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培训材料:论班主任之修身
班主任培训材料:论班主任之修身
记得《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对我们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对待后进生有很大的启迪。那么,《大学》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第一,班主任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班主任要重视自己的业务素质与道德修养,使自己真正堪为人师,不辱师者之名。最重要的是本身能让学心服口服,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1.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事实上,班主任的言谈举止是受监控的。下课了,你走在校内,学对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很关注的,很喜欢评议的。比如,你若有吐痰、丢烟头等举动,都逃不过学的眼睛。“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因此,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要经得起的评议。
2.师德高尚。“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班主任要宽容,要有容人之雅量,要认识到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记得有一位全国优秀教师,他有一次上课,学画其漫画,他看了,说:“不错,这幅画的技巧还可以。”然后,若无其事地上课。下课后,画画的学主动到办公室找老师认错。(班主任
www.teniu.cc)这就是教师的雅量。不过,我们的宽容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班主任还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有处变不惊的修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班主任要常怀一颗真诚的心,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换来一片真诚的回报。
3.教学本领过硬。班主任要有口才,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极强的组织协调才能;讲课要精辟。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第二,对待后进生,先要亲近之,尊重之,与之为友,不瞧不起他,这样才能“致其知,正其心,诚其意”。
第三,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学方面可以多发挥班长、学习委员、科代表的作用;集会时让体育委员来组织;宿舍由舍长来管理等。“以夷制夷”的策略不也可以发展为“以学生管学生”的方略吗?
第四,对待学生既要真诚,也要有耐心。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对我们就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做
一、两次工作就放弃的呢?有没有坚持六、七次的不懈教育呢?孟获由刚开始的桀骜不驯到后来的心服口服,究竟是什么使他发生大逆转,变得如此驯服呢?诸葛亮能够一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四次、五次,直到六次、七次,七擒孟获留名青史。这其中的惊人的耐心、无穷的智慧、广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与闪亮的人格魅力,无一不值得我们班主任思考,无一不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篇:班主任培训材料之5
班主任培训材料之五
关于班级活动
一、开展班级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班级活动的教育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教育性,是以能否发挥教育作用,达到育人目的来检验。班级活动不仅要体现教育方针的正确内容,还要符合教育规律。要使教育内容真正“内化”到学生心灵,才是真正具备了教育性。教育性是班主任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班级活动的针对性原则
班级活动要讲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收效越大。一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二是要针对班级里实际存在的问题。
三是要针对社会上各种有影响的现象开展班级活动。
(三)班级活动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也叫完整性,主体性,都是强调活动的全过程和活动的各个侧面使其成为一个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
一次活动,一种活动,一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活动,都有整体性的问题。
一次活动,要有完整的过程,包括酝酿、计划、准备、实施、小结阶段、一次活动的教育作用,不只是在“实施”一个阶段,而是体现活动的全过程中。
(四)班级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既包括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也包括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五)班级活动的主体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主题是班级整体和全体成员,班主任只是这整体中的重要一成员。班主任起指导和出谋划策的作用,但不能包办代替。班主任的领导艺术在于使班级整体运转起来。
(六)班级活动的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活动内容上。创造性还表现在活动形式上。
以上说明了班级活动的六项基本原则,或者说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它们是带有共性。即不管搞什么样活动,都应努力做到的。遵循这些原则,是取得活动最佳效果的保证。还有,例如有论者就曾提出过:
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知识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序列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等观点。
二、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和方式。
(一)班级例会
班级例会是比较固定的班级活动,主要有晨会和晨检两种。
周会,排在课表里,这是最正常的一种班会。周会,一般由班主任、班委或值周生主持,有时间布置工作,有时总结班级一周、两周、一个月的情况,有时讨论班级活动计划,有时评价班集体建设情况,内容不固定。有些重要的主题教育,常常利用周会的时间进行。
晨检,是每天早晨都要进行的活动。安排当日活动,值日生讲话,简短的表扬或批评,通报重要信息等:内容也不固定。近年来,一些班主任为了增加晨检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尝试了一些新的做法。例如“每日一句名言”。“一分钟问答”,“点将回答”,“二分钟演讲”,“今日我当家”等。
抓好班级例会的关键是不要把例会变成“例行公事”,唱独角戏。
(二)主题教育
这是大量的,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活动,其方式多种多样:
1、主题班会、系列主题班会。
选择一个教育主题,充分发动群众,人人动脑、动口、动手,采用适当的方式——或辩论、或演讲、或讨论、或表演,使主题充分,深入地体现出来,普遍受到教育。有的主题教育,一次活动不能完成,就分为几次,搞成系列主题班会。
例如:围绕“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一主题,设计一组“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包括:
(1)人人建立起学习智力背景;(2)耕耘吧!朋友;(3)比比谁最富有。每次活动设一个重点,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分几个阶段召开。再如,围绕“诗情画意梅花节”这个主题,分别以“赏梅”、“品梅”、“咏梅”、“愿做祖国的小红梅”为重点,组织四次主题班会。
2、报告会
在主题教育中,该形式被经常采用。请人做报告,如英模事迹、纪律法制、科技发展、时事政策、革命传统、改革成就等都可组织报告会。报告会要事先有动员,会后要以不同形式总结收获。
3、伦理讲话
这是一种传统方式,大多数由班主任讲,也可请任课教师或其他人主讲。伦理讲话主要是道德发面得内容,如“五爱”、理想、志向、纪律、友谊、团结、敬老爱幼、规范习惯、文明行为等都可以进行主题讲话。深入浅出,理论与现实并重,多讲形象、生动、有说服力的例子。
4、主题座谈活动。
以学生最关心的事情为主题,开展多种座谈活动。如:
与学生领导谈论,与知名人士座谈,与班主任、课任教师座谈,与家长委员会座谈,与各种专业人员座谈等等。
(三)文体活动
班级开展文体活动,可以活跃班级气氛,增进集体团结,提高思想道德境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联欢会。这是庆祝节日经常采用的方式。元旦、“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都可组织联欢庆祝活动。联欢会要有充分准备,节目应事先排练、检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节目,教师节目不在于水平高低,在于创造心理交融的“共乐”气氛。
节目以外,学习紧张阶段,也可安排小型的联欢活动,使大家放松一下,如周末晚会、生日晚会、中秋晚会、月光晚会、纳凉晚会、萤火晚会等。
2、班级体育活动和小型体育竞赛。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同学的兴趣和可能条件,组织班级体育活动和小型体育竞赛。像拔河‘踢毽、跳绳、棋类、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可进行经常性活动和男女组织小型竞赛。搞竞赛要组织好,做好思想工作,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发给优胜者。
3、问题小组活动
班级可以组织各种文体课外活动小组,有专业人员负责,制定计划定期活动。
文艺方面可以选择组织歌咏、舞蹈、曲艺、乐器、绘画、书法、雕塑、篆刻、摄影、木偶、魔术、艺术、刺绣、纺织、集邮等小组。
体育方面可以是搞好组织体操、武术、棋类、球类、游泳、溜冰、滑雪、射击、田径等小组。
另外,还有书法、阅读、写作、演讲、英语小剧品等小组。
(四)学习活动
这里说的学习活动,非集体做作业、集体测验,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开展的一些扩大知识视野,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的活动。
1、作业展览。此项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阶段交流会,本班同学的学习经验,最有启发作用,不管是全面性的学习经验,还是单科性的学习经验都可以总结、交流,有的人学习进步比较大,也可以介绍经验。交流学习经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和具体的学习方法都应重视。
2、学习方法讲座。可以请任课教师就某一科的学习方法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请人从综合的角度讲学习方法。对于中学生,这种讲座很有必要。
3、知识竞赛、智力竞赛。这种竞赛、结合各科学习,又不局限于各科内容。出题、组织竞赛、裁判都由学生来负责。学生的收益是会很大的。
4、课外阅读活动。与各科教师配合、推荐书目、成立班级小图书馆、确定少量的必读书目,要求写读书笔记,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交流。
(五)科技活动
班级的科技活动,主要有三种方式:科技班(队)会、科技参观和科技兴趣小组。
1、科技班(队)会。与任课教师或科技辅导员配合,以科技实践或介绍科技新成就为主。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环保、计算机、海洋开发、新能源、新材料、遗传工程、航天技术、南极考察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科技班(队)会的主题。
2、科技参观。组织学生参当地的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各种理工农医研究所、大学的实验室以及各种科技展览。还可组织看科普电影。
3、科技兴趣小组。可以选择组织无线电遥控、电子玩具制作、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机械制图、电子原理、土壤分析、果树嫁接、各种培育措施、土地肥力测试、禽畜防疫、食用菌种培育、快速育肥、焦距制作、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小组。在农村地区,可以结合“星火计划”科学种出开展小组活动。
(六)社会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活动是班级到校外组织的教育活动,方式也很多;
1、参观访问活动
参观工厂、农村、部队、重点建设工程、英模先进展览、著名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等;访问老工人、老农民革命前辈、先进工作者。科学家、文艺家等。
2、社会调查
此活动要针对在思想认识上的某些问题,选定调查的题目。调查之前要做充分准备,制定调查计划,列出调查提纲。调查方法科学。队调查所得的数据和资料要进行认真的统计、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应要求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
4、共建精神文明活动
与街道、工厂、机关、部队联合起来,树立当地的精神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班级劳动活动
有组织地开展劳动教育,对树立学生的劳动观点、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大益处。
1、组织自我服务性劳动。
自我服务劳动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家务劳动,二是学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并承担收拾房间、洗衣、洗刷餐具、做饭等劳动。还可以组织“家务劳动竞赛”、“野炊”等集体活动。
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班上值日、饭厅值日、宿舍值日以及本校劳动等。组织班级
活动,像教室。宿舍、环境大扫除,集中参加建校、美化校园的劳动等。
2、组织社会公益劳动
有服务性的,也有工农业生产劳动。组织宣传遵守交通秩序、节假日帮助街道、市场整理环境、打扫卫生、为汽车公司搞一次洗车、帮助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清扫卫生、料理家务以及种花、植树、除虫等活动。
3、组织服务性劳动小组。如学雷锋小组、理发组、木工维修组、自行车维修组、修鞋组等。
4、劳动技术课、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等。
三、组织班级活动的具体方法
比较重要的、全班学生的活动大致有六个步骤:
(一)活动的选题
选题要经过三个层次工作
1、班主任的充分思考。
班主任的选题设想要注意几个参照:一个是注意班集体奋斗目标和班集体建设计划,是否适合当前班集体建设活动的需要:二是注意班集体的现实情况,看看是否又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三是注意学校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安排。
2、班委会充分讨论。班主任可以把自己的设想将给班委会成员听,也可以先引导班委会进行酝酿。然后归纳、商量活动如何开展。
3、由班委会向广大同学征求意见。有些活动,还可征求任课教师、校领导以及部分家长的意见。
(二)制定活动计划,落实组织工作
活动计划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活动的基本方法,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的时间安排,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活动的地点,活动总结。
(三)据体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关键是抓落实,主要负责人要检查每一项任务的落实情况。
(四)、布置会场
布置会场的基本原则是适合活动主题,创造良好环境气氛。
(五)活动实施
这是关键时刻,是活动全过程的高潮。如果前边的准备工作,达到高潮就有了基本的条件。为了保证活动的成功,还需要主要几个问题:
全班同学的精神状态。主持人的精神状态和能力。处理好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六)活动总结
活动搞的怎样,收获有多大,缺点是什么灯。
以上是对组织班级活动的步骤、方法,做了大致说明。之所以的不厌其烦,是因为活动的每一步,都关系到教育效果,活动的全过程都是在“育人”。
第三篇:论修身
《论修身》
[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三、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
四、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的文言词语:穷、过、患、兴、滥、诛,诸、也、其。
二、着重理解课文中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坦荡的胸怀。
三、难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孔子思想的深邃和历史的局限等等。
[教学方法]在学生反复诵读、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点拨、提示。[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朗读、翻译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初中时同学们学过《论语》的选段,此外,大家还通过书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对孔子和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同学还能背诵《论语》中的不少经典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孔子,还可以谈谈你对《论语》中的某句话的理解。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睦和稳定。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他说得很多话,即使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体会。
二、阅读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分别找不同同学将每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纠正,老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意义、用法。全文分为四节,每节有五段话。
1六十而耳顺: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不逾矩:逾,超越;矩(jǔ),规矩。
朝闻道,夕死可也:朝(zhāo,不读cháo),早晨。莫能兴:兴,起来。
君子固穷:固,坚持,坚守;穷,困窘,走投无路。
小人穷斯滥矣:滥,过度,没有限制。这里是无所不为的意思。幼而不孙弟:孙,通“逊”,顺从长辈;弟,通“悌(tì)”,尊敬兄长。长而无述焉:述,无可称道,指无所作为。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患,忧虑,担忧;其,这里可译为“自己”。“不己知”,是宾语前置,应译为“不了解自己”。君子求诸己:诸,兼词,相当于“之于”。于予与何诛:与,语气词;诛,责备。内省不疚:疚(jiù)忧苦,内心痛苦。3节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巧言、令色、足恭:令色,满脸堆笑的样子;足,过分,过度。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以直报怨:直,公正无私。
4质胜文则野:质,朴实,与“文”相对;文,文采,指对仪容举止进行雕琢修饰;野,缺乏文采,鄙陋。文胜质则史:史,虚浮。
君子泰而不骄:泰,平和;骄,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宽广的样子;戚戚(qī):忧愁,悲伤。居处恭,执事敬:恭,恭敬,端庄,这里可理解为守规矩;敬,谨慎、认真。虽之夷狄:之,动词,到……去。
三、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课文。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大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感悟。
四、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二、五、六题,并思考第三题,准备第二课时讨论发言。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思想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提高完善个人道德的自觉性。学习辨析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可找多名同学朗读课文。
二、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可在若干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准确、比较一致的意见)。
(一)第一节主要内容:修身是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信念。对每段话的理解: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思考、奋斗的过程,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者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逐渐转化的过程,直至最终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的境界。
今天看来,这段话仍然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人的一生,学习、思考、道德完善都是没有止境的,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识,以达到与外界的融合。2(“朝闻道,夕死可矣”),表现了对真理的热爱和执著追求。追求真理,胜过生命,短短七个字,令人感动。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孔子是第一个用松柏这一形象来比喻具有坚定信念、坚强意志的“君子”的,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4(“在陈绝粮”),运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君子即使在极其困窘的处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正是对这段话的诠释。
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是孔子树立的修身典范,孔子曾多次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原壤夷俟”),以一段尖锐的语言和一个形象的动作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嫉恶如仇的君子形象。应当注意的事,孔子对原壤的谴责是从他“幼而不孙弟”说起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小不注重亲情孝道是道德沦丧的起点。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有所启迪的。(二)第二节主要内容:主要谈修身的方法——内省。孔子十分强调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以“仁”为最高道德规范,那么怎样实现“仁”呢?孔子说“为仁由己”。也就是说要实现“仁”,还得靠自己。修身的本质就是不断进行内心反省的过程,孔子称之为“内自省”、“内自讼”、“躬自厚”、“求诸己”等。对每段话的理解: 1(“不患人之不己知”),强调在别人不了解自己,即在自己的品德、学识等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不埋怨别人,而是反躬自问,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段话表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23(“君子求诸己”),以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应自强、自省。
(“宰予昼寝”),以“朽木”“粪土”两个通俗形象的比喻,说明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觉悟,不奋发努力,教育的作用就将是有限的。而且,判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到底如何,不仅要看他怎么说的,更要看的实际行动。4(“过而不改”),说的是一个人要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孔子认为有过失是难免的,但要勇于承认,更要勇于改正;如果坚持错误,不肯改过,错误就真地成为错误了。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修身的方法,更强调了修身的一个重要原则。5(“司马牛问君子”)中“内省不疚”与“君子不忧不惧”是因果关系。当遇到批评、诽谤时,孔子要求首先是自省,检讨自己是否有过错,但如果经过认真反省,确认自己没有过错(问心无愧)时,就不必有什么忧虑和惧怕的了。这是多么可贵的品德!既严于律己,又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决不盲从或屈从外界的否定和压力,做到这一点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三)第三节主要内容:讲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对每段话的理解: 1(“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以“忠恕”二字概括孔子的“道”,这个道就是“仁”。忠,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恕,就是宽容之心,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强加于人,正直宽容之心,就是忠恕之道。忠和恕是辩证的关系,既要坚持理想,又不能为所欲为。忠是对己,恕是对人。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对“恕”作了具体阐释,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孔子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它既是对“仁者”自身的约束,即要求一个人要有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即要尊重他人,体贴他人。这一思想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巧言、令色”),是从反面告诫(“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君子决不能虚伪谄媚,而应当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不应掩饰自己的好恶。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忠恕”的内涵。4(“人而无信”),是讲“信”的重要性。“信”是孔子道德范畴乃至中国传统道德范畴中的重要内容。“民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对外贸易与交流,诚实守信仍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5(“以德报怨”),主张公正平等。孔子虽然主张“恕”,但绝不是无原则地宽容忍让,甚至委曲求全地“以德报怨”。他主张“以直报怨”就是坚持原则;他主张“以德报德”就是公平公正。这表明孔子在真理面前时不退让的,是不提倡以牺牲原则来求得友谊和睦的。
(四)第四节主要内容:通过与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所应具有的风范、气度、胸怀和表现。对每段话的理解: 1(“质胜文则野”)是讲“质”与“文”的关系,即仪容举止与内在素质的关系。孔子认为君子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即既朴实又有文采,达到内在美与外表美的高度统一。直到今天,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2(“君子泰而不骄”),以“泰”与“骄”的对比说明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泰”与“骄”似乎只是一种表象的区别,但实际上是内在本质的不同。“泰”,即平和、安适的样子,表明君子的旷达,虚怀若谷,胸有成竹;“骄”是骄狂,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但其内心却很空洞,很虚弱。所以,真正有知识、有内涵的人常常显得很平静,甚至“大智若愚”;而愈是表面张狂、骄纵的人,愈是无知浅薄的人。3(“君子坦荡荡”),是君子与小人心理状态的不同:君子胸怀宽广,无所掩饰,不追求虚名富贵,因而是坦荡的,豁达的;小人总是考虑个人利益,患得患失,顾虑重重,言行不一,心胸狭隘,因而总是忧愁、悲观的。4(“樊迟问仁”),是说君子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做人准则。“居处恭”,应当就是儒家提倡的“慎独”。君子即使在无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也要谨受规矩,严格自律。“执事敬”,是讲做事要认真,一丝不苟。“与人忠”,是讲与人交往、共事的基本原则,要忠诚、守信。“虽之夷狄,不可弃。”即使到了荒蛮之地,也绝不改变做人的准则。“不可弃”三个字,表现出孔子对信念、对道德行为准则的坚定不移。5(“子夏曰”),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评价。“三变”,表明孔子在弟子心目中的印象:他既是温和的,又是严肃的;他既充满情感,和蔼可亲,又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这是一个令人可亲可近,又令人敬畏的长者形象。
三、请同学们谈谈学习的体会和感悟(应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鼓励发表独到的有深度的见解,可就某段话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不要求全面)。
四、处理课后练习题。
第一题,让学生结合课文逐一解释“兴、固、滥、诸、诛、恭、耻、友、德、泰、荡荡、戚戚、即”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题,了解掌握“过、患、也”等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第四题,让学生以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分析语言特点。123
4深刻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朽木不可雕也”等。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第五题:“之”“其”作代词的用法。
举例: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其,他的(指刘邦)。天下皆叛之(《鸿门宴》):之,他,代秦王。第六题:“穷”的古今意义的不同。举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穷尽)欲穷千里目(用尽)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五、课后练习12与同学交流。
对《论语》修身思想点滴认识及其现代价值探讨 铁笛书生
少年时正赶上“传统文化热”,坊间“白话××”、“××精选”大行其道,彼时闻得宋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平天下治天下之说,余亦不疑。现在回想颇觉可笑,那不过是赵普的托词而已。孔子之时,诸侯纷争,兵戈四起,所谓“春秋无义战”,当时为各国见用的是商鞅、韩非等法家学说,其后是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得宠。孔孟之时,王道不行。
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自此取得历朝的官学地位,其间虽有反复,但大体如此。但又何曾有过王道呢?无非是“儒表法里”,不以“万物为刍狗”就不错了。
宋末理学与明末心学越发展,越拿金、元及清没有办法,江山却落入异族之手,真可是“愧无半策纾国难,只余一死抱余恩”。所以儒家政治思想从来就没有平过天下,也不可能,到现代社会就更不合时宜了。《论语》不能平天下,若用于修身则于国于己善莫大焉,也算是一种“平天下”吧。
现代社会的建设目标是以宪政为基础的民主法制社会,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法治社会的有效运转,仍然要有赖于社会成员个人道德主体的挺立意识。“没有充分深厚的个人美德基础,任何普遍社会规范都不能内化于人的实际行动,现代西方伦理学家如麦金太尔、查尔斯·泰勒等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引自万俊人文《儒家伦理:一种普世伦理》)《论语》语言质朴,义理深远,内涵丰富。比如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有诗的美,依己见,且达到了诗的最高境界。但在《论语》中,还是有关修身的道德学说之义最为殊胜。康德说,“由于道德学优越于理性的一切其他工作,所以古人用‘哲学家’这个词时,总是特别指道德学家说的;而且就是现在,如果某人在理性指导下显示出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由于某种类推,也称他为哲学家,而不问他的知识如何的有限。”(《纯粹理性批判》韦译本)《论
6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加强个人修养的认识,在班上语》中的修身思想影响到了中国人几千年,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所给予我们的往往会大于我们所期望的。
《论语》可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本土伦理资源”,这也是今天学习、研究《论语》的现代价值所在。
我认为,《论语》中的修身学说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为了避免歧义,修身这里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也不碰“福德两难”这个千古无解的难题。
1孔子的道德学说中心概念是“仁”,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仁”是个很复杂玄妙而难以达到的东西吗?其实很简单。“仁远乎哉?我欲仁,仁至矣。”(《述而》)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在于个体认识到仁,即人皆有耻辱之心。并要主动追求实现仁,仁在人的主体自由活动中体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卫灵公》)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实现在于实行,不是华丽的言辞。故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孔子对空言“仁”极为痛恨,“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废也”(《阳货》)。所以儒家的精要在于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那么,谁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呢?“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他们都会说,没有提到曾参。我们看《论语》中这样一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一个“唯”字有一点后来中国禅宗不立文字以心证心的味道。曾子不但意识到“仁”,而且身体力行。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怎样做的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确实到了“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地步。所以,曾子才是孔子的真正传人。现在有的学者论证《论语》为曾子的门人所作,道理是在此吧。2的是,儒家更强调“诚意”,孔子的“仁”是从人性基本情感出发,情理交融。只有从儒家的情理结构出发,才能理解《论语》中的仁、义、信、忠、恕等概念。
关于儒家的情理之间的关系,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有精辟的阐述,抄录如下:
宋儒的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家思想,则更看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着重理知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与欲。中国儒家,极着重情欲之分开,人生当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以至无情。”(转引自李泽厚《探寻语碎》)孔子认为,“仁”的实现要从人的基本亲情出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学而》)还有,“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将以观之哉?’”(《八佾》)这里也是从基本的人之常情出发,而不是用抽象的“仁”。这个概念去套。因此,孔子提倡仁义要出乎真情,不要假仁假义。“匿怒而友起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他的门人也继承了这个思想,“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子张》)再举个例子,《阳货》中有这要一段:“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他认为为父母守三年丧太久了。孔子没有讲什么大道理或世俗规矩这些东西,而是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不守三年丧你心安吗?宰我说:“安。”孔子告诉他:“女安,则为之!”你如果心安,就不要守三年丧了。当然,孔子是讲原则的,比如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注意,孔子对宰我的谴责是从人伦亲情出发的,他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你从出生起,至少要在父母怀中呆三年,你就不能有同样的爱吗?为父母守三年丧。孔子反对矫情,假仁假义:“乡愿,德之贼也。”(《阳货》)孔子的道德学思想后来被孟子所继承,并且从人性论出发作了更深刻的哲学论证,标志着儒家思想的基本成熟,所以后来的儒生都以孔孟门徒自居。当然,由于孔孟的道德学形式与质料不分,且与政治学说交织在一起,从历史的角度看可能是合理的,但若与现代价值来判断,有些论断不止是偏见,简直就是荒谬了。在阅读《论语》的时候我们也应当注意鉴别,仔细分析。不要去学那个台湾的南怀槿,牵强附会,强作解人,徒添笑柄。影响中国人思想的,除了儒家,还有道家、释家等,但以儒家为主。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正是儒家积极进取,“知不能为而为之”的精神,中国近代历经磨难,多少次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是儒家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儒家思想激起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国尽忠,这在世界历史上看也是罕见的。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恐怕即使目不识丁的山野樵夫也有耳闻吧。学习《论语》不能指望人们就因此成为君子圣人,但《论语》中的思想毕竟契合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儒家传统,于文明中国的建成不是没有裨益的。
熊十力先生在《佛家名相通释》中说,读古书要“根柢无易其故,裁断皆出己见。”
《论语》作为一部已经距离我们年代很遥远的语录体著作,“根柢无易其故”是很难的,“裁断皆出己见”是否合理就要看个人的学识高低了。我想,无论后人如何解说《论语》,都不会有损于这部著作的伟大,都无损于孔子的伟大。海德格尔于1942年致友人的信中说,“每一篇对我的哲学之陈述,都必将导致不幸,亦至对《存在与时间》本身亦然矣。”今日说《论语》,幸哉?不幸哉?
第四篇:班主任网络培训之感受
师生同学习、共进步------(班主任网络培训之感受)
金沙县后山乡中心完小————王宗权
我在这次班主任网络培训中,确实感到收益非浅。我充分利用暑期时间,在网上先后聆听了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报告和讲座,这些要么和我们一样奋斗在一线,靠实实在在积累摸索出丰富班级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要么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具备高屋建瓴式引领的教育研究专家。让我有时豁然开朗,自叹不如。连续地听讲,并不觉得枯燥,并不觉得累人,这自有讲者娓娓道来,深情并茂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是他们所讲内容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确实让我学到不少经验。
通过网络培训,我确实感到这些专家讲得非常细致,入情入味。既贴近当今教育实际,又把握了教育的先进理念。启发性的见解,导向式的思路,自待于我慢慢地消化,在实践中借鉴、运用,在理论上构建和充实,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培训中的课程讨论区是大家思想的火花碰撞的地方,在这里大家集思广益。这让我想到了一种说法:每个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每人一个苹果。而每个人都有一个想法,交换一下,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讨论区中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大家帮忙,有的老师抒发感受大家倾听,有的老师提出思考大家讨论„„总之,这里成了班主任交流的“小窝”。从大家讨论的问题我看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繁琐,也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幸福。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因为它是一项育人的工作,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次学习只是一个统领性的纲要,而真正的工作中突发情况是很多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注重积累,学以致用,冷静地处理好各种问题。
这次班主任培训临近结束,希望我们班主任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篇:班主任培训材料之3
班主任培训材料之三
论班主任威信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和班主任在班集体中拥有的威信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在建立了一定的威信,为学生所欢迎、所尊敬、信任和拥护,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高度重视威信的作用,有意识的建立个人的威信,并且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
一、班主任威信的表现,本质和构成因素
班主任的威信是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得到反映的。在内表现为学生对班主任的认识、评价和情感;在外表现为学生对班主任的态度和有关的行为表现。
有威信的班主任在思想品德、情感意识、形象、气质、性格,还有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或其中的某些方面得到学生的肯定评价,从而形成了对班主任喜爱、信任、尊敬等积极性的情感。已形成了的认识评价和情感成为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内在因素,并在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中表现出来。
对于有威信的班主任,学生的态度和言行通常具有下述的特征。(1)对班主任持信任、尊敬的态度。
(2)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注,乐于和班主任接近。(3)对于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容易接受。(4)对班主任做出的决定多给与拥护和支持。(5)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认真对待,努力完成。
(6)对班主任的评价、批评、表扬十分看重,且容易产生较强烈的情感体验。(7)把班主任视为某些方面的榜样来学习和模仿。
总之,班主任的威信是基于班主任的个性因素(非职权因素)而产生的自然影响力。从班主任一方面,威信是班主任个性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学生一方面,班主任的威信的高低也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自然影响力的大小,或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的大小。由此可见,那种把威信看做是学生对于班主任的畏惧心理或者对班主任权利的屈从是不正确的。
由于班主任威信是班主任个性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就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言,班主任的个性因素也就是威信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3)(4)(5)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和作风; 班主任的兴趣、情感和意志; 班主任的形象、气质和性格; 班主任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班主任工作、成绩与贡献。
在以上的诸因素中,班主任的思想、品德和作风、班主任的知识、能力、技能,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威信的形成机制
班主任的个性通过教、教学、组织、管理、交往等活动表现出来,为学生所了解,并形成一定的认识,评价、情感。在这些认识、评价和情感的作用下,又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倾向,这就是班主任威信形成的机制。
根据以下机制,可以知道班主任的威信是受下列因素影响的。1、2、3、4、系统决定。
三、班主任威信的正确运用与保持
威信是有用的,但不能滥用。班主任应该明白:(1)威信只能用来提高教育的效果,促进工作的开展。(2)威信的作用是有限的,班主任真正而可靠的力量在于自己的优秀品质和才干。(3)威信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可能使学生变得迷信和盲从。(4)威信是可变的。对威信的滥用将导致威信的丧失。
威信的保护不仅取决于班主任对威信的正确运用,还取决于班主任个性品质的发展,天天向上,才具有不减的吸收力。为此,要保护威信,班主任必须要求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使自己的个性不断发展、完善。
威信对于班主任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个实践的问题,亦即如何发展完善自己的个性,如何做好班级的工作、如何正确、妥善地处理学生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威信的问题理论上的探讨,有助于克服实践上的盲目性,这就是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班主任的个性。班主任个性的展现。学生对班主任的了解。
学生对班主任的认识、评价和情感。
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互相联系,互相融合,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班主任的威信由整个