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挂包帮工作简报
康定“挂包帮”活动工作简报
第15期
康定县“挂包帮”办编202_年9月21日
塑造新村形象弘扬情歌文化
—康定县雅拉乡三道桥村集中开展整治环境卫生工作
康定县委、县政府对雅拉乡三道桥村整村打造工程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县、乡、村和户的四级联动工作,加快三道桥村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实现今年国庆初见成效,三年内初具规模的目标。县委组织部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从县直机关各部门抽调30名副科级及以上的女领导组成帮扶工作组,参与并协助雅拉乡三道桥村30户旅游民居接待示范户室内装饰指导工作及周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雅拉乡党委政府也分派30名乡干部会同30名县直帮扶领导,下村入户,协助搞好相关工作。
9月3日,在雅拉乡党委地协调组织下,30名县直帮扶领导、雅拉乡全体干部、警民“四同”活动官兵和三道桥村民联合行动,对三道桥村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的打扫和清
理。经过大家一天辛勤劳动,三道桥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过往路人赞不绝口,当地居民笑逐颜开。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整治了环境卫生、塑造了新村文明形象、为民居接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使村民深刻认识到搞好环境卫生意义重大,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提升了康定旅游形象,弘扬了传统情歌文化。
第二篇:乡镇挂包帮工作简报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5期
省委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发改委省路桥集团扎扎实实开展帮扶活动
省委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路桥集团在开展活动中努力做到真帮真扶动真情,实事实办求实效。一是落实决策行动快。全省动员大会后,省委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路桥集团领导带领工作组,深入南江县开展调查研究,走访困难群众,面对面研究具体问题,实打实制定帮扶方案,及时下派帮扶干部,迅速开展前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奇葆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帮助南江县全力打好老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二是挂联帮扶感情真。挂点联系单位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爱心,先后深入到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跃进村,正直镇长滩村、龙潭村和光雾山镇普陀村、铁炉坝村等偏远、贫困、艰苦的地方,耐心细致地讲、充满热情地帮、饱含深情地抓,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宣传政策又出智出力,密切了干群关系,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三是开展工作措施得力。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南江实际,扎实开展挂联帮扶工作。省委办公厅积极协调相关省级部门,帮助南江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帮助挂联村制定发展规划,找准发展路子。省发改委制定了“帮助制定扶贫规划、倾斜落实扶贫项目、协调解决扶贫资金”的具体办法,逐一梳理迫切需要的项目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省路桥集团围绕打好打胜交通建设大决战,组织道路桥梁专业队伍深入开展帮扶活动,帮助解决道路建设具体困难,对南江农村公路建设给予技术、资金支持。
省委统战部切实加强对开展活动的组织领导
省委统战部高度重视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及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统战部部长陈光志任组长,常务副部长为副组长,各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秘书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人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明确要求部机关党委办主任担任活动联络员,负责与联系点日常联络工作,做好与领导联系点、帮村干部、帮扶户的联络工作,跟踪了解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每年部领导带队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不少于2次,部班子会议研究帮扶工作不少于2次。
蓬溪县“四个到位”推进活动开展
一是建立三级责任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到位。成立活动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各级各部门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建立了县、部门、乡镇三级责任体系,明确“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六大工作重点,确保工作推进到位。全县把开展扶贫解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环境六项工作作为整个活动的工作重点,以“创新创业创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确保推进活动顺利开展。三是明确九大工作任务,选派干部挂职到位。按照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自愿申请与组织选派相结合的办法,县直各部门选派了60名干部到村挂职。挂职干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题,完成九大任务,即:抓好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落实、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抓好村社发展规划指导、抓好产业发展助农增收、抓好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引导、抓好基层组织党的建设、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四是健全两种联动机制,逗硬考核奖惩到位。县委建立开展活动情况考核与目标考核联动、与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考核联动的考核机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问责。县纪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目标办、县效能办切实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联席会议办公室采取多种方式,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帮扶工作不得力、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乡镇、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简讯
省统计局、省地震局、省外办、省妇联、省社科联、团省委、省邮电公司等单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挂帅,带头抓落实,明确各有关职能处室的工作责任,有力推动活动顺利开展。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11期
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四川移动公司赴广元市元坝区考察协商“挂包帮”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四川移动公司最近组成工作组,赴广元市元坝区考察协商“挂包帮”工作相关事宜。广元市元坝区是蒋巨峰省长的联系点,广元市委、市政府和元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贫困村优先,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优先,辐射带动示范作用明显优先等原则,确定省级部门帮扶的初步备选对象。工作组深入元坝区元坝镇、柳桥乡、紫云乡、卫子镇、石井铺乡等五个备选乡镇,进村入户进行实地踏勘,初步认为紫云乡的金花村和紫云村贫困程度高、基础设施差、产业有潜力、群众意愿强、示范作用好。工作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元坝区委、区政府充分交换意见,并结合工作实际,初步确定了领导的“挂包帮”活动联系点。省总工会成都电监办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和目标
省总工会结合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同志所联系的宜宾市屏山县富荣镇楠木村的具体实际,认真制定帮扶楠木村的工作方案,提出完成5公里村道公路硬化;新发展葵花示范基地1000亩;培训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0名;完成农户“三建三改”(建房、建园、建坝,改厨、改厕、改水)户办工程33户,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改善村容村貌;协助省人民医院对基层卫生站的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等具体帮扶目标。成都电监办在制定对联系点巴中市巴州区平梁乡玉皇庙村的帮扶方案中,遵循“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帮扶见效”原则,拟从改变农民用电状况入手,初步拟定用三年时间,通过积极向省级有关单位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着力加强农村电网结构改造,增强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村级道路建设,贯通“断头路”;挖塘筑堰,疏通渠道,提高灌溉能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省卫生厅省工商局深入乡村开展扶贫调研
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近日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帮村干部和中药材种植专家一行8人,赴活动联系点阿坝州壤塘县蒲西乡开展扶贫调研,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牧民生产生活现状,走访慰问贫困群众,掌握制定三年扶贫工作计划和今年工作方案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组查阅壤塘县委、县政府文件、报告、规划等文献资料,与当地党委政府充分交换意见,听取他们对帮扶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调研组深入蒲西乡大伊里村、尤日村新农村建设牧民安居点、2所学校、2所乡卫生院进行考察,对2名“三老”、4户贫困户进行了慰问,召开农牧民、致富带头人、乡村教师、基层卫生医务工作人员座谈会,了解掌握壤塘县蒲西乡经济发展情况、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情况。通过调研,省卫生厅初步确定了围绕大伊里村“精品旅游村寨”建设、尤日村“美丽幸福家园”建设,开展科技扶贫、助医助教扶贫、项目扶贫的帮扶活动总体思路。省工商局领导带队来到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帮扶工作,并根据当前春耕生产情况,向王坪村捐赠了价值2万余元,共计10吨的尿素肥。通过采取省局、巴中市局、通江县局联系点“三点合一”,“一帮一”、“多帮一”或“支部帮”等形式,组织和动员工商干部职工结对帮扶23户特困户,以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为重点,做到政策宣传入户、致富项目入户、关怀温暖入户。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14期
自贡南充宜宾凉山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推动帮扶活动深入开展
自贡市要求部门包村落实四项任务、干部帮户实现三个目标,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效。四项任务是:帮助帮扶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和制订好发展规划;培育一个特色产业,结合帮扶村实际,实现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解决一件以上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要解决群众多年期盼,而本村无法、无力解决的问题;化解一件以上的基层矛盾。三个目标是:保证帮扶家庭实现脱贫,实现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96元;保证帮扶家庭孩子不能失学,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帮扶家庭的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南充市按照“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增加投入与增加收入相结合”的原则,用超前的思维和专业的理念做好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帮扶工作,做到两个“全覆盖”。一是包村帮扶工作覆盖全市254个重点贫困村。二是结对帮扶工作覆盖贫困村中的所有贫困户。做到不漏包一个贫困村、不漏帮一个贫困户。在帮扶措施上实行帮扶点产业规划与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工程”衔接,突出主导产业,着力在每一个重点贫困村培育1个以上特色支柱产业。每年解决1件以上“老大难”问题、化解1件以上的基层矛盾。
宜宾市结合实际,从整合资源角度出发,将帮扶重点确定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重点贫困村,在1200个“千村春风工程”示范村和466个省级重点贫困村中分别选取219个和130个作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级部门(单位)的联系点,其余的示范村和省级重点贫困村由区(县)党委、政府领导和直属部门(单位)联系帮扶。市委、市政府17名领导带头联系34个点,以身作则、抓点示范。275个市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分别明确1-2个联系村。
凉山州结合当地实际,决定由安宁河流域条件较好的西昌市、会理县、会东县、德昌县对口帮扶昭觉、布拖、美姑、金阳4个彝族聚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就扎实做对口帮扶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党政主导,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各县(市)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多途径、多措施帮助贫困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无偿帮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对口帮扶单位双方要在经济发展、产业推动、智力支持、人才培养等领域进行双向合作,实现双赢。三是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充分利用和放大各自的优势,寻求合作项目和共同发展机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四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
省直部门扎实做好前期帮扶工作
省纪委认真做好联系点马边县荞坝乡春林村帮扶工作。捐款6万元帮助100名家庭困难的春林村学生;协调联系教育部门捐赠学生读物千余册,建立“春林村图书室”;计划202_年协调资金55万元发展种养业和加强村支部建设等,202_年协调资金51万元实施住房改造和维修,202_年协调资金260万元硬化通村公路。
省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党组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认真负责抓统筹协调。相关处室根据各自职能充分履职尽责,密切配合,深入基层,及时联系帮扶对象,准确掌握帮扶点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帮扶措施。
省委防邪办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凉山州越西县开展调研。通过走访了解2个乡(镇)和2个村的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调研组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交换意见,确定南箐乡新华村为具体帮扶村。在帮扶点,调研组进村入户、在田间地头听取基层群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帮扶方案,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省公安厅派出工作组赴乐山市马边县彝族群众聚居的雪口乡和永红乡进行深入调研,与县委、县政府及帮扶点所在乡党委、政府领导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帮扶点群众的生产生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及民风民俗等情况,并听取了他们对开展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搞好后续的帮扶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省国安厅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2_年帮扶工作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开展粮食增产项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试点并逐步推广芫根种植,试点计划种植200亩,每亩提供100元良种补贴,投放帮扶资金2万元。二是开展推广农用机械项目。计划先帮扶15户群众,购买15套拖拉机具,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预计投入资金22.5万元。三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村支部活动室添置办公设施、设备,提高党员活动质量,预计投入资金5万元。四是开展关爱青少年项目。由厅机关团委牵头,组织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帮助改善当地小学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条件。五是开展干部帮户项目。为帮扶村3户无畜、少畜家庭购买种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计划购买6头种畜,预计投入资金3万元。
省地税局充分利用帮扶村的自然、人力、财力资源,积极调动机关党员帮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帮扶资金总量,合理确定帮扶项目,力争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省煤田地质局通过到所包村实地考察、走访农户以及与相关人员和村民代表座谈,就帮扶事宜形成共识。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问题;进行产业指导,协助制定发展规划;努力争取适应当地发展的项目和资金;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帮扶村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帮扶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适用性人才培培;调动本单位干部积极性,有效开展好结对帮扶工作。
省测绘局帮扶活动驻村干部已于4月26日赴村开展工作。
川报集团派出工作组专程前往青川县了解实情,及时与当地有关领导和部门商定将该县乔庄镇作为集团领导的帮扶点。
省社科院着力解决帮扶点行路、饮水、上学难和电视收看不方便等实际困难。
川投集团党委积极与汶川县联系接洽并确定帮扶村。
西南石油管理局初步计划每年给予帮扶点定量资金支持。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16期
省“挂、包、帮”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部分省直部门活动办公室主任座谈会
202_年4月28日,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部分省直部门活动办公室主任座谈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卫生厅、省工商局、省畜牧食品局等7个省直部门活动办公室主任参加座谈。会上,各部门就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交流,提出了建议意见。
从各部门介绍的情况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启动以来,省直部门(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态度坚决,贯彻有力、行动迅速,帮扶具体、特色明显。各部门(单位)均及时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深入基层调研,制定实施方案,选派到村干部,总体开局良好。一是注重结合部门(单位)职能特点,确定帮扶目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立足于“职能范围、力所能及”,着重开展村庄规划、建设领域技能培训等;省畜牧食品局将帮扶目标定位于“打造苍溪县现代畜牧业示范村”。二是注重结合当地产业规划,引导结构调整。省交通运输厅以规划为核心,引导当地通过土地整理,开展水产养殖、香桃种植等;省卫生厅围绕帮扶村规划,积极推进“精品旅游村”和“幸福美好家园”建设;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帮扶活动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三是注重结合当地实际,增强“造血”功能。省工商局结合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从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重点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点;省水利厅利用水利项目和资金,发动当地投工投劳,建立产权明晰的供水设施。四是注重结合转变机关作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镇村“零接待费用”,自行承担到基层调研、协调、帮扶的所有费用,涉及下派干部的一切费用也不让基层承担。
与会同志也反映了有的同志有畏难情绪;工作安排四个目标有机结合不够;有的地方存在依赖情绪;上下对接联系不畅通等问题。
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汤建平在座谈会总结中指出,省直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行动坚决、执行有力,领导带头、结合实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开局良好。
他强调指出,做好下一步“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深入动员,在统一认识上下功夫。省直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做好动员工作,把全体党员干部都组织发动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要求,学习省委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从推进“两个加快”的大局,从密切与群众联系的根本,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要求,结合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通过三年努力,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帮扶事项,在增强帮扶村“造血”功能上下功夫。各部门(单位)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帮扶村,研究制定好三年帮扶规划和帮扶事项,提出的帮扶事项一定要切合当地实际,立足长远,有利于增强帮扶村“造血”功能。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召开涉农部门协调会,就涉农资金和项目的对上争取、适当集中、重点倾斜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
三是要进一步搞好“软硬”结合,在实现“四个明显变化”上下功夫。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三年的挂点帮扶,努力实现“四个明显变化”,各部门(单位)一定要全面把握,明确相互联系。要以基层村党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明显变化为载体,把活动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绩效考核、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四个明显变化”目标。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发挥地方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要引导对口县、乡、村立足自我,自力更生,通过联县包村的带动、示范作用,达到发展目的。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到基层调研,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加强对活动的指导督查,实现上下联动。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工程,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活动开展,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并注意在过程中积极帮助解决帮扶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将适时分片召开活动办公室主任会议,交流活动中的有效做法和体会,进一步推动活动的深入展开。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18期
各地、各部门(单位)“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规划摘编
(一)按:按照《全省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及时深入到帮扶点,摸清基本情况,理清帮扶思路。结合当地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制定帮扶措施,形成了一批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三年帮扶规划和今年工作安排。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摘编一些地区、部门的三年规划和今年工作安排,供参考。
乐山市决定,今年5月-12月中旬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和项目,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帮扶工作。一是基础建设方面,力争完成新建改建村道400公里、联户泥碎路450公里、便民桥20座;完成修建灌溉蓄水池22口,人畜饮水工程552处;完成15个村的农网改造;新建和改造卫生室50个、垃圾池45个、沼气池621口,改造住房1832户,移民搬迁388户。二是产业发展方面,力争发展茶叶种植5613亩、脱毒马铃薯种植4600亩、核桃种植6703亩、特色果蔬种植6.3万亩、栽种竹林、柳杉、沙树等共计34万亩;发展规模养殖户910户,帮扶贫困村实现养鸡40万只、猪13.1万头、牛230头、羊3000只;新发展特色休闲农家乐23家。三是教育培训方面,力争完成14.6万人次以上的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增加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000人;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新建村级文化室30个,完成8所村小改造。
凉山州把倡导和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纳入帮扶规划。以“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为有效平台,深入开展“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以教育卫生下乡、科技文化下乡、文明法制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诚信守法、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婚育新风,优生优育、少生快富;计划用两年时间在百乡教育扶贫工程定点联系乡镇的两个村开展“板凳工程”,引导群众转变陈规陋习,强化文明意识。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大力整治村庄“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落实“四通五改”(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和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
省卫生厅紧密依托本部门职能优势,计划在三年时间里为帮扶点群众搞好健康保障。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群众进行体检,开展常见病治疗,支持大病治疗。二是为帮扶点所有大骨节病人提供相应的免费治疗。三是为孕妇住院分娩提供补助,免费提供叶酸并指导适龄孕妇搞好叶酸增补。四是帮助帮扶点开展创建文明卫生村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五是定期组织帮扶点卫生技术人员外派培训,努力提高诊疗技术和卫生服务水平。
省农业厅积极为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把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周边产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农民+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法建立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规范专业合作社运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由专业合作社组织搞好技术指导、标准化生产、生产资料供应。帮助引进良好的龙头企业入驻村镇,由专业合作社通过参股或合同制方式,纵向联合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加工、储运和销售,使农户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流通过程中增值利润。
省气象局着力加强帮扶村经济综合信息网建设。针对目前帮扶村信息服务工作还停留在信息发布栏、信息简报等传统方式上,村民对农业科技、人才劳务、农产品价格、供求等信息的获取还不够便利的情况,结合本局农网中心工作特点,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电话、机顶盒、LED电子显示屏,采用电视上网、声讯、短信等多方式、多途径、多终端的服务,获取统一、规范、及时、可靠的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市场行情、招商引资、特色产品、招工求职、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农村经济综合信息;实现远程培训、会议、探视和网上购销、防灾减灾、应急处理、政务公开等多种功能,打造信息化新农村。
审计署成特办结合帮扶点贫富差距较大、部分村民居住条件差等实际,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确定202_年帮扶项目。对帮扶村所在的马湖景区进行旅游规划,提出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协助相关部门落实技术和资金支持;针对当地政府提出的困难和要求,协助联系相关部门按照规划认真落实;针对帮扶村特困户特点,开展“支部帮”的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办机关15个党支部分别帮助一户特困户工作。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20期
自贡市“四抓四到位”扎实推进“挂帮包”活动
抓责任落实,组织领导到位。继全市召开“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动员部署会后,市直各部门及时召开党组(党委)会议和党员大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均成立了“挂帮包”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要领导负总责,做到了人员、场地、设备、经费“四落实”。抓宣传发动,思想动员到位。市委带头学习,强调把“挂帮包”活动作为全市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契机,抓紧抓实抓好。市直各部门积极利用报纸、标语、网络、橱窗等媒体宣传“挂帮包”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市委宣传部、市检察院、市妇联等单位广泛动员,大范围公开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到村挂职锻炼,目前已初步遴选下派干部69名。抓调查研究,基础准备到位。市直各部门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发出调查问卷等方式,带领帮村干部深入联系镇(村)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意见建设,找准工作切入点,共谋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认真修改完善工作方案,目前全市各部门活动工作方案已基本完成。抓工作重点,工作抓手到位。市直各部门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确定帮扶工作重点。市中级人民法院结合自身职能特点,确定每年送法进村两次;市文化局利用文化设施和人才优势,开展各类送展、送戏、送文化讲座下乡等活动;市工商局大力实施商标富农战略,支持优势农产品通过商标注册提升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乐山市突出“三化”确保“挂帮包”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帮扶力度。成立了市“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将此项活动开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四好”活动评比和目标考核,并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培养的重要依据。市(县)各部门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帮扶工作日常工作。全市共选派110名干部到村挂职,并层层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帮扶目标。二是深化帮扶广度。市委强调要在活动中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坚持把“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与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相结合,与“部门帮村、党员帮户”活动相结合,与结对帮扶彝区困难群众相结合,与实施“万村党建富民、建设美好家园”行动相结合,以“四个结合”的深入推动拓展帮扶范围,提升帮扶实效。三是细化帮扶措施。市(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带头深入联系乡调研指导,迅速对接,及时沟通,确定帮扶户5267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帮扶村实际制定了帮扶规划,确定帮扶任务,并将帮扶项目细化为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种植业发展等13类64小项,明确督查工作重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省级各部门结合职能特色多举并措开展帮扶工作
省林业厅针对帮扶对象万源市长坝乡桐草湾村具备香椿产业发展的优势,结合部门自身职能特点,计划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在该村建成香椿产业基地4000亩,确保当地农民增收。目前已协调有关部门建立香椿销售协会,长坝乡各村为销售小组,为该村香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省旅游局根据帮扶对象虹口乡光荣村的实际情况,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着手制定了三年帮扶计划,明确景区旅游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为今年帮扶工作重点。省通信管理局规划三年内为帮扶对象青川县竹园镇建成高速、安全、可靠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三年预计总投资千万元,逐步完善该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将帮扶对象打造成该县第二核心通信节点,实现镇内3G网络全覆盖。省委编办从四个方面明确帮扶工作思路,一是以规划为龙头,明确“帮扶哪里、帮扶什么、怎样帮扶”;二是以项目为载体,明确重点帮助解决帮扶对象交通难、饮水难、产业发展难等瓶径问题;三是以人才和技术援助为手段,着力提高帮扶村自身造血功能;四是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根本,切实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省教育厅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计划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智力扶贫等方面给予帮扶对象大力扶持。省宗教局组织帮扶对象镇村干部及养鸡项目带头人前往省畜科院学习规模养鸡技术,着力提高帮扶对象自身造血功能。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省供销社、省机械设备成套局、省志编委认真做好基层调研工作,开展帮扶对接,拟定帮扶规划,切实夯实帮扶工作基础。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21期
省委农工委研究制定帮扶规划和扶贫目标
省委农工委在联系点南部县四龙乡黑龙观村,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村干部、村民共同研究讨论制定帮扶规划。认真制定部门包村和扶贫开发基本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以上,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5%以上,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实现全村人口全面脱贫;长效骨干产业基本形成,至202_年底,主导产业脆香甜柚、套种产业中药材,辅助产业生猪产业在农户增收中的比率达到40%以上,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85%以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到位,全面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实现村社道路水泥化,便民路通到家家户户,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眉山市务实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
一是把“挂包帮”工作纳入全市“民生工程”。动员市直各部门(单位)、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重点龙头企业和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机关、企事业法人单位都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村。二是在困难家庭帮扶上下功夫。提供招生政策、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服务,每年与困难家庭的学生结成对子,每年为每个学生提供300元帮困金,确保学生不因贫、因残失学。建立贫困户工作台帐,实行“一村一卡”、“一户一卡”登记制度,建立1668户贫困户帮扶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对帮扶进展情况进行审核,确保帮扶效果。三是科学指导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帮助制定“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发展规划等,增强发展后劲。加大“造血”式扶贫力度,发挥部门在知识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帮扶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提供政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增强帮扶村加快发展、自我发展的能力。
南充市突出“三个注重”、强调“四个结合”
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领导“表率式”帮扶。把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作为推动活动的关键,要求领导干部要领跑,带头深入联系点调研,制定了科学的帮扶规划和今年工作计划。二是注重干部“迎考式”帮扶。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让干部在帮扶中历练品质、锤炼作风,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帮扶效果、评价干部工作的根本指标。三是注重贫困村“零盲区式”帮扶。坚持应帮尽帮的原则,对全市254个重点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零盲区”帮扶。根据帮扶对象和帮扶干部的情况,统筹优化安排“牵手结对”。
强调“四个结合”:一是与兴产业、助增收相结合。结合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注重把着力点放在“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二是与保民生、促和谐相结合。围绕帮扶群众所急、所盼,以扶贫攻坚、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为抓手,促进帮扶对象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三是与强基层、打基础相结合。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努力把帮扶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与建机制、重考核相结合。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将开展帮扶活动纳入各地各部门(单位)以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目标,实行严格考核。
省委编办突出“三个结合”制定帮扶方案
一是突出近期帮扶计划和远期帮扶规划结合。立足于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初步确定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用水、基层活动阵地建设、贫困户帮扶等具体帮扶内容。同时,又着眼于发展需求,制定帮扶规划,实行长远立项、分期实施、逐步推进。二是突出组织输血和增强造血功能结合。针对方斗村发展绿色蔬菜和种养植业,打造农业观光旅游经济的需求,主动提供专题技术培训、技术跟踪指导和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和种养植效应,调动和激发其内部动力,实现整村可持续发展。三是突出对口扶持和加强基层党建结合。通过党支部结对帮扶的方式,解决帮扶户实际困难,为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加强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图书室等建设,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省公安厅确定扶贫工作定位和重点
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亲自带领工作组和下派干部深入马边彝族自治县及雪口山乡、谢家岩村和贫困户开展帮扶调研,并与县委、县政府对接协商,确定了帮扶的基本定位和三年及今年的帮扶重点。定位在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机关干部要抓住对口扶贫了解学习基层的契机,深入农村,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转变机关民警的工作作风,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二是调研。在开展对口扶贫工作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调查研究,将对口扶贫工作的过程变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形成专题报告,充分发挥上情下传、下情上报的作用,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三是协调。积极与交通、电力、水利等单位协调联系,发动厅机关各警种的力量,尽快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民生问题。四是帮扶。对乡村道路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村民饮用水改造、电网改造、贫困户帮扶等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帮扶。今年,重点帮助该村建好村务室、警务室并投入使用。
简讯
省农业厅在帮扶村北川县通口镇战斗村举办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会,通过田间现场教学,对170多名猕猴桃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
省质监局帮助九寨沟县保华乡和土门村甜樱桃种植区打造成为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和示范基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和标准化技术专家等深入帮扶乡、村讲授种养植业专业知识。
蓬安县“四个注重”推进帮扶工作。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拓宽脱贫致富渠道;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脱贫致富后劲;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培育脱贫致富人才;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强化脱贫致富领导。
泸州老窖集团高度重视“挂包帮”工作,心系贫困地区群众。集团公司领导带队深入古蔺县龙山镇向田村调研摸底,及时沟通协调,科学制定方案,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23期
各地、各部门(单位)“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规划摘编
(二)省纪委省监察厅明确帮扶工作“三步走”具体部署,即202_年:计划投入资金45万元,种植核桃树100亩、白竹50亩,架设管道8千米、新建水池12口;新建村小图书室一个,资助部分困难学生和贫困农户10户;邀请有关专家对帮扶村进行考察,提出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方案,组织适龄人员外出务工,增加村民收入;开展“村务公开”、“优秀村支部建设”、“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知识讲座”、“勤劳致富排行榜”等系列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02_年:计划投入资金约46万元,实施住房改造20户,加固维修农房20户;计划开支5万元,组织医务人员到该村巡回义诊一次。202_年:计划投入资金260万元,硬化村级公路7.1公里;组织巩固扶贫成果系列活动,并根据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补充完善帮扶规划。
省委组织部确定“打造观光休闲区,开发乡村农家游,建设和谐新农村”帮扶工作总体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目标。着力培育壮大帮扶村“养殖、水果、药材”三大支柱产业,力争年经济产值达202_万元;开发生态观光和农家旅游,力争年经济产值达1000万元;通过帮扶,消除绝对贫困户52户140人,年总产值突破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社会发展目标。至202_年底基本建设成科教文卫基础设施完备、生活风尚文明、服务网络健全、社会安定有序、村民素质提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人居环境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打造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农村新风貌。
省国资委按照“规划先行、成片开发、整体推进、综合示范”的工作思路,着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美化人居环境、强化基层组织等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加速两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具体目标为:一是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坚持以果蔬产业为主导,以现代畜牧业、劳务产业、乡村旅游业为配套,着力构建富民增收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202_年两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力争三年内全面硬化通乡道路,渠系、塘堰有效整治,沼气池用户普及率全面达标,农机化水平显著提升,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入户率达100%。三是生产生活环境明显优化。力争到202_年民居新改扩建和风貌整治达到新水平,特困户帮扶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坚持帮扶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力争通过三年帮扶,把帮扶村建设成优势产业发展好,农民收入增长快,村民文明程度高,村容村貌环境优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新村。在农民增收方面,力争202_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比202_年翻一番。在产业发展方面,力争202_年该村生猪年出栏量达到15000头,核桃年产量达到55吨,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0户以上。在基础设施和群众安居方面,力争202_年该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沼气使用率均达到95%;全面完成枣树村296户农居的建设和改造任务。在基层组织和作风建设方面,力争该村“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推进率保持100%,村务公开、村两委班子满意率以及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满意率202_年均达到95%。
省公安厅立足帮助解决帮扶村当前急需的实际困难,计划重点做好五件实事:一是帮助解决交通落后问题,完成该村15.5公里村道的路面硬化。二是帮助解决饮水难问题,积极与水务部门衔接联系,搞好水源、水质的调研论证,适时帮助解决。三是帮助解决农村电网改造问题,加强与省电力公司沟通协调,力争将该村农电改造提前安排实施,改善当地用电状况。四是帮扶20户贫困户,使帮扶对象在三年内达到该村人均生活水平。五是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帮助修建村务室、警务室、卫生室以及党员学习室,抓好村支部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省地税局按照真情贴心亲民、真心实意助民、真抓实干惠民的要求,计划三年安排帮扶经费300万元,力争三年实现帮扶村农民人均收入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长20%的总体目标。在推进扶贫解困方面,计划修建“绵虒镇三高农民技能培训校”,通过组织技能培训、提供农业经济信息协、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为帮扶村提供智力支持;对22户贫困户实施重点帮扶。在推进灾后重建方面,协调解决基础设施恢复改造工作,协助修建村委会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农田、果园灌溉设施,为帮扶村“三建”、“五改”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计划帮助建设村党员活动室,进一步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绵虒镇中小学成立“农村青少年税收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农村税法知识宣传活动。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24期
资阳市雅安市结合实际深化“挂包帮”活动
资阳市拓展深化以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为内容的“三村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挂包帮”活动要求,加快贫困村脱贫步伐,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拓展深化“三村行动”参与对象,进一步聚合帮扶力量。明确要求市、县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含调研员、副调研员),市、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所有具有帮扶能力的干部职工,以及市、县直部门都必须参与,并引导部分龙头企业、“两新”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二是拓展深化“三村行动”联系范围,扩大帮扶覆盖面。全市171个乡(镇)联系帮扶实现全覆盖,联系村达610个,结成帮扶户达5547户。三是拓展深化“三村行动”组织保障,进一步确保帮扶实效。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必须亲自抓点、率先垂范。修订完善《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部门帮村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工作落实。
雅安市在市、县(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中广泛开展以“联系县(区)、联系贫困村、联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非公有制企业、联系社区、联系企业特困职工、联系知识分子、联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帮助困难户”为主要内容的“八联一帮”活动。对贫困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重点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对非公企业,重点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其依法诚信经营,指导其开展好建党工作;对贫困户和企业特困职工,重点帮助其落实致富项目,并为有发展条件的解决项目启动资金;对社区,重点为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指导其完善和拓展服务功能;对知识分子和“两代表一委员”,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在生产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收集和掌握来自生产工作一线和基层的真实信息,为地方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达州市召开帮村干部“三农”知识培训会
达州市直机关专门召开“三农”知识培训会,市级部门(单位)的分管领导和帮村干部参加了会议。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分别就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发展项目规划、社会矛盾调解、社会救助、村民自治、农业科技等进行了培训。市“挂包帮”联席会议办公室还结合当前农村的惠农政策汇编了《强农惠农政策摘编》下发给每位帮村干部。
广安市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
广安市为确保帮扶活动顺利实施,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一是强化专题督查。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督查和调研,全面掌握各级部门在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工作进展等方面的情况,及时通报工作效果。二是强化定期督导。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采取评议、视察、质询等方式,加强对帮扶活动的督促指导,实行跟踪问效,确保活动扎实推进。三是强化挂牌督办。对贫困程度深、帮扶难度大的村,采取“看进度、查质量、讲效果、教方法、推经验”的方式,及时了解工作动态,督促各级各部门深入一线。四是强化舆论督促。在媒体上定期公布各级各部门帮扶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五是逗硬考核奖惩。把开展帮扶活动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和部门(单位)绩效管理。
省经信委结合实际确定帮扶工作重点
一是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聘请农业科技专家建设农牧业新品种“试验田”,探索推广适应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帮助群众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支持地处枣树村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园内产业发展。二是增加智力帮扶投入。组织部分枣树村干部群众及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发展思路。利用省经信委直属职业院校有利条件,组织枣树村群众参加短期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劳务技能,做强劳务产业,使其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协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省级水利、电力、农业等相关部门,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垃圾处理等项目,帮助改善枣树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四是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和作风建设。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四川出版集团发挥职能优势开展帮扶工作
四川出版集团做实做细联系村黑水县色尔古乡色尔古村的帮扶工作。集团决定今年为该村综合活动站建一个农村书屋,配送一批适合藏区群众和农民阅读、使用的各类出版物,包括多媒体产品。邀请民族出版社嘉绒藏族专家深入该村,对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该村开发藏家乐特色旅游进行具体指导和项目策划。同时,集团开展对色尔古藏寨及色尔古民族文化特色的综合宣传,协助采编、出版一本有一定水平的宣传画册。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25期
认真做好帮扶工作 力争联系村早日脱贫致富 --副省长黄小祥赴广安调研“挂、包、帮”工作
5月17日,副省长黄小祥赴广安市就“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进行调研,并深入广安区护安镇岩口村,实地考察了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村民生产生活等情况,看望慰问了帮扶贫困对象。随后,黄小祥一行在村活动室与镇、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亲切座谈,并听取该村的情况汇报。
在听取镇村有关情况汇报后,黄小祥强调,“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扶贫解困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两个加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小祥指出,“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紧密联系帮扶对象,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和完善帮扶规划,切实帮助解决群众所急、所盼、所需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争取3年任务两年半完成,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一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更多地与最近省委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全镇12个贫困村的帮扶规划,不断完善,突出特色,完整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群众出一点、政府拿一点,上面补一点,争取各方再支持一点的办法,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扎实抓好交通、水利设施和沼气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通过点面结合、内外结合等形式,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培育壮大增收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二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一手抓新村建设,一手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使村级组织有钱办事,能把事办好。产业发展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将种、养业结合起来,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要更加科学统筹好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比较完善的角度考虑推进道路、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更加科学、详实、具有可操作性。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省、市领导联系村可考虑体现现代性,建设宽带村,让群众用上宽带,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居建设要借鉴灾后重建的机制,鼓励农户改造住房,让群众住得更好。村落、新居建设要更富有特色,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
黄小祥要求,省级相关部门要按“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求,把这一工作作为部门的日常工作和重要任务,认真落实机构、人员、责任,全力以赴支持广安,加快改变落后村面貌,让人民群众更加富裕,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走上致富路,争取3年任务两年半完成,努力把岩口村和护安镇建设成为全省的样板村镇。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26期
省质监局“三带、三进、六重点” 深入推进“挂包帮”工作
明确“三带”帮扶要求。省质监局主要领导对帮扶工作提出“三带”要求:一是“带着责任”抓帮扶,把“挂帮包”活动既作为省委省政府交付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作为质监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尽的责任。二是“带着感情”做帮扶,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坚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活动,通过帮扶工作为农民、农业和广大群众服务。三是“带着追求”实帮扶,要充分利用职能优势,在农业标准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方面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服务,把帮扶工作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和范本,在全省推广服务农村发展的经验。采取“三进”工作方式。采取“进乡、进村、进农户”和“技术+资金”的工作方式全面开展帮扶工作。三年内投入帮扶资金上百万元,计划向保华乡捐赠帮扶金20万元,向土门村捐赠帮扶金70万元,按项目进度,分三年分期落实到位。目前,向保华乡和土门村首批启动帮扶金10万元和向12户土门村贫困家庭捐助3.6万元资金已先期划拨到位。突出“六大”帮扶重点。硬化道路整治;活动阵地建设;卫生环境改造;实用技术培训;协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对12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射洪县创新“四大机制” 推进“挂帮包”活动纵深发展
一是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评比会,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督办到分管县级领导,由分管县级领导采取现场办公会形式,进行限时办结。县委、县政府每半年对活动集中跟踪督查一次,对全县联系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排位,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创新项目整合机制。按照“项目打捆实施、资金集中利用、政策重点倾斜”和“渠道不变、用途不乱、重点突出、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小城镇、中国白酒第一镇、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省市项目进行整合,力争三年整合资金8亿元以上用于联系点特色场镇建设、基础完善、主导产业培育和贫困户“万元增收工程”。三是创新金融投入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农资金,对工作进展较好、成效明显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以奖代补。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联系点建设。依托农发投资公司、惠农投资公司和诚信担保公司,采取贴息、抵押等方式,撬动金融贷款参与联系点建设。四是创新企业带动机制。大力开展县域企业“三带”活动,一方面积极引导鼓励20余家涉农龙头企业进入联系点建设农产品规模原料基地,带动联系点现代种植、生态养殖业发展;一方面积极“牵线搭桥”,鼓励48家县域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联系点剩余劳动力进入企业务工,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同时注重扶资扶智,组织县域大企业,带着农资、项目和实用技术,进入联系点积极开展“联姻帮扶”活动。
省妇联、省水利厅、省工商局等单位细化分解帮扶任务
省妇联科学制定帮扶规划。一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公开评议贫困户等方式,公开、公正、民主确定帮扶对象。二是邀请国土、交通、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进驻村社,走访农户,实地调研,因地制宜确定帮扶项目。三是根据帮扶村地理地形和水土气候情况,采取“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抓住重点,以点促面,全面发展”的原则推进项目实施。省水利厅明确五点帮扶要求:一是在今年年底之前解决好帮扶村人饮问题。二是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方式整治水利基础设施。三是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良偏碱性土质。四是做好村庄发展规划,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发展集体经济,努力增加集体收入。省工商局分解落实帮扶任务。一是立即着手改建王坪村小学校危房,争取8月30日前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是立即着手实施“人畜饮水工程”,7月30日完工。三是帮助村党支部建设多功能活动阵地,争取年内开工,202_年6月30日前竣工。四是结合AAAA级红色旅游景点创建,支持该村发展观光农业。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帮扶规划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一是协助当地政府逐步解决农民的住、行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和项目,优先向联系乡、帮扶村倾斜;三是协助帮扶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适用性人才培训;四是对特困户进行帮扶。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29期
创新理念 改进作风 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 推进灾区跨越式发展
──省委副书记李崇禧赴北川调研“挂、包、帮”工作
6月7日,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率省委办公厅、省委农工委、省水利厅、农业厅、财政厅及华西证券公司等省直部门(单位)负责人深入北川县曲山镇沙坝村、石椅村实地调研“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李崇禧在详细察看、了解沙坝村民族特色鲜明的“恩达”羌寨打造、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情况后,对村民不等不靠、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调研农家乐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时,李崇禧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完善垃圾分类处理措施,切实维护好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崇禧就开展“挂包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一、深刻认识和领会“挂、包、帮”工作的重要意义
各级干部要站在转变执政理念的战略高度和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省委、省政府作出“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部署的重要意义,要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挂、包、帮”工作,深入推进灾后重建进程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帮助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灾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进一步锤炼各级干部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化党群干群鱼水深情。
二、创新帮扶理念,拓展帮扶思路
群众是致富增收的主体,开展“挂包帮”工作,重中之重在于引导广大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帮助引进和推广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成功经营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要善于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善于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促进连片开发;善于创新机制,完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联户经营方式,实现共赢发展;善于打造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帮扶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作用。同时,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引导群众知恩、感恩、报恩,把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把党和政府的发展扶持措施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要选好配强村两委工作班子,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科技能人担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帮扶规划
要结合实际,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新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丰富内容、完善措施,增加发展项目,规划既要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业资源,又要充分发挥包村部门(单位)的职能作用,既要着眼于农民当前增收致富,又要有利于农村整体长远发展,既要着眼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要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发动群众参与帮扶规划的制定,尊重群众对规划的意见建议,充分采纳群众的意见,还要在征求意见和讨论的过程中增强群众对规划和对未来发展的认同感,形成共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四、加强督查检查和情况反馈
李崇禧同志要求,各包村部门(单位)在认真做好包村相关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开展工作情况主动向省联系办和省委督查室反馈,省委督查室每月10日前要收集汇总省直部门(单位)包村帮扶工作动态,并向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35期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挂包帮”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会议精神
(三)雅安市按照全省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要求,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一是党员先锋队大调研,科学拟定发展规划。通过领导挂点带头、部门帮扶落实、干部一线落实,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物力财力支持与智力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帮扶对象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带动下,全市100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先锋队”,深入联系点、村、户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并在启动资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深入基层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给予指导帮助,制定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民居建设等专项规划,拟通过三年的建设,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片8个,覆盖行政村200个以上,示范片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以上。二是专业服务队大示范,培训指导助发展。全市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人才,重点倾斜支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重灾村完成重建。从农业、畜牧、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150名组成“专业服务队”,深入联系的乡镇、村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指导,培育和发展科技示范项目、示范户、示范片,辐射带动重点产业的发展。三是志愿服务队大服务,力推社会和谐文明。各级党组织注重发挥无职党员、离退休干部的作用,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基层学校开展帮扶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以退休党员为主体、人数达280余人的全市科技辅导团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技术优势,以参与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村青年进行科普宣传、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动。
省法院党组明确当前工作重点,认真部署,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一是进一步做好调研工作。近期安排一名党组成员带队再赴平武县龙安镇大坪村,进村入户,慰问座谈,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三年帮扶规划,细化今年工作安排。二是帮助解决帮扶户现实困难。根据帮村干部的调研和申报,决定从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用于帮扶户改厨、改厕和发展副业,帮助其改善生活基本条件,发展家庭种植养殖。三是开展“走出平武开眼界,回到家乡换观念,因地制宜谋发展”活动。将协调组织村委班子和部分村民走出平武,赴成都等地考察农家旅游项目,引导村民开阔眼界、汲取经验、更新观念、谋划发展。四是立足长远,选准项目抓发展。注重帮扶培育和壮大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依托省上确定的涉农项目,帮助大坪村充分利用“九环线”地理区位优势,抓住平武县城旧城改造发展机遇,因地制宜,选准项目,大力发展非传统农业产业和第三产业。五是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搞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美化村容村貌。将加强协调、整合资源,指导搞好污水、垃圾处理,帮助美化乡间道路。六是搞好送法下乡村、送法进农户活动。发挥法院的职能特点优势,采取普法教育、送法下乡、法律知识讲座,捐资助学等形式进行帮扶。
省林业厅在认真研究各县市区“挂包帮”活动林业项目具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对“挂包帮”活动提出工作要求。一是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深入“挂包帮”联系村搞好进一步调研,摸清林地数量、可造林面积、立地条件、适生品种、投入成本等基本情况。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宣传动员,充分听取意见,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挂包帮”工作成为群众了解、群众拥护、群众支持、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民生工程。厅“挂包帮”专家组专家积极为各地林业部门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持,协助有关县市区林业部门调整、完善林业发展规划方案。二是选准帮扶产业。结合林业行业职能职责,把重点放在进行林业产业基地、人居绿化、科技帮扶、专合组织建设上,通过林业项目的实施,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认真分析各地的相对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立地条件、龙头企业、销售市场等多种因素,选择适合本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产业。三是合理安排时序。帮扶项目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统筹考虑,不能盲目贪大求量,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第一年要加大投入,实施到位,力争在3年内见实效,让农民得实惠。联系点的村道、村庄绿化等帮扶项目可结合当地实际和其他省级部门的帮扶项目适时推进,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将林业行业内的不同项目和资金进行统筹,合理科学叠加,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向联系点倾斜。同时,将林业行业和其他行业的项目资金进行统筹、整合,多管齐下,发挥帮扶项目和资金的整体造血功能。
省公安厅陆续派出工作组赴帮扶村开展帮扶调研和贫困户对接活动,了解帮扶意愿,研究帮扶项目。积极与帮扶户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等情况,倾听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摸清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厅属各部门积极与乡、村干部协商,共同谋划选择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帮扶项目,认真研究确定帮扶发展路子。
省环保厅党组明确提出适度超前的发展目标和科学可行的发展措施,要求结合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发展规划,使帮扶村成为藏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同时,根据帮扶村的有利条件,在咨询农业专家和与村民共同协商后,确定把发展蘑菇栽培作为今年帮扶的主要产业,近期对10户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随后为帮扶村引进一个蘑菇加工企业,带动蘑菇产业发展。
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主要领导最近带队赴南充市嘉陵区天星乡弥陀院村调研指导“挂包帮”工作。一是要求尽快开工已经落实了资金的2.5公里村道公路和村民饮水工程。二是要求乡党委和村党支部要根据每户实际,确保管理局捐赠的12万元落实到帮扶户,做到专款专用。三是要求上挂和下派干部充分发挥好联络员的作用,及时交流帮扶建设信息,做好协调工作。
南江县开展“挂包帮”活动做到“五个主动”。一是主动营造氛围。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开展“挂包帮”是加快南江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对奇葆书记及有关省级部门到南江开展帮扶活动做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二是主动当好参谋。在搞好统筹协调,对所包村和帮扶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了解老百姓所需所盼后,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对接,为帮扶部门当好参谋。三是主动搞好服务。密切配合省级帮扶部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找准发展路子,明确发展重点,制定起点高、思路清、重点突出的发展规划,争取对口项目,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四是主动搭建平台。县委积极为下派干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建立培养责任机制,通过“一对一”结对帮导,提高下派干部的基层工作能力;充分利用下派干部政策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等特点,有效推动工作。五是主动有所作为。建立“挂包帮”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帮扶责任到位、工作力量到位、帮扶措施到位、考核督查到位。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39期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臣赴绵竹调研指导“挂包帮”工作
近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怀臣赴绵竹进行实地调研,检查指导绵竹“挂包帮”工作,并就当前及今后绵竹发展提出要求。
王怀臣一行首先来到土门麓棠村,就土门镇灾后重建情况、麓棠温泉开发和玫瑰谷打造等工作进行详细了解。他说,土门镇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依托温泉和玫瑰谷项目的实施,高起点做好项目规划,围绕吃、住、行、购物、休闲等方面大手笔做好“留客”文章,把土门镇打造成有一定品位和档次的旅游休闲地。
随后,王怀臣一行来到孝德镇大乘村农房集中点,看望该村两委干部和村“大调解”中心干警,并就当前村民关心的问题以及该村灾后发展、党组织建设、社会稳定等工作进行详细了解。
在听取绵竹市委主要领导的专题汇报后,王怀臣指出,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到202_年全省各地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强调,绵竹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理清城市定位,加强社会管理,高起点、大手笔做好社会建设规划仍然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做好规划,抓好项目,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一是要紧密结合灾后重建,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尤其是成绵高速公路、德阿公路、成兰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建成以后,要认真挖掘绵竹深厚的历史文化,做好旅游发展文章。要继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积极争取成都、绵阳经济辐射的同时,吸引更多大城市人来绵竹休闲、度假,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思想,跳出传统农业模式,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方面做好文章,最终让农民增收;四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45期 凉山州盐源县“四个三”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
凉山州盐源县“挂包帮”活动以“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为有效平台,将“板凳工程”作为切入点,建立“三个机制”、做到“三个落实”、力求“三个结合”、推行“三个着力”,“挂包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成立“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活动第一责任人。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结合“四挂钩三联系两考核一兑现”目标考核体系,建立“挂包帮”工作考核机制,对帮扶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帮扶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县目督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活动检查督导工作,实行定期督查、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一月一抽查,季度一督查,年终全面检查。
做到“三个落实”。一是落实帮扶对象。结合县级领导干部的“六个一”联系制度,由33位县“四大班子”领导挂点,86个县级部门(单位)结对帮扶29个乡(镇)的63个贫困村,3223名干部职工与3285户困难家庭1.31万人结成了帮扶“对子”。二是落实帮扶时间。挂点领导每年到联系点调研指导不少于2次,跟踪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包村工作;各帮扶单位和全县55名下派干部每月不少于2次到对口帮扶村了解情况,开展帮扶工作。三是落实帮扶资金和项目。要求各单位每年落实帮扶资金不少于5000元,每个职工结对帮扶不少于200元;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投入1200万元作为高寒山区发展基金,1000万元蛋白玉米高产扶贫示范项目资金;为帮扶村(户)提供实用技术和发展项目500余项,协调涉农资金250余万元,资助经费和投入物资价值121万元。
力求“三个结合”。一是与推进发展相结合。各帮扶单位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民情联系和沟通工作,做到了底子清、心里明。目前,为帮扶村(户)建立帮扶卡3371份,制定村级发展规划63个,提出发展建议354条。二是与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相结合。各帮扶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彝区农村,走进农户,宣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倡导婚育新风,推进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全县共为彝区群众捐赠板凳3.05万个,配套桌子、棉被、脸盆等生活用品5.45万件。三是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各帮扶单位结合“三下乡”,深化民情大调查成果,深入开展政策大宣传、问题大接访、干部大下访等活动,认真排查矛盾纠纷,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各帮扶单位和党员干部深入挂钩村和帮扶户,以文艺、宣讲、咨询等形式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900余次,发放科普读物和宣传资料5300余份,参与党员群众达5.2万人次。
推行“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从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方面入手,整合各项民生工程项目,协调各类资金,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发展环境。目前,各帮扶单位协调资金40.5万元用于解决所包村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二是着力拓展致富门路。对经济发展潜力村,着重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上进行指导和服务;对经济发展缓慢村,指导选择发展突破口,重点引进1至2个项目,帮助脱贫致富。对有劳动能力而没有致富门路的帮扶对象,向其提供1至2项农业实用技术和种养增收项目,扶持带动致富;对难以脱贫的帮扶户,着重在资金和实物上帮扶。三是着力提高综合素质。依托县乡党校、涉农部门、培训项目、远程教育和乡土人才等载体,构筑农村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已办各类培训班28期(次),参训人员达7153人次,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49期
南部县以领导带动、典型推动、作风感动、责任促动“四动模式”推进“挂包帮”活动取得新进展
南部县以领导带动、典型推动、作风感动、责任促动“四动模式”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活动取得新的进展。
领导带动,形成“率先示范”效应。明确要求全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示范,主动深入贫困村结对帮扶,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格局。全县围绕打造帮扶工作示范样板的目标,15名县级领导经常深入到挂点帮扶村组,为农民群众引路子、抓规划、送技术、送物资、扶项目、争资金。该县火峰乡大石桥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生产条件差,群众生活难,改变面貌、改善环境是当地群众最大的愿望。活动开展以来,县委主要领导先后5次深入该村,访实情、察疾苦、抓规划、定措施,一个崭新和谐的新农村画卷正在逐步形成。在县委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各级部门主动挂包1至2个村,派驻1000余名干部到农村帮助指导工作,目前解决具体问题2500多件;县级部门、乡镇领导干部采取“1+1”或“1+N”等形式,组成80个帮扶小组,结对帮扶困难户1500余户。
典型推动,形成“全面辐射”效应。始终坚持用先进典型的辐射作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板报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在“挂包帮”活动中“帮扶工作开展好、先进作用发挥好、样板打造效果好”的部门和单位。同时,分期分批组织县级部门、乡镇领导干部深入实地观摩学习,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县形成了点上推动、面上开花的辐射效应,掀起了开展“挂包帮”活动的热潮。县信访群众工作局开展了以“思想上帮提高、生活上帮解困、生产上帮解难、利益上帮维权”为主要内容的“四帮”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70余起,调处信访老案10余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升水镇党委组织20位干部深入重淹村为25户农户规划了增收产业,引进了致富项目,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作风感动,形成“同频共振”效应。县委坚持把用优良的作风促进工作、感动群众作为做好帮扶工作的重点。各部门将帮扶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机关全体职工,增强了党员干部心存百姓、为民谋利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利用节假日深入帮扶村,帮助农户理思路、找项目、传技术,通过进百家门、听百姓音、办百姓事、解百姓忧、助百姓富,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县农业局、水利局、经贸局等机关干部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村落院舍,帮助制定发展规划20余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0多件。王家镇向帮扶农户发放“便民联系卡”200余张,群众有困难,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帮扶干部便随叫随到,被群众誉为“活雷锋”。受党员干部的真情感染,部分经济较富裕的群众也参与到“挂包帮”活动中来,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子,帮助解决具体问题105件,提供帮扶资金2万余元。
责任促动,形成“整体推进”效应。县委坚持“帮无效果不脱钩,扶无起色不脱钩,工作推进不落实不脱钩,贫困农户不脱贫不脱钩”的“四不脱钩”原则,将“挂包帮”活动开展情况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目督办、群众工作局组成专门督查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跟踪问效。对成效显著、措施有力、方法创新的进行通报表扬,对帮扶活动不力、重视程度不够、帮扶效果不佳的采取通报批评,并对单位负责人严格问责,责令集体作出书面检讨,努力营造“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时时处处见行动”的工作氛围。目前,县委对活动开展好的40余个单位、100余名干部在全县给予了通报表扬;对督查发现的5个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帮扶不得力的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确保了群众真正得实惠,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50期
泸州市在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下功夫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泸州市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中,立足在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群众得实惠。
立足“三高”规范新村建设。一是高起点规划。泸州市、区县各部门(单位)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在帮扶工作中努力帮助联系村优化农房规划布局,提升农房建筑风貌塑造。纳溪区天仙镇在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帮扶下,结合旅游风景区建设,对村庄和民居建设进行了专题规划,其5个聚居点和184户具有川南民居风貌的民居建筑成为全市样板。二是高标准建设。注重借鉴和推广地震灾区农房重建经验,切实提高农房和村落建设质量,做到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田园风光。三是高水平管理。帮助联系村以治理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和提升。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等部门积极帮助联系村协调资金,实施“三建”、“六改”,农村环境和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立足“三上”助推产业发展。一是助推产业上规模。帮扶部门(单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和培育联系村主导产业,连片规划、连片建设,初步形成了烤烟、中药材、水果、苦竹等经济作物种植和红粱、糯谷等特色粮食作物种植带。二是助推产品上档次。帮助联系村与加工配套、与市场对接,不断改进品种品质,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特色效益农业。兴泸投资集团鼓励农户大搞林下养殖业,为联系村农户赠送鸡苗、围网,通过借、贷等融资形式不断扩大“蔺州三台土鸡”养殖规模。三是助推经营上水平。坚持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办法,帮助联系村在建基地、育龙头、深加工、接市场、带农户等环节上下功夫。市科协帮助联系村大力发展丫叉猪养殖,组建丫叉猪养殖协会,获得了中科协、财政部表彰,并获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市供销社积极帮助联系村组建肉牛专业合作社,并带动30余户农户养殖肉牛100余头。
立足“三通”改善基础设施。一是兴修通村公路。针对帮扶村大多远离场镇和交通干道、群众出行十分不便的实际,市、区县帮扶部门(单位)通过干部职工捐资、协调资金、划拨资金等方式,已累计投入近800万元支持帮扶村硬化村级公路约170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兴建通户井池。因特殊的地质地貌,叙永县、古蔺县长期遭受干旱困扰,部分乡镇群众生活用水长期得不到保障。在“挂包帮”活动中,市级各帮扶部门(单位)把解决群众饮用水困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通过援助资金、争取国家相关项目、企业赞助等方式,以打井建池、新建拦河堰坝、增添提灌设施等方式,为3000余户群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生产生活用水。三是畅通电力保障。由于线路老化、负荷过重、设施简陋等因素,偏远乡村供电质量长期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市政府办、市国土资源局等帮扶部门(单位)积极协调供电部门加大电网整改力度,通过增设供电线路、提高线路等级、增添变压器等措施,努力提高帮扶村供电质量。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51期
汤建平同志赴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调研“挂包帮”活动
近日,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省“挂包帮”活动联席办副主任汤建平同志率调研组赴广安市、达州市和巴中市调研“挂包帮”活动。先后深入广安市广安区护安镇岩口村、虎城村,达州市大竹县庙坝镇华山村、双马村、万家村、石河镇新华村、宣汉县双河镇方斗村,巴中市巴州区西华村、巾字村,平昌县创举村、玉鹿村,通江县仙人嵌村、周子坪村、王坪村,南江县槐树村、大垭村等地实地调研,走村串户,与当地干部群众、驻村干部深入交谈,认真查阅新农村建设规划、新村建设规划和帮扶规划,实地查看帮扶规划实施情况,并对帮扶村的基本情况、帮扶单位的工作情况、驻村干部工作情况等进行了详细了解。
汤建平同志对各地各部门开展“挂包帮”活动以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开展“挂包帮”活动以来,各地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部署周密,措施有力,工作落实,特色鲜明,初见成效,开局良好。
汤建平同志强调指出,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形势下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入扎实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不仅要解决硬件问题,更要促进群众观念更新和干部作风转变;不仅要帮助解决眼前困难,更要促进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不仅要抓好点的帮扶,更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对下步工作,汤建平同志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深化和统一认识。各级领导同志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委重大部署的深刻含义,学习奇葆书记有关批示和崇禧书记在联席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借鉴灾后重建总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规划先行两条经验,转变就事论事、单一扶贫的观念。发挥帮扶单位的集体智慧,开动脑筋想办法做好“挂包帮”工作。要通过“挂包帮”活动,通过各部门各级干部下去开展帮扶工作,通过示范点的带动和引导,使帮扶村在3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二要从新村建设规划入手,积极解决民生问题,强化“挂包帮”活动。要将帮扶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结合,规划上要特别注重科学合理。把水、电、路、气、电视网络、就医、上学、活动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措施科学纳入新村建设规划,以新村建设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要高规格、高起点、高水平的编制帮扶规划,把新村建设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实推动帮扶活动深入开展。三要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要特别注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引导群众掮弃“等、靠、要”思想,不等不靠建设美好家园。要充分发挥乡镇、村组、群众的主体作用,变被动接受帮扶为顺势而为,要使帮扶过程成为农民群众接受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的过程。各地各部门领导要带头,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指导“挂包帮”工作,要调动部门的积极性,不搞一阵风,不搞形式主义,要实实在在,关键要取得成效。要通过帮扶改变村容村貌,转变乡村发展理念和农民生活方式。四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发展。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发展优势种、养殖业,要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专家到村指导,抓好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发展种、养殖业要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和环境条件,根据市场的情况,尊重农民意愿。到村工作的干部要深入到每家每户,与农民面对面的商讨能增加收入的种、养殖业项目,一户一户的落实,对因病、因灾致贫的特困户,可以采取结对的方式先设法帮助解决眼前困难,再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发展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54期
北川县党员干部当好“四员” 全力推进“挂包帮”活动深入开展
“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北川85个县级部门的946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主动当好“四员”,全力推进“挂包帮”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送项目进村,当好“帮扶员”。为使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帮扶干部转变思路,以产业帮扶为重点,送项目进村,助民增收致富。85个联系村全部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项目,以通口镇解放村为代表的7个联系村确立了特色果品种植;以贯岭乡竹坝村为代表的6个联系村确立了中草药种植;以坝底乡三溪村为代表的10个联系村确立了高山蔬菜种植;以曲山镇石椅村为代表的9个联系村确立了乡村旅游。
二是送政策进村,当好“宣传员”。针对群众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帮扶干部主动转换角色,当起政策宣传员。帮扶干部通过集中宣讲、个别交流、召开院户会、制作展板等各种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帮助群众领会政策精神实质,把握政策界限。5月份以来,全县共向群众印发各类政策宣传资料近1万份,制作宣传展板400余块、悬挂宣传标语80余幅、召开院户会100多次。
三是送科技进村,当好“服务员”。在开展物质帮扶的同时,帮扶干部坚持送智于民,通过向群众免费赠送科普书籍,邀请专家进村讲课以及为群众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升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目前,已累计向群众赠送各类科普书籍4000余册,举办羌绣、园艺、果蔬种植、机械维修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45次,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通过培训,70%的受训群众已初步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
四是送信息进村,当好“信息员”。帮扶干部充分发挥本部门及自身掌握信息多、广、及时的优势,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为群众查询产品价格、供求关系、技术要求等信息,指导群众根据市场动态调整种养结构。同时积极帮助联系村搭建与外界交流的信息平台。85个联系村已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37个联系村已接通宽带网络,79个联系村已建立农村便民信息服务中心。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57期
省科技厅以培育产业、改善民生、提升素质为重点扎实推进“挂包帮”工作
在此次“挂包帮”活动中,省科技厅帮扶巴中市平昌县双鹿乡玉鹿村。活动开展以来,始终坚持“不办群众不愿意办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办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村“两委”提议、代表审议、村民决议,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管”的“三不三议三自主”原则,突出以培育产业、改善民生、提升素质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帮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立足增收培育产业。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培育产业为支撑,突出发展以肉牛、土鸡、生猪等为重点的畜禽产业。在与当地政府和县科技局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引进四川欣昌林生态牧业公司和四川昶享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该村投资,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和土鸡养殖场4个,带动全村180多户及周边驷马、得胜等乡镇发展土鸡养殖。对21户绝对贫困户每户建1个土鸡养殖小鸡圈舍,赠送鸡苗30只,帮助他们找到增收致富项目。同时,为21户绝对贫困户每户发放了500元慰问金,用于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
二是突出“四难”改善民生。围绕“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力量,千方百计筹措项目补助资金,发动群众一事一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硬化村道路3.5公里,解决了2个社223人饮水困难,占地6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站和党员活动室正在建设之中,全村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三是狠抓培训提升素质。在物质帮助的同时,狠抓实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素质。通过集中办班、外出参观、发放资料等形式,着力培养有知识、懂技术、能经营、会致富的新型农民。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6期,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专家教授为该村举办肉牛、土鸡、生猪养殖技术及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培训班,参训群众达350余人。开展了“科技列车巴中行”活动,为该村捐建了2万册的农村科技图书室和计算机教室各1个,价值20万元。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66期
通江县坚持“五帮”、“三看”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
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中,通江县紧紧围绕帮扶目标任务,在帮扶方式上注重“五帮”,在工作落实上强调“三看”,促进了活动的扎实开展。
“五帮”。一是从观念上帮。以培训为抓手,积极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先后培训村社干部210 名、党员代表300多名、产业大户80户。组织村“两委”班子、群众代表外出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进一步开阔视野,发挥示范效应。二是从信息上帮。引导帮扶村干部群众加强学习,从书籍、网络、广播电台等多种渠道熟悉惠农政策,获取致富信息,努力克服致富门路少的难题。4月以来,全县免费发放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等各类宣传资料5万多份,入户讲解3600余场次。三是从技术上帮。在协调帮扶村发展产业时,充分考虑产业的科技含量,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加强校县合作,加快转化科研成果步伐。省工商局在帮扶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调研论证后,确定以发展茶叶、红色旅游为主导产业,打造“红区第一村”,目前打造首期1000亩优质茶叶、红色旅游的规划已定。四是从产业上帮。积极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发展产业,发挥传统农业的比较优势,凸现现代农业的后发优势。目前已帮助引进加工大户312户,引进茶叶、水产养殖、食用菌等业主26户。力争到202_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实现综合产值2亿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园区建食用菌基地5000亩,实现产值2.1亿元,带动示范片发展食用菌1亿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五是从班子上帮。积极完善村“两委”班子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当地致富领头雁,推行能人治村。县委明确规定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本人至少创办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致富项目。今年以来,已调整的25名村党支部书记中,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致富带头人占90%。同时,把符合“一好三强”的1400多名党员列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为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提供了人才基础。
“三看”。一是认识高不高看行动。要求各级各部门将“挂包帮”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统一思想,带着感情与责任,扑下身子抓落实,做到摸清基本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制定三年帮扶规划和202_年工作计划,全面落实“挂包帮”活动任务。二是行动好不好看效果。按照省委崇禧副书记的“五要”指示精神,巴中市委提出了“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扎实开展帮扶工作”的要求,结合通江县实际,以着力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加快灾后重建、着力转变干部作风、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着力维护和谐稳定为工作重点,与培育特色产业、与项目工作、与回乡开展群众工作、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真抓实干,真帮实扶,确保帮扶活动取得实效。三是效果好不好看民意。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目督办定期不定期深入帮扶村,对“挂包帮”活动明察暗访,重点督查“挂包帮”活动是否到位,是否以帮扶为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是否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整个活动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测评,并纳入目标考核。挂包帮扶成效由乡(镇)、村“两委”和群众代表进行满意度测评。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71期
攀枝花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干部深入乡村大力推进“挂包帮”活动
攀枝花市从资金保障、干部参与、抓好落实等多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整合资金大力保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涉农资金,将县(区)、乡(镇)、村的资金打捆使用、重点投放,优先向贫困村、受灾村倾斜安排。据测算,202_年推动“挂包帮”活动实施的项目资金约3.9亿元,占全年总投资的18%以上。主要包括:就业促进709万元,扶贫解困4351万元,教育助学2212万元,社会保障1351万元,医疗卫生6279万元,百姓安居5504万元,基础设施14362万元,生态环境3783万元,文化体育465万元。通过民生工程与“挂包帮”活动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推进资金和项目的整合,为活动顺利开展注入动力。
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市、区(县)直部门(单位)有帮扶能力的干部,在本部门(单位)的联系村内,采取“一帮一”、“几帮一”或“支部帮”等形式,帮扶一户困难家庭。通过层层推荐、严格筛选、强化培训,选派出104名的思想品德好、综合素质高、开拓意识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深入本部门(单位)所联系的村(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各领域的万余名干部发挥各自优势,发扬奉献精神,积极参与、支持“挂包帮”活动。
领导带头抓好落实。市、区(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分别联系了一个乡镇,并在所联系的乡镇中确定一个联系村;市级各部门(单位)、有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联系本部门(单位)一个帮扶村及乡镇;区(县)直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联系本部门(单位)一个帮扶村。活动开展以来,市、区(县)主要领导和各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多次深入活动联系点实地调研。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亲切交谈等方式,实地了解情况,听取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帮助村社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打造村容村貌、加强基层党组织,着力解决群众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目前,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定点贫困乡村开展帮扶工作约550人次,其中领导下乡村420人次,为帮扶村落实项目70余个,直接支援无偿资金425万元(含以物折资15万元),协调引入资金60万元,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72期
达州市、省冶金地勘局、南江县积极做好帮扶点抢险救灾和重建工作
达州市在“7.18”特大洪灾发生后,迅速行动起来,狠抓落实,积极帮助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启动重建工作。一是深入一线帮助核实灾情。各帮扶部门(单位)派出工作组深入帮扶点摸清受灾情况,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全市共帮助安置受灾群众30561户122797人。二是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开展重建。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各包村部门(单位)科学制定重建规划557条,帮助8883户受灾群众修复受损房屋,5034户重灾户重建房屋,恢复农作物生产123830亩,补栏牲畜39109头,修复水毁公路、水利设施13.2公里。三是开展募捐活动。全市各级干部共捐4130.41万元资金和价值118.52万元物资,并及时将资金和物资送到受灾乡(镇)、村和群众手中。四是做好因灾返贫家庭学生入学工作。全市共资助贫困大学生1115名,中、小学生2174名,资助资金总额3393万元,同时帮助890名贫困大学新生申请了求助资金。
省冶金地勘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迅速成立局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应急指挥部,做好应急排查、抢险救灾工作。调集技术人员和设备赶赴茂县、汶川、南江、荥经、绵竹等地开展工作,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0余处,对新增的70余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调查,协助地方政府部门对受灾群众进行避险安置工作。派出工作组赴定点帮扶的宝兴县永和村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转移工作,拨付10万元救灾资金,帮助帮扶村度过难关,永和村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南江县在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级各挂点包村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先后组织43支党员突击队,赶赴帮扶村指挥抗洪救灾。按照“不留死角排查隐患,落实责任及时抢险,重点防范确保安全”的要求,党员突击队深入到202个村949个组6467户,与当地干群不分昼夜对塘库渠堰、交通干线、建筑工地、工厂矿区、医院学校等人口密集区严密防范。指挥治理地质灾害11处,恢复水利设施172处,疏通阻断公路87公里,帮助农户疏散搬迁177户,加固村小学教室16间,排涝洗苗2544亩,恢复输电线路38.6千米,设立警示标牌1326处。最大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检验了党员干部作风。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74期
雅安市专门就瀑电库区移民工作和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工作作出安排强化“挂包帮”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雅安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开展“挂包帮”活动总体部署和要求,在科学制定全市“挂包帮”活动总方案基础上,充分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瀑电库区移民工作和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工作两个子方案,分别提出工作任务,明确具体方法,实行分类指导,强化了“挂包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全市“挂包帮”活动总方案中,要求“输血与造血”相辅推进,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谋划长远自我发展,着力提升“造血”功能,最终实现自我发展。通过抓调研,科学制定规划;抓实施,大力促进重建;抓发展,推进新村建设;抓稳定,改善乡风民情;抓组织,转变干部作风。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挂包帮”活动的目标要求。
在瀑电库区移民工作方案中,按照省委奇葆书记“要继续毫不松懈地做好移民安置和后续工作,确保移民生计和库区稳定水平不断提高”的指示精神,坚持“不放弃,不抛弃,一户都不能少”的原则,将库区移民工作重心转入后续稳定、后续管理、后续发展、后续建设,切实解决移民群众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确保库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一是着力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重点。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扶持传统特色经济和优势项目,使每个村有1至2个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以旅游开发为核心,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积极引导群众从事工商、餐饮等服务业,搞活城集镇经济。着力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让所有移民户和安置地农户掌握1门以上致富技能,有1至2个增收致富项目。二是着力完善库区社会管理体系。加大对以移民集中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新建城集镇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帮助建立健全城集镇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支持乡村文化活动场所软硬件建设。加强乡镇、村级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树立一批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和先进典型。三是着力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协调好安置地群众与移民群众的关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及时反映群众困难。
在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工作方案中,要求继续实施市委民族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对口帮扶民族村工作,努力实现民族村扶贫解困有新推进,少数民族群众致富有新路子,生活水平有新提升,乡容村貌有新改变,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新跨越。一是实施“民族地区助农增收工程”,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渠道。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矿业、水能、林业、生态等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资金、技术、项目、信贷、人才、信息等方面尽可能地向民族地区倾斜。二是实施“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工程”,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打好“生态牌”、“民族走廊牌”,主动融入成都都市经济圈和甘孜、阿坝、凉山藏彝文化经济圈。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好弘扬民族本土文化的工作,营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围。三是实施“民族地区新村建设行动”,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按照突出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文化、保持传统格调的要求,通过打造集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洁净能源建设、民族文化建设和农村小康示范建设于一体的示范典型带动的方式,积极发展民族地区公益事业,尽快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面貌。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78期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四项举措稳步推进“挂包帮”活动
“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完善规划、明确重点、多措并举、加强沟通”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帮扶工作。
一是深入调研,完善规划。办党组书记、副书记等主要领导和干部职工先后深入凉山州雷波县黄琅镇大海村开展调研,与县乡党委、政府、村社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并到20多户困难农民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摸清该村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在帮助大海村完善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3年帮扶规划和202_年帮扶计划,明确了帮扶工作思路,提出了帮扶措施,并拟定了帮扶项目。
二是明确重点,务求实效。大海村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马湖风景区,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成都特派办与雷波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由县上做好马湖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明确成都特派办的帮扶重点项目和实施步骤,促进大海村水、电、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给农户带来实际利益,并为大海村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动员全办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帮扶活动,120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3.65万元,以“支部帮”形式为贫困农户提供急需帮助。8月27至28日,办领导带领各支部代表共39人奔赴大海村深入14个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了解具体情况,并将干部职工帮扶捐款送到贫困户手中。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向大海村捐赠了关于科技致富、产业发展、农业信息、环境保护和法律等方面的书籍100多册,聘请专家培训村民,让村民掌握1门以上的致富技能,并为当地发展提供指导。另外,通过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引导村民共同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生态村落。扎实推进重点帮扶项目实施,促进大海村整体发展。对大海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规划等重点帮扶项目,由办领导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同时将项目的推进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处室,纳入处室目标考核中,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是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在帮扶工作中与县、镇、村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建立联络员制度使地方的需求能够及时反映上来,成都特派办的工作计划和要求也能及时反馈给地方。挂职干部作为联络员一方面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帮扶村的联系,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及时收集信息,反映情况,提出帮扶工作的具体方案,抓好落实工作,务实高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办领导还定期与雷波县委、政府领导进行沟通,就帮扶活动的目标、思路和重点项目等重要问题进行协调,达成共识,确保帮扶目标实现。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79期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结合实际,真抓实干,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
健全组织、领导重视。“挂包帮”活动启动后,公司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任组长,制定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制度,合理规划、明确目标、稳步推进帮扶工作。公司领导率领相关部门和四川大学农业专家赴广元元坝开展帮扶调研工作,对石井铺乡元柏村社会基础、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在全面了解该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贫困人口、致富意愿等基本情况后,科学制定出帮扶工作的初步方案。
干部驻点、项目落实。公司选派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驻点元柏村,驻村干部做到办公在村上、吃住在村上,先后深入全村十个社几十户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其家庭人口、就业情况、收入、住房条件、子女就读、致富想法等基本情况。在深入村社掌握一手资料后,驻村干部与村社干部多次座谈,分析贫困的主要原因,研究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的办法,科学制定涉及基础、产业、环境、信息化等方面的帮扶实施计划。
结合实际、体现特色。公司充分结合通信扶贫的经验和优势,明确了以信息化发展带动整个元坝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计划三年在广元元坝区投入9千多万元资金,从移动电话发展、宽带发展、信息化发展、基础建设4个方面进行信息化帮扶投入,突出重点乡镇、村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元坝区产业结构,公司率先推出了包括猕猴桃种植及生猪养殖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农户通”,让种养殖户们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高效发展产业项目,大力开展宽带下乡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制定了适合于乡镇、村社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已在部分乡镇完成实施。
抓好基础、发展产业。面对元柏村基础条件较差的状况,为彻底畅通老百姓致富的通道,公司积极协调相关厅局落实道路建设项目,面对道路建设的资金缺口,公司决定对元柏村实施分三期的40万道路建设补贴,根据建设进度落实补贴到位。针对猕猴桃种植前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公司决定对该村300亩猕猴桃种植提供支持。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物料的招标工作,计划在今年年底分两次完成3.3万根水泥架杆、450公里塑包线的帮扶物料的投放,资金投入约120万元,帮助元柏村解决目前面临资金投入困难的问题。
干部帮户、落到实处。在深入全村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将初步确定的困难户名单在全村进行公示后,确定帮扶困难户。近日,公司主要领导率领公司领导班子、30个党支部书记、委员奔赴元坝,开展对接活动。各党支部与元柏村18户贫困户和紫云村10户贫困户通过“上门认亲”后,向帮扶的贫困户送上了大米、菜油和充有话费的移动座机等慰问品。各党支部在村民家中与帮扶户亲切交谈,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具体帮扶需求。公司直属机关党委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帮户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百姓受益、初见成效。通过一系列帮扶项目的逐步实施,该村现已完成4.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800米产业园区道路硬化,5口山坪塘的维修,2公里渠系和37口沼气池建设,3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和猕猴桃产业园区正在筹建阶段。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81期
巴中市巴州区“345”机制助推“挂包帮”活动成效初显
在“挂包帮”活动中,巴州区坚持“三级联动、五步实施、四方考评”的活动机制,助推活动成效初显。
三级联动的活动模式。一是上下联动。充分利用省政府领导和4个省级部门、7位市级领导29个市级部门挂包帮扶巴州区,并带来大量政策、资金、项目支持的有利机遇,落实区级领导和部门,主动对接,积极配合,上下联动,抓好工作落实。二是部门联动。区上成立了活动协调机构,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单位、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同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局面。三是干群联动。2730名省、市、区机关干部深入帮扶村和3941户贫困户,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理清脱贫致富思路,充分发挥建设主体作用。
五步实施的活动举措。第一步:统筹部署。全省动员大会后,区委、区政府迅速行动,出台了开展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并在全区进行了再动员。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协调指导和督查力度。第二步:宣传发动。全区各单位迅速召开了干部职工大会和村社群众会议,对活动目的、意义、要求进行了传达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全区上下形成了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的浓厚氛围。第三步:深入调研。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利用节假日或周末,深入帮扶村调查研究。各部门迅速与帮扶村对接,通过实地调研、下派干部,既访贫问苦,又摸清村情,为制定规划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先后选派74名机关干部,通过采取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的形式,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第四步: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群众急需、尽力帮扶”的原则,重点围绕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扶贫解困等方面,分近期和三年,科学制定帮扶规划361份。充分整合资源,捆绑资金,规划三年完成投入8600万元。第五步:真情帮扶。参与巴州区帮扶活动领导、部门和机关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实施帮扶。截至目前,共为帮扶村争取项目186个,协调到位资金544.1万元;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500余次,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发动帮助群众新种植果蔬2400亩,新发展养殖大户132户,养殖小家禽3.75万只;上半年帮扶户户均增收300元。省宗教局组织镇、村干部和“柳林生态土鸡养殖基地”业主到省禽科所进行参观学习,引荐德国进德天主教协会捐资40万元援建提灌站两处,引荐峨眉山佛教协会援建村小学。
四方考评的奖惩机制。一是群众评议。由区联席会议办公室抽调人员,通过入户交谈、代表座谈等形式,每月组织群众对“挂包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议,并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整理反馈。二是专项测评。结合领导干部回乡开展群众工作活动,区里统一制发了《工作登记表》和《民情日记本》,由村(社区)党支部和乡镇(街道)党委签订意见并盖章后,每季度定期“交账”。同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帮扶村,对帮扶效果、群众满意度进行公开测评,结果当场公布。三是组织考评。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区目督办和各部门通过采取分别与联合、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干部到位和实施帮扶情况等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迅速通报并作为考核的依据。四是综合总评。区委、区政府把开展活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综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帮扶干部加强提拔使用,对不履职、帮扶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问责”。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94期
泸州市在“挂包帮”活动中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泸州市各帮扶部门在“挂包帮”活动中,把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创新举措,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立足选优配强班子,指导抓好换届选举。由帮扶部门领导带队,深入联系村搞好调研摸底,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和群众所需所盼,摸排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种因素,协助乡镇党委制定村“两委”换届选举方案。同时,广泛宣传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引导联系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选举,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今年7月以来,帮扶部门和下派干部积极协助乡镇党委,通过创新开展“述、评、荐、诺”活动、“公开招募、三关遴选”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等方式,在37个试点的联系村成功探索了扩大党内民主、拓宽选人视野、严格选举程序、提高选举效率的一些创新举措,选出了一批“双带”能人担任村党组织带头人,选优配强了村党组织班子,试点成功率达100%,为全面推进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是立足提升“双带”能力,大力培训村社干部。为提高联系村村社干部的能力素质,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各帮扶部门结合创先争优“党员大培训”活动,根据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联系村干部参加农村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市场经济和实用技术等培训。截止9月底,86个市级部门、255个区县部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对联系村2680余名村干部进行了为期一周以上的培训。合江县专门组建了一支由126名专家组成的远程教育服务队,通过“空中课堂”、网络辅导等形式,指导村干部调结构、壮产业,带领农户增收致富。市委老干局聘请农技人员到联系村开展养殖培训,目前全村已有11名村社干部带头养殖良种鸡,存栏总量已达4000只,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15万元,并带动全村27户养殖户走上致富道路。
三是立足提升农村党员素质,扎实搞好“结对帮带”。各帮扶部门通过“一帮一”、“几帮一”、支部帮等形式,组织6000余名机关干部结对帮带9883名农村党员群众,着力提高农村党员致富增收的本领。通过结对帮带,已有1200余名农村优秀青年成为发展对象,530余名党员被培养为致富带头人,210余名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被培养为村级后备干部。同时,为发挥好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帮扶部门在联系村广泛开展了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岗位竞赛”活动。市文化局帮助联系村党支部设立老年党员和谐岗、村容维护岗,全村年老体弱的党员争相奉献余热;市畜牧局在联系村组织47名青壮年党员开展养殖致富竞赛,5名养殖大户被评为致富能手。今年“七一”期间,全市联系村共有220余名党员被表彰为“优秀党员”和“党员示范岗”。
四是立足建设优质工程,切实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各帮扶部门把协助抓好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帮助联系村搞好规划、筹措资金,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市国土局、市规建局指导古蔺县、叙永县的联系村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中科学选址、科学规划,最大限度降低了地质、洪涝灾害对工程的影响。泸州老窖公司、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等27个市级部门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为联系村共募集建设资金近40余万元,确保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顺利实施。帮扶部门的下派干部积极参与指导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严把质量关,着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廉洁工程”、“放心工程”和“示范工程”。在各帮扶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目前全市已有32个联系村完成村级活动场所的修建任务,有25个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已投入使用。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95期
省水利厅围绕五个“最需要”开展帮村工作
省水利厅围绕五个“最需要”开展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
一、围绕北山村“发展最需要”,编制帮扶规划
4月以来,省水利厅党组集体到北川县安昌镇北山村现场办公,先后派出8批次工作组到北山村实地踏勘、考察调研、座谈交流,摸清北山村的基本情况、发展优劣势以及发展需求,编制了四川省水利厅《北川县安昌镇北山村帮扶建设发展规划》。力争用三年时间,使该村“水利设施基本完善,产业优势初步形成,基层组织明显加强,村民素质显著提高”,由传统农业村庄转型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围绕北山村“民生最需要”,建设基础设施
一是突出人饮安全。规划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处、联户供水工程21处,共解决北山村524户161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饮水安全工程已争取到三批国家资金共116.99万元,确保今年底前完成北山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二是突出小微水利。规划全面整治北山村26口山平塘,完成渠系配套15公里。山平塘整治及渠系配套资金争取在今年下半年一次性落实,明年上半年完成建设任务。指导北川村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以实现水利工程“自建、自有、自用、自管”,效益可持续发挥。三是突出阵地建设。为改善北山村党支部及村委会办公场所、活动阵地和服务环境,按照推进灾后重建工作规划,将建成300M2一楼一底的“两委会”办公场所,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规范村级民主管理搭建工作平台。
三、围绕北山村“产业最需要”,推进结构调整
充分发挥北山村丰富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围绕“产业最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茶果、花卉苗圃、食用菌类等特色产业,努力形成北山村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格局。一方面,邀请川农大教授深入北山村实地考察并提出种植结构意见。目前已引进业主发展茶叶1000亩,计划今年再发展150亩。全村产业结构将随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项目的展开逐步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走村入户,讲授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15户“村民示范户”的建立积极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提升创业本领和就业能力。
四、围绕北山村“素质最需要”,开展多种活动
一是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派出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指导建设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村党组织。同时,培训北山村党员骨干,建立15户“党员示范户”。二是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帮助村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保持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抓好文化阵地建设。通过编制村规民约、各种新型农合组织章程等小册子,做好宣传,向北山村村民普及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卫生知识和科技知识;开展文明村民小组、党员示范户和村民示范户评比活动,以点带面,加强队伍建设和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五、围绕机关“作风最需要”,加强干部历练
把开展帮扶活动作为领导干部水平的检验、部门职能的延伸、干部作风的转变,力图通过帮扶活动,建立省级部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一是选派作风好、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3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分3年到村挂职帮助工作。二是开展与北山村民结对帮扶活动,20户困难户由厅直单位和机关党支部结对帮扶。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99期
泸州市开展“挂包帮”活动特点鲜明 成效初显
泸州市在开展“挂包帮”活动过程中,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取得初步成效。
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各部门(单位)一把手是“挂包帮”活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为确保活动各项工作落实,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对帮扶活动进行全方位督促。一是建立巡查制度。由市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实地巡查、电话抽查等形式,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制定工作规划,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加强对帮扶活动的督促指导,实行跟踪问效,确保活动扎实推进。二是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对开展帮扶工作不力、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三是建立信息直报点制度。将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的13个乡镇确定为信息直报点,及时掌握和反映领导联系点的工作进展和经验做法。四建立活动评比制度。将“挂包帮”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和绩效考核内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和测评,确保质量和效果。
加强示范引领,扎实开展帮扶。各级领导干部在活动中率先垂范,各部门(单位)着力开展帮扶,广大机关干部踊跃“结穷亲”,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联系重点,形成了整体联动推进活动开展的良好格局。一是领导带头“挂点”。13名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在叙永、古蔺两个国定贫困县联系1个乡镇,并在所联系乡镇中确定1个村作为联系点。市级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的联系乡镇、村也全部确定在叙永县或古蔺县。自活动开展以来,市领导和市级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部门积极“包村”。94个市级部门(单位)全部帮扶叙永县或古蔺县,共确定挂点乡镇48个、帮扶村86个。区县各部门(单位)共确定589个边远贫困村作为联系村,全市实现了部门(单位)参与“挂包帮”活动全覆盖和部门联系贫困村的全覆盖。三是干部踊跃“帮户”。市、区县各部门(单位)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帮扶工作。市级部门(单位)共选派驻村干部86名,各区县选派驻村干部近600名。市、区县财政为驻村干部每人每年提供1万元的工作补贴,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帮村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市、区县各部门(单位)机关干部还通过“一帮一”、“几帮一”和“支部帮”等形式,与帮扶村共建立结对帮扶对子9883户。
突出帮扶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各部门突出帮扶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使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立足“三通”改善基础设施。在兴修通村公路方面,通过争取项目、单位出资、职工捐款等方式,已累计投入近1200万元支持帮扶村硬化村级公路约260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在兴建通户井池方面,以打井建池、新建拦河堰坝、增添提灌设施等方式,为3500余户群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生产生活用水。在畅通电力保障方面,通过增设供电线路、提高线路等级、增添变压器等措施,努力提高帮扶村供电质量。二是立足“三上”助推产业发展。助推产业上规模,结合实际积极打造和培育联系村主导产业,连片规划、连片建设,涉及86个村烤烟、中药材、水果、苦竹等经济作物种植和红梁、糯米等特色粮食作物种植带正在启动。助推产品上档次,发挥部门(单位)的市场信息等优势,帮助联系村与加工配套、与市场对接,不断改进品种品质,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特色效益农业。助推经营上水平,坚持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办法,帮助联系村在建基地、育龙头、深加工、接市场、带农户等环节上下工夫。三是立足“三高”规范新村建设。高起点规划,各部门(单位)在帮扶工作中努力帮助联系村优化农房规划布局,大力实施农房建筑风貌塑造。高标准建设,注重借鉴和推广地震灾区农房重建经验,切实提高农房和村落建设质量,做到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田园风光。高水平管理,帮助联系村以治理环境卫生、村容村貌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和提升。“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101期
叙永县“三个三”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
泸州市叙永县自开展“挂包帮”活动以来,采取有效措施,有力促进了扶贫帮困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三原则”,确定帮扶对象和措施。一是立足于发展潜力确定帮扶村。在全面实施困难帮扶的基础上,优先考虑贫困村、边远村中有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村,确保通过三年帮扶彻底改变贫困村面貌。44个县级部门(单位)联系村全部为重点扶贫村,边远村达73个,有产业发展基础或发展潜力的村52个。二是立足于贫困程度确定帮扶户。深入各村、各户调研,及时建立困难家庭台账,组织贫困户如实填报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急需帮扶的事项。从最需要帮扶的困难家庭入手,由村“两委”与帮扶部门共同筛选确定帮扶对象,今年已有2865户困难家庭获得各级帮扶部门干部职工的结对帮扶。三是立足于解决贫困村、户的根本问题确定帮扶举措。结合帮扶村村情和贫困户实际,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安居、劳务开发四项扶贫和“三建五改”确定帮扶举措,坚持把有限的帮扶资金和项目用在刀刃上。
“三联动”,助推活动扎实开展。一是挂点领导率先垂范“帮”。挂点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帮扶村理清发展思路、拟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帮扶举措,督促各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为联系村群众带去了实惠。截止目前,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活动90余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50余人,协调落实帮扶项目60余个,落实帮扶资金202_余万元。二是包村部门真情实意“助”。各部门(单位)积极与帮扶村沟通协商,科学制定三年规划和工作计划,通过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提供信息和技术帮助等形式,切实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帮扶干部尽职尽责“干”。省市县共下派122名驻村干部驻点帮扶,确定了500余名帮户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采取一帮
一、几帮
一、支部帮等形式,积极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促进”,活动成效日益显著。一是促进了扶贫帮困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叙永县共得到省市部门(单位)扶持资金202_余万元,扶持项目100余项;全县各帮扶部门(单位)共开展慰问帮扶活动1300余次,特别扶持困难群众551人,帮助困难群众就业38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824件,提供致富信息189条,协调发展资金2200多万元。二是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机关支部+村支部”党建共建活动,积极帮助村支部查找党建薄弱环节、健全工作制度、增添整改举措,将机关党建“走在前头”的创新做法、先进经验、有效举措传授给村支部,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战斗力。邀请农村党员群众担任“挂包帮”活动监督员,着力构建城乡优势互补、双向服务、互惠互利的工作格局。86个县级部门(单位)党组织已与84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调落实党建工作经费500多万元。三是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挂点领导和结对帮扶干部,深入帮扶村、走进贫困户,体察群众困难、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增强了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被帮扶乡镇、村的基层干部,切实转变认识,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好帮扶部门搞好调查研究,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实施好帮扶项目,基层一线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为民意识和主动进取精神得到了强化和提升。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102期
省文化厅发挥优势 真抓实干 “挂包帮”工作初见成效
省文化厅充分依靠叙永县麻城乡党委政府和麻城村“两委”班子,聚合省文化厅、厅直文化单位及省级有关部门的帮扶力量,发挥优势,上下联动,“挂包帮”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责任
党组高度重视“挂包帮”工作,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及时作出工作部署安排。机关党委切实担负起“挂包帮”活动牵头部门的职责,加强组织协调,统筹力量,精心安排。相关处室(部门)积极筹措帮扶资金项目,加强与有关省级部门联系对接。帮村干部坚守驻扎在麻城村,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村串户,收集群众意见和愿望,积极开展工作。
二、加强调研指导,寻找致富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包括主要领导在内的多位厅领导先后深入联系村,进组入户,专题调研,寻找增收致富项目。充分利用省级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搭建平台,加强对接,搞好服务。10月下旬组织麻城村10名干部群众到梓潼县宏仁乡金宝村等地,学习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强信心,明确方向。目前,麻城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居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改观。产业发展方面,参与指导种植烤烟4000余亩,产值达1000余万元,协助建立马铃薯基地0.2万亩、生态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100亩、高山绿色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500亩,发展养猪大户150户。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5万亩,硬化禹家大山至花湾水库5.5公里公路。民居建设方面,积极帮助新建的狮子口和关口坪子两个民居小区完善配套设施,对259户农户住房风貌塑造进行指导。
三、注重扶贫解困,做好困难帮扶,切实改善民生
为使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村干部和村干部一道走村串户,通过调查摸底确立了22户困难户,建立困难户详细台帐,并将帮扶困难户任务分解到厅机关、厅直各单位。同时,落实每个厅领导对口帮扶一户困难户,党员干部“一帮一”、“几帮一”的帮扶机制,做到帮扶困难户全覆盖。切实注重改善民生,让乡民村民受益受惠。一是为困难户、困难党员、困难学生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学费等,价值2万余元,为困难户协调帮扶发展资金15万余元;二是与省红十字会反映协调,争取到30余吨救灾大米,解决了受灾村民的基本生活;三是大力支持开展“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争取到价值1.6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和10万元的体育设施设备维修经费;四是争取到乡计划生育指导站设备购置经费30万元;五是与省级部门资源共享,为叙永县马岭镇、分水镇、水尾镇卫生院争取卫生院扩建经费共计300万元。
四、发挥部门优势,聚合项目资金,重点倾斜扶持
聚合厅直文化系统的资源和力量,集中资金和项目,切实解决好麻城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麻城村赠送了门球棒、篮球、乒乓球拍等一批文化体育用品,解决了叙永县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资金和设施设备购置费244万元;为叙永县配置了一辆价值46万余元、功能齐全的流动舞台车;为麻城乡配置了一套价值19万元的音响设备和数字电影放映机;划拨10万元经费扶持该村老大娘演出队开展活动。省博物院还将流动博物馆送到麻城村,展出了张大千等著名画家的20余件书画作品和文物,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据统计,省文化厅开展“挂包帮”活动以来,通过各种渠道为叙永县、麻城乡、麻城村三级共筹措各项经费和物资共计900多万元。
“挂包帮”工作简报 第121期
四川路桥集团以刘奇葆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
四川路桥集团党委召开“挂包帮”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集体学习刘奇葆书记的重要批示。大家认识到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刘奇葆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对做好“挂包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按照省委要求,结合当地和公司实际,深入基层和群众,进一步研究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力争“挂包帮”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自活动启动以来,集团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打造新型示范村为目标,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方面:通过逐户走访、调查摸底、反复论证,制定了龙潭村、长滩村帮扶规划,将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工程、产业扶贫工程、新村建设工程和文化工程,用三年时间把两村打造成为南江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推进村道路网建设,两村已新修和硬化村道9.4公里,联网村道3.5公里,入户文明路1.4公里,正直镇3.9公里绕镇公路已完成测设工作。二是不断完善水利基础建设,两村共完成4处山坪塘治理,正进行安全饮水集中供水站建设。三是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两村共完成庭院配套建设20户,川北民居建筑风貌改造175户,新建沼气池30口,并启动了居民聚居点建设。在实施产业帮扶方面:利用两村的城郊区位优势,支持建设城郊蔬菜基地,发展生态养殖,推进“果药套种”。目前,长滩村蔬菜大棚已完成土地整理,月底将完成大棚修建;两村纳入正直镇万亩核桃种植规划,计划种植核桃27000棵,现已完成栽种坑开挖,树苗已采购到位,预计月底完成种植;由相关企业联合扶持的中药材种植,育苗已经完成。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奇葆书记批示精神,深入推进帮扶工作。一是抓重点,破难点,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帮扶规划。根据帮扶规划的实施步骤和时序安排,按照“让水电路通起来、居住环境新起来、产业发展活起来、老百姓乐起来”的要求,加快推进已经确定的帮扶项目,进一步落实资金,完成好今年的帮扶任务,并确定明年的工作计划安排。二是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实施绕镇公路建设。与南江县正直镇沟通,确定建设方式,落实资金来源,完成项目建设,连接龙长两村,改变目前单一发展现状,促进片区的规模发展。三是实施文化帮扶工程。在两村开建文化站、希望小学、新农村示范点,健全配套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提升新农村形象
第三篇:扶贫挂包帮
云南临沧市农广校举办扶贫挂包帮核桃修
剪技术培训班
大山乡属永德县贫困山区,全乡农民种植核桃面积达3.6万余亩,仅纸厂村就有3100亩核桃面积,当地农民没有修剪核桃的管理习惯和技术。近日,云南临沧市农广校邀请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杨明文、李学智等5名专家,在“挂包帮”、“转走访”活动扶贫挂钩点大山乡纸厂村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核桃冬季修剪及管理培训班,共有130多名种植户参加了培训。培训以现场示范实际操作核桃冬季修剪技术为主,分为六个小组,专家指导下进行现场操作培训。要求每位学员认真领会,技术操作准确,规范到位,这样的现场教学形式提高了广大果农核桃整形修剪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为该乡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培训班上共向学员发放核桃修剪锯子和修剪钳120套,技术资料130多份,满足了学员对修剪技术的需要,为农民学习科学管理核桃作出了示范榜样,也为来年核桃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挂包帮工作方案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挂包帮”活动的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挂包帮”工作要求,特制定如下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扎实开展“挂包帮”帮扶工作。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以“扶贫解困明显推进、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为奋斗目标。
二、具体措施
(一)深入了解掌握帮扶地区基本情况。根据市上安排,我办联系向阳镇青月村。科级干部深入村、社区开展帮扶工作调研,通过征求意见,与干部群众座谈,摸清当地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基本情况,了解当地贫困户的数量、现状和致贫原因,明晰帮扶工作基本思路,确定帮扶工作措施。
(二)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困难的原因,确定帮扶对象,不仅要从生活上予以捐助,还将从思想上鼓励、技术上予以帮扶,促进其自觉自愿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三)协助联系村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扶贫解困,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针对联系村经济发展需要,引导其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使当地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优势更加突出,带动其从根本上走上致富之路。
三、具体工作打算
(一)每月至少到联系村一次。科级干部及具体工作人员每月到联系村与村干部或被帮扶户见面,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发展状况不低于一次。
(二)定期走访贫困户、专业户。鼓励专业户发展优势产业,发挥好带动作用,引导周边群众勤劳致富。深入了解部分特困户贫困原因,帮助其从根本上脱贫。
(三)每季度至少为帮扶地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做一件实事。认真对待矛盾纠纷,做到能协调处理及时协调处理,尽量杜绝产生遗留问题。
(四)做好基层工作记录。联系村科级干部对每次走访的对象、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情况做好登记,按时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挂包帮总结
中共**县**乡委员会
关于202_年“挂包帮”工作总结及201
2年“挂包帮”工作计划
按照县委《关于加强“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平委办发„202_‟3号)、《**县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平联席办„202_‟5号)和《**县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联系会议办公室关于对202_年“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平联席办„202_‟8号)文件要求,我乡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开展活动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在县委、县政府下发开展“挂包帮”活动通知后,为把本乡“挂点包村帮户”工作落到实处,我乡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吴昌林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谭亚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对此项工作采取乡领导带帮,亲自挂帅,分组进行的形式进行联系帮扶。要求各帮扶组要按照平委办„202_‟3号文件要求,明确帮扶目标,并围绕帮扶目标,落实帮扶工作的重点和措施,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活动任务
此次活动中,我乡为**县检察院挂点帮扶对象,青平村为**县人寿保险公司帮扶对象,全乡16户特困户则为我乡干部结对帮扶对象。结合我乡实际,切实制定了我乡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此项活动的工作任务。一是要结合实际,明确帮扶活动的思路。重点以天麻种植项目为载体,实施生产技术帮扶、信息帮扶为主,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灾后恢复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二是要转变观念,引导致富。着力在集中精力抓生产发展增强帮扶户创新发展致富之路信心。三是明确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和干部帮扶的目标任务。四是明确了帮扶工作责任,落实了帮扶科室帮扶工作任务和责任人,将开展此项活动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加强工作考核。
三、深入摸底调查,制定联户帮扶计划
为掌握“挂包帮”帮扶基本情况,**县检察院、**人寿保险公司多次深入实地了解我乡基本情况,并制定了完善的帮扶规划。我乡党组书记、乡长以及分管领导也多次带工作组对16户帮扶农户进行了走访了解,掌握他们目前的生活情况、存在的实际困难等。
四、着力帮扶,落实帮扶措施
(一)领导重视。通过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在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政策规定上下足功夫,领会了活动的重大意义,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与力量,整合了帮扶资源。
(二)深入基层,帮助加强村两委建设。一是检察院与我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强联系,沟通思想,共谋发展之策略。二是建议在帮扶村农村人才培养上实施“双向培养”,即把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青年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激发了干部群众脱贫解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帮助完善制度,加强党员学习活动开展。四是帮助村两委阵地建设,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三)体现行业特点,落实生产发展项目。一是指导帮助制定我乡新农村发展规划。重点在帮助分析我乡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优势产业,以及发展存在问题,指导我乡做好各产业发展规划。二是结合中药材种植行业特点,指导抓好种植业生产发展。三是帮助扶持种、养殖大户,带动农户发展种养殖业生产。五是帮助发展种养殖专业协会,搭建农产品流通平台。
(四)落实干部帮户,积极开展帮扶。一是在摸底了解贫困户后,将本乡干部分成六组,一一对应所联系的帮扶贫困户,要求适时上门了解困难,帮助解决有关困难,特别要发挥行业技能帮助发展种、养殖生产。二是帮助联系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生产和牲畜养殖,无偿向联系帮扶户送去了优质核桃苗、鸡苗。三是联系畜牧兽医站防疫人员义务为帮扶户进行畜禽养殖防疫。
(五)关注民生,积极开展捐助活动。一是县检察院组织全院干部职工捐款帮助联系贫困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技能,增加劳动收入。二是县检察院和人寿保险公司联合组织开展义诊和种养、殖技术咨询活动。在义诊惠民义诊活动中,为我乡送来了加强党员学习的电教设备背投电视机1台,为300余名群众义务诊断和检查身体,为200余群众患者处方,免费送出10000余元的医药品;为60余户种、养殖户现场传授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知识,免费送出600余册种、养殖技术资料。三是开展为贫困户送温暖活动。在国庆、中秋、春节佳节,为联系的每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600余元的大米和油,同时送去了亲切的问候,让他们过上快乐的节日。
五、措施得力,帮扶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过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我乡“挂包帮”工作取得阶段成效。
(一)在党组织建设上有新成效。开展与青平村党支部共建活动,狠抓了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了党员远程教育设施,进一步完善了党支部组织工作相关制度。党员思想水平进一步提高,观念进一步转变。
(二)是协调争取夯实畜牧养殖生产发展项目上有新突破。为帮助该村畜牧经济发展,为青平村协调争取养殖畜禽养殖项目1个,项目投入资金5万元;协调**县畜牧局帮助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项目,支持资金3万元;协调**县畜牧局帮助建设村级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支持投入资金2万元。
(三)是帮助协调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成效。第一,村两委阵地建设主体工程按期完成,并实现在新办公场地办公。第二,进办公场地道路得以硬化,垃圾场进一步完善。
(四)是指导我乡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新成效。加强环境卫生监督,落实工作责任制,街道环境面貌得以改善,村两委办公场地环境优美。
(五)是干部帮户见成效。今年,我乡结对帮扶的16户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商定致富之路。现具体帮扶工作正逐步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