的故事排练成舞台剧; 2继续阅读《格林童话全集》。

(导读设计:马玲)

《我有友情要出租》 作品解读

这是一个真挚的友情故事,也是一个略带伤感的动人故事。

有一只寂寞的大猩猩,为了获得朋友,想出了“我有友情要出租”的办法,小女孩咪咪租下了他的友情,一段日子的欢笑过后,小女孩因为搬家离开了这里,大猩猩又重归寂寞,这次,他写下了“我有友情免费出租”。可是直到今天,叶子都褪色了,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好朋友。

令我们感到伤感的就是,就在大猩猩的身边,到处都是好朋友的身影啊,老虎、大象、长颈鹿„„一只小老鼠从开始就一直伴随在他身边,可是他却没看到。

正如作者在封底上所写: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我有友情要出租》是适合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阅读的图画书。学生刚进入小学,需要结识好朋友,但有的学生却由于内心胆怯,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我有友情要出租》则恰好符合了孩子这种心理需求。

点击作者

作者:方素珍

☆ 1957年生,台湾宜兰人。

☆ 台湾辅仁大学教育心理系毕业。☆ 喜欢旅行、读图画书。

☆ 曾获台湾洪建全儿童文学奖童诗首奖、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童话优等奖。☆ 现任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 著有《祝你生日快乐》、《妈妈心,妈妈树》、《好耶,胖石头》、《怪兽的字典有困难》、《小精灵的飞翔梦》等,并译写图画书七十余册。

绘者:郝洛玟

☆ 在多雨的台湾基隆长大。☆ 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美工科。

☆ 喜欢小动物,如小Baby,小狗、小猫,所以有一只叫“小蛋糕”的狗。

☆ 喜欢画画,更爱儿童图画书的创作,“方方”和“元元”两个女儿是最忠实的读者。

共读建议

这个略带忧伤的动人故事,适合大人读给孩子听,也适合孩子们在一起共读,但是,最开心的还是在一起聊一聊。图画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画面中蕴含有丰富的细节,和孩子一起来找一找吧!

1. 翻翻看书中,除了大猩猩外,还有哪些动物?

(斑马、大象、老鼠、狮子、兔子、鸵鸟、花豹、犀牛、鳄鱼„„)2. 大猩猩为什么出租友情?

3. 咪咪和大猩猩在哪里互相认识的?如何认识的? 4. 大猩猩用什么东西当定时器? 5. 咪咪教大猩猩玩了哪些游戏? 6. 你觉得大猩猩是一个好朋友吗? 7. 咪咪为什么离开大猩猩?

8. 大猩猩为什么只带饼干没有带定时器?

9. 大猩猩后来还出租友情了吗?叶子上写的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10.你有没有发现谁一直陪在大猩猩旁边?为什么他这么做呢?

延伸活动

活动一:将你想到可以对好朋友表示友爱的方法付诸行动。活动二:分享自己对好朋友表示友爱的方法。

活动三:做一本简单的小书,记下自己你如何对好朋友表示友爱,也记下好朋友用什么方式表现他对你的友爱。

(导读设计根据作家方素珍本人的设计改编)

《猜猜我有多爱你》

猜猜我有多爱你

作品解读:

栗色的小兔子想要去睡觉了,它紧紧地抓住栗色的大兔子的长耳朵,它要栗色的大兔子好好地听。它说:“猜猜我有多爱你?” 于是,爱的游戏就这样开始了。“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大兔子也把手臂张开,“我爱你有这么多。”

小兔子把手举起来,倒立起来,跳起来,极尽所能的表达着他的爱。可是,无论小兔子怎样表达,大兔子总能证明,他的爱是小兔子的一倍。

最后的结尾,是最美妙的。

大兔子把小兔子轻轻地放到了树叶铺成的床上,低下头来,亲亲它,祝它晚安。然后,它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小声地微笑着说:“我爱你,到月亮那么高,再——绕回来。”

这是两个人之间的秘密事,却似乎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因为有一个字,我们谁也绕不过去,那就是——爱!

让我们首先将眼光在大兔子上停留: 爱,就是比你多一点点!

不管小兔子怎么想、怎么说、怎么比喻、怎么形容,大兔子总是轻而易举地超过他。这不是因为大兔子的手臂比小兔子长,大兔子站起来比小兔子高,大兔子年纪大,力气也大,而是因为世界上的“大兔子”,我们人类的父母,对“小兔子”的爱就是超过着一切!

爱,就是回到最初。

“我爱你,到月亮那么高,再——绕回来。”爱,就是要回到原来,回到最初。一切归于平静。但是,过程是多么让人迷恋。一个这样简单的故事,却表达了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

在这个故事中,这只小栗色兔子是无论如何也令人遗忘不了的: 爱要表达出来!

小兔子用尽自己一切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父母的爱。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时,记得一定要让她知道。爱要表达出来,爱要让别人感觉得到。爱是要分享的。

原来爱还可以这样表达!

要知道一种物体的重量,我们或许能用天平秤称; 要知道一种物体的长度,我们也许能用米尺量; 可是,你能告诉我爱有多重,爱有多长吗?

这个故事里,小兔子却这样轻而易举地做到了。他让我们知道了: 爱,原来是有长度的,爱原来是有高度的,爱是有暖度的„„

那么,爱有多深,爱有多浓,爱有多香,爱有多美,爱有多满足多骄傲? 你有想过吗?

我们的日子一日一日过着,终究是平淡的。享受亲人的爱,同时,也爱着别人,便着生活中最美丽的事情。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和幸福吧,平淡的生活便会因此而富有情趣。

爱真的这样容易表达吗?

就在我们被身边的爱裹得浑然不觉时,小栗色兔子用他大胆而个性的表达,将我们唤醒。我们被灵动的小兔子和智慧的大兔子而感动。唤醒的我们,感动的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想着表达自己的爱。我们也便将爱表达得五彩缤纷,绚丽奇特。

可是,爱真的这样容易表达吗?我们会发现,爱真是难以表达,难以衡量的东西。其实这个故事感动的并不是他们的言语,而是言语背后的那份厚重的无法承接的爱。因为爱就在他的身上,在他的心里。只有很爱很爱一个人时,才会想着方法想告诉别人想打动别人。所以,爱是无法预料和安排的。

就像那一个很平常的夜,很平常的开始,毫无预兆的。点击作者:

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爱尔兰人,绘图者安妮塔·婕朗,英国人。这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他们的经典作品,在全球销量超过1500万册。

山姆·麦克布雷尼 Sam McBratney。1945年出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他在爱尔兰的著名学府都柏林主日学院求学多年原本只是位教师,却在为患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创作故事的同时,喜爱上了故事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陆续创作了数十本童书,包括「JUST ONE!」、「你们都是我的最爱」以及全球销售超过一千五百万本的「猜猜我有多爱你」。

安妮塔·婕朗 Anita Jeram。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在曼彻斯特工艺专科学校学习过美术,当她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为孩子们出版了第一本书。主要作品有《亲亲晚安》(《Kiss Good Night》)、《塞姆,你觉得不舒服吗?》

共读建议

1、小兔子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好努力好辛苦哦,亲爱的妈妈为什么就不让他赢呢?

2、你注意到故事中的那棵大树了吗?他一直在变来变去呢。你就来做做那棵大树,说说你为什么要变来变去吧!

3、爱是有长度的,爱是有温度的,爱是有亮度的;爱是甜的,爱是香的,爱是浓的„„请你试着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吧,让那一夜,因你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变得美丽温馨起来。

4、小兔子用自己的方式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让我们感动;你平时是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是不是当妈妈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又回到这儿来。”你泡一杯香茶,递给妈妈,然后告诉她:“我把月亮摘下来,做成月亮花香,送给你。”爱,其实只是妈妈口渴时的一杯茶,劳累时的一根板凳,进门时的一双拖鞋。这样的爱,你会“表达”吗?

延伸活动

1、将《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三本书合在一起作关于“母爱”的主题教学。在学完《猜猜我有多爱你》后,让孩子也和自己的妈妈来一次“猜猜爱”的游戏。在《爱心树》之后,可以举行“十孝孩子”的评比活动。

2、选取经典的古诗词和《弟子规》等传统礼仪教学中精华篇章诵读。

(导读设计: 楼淑建)

《爷爷一定有办法》――浓浓亲情溢出深深智慧 作品解读:

菲比·吉尔曼用她那奇妙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么一个极其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故事,约瑟一天天长大,爷爷为他做的小毯子也一天天旧了,破了,约瑟却怎么也舍不得丢,他相信爷爷“一定有办法”。就在爷爷的巧手修补下,这条毯子渐渐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手帕和纽扣。最后纽扣弄丢了,再也没办法翻成新东西了。约瑟却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从无到有的秘密。他写出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永久留传,历久而弥新。

蓝料子里凝聚的奇迹

这个精彩、奇妙的故事,其实都只是由一块很普通的蓝料子带来。故事里的奇迹都是爷爷创造的,是他的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手。对晚辈的关心爱护,就这样被缝制进那块温暖、舒适的毯子,再咯吱咯吱缝进缝出又变成了衣服、背心、领带、手帕直到很小很小的一粒纽扣。

这样的故事其实我们都很熟悉,因为它就出现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平平常常的日子,平平常常的人,因为有了感情的注入而变得奇妙、精彩起来。普通的生活和日子是最好的料子。无论是蓝颜色、红颜色、黄颜色、灰颜色,甚至黑颜色。重要的是你能想到把它变成什么。温馨暖人的小镇生活

除了文字叙述外,作者更用图画描绘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古老犹太村庄,通过房子、街道、学校„„描绘出犹太人的生活、文化风俗。在家里、小店里她画了许多精致的手工制品,这些用木头、布等材质做出的东西,越经岁月的洗礼,越显出古朴温润的美感。在画面的四周,她还装饰着用木头“钉”出的框架,这些框架是梁柱、是地板,也是窗子。

细看每一幅图,读者还可以观察这个犹太社区生活情形。比如说,约瑟的妈妈生约瑟之后,再度怀孕,生了个妹妹,爷爷为她做了一条有着云朵图案的毯子,爸爸送她一双小鞋,因为爸爸是鞋匠。还有约瑟的朋友们,也总是在约瑟旁边,好奇地看着爷爷又变出什么新东西。这只是其中的两个例子,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借着图画,读者好像真的走进这个犹太社区一样。这本书中的图画让人充分享受寻找的乐趣,不论何时翻阅,都会有新的发现。

另一个“无中生有”的奇妙

除此之外,作者利用每一页的下方,连续地画出一个老鼠家庭的故事,由爷爷为约瑟缝毯子开始,剪裁下来的碎布,就成了老鼠家庭增添衣服、毯子、窗帘„„的材料。因此,约瑟拥有的布料虽然愈来愈少,老鼠家庭拥有的布料却愈来愈多,直到最后,连约瑟的纽扣都进了老鼠的家,成了椅垫,一只小老鼠正坐在椅垫上,念着一篇文章,想必是它也写了一个故事,一个“无中生有”的奇妙故事。

点击作者:

作者菲比·吉尔曼(Phoebe Gilman)也是绘图者,生于纽约,曾在纽约、以色列和欧洲学习艺术创作,现在定居加拿大。她的书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力,曾多次获得儿童书的奖项。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她出版的第七本书。

她在对这个故事的自述中曾经写到:这个故事源自一首古老的犹太民间歌曲,它讲的是一个裁缝将自己的旧大衣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最后变成了一个扣子。当扣子不见时,他就创作了一首关于它的歌。我想:“这正是我要做的事!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一个故事。”于是我决定将这首歌变成一本图画书。可是图画书是写给孩子们的,而这首歌中却没有一个孩子。“我可以改一改。”我说,“我要将那个裁缝变成一个爷爷。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的孙子约瑟做每一件东西。不过,他做的第一样东西应该是一件大人才能穿的大衣吗?不,它应该是一个毯子。”

至于书中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老鼠也有一段来历呢!她说:“当我在画这个故事时,纽扣丢失的那段情节一直困扰着我。在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很在乎它是否能变成一个故事。那个孩子总想知道纽扣到底去了哪里。这使我不得不在图画的故事里添加了老鼠,它们生活在地板下,所以可以找到那颗纽扣。”

共读建议

1、约瑟为什么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2、约瑟的神奇纽扣不见后,心里有什么想法,最后怎么处理的? 3、如果你是约瑟,你会怎么做?

4、爷爷能把“没有用”不断变成“有用”的东西,你觉得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5、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像爷爷这样把“没有”变成“有”了呢? 6、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困难向谁求助呢?

延伸活动

1有条件的话搜索并欣赏那首古老的犹太民歌。

2引导孩子观察自己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旧了,破了,有没有好办法可以“变旧为新”?

(导读设计:马玲)《爱心树》――讲述爱的哲学 作品解读: 这是个只有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的简单故事: 从前有一棵大树 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 采集树叶 给自己做王冠

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小男孩爱这棵树,他爬树、摘树叶、吃苹果,在树荫下乘凉,在树干上荡秋千,大树很快乐。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他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他希望获得金钱,建立家庭,他对生活不满意,希望出去远航,大树把自己的苹果、树枝和树干都给了他,有一天,男孩老了,疲倦地回到大树的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只让男孩坐在自己的树墩上,好好休息,大树很快乐„„这个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故事,曾经征服了所有人,打动了所有人。

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像乡村歌曲那样简单却充满韵味儿,欢快又略带一丝忧郁。用音乐的节奏,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采集树叶”几个字,就像是树上的叶子正在悠悠飘落。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点击作者:

希尔弗斯坦(1930-1999),享誉世界的诗人、卡通画家、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有史以来最成功,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家,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无数,其儿童诗集和图画书风靡整个世界,绘本作品更是幽默温馨,简单朴实,其中含有着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不只吸引儿童,更掳获了大人们的心,让他的作品跨越年龄层,成为值得咀嚼回味,一读再读的不朽经典.他的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仅美国本土的销量就超过1800万册.谢尔以正是以《爱心树》(The Giving Tree)一书轰动文坛,奠定了自己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图画书历史上最为简单的一本书)、《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另类的天才谢尔大叔,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简单”和”简单中的不简单”.他说:‟我希望无论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在我的书中找到认同,拿起一本书,能够体验自己去发现去感悟的感觉,那真是好极了.” 共读建议: 1 2 3 4 5 6 大树什么时候最快乐?最后它变成了一个矮矮的树墩了,为什么还那样快乐? 大树的枝条有时候舒展,有时候低垂,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男孩老了,他又回到了大树身边,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大树”吗? 如果你是男孩,你想对大树说什么? 你想成为一棵这样的大树吗? 延伸活动: 读读谢尔大叔的其他作品,感觉他作品的风格。想不想和父母一起亲手种下一棵“爱心树”?

(导读设计:张巧萍)

《石头汤》――这样的汤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喝到的 内容梗概

本书源于一个古老的法国民间故事,最初发表于1947年。三个饥肠辘辘的士兵沿着路走向一个村庄。看到他们来了,村民们马上忙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士兵们通常总是很饿。所以,家家户户把可以吃的东西都藏起来了。士兵们挨门挨户讨吃的,还希望能借宿,可是村民们都说他们很穷,没有吃的东西、也没住的地方„„

士兵们说要熬一锅石头汤。于是,村民抬了一口锅,士兵把三块石头放在锅里。“无论什么样的汤,都需要盐和胡椒。”士兵们一边搅拌一边自言自语,于是,孩子们跑去取来盐和胡椒。就这样,村民们在不知不觉中,取来了胡萝卜、卷心菜、土豆、牛肉、大麦、牛奶,一锅鲜美的石头汤熬好了。村民们还拿来了烤肉、苹果酒,大家喝汤、吃肉、喝酒,唱歌、跳舞,一直到深夜。

三个士兵分别睡到了牧师、面包师和镇长家里。

作品解读:

我们都喝过汤。葱绿蛋花汤,干菜土豆汤,鱼头豆腐汤,牛肉粉丝汤„„

可是这一碗“石头汤”却让我们喝得更加饥渴了——喝了之后耐不住想再喝一碗,这汤里值得品味的东西太多了:

智慧就是拐一个弯

饥肠辘辘的士兵们向村民们要点填肚的食物,找一处栖身的角落,被无情地拒绝后,他们只是拐了一个弯,快快乐乐地,又似漫不经心地倡议“煮石头汤”,便让全村人纷纷倾囊。很多时候,当我们碰壁碰得头破血流时,不妨拐个角,智慧便在那儿等候。

幸福来缘于合作和分享

如果说这锅石头汤里,原料是石头,那么最大的佐料便是“合作”和“分享”。

其实,也正是因为大家都你添一点我加一点的佐料,才成就了这锅鲜美的石头汤。而大家也正是在合作和分享的过程中,才品尝到了比汤更重要更美好的东西——幸福。

没有石头的时候,吃饱穿暖是村民唯一的追求——那时候,他们是隔绝和冷漠的,仅仅活在胃的层面;因为石头,他们发现,吃饱穿暖之外的幸福,是那样美妙;一颗颗冻结的心,因为石头的滚烫,变得快乐温暖、彼此需要。

村民们因此懂得了合作和分享。煮石头汤的意思就是:推开各自的家门,打开各人的心门,满怀信心、同心协力,在困难一起承受,有喜悦一起分享。

石头是什么?

是一个绝妙的点子

从逆境中崛起也好,是成功中突破也罢,常常只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点子。重要的是,这样的点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也正因为如此,才尤显其珍贵。

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种下一粒美丽的种子,我们相信它会变成芬香的花园。然后大家一起施肥,浇灌,静静地等待其发芽,长叶,开花。因为前方有一朵花园在呼唤我们,所以我们一直向前走,向前走。

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看那三个士兵的表情:无论是在路上,是遭到拒绝后,是在架锅煮汤的时候,还是从小到大向村民要东西的时候,一直都是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他们能够预料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人都是渴望温暖的。

是一份宽容的情怀

从肥硕的牛羊,从漂亮华贵的装束,从孩子们喜气洋洋的脸上,士兵们都闻到了村民们谎言的气味。他们没有伤心,没有生气,直至最后离开也没有揭穿村民们谎言,没有张显自己的聪慧。因为他们明白村民们担心的是什么,防备的是什么,士兵们只是借这石头,寓含深刻地教育了他们:打开大门,捧出自己所有,才能享受到更美好的事物。

点击作者:

马西娅·布朗,美国最令人尊敬的儿童文学家之一。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文字作者兼绘画作者3次获凯迪克奖金奖(Caldecott Medal)、6次获凯迪克奖银奖(Caldecott Honor Book)。1918年生于纽约,从小喜欢画画,有时甚至画在书页的空白处。12岁希望为书画插图,1946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从此她走上了童书创作之路。从那时起,她出版了20多本书,包括《灰姑娘》《从前有一只老鼠„„》和《影子》,这些都获得了凯迪克奖金奖。

在这个故事中,她没有直白地讲给读者,而是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书中的插图只包括4种颜色:红、黑、白和灰。但由于对色彩的精确把握,人物的情绪、恐惧和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共读建议

1、看完这个故事后,你也许有点困惑:这三个士兵是不是骗人呢?是不是愚弄那些村子里的人?他们和《皇帝的新衣》里的骗子一样吗?

*从结果看

村民们真的喝到了鲜美的石头汤,收获到了比他们付出更多更好的东西,而且,比这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品尝了前所未有过的幸福和快乐。

*从过程看

这三个士兵,在熬汤过程中,付出了最多的劳动,而只拿了自己小小的一点。*从目的看

他们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他们获得了双赢。*从对象看

村民们欺骗在前,士兵教育在后。

2、你注意到了吗?这些士兵即使在最饥渴最劳累的时候,依然挺直背,穿着笔挺的红色衣服。而最令人纳闷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他们始终挂着灿烂的微笑。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3、石头是什么?什么时候,你也拥有过这样的石头吗?

4、我对书最后写在和士兵告别的村民们下面的一行字非常着迷,“这样的人可不是每个村里都有的。”这样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4、在你的身旁,你有没有发现这样聪明的士兵,倡议别人来煮石头汤?(房产商、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师和家长等)

延伸活动

1、这本书的功能很大。当召开家长会、建立班级读书箱等活动时,都可利用这个绘本。

2、我们也来熬一碗汤吧!

(导读设计: 楼淑建)

《犟龟》――从容地爬进盛典 作品解读:

有一天,一只从容地吃着车前草的小乌龟慎重地作出了一个决定。于是,它从容地开始了它的旅途。期间,有蜘蛛发发的嘲弄,有蜗牛师师的怜悯,还有壁虎茨茨的傲慢命令,都没能阻止他从容的脚步。当它遇到了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的鸦群,它们告诉陶陶狮王已战死的消息。而这依旧没有让陶陶停住脚步。

终于,他赶上了狮王29世的婚礼!

幻想文学大师米切尔·恩德用他那充满睿智的笔尖,留下了让人们永远记住的那种执着而从容的脚步。

尊重自己的决定

听见鸽子夫妇传达的消息,小乌龟陶陶用一天一夜来做出了一个决定——参加狮王28世的婚典。第二天一大早,陶陶便起身了,虽然很慢,但一直没有停下!哪怕它遇到嘲笑、怜悯、傲慢的对待。它还是那样“越过重重障碍,穿过树林与沙地,日夜不停地赶路。”它唯一一次停留半个小时是为了让蜗牛师师告诉它正确的方向。

所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陶陶那颗执着却又不盲目的心。它在尊重别人的同时更尊重自己。因为,它坚信:自己的决定是一定正确的!上了路,总会遇到庆典

狮王28世死了,陶陶的决定成为泡沫。而它却始终如一地前行着,在它的心中,难道真得不相信狮王的厄运?在它的心中真的没有一丝在它的心中真的没有一丝犹豫?然而,他还是那样走着,不分昼夜地走着···我们不得不这样问:假如陶陶错过了狮王29世的婚礼,他会遗憾吗?也许,对于陶陶来说,29世的庆典已经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这样走了,到了,就没有遗憾。相信,错过了29世狮王的庆典,30世狮王的庆典礼花也会同样灿烂地向它微笑。错过了,并不永远错过。就像梅子涵先生所说:“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到庆典!”

为之奋斗的向往与点儿激情

蜘蛛发发不想参加这样的庆典吗?蜗牛师师、乌鸦阿嚏以及壁虎茨茨呢?相信每个人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庆典,都会激动不已。这份来自遥远的邀请是那么得诱人,使得白鸽夫妇立刻比翼而往。然而,这些小家伙却清晰地透视着自身,想当然地透视着别人,更加清晰地透视着庆典。认为那是无意义的劳作。然而,陶陶却用激情燃烧了自己的旅途。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意无意地为自己选择该怎么做,然而,它们的选择却让自己永远留在了起点!

共读建议:

1、搜集资料

(1)乌龟:爬行速度、个性、食物,为什么能够在恐龙时代幸存?(2)白鸽:飞行速度

(3)蜗牛、蜘蛛、乌鸦的一些资料(4)音乐

2、渲染气氛

(1)用美好的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那个早晨以及认识小乌龟陶陶。

(2)用美妙夸张的声音模拟鸽子夫妇的对话,使得孩子们感受庆典的隆重。(3)用音乐伴随陶陶的踏实脚步。(4)用非洲音乐来感受炎热。

(5)用小画面切换来渲染婚礼的隆重。

3、感受陶陶的执着

(1)小乌龟陶陶想了一天一夜,那么它到底会想些什么呢?

(2)计算鸽子一天一夜飞行的路程÷乌龟的爬行速度=乌龟的爬行天数(由此感受它的这份决定的慎重)

(3)读句子——“陶陶终于拿定主意,第二天一大早便上路了,她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4)陶陶唯一的一次停留半小时是为了蜗牛师师吗?(5)“这真的使我非常难过!”这是陶陶知道狮王已死的消息后说的话。若是它不相信狮王已死,它就用不着难过了,是吧?

(6)“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陶陶喝着狮王29世的宴会酒疲劳而又幸福地说。

点击作者:

有这样一个博物馆。这是德国第一个为少年儿童作家所设立的博物馆。这个作家就是米切尔·恩德。恩德作品的美丽是不言而喻的,甚至不必全部读懂隐含的哲理,其透明的幻想世界的故事就童话般地让人着迷。犟龟作品中饱含着的激情,充满了对普通人、对普通人平凡一生的赞颂和顶礼。因此,无论你在何种年龄,何种人生阶段,只要你捧起书阅读,书中的朦胧美就会像一股芝兰沁入你的心扉,让你能够安静下来。因为米切尔·恩德“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

(导读设计:袁满园)

《一只孤独的乌鸦》 作品解读:

这是一个寻找“需要”的故事。

“阳光明媚,食物充足,还有许多朋友,像我这样一只奇怪的鸟儿,还需要什么呢?”故事一开始,一只彩色乌鸦就烦恼着而无心练习飞行。而当故事结束时,“彩色乌鸦终于发现自己缺少的是什么了:一个好伙伴。”有了新伙伴的陪伴,飞行变得快乐而有意义。

如此的变化源于彩乌鸦的寻找,它的寻找过程非常有意思。它帮松鼠找到榛子,帮人找到黄金,还像猫头鹰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可这些并不是彩乌鸦所需要的。直到美丽的黑乌鸦出现在它的视线里,送给它温柔的注视和真诚的赞美,彩乌鸦才找到了它的需要——友情(或爱情)。这本图画书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那就是一只小老鼠的寻找故事,它也经历了孤独到找到好朋友的快乐。它们的寻找过程,时而欣喜,时而失望,其实这是一个人必经的生命历程:茫茫人海,寻找才会发现知音,发现知音才能拥有美好人生。

《一只孤独的乌鸦》以奇特的构思、优美的语言、稚气可爱的图画和富有哲理的意境,给孩子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想象丰富的童话世界,并使孩子们从中得到启迪。

点击作者:

卡罗拉·荷兰特生于德国的柏林,生活在维也纳。她有一个女儿和四只猫,她的头脑里充满了多彩的想法。多年来一直从事图画书创作,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埃迪特·施爱伯-威克,1943年生于奥地利,曾学习戏剧学和艺术史。曾在广告公司为广告撰写文字。她的图书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曾荣获奥地利青少年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彩乌鸦》系列图画书是上述两位作者的珠联璧合之作,包括《彩色的乌鸦》、《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一只孤独的乌鸦》。作品自问世以后曾倾倒无数青少年读者和成年读者。从创作本系列开始,两位作者自称“乌鸦妈妈”。乌鸦妈妈给中国小朋友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我羡慕我的乌鸦

他们周游得要比我远多了 他们张开双翅飞走了。

他们落在那些欢迎他们的地方,讲他们的故事 我没有想到我的乌鸦会飞到遥远的中国。

但是他们现在就在中国,正在惊讶而快乐地环顾着这片陌生的土地。我为他们而高兴

-------埃迪特.施爱伯-威克

共读建议:

1.一开始,彩乌鸦为什么闷闷不乐?

2.在寻找的过程中,彩乌鸦分别找到了些什么?他开心吗?为什么? 3.最后,彩乌鸦为什么非常高兴?

4.在生活中,你有好朋友吗?真诚地赞美过他吗?

延伸活动:

1.据图中小老鼠的寻找过程编故事。

2.读一读《彩色的乌鸦》和《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3.排演童话剧。

(导读设计:陆星梅)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自然儿童随意的生活

作品解读:

克拉拉,是可爱的小姐姐。她想要吃蛋糕时,煞有介事地跟弟弟商量,要舍己救人尝蛋糕,知道吃到肚子疼,就叹气:“一开始我就知道,这蛋糕不对劲儿。”当每天给他们钱的叔叔说没钱了,他们把储蓄罐摔碎,送给叔叔。她第一次理发,把弟弟弄成了秃头。把家里的狗瓜分,弄成了双色狗„„一个个小故事里,活生生的克拉拉把家人东西当成了实验品,好奇好动的她,总是不停地想出怪注意馊主意,拖着弟弟到处闯祸,可是你又不得不喜欢她,那时个充满最初级快乐的孩子,自然而随意,轻松而活泼。

因为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可以围绕一个个故事去感受克拉拉和弟弟的多彩生活。

1、以快乐的视角看生活

2、以善良的心与人相处

3、以幻想享受生活

4、淘气与听话 点击作者:

迪米特尔·茵可夫,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学时代学习采矿专业,毕业以后却长期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一九七三年起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过九十五部作品,其中一部分被译成24种文字在各国出版。这本《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被评论界誉为“描写童心童趣的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之作”。

共读建议

1、开场读读克拉拉和小弟弟的几段对话,让孩子们猜发生在哪个场景中

2、介绍作者和彩乌鸦系列 幻灯出示这本书的资料和获奖情况(介绍也可以放在最后)

3、热场运动:你答我答(问题接龙、或由孩子们自己出题,猜中有奖)

4、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说你的

5、你喜欢他们的生活吗?如何能达到又不影响别人?

延伸活动

1、我来演你来讲(事先让孩子准备,可以做一些提示或预演,免得太琐碎或拖时间)

2、图画展(评比),加语言和图画 可以有自己的创造,也可以模仿书中的片段,设立模仿奖和创作奖

3、写信给书里的克拉拉或作者,如果觉得自己是克拉拉的,就自己报名来回信 可以在信里或课堂内外讨论.(导读设计:小柠檬)

《小猪唏哩呼噜》――率真憨厚的邻家小男孩

作品解读:

你猜,唏哩呼噜是关于谁的故事?呵呵,对,是一只吃饭唏哩呼噜响的小猪。

夜里被叼走,你怕不怕?唏哩呼噜被大狼叼走可是当作打秋千,他醒来后还不用斗智斗勇,居然拿到了大狼的枪,把他赶跑了。碰到月牙熊吃八哥小姐和小狼,他一会昏倒一会打枪,让月牙熊又气又怕;在夜里出门,肯定很害怕,不过他会学着别人的声音跟自己说话,没想到还吓走了强盗;妈妈生日到了,小猪寻思着送礼物,忙忙碌碌后换来了满意的礼物,可原来过生日的是他;他怕上学,因为老师居然是狼,不过后来他与老师成了好朋友;他喜欢交朋友,特别是没手没脚的小蛇花花;他也犯错误,和小狐狸丁丁迷上打电子游戏,结果被教训了一顿。他更很有侠义精神,为鸡太太捉鬼,寻访路匪,甚至上了擂台,居然打遍天下无敌手„„

唏哩呼噜在有点传奇的经历中,体会着亲情和友情的温暖,也在一次次谎言和危险中化险为夷。迷迷糊糊、误打误撞,用真诚和信心得到快乐和成功。小孩的天性:

有这么一个孩子,他善良勇敢,面对大狼、月牙熊、大老虎、猩猩老

二、野猪大侠„„这些强悍凶恶之辈,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而是亲和平等地对待,有时还同情地帮助,这种自然和真诚,正是他的幸运所在,到最后总是化险为夷。

他依恋家庭,关心妈妈,喜滋滋神神秘秘地准备礼物。用自己的劳动,踏踏实实储存着幸福的感觉,等到他期待自己的礼物给妈妈带来快乐时,却发现家人正准备给他带来惊喜呢。

他爱玩,喜欢新鲜玩意,但是不顽皮。有时傻乎乎,却更让人觉得真实,如邻家小男孩般率真憨厚。友情的力量:

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不会忘记这一段。小猪吃得太饱,腰带断了,他就把花花当腰带。花花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讨厌他,而小猪同情他的不方便,安慰他并带花花回家。花花为小猪做了很多事,受了很多委屈,但是还是那么真诚地付出,无怨无悔。

朋友间的相识是偶然的,但是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是能温暖人心的,即使付出再多,为喜欢的人总是值得。花花让人感受到那种对朋友的忠贞和热情,虽然不言说,但是用行动传达着情感。黑暗的现实:

书中不可回避的是太多的黑暗现实,不管是大人月牙熊、驴先生、牛先生、狐狸掌柜、豪猪、猩猩经理、象博士、猩猩老

二、野猪大侠,还是小孩小猴子皮皮、狐狸丁丁,都透着一股子邪劲,在欺骗中获利,在金钱交易里捞好处。特别刺眼的是小猪如此辛苦地为一些人劳动,最后总是被克扣报酬,豪猪说的“意思意思”——贿赂,哇呜老师说实话后的遭遇,如此赤裸裸的呈现,在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是很少见的。我们要给孩子纯净的空气、纯美的想像还是过早地踏入现实,体会阴暗面,学会适应和辨别。这是大人在读中无法回避的。要不要解释,如何解释。我想主要是让孩子正视有这样的存在,孩子们也能辨别好坏,也不必担心看了是不是会学坏,否则负面的报道就不能有了。正是由于他们的伪善和功利,才能显现小猪的真和善,相信孩子们心中不会被一点阴影冲淡喜欢之情。他们会喜欢八哥小姐、喜欢花花、喜欢小猪。

点击作者:

孙幼军

当代著名童话作家。教古代汉语的外交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力求故事一要孩子们听得懂,而要让孩子们快乐,讲得有趣而有用。

他的自述中这样写道:我叫孙幼军,男,1933年6月23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汉族。一辈子干的三件大事是淘气、读书和教书。小时候曾经想当作家,回过头来看,我写作的时间比干上述三件事中任何一件的时间都少得多。淘气淘到15岁,或者还不止;读书读了18年,换过分别处于三座城市的九个小学,处于两座城市的三个中学以及及两所大学,教书则已达30年。我教书很认真,总觉得课备不完,一直到上课铃响,而下课的铃声一响,又标志着下堂备课的开始。

很难讲我写童话纯属偶然。我的学前教育几乎是以童话为教科书的。第一位老师是我姥姥,一个来自呼兰农村的老太太。她是家庭里唯一一位任凭我淘气而不予谴责的人。但她最怕我因淘气被爸爸惩处。每逢我挨打受罚,她就心疼得独自躲进厨房里哭。为让我少闯祸,她凭借的手段就是讲故事。她的故事都很神奇,而且极多,能一个接一个,讲好长时间。”

他去王府井买了一个小布头玩具,在病榻上写出了《小布头奇遇记》,作品还有《没有风的扇子》《云里国历险》《亭亭的童话》《仙篮奇剑传》《怪老头儿》《毛毛和大鬼》等。

共读建议

1.你最喜欢里面的谁,说说理由?

2、书中最令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3、生活中你的朋友是谁?说说你为什么选他做朋友?

延伸活动

1、记忆最深的是哪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或画一画。

2、写信给唏哩呼噜或作者,说说自己的感受。

(导读设计:小柠檬)

《跑猪噜噜》 作品解读

不知道是小猪因为有了我们而幸运,还是我们因为有了小猪而幸运,总之,在得到小猪的那一天,就预示着将有不平常的事情发生。只因为——它是一头猪。你见过有养小猪做宠物的吗?一切就这样开始了。终于发现了噜噜的一大特长就是跑,可决赛的枪声响起之后,它却为对手猪MM神魂颠倒,结果一对坠入情网的猪像逛公园一样逛到终点。

作为一只家养的宠物猪,噜噜还有许多离奇的故事。一只本该在荒原上奔跑的牧猪,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长大并脱颖而出,成了一只人人倾慕的猪。

在表现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故事中,这本《跑猪噜噜》可以说是写得非常有趣的。虽然全书的主线是一只猪的成长过程,但它所涉及的生活面是广阔而真实的。作为古埃及学家的爸爸的失业问题、作为中学教师的妈妈在工作中的困境、现代农场的状况等,这些当代生活中我们熟悉的情境都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得到了恰当的描写。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现实的批评,当然更多的是一种乐观而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

乐观与信心

当噜噜作为有奖销售的奖品来到小女孩儿楚碧家,却遭到失业在家的男主人的嫌弃;男主人接纳它了,房东却又容不下它;当一家连人带猪好不容易找到新住所安定下来,噜噜的存在仍然是一个问题:它必须有“艺术才华”,否则一个月之后就要被赶走。尽管楚碧试了又试,噜噜就是完不成那些杂技动作:毕竟它只是一只猪呀!正在山穷水尽之时,噜噜自身的禀赋救了它,一家人终于可以在新住所“安居乐业”。但好景不长,由于一些意想不到而又合情合理的原因,它存在的理由又一次成为需要证明的问题。而在不断地为噜噜的存在寻找证明的时候,楚碧一家人面对生活的困顿,也充满了乐观和信心。

温馨快乐的家庭情感 噜噜又是幸运的,因为它遇到了一家有趣的人。包括小女孩儿楚碧在内的兄妹三人就不必说了,他们跑前跑后为猪谋福利;就连一开始不欢迎噜噜、直嚷嚷着要把噜噜送走的“爸爸”,后来也几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想想,一个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学者甘愿去当体育场管理员!够“挺身而出”的吧?),暂时保住了噜噜的幸福生活。当然,最终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的,还是噜噜自己。一旦楚碧一家人发现了它某方面的天性、给它提供相应的机会,它就发挥出所有的潜能,实现了猪的自我,找到了猪的幸福。

一只跑猪和一个普通的德国家庭,甚至这个家庭还处于一种窘困当中,但是,你读到的却仍然是只有快乐,哪怕饭菜变成了只有土豆泥,哪怕爸爸为生计而到处奔波,哪怕妈妈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哪怕爸爸和妈妈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这种快乐,就像风吹落在屋顶上的种子,总是会生根发芽,长出小小的一丛。不会因为没有小猪而减少,当然,小猪的存在则更加倍了这种快乐。

点击作者

乌韦·狄姆,当代德国著名作家、出版家。长期在国外游历和创作,足迹遍布南美、北非、北美。现定居慕尼黑。其青少年文学作品蜚声欧洲,主要作品有《夏至前夜》、《海盗鸟》、《咖喱香肠之发现》、《火车上的老鼠》等。这部《跑猪噜噜》是他的代表作。

共读建议

关于这本有趣的书,一头无辜而幸运的猪,一家平凡但有趣的人,一幕幕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喜剧。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全家人一起来读喽。

不过设计些有趣的话题,还是更能增加这种欢乐的气氛的。比如:假如噜噜身上没有“跑猪”的天赋,那结果又会怎样呢?

延伸活动

强烈建议和孩子一起再读读另外一个系列的猪故事――《猪宝弗雷迪》系列。

弗雷迪也许是欧美儿童文学中最著名的猪,读者称之为小猪王子、猪界楷模,一头“获得新生的猪”。这一形象始出1927年美国作家沃尔特·布鲁克斯(Walter R.Brooks)的童话《归去来》(To and From,后来重命名为《弗雷迪去佛罗里达》),讲纽约比恩农场里的一群动物长途跋涉,远行佛罗里达的冒险故事。

布鲁克斯在随后的弗雷迪系列中,让他成了牛仔、探险家、政治家、出版商、魔术师、银行家、职业经理人、航海家乃至侦探。但猪宝弗雷迪与好莱坞式的英雄实在相去甚远,他贪睡、贪吃,爱做白日梦,他还有点自负,喜欢掩盖自己的短处,只要情形稍有好转,他就不分场合地写一些花哨的诗句。当他感到恐惧时,他的尾巴会翘得高高的。他尽管懒惰,却也做成了不少事情,因为“当一个懒惰的人真的开始做事时,继续做下去,那可就比停下来要容易得多了”。

此外,作者在书中还创造了250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除小猪弗雷迪以外,还有轻率鲁莽而又会动脑筋的猫儿金克斯、动作缓慢而又心地善良的母牛威金斯太太、怕老婆的公鸡查尔斯、勤劳朴实的老白马汉克、足智多谋的蜘蛛韦布夫妇,还有鸭子艾丽斯和埃玛、老鼠伊克、奎克、伊尼和卡曾·奥古斯塔斯„„环绕着弗雷迪的一系列动物形象,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他们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诙谐。“人物”或聪明机智,或睿智明理,或狡诈贪婪,或优雅,或粗鲁,构成美国现代生活的一幅全景图。

快乐就这样在阅读中延续。

(导读设计:马玲)

《木偶奇遇记》 作品解读:

曾记否,有个长鼻子的木偶,只要一撒谎鼻子就会长长,但他终究改掉了许多缺点,变成了真正的男孩,一百多年来,他陪伴多少代人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啊。他就是《木偶奇遇记》中的那个神奇木偶,能走能跑能跳,会说会笑会哭。

其实,皮诺曹就是一个小孩子。他是个坏孩子吗?他逃出家门闹乱子,害得爸爸进监狱;好心的蟋蟀来劝告,他居然一槌砸死它;爸爸卖掉上衣换来的识字课本,被他卖掉换钱去看木偶戏;本来要庆祝变成一个真孩子,可邀请同伴时又忍不住去了“玩乐国”„„唉,头脑简单、缺乏主见、好吃懒做、不爱学习好撒谎,真是个坏孩子!可是,在戏院里,班主要用花衣小丑来当柴火时,皮诺曹挺身而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住朋友;皮诺曹落入鲨鱼肚子后,和爸爸相遇,勇敢地带着爸爸逃出了鲨鱼的肚子;爸爸身体非常虚弱,皮诺曹整整五个月每天天没亮就起来摇辘轳,一天打100桶水换一杯牛奶给爸爸补身子;为了给仙女妈妈治病,他放弃买新衣新帽,还学会了编筐织席,还在夜间读书写字„„这么乖巧懂事、见义勇为、善良孝顺,难道不是个好孩子吗?

好孩子?坏孩子?皮诺曹既没坏到无可救药,也没好到无可挑剔。作品借这一木偶形象,演绎了一个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历程。孩子们能从皮诺曹的身上看到自己成长的身影。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大胆运用丰富奇妙的想象以及适度的夸张,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那些风趣的笔触鲜活地描绘了皮诺曹内心细微的活动变化,将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融入天真可爱的形象之中,达到了无可比拟的艺术效果,使《木偶奇遇记》成为全世界青少年读者的一部经典必读名著。点击作者:

卡洛·科洛迪(1826~1890)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乡下一个厨师家庭里,本名叫卡洛·洛伦齐尼,科洛迪其实是他母亲出生和长大的一个镇的名字,他用它来作了笔名。他在教会学校毕业后,给各地报纸写稿,积极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并志愿参加了1848年的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后来他与人一起出版讽刺杂志,写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由于偶然原因,朋友请科洛迪翻译了3篇法国童话,他起了为儿童写作之念,写了几本以“小手杖”为主角的童话。他写得最成功的一部童话是《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使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木偶奇遇记》最初题为《一个木偶的故事》,是他应《儿童报》主编的要求“为小读者提供一点有教育意义的快乐读物”而写的。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不仅在意大利广为发行,而且被译成各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还被改编拍成电影、动画片,搬上了舞台。为了纪念科洛迪,意大利设立了科洛迪儿童文学奖,在他的家乡,人们还为《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皮诺曹建了一座铜像。

共读建议:

第一步,教师导读。为学生朗读故事的前三章,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步,整体感知,了解内容。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两周)内读完全书,让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拉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按目录的章节提示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皮诺曹最让你生气的三件事和最让你喜欢的三件事。

第三步,精读指导。选取令人生气和喜欢的事各一件,让学生阅读思考: 1.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皮诺曹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语句看出?做好批注。2.你想对皮诺曹说什么?

3.如果发现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语句请划出来。4.把这一幕编成童话剧演一演。

第四步,自主探究。用第三步的学习方法去阅读其他几个故事,完成读书笔记,进行交流。

第五步,合作探究。请爸爸妈妈也来读读《木偶奇遇记》,亲子讨论: 1.文中主要有哪些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皮诺曹为什么会从一个木偶变成真正的男孩? 延伸活动:

1.举行“皮诺曹庆生会”。2.续写故事。

3.看《木偶奇遇记》电影或动画片。

附录:

皮诺曹庆生会

甲:有一段会说话的木头,刚刻好嘴巴就会笑了,刚刻好手就会摘木匠的帽子了,刚做好脚就会自己跑出门去了。

乙:他就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长篇童话《木偶奇遇记》中的主人公皮诺曹。他由一个没头脑、贪玩调皮、爱说谎的木偶,逐渐转变成一个懂事的孩子。甲:为了庆祝皮诺曹的新生,蓝发仙女邀请大家来参加皮诺曹的庆生会,乙:让我们用欢呼来表示我们的真心祝愿吧。

甲:皮诺曹是怎样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的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乙:他刚一出世就害得无辜的爸爸被关进了监狱。甲:还不听别人的好言相劝,不信?你看。(童话剧:打死蟋蟀)

乙:亲爱的朋友,看了刚才的一幕,你想说什么呢?(请同学回答)

甲:皮诺曹打死蟋蟀后,想煎个鸡蛋,可鸡蛋飞出了窗口,他就把脚搁在火盆上睡着了,结果把两只脚给烧掉了。这时,爸爸回来了,带回了一只梨。

(童话剧:吃梨)

乙:爸爸重新给皮诺曹做了一双脚,用自己的上衣为木偶换了一本识字课本。可是,哎……

(童话剧:卖识字课本)

甲:哎,皮诺曹,你太贪玩了,我真不喜欢你。乙:别急着下结论,看看下来发生什么事了。(童话剧:剧院历险)

甲:皮诺曹心地善良,非常勇敢,我改变了刚才对他的看法。乙:善良的人一定要学会思考,不然的话是要上当的。(童话剧:跟狐狸和猫去种金币)甲: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呢?皮诺曹,你头脑也太简单了吧? 乙:这都是他想不劳而获呀。

甲:好在有蓝发仙女帮助她呢。请看——

(童话剧:蓝发仙女对皮诺曹的帮助)

甲:这下,皮诺曹该学好了吧。

乙:好事多磨,更痛苦的事降临到皮诺曹头上了。(童话剧:去玩乐国)甲:皮诺曹,你可真让人担心哪。

乙:是啊,在玩乐国的5个月里,皮诺曹玩了个痛快淋漓,可是,等待他的是变成驴子的下场。他被马戏团买去了,结果摔瘸了腿,又差点被做成一面鼓。甲:咦,蓝发仙女为什么不用仙术点化他呢? 乙:我们去问问蓝发仙女吧。

合:蓝发仙女,你为什么不用仙术点化皮诺曹,让他直接变成真正的男孩呢?

仙女:孩子们,你们知道一只毛毛虫怎样才能渡过一条没有桥梁的河流吗?那就是——长成蝴蝶。从毛毛虫长成有翅膀的蝴蝶不是靠神仙的施舍,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痛苦的,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让毛毛虫具有神仙也羡慕的信心、勇气、毅力,毛毛虫才会变成美丽无比的蝴蝶。皮诺曹不就像一只毛毛虫吗?他经历了当驴子的痛苦,更加思念可怜的爸爸。他从鲨鱼肚子里救出了爸爸,是多么勇敢,为了给爸爸增加营养,他变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童话剧:打水换牛奶)

仙女:皮诺曹满怀希望地努力学习,辛勤地劳动,慢慢积攒了四十块银币。不过,我还想考验考验他。

(故事:帮助仙女)

仙女: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皮诺曹为什么能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了吗?

(请同学回答)

乙:我们还有很多心里话要对皮诺曹说呢。

(男生朗诵自创作品:皮诺曹,我想对你说)

甲:虽然皮诺曹是个男孩,可是我们女孩子也有许多话要对他说呢,来吧,朋友们。(女生朗诵自创作品:皮诺曹,我想对你说)

乙:皮诺曹既没坏到无可救药,也没好到无可挑剔,而是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孩子一样,心地善良,聪明伶俐,但又缺点不少。《木偶奇遇记》里还包含着许多有意义的警句呢,你知道吗?(请同学说)仙女:你们相信皮诺曹会变成好孩子吗?(相信)

那就让我们为皮诺曹庆生吧!(齐唱:生日快乐歌)仙女:你想对获得新生的皮诺曹说些什么呢?(请同学说)

仙女:孩子们,让皮诺曹和我们一起唱,一起跳吧。(音乐,集体舞)甲: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愿望,乙:那就是做个令人喜欢的好孩子,甲:为了心中的目标,乙:驾起勇气之舟,扬起信心之帆,合:我们一起努力吧,让皮诺曹庆生会成为我们积极向上的新起点。

中段书目:

《彼得潘》 作品解读:

在无边的大海上,有一个小岛叫“永无乡”。一个永远都不会长大的男孩子住在那里,他叫“彼得·潘”。岛上还有海盗和印第安人,有野兽、美人鱼和小精灵,有跟随着彼得的其他被父母丢弃、遗忘的男孩。有一天,彼得外出归来,给孩子们带回了女孩温迪,来做他们的母亲。跟着温迪一起来的还有她的两个弟弟,约翰和迈克尔。他们跟着彼得·潘一起和海盗船上的海盗打仗。海盗头子名叫虎克,他的一只手被鳄鱼咬断了,装了一只可怕的铁钩子„„

就这样,他们在永无乡上一天天地游戏、战斗、历险,直到有一天,温迪开始想念自己的母亲,并说服孩子们跟随她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彼得不得不把他们送回现实世界。

多年以后,彼得再去看温迪时,温迪已经长大了,做了妈妈。看到这一切,彼得是多么失望啊,可温迪的女儿又很快让彼得高兴了起来,她随彼得一起飞去了永无乡„„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小女孩不断地长大、更换,而彼得却一直是一个满口乳牙的小男孩,吸引着长大了的温迪们所生育的儿子和女儿们。

“永不长大”

“除了彼得·潘,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童话开始的这句话,便奠定了这部童话的经典价值。于是彼得·潘因此而成为“永恒童年”的象征:这并不是要抗拒自然的成长规律,而是对童年深情礼赞,它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乐章。孩子不是“不完善的大人”,而是让人间充满希望和幸福的天使。

童话里的温迪和彼得,是一对巧妙的组合:彼得永远不会长大,而温迪在经历了永无乡的历险后,还是决定要长大成人。所以无论是有否准备好长大的男孩和女孩,都可以在这个童话里找到知音,来理解自己的意愿。

一定会长大成人的事实,和不愿意长大的彼得情结,事实上仍然可以在经典阅读中获得统一: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后,要依然相信彼得,要依然相信童话,要依然拥有一颗天真的心灵。“伟大人物到老都是小孩”,彼得·潘并不是消极地拒绝成长的代言人,他是所有童年美好的象征者。

相信童话,相信彼得

几乎所有的经典童话都要附带着在探讨一个问题:你是否相信童话?

在书中,最后被林达家收养的“丢失”的孩子们最后都慢慢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孩子们都以为这是缺乏练习的缘故,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不再相信彼得·潘了”。

“因为他们不再有孩子的快乐了,他们失去了天真,有心思了。只有欢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人才会飞。”

飞翔是一种象征,相信童话,相信彼得·潘,你就拥有“飞翔”的能力。

书中还有一次细节探讨了这种信任的意义。在小仙子丁卡为了救彼得而喝下毒药,即将死去的时候,彼得向所有看戏剧(故事情节之外阅读、做梦)的孩子请求援助——

“你们信不信有仙人?”他大声喊道。

丁卡在床上坐了起来,几乎屏住气,静听她的命运。她觉着她彷佛听到了肯定的回答,可又说不准。“你是怎么想?”丁卡问彼得。

“要是你们相信,”彼得冲着孩子们大喊,“就拍手,别让丁卡死去。”

这是一处极经典的童话意义的探讨,原来,精灵、神仙、童话人物全活在我们的信任中,我们相信他们,他们就活着,当我们不再相信他们,他们自然也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死亡”、消失。而童话与童话人物的消失,也就是美好愿望的消失。

永无乡和游戏精神

永无乡究竟在哪里?其实,书中已经清楚地告诉你,它在每个儿童的梦境里。书中描写达林太太清理孩子们的心思的时候说:“要是你碰巧看到他们画一张孩子的心思地图,你会看到,那不光是杂乱无章,而且总是绕着圈儿的。那是些曲曲折折的线条,就像你的体温表格,这大概就是岛上的道路了。因为永无乡多少就像是一个海岛,到处撒着一块块惊人的颜色。”

原来,永无乡并不仅仅属于彼得·潘,或者说彼得·潘其实是所有孩子游戏心态的一个共用的名字,而永无乡就是所有孩子的游戏地,那里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们玩过的游戏以及将要玩的游戏。从游戏的场景到游戏中的人物,甚至一些细节都那样逼真地历历在目。

彼得·潘恰就是这样一个游戏中的生命。在带领温迪他们飞往永无乡的旅程中,他一刻也没有放弃玩耍:他一边飞,一边用手摸海面上鲨鱼的尾巴;他和天空上的鹰玩抢夺食物的游戏;他不时逗一逗星星,惹一惹美人鱼„„当然,最经典的是这一处:当迈克尔因为打盹而往下坠的时候,他的营救也不过是一次在千钧一发之际的抢险游戏:

迈克尔像块石头似的往下坠时,彼得竟欢快地喊道:“瞧,他又掉下来了!” “救救他!救救他!”温迪大叫,望着下面那片汹涌的大海,吓坏了。末了,迈克尔就要掉进海里的一刹那,彼得从半空中一个俯冲下去,把迈克尔抓住。他这一手真够漂亮的。可是他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使出这招,你觉得,他感兴趣的是卖弄他的本领,而不是救人一命。而且他喜欢变换花样,这一阵爱玩一种游戏,过一会儿又腻了。很可能下一次你再往下坠时,他就由你去了。

所以,彼得其实根本就是深藏于孩子们心中的游戏的念头,而永无乡的历险,其实都只是他们玩的游戏而已:带领他们飞出窗口,飞向永无乡的彼得,只不过是让他们奔出家门尽情玩耍的一个快乐念头。这个快乐游戏的念头,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诱所有孩子飞向永无乡——一个充满快乐的游戏地,“那地方,我们其实也到过,我们如今也能听到浪涛拍岸的声音,虽然我们不再上岸。”

点击作者:

《彼得·潘》是英国著名作家杰·姆·巴里(1860—1937)的童话剧和童话故事。巴里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织布工人的家庭,188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任过编辑,1885年迁居伦敦,从事新闻主笔工作,并开始创作小说。巴里早年爱好戏剧,1897年,他把他的畅销作品、长篇小说《小牧师》改编成剧本上演获得成功,此后,他的大部分作品是戏剧。1928年巴里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

《彼得·潘》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巴里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扮演童话中的种种角色。巴里被他们的游戏吸引,也加入到其中。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成了这位作家故事中的人物,那个最活跃的男孩彼得,便化作了他童话的主人公。

《彼得·潘》1904年12月27日在伦敦公演后,引起巨大轰动。从此,每年这一天都在伦敦上演此剧。后来,巴里把它改写成童话故事,从此,《彼得·潘》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以彼得·潘的故事为内容的图画故事、纪念册、版画、邮票风行欧美各国,每年圣诞节,西方许多国家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共读建议:

《彼得·潘》是一部具有神话结构的童话经典,在生动有趣的情节下,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哲学原理。另外,当初作品刚上演时,它并不是专门为儿童所写的童话,所以无论是童话结构还是语言风格上,对中段儿童来说都可能有一定的阅读坡度。

在导读阶段,如果儿童有阅读困难,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儿童进入独立阅读:一是看电影,无论是卡通名片《小飞侠》还是真人版的《彼得·潘》,都拍摄得相当精致,本身就是极高的艺术品,因此可以用作导读;二是家长和教师讲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儿童逐渐进入故事中,直至虎克船长出现,纯粹童话情节出现后,才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情节性问题帮助孩子细读童话,如:狗保姆娜娜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达林先生为什么没有喝下他的药?小精灵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会不会死?水手长斯密为什么想放掉温迪?虎克船长曾经是个好学生吗?等。

由于是最经典的童话,里面有一些语句深刻地探讨了童话的意义,所以,还不妨搞一个主题摘抄,围绕着关于永无乡、飞翔等主题进行摘抄。最后的读书课,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加以探讨: 1.现在,我决定长大,还是仍然不愿意长大? 2.如果请你描绘,你的永无乡是怎样的?

3.彼得是个老师会表扬的好孩子吗?彼得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 4.你认为自己拥有飞翔的能力吗?

5.我们该不该相信精灵、神仙、童话和彼得·潘?

延伸活动:

有条件可组织观看卡通电影《小飞侠》,电影《彼得·潘》,以及相关续集如《虎克船长》、《梦不落帝国》等。

《波丽安娜》――教你一种快乐游戏 作品解读:

波丽安娜是一个满脸雀斑的、快乐的小姑娘。爸爸妈妈去世之后,她来到了姨妈波丽小姐家中。波丽姨妈很富有,一个人住着一幢大房子,脾气却很古怪。她不喜欢波丽安娜,除去大人之间的恩怨,还有她个人性格、心理、乃至不幸的爱情经历诸多原因。她不允许波丽安娜在她面前提起她的父亲,把波丽安娜安排到了阳光照不到的阁楼上,一个又窄小又闷热的阁楼。但是,波丽安娜有一种“快乐理论”和一种“快乐游戏”,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这个孩子的快乐。这种理论和游戏来自她的父亲。有一次,波丽安娜想在妇女慈善会的捐赠箱里获得一个布娃娃的礼物,却只获得了一副拐杖,她很不开心。父亲说:你要从不快乐的事里找到快乐的理由。比如说,你不需要拐杖,但却获得了,这不值得你高兴吗?这成了波丽安娜的人生和处世态度。

波丽安娜的理论和游戏改变了小镇,改变了这个世界。久病在床、厌倦一切的斯诺太太、脾气古怪的彭德莱顿先生、查尔顿先生、南希、老汤姆、还有„„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当她有一天出了车祸,被医生诊断为可能终生残疾时,小镇上几乎所有与她接触过或受过她帮助的人,都前来慰问、送礼、道谢、鼓励,并藉由波丽阿姨转告她许多好消息和高兴的事,与她一起玩那个游戏。这让波丽阿姨迷惑不解,她是唯一不知道游戏的人。当她最终知道事情的始末后,一直自我封闭的她,最终也能说出了“我太高兴了,我真高兴”这样由衷的话,并最终与冷战二十多年的切尔顿医生共结良缘。

1、快乐

因为这本书,致使“POLLYANNA”这一个名字被纳入英语字典,成为一个代表“乐观向上”的英文单词。波丽安娜并不是不知痛苦,只是不愿意一直活在沉痛之中而忽略了更多美好的事,于是努力从悲伤中寻找快乐的真谛:在姨妈家像炎热的火炉的小阁楼里,透过窗子,她看到了“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的小河;对瘫痪在床的斯诺太太,她发现听音乐同样可以快乐;彭德莱顿先生跌断了一条腿,但她仍然相信这是相对断两条腿或者是长期卧床等不幸的一种幸运;她帮助孤儿吉米寻找一个家;她替刻板古怪的姨妈梳妆,为她插上红玫瑰,为她披上美丽的网眼披肩„„这种生活观念使她成了最美的棱镜,把生活的白光折射成绚烂的彩虹。

快乐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优雅。我们很容易被世俗的烦恼击败,对于所有不快乐的心灵,《波丽安娜》无疑是一剂良药。

2、游戏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但游戏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游戏的态度和精神在成人的生活中仍有很大的价值,游戏精神有利于自我心灵的解放。在世俗社会中,人们无法摆脱种种外在的压力、限制,这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自我异化感,游戏则把人从这种种限制中解放出来,以超越的视野与心境审视自己和环境。在《波丽安娜》中,所有的成年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自我封闭的波丽阿姨,总是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的彭德尔顿先生,下身瘫痪的斯诺太太,就连那个心直口快的女仆南茜,也为自己的名字而苦恼,而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了自己,可以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些事情,心态就会不一样了。

点击作者

埃莉诺·霍奇曼·波特,美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以《波丽安娜》系列小说闻名于世。波特的父亲是个药剂师,母亲是艺术爱好者。波特除了教书、唱歌、写作,自己还参加了很多社会俱乐部。波特是个多产的作家,从1913年后几乎每年都有著作问世,但一般都用笔名。她有八本书都上了的畅销书榜。波特创作《波丽安娜》这本小说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1916年,百老汇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四幕喜剧公演,从此,“快乐俱乐部”波及全美,波丽安娜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1960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同名的电影,1992年又重新发行。波特后来还创作了一部《波丽安娜》的续集,取名《波丽安娜长大了》,也是轰动一时。波特其他的作品还有《比利小姐》、《比利小姐的决定》和《潮转》等。

共读建议:

1、波丽安娜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和父亲,她是怎样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幸转化成快乐的?

2、波丽安娜是怎样帮助那些生活中不幸运的人的?哪个故事最让你感动?

3、你如何看待这种“快乐游戏”?如果你是波丽安娜,你会怎么做?你发现“快乐游 戏”的秘诀了吗? 延伸活动:

1、准备一张纸,让孩子写一写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把这些不如意的事情转化为快乐的事情。

2、让孩子记录自己的快乐游戏。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举行一次“说说我的快乐游戏”演讲比赛。

(导读设计:常丽华)

《绿野仙踪》—— 一次自我发现之旅 作品解读:

美丽善良的多萝西和亨利叔叔、艾姆婶婶居住在堪萨斯大草原上。一天,她和小狗托托连人带房子,被一阵龙卷风卷起,吹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地方——奥茨国。她的房子在落地时恰好压死了东方恶女巫,北方好女巫和芒奇金人都对她十分感谢,还把东方恶女巫的银鞋送给了她。在女巫的指点下,多萝西到翡翠城去寻求伟大的奥茨魔法师的帮助。

在路上,她遇到了几个特殊的人物——稻草人、铁皮樵夫和胆小的狮子,稻草人希望找到一个脑子,铁皮樵夫希望有一颗心,胆小的狮子希望获得勇气,这一切看来只有求助伟大的奥茨魔法师。他们成了好朋友,结伴而行。在经历了一系列惊险的遭遇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翡翠城。翡翠城是一座神奇的城堡,它是由翡翠修造而成的,完全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多萝茜等见到了伟大而可怕的魔术师奥茨,可是奥茨要他们先杀死西方恶女巫,然后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他们很无奈,只好去完成这个可怕的任务。他们不熟悉路径,又被恶女巫先发现,利用金王冠召来一群飞猴将多萝西等掳走,囚禁在温基国。恶女巫发现多萝西穿的银鞋有神奇的魔力,企图抢夺,反而被多萝西无意中泼的一桶水溶化了。多萝西救出被囚的狮子,释放了被恶女巫奴役的温基人,戴着金王冠,和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回到翡翠城。

可是他们意外地发现那伟大而可怕的魔术师奥茨,只不过是一个口技师,他一直在欺骗人们,不过,这个大骗子并不坏,还使用巧计满足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的愿望,正当他了做好了氢气球,准备送多萝茜飞回老家的时候,又是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风,把系氢气球的绳子给吹断了,氢气球把奥茨一个人带走了。多萝茜和她的朋友们只好再次出发,向南方好女巫格林达求助,美丽的格林达最终帮助了多萝茜,只要她把脚上银鞋的后跟互相碰三下,并念道:“请把我带回爱姆婶婶那里去”,就行了。

格林达还借助金王冠的帮助,送聪明的稻草人去管理翡翠城,送善良的铁皮樵夫去管理西方的温基国,送勇敢的狮子回到原始森林去做国王,而多萝茜告别了好朋友们,飞回了堪萨斯——童话王国转瞬间成为了过去。

1、在历险中发现自我

一场神奇的龙卷风过后,多萝茜开始了她的冒险之旅:进入美丽的奥茨国,搭救了稻草人和铁皮樵夫,还遇上了一只胆小的狮子,他们四人都有各自的愿望,却又结为了冒险的好伙伴。多萝茜最想回到自己的家乡,稻草人希望拥有聪明的头脑,铁皮樵夫渴望重新找回善良而仁慈的爱心,狮子则期待获得超人的勇气。他们在共同的历险过程中,发挥出了各自的潜能,终于实现了理想,获得了人生中最为珍贵的东西。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正是《绿野仙踪》所表达的主要哲理。

2、团队的力量

故事中的四个主人公为了各自美好的愿望走到一起,他们齐心协力,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正如魔法师奥茨所说,胆量是每个人都有的,重要的是当你遇到危险时能否勇敢面对。多萝茜虽然弱小,但却善良乐观;铁皮樵夫虽然没有心,但他善良仁慈,处处为人考虑;稻草人虽然没有脑子,却总是积极地出谋划策;他们在一次次地历险中团结合作,共同收获了丰富的智慧、爱心和勇气。

3、关于野外生存

小主人公多萝茜本来是在叔叔、婶婶的照顾下生活,突然被龙卷风刮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在恶劣的环境中、在一次又一次地冒险中,她是如何凭借勇气和智慧,从容脱险的呢?再读《绿野仙踪》,我们不得不感叹故事里浓郁的美国精神,不仅仅是冒险,更有自救和野外生存的知识融会其中。

1、亲情的回归

故事的结尾,南方好女巫格林达询问四个伙伴的愿望,狮子„„多萝茜只有一个愿望——回到堪萨斯大草原。当她抱着托托,借助银鞋的魔力回到叔叔、婶婶身边时,这个小姑娘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哪里也不如家里好啊!”的确,家是孩子休憩的港湾,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温暖、和谐的家。

点击作者:

莱曼·弗兰克·鲍姆(Lyman Frank Baum,1856~1919),185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奇特南戈的富商之家。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多活动,所以,童年时代几乎都在阅读中度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弗兰克·鲍姆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他的想象力,为他以后的儿童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成年后,他学过军事,办过报纸,当过演员,做过记者,多彩的生活使他的文学创作条件日臻成熟。1899年,弗兰克·鲍姆的短篇童话集《鹅爸爸的故事》问世,由他的朋友艺术家W·W·邓斯洛绘制插图,这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童话集,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1900年,45岁的鲍姆写成《绿野仙踪》(即《奥茨国的魔术师》)。它的第一版也是由邓斯洛绘制插图,开创了开美国“神奇童话”的先河,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赞赏的童话。他一生为孩子们创作了60多部童话作品,被誉为美国的“童话之父”。

鲍姆写《绿野仙踪》时,并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多卷集,可是这部书的成功在读者中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痴迷奥茨国故事的不光是孩子,也有大人,他经常收到不同年龄读者的来信。鲍姆说:“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人们要求把这个故事写下去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童话巨著实际上是由14部 “奥茨国”系列童话构成,按出版顺序排列,依次为:奥茨国的伟大魔法师(1900)、奥茨国仙境(1904)、奥茨国女王(1907)、多萝茜与奥茨国魔法师(1908)、通往奥茨国之路(1909)、奥茨国的翡翠城(1910)、奥茨国的布玩偶女孩(1913)、奥茨国的嘀嗒机器人(1914)、奥茨国的稻草人(1915)、奥茨国的林奇汀奇国王(1916)、奥茨国失踪的公主(1917)、奥茨国的铁皮樵夫(1918)、奥茨国的魔法(1919)、奥茨国的格琳达(1920)。如果按内容来分,前7部是以奥茨国历险为主线的系列故事,后7部是以奥茨国的魔法师们为主线的系列故事。

鲍姆一生喜爱孩子,孩子们也特别崇拜他,他一直坚信想象的创造力。写作时,他总是去了解他那些忠实的听众。当他走在阿伯丁大街上搜集新闻和广告业务时,他常常被孩子们拦住要故事听。这时的他,总是坐在满是尘埃的人行道上开始编织一个梦幻王国的世界。孩子们预知了他的未来,他们看出了他的说书天才。而鲍姆生来就有讲故事的天分,他能抓住孩子的想象力,在自己的故事中创造一个永恒的世界。

同名影片《绿野仙踪》由米高梅公司1939年出品,是美国电影史上最成功的童话歌舞片,充满奇思异想,有众多神奇有趣的角色和热烈歌舞场面,收获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歌曲奖。美国电影协会在202_年精选出了世界十大电影音乐,其中《绿野仙踪》的主题歌曲《彩虹上面》(Over The Rainbow)再度膺荣冠军。

影片《绿野仙踪》在开片的时候是黑白片质,在多萝西进入个人梦境之后,影片瞬间幻化成一幅彩色画面,并配上了《彩虹上面》的主题音乐歌曲。由哈罗德·阿伦(Harold Arlen)作曲,歌曲融合了流行音乐和美洲黑人音乐的风格,在影片,由17岁童星出身的女主人公饰者裘蒂·迦伦神情咏叹——

在彩虹之上,某个很高的地方

有一块乐土,我曾在摇篮曲中听到过 在彩虹之上的某个地方,天空是蔚蓝的 只要你敢做的梦,都会实现 有一天,我会对着星星许愿 然后在天高云淡的地方醒来„„

在那里,烦恼像柠檬汁一样溶化 远离烟囱的顶端,你就可以找到我 在彩虹之上的某个地方,青鸟悠然飞翔 那么,我为何不能 ?

如果快乐的小青鸟儿悠然飞翔

那么,我为何不能„„

国际电影界总是有一部份了场专业评论以为,1939年以后的美国电影的本质或多或少都带有《绿野仙踪》的影子。比如少女主人公多萝西的名字,成为现代科幻电影《龙卷风》中科学家研究龙卷风释放的侦测器代码。当代著名的摇滚合唱团 Toto 的乐队名字,也是来自片中女主人公的那一只懂人事的小狗本名。

共读建议:

1、你对这个故事里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2、在这本书中,你最喜欢的哪个主人公,说一说原因?

3、想象一下,多萝茜摘下绿眼镜后看到的翡翠城是什么样子?

4、是奥茨魔法师把勇气、脑子、心脏送给了狮子、稻草人和铁皮樵夫吗? 5、如果你是如果你是多萝茜,你会选择回到叔叔婶婶身边吗?,你会选择回到叔叔婶婶身边吗?

延伸活动:

1、观看《绿野仙踪》影片。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编排一段课本剧,如第三章—第六章,多萝茜遇见稻草人、铁皮樵夫和胆小的狮子,全班评选“最佳团队奖”和“最佳演员奖”。

《青鸟》――给你飞翔的力量 作品解读:

圣诞老人雪橇上的银铃,常常会摇醒一个个美妙的故事。就在圣诞节的前夜,这个经常盛开故事的夜晚,又一个美妙的故事绽放了。

棣棣和咪棣做了一个梦——

一个叫蓓丽吕的仙女请他们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只有这种神鸟才能让她痊愈。棣棣和咪棣在光神的引导,和仙女用魔法宝石为他们召来的面包、糖、狗、猫等精灵一起踏上了寻找青鸟的旅程。怀念国、夜宫、树林、享乐宫、未来之国,历尽千辛万苦,可找到的总不是那只真正的青鸟。当屋子里的老钟再次敲响的时候,孩子们不得不经历分别,一切归于平静。从梦中醒来的两个孩子一起决定把心爱的鸽子送给生了病又非常想得到它的邻家女孩儿。女孩儿的病一下子就痊愈了,在棣棣的眼中鸽子俨然就是那只“青鸟”。可是一不小心,女孩手中的青鸟飞走了。青鸟是真得飞走了吗?它已经永远的飞翔在孩子们的心上,成为他们一生的牵引。

在这部梅特林克为我们奉献的童话中,我们的想象一如初春冰冻的河床,渐渐复苏。你看,各种物质都被注入了生命、形体与情感,书中的文字鲜活起来。

面包、光、水、猫、狗、橡树、长春藤„„ 恐怖、高兴、幸福、„„ 它们被梅特林克这位童话魔术师天才的笔触吻醒,让读者在与文字的相遇里共赴一场心灵的盛宴,也让孩子们在和棣棣、咪棣一起寻找青鸟的旅途中想象力渐生渐长。

好的童话,给孩子们的不能仅仅是一双翅膀,还要有飞翔的方向与力量。《青鸟》有着一般童话优美诗意的轻快,而一般的童话却没有它深邃的哲理意味。这或许就是像我一样的人们如此喜欢《青鸟》之所在吧。

在这里死亡也变得柔软温暖。“裂开的坟墓中开出了成千上万朵花来,在路上、树梢上、草地上。这些花尽情地往上长,而且盛开的花全部是玫瑰,象征着金子一般美好的心灵。正是这些美好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了夏日的温暖,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孩子们需要这样的营养,死亡不再那么可怕,它只是生命时刻在变幻着形式,只是一次回家的必然旅程,只是一次永久的甜美睡眠。正像书中所说“当玫瑰花谢了,它会贡献出花粉;当叶子落了,它会长出果实;毛毛虫结茧才会化蝶。”有的只是变化,不是毁灭,生命的秘密就蕴藏在穿越死亡的极限里。

寻找青鸟就是在寻找幸福与光明啊。我想那可爱的和明亮光环同在的光神会留在每一个读过故事的孩子的记忆里。兄妹俩在一个个惊险又幸福,痛苦又快乐的寻找青鸟的日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一种心灵之光——“只要我们经常怀着美好的心愿,幸福就会拥抱每一个人。”正是因为光神的指引兄妹俩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身边,让别人快乐,那只苦苦找寻的青鸟就会轻轻地落在肩头。或许,你还会从故事中读懂——真正的幸福就在苦苦找寻的过程和经历之后的重新开始中。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曾经有过那只青鸟,就像我们曾经也能听到圣诞老人雪橇前的银铃,只是我们不小心让它飞走了。有的人像故事里的兄妹俩那样在苦苦找寻,而有的人已经把它遗忘了。愿那只会唱歌的象征幸福的青鸟永远飞翔在每一个孩子和那些已经不是孩子的成年人的心中。点击作者: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戏剧家和诗人,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出生于公证人家庭,大学毕业后做过律师。1886年,梅特林克24岁,身居巴黎,受象征主义影响,迷恋上了写诗和剧本。这个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中产阶级职业的青年人,在他的文学世界里却表现出浓厚的宿命和悲观论调。十年后,梅特林克离开祖国比利时,告别稳定的生活,迁居巴黎等地。此时,他的文学开始从积极方面思考道德问题和人生哲理。年近不惑的梅特林克写出《青鸟》。在《青鸟》中它用他集神奇、梦幻、象征于一体的风格为世人呈现了一部极具穿透力、极厚重的哲理童话。

1911年,梅特林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是:“赞赏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的著作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幻想。”

《青鸟》原来是一部同名童话剧本。1908年,《青鸟》由莫斯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导演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后两年中相继在伦敦和巴黎上演。同时,《青鸟》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梅特林克由此成为戏剧界最有声望的作家。后来由他的妻子乔治特·莱勃伦克为了少年儿童阅读方便改写成童话故事。

共读建议:

1、棣棣和咪棣在平安夜的晚上遇到了一个仙女,仙女送给了棣棣一顶神奇的帽子。棣棣会用这顶帽子来干什么呢?

2、棣棣戴上了神奇的帽子,房间里的一切都变得那样美好。如果没有这顶神奇的帽子,就真得看不到房间里的美好吗?

3、为什么棣棣和咪棣的爷爷奶奶在怀念国里生活得很幸福?

4、在夜宫棣棣一共打开了四扇门,每一次他都遇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样的经历对棣棣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5、在夜宫棣棣不顾夜神的恐吓勇敢地打开了最后一扇门,他看到了无数的青鸟,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青鸟吗?他们要寻找什么样的青鸟?

6、兄妹俩看到了哪些虚假的幸福?

7、棣棣见到的墓地是什么样子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吗?

8、兄妹俩和那些精灵们走过了一个个既惊险又幸福,既痛苦又快乐的日子,这些日子里的什么会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呢?当你和你的朋友分开时你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9、那只棣棣眼中的青鸟——他心爱的鸽子飞走了,他还会找到它吗?他能把它永远的留在心里吗?

10、青鸟是什么的象征?棣棣找到真正的青鸟了吗?说说你理解的幸福。

延伸活动:

1、来开故事会。在圣诞节前夜摇曳的银铃声中有多少故事轻轻传扬?把自己知道的发生在平安夜和圣诞节的故事讲给伙伴们听吧。(《极地特快》、《给予树》、《卖火柴的小女孩》)

2、圣诞资料展。

收集资料:收集和圣诞节有关的信息,如圣诞树、圣诞歌、圣诞卡、圣诞老人的图片以及文字、声音、视频资料等。

整理方式:抄写、打印、粘贴、手绘等一切孩子们愿意参与的方式。呈现形式:手制书、粘贴画等等孩子们富有创意的形式。

3、也演童话剧。根据这部六幕梦幻童话剧的剧本排演童话剧。如果家长、老师能共同参与,那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如果能在平安夜里演出,相信那将是孩子们最美好的记忆。

《爱丽丝漫游奇境》――幻想,一次快乐的旅行 作品解读:

在一个闷热而无聊的下午,你通常会做些什么呢?

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爱丽丝正坐在河岸边,靠着姐姐打瞌睡,突然,她看到一只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兔子边跑边说:“哦,天哪,我要迟到了。”这本来就够奇怪的了,但那只兔子竟然会从口袋里掏出怀表看了看,然后又匆匆忙忙跑了。爱丽丝非常好奇,她紧紧地追了上去,穿过田野,刚好看见那只兔子跳进灌木丛下的洞里。不管三七二十一,爱丽丝也紧跟着跳了进去。

——于是,奇妙的漫游开始了!

她掉进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洞,掉啊,掉啊,仿佛一辈子也掉不到底,她有足够的时间东张西望,于是从井壁的碗橱里拿了个空罐头玩,她甚至睡了一觉,总算掉到洞底了,她居然一点儿也没摔疼。然后她到了一个四周全是门的大厅,喝了“喝我”饮料后变成了只有十英寸的小人,吃了“吃我”蛋糕后又长成了九英尺的巨人,攥着兔子的扇子时又缩成了二英寸,还跌进了自己是巨人时哭出的“眼泪池”里。

爱丽丝继续在洞里历险,她的身体总是忽大忽小地变化着。她和老鼠、渡渡鸟等动物们赛过跑,给兔子当过女仆,和蓝色毛毛虫说过话,差点儿变成只有“巨型蘑菇”,遇到过一只会笑、有能随意隐形的柴郡猫,还和疯疯癫癫的帽匠和三月兔讨论了时间问题„„

后来,爱丽丝在玫瑰园遇到了骄横的红桃皇后,和她打了一场怪异的槌球赛;欣赏了素甲鱼和鹰头狮跳的龙虾四组舞;跟着公爵夫人参加了皇帝和王后的审判,因为据说红桃武士把皇后做的馅饼偷吃了,下一个证人就是爱丽丝,她变得高大起来,勇敢地反对红桃王后的裁决,却陷入了整副扑克牌中„„

——啊!爱丽丝发出一声尖叫,却发现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姐姐正把她身上落的树叶掸掉呢。

如果你现在无所事事,那还等什么呢?赶快打开这本书,跟随爱丽丝做一次幻想之旅吧!

2、幻想的魅力

几乎每个读过《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人都难以忘记爱丽丝吃下某种东西时忽大忽小的变来变去,更难以忘记没有规则的槌球游戏和荒诞可笑的法庭审判,孩子们读这本书时常常笑得东倒西歪,也常常紧张得透不过气。童话要的就是这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发小读者的阅读热情。《爱丽丝漫游奇境》以梦幻的方式,让爱丽丝误喝了魔水,变成了几英寸的小人而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幻化世界,经历了一系列跌宕神奇的险境,靠着勇敢和机智,爱丽丝一次次地化险为夷,正当她再一次陷入绝境时,她突然惊醒了——原来这一切都是爱丽丝做的梦。

整篇童话幻境奇特,情节发展扑朔迷离,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将爱丽丝梦幻故事中的各个角色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读来妙趣横生,能极大地激发小读者的想象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他只是为了讲故事而即兴编出了这个故事。这部小说在出版后不久,便成为英国广受欢迎的畅销书。卡洛尔被认为是幻想文学的始祖,他突破了西方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公式,开拓了另外一种魔幻、荒诞的写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

3、对现实的反讽

从表面上看,《爱丽丝漫游仙境》只是写了爱丽丝的冒险经历,但实际上,它却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种种时弊作出了辛辣的讽刺。这可以从书里出现的人物身上看得出来,时常看手表、飞快奔跑的兔子代表了胆小细心的小市民。整天叫嚷着把他的头砍下来的王后是独裁者的代表,为躲避王后的惩罚而把白玫瑰涂成红玫瑰的园丁,则是闭着眼睛喋喋不休的公务员的化身,而那个经常说话不着边际的公爵夫人,就成了鲁莽无知的人的象征了。

4、哲学的思辩

这本书中隐藏着大量诡辩的问答、双关的谜语和矛盾的逻辑思考,孩子们读起来是荒唐有趣,成人读来则是意味悠长,这与作者刘易斯·卡洛尔的职业有很大联系。比如帽匠和三月兔关于时间的荒诞谈话里,蕴藏着时间不是绝对的辩论;红桃王后的槌球比赛里,槌球是活刺猬,槌球棒是活红鹤,士兵们手脚着地当球门,打球的人也不论次序,乱打,乱骂,则隐含着秩序的非必然性。最有趣的要数素甲鱼所学的正课了:“我在海底学校的课很多,有‘毒术’(读书),‘蝎子’(写字),还有各种算术:‘夹法’(加法),‘剪法’(减法),‘沉法’(乘法),‘丑法’(除法)„„”相信每个读懂此处的人都忍俊不禁。正如本书中文译版首译者赵元任先生所强调的,这“不仅仅是一部童书,还是一本哲学和伦理学的参考书”。

点击作者:

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1832-1898),原名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英国柴郡人,长期在享有盛誉的牛津大学基督教学院担任数学讲师,发表过多本数学学术著作。他是一位生性腼腆、患有口吃病、不善交际的数学家,但却在小说、诗歌、逻辑学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

13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遥远的英国,风景优美的泰晤士河上,年轻的卡洛尔带着邻居利德尔教长的三个女儿在河里泛舟,三姐妹缠着要他讲故事。于是,卡洛尔编一段,讲一段,女孩们听得津津有味,旅游结束时,故事正好讲完。10岁的爱丽丝是三姐妹中的二妹,卡洛尔最喜爱她,所以就用她的名字作为故事的主人公。

旅游回来后,爱丽丝要求卡洛尔把他白天讲过的故事写下来。卡洛尔满足了小女孩的要求,回到家里,就开始写这个故事。在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他给爱丽丝寄去了手抄稿。这个手抄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英国著名的小说家金斯莱发现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他积极地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1865年7月4日,作为卡洛尔和爱丽丝三姐妹旅行三周年纪念日,《爱丽丝漫游奇境》正式出版,并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英国一下子就盛行起来了。后来,卡洛尔又写了《爱丽丝境中奇遇记》。1898年他去世的时候,这两本书已成了英国最畅销的儿童读物,印行了近30万册。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是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作者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纯正、简朴、清新、自然的语言,将爱丽丝梦幻故事中的各个角色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一百多年来,该书传遍了世界各地,无数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哑剧、动画片等艺术形式,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儿童小说之一。

共读建议:

1、你觉得这个故事里哪个地方最惊险有趣?

2、在这本书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话或哪一张画? 3、在所有的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你是爱丽丝,你想改变故事的哪几个情节? 5、你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吗?你做过什么奇妙的梦?

延伸活动:

指导学生把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加入适当的幻想,编成童话写下来,然后全班评选“爱丽丝”杯小小童话家。

《柳林风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作品解读:

因为春天气息的召唤,鼹鼠离开了地洞,站在了阳光下面。在河边,他认识了聪明浪漫的河鼠,尽情享受了美妙的水上生活,开始了他们的探险生活。总是异想天开的蛤蟆,架车远游却狼狈而归,后来因为迷恋上汽车而锒铛入狱。任何难题,到了老成持重的獾那里,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鼹鼠和河鼠一起,在寻找河獭失踪的儿子小胖时,听到了一种神秘的声音和召唤,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蛤蟆越狱而逃,生命一次次受到威胁,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黄鼠狼们占领的家园。《柳林风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几乎是囊括英国乡村生活的画卷,时而像春天柳林间穿过的清风,清新优雅;时而像正午河岸边的微风,夹着泥土和原野的气息;有时,甚至像一股苏格兰的风,带着些许狂野的味道。

1、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这是一本文字华美的书,就像一首抒情诗,让人再三品味。书中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是迷人的,但这些风光不止是单纯的景色描写,它与主人公是相互依恋的关系,是那些热爱它的人们的血肉中的一部分。比如,河鼠对鼹鼠说:“河就是我的一切,除了她,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她没有的东西,都不值得有。她不了解的东西,也不值得了解。”这种对生活和自己环境的理解,深刻的道出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还有相互之间的敬重。蛤蟆的生活方式则截然不同。他热烈而疯狂地追逐着豪华的现代生活,结果吃尽了苦头。背弃了属于自己生活的人,也会被生活所背弃。

不是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都能像《柳林风声》这样,让孩子觉得有趣的同时,还能让孩子感到一缕风——一缕温情的风,优雅的风,自然的风。这缕风已经在生活中流逝了。文明的脚步加快了,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的心和自然的距离也更远了。当我们远离自然的时候,这本书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呼唤我们去倾听自然,用眼睛,用心灵。

2、友情

这也是一本歌颂友谊的书。河鼠愿为鼹鼠做任何事情;獾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动物;蛤蟆自以为是,大家仍然真心帮助他„„这种纯粹的友谊,读来让人动容。动物们有各自鲜明的性格,却和睦的生活在一起。

3、回家

我们的家园在哪里?家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鼹鼠离家接近一年的时光,仍然会被那熟悉的气味所控制:“它正在想念它,要它回去。”;河鼠向往大海,可是当朋友讲述家乡的美好时,他仍然记得自己拥有的乐趣;蛤蟆进入人的世界,失去了自己拥有的一切„„河鼠和鼹鼠在每一次外出归来时,看到映着灯光的小窗,都会满怀深情地想着家中的炉火和餐具,想着简朴的睡床带给他们的安宁和幸福。世界很大,但他们坚信在家里面有趣的事情够他们受用一辈子了。在这本书中,家传达给我们的,是温馨、美好、快乐和令人眷恋的情绪,是成长中的孩子非常需要的。

点击作者: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格雷厄姆童年十分不幸,幼年时父母先后去世,由于生活困难,中学毕业后没有钱进入大学继续读书,格雷厄姆便于20岁开始进入银行工作。格雷厄姆酷爱文学,经常利用晚上和假期进行写作,同时他也十分喜爱自然,这就为他进行以小动物为题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1895年格雷厄姆出版了《黄金时代》一书,该书非常出色的描写了他不幸的童年时光,此书一出版便大获成功,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1898年他又推出《黄金时代》续篇《梦幻的日子》,该书也深受读者的喜爱,这两本书被誉为当时儿童文学的一场革命之作。1908年格雷厄姆根据给儿子讲述的鼹鼠的故事整理出版了名著《柳林风声》,该书被誉为英国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压轴之作,格雷厄姆也因此蜚声文坛,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 格雷厄姆的这本书,曾经引起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他曾写信告诉作者,他把《柳林风声》一口气读了3遍。

共读建议:

1、你怎么评价故事中的四个主人公?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在这本书里,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表现的最为充分,你读出来了吗?从哪里读出来的?想一想,这本书的题目为什么叫《柳林风声》?

3、真正的友情,是不要任何回报的,是站在朋友的角度一心为他着想的。书中哪些动物的友情让你动容?你为朋友这样做过吗?

4、家是温馨、美好的。和蛤蟆豪华的家相比,鼹鼠简陋的家更让人觉得温暖。和爸爸 妈妈一起,读读描写家的段落,说说各自的感受。

延伸活动:

大自然,这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和孩子一起也走进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听听它对我 们说些什么。

(导读设计:常丽华)

《中国神话故事》 作品解读:

中国神话源于上古中国人对自然宇宙、社会文化及自身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它作为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面对世界的瑰丽想象,面对险恶自然环境的顽强抗争,以及慢慢形成的蹒跚足印。

宇宙是如何起源的?盘古从卵中破壳而生,开辟了天与地。而且同时也创造了天地万物:他死后,呼吸变为风云,声音变为雷霆,两眼变为日月,肢体变为山岳,血液变为江河,发须变为星辰,皮毛变为草木„„

人类从哪里来?女娲因为感到天地间太寂寞,就开始抟土,按照神的模样造人„„ 中国神话从所表现的内容来看,有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有关于洪水和部族战争的,还有关于工艺文化的„„这些神话呈现出中国古代人对天地万物的天真美丽、富有趣味的艺术想象。

共读建议:

按照儿童身心的发展,神话阅读应该在童话之后。考虑到中国神话、希腊神话与希伯来神话不宜放在同一时间段来集中学习(这样会相互干扰,影响儿童真诚地进入神话故事中),并兼带考虑到培养儿童的民族文化本征的需要,所以建议把中国神话放在中段,在希望神话和希伯来神话之后加以学习。

和童话表达美好愿望所不同的是,神话是先民以此来解释宇宙现象的,而这一点恰恰是小学阶段儿童所不能理解的。所以,神话共读应该以讲故事为主,让儿童牢记故事本身,这是儿童阶段神话学习的主要目的。理解与解释,可以在他成长到下一阶段(中学及大学阶段)时进行学习。

中国神话本身是故事集,由单个故事所组成,没有统一的主题,因此,不必开展类似童话与成长小说的道德价值专题读书会。虽然神话故事本身对儿童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加强对神话故事本身的感受、记忆,可以开展神话故事会、讲故事比赛、神话剧演出、共读共绘神话等活动,让神话故事本身镌刻于儿童的记忆中。

延伸活动:

神话具备人类学的意义,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搜集与原始神话相关的各种图饰、雕刻、服饰、仪式,让儿童加深印象,拓展视野,在经验的感官层面,来感受、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之源,并为以后更深入地理解本民族文化打下基础。

(文字来源:干国祥)

《苹果树上的外婆》 作品解读:

其他孩子都有外婆,只有安迪没有外婆(也没有奶奶),这让他很伤心。他十分羡慕同学的外婆能与同学一起玩旋转木马;羡慕同学有个美国奶奶,会说“哈啰,警察”。可是安迪什么也没有,虽然妈妈说要陪他去坐旋转木马,但他知道妈妈会头晕;爸爸更愿意在周末时打理花园„„妈妈给他看了外婆的照片,寂寞的安迪在苹果树上为自己幻想出了一个外婆。外婆来到了他常常玩耍的苹果树上,和他一起做一切他所盼望的事:神奇的汽车,到印度历险„„直到有一天,安迪家旁边搬来了一位新邻居——一个孤独的行动不便的老奶奶。与神奇外婆不同的是,她很贫穷,整天都要工作。安迪很喜欢这位和蔼的奶奶,帮她搬家具,整理房间。老奶奶没有外婆那么强大神奇,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奶奶让安迪明白老奶奶是比苹果树上的外婆更需要自己的人。他因此感到快乐,产生了真正的幸福感。他在幻想中找到了安慰,在现实中找到了自己,他在外婆和奶奶的相位下,健康地成长。

白日梦与心理疗治 显然,安迪并没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外婆,这是安迪为了灵魂的需要而为自己编造出来的。如何看待儿童作白日梦?弗洛伊德说过,每个孩子从一出生便受到了伤害。社会的规范、愿望的压抑,对小孩来说都是大大小小的挫折,转化成成长中的一个个心灵创伤。这些创伤一天天累积,犹如一根紧绷的弦,如若不帮它缓一缓,终有一天要断裂。缓解创伤的办法就是玩各种游戏,幻想游戏就是其中最方便获得的一种。如果不允许儿童有离奇的想象,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孩子们还能不能顺利地、健康地长大。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无数愿望的失落,这是不可避免也没有必要避免的;而儿童的白日梦,正是通过想象疗治愿望失落所带来的痛楚。

需要与被需要

当安迪自豪地向妈妈说新奶奶需要他的时候,“买东西、做饭、整理衣物、种花――她经常会需要我!”妈妈启发他说其实“她比苹果树上的外婆更需要你!” 安迪也一下子注意到了,他开始深思,的确,“苹果树上的外婆根本不需要他!苹果树上的外婆一个人能做所有的事,而且做得要比安迪好多了。她不用在一个红白横条的袜子里存钱,就拥有她想要的一切――小汽车、帆船„„要是她缺什么,她也能为自己搞到,比如马„„对于她来说,一些开花灌木――丁香和秋海棠――没有什么特别的!她会摇着羽饰帽子问,安迪是不是不知道,她的父亲是某某国国王的园艺总管„„” 而新奶奶需要他,她会在看到安迪的塑料盆的时候,高兴地拍手,发出兴奋的叫声:“这么多,还有秋海棠!”给予,永远是快乐的。其实,在这一刻,安迪已经获得了成长,因为苹果树上的外婆其实是他心中的自己埋藏的许许多多的愿望,就好像新奶奶讲的自己小时候种钟表的故事一样,看起来很傻,可是这是每个孩子都要经过的历程。

点击作者:

米拉·洛贝是犹太人,出生于德国,后来定居在奥地利维也纳。1948--1992年间,她创作了近百部儿童和青少年读物,是德语地区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为奥地利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地位的确定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她曾两次获得安徒生奖,并多次获得奥地利国家和地区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项。奥地利设有以她名字命名的“米拉·洛贝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米拉·洛贝的儿童小说《苹果树上的外婆》于1965年获得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历经40余年,已成为公认的德语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地再版。它也是米拉·洛贝作品中被翻译出版次数最多的一部,成为世界各国孩子们都爱读的故事。

米拉·洛贝的作品表现出热情、理解、宽容等性格和心理特征;在情节刻画中,营造出和谐或紧张的气氛;同时又不乏幽默。

共读建议:

一、《苹果树上的外婆》图文并茂,译文较为浅易流畅,作品本身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比较大,所以,作品引入阅读较为简单,可以直接将书交给孩子。或者先讲故事,讲苹果树上的外婆第一次来到安迪身边之后,就放手让孩子独立阅读。

二、在孩子独立阅读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情节性问题对阅读进行引导、督促,譬如:外婆和安迪一起做了哪些事情?你最喜欢哪一件事情?你认为外婆开车闯红灯做得对不对?安迪和老奶奶在一起又做了哪些事情?你喜欢哪一件事情?你认为外婆和奶奶有什么

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